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

2023-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

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10月8日)

同志们,朋友们: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坚决战胜这场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是对中国人民意志、勇气、力量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重大检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奋勇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就是要全面总结抗震救灾工作,表彰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受到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向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医疗卫生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和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抗震救灾的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向踊跃为灾区提供援助的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抗震救灾期间,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驻华使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一些国际机构、外资企业以及国际友好人士,积极提供救援物资、捐助救灾资金、派遣救援队和医疗队,以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表达真诚同情、提供宝贵支持。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此时此刻,我们特别要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表达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

我提议,全体起立,为他们默哀。

同志们、朋友们!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84017名群众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其中1万多名重伤员被快速转送全国20个省区市375家医院。我们千方百计安置受灾群众生活,151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881万名灾区困难群众得到救助,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开始前全面复课开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切切实实做到了让灾区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我们全力抢修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利、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及时处理和化解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切实做好余震监测、气象服务、科技支撑、煤电油运保障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公布灾情,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积极组织资金拨付和物资供应,并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及时有效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我们加强政策扶持,全力抓好灾区生产恢复工作,灾区工业、农业、旅游业等恢复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科学开展评估和规划工作,及时制定有关条例、指导意见和规划,中央财政建立专项基金,组织实施对口支援,依法有序实施灾后恢复重建。目前,各项恢复重建工作全面推进,灾区人民正在勇敢地走向新生活。

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壮丽诗篇。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在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建立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紧急调集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精心部署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及时推动灾后恢复重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发扬全国一盘棋思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在调集人员、支援物资、收治伤员、安置移民、建造临时和过渡住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19个省市党委和政府积极落实中央部署,义不容辞地支援灾区恢复重建。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生动展现了危难时刻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能力,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山崩地裂的危急关头,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立起来,沉着冷静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组织群众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想方设法安置受灾群众,带领群众抓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做到了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守望相助,全力开展自救互救。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多少人瞬间作出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抉择,多少父母用双臂为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多少老师用身躯为学生挡住死神的威胁,多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奋不顾身地奋战在第一线。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有的在废墟下唱起嘹亮的歌曲,有的机智地搜救同学,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可贵的爱心。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凭着这样的顽强意志,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业绩。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4万6千名人民子弟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承担起抗震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勇于突进震中地带,敢于跨越生死界线,克服千难万险,进入千村万户,为灾区人民带去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勇气。7万5千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自觉行动,成为解救受灾群众、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公路运输、油料保障、电力抢修、恢复生产等方面的重要突击力量。广大消防特勤、特警、边防等公安救援队伍和公安民警恪尽职守,全力救助群众,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力保障灾后恢复重建,为金色盾牌增添了新的光彩。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在抗震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全国各族人民忧心如焚、戮力同心、生死与共。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多少人自发从天南地北赶赴灾区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多少人自发前往遍布全国的献血点争先恐后无偿献血,多少人自发为灾区慷慨解囊,多少共产党员自发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夜以继日地抢救生命、严防疫情,完成了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生命抢救和伤员转运。广大新闻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及时传递党中央的声音,深入报道抗震救灾进展情况,生动展现广大军民的英雄事迹,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地震、气象、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利、供水、供气以及其他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密切协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抗震救灾斗争提供了有力精神鼓舞。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从街道到学校,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的强大合力。

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用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坚韧努力战胜了磨难、经受住了考验,向历史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力量,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必将激励灾区人民排除万难重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必将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同志们、朋友们!

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众人同心就有其利断金的力量,风雨同舟就有所向披靡的信心。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凝结成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体。这种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的人民和民族在生与死、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中的本色反映,是中华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内在力量,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坚强是战胜磨难的利器,勇气是创造奇迹的支撑。在极其惨烈的灾难突袭而来之际,广大军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生死较量不战栗,千难万险不放弃,顽强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生存极限,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这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勇气,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勇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中,我们和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在全国哀悼日里,13亿人共同为不幸遇难的同胞默哀,体现出全民族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我们坚持把科技的力量与顽强的抗争紧密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这种对生命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崇,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进一步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坚定信念。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披荆斩棘向前发展。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振兴中华最深厚的力量。在我国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种种磨难都没有打断中华文明的顽强发展进程,千难万险都没有磨灭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就一定能够依靠人民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和集中起来的无穷智慧,万众一心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人民军队是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在同地震灾害的搏斗中,人民子弟兵用忠诚和血肉之躯又一次在人民心中筑起了巍然屹立的不朽丰碑,又一次向世人昭示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人民军队诞生81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建立了卓越功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全面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人民军队始终成为人民共和国的忠实保卫者和建设者。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事实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13亿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我们党成立87年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作出了最大牺牲,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理论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不断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基业。

抗震救灾使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最温馨,人民群众最可敬,人民子弟兵最可爱,中国共产党人最贴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显著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永远坚持。

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以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战胜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础。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

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抗震救灾斗争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全面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社会繁荣进步,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和社会基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发展是硬道理。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

我们要进一步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当前,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要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尊重规律,贯彻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争取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要坚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毫不松懈地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妥善安排孤儿、孤老、孤残生活,实施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优先恢复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当前,要抓紧解决好受灾群众安全过冬问题。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灾区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并不断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个省市要积极为灾区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援,受援地区干部群众要苦干实干、自立自强。要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用于受灾群众。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要加快完善防灾减灾各项法规和综合性配套政策,强化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意识和职责,加快构建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防灾减灾预案体系,增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要强化城乡防灾能力建设,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水平,增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对各类灾害的风险监控、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措施。要强化对自然灾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普及,全面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技能和灾害救助能力。要加强防灾减灾领域信息管理、宣传教育、专业培训、科技研发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国外防灾减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同有关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要认真总结抗震救灾的成功经验,形成综合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大力建设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健全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体系,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快捷有序的防疫防护和医疗救治措施,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分析系统,管理完善的对口支援、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等社会动员机制,符合国情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体系。通过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和方式建设,显著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昂扬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要把抗震救灾斗争培育和弘扬的好思想、好作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始终把教育全党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要始终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到抓基层、打基础一刻不放松,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到党组织周围。要始终把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遵守组织纪律、争当先锋模范。各级党组织要格外关心和爱护灾区基层党员、干部,理解他们的心情,体谅他们的困难,关爱他们的健康,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做好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同志们、朋友们!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自然界运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开发利用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基本国情,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为人民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规律性的东西往往要通过现象的不断往复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更明确地被人们认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就一定能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能够做到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

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以坚如磐石的团结和一往无前的拼搏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共同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共同为我们伟大的民族加油,共同为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加油,万众一心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奋勇前进!

(新华社北京讯,10月9日《人民日报》)

作者:胡锦涛

第2篇: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诈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隆重表彰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这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2009年第二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精神文明建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抓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各项工作在改进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巩固。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紧紧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大事喜事和抗击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急事难事,开展丰富生动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大干部群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积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出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等专题理论读物,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取得了新成效。

2.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主题宣传活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氛围更加浓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十二五”规划等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广泛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重大举措,大力宣传“十一五”显著成就,大力宣傳“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政策举措,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成功实践,广大干部群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解决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认识问题,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进一步形成。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凝聚社会共识,营造了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浓厚氛围。

3.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社会讲文明、讲道德、讲诚信的风尚日益浓厚。抓住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深圳大运会等有利契机,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倡导文明言行,优化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和公共服务,塑造了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评选“双百”人物和第二批、第三批全国道德模范,推出郭明义、沈浩、杨善洲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把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全社会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完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改进测评方法,把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等民生需求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发挥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推动办好一批群众欢迎和受益的好事实事。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动群众参与制定和完善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行为规范,进一步激发了基层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深入实施《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组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关爱残疾人等志愿服务,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风尚日益形成。

4.强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青少年成长进步的文化氛围更加积极健康。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完善德育教育体系,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并充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小学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中。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传唱优秀童谣、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崇高追求。加大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整治力度,坚决查处取缔“黑网吧”,大力推进互联网行业自律,发挥“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开展创办文明网站活动,加快建设绿色公共上网场所,进一步净化了青少年网络空间。

5.着力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网络不断完善。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行业文化建设,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总的看,过去两年多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是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这些成功实践,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全党全

国工作大局,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四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思想观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整体推进。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这些经验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一定要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投入保障不足,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政策措施特别是方法手段仍有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二、准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作出新的部署,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诸多新情况新挑战,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广大人民愿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的很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但也要看到,国际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激励全体人民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2.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关注和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但也要看到,文化改革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愿望还不完全适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十分繁重而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充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3.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又要着眼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的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创新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不断增强,思想道德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社会文明程度和公共道德水平迈上新台阶。但也要看到,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地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特别是一些领域商业欺诈、制假贩假等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气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强烈,对提升公民文明素质、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愿望十分迫切。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公民文明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社会实践。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精心设计人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载体,组织引导人们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塑造高尚人格,提升文明素质,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育知荣辱、讲文明、扬正气的良好风尚。

4.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维护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承担着宣传、动员、服务群众的使命,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善于运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有效途径和载体,激发群众创造活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总体上和谐稳定。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复杂多样,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存在不少难点和热点问题,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同时,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了解群众意愿,通达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疏导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重要保障。

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

届六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面上,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深入领会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把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工作之中。

1.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要抓紧制定颁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體系建设实施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魂”,体现到各种创建活动和工作载体之中,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切实增强创建活动的思想内涵和教育功能。要围绕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坚持不懈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大力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广泛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要紧紧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机制化、常态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见贤思齐,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把诚信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针对一些行业和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道德领域专项教育和治理,强化行业自律,引导公民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根基。

2.紧紧抓住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有利契机,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党的十八大将于明年下半年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早作谋划,周密安排,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喜庆热烈、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辉煌成就”主题教育,深入宣传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生动反映党和国家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充分展现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增进人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广泛组织爱国歌曲大家唱、征文演讲、主题展览、知识竞赛、全民阅读等活动,展示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激励人们满怀信心共创伟业。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教育实践活动,以窗口单位、旅游团组、公共场所为突破口,普及礼仪知识、倡导文明言行,持续推进社会环境综合治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净化美化家园、共创生态文明”等重点工程,集中解决人们行为习惯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创造优良公共秩序。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用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启示人,用党的辉煌成就和奋斗精神鼓舞人,使之成为凝聚民心、坚定信念的政治工程,成为帮助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富民工程,成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寓教于乐的文化工程。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理念,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以及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和残疾人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利他精神,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风气。

3.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始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要认真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壮大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宣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阐释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大部署和政策措施,引导人们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落实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针对群众关心的物价、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保障性住房建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积极主动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把群众利益安排讲明白,有效凝聚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稳定。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更加关注城市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平衡心理,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4.紧紧抓住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重要载体,进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着力在巩固提高、延伸辐射上下功夫,始终保持创建活动的生机活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推动创建活动由大城市、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沿海、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形成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工作格局。要更加重视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要大力加强基层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以城带乡、城乡共创的长效机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支持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进一步拓展群众性创建工作的领域,引导各类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5.紧紧抓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个紧迫任务,进一步

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继续深入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不断扩大文化消费,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生产更多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把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引导企业、社区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开展方便基层群众欣赏和参与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6.紧紧抓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战略任务,进一步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工程。要牢牢抓住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个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崇高理想。要在幼儿教育中融入品德教育,从幼儿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要抓住知行合一、实践养成这个关键,把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与课外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与学校日常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认真落实大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完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他们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扎实推进少儿文艺出版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青少年题材的优秀影视剧创作、舞台艺术生产、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使他们在愉悦身心的同时陶冶情操。要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措施,努力拓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继续推进打击网络和手机淫秽色情信息、整治网吧、净化荧屏声频、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出版物市场等专项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这次表彰大会,是对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的集中检阅,也是继往开来、开拓前进的新起点。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1.提高思想认识,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党委和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要加大投入力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局面。各级文明委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分类指导,推动工作落实。文明委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群众团体、行业协会的作用,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努力形成各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借助统计部门、科研院所等方面力量,建立健全科学的督促检查、成效测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3.大力改革创新,切实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适应经济基础、社会条件、体制环境、工作手段的新变化和工作对象的新特点,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不断丰富和拓展工作内容,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服务人,多用教育引导、以文化人的方法,多用寓教于乐、春风化雨的方式,切实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先进传播技术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平台,运用公益广告、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等新型传播方式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和载体,进一步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影响力。

4.坚持求真务实,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基层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愿望和要求,及时总结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进一步密切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使精神文明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国情,结合各地实际,尊重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要持之以恒、注重积累,善于把原则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分解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同志们,中华民族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伟大复兴,中国人民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昂首迈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让我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摘自2011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作者:李长春

第3篇: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倡导发展电化教育30年暨全国电教系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6日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是邓小平同志倡导大力发展电化教育事业30年,也是中央电教馆建馆30年。今天我们来参加纪念邓小平同志倡导发展电化教育30年暨全国电教系统表彰大会,感到非常高兴。在此,我首先代表教育部向全国电教系统先进单位、优秀工作者和中央电教馆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国电教系统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领导和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国内百业待举、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将教育改革与发展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之中,在恢复高考的基础上又作出了对外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随后,经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由此,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电化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利用现代化手段迅速改变教育落后面貌的决心。

1995年,我国第一部《教育法》正式颁布,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给予扶持。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至此,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纳入了国家法制化轨道。

进入新世纪之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电化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校园网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初步建成了基础教育资源库,职业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2000年,教育部提出: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几年来,随着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迅速普及;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提升;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教学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了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加快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3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党组、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电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电教系统,建设了一支服务于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中央电教馆和各地电教馆、学校电教机构,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应用指导、多种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支持服务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推进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发展我国电化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电教战线的同志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贡献了你们的智慧和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作者。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全部免除学杂费,高等教育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关键点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重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远程教育,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

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开始。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重在指导实践,突出实践,推动工作,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工作已经启动,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第一个《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要认真组织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其取得实效。要制订好《规划纲要》,规划好未来。

下面,我结合全国电教战线的工作,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积极为制订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

研究制订《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大事,也是涉及国家全局的一件大事。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求我们在制订《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要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远程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与电教战线密切相关。因此,希望你们进一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从四个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大局和长远目标,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要求,来思考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体制和机制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主动地为制订好《规划纲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二、以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要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从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亿万农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的迫切需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中小学现

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奠基未来、惠及亿万农村孩子的民心工程,电教战线的同志们要以应用为重点,为巩固和发展这项工程成果尽力,加强“三种模式”应用培训和指导,深入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进一步做好技术支持服务,及时解决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前,要重点推进教学光盘应用的普及,提高应用能力和水平。要使广大农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感受现代文明气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2004年就批准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负责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的规划、协调,组织资源征集、开发、评审、整合和集成等工作;同时,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也很重视。电教系统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希望你们在资源建设上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提高资源的适应性和质量,带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建设工作。教育部及各地要加强资源需求调研,做好资源建设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开发,重视资源建设力量集成和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要创一流的服务水平,首先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建设一支高素质队伍,要从深化改革、增强自身活力入手,加大改革和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营造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电教系统的作用,给任务、压担子,同时要为其创造必要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工作条件。希望电教系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决策服务,同时要做好为基层、为广大师生的服务。只有服务的文章做好了,电教系统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志们,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过去,认真研究现在,积极谋划未来。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为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努力奋斗!

第4篇: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

源潭镇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

源潭二初中校长 王翔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在这金秋时节,我们共同迎来了教师节。镇党委、政府在这里为我们隆重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全镇教师欢聚一堂,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源潭二初中全体教职员工,向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呕心沥血、恪尽职守的每一位教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祝全体教师节日快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近年来,我们源潭二初中在镇党委政府、县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镇中心校的具体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帮助下,一马当先,努力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我们源潭二初中始终把“以师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办学思想,以“对得起学生,不辜负家长,让人民满意”作为办学目标,以“用三年的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办学追求,努力营造阳光和谐校园,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我校重视养成教育,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学生的完美品格。

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我校每位教师能够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真正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执教、以德育人。能够净化言语,规范行为,为人师表,以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感、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和顾全大局的风格,兢兢业业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能够立足本职工作,志存高远、与时俱进、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能够用爱心做清泉,洗涤学生的心灵,用知识做云梯,引领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能够在三尺讲台上燃烧自己的青春,无悔无怨,奉献自己的真情,无怨无悔。

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我们狠抓内部管理、强化教育革新、加强协作、建章立制,分工明确,层层负责,并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完善教师量化制度,充分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铸就了严谨治学、诚信质朴的优良校风。

一代代优秀教师的创新开拓、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敢为人先、严谨治学、诲人不倦,才铸就了源潭二初中的卓而不凡与灿烂辉煌。如今,学校实现了五大跨越发展:办学理念全面提升、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教育资源整体优化、教学科研上档升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校中招考试成绩连年位列全镇第一。升学率连年攀升,达到全县先进水平。本学年,力争学校向上提升4个名次。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我们的管理水平与能力还十分有限,学校积累的各种问题还比较多,我校目前的工作与优秀学校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所以,我们深深感受到自己所担负的期待与使命,感觉自己所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离各级领导和地方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有一定差离,这使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第一,我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以创建“示范性、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农村一流初中学校”为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绩效,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第二,进一步重视师德建设,努力提升学校形象。教师一定要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要守住师德底线,既重言教,更重身教。

第三,进一步勤勉敬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是要主动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家庭、走进社区教育中心。二是要做好常规工作,主要就是做实教学“五认真”;三是要创新工作方式。比如,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改变;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整合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们的事业光荣而又艰巨,希望我们的教师以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己任,永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本色,永远成为志存高远、师德高尚、教艺精良、身心健康、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好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最后,祝大家教师节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5篇: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各位老师们:

在这充满着丰收喜悦的时节,我们即将迎来第24个教师节,在此,我代表**中学全体老师向全乡辛苦耕耘、默默奉献的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关心支持**中学教育事业的各位领导致以由衷的敬意,并衷心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阖家幸福!

在过去的一学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的学年里,全校师生员工将以全新的姿态,以**人特有的精神风貌,齐心协力,投入到了学习和工作中,我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提出了:凝心聚力,重塑形象,找回自信,再创辉煌。实干就是一种能力,落实就是一份成绩。

决心从师生的心声抓起,从社会的呼声抓起,从领导的期盼抓起;从常规抓起,从细节抓起,从每周一个重点抓起,以市教育局提出的“有效教学管理年”为契机,坚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即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素质提升、学校的科学发展为基本点。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升华,在创造中实现**教育的辉煌!

为此,我们将注重开展以下工作的重点:

1、坚决贯彻各项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教育局的各项文件精神,积极参加乡党委政府组织的的各种活动,出色的去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

2、整顿领导班子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三面镜子的作用”,敢于在老师面前说:向我看齐!用踏实的作风带动老师,用勤奋的精神去感染老师,用出色的成绩去征服老师。

3、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弘扬质量意识,大面积地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以老师为中心,始终坚持老师第一!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成绩,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4、关爱各类学生,每一位学生就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的老师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没有了学生,就没有了我们老师存在的价值!

5、大力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力争低耗高效,让学生学的开心,老师教的舒心。

6、对社会家长所关心的学生的吃住安全等问题,我们要下决心去改变,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我们也郑重地承诺:来**上学的学生,我们一定让他们的成绩比在其他学校有更大的提升!

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我们一定要用出色工作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用我们的智慧和心血谱写的我校历史上绚丽多彩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第6篇: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这个收获成果和播种希望的美好季节里,我们欢聚一堂,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热烈庆祝第二十八个教师节。在这里,我代表县四套班子和全县人民,向辛勤工作的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虽已离开三尺讲台而仍心系教育的离退休老教师,致以崇高

的敬意!同时,也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xxxx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全县广大教师呕心沥血、辛勤耕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高考成绩再攀新高,职业高中对口考试荣登全市榜首。特别是xxxx中学,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和励志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做讲座,组织教师到名校考察交流,高考成绩连年攀升,高考二本 B类以上达线人数从 2008年的 169人提高到今年的 886人, 4年增长了 4倍多,得到了全县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前不久,县委对教科局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最近教科局对全县所有高中和部分初中的领导班子也进行了调整,选拔了一批作风正、品德好、管理能力强、治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的同志担当重任。可以说,我县的教育工作迎来了一个全面的、崭新的发展时期,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都寄予厚望,全县人民都在时刻关注,所以,我希望新班子要有新形象、新岗位要有新作为,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关于新学年的教育工作大盘子,刚才明温县长已经讲得很全面、很到位了,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围绕 “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我强调几点意见。

学习上要有新进步。 学习是终身的,是永无止境的,这是对全县干部讲的,也是对我们的教师讲的。当今世界是知识大爆炸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个人如果不注重学习很快就会成为知识贫乏、孤陋寡闻之人。在这个知识加速裂变时期,一个大学本科生如果三四年不学习,可能知识就会老化,就会落伍,这与过去是不一样的。人们常说: “ 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 ” ,任何人的知识不可能用一辈子,尤其是我们教师。因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更应该把学习抓紧抓好。因此,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争做爱学习、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 ,要善于运用网络等现代媒体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始终站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让自己的 “ 一桶水 ” 变成源源不断的 “ 长流水 ” ,用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方法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科局机关的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要为一线的教师当表率 ,围绕破解全县教育教学工作的难题,选准课题、搞好教研、快出成果。比如说,中高考成绩出来后,要针对成绩普遍不理想的学科,深入细致地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下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指导;对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要树立典型,总结和推广经验,巩固和发扬成绩。要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多与名校沟通交流,学习借鉴人家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要聘请省内外名师、名校长、专家学者,以及教育教学方面的领军人物,给我们作报告、当顾问,增长大家的见识,开拓大家的视野。现在,全县正在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学习型个人活动,教科局要走在全县的前列,在全县教育系统掀起一个学习的热潮,争创学习型教师、学习型校园、学习型机关,使我们的能力和水平能够紧跟教学改革的要求、紧跟教育形势的需要。

投入上要有新增加。 目前,我县的经济仍处于恢复性增长时期,财政紧张,同时我们还有大量的刚性支出,大量的公共事业建设、民生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要搞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优先保证教育投入。今后等财力好转以后,我们要更加不遗余力地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全县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待遇。教育是一把手工程,今天我们通知了各乡镇的书记、乡镇长,还有有关部门的局长,他们也都来了。希望大家重视教育,亲自抓教育,特别是教育投入上要舍得下本钱,对学校出现的困难,要优先给予解决,对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要予以更多的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大家一定要牢牢树立这个理念。

队伍建设上要有新气象。 人的因素永远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县的教育工作要实现新发展、新跨越,首先要打造一支治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校长队伍。一个好校长可以说就是一所好学校。著名教育学 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做一个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一点,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 ;说得大一点,他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 ” 一个校长的作用就这么大!可见,校长队伍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乃至全县教育事业的兴衰

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离我们不远的平遥中学。平遥中学是首批省级示范中学,不仅在省内、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咱们路过到太原,可以看见高速路上的牌子 —— 平遥中学,它的前任校长郭永平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级骨干校长,被宁武县等七个县聘请为教育顾问,平遥中学就是在他手里做起来的,做成一个品牌、一个名校的。

他在担任平遥中学校长期间,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大胆创新管理模式、教学模式、服务模式,使平遥中学一举成长为三晋名校、全国名校。另一个例子就是我们xxxx高中的刘砚青同志。砚青同志在前任校长的基础上,稳步提升xxxx高中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管理、校风校纪的管理建设上,都有独到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这在全市、全省都是很有名气的。正因为他干得好,所以组织上提拔他担任教科局局长。当了局长之后,老百姓、贴吧上一片叫好,都说这个人用对了,大家对他很放心。现在很多外地学生都来我们xxxx上学,这是刘砚青同志的荣耀、xxxx中学的荣耀,也是我们xxxx的荣耀。我们全县优秀的校长还有很多,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专家型校长、学者型校长,所以,抓好校长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同时,要打造一支师德优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给学生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学生终生。总的来看,我县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主流是好的,不好就没有这样的成绩,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但我们也要看到,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在人们都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急功近利,教师队伍也或多或少受了一些影响,在这方面,家长、社会有意见,也有一些议论,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切实按照省里边 “ 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年 ” 的要求,抓好师德师风的建设。在这里我要讲的是,大家一定要珍惜教师这个岗位,我们这几年连续公招教师,还有好多就不了业的研究生参加考试,回来当教师。现在大学生就业成了问题,国家每年培养了六七百万大学生,但真正就业率并不高,有一个教师的岗位是非常不容易的,教师队伍也是很难进的,很难考的。再一个是教师队伍出口的路子基本上卡住、卡死了。我在当县长期间,就明确要求教育上不能出人,在蒲县当县长的时候也是这样,第一个下的禁令就是教育口不能随便出人,任何单位、任何部门不能随便从教育上借调、抽调教师。因为我们的教师是非常紧缺的、不够的,借一个教师出去,会引起不小的连锁反应,好多人有个门子、有个关系,心思就不稳了,造成了教师队伍的情绪不稳定。今天,再一次给大家讲,要不断地补充新的力量,充实加强教师队伍,要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出口是不开的。什么时候开,等我们全部课 程的老师多了、富余了,才可以考虑。我给大家传达这个信息,就是大家要安心工作。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问题。目前我县的教师队伍结构还不是很合理,从年龄结构看,全县教师总数 4407人,其中 50岁以上的教师占到全县教师总数的五分之一, 30岁到 50岁之间的骨干教师只有 2600名,占总数的60%,也就是说,将近 40%的教师要么即将退休,要么还处在经验积累的成长期。从学历结构看,全县教师队伍当中的研究生只有 44人,仅占 1%,本科、专科学历占到了大多数,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经过函授、自考取得的后续学历,总体上我们还是缺乏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2003年以来,我们连续十年平均每年都以 100名的名额进行招聘、公招,尽管如此,我们的缺编问题仍然很严重。所以,我们要有战略的眼光、长远的打算,要摸清底子,针对教师队伍结构的现状,本着 “ 缺什么学科招什么学科,缺什么人才招什么人才 ” 的原则,认真抓好人才储备和人才招聘工作。组织、人事、教科局等有关部门,要搞一个 3 — 5 年的人才规划,通过新老接替、传帮带,不断优化我县的教师队伍结构。

目标定位上要有新提高。 我曾在多个场合讲过,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在全市争一流、全省创特色、全国有影响,各个单位、各个部门都在工作上有新目标、新定位、新方向,我们不能局限于跟过去比、跟纵向比,而是要同全市、全省、全国的先进比、先进学。教育系统要和全市全省全国的教育强县、教育名县比。因此,教育部门要抓好全县教育工作五年规划,然后锁定目标、争先进位。全县教育工作要争创 “ 全省教育先进县 ” 、 “ 全国教育先进县 ” ,各学校要争创 “ 全省名校 ” 、 “ 全国名校 ” ,各位校长要立志争当全省、全国的名校长,广大教师也要志存高远,争做 “ 全省优秀教师 ” 、 “ 全国优秀教师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要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确立了总定位、总目标之后,我们要细化工作,规划好 “ 路线图 ” ,把目标分解到每年的工作和每个阶段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年一个新提高,一年一个新变化,我县的教育事业就会在不远的将来有一个显著的提升,迈进全省先进、全国先进的行列。

管理上要有新作为。 现代科学有一门学科叫做管理学,管理学分得很细,有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学校管理等等,可以说管理学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究竟什么是管理 ?通俗地讲,管理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期高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具体到学校来说就是学校管理,如何创造一个和谐安定、充满学术氛围的的校园环境,如何为教师、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校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关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我就不多讲了,在这里我只简单地强调三点:

一是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学校是一个既教学又育人的地方,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真正为学生服好务。要致力于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抓住学校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社会和家长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学校的责任就非常重大。

二是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现在开设的课程都是国家意志,不是说你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开。我们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定要把课开全,音、体、美小三门必须开,这是我们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和项目。音、体、美小三门的教育对人的情商教育影响很大,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有的孩子智商很高、很聪明,但是情商却不高,对社会、对朋友缺乏爱心;有些大学生,五音不全、不会音乐、不会艺术、不懂得欣赏美;还有一些人非常美好的环境他就扔一片纸,非常美好的音乐他听不进去,非常美好的画面他不会欣赏,这些都是情商不高的表现。那么,根源在哪里?根源就在我们的教育不足。情商教育非常重要,从大的方面讲,情商就是一个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对社会的爱;从小的方面讲,情商就是一个孩子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这是音、体、美教育能够培养起来的。因此,音、体、美必须全开,必须开全课程。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尤其是心理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都很大,学生的压力更大,不仅有学业上的压力,还有家长的期望和社会舆论带来的压力,如果不及时减压,就可能出现厌学、辍学,甚至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方面我们的教育系统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探索,有些学校还设立了心理辅导站,汾城中学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教育部门要重视这个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加强与团委等群团组织的互动,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做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延伸,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是要重点搞好安全管理。 学校安全无小事。在加强学校制度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安全知识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名学生对于学校来说可能只是几千分之

一、几百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就是全部希望,因此安全工作非常重要。现在刚刚开学,教育系统针对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已经对食品卫生、学校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进行了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维护校园安全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观念,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抓好抓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疾控中心要定期检查、抽检学校的食品卫生;公安局、派出所要抓好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整治;文化局、消防队要继续加大对网吧、游戏厅等青少年聚集场所的整治力度;交警队要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特别是在上学和放学的人流、车流高峰期,要及时增派警力,加强管制,确保秩序畅通和师生安全。总之,社会各界都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学校对师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开创xxxx教育的新辉煌谋良策、办实事、做贡献。

同志们,发展教育事业,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希望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继续发扬默默耕耘、不畏艰辛的奉献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于钻研,扎实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再创佳绩,为我县实现 “ 转型跨越迈大步,进军中部百强县 ” 的赶超目标,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

第7篇: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

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

教育兴则邦兴,教育强则邦强。30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大力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投入持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事业呈现出健康、优质、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可以说,宁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历程也是宁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历程。

一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xxx3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3.1亿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2970元。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企业258家,万人拥有企业数超过100家,连续6年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连续4年入选“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行列,连续14年位居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二是城乡统筹成效显著。宣宁高速全线贯通,宁绩、宁千高速加快建设,通用机场年内试飞,两条高速连接线项目顺利推进,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加速形成;城市建设突破年、城市建设提升年活动顺利实施,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购物难、停车难、买菜难、休闲难”等“五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逐步提升;美好乡村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深入推进,成功争创国家生态市、省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市,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三是转型升级亮点纷呈。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成功争创国家级汽车橡塑密封件产业基地、省级耐磨铸件和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总部在宁国的上市公司达5家,2家企业上市在审,后备上市企业达30余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达60家,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件。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四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农村卫生示范县等荣誉,民生工作始终保持省、宣城市领先水平。尤其是注重强化教育支撑地位,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被评为安徽省教育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离不开全体教育工作者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多年来,广大教师坚守在教书育人一线,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甘为人梯,倾注满腔热情、付出艰辛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古人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神圣的事业。教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启迪学生聪明的才智,传授学生知识和本领。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育。如果把教师的一生比喻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奉献是主语,无私是谓语,专心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因此教师获得全社会的尊重当之无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好新时期一名合格的教师:一要牢记为师之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和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对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有本专业的知识水平之外,还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夯实业务基础,积极参加教研实践,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做勤学之师、善学之师。二要恪守为师之责。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自己的天职,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要从点滴小事和细节做起,关心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健康,关爱学生的成长,以自己的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影响学生,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三要谨守为师之德。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也是我们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永恒的基础性工作。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努力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和博爱的精神去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行,以自身的学识魅力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有德之师、模范之师。

教育水平的高低,衡量着一个地方的发展高度、文明程度和人文厚度。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市教育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要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着力。一要配置好教育资源。要实现强弱均衡,加快推进城区实验小学和津北小学,宁国中学和西津中学等集团化办学教育改革,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以强带弱,联动发展。要实现城乡互任,加快推进城乡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体制改革,使城乡学校逐步走上办学条件均衡、师资力量均衡、管理水平均衡、生源质量均衡的良性发展轨道。要实现公私互补,在大力支持公办教育的同时,关心支持三津中学等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二要打造好教育品牌。当前,我市已形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要从全局和发展的高度,科学做好教育规划,把办好品牌教育作为聚集人才、增强城市辐射力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管理,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打响具有宁国特色的教育品牌。三要把握好教改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放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位置,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业已出台。我们必须抢抓教育体制改革的机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学生考评、教师绩效考核等改革,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要持续深化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师成长机制,创新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确保教育事业吸引人、留住人、用好人。要稳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发展,创新教育投融资机制,不断增强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和支持。一个地方的党政领导如果不关心教育就是最大的失职,关心教育“怎么关心都没有错,怎么关心也不为过”。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中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中优先满足教育需要,加快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常怀爱教之心、多做利教之事,凝聚起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全社会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

第8篇: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讲话

庆祝第28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

值此第2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向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为***县(区)教育发展作出贡献的全体离退休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受表彰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国家的振兴,地

区的发展,人才是支撑,教育是根本。历年来,在县(区)党委、县(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教育战线工作者,以打造教育品牌、创建教育强县(区)为己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县(区)教育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一是义务教育先进管理体制和机制初步确立,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通过构建和完善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体系,完善教研员包校、城区学校结对、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使全区中小学优质教育供给量不断扩大,校际间差距不断缩小,学校发展日趋均衡,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二是教育投入达到历史新高,2010年至今,财政共投入***亿元,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布局调整取得进展。三是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四是以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乱办班为重点的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代表。五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水平、高质量顺利通过“两基”检收,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县(区)历届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凝聚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更凝聚着现在和曾经工作在***县(区)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我们的教师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能力,积极投身于***县(区)的教育事业之中,正是有了这样一支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的优秀教师队伍,正是有了这样一种辛勤耕耘、奋发有为的教师团队精神,***县(区)的教育事业才有今天这样一个可喜的局面。县(区)党委、县(区)政府对多年来全区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满意的,人民群众对广大教师的工作也是认可的。

当前,***县(区)正处在抢抓机遇、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县(区)劳动力素质和人才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县(区)教育工作面临学校布局不合理、难以适应学生生源日益增多的巨大压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抓好县(区)教育事业,为全县(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借此机会,就我县(区)教育工作提几点建议和希望。

一、必须增强办好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一项具有较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社会事业。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就越需要教育。今天,国家和民族把未来的希望寄托于教育,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一点上说,我们必须办好教育。***县(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最需要的就是人才的支撑,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不能不办好教育。今天,全社会比任何时候都重视教育,把下一代的成长托付给教育,人民群众对此需求日益增长,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没有理由不办好教育。所以,我们必须增强办好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为此而努力、为此而奋斗。

二、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县(区)党委、县(区)政府将进一步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列入重要议程,以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第一宗旨,以教育的科学发展为第一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教兴县(区)”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把***县(区)打造成人才辈出的教育强县(区)。全县(区)各单位、各部门要更加关注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强化教育安全,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对教育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真正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行动到位。

三、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一个重视发展教育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尊师重教、崇尚教育的城市才是充满生机的城市。全县(区)都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树立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意识,确立“关心教师就是崇尚文明,关心教师就是尊重知识,关心教师就是尊重人才”的教育理念,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爱护教师、支持教师,从各个方面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用实际行动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对***县(区)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尊师重教典型,宣传优秀教师感人事迹,形成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教

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也要创造有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培训机会,参加学历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全县(区)上下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帮教为荣”的良好风尚。

四、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要切实加强全县(区)教学服务

力建设,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意识,强化教学中心意识、服务意识;切实加强校长教学领导力建设,增强专业化素质,实施专业化领导,引领教学改革;切实加强教师教学执行力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关系,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加强学校现代化教学落实力建设,推进管理强校,实施科研兴校,坚持特色立校,从而打造品牌教育。

同志们,教育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胡锦涛总书记已经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就此,我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讲四句话。第一句话,要有神圣的使命三尺讲台,关乎未来”。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县(区)的发展,都有赖于教育、有赖于教师,可以说,教师承载着庄严而神圣的使命。第二句话,要有真诚的爱心。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对学生们有爱心,才能受到学生们的真正爱戴。第三句话,要有高尚的品德。身正为范,教师应该有高尚的品德。只有具备好的人品,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家长的尊敬、社会的尊敬。第四句话,要有真正的本事。学高为师,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做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典范。

希望全县(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明确肩负的社会责任,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为实现***县(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再次祝全县(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

第9篇: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

各位教职工、同志们:

你们好!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收获季节,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教师节。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庆祝2011年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今年我们召开这次庆祝表彰大会,充分体现了乡党委、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向全社会表明了乡党委、政府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心声。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政府,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发扬成绩,继续努力,带动全乡教职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向默默耕耘、辛勤工作的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曾经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我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乡教育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乡教育事业克服基础薄弱、体制不顺的困难,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上新的台阶,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但是,今天国家和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党委、政府也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教育,关注老师。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既要总结成绩,也要找出差距,既要看到困难,更要奋勇争先。在新的学年里,我们要有新的目标,要齐心协力,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借此机会,我对全乡的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希望。

一、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文化是根,是灵魂,中国的文明能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靠的是文化。文化的传承靠的是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心教育就是关注未来。所以说,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强烈,在这种竞争的背后,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中国过去之所以积贫积弱,归根结底还在于教育水平的落后,国民素质不高。日本和德国能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二战的创伤中迅速崛起,又变成了经济强国,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教育水平非常高。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我乡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人才、对教育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办好教育事业是优化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大批农民在失去土地、改变身份后,如何真正地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在办好现有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实施好“农民知识化”、“公民职业化”工程。否则,实现跨越发展、协调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只是一句空话。

二、重视师风师德教育,践行爱与责任的使命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师风师德教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教师的世界观体现在日常的教育行为中,并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起着导向作用。培养学科带头人,以点带面,促进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是新学年工作的

重点。以他们“德高为范,身正为师”的表率作用带动全乡教职工的整体精神面貌。以关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同学,以强烈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办好新世纪的教育,迫切需要我们广大老师尽快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广大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做崇高师德的力行者;要育人育心,爱生如子,做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成为胜任新时期教育的新型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终身学习的模范。

三、要举全乡之力,尊师重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光靠某一部门、某一单位,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

第一,各部门、各站所、各村委会都要以发展教育为已任,在发展规划上做到优先安排,在财力安排上坚持优先投入,在工作部署上体现优先位置,主动为教育事业排忧解难。各村委会还要把抓好教育当做工作重点,适龄儿童入学、保障入学率、扶贫助学、建立“控流保学”机制,这些都需要乡、村一级干部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到每家每户去做工作。为官一任,不重视教育就等于失职,不抓教育就等于不抓未来。

第二,要让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尚。教育改变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象我们的干部、教师,很多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从每个个体来说,是教育改变了命运,是知识改变了命运。尊师重教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我们要提高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要加大投入,尽快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加强做好安全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学校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安全工作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重中之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小学校要继续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宣传、落实安全责任,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保证安全制度的执行,确保校园的平安,努力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

各位教职工、同志们,我乡的学校教育从昨天到今天,日趋成熟,从今天到明天,任重道远。希望广大教职员工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群策群力,团结一致,努力奋斗,为我们乡更好、更快的发展教育贡献力量!最后,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再一次祝各位老师和离退休老同志教师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关心、支持我乡教育的同志们身心两健,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上一篇:二下口语交际下一篇:砥砺奋进服务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