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小常识

2023-05-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预防传染病小常识

2020春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夏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接触病人后约**%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二、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同于普通感冒。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典型,可以高达38.8摄氏度,持续3~4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并且疼痛的很严重,全身极度乏力,有时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还可能并发为肺炎、支气管炎、心包炎、脑炎、急性心肌炎等,可能会威胁生命,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

三、流行性腮腺炎

此病为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胀带有疼痛感为其特征,多数患者有发烧和轻度全身不适感。患者先出现发烧、身体不适、食欲不振,过数小时或2天后发现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肿胀部位有疼痛,开口咀嚼时更明显,肿胀可持续4~5天,以后逐渐减退,整个病程约7~12天。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而致的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多以发热起病,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个别重症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手足口病与口蹄疫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口蹄疫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经皮肤黏膜传染.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潜伏期2-7天,可以通过空气及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

五、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患病后大多能获得终身免疫。起病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咽喉痛、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眼睑浮肿、精神不振、烦燥啼哭、食欲减退,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

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的症状与人流感症状极为相似。患者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有恶心、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还有一些病人会并发眼结膜炎,患者的体温大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

预防措施

1.

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像有的人晚上玩得太晚,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夏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切莫讳疾忌医。尽量减少与病患者接触,与病人接触时需戴多层棉纱口包,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诊断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及时消毒,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食醋熏蒸来进行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是预防春夏季传染病的关键。这一点在大家日常学习生活主要场所的公寓显得尤为重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确保大家的健康。总之,适当运动,注意休息,动静结合,注意讲卫生,消灭室内外蚊子、苍蝇、蟑螂等,注意通风,营养均衡,多饮水,患病后即时治疗就医,要适当晒太阳,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身心就会更健康。作为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这种举手之劳,既能美化我们的住宿环境,又能保证我们的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八种春季养生食物

1、养脾佳品大红枣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2、补中益气葡萄干

葡萄干是很好的补中气食物,对人体有益气补血的作用。对于一些贫血、平时时常头晕的人应该常吃。春天头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引起的,葡萄干中有丰富的铁,因此贫血人群应适当吃一些葡萄干。但是葡萄干中的糖分较高,因此血糖较高、易拉肚子的人应少食,建议一天食用一个掌心的量。

葡萄干有益气、补血的作用,可养肝血,适合易贫血、常头晕目眩的人吃。春天易头晕的人,通常气血较不足,而且葡萄干富含铁质,对女性来说是造血所需,不过因糖分较高,所以怕胖、糖尿病患者、容易拉肚子的人要少吃,建议1天不要吃超过半个手掌的量。

3、入脾养血龙眼干

龙眼干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对于一些气血循环不好的人以及在春天容易失眠,精神不佳者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龙眼干。同时龙眼干很养脾胃,因此对于晚上失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过常识龙眼干会上火,体质燥热的人要少吃。建议一天食量不要超过半掌。

4、时令食物春之芽

春日食春芽是大自然的赐予,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要“食岁谷”,意思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新鲜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5、四鲜之首是春韭

春日尝鲜首推春韭。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宜人体阳气。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6、菠菜解毒防春燥

春天里吃食的菜蔬还有菠菜,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为佳,“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7、葱蒜杀菌助春阳

生姜、葱、蒜不仅仅是烹饪时的调味品,它们还具有药用价值。常吃可以提高食欲、提高春日阳气,还具有杀菌防病的效果。春天的葱和蒜都是新出的,因此在一年中的营养为丰富。春天是传染病多发季节,适当吃一些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8、温补脾胃有糯米

糯米糕补体力。糯米有补中益气、补充营养的作用,寒凉的早春天气吃糯米,可温补脾胃、养血安神,适合脾胃气虚、常腹泻的人,也就是适合天冷时容易肚痛腹泻或肚子冰凉的人吃,但糯米不易消化,若是易消化不良的人,1天吃约半个手掌的量即可。

第2篇:学校春季传染病预防宣传小常识

冬春季易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

这些传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的排泄物(飞沫等)传播的。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坚持晨检制度,发现病例,及时隔离,环境消毒, 疫情上报。教室每天保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多到户外活动,适时增减衣服。

3、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平时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把住“病从口入”关。

4、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集会,特别是不要到网吧长时间玩游戏。

5、对流感、流脑、麻疹等,在流行期间还可注射相应疫苗预防。 A: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俗称重伤风。流感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起病急,病程短,潜伏期一般一至三天,通常自然病程为一周左右。

流感的主要症状为发热(一般体温超过38℃)、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它并发症,可以致命。流感病毒有不种类型,一般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品种,并常常引发新病毒株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的药物和方法。高热、头痛、全身酸痛较重的病人,或剧烈咳嗽者均可酌情予以对症治疗。对继发性细 1

菌感染者,可酌情予以抗生素治疗。病人高热时,切忌捂得大紧,以防体温继续上升而引起惊厥。

天气变化大、过度疲劳、精神紧张以及长期处于封闭环境都会造成免疫力下降,给流感病毒可乘之机。因此,对付流感最有效、也最健康的方法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并合理搭配日常饮食中的营养。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条:

1、提高自身免疫力

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让自己疲劳过度,注意休息;保持轻松的心情;保持室内相应温度(20℃左右)和湿度(70%)。

2、合理搭配饮食

饮食要营养充足;适当补充维生素C;多饮绿茶(含有Catechin儿茶素,有助于抵抗流感病毒)。

3、减少传染机会

在流感高发季节及当地有流感暴发疫情时,避免去人多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流通,必要时可适当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如家中有流感病人应注意经常洗手,避免相互传染。

4、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顾名思义是一种预防流行性感冒发生的有效措施。一般来说,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以在人体内维持一年以上,但因为流感病毒在不停地发生变异,所以流感疫苗需要年年接种。

5、流感的防治中的“五忌”与“二宜”

“五忌”为:一忌多吃“荤”,以清淡饮食为主;二忌劳累;三忌烟

酒;四忌洗澡,以免再次受寒;五忌乱服药。

“二宜”为:一宜多喝开水。补充足量的水分能稀释血液中的毒素,减轻感冒的症状,缩短病程;二宜好好休息。减少消耗,保持体力,才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B: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脑有以下并发症: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幼儿。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化脓性迁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等.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内的温度要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让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以提高小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在流脑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2.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注意在流行期内,与流脑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均应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A+C群双价多糖疫苗,能有效诱导出抗体,免疫年龄在两岁以上的人群,次年不需要加强,3-5年后需加强接种。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在流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5.少去或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初春时节,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流脑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项

●加强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并及早就近住院医治病人。

●对病人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预防性服药。

●若流脑流行出现在过去未实施疫苗免疫或注射疫苗较少的地方,可对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应急接种疫苗。

●一旦发生流脑流行,应劝阻大型集会、串门访友或探视病人,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

●及时组织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如疫情发生在学校等人群集聚场所,要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保持通风。

C: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集体儿童亦为易感人群,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

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多为15一17天。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D:麻疹 、风疹的预防

麻疹(以6个月至5岁小孩为主要发病群) ,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麻疹传染性非常强,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感染,间接传播很少。但患过麻疹后可获得免疫力。

发病症状:麻疹潜伏期为10—14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眼睑浮肿。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持续3—5天。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皮疹1—2周退净。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风疹(此病多见于1—5岁儿童),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两季是多发季节,其传染性强,在幼儿园及小学可成批儿童患病。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由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直接传染。

发病症状: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症状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和眼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在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蔓延全身。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患者饮食如常。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

防治措施:因两种病都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防止传播。麻、风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E: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对两至十五岁的儿童威胁严重,常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流行。

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十六至十八天,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轻度触痛,局部皮肤肿胀发亮,表面发热,但不发红,不会化脓,张嘴、吞咽和吃东西时疼痛,吃酸性食物时局部更疼。一般是一侧腮腺先肿,一至四天后另一侧相继肿胀,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因受累而肿大。严重的还可见到下颌部、颈部甚至胸部前肿胀,这是由于舌下腺、颌下腺也受累的缘故。患儿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严重者伴有发冷、恶心、呕吐、嗜睡、颈部发硬、昏迷或抽筋等。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再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六至七天后体温逐渐下降,经治疗,症状十天左右即可消失,并获得终身免疫。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发现应用潘生丁、病毒唑,疗效显著。中药可用紫金锭醋调局部外敷。

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或暴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出,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继发性感染。如体温过高,可给予适量退热药,如出现并发症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 预防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要在冬春季节注意孩子的营养、保暖,加强耐寒锻炼。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对流行性腮腺炎没有预防效果,应加以留意。发病后可口服板兰根冲剂,并常用淡盐水漱口、冲鼻。腮腺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

学校宣传部

2012年2月

第3篇:幼儿春季传染病预防保育保健小常识

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春季是各种 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

因为:

1、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

2、从呼吸道的解剖结构来看,幼儿上呼吸道粘膜稚嫩、薄弱、管腔短小、狭窄、 功能不健全,特别容易受到侵害。

3、上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连,正常情况下,咽部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寄生, 当突然受凉、情绪不好、抵抗力低下时,局部组织极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害, 引起炎症。

4、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5、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注意 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 适

,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室内空 气新鲜而湿润。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 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以锻炼幼儿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 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增强体质减少患病。 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 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7、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 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 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 一吹就易感冒。所以及时增减衣服十分必要,一味地“捂”并不可取。平时不要 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让孩子稍微感觉有点冷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8、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 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9、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 以预防传染病。

10、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 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 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咳嗽等。必须去人多的地方,必要时可以戴口罩。不要 去患了传染病的儿童家串门。一旦孩子患了传染病,就应隔离,不要去幼儿园 及公共场所,以免传染其他人。

11、孩子的被褥、衣物、手帕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 消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

第4篇:冬季预防感冒小常识

冬季幼儿如何预防感冒小常识

进入冬季后天气寒冷,是感冒的好发季节,特别是公共场所和学校、幼儿园等机构的儿童集居地,更应注意防止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1、合理饮食

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注意节制饮食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有病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3、保护皮肤

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4、坚持户外活动

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同时不坐凉地.

5、多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技能和幼儿的体质。

6、定时通风换气,注意室温

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20摄氏度,如高于 23摄氏度时,人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容易感冒。

冬季由于供暖,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在北方更为突出,室内温度高,湿度相对较低,加上窗门紧闭,室内空气流通差,居室内的微生物密度较高,一些致病菌和病毒易侵袭小儿体内。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加大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

7、减少病源感染机会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聚会场所、大商场等。注意督促好小儿的手不要乱碰脏东西,及要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8、注意保暖

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特别是在儿童玩耍出汗以后,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9、增强机体抗病力

在冬季来临时,可有意识地补充一些维生素类药物,或口服中药及注射一些疫苗、抗血清,以预防感冒的发生。如黄芪茶预防法:取黄芪10克、白术6克、防风6克、乌梅1个放入保温杯中,开水冲泡10分钟,当茶饮服,喝完后再倒开水,一天一剂,不仅可防治感冒,还能增强抗病能力,还有玉屏风散口服液也能增强免疫力。

10、多吃水果

平常让孩子多吃点含有维生素C.E的水果蔬菜,如西红柿,苹果,西瓜等。使孩子的抵抗能力增强,减少感冒的发生。

11、充足的睡眠

幼儿要保持足够的睡眠。孩子过去疲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睡眠不足就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就会容易感冒生病。

12、多喝水

幼儿大多都很顽皮,家长要注意给足适量的水,人体内不能缺水,家长们不能等到孩子渴的时候再给孩子喝水。身体缺水就会引起感冒上火。

13、室内多通风

春季是流行感冒高发期一定要经常保持室内通风,在天气晴朗暖和的时候要经常把窗子打开换换空气,保持房间里面空气流通会减少病菌的生长,就会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出现。

14、营养饮食

除多吃水果外,还要在饮食中注意给孩子增加营养。平常吃鸡蛋,牛奶对孩子身体很好,因为鸡蛋和牛奶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增强孩子的身体免疫力。

第5篇:幼儿冬季预防小常识

1、合理饮食

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注意节制饮食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有病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幼儿冬季预防小常识

1、保护皮肤

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2、坚持户外活动

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同时不坐凉地.

3、定时通风换气,注意室温

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20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容易感冒。 冬季由于供暖,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在北方更为突出,室内温度高,湿度相对较低,加上窗门紧闭,室内空气流通差,居室内的微生物密度较高,一些致病菌和病毒易侵袭小儿体内。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加大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

第6篇:诺如病毒预防小常识

可园中学健康教育宣传系列之《诺如病毒预防小常识》

尊敬的家长:您们好!

为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加强师生及家长对诺如病毒的了解,正确采取预防措施,进一步加强我校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特以给家长的一封信的方式宣传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知识。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或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多寄存于人或动物肠道,主要感染对象是儿童,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 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春季,也是学校诺如病毒爆发疫情的危险期。该病毒感染性总体来说较强,尤其春夏季比较活跃,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但感染人体后危害相对来说不大,属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一般一周内也会痊愈。诺如病毒感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我国很多地区每年都有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发生,注意食品卫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诺如病毒性胃肠炎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个人:(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没熟的食物(如海鲜、沙拉类),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食物需要至少煮沸 15~20 分钟后才可放心食用。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如厕或处理呕吐物及粪便 后须彻底洗净双手。 (3)及时就医。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时,应尽早到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不要跟亲朋好友接触。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传染的机会。

学校:(1)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诺如病毒感染胃肠炎防治知识。 (2)加强消毒和通风。每日对教室、卫生间、楼道、门把手等 公共场所和用品用具进行消毒,有呕吐物及时清除消毒。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和活动室通风。(3)加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管理。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带病上岗,加工食物时防止生熟不分和交叉污染。饮水机加强清洗消毒。 (4)加强个人防护。遇有学生在教室等公共场所呕吐,老师要及时疏散周边学生,及时清理消毒呕吐物,处理呕吐物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感染。 (5)加强风险沟通。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做好解释工作,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矛盾。 (6)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等追踪制度,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时(同一班级如3天超过5例, 或1周超过10 例),立即报告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可园中学 2017年3月24日

上一篇:总结心得体会4篇下一篇:评高级职称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