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内科护理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相关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某医院的神经内科中的2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其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对这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对比。

第一篇:内科护理论文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

【摘要】呼吸内科的重症病患的医疗特点是病情骤发、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施以合适的护理可以极大限度地降低病患的死亡率。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医院;医疗;治疗

就医于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极易在较短时间内陷入危重境地,这类病患的病情普遍较为危重,因此由于长期用药,已经对常规药物形成了一定的抗药性,所以针对别的病患迅速起效的药物,对这些患者却起不到应起的作用,致使这类病患的病情的恶化发展快,常致呼吸衰竭死亡。2008年11月——2010年11月共计收治298例重症病患,在对这些病患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适宜的护理对于重症病患极为重要,与提高重症病患的抢救成功有着必然的联系。

1 临床资料

病患共计有298例。

其中:男计有194例,占总病患比率的百分之六十五,女计有104例,占总病患比率的百分之三十五。年龄范围在19-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岁。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病患计有70例,占总病患的比率为百分之二十三,哮喘病患计有59例,占总病患的比率为百分之二十,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计有169例,占总病患的比率为百分之五十七。

其中:病愈或好转的病患计有278例,占总病患的比率为百分之九十三,紧急抢救的病患计有63例,占总病患的比率为百分之二十一,其中抢救成功的病患计有49例,占总被抢救病患的比率为百分之七十八。施以气管切开术计有18例,占总病患的比率为百分之十八。

2 护 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1.1 意识观察 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精准的判断能力,否则误判会给重症病患带来困扰,漏判则会导致病患的死亡。护理工作者的早期正确预判对于医生抓住最佳的抢救时机极为重要。现在好的三甲医院的ICU中已经全部安装了摄像头以便医生与护理工作者们能够及时观察到重症病患的状态,当这部分病患出现了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反常、头疼、夜里烦燥、白日渴睡、失去正常反应、双手震颤等表征必须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以便以及施救处理。

2.1.2 呼吸观察 呼吸中也有学问,有经验的护理工作者可以从病患的呼吸中发现潜在问题。

呼吸过快或者呼吸过慢=早期呼吸衰竭

深而且长的呼吸=酸中毒

慢而且浅的呼吸=碱中毒

快而且浅表的呼吸=肺部病变嚴重甚至有感染的可能

阵发性夜间端坐呼吸=左心衰

对呼吸现象的耐心细致观察可以辅助医护人员对病患的早期诊断。

2.1.3 输液的观察 对输液的观察也是考察护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指标。应对重症病患在输液过程中的表现密切关注,随时通过折叠输液管,观察回血现象判断输液是否正常,观察病患的针口处的肿胀情况以尽量发现病患的输液是否误入了皮下。

氨茶碱静注时的注意事项是稀释后缓慢滴注,保持在每分钟30-40滴,过快则会造成血压骤降。

静注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患的呕吐、气短、心律失常、恶心等的现象。发现这些现象要及时向医师汇报。

2.1.4 咳嗽咯痰观察 对于呼吸系统的病患的咳嗽咯痰的观察至关重要。必须密切关注病患的红色痰液,这表明病患有出现急性肺水肿的可能。

2.1.5 生命体征和尿量观察 呼吸系统病患的危险症状之一就是心源性休克,当护理人员发现病患的尿量减少、血压降低、神经系统紊乱、循环衰竭时要及时向医师报告以便医师快速及时处理。

2.2 临床护理

2.2.1 药物治疗护理 药物就是一把双刃剑,这种效应在某些药物上体现得极为充分。比如氨茶碱,这就是一种较为极端的药物,其疗效剂量与致毒剂量十分的接近,这种药物就对医师乃至护理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临床上必须根据病患的体重、受药情况、抗药情况、等对用量与浓度进行精确的控制,以免因药致病给重症病患造成过度医疗的严重后果。

在护理工作中还有一类药物也需要加以关注,那就是受体兴奋剂类的药物。这类药物的起效作用是可以抑制炎性介质并能够促进痰液的排出。这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心率与心律进行实时监测。

呼吸重症病患的常用药物也是护理人员必须了解的一类药物,这类药物通常用来治疗哮喘,具有松弛气道平滑肌并可以降低气道反应作用。

这里要说明一个护理技巧:对于重症病患通常要开辟两个给药通道,即两条静注通道。一条专门用于特效药物,一条用于普通性药物。在做静脉用药前必须了解患者用药史,如48h内有口服茶碱者,静脉使用茶碱应予避免或减量,且应监测其血药浓度。静脉注射时速度要缓慢,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抽搐等毒性反应。注射药物后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吸入制剂时要注意吸入方法和副作用。

2.2.2 氧疗及卧床护理 患者应取半卧位,这样腹部及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荷,膈肌下降可增加肺活量,减轻呼吸困难。为防止呼吸抑制,常使用于持续低流量给氧,流速1-2L/min,氧浓度在24%-28%之间。持续低流量吸氧是尤其是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住院后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之一给氧方式为鼻导管或鼻塞。氧疗过程中需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开鼻塞再调节流量,以免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塞,再关氧气开关。氧气可缓解气急,增进食欲及睡眠,又可降低动脉及左心负荷,对此,患者常感舒服。但也造成患者心理上对氧的依赖。所以,在病情好转时应逐渐减少吸氧时间,直到完全撤去。此外,氧疗时还应作血气监测。给氧过程中,定期观察氧疗情况。

2.2.3 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护理 在补充足够液体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进行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2.4 口腔护理 临床用大量抗生素抗感染时患者常可出现口腔菌群失调,导致霉菌感染,做好口腔护理不仅是清洁口腔,更主要是观察口腔黏膜变化。

2.2.5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发病急、症状重,入院后多有烦躁、失望、恐惧等心理,护理工作者应做好安慰、解释、劝导工作。

3 结束语

通过对31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总结出护士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的特点,善与患者交流了解并掌握其心理状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积极预防并发症,才能成功的救治患者。同时重视恢复期的全面综合护理,加强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对防止疾病的复发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绍光.危重型哮喘及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3,6(10):805.

作者:陈爱萍

第二篇:护理干预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内科护理中,护理干预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0例内科患者,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护理等。经过三个月的护理干预,最后分析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整体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100例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疼痛率,心理状况改善,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科护理;护理干预;护理质量;影响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84

临床上,内科疾病比较复杂,病程长等特点十分突出[1],而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等问题对患者身心的影响更为显著,阻碍了患者病情的有效治愈及康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我院仔细观察并分析了100例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护理方法,取得满意结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0例内科患者,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20-60岁,包括3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2例脑梗死患者、30例冠心病患者及13例其它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为内科常见病病人。

1.2方法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护理等。

1.2.1饮食护理多摄入易消化、多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注意控制食物的总量,种类可以不限,要多餐少食。如果饮食过饱,那么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极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肥胖患者、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心脏病患者等最好食用低胆固醇或低脂的食物。患者严禁食用刺激性的实物,严禁烟酒。患者要少喝水,少食用含水量多的食物和水果,有些患者并不知道哪些水果和食物含水量大,因此要协助患者了解这些食物和水果,并且做好登记表。限制患者摄入钠盐的量,这样可以预防水肿,即便已经出现水肿时,也可以减轻水肿。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取低钠、无盐、低盐的饮食,液体入量要小于75ml/(kg·d)。

1.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的信任心理,使患者的不安心理有效消除,积极配合所有的治疗方案。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与患者进行心灵和思想上的交流[2]。要做到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若是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可以要采用心理疏导法、音乐治疗法等方法。为患者配备责任护士,在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仔细观察、分析患者的异常心理特征,依据内科患者孤独、悲观、自卑、焦虑恐惧等异常心理,在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

1.2.3健康教育在进行观察后第一个月,采用集中教育方式,用通俗语言向患者介绍内科疾病一般知识,如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情况等,提高患者对内科疾病的认知程度,消除对疾病的误解,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治疗。

1.2.4药物护理[3]向患者宣传药物治疗必要性,让患者充分了解正确用药的重要性,遵照医嘱用药。帮助患者建立治疗档案,每周回访一次,监督病人用药情况,提醒患者复查,及时观察治疗效果。

1.3统计学处理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内科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内科疾病频发。在护理学专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内科护理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专科理念及专业理论和技能亦在不断地更新和提高。当前内科临床护理无论从服务模式、工作理念、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上均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在内科护理中,需要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特点、需求等,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人性化。

对于存在恐惧焦虑心理的患者需要对恐惧焦虑程度进行评估,依据具体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4]。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讲授,包括疾病的发生、转归等状况,表明患者稳定情绪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正确的引导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使恐惧焦虑心理得以消除。为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的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解除自身的精神压力,使患者振作起来,积极与治疗护理工作相配合。并尽量多给予关心和问候,进而消除患者的孤独感。护理人员应通过有效沟通,减少患者的猜疑与误会,多与他们进行交谈并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5]。

本研究通过对100例内科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护理等,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整体健康情况,躯体功能、社会性功能、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且机体疼痛率下降。综上所述,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疼痛率,心理状况改善,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晓敏.老年病人的情绪变化与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7):123-124.

[2]王美芝.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实施优质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0):109-110.

[3]申秀银,朱述俠,王苗苗,等.连续护理干预对门诊无痛内镜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A].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2周年纪念大会暨2012广州(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09.

[4]王桂清,戴莺南,吴卫民.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反复住院诱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原医刊,2007,13(2):114-116.

[5]王四宝.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421-423.

作者:王燕芳

第三篇:神经内科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相关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某医院的神经内科中的2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其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对这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加强建立了健全的护理管理机制,从而大大降低了神经内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结论: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采取更多有效的防范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更优良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安全隐患干预措施

通常情况下,由于神经内科的护理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加大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难度,也是当前大部分医院中护患关系紧张的重点科室之一。并且,大多数的神经内科患者具有发病中、致残率高的特征,一旦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不到位,就很容易与患者以及家属之间产生纠纷。因此,如何提高神经内科护理水平,缓解护患关系,是我国目前很多医院都十分关注的内容。因此,笔者就重点对神经内科護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过去几年间我院神经内科所收治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33名,女性患者117名,患者年龄从41岁到78岁不等,平均年龄(67.5±3.2)岁,住院时间(17±5)d。将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125名,依次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及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

在250名患者中开展常规临床护理工作,同时针对试验组的患者实施安全隐患防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

二结果

125名试验组患者中出现护理安全事故16例,占12.31%,而经过防范措施干预后的试验组发生安全事故5例,占3.55%。由此可见,通过护理安全管理及教育,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长效的护理管理机制,神经内科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三神经内科护理护理安全隐患影响因素分析

1.护理人员因素

(1)护理人员缺乏护理意识

现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的护理人员更多的是关注于物质追求方面,为患者尽心尽力护理的护理人员越来越少,再加之每一个护理人员文化程度不同,自身具备的职业素质修养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护理服务的意识薄弱,大大降低了神经内科的护理服务质量。

(2)护理人员技能水平不高

目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用品被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然而,这些全新的护理知识内容也要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进行认真的学习,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但是,由于部分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很难快速接收到新事物,无法很快的使用新设备。这也是我国神经内科护理水平一直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之一。甚至还有部分护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甚至在没有经过医生叮嘱的情况下就随意进行操作,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3)护理管理工作不到位

我国现有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数量依旧无法满足于现代临床需求,而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神经内科患者需求的矛盾所导致的。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对护理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在很多神经内科都缺乏完善的人事管理体系,再加之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一些护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这就加大了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应当引起院内领导的高度重视。

2.患者疾病因素

众所周知,神经内科的病情发病特点是突发性较高、病危严重等,根据不同的病情程度产生不同的意识缺陷。但是,很多神经内科患者通常都会由于自身疾病的因素而产生了一定的护理隐患,例如患者偶发精神及神经病变、视力模糊、或是偏瘫等等。甚至还会发生走失的情况。

3.病房设计因素

当前,我国很多医院在对神经内科病房设计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对病房整体布局进行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护理隐患问题,导致患者经常发生跌倒、划伤等事故。还有,部分医院中的神经内科病房设计中缺乏对环境卫生方面的考量,普遍出现消毒隔离防护工作不到位,或是交叉感染的现象。

四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干预措施

1.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水平,神经内科可以向病患以及家属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设立专用投诉建议的信箱。并且,无论是院领导、还是神经内科的护士长,都要对信件中提出的建议进行思虑和采纳,将问卷结果与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加强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制定明确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对于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应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与表扬。而对护理水平较差的护理人员,要对其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使其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短处,加以改进,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护理能力。最后,对一些已经出院的患者应设定定期回访服务项目,充分在做好回访记录工作。

2.提高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优秀称职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同时还需要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修养。俗话说的好,干一行爱一行,护理人员必须要热爱自身的职业,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与患者之间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加强自我建设,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其次,对于新药材、新设备也要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最后,神经内科可以定期举办护理技能比赛,评选出最优秀的护理人员,从而充分调动神经内科中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重视对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提升神经内科的护理水平。

3.加强对护理管理体系的建立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笔者就具体归纳了几点有效的干预措施:第一,神经内科首先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应增加值班人员,同时设定机动护理人员,这样在患者突发疾病时,也可以得到及时的抢救。第二,应该按照国家物价局的收费标准来进行收费管理,如果患者对收费情况提出疑问,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细致、耐心的解答,并将具体的医疗保险事宜告知给患者和家属,从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第三,医院要对神经内科病房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并对病房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的充分做好病房消毒杀菌、通风等基础工作,尽最大限度的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五结束语

总之,作为护理人员,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防范干预措施,从而实现降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危害事件发生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历,冯艳丽,聂小渝.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05.

[2]张红,张娅菊,石智玲.影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02.

作者:姜珊

第四篇:改革护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实行优质护理对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意义。方法:以2011年2月-2012年1月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患者及家属、医生及相关科室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每次抽取80%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并与2010年尚未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医生及相关科室对护士的满意度,值得深入开展。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34

根据2010年卫生部﹑卫生厅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有关精神[1],为深入扎实开展以患者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本科作为第2批试点病房于2011年2月实施了优质护理,经过1年的时间,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心内科开放床位37张,护士15名,均为女性,床护比例为1:0.405。护士年龄为20~41岁,平均年龄26岁;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8名;中专5名,大专7名,本科3名。心脏介入专科护士2名。

1.2 方法 科室本着“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1.2.1 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与内涵 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优质护理相关文件,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全科护士思想认识,让护士明白优质护理不是简单的给患者洗头、洗脚,其目的是将全面﹑全程的护理工作落实在患者的身上。全面是指护理应涉及到患者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患者的生活照顾﹑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及康复训练等。全程则是指护理应该涉及到各个时间段,包括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甚至包括出院以后的随访[2]。按护理部的指示将分级护理和基础护理﹑服务内容和标准公布于众,接受监督[3]。

护理部多次派本科护士长去省内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学习开展“创优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以培养骨干力量,提高科室护士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认识。

1.2.2 规范护士用语及护士礼仪 要求全科护理人员,上班时要求护士统一着装,佩带服务牌,以清新、典雅、端庄、大方的形象出现在患者面前。使用普通话与患者交谈,对入院患者使用接待用语﹑对出院患者使用送别用语﹑在治疗中使用操作用语;患者来有迎声,患者配合有谢声,巡视病房有问声,工作不周有歉声,治疗护理有请声,房患者出院有送声。

1.2.3 重新制定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 根据心内科工作特点,对各班工作职责进行重新修订,调整部分班次时间,使流程更为优化。将全科护士分为4个小组,各组员3~4名。病房实行责任制护理,分床到组,责任到人,让每个患者有护士分管。每个责任组分管8~10例患者,做到8 h上班,24 h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4]。责任护士与管床医生所管的患者基本相同,承担一致的病房管理,便于医护患三者间的沟通。在工作中责任包干,职责明确,如遇危重患者抢救时,全体护士共同协作,各护理组本着分组不分家的原则,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1.2.4 改善环境,注重人文关怀 科室走廊摆设绿色植物,增添生命气息。病室地面保持清洁,干净,无水渍,病房内床单位和各种物品摆放整齐,预留出较为宽敞的空间,便于患者的活动。试点病区注重人文关怀[5],建立服务理念,为患者免费提供微波炉﹑针线包﹑报纸、等,帮助老年危重患者与医院食堂联系定餐,及时为错过定餐时间的患者提供送餐服务。

1.2.5 改变排班模式,实行APN班及弹性排班 心内科实行“八八制”排班。A班8:00~16:00、P班16:00~24:00、N班0:00~8:00。APN特点按工作量﹑人力﹑时间段和层级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按专科技能﹑专科知识﹑应急处理抢救能力﹑综合能力4个方面来划分责任护士的3个层级,并对每个层级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增加关键时间段如6:30-8:30或17:00-22:00的护理人力配备以更好的落实患者的基础护理。增设晚夜间护理二线值班,分别由高年资护士﹑护士长担任。APN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提高工作效率,人力新老搭配,技术高低组合,使医疗护理得到有力保证。

1.2.6 简化护理病历 取消了普通患者的每周一次的护理记录,现在的记录单集巡视病情观察特殊处理及记录于一体,简化书写内容,达到每班护士书写病历时间不超过30 min,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1.2.7 加强基础护理 每天要求各组责任护士7:30到病房,帮助无自理能力或自理能力低的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洗脸、洗脚、床上洗头、翻身、叩背、入厕、床上大小便等工作,在完成基础护理的同时,观察病情,发现患者的需要,及时主动提供服务。

1.2.8 加强专科护理,突出专科特色 因本科每年介入例数多,在做基础护理的同时与专科相结合,由专科护士为患者做术前宣教,对可能行股动脉穿刺的患者指导训练床上排便,术中配合,拔除鞘管的配合。术后由专科护士和责任护士做好基础护理和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穿刺处绷带包扎是否牢固,局部是否出血有血肿,杜绝因体位不当引发的并发证。

1.2.9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心内科老年患者﹑病危病重的患者多,护理安全非常重要。对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的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压疮风险评估等,进行书面交班,并在床旁悬挂警示标识。如:防跌倒﹑防坠床﹑防压疮、等,提醒每位当班护士去关注这些重点患者,为保证患者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1.2.10 加强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就落实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介绍同室病友,发放健康小处方,住院期间护士在治疗护理时也会随时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知识。每月对住院患者开一次病员座谈会,征求住院患者的意见及建议,并给患者讲住院须知及健康知识。走廊的报架上,有大众卫生报﹑文化走廊有健康宣传栏,供病友们阅览。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一些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的知识,有利于疾病康复。

1.2.11 绩效工资改革,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⑴提高护士晚夜班费;⑵奖金实行二级分配,60﹪由科室分配;40﹪由护理部分配;以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护理难度﹑服务满意度等为考核指标。(3)对上晚夜班护士按职称相应提高护士奖金系数,使护士待遇明显提高。通过合理的绩效分配,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热情[5]。

1.2.12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心内科住院患者全年平均满意度及各季度满意度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施优质护理前后基础护理、危重一级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满意度的比较情况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心内科住院患者对基础护理、危重一级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满意度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实施优质护理前后医生及相关科室﹑患者家属对心内科护士满意度的比较情况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医生及相关科室﹑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护士服务意识加强,护患关系和谐 本科随着优质护理活动的深入开展,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全年实现护理零投诉及纠纷的发生,真正拉近了护患间的距离。

3.2 基础护理得到加强 通过实施责任制小组包干的临床护理,使医护配合越来越默契,护士更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护士专业知识提升较快,医生对护士的认可度满意度明显提高。实施层级的责任制护理,改变排班模式,明确岗位职责,确保临床一线护理人力新老搭配,技术高低组合的原则,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使患者得到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

3.3 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以来,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同时也使医护之间的合作更加默契。2011年本科收到患者送来的感谢信19封,锦旗13面。全年护理不良事件零投诉。

总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值得深入开展,它能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打造医院护理品牌。

参考文献

[1] 杨辉.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J].现代护理报,2011,10(15):15-16.

[2] 张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体会[J].当代护士,2011,9(5):189.

[3]耿华.谈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6(5):84-85.

[4] 李晓静,房全荣.对住院患者实施温馨服务的探讨[J].内门蒙古中医药,2009,28(3):92.

[5] 邱瑞娟,张广清,刘玉珍.开展优质服务提升护理品牌[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58-59.

(收稿日期:2012-06-04) (本文编辑:郎威)

作者:汤艳君 陈晓琪 晏义花

第五篇:谈内科中医护理

【摘 要】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和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及融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的医学卫生事业取得了较迅速地发展,逐渐由过去的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发展,内科就完全走向了现代化。而作为内科的一个分支的内科护理,在医院对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之作用。

【关键词】内科护理;手段;护理标识

中医的整体观念理论、辨证施护原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传统疗法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 中医护理在医学中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中医护理的核心,中医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广泛。例如采用针灸、点穴、穴位注射、脐疗、按摩、中药热敷等多种技术操作解除尿潴留;采用耳穴压豆法、推拿按摩、梅花针、中药离子透入及气功等多种方法调整人体内外环境,治疗失眠症;通过针、炙、耳穴压豆、拔罐、外敷中药等处理疼痛、便秘、褥疮、肌注后硬结等。中医护理人员已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适应证、使用范围不断扩展、不断挖掘、整理、完善、创新。如用自制益胃散穴位外敷治疗胃脘痛;用艾条熏蒸爱婴病房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对乙肝病毒的抗原性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中医护理是通过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实践中来实现的,也是检验中医护理理论的途径。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现有的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尚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加强无痛针刺、无烟艾灸方法的研究及灌肠器、离子导入机、刮痧器具的改进;还需要对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化研究,即相关操作指标的量化研究。因此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同时吸收现代护理操作中先进的、科学的、实用的内容来充实自身,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科研验证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用具的科学性的基础上,运用高科技使某些中医操作用具现代化,如电针就是中医操作用具现代化的一个成功典范。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相结合,使中医护理规范化、科学化已成为中医护理发展的趋势。

2 各种情形下科学内科护理的具体手段

2.1 特需内科的护理:所谓特需内科护理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部分特殊需求的病人患者在进入特需病房时进行的护理。它是内科护理的一种方式,也是特需病人的需要。这些特需患者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的各种事业单位并担任一定的职务、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患者以及周边地区国家的外国人。对于特需病人的护理。在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应该对特需患者进行多元化的护理。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1)首先,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应该使患者适应新环境,尽快进入患者的角色,便于治疗和护理管理;(2)多元化护理中的沟通: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沟通和文化沟通。因此,对于内科护理的护士需要掌握护理对象所在地区的语言(有时甚至是方言)以及他们的文化习俗;(3)特需病房的护士应该能够养成灵活应变的好习惯,特别是还要加强理论和技术的学习,熟练掌握特需护理基本功,如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无痛注射、导尿、灌肠等操作应轻捷、利落。

2.2 心内科患者安全风险与护理:心内科患者是指那些身患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跌倒、猝死及出血等症状。对予以上三类临床病例资料的收集整理,笔者总结出以下具体的护理手段及方法:(1)对上述三类患者进行患病程度的评估:具体的从患者的年龄、病史、情绪状态、有无眩晕、检查有无明显的诱因等方面进行评估,这是心内科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具备的技术类的能力;(2)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各自采取的护理对策:对于跌倒患者:遵守三个“半分钟”的原则,即坐起半分钟、平卧半分钟、下肢垂下坐床边半分钟。在此过程中,要加强防止行走时、洗澡时跌倒,而且还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在病人的病床前插各类标识,如“防跌倒”等标记。加强心理上的安抚,对于患者的家属应该避免和预防脑出血及高血压。 中医医疗强调辨证论治,辨证施护亦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提出护理的基本法则,再根据这些法则按照“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制定出理、法、护一致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护理专家们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医病证的护理分科已越来越细。

3 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3.1 辨证施护流于形式: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最具特色的护理模式,但在临床实施时往往因证候难辨,护理措施单一而流于形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中医幕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不能正确辨证而影响施护的效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充分领会中医护理的内涵,只是将中医诊断、护理加上中医技术操作;健康宣教比较套路化,从护理病历书写发现,同种疾病的健康宣教千篇一律;大部分护士能够对患者进行辨证下的中医护理干预,但患者具体实施与否,效果如何,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

3.2 中医护理操作临床应用率相对不高:尽管巾氏护理技术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取材容易,效果可靠,但在中医院的使用率却不高,究其原因有:(1)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局限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时间长,疗效难以立竿见影。因此在中医院也只是在传统中医科或内科应用相对较多。(2)护理工作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F进行,然而临床上医生很少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3.3 护理记录缺陷:临床护士往往注晕操作,忽视记录,所做的操作没有及时记录时间、方法、效果,中医操作记录还应记录选择的穴位、皮肤情况等。目前有关中医整体护理质控评估体系的设置、行业内规范化以及中医护理病历的内容、格式的具体要求等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冉加L护士工作的繁忙导致了记录的流丁形式。

参考文献

[1] 刘蓉蓉.论科学内科护理的具体手段及重要意义HEALTH WORLD2010,04(8)

[2] 付庆华,谢晗飞,江雪琴.内科住院患者意外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2008(4)

[3] 伊文波,佟丽华,韩凤珍,方秀娟.期刊论文.脑出血微创术后内科护理新进展-中国医学创新,2009,6(17)

[4] 刘萍,潘光明.护理程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7)

[5] 刘文红.中医护理的发展研究.中围现代药物应用,2008,2(6):96-97

[6] 朱水华.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内科护理教学探讨,2001(2)

[7] 张广清.中医护理现状及科研展望. 中华护理杂志.

作者:洪霞

上一篇:描写艺术论文下一篇:面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