课堂教学德育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

摘要: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的湖南省高考招生改革(简称新高考)将高中思想政治列为高考选考科目,这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称思政课)教与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既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论研究,又能为教师提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因而选题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分析了湖南新高考对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影响,新高考既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态度、课堂常规表现产生了影响,也对于思政课教学组织形式产生了影响。学生选择思政科目作为高考科目的人数比例发生了变化,不少学校从整合优化资源出发,同一所学校思政课堂固定行政班和选科组合班并存、大班和小班并存,这些都对加快推进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本文还描述了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教师专业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等得到了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高中思政课程设置方面不够合理,学校对于思政学科重视程度不够,思政课学科地位偏低,学生在思政课堂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互动性、创新性有待提升,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方式还缺乏创新性、互动性、探究性,新高考选科走班模式给思政课堂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削弱了思政课德育功能。最后,本文深入探讨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策略。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策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重视、支持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策略,包括学校层面高度重视、认真落实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独特地位,加强教师培训、健全教师考核制度,打造一支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学生评价制度方面,继续完善并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评价。二是教师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策略。教师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策略是重点,具体包括:把握政策方向和改革动向,准确定位课程价值;强化德育管理责任,打造走班模式下学生自主管理课堂;充分挖掘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打造“互联网+思政课堂”,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开展议题式教学的探究尝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等多种途径来构建课堂磁场,增添课堂活力;突出思政课的德育功能,注重价值引导力;因材施教,动态分层,稳步提升教学吸引力;潜心修炼,努力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包括改善教师的性格气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提升思政学科专业素养。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研究

1.2.2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挑战与对策的研究

1.2.3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湖南新高考及其对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2.1 湖南新高考方案

2.2 新高考对高中生发展的有利影响

2.2.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2.2 发展人的优势智能

2.3 湖南新高考对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2.3.1 高中生对新高考的认知

2.3.2 高中生对新高考与选科指导的态度

2.3.3 新高考对高中生思政课兴趣的影响

2.3.4 新高考对高考生选考思政科目的影响

2.3.5 新高考对高中思政课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

第3章 高中思政课教学现状

3.1 高中生选与不选思政科目反映的教学现状

3.2 高中生思政课课堂表现反映的教学现状

3.3 高中生思政课成绩反映的教学现状

3.4 高中思政教师视阈下高中思政课堂教学现状

第4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

4.1 学校管理层面重视、支持思政课教学改革

4.1.1 凸显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独特地位

4.1.2 加强培训,健全考核,打造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4.1.3 完善多元课程评价体系

4.2 思政科教师主动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

4.2.1 突出德育功能,注重价值引导

4.2.2 把握政策导向和改革动向

4.2.3 管理责任上肩,打造自主管理课堂

4.2.4 构建教学磁场,打造活力课堂

4.2.5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4.2.6 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访谈提纲

上一篇:校外生活家庭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理财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