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物理教案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课型:唱歌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理念:本课强调体现学科的音乐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唱”为本,将数字舞蹈贯穿始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体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育理念,以歌曲《桔梗谣》的分析,对比,学唱,表演,评价来完成学习。

第一篇:物理教案论文

教案本所有权与教案著作权该归谁

[案例回放]

高某,原为某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4月,为了撰写论文和总结教学经验,高某要求学校退还其于1990年至2002年期间所上交的48本教案。但学校仅返还了4本,其余44本未返还。此后,高某多次要求学校归还教案本未果。

2002年5月30日,高某以“侵犯教案本所有权”为由,将学校告上法庭。该案经历了一审、重审、二审、再审,最终法院以原告不享有教案本的所有权为由,驳回高某的诉讼请求。

2005年10月,高某改变了诉讼请求,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学校告到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4册教案本中记载的内容主要是原告高某独立创作,具有独创性,应属于作品;而另外44册教案本,因被告学校错误地进行了销毁或变卖处理,法院推定44册教案本所载教案具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上所称作品。涉案的教案作品属于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即原告高某享有,被告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法院判决被告私自处理高某教案原稿的行为侵犯了其著作权;赔偿原告高某经济损失5000元。宣判后,学校提起上诉。因其未预交诉讼费,法院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2006年3月2日,双方代理律师领取了撤诉裁定书。至此,这起长达4年的全国首例教案维权官司,以高某胜诉而告终。

[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主要涉及到附载有教案内容的教案本即教案载体的所有权的归属、教案是否属于作品及其著作权归属、处理教案载体是否构成侵犯教案著作权等问题。下面根据现行法律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

一、附载有教案内容的教案本的所有权属于学校。

空白教案本是学校统一购买后发给教师的办公用品,而教师根据学校教学及教学大纲要求在空白教案本书写教案后,附载有教案内容的教案本成为具有智力成果的新物。附载有教案内容的教案本的所有权为什么属于学校?这就涉及到所有权的取得问题。

所有权的取得方法有多种,其中加工就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所谓加工,就是对他人之物加以工作或改造,而形成具有更高价值的新物的活动。如将白纸印刷、绘画或书写,就是一个形成新物的加工过程。一般而言,加工物之所有权,属于材料所有人。但因执行职务加工形成的新物的所有权则应属于雇主,而不属于受雇人。案例中,高某在空白教案本上书写教案,记载下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这个空白教案本最终质变为具有智力成果的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加工创造的过程。因为附载有教案内容的教案本系高某根据学校教学及教学大纲要求書写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种职务(工作)行为,所以,附载有教案内容的教案本的所有权应归属于高某所在学校,而不属于高某个人。

另外,《民法通则》第72条第2款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后,财产所有权从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据此规定,在法律没有规定、当事人也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时间为交付之时。所谓交付,是指所有人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利的转移。交付即意味着占有的转移,但单纯转移占有,并不一定会导致所有权的转移。没有当事人之间转移所有权的合意(指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协议),仅仅是占有的转移,并不会导致所有权转移的财产交付。案例中,学校仅是将空白教案本交给高某备课使用,双方之间没有转移空白教案本所有权的合意,也没有转移附载有教案内容的教案本的所有权的合意,国家法律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还没有对教案本的归属做出明确规定。因此,无论是空白教案本,还是附载有教案内容的教案本,其所有权均未发生转移。要求返还教案本或者赔偿损失,首先必须证明其对教案本享有所有权。而无论空白教案本还是附载有教案内容的教案本,高某均不享有所有权,故以“侵犯所有权为由”请求返还教案本或者赔偿损失,就没有法律依据。这也正是高某在以“侵犯所有权为由”的诉讼中败诉的原因。

二、涉案教案著作权属于教师。

(一)涉案教案是否属于作品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说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案例中,学校返还给高某的4册教案本所载教案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创作的范围,是高某为进行教学活动以文字的具体形式所撰写的,教案内容能够固定在教案本这一有体物上并能复制使用,而且4册教案本中教学过程等栏目中记载的内容主要是高某独立创作而不是剽窃、抄袭他人的现有成果。因此,高某撰写的4册教案本所载的教案符合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的作品构成条件,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高某现存的4册教案本所载教案属于作品,是否可以由此推定已不存在的44册教案本所载教案也具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上所称的作品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对拒不提供证据的情形作了不利推定的规定,即“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案例中,高某主张的事实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即教案一般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学校错误地处理了其所持有的记载高某教案的唯一载体44册教案本,导致高某丧失了证明其主张的直接证据,因此,根据上述民事证据的规定,应推定高某的证明主张成立,即已不存在的44册教案本所载教案也具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上所称的作品。既然涉案教案属于作品,那么,其著作权属于谁?

(二)涉案教案著作权属于教师,学校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首先,涉案教案不属于法人作品,学校不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法》第11条第1款、第3款分别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案例中,高某的教案包含着高某本人对本门课的教学经验和对某些问题的独特的见解,是一种很个性化的东西。它不是在学校的主持下完成的,也不是由学校来承担教案的著作权责任,因此,教案不符合法人作品的构成要件,不属于法人作品,其著作权也就不应属于学校。

其次,涉案教案属于一般职务作品,其著作权属于作者高某。

根据《著作权法》第16条规定,职务作品分为一般职务作品(普通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职务作品的种类不同,其著作权的归属也不同。

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业务范围内有优先使用权。《著作权法》第16条第1款对此做了规定,即“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涉案教案属于一般职务作品,其著作权由作者高某享有,但学校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该教案,如学校将其作为示范文本供其他教师作为教学参考等。

三、学校处理涉案教案载体是否侵犯作者的著作权?

作品与作品的载体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作品在借助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往往要附于某一物品上,该物品即为作品的载体。基于作品,权利人享有的是著作权;基于作品的载体,权利人享有的是所有权。這两种权利的主体一般是重合的,但也有发生分离的场合。如案例中学校享有教案载体即附载有教案内容的教案本的所有权,而作者高某则享有教案的著作权。特定载体的所有权与著作权是两种各自独立的权利,学校对教案载体物享有所有权,只具有物权意义,并不影响著作权的归属与利用,因为教案著作权的客体(作品)作为特定信息具有共享性,即同一作品可以被并存于多个时空,如写在空白教案本上、电脑文件上、刻在光盘上等。由于教案著作权的客体(作品)具有共享性,作为智力创作成果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所以,一般情况下,所有权人对作品载体的处理只会导致作品载体本身灭失,并不会导致作品也随之灭失。但是,当教案著作权的客体(作品)与其载体之间存在唯一对应关系时,所有权人对作品唯一载体的处理不仅会导致作品载体本身灭失,也会导致作品随之灭失。《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在行使各自的权利时都不得损害对方的权利。案例中,学校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教案本是记载高某教案唯一载体的情况下,却私自处理,已经构成对高某教案著作权的侵犯,应承担赔偿责任。

回顾并分析这起“教案官司”,笔者认为,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个案本身。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中,它应当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它唤醒了普通教师,敢于运用法律这个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它告诫我们的教育领导干部,不管是基层学校的还是行政机关的,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都必须树立法制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而不能违背法律,侵犯教师的合法权利。

(作者系山东省高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法律研究员、律师)

作者:解立军

第二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说课教案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主要内容有: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等.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在初二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知识,又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内能是更为抽象的概念,是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内能及其改变是解释许多常见热现象的必备基础,也是后面学习比热容、热机、能量的守恒及转化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本节知识的学习渗透了通过直接感知宏观现象来推测微观事实的方法:如通过物体温度的变化推测物体内能的变化;通过棉花的燃烧推测空气内能的增加;通过水蒸气液化推测水蒸气对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等.科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本节知识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1.2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过程与方法]

(1)用类比方法让学生建立内能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和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1.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内能的概念是全章乃至整个热学的基础,改变内能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更是分析许多常见现象和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理论依据.因此以上内容都是本节的重点.内能概念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根据分析,确立了以下的重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2 学情分析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的建立过程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强、好动、要强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演示实验、体验探究、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并渗透一定的理性分析和判断,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在初二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以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知识,而且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这为学生学习本课打下了知识基础.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3 教法学法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本节课准备综合应用实验演示、学生探究体验、对话、讲授和讨论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的生生合作探究、师生对话交流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观察思考,分析、概括、类比机械能的概念,得出内能的概念;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并进一步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现象来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些指导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

4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4.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烧开水时壶盖跳起来的图片,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新课,再通过提问:“推动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热水蒸气产生的能量叫什么能? ”用非常浅显形象的语言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物理从生活中来的理念.

4.2 新课教学

4.2.1 内能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图片: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吗?相互作用的弹簧具有势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具有势能吗?

说明:通过学生已有的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的概念.把比较抽象的“内能”的概念,变得形象而具体.

多媒体总结: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多媒体展示图片:炙热的铁水和冰山.问:它们都具有内能吗?引导学生通过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得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2.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通过以下问题引导:

(1)等质量的两杯水,温度分别为20 ℃、50 ℃ ,它们的内能一样大吗?

(2)温度相同的一杯水与一池水,内能一样大吗?

(3)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内能不变,对吗?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HJ1.3mm]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熔化过程要吸热等,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JP]

说明: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获得新的知识.本设计通过问题支架,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4.2.3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用2~3分钟给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球在静止时,内能不为零,机械能为零;球在运动时,机械能和内能均不为零,使学生认识到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一个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另一个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物体的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却永远不可能为零.

4.2.4 改变内能大小的方法

学生体验活动:寒冷的冬天如何让你的双手变暖和?

物理从生活中来,通过创设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这样才能架设好“学校学习”和“日常学习”的桥梁,做好两者间的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如下改变物体内能的作法:(1)把手放在火旁边;(2)双手来回搓手;(3)把手放进热水中;(4)把手放在热水袋上;(5)对手哈气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改变内能的大小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1)、(3)、(4)、(5)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2)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改变内能的方法之一——热传递

学生思考讨论:

①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的能量是怎么转移的?

②转移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有没有改变?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

[TP4CW27.TIF,BP#]

讲授:①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②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单位:焦耳(J).

③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能量的形式没有改变.

热传递是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过的概念,且学生比较熟悉生活中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事例,从热传递引入热量的概念学生容易理解.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出: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如:

①经火加热的铁锅,热得烫手;

②经太阳照射的棉被,暖乎乎的;

③夏天把饮料放进冰箱,饮料温度降低.

再由物理走向生活,感知生活中的物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学习的热情推到一个兴奋点上,使得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

(2)改变内能的方法之一 ——做功

演示实验1:压缩空气点火仪

演示1:玻璃筒内不放硝化棉,向下压缩活塞.

引导学生思考:玻璃筒内有什么?(空气)活塞向下压缩,活塞是否对空气做功? (有) 空气的内能如何改变?怎么知道空气内能发生了改变?(空气的温度发生变化)不用温度计能否知道空气温度的变化?(在玻璃筒中放入硝化棉,化“不可见”为“可见” )

说明:通过宏观的现象,推知微观的物理变化是物理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利用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演示2:玻璃筒中放入硝化棉,向下压缩活塞(图1).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压动活塞时,有没有做功?谁对谁做功?

②能量如何转变?

③棉花燃烧的原因?

④增大空气内能的方法?

总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演示实验3:空气膨胀对外做功

演示:在饮料瓶中放少量水,塞上活塞,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图2)

学生观察实验并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引导:

①塞子为什么会飞出去?

②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做功?谁对谁做功?

③能量如何转变?

④瓶内白气怎么回事?

⑤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如何变化?什么原因?

总结: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总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

4.3 新课小结

多媒体展示任务:写出《内能》的概念图.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布置作业

上网查找关于温室效应的资料,了解与温室效应相关的知识,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写一篇关于温室效应的小论文.

5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程的整体设计上,还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作指导.例如:①内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引导学生类比已有知识“机械能”,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获得新知识;②提供“问题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2)较好地贯彻了物理课程的理念——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例如:①内能概念的引入:煮水时壶盖被推开;②改变内能大小的方法: 怎样使双手变暖的小活动;③列举生活中利用和阻碍热传递的例子;

(3)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例如:①演示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变“不可见”为“可见”,让学生领悟研究微观世界的方法;②学生归纳总结,制作概念图.

当然,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教育是长远的,学习是终生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启发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等问题仍需要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作者:潘华青

第三篇:《桔梗谣》教案

课 型:唱歌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理念:

本课强调体现学科的音乐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唱”为本,将数字舞蹈贯穿始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体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育理念,以歌曲《桔梗谣》的分析,对比,学唱,表演,评价来完成学习。

教材分析:

《桔梗谣》是朝鲜民歌。“桔梗”朝鲜语叫“道拉基”,是朝鲜人民喜爱吃的一种野菜,所以這首民歌又名“道拉基”。歌曲共有7个乐句,第3、4句和第6、7句是第1、2的重复和变化,第5句加以衬词,曲调作了发展。整首民歌前后统一又有变化。音乐轻快明朗,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装饰音、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桔梗谣》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唱、数字舞蹈学习掌握歌曲的音乐要素,感受朝鲜族歌曲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桔梗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桔梗谣》

教学难点:能准确演唱装饰音,运用数字舞蹈表现歌曲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自制的朝鲜族的民族乐器——长鼓。请大家来拍拍,听听它的声音。谁还能拍出跟他不一样的声音。

2.要想拍出好听的鼓声,要用柔中带刚的力度。我们一起来试试,没有鼓的同学可以用身体来代替,请看老师的演奏。(老师示范两遍)

3. 老师先示范,请仔细观察:1,2,起(老师示范两遍),学生模仿时老师加入衬词部分演唱。请同学模仿老师刚才的演唱。(唱两遍)请同学们起立,边敲长鼓边演唱。

4.朝鲜族不但是一个有特色乐器的民族,他们还能歌善舞。再次演唱,同时请同学们观察老师跳的舞有什么特点?(此时播放伴奏,教师用“lu”哼唱全曲)。

5.感受了朝鲜族舞蹈,请学生思考,舞蹈有什么特点?像在画阿拉伯数字“3”。引出数字舞蹈。

6. 全体同学一起跟随老师感受朝鲜舞。(此时老师唱起朝鲜语“道拉基”。)

7. 可是刚才老师在演唱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笑得这么欢乐?(引出课题)老师带来了一段泡菜味十足的《桔梗谣》,请同学们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仿敲长鼓、学习数字舞蹈,让学生初步感受朝鲜族舞蹈的韵味,同时通过师生合作感受音乐,了解朝鲜语“道拉基”从而引出课题。

二、学习歌曲《桔梗谣》

1.欣赏了,朝鲜语的《桔梗谣》,同学们知道桔梗是什么颜色的吗?

[解决第一个重难点]老师演唱:白 白的桔梗哟,长满山野。引出前倚音,跟琴并唱熟)

2.请同学们完整欣赏汉语版的《桔梗谣》,请你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前倚音。请跟钢琴,演唱歌曲旋律,在演唱的同时,请注意有前倚音的地方。

3.再次聆听歌曲,请问歌曲是几拍子的?请随老师一起跟着音乐感受3拍子的强弱规律。

4. 请同学们拿出手指跟老师随音乐一起感受旋律的起伏。教师在黑板上划出旋律线条。(教师“lu”哼唱歌曲旋律)

5.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构成?乐句之间有何特点?

6. 同学们请跟着范唱小声哼唱歌词,注意前倚音出现的地方。

7.大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歌曲旋律,请同学们跟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感受三拍子韵律,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熟悉旋律,在数字舞蹈的基础上,划出旋律线,更加直观感受旋律的起伏、分出乐句,同时为后面处理表现歌曲做好铺垫。

三、表现歌曲《桔梗谣》

1.完整演唱,学生演奏三角铁。

2.邀请同学来演奏长鼓,男女生合作。

3.一部分同学演奏,一部分同学加入数字舞蹈。

4.此刻,同学们扮演朝鲜族的劳动人民,挖到了非常多且美味的桔梗,大家劳作了一整天,看到满满的收获,制作了美味的桔梗泡菜,让我们吃着这美味的泡桔梗一起唱起“道拉吉”,欢庆这美好的一天。

[设计意图]承前启后,围绕数字“3”引导学生充分的感受歌曲,运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及创作力,同时继续巩固歌曲的音乐要素和风格特点。

四、总结

1.请同学们来分享你今天的收获,

2.今天我们欣赏了朝鲜语的《桔梗谣》,学唱了汉语版的《桔梗谣》,最后我们一起欣赏《桔梗谣》的舞蹈。

教学反思:

1、关注兴趣: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本课导入,教师拿出朝鲜族长鼓让学生拍一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了解朝鲜族长鼓,让学生一起随着老师拍起长鼓,感受朝鲜族民族乐器的魅力,熟悉歌曲的节拍,师生巧妙配合,既熟悉了歌曲旋律,感受了歌曲节拍,同时又感受到朝鲜族舞蹈的韵味。在感受歌曲旋律这一环节,运用划数字“3”来体验,目的是运用学生熟悉的数字,感受朝鲜族音乐向上提的音乐风格特点,同时又直观的分出了歌曲的乐句,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表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层层递进的方式,感受、尝试、巩固、表现,一环扣一环,教学环节清晰流畅,培养孩子自信的表现音乐,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孩子们上台跳起朝鲜族舞蹈,唱起优美的朝鲜族歌曲,充分表现歌曲,感受音乐与相关文化结合,开阔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

3、关注人文:

课标中说:音乐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现着、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主张,是不同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本课通过让同学们聆听、演奏、演唱、欣赏、表演等活动,感受歌曲《桔梗谣》所表达的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但是在教学环节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导入环节,过于急切。应多让学生自己体验不同演奏长鼓的方式。

2、歌曲学唱环节:学唱歌曲时,在歌曲难点处,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没能及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此环节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更多的关注学生,及时运用有效的方式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在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后运用针对性的评价语言评价学生。多让学生自己体验,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会继续保持饱满的热情,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个人独特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作者:张锐

第四篇:让教案“变脸”

教案是备课的呈现形式,也是教学设计的载体,但是否每个教案都要详细完整地书写呢?笔者从教27年,按照每年写4本教案计,想必也是“教案等身”啦。刚上讲台的前几年,笔者上课时离不开也不敢离开教案。随着经验的丰富,笔者发现许多课堂无法按照教案预设的过程展开,更多的是针对即时生成的资源和现实的学情灵活地调整教法和进度。因此,教案也渐渐地沦落为应付检查的摆设了。

近来,笔者调研了十几所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工作,发现许多学校的教学管理以检查教案为第一抓手,甚至还有县区级教研室颁布正式文件对教师书写教案做出强制性规定:撰写教案必须套用指定的模板;教案必须手写,禁止打印;教案的格式和环节“一个不能少”;教案的周数量、月数量和学期总量要达到指定标准。如果检查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者,轻则通报批评,重则罚款降级。

全球化时代“知识本位”已经凸显出滞后性,循规蹈矩地继承传统的教案书写只会增加教师的负担。经过粗略统计,一份英语学科规范完整的教案大约1600个字符,若周课时为8节,教师每周至少要写12800字。像语文、数学学科可能耗时更多,但这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影响甚微。在以“教案”为抓手的教学管理模式中,教师的课余时间不是在忙着写教案,就是匆匆地走在写教案的路上。检视当下,教师用于撰写教案的时间太多,许多重复性内容的抄写也造就了诸多的无效劳动。因此,给教案“变脸”,既是对教学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教师减负”的主动回应。那么,如何给常规纸质教案“变脸”呢?笔者有如下思考:

1.允许电子教案。在科技迅猛發展的新时代,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备课组集体建立电子教案、网页教案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学管理部门可以要求教师在网络教案中注明参考内容的出处,把自己原创和借鉴他人的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并根据实际需要打印出纸质教案。当然,要杜绝全盘抄袭电子教案的行为。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建立起学科教案库,注明教案适用年级、学科、版本、编制者和入库时间,以便分类建档,资源共享,一劳多逸。

2.允许弹性教案。笔者见过一位高三数学特级教师,随便挑选十年内高考卷的哪一题,他都能说出该题出自哪年、哪个省份的试卷,都能看着题目随口说出解题思路和正确答案。对于这类喜爱钻研、精通业务的专家型教师而言,写教案的意义很小,教学管理部门就不必拘泥于陈年的条条框框,过度关注他们的教案是否规范完整,而应侧重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教学体系的构建。

3.允许片段教案。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允许教师直接在集体形成的教案上进行圈划补注,以粘贴资料的形式代替文本书写。有些学科教材几年都没有变化,笔者建议允许学科教师以活页的形式反复使用,鼓励他们对先前的教案适当修正和完善,进行创新性和批判性使用,强调撰写教后反思,促进教学新措施的不断生成。教学管理部门也应该允许那些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在教案中删减共性内容,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出具有独创性的片段教案。片段教案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思想自由舒展、多元开放的浓郁氛围,激发师生“头脑风暴”。

4.允许积件教案。积件是由学科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求,自身主动组合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该系统包括学科多媒体资料库、单元微型教学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学策略库等,为制作教学课件提供素材来源和有效途径。中小学的课堂大多数是动态生成的,尤其在理科类课堂中,其逻辑安排、资料图像、知识背景等可以分解成文本、图片、表格等多种呈现形式,教师可以章节课时为顺序进行整理,为后期的二次备课、修正反思和去劣重组提供实用的资源和便捷的路径。

5.允许多色教案。教案设计过程中教学思路比书写更重要。尽管每节课教学内容有所不同,但很多课时的教学理念是基本一致的。如果教师详写每一份教案,那么对于教学理念部分的书写很可能是重复劳动。此外,教案书写要关注教学的重难点和发展点。无论教学设想多么科学、新颖,教师都应该首先关注教学重难点,其次要思考教学过程的增长点,挖掘学生思维的增长点。教师可以在教案中用黑色笔标注知识性内容,用蓝色笔标注核心内容,用红色笔标注体现教法创新、学法指导和增长点的内容。这样的教案改变了以往简单罗列知识点的形式,可以凸显出被弱化的教法创新和学法指导等内容。

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关怀,意味着要承认并落实他们在新课改中的主体地位,遵循其专业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允许教案“变脸”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催生教师进行创新设计的兴趣,激发各个层面教师的积极性,提升其理论水平和实践品质,而且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孙勇,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211100)

责任编辑:石萍

作者:孙勇

第五篇:《货币的本质》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货币的本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商品的含义。

2.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3.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4.理解货币的本质。

【能力目标】

1.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

2.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3.认识商品—货币—货币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

2.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消费者着想的利他意识。

【教学重点】

1.商品的含义。

2.货币的本质。

【教学难点】

1.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本质。

【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分析综合法、比较归纳法、例证法等。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世博香港馆展出钞票图案记录的香港历史:展览从2010年7月6日开始持续了一个月。以70张钞票配上4段影像来构建一个香港“时间廊”。看着那些古旧的“港纸”,看着老电影一般的影像,时间仿佛倒流,带你走进那个500港元“大棉胎”(因钞票面积大而得名)可以买下一条街的老香港。

策划者说:“钞票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档案,因为它上面的图案正是当时社会生活、艺术、文化、建筑的反应。”(多媒体显示)

钞票(货币)是历史的产物,它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同时,个人的生活也离不开钞票(货币),作为消费者,生产、生活必需品大多数需要用钞票(货币)去购买,因此,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货币、商品是密不可分的。

二、知识内容分析

(一)商品的含义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判断一件东西是商品的条件:(1)劳动产品;(2)交换。

分析:(多媒体显示)

2.商品的出现。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分析:社会分工使交换成为需要和可能,为商品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导致了商品的出现。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称为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称为商品经济。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1)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有用性,自然属性,是由物自身所具有的属性决定的。

分析:物的有用性→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才能用于交换,是交换成为可能→商品

(3)辨析以下观点。(多媒体显示)

①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

②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③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④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⑤使用价值无大小之分,但有优劣之别。

分析:(略)

2.价值。

(1)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例:

分析:在1斤小麦=2斤西瓜的等式中,1斤不等于2斤,小麦不等于西瓜,既然等式成立,两种物品中必然包含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二者在自身的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类劳动,而人类劳动本身是无差别的。

(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价值是商品在自身生产过程中所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劳动产品(商品除外)虽然在自身的生产过程中也耗费了人类劳动,但这类劳动产品没有用于交换,其自身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我们称之为没有价值,因此,在所有的物品中只有商品有价值,依据是否有价值可以把商品和其他的东西区别开来。

(3)分析以下观点。(多媒体显示)

①商品一定有价值。

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③劳动产品没有价值。

④商品即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⑤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⑥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分析:(略)

(三)货币的产生

1.偶然的物物交换。例:

分析:

2.扩大的物物交换。例:

分析:

3.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例:

分析:一般等价物之所以能够表示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大小,是因为:一般等价物是商品,自身有价值,可以用自身价值的大小来表示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以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不足:

①一般等价物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会发生变化。

②一般等价物不易分割、运输、保管等。

4.货币的产生。

①货币的产生: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贵金属金银上后,一般等价物(贵金属金银)称之为货币。

②贵金属金银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贵金属金银的这些优点使其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

③货币产生以后的商品交换:买、卖两次交换过程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开来,极大地方便了商品的交换,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四)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所以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可以同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可以表示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大小,这也就是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

三、课堂总结

对学生进行增强平等意识和为消费者着想的利他意识的情感价值教育(略)。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演示(略)。

附:板书设计(多媒体显示)。

货币的本质

一、商品

1.劳动产品 2.交换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2.价值(本质属性)

三、货币的产生

1.偶然的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2.扩大的物物交换:商品→商品→商品

3.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4.货币的产生:商品→货币→商品

四、货币的含义、本质

(作者单位 河南省商水县第一高中)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郭太文

上一篇:土木工程研究论文下一篇:文化产业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