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2022-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第八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小学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摘 要: 小学教师一般都会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和自己理解的教学观念进行教案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基本的教学问题和教学需求,准确地实现教学目标和系统地规划教学策略是最重要的环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需遵循小学教学的基本规律优化教学方案,保证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基于以上理解,本文对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教学的改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案设计 基本原则 素质教育

教师对于教案的设计,可以从根本上反映其整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对小学语文教案进行设计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词素分析、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品析语言、揣摩,写法中理解内容、学习表达。一般来说,对于学生技能的要求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表达方法的研究,可以在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想象、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掌握解词方法和表达的意思,加深对遣词造句方法的印象。这样有着明确教学目标的教案设计,才能保证学生受到高质量的教学并从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在教案设计中,除了对于教学目标明确的表述之外,还需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保证教案的完整性。下面,我们结合教案实例,对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

1.学习内容设计

作为小学生语文教案,其基本的原则就是设计中,需要简明地写出课堂上需要学生实现的学习目标及需要教师教学的基本知识。作为小学课堂中的基本,知识学习设计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对《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课文设计教案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在教案中,重点指出了在该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积累优美语言,学习运用“应接不暇”等词语,并且能够能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语句,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德国的风情。这样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教学,保证促使学生高效学习。教师需要跳出思维局限,从学生的角度对教案设计进行考虑,因为教是为了更好地学,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与思考,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设计,才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该教案中,教师首先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再自然而然地引进新一轮授课内容,通过“德国给在此留学十年的季羡林先生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的问题,引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阅读中心句,掌握课文中心,踊跃发言,开始下面的教学。这样以复习知识作为一堂课的开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下面的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语文老师在课堂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还是叶圣陶先生说得最中肯、实在:“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在新的课程教案中,有着如下问题:默读课文,找出写奇丽景色的语段,想一想,哪些词语写出了景色的“奇丽”?还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花的多或者美呢?刚才我们感受到了人和景色的奇丽,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这个民族的奇特?能结合上下文,谈谈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吗?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而循循善诱,能够使他们真正明白文章的意义,而不是重复学习。在理解中,学生不仅能够品味字词句和标点的作用,还能够通过词语联想,感受课文的写法和主要内容,更加方便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学习规律设计

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设计性,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课文时,更加容易掌握。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是教案设计中最基本的规律性原则。就《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来看,其中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一主线,整体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点问题──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图文结合感受奇丽美景。在引导学生学完这一部分后,让学生找出德国人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做法,让季老先生发出“多么奇特的民族”这样的感叹。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保证了学生在接触该文章时不止于难以入手,可以从根本角度出发,往更深层次理解。在研究学习规律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要充分了解,保证教学目标制定完成的同时,对于文章学习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再以一个线索作为引发点,令学生们按照思路思考。

3.创新联想设计

教学时,除了对于书本上需要传授的知识进行教授之外,还需要通过该课文进行一系列延伸,令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加发散,使其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思考,创新联想。《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的教学教案设计中,学生通过朗读、词素分析、想象、找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竞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莞尔一笑”,课件展示五一少女微笑的画面;理解“应接不暇”,让学生通过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再运用“应接不暇”;通过课件创设情境,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令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创新和联想能力增强。一般来说,这样的教案设计能够更加深刻地表达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在文章学习中的联想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样,这堂语文课就变得更加充实,之后,可以设计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接受了课外知识的引导,不仅达到学习目的,创新思维也被开发。

4.结语

上文在进行小学语文基本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描述中,利用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文章的教案进行讲解,我们在讲解时可以发现,教师对于教案的设计,直接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和流程。无论是对于学习、规律还是创新联想方面的教案设计,都需要循循善诱地讲解和教授,这样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倩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价值观问题及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89.

[2]许培卿.从课程开放视角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5):112-113.

[3]李晨.小学语文课程综合性内涵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4]张阿龙.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及其教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5]顾艳云.问题,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灵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9):12-13.

[6]张广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7]魏上焜.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

作者:李华英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前提——教案创新

新课程标准对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改革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创新,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创新,又要从何处着手呢?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案备写方法。根据自己近年来在课改一线所得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案必须体现出如下特点,即灵动性、高效性和开放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灵动性

就教学内容而言,教案要凸显个性,闪耀独特的思想光辉,对文章的解读不能毫无选择地复制别人的思考和感悟。每位语文教师由于自身的认知、素养、阅历等因素的不同,当他们面对同样的文本时,肯定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感悟,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教案要体现出其独特的思想认知。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告诉学生一个完美的答案,而是要在和学生一起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教师从备课之初就先要预设课堂上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成,并事先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很多作品都是非常具有生命力的,它们能给读者提供非常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师在备课时不要让”专家”的理性分析封闭了自己的思路。

二、高效性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认真备课的目的就是形成高质量的教案。那么,怎样衡量一篇教案的质量高低呢?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是看教案是否实用、是否符合实际学情、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案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不是很重要:结构完整、书写整齐规范的书面教案并不一定质量高,备在教材上,旧教案上甚至脑海里的教案也不一定质量低。

备写高质量的教案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解读文本、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但教案的具体表现形式应该灵活多样,更趋实用,要改变其传统形式上的按部就班,逐条书写。其形式可根据教师实际情况、个性专长来确定,不一定所有的教师、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非写具体完整的书面教案不可。尤其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对教材相对熟悉的教师,可以不拘一格,不妨使用如下形式的教案。

(一)批注式教案

教师备课时,在教科书的页眉页脚、行间字边,写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圈点、勾画出讲课时需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的地方。此种教案简洁有效,省时省力,许多教师喜欢使用这种方法。

(二)卡片式教案

将主要问题、重点内容写在精巧的卡片上,粘贴在文本相应的地方,在上课时起到提示作用,并在讲课时随时记录师生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课后及时记录对授课成败的反思,是至为宝贵的教学材料。

(三)提纲式教案

只需要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按提纲形式列出,这种教案体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可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钻研教材及辅导学生上来。

(四)电子版教案

计算机是现代科学带给教学的最大革新,笔记本电脑携带阅读方便,又可长久保存、随时随地修改、随机补充。

(五)集体备课

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的相互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设计的问题灵活多样、知识面宽广,靠一个人的智慧解决起来比较困难,常言说;”人多力量大。”如果能凝聚集体智慧解决问题,不但能提高备课质量而且更节省时间和精力。学校可以将任同一年级语文课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一个集体备课组,先确定一个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主备人。由主备人组织大家集体学习,统一认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后,再根据教材单元知识安排将语文知识点渗透于各单元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立了这些后主备人将整个学期的备课任务整理并公布出来,让组内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挑选一个单元作为自己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这样集中精力备写一个单元的教案,既可减轻教师备课工作量,又可汲取他人精华,发挥个人专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放性

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十分关心中小学教育,多次指出中小学教育要办“放羊式”,要打破条块分割式的教育格局。钱老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教育理念将对中国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对我们现在讨论的教案创新也具有启发性。语文课堂需要适量的“不确定性”和“反常性”,因此语文教案要充分体现出开放性和灵活性,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灵动性和多元性。教学过程的设计不要过于精细,苛求面面俱到,避免教学实施的封闭化和狭隘化。过于精致严谨的教案,虽然会使教师上课时胸有成竹,但也会严重束缚师生课堂教学中即时即兴的开放性对话,甚至会泯灭师生课堂上思维碰撞所产生的火花。

学生只有在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究环境中才能较好地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爱好兴趣和发展目标,所以教师理应选择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以往的教案备写研制,偏重于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去要求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层次上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勉为其难地共同达标——这实在是对合理个体差异的忽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这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为此,教案的创新已成必然,备课之初不要过于机械地“人格”,对问题的思考允许“异想天开”,鼓励“各圆其说”,这样,才会使教案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才会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作者:魏丽花

第3篇: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参考教案

23 雷鸟太太的时装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问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上了怎样的衣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

9、24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季和春季服装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雷鸟太太服装变化与季节的关系,透过课文生动的语句感受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准备:电子备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板书(时装),这个词语如何理解?(学生发言)。

出示雷鸟的图片,雷鸟和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变化,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质疑:看了课题,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梳理问题,教师小结:雷鸟怎么会有时装呢?它的时装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 (2)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 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四、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 们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1段。

创设情景,课件演示第一段有关冬景的描写,师配乐朗读第一段。 师:你们喜欢这雪白的世界吗?你最喜欢什么? 师:冬天的雪景很美,这段话写得更美!谁来读?

(二)学习第2段

过度: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第2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读,重点体会第4句。

(三)学习3-7段。

1.过度: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松果时,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

3.同桌联系表演-----指名表演------师指导:出示“他那蓬松的大尾巴(就像降落伞)。帮助他(稳稳地)落在雪地上,(一点也不摔不疼)。的填空联系,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体会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的动作

(四)学习课文8-9自然段。

1.过度: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又会说什么呢?(教师读)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课件演示雷鸟在雪地里通过自己的白大衣躲过猛兽的镜头!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一夸雷鸟的白大衣! 5.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读课文的10-14段。

6.生反馈,师相机出示:“白色的羽绒密密的,又柔软,又暖和。”“。。。。。。和周围的雪地融成一色。不仔细看,还真的分辨不出来呢!”

24、雷鸟太太的时装

(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字,认识8个字。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与关键词语。 3、默读课文,能完整地讲这个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怎样的服装。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地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续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上了怎样的服装,引导学生探究其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准备;电子备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会穿上不一样的服装。那么,她在夏天和秋天会穿怎样的服装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24课《雷鸟太太的时装》 板书课题:雷鸟太太的时装

(二)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课文。 (4)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 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四、写字指导

3、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 4、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怎样的服装? 指名回答。

2、它为什么要穿这样的服装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

要求:找出雷鸟太太换装的原因,把找到的句子划下来。 2、小组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和原因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交流学习收获,探究原因。

(1)雷鸟太太夏天穿什么服装?为什么? 指名回答。 师生共同评议。

(2)如果你是雷鸟太太,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服装。 (3)秋季来临,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雷鸟太太的新衣服究竟是什么颜色呢?指名描述。 4、雷鸟太太为什么一年四季总要换衣服呢? (1)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随机采访,学生汇报。

三、拓展练习;

1、同学们,你们想对雷鸟太太说点什么呢?

2、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雷鸟太太的时装》这个故事。

3、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变换“衣服”的颜色?

板书设计:

雷鸟太太的时装

(二)

夏天————像浓浓的树影

避开敌害 适应生存

秋天————像秋天的落叶

古诗诵读

赠刘景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会认“擎”、“犹”。

3、能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意和诗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初读诗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诗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错字。 2、指名朗读。 3、师生共同评议。

4、自由读诗文,把不懂的地方划下来。

5、学生质疑。

(刘景文:名季孙,字景文,苏轼的好朋友。 擎雨盖:指荷叶。)

1、对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及时解决,不理解的诗句板书在黑板上。

三、自主探究,深入体会

1、小组交流。

借助注释,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弄懂诗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

4、自由朗读诗文

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读出来。

5、指名朗读

教师及时指导朗读。

四、背诵诗文。

语文乐园

(八)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含多音字的词语;了解汉字一词多意的现象。描学四季的词语;背名言;读一读描写雪景的美文。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一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读含多音字的词语。 1.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带点字的音。 2.同位交流读。

3.说说,你还能用这些字组成别的词吗? 4.复习一些以前学过的多音字,拓展延伸。

二、

认一认描写四季的词。 1.自由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读词语。调动学生已有的对四季风的感受,理解词语。 3.多种形式读词语,注意读出四季“风”的不同特点。 4.比一比,谁先记住这些词语?

三、

积累名言。 1.自由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2.小组交流,对这两句话的体会。 3.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4.写一写,鼓励同学们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二课时

一、阅读短文。

1.自由朗读,读通短文,勾画写的美的词句。 2.同桌合作读,结合生活体验交流自己读短文后的感受。 3.指名读课文,指导读出感情。 4.鼓励学生把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5.拓展延伸,再去找一找描写雪景的文章,进一步体验雪景。

二、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2.联系小伙伴的提示语,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4.师:你还能说出哪些与季节有关的词语。看谁说的多?说的好。

5.出示四幅“春、夏、秋、冬”的画,把刚才的这些词语写到恰当的话下面。 6.选择一个季节,向大家介绍以下,用上同学们刚才说的词语或词组。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景,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的许多关于“风”的词语,看谁说得多。

二、今天,我们就来给风图上颜色好么?

指导学生读一读,题目中人物的对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三、请学生说一说,你希望风是什么颜色的?

四、小组交流:假如风有颜色,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看谁的想法最奇妙。最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五、小组推荐或自荐2名学生上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教师引导评议。 (重点评议:话语是否清楚、具体。想象是否奇妙,是否表现了美好的愿望。)

六、假如风有颜色,世界将更加多姿多彩,让我们那出画笔,画出这奇妙的世界吧。

第4篇:小学语文第八册七八单元教案

生本第八册七八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34-41课

一、 单元概述:

本单元编排的八篇课文人文性比较强,主要是一些关于”爱”与”人生”方面的文章。”爱”是人世间最永恒的主题。课文中有“爱的馈赠、爱的奉贤、爱的追求、爱的传递”。“爱”的目标一样,可文章记叙了不同爱的对象,不同爱的形式,有爱父母,有爱兄弟,有爱儿女,还有爱自己的学生等等。教学中,我们可将有关“爱”的课文连起来读,读后再让学生讨论交流,哪一种表达爱的形式最令人感动,生活中还有哪些爱激动人心。通过这种“爱心”交流,使学生从小受到爱的教育,爱的熏陶,知道怎样去爱父母、爱兄长、爱他人、爱社会。要让学生从小认识到我们只要多付出一点爱,整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精彩。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这个单元通过一个个故事来告诉学生一些道理。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多收集事例,帮助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同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三、教养目标:

1、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文章,学习如何知道怎样去爱父母、爱兄长、爱他人、爱社会。要让学生从小认识到我们只要多付出一点爱,整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精彩。

发展目标:

发展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目标:

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这种“爱心”交流,使学生从小受到爱的教育,爱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哪一种表达爱的形式最令人感动,生活中还有哪些爱激动人心。 教学用具: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单元启始课

一、讲授单元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教材。

1、学生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不需要老师讲授的问题,如生字词的辨析、读音,有关作品背景、作家生平、创作等。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读懂得内容。

3、四人小组互相质疑,记录小组的疑难问题。

4、老师巡堂解答学生的疑惑。 第

二、三课时:单元阅读课

一、小组汇报自学成果。

小组成员介绍通过上节课的自学、讨论,知道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二、小组提出研究的问题。

小组成员提出本小组通过自学、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全班讨论,同学们互相释疑,老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扩展课文,交流课外资料。

1、四人小组交流课外资料。

2、全班交流资料。

3、小结:评选最佳资料;通过交流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第四课时:单元写作课

一、学生自由写作。

二、点评作文。

1、四人小组交流作文,互相点评。

2、小组推荐优秀作文全班交流。

3、全班点评,老师随即指导。

三、学生修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反思:

 

37、

38、39课主要记叙了人在生命的历程中对生活和科学的迷恋,敢于在逆境中与生命、困难挑战!这几篇文章语言平实,内容生动,给人的震撼力大。教学中要注意领会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人物之间的精彩对话,欣赏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筑构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体会文中不同人物对自己人生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感悟。从而引导学生从小

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第八单元 40-50课

一、 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古文单元,包括古诗词四首和古文六篇。对小学生来说,能读懂浅显的古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可,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出来,不需要进行详细的解释。有些比较偏的字或词,要给学生一个基本解释;有的字字型虽一样,但古今意思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是”在古文中就是“这”的意思,这样的字词也要向学生点明。

二、学情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古文兴趣较大,他们很关注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文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 教养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反复的朗诵体会诗歌的意蕴。

3、了解古诗词大意。 发展目标:

发展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目标:

能读懂浅显的古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可,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出来,不需要进行详细的解释。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的朗诵体会诗歌的意蕴。 教学用具: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单元启始课

一、讲授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元是古文单元,诗重在感悟,而非解释。在大体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在反复的朗诵中体会诗歌的意蕴。

二、整体感知教材。

1、学生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不需要老师讲授的问题,如生字词的辨析、读音,有关作品背景、作家生平、创作等。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读懂得内容。

3、四人小组互相质疑,记录小组的疑难问题。

4、老师巡堂解答学生的疑惑。

第二、三,四课时:单元阅读课

一、 小组汇报自学成果。 第34课 爱的馈赠

寓精致的构思于平淡流畅的叙事之中是本文的一大特征。作者到底是怎么样评价艾尔的,这个悬念始终牵引着读者的视线。

第35课 最美好的礼物 本文最成功的地方是保罗两次误解了小男孩的希望。小男孩既不羡慕保罗有那样的哥哥,也不是想坐漂亮的车在小朋友面前炫耀。

第36课 我最难忘的人

斯通先生是一个出色的教师,也是一个涵养丰富的。 第37课 童年的发现

文中作者用幽默的笔调,以记叙的方法叙述它,显示出作者对此认识的透辟、宽容和自信。

第38课 向命运挑战

霍金的故事是十分典型的。一方面,他的命运无比恶劣,另一方面,他的成就又无比辉煌,两者结合在一起,说明了人可以向命运挑战这个主题。

第39课 紧抓木棒的黑孩子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社区的故事。文中的母亲用十分强硬的办法要求儿子坚强起来,勇敢地对待无端挑衅。

第40课 一个男孩的心愿

本文开始讲鲁本看中了一样东西,然后努力去捡麻袋换钱。 第41课 传递幸福

怨恨可以相互传递,幸福也是可以互相传递的。 第42课 杜牡绝句二首 江南春绝句

辽阔的江南的大地上,处处青山绿水,百花争艳。在这红绿相映中,只听得黄莺在婉转啼鸣。 过华清宫绝句

这是一首讽刺诗。荔枝属于南方特产,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为讨好得她的欢心和满足她奢侈的欲望,命令传送公文的驿站,从南方一站站地用快马送荔枝。

第43课 晏子使楚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说客。 第44课 宋词两首 念奴桥 赤壁怀古

这首词是作者在因反对新法被贬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已经两年多了。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满江红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痛愤国耻、期于复仇之志,情辞慷慨,它是词人“精忠报国”的誓言,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

第45课 古文两则 为学

这篇短文不是从道理上来争论这个道理。它讲了一个小故事,故事很简单。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关键是要去做。 马说

这篇文章说的是人才和伯乐的关系。 第46课 聊斋志异故事三则

〈聊斋志异〉是一本奇异的书,记载的大多是鬼神狐狸成精的故事,有的优美动人,有的讥讽世态炎凉。

小组成员介绍通过上节课的自学、讨论,知道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二、小组提出研究的问题。

小组成员提出本小组通过自学、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全班讨论,同学们互相释疑,老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扩展课文,交流课外资料。

1、 四人小组交流课外资料。

2、 全班交流资料。

3、小结:评选最佳资料;通过交流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第四课时:单元写作课

一、学生自由写作。

二、点评作文。

1、四人小组交流作文,互相点评。

2、小组推荐优秀作文全班交流。

3、全班点评,老师随即指导。

4、修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

第5篇:小学语文十二册第八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实验版教材第十二册第8单元

教学内容: 《詹天佑》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没 《小英雄雨来》 语文实践活动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字词,能正确读写词语,认读14个字。

2.能给课文列提纲。能给各部分拟小标题。体会各部分的关系。

3.理解重点词语,品味重点句,能做简单的批注。

4.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写下来。

5.了解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体会鲁 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对鲁迅先生 产生敬仰之情。理解并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体会鲁迅先生爱 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理解并学习雨来热爱 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做简单的批注。能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写下来。

2.能给课文列提纲。能给各部分拟小标题。体会部分间的关系。

1

22 詹天佑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能给课文列提纲。

3.理解重点词语,能做简单的批注。 4.朗读课文。

家介绍一下詹天佑。

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2课《詹天佑》。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生字表、字典,努力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⑴指读:嘲笑 周密 讥笑 攀山越岭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5.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做简单的批注。 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有情有趣是教学”。 2.合作探究法. “训练”,在“训练”中加深“感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理清层次结构。 3.学习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理清层次结构。 教学过程 :

一、看图导入,了解人物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出示詹天佑图片)请同学向大

⑵指读“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要挟”是什么意思?

⑶出示句子“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竣工”是什么意思?“藐视”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⑷指名检查读书,达到正确流利。

2. 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高度概括的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课文2到7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

3.结合课后1题,理清段落层次。

(1)默读全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结合课后1题,试着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并概括段落大意。

(2)交流反馈,比较修改。 (3)指导给课文列提纲:

列提纲即将文章的结构及内容要点用语言写出来。列提纲是透视文章的骨架,所以,必须在通观全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知道重点段的层次。语言要概括凝练。

三、学习第

2、3自然段

1.默读第

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2

2.讨论交流: (1)当时的情况怎样?

(帝国主义的阻挠)怎样阻挠?“要挟”什么意思?那么在这里,帝国主义是利用我们什么弱点,强迫答应他们的什么要求呢?

(2)当地的情况怎样?我们可以从外国报纸的一句话可以看出“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我们还能看出什么?(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十分藐视,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修成这条铁路的。)还能从课文的哪里看出这点?(“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这样的工程的。)

(3)全国的反映如何?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轰动)你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詹天佑真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啊!)表现了人民怎么样的心愿?(殷切希望铁路修筑成功)

4.这一段对当时的环境的描写,对表现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5. 有感情地朗读。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形近词组词、字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能做简单的批注。 2.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做简单的批注。 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整体认识詹天佑。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网)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张中国铁路网时,你的目光也许被那一条纵横交错延伸向远方的铁轨所吸引。(课件:火车声)让这隆隆的火车声带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一下100多年前中国人自己修筑第一条铁路的情形!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控制着我国铁路的修筑权,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要挟下,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让我们响亮的呼唤这个掷地有声的名字——(学生齐读詹天佑)。(课件出示:詹天佑头像)

2. 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哪几件事?

(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二、品读感悟,全面认识詹天佑。

1.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做批注,学习方法可以采用朗读、画图、演示等方法。

2.找一个同学把自学提示给大家读一遍。

3.作者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你对哪一方面感兴趣,就自学哪一方面。先自学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

交流一:修筑铁路的第一步就是勘测线路。有请学习勘测线路的同学汇报一下学习情况。

① 指名说(遇到的困难),谁来补充?

3

②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从哪儿体会到他工作严谨的?(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谁能读读这句话,把自己感悟到的充分读出来?

假如你就是詹天佑,你会怎么勉励工程人员呢?谁来读读这句话来勉励一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同学们,詹天佑只是一次两次对工程人员这样说的吗?(不是) 我们可以想象,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程人员——(请女生读)

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工程人员——(请男生读)

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詹天佑既严厉而又勉励工程人员——(请男女生齐读)

③ 詹天佑就是这样经常勉励工程人员的。你还对哪句话有所体会? 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

你能谈谈你的体会吗?(身先士卒、事必躬亲、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 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请大家读读这几句,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教师小结:是啊!怒号的狂风吹动了漫天的黄沙,但吹不动詹天佑坚定的信念,陡峭的悬崖挡住了铁路的延伸,但挡不住詹天佑前进的步伐。

我们仿佛看到了他跋山涉水的身影,看到他油灯下布满血丝的眼睛。

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打动自己也努力打动别人。

指名读 (配乐)

⑤教师追问:詹天佑在主持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仅仅遇到这些困难吗?(屏幕出示以下文字──配上贝多芬的《命运》,老师低沉地读屏幕上的文字):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又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落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遭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看完了这几段让人动容的文字,再来读读这段话,你一定有别样的触动。指名读──齐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

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从哪体会到他的爱国之情呢?(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

你认为怎样读最能表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你就怎么读? 练读→指名读

教师小结:是啊,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困难的动力。(板书:爱国精神)

交流二:詹天佑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

4

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们有请学习开凿隧道的同学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

① 你准备向大家先介绍哪个隧道?

② 请同学们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同样是隧道,詹天佑采取的开凿方法为什么不一样?(可见,山势不同开凿方法也就不同。)

③ 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课件演示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凿进法施工图)

④ 居庸关采取两边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八达岭采取中部凿井法,詹天佑能够根据不同的山势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詹天佑为什么能这么巧妙地开凿隧道呢?你体会到了詹天佑怎么样?(总结出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板书:创新精神)

交流三:成功开凿了居庸关和八达岭的隧道,但是,到了青龙桥附近又遇到了困难,詹天佑是怎样克服的,你体会到了什么?下面让我们有请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的同学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

① 哪个同学自告奋勇地代表你们小组把你们画的示意图讲给大家听听?

② (课件带领学生乘坐火车体验“人”字形线路。)下面让我们一起乘坐这趟火车,亲身感受一下“人”字形线路。

③ 同学们,你们觉得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好吗?为什么? ④ 看了詹天佑的设计,你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总结出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或者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

三、感情升华,总结全文

1.是啊!詹天佑真了不起!正是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新,用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为所有的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两段。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读了这两段,你的心情如何?

小结:詹天佑让所有的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他真不愧为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是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所做的贡献,请同学们默读。京张铁路1905年动工,1909年8月竣工,比预计提早两年,经费节约28万两白银,全部费用占外国估价的五分之一,可谓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怎能不备受赞叹呢!在中国铁路图上根本找不到200公里长的京张铁路线,相对于数百万公里长的铁路线来说,京张铁路显得微不足道,它是中国铁路的开端,詹天佑是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中国铁路之父。

3.写一写:(课件出示:詹天佑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卓越的贡献,请你用对联、诗句、碑文、颁奖词等不同形式概括他伟大而光荣的一生。)(配乐学生创作)

让我们面对詹天佑的铜象,宣读你所写的。(课件出示:詹天佑头像) 4.总结全文:

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毅然接受任务,他这种崇高的帝国主义精神,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他用自己杰出的才能和超群的智慧首创了世界绝无仅有的“人”字形线路,采用新方法开

凿隧道,成功地修筑了我国第一条铁路,在我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有这样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5

最后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伟大光荣的名字。(课件出示:詹天佑头像)

5.资料拓展:

此后的几年里,詹天佑一直为祖国的铁路事业,四处奔走,呕心沥血。 在极度紧张的工作中,他病倒了,而且,病势逐渐加重。他拖着重病之身, 登上长城,面对着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想起祖国的坎坷命运,壮志未酬的 詹天佑深情地说:“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粤汉路没有修通,南北大

干线无法建成,初建全国铁路网的梦想破灭,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所

幸的是,我的生命早已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段铁轨,也算是我坎坷 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师一字一顿地)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病 世,享年58岁。)

板书设计:

22 詹天佑

勘测线路 爱国精神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创新精神

课后反思:

6

2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其中1个多音字“传”)

2.能给各部分拟小标题。体会第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 3.能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写下来。

4.体会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对鲁迅先生产生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

给各部分拟小标题,体会第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理解课文,体会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含义。 教学方法:检查自学法 研读交流法 教学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有关鲁迅生平和著作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对鲁迅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能做个简单的介绍吗?(交流资料)对,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今天我们再学习关于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

3.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二、预习课文

1.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自己体会,读不懂的,课上和老师、同学讨论。

3.学习生字新词。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悼 冠 咳 嗽 唁 硼 敷 镊(传:多音字) (2)分辨字型: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 ”,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3)句中理解词语: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4)组词

仪( ) 悼( ) 逝( ) 餐( ) 搞( ) 议( ) 掉( ) 晰( ) 参( ) 稿( ) 冠( ) 悟( ) 摊( ) 咳( ) 嗽( ) 寇( ) 梧( ) 滩( ) 核( ) 漱( ) 2.本文作者是谁,你怎么知道的?读读有关语句。 3.分角色读课文,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4.课文共有几段?(作者用隔行的方法把课文分为五部分)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段:伯父跟“我”谈《水讲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段: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5.给各段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

意概括小标题:小标题和段意有区别,小标题一般不是完整的句子,多为词语或短语;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深切怀念;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6.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四、理解内容

(一)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想想每段讲的是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自学后小组讨论交流。

(二)汇报自学结果

要求:每小组汇报一件事,其他小组可作补充。

1.从第一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指名读有关语句。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带着感情读,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这句话,“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体会到伯父这句话里含义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我”听懂了伯父话里含着的意思,所以觉得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心为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2.从第二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敢于斗争)。指名读有关语句。(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抓住“黑洞洞”“碰壁”深入理解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黑洞洞”,指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斗争时受到挫折与迫害。)再指名分角色朗读,体会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3.第三件事讲了什么?(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救助车夫,关心车夫,更关心穷苦人民。)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伯父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鲁迅可能想

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4.从第四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从阿三的话中和前文的几件事中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爱憎分明)

5.小结:体会这四件事说明伯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6.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但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去世,去世时有许多人来哀悼他。

①默读第一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学生边听边勾出。(齐读“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各色各样的人都有。”)②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当时“我”理解吗?(板书:爱戴)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全文

1.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有什么联系?(板书:因果) 3.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用笔写出来并交流)

六、布置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请阅读《鲁迅》这本书。

附:板书设计

2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因 深切怀念 受人爱戴 果 谈《水浒传》 关心子女

8

爱憎分明 谈碰壁 敢于斗争 为别人想的多 救助车夫 关心穷苦人 为自己想的少 女佣回忆

课后反思:

9

24* 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字。

2.默读课文,给各部分内容加小标题,体会课文各部分内容与表现雨来品质的联系。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给各部分内容加小标题,品味重点句,理解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难点:

品味重点句,理解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法 探究交流法 教学准备:找来管桦小说的原著读一读。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参与预习。

1.同学们最喜欢读小英雄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根据地的人民配合八路军对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其中出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雨来就是其中的一个。

2.理解课题: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3.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二、分组学习

1.读通课文,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了解雨来是哪里人,生活在哪个年代?为什么称他是小英雄?大体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全班交流 1. 汇报预习的情况。

①会读多音字。本课多音字较多,哪位同学能读准字音。如:“还”、“弹”、“扎”、“拧”,在本课分别读“huán”、“dàn”、“zhā”、“nínɡ”。

②理解重点词。课文中有些词语,现在已不常用,如“晋察冀边区”、“扫荡”,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理解基本意思。还有些鬼子说的话,具有日语特点,如“这个,金的,也给你”,要注意帮助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

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简称,察,察哈尔省(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两省)简称,冀,河北省简称。晋察冀边区是我抗日根据地之一。

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也有用石头的)。 推推搡搡:搡,猛推。推推搡搡就是使劲推的样子。 劫难:灾难。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要摔倒的样子。

鸡冠花:一种草本植物,开的花形状像鸡冠,通常为红色。 2. 指名朗读课文并交流: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四、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的每一部分加个小标题。 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炼成为小标题。 (1)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10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呢?(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语言要简练,角度尽量一致„„)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游泳(可爱的雨来) 第二部分:读书(好学的雨来) 第三部分:掩护(机智的雨来) 第四部分:斗争(勇敢的雨来) 第五部分:枪声(怀念雨来) 第六部分:脱险(英雄的雨来) 2.在你心目中,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B.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C.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边读、边想、边标画。

3.讨论段间的联系。

①课文为什么描写还乡河景色美?还有哪也描写了家乡的景色美?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部分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

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这一段描写,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美丽家

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第五部分写“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

第六部分写“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小结:文章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②课文为什么描述雨来上夜校读书?(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

划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文中三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

(课文中第一次、第二次出现在第二段中。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课文中第三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11

③第三——五部分:课文描写鬼子阴险狡诈和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有 什么好处?(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 一个好孩子;)

④第六部分:结尾描写雨来脱险没有死,有什么作用?(雨来脱险没 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互相照应,也是小雨来优秀品质的体现。)

小结:虽然本文篇幅较长,但是各部分之间不是一盘散沙,而是有着 内在的联系,这是作者布局谋篇独具匠心。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注意布 局谋篇,注意各段之间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附:板书设计:

23* 小英雄雨来

游泳(可爱的雨来) 读书(好学的雨来) 掩护(机智的雨来) 斗争(勇敢的雨来) 枪声(怀念雨来) 脱险(英雄的雨来)

课后反思:

12

语文实践活动8 单元回顾总结:

本单元安排了一篇精读课文《詹天佑》,两篇略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小英雄雨来》,以及“语文实践活动8”。

这三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体现着浓厚的爱国色彩、革命精神、人文关怀。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詹天佑为我国修建第一条铁路的业绩,知道了鲁迅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知晓了抗日战争时期雨来的英雄事迹,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立志报效祖国的决心,激发学生对伟人、英雄产生敬佩之情。指导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继续练习了归纳文章的中心,揣摩文章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给课文列小标题;通过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总之,学生的阅读能力收获颇丰。

独立阅读实践:

1.内容:阅读现代诗

2.过程:

① 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② 默读,带着练习

1、2题思考,做答。

来到学校的好多好多陌生人并不陌生,因为学校是(他们的母校),他们都是(曾经在这里学习的学生)。他们来是(参加母校50周年校庆)。表达了他们(感谢母校、感谢老师的)思想感情。

③ 交流。在学生说出自己填空的答案时,要追问是根据哪些语句得出的。给诗拟题目,要不拘一格,鼓励学生的创见。

④ 有感情的朗读。

综合实践活动:

给母校留个纪念册

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即将毕业,离开母校,开展一次“给母校留个纪念册”的活动,符合学生的心愿。回归成长的足迹,留下多彩的童年,沟通同窗的友谊,加深对学校的感情,感谢老师的多年培养,也是给母校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资料。活动很有意义。本次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已为此次活动作了铺垫。

1.策划与准备。召开“给母校留个纪念册”主题班会,围绕纪念册的名字、结构、容展开讨论,形成方案,然后分工准备。这阶段有回忆、有表达、有合作、有实践,下面是提供的一些参考内容,启发学生设计。参考:

*成长的足迹:获奖证书、成绩单„„

*精彩的瞬间:学校生活的照片、毕业的合影„„ *我们的佳作:优秀习作、书法作品„„

*美好的友情:自己的毕业感言、老师同学的留言„„

2.编辑与制作。将准备的材料集中,整理分类,分工合作,编辑成册。可给照片加文字说明,为纪念册起名。这阶段有设计、有表达、有合作、有创新,凝聚着学生们的心血与真情。注意有所取舍,厉行节约。

3.习作与宣传。要求写篇“给母校留个纪念册”的宣传稿,并通过各种媒体宣讲,邀请有关人员参加赠送大会。这阶段有目标、有习作、有合作、有交际,是真实的实践活动。

4.赠予与分享。召开“给母校留个纪念册”赠送大会,安排会议程序和发言,展示并赠送精致的纪念册。这阶段有组织、有安排、有表达、有

交流,师生共同分享友情,分享快乐,实现美好的心愿。

基础知识练习:

1.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然后组成词语。

①学生观察比较两组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②交流:换偏旁的同音字和加一部分成为同音字或音近字。 ③学生组词练习:可组多词。

13

④交流并纠正。

2.仿照例子,展开联想,接龙组词语。 ①读清题目要求,弄懂题意。 ②同桌比赛练习成语接龙。 ③全班抢答。

④个人独立接龙写词语。 ⑤交流注意纠正同音别字。

3.划去每组中不是一类的词语,再写出属于这一类的一个词语。 ①仔细观察每组的5个词语,找出哪4个词语是一类的,哪个不是这一类的词语。②说说为什么这4个词语是一类的,而那一个不是?

③划去每组中不是一类的词语,再写出属于这一类的一个词语。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中有毛病的地方。

①复习修改病段的方法(原意要保,病处要对,病因要准,改动要少,改法要巧,改号要清)。

②学生独立修改。

③全班交流:指全病因——挖准病因——改动正确

④小结: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要规范、通顺的进行表达,要规范语言和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第6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19、 棉花姑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课文13个二会字。

2. 认识“病、奇、医”等七个生字。 3. 能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指导“病、奇、医”三个字。

2、认识课文的二会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 2.识记“棉”和“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 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 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我们应该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 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 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 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 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 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一、六自然段。

3、认识蚜虫、七星瓢虫,通过朗读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4、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朗读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2、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棉花姑娘》这篇课文。今天棉花姑娘又来看望大家了,让我们亲切地叫一声“棉花姑娘”吧!

1.棉花姑娘还带来了很多棉花宝宝呢!(出示带有棉花图案的生字卡片。)她要考考大家。谁能把生字认出来,我就把这个棉花宝宝奖给他。(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 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 (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同学们,你们平时也生过病吧,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 她最企盼的是什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 (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这么难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还真来了几位动物界的名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棉花姑娘请谁帮助自己捉蚜虫”?(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 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 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5.教师情景导读。

导读:棉花姑娘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燕子医生,她真高兴,心里想:终于有医生来给我治病了,我有希望了。她非常有礼貌地对燕子医生说„„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 燕子医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很难过: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医生,却没有办法治我的病,难道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吗?哦,那边,啄木鸟医生来了。也许他有办法治我的病,我去问问他吧„„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 啄木鸟医生也走了,这下可怎么办啊?我的身子越来越疼了,可恶的蚜虫还在拼命地吸我的汁液,我感觉自己快要死了。突然,青蛙医生跳来了,哦,也许他是我的希望,我高兴极了,连忙叫住他„„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 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咕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阴、吵、追、转”12个生字。 2. 会写“看、着、兔、伙、松、玩、跟”7个汉字。 3. 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会认12个二会字。

2、 会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来到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出示:生字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第二关。)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2.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 4.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 (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课件出示: (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家”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 3. 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12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地跟着别人,就容易做错事。教育学生遇事要多思考,不要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件出示:咕咚。)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习,本课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 (一)阅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 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二)阅读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 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 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 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四)阅读课文第

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师生齐读课文第

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 2.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话,并模仿表演。

3.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花瓶开花”游戏:“吓、怕、都、家”。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 3.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 6.用生字组词,说话。

五、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板书设计 咕 咚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小壁虎借尾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 2. 会写7个生字。

3. 认识:户字头和车字旁。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

2、 会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 1.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壁虎) 2.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文题目,读课文题目,认识“壁”。 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 (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一名学生说发现。(课文没有注音。) 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 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 6.出示词语。(带拼音) 小壁虎 墙壁 蚊子 咬断 拨水 甩尾巴 赶走 傻孩子 转身 (1)指名读,齐读。 (2)去掉拼音再读。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8.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

9.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他心情怎样?(伤心、难过。) 那就请你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指名读,齐读。) 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 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出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 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小鱼就不能在水里游泳了,所以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 2.学生观察特点,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渗透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继续学文,感悟理解

1.带着问题读课文:小壁虎怎样借尾巴?请同学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 2.交流出示对话。 3.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见小鱼、老牛、燕子,你心里会怎么想? 那些动物帮不了小壁虎,他们的心情又怎样,再读读他们说的话。 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小鱼用尾巴拨水,老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5.小结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他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 学生借助搜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 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6自然段。) 7.结果怎样?为什么?

8.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 3.指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教学难点: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 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五、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配图播放故事。) 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 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6.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4《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学习《揠苗助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 例 三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 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四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 窜出的窜应读cu4n不要读作cu1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锄左中右结构中间且字最后一笔变成提 五理解词语 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六学习《揠苗助长》 1.读题知题意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从中知道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Xk b1com 新 课 标第一 网 2.知作者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检查自学 1《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 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①知人物古时候一个种田人 ②知情节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 ③知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回答读句子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法帮它们长 3巴望是什么意思天天去看说明什么 巴望是盼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既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为他下面采取行动作了铺垫 4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说明什么 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形象地描绘出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长这句话表明他下决心要采取行动再也不愿等下去了同时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的结尾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5指名读第2自然段 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 让学生读句子讨论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让学生懂得第二句中用终于一词表明种田人费尽心思苦想了好几天到底想出了办法 7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 筋疲力尽是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联系课文内容种田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 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 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 5.细读悟道理 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 1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明白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种田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想借助外力强求速成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导致禾苗枯死 2学生口头归纳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3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 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4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 25《争论的故事》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 真笨 浪费 关键 原谅 烟熏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 休息 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三学习生字 俩 烤 评 剖 惜 笨 抓 费 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四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 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 并跑到村里找人 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 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 不以为然 争论不休 无影无踪 烟熏火燎 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讲 兄弟俩 争论不休 盛老师 问 同学们 各抒己见 听 赞许 26《剪枝的学问》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里和王大伯之间的一段佳话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充满了哲理充满了知识我们必须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作者依照事物的发展顺序依循生疑-----释疑-----明理的线索紧扣题目记叙 学情分析 作者能写出剪枝的学问说明作者善于观察作为园艺师的王大伯修剪枝条不足为怪可我却细心的发现王大伯剪的是一些很粗壮的枝条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王大伯的说明道出了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一生活中的辨证的哲理给人深刻的启迪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学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了解一件事情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看过的或家中有人养花的请举手 2 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 你知道为什么吗 4 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剪枝的学问 5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剪枝减少影响远近闻名疯长增加挥舞仿佛又惊又喜 2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明逐行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词 5理解脉络 三精读训练 1 直奔中心引发前文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件事情中得知的 2 齐读第5自然段 3 牵动导读第12自然段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一开始我的心情怎样不解板书 3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条还能结桃子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用钢笔描红并在田字格上仿写两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 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要剪掉它留下的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么做的怎么想 3 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 喀嚓喀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 抚摩着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了什么 4 我听 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什么叫将信将疑我还有怀疑什么 5 知道朗读第3自然段 2 导读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 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 2 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 齐读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 4 在桃园里和小伙伴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 导读第五自然段 1 指名读 2 王大伯的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第8篇: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简单了解张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重点词句品读,学习张衡数星星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学习张衡数星星的精神。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合作探究、集体合作。 课前准备:

1、学生早自习朗读预习;

2、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展示,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

点点银花天上开,白天不开晚上开,要问银花有多少,没人能够数出来。(星星)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不知道)

师:那你们数过星星吗?数的清吗?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也在数星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数星星的孩子》。

3、齐读课题,并且回忆多音字“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读准课文的生字新词。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请小老师带拼音领读。

⑵交流识记: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⑶、撤掉拼音,点读。

⑷、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走迷宫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三、结合课后资料“我知道”,了解张衡。

1、师: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你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2、师生共同学习课本136页资料,了解张衡。

3、师:原来张衡这么有名气呀,课文中有一个词说明张衡非常有名,是哪一个,找一找?(著名)

4、他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呢?(长大后,刻苦钻研)

5、齐读第5段。

6、过渡:张衡在天文学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不仅仅是因为他长大后的刻苦钻研,也和他小时候就具有的优秀品质有关。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小时候的张衡吧。

四、品读感悟,体会品质。

1、感受星空的美丽

(1)师:同学们,美丽的星空在诗人的眼中,是一首写不完的诗,在画家眼里是一幅画不完的画,而在张衡的眼里,美丽的星空却是奥妙无穷的世界,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穿越时空,和张衡一起来仰望天空。(出示星空图)

张开眼睛,美吗?谁能来说说星星像什么?

课文也有一句话描写了美丽的星空,请一位同学找出来读一读。 (2)指导读出星空的美丽 句子比较:

①晚上,满天的星星撒在夜空中

②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一个更美?为什么?

(3)出示图片练习造句:你能说这样的比喻句吗?(天上的星星像„„)

2、感受张衡数星星时的认真、坚持不懈、有耐心。 ①师:夜空真美啊!,迷人的夜空下,张衡又开始数星星了,他是怎么数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段的

2、3两句话,动笔圈出张衡数星星的动作。

找出来了吗?指名说。

师:同意了吗?我跟你们一样,来,把这些动作词读一遍。 (出示动作词被圈成红色)学生齐读。

②通过动作——数星星,来感受张衡的认真。

同学们,想不想跟张衡一起也来数星星呀?好,那就仰起头,高举右手,带着老师来数星星,把手举高,我们要数星星了,从最大的这颗

2 开始数了。(师生一起数:一颗,两颗„„) 我认为数够了,来说说刚才数星星的过程有什么感觉呢? (手酸、头痛、星星太多了,数不完,太难了„..)

刚才才数到十多颗,就感觉很难数了,人家张衡怎么数的? 课件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了。) 张衡这样数星星,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坚持不懈、刻苦、坚持到底、认真、耐心„„) ③指导朗读,感受认真

那我们就用朗读把张衡的刻苦、认真、耐心、坚持不懈表现出来,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评价

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他读出了坚持不懈吗?要怎么读? 指名读。(速度慢)——师示范读——齐读 速度慢点才能读出张衡的认真刻苦。

④过渡:此时,你们想对张衡说点什么呢?

(张衡,你真了不起,我一定要像你一样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学习,长大了当个科学家。)

3、分角色朗读第

2、3段,感受张衡的善于发现。

①师:同学们刚才说得多好呀!那我们看奶奶对张衡说了些什么呢?找出张衡和奶奶的对话,同桌之间分角色读一读。 (出示奶奶与张衡的对话)

②指名分角色朗读,全班分角色朗读。

③师:在张衡与奶奶的对话里你发现他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善于发现、善于观察、仔细„„)

4、课堂小结:

同学们,老师觉得你们也是善于发现的孩子呢。星星到底数的清吗?张衡的发现对吗?这些问题我们还是留到下节课来探讨吧。 刚刚我们从张衡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现在我们就来写写字吧。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珍珠”

2、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生组词。

4、生练写。

3

【板书设计】

29、数星星的孩子

小时候 有耐心 善于观察

长大后 刻苦钻研

30《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在词语教学中,紧紧结合《课程标准》中“阅读”的阶段目标——结合上下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对有些词语采用读对话、看图,各种形式的说话练习的手段来理解。]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出示爱迪生图片)这就是爱迪生晚年的照片。谁能想出方法记住他名字中的一个生字:“迪”(生识记字形)

2.看老师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看仔细了,写字的时候要把字写端正。

3.说说你对爱迪生的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教师适当评议)

4.老师也把收集到的信息打在屏幕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一生读)

内容出示: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在***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过渡: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他妈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

6.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

1.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

(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学生按要求学文,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屏幕出示注音的生字,指名朗读、开火车读)

(2)检查词语(加点的是生字)

检查 急性 斥责 委屈 亮堂

明晃晃 阑尾炎 恍然大悟 一溜烟似的

(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点拨指导如下:

①这些生字把它放到词语中,有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如:“堂”单个的读第二声,放到词语中读轻声。(生练读“亮堂”)

②明晃晃:这里的“晃”是多音字,单个字读第三声,连成词语组成了ABB结构,在读的时候读音要变化了。当第一个(A)不读第一声的时候,后面两个读第一声,如“明”读第二声,连起来就读明晃晃(míng huāng huāng)(学生练读)。当遇到第一个音是第一声,那后面就读它本身的音。如:金(jīn)灿灿(càn càn)

③对“阑尾炎”一词的理解,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教师再补充解释:阑尾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盲肠,它长在我们的右下腹。它一发炎非常疼痛,甚至还要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

④一溜烟似的:“溜”这是个多音字(注意第四声),“似”也是个

5 多音字,在文中和“的”连成词语读翘舌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发言好的学生,同时及时指正语言不规范,表达不顺畅的毛病)

2.课文里也有一句是医生夸爱迪生的话,老师把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放到了屏幕上。

出示句子:“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①学生读句

②给“多亏”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幸亏)

③小结:孩子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初步知道了爱迪生靠聪明救了妈妈(板书:聪明)谁能用夸奖的语气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第

四、五自然段

1.出示文本,请一生读。

2.大家再静静地认真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用“”划出写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学生交流,教师指点,屏幕出示句子)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1)指名读再男生、女生分别朗读句子。

(2)(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话。(指导学生在说话过程中用上学过的词语“一溜烟似的、捧着、明晃晃、亮堂”等词)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

3.师生合作读课文。

师引读:在爱迪生七岁那一年,他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在家里做手术。可是,家里的光线太暗了。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时,爱迪生他怎么做——

生读:“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师: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

生:“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爱迪生委屈地说:——

生:“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生:“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4.学习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屏幕出示句子)

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1)师引导:谁能抓住“斥责、委屈”这两个词语来当当爸爸和爱迪生读好这个对话呢?

(2)通过说话来理解“恍然大悟”一词。

爸爸恍然大悟,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对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说话时用上文本中词语,如“斥责、委屈”等词)

5.师小结:是的,正因为这样做,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所以医生对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再次出示句子,指导读好这句话。)

6.用“夸奖”一词联系说话。

填空:爸爸夸奖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伙伴夸奖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学习第

一、

二、三自然段

过渡: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到第三自然段,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当时的环境又是如何紧急的呢?

1.你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妈妈病情的严重?(学生交流板书)

2.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3.请你用上“突然、直打滚、检查、急性、马上、来不及、摇头、急得团团转”说说当时情况的紧急。

(六)巩固生字词,书写

1.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巩固生字词

①找找形声字:溜、悟、晃、恍、聪、伙、油、检

②游戏“对口令”(如:竖心旁,光字边——“恍”字记心间。)

③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如用口诀、顺口溜、组词等记忆生字)

2.书写:“油、团、炎”三个字和“检查、斥责、夸奖”三个词语。

②重点指导、范写

斥:联系“斤”的书写,第三笔在横中线,第四笔在竖中线,最后不要忘写点。

责:上下结构,上面要写得扁写,中间横短,第三横最长,下面的“贝”略长,横折的横在横中线上。

夸:大字头撇捺不超过横中线,要盖住“亏”

奖:大字要托住上半部分,最后笔是捺

炎:上小下大,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

(七)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

(镜子)

昏暗———————亮堂

直打滚 来不及 急得团团转

31《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理解“庞大”、“躲避”、“哺乳”、“枯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愿望。学会“推测”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揭题,认识庞大。

1、录像导入,理解“庞大”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过《恐龙》这部电影吗?(课件播放录像) 生观看录像。

(2)师:这是中生代时期地球上的繁华情景,那时地球的主人是谁? 生:恐龙

8 师:认真地看老师写恐龙,(板书:恐龙) 一起读读。

(3)师:刚才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恐龙? 出示词卡:庞大。 师:能给庞大找个近义词吗?(巨大)

(4)师:你知道最庞大的是哪一种恐龙吗?

补充:最庞大的恐龙是震龙,有18米这么高,相当于现在的6层楼房那么高。体重有30吨,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够庞大吧!让我们一起读读:庞大的恐龙。

(5)师:还可以说怎样的恐龙?(预设:健壮、威风、凶猛、巨大、成群结队。)

2、 揭题

(1)师:是的,在远古时代,恐龙曾经是地球的主人。(课件出示文中图片)恐龙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成群结队、无忧无虑地地生活在一起,他们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玩耍,可是今天,我们却再也见不到恐龙了,恐龙早已灭绝了。(板书:的灭绝。)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恐龙的灭绝》。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预设: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板书:?

(3)过渡:是的,这么庞大的恐龙怎么会灭绝的,科学家做了种种推测,其中有很多种推测还写在我们的书中,只有仔细读书的小朋友才能发现。

二、学生初读读文,以读准字音为主。

1、师: 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先给课文标上序号,读准每个字字音,读通每一句话。边读边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划出来。然后把这些难读的词语,读给你的同桌小朋友听。(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2、 师:刚才小朋友读得很认真,下面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分节朗读,随机正音) (1)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躲避”、“耐不住”。

(2)第3自然段:听了这一段,小朋友了解了恐龙的种类有哪些吗? 随机贴词: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 食肉的恐龙 这个句子挺长的,谁愿意试着读一读。

9 (课件出示句子:“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3)第4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个词也挺难读的。 课件出示:哺乳动物

师:谁会读?(指名读)你知道哪些动物是哺乳动物?

小结:小宝宝是直接由妈妈生下来的,而且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动物就是哺乳动物,(我们人就是高级的哺乳动物 。) 课件出示:孵出

师:小恐龙是恐龙妈妈产下恐龙蛋,再孵出来的(出示孵蛋图片),所以孵的左边是个卵字。

(4)第5自然段:这个自然段中也有几个新词,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

课件出示:或者

课件出示:书籍 (理解“书籍”:书籍中“籍”意思就是“书”,像这样的词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意思相近组成的字,在这篇课文里的新词还有呢?出示“死亡、枯萎、庞大、躲避、尘埃、灭绝”)

3、指导书写“谜”

(1)师:这是什么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谜”字。“谜”’这个生字有几部分组成? (2)师:请小朋友想想,这个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怎么写的? (3)师范写:先写:言字旁,再写“米”,与言字旁空开一点距离,留给走之儿位置,注意米作为部件时最后一笔一捺变成一点,最后写走之儿。

(4)师: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在书上描一个,写2个。

(5)谁能给“谜”找个朋友。(谜语、谜团、谜面、谜底、灯谜、哑谜)

三、研读课文,感悟文本的语言文字。

过渡:恐龙的灭绝,留给我们一个解不开的谜,科学家为了揭开这个谜,作出了种种推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就是考古学家们所作出的种种推测的?(

2、

3、4自然段)

自己再读读课文

2、

3、4自然段,把课文读得更加通顺些,看看课文写了几种推测。

(一)自读自悟,探究“灭绝”

1、师:课文写了几种推测?(5种)课文的第四小节最后用了一个省略号,其实还有许多种推测没有写出来,说不定我们小朋友长大了,从事恐龙的研究,又有新的说法呢!

2、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一起来了解一下恐龙灭绝的其中一种推测。 (1)、(课件出示第2小节)谁来读一读这一小节?(指名读) (2)、师:什么原因使恐龙慢慢地消失了呢,如果请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你会吗? 板书:严寒 寒冷 师:“严寒”和“寒冷”哪个词更加说明当时天气的冷?(擦去寒冷)严寒是什么意思?(十分寒冷)

师:你能想像一下当时气候有多么严寒吗?

是啊,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寒风呼啸,滴水成冰(课件出示图片配风声)

(3)引读:在这样严寒的日子里,蛇和乌龟有冬眠的习惯,他们能借冬眠(来躲避寒冷),有的动物身上有皮毛,可以利用皮毛来(保暖),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不能像蛇和乌龟那样,(借冬眠来躲避寒冷),加上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他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4)师:在这样严寒的日子里,小朋友,你仿佛看到没有冬眠习惯又没有皮毛的恐龙会怎么样?请你用上表示天气寒冷的词语说一说(如:恐龙在寒风呼啸中嗦嗦发抖,身子都快冻僵了。„„)

(5)师:是啊,严寒的日子是如此漫长,恐龙无处藏身,无处避寒,就慢慢地消失了。板书:消失 (6)请小朋友试着读好这段话。(出示第二段句子) a、指名朗读

b、老师读(故意读丢掉“突然”和“慢慢地”)老师读得怎么样? 你从“突然”了解到什么?(气候是一下子变冷的,气候的突然变冷才使恐龙无法适应。这个词用得多么准确呀)(指名读第一句) 从“慢慢地消失”又了解到什么?(指名读第

2、3句)

评:老师从你的朗读看到了恐龙正在一只一只地死去;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你对恐龙的死去很惋惜。 c、指名读第2段。

11 d、齐读第2段。

3、师:关于恐龙的灭绝还有另一种说法。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出示第三段)想一想,在这种推测中,恐龙灭绝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1)师:在这种推测中,恐龙灭绝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板书:行星撞击 (2)、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恐龙生活的那个远古时代,去看看天体的碰撞给恐龙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课件出示图片)

小朋友,宇宙行星撞击地球后,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伸手不见五指,大树连根拔起)

(3)说得真好,那你们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句子:“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

教师用语言带动朗读:这伸手不见五指的一片黑暗不是三天、五天,而是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谁再来读读,个别读。(朗读评价:从你的读感受到没有阳光的可怕、恐惧)。齐读。 (4)、第二句:长时间的黑暗,小朋友,想像一下,没有阳光的照射,树木会怎么样?花草呢?庄稼呢?(渐渐地枯萎)课件出示:枯萎、死亡

师:大量的植物都会枯萎、死亡。一天、两天、三天,一天又一天 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吃不到任何食物就会——(生接说,板书:死去)以植物为食物的其他动物也将——(板书:死亡) 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读好这句话:“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5)、师接读:随着植物的枯萎、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 板书:灭绝 (6)(出示第二种猜测的句段)小结:写恐龙灭绝的第2种猜测作者一共用了3句话,这3句话很有意思,一句一句连接得非常紧密,让我们一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教师引读: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所以(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因为(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所以(也渐渐地灭绝了。)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两种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一种猜测是,因为地球上气候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消失了;

12 还有一种说法是,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渐渐地死去了,食肉的恐龙也渐渐地灭绝了。大家看,消失、死去、死亡、灭绝这四个词都表示什么意思?(不存在的意思),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作者运用词语多么丰富。

四、结课

师:关于恐龙的灭绝,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我们下节课再讨论学习。 板书设计:

31恐龙的灭绝

严寒 消失

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 死去(死亡)

行星撞击

食肉的恐龙 灭绝

32《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德”等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激发学生探索未来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以及借助图画识字。 2.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默读中把对现代科技的了解,与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想象联系起来,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兴趣和培养科学幻想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查找资料;完成《我心中的未来世界》科幻画。

2.教学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教法选择:

默读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3 1.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做过什么样的梦? 2.放轻音乐,请学生讲自己的梦。 3.小结学生的梦,说:“有一位叫阿德的小朋友,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梦。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好,我们来学习课文《阿德的梦》。”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看图识字

1.提出要求:默读速度稍慢,注意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然后借助拼音默默地读几遍,并找出不懂的词语作上记号。

2.出示课文连环画,让学生自读全文后按顺序排列。 3.对应图贴出相应的生字卡。

4.小组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1)找出已经认识的生字,和同学交流认识的途径。 (2)找出难认的字,和同学一起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 (3)小组汇报识字方法。 重点指导:“婆、屏、型、呜”等字可以利用熟字加熟悉的偏旁认记。要注意区别“呜”和“鸣”。“喽”是语气词,可通过朗读句子“当然喽!我这次坐的飞船是新型。”来感悟。注意区别“型”和“形”。型,模型、新型。形,形状、形式。系,多音字。系(xì),关系;系(jì),系鞋带。

5.对学生不懂的词语,可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解决,或通过查字典、询问老师解决。

三、美读课文,感悟梦境

1. 第二遍默读课文,速度要加快,思考: (1)阿德梦到了什么?

(2)结合课文中的七幅插图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2.出示儿歌让学生自读、齐读、个别读。然后提问:儿歌中的每一句分别说的是课文中的哪一段? 阿德早起要旅行, 乘坐飞船是新型。 起飞时间还未到, 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 聊起畅销新车型。

14 预订新车无污染, 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鸣声, 阿德落地未成行。 原来未系安全带, 大叫一声梦惊醒。

3. 进一步提问:读你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课文中哪些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

学生展示朗读并介绍课前预习时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教师相机板书并利用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资料和文字介绍。 板书:

载人飞船 火星旅游

定居月球 新型飞船

可视电话 掌上电脑

网上购物 太阳能汽车 4.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阿德心中的未来世界如此奇妙,你们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拿出课前预习时准备的画《我心中的未来世界》先在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3.小结:你们心中的梦都很好,人类需要你们这些美好的梦,因为有梦想,才能有实践,只有不断地实践才会有梦想的实现。杨立伟叔叔就实现了我们的飞天梦。

4.课件出示: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升空及杨立伟载誉归来的片段。 5.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

课件出示“中国了不起!了不起的中国人!做了不起的中国人!”三句话。全体学生起立,用自豪的语气朗读这三句话。 作业设计:

1. 积累课文的词语。

2. 推荐阅读《百科全书》或一些科学幻想故事。 板书设计:

32.阿德的梦 载人飞船 火星旅游 定居月球 新型飞船

15 可视电话 掌上电脑 网上购物 太阳能汽车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在区别形近字中积累新字新词。

3.读比喻句,积累名言名句。

4.进行口语交际,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练习写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展示科普读物,小组设计“身边的科学”手抄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7.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

重点难点: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学新字、新词、好句。

3.进行口语交际。

4.练习写话。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区别形近字,学习新字新词。 3.学习“我会读”,积累比喻句。

4.读读背背,积累名言名句。 教学用具: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句子

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呀!

2.学生自己读句子,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16 3.集体汇报,教师总结。

三个句子的意思相近,但第一句加上问号,表示你不可能数不清;第二句加上句号,表示你数不清;第三名句用了感叹号,表示你肯定数不清。

4.扩展延伸。

这是李明买的书吗( )

这是李明买的书( )

这就是李明买的书( )

二、选选认认。

1.自读字词,明确练习要求。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同桌交流连线原因。

4.集体交流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音、组词,看谁读得准,组得对。

三、学习“我会读”

1.学生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

2.投影出示句子。

茂密的枝叶像凉棚似的,遮住了阳光。

茂密的枝叶遮住了阳光。

问:上面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学生各抒已见。)

教师归纳总结: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可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

3.读其他句子,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4.从学过的课文中,找比喻句,也可自己说比喻句。

四、学习“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名言,想想其中的含义。

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说说对自己的启发。

3.自由读背名言。

五、作业。

课外搜集名言名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 2.制作手抄报。

课前准备:让学生明确课堂上要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科普手抄报,要求学生分工,抄写一些科普知识的文字或者剪一些科普图片备用,准备好彩色笔、尺子等工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科普读物、统一的手抄报用纸。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教师讲解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

3.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介绍身边的科学。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自己带的科普读物,简单介绍书的内容和特点。

(2)把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

二、课堂练习:小组合作设计“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剪贴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写话。

2.搜集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 教学过程

一、写话。

1.启发学生回忆本学期做过的事。

2.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3.谈谈自己在暑假里的打算。

4.教师归纳要点。

写收获:(1)写做了什么事。

(2)写做的过程。

(3)写做了以后,懂得了什么。

写打算:(1)打算暑假中做什么。

(2)打算怎么做。

5.学生自由写话。

二、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回家准备有关科学家、发明家、科普读物和科学成就等课件,以便于向同学介绍。

上一篇:父母对孩子说的鼓励话下一篇:敬老院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