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教育创课教学设计

2023-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乐高教育创课教学设计

乐高教学高设计1

乐高教学设计《力的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分解和合力以及分力的概念;

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合成的逆运算,会用作图法对力进行分解,会用三角形法则计算分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体会力的分解过程,认识力是怎样按照作用效果来进行分解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亲身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培养淡定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

2.让学生认识到力的合成与分解是符合对立统一的;

3.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细致、耐心的实验修养。 教学重点:

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分解! 教学难点:

如何判定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分力之间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已知分力求合力时,可按平行四边行法则,唯一地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对应的合力。而知道某力,将其分解为两个分力,按照平行四边行进行分解,却有无数组解。但到具体实际当中应该如何进行分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力的分解。

二、新课教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分解?

2.为什么说力的分解是力合成的逆运算?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某一个力F,可用F1和F2来替代,那这两个力就叫做F的分力;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为力合成的逆动算,因为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 老师总结:分力与合力是在相同作用效果的前提下才能相互替换,所以在分解某力时,其各个分力必须有各自的实际效果,比如:形变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讲,力的分解也是唯一的。

例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这个力与水平面成θ角。

分析:(1)力F 的作用效果有水平向前拉物体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那么分解的两个分力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

(2)方向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就是唯一的。 (3)如图所示分解F1=Fcosθ,F2=Fsinθ

例2:物体放在斜面上,那么物体受的重力产生有什么样的效果。

【由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分析】

(1)G方向竖直向下,又不能下落。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产生紧压斜面的力的作用效果;在沿斜面方向上使物体产生沿斜面向下滑动的效果 (2)两个分力的方向就确定了,分解是唯一的。 (3)G1=Fsinθ, G2=Fcosθ

三、巩固训练

【老师或学生对每组的结果进行相互提问】

(1)如图甲,小球挂在墙上,绳与墙的夹角为θ,绳对球的拉力F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可以分解为哪两个方向的力来代替F?

(2)如图乙,如果这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G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如何分解重力G. (3)用两根轻质的绳子AB和BC吊一个0.5kg的灯,如果BC绳处于平,AB绳与水平夹角为60度角,求绳AB和BC所受的拉力。

四、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力的分解。为的分解从理论上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是无数组的。但分力与合力是在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前提下相互替换,在此意义上分解是唯一的。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构建还是比较流畅,能延续知识点,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受力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反应还很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乐高4C教学教法中的“联系 构建 反思 延续”四个环节充分体现“做中学”的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21世纪技能。把乐高教学与物理课堂结合起来,会让物理课堂更加精彩,学生更乐意参与物理活动。在高中物理中,就有较多的实验课完全可以加入乐高4C教学的元素,并能很好的结合乐高教育产品,让学生尽情的发挥自主探究。在物理实验课中加入“联系"元素创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加入“反思”元素,让学生做完实验后对过程进行反思 ,注意到那些地方没有注意到的,那些地方能改进的,有没有新的探究方法等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加入"延续”元素,让学生在知识状态流畅的情况下,让物理知识走出教室回到生活中,对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进行自主研究!这样让学生更好的掌握21世纪的技能。

像我们这些教育经费不足的地方,没法真正开展乐高教学,要想把乐高教学理念应用到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我们必须要把我们现在的教学理念和乐高教学理念进行结合,取长补短。乐高4C教学注重“做中学”,主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我们学习了乐高的教学理念,在现在的教学中可以完全融进一些乐高教学的环节,让课堂变得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上新课时,像乐高教学中的“联系”环节那样来创造情景,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渴望学习新知识点的欲望。在课堂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学校现在的设备,结合LDD虚拟工具,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构建各种模型。

根据学生的现在表现和心智特征进行设计,为孩子全方面培养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探索理念,发展协合关系和自我表达能力。在反思过程,我们通常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和让学生进行互问,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课堂上组织师生对答、学生争论、学生抢答等反思活动。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学生相互交流见解,相互学习和评判,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反思作用。

第2篇:乐高教学《飞机》课堂教学反思

《飞机》教学反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单纯被动地吸收知识,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实践性的探究活动重新构建知识。科学课主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第三单元"能量",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是一节既有趣又有挑战性的内容。由于以往没有具体的案例和实验器材供学生去操作和体验,我们在上这节课时,都是通过播放视频,或者教具演示等手段来进行,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体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飞机》一课,我利用乐高WeDo套装作为课堂操作器材,运用乐高"4C"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搭建一架装有电动机的飞机模型,编写一段依据倾斜传感器的倾斜方向控制电动机转速的电脑程序,来体验电动机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目标是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从教学实施过程和学习效果来看,较好地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情景设计

在联系阶段,我虚构了一个故事情节:飞行员Max送来了一个求助邮包,邮包里有一架飞机和一段视频。通过观看动画视频,引出Max的求救任务:设计一架飞机,飞机螺旋桨的转速可以根据飞机的倾斜方向变化,当飞机平飞时螺旋桨的转速比较适中,当飞机头部斜向上时,螺旋桨的转速降低,当飞机头部斜向下时,螺旋桨的转速增加。解决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应对实际生活中的挑战。帮助别人解决难题,更能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自身价值。

但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进入情境角色较慢,部分原因是我的表演激情还不够,邮包道具不够真实。以后我应提高个人的课堂表现能力,准备更好的教学资源,创设更真实的联系情境。

任务实施

在建构阶段,我以三人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基于情境下的任务学习。在分组安排时,我有意识地以动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标准,合理组配小组成员,尽量使每个小组的能力均匀分布,让每个小组成员能各施其职,各有发展。

通过小组协作,学生不断优化飞机模型的结构,测试编写好的每一段程序;通过交流、对比、测试,不断反思,逐步建构新知识。在建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寻找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正是乐高教学建构与反思的双螺旋上升过程,在建构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建构,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在这个环节中,我有做得好的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第一,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时,某个小组的学生太过依赖于我的直接指导,连基本的简单的搭建问题都要反复提问,如果继续蔓延,就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动性。因此,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采用问题引导和反面举例对比的方式,通过有效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解决方法,锻炼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第二,在学生建构过程中,我应随时观察各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适时了解各组的任务进度,及时发现和指出问题,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再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在平时的学习应有更广泛的知识涉猎和储备。

形成评价

在反思阶段,我制定了三个维度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并且参考了21世纪学生技能要求,制定了多元评价指标,能够全方位对每一个学生开展评价,充分体现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自评表中还设置"我的收获",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回顾与反思。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没能在课堂上对各小组的表现一一点评。学生在课堂上填写的评价可能停于表面,评价数据也只能在课后进行统计分析和反馈。因此我认为这个过程可以放到课后来完成,但是老师一定要及时回收评价表,并且完成对每个学生的评价,然后再将评价表发回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组员、以及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再结合自我评价,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综合评价。

今后还可以利用百会网实现即时的在线评价,老师和学生可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在线自评、他评或留言,提高评价信息来回的效率。

鼓励创新

在"延续"阶段,我设置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任务:飞机降落后怎么样才能准确地到达一定的位置就停下来?这就促使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研究,继续编程和调试,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任务既与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相关,又比本节课的任务更深一层,让学生在延续学习中,不仅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掌握了新的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

总的来说,本节课我采用乐高4C教学方法,引入乐高WeDo机器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电动机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工合作,学会反思质疑,学会探索创新,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不足之处,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相互倾听、相互质疑、相互交流、思维相互碰撞,在实验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

这是科学课的追求,也是所有课堂教学的追求。

第3篇:乐高教学法

乐高课堂遵循4C教学法:联系(Connect)-建构(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延续(Continue)。4C教学法是开展乐高教育学习活动的基础,它利用了学生动手搭建、探索因果的天生能力,以及他们在问题解决中进行探索的天资,以此作为建立认知世界的理想途径。这种教学法建立在建构论(constructionism)的基础上,将学生创造与有效学习经验联系起来。4C教学其实是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环节,也是学生螺线式的学习过程。教师可根据自己选定的活动主题,以联系为起点设计个性化的4C教学。

点击图标阅读详细内容

1、教师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与课标、知识点进行联系,让学生面临一个开放式的挑战或任务,将置身于问题解决方案寻找者的角色。在联系阶段,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他们开始动手之前探索各种想法。他们的好奇心被唤醒,挑战就在他们可解决的范围内。

畅流(Flow) 要想到达畅流的状态,必须找到学习任务和已有技能的平衡。如果任务太简单,会导致厌倦;但如果任务太困难,只会带来焦虑,无法进入畅流状态。一个教育者最大的责任就是以一种能够使学生处于这种平衡的方式来促进学习过程。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创造力和专注力会自然地产生,如此一来就可以达到畅流。乐高4C教学模式就是让教师帮助学生达到畅流状态。

合作(Cooperate) 承认合作就是承认当个人学习时,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来推动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合作关乎于领导力、表达力、合作力的工作。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参与同伴的对话,分享想法,在尊重原创者的基础上、在他人的贡献上进一步思考,是整个乐高教学过程中,老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合作需要学生建立信任和同理心,在保持个人特色的基础上和他人建立较强的联系纽带。合作促使大家通过对话分享想法和感受,并且学会协商不同的观点。

第4篇:乐高教学联系

乐高教学“联系”(Connect)

乐高教学"联系",是指教师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与课程标准、将要获取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提供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挑战或任务,让学生扮演问题解决方案的寻找者角色。

同时,在乐高教育的联系阶段,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鼓励他们

开始动手之前构思各种设想。当学生的好奇心被唤醒,挑战就在他们可解决的范围内。

乐高教学"联系"的重要性:

乐高教学强调专注学习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学生越专注于学习,学习就会越有效。在学习过程中,鼓励积极参与是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关键。

这种关注来自于教师应用"联系"方法构建的学习情境。这种情景是建立在

学生已有知识、将要获取知识、学生兴趣、学生能力之上的一种学习挑战。

提出挑战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捕获学生由内而发的、对知识的强烈动机,

更能够促进学习(而不是对于预期结果如奖赏、惩罚或规避惩罚的一种反应)。

"联系"的方法会帮助老师去构思、创新、设计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老师

也可以用"联系"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和创作兴趣,去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深度探求。

乐高教学方法中,"联系"是最有趣、最具探究性的。   乐高教学"联系":

"联系"是通过情景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看到学习内容之间或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支持他们相信自己的学习会成功,并且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感。

将新知识与学生现有的知识进行联系,使学生在任务过程中尽快进入流畅

自如的学习状态;

把学习内容和一个开放式的挑战联系起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置

身于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者角色中,而挑战任务应与学生能力水平、兴趣发展相结合;

另一种激发兴趣和好奇心的方式是选择一个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任务活动;

教师应鼓励学生专注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自我激励,这样学习效果会

得到飞跃式的提升。

例如,在小学的《科学》课中,要求学生学习测量、摩擦、齿轮、科学调查等,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真实事情中去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师预设的问题场景往往要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螺旋、盘山路、机械钟表、自行车等)为主,让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别人的生活,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价值。  "清扫车"的授课案例中,在"联系"环节,教师讲述了这样一个情景: 台风过境,道路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垃圾和落叶,行人走过,随时有被

绊倒的危险。

杰克和吉尔准备清除这条路上的垃圾,但他们不想用扫帚扫,因为那样太慢,劳动强度太大。

怎麽办?他们开始在自己的玩具小推车上想打主意了。小狗也跃跃欲试,但显然它帮不上忙。

突然,他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把扫帚和推车结合起来,实现自动清扫,这应该是又快又省力的办法,可是他们还不确定这个想法能否实现。

同学们能否帮他们实现呢,让我们来想想办法。

乐高教学最有趣、最具探究性的是4C教学方法中的"联系"。  以学生为主体的乐高教学课堂中,"联系"的方法会帮助老师去构思、创新、设计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老师也可以用"联系"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和创作兴趣,去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深度探求。

以往,老师习惯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活动的要点和步骤,直接进入学习的主

题,没有过多的渲染、修饰和过渡,这样仅仅能够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基本任务。

但是在乐高教学中,与这种直接导入的方法不同的是,学生的活动,需要

老师用"联系"的方法构思、创新和设计。

情景教学是指运用真实世界或是社会活动构建学习氛围,激起学习者主动

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乐高教学情境的创设,是用"联系"的方法,通过有一定价值观的事、物,

构建有利于学生对学科内容理解、掌握、思考、创新的情境。比如救火,救人等场景。让参与的每一个学生扮演情景中的不同角色,在情境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即可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特征,那么乐高是怎样在教

学中应用"联系"创设情境呢?

以故事创设情境   老师可以准备一个与活动目标接近的故事,在生动的故事下带领学生进入搭建的环节。例如,讲一个山区老师每天背学生过河的故事,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他们想要设计一座桥梁,帮助山区老师的愿望。

以生活场景创设情境

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利用生活场景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带领学生进入下一阶段。例如,天气很热,老师不停地扇扇子,感慨:"有台风扇多好!"从而引出"通过搭建一台风扇来学习齿轮知识"的内容。

以视频创设情境

老师利用与搭建任务相关的视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老师播放一段起重机工作时的视频,激起学生想亲自搭建起重机,探究起重机工作原理的兴趣。

其他方法

图片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表演体会,等等。

"联系"构建"情景"的形式有很多种,但是无论用哪种方法,教学活动目标

的指向一定是"课程标准",要强调这一点。所以,在应用"联系"构思、创新、设计教学情境时要结合学科内容、指向课程标准、尊重实际情况,把握好学科重点,通过精彩的"联系"方式,带领学生进入一节生动、有趣的乐高课堂。

第5篇:乐高教育理念

构建主义

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做中学

孩子们的学习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研究显示在孩子们学习的时候,如果有足够的挑战,那么他们学习的情绪会非常得高。对于孩子们而言,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让他们在一定的引导下,自己探索世界。在孩子们积极地建构自然世界中的事物的同时,他们也在自己的大脑中建造新的知识。这些新的知识使孩子们可以产生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更多的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及通过解决更多的问题增强自信。通过“做中学”活动学习到的知识,比那些通过阅读或者说教获得的知识更深刻的记在孩子们的大脑中。

做中学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孩子们深刻的、下意识的理解世界。结合了引导和鼓励的学习方法,会使抽象的理论的概念突然变得直观起来。在孩子们发展他们的技能和获得新的知识的时候,如果可以让他们接受他们能力所能承受的最大的挑战,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理解和继续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他们还通过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创造,培养了自信。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学习的兴趣!

4个C的学习过程

所有的乐高教育器材的学习过程都包括以下4个环节:联系(CONNECT)、建构(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延续(CONTINUE)。

联系(CONNECT)

当学生把新的经历与已有的“知识库”相联系,或当他们接触到强烈吸引他们的内容,使他们迫切想学习新的知识时,他们才会最有效地把新的信息与知识融入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库”当中。

当你将新的学习体验与那些你已经拥有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你的大脑形成了新的知识。当最初的学习体验像种子一样慢慢的形成的时候,你也可以获得新的知识。

建构(CONSTRUCT)

“做中学”包括模型的搭建和概念的形成。乐高的活动提供了3种级别的建构:

1) 无限制的探索,通过让学生们搭建各种简单的模型,引导他们理解各种概念。

2) 有指导的研究,学生们跟着一步一步的介绍来搭建模型,然后用这些模型来解决问题。 3) 无限制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学生们按照自己的设计来搭建模型,以实现挑战设置的目标。

反思(CONTEMPLATE)

通过反思他们的搭建和编程,使学生们更深刻的理解了他们之前碰到的概念。在他们反思的时候,他们会将新的知识与之前的想法和体验结合起来。在每个活动的反思这个环节,都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要求学生找到现实世界的,与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之间的关系。

延续(CONTINUE)

当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获得挑战,这样的学习往往是很令人愉快的。保持这种挑战,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及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就自然的激发了学生开始更多的更难的工作。在每个活动的延续环节,都给学生们设置了搭建的挑战和编程的挑战。

第6篇:乐高教育问卷调查表

教育问卷调查

您好,我们是乐高教育,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教育培训的调查,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答这份问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 请您放心填写。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您的帮助。 Q1:请问您的宝宝性别?

□ 男孩

□ 女孩

Q2:请问您的宝宝多大?

□ 0-2岁

□ 2-15岁

□ 12岁以上

Q3:请问您的孩子正在接受的教育情况是下列哪一项?

□ 综合类学科辅导课程

□ 幼儿园/小学 □ 无

□ 其他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Q4:您帮孩子安排的培训课程频率为?

□ 每天有

□ 一周2—5次 □ 一周一次

□ 一周不足一次

Q5:您每月为宝贝成长培训花费的金额?

□ 200元以内

□ 200至500元 □ 500-1000元以上

□1000元以上

Q6:在亲子活动培训过程中,您的困惑是什么?(多选)

□ 如何选培训班,生活中需要什么样的教具/玩具

□如何指导孩子玩中学,激发和培养孩子的认知兴趣和创意习惯 □ 平时太忙,很难抽出时间为孩子考虑培训 □ 难以坚持

Q7:您听说过乐高教育/机器人比赛培训,比赛证书可以升学加分吗?

□ 没有

□ 听说过没报过

□ 目前有进行乐高教育

您选培训机构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请扫一下二维码加公众号,帮您的孩子找到兴趣所在

上一篇: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下一篇:通海职中学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