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 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 能充分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使用各种现代多媒体软件, 查阅信息资料, 结合教材内容、大纲要求, 设计电子课件, 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课件, 运用多媒体, 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 把比较抽象模糊的知识, 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 变抽象为具体, 声形并茂、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改变以往先板书、后空泛讲解的模式, 利用图片展示的鲜明形象更能够使学生容易理解并加深印象。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 激发了学生兴趣, 优化了课堂教学。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由此可见, 兴趣对于学习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 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 再加上学生阅历匮乏, 以及认识世界能力有限, 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 往往使教学枯燥乏味, 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仍是模模糊糊。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造最佳的教学环境, 把抽象的事物直观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趣味无穷, 使学生从内心迸出求知的火花, 产生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学。在网络条件下, 学习资源则更为丰富, 课后学生利用internet获取学习资源, 按照自己的兴趣, 自己的时间, 自己的学习速度, 寻找适合自己的材料。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导航,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教师把自己的电子信箱告诉学生, 学生通过发E-mail与教师进行交流, 向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及时反馈, 把典型的问题汇总放到公告栏指导学生练习。在书信的过程中, 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始终处在兴致勃勃的创造活动中。

三、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是历来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然而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很难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统一的教学程序, 使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习条件去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程, 教师由于精力和时间所眼, 也难以对更多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而利用计算机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准确地做出学习计划, 完成个别化学习所需的大量工作。这对教师来说可以大大减少工作时间, 对学生来说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 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 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机会。多媒体支持交互性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它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 产生出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环境。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决策权利, 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状况决定学习内容及其顺序、时间、方式等, 这相当于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了一名“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达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目的,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教师可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迅速掌握学生的差异, 及时给予辅导。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发挥想象, 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 课本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抓住教材关键处, 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并精心设计到教学中, 图文并茂, 扩充教材的内容, 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 优化学科教材, 加大学生信息量的获取, 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迁移, 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 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讲解文章的时候, 把作家的生平、历史背景、优秀作品等, 以优美的图片或视频文件展示给学生,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内外的沟通, 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向课外延伸, 利用网上相关的学习资源进行超文本阅读, 以提供更为广泛的时空, 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实现课堂创新、共享资源。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学得灵活, 学得扎实, 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创新探究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活动以来, 其巨大的优势有目共睹, 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 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当然, 每种教学手段都有其局限性, 我们要正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断改进, 不断提高。挖掘和发挥各种技术手段的积极作用, 适时适度地运用它, 与传统技术手段结合起来, 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整体协调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 将积极推动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让我们的教学更上一个层次, 更上一个台阶。

摘要: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为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转变, 使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 同时给教学增加了不少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会莲.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上一篇:种植、养殖专业开放教学初探下一篇:基于机器学习支持向量回归SVR算法对外卖配送流程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