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特色总结

2022-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医科特色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中医科特色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摘要:目的:重点分析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相关经验。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着重选取我院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脾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对于该类患者进行中医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经验和治疗方法等,有效归纳相对应的治疗理论、规律和思路等,并且为后续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结果:在针对100例脾胃病患者进行相对应的中医治疗干预的过程中,有效融合相关治疗方法的优势,实现综合治疗,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经过相对应的治疗之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结论:针对脾胃病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应用相对应的中医治疗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十分良好的疗效,以胃、脾、进行论治等方法,这样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改善各类症状,因此中医治疗法能够呈现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因此有必要对其经验进行不断的总结,并且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方法;脾胃病;经验总结

引言

脾胃病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消化道内科疾病,其症状主要体现在,患者会有比较明显的恶心、呕吐或者腹痛腹胀等相关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返酸嗳气等症状。另外,有些人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瘦弱无力或者浮肿、痰饮等。当出现脾胃病的时候,有可能是因为脾胃虚弱而导致的,也有可能是胃肠道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疾病而造成的。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针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进行更有效的改善,不要到存在污染的环境进行活动,可以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锻炼身体,使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增强。在针对脾胃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效采取中医治疗手段,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明显的疗效,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首选方式是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而为患者的疾病恢复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这个阶段内收治的100例脾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相关临床经验等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時间段是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患者,是我们医院在这个阶段内收治的脾胃病患者,其中有男性49例,女性51例,年龄范围在23岁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9.45岁。

1.2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是回顾性分析和临床调研的方式来有序推进,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历资料等进行分析,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相对应的辨证论治。

2结果

患者经过相对应的中医治疗之后,所呈现出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极大的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为98%,没有人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等等。

3讨论

3.1中医对脾胃病病理机制的认知

3.1.1脾胃升降失调

脾胃病所涉及的病理机制主要是因为内部损伤、外感以及相关因素而导致的,通常所涉及的外感因素主要包括六淫,通过相对应的临床经验和调研,也可以看出,这是脾胃病的发病根源。例如,如果人的身体受到风寒或者风湿等相关方面的影响,就会使其脾胃出现比较明显的功能失调的情况,使其气血在紊乱的运行状态,如果寒气侵入到患者的脾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脾胃的功能发挥,缺乏应有的效能和价值。患者阳气不足的话,阴寒之气就会比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四肢逆冷等相关情况,如果燥化过度的话就会,多从热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对患者的胃肠功能造成十分严重的损伤,进而呈现运化传导失常问题。

3.1.2脾胃湿与滞的明显病症

脾胃病的疾病症状比较多样,主要是因为湿邪停滞而出现的。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主湿而恶湿,脾与胃互为表里,燥湿相济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脾胃病主要是因为湿在患者的脾胃停留,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患者的气机不够通畅,进而出现比较明显的湿气阻塞,导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胃痛等相关疾病症状。

3.1.3情志失调,脾胃虚弱

对于脾胃病的病理机制而言,升降是基本的机制,因此在针对脾胃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其气机进行相对应的调理,这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当前,在针对脾胃病进行中医治疗的工作中,要通过理气止痛的有效应用,进一步实现脾胃和情志的有效调理,进而从根本上有效治疗脾胃病。与此同时,在应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有效明确疾病成因,然后实现辨证施治,这样才能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全面细致的治疗效果,而不会出现以偏概全等相关方面的问题。

3.2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在针对患者脾胃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辨证论治,在具体治疗环节要体现出生理病理的差异性和肺部功能的相关症状。具体来说,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2.1和阴阳

在脏腑中,脏为阴,腑为阳,在脾胃中则脾为阴,胃为阳。因此在针对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阴阳的调理工作,确保两者能够维持在动态平衡的状态,确保脏腑的消化功能和运行效果也能够达到一种良性平衡。脾胃阴虚,患者很容易产生阴津枯涸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充分做好养阴润燥;脾胃阳虚的情况下,导致患者出现水湿内停的问题,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有效实现温阳利水。因此在针对脾胃病进行治疗的工作中,要充分做好阴阳调理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源治疗脾胃病,有中医综合疗效。

3.2.2调理气机升降

脾胃处于人体中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体升降的桥梁和纽带。脾升胃降的过程中可以使人体的升起和降落能够维持在动态平衡的状态,气机升降的过程中要有效融合,互相作用,在不断的调节和优化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有效维护脾胃的正常功能,使其升降能够保持在正常的状态。调理气机升降,对于脾胃疾病进行治疗也是关键所在,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有效运用升阳举陷,补中益气等相关方法进行治疗,以此疏肝和胃。

3.2.3辨虚实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在针对脾胃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着重做好虚实的有效辨别和判断,然后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是中医治疗的关键所在,在治疗脾胃病中也是十分常用而且高效的治疗方法。用补虚泻实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如果患者的脾胃相对来说比较虚,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有效实现温中、举陷、益气、养阴治疗。胃实患者,应以消导、通腑、清热、化湿为主。在补益脾胃的过程中,选取药物的时候,要尽可能保持在性温味甘的状态,避免应用含凉苦性的药物。胃痛的情况下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医治疗的功能和价值,要确保相关方面能够贯通。在针对脾胃病进行中医治疗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有效运用通法。胃寒患者,用温散以通,食物积于胃,用消导以通。气滞患者,梳理气机以通。

4结论

总之,在针对脾胃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阴阳、升降、虚实等相关情况要针对性的判断和分析,然后进一步有效落实相对应的辨证论治方法,以此体现出中医治疗的效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梁秋红.张宝军名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2):246+241.

[2]王平.刘洋.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3]MR.KARAWAN CHINWORAPANYA(秦贤赅).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4]邱新红,张树振,李彦生.国家级名老中医姜良铎教授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总结[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7):10-12.

[5]周晓露,林媾钊,韦舒妍.历代岭南名老中医的养生思想研究[C].2013中国广州“首届国际养生大会”,2013.

隆化县张三营中心卫生院  河北承德  068150

作者:苏常兴

第2篇:中医在法国传播脉络初步研究总结

关键词:中医西传学;人类学;法国

“中医西传学”是2012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立项始建的培育学科,属医学-人类学交叉的新兴学科。该学科是通过人类学实地调查,描述传入西方社会的中医的形态、历史、演变,揭示其文化模式,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撑的学科;并以中医西传学的研究来反观自我,为中国本土中医的发展提供参照。国内外对中医西传的研究刚刚起步,空间巨大,学科内涵丰富,但国内外鲜有研究文献论述,有待研究人员深入探讨。国内已有学者在法国做了20年中医学与人类学结合的田野调查,并带回大量相关文物和图文资料[1],为我们有依据地开展独创性研究、推演历史、提出创新观点、发现崭新视角和建立培育学科奠定了基础。为此,本校2013年初成立了中医西传研究所,并开展了相关工作,经过前期的研究积累,现已初步理清了中医在法国的传播脉络,现总结如下,冀与同仁们探讨,以促进相关研究。

1 中医在法国传播脉络梳理研究的背景和基础

经过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和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西方文化已大大改变了我国民众的生活及价值观,而中医却作为传统文化最后的守望者,保存着最丰富、最纯正、最完整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充满活力,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她不仅是当前中国文化最优秀的代表,还具有现实生存能力(并非展品或作品),特别是暗含后现代性,符合当代西方价值观,具备西传的潜力。因此,中医是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对象。

中医学作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不断向周边及其他国家传播,而我们目前对中医在西方社会传播的认识、对中医西传学的研究仅为冰山一角,尚待学界更多关注和支持。

中医知识虽早在17世纪由赴华耶稣会传教士寄回的书信介绍到欧洲,但真正具有规模化的临床应用(针灸)则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由时任法国外交官的苏里耶·德·莫朗先生自云南府(昆明)所习针灸知识的广泛传播为缘起,至今已带动中医其他部分在西方落脚生根。法国是西方针灸的重要发源地及针灸大国,且中药、推拿、气功等中医技术亦日渐流行。法国在中医传播中的地位特别重要,理应作为西方中医学传播研究的开端。

我们的研究基于长期在法国田野调研的成果和文献研究[1]。目前已收集到100多年前苏里耶·德·莫朗先生将中医针灸技术介绍到法国的相关文物、照片、信件和大量文献资料,如苏氏中医针灸手稿、著作,苏氏自创金针、银针,其携带至法国的针灸铜人、明堂图、针灸大成、滇南本草及其他中医古籍,大量苏氏生平照片、其外交官礼服、佩件、用具等,另外还有其他中医传播史上重要人物的著作、手稿、照片、法国针灸用品及中医药书刊等,以及在法国的实地调查、访谈的影像资料,已收集的图文资料和珍贵文物已达2000多件。

2 中医在法国传播脉络梳理研究的意义

我们利用文献、文物资料承载的丰富史实,遵循历史事件,清晰梳理脉络,推演、讲述中医从云南昆明传播到法国并在西方世界发展和广为运用的历程;利用长期建立的多途径合作关系继续采集信息,完善和补充细节,还原和研究中医在法国传播的真实面貌,进一步解读中医在法国传播的现象。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1 以法国为范例研究具有代表性

中医药经历了几千年历史沉淀,在各国传播,并与世界其他文明逐渐融为一体。法国作为欧洲最主要的国家之一,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中医在法国的传播特点决定了中医在法国的发展和变迁的历程,而法国作为中医在西方传播的重要发源地,作为范例进行研究具有较强代表性,有特殊意义。

2.2 是对历史细节的补充和完善

梳理中医在法国传播的历史脉络,还原和再现真实情景,总结和归纳中医传播规律和特点,是对中国医学史乃至世界医学史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对充实云南外联史、外交史也大有裨益,故清晰梳理这段历史意义重大。

2.3 综合运用人类学等方法开展中医西传研究是一种创新

本研究结合了人类学调研,通过原始文物资料研究,梳理脉络,生动立体再现中医在法国传播细节,建立了与之配合的图文档案库并提供利用。综合运用多学科多种方法开展中医西传研究是一种创新,能很好地支撑中医西传学学科建设。

2.4 为在其他西方国家开展中医西传研究积累经验

中医在法国传播相关研究方法和实践能为我们下一步开展中医在西方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的脉络梳理、文献档案保护与发掘、西方中医人类学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2.5 具有重要的档案学意义

文献档案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和唯一性。中医在法传播进程中产生的丰富图文档案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但目前研究着重于翻译和整理层面,而对文献(物)的研究利用过程极易对原始档案形成破坏,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我们正在进行文献、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研究,并将制作多媒体科普软件、读物,用于博物馆实施科普教育等,为研究者们提供准确、详实的数字信息;同时弥补中医西传文献数字化保护和研究工作的空白,更好地保护原始文物和档案,为建立档案全宗提供先决条件,有重要的档案学意义。

2.6 增强中医西传文献的利用率,提升文献价值

我们收集的众多原始文献蕴含巨大的信息,珍贵的资源未能被查检和有效利用,间接地影响了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效力,与“中国、中医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不协调,我们已着手建设直观的图文资料信息检索平台,将能有效提高中医在法传播文献资源的获取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文献的利用率,提升文献价值。

3 中医在法国传播的基本脉络

经过自1993年以来近20年间的调查研究,以及自2010年起中医西传学研究团队在欧洲进行的4次人类学田野调查回访,基本掌握了中医针灸由云南昆明传播到法国的大致脉络。现有文献研究呈现出法国中医(针灸)传播的历程曲折而离奇,围绕几个关键人物传播的脉络较为清晰。如法国驻昆明外交官苏里耶·德·莫朗8岁时认识了旅法中国文人丁敦龄,后者向其开启了东方国度神秘的大门,影响他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他于1901年初被派往北京的京-汉铁路公司,抵达中国不久就接触到针灸,借助流利的汉语,随师学习基本针法、重要穴位及脉诊,并获赠不少珍贵的医籍。后被法国外交部聘为汉口领事馆翻译,并在上海、昆明等地任职。1906-1909年在法国驻昆明领事馆任副领事期间,苏里耶·德·莫朗不但达到其外交生涯的巅峰,也是其针灸术实践和完善的阶段,对其后来行医、施教有决定性影响。回国后,他向当地医生传授针灸临床技术,西方中医从此具备了可被观察的临床形态。因苏理耶·德·莫朗先生的作用,中医在西方得到推广,他也因此被西方人尊为法国的“针灸之父”,中国针灸逐渐从法国向整个西方世界传播,并掀起经久不衰的针灸热潮。在针灸带动下,西方许多国家也开始学习、研究和接纳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2]。这一传播历程的轨迹和规律值得我们深入梳理研究,很多细节有待补充和考证。

4 项目研究进展

目前,我们正继续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在法国实施长期参与性观察与深入访谈,获得中医在法传播的整体信息,将所观察的现象与西方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真正感受西方群体对中医的认识和接纳的观点,从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其原委。结合人类学研究方法,借助档案学、信息学等方法对中医在法传播文献档案开展数字化保护研究,并运用文献研究法,检索和利用国内外中医药文化在法国传播相关资料和信息,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还原历史事件,展现中医传播历程和特点。我们已较清晰梳理和呈现了中医在法国传播的历史脉络和情景。

我们已基本完成相关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将在进行整理、分类、标引、编目等工作基础上,配合其传播的清晰脉络,做好图文数据库的研发和建设,以便为学者们提供快速、高效、准确的中医在法国传播的丰富信息和情报,同时编撰相关科普读物和专著进行详细阐述。

2013年6月初,课题组成员吴永贵教授申报的“中医药文化在英国传播与影响的研究”已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表明我们采取人类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医西传得到学界认可,深入开展相关研究能夯实本校在中医西传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

为了更好地促进与国内外中医西传学者及人类学家关于中医在西方社会传播研究领域的探讨交流,2013年6月底,本校主办了“中医西传暨人类学西方社会研究国际论坛”,来自法国、美国等15位外国学者与国内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的16名专家就中医西传和人类学西方社会研究作了深入研讨,实现高层次对话,促进了沟通和交流。本校以人类学方法研究中医在西方的传播已成为优势与特色,在国内外已步入领先行列。我们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研究,以更好地支撑重点学科、博物馆建设等。

5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经过前期对中医在法国传播的长期调研和积累,收集到大量珍贵丰富的图文资料和文物,充实到中医西传博物馆进行展示;本课题团队成员在旅法期间,对中医在法国传播做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并与法国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和中医研究教学机构建立了长期的稳固联系与支持协作,很好地协助了我们获得调研资料,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也为我们提供了资料补充;同时也得到其他各界的大力支持,为项目开展和研究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中医自20世纪30年代就在法国成功传播,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结合档案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开展中医在法国传播独特范例的研究,对中医文化传播的研究是一种创新。我们对文物资料已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理清了中医在法传播历史发展脉络,今后将深入文献研究并建立中医在法国的传播相关图文档案库,为中医学走向世界提供史料支撑和为学者还原历史,是我们建设好中医西传学科的必然举措;同时也有利于继续深入开展中医文化“走出去”研究及其他后续研究,为发现中医西传现象及其后的普遍规律,提出科学问题并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一步凝练学术观点,对中医在西方的发展瓶颈将有所突破,找到中国文化自己的西行之路。总之,我们以中医在法国的传播为例开展传播脉络的梳理研究和图文资料的整理研究将有助于促进中医人类学研究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贺霆.“跨文化的中医——对法国社会的一次人类学研究尝试”(中文)[M]//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跨文化研究对话(第20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61-275.

[2] 贺霆.中医西传的源头——法国针灸之父苏里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2):81-83.

(收稿日期:2013-05-13,编辑:梅智胜)

作者:戴翥等

第3篇: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摘 要 医学生物学是在一般生物学教学的基础上,将医学和生物学统一结合,介绍二者关系的一门科学。而在中医院校开展医学生物学教学,除了结合医学的特点外,更应结合中医特点,将中医和生物学相结合,此外由于医学生物学是步入大学后最早学习的一批课程,因此也需传授学生一些学习的习惯和方法,特别是自学的能力,以使得学生可以对后续课程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和兴趣,此外当前随着教学技术和学分制的改革,如何基于现代教育学的要求,同时充分的借助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有机的结合多媒体、实验教学等,对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这门课程的授课和学生更高效的接受这门课程意义重大,本次主要对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的教学进行总结和一定的反思,以总结经验,为今后医学生物学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探索。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医学生物学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Summary and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Bi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 Junzi

(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Yunnan 650504)

0 前言

教有法但教又無法,教有法是指在教学工作中有着一些基本的共性,比如说传授知识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等基本原则,最终目的使得学生可以由量变到质变,由实践到理论归纳,所有的教师都应该遵循这些原则,这些原则也是任何一名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1]教无定法则是指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性格,也面对着不同的学生,教师个人的阅历、素质会导致其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不同,而驾驭课堂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此外对于学生而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观点,接收课堂知识的方式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转变,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师自己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时代背景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才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知识。

中医院校有个最大的特点,即招生的时候包括了文科生和理科生,二者数量也是基本一致的,理科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有了生物学的学习基础,而文科生则不同,文科生没有一点儿生物学学习基础,这对于教师传授知识时如何把握平衡是相对困难的。[2]此外对于理科生而言,高中阶段其学习的策略主要是记忆要点和难点,掌握的知识也主要是通过习题练习达到的,而大学,特别是中医学院的大学则不同,除了传授基本的知识点外,还需要传授给学生医学特别是中医学和医学生物学的关系,以训练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扩散思维能力,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课堂时间相对较少,如何在32个学时内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本文总结了医学生物学授课以来的经验,以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中医学院的医学生物学授课提供一定的思路。

1 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同时围绕教材设计和弥补

书本的内容相对清晰明了,但是书本内容顺序的安排和教师个人的认知以及学生的特点需要灵活的变动,有时需要教师对内容进行簡单的调整,使之讲起来更顺口,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这就需要我们熟悉教材同时对教材进行研究。[3]医学生物学教材主要有2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细胞生物学,第二部分则为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则主要是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以及亚显微结构和分子水平。细胞最基本的结构、功能以及一些简单的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其中每一部分都可以涉及一部分疾病,特别是与疾病的关系。遗传学则主要是基于细胞生物学基础,在细胞减数分裂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疾病的关系。在具体讲内容时,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讲授,同时还需要根据授课时间、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授课学生文理科的分类比例来讲授,如在设计本次课程的时候,我们根据授课的内容,主要是细胞的分子基础做了简单的讲授,这主要是考虑到在后续学生接触医学生物化学章节是重点讲授,而对于细胞内膜系统则进行了重点的讲授和设计,这主要是由于这部分是后续生理学、病理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应重点讲授。

2 第一堂课的引入至关重要

医学生物学的第一堂课可能影响着学生今后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讲好第一堂课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由于大学和高中存在本质差别,大学是一个需要学生有自学能力的基地,有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训练场,不能一味的等待教师填鸭式的教育。[4]因此在第一堂课中,如何将问题引入给学生,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寻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近些年来关于医学生物学改革的方案较多,很多文献总结以问题和病例分析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些都是值得提倡的,我本人由于临床知识背景较弱,能力主要在科研方面,因此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我结合自己的背景特点,将科研的一些相关知识教给学生来引入。由于当前医学生物学发展的大趋势,其呈现出明显的交叉学科的特点,其中涉及的医学和中医学的知识点也很多,因此在讲授医学生物学的第一堂课时充分的吊起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对医学生物学的兴趣。在本部分章节的设计中,我在前面部分主要借助于交叉学科的优势,给学生教授了医学生物学的重要性,从宇宙医学生物学介绍到环境医学生物学,之后再结合近年来相对较为火的化学分支,讲到了材料学和医学生物学的相结合、力学、声学、磁学以及电学等学科涉及医学生物学,上述学科的发展全部和发明人丰富的医学生物学背景相关联。通过上述的天马行空的讲解再给予学生们回到医学生物学的本质以及和中药的相关性上,医学生物学的本质就是二部分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就是细胞的结构,以不同细胞的结构可能出现的疾病引入,同时也结合其他学科,讲授其他学科利用这些点来治疗疾病,这些都充分的提起了学生的兴趣。

3 根据授课内容来开展不同的授课方式

正如前言部分所述,中医学院所招的本科生文科生和理科生数量基本一致,这也是导致课程开展难度相对较大的原因,如何平衡这一难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和互动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医学生物学教学的核心是需要有充分的讨论、想象的时间。在教学中应摒弃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是导演,设置一定的规则,而学生则是演员,给予他们尽情的表演,控制好课程才是核心。[5]

3.1 设疑的重要性

医学生物学在教材的安排中,将多种疾病放到了后面,作为兴趣的选学内容,但医学生物学既然叫医学生物学不叫生物学,就应该把医学放到前面,在教授的内容中也要充分的体现医学二字,在讲授的过程中将疾病放到前面设问,在设问的同时要讲出来这种疾病的概念、危害,并同时和学生一起讨论来设定四、五个问题,在之后的讲授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同时着重考虑文科生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同时给予很多丰富的图片,让文科生可以更好的接受和理解。而在疾病答疑后,则给予学生讲述更多的相关的疾病,并讲授发生的机理,现在的一些治疗进展,兼顾理科学生的兴趣,最终来平衡文理科学生,使得他们都容易接受。形成“问题引入—认真听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今后学习本门课程和其他课程打好基础。[6]当然设疑不仅限于病例和中医药的治疗进展,更应扩展讲授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如此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整个课堂都在探索和思考中。

3.2 讲授过程中大量增加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关键,同时也是传授相关知识的最好方式,在沟通和想象中可以充分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的当场灵活改革,有些可以重点再讲一次,甚至换一种互动的方式,有些则可以一笔带过。如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我将细胞比喻成了我们的国家,细胞核比喻成我们的党,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我们的国家也只能有一个党,一个核心来指挥细胞,对于细胞膜,则相当于我们国家边境上的海洋、高山以及植被什么的,磷脂双分子层就像大海,高山像细胞膜的镶嵌蛋白,植被像糖等,让学生想象和理解可以明显的提高学生的效率。此外互动式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很多问题,比如在将内膜系统的时候,学生们对蛋白合成和翻译有些困惑,一直难以理解,我将信号肽比喻成钥匙,让学生们可以形象化的理解和接收,这些均对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细胞的理解相对更为容易。[7]此外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受限于生活阅历,可能比喻不太好,而有些学生有着特别好的想象力,因此在互动教学中要积极收集学生们好的想法,以提供给学生有一个思想轻松无压力的学习环境。

3.3 收集动图,动画作为补充理解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学的教学版书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弱化作用,而多媒体教学则开始在教学现场使用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电化教育设备,多媒体教学对于医学生物学教学的最大好处则是可以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特别是通过鲜艳的图画动画等于文字的结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在细胞的结构和生殖和发育这二章节中,概念性和枯燥性的内容较多,每个阶段均给予丰富的图片,对于细胞的结构讲授中,给学生看大量的动图,可以让学生形象化的理解,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除了给予图片外,再给学生讲授一些产检过程中的小知识,学生都爱听,收获也较高,也使课堂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

3.4 用身边的事情来讲授

在遗传病这一章节中,从身边的事例来讲授,同时结合医学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講授21三体综合征、多指、并指、色盲、先天性失聪、苯丙醛尿症的时候,先不讲原因,让学生们回忆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些病症,然后猜想可能的原因,之后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有针对性,更加感兴趣。而在智商、升高、高血压糖尿病的章节中则以回忆的想法来学习,让学生计算下学生的身高、体重,父母的身高和体重,让他们自动归类,然后学生参与进来,一起做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大概的趋势,这种一起学习,一起玩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对未知的渴求,对生物和医学的兴趣,同时将枯燥的课本变的灵活化,从而揭开生命的奥秘。[8]

4 习题

任何一门课都离不开习题的学习,习题是对教学过程的检验,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与否的关键,从习题的反馈要摸清楚每一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学生也在习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困扰的问题,但习题的选择并不是任选的,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专业性,启发性和针对性的习题,同时习题要相对难度中等,使得第一次接触生物学的文科生也容易接受,如多数学生对医学和生物学、周围的疾病特别的感兴趣,在细胞生物学的部分,将到一些线粒体疾病则给予学生一些形象的图片,如女生都爱漂亮,脂肪粒是最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老年斑是溶酶体的正常情况,这些是刚入校的新生特别感兴趣的。在遗传病的章节,则主要围绕自己和亲属之间的遗传现象设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复杂疾病的关系,某些病在群体中的发生率,这些就能紧密结合专业特点,解决那些学生的疑惑。

5 总结

中医院校的医学生物学课程多数在第一学期开展,如何精心的设计,同时结合现在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于今后医学学习的热情、今后学习的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不断改革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合理的设计课堂和每一个章节的精心付出,才可以让学生对医学生物学高效率的接受,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

基金项目:2021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与中医药政策研究重点项目: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与实践(ZD210101)

参考文献

[1] 刘学红,张衡,吴建红.课程思政融入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3):22-23.

[2] 于立娟,张媛英,翟静.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生命的化学,2021,41(01):164-166.

[3] 慕明涛.基于不同教学模式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思考与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23):63-65.

[4] 毛颖基,梁猛,吴守伟.基于科研素养培养的本科生《医学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94-95.

[5] 曾凡龙,阮绪芝,王晓雯.微课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问题和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0):1551-1553.

[6] 刘清桂,陈费,杨桃,等.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02):108-110.

[7] 贺玲,金磊,赵小峰,等.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10):858-860.

[8] 陈婷婷,王雪.提高医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6):74-75.

作者:武俊紫

第4篇:临泽县平川镇卫生院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创建总结

临泽县平川镇卫生院

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创建总结

2010年,我院被定为全县“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和“中医特色卫生所”创建试点,我院严格按照中医特色卫生院和卫生所的创建标准,积极筹措资金添置设备、营造中医特色氛围,于2010年顺利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达到“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和“中医特色卫生所”的创建标准,现将我院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中医特色创建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院着力加强中医特色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院共开设病床25张,其中中医病床3张,设有中医门诊1个。卫生院住院部2楼为中医特色楼层,中医特色楼层设置中医诊断室、推拿按摩室、煎药室、针灸理疗室等科室,配有牵引器、煎药机、烤电、针灸、拔罐、熏蒸等基本设备。现有中医人员3名,其中主治医师1名,开展中医基本诊疗活动服务。黄家堡、五里墩卫生所为中医特色卫生所,所内基本中医设施和中药配备齐全,中医氛围浓厚,开展中医药服务,达到了中医特色卫生所的建设标准。卫生院2011年1-6月中医门诊人数6000人次,业务收入68万元,其中中医药收入达21万元,中医药服务基本达到"三个三分之一"指标要求。

1

二、在创建中医特色中采取的具体做法

1、加强领导,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将发展中医药作为医院的一项工作目标,确定了中医特色的发展方向,成立了以院长为中医特色的领导小组组长,其它医务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医院中医工作各项指标的落实和协调,指导全院的中医培训、教学和适宜技术推广;要求临床工作中要积极开展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发扬中医药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等特点,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以及现代医学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积极推广应用针灸、火罐、按摩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医院中医药服务量在整个医疗服务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院竞争实力。卫生院把人才培养放在医院工作的重要地位,大力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加大了对医务人员培养工作的力度。近年来累计输送本院中医人员4人在省、市、县级医院进修深造,选配1名西医临床医师参加学习了2010年张掖市卫生局举办的“西医学中医培训班”。2011年选派1名西医临床医师参加了甘肃省中医院的中西医进修教育,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提高了医院的中医整体中医诊疗水平。建立了中医查房制度。由1名主治中医大夫带领年轻医师坐诊,指导业务,并组织主治中医每日查房,以便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解

2

决,提高了年轻医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学历教育,鼓励和支持职工以各种方式提高学历层次。优化工作环境,激发人才工作热情,注重工作和生活环境上的优化,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保证优秀人才想进来,留得住,成长快,用得好。

3、规范中药房和中医特色楼层的建设,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卫生院中、西药房分开,中药房有专职药剂人员3名;中医特色楼层设置中医诊断室、推拿按摩室、煎药室、针灸理疗室等科室。中医科现有中医人员3名,其中主治医师1名。积极筹措资金10万元重新对中医特色内部设置的等科室从中医氛围、医疗设备等方面进了宣传和配置,中医药文化特色鲜明,中医诊疗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4、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服务,落实中医药优惠政策。制定了常见病及重点病种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能够广泛运用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等中医适宜技术。中药配备齐全、应用中药有305种,中成药110种。大力宣传地产中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上的优势和惠民政策,认真落实新农合中医药全额报销的政策。严格要求在卫生院每人掌握10项、村卫生室5项的中医适宜技术,运用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

5、做好县中医院技术托管我院工作,充分发挥县级医

3

院的中医特色优势。县中医院是我院的技术托管单位,我院积极与中医院联系,针对我院的技术力量和设备的情况,制定了人员技术支援的方案。在今年选派的第一期支援人员为中西医结合医师,通过对门诊、住院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进行中医技术康复治疗,尤其是对住院病人提供中医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反映良好。住院病人的中医服务基本能够覆盖80%。

三、在创建活动中存存在的问题

1、我院医务人员中医技术力量薄弱。在全院只有3名中医专业的医务人员,其它医务人员中医基础知识缺乏、基础理论薄弱,影响中医药服务的开展。

2、部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开展中医药服务兴趣不浓,钻研不刻苦,学习培训后临床应用效果不明显。

3、医院中医氛围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包括学习氛围、中医文化氛围、技术应用氛围等,影响中医药的长期发展。

四、今后中医创建工作的打算

1、加强医务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的培训和学习。认真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的活动,在每周

二、周四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使医务人员的中医基础得到提高。

2、积极与中医院做好对我院医务人员中医适宜技术的配训。计划定期利用每周

六、日的时间,由县中医院选派中

4

医师一名到我院进行患者免费治疗,同时通过免费治疗对我院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操作。通过定期培训到年底努力使卫生院医生掌握15项、护士5项、乡村医生10项适宜技术进行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目标。

3、积极进行医务人员的定期进休培训。选派有一定中医兴趣爱好、中医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扎实的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修深造,进一步提高中医综合技能。

4、每年选派人员定期到县中医院中医科上班活动,通过学习上级医院的先进经验,从而带动我院相关科室的发展。

2011年7月27日

第5篇:中医特色

中医特色:三 位 一 体 绿 色 疗 法

综合治疗:乳 腺 病妇 科 病 从生理上讲女性的情志本来就比较敏感,而随着她们的独立,其身上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多······压力大,心虑过多易引起肝郁、气滞血虚等,体内的脏腑功能也受到影响,整体上会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影响体内的代谢正常,而随着身体内部的代谢废物积多,会导致产生妇科疾病。

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癌、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阻塞不通等妇科疾病。

很多女性患者爱往中医院跑,找中医治疗。确实中医在妇科疾病治疗上久负盛名,对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有突出的优势。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擅长从整体观出发,针对不同体质,不同病因,不同年龄,不同疾病,进行辩证施治,运用中医的传统疗法,整体调整内分泌系统,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以改善人们的脏腑状况,达到平衡人体全身健康的作用。在调理女性健康,治疗妇科疾病、防止疾病反复发作方面,中医有一整套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可进行有效的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关爱女性健康,我院特设中医二诊室。宽敞温馨的诊室、一对一的接诊服务、由经验丰富的资深医师南文萍主任常年坐诊。大力发扬中医特色,熟练地讲中医辩证理论与专病专方相结合,以中药为主,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深得广大患者的欢迎。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健康方面的烦恼问题或者你的朋友和家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可与中医二诊室医师取得联系。本科室尊重保护患者个人隐私。凡参加医保的患者,无需选择,均可报销,请带好病历,社保卡。 北京国龙中医院二楼中医二诊室南文萍主任

健康热线:010-6702889215712977026

北京国龙中医医院地址: 北京市前门珠市口东大街155号【中国新闻大厦西侧】 乘车路线: 地铁5号线磁器口下,A出口后往西300米即到;

57、

23、715路到桥湾站下车即到;乘

39、

41、

43、60、10

6、1

16、684路到磁器口站下车向西300米即到;乘

2、10

5、

110、10

1、54路珠市口站下车向东500米即到。

第6篇:中医八大特色疗法

中医针刺

针灸

针灸作为我国古老的保健疗法,因其显著的疗效,已经在世界各地广为人们所接受。它是根据中医理论,采用毫针对人体的俞穴进行直接的刺激,对增强身体机能、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具有相当不错的医疗保健作用。

中医火罐

火罐

火罐疗法是传统中医疗法,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保健推拿

推拿

推拿是一种中医自然疗法、物理疗法。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俞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目的。

精油刮痧

刮痧

精油刮痧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加快新陈代谢。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舒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

芳香疗法

芳香

芳香疗法利用纯天然植物精油的芳香气味和中药本身所具有的治愈能力,以特殊的按摩方法,经由嗅觉器官和皮肤的吸收,到达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运用植物的治疗进行养生、美容、疗理身体和稳定情绪,使人的身、心、灵三者达到平衡和统一。

中药熏蒸

熏蒸

熏蒸疗法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选苗族民间中草药,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熏蒸部位,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血脉、祛毒杀菌、清洁伤口、消肿止痛,最后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

特色督灸

督灸

督灸是基于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理论结合传统灸法的特点,创新的一种特色外治技术。督灸的治病作用是多方面的,也是镇痛药物所不及的。它涵括了经络、俞穴、药物、艾灸、发泡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优势,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淤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

中药浸泡

浸泡

中药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属于中医足疗法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冬天由于寒冷的刺激,脚部血管收缩,易诱发多种疾病。中医泡脚则可以根据体质选择用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祛除寒冷,促进代谢,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第7篇:中医特色专科汇报

创建绍兴市农村(社区)中医特色专科汇报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卫生院全体职工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院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我院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创建绍兴市农村(社区)中医特色专科”工作,加快了中医临床专科建设步伐,促进了中医药服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满足了辖区居民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下面我就我院创建绍兴市农村(社区)中医特色专科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一、卫生院基本情况

卫生院地处区西北部,全镇面积42平方公里,辖21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辖区人口约4.5万,流动人口约8千余人,全镇有卫生院1家,4个社区服务站,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6家,常年开展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包括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和中医药健康宣教等服务。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落实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局前后出台了相关的关于扶持中医药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区掀起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按照上级要求,我院积极参与创建中医特色专科,及时成立了“卫生院创建中医药特色专科”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每年都以红头文件下发各科室、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到项目分解到科、责任落实到人。

(二)、规范科室设置和合理配置设备

卫生院成立了中医管理科,设置了中医科、针灸科、中药房和中药库,中药房配置有中药饮片350种,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形成“院有中医专科,科有中医专病,人有中医专长”的发展格局,针灸科已形成特色专科治疗规模,配置有电针仪、TDP神灯、针灸治疗床、六合多功能治疗仪、颈椎牵引器、腰椎牵引床、电脑中频治疗仪等临床治疗仪,中医针灸治疗腰腿痛在当地影响日益扩大。

(三)、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专科特色

卫生院共有卫技人员61人,其中中医药卫技人员6人,院内有临床医师24人,其中中医类别医师5人,占总医师数的20.83%,下属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聘都配有能中会西人员,共同负责辖区居民的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工作。

中医科有中医类别医师4人,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中医执业医师3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人,其中中医科科长为中医针灸科学科带头人,具有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职称,曾于2005年赴区中医院进修中医针灸,并多次参加绍兴市卫生局组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较强的医疗工作能力,充分了解人体穴位及经络走向,利用中医针灸技术,通过辨证施治,擅长颈肩、腰椎关节病、眩晕头痛、中风偏瘫的治疗。科内成员学习氛围浓烈,去年我们又派一名中医医师赴区中医院进修学习一年,院内中医学术活动频繁,开展中医针灸、火罐适宜技术知识培训、中医体质辨识、儿童哮喘火罐疗法防治技术培训等讲座。

(四)、发挥中医专科治疗特色,服务社区居民

我院中医针灸科以“古今贯通,精医济世”为办科理念,充分发挥中医专科专病优势,坚持“病人第

一、服务第一”的原则,严格科室管理,狠抓医疗质量,努力开创业务,2013年中医针灸科门诊33816人次,设立有中医专科床位6张,2013年专科床位使用率70.04%,年接受转诊率5%,专科主要收治病种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中风后遗症”为主,病患治愈好转率72.73%,2013年社区外病人数7055个,住院病人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医药疗效明显,深受辖区居民的好评。

中医针灸科强化专科专病,创立特色优势明显的专科体系,在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以针灸专科建设为龙头,开辟专病专治特色,继承与创新,引进“冬病夏治法、中频疗法、中医熏蒸法”等特色疗法,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儿童哮喘的火罐疗法防治技术,急慢性腰扭伤针灸技术,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满足社区居民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三、创建成效: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围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指导思想,开展中医药下乡咨询、宣传、中医药适宜技术活动,广泛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将结果纳入考评,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并将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纳入“三好一满意”活动中,有效促进医德医风建设。通过创建活动,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创建以来,中医科科长连续3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中医科也多次被患者评为群众满意科室。2012年我院代表区接受全国中医药先进县市考评组考评,成绩优秀。

几年来经过开展“创建绍兴市农村(社区)中医特色专科”活动,使我院的专病专科特色较为明显,特别是具有中医药优势的专病专科在农村社区诊治慢、疑难疾病中的特殊疗效不容小觑,对突出中医药优势,促进卫生院经济合理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该专科整体业务水平明显提高,逐年稳步发展,并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专科质优价廉、便捷显效的特色疗法,赢得患者满意和信任,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后,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对我们的创建工作多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真诚接受,认真总结,保持优势和成绩、整改问题和不足,力争取得更好成绩,为我区中医药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14年5月7日

第8篇: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创建全中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通知精神,加快中医药融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特制定以下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一、中医保健目的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内涵丰富,能很好的适应社区服务功能,又因简、便、廉、验等中医适宜技术为社区人民群众乐于接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低投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运用祖国医学理论,拟定适合老年人、妇女、儿童的中医保健方案,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将中医内容有机地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中,丰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中医业务的渠道,开辟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径,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二、中医保健服务对象

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

三、中医保健服务措施

(一)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以中医整体观和中医理论整体系统的认知方式,整体与功能调节的艺术,反映中医健康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有效指导社区居民实践预防保健。

(二)情志调摄:七情是人体对事物的不同反映,强调形神统一和保持“神”的自然稳定调节,移情易性,以情解情,避免七情所伤,防止疾病发生。

(三)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检查和健康状况评价,重点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和早报告,积极控制和改变社区不良行为因素和社会方式。

(四)充分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药、针灸、推拿、放血、拔罐、刮痧、沐足、穴位埋线、食疗、药膳、保健运动等自然疗法,激发机体抗病能力。

(五)充分利用社区中医药资源,对社区慢性病人开展康复指导,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相关的中医药康复知识的咨询和简单易行的康复训练指导。

(六)根据一年四季老年人、妇女、儿童各自特点,制定相应的中医保健药物和保健品应用指导。

(七)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类型,举办各种培训,提高中医药治疗保健效果。

1、社区保健指导人员培训:保健内容、健康教育,调整保健方案,提高服务技能,效果评价考核。

2、社区居民培训:掌握正确的保健方法,接受保健指导训练,提高保健效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运用中医理论,对产褥期和更年期妇女开展保健服务:产褥期强调适寒温、避外邪、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适劳逸;更年期加强有关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咨询。

(2)运用中医优势,开展小儿生长发育失调、肺炎、哮喘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指导。

四、中医保健服务形式

坚持“政府领导,卫生实施”的原则,贯彻落实“网络化、条块结合、就近服务”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保健服务。

(一)街道

1、宣传社区中医保健意义、内容、方法,负责动员辖区内人员积极配合保健服务。

2、组织力量对重点人群进行调查登记,征求意见,落实服务需求。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条块结合,就近服务”,根据有需求的各类人员,由服务人员组成团队,就近提供中医保健服务。

2、社区医务人员和服务对象商定服务形式,可采取上门服务或预约服务。

3、负责对各类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保健技能和保健效果。

4、建立服务对象个人健康档案。

五、保健效果干预

为及时总结保健服务经验,调整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提高服务效果及服务质量,实施保健效果干预。

(一)定期总结保健服务开展情况。

(二)定期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效果的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加强和服务对象的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及时调整服务方案。

六、各类人员中医药保健指导要点

(一)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

人到老年,体质的总特点是虚,特别以血虚为主。血能内养脏腑,外濡皮毛筋骨,从而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一旦血不足,就会在人体各方面表现出来。常见的症状是: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关节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瘙痒,精神倦怠,舌质淡,脉细无力。这种体质多由年老体弱,或老年脾胃功能低下,血液生化不足,或七情内伤过度,阴血暗耗所致。这种老年人的养生宗旨是补血养血,益气生血。

1、饮食调养: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等食物。这些食物都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2、慎防“久视伤血”: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视”,因此长时间看书、看报、看电视等,不仅会损伤眼睛的视物功能,还会使本来就不足的血更虚。一般目视一个小时左右,应适当活动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以恢复目之疲劳。

3、不要劳心过度:人的血液循环与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就会耗伤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虚体质的老年人不可用脑过度。一旦感到大脑疲劳时,就要调节一下,观赏一阵风景,使心情愉快起来,就能很快消除脑的疲劳。

4、保持乐观情绪: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找朋友谈谈心,或听听音乐,或看看幽默剧等,争取主动排解忧愁,使精神尽快振奋起来。

5、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老年人经常感到这里痛那里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血虚。而时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加强气血运行,这样可减少或避免疼痛,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应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还可进行郊游、踏青,这样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二)妇女中医药保健指导

妇女在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特点,其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某些方面与男子有所不同。

1、经期保健

《景岳全书•妇人规》论月经病的病因时说:“盖其病之肇端,则或思虑,或由郁怒,或以积劳,或以六淫饮食”。可见,经期应当于饮食、精神、生活起居各方面谨慎调摄。

(1)保持清洁:行经期间,血室正开,邪毒易于入侵致病,必须保持外阴、内裤、月经带、垫纸的清洁,勤洗勤换内裤、月经带,并置于日光下晒干,月经纸要柔软清洁、勤换。洗浴宜淋浴,不可盆浴、游泳,严禁房事、阴道检查,如因诊断必须做阴道检查者,应在消毒情况下进行。

(2)寒温适宜:《女科经论》说:“寒温不适,经脉则虚,如有风冷,虚则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经乍多乍少,为不调也”。指出经期宜加强寒温调摄,尤当注意保暧,避免受寒,切勿涉水、淋雨、冒雪、坐卧湿地、下水田劳动,严禁游泳、冷水浴,忌在烈日高温下劳动,否则,每致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等症。

(3)饮食宜忌:月经期间,经血溢泄,多有乳房胀痛,小腹坠胀,纳少便溏等肝强脾弱现象,应摄取清淡而富有营养之食品。忌食生冷、酸辣辛热香燥。多食酸辣辛热香燥之品,每助阳耗阴,致血分蕴热,迫血妄行,令月经过多。过食生冷则经脉凝涩,血行受阻,致使经行不畅、痛经、闭经。也不宜过量饮酒,以免刺激胞宫,扰动气血,影响经血的正常进行。

(4)调和情志:《校注妇人良方》指出:“积想在心,思虑过度,多致劳损。盖忧愁思虑则伤心,而血逆竭,神色失散,月经先闭,若五脏伤遍则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持,庶可保生”,强调情志因素对月经的影响极大。经期,经血下泄,阴血偏虚,肝失濡养,不得正常疏泄,每产生紧张忧郁、烦闷易怒之心理,出现乳房胀痛、腰酸疲乏、小腹坠胀等症,因此,在经前和经期都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过度,否则,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逆乱,轻则加重经间不适感,导致月经失调,重则闭经、患痨瘵等症。

(5)活动适量:经期以溢泻经血为主,需要气血调畅。适当活动,有利于经行畅利,减少腹痛,但不宜过劳,要避免过度紧张疲劳、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若劳倦过度则耗气动血,可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证。

2、产褥期保健

产后6~8周时间内属产褥期。由于分娩时耗气失血,机体处于虚弱多瘀的状态,需要较长时间的精心调养。《千金要方•求子》指出:“妇人产褥,五脏虚赢”,“所以妇人产后百日以来,极须殷勤、忧畏,勿纵心犯触,及即便行房,若有所犯,必身反强直,犹如角弓反张,名日褥风”,产后调养对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婴儿的哺乳具有积极意义。

(1)休息静养,劳逸适度:产后充分休息静养,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恢复。产妇的休息环境必须清洁安静,室内要温暖舒适、空气流通。冬季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或煤气中毒。夏季不宜紧闭门窗、衣着过厚,以免发生中暑。但是,不宜卧于当风之处,以免邪风乘虚侵袭。产后24小时必须卧床休息,以恢复分娩时的疲劳及盆底肌肉的张力。不宜过早操劳负重,避免发生产后血崩、阴挺下脱等病。睡眠要充足,要经常变换卧位,不宜长期仰卧,以免子宫后倾。然而,静养绝非完全卧床,除难产或手术产外,一般顺产可在产后24小时起床活动,并且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以促进恶露畅流、子宫复元,恢复肠蠕动,令二便通畅,有利于身体康复。

(2)增加营养,饮食有节:产妇于分娩时,身体受到一定耗损,产后又需哺乳,加强营养,实为必要。然而,必须注意补不碍胃、不留瘀血。当忌食油腻和生冷瓜果,以防损伤脾胃和恶露留滞不下,也不宜吃辛热伤津之食,预防大便困难和恶露过多。产妇的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又富有营养及足够的热量和水分。产后1~3天的新产妇可食小米粥、软饭、炖蛋和瘦肉汤等,此后,凡蛋、奶、肉、骨头汤、豆制品、粗粮、蔬菜均可食用,但需精心细做,水果可放在热水内温热后再吃,另外,可辅佐食疗进补,以助机体恢复。如脾胃虚弱者可服山药扁豆粳米粥,肾虚腰疼者食用猪腰子菜末粥,产后恶露不畅者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或益母草红糖水、米糟等。饮食宜少量多餐,每日可进餐4~5次,不可过饥过饱。

(3)讲究卫生,保持清洁:产褥期因有恶露排出,产后汗液较多,且血室正开,易感邪毒,故宜经常擦浴淋浴,更需特别注意外阴清洁,预防感染。每晚宜用温开水洗涤外阴,勤换会阴垫,如有伤口,应使用消毒敷料,亦可用药液熏洗,有利于消肿止痛,内衣裤、月经带要常洗晒,产后百日之内严禁房事,产后四周不能盆浴,以防邪毒入侵引发其他疾病,不利于胞宫恢复。产褥期应注意二便通畅,分娩后往往缺乏尿感,应设法使产妇于产后4—6小时排尿,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如若产后4—8小时仍不能自解小便,应采取措施。产后应卧床休息,如应肠蠕动减弱,加之会阴疼痛,常有便秘,可给番泻叶促使排便。

此外,产妇分娩已重伤元气,需给予关心体贴,令其情怀舒畅,可以防止产后病的发生。

3、哺乳期保健

哺乳期的妇女处于产后机体康复的过程,又要承担哺育婴儿的重任,该期保健对母子都很重要。

(1)哺乳卫生:产后将乳头洗净,在乳头上涂抹植物油,使乳头的积垢及痂皮软化,然后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产后8—12小时即可开奶。每次哺乳前,乳母要洗手,用温开水清洗乳头,避免婴儿吸入不洁之物。哺乳后也要保持乳头清洁和干燥,不要让婴儿含着乳头入睡。如仍有余乳,可用手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空,以防乳汁淤积而影响乳汁分泌或发生乳痈。刚开始哺乳时,可出现蒸乳反应,乳房往往胀硬疼痛,可作局部热敷,使乳络通畅,乳汁得行,也可用中药促其通乳。若出现乳头皲裂成乳痈,应及时医治。哺乳要定时,这样可预防婴儿消化不良,有利于母亲的休息,一般每隔3—4小时一次,哺乳时间为15—20分钟,哺乳至十个月左右可考虑断奶。

(2)饮食营养:《类证治裁》说:“乳汁为气血所化,而源出于胃,实水谷之精华也”。产后乳汁充足与否、质量如何,与脾胃盛衰及饮食营养密切相关。乳母应加强饮食营养,增进食欲,多喝汤水,以保证乳汁的质量和分泌量。忌食刺激性食品,勿滥用补品。如乳汁不足,可多喝鱼汤、鸡汤、猪蹄汤等。若乳汁自出或过少,需求医诊治。

(3)起居保健:疲劳过度、情志郁结,均可影响乳什的正常分泌。乳母必须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时,劳逸适度,还要注意避孕。用延长哺乳作为避孕的措施是不可靠的。最好用避孕工具,勿服避孕药,以免抑制乳汁的分泌。

(4)慎服药物:许多药物可以经过乳母的血循环进入乳汁,例如,乳母服大黄可使婴儿泄泻。现代研究表明,阿托品、四环素、红霉素、苯巴比妥及磺胺类,都可从乳腺排出,如长期或大量服用,可使婴儿发生中毒,因此,乳母于哺乳期应慎服药物。

4、更年期保健

妇女在45—50岁进入更年期。更年期是女性生理机能从成熟到衰退的一个转变时期,亦是从生育机能旺盛转为衰退乃至丧失的过渡时期。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惫,可致阴阳失调,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忧郁,月经紊乱、燥热汗出等症,称为更年期综合征,轻重因人而异。如果调摄适当,可避免或减轻更年期综合征,或缩短反应时间。更年期的妇女应注意几个问题。

(1)自我稳定情绪:更年期妇女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排除紧张恐惧、消极焦虑的心理和无端的猜疑,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遇事不怒,心中若有不快,可与亲朋倾诉宣泄。可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适当的方式怡情养性,要保持乐观情绪,胸怀开阔,树立信心,度过短暂的更年期,又会重新步入人生坦途。

(2)饮食调养:更年期妇女的饮食营养和调节重点是固护脾肾、充养肾气,调节恰当可以从根本上预防或调治其生理功能的紊乱。更年期妇女其肾气衰,天癸将竭,月经频繁,经血量多,经期延长,往往出现贫血,可选食鸡蛋、动物内脏、瘦肉、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菠菜、油菜、西红柿,桃、橘等绿叶蔬菜和水果纠正贫血。患有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可摄食粗粮(小米、玉米渣、麦片等)、覃类(蘑菇、香菇等)、芹菜、苹果、山楂、酸枣、桑椹、绿叶茶等以降压安神,应当少吃盐,不要吃刺激性食品,如酒、咖啡、浓茶、胡椒等,平时可选食黑木耳、黑芝麻、胡桃等补肾食品。

(3)劳逸结合:更年期妇女应注重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和休息。但是过分贪睡反致懒散萎靡,不利于健康。只要身体状况好,就应从事正常的工作,还应参加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量不大的体育活动及力所能及的劳动,以调节生活,改善睡眠和休息,避免体重过度增加。要注意个人卫生。 (4)定期做好身体检查: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除了注意情志、饮食、起居、劳逸外,适当对症合理用药是必要的,可以改善症状,尤其要注意定期检查。女性更年期常有月经紊乱,也是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好发年龄,若出现月经来潮持续10天以上仍不停止,或月经过多而引起贫血趋势时,则需就医诊治。若绝经后阴道出血或白带增多,应及时就诊做有关检查,及时处理。在更年期阶段,最好每隔半年至一年做一次体检,包括防癌刮片,以便及早发现疾病,早期治疗。

(三)儿童中医药保健指导

儿童体质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儿童体格与成人有明显的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都未臻成熟完善,历代儿科医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如隋《诸病源候论》提出“小儿脏腑娇弱”;宋《小儿药证直诀》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明《育婴家秘》也说“血气未充„„肠胃脆薄,精神怯弱”等,都指出小儿时期的机体与生理功能均未达成熟完善,清《温病条辨•解儿难》更进一步认为小儿时期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神气怯弱、精气未足等特点是“稚阴稚阳”的表现,这里的“阴”,一般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故“稚阴稚阳”的观点更充分说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和上述的特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快速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愈快,好比旭日初生,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古代医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纯阳”,如《颅囟经》首先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温病条辨•解儿难》更阐明所谓纯阳,并非有阳无阴的盛阳,是指小儿生机旺盛以及对水谷精气、营养物需的需求,相对地感到更加迫切而言。

由于生理上既有脏腑功能未全的一面,又有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的一面,所以在病理上造成小儿容易发病,“易虚易实”和“易于传化”的特点,加上小儿寒温不知自调,饮食不知自节,且从脏腑功能状态与疾病的关系来说,又突出地表现在“脾常不足”(指消化功能薄弱),“肝常有余”(指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卫外不固”(指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等,而在病情的发展、变化上,往往较成人迅猛而重笃,所以古人特别重视“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疾病,要求把握病机,及时治疗,避免损伤正气。小儿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较高,往往可以“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摄取之,则一药可愈”,说明只要调治及时得当,疾病的康复过程比成人来得快。在中医保健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喂养节饮食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体格、智力以及脏腑功能均不断地趋向完善成熟、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较多,质量要求高。《幼幼集成•初生护持》指出“盖儿初生,借乳为命”,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对六个月以下的小儿更适合,若无母乳或其它原因不能哺乳,可采用人工喂养,通常予以牛奶、羊奶、奶糕、豆浆等代乳品,鲜牛奶可作首选,若母乳不足或其它原因,不能全部用母乳喂养,可采用混合喂养。少儿不同阶段的食品应以营养充足、适应并促进发育为原则,及时添加辅食,并逐渐向成人膳食过渡,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及粗细粮、荤素菜的合理搭配,要特别注重提高幼童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比重,让孩子食用足量的鱼、肉、蛋及豆类食物。肾气对人的生长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幼童的肾气未充,牙齿、骨骼、脑髓均处于发育中,因而不要忽视补肾食品的供给,如动物的肝、肾、脑髓及核桃仁、黑芝麻、桑椹、黑豆等,然而小儿为“纯阳之体”,宜少食或忌食温补滋腻厚味的食品,如羊肉、鸡肉、火腿、海参等,脾胃为后天之本,但是小儿“肠胃脆弱”、“脾常不足”,饮食又不能自节,喂养稍有不当,就会损伤脾胃,妨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影响生长发育,因而,幼儿的喂养应着眼于保护脾胃。其饮食应以易于消化吸收为原则,辅食的添加应该由流质到半流质到固体,由少到多,由细到粗,增加辅食的数量、种类和速度,要视小儿消化吸收的情况而定,宜随时观察孩子的大便以取得了解,食物的烹调宜细碎软烂、色香味美,通常采用煮、煨、烧、蒸等方法,不宜油炸。要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尤应注重节食,《幼幼集成•初生护持》强调“忍三分饥,吃七分饱,频揉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冰箱的使用,现代儿童要防止营养过剩、过食生冷、零食过多过杂。

2、寒温调适

要顺应天时寒温变化增减衣衫,令小儿冷热适度,以小儿的手足暖而不出汗,体温保持在36.5℃—37.3℃之间为宜,保暖要点是头宜凉,背、足宜暖,小儿衣被特忌厚热,平时穿衣不宜过多,《诸病源候论》指出:“薄衣之法,当以秋习之”,使小儿慢慢适应寒冷刺激。

3、安全防护

小儿精神怯弱,易受惊吓,大惊卒恐可致疾病,此外,小儿求知欲强,勇于探索,但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外界危险事物没有识别能力,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成人必须谨慎看护,事事留意,正面引导,切勿以粗暴态度或恐吓手段对待,《育婴家秘》指出“小儿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又谓“凡小儿嬉戏,不可妄指它物作虫、作蛇;小儿啼哭,不可令装扮欺诈以止其啼,使神志昏乱”,“小儿玩弄嬉戏,常在目前之物不可去之,但勿使之弄刀剑、唧铜钱、近水火”皆为经验之谈,值得借鉴,此外,要防止触电、车祸、溺水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冬天取暖要防止煤气中毒。

4、体格锻炼

《千金要方•初生出腹论》指出:“凡天和暖无风之日,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盈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要鼓励孩子到户外活动,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日光、空气进行体格锻炼。10岁以内儿童,每天至少保证2—3小时的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要让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是不宜进行过多的力量练习,以体操、游泳、游戏、短跑、武术、跳绳和球类运动为宜。

第9篇: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1. 创新思维模式,丰富拓展中医阵地 ,现代的诊断治疗设备既可以与西医结合为西医服务,也可以与中医结合为中医服务。手术、注射等治疗方法既是西医的治疗手段,也是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学术一定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绝不能固步自封、封闭发展,与现代科学形成鸿沟。

2. 发展创新中医学术,对现代疑难病有所作为 , 对现代医学的疑难病、中医药又有相对优势的病种,逐个进行辨证分型,确定治疗原则、选用方药和调理防护等。丰富中医的临床疗法,改变靠内服药为主的现状,既要继承总结前人已有的治疗方法,更要创新新的疗法,尤其是中医临证时要重视运用综合疗法,既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疗程,又易于被患者接受,扩大了中医临床阵地。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中医药学实际,运用中医药学的诊疗设备,促进中医四诊和辨证的客观化、规范化,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和特色优势的发挥。

3. 选择优势病种,建设好专科专病 ,中医药对现代疑难病的治疗上确有一定优势,体现在某个阶段或某个环节上,要重视发扬发挥。针对有优势的疾病建设专科专病,使中医药治疗现代医学疑难病有更大的作为。

4 . 注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名中医群体 ,中医药学要发展振兴,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名中医群体。这个群体精通中医药理论,能熟练运用中医药得心应手地解决临床疑难病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要成为名中医,必须具备7 个条件:一是要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二是要熟练掌握中药药性和方剂;三是对中医药要有坚定的信念;四是要进行大量的临证实践;五是要参医悟道,融会贯通;六是要有名师指点;七是在专业发展方向上要精要专。

5. 面向民间基层,挖掘绝招绝技 ,中医药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在长期的服务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治疗疑难病证的丰富经验,有些绝招绝技对一些急重症有立竿见影之效,尤其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应组织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宝库,把散见于民间基层治疗某些病证的一技之长、单方验方、绝招绝技挖掘出来,发扬光大。

6. 强化中药质量管理,促进协调发展,中药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必须切实提高中药质量。 努力提高中药饮片质量 ,实施小剂量包装和配方颗粒

7. 实施“治未病”战略,适应时代需求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理论方法,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就是其核心思想的体现。广泛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知识、方法和技术,使广大群众认识了解中医药并积极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自觉遵循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心脑血管、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即使患病,也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带病延年。

8. 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基础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医药学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技术方法和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和特殊的物质形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把中医药对生命、健康、疾病、防治等的理念通过各种渠道最广泛地告知广大群众,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科学价值、防治疾病知识等,让广大群众更加了解中医药,热爱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从而不断扩大中医药发展的群众基础。 环境形象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机构在建筑布局、医院绿化、室内装修、诊室布置、展示内容、医院标识、院徽院训等方面要充分体现中医药的内容和特点,营造一个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让患者在享受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学习体会到更多的中医药保健养生知识,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我院的社会认可度和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关于爱情浪漫下一篇:品质主管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