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策略——兼评韩老师执教的课《大运河——我的保姆》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新课标”) 指出:不同内容的教学有各自的规律, 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针对儿童文学作品, 采取什么教学策略才能发掘文学教育价值这座宝矿呢?正当笔者“疑无路”时, 到山城重庆却逢“又一村”。

笔者有幸在重庆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参加了“中国教育家重庆行学术活动——创新与革新教学方式学术报告会暨重庆市教育学会学习指导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专家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精深的学术理念让与会者收获颇丰, 特别是韩军老师执教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正与笔者主研的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教育的探究》关于教学策略的探究相契合。韩老师的这堂课恰如一石击起千层浪, 宕开了“山重水复”。引领笔者“柳暗花明”般去窥觅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庐山面目”。

1 凸显本位

首先, 儿童文学属文学, 要凸显文学本位。在课堂教学中, 就应把握文学的特性和魅力去授课。何谓文学的特性和魅力呢?毋庸质疑, 就在于文学的人文精神。在天、地、人三位一体中, 人是最重要的。人是天地灵气之钟聚, 以人为本位, 因之也就重视自我, 重视人性和独立人格。但在我国文化里, 人又不是孤立的不受制约个体, 既与自然融为一体, 视万物一气相通, 不违背自然的本然状态, 与自然相亲, 相依存, 又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 依存于人际关系中, 承担着社会责任。这种既重视自我, 重视人性和人格尊严, 又重视个体与自然、社会的依存关系的精神, 深入地渗透在文学作品中, 形成我国文学的人文精神。 (此观点在去年年度论文中已有论述, 在此不再辍述。) 韩老师这堂课结束了, 学生没有从老师那里得到大堰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堰河的形象有什么意义, 但通过这节课, 一定有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对伟大的情感应该赞美, 对苦难的生命应该学会关怀。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审美情趣, 思维品质和文化品味,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 学生的人文生命得以自然成长。

其次, 儿童文学属少年儿童的文学, 要凸显儿童本位。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周作人告诉我们: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或“不完全的小人”。这就是说:儿童有自己的阅读兴奋点和审美标准, 儿童文学的人文功能, 不能靠道德教化和思想提纯, 因为儿童文学是富于感情化表现的文学, 它与儿童感性化的心理特点是相适应的。要发挥儿童文学的人文性功能, 还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来达成。我们要建立学生主体观, 在儿童文学教学中, 帮助学生“打开”心灵, 鼓励学生表达出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和不同见解, 在感受和感悟中丰富情感, 奠定人生的基础。特别要注意防止一种倾向, 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师忽视儿童独特的情感体验, 抽离文本本身, 人为拔高思想内涵, 生搬硬套作品的所谓“中心思想”, 这既违背了文学本位, 也违背了儿童本位。譬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本属高二课程, 韩老师借用初一学生, 并在无任何“预习准备”的前提下, 把三课时揉为一课时, 难度可想而知, 但韩老师自有大师风范, 在处理教材时, 牢牢抓住文学本位和年龄本位, 不是从主题上进行挖掘, 也没有给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大堰河的形象, 而是着眼于具体的字词, 通过对字词的深入分析体会诗人的感情。

2 整体把握

韩军老师执教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其教学流程为:首先, 用“自我介绍”的方式简略交待了艾青的生平, 其中自然呈现了文章的写作背景。随后, 花了约14分钟, 朗诵全诗。紧接着, 通过对字词的深入分析体会诗人的情感, 最后在齐读诗的最后两节中结束新课。可见, 韩老师十分注重对作品的整体把握。

学生面对的作品, 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 首先, 就要让学生感知作品的整体形象, 韩老师朗诵全诗的情感基调, 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了作者的写作心理。其次, 感悟作品的整体意象, 长期以来, 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 语文教学强调“双基”, 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 强调“实用”、“训练”, 于是产生了重思想、轻情感, 重技术、轻审美, 重理性、轻感受, 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结果形成了车间式“机械化”的课文分析基本模式:划分段落层次, 归纳段落大意, 罗列写作方法, 概括中心思想……文学教育是以情感性、审美性、形象性为基本特征的, 而这些特征都离不开整体性。所以, 文学教育一旦抽去了情感性、审美性、形象性, 就等于否定了整体性, 削弱了文学教育的价值。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 再理清作者的思路, 概括作品的要点,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感情。这就建构了解读作品的基本思路, 即综合——分析——综合, 前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出发点, 后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归宿, 分析则是解读作品的总体与局部, 表象与意蕴, 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成一个整体的。这样的分析, 不是对身体的某一个生理部位进行诊疗, 而是全方位的健康检查, 对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有一个整体性地评估。

3 尊重体验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体验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新课标非常重视在语文教育特别是文学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 体验指向个体的态度和价值, 具有丰富个人心灵和促进人格成长的作用, 形成人对自身与外界关系的判断和行为标准。其次, 体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情感特征, 由于体验的产生必须以个体自身积累知识经验和自身的情感状态为基础, 对于相同的情景每一个个体产生的体验过程和内容可能都不一样, 这样, 体验活动就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并呈现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特征。这种知情意的统一正是体验超越于一般经验而对个体发生深刻影响的前提, 也是体验的特殊教育价值之所在。第三, 体验具有情景性, 同一个人在不同情景下对同样的事件会产生不同的体验, 这使得我们可以对同一对象进行反复的体验和回味而不致感到厌烦。因而促发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将使个体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具活力和更为深刻。

请看韩老师的一段课堂实录:

生:我有个问题, 那个“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

师:好, 大家谁帮助她回答一下。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个“紫色”到底指什么?

生:鬼在阳光下是紫色的。

生:我以为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 紫色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 不痛快。

生:我认为紫色是一处高贵颜色, 比如有的足球队穿的球衣就是紫色的。

生:我记得古代的官服也是紫色的, 也是高贵。

生:是指苦涩。大堰河被地主打得青一块, 紫一块的。

生:没有衣服穿, 身上长了冻疮, 结疤后是紫色的。

生:我认为, 紫色是红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有热情, 是一种高贵的精神, 而黑色表示她受压迫, 受苦受难。

师:看来你对颜色非常有研究, 你能说说各种颜色的含义吗?比方白色象征什么, 绿色象征什么, 蓝色象征什么, 等等。

生:白色象征纯洁, 绿色象征生命, 蓝色象征海洋, 也表示安静。

师:有道理, 你的思路非常独特。并且真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 不能单纯强调紫色中代表一方面, 紫色实际上是两种意义的综合。

师:艾青诗中用了大量颜色, 艾青用颜色的规律一般是, 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 用冷色调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紫色是一种冷色调, 所以不能仅仅理解为高贵。

刚才大家的意见, 无非集中在两方面, 一方面强调尊贵, 一方面强调苦难。深思一下, 这两种意见矛盾吗?

生:不矛盾。

师:可以从痛苦角度去理解, 体会一下全诗吧, 似乎字字句句都在强调大堰河一生所承受的痛苦, 紫色的灵魂, 就是痛苦的灵魂。也可以从高贵的角度去理解, 想想呀, 一个人的灵魂, 由于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凌辱、太多太多的折磨, 那么, 这个人的灵魂会是怎样的呢?

生:承受的苦难越多, 就越高贵。

师:这不统一了吗?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对“紫色”的理解, 灵魂因_____而_____!

生:灵魂因“痛苦”而“高贵”。

师:非常精彩, 因“承受太多苦难”而“尊贵、伟大”!

这段教学过程就是师生生命体验的过程。一方面, 体验教材文本所蕴藏的生命价值, 生命意义;一方面, 体验师生彼此生命的各种姿态。这样, 学生不仅是教师施教的对象, 而是和教师一起经历一段生命情感体验的伙伴。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师生关系的平等。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才会无所顾忌地倾诉, 创造出充满人文本真的诗意课堂。

在体验中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应该是师生的交流, 同学间的交流, 师生与文本内涵作家心灵的交流。在交流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关怀, 关怀自己、关怀他人、关心一切存在。小学生正是处于去自我中心的时期, 但在其思维中还存在明显的拟人化倾向, 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捆绑, 而把主观情感移入到作品中去, 并同作品产生共鸣, 教学中, 教师设计, 创造审美化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 唤醒学生积极的体验, 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想像, 展现审美对象的意境, 使学生进入角色或意境。

4 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信息的训练, 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何谓语感?朱光潜曰:语感, 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也就是对语言的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语感能力强, 则对语言信息的反应灵敏快捷, 听话听得明白, 说话说得得体, 写文章则文从字顺, 有章有法。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加强诵读教学是一条重要的也是主要的途径。何谓诵读?诵即吟诵、朗诵、背诵;读即阅读, 含默读、朗读。“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因为诵读吟咏是语感训练的基础, 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叶圣陶语) , 是读者迅速感知语言的优美, 领略文章的韵味, 得到语言的正误感受, 形象感受和情感感受, 形成语言的畅达感、分寸感、节奏感、情味感等感触感应力的最有效方法。可见, 诵读对儿童文学阅读教学非常重要, 置身操场, 遥听朗朗书声, 这已成为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的外部特征。韩老师的这节课, 从形式上讲主要是读, 自己读, 学生读, 在朗诵中开始, 在朗诵中结束, 整个课堂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把朗读和朗诵作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古今中外那些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的饱学之士, 无一不是在诵读方面下了苦功夫的。他们将大量名言警句和典故化为自己语汇仓库中的有用材料, 故说起话来妙语连珠, 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 如北宋大学士苏东坡背《汉书》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茅盾有一次与朋友聚会, 为助兴, 朋友拿过《红楼梦》点回目让他背, 他随点随背, 竟一口气背了半个多小时, 一字不差。青少年时代的马克思能背诵莎士比亚等人的名著。窥斑见豹, 一叶知秋。要有出口成章, 下笔有神的文才, 可见诵读之重要。这是千百年来已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经验, 也是注重积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

如何加强诵读教学呢?首先, 要以课堂为主渠道, 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 增加诵读实践。诵读方式要根据儿童不同年级和年龄段的不同特点, 分别采用个人默读、朗读、吟诵, 集体朗读, 分角色朗读, 举行朗读比赛等。教师常进行表情范读, 多媒体范读, 有效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其次, 要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诵读要和理解作者通过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 要口诵心悟, 读思结合, 读中有思, 边思边读, 避免有口无心、死记硬背。

新课标明确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段) , 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如童话、寓言、故事, 诗歌散文作品, 长篇文学名著和当代文学作品等。说明了新课改对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视。

五、拓展创作

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 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活动极为活跃, 心灵的空间极为开阔, 可以达到“精鹜八极, 心游万仞”的境界, 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创造性思维也得以激发。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富于想像和幻想的时期, 抓住这一时期进行文学创作, 及时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将受益终生。

少年儿童进行文学创作, 不能操之过急。首先, 要能根据课文情节进行续写。如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 在续写中逐步认识不同体裁儿童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 初步体会创作的乐趣。然后摹仿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在摹仿中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 如童话就要通过丰富的想像, 幻想和拟人、夸张来编写故事。摹仿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和体验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 拓展自己的想像, 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对作品进行仿写。在摹仿中通过对原作品结构的模仿, 语言的运用, 意韵的揣摩, 使其更贴近原作的神韵, 是一种创造性的深层次的学习。最后能学以致用, 文思泉涌, 让思维插上翅膀, 任思绪随意驰骋, 表达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对浩翰宇宙的无限幻想, 对神奇大自然的真切感恩, 创作真正具有个性的儿童文学作品。

韩军老师这堂课让我略略悟出在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策略”之一二, 这只是“冰山一角”, 要想探得儿童文学作品课堂教学策略的“真面目”, 还需千万次地进出“庐山”, 不断探索和总结, 笔者将随“登山爱好者”乐此不疲而为之。

摘要:笔者参加中国教育家重庆行活动, 聆听了名师韩军从教的课《大运河——我的保姆》, 喜出望外, 因其教学策略正与笔者主研的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教育探究》关于教学策略的探究不谋而合, 引起共鸣。故引荐名师的策略与自己探究的成果整合, 撰写成儿童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五策略, 兼评韩老师执教的课。

关键词: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兼评韩课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