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艺术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欧美艺术

欧美街道艺术评述

一、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的绘画装置作品

英国街头艺术家菲勒姆(Phlegm)的装置作品在2014年展出于伦敦考文特花园(London}s Covent Garden)的皇家歌剧院(the Royal Opera House),展期将持续到9月28日。这个绘画装置是菲勒姆为国家美术馆的米纳-穆尔埃德(MinnaMoore Ede)策划的神话节(Festival of Myth)和皇家芭蕾舞目的演出而绘制的,覆盖歌剧院广场入口。每—个过往的人都有机会分享到菲勒姆的艺术成果。

在创作过程中.菲勒姆从普罗米修斯、丽达和天鹅的希腊神话故事中汲取题材,用木板建立起一座宏伟的雕塑城堡,由板材切割方式构成的主体形象在城堡中升起,体现出菲勒姆的鲜明个人风格,并与神话故事内容相统一。

菲勒姆的画风精巧细致,结构严谨,黑白手法运用十分纯熟。这个天才艺术家还在歌剧院内部绘制了一幅大型壁画。画中主要形象是一颗大树,树枝上环挂着散发出烟雾的火种,以及错综缠绕着各种星座球体,这幅壁画至少要展到明年。另外,菲勒姆创作的九个系列的手工铜版画也出现在壁画旁的墙上。

二、荷兰海尔伦的街头壁画

2014年,位于荷兰林堡省(Lirnbu rg)南部的海尔伦市(Heerlen)聚集了许多街头艺术家.他们迎来了第二季海尔伦壁画项目。这个正在进行的项目所要传达的理念是:把生活中的新能量注入城市街道和人们日常生活中。

在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煤矿业的衰退,海尔伦城市经济遭到强烈打击。为了应对城市的经济危机,“海尔伦壁画项目”被列入了促进城市经济的措施之一。经过壁画项目的带动.项目的组织者把世界顶级的街头艺术作品呈现在城市的外墙和街道上,这不仅让海尔伦市貌焕然一新,呈现出积极向上、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还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地位和知名度。

今年新一季的壁画项目囊括了一批国际艺术家的新创作。这些知名艺术家包括:美国洛杉矶的艺术家二人组塞尔科(Cyrcle).德国以昂德里克·贝科池(Hendrik Beikirch)为代表的肖像画家团体,阿根廷的壁画家英迪(Inti)(Maclaim涂鸦团体成员.以逼真绘画风格著称).巴西涂鸦艺术家菲诺克(Finok).德国以史托艾德(Stohead)和其他艺术家为代表的字体图形犬师。

这些壁画作品有多种风格,或华丽,或朴素;或抽象,或具象:或恪守秩序,或自由随意,都能结合创作主题与周边环境展开,为这个城市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气息。随着壁画项目如火如荼的进行,以及新壁画在城市中不断涌现,今年海尔伦市的重大活动必然少不了一个大型画展——《超级涂鸦》( Hypergraffiti)。该展览在海尔伦市壁画博物馆举行.它向人们展示了如痴如醉的艺术视觉盛宴。

三、美国罗切斯特市的系列壁画

2013年9月,德国街头艺术家凯斯(Case)于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纽约州第三大城市)创作了新的绘画作品——治愈心灵的壁画。这些壁画以写实手法完成,幅面巨大,因此要消耗较多时间与体力.也对创作者的面积掌控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与2012年以来参加此项活动的艺术家人数相比,今年艺术家阵容更为强大,这无形中赋予这座城市许多新的艺术活力。包括麦克莱(Maclaim)涂鸦团体成员创作的两幅著名壁画,其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美国民权运动领袖)的壁画形象,这面壁画以丰富多彩的手法将马丁·路德·金曾经的惯用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其鲜明的艺术风格从毗邻的帕克(Park)与科比尔(Colby)所绘制的两个壁画形象中脱颖而出。

不同风格手法的壁画使得城市面貌多姿多彩,尤其是对于那些较为陈旧的大面积墙壁来说,画上壁画之后就一改往日的萧条景象,成为城市里快乐新生活的图像标志。

四、德国柏林M/5城市艺术企划项目

2014年柏林M/5城市艺术计划是以相关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为主要表现目标,旨在用视觉形象和文字描述来探讨城市环境。

M/5艺术项目的策划者是艺术家罗兰-亨利(Roland Henry)和《非常近距离》杂志社(VNA:Very NEARLY ALMOST)。其他重要的参展艺术家有:马克里肯( Mark Lyken)、英奇(Inkie)、鹏·格鲁(Pam Glew)、弗兰·博素菜迪(Fran Bosoletti)、威尔-巴勒斯(will Barras)、英妮(Eine)、史蒂美普莱特磁(Steff Plaetz)、尼克·沃克(Nick Walker)、0.Two艺术双人组、另类男孩(Sickboy)埃克森斯(Xenz)和秀恩(Sheone)。这些艺术家们直在努力创作壁画、艺术装置或者是其他一些艺术品,试图为柏林这座城市创建视觉艺术窗口。

强烈、简洁而明快,是M/5艺术项目中丈部分作品的特色。虽然很多艺术家采用写实手法,但仍然创造出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出现在大街小巷之中,有一些甚至被画在了较为偏僻的门洞里或坡i酋侧面的墙壁上。鲜艳的色彩形成清丽的风格,让即便是偏僻的地方也有了艺术的气息。这正是城市环境建设的目标之一,让城市中充满人类的美好情感,就像阳光和空气那样无赴不在。

五、“双胞胎艺术家组合”的温哥华双年展创作

2014年8月.巴西双胞胎街头艺术家组台(Os Gemeos)创作了温哥华双年展的一个重要户外作品:在六个筒仓上进行绘画创作,最终完成六个卡通巨人的形象。作品全方位覆盖的总面积是7162平方米,这幅作品不仅是他们在加拿大的第一次创作,也成为他们迄今为止创作的面积最大的壁画作品。

这对双胞胎兄弟名为古斯塔沃(Gustavo)和奥塔维奥-潘多尔福(Otavio Pandolfo)。他们完成的艺术项目将使他们跻身于包括艾未未(Ai Weiwei)、安迪-戈兹沃西(AndyGoldsworthy)、维克-穆尼斯(Vik Muniz)和乔纳森-罗夫斯基(Jonathan Borofsky)在内的国际知名艺术家行列中。

这对兄弟与这些知名艺术家们共同参加2014至2016年度的温哥华双年展,他们致力于以各自的艺术杰作将温哥华打造成户外博物馆。而这对兄弟的巨作位于格兰维尔岛上(GranVille).毗邻世界著名高校——艾米莉-卡尔艺术设计大学(Emily Carr University)。基于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格兰维尔岛屿码头每年会吸引1000万以上的游客).这六个卡通巨人必然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地标性公共艺术作品之一。

这项巨型作品延续了他们一系列大型户外“巨人”作品的风格。作为国际知名的公共艺术家,他们已完成的类似形象的巨型壁画出现在希腊、美国、波兰、葡萄牙、荷兰、巴西和英国等地。由于2014年温哥华双年展的主题与雕塑关系密切,所以这对双胞胎兄弟抛开了传统的二维墙绘创作,通过一个独特的条件来实现二维与三维的结合。

这对兄弟除了拥有幽默感和无尽的想象力外,他们更是以惊人速度且不忽略细节的工作能力为人们所称赞。他们能够齐心协力,相互完善,在喷漆处理技术方面有几十年的经验,并且一定能按照项目计划的要求顺利完成。此外,从他们最新的工作进程看,这个巨型作品的细节刻画、图形样式以及标志性元素,都丝毫不差地被表现出来,这是双胞胎艺术家组台的鲜明风格特征,是众所皆知的视觉标签。

为了让这个庞大的且成本昂贵的壁画作品成功出世,项目背后的非营利慈善组织在募集资金的网站平台(Indie G0 G0)上发起了募捐活动,其目标是筹集125000美元的项目成本。

六、丹麦的WE AArt公共艺术节

2014年9月,在丹麦的奥尔堡(Aalborg)有值得一看的“WE AArt”公共艺术节活动。看到一些艺术家作品之后,你可能会因其鲜明的风格特征而感到十分熟悉。

艾瑞茨(Aryz)、诶斯弗(Escif)和肯诺(Kenor).率先完成了他们的作品,让人们一饱眼福.紧接着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也很快向人们揭开面纱。其中知名艺术家包括:亚历克西斯-迪亚兹(Alexis Diaz)、菜奎恩(Liqen)、乌克兰艺术家组台——因特瑞斯-卡兹奇(Interesni Kazki)、贾兹(Jaz)、芬坦·麻吉(Fintan Magee)、唐约翰(Don John)等。

WE AArt艺术节中的壁画作品有整齐鲜明的特色,大部分绘画风格都比较雅致。除了图案式的漂亮作品外.也有严肃的象征性人像作品被绘制在大面积的墙壁上。停车场上的几幅壁画改变了原有的广场沉闷气氛,街道墙壁上的壁画也为古老的房屋披上新的外衣。

WE AArt公共艺术节项目在开始时还只在丹麦较大城市中展开,后来则普及至一般城市中。迄今为止,这个项目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延续了整整三年,而这些街头艺术家的工作热情并没有丝毫的减退。可以想见的是,这个公共艺术节还会持续发展下去。

七、丹麦塞姆三创作的壁画

西班牙街头艺术家塞姆三(Sam3)完成了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壁画创作后,便前往丹麦投身于一项新的公共艺术项目。这个项目于2013年在丹麦古老的港口城市——霍森斯火热开展。根据项目工作的记录,塞姆三两次在霍森斯港口进行绘画创作,还有一次是在霍森斯市中心。

塞姆三的作品一向以创意巧妙著称,这次的创作也不例外。他善于将墙壁与周边景色结合起来完成作品,尤其是对光线的利用能恰到好处,剪影形式可将这种光线表达得非常清晰。他在霍森斯港口绘制的壁画就有这个特点。

除此之外,其他艺术家也陆续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其中知名艺术家有:布拉德·唐尼(Brad Downey)、艾斯弗(Escif)、波贝尔(Pobel)、托马斯·丹博(ThomasDambo)以及奥久瓦德(Ornduvald)。所以在后续的时间里,大家能欣赏到更多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八、纽约时代广场的棒球明星壁画

2014年9月,在纽约的法国艺术家沃克-英特莱特(WKInteract)与纽约大都会职业棒球联盟和花旗银行合作一个项目:在纽约街头,沃克·英特莱特运用他独特的绘画风格,以棒球队联盟中的明星球员们作为绘画主体,创作出带有强烈意志力的街头巨型黑白绘画。这些以棒球明星为主题的巨型涂鸦作品,向球迷们彰显了这些明星球员们的竞争力和人气。

以明星形象作为主要题材曾是美国波普艺术的显著特征。壁画中使用明星形象也有商业应用价值,但是视觉效果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的商业效用,还有美化城市空间的作用。时代广场是个光怪陆离的公共空间所在,黑白表现手法使这一组明星形象从缤纷杂乱的空间背景醒目跃出,很好地实现了吸引大众眼球的传播目的。

这些作品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整个街区和34号线地铁站。无论是出现在高楼林立的街道旁,还是延展于地面街墙上,其强烈的视觉冲击都能吸引行人的眼球,主导了纽约前卫时尚的风格,也将公共艺术的视觉传达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

作者:林丽玉

第2篇:欧美后现代文学走向艺术消费的浅析

摘要:后现代文学发源于欧美国家,具有很多鲜明的特色和特征,其中艺术消费的趋势更为明显。本文就后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创作、艺术消费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后现代文学艺术消费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希望能够对欧美后现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并对我国后现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后现代文学 文学创作 艺术消费

一、欧美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由来已久。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延续,后现代主义文学从二战开始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充实,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维逻辑和创作手法,被人们所逐渐认知和接受,形成一个具有自身领域的文学潮流。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与诗歌创作中。

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作品是一个矛盾逻辑的产物,追求的是真实的虚构和冷漠的抒情。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矛盾对撞中产生,在矛盾中发展,故意以麻木冷漠的态度,赤裸裸地向阅读者昭示小说作品纯属虚构。而在后现代的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采用反讽的手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含蓄化地表达,欲扬先抑的创作手法对读者形成了明显的感觉冲击力。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就是通过矛盾对立的统一结合,打破有形与无形的传统界限,将其糅合在一起,在矛盾碰撞与火花激荡中将作者的感情加以宣泄,并将这种感觉和思维模式借助文学的途径传递给读者,传递给世界大众。他们大声地向世界宣示,这世界没有什么可以不用文学手段表达的,文学并非清高地独立于世,而应该是和人们的现实生活真真切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学表达的认识,扩大了文学创作的领域和范畴,创作的形式也有了较大的突破。美国作家冯尼格在其小说作品《绝佳的早餐》中,直接采用图画这一画面感最强的方式,将作品中难以言表的思想内容进行表述,拓展了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小说家库夫在《临时保姆》中,将小说的要素进行了划分和打乱,108个独立的片段单元使得小说的内容更为抽象,却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片段进行欣赏等等。这就是后现代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手法和技巧,在他们心中,艺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他们将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更为广泛的阐述和发展。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冷漠孤独的法国新小说和充满嘲讽意味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

二、后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消费趋势分析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之后,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社会的现代性影响,主要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所形成的产物。其鼎盛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受这一思潮影响,在西方当代文学中又形成了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投射诗、具体诗、语言诗等在内的不同文学流派。存在主义最早兴起于法国,其后扩展到整个欧美;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最早也是始于法国,继而漫延到整个西方文学界;“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源于美国;魔幻现实主义则由拉丁美洲开始,继而影响到整个世界文学;具体诗产生于德语国家和拉美国家,而语言诗则兴于美国;元小说的兴起地域要广得多,包括英国、法国、美国以及阿根廷等欧美国家。借助于全球化的力量,这些形成于欧美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很快就影响到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学,并在东西方文学之间形成了相互碰撞、影响和渗透。

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将消费对象逐渐锁定于文学的附加值上面。这种消费模式虽然并没有改变文学作品的使用价值,但却经过包装加工,大大改变了其内在的价值。人们就是借着此种消费方式,来提升自我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强调自我或社会地位的确认和证明。当今社会,所有的社会消费或者说经济消费,特别是文学的消费,都有一种欲望性消费的趋势,追求的是没有内涵的,肤浅的快餐文化,更强调的是一种身体或精神上的暂时性的快感获得和压力释放。

三、 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消费现状的反思

文学对于人类自身来讲何以如此重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是,无论有多少种解释,文学所具有的基本意识形态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学意义都是无法被抹杀的。文学的后现代性是当代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共同特征,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属于文学共生与发展的产物。

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是整个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产生的产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逆转性。首先,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后现代文学创作方法的多元性,使世界文学呈现出各个流派多元发展的态势,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与各国文化的交流。其次,受高科技发展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必定是利大于弊。虽然网络文学是对精英文学的化解,但网络文学的快捷性和娱乐性可以加快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速度,在当代人快速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中,网络文学对后现代文学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电子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虽然是对纸质图书市场和印刷业的极大冲击,但是,图像式和网络式的文学作品对于人们的视觉可以产生更加强烈的冲击力并以更加快捷的传递方式传递给读者和观众。因此,以图像和网络形式出现的后现代文学,新颖的表现形式无疑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消费的产生和发展,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唯有消费才有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不二定理。消费将原本高处不胜寒的,只属于贵族阶层欣赏的文化,向社会底层的文化素养不高的民众展开了双臂。在这里,无论高深还是肤浅,无论庸俗还是高雅,所有的文化、文学内容都被打碎打乱,并重新柔和形成了一种可以被所有阶层都欣赏和喜欢的文化形式。同时,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的消费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影响。首先、人们对于文学的创作,需要浓厚的文化积累和创作灵感的碰撞,同样,文学的修养也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累加和积淀。但是随着消费趋势的大行其道,直接就导致了文学作品的程式化生产,追求的是快速,以满足消费者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以迎合大众,追求庸俗肤浅快感的商业化过程,对于文学的价值提炼和积淀是非常不利的,偏离了健康、积极的方向。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对于人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学读者来讲,进行了消费至上,甚至拜金主义的价值观输出,从而攫取了大量社会财富。

结语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文学发展史链条中重要的一环,是文学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因此,绝不能以个人的嗜好和憎恶来随意加以评判。既然后现代主义这一文学思潮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那么,这一文学特征也必然是全球性的。对于这一文学思潮持有平和的心态,实事求是地予以评价,既要看到其有益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存在的消费意识弊端,才能摈弃其有害的部分,发扬其有益的精华部分。中国文学在文学全球化的进程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吸收经验,才能为世界文学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语

参考文献

[1]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刘莹.论美国后现代元小说叙事手段及操作策略[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6):111.

作者:沈明煊

第3篇:欧美经验对中国创建艺术电影院线的启示

【摘要】自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的电影产业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电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影片类型过于单一。电影数量增多而质量较差,一些质量不高的商业片充斥着电影市场,而一些优质的艺术电影缺乏流通和放映渠道,也缺乏更多的观众群体。所以依照欧美经验建设艺术院线和培养艺术电影观众就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欧美经验电影产业艺术院线票房收入一、国内电影产业发展和艺术院线建设现状

自2002年中国开始电影产业化改革至今,中国电影的产业化之路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这10年来,中国电影在产业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引人注目的。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一些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异军突起,显示出骄人的成绩,如《失恋33天》、 《泰囧》、《画皮II》、 《西游降魔篇》、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 《北京遇上西雅图》等,创造了属于中国电影的票房神话。

据统计2012年中国电影业全年生产故事影片745部,动画影片33部,纪录影片15部,科教影片74部,特种电影26部,全年生产的各类电影总量达到893部。201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为217.69亿元,同比增长27.51%。全年内地上映电影305部,其中排名前50部的电影票房全部过亿,国产片占到了26部。217.69亿的总票房中,国产片收入127.67亿元,同比增长54.32%,占比58.65%。进口片票房90.02亿元,同比增长2.30%,占比41. 35%。国产片在2013年一举扭转了引进片在2012年占总票房的51. 54%的局势,重新为中国电影市场赢得了主动权。①

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似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的主体。其实不然,在这些“虚假繁荣”的背后,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市场缺陷和不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影数量多、质量差;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行销手段和销售渠道还不完善;商业院线太多,而艺术院线太少;观众结构不合理:商业片观众过多,艺术片观众不足等方面。特别就艺术电影而言,艺术院线建设和对观众的培养就成了制约整个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1.不同影片不同的行销手段

在国内,一些大的商业电影有足够的资金实力,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和市场营销,一般都会取得成绩不菲的票房收入和后产品收入。《致青春》宣传费用高达4500万,而且光线传媒是很好的营销专家。他们自组宣传系统,自建发行网络,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都有发行人员。发现并挖掘“五一”和“五四”青年档期,充分利用全媒体覆盖的宣传方式,这就保证了电影宣传和发行的全面成功。②

而一些主旋律电影则要通过国家依靠行政手段保障其营销和发行。如2013年3月4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各电影院线公司、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有关制片单位、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等发出《关于认真做好电影<青春雷锋>、<雷锋在1959>和<雷锋的微笑>发行放映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通过影院放映、团体包场、农村流动放映等多种形式,为广大群众放映好影片。

而艺术和先锋实验电影两者都不具备,只能依靠自然的命运,通过获奖和小众口味获得观众认可,还基本处在自生自灭的无人问津状态。

2.销售渠道和结构的不平衡性

电影的票房市场和经济发展状况有着明显的一致性,从地域特征而言,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大城市,西部地区和农村市场票房收入依然不容乐观。 (见表2)

另一方面,从院线结构来看,一些大的院线如万达则成了整个电影院线票房的主导,一些小的电影院则面临着很多困难,特别是在这些城市中,商业院线发达,而艺术院线依然不足。院线规模的大小不一和结构不合理,不足以消化目前的国产影片。这就导致商业大片占领了院线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其他类型的电影很难进入影院。 (见表3)

另外,每个城市中商业影院的数量远远大于艺术影院的数量,这是一种极端的结构不合理分布。上海之所以有10家艺术影院,得益于上海在2012年所建立的上海艺术电影联盟,麾下有永华电影城、喜马拉雅海上国际影城、莘庄海上国际影城、新衡山电影院、上海影城、大光明电影院、上海万达电影城、星美正大影城、上海电影博物馆、中华艺术官艺术剧场10家影院,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艺术院线的一种尝试。(见表4)

北京有百老汇电影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艺术影院3家。艺术电影的忠实影迷如此评价: “资料馆是‘资料系’,比较学院派;百老汇是‘地上系’和‘国际系’,放映通过审查的电影和一些国际影展,相对小资;而尤伦斯会放映一些国内的独立电影,同时举办一些国际电影交流项目和艺术家交流活动。”3家艺术影院尽管经营模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不盈利或者盈利困难。资料馆是国家机构,百老汇依靠商业影院的平衡,尤伦斯是私人赞助,无一能靠艺术影院本身获利。

而其他大一些的城市也仅仅只有一两家艺术电影院。2012年,广州的先锋光芒影厅落户广州岗顶天河电影城4号厅和华影梅花园影城6号厅。在杭州只有泽艺影城1家,西安只有阿房官艺术电影院1家。而且很多艺术电影院并不盈利,主要原因还在于设备、片源和观众。比如西安阿房官艺术影院就没有数字放映机,目前也只能放映胶片电影。

3.观众结构的不合理性

近年来,如《泰囧》、 《致青春》、 《中国合伙人》、 《北京遇上西雅图》、 《小时代》等影片,据统计这些电影观众群体的平均年龄只有21.5岁,这似乎说明这些年轻观众已经成为如今电影观影的主流人群,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是冲着“粉丝电影”去的,如郭敬明的《小时代》。如果电影市场只挖掘年轻观众,那么势必会失去更多的观众群体,如中年观众和老年观众群体。并不是这些观众不需要看电影,而是适合他们观看、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国产电影实在不多。

时到今日,电影观众已经到了需要细分的年代,不能再以群体化的模式出现,一部电影应该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人群之作的。观众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和个人素养也变得差异较大,这就需要创作出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来满足不同阶层和层次的观众的需求,来挖掘潜在观众群。对艺术电影观众的挖掘和塑造关乎着整个中国电影的未来。

而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现在没有一条真正的艺术院线。目前我国有40多条电影院线,每个档期各院线上映的电影基本没有分别。由于没有艺术院线,许多艺术影片无法和观众见面,就算排进商业院线,也无法和那些投资巨大的商业影片竞争。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就提出建设艺术院线。1993年全国有13家电影院更名为艺术电影院,专门播放艺术影片,其中包括上海的胜利电影院和平安电影院。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电影院都相继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从市场上消失。

目前国内艺术影院放映的艺术电影大致可以分为3类,优秀的中国老电影、独立电影、国外优秀电影,影院根据自身的影片来源各有侧重。

一位导演无奈地说,众多的中国电影现在热衷于参加电影节,都是为了卖海外版权。卖出版权后,就可以上国外艺术院线。因为欧洲有专门的艺术院线,需要各国的艺术电影,包括中国影片。反而是中国没有培育出自己的艺术电影市场。二、艺术电影市场与艺术影院建设的重要性

艺术电影概念源起于法国电影,在上世纪20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代表人物痛感当时充斥银幕的电影低级庸俗、以营利为目的,于是提出了“纯电影”的理论,主张既与传统文学和戏剧脱离关系,也与一般商业发行渠道隔断联系,而专拍那些纯粹表达创作者个人主观感受的艺术影片。从此,艺术电影便专指趣味高雅、注重技术技巧、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的影片。③

艺术电影在不同层面上更为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灵世界,也在不同程度上最大可能地塑造或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娱乐化的年代,如果没有艺术电影坚持,电影的记忆恐怕会以更快的速度淡去。电影是一种需要不断杂交的艺术,如果一个国家仅仅剩下了商业电影,这个国家的电影文化创新就失去了动力。

商业化和产业化并不意味着单一化,而是要更加包容,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为观众提供更多的电影资源,以供不同的观众去欣赏。以单一的商业片作为电影市场的主打,显然与市场经济的模式背道而驰。产品和品牌的差异化、多样化和多元化才是电影生存的王道。否则,中国的电影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低谷,使中国电影永远无法成为人们精神高地的艺术形式和样式。

一个健康良好的电影市场既需要激烈的商业类型片竞争,也要为艺术家提供艺术片探索的空间和个人才能发挥的空间,否则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就只有一种类型片——那就是庸俗的商业片。当我们的银幕上充实着刀光剑影的感官刺激、卿卿我我的迷醉风情、恬不知耻的迷人谎言,堕落的不仅是这个社会和人心,还有所谓的能净化人心灵的艺术。艺术堕落是社会病人膏肓的可怕事件。

这种堕落就艺术家而言,不是在追求真善美,而是在制作极度虚假的奇观化效应和感官刺激的虚假的完美。在法国导演让·谷克多(Jean Cocteau)看来, “虚假的完美威胁着电影艺术”④, “虚假的完美奉承观众的懒惰。”⑤伊芙特·皮洛(Yvette Biro)在《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艺术的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的指出: “我以为,使电影摆脱平淡无味的自然主义和频发枯燥的矫饰主义是同等重要的。如果说前者必须把电影引入平凡琐事的世界,后者则把电影抛入极端抽象的虚空。……无论是无所顾忌的非形式化,还是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都是与电影媒介本性背道而驰的倾向。”⑥

其实早在19世纪50年代,车尔尼雪夫斯基就在他的学位论文《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谈到了有关艺术的矫饰问题: “直到现在,细节的精致的修饰仍然在艺术作品中流行,其目的并不是要使细节和整个的精神调和,而只是使每个细节本身更有趣或者更美丽,这差不多总是有损于作品的总的印象,有损于它的真实和自然的;琐细地在个别字眼、个别词句和整个插曲上追求效果,给人物和事件涂上不是十分自然的但是强烈的颜色,这也很流行。艺术作品比我们在生活和自然中看到的事物更烦琐,同时却更有声色。”⑦他也明确指出, “艺术能迎合我们的爱矫饰的趣味。”⑧当影视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化信息传播媒介时,我们传播的内容和渠道如果存在问题,当肤浅、娱乐、甚至低俗的娱乐电影大行其道的时候,一个缺乏思考和文人想象的民族是十分可怕的。正如像伊芙特皮洛所说的那种单纯的商业电影: “那种作为梦幻工厂的电影颇似卖淫:其目的在于以低廉价格满足看客的欲望。”@

从近几年国产电影在世界电影舞台的表现来看,虽然在国内取得不菲的票房成绩和大众的呼声,但是从电影本体的内涵和形式创新而言,并没有太大的革新和创新。在躁动喧哗的电影市场,这些电影如同暴发户的嘴脸,势必会把中国电影引向异常世俗甚至粗俗的表达误区和迷途之地,这样也就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中降低了国产电影的人文诉求和品质。

艺术电影的缺失与导演和创作者有关,也与资金和制片有关,而更是市场流通环节和观众接受环节出了问题。一部再好的影片没有流通渠道和目标对象,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这也是制约整个艺术电影发展的瓶颈所在。即便是像贾樟柯的获奖影片《天注定》由于审查等原因,在国内根本无法看到,就是在小范围内也无法看到。国外的许多获奖艺术片也很难和中国观众见面,很多电影研究者和爱好者只能通过DVD或者网络途径来观看。长此以往,伤害的不仅仅是艺术电影和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也是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培养的一种缺失。

所以,发展艺术电影重在艺术院线建设和艺术观众培养,这不仅仅是一种电影行为,使电影摆脱低俗的商业主义和僵化的学院主义,更是一种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和接受方式。因此,艺术电影院线建设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艺术院线不管在哪儿,它必须有一个基础,就是要建立一个稳定的观众群。在西方也好,日本也好,他们艺术院线底下有大量的民间观影组织。而我们国家艺术电影爱好者的绝对数太少,而且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尚不能支撑艺术院线的运作。

成立专门的艺术院线,可以有利于艺术电影在国内进行商业操作,还可以逐渐培养出一批艺术电影的忠实观众,加速艺术片的“活血通络”。这些艺术片观众既有专业的影视从业人员、艺术院校的师生,也有机关干部、外企白领,尽管身份不同,但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

只有通过艺术影院建设,才能更好地让目标观众看到自己愿意看喜欢看,又在商业影院看不到的艺术电影或先锋电影。这样也可以避免艺术电影在商业院线“一日游”悲剧,为更多的艺术电影放映提供更加完善的渠道、培养和塑造更多的观众群。只有这样,艺术电影有了放映渠道和观众,才能促使艺术电影导演更加积极和自信地去拍摄艺术电影和实验电影。中国电影产业绝对不是一种商业娱乐电影,而是电影风格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中国在支持商业电影发展的同时,也要不断支持艺术电影发展。一个健康的电影格局应该是主流价值电影(在中国就是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合理布局。而艺术电影和实验电影的探索才能为日益程式化、模式化和僵死化的商业或主旋律电影带来生机、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全面提升中国电影的品质、品格和质量,提升电影中的普世价值观和人文诉求,也进一步探索电影在语言、形式、表达和叙事上的风格。否则,急功近利的商业电影独断专行,垄断市场,势必会导致中国电影文化的全军覆没。三、欧美经验对中国艺术院线建设的启示

在艺术院线建设上,欧美国家有着成功的经验,特别是法国、德国和美国,可以为中国艺术院线建设提供更好的启示和借鉴。在美、法、德等电影市场成熟的国家,虽然也是大片当道,但艺术电影却有比较固定的院线,文艺片爱好者知道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如美国的索尼院线是供上规模的制片公司制作的所谓“大片”放映;而像欧洲以及美国本土的独立电影,还有伊朗、韩国的电影,都由艺术院线放映。在法国巴黎市区内90多家影院中有41家艺术影院。

法国艺术电影院线拥有政府强大的支持。重视年轻导演的艺术电影创作,艺术院线运营十分成功。1955年,“法国艺术与实验影院协会”(AFCAE)由一些影院经理和影评人发起成立,并于1959年在当时文化部长马尔罗的支持下获得了官方地位。法国的“艺术与实验影院”通常由独立从业者经营;他们大多对电影艺术抱一种坚定的理念和使命感,认为电影是一门需要保持多样性和独立精神的艺术,不能完全听凭商业院线及其后台财团以金钱和市场为惟一准则对人们的欣赏趣味进行“格式化”。他们不以盈利为首要追求,视推出传播高质量影片为从事本行业的乐趣。因而他们把经营的赌注押在观众的好奇心和发现新人才上,对商业院线的操作方式有意识地采取抵制。

在德国,位于德国电影博物馆地下的“军火库”(Arsenal)电影院,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为电影保存记忆。他们主要通过发展会员来维持生存,发展高素质的电影观众,不断扩大艺术电影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它拥有独一无二的遍及全世界的专业联系网络,和许多欧洲电影节具有伙伴合作关系。全世界最杰出的三家艺术影院是柏林的“军火库”、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影院和巴黎的电影资料馆。

美国的商业院线受好莱坞商业片长期垄断,是人所共知的。而且美国的艺术院线对艺术电影的保护也是令人称道的。其中,纽约更成为艺术影院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由于有支持艺术院线的专项资金赞助,使大批热爱艺术电影的观众有了稳定的“艺术之家”,一个提倡艺术自由的电影欣赏空间。这就是非电影专业的美国大学生在大学里的电影环境,而这些校园影院里培养出来的观众,自然就是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里艺术影院观众的中坚——他们早就从大学起培养了对老片、外语片、艺术片的兴趣。这样的学生毕了业到了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很自然的,就是那里艺术影院的常客——小众市场无需这些城市的艺术影院开发,其实是从校园里就已经奠定了。

近年来,电影界内外针对建设艺术影院、成立艺术院线的讨论越来越多。北京、上海等地,一些已经成立的艺术院线,其体制、政策扶持和生存状态不容乐观。 “后窗放映”、广州先锋光芒、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百老汇院线、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校园艺术院线建设(如全国范围内的“太阳花”、和西安曲江大学生院线)等,都可以说是艺术院线放映和建设的有力的尝试,但是目前做法和力度还远远不够。

鉴于欧美艺术院线的经验和启示,中国艺术院线建设上,一定要有新的想法和突破。艺术电影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政府保护获得发展;每个市级城市都应该有一所艺术电影院;选择文化发达的重点地区,大力发展艺术院线;大学城和大学校园应该成为艺术院线建设的重要地域,注重培养潜在的艺术电影观众群体;艺术院线也可以采用各种手段诸如首映、通宵放映、主题展、原版影片放映、导演见面讨论会、与高等院校等机构的合作活动等,有创造力并自信地面对生存竞争。

在院线建设和放映环节,不仅要有庞大的商业院线,也要有为艺术片提供放映空间的艺术院线建设,这个是政府必须做的事情,也是一些公益事业单位或者商业集团应该涉足的文化建构行动。

从整个营销角度而言,艺术电影市场要进行“扩窗效应”。所谓“扩窗效应”就是基于影院电影、音像制片、电视播映、网络播放等不同的播放渠道间价格差异模式的应用,其间,电影公司把消费者细分为不同的群体,然后根据不同的需求弹性在各渠道收取“预订价格”。

对于诸多中低成本文艺片而言,大学生艺术院线的最大空间还在于该院线可能摆脱传统档期的影响,延长一部电影的上映期,从而有望形成文艺片的口碑传播效应,最终为长线票房市场创造条件,而这恰恰都是文艺片最急需的市场环境。

艺术影院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2009年北京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是中国内地第一家艺术影院,经营以会员制树立品牌。艺术影院的品牌塑造至关重要。

除了院线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塑造观众,发展艺术电影观众人群,发掘观众的潜能和对艺术品质的需求。从目前国内常见的主要电影来源和类型来分析,引进的国外大片在国内有很多观众群,很多电影往往是老少皆宜的,比如《疯狂原始人》既能得到青年人、中年人的青睐,也能让很多青少年乐此不疲。这也许与中国电影市场缺乏分级有关。国产商业片也形成了相对年轻的观众群体、甚至很多是“粉丝观众”的鼎力支持。主旋律电影的观众群体往往确定为机关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小学生群体,以公务员、党员干部等,他们往往以单位或团体的名义观影,加之政府行政手段的运用、政策倾斜和团体买单等行为,也就确保了主旋律电影的固定人群。

艺术电影既缺乏具有热情的粉丝观众,也缺少固定的观影团体,都是一些喜欢艺术电影的研究者、艺术大学生、高级白领的自发行为,这种爱好具有不确定性。而且,随着生活压力和时间的挤压,这种观众也在逐渐丧失。艺术电影观众是普通电影观众群的塔尖。因此,对于艺术电影来说,影院和院线的建设之外,还需要挖掘和培养更多的艺术电影观众。[注释]

①电影局201 3年全国电影票房统计[EB/OL] http://www sarft gov. cn/articlesl201 4101/09120140109170755140831.html

②袁洁平 《致青春》全媒体营销揭秘[J],中国广告,201 3,6:110-112.

③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7.

④⑤[法]让·科克托关于电影[M]周小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6

⑥⑨[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前言5,前言6

⑦⑥[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81.

作者简介:巩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

作者:巩杰

第4篇:从《呼啸山庄》谈欧美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的互文性

在现代传媒背景下,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的发展都各自面临着瓶颈,即电影艺术历史文化内涵的欠缺与小说艺术的边缘化。在此背景下,电影改编作品成为了促使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突破各自瓶颈的有效途径。事实上,与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小说艺术相比,年轻的电影艺术的确需要学习和借鉴,并从小说艺术中汲取创作灵感与创作素材。但是在电影改编作品的发展中,读者视野与电影、文学评论视野下下具有着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即电影改编作品与文学原著之间的关联性。在对这一问题作出探讨的过程中,互文性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利用这一视角对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的关联作出探讨,能够让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互补不足并各自发挥所长,这对于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的共生具有着重要价值。

一、 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的互文性

互文性这一概念在产生与发展中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即不同的理论家会以自身的理解为依据来对互文性概念做出阐述与调整,在此过程中,互文性的概念与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同时也呈现出了多种说法,由此可见,互文性概念与理论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通过对互文性概念的整理与分析,可以发现互文性可以从两个方面作出概括,从广义方面来看,广义的互文性是一种模糊且宽泛的解释,它关注利用互文性手段对原文本中的认知模式以及原始架构进行破坏,从而让文本的解读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这种看法的代表人物包括克里斯蒂娃、保罗·德曼等;从狭义方面来看,狭义的互文性在概念方面做出了较为精确的界定,这让互文性能够成为一种文本转换中可以利用的工具,并且能够被用于不同文本的解读中,这种看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热拉尔·热奈特。

基于文学作品改编完成的电影作品,可以被称作电影文本,二者之间所具有的派生关系,就涉及到了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之间的互文性,这种互文性在狭义方面主要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小说艺术向电影艺术的转变,实质上是文字艺术向视听艺术转变的过程,一般而言,一部优秀的改编电影,必定会与文学原著产生互文关系,而两者之间的差异,往往是由改编者的素养、改编过程所处的时代语境以及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的叙事差异所导致的。需要重点强调的是,依托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一般会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即对当前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做出体现于迎合,只有如此,这些电影作品才能够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并体现出社会大众所具有的文化诉求。简而言之,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之间的互文性,是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向电影作品进行渗透与影响的表现,这种渗透与影响,具有完全的继承,也具有创造性的转换。而对这种互文性特征及其表现作出了解与探讨,对于电影改编作品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二、《呼啸山庄》电影版本与小说版本的互文性

(一)电影主题思想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继承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作品在出版之后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争议,其中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读者与评论家对小说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在故事的发展中,希斯克利夫由爱生恨,并导致了自身人性的堕落与扭曲,然而在小说的结局中,哈里顿与卡茜终成眷属,希斯克利夫也随凯瑟琳而去,这种结局的设定体现出了人性能够因爱而被唤醒。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主题,在小说文本中,林敦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是令人惋惜的、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是超越生死界限的、哈里顿与卡茜之间的爱情则是美满幸福的。在安德里亚·阿诺德的电影作品中,这些爱情也得到了表现,但是即便如此,阿诺德并没有将电影作品呈现为单纯的爱情悲剧,而是利用自身独特的导演风格,对小说原著的主题进行了重新的理解与再现,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关于爱情还是关于人性,阿诺德的电影作品都对小说原著进行了继承。电影艺术是一种视听艺术,随着电影艺术理论的发展,电影中的多种视听要素都呈现出了日益紧密的关系。在阿诺德的电影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使用空镜头来对荒原风景进行展现的画面,光线明度不断变化的山庄、变幻莫测的天气、葱郁的石楠以及具有孤独感的老树等,这些自然景观在电影叙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着人物的内心以及命运。如在凯瑟琳答应林敦的求婚之后,近乎绝望的希斯克利夫冲出山庄,而此时的山庄正处在阴冷压抑的暴风雨当中。而在希斯克利夫返回荒原的时候,长镜头中出现了希斯克利夫逐渐清晰的身影,在电影中,一只飞鸟掠过天空,几只小狗在山庄门前互相追逐。显然,这些景色的呈现具有刻意性,其目的是为了传达出希斯克利夫逃离山庄时的无奈与绝望以及希斯克利夫返回山庄时的孤独,同时也为将要展开的爱恨情仇、相爱相杀奠定了氛围基调。由此可以看出,阿诺德的电影作品通过使用视听画面呈现出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手法不仅让电影作品对小说作品的主题思想做出了继承与呈现,同时也对小说原本的主题思想进行了深化,而观众在观看电影作品的过程中,也能够在充分调动自身感官的基础上更加直观,且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呼啸山庄》中爱情的凄美、复仇的残忍以及人性的扭曲与回归。在影片的结尾部分,电影画面呈现出了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一起玩耍的镜头,这一镜头使电影的主线也全部呈现出来,即希斯克利夫从爱到恨、从开展复仇到人性复苏的过程,这一主线展现出了人性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同时也与小说作品的主题内容相契合。因此,可以说,阿诺德的电影版本不仅对原作者艾米丽在爱情方面的表现进行了继承,同时也对艾米丽在人性方面的挖掘也做出了沿袭,阿诺德所创作的电影作品是小说原著的视听文本,在主题思想方面,阿诺德利用更加直观且充满暗示性的电影画面对小说所具有的主题思想进行了深化与呈现。

(二)电影艺术形式对小说艺术形式的转化

如果说默片时代中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的互文关系若隐若现,那么当电影走入有声时代之后,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之间的互文关系则日益清晰,这是因为有声电影不仅能够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做出借用,同时也可以对文学作品中的叙事作出创新,这让电影艺术在对小说艺术进行表现的过程中具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促使两种艺术之间的互文性研究具有了多重视角,如语言的互文性、叙事的互文性以及时空转换的互文性等。从语言的互文性方面来看,电影艺术和小说艺术的语言都具有明显的个性,这些个性的存在导致二者在艺术呈现方面具有差异,但是即使是语言形式的不同,并不能代表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在内容表达方面也存在不同。

从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语言的互文性来看,由于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所使用的媒介符号具有差异,因此它们在语言体系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从小说艺术来看,语言是主体部分,艾米丽所创作的《呼啸山庄》为读者呈现出了质朴又遒劲有力的语言,同时这些语言也是艾米丽呈现小说内容的主要方式。如在对山庄环境做出描写的过程中,艾米丽需要借助洛克乌之口对山庄的景色做出描写。同时,通过语言的运用,小说作品可以对人物性格进行塑造,如在小林敦与小凯瑟琳相识时,小林敦对哈里顿对话中的遣词造句进行了讽刺,显然,小林敦重视语言表达的标准与规范,而小林敦对哈里顿的讽刺,也展现出了二人文化修养的差异以及文明与野性之间的冲突。从电影艺术来看,电影艺术所具有的语言形式具有更加丰富的特点,这些语言形式包括声音、字幕、音乐、画面等。在对同一场景做出展现的过程中,电影艺术也许并不需要使用声音或者文字来呈现,而只需要将画面直观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在阿诺德的电影《呼啸山庄》中,同样是对山庄景色的描述,只需要通过画面来展现出山庄的压抑、恐怖与破败不堪。然而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在山庄描述中的电影语言和小说语言并不一样,但是电影画面所展现的正是小说作品中洛克乌所描述的那种场景。另外,在电影艺术中,特写具有极强的表现性,这种电影语言可以对镜头艺术效果进行放大与强调,从而呈现出导演所希望表达出的主观意图。在阿诺德的电影《呼啸山庄》中,许多呈现着不安氛围的镜头都是利用特写来进行表现的,如当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被赶出画眉山庄之后,亨德莱对二人进行了训斥,愤怒的希斯克利夫用刀刺向绵羊的喉咙,这一恐怖的镜头经过特写处理之后表现出了希斯克利夫的心态,刻画出了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同时也展现出了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在小说作品中同样存在,只是相对于叙事性的文字而言,得以强调的特写镜头能够更加深刻的传达出这些思想。由此可见,电影的画面语言取代了小说的对白语言与叙述性语言,但是二者都同样是为了对野蛮、死亡以及暴力等氛围做出阐述,所以可以说,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在让读者和观众获得的感知和所认知的形象方面是相同的,但是文字语言相对于镜头语言而言更为抽象,而通过电影语言这一文字“超文本”的呈现,观众所获得的感受能够更加的深刻。

结语

随着电影艺术理论以及电影市场的发展,依托于文学作品进行电影改编已经成为了小说艺术领域与电影艺术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但是在二者关系的探讨中,往往难以摆脱“是否忠实”这一思维定式。事实上,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都具有着独特的个性,因此仅仅以“是否忠实”当作二者关联的研究视角,不免会产生一些依附的意味。通过从从《呼啸山庄》探讨欧美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的互文性可以发现,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即便是表达相同的主题思想、叙事场景与叙事内容,也会因为二者艺术个性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但是这并不能认定为电影文本脱离了小说文本。虽然互文性理论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并且仍旧处在探索阶段,但是这种理论却能够为探讨电影艺术和小说艺术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考方式,同时也能够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显然,这对于电影改编作品的创作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推动价值。

作者:王萨如拉

第5篇: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等四个要素构成,本文主要以这四个要素为切入点,分析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并结合中国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探讨欧美高校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艺术管理专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师资构成;入学要求;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借鉴意义

“艺术管理”专业的兴起,源于欧美各种艺术经营、管理和研究机构对艺术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20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和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先后设立了与艺术经营管理相关的专业,此后印第安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高校也相继设置了类似专业。①在欧洲,英国早在1946年就成立了大不列颠艺术委员会,旨在保护和促进英国艺术文化的发展,美国的国家艺术基金会就是在大不列颠艺术委员会的影响下建立的,但英国艺术管理专业的设置和发展反在美国之后。此外,加拿大、法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较早设立了与艺术管理相关的专业。近半个世纪以来,欧美各国的艺术管理专业都有了很大发展,②但由于欧美实行的是不同的艺术管理模式,反映在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

在中国,艺术管理专业的发展是伴随着艺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从而催生的对艺术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而诞生的。自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率先成立艺术管理系以来,不到十年时间,国内已有上百所高校设有与艺术管理相关的专业。虽然“艺术管理”这一专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还不长,但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征,其中既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不利于该专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因素。相对于欧美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较为成熟的“艺术管理”专业教育模式,我国的该领域的人才培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虽然因为国情差异我们不可能照搬西方社会的艺术管理教育经验,但有所借鉴,对于我国这一专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正是在与那些相对成熟的教育模式的比较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正是在对那些相对成熟的教育模式的借鉴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把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模式”,指的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③在实际的应用中,“模式”主要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方式或标准。因而,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指的就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某些相对固定的标准和做法。根据教育学的一般原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以及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等四个要素构成。本文主要以这四个要素为切入点,详细探讨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专业师资构成分析

从教育者(教师)方面看,欧美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师一般都有丰富的艺术管理从业经历。据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的院长、艺术管理专业教授William F. Reeder介绍,他所在的学院在选聘艺术管理专业教师时,是否具有丰富的从业经历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是否具有博士学位反而在其次。打开该院艺术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一览,该专业共有专职教师6人,其中5人具有与“艺术管理”相关的从业经历,1人一直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6人之中,只有2人拥有博士学位,其余4人拥有硕士学位。④Reeder院长的简历表明,他毕业于华盛顿大学,获硕士学位(据他本人介绍,他目前正在印第安纳大学学习博士课程,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被聘到乔治梅森大学之前,他曾担任华盛顿地区表演艺术联盟副主席兼总经理,也曾在圣路易音乐学院、印第安纳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担任过教师或领导职务;除此之外,他还曾在维也纳、柏林、慕尼黑等欧洲城市担任歌剧男高音多年,其演艺事业的顶端,当属在著名的瑞士苏黎世歌剧院担任长达8年的首席抒情男高音,如此经历使他跟欧洲各国艺术教育界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欧美各地的艺术管理教育历史和现状也颇为熟悉。

据他介绍,欧洲各国对艺术管理人才的要求与美国略有差别:美国大量存在各种非盈利艺术机构,因而艺术管理者首先需要掌握各种筹资技巧,而欧洲的艺术机构与政府部门关系更为密切,他们的艺术管理者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政府部门的各种管理政策和艺术机构运营程序,而不是筹资技巧。因此,尽管欧洲和美国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一般都具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们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欧洲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的从业经验主要集中在艺术场馆的管理和艺术政策的研究方面。

比如,英国城市大学的“文化政策与管理”专业共有专业教师5人,其中3人具有博物馆从业经历,1人从事过具体的艺术管理及大众传媒工作,还有1人一直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工作;5人之中,只有2人拥有博士学位,还有1位教师只有学士学位。⑤由此可以看出,欧美主要国家“艺术管理”专业教师的一般特征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历一般是硕士为主,拥有博士学位者,和只有学士学位者都不多见。

二、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专业的入学要求分析

从受教育者(学生)方面看,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其入学要求中。艺术管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欧美国家的学校提供的主要是艺术管理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一部分学校提供学士学位,很少有学校提供博士学位。根据“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提供的资料分析,目前美国共有70余所大学设有艺术管理专业,其中46所提供硕士层次教育,30所提供本科层次教育,同时提供硕士和学士层次教育的学校有3所,只有2所学校(德州理工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提供博士层次学历教育。协会会员单位中的欧洲院校只有一所提供本科层次教育,一所提供博士层次教育。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在学士、硕士和博士之间有着不同的分工。一般来说,本科阶段提供的主要是基础教育,使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硕士阶段提供的主要是应用性教育,学生可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解决自己在工作中碰到的很多实际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美国高校硕士研究生课堂上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职的学生;至于博士阶段,提供的则主要是旨在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教育,多数学生在取得博士学位之后都会选择在高校任教或者去科研机构工作。笔者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所在的乔治梅森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就只提供艺术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

本科教育层次,欧美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关于新生的入学要求与其他专业大致是一样的,一般没有对艺术才能或管理才能的特别要求。欧洲很少有高校提供艺术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欧洲会员中只有芬兰的Humak应用科学大学有一个艺术管理专业提供本科阶段教育,因为是一个英语课程,有语言能力方面的要求,学生需要加入一个叫做Erasmus的项目,此外再无具体要求。而在美国,几乎所有提供艺术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对新生都没有特别的要求。比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弗瑞德尼亚分校艺术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入学要求是:拥有高中毕业证书,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的GED证书,成绩列所在班级前半,等级为“B”或以上,SATs成绩1000分以上,或ACT成绩23分以上。再比如,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史帝文分校艺术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入学要求是:申请进入艺术管理专业,必须先达到威斯康辛大学史帝文分校的入学要求;要获准进入该专业学习,学生还必须完成校园内部的两个实习项目;此外,只有平均分保持在2.75以上,才能保有该专业的学习资格。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只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斯卡布罗分校艺术管理专业对申请入学的新生有艺术才能方面的特别要求:申请者的学业成绩,领导经验,一门或多门艺术学习的背景,以及通过专门的申请表格,很多时候则是通过面谈,所显示出来的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兴趣和潜在才能。

应该说,在录取新生的时候,适当考虑其艺术或者管理才能是必要的。或许是因为欧美国家设有艺术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本来就不多,且没有名校参与其中,所以在这些方面要求并不是很规范。但在研究生阶段,欧美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则普遍对学生的艺术或者管理才能提出了要求。比如,波士顿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硕士项目的入学要求是:申请者必须拥有学士学位,还应具有一门可以证明的、经过专门训练的艺术专长,通常要求具有艺术专业本科学历,但也可以通过其他材料证明。

这也是美国设有艺术管理硕士专业项目院校的一般要求,有些学校对学生的艺术才能要求更多,比如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或译作美国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硕士项目的入学要求是: 除了满足学校研究生入学的最低要求(平均分3.0以上)外,申请者还必须完成9门以上关于舞蹈、戏剧、音乐,或者视觉艺术的课程,三分之一以上必须是高级课程或相当于高级课程的内容。相当于高级课程的内容指的是4年以上在专业的公司或艺术机构工作的经历。鼓励并要求未满足学术要求的申请者参加面试。申请者需要提交两封推荐信。

还有一些学校,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某些艺术才能,还希望学生具有管理才能。比如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硕士项目的入学要求是:本专业特为对艺术怀有激情者而设计,我们期望具有各种不同背景的申请者对我们的专业感兴趣,对每位申请者的评估都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做出的。我们特别强调工作经验的重要性,我们特别期望申请者来自某个艺术团体,接受过音乐、舞蹈、戏剧,以及视觉艺术或数字艺术方面的专门训练与从业经历,同时具有管理市场、财经、策划、产业方面的才能。那些能够把艺术商业运作方面的才能与其此前受过的艺术训练结合起来的学生也很受欢迎。

从中可以看出,申请者在艺术和管理两方面的才能都得到了强调,但相对而言,显然申请者对艺术活动的了解程度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其管理方面的才能则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因为本专业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的。所以,作为入学条件,管理才能并非是必需的。

相比较而言,欧洲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对申请者的艺术才能和管理才能要求则低一些。比如,英国城市大学的“文化政策与管理”硕士专业的入学要求是:考虑到申请者和好的学生来自各不相同的环境,学校和系里除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之外,就没有其他标准化的要求了。我们通常希望学生拥有好的第一学历,但入学前的实践经验也可以用来弥补学历的不足。

由以上材料分析可以看出,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专业对于本科层次的学生大多没有太具体的艺术或者管理才能的要求;但对于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则较为普遍地提出了比较高的艺术专业方面的才能要求,部分院校也要求学生具有管理方面的经验。

三、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无论哪个国家的艺术管理专业,都需要培养学生艺术和管理两方面的才能,诚如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对其教育理念的阐述中所说:“艺术管理专业的成功,取决于管理者对当代商业实践的了解和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⑦这是不错的。在当代艺术管理实践中,艺术与管理二者同样重要,其作用和意义则互有侧重,艺术必须假经济手段存续(于商业社会),但必须作为艺术才能获得成功,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授们如此理解艺术与管理之间的关系。⑧

对于艺术管理这样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来讲,其培养目标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期望有非常直接的联系。由于欧美艺术机构运营和管理模式之间存在一些区别,他们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反映在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也会存在一些差异。大致说来,美国的娱乐产业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商业化的,希望管理者能够为自己的企业带来丰厚利润;而政府资助的,以及非盈利的艺术机构,则更强调艺术管理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其主要工作就是在艺术、艺术家和观众、消费者之间搭建桥梁,从而为艺术和文化的繁荣提供发展空间。在欧洲国家,由于艺术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着远比美国更为密切的关系,⑨艺术管理者必须了解有关的政策法规,也更需要熟悉艺术机构的管理程序。比如,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跟艺术管理相关的专业名称就叫“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在其关于培养目标的说明网页上,直接标明其涉及领域是“政策的制定与文化的管理”,显示出对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艺术机构管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在美国,多数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提供的是MA或MFA学位,少数院校提供MBA学位。⑩诚然,不管是MA、MFA,还是MBA,学生都要学习艺术和管理两方面的知识,培养两方面的才能,但提供MBA学位的专业在财务、会计、营销,以及企业管理运营等方面则有更高的要求。比如,美国加州大学长堤分校戏剧管理专业同时提供MFA和MBA两种学位,如果学生只申请MFA一种学位,他们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非营利机构管理、筹资、战略策划、生产、营销和领导;如果他们想同时拥有MBA学位,那么他们需要再学习另外30门管理类课程,包括财务、会计、营销,以及企业管理运营等内容。众所周知,MBA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MBA培养的是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因而,艺术管理专业中的MBA,必然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关系密切。事实上,美国高校中提供MBA学位的艺术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大都明确提及为盈利企业培养人才这一点。B11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提供MBA学位的艺术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就跟盈利企业管理人才无关。事实上,在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的31个仅提供MA或MFA学位的美国正式成员中,只有3所学校的艺术管理类专业明确表示只为非营利组织培养管理人才,其余学校的服务对象均兼顾盈利与非营利组织。显然,这种宽口径的培养目标设置,对于其毕业生的就业是较为有利的。

很多学者并不主张在本科阶段设立艺术管理专业,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Reeder院长的意见很有代表性,他认为本科阶段不应该设置艺术管理这一专业,有志于从事艺术管理活动,或计划以此为职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应该专门学习一门艺术或者是产业经济方面的课程,硕士研究生阶段再系统地学习管理学方面的课程,并逐步将管理才能运用在艺术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乔治梅森大学的艺术管理专业就是只有研究生层次教育的,为了让本科学生也能熟悉艺术管理的工作环境,他们开设了一门“艺术管理”选修课,但并不提供这方面的学士学位。

提供艺术管理本科层次教育的学校,大都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为“入门级”的,其课程体系兼顾艺术与管理两个方面B12,学生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艺术和管理两方面的课程都学得很好。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欧美国家的很多学者才不主张在本科阶段设立艺术管理专业。

四、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专业培养措施分析

培养措施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欧美国家的艺术管理专业尽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对艺术修养和管理才能的注重则是其共同的特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一些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方面,欧美国家的艺术管理专业还是会体现出一些共性。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本科阶段的艺术管理专业虽然大都强调课程设置的多元性,但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都会偏向经营管理方面。

比如,芬兰Humak应用科学大学艺术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所设想的理想毕业生应成为“理解文化和艺术、传播文化、或为文化艺术活动创造合适条件的专业工作者,而其课程设置则主要包括文化输出、传媒教育、国际文化合作等几方面内容,基本不涉及艺术和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是为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美国一些学校的艺术管理本科专业也表现出类似的倾向,比如美国长岛大学CW Post校区艺术管理本科专业称其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艺术才能与坚实的管理基础相结合的能力”,而其课程设置则明显偏向管理方面:艺术管理概论、艺术管理实践、艺术发展、艺术会计、艺术品营销、艺术和娱乐业公共关系;公开演讲;管理原则;组织行为;计算机图形概论。更有一些学校如南加州的查尔斯顿学院明确申明其培养目标就是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学生广泛学习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并学习将这些技能运用在跟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合作过程中。事实上,本科阶段的学生一般既缺乏艺术文化方面的知识,也缺少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试图让他们在短短四年中成为兼通艺术和管理的艺术管理通才是不现实的,为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环境,以培养实用人才为宗旨的艺术管理专业只好在课程设置上倾向经营管理方面。为了改变这一尴尬局面,有些学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如纽约州立大学弗雷多尼尔分校)要求,所有艺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都必须选修一门艺术类课程,譬如音乐,戏曲或舞蹈,并确保每位学生深入理解至少一门艺术学科,这样的做法或许是有些效果的,但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无论如何都很难做到精通艺术和管理两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如前所说,欧美国家艺术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在入学前一般都会对艺术类学习经历有所要求,部分院校还希望学生具有管理类工作经验,这样一来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就可以专注于管理类知识的学习,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在艺术机构的管理活动中。比如,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包括:筹资、艺术与社会、艺术公共关系和营销策略、董事会管理、艺术财政预算、艺术政策,全部是实用的艺术管理知识和技巧。再比如,美国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包括:艺术管理考察、艺术营销、艺术筹资、文化政策、艺术财政管理,也是全部集中在艺术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William F. Reeder等人不主张在本科阶段设立艺术管理专业是很有道理的。事实上,笔者也认为,本科阶段努力学习一个艺术门类,随后在参与艺术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然后再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艺术管理人才更能适应各种现代艺术机构的需要。

其次,在教学过程方面,根据现有资料、朋友提供的材料,以及笔者的亲身经历,可以发现欧美艺术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案例分析,特别重视学生参与互动的意识,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常常作为教师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根据之一;而纵观其整个教学过程,则会发现他们特别重视学生的校内和校外实习活动。

课堂教学方面,一方面,欧美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艺术管理实践经验,他们在课堂上经常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讲解某些理论问题,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曾经选修过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的一门“艺术公共关系和营销策略”课,授课教师Karalee Dawn曾在纽约百老汇剧场工作过多年,于是她在课堂上就不断列举她经历过的各种策划与营销故事,尤其是她参与策划制作音乐剧《MAMAMIA》的过程,常常被用来说明艺术品营销的灵活策略,这些鲜活的实例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很多教师也利用自己和艺术机构的密切联系,不定期地请这些机构中的管理人员来客串教授,给学生讲解某个领域的实际情况。在我选修的另外一门叫做“董事会管理”的课上,主讲教师Richard Kamenitzer 教授曾经请过几位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朋友来给学生们上课,其实主要就是介绍他们的工作经历,讲一些他们认为重要的事件,并回答学生的问题。我记得有一次他请了美国著名调研公司Shugoll Research的现任首席执行官Mark A. Shugoll来给大家讲解一个大型机构中董事会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中国的研究生课堂不同,这些研究生可以在听课过程中随时打断讲课者的演讲,举手提问,教师也很欢迎学生提问,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自己关心的问题的答案。

第三,一般来说,欧美国家的艺术管理专业,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都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经历。本科生的实习一般在大二就可以进行(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在修完其他学分后再进行实习,有些学校则会把实习和课堂学习交叉进行),有的学校只要求学生参加一次实习,获得相应学分(一般是3个学分),但在学生参加实习前,学校一般会提供实习指导课程,这类课程也可能会结合校内的实习,每周6到8小时;有的学校则明确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两次实习,一次在校内,一次在校外,这种情况下,校内的实习就会起到指导学生参加校外实习的作用。

比起本科生的实习,研究生阶段的实习无论在花费时间和参与程度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研究生的实习一般是6个学分,多数学校要求实习在毕业前的两个学期内完成(有些学校,如纽约大学斯坦哈德文化学院表演艺术管理专业,将实习排在第二和第三学期;还有些学校,如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要求学生至少完成三个学期实习时间,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其他情况还包括,有些学校,如俄勒冈大学的实习是安排在第一年和第二年之间的暑假中的)。当然,学生可以选择在一个学期内一次完成实习,也可以选择在不同学期分两次完成,校方往往会推荐学生尝试在不同机构实习的机会(有些学校,如辛辛那提大学,会要求学生完成两次为期10周的实习;也有些学校,如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学生,多数会完成4次实习,当然,这种情况也比较少见)。而对那些有艺术机构工作经历的学生(有些学校要求至少四年工作经历),还可以申请减免一半学分。

还有一些欧美学校的实习过程是以“项目”的方式完成的,最典型的要数荷兰的乌特列兹艺术学院,在这些项目中,学生针对所联系的艺术机构的实际问题扮演一种顾问的角色,并藉此对艺术机构的管理获得新的视野和经验。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来完成学生的实习活动。这种以完成“项目”代替实习的方式,对于解决学生,尤其是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各种现实问题,显然是很有帮助的。

第四,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欧美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考核方式也与传统学科有所不同。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笔者特别留意到其不同时段的考核方式:平时的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随时提问和回答问题,并将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计入对其学习成绩的整体评价;期中考试,教师也会分发试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完题目上交,我曾经参加过一次“董事会管理”课程的期中考试,一共40道选择题,随堂考试,当堂做完;B13期末考试,教师往往会提前布置学生单独或搭伙进行一次调研活动,然后在最后几节课上依次以演讲的方式完成报告,B14这样的调研活动和演讲报告,已经可以算作学生实习活动的一部分。

由以上几方面内容的说明和分析可以看出,欧美艺术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的措施上,都有重视实用性内容的特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无论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均强调管理甚于艺术才能;体现在教学过程方面,则是特别重视案例分析、师生互动,以及实习活动;体现在成绩考核方面,则是传统的答卷方式与灵活的问答、演讲等方式相结合,即考核了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程度,也考核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欧美高校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欧美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师资、生源,以及培养目标和培养措等几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可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目标明确,在学士、硕士和博士各层次之间有不同分工。

学士层次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其毕业后从事具体工作做准备;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博士研究生层次培养研究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正如德州理工大学对其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去向的统计说明所描述的那样:“很多博士生毕业后成为了某些学院的讲座教授或者院长”。

其次,讲求实效,注重功用,体现在师资聘用、教学过程等各个方面。

比如师资聘用不注重学位而注重工作经验,教学过程重视案例分析、师生互动和实习环节等,处处体现着艺术管理专业注重实用性的特征。

第三,宽进严出,重视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入学要求和成绩考核等方面。

欧美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入学要求普遍不高,本科阶段基本没有特别要求,研究生阶段则只要求学生熟悉一个艺术门类;但成绩考核和毕业要求则相对较高,学生必须完成大量的调研分析和实习活动,才有可能完成学业要求,相形之下,他们对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对毕业论文做出明确要求。

欧美各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大都已有4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而我国的艺术管理专业教育则刚刚起步,相对于欧美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该领域的人才培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诸如师资聘用中重视学历甚于实践经验;课程设置因陋就简(因为该专业多为艺术类院系开办,所以课程设置畸重艺术类课程);课堂教学注重知识讲解甚于实例分析(国内成功的艺术产业典型实例还不是很多),实习过程相对马虎(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依然难以打破),以及整体上存在的不顾实际条件匆匆上马新专业(新专业有吸引力,易于吸引优质生源,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是教育产业化的一种体现),招生过程甚为严格而毕业要求相对宽松等问题,都是我国艺术管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因为国情差异,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欧美国家相对成功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但有所借鉴,对于我国这一专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根据哈佛大学网站提供的信息,哈佛商学院目前已无该专业设置。另据美国“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美国共有七十余所大学设有艺术管理专业。

② 仍据美国“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的统计数据,目前共有19所美国本土以外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成为该机构的海外会员,其中加拿大7所,欧洲5所,澳洲3所,南美洲1所,亚洲3所。中国只有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一度成为该机构会员,但现在该机构网站上海交大的链接已经失效。目前上海交大与艺术管理相近的专业名称是“文化产业管理”,设在“媒体与设计学院”的文化产业与管理系。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94页。

④ 参见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网页:http://www.artsmanagement.gmu.edu/content/faculty.htm.

⑤ 参见英国城市大学艺术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网页:http://www.city.ac.uk/cpm/staff/index.html.

⑥ 参见“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网站相关内容:http://www.artsadministration.org/grad.

⑦ 参见南卫理公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网址:http://www.smu.edu/Meadows/AreasOfStudy/ArtsAdministration/GraduateStudies.aspx.

⑧ 参见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艺术管理专业网址:http://www.bolzcenter.org/doc/bolzcenter_insert.pdf.

⑨ 有人曾经将美国的艺术管理模式称之为间接管理,法国为直接管理,英国为直接与间接管理相结合,这是很有道理的。当然,直接管理并不意味着政府直接干预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是通过中介代理机构或签订文化契约等形式来行使政府的管理职能。因而,欧洲国家的艺术管理方式是艺术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虽然并非政府主导或控制,但也远较美国艺术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密切得多。参见胡熠《欧美国家文化管理的经验与借鉴》,《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⑩ 在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的36个美国正式成员中,只有5所学校的艺术管理类专业提供MBA学位。

B11 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五个提供MBA学位的正式成员(仅统计美国学校)中,有四个明确表示其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盈利企业管理者;有一个未明确表示,仅表示其培养的人才将工作于“专业的艺术和文化领域”。

B12 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十六个提供艺术管理学士学位的正式成员(仅统计美国学校)中,只有三所的课程设置明显偏向经济管理方面,其余学校都强调了自己课程体系的多元性(Interdisciplinary或Multi-disciplinary)。

B13 这次考试本人考了75分,在班级中成绩居中。这种考试比较像传统人文学科的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B14 这些调研活动我没有参加,但我向我的一位朋友Jammie详细询问了他们调研的过程,并留了一份他们的调研报告。

Culturing Modes of Art Management Majors in Europe and United States and

it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Contemporary China

GAO Ying-gang

(School of Fine Art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作者:高迎刚

第6篇:欧美学院学生会文体艺术部2010

欧美学院学生会文体艺术部2010——2011学年

工作计划书

在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院学生会文体部基本圆满的完成了上一个学年的工作。在这一学年中,在院党委的领导和团委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文体部筹办了大量的文艺和体育类活动,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学期中,我们将会继续坚持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方针、“深入同学,服务同学”的宗旨开展工作。多和同学们交流沟通,吸取往年的经验,以便改正不足,争取在新的学期中举办高水品高质量的校园活动。

本学期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新学期文体部的活动计划:

1.迎新招新工作

配合学生会接待新生工作,做好人员、物品准备,为新生接站、答疑、服务等,并借此契机对学生会进行宣传,为下一步纳新做好准备。

为了进一步发挥我校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配合完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工作,挖掘学生中的优秀人才,为学生会注入新鲜血液,并为同学们构建施展才华的平台,特面向高中2010届新生进行招聘。

2.欧美学院迎新晚会

为了表示对10级欧美学院全体学生的欢迎,欧美学院学生会特举行迎新晚会,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同学们对新学校、新生活的热爱。这不只是一个迎新的舞台,同时也是一个展现自我、释放才艺、增进友谊的舞台。通过此次迎新晚会一定会给同学们带来快乐,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 活动主题:扬帆起航,成就梦想

活动宗旨:欢迎欧美院大一新生、融合师生情谊、展示欧美学院特色,扩大影响。 活动时间:十月中旬

3. 欧美学院迎新篮球赛

为迎新生,提高同学们的整体素质,力求人才精英化,索取大自然的丰富营养,培养团体意识,强健体魄;使同学们懂得把握团队力量,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知识、道德高尚的新型人才。培养各位同学团结、奋进勇于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在10年新学期到来际,,院学生会文体部特此举办为期8天的迎新篮球赛。

活动主题: 加固同学之间、校友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为到来的10级同学提供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

活动成员: 欧美学院全体10级新生及校队成员

时 间:10月xx日——10月xx日

主题活动:篮球赛

4.棋类大赛

活动时间:11月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意义:为了弘扬我国千年棋类文化,为同学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空间,在院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学生会文体艺术部举办校园棋类大赛。

参赛资格:凡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注册学生均可报名

活动计划:预赛和决赛两部分。初赛将采取淘汰制原则。决赛将于11月xx日举行,优胜者将获得由校团委提供的奖品和证书。

5. 趣味运动会

为了更好地展现学生的风采,以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树立双舟形象,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意识,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投身与学习中,特举办此次趣味运动会。活动时间:2010年11月12月间,具体时间待定。活动项目:运气球比赛,集体跳绳,结对而行,拔河。

6.圣诞晚会

时间:2010年12月25日

目的:这是一次新老朋友的交流晚会。“圣诞晚会”是一种极具亲和力的交流方式。 活动主旨:放松心情、增强凝聚力,过一个祥和、快乐的平安夜。

流程:

1、开场热舞表演:

2、持人上台宣布晚会开始并致开场白

3、介绍嘉宾

4、娱乐文艺节目

5、主持人致结束词宣布晚会结束

6、清扫会场,总结经验

二、新学期文体部的基本工作原则:

(一)认真执行学生会管理制度,把文体部打造成一支严谨认真踏实肯干的高素质团队

1. 要做到自律自己,及时签到及时值班。

2.每周例会要准时召开并做好记录和存档工作。

3.严格部门制度,进行严格考核,杜绝挂名不办事的行为发生。

4.部门成员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以积极的态度和百分百的激情对待每项工

作,并保持活力规范自身言行。

5. 集中力量办好传统活动,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做到有高度,有质量,有水平。

6.完善工作程序,负责人员更加明确,从活动的计划、总结等书面材料的整理到资金的结算等落实到部内具体人员。

(二)加强内外在联系,展开多方面的交流

1、做好自己部门工作的基础上,还要配合学生会其他部门展开工作,加强团队合作,共同进步。

2、增进与大学生艺术团的联系和交流,在争取双赢的基础上,保持我们文艺活动的开展,做到文艺与体育活动并重。

3、加强与各院部体育部和文艺部的联系,定期举行各院部学生会文体部的交流和沟通的活动,进一步向思想引领性学生会迈进。

院学生会文体部

2010-11-2

第7篇:欧美文学

19世纪文学

一、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1、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a、强烈的主观色彩 b、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c、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 d、注重艺术效果:异国情调、对比和夸张手法的运用、人物形象的超凡性等

2、德国文学

耶拿派:德国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施莱格尔兄弟(在《雅典娜杂志》上首次提出浪漫主义)、诺瓦利斯、蒂克

海德堡浪漫派: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霍夫曼、沙米索:作品充满神秘、怪诞色彩

海涅:《论浪漫派》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中世纪文艺的复活”“一多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3、英国文学

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理论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与华兹华斯合作)、《古舟子咏》;骚塞。 拜伦:注重对现实的揭露。诗集《懒散的时刻》、讽刺诗《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组诗《东方叙事诗》(包括6不诗篇:《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那》、《科林斯的围攻》)、叙事诗《锡龙的囚徒》、《别波》、《马泽巴》、《岛》、《曼弗雷德》、《该隐》、抒情诗《希伯来歌曲》、《雅典的少女》、《拿破仑抒情组诗》、《威尼斯颂》、《但丁的预言》、政治讽刺诗《审判的幻影》、《青铜世纪》、未完成的长篇讽刺叙事诗《唐"璜》

雪莱:注重对未来的描绘,恩格斯“天才的预言家”。长诗《麦布女王》、《伊斯兰起义》、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云雀》、《西风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么?”) 约翰"济慈:长诗《安狄米恩》、《拉美亚》、《海披里安》、颂诗《夜莺颂》、《希腊古翁颂》,真正达到诗中有画的境界

司各特:《艾凡赫》,擅长在艺术虚构的同时引入历史真实细节,1833年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

4、法国文学

夏多布里昂:《革命论》、《基督教的真谛》(由各种考证、哲学论述、游记、回忆、艺术评论以及《阿达拉》和《勒内》两部中篇小说构成)

史达尔夫人:小说《黛尔菲娜》和《柯丽娜》、理论著作《论文学》和《论德国》 拉马丁:诗集《沉思集》、《诗与宗教的谐音集》

维尼:长诗《摩西》、《爱洛亚》、《洪水》,剧本《查铁敦》,小说《散—马尔斯》、《军人的屈辱和伟大》

贝朗瑞:《意弗都国王》、《白帽徽》、《传教士》

缪塞:法国的“莎士比亚”。自传体小说《世纪儿的忏悔》塑造了“世纪病”患者阿克达夫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派领袖。剧本《克伦威尔》及浪漫主义理论文献《<克伦威尔>序言》,提出“美丑对照原则”。短篇小说《死囚的末日》、抒情诗集《东方集》、《秋叶集》、《心声集》、《光与影集》、《凶年集》,剧本《马里红"德"洛尔姆》和《欧那尼》、颂诗《年轻的法兰西》、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小拿破仑》、《一个罪行的始末》、政治讽刺诗《惩罚集》 大仲马:《亨利三世及其宫廷》、《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

乔治"桑:原名杜邦。《安蒂亚娜》、《康素埃洛》、《安吉堡的磨工》、《魔沼》、《小法岱特》、《弃儿弗朗沙》

小仲马:大仲马的私生子,小说家、戏剧家。小说《茶花女》,戏剧《私生子》、《放荡的父亲》

5、俄国文学

茹科夫斯基: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

十二月党诗人:浪漫主义贵族先进分子。普希金、以雷列耶夫。

普希金: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致恰达耶夫》、诗篇《强盗》、《希腊的女儿》、《先知》、《斯金卡"拉辛之歌》、《阿里昂》、《毒树》,抒情诗《致凯恩》、《皇村的回忆》、《十月十九日》、《窗》、《我爱过你》,政治抒情诗《自由颂》、《拿破仑》、《致西伯利亚》、《乡村》、《致大海》、《短剑》,抒情爱情诗“巴库妮娜情诗”包括《给她》、《心愿》、《是的,我幸福过》、《秋天的早晨》、《致梦神》,叙事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巴奇萨拉的喷泉》、《强盗兄弟》、《茨冈人》(他叙事诗的最高成就,代表着他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波尔塔瓦》、《青铜骑士》、《科隆纳的小屋子》,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5个短篇组成的《别尔金小说集》(《驿站长》),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多余人”奥涅金形象,创造四音部抑扬格十四行诗节“奥涅金诗节”)

莱蒙托夫:《诗人之死》、《童僧》、《恶魔》、《当代英雄》(“多余人”毕巧林,俄国第一部社会心理小说)

6、美国文学

华盛顿"欧文:“美国文学之父”。《纽约外史》、《见闻札记》、《睡谷的传说》、《瑞普"凡"温克尔》

库柏:“美国的华尔特"司各特”。航海题材小说《水手》(美国第一部海上冒险小说),以纳蒂"班波(绰号“皮袜子”)的猎人为中心人物的“边疆小说系列”包括《开拓者》、《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草原》、《探路者》、《打鹿将》等

爱伦"坡: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唯美倾向的作家,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一切艺术的目的是娱乐,不是真理”。推理小说《毛格街的谋杀案》、《失窃的信》,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 爱默生:《散文集》、《论自然》

纳撒尼尔"霍桑:短篇小说《重讲一遍的故事》、《古屋青苔》,长篇小说《红字》(被誉为是一部“心理罗曼史”)、《带七个尖角顶的房子》、《玉石雕像》

惠特曼: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最伟大的诗人。《草叶集》、《我听到美洲在歌唱》(《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自我之歌》)、创造了“自由体诗”

7、其他国家文学 意大利

白尔谢:《格利佐斯多莫给儿子的亦庄亦谐的信》被称为意大利浪漫主义宣言 曼佐尼:《婚约夫妇》

莱奥帕尔迪:抒情诗《致意大利》、《但丁纪念碑》 波兰密茨凯维奇:诗剧《先人祭》、长诗《塔杜施先生》

匈牙利裴多菲:长诗《雅诺什勇士》、《自由与爱情》(“……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二、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a、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b、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c、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法国文学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

司汤达:又译斯丹达尔,原名亨利"贝尔。《海顿、莫扎特和梅达思太斯的生平》、《意大利绘画史》、意大利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游记《罗马漫步》、《一个旅行者的回忆录》、《法国南方旅行记》、心理分析论著《论爱情》、文艺评论集《拉辛和莎士比亚》、短篇小说《法妮娜"法妮妮》、中篇小说《阿尔芒斯》、《加斯特罗女修道院院长》(收入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长篇小说《红与黑》和《吕西安"娄凡》(又名《红与白》)、长篇历史小说《巴马修道院》、《拉米艾》。

长篇小说《红与黑》特征a、“人类心灵的观察家”b、情节紧凑结构严谨,以政治为经以恋爱为纬c、人物个性鲜明,如两个贵族女性在于连死后的不同表现d、叙事简洁明快、切入角度新颖别致、语言清丽流畅

巴尔扎克:作品总集《人间喜剧》分为三个部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风俗研究分为六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哲学研究探求道德腐化的根源;分析研究分析社会的不合理状态。悲剧《克伦威尔》、历史小说《朱安党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农民》、《禁治产》、《夏倍上校》、《贝姨》、《剥削者》、《驴皮记》。

《高老头》a、结构精致,情节富有戏剧性b、对现实精确生动地描写c、广泛应用对比法则d、语言多姿、叙述生动、比喻深刻e、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突出特征。 梅里美:“研究人的心灵”,历史小说《查理第九时代轶事》、《卡门》、《高龙巴》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萨朗波》、《情感教育》、《圣安东的诱惑》

3、英国文学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爱玛》 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 萨克雷:长篇小说《名利场》

狄更斯:代表了19世纪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作品分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英国宪章运动活跃。《博兹杂记》、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先生外传》、《奥列佛"退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小人物”作品《老古玩店》

第二时期,批判力度加强。《董贝父子》、自传性质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短篇小说集《圣诞故事集》、《访美札记》、长篇小说《马丁"朱述尔维特》

第三时期,繁荣时期。《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a、情节结构复杂严谨b、大量运用对照手法c、广泛运用象征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4、俄国文学 “多余人”形象:普希金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 自然派:果戈理

“小人物”形象:普希金的《驿站长》开了先河,果戈理、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 果戈理:自然派创始者。《狄康卡近乡夜话》、《钦差大臣》、《死魂灵》、《密尔格拉德》、《彼得堡故事集》(“小人物”作品《狂人日记》、《外套》)

陀斯妥耶夫斯基:陀氏四大代表作《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穷人》、《死屋手记》、《同貌人》(另译《孪生兄弟》)、《普罗哈尔钦先生》、《女房东》、《白夜》、《叔叔的梦》、《斯杰潘科契沃村》、《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地下室手记》、《赌徒》、《少年》

别林斯基: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奠基人。《文学的幻想》、《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的中篇小说》、《智慧的痛苦》、《艺术的概念》、《论普希金》、《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

赫尔金: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的概念。大型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问题小说《谁之罪》 屠格涅夫:叙事长诗《巴萨拉》、《猎人笔记》、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社会心理小说《父与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美是生活”、问题小说《怎么办》 杜勃罗留波夫:文学批评家,《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格》 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

A"H"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大师,“生活的戏剧”《大雷雨》 涅克拉索夫:长诗《谁在俄罗斯能过上好日子》

5、美国文学

希尔德烈斯:长篇小说《白奴》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三、后期。多元化的文学样式

1、后期文学基本特征

a、三种思想并存。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传统的人道主义和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非理性学说。 b、开始“退回内心” c、越来越重视文学技巧

2、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a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b强调客观性c突出科学性。

滥觞于福楼拜,莫泊桑等人发表的《梅塘之夜》是自然主义运动的宣言书。

左拉:《泰莱丝"拉甘》、大型系列自然主义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包括a资产者和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娜娜》b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金钱》c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小酒店》《萌芽》d教会和教士的生活《穆雷教士的过错》e社会**时期各种人物的生活《卢贡家族的家运》

3、巴黎公社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a真实地记录了巴黎人民和反动派斗争的事迹b表现争取人权的主题c塑造了无产阶级英雄形象d通俗化、大众化。 让"特罗艾尔的《牺牲者和刽子手》、路易斯"米雪尔的《和平示威》、彼埃尔"狄盖特的《红色圣女》、茹尔"瓦莱斯的《巴黎公社》、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

4、唯美主义文学 康德的“美无利害关系说”

法国诗人戈蒂耶:《〈莫班小组〉序言》明确“为艺术而艺术”,《珐琅与雕玉》 佩特:理论家,《文艺复兴研究》是宣言书

王尔德:悲剧《莎乐美》、喜剧《温德米夫人的扇子》、童话《快乐王子》、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

5、象征主义文学

应当找出与内心世界相对应的外在事物,即“象征的森林”,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和“交感”手法。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德莱尔是先驱。 法国诗人让"莫里亚斯:《象征主义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正式诞生 兰波:《醉舟》

魏尔伦:诗集《无词浪漫曲》

法国马拉美:“纯粹的美”《牧神的午后》

6、现实主义文学

内容拓展、艺术手法多样、悲观色彩浓重 a、法国文学

法朗士:四部曲《当代史话》、寓言小说《企鹅岛》和《诸神渴了》

都德:半自传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磨坊文札》和《月曜日故事集》(《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吉"德"莫泊桑:《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又译《俊友》)、《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米隆老爹》、《两个朋友》、《菲菲小姐》 b、英国文学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桂冠诗人”丁尼生的音乐性诗、梅瑞狄斯的《利己主义者》、巴特勒的《众生之路》

托马斯"哈代: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史诗哲理剧《列王》,诗集《威塞克斯诗集》《今昔诗集》《时光的笑柄及其他》,性格环境小说又称“威塞克斯小说”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

肖伯纳(乔治"伯纳"肖):剧作家,幽默的台词、双关妙语、机警的俏皮话。《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 c、俄国文学

谢德林:《哥略夫一家》

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出色的喜剧家。

早期,a嘲讽奴性心理和庸俗作风,揭露造成这种现象的畸形社会《小公务员之死》《胖子和瘦子》《变色龙》b下层人民的悲惨痛苦生活《哀伤》《苦恼》《万卡》

中期,幽默讽刺减少,悲剧成份增加,注重挖掘心理。小说《乞丐》《渴睡》《草原》《第六病室》《跳来跳去的女人》,剧本《蠢货》《伊凡诺夫》《天鹅之歌》《求婚》,小说集《在黄昏》《天真的话》,长篇报告《萨哈林岛》

后期,触及重大社会问题,艺术上更加成熟。小说《脖子上的安娜》《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醋栗》《姚内奇》,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特征a主题思想严肃深沉b充分挖掘文学的真实性c大大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d主义塑造具有多方面人物性格形象e善用对比、讽刺、隐喻,注重细节描写与人物肖像刻画,语言鲜明准确朴素,自然风景真实准确富生命力。

自传性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中篇小说《哥萨克》《波利库什卡》《一个地主的早晨》《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短篇小说《琉森》、长篇历史题材小说《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忏悔录》、“人民戏剧”《黑暗势力》《教育的果实》《活尸》、《关于饥荒的通信》、《艺术论》、《不许杀人》、《爱国主义与政府》、《我们时代的奴役》 d、美国文学

威廉"豪威尔斯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亨利"詹姆斯 布朗特"哈特:西部文学代表作家《咆哮营的幸运儿》

弗兰克"诺里斯:自然主义《麦克提格》、《小麦》三部曲(《章鱼》)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朗赫恩"克利门斯,《加利维拉县驰名的跳蛙》、《傻子出国旅行记》、长篇小说《镀金时代》(与人合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王子与贫儿》、《在亚瑟王朝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中篇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e、东欧、北欧及其他国家文学 波兰

显克微支: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十字军骑士》

鲍列斯瓦夫"普鲁斯:《前哨》《傀儡》

捷克的伊拉塞克:历史小说《斯卡拉齐的人们》《狗头军》 保加利亚的伊凡"伐佐夫:长篇小说《轭下》 瑞典的斯特林堡:剧作《鬼魂奏鸣曲》

挪威批判现实主义文坛四杰:比昂逊、约纳斯"李、谢朗、易卜生

比昂逊:社会问题剧《破产》

易卜生:“现代喜剧之父”继莎士比亚、莫里哀之后第三个戏剧高峰。早期主要是浪漫主义历史剧《英格夫人》《觊觎王位的人》《布朗德》《培尔"金特》,中期“社会问题剧”《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晚期《野鸭》《海上夫人》《建筑师》 丹麦

安徒生:童话作家

勃兰兑斯:文学史家<<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第8篇:欧美硬汉名单

中文名: 杰瑞米·雷纳 外文名: Jeremy Lee Renner 出生地: 美国加州莫德斯托城 出生日期: 1971年1月7日 职业: 演员、音乐人 代表作品: 《拆弹部队》《复仇者联盟》

全名:杰瑞米·李·雷纳 或 杰洛米·李·雷纳昵称:Renni 身高:1.75m

中文名: 阿伦·艾克哈特 外文名: Aaron Eckhart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加利福尼亚州

出生日期: 1968年3月12日 职业: 演员

毕业院校: 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

主要成就: 金球奖最佳男演员提名(2006) 代表作品: 《洛杉矶之战》《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等

星座: 双鱼座 身高: 1.83米 姓名: 阿诺德·施瓦辛格

外文名: Arnold Schwarzenegger 国籍: 美国,奥地利 民族: 日尔曼 出生地: 奥地利

出生日期: 1947年7月30日 身高: 1.88米 体重: 107千克 现居: 美国加州 血型: O型

姓名:道恩·强森 德威恩·约翰逊

WWE艺名:巨石 强森

体重:130KG(286磅)[2011年他回归WWE之后是118KG(260磅),他04年离开

WWE之前的体重是275磅,即125KG] 来自:佛罗里达州迈阿密 出生:1972.年5月2日出生 身高:1.93米(6英尺3英寸)

职业:美国职业摔角手; 好莱坞电影明星

中文名: 汤姆·克鲁斯 外文名: Tom Cruise 别名: 汤姆、阿汤哥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纽约州锡拉丘兹 出生日期: 1962年7月3日 身高: 172cm 原名: Thomas Cruise Mapother IV 港译: 汤告鲁斯 血型: O

中文名: 尼古拉斯·凯奇 外文名: Nicolas Cage 国籍: 意大利

出生地: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长滩

出生日期: 1964年1月7日(星期二) 星座: 摩羯座 血型: A型

身高: 6英尺1英寸(约185厘米)

中文名: 范·迪塞尔 外文名: Vin Diesel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纽约

出生日期: 1967年7月18日 职业: 演员,制片人

代表作品: 《极限特工XXX》、《速度与激情》、《单刀直入》、《千面人》

爱好: 《龙与地下城》游戏

家庭成员: 父母、双胞胎弟弟、两个姐姐 身高:1.88cm

中文名: 史泰龙

外文名: SYLVESTER STALLONE 别名: 西尔维斯特·恩奇奥·史泰龙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出生日期: 1946年7月6日 身高: 180cm 体重: 80kg 血型: O

中文名: 布鲁斯·威利斯 外文名: Bruce Willis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西德,伊达尔-奥伯施泰因 出生日期: 1955年3月19日 身高: 178厘米 星座: 双鱼座 血型: A型

中文名: 连姆·尼森

利亚姆·尼森 外文名: Liam Neeson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北爱尔兰 出生日期: 1952-06-07 身高: 193CM 星座: 双子座

配偶: 娜塔莎·理查森(滑雪事故去世) 其它中文译名: 利姆·尼尔森

中文名: 杰森·斯坦森

外文名: Jason Michael Statham 别名: 杰森·麦可·斯坦森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英国伦敦

出生日期: 1972年9月12日 净身高5英尺9英寸(约175cm) 中文名:尚格.云顿

尚·克劳德·范·戴姆

又译为:尚格云顿让.克劳德.范达姆 英文名:jean-claude van damme 生日:1960年10月18日

籍贯:布鲁塞尔(SainteAgathe) 中间籍:美国

现籍:摩洛哥(1996年定居) 身高:5英尺11英寸 (1.80米) 体重:180磅

中文名: 皮尔斯·布鲁斯南 外文名: Pierce Brendan Brosnan 国籍: 爱尔兰 出生地: 爱尔兰

出生日期: 1953年5月16日 身高: 185cm 血型: A

中文名: 丹尼尔·克雷格 外文名: Daniel Craig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英格兰 柴郡切斯特 出生日期: 1968年3月2日 身高: 180厘米 体重: 76公斤

中文名: 杜夫朗格

道夫·龙格尔 外文名: Dolph Lundgren 国籍: 瑞典

出生地: 瑞典斯德哥尔摩 出生日期: 1957年11月3日 职业: 演员,导演,武术家

毕业院校: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悉尼大学 身高:6英尺5英寸(1.96米)

颠峰期体重:111.5公斤(245磅13盎司)

姓名: 甄子丹

外文名: Donnie Yen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中国广东

出生日期: 1963年7月27日 职业: 导演、演员、动作指导 身高: 175cm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