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2022-05-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摘要: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内课外、书里书外,每一种阅读都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提高,才是阅读教学效果的体现。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的阅读量都很大,可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却没有得到提高。本文旨在探索初中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的若干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对阅读都有独特的敢情。这不仅仅是阅读可以提高孩子文化修养,更重要是阅读可以拓宽思维,开启新的知识科学。潜移默化的人文培养,不仅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对学生精神领域具有宽广深厚的影响。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作用是巨大的,应收到更多重视。

一、为什么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

应试教育的特殊背景,使得教师过度地把精力集中在与考试有关的阅读方面,从而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字字珠玑,面面俱到,将一篇文章肢解得破破碎碎,毫无阅读上的感觉和享受。很多美文,并不需要一字一句地去分析解读,要让学生在自学自读中体验到美,领悟到生活,这才是阅读的真谛。另外很多教师缺乏对阅读文本的微观分析和宏观掌握。课堂上教师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课后不能进行阅读练习和吸收运用,所以阅读能力普遍不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激发出来,自然无法对优秀的作品进行美的感悟。教师需要在阅读课堂的形式活动上动一番脑筋,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带着愉悦的心情和领悟的头脑去阅读,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情趣内涵。

良好的阅读能力应该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发散、逆向和创造性思维。思维能力的提高,直接决定着阅读能力的增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整体把握认识学生的思维特性,通过层层挖掘,步步深入,培养学生优异的思维品质。异同发散,逆向推究,展开求新求异的阅读式思考,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关键。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阅读教学要从文本、讲析、温习等多个方面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让学生自读为主,让他们在阅读中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疑惑,真正锻炼自己的兴趣思维,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1]。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明确阅读意义,激发阅读兴趣,具体阅读目的。古往今来,阅读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意义,已经有很多经典的观点论述。培根在他的读书论里说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简言之,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和智慧。我们在讲台上不遗余力地讲透、讲细,不如更灵活优美地讲,让学生在醍醐灌顶的时候如沐春风。这是一项长期深远的工作,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持续的活动来支撑。例如在课前让学生轮流讲自己阅读过的故事或一首古诗词,保持和积累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典故轶事,激发和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悄悄地提升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自觉性和驱动力。

(2)选择阅读内容,掌握阅读方法,讨论阅读策略。读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是在与高尚的思想交流,而坏书则像毒药一般荼毒心灵。所以,阅读一定要有所选择。教师要引导学生远离粗俗,亲近智慧,以好书为友为师。在泛读中博览,在精读中思考,在选读中积累,在批读中质疑,在思读中升华。这些良好阅读方法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在日常课堂中的正确引导,要杜绝纯快餐式的休闲消遣阅读,让他们按照正确的方法,循着明确的阅读目标去体验阅读的快乐和智慧。另外,我们不定期举行阅读交流会,学生在一起讨论近期阅读的心得和感想,互相交流经验体会,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解答学生疑问,以进一步提高阅读的能力,培养各种阅读的技巧策略[2]。

(3)坚持课堂阅读的同时,抓紧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要改变单一课堂学习的传统观念,要知道课堂指导阅读和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课堂阅读教学也不能只围绕考试进行,要为课外阅读打下基础。所以,我们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摸索出一剂适宜的阅读妙方,对症下药,保持学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寻找到课内阅读联接课外阅读的契机,让学生将课堂的阅读理论实践到课外的自主阅读中,真正实现能力的延伸。从鲁迅的《孔乙己》想到他的《呐喊》全集,读《巨人传》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执着与顽强……诸如此类的联想连接式阅读,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在保障课堂阅读的同时,要积极培育课外阅读写作的园地,帮助学生明白知识运用的道理,让他们在自读中自学,自学中成长,在成长中领悟,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陈 发. 试谈中学语文阅读的文化性反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王凤军. 重视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质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1).

作者:陈早武

第2篇: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探析

【摘要】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已经向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初中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领会新课标要求,从多方面改进和完善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自主阅读教学 措施

一、新课标对自主阅读的要求和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教学成为生、教以及文本间开展对话的过程”。新课程要求7到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必须阅读两到三本名著,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得低于260万字。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阅读成为了关键部分之一。通过关注和训练学生在自主阅读方面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及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赏析水平、训练开放式和创造性思维。

二、现状

许多教师在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会采用传统的课题教学模式来代替自主阅读教学。强调答案的唯一性,通常以满堂灌的形式为主,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很多教师还会布置很多书面作业来代替学生在业余时间的阅读行为。这样一来,也从时间上大大限制了学生充分结合课内课文开展自主阅读。

三、措施

1.先学后教,注重学生主体

实施自主性学习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其依赖心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坚持让学生自己学习,老师再进行讲解,先阅读,自学,然后讨论,提出不同看法,形成新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始终处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如以《最后一课》为例,教师如按新课标教学,一般会用这种方法:“同学们好,大家都知道吧?我们伟大的汉语,是华夏民族的骄傲,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一;大家知不知道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表现,热爱汉语也是爱国,可是如果祖国主权遭受侵犯时,你们会更加有爱国的热情,当祖国神圣的国土遭侵略时,我想,大家的感受会到极点。现在我们学习法国爱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这就是“暗示”,这种模式会制约学生的思路,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实现。先学后教的模式,就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用心体会,在阅读中找感觉,循序渐进地感悟,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学习过程,不求答案的统一

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可以促使学生放飞想像,这样的课堂,是具有自主氛围的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要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结果。单纯的追求结果势必会走入教授的误区。要搞清阅读的目的是日常的积累和基础训练。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第三题:“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这样一来,学生在把握文章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开展拓展性练习,从而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意识和能力。

对于课文的内容,要全方位的予以理解,因为任何一篇传世作品,它的优点不是单一的,所以它的题旨决不会很简单,答案也不会绝对统一。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得出的评价就会有所不同。在学习时,可以先阅读再讨论,培养学生自己分析的意识,联系课文展开想象,让学生叙述自己独特的见解,对新颖的解释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3.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充分诵读,引发思考

自主学习的课堂,就是学生阅读分析为主,教师讲授为辅。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阅读、来理解,而不是老师急切地去灌输文章的信息内涵。在教师的合理安排下,学生对课文进行多次诵读,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尤其遇到感人肺腑的好文章,有感情地诵读,会让学生记忆深刻,比老师一味的灌输效果要突出一些。只有熟练地阅读,才能让学生有自动思考的意识,才能产生独特的感悟。只有积极的思考,才能更加对课文有兴趣。在《背影》教学中,学生通过强化领悟父亲的“背影”以及“我”的“流泪”情境,这就能够体现父子情深。学生看到父亲的“背影”,内心很难平静。在这种情况下,因尽量引导学生“对着父亲(母亲)的背影,我想说……”的句式,让学生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心中的情感,则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自我开展对话,可以增强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和提高。

4.课内外相结合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文字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和集散地。老师在课堂上要尽自己的所能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会分析和感悟,要让他们体会读书的乐趣,并从生活中吸收于人于己有用的东西,充实自己的文章。还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想像力与人共享阅读的美妙,通过阅读开拓视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教《变色龙》时,让学生阅读了小说,查阅相关的表演资料,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表演。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

5.阅读教学中加强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地进行学习。对于新知识的认知,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表明个人的观点,要带着兴趣学习,这样才能享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需要在阅读中完成,语文素养也要在自主阅读中生成。质疑释疑能力的作用很大,这体现在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创新能力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启发的形式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结论,鼓励学生推陈出新,勇于探索。如在讲授《邓稼先》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作者先写历史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可以让学生先建立初步的印象,产生思考的兴趣,然后再提出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的问题。

四、结束语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课标对初中语文自主阅读的要求和意义,其次分析了自主阅读教学的现况。在此基础上,问题提出要在自主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质疑释疑,课内外相结合,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充分诵读,引发思考以及先学后教,注重学生主体。这样就此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学能力,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建明.把时间还给学生——初中语文教学“自主阅读”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

[2]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5 月第1 版

[3]刘涛彩.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1)

作者:苏丽文

第3篇: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探析

摘 要:初中生语文在新课改的提倡之下,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学生们的自主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所以,本篇将从三个方面:简单谈谈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浪潮的推进,考试要求的改革,对于初中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大部分初中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然,除了学生自身的懒惰之外,还有受到学习压力的制约,学业繁重,课堂作业较多;高科技产品的繁荣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低头族的出现,快餐文化的兴盛,成人们都沉溺于其中,学生的自制力更是有限的,书籍的价钱也不便宜。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学生们不阅读,不想阅读,没时间阅读。阅读本身是一件趣事,但是因为种种压力,却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甚至难以承受。而考试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只增不减,这也造成的教师的困扰,教学任务需要完成,学生成绩需要提高,学生压力需要减小,各种矛盾冲突碰撞在一起,许多教师都会列出书单,提醒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可正是因为如此,学生中没有几个人是真正阅读的。在国际统计的数据中显示,中国人每人每年的阅读量相比较发达的国家差距很大,阅读能够让人学会思考,学会冷静,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可以看一些深层次的书籍,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有必要引领学生学会阅读,习惯阅读,体会阅读的意义。所以,本篇将从三个方面简单谈一谈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的教学。

一、正确认识阅读,从课本做起

阅读,并不仅仅是看书,而是用心看书。阅读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兴趣,并非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为了彰显自己的优秀。初中生之所以将阅读当做一种形式或者一种压力,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阅读的意义。所以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什么是阅读,阅读有什么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拓展一些名人的事迹或者展示一些名著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书籍的奥妙。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读书的看法,以便教师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的所在之处。阅读是可以伴随终身的,阅读的效果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突显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考验。课本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书本,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课本,而不是仅仅看作参考资料,体会每一章节安排的妙处,每一篇文章的可圈可点之处。学习每一篇课文,不能落入俗套,简单分析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谈谈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看法并且进行交流。教师应适当拓展课堂内容,例如文章作者的其他优秀的篇目,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目。学习一篇新的文章,需要反复诵读,领会作者的意图,感受文章的深刻,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以及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学会分析文章的题目,有些题目开门建山,有些题目略有深意,可以将这些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平时的写作中去。其次要分析文章段落的主次,找出文章真正要表达的含义。例如《我与地坛》不仅仅讲了作家与地坛,更重要是突出作者与母亲的相处关系,赞扬的是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的母爱。最后结合课后习题深思总结文章的深意。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千挑万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能讲授的课文有限,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教会学生们正确认识阅读,理解阅读,掌握阅读方式方法。

二、掌握有效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三步法”“勾勒法”等等,但是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教师应该多向学生普及一些名人读书的方法和故事,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教训。读书需要心静,切勿浮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寻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阅读需要做相应的笔记,记录当时的阅读心情,记录不懂不明白之处。学生进行阅读,也就意味着教师更需要阅读,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为学生做榜样。教师应该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阅读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需要每日都坚持阅读,不必贪多,也不能过于偷懒。教师应该建立相应的阅读机制,制定一定时期内的阅读目标,组建阅读小组,不定时进行抽查,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并进行一定的赏罚。但是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过分功利性,以免造成学生对阅读的排斥。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书友活动,例如推荐书籍、名人经历学习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之间增进友谊。教师还可以通过导读的方式,利用课堂时间朗诵文章的优秀段落或者讲解某一个精彩的片段,既可以增加学生对书籍的了解,也可以加深学生的读书印象。

三、多方位阅读,分享阅读成果

在如今,高科技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利用电子设备阅读也成为人们阅读的最常见的方式。电子书要比纸质书更加人性化,更加方便,价钱也要相对便宜一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子设备与同学进行阅读交流。但是电子书籍鱼目混珠,非常杂乱,更有很多几乎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的网络小说。相比较经典名著的枯燥无味,网络小说显得特别受欢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分辨良莠,正确对待名著,积极从名著中汲取精华。大部分经典名著被改编成电影或者电视剧,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与学生一起观赏影剧,既可以让学生对名著有所了解,加深印象,也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阅读名著。对于网络小说,并不能一概而论排斥贬责,也还是有些优秀的网络小说,例如改编成电视剧影响较大的《甄嬛传》里面所涵盖的古代礼仪常识与养生知识是值得一看的。学生也恰好喜欢有意思的网络小说,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搞一些文学小活动,例如用甄嬛体仿写一段话,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阅读面需要一定的拓展延伸,可是学生的阅读精力有限,理解能力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多进行指导分析,在课堂上适当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打开视野,深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为了提高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在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阅读的重要意义,端正对待阅读的态度,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认真学习课本上涉及到的文章,并且普及作者其他优秀的作品。其次,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学习前辈们的经验教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多组织相应的阅读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拓展知识面,多方面了解知识,适当结合高科技产品,以及优秀的网络小说,增进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初中语文自主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郑西银.阅读教学的智慧[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

[2] 蔡少军.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吴璀长.初中语文写作指津[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

作者:熊艳艳

第4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探析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是比较关键的内容,通过阅读能让学生认识新的词语,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熟知情感表达的深层含义。但实际上阅读并没有成为教学的重点,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以培养兴趣为突破口,营造语文阅读教学的氛围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靠教师或是家长的强行规定,就算学生肯阅读,也不会是主动和积极的,其学习效果也肯定不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 由课前话题引入,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和注意。话题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可以由文章的标题引入。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问学生通过标题能否知道文章的主要描述对象,学生可能会认为答案肯定就是于勒,但通过阅读会发现于勒并不是主角,他是作者采用插叙的方式进行介绍的,并且只出现在全家谈话和在游艇上的章节中,所以说真正的主角是菲利普夫妇。同理,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虽然文章表面上写的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但作者实际上是要通过对这些美好回忆的描述,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对自由和知识的追求。实际上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具有这种特点,如果教师能把握文章的思路,将这种与之前学生的想象有差别的话题引入课前教学,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有针对性地逐层设置问题,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持续性。教师根据文章内容逐层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不仅能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更加熟悉,也能使其在对问题的解答中找到阅读的乐趣。仍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教师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设置关于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让学生通读文章,思考既然于勒不是文章的主角,为什么要以他的名字拟题而不直接拟为菲利普夫妇呢。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可知:于勒作为文章的线索,虽然有关他的章节不多,但是他的命运对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这也是作者以此为名的原因。最后在对文章的结构、新词以及修辞手法等进行讲解后,再设置于勒的出场安排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采用插叙的方式等问题,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的了解,明白其用意是体现剧情发展的曲折性和讽刺性意味。

二、课堂教学自由开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1. 采取以学生为主的阅读教学策略。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主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指引和导向的作用。由于相距年代较远,文言文读来比较枯燥乏味,所以要采取有别于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比如教学《出师表》这篇文章,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查资料,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或是由教师讲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小故事,让学生的兴趣更浓,使之产生阅读的动力,再要求学生按照写作顺序翻译文章和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教师只作评价,纠正其错误。这种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多阅读,也能降低阅读的枯燥乏味,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2.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都是依照教案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观点。比如在《变色龙》中有一群看着赫留金哈哈大笑的人,教案和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群人是庸俗、麻木的看客,但有的学生认为这群人不仅是麻木和庸俗,而且是清醒的麻木,因为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对这种个性体验和不同的见解,教师就不能否定,而要让学生自由地想象和思考,不隐瞒自己的看法,大胆地阐述,否则会打压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三、调动情感体验进行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部分文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学生曾有过类似的亲身体验,比如《石榴》和《山中避雨》等。对这种文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以《山中避雨》为例。在授课前,教师先让学生讲述自己避雨时的情景,说一说自己是会看周围的景色还是行人,或者如果自己描述这种场景会采用哪些手法等,让学生与文章在情感上有相通点,在阅读时也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能与自己之前的想法形成对比。

再比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也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几次冒险的经历,当时父母或是朋友的态度,不同国家的父母对孩子冒险持什么样的态度,造成不同态度的原因是什么等,将学生的个人经历作为重要的阅读资源,也能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四、阅读互动式教学的策略

互动式策略在教学中应用较多,通过采取师生互动或者生生互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营造教学氛围。比如在教学《真正的英雄》之前,让学生探讨他们心中的英雄应该具备哪些特点。这是比较开放的探讨,也是师生互动的方式之一。另外,在生生互动中,主要通过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展开小组探讨。比如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我国宇航员升天、完成环球旅行需要多少时间、载人上天需要哪些流程、要进行哪些准备等问题。这些讨论无论对错只要学生参与其中就行,然后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利用图片、多媒体视频展示来完成。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兴趣为突破口,营造语文阅读教学的氛围,开展自由开放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采用互动式阅读教学策略,有效改善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第5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探析

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探析

语文新课程贯穿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它的颁布,为我国的教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实施,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开辟了一方崭新的天地。根据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初中语文新课程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实践能力、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立足于人的发展,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教育与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初中语文新课程的阅读教学同样应该体现智、能、情的价值取向。对初中生的要求,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与情感、灵性的启迪,使语文的思想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充分体现。

1.增进学生的智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陶冶情操、丰富感情、锻炼意志、健全人格,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为此提供了方便。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民族共同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养成尊重祖国语言、文学,并在运用中逐步达到完美,规范的目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语言潜能,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与思维方式,为其营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促使其在课堂与课外的日常生活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亲身参与提高语言的表达,写作能力,提高智力。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个性与探索精神,并促使其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独立判断的智能。

2.培养学生的能力。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蕴涵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心理习惯等丰富而多彩。汉语还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形象性、表意丰富性的特征。因此,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应通过对文章的诵读与感悟,培养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阅读不同文化背景下作品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能做出独立判断的能力,阅读后能吸取有用信息,剔除无用、有害信息的能力,合作,整合阅读中能博采众长的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遵循汉语教学规律,促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3.丰富学生的感情。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学息息相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与文化品味,充分发挥语文课培养学生健康情感、高尚情操与健全人格的功能。诱发与培养人的灵性是阅读教学的明显特点。灵性是人在对语言文字感悟方面所具有的潜在素质,与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与创造力相通。因此,启迪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灵性的启迪,将诱发、培养学生的灵性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灵性,以实现语文教育在培养,丰富人的感情方面的特殊作用。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阅读教学目标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进行策划与选择的过程。深入研究阅读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1.以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是以旧经验为基础的,对新知识的摄入实际上也是对原有知识的改造和重组。长期以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感情体验,将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上,书本里的各类语文知识点的分析上,语文教师大多强调课文的背景、分析、评价与结论,学生大体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位置。这样,阅读教学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生活情趣与人文魅力。语文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尽管初中学生阅历有限,但绝大多数语文所叙述或描绘的,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实,揭示的也是学生能够理解的事理。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尽可能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与生活世界当作课程资源,以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新知识。

2.以学生的阅读感悟与生活体验为基础,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不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也就不同,所领会的作品的含义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阅读教学方法不应回避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差异、理解差异。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阅读教学理念上的明显进步。要使语文新课程的阅读教学在实践上也与之同步发展,就必须营造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开放性的教学氛围,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倡导学生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课堂提问设计要有民主,开放意识,要善于捕捉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3.以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为手段,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语文新课标指出:“各地区都蕴涵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浙江历来为“人文之渊藪”,目前又在建设文化大省,课程资源特别丰富,开发利用的条件也特别优越。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课程资源的地位认识不足,作用发挥不够。课内教学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和补充。两者的和谐统

一、有机结合非常有利于实现阅读教学由课内到课外,由课外到课内的印证和转化。促成课内学习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有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理论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能有效体现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新理念。

4.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基调,提倡并实行个性化教学。“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个性化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其形成一种自主的、和谐的、不同于他人的独立人格。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应从预设封闭走向生成整合,促成语文阅读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由课堂向生活、由语文向人文拓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人格发展整合起来。语文阅读教学应从静态理解走向动态感悟。语感是语文能力的独特体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相机点拨,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领悟、体察阅读内容,并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特别应从统一求同走向多元创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大力营造浓郁的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在批判继承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比较、联想,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多维发散,系统组合,使之跳出复制性思维的框架,充分释放多向探索的潜在激情,突破陈规陋习的束缚,优化其语言思维品质,发展其独立自主、求新求异,张扬学生言语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展言语主体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前瞻性,其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阐释既为语文教师留下了自由驰骋的空间,有利于语文教师拓宽视野,转变观念,也对语文教师特别是在阅读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并大胆实践现代阅读观。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的能力,并首次提出了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新课标还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作了阐释,对课外阅读作出了要求。而这些要求与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都相去甚远。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并大胆实践现代阅读观。坚持以读为主,突出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与情感体验;重视学生阅读的个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语文阅读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运用语言的能力。

2.更新知识,及时调整并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较之旧教材,新教材的最大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这些变化无疑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给教师发挥聪明才智留下了空间。然而与此同时,也给教师更新知识,调整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涉猎更多的作品,了解并掌握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及时汲取最新知识,最新成果。从事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广博而专深的学识。

3.培养品质,以自己的个性促成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教师的个性就谈不上学生的个性。而教师的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的形成,绝非信手拈来,一蹴而就的易事。教师的个性能影响并带动学生的个性,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能优游自如地将学生引领到作品面前,和学生一起感受和领悟语言之美,情境之妙,使学生对语文课有期盼的语文教师并不多见。语文教师需要着意培养自己的人格,让学生期待感知与思考,期待获得惊喜,期待语文教师带给他们一个独立的世界,一个美不胜收,能给人新发现、新体验的世界。而欲达此目的,语文教师就必须下大力气培养自己的个性,不断“充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探索,在求同的基础上求异,在维护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殚精竭虑发展学生多姿多彩的个性。

4.刻苦钻研,革新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在致力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责无旁贷地肩负着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思维教育、人格教育的任务。朱自清先生曾说:“语文学科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语文新课标提倡开放式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的五彩缤纷,自然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大纲要求阅读教学重视感受、体验、咀嚼、涵泳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感受、领悟、吸收、消化的过程。要使这一过程适应现代观念下的阅读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力求教学方法求真,务实,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6篇:文辞律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遵循的是“先生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毫无主动性。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以及情感上体验也越来越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出发点,就其教学方法作简短的探析。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阅读 教学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其一大前提是学生的兴趣。学生是否有兴趣,往往决定了教学的成败。而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学生直面文本,主动并专注的去阅读,从而获得一定的感受。但若学生本身对此毫无兴趣,那么阅读教学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便是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的第一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幼时记趣》一课,选自清代散文家沈复的《浮生六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沈复的一些童年记忆,文风纯真质朴。然而,这篇课文是采用文言文写成,因此在阅读时,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阻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某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并没有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而是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些和学生的童年相关的事物的图片,诸如捉迷藏、放炮竹、捉瓢虫等,同时配上舒缓的钢琴曲,使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充分放松,课堂气氛变得和谐。这些图片的内容和学生的童年经济极为相关,学生们纷纷来了兴致。之后这位教师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经历和趣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打开了话匣子,纷纷讲述了自身童年的一些事情。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了认识上、情感上的共鸣,使教学的氛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当学生越发活跃、兴趣更加浓厚之后,这位教师又适时说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也是作者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味记忆。但是,几百年前的人的童年经历,和现在的我们的童年经历会有什么不一样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阅读,然后总结总结作者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都有哪些不同和相同之处。”于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纷纷带着“寻找不同”的好奇心以及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对这篇课文的阅读。课堂教学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善于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课文产生好奇,甚至是喜爱之感。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经历的是一种主观上的体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从所阅读的作品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情感会受到熏陶,思想会得到启发,审美情趣会得到提升。这些作为学生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他们的阅读成果,这种成果是宝贵的、无价的。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有责任教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自己得到的感悟随时随地记录下来。而这些被记录下来的思维火花,又使得学生见证自己的成长过程,从而进一步催发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件良性循环。然而,学生由于心智往往不够成熟,阅读所得的体验经常是零碎、分

散的。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记录,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体验进行思考、反复咀嚼,最后做成读书笔记。

某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都会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尤其是对古诗词的读书笔记。在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同时,这位教师还会适时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批改和指点,并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阅读书笔记,评比谁的读书笔记最优秀。在这位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得以将自己的感悟以直观的方式记录下来,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掌握了良好的阅读学习方法。

三、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

阅读教学要求在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决不可以自己的思维去诱导学生。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的灵感才能得到激发,才能从阅读中有真正的收获。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的只是学习方法,其后便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实现自我综合素养的提升。

某位教师在讲授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并没有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这位教师一开始便避免了先入为主的情况的发生,在带领学生熟悉了一遍课文之后,便要求学生先进行阅读,然后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换感悟。在整个过程中,这位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适时地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而在这位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纷纷手脑并用,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提出了诸如“为什么这篇文章要以背影为题?”这样的问题。正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倡导下,教师和学生的之间的角色也在不断改变。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视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这无疑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的,也是有益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日后发展的。 总 结: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比例。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方法的传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卢朝忠.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10) [2]熊广银.初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探讨[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2(2) [3]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7)

第7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的探析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贯穿整个语文教学。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完成学以致用的过渡,同时从外界吸收新知识。而拓展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立足课本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很有必要。故而,本文将在结合教学实际的情况下,探析一些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59

古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一生的时间有限,不能事事亲历,但可以通过读书汲取别人的经验和知识,阅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鉴于小学生的身心状况,在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选取一些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拓展阅读教学效率,对学生拓展阅读进行有益和有效的引导。

一、立足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阅读的东西很多,不过他们往往缺乏耐心,所以需要以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让他们做乐知者。小学生阅读面通常很窄,教师授课之时可以适当引申。例如,讲到《静夜思》时,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查找李白的其他诗歌,甚至在课堂末尾讲讲诗人有趣的生平事迹,如李白持剑入长安的书生意气以及对神仙的向往,这些轶闻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对他的兴趣,且由于放在了课堂末尾也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会影响正常教?W。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例子,语文课本源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若广开思路,可以通过课本内容引申出许多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进而引导他们自主阅读。除了利用课本内容抛砖引玉外,还可以通过时下热播的电视剧或电影等,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甚至可以用一些学校附近的名胜、季节气候等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人文地理书籍。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点很多,在选取这些点时,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筛选。

二、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创造优质的阅读资源

小学生的世界观正处在萌芽时期,对他们而言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尤为关键,既要获得足够丰富的知识,又要获得对身心成长有益的知识。故而,这里所说的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指要创造对小学生身心健康有益的阅读环境,还要注意创造适合小学生的阅读环境。一些过于艰深或不利于小学生身心成长的书籍,不宜引入他们的视野,因此在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在阅读方向上进行引导。在拓展学生阅读面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阅读时间是否充足、拓展阅读的书籍是否对学生成长有益。

在创造优质阅读资源方面,可以订一些学生期刊如《课堂内外》,除此之外,还可以精心挑选一些书并将书名列成书单,作为学生的寒假或暑假作业推荐学生阅读,同时让学生罗列出自己最喜欢读的书,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推荐。除了这些外,还可以创造班级图书角。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授一定的阅读技巧

传统的课程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往往较为枯燥。而阅读对于大多数天性好动的小学生而言,无疑也是一件较为枯燥的事情。故而,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阅读活动增加阅读趣味,既能丰富传统的课程教学,又能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如开展读讲比赛让学生讲自己读过的书,讲的内容通常会是一个有趣的题目、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道理、一个动人的故事。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可以创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进一步丰富阅读资源,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作用和魅力。小学生的成长环境除了学校还有家庭,因此,想要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家长明白,拓展阅读并不是读没用的书,而是一件对学生成长有深远意义的事情,并告知家长一些促进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家长一起帮助学生落实阅读任务。

除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外,还应该教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在阅读中一些阅读技巧可以很好地提高阅读效率,增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这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很有益的。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划重点、寻找关键字、概括段落大意等方式强化学生的阅读技巧。除此之外,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内容通常会很丰富,然而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故而可以让他们在读的时候做好读书笔记,避免出现读到后面前面已忘的情况。由于读的内容很多,在落实拓展阅读作业的时候,大多应以写阅读总结的方式进行。课文阅读和拓展阅读的技巧应用有所不同,在拓展阅读时,选择科学的阅读技巧,对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束语

在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下,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很有必要。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可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学到许多有用的新知识,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学生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给予拓展阅读教学足够的重视,从多方面入手深化拓展阅读教学,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莫 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2).

[2] 徐高厚.施 铮.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3] 李 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6).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城关小学 725400)

第8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策略探析论文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最多的知识,发展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可以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下面通过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认为只要给学生把教材内容讲解透彻,就可以提高阅读水平,不注重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很死板,学习效率也很低,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阅读水平就在兴趣中得到提高。比如:阅读《大海睡了》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听过大海睡觉吗,大海如何睡觉呢”,学生肯定会感到诧异,产生“大海还会睡觉”的疑问,这个问题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想往下阅读这篇文章找到答案,体会“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的情境。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什么、如何学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决定自己的学习,这样的课堂缺乏互动性,学习效率也很低,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的主角,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阅读水平就在主动学习中得到提高。比如:阅读《小河与青草》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小河和小草互相帮助,小河才能更清澈、小草才能更碧绿,学生意识到同学之间也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三、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认为课堂气氛属于外在的环境因素,对学习影响不大,内在因素才是关键的,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不能管好自己,这样的课堂缺乏快乐性,学习效率也很低,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以阅读为乐,阅读水平就在快乐中得到了提高。比如:阅读《世界多美呀》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眼中美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争前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的说美丽的世界中心想事成,有的学生说美丽的世界中有各种好玩的玩具,还有的學生说美丽的世界中有很多好吃的……通过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教师再问“那大家知道小鸡眼中的美丽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吗”,从而在活跃的氛围中开始本篇文章的阅读,从而体会小鸡看到“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的美丽世界之后的欣喜之情。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板书的形式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写起板书来很费力,学生看起板书来也很枯燥,这样的课堂缺乏现代性,学习效率极低,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多媒体中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让阅读的现代性更强,学生也可以对多媒体中展现的内容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阅读水平就在现代学习中得到提高。比如:《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乌鸦喝水的过程,“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起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直观地看到了乌鸦开动脑筋喝到水的过程,并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事情也要勤于动脑筋。

以上内容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水平的策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阅读水平,不要因为自身水平的不足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改正自己的策略;教师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找到更多可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秋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南北桥。2016(10)

[2]冉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

第9篇:探析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实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课堂,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应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力求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发挥出最大的课堂效益。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而且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而所谓的高效,就是要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书育人的目标。而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几点是值得和大家共同商榷的:营造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开束缚,让学生自由、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一、放手的爱,给学生营造“多彩”的课堂氛围,彰显学生个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营造活跃式的课堂氛围

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参与活动的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表现欲大大增强,思维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人云亦云”,帮助他们确立自主的人格。如我在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先是让学生反复的诵读诗文,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动笔画出曲中所描写的景物,写出字里行间所流露作者的情感,班上的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充分的进行想象和联想,所画出的画个性色彩十足,风格各有千秋,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被调动,图画完了基本上能当堂背诵下这首小曲。这种活跃式的课堂氛围,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轻松地掌握了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在语文课上倡导教学民主,推崇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让自己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信的朋友,对学生不成熟的甚至是荒诞的想法,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因此,我的课堂总是洋溢着浓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息。学生思维活跃,想法标新立异,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为学生个性流淌的舞台,语文课堂的效率得到提升。如我在讲完《羚羊木雕》这一课时,在班上开展了以“金钱和友谊”为主题的辩论会,在论辩过程中,正反双方唇枪舌战,谁都毫不示弱,充分展示着自己个性风采。通过辩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锻炼,同时还让学生爱上了语文学科,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而我也由以往的课堂“独裁者”,退居为课堂中普通的一员,为和谐平等教学氛围服务,和学生享受着一起辩论的乐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古语有:“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为学生营造五彩缤纷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妙的导

如教学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时,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故宫的格局及其作用,对去过故宫的孩子学习这篇课文很简单,但对没去过故宫的孩子要让他们想象故宫雄伟壮丽的外观,布置精美的内景,和谐统一的布局是很难的,为此我在课文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以“旅游”形式,让学生看故宫的视频,了解故宫的各个部分及功用,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空洞的想,同学们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趣味的想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灵魂,是创新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飞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可以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可以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展其思维的空间,实现其认识的飞跃与突破。

如我在讲魏明伦《变脸》这篇课文时,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变脸视频,让学生对变脸有初步了解,然后听读课文录音,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了解课文内容,最后学生们分别猜想狗娃的最终命运,以及和水上漂未来的生活,因为学生对话剧后面的情节不了解,所以想象出的话剧结局是多种多样,极具个性色彩。

3.多样的写

运用想象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编故事、续写、扩写等作文训练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4.创意的画

如我在讲九年级《词五首》时,课文的五首词中有三首词有插图,我先让学生根据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文内容,然后在给学生补充没有描述的内容,剩下的两首词我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再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创意的画,画出词文展示的画面。每个学生热情高涨,都动笔进行创意的画,最后我用多媒体将学生所画的画投影出来,共同分享学生所画成果。通过创意的画,学生加深了对词文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三、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是促进高效课堂的关键

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可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教学形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实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课堂,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应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力求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发挥出最大的课堂效益。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勇敢地去迎接新课改的挑战,通过我们的不断学习与实践,一定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把新课改推向一个新的领域,也才能不辜负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上一篇:如东县政府工作报告下一篇:消防践行使命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