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双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研究 ——以ZY局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共财政体系的全面建立,以预算会计为主的政府会计体系越来越难跟上发展的步伐,政府会计改革开始加速: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2015年,《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公布,明确指出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2017年,《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正式发布,于2019年1月1日全面实施,至此,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进入贯彻推进阶段。《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双功能(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和双报告(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的“双体系”政府会计体系,扩大了会计核算的范围、改进了财务报表结构,使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挑战;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依旧遵循以预算会计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这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难以满足“双体系”下的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亟待优化。基于此背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针对ZY局财务管理的优化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对ZY局实际情况予以分析,探究其财务管理现存问题以及成因;接着,结合政府会计制度变迁,深入剖析“双体系”对ZY局财务管理的影响,厘清“双体系”下ZY局财务管理优化的动因;然后,从管理目标、管理原则、管理内容以及管理要素展开,搭建“双体系”下ZY局新财务管理体系框架;最后基于上述框架对ZY局财务管理的优化进行了相关方案设计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研究发现,“双体系”下,ZY局原先以预算会计体系作为信息基础建立起来的财务管理体系在管理目标、管理要素以及管理内容等方面均不能满足《政府会计制度》对单位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为此,本文针对ZY局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综合“双体系”对其财务管理的要求,设计ZY局财务管理的优化方案。具体对策包括对ZY局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以及收支管理内容的完善;具体建议包括加快财务制度的更新、推动人员与制度协同发展、扩大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系统服务范围以及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制建设与结果运用。本文既丰富了政府会计的理论研究,又将“双体系”改革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为新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同时为政府会计改革的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

学科专业:会计(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2.1 文献回顾

2.1.1 有关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

2.1.2 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研究

2.1.3 有关政府会计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的研究

2.1.4 研究述评

2.2 理论分析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双体系”政府会计制度变迁

2.2.3 内部控制理论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3 ZY局财务管理现状与问题成因分析

3.1 案例背景

3.1.1 ZY局基本情况

3.1.2 ZY局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3.1.3 ZY局财务收支总体情况

3.2 ZY局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预算管理

3.2.2 资产管理

3.2.3 收支管理

3.2.4 财务监督与财务分析

3.3 ZY局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探究

3.3.1 人员因素

3.3.2 技术因素

3.3.3 制度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双体系”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对ZY局财务管理的影响剖析

4.1 《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4.1.1 重构了会计核算模式

4.1.2 扩大了资产负债核算范围

4.1.3 完善了报表体系结构

4.2 “双体系”对ZY局财务管理的影响机制

4.2.1 政府会计改革与ZY局财务管理协同的理论分析

4.2.2 “双体系”对ZY局财务管理的影响过程

4.3 “双体系”下ZY局财务管理的优化动因

4.3.1 财务管理目标有待转变

4.3.2 财务管理要素亟待完善

4.3.3 财务管理内容急需优化

4.4 本章小结

5 “双体系”下ZY局财务管理的优化方案设计

5.1 框架构建:“双体系”的协调

5.1.1 管理目标

5.1.2 管理原则

5.1.3 管理要素

5.1.4 管理内容

5.1.5 框架设计

5.2 策略制定:管理内容的完善

5.2.1 预算管理

5.2.2 资产管理

5.2.3 收支管理

5.3 保障机制:内部控制的健全

5.3.1 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5.3.2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5.3.3 完善内部控制评价

5.4 配套措施:管理要素的优化

5.4.1 加快财务制度的更新

5.4.2 推动人员与制度协同发展

5.4.3 扩大信息系统服务范围

5.4.4 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模式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上一篇:计算技术汽车电子应用论文提纲下一篇:企业文化职业素质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