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2023-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二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二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第八单元复习 课时安排 3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1. 认识6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会写31个词语。

2. 通过故事内容,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3.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入句子中读一读。 4.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 5.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感受称赘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认识6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会写31个词语 课文梳理及理解运用 课件、练习卷 讲授法、小组合作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字音、字形

1、易读错的字

威武(wēi)、违抗(wãi)、拉扯(chě) 、嗓子(sǎng) 、奶酪(lào)、 拌嘴(bàn) 、剩余(shâng)、折纸(zhã) 、录取(lù) 、幸福(xìng) 秧苗(yāng) 、使劲(jìn) 、栽树(zāi)、蚯蚓(yǐn)、纳闷(nà mân) 扎风筝(zā zheng)、春蚕(cán) 、螃蟹(xiâ)、假装(jiǎ)、小哥俩(liǎ)

2、多音字

zhuǎn(转身)

mēn(闷热) 转

zhuàn(转盘)

mân(苦闷)

3、辨字组词

活(生活)

奶(奶奶)

吵(吵闹)

话(说话)

扔(扔掉)

抄(抄写)

但(但是)

汗(汗水)

伤(伤心)

担(担任)

杆(树杆)

份(年份)

二、词语

1、量词

一(只)老虎 、一(块)奶酪、 两(只)小熊

一(只)纸船、 一(个)松果、 一(张)纸条

2、词语搭配

茂密的(森林) 茂密的(枝叶) 漂流的(纸船)

漂流的(冰山) 飘荡的(风筝) 飘荡的(红旗) 高高的(树枝)

(激动)地说 大摇大摆地(走过来) 大摇大摆地(走出来)

3、词语表

食物 爪子 神气活现 往常 身后 信以为真

哥哥 开始 这时 过来 怎么 仔细 公平

纸船 松果 纸条 上面 快乐 难过 屋顶 和好 高兴

田野 风车 飞快 秧苗 急忙 力气 广场 伤心 路边

5、课后及园地词语积累

ABCC式:议论纷纷

ABAC式:半信半疑 大摇大摆

带有反义词的成语:东张西望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狐假虎威 狼吞虎咽 龙飞凤舞 鸡鸣狗吠

惊弓之鸟 漏网之鱼 害群之马

胆小如鼠 如虎添翼 如鱼得水

第二课时

一、精彩句子

1、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感叹句)

3、船工们笑了,一边手气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一边一边)

4、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对仗句)

5、这事好办,我来帮你吧!(祈使句)

6、“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感叹句)

二、课文回顾

1、《狐假虎威》本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讽刺了哪些仗势欺人的人。

2、《狐狸分奶酪》这是一个民间故事,主要讲了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因不会分而拌嘴,有只狐狸帮忙分成两半,小哥俩总因大小不满意,最后奶酪被狐狸吃光,小哥俩只能干生气。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斤斤计较,要共同分享才会快乐的道理。

3、《纸船和风筝》本文讲的是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谊,而友谊需要不断地去维护的道理。

4、《风娃娃》先叙述了风娃娃帮人们做事,人们有时高兴,有时责怪他的事,然后通过风妈妈的话告诉我们: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帮助。

三、考点提示

1、《狐假虎威》常考察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及课内阅读。

2、《狐狸分奶酪》常考查课内阅读及故事的寓意。

3、《纸船和风筝》注意分清“扎”和“抓”的读音及“幸”的写法。

4、《风娃娃》常考查风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那些坏事。

第三课时

单元练习检测及精选讲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篇:二上数学第八单元 教案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家学内容:数学广角——搭配

(一)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数学广角

(一) 教学内容: 课本P9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培养有序排列的思想。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红、黄、蓝三种彩色纸,三本不同的故事书,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一起去游戏,好吗?我们到数学广角去玩一种叫搭配的游戏(板书:数学广角

搭配),在去之前让同学们看几组数字: (1)1

5 (2)1

5 ( 3 ) 1

5 比较上面三组数字,第二组有重复现象,第三组有遗漏现象。 (理解重复和遗漏。)告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注意不要重复和遗漏

二、新授。

1、出示例1:

用1和2两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两位数。

(1)学生小组合作,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可以摆出哪些两位数,将摆出的两位数写在题单上。

(2)抽学生汇报结果,老师在黑板上演示。可摆出12和21两个两位数。

2、出示例2:

1、

2、3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两位数。

(1)学生小组合作,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可以摆出哪些两位数,将摆出的两位数写在题单上。

(2)抽学生汇报结果,老师在黑板上演示。可摆出

12、

21、

13、

31、23和32六个两位数。

(3)我们可不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来摆?

讲解定位法:如果我们在十位上摆1,个位上可以摆2和3,就可以摆出

12、13,如果我们在十位上摆,2,个位上可以摆1和3,就可以摆出

21、23,如果我们在十位上摆,3,个位上可以摆1和2,就可以摆出

31、32。这样摆出的数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4)学生尝试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抽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3、小结:我们在进行排列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顺序才会不重复、不遗漏。

4、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做,抽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用三种不同的卡片演示。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 (2)完成题单第四题。

学生猜一猜中奖号码,猜中的学生说一说理由。老师在评讲。

三、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1题。

抽三个学生到讲台上,排成一排,老师给他们照一张相片。然后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排法。通过学生演示得出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6种坐法.

2、课后练习第2题。

老师拿出三本书,分给三个同学,请同学帮忙想办法,可以有哪些分法。

3、数学思考:

用数字卡片0、2和3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两位数。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小结,0不能写在十位上,所以只能写出四个两位数:20、

23、30、32.

四、课后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有意思吗,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希望你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搭配

(不重复、不遗漏)

十个

1 2

1 2

2 1

1 3

2 1

2 3

3 1

3 2

第二课时

数学广角二 教学内容:

课本P9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有3张数字卡片,

5、

7、9,用它们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

如果用着3张数字卡片,任意取出其中的两张求它们的和,得数有多少种可能呢?

2、解决问题

请学生小组探究后尝试解决后全班交流。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连线的方法。 (3)随便写写。

3、思考只有3种结果,为什么摆两位数却有6种结果呢?

摆两位数跟卡片的位置有关,加法算式的结果和卡片的位置无关。

4、观察

上面的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随便写,容易漏掉或重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1)请3个小朋友做游戏,想一想后回答。 (2)各小组3个同学互相握手,亲身体验。

小结:3个同学互相握手时,可以先确定一个人和另外两个人分别握手一次,剩下的两个人再互相握手一次,一共3次。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几个物体摆在一起,有时要讲究排列的位置,如摆数,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有时却不讲究排列的位置,只要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如握手、搭配事物等。希望同学们遇到问题要认真思考,做出准确判断。

第三课时

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

教材P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回忆整理复习,对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想不想去呢?

二、

1、自主探索。

既然参加活动,就要穿漂亮些,衣柜里有这样几件衣服,小朋友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教材P99页) (1) 观察并与同桌讨论。 (2) 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案,每人选一种试试看。搭配的时候应该 注意些什么呢?(不重复不遗漏)

2、归纳演示。

搭配方案一:用学具摆一摆。 搭配方案二:连线。 搭配方案三:列式。 搭配方案四:编号。

3、小结。 同学们真能干,想出这么多的办法。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它们。

三、课后小结:

这次数学广角你们玩得开心吗?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从这里你学到了什么?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方案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方案都要选择呢?怎么办?

四、课堂练习。

第3篇:二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8. 小鹰学飞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了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

一、二自然段主要讲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以为会飞了,而老鹰认为不算会飞。第

三、四自然段主要讲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以为会飞了,而老鹰认为还不算会飞。第

五、六自然段讲小鹰通过刻苦努力飞到了更高的天空,谦虚地问老鹰算不算会飞了,而老鹰对小鹰的问话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小鹰再往高处看,意思是小鹰还可以飞得更高,飞行的高度是没有尽头的。课文配有插图,生动再现了课文内容,是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想象,从而感悟语言文字的好材料。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已经”说一句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片。

(1)出示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什么地方? (2)出示图二: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

2、设计悬念,引出新课。

小鹰为什么会越飞越高?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

3、出示课题。

(1)板书:9 小鹰学飞 (2)教学生字: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1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1)出示自读要求。

①读第一遍,在生字下做记号。 ②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③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上“~~” ④读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小鹰 跟着 摇摇头 不算 拼命 指了指 急促 总算 鼓起劲 头顶 盘旋 吧 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

(3)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 作业。

1、练读生字。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图画,着重理解老鹰和小鹰的两次对话

2、有语气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生字选择正确读音。

2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3、指名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二、 细读训练。

1、学习第

1、2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指名读第

1、2自然段。 (3)了解有关词句。

①它们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②小鹰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 ③“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有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自由练读。 ④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学习第

3、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句。

①小鹰和老鹰又来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②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应读得重些?为什么? ③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样想的? 指名读老鹰的话。

(3)分角色读第

3、4自然段。

(4)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3、学习第

5、6自然段。 (1)指名独课文。 (2)思考讨论。

①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

③小鹰怎么会飞得指名高的?哪儿看出它练得很刻苦?

④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虚心了) ⑤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重读。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⑥ 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理解:“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样去做?

⑦ 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第

5、6自然段。

3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三、 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2)过这篇课文,你读得了什么道理? 8 小鹰学飞

小鹰(图) 老鹰(图) 白云(图) 总算 往上看 大山(图) 真的 还不算

大树(图) 已经

作业设计:

1、口头扩词。

旋( ) ( ) ( ) 鼓( ) ( ) ( )

2、用下列词语练习说话。 (1)跟着 (2)已经

五、 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后记:

9 青蛙看海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九课《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讲的是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和松鼠的帮助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本文语言简练,内涵丰富,文章旨在说明只要脚踏实,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全文共12个自然段,分两部分。第1~3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讲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须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可青蛙对能否登上高山没有信心。第4~12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讲了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

4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课文言近旨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故事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插图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想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

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题目上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读课文,每人读3个自然段。别人在读时要仔细听,有读得不对的帮助指出,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巡视)

2、谁来试试?指名读课文,指点读准“登上、喏、天哪、苍鹰”。

三、配音解读

1、现在你们能回答刚才提的问题了吗?

2、相机用简笔画板书。

3、你想来看看苍鹰是怎样指点青蛙的吗?(画面没有声音)

4、你觉得动画片少了什么?你愿意为它配音吗?

5、研究如何才能配好音。

6、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配音,同桌合作。

7、指名表演,让学生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请配得好的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读?(相机出示高山的画面或图片,让学生体会山高,青蛙因此望而却步。练读青蛙5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的话)

8、小结:青蛙虽然受到苍鹰的指点,但对登上高山完全没有信心,那它是怎样登上山顶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认读所有生字

2、出示生字:“登、苍、善、展、失”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3、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4、书空笔顺,交流写时的注意点。

五、布置作业:

在习字册上写好新学的5个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难点:

1、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

2、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 (1)开火车读词语

(2)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上其中的词,简单地说说吗?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大海,苍鹰告诉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后来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级一级地登上了台阶,到达了山顶终于看到大海)。

2、师: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看青蛙是如何在苍鹰和松鼠的指引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

二、精读

1、

2、3自然段。

1、小朋友,请你们读一读

1、

2、3小节,找一找:青蛙想看大海,苍鹰跟它说了些什么?

(“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说说6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什么意思。

2、请小朋友看图,是的,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前面那座山,你们看看,青蛙看到的是一座怎样的山呢?(高)

3、师:对,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青蛙面对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是怎么说呢?(出示语段:“天哪,这么高的山!”

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的去呢?”)谁来学着小青蛙的样子来读一读(圈点提示语)这句话呢?(学生演示)为什么这么演呢?(吓住了)我們一起來学着小青蛙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4、青蛙为什么这么害怕?这么没有信心被吓住了呢?(山高)还有呢?再往下读读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青蛙的理由吗?小结:是啊,还因为自己太小了,太弱了。

5、青蛙面对高山,想到自身的弱点有点失望了,这时苍鹰告诉它什么呢?“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小黑板出示苍鹰说的话)小朋友,苍鹰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请你们多读几遍再来说好吗?(学生自由读这句话再交流)(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想要看到大海,你就必须要登上山顶。)苍鹰再次告诉青蛙要看到大海非登上这座山不可,我么一起来读读苍鹰的话好吗?语气强烈一点。

过渡: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青蛙更失望了。那青蛙有没有登上山顶?又是在谁的帮助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呢?(指名回答)松鼠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4—11自然段找找有关语句把它画下来,与同桌说说。

三、精读4~~11自然段

1、读后交流,(你么找到了哪些句子呢?)教师贴句:

“你想看海吗?”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再试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师:小朋友找得真全,原来小松鼠就是这样来帮助青蛙的呀!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体会体会好吗?

2、读句体会。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时候,就去关心地问它“你想看海吗?”谁来读读这句话?(你真关心小青蛙)师:看来小松鼠很关心这只青蛙,就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地问一问这只小青蛙吧!(齐读这句话)

(2)、小青蛙是怎样说的呢?(“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你能体会出当时小青蛙的心情吗?师:看来这时的青蛙是一只失望的小青蛙,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呢?(指名读)谁愿意来做做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来问一问、答一答?

小结:你们读的真好!我也感受到了青蛙的失望,松鼠的关心,我们也来像他7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们一样来把这个对话读一读。

(3)、听了小青蛙的话,松鼠又是怎样引导小青蛙的呢?(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谁来做这只小松鼠,来引导小青蛙读好这句话呢?(评价:真不错,你读出了关心小青蛙的语气;你引导小青蛙还很耐心呢!)我们都来做做小松鼠耐心的引导小青蛙好吗?(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小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贴图演示)青蛙听了小松鼠的话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贴句)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青蛙也来跳一下,好!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也来跳上一个台阶吧!(预备——跳!) 觉得怎样?(容易)对呀!这下子小青蛙有点信心了,谁再来有信心的读一读小青蛙的话?(嗯,信心十足)谁能赛过他?我们一起来有信心地一读青蛙的话。小青蛙轻而易举就跟着松鼠也跳上去了。(贴图演示)板书:跳上一级 (4)、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导的?“再试一下!”谁来读?想再试一下吗?那就让我们再来跳上一级。(大家一起跳)青蛙在松鼠的指引下又跳上了一级。板书:又跳上一级

(5)、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了一级,松鼠再一次鼓励小青蛙。(“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你读出了什么?(相信他)让我们给他更多的鼓励来读读。(齐读这句话)

小结:小松鼠可真会帮助人,在它的鼓励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满了信心。你们想演一演吗?请找你的好朋友练习一下。指名上台表演。你们表演的真好!你真是一只爱帮助人的小松鼠,你也不错,对登山充满了信心。(贴星)

3、就这样小青蛙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板书:一级一级跳) 你们愿意学着小青蛙和松鼠一起来登山吗?(大家一起在原地跳)师:努力,继续努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师:你们觉得怎样?(累)那请你把这句话来读一下,把累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听你读这句话我也觉得好累呀!

(2)、登山那么劳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呢?(渴了喝点山泉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歇一会儿,顾不得休息,更多时间在登山,喝点山泉水,顾不上多喝几口,不断向上登。)

(3)、拓展练习:你们想想,他们在登山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做呢?(自由说说)

师:是啊,为了登上山顶看到大海,他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喝,一个劲儿往上登。我们再读读好好体会一下,就这样,青蛙和松鼠认准了目标,什么困难也不怕,坚持向上攀登。

(4)、好了,马上就要到达山顶了。让我们倒计时,一起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

5、

4、

3、

2、1到啦!此时此刻,引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板书: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个别读,集体读)让我们一起来祝贺青蛙和松鼠吧!再次朗读这句话。

4、进行想象说话

8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1)、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大海一望无边,蓝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会说些什么呢?(

1、感谢松鼠;

2、肯定自己)

(2)、学生交流后总结揭示中心: 是呀,青蛙坚持不懈,一级一级的攀登。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这正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齐读)这是一句名言,你们还知道哪些名言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吗?(

1、有志者事竟成。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努力是成功之母。

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登、级、喝

2、指读,说说记的方法(认识新部首)

3、示范写,描红 板书设计

青蛙看海

努力(自身)

帮助(别人)

布置作业

1、找你的好朋友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小故事在全班交流。

教后记:

9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10 狼和小羊

教材分析: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0课课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狼看见小羊在小溪边喝水。第二至六自然段讲狼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小羊据理力争,驳倒了狼,但狼最终还是凶狠地扑向小羊。文章通过对狼、小羊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狼的凶残、蛮不讲理,小羊的软弱、温顺,结构凝练,寓意深刻。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新词:找碴儿、争辩、龇等学会生字:喝、弄、冲、争、反、扑。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

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懂得对待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

2、理解词句,朗读到位,学会读书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3、能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2、区别字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

今天这节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狼和小羊的对话展开故事的,而且这个生动的故事能说明一个道理。

板书:狼和小羊

二、新课。

1.听课文录音,体会狼和小羊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2.学生打开书。

(1) 标自然段序号。 (2) 画生字词。

3.学习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10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1) 自学生字。

(2) 汇报自学情况。 ① 指组带音节读生字 ② 指组不带音节读生字

③ 指名说怎样记每个字的 重点指导:

(1)脏:注意读音。它的字形:“庄”加“月”。 辩:注意读音。 扑:注意读音。 (2) 字形指导:

狼:“良”加“犭”旁。 伙:“火”加“亻”旁。 怜:“令”加“忄”旁。 辩:两个“辛”中间加“讠”。比较两个“辛”不同的地方。用红笔描一下。扑:“卜”加“扌”旁。 (3)“做”与“作”比较。 这个做:做工的“做”,表示动词的“做”。 这个作:工作的“作”,表示名词的“作”。 (3) 理解词语: 可怜:值得怜悯。

争辩:争论,辩论。

扑: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 (4) 读黑板上的词语。 4.指导书写。

(三)熟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流利。 2.分小组互相读。

按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认真地读。 3.指名读。

(四)结束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图画,着重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和动作。

2、有语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狼和小羊,这节课的任务是理解课文内容,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

你们见过狼吗?了解狼的性格吗?谁来说说。(狼凶恶、贪婪) 谁说说小羊是个怎样的性格?(小羊很可爱,温和、善良)

过渡语: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听故事。“狼和小羊”。

二、老师讲故事。

边听边想上面的问题。

(狼非常想吃小羊,三次找碴儿,最后扑向小羊的事。) 过渡语:狼第一次找什么碴儿,请我们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1) 指名读。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出示投影片:(介绍地点、位置) (2)指导读。

这段是交代当时的环境、情况、读时语气应平和。 试读

指名读

齐读

过渡语:狼的本性是什么?它见到小羊会怎么样?让我们学习第2段。 2.学习第2段。 (1)指名读。

(2) 狼想吃小羊,就怎么做?(故意找碴儿。) 板书:故意找碴儿。 理解:找碴儿。(没事找事,故意成心。)

谁把狼找碴时说的话读一下,注意标点符号。 “!”想用歪曲的事实,恶人先告状,读时用肯定的语气。 “?”读出问句的语气。 试读

指名读

过渡语:小羊听后怎样?为什么会吃一惊?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 指名读。

想:小羊听了狼的话后态度怎样? 板书:温和 (2) 投影。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反问句,表示强调不会把水弄脏。投影:说明原因。

12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想一想: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小羊的话有道理,因为水不会从下游流向上游,所以说狼是故意找碴儿。) (3) 指导读。

小羊说话很温和,我们读的时候应该缓慢些。

试读,指名读。

(4) 分角色读

2、3段。

过渡语:狼没占到理,他甘心没有?态度有什么变化?又 找什么碴了?学习第

4、5自然段。 4.学习第

4、5自然段。 (1) 自学。

思考:狼第二次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样申辩的? 读一读,找一找,画出有关的句子。 (2) 讨论上面的问题。 (3) 指两个组汇报。

(狼的第二次找的借口是:“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小羊的申辩是:先肯定地说:“那是不可能的。”然后进一步用“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这个事实,说明自己不可能说过狼的坏话。)

理解: 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背地里:在背后,不是当面的。 啊:表示惊讶。 (4) 指导朗读。

狼“气冲冲”地说,要读出蛮不讲理的语气。小羊的样子“可怜”,急得“喊”了起来,并且称呼“亲爱的狼先生”要读出认真申辩和害怕的语气。

试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过渡:狼两次找碴儿想吃掉小羊,都被小羊理直气壮地反驳了,狼不甘心,又怎么样了?学习第6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1) 指名读。

(2) 想: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了?它又是怎样做的? (先是骂小羊,又找的借口是:“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狼这时是: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并且向小羊身上扑去。) (3) 指导读:要读出狼凶狠的样子。 试读,指名读,全体读。

三、总结

狼想吃掉小羊,三次故意找碴儿,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小羊虽然温和善良,据理力争,但毫无用处。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恶人总是蛮不讲理的,我们不要上当,不怕,去斗争,我们要看清它们的嘴脸。)分角色朗读全文。

13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四、发散思维,继续想故事。

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请同学想一想说一说。 板书设计:

10 狼和小羊

小羊

找碴儿:弄脏水 温和:您站在上游

气冲冲:说坏话 喊道:我没生下来

大声嚷:反正都一样„„

(凶残)

(善良) 作业设计:

一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三人一组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指导作业。

1.组词。

战(

)

补(

)

秋(

) 站(

)

扑(

)

伙(

) 步骤:

①读要求,理解意思。 ②读给的字。

③比较每组字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 ④口头组词。 教后记:

14

怜(

)岭(

)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11狐狸和乌鸦

教材简析

课文写的是一只乌鸦爱听奉承话被狐狸花言巧语所骗的故事。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段是写乌鸦和狐狸是邻居。第二至第三段分别是写乌鸦叼着一片肉,狐狸看见后馋得直流口水。第四至七段是写狐狸与乌鸦的交锋。第八段是故事简短的自然结尾。其中,四至七自然段是本文的精华所在,是训练学生进行朗读、说话、语言文字体会、表演等诸方面的最佳之处。因此,本课学习的重点就落在此处。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

2.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创造性想象: 教学准备

课件。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画动物,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种小动物,它们是谁呢?请看黑板。(画“乌鸦”“狐狸”)。学生说后,老师板书课题。老师边指课题、板画.边说:“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发生在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一件事情。请大家先猜一猜在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在它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3遍,思考这个问题,并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了解读书情况。 ①谁敢说自己读得最好?请读一读。

②谁能诚实地说自己读得不太好?站起来读一读,请大家帮助你读好课文。 3.再朗读课文,思考: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①谁能用3-5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 ②谁能用1-2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 4.让学生质疑问难。

(三)创设情境,感悟意义。 1.学习第1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②出示投影片:指认“窝”“洞”,理解“窝”“洞”“邻居”。

15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2.学习第

2、3自然段。

①既然是邻居,就应该好好相处。狐狸是怎样发现乌鸦的肉的?又是怎样想把肉弄到手的?请轻声读第

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②谁愿意说一说思考的结果? ③哪句话写乌鸦心里高兴?找出来读一读。它高兴什么? ④狐狸看见乌鸦叼着一片肉,它想到了什么?是从哪句话上看出来的? 3.学习第4-7自然段。

①狐狸是怎样哄骗乌鸦的肉的?请听录音,数数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都说了什么? ②指名读狐狸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这样问?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③第三次,狐狸又说了什么漂亮的话,使得乌鸦竟得意地唱起歌来? 联系实际情况想想,狐狸说的这些话和事实一样吗?是一些什么样的话? ④教师小结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话。一个同学扮演狐狸,一个同学扮演乌鸦表演课文内容,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⑤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结果。 (四)感悟寓意,想象创新。

1.请说一说学习本课后的想法。

2.同学们,乌鸦被骗走肉后它会怎样想?你们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话? 3.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表演。

2、能感受原奉承话常驻骗上当,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想得到的东西。

3、会给简单的句子加上逗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运用句式和标点符号;

2、难点:能读出狐狸的不同语气;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关键:抓关键词句体会,朗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看拼音写词语。(3号生写在小黑板上,其余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hu li wu ya yu mao sang zi ( ) ( ) ( ) ( ) ma que tai tou niao wo yi pian rou 16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 )( )( ) ( )

(完成后各小组的1号与3号互查,2号与4号互查。)

2、选择其中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可根据各自的能力选择词语的多少)

二、读议课文2-3自然段

是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是围绕着一片肉而展开的。

1、出示图片:谁能看图说说乌鸦和狐狸对这片肉各有什么表现?(让生自由说)

2、文中哪几自然段就在写这幅图意?(2-3)自由读2-3自然段,想想分别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3、练习朗读。

此时此刻,乌鸦会怎么想?狐狸心里又在想些什么?(让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表意见)

三、精读4-7自然段

乌鸦想保住肉,而狐狸却想骗取这片肉,它们各有什么表现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家最想读的部分4-7自然段。

1、四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学习提纲学习讨论。 小组学习提纲

(1)读读4-7自然段,用“--”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反应。 (2)议一议,你对这只狐狸有什么看法,并说明理由。你对这只乌鸦又有什么看法呢?

(3)想想狐狸说的话和乌鸦的话应该怎么读,并试着读一读。

2、集体反馈。

(1)面对乌鸦口中的肉,狐狸说了些什么? (出示狐狸说的三次语言)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各抒已见)

适时小结:狐狸这种使人听 高兴,讨好别人的话又叫--花言巧语或甜言蜜语。 这三次语言该怎么读呢?

(指名读--评议--自由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2)对狐狸的讨好,乌鸦各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出示乌鸦反应的三句话)谈谈对乌鸦的看法。

提示:乌鸦前两次不叫,到了第三次怎么叫了呢?(爱听好话) 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3、引出结果。正因为乌鸦爱听好话,所以它嘴里的肉就“掉”了下来,反被狐狸“叼”走了。(掉、叼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板书:掉 叼

4、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完成练习:ai ting hao hua ,rong yi shang dang 。 ( )

5、分角色朗读。

17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四、表演课本剧。

1、学生自由组合,每组三人,进行试演。

2、指名三人上台表演,其余当观众评议。

板书设计

11.狐狸和乌鸦

不做声 看了一眼 得意极了 您 好 孩子好吗 羽毛漂亮嗓子真好

作业设计

1、加标点:

“您好( )亲爱的乌鸦( )”

“亲爱的乌鸦( )您的孩子好吗( )”

“您的羽毛真漂亮( )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您唱几句吧( )

2、自己再编三句狐狸讨好乌鸦的话。 教后记:

练习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大写的数字,并学习填写汇款单。

教学重难点:填写汇款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8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1、辨认大写字母

2、描红 3、练习

(1)根据教材所创设的情景学习填写汇款单 (2)用大写字母填写汇款单 4、反馈。

二、学写铅笔字

1、审题。

(1)让学生清楚本题要求。 (2)复习写字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热

想”3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字的结构方式及写字式要注意什么? (3)指导写出“热”。

出示“想”字,学生观察,注意观察走的起笔和收笔。 (4)指导学生写“想

盘”。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熟记四条成语并朗读、背诵两句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2、借助插图在说话练习中理解此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审题。

2、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理解四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4、反馈。

二、读名人名言。

19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名人名言。 (4)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练习背诵,指名试读。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亲历和课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使学生在购物中领会交际要说话清楚,注意礼貌。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 教学过程

一、教师创设:

同学们,老师布置你们昨天到超市购买文具,我也到了超市,却看到了一位叫小雨的小朋友和售货员阿姨在吵架,原来,小雨要买数学用的算草本,可是他不告诉阿姨,自己中货架上乱翻,还扔了一柜台,有的笔记本都扯撕了,阿姨劝他,可他却和阿姨吵了起来,小朋友,小雨这样做对吗?谁来劝劝小雨?

引导学生在谈话中初步感受购物时的交际要点: (1)把要购的物品式样、用途等介绍清楚。 (2)礼貌地与售货员打招呼,请他(她)做参谋。(你好、请问、麻烦、对不起、谢谢、再见)

二、情境再现

1、小朋友们,你们昨天结伴到了超市或文具店,你们怎样和售货员对话的?准备一下,再汇报给大家看。

2、学生准备。

3、汇报表演:有哪一组愿意把昨天购物的经过表演给大家看。其他的同学准备表扬他们或为他们提个小建议。

4、 师生评议(围绕交际要求进行)进一步落实购物的交际要求。

三、再创情境

1、同学们,数学老师准备表奖几位口算能力最强的同学,他准备出10元钱,20

建邺实验小学2016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

去买10本能适合我们二年级同学用的日记本,可是他晚上还要备课,哪组同学愿意帮老师这个忙。

2、都愿意去买,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热心。可是光有热心还不行,日记本的种类繁多,我听说有的店还可以打折,怎么才能用这有限的钱去办让老师和受奖同学都满意的事呢?你们分组准备,咱们现场评选,哪一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让哪一组去购买。

3、小组分头准备。

4、 竞选开始。

(1) 把讲桌布置成文具柜台。

(2)其他的小朋友你们要做一位文明小顾客,小观众,先说说你们打算怎样做?

(3)表演开始: 教师可参与,亲自或辅助扮演售货员,随机“刁难”顾客,(尺度以学生能接受能应对为宜)提高交际质量。

四、推荐最佳小组 现在你来推荐一下由哪一组去购买,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教后记:

21

第4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课文 19.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病、医”等7个字。认识一个偏旁。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通过学习,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让学生树立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语气。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益鸟和益鸟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 (板书题目:

19、棉花姑娘) 谁知道棉花可以干什么用?(棉衣、棉袜、棉球、被子、鞋子) 是啊,棉花不仅漂亮,而且用处还这么多。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 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 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

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 (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 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 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 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 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 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 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 (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 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 (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 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 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5.教师情景导读。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 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 作业: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教学反思:

课文 20.咕咚

教学目的:

1. 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字。

2.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3.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 (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认识生字

1、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出示: (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 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

五、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 个自然段,____ 幅图,讲了____ 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

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 ____ 、____ 、 ____ 、____ 、____ 也跟着跑,只有____ 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六、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

一、

二、

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七、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

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阅读课文

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

(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 (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课文

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

(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 (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 (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

(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

(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 (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 ____ ,再问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最后问____ 。”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课文

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 (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

(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 (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 (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 (“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 (“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跑起来,

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作业: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文 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会认“壁、墙”等12个生字。会写“捉、条”等7个字。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4、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重点】能够读准字音,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认识动物尾巴的功能。

【教学方法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法、自读质疑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壁虎吗?(课件出示壁虎图)今天,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于壁虎的故事。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竟劲一挣,尾巴挣断了,怎么办了?他到处借尾巴,他借到了吗?你们等会儿学完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

二、播放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学习新生字

1、请学生把书打开到109页,借助插图把课文试读一遍,并画出不认识的字。

(自由读)

2、检查:

a、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词,就读哪个词。 (课件出示拼音的生词。)

壁虎 逃走 姐姐 一条蛇

蚊子 难过 小河 借尾巴

b、出示插图,学生练习说话,教师相机出示生字词。 c、引导学生识记字形,交流识字经验。 结合图片识记生字:壁、墙

熟字加一加识记:蚊(虫+蚊) 咬(口+交) 房(户+方) 赶(走+干)转(车+专)认识新的偏旁:户、车 (注意作为偏旁时最后一笔是“提”,和车字

书写笔顺最后一笔“竖”稍有变化。)

谜语识字:您 (心上有您,表示第二人称尊称) 熟字换一换识记:继—断 泼—拨 形近字识记:用—甩

d、生自由读,同桌互动,师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识记情况。

3、这些小老师可真棒!

(课件出示无拼音的词) 没有拼音的词你们会读吗? (小组开火车读)

4、其他小朋友想读吗?(师指齐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书写:“条、爬、草、房”。

2、回顾偏旁,观察生字结构,及其在田字格的位置,起笔、收笔位置在哪尤其要注意,认识新的偏旁“户字头”。

3、交流写字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户”叫“户字头”。 (1)条:注意上面是折文。下面是竖钩,不是竖。

(2)爬:半包围结构,爪要写得稍大,首撇短平,捺要伸展,巴要写得小些。 (3)草:草字头的横不宜太长,两个小竖要上开下收。 (4)房:户字头和户的占格不同,方的横要超过户。

4、教师范范写,学生描红。

5、展示、评价书写。

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复习生字。 小游戏:我指你认

2、说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没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生字读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现在大家先把课文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然后再读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请一名喜欢读1、2、3三个自然段的同学读1、2、3三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问题: (课件出示3个问题)

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⑵小壁虎首先向谁借尾巴? (小鱼)

⑶借到了吗? (没有)

是不是小壁虎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给他? (不是)

那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

(出示第二自然段课件)

引导我们同学向别人借东西时一定要像小壁虎一样,一定要尊敬地称呼别人,还要用商量的语气。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板书:鱼尾巴──拨水

2、课件出示4、5两自然段:

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讨论解疑,在解疑中穿插朗读。 蝇子:专叮牛的苍蝇。

⑵指导朗读,表演读。

3、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是怎样? (课件出示)

指导朗读: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

齐读第七自然段,讨论:

⑴知道什么? (小壁虎又长出一条新尾巴) (课件出示)

⑵小壁虎借尾巴的事告诉妈妈,为什么只用一句话带过,妈妈不是不知道借尾巴的经过妈妈不是不知道他借尾巴的经过吗? (渗透写文章要有祥有略)

⑶妈妈为什么说“傻孩子”: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又长出来了。这是再生现象,人的头发、指甲都有这种现象。)

四、回悟课文

(课件出示)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大树上。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小壁虎爬了较长时间,尾巴不是断了就立即长出来)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艰难过程,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和再生的功能,从中了解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品德。

六、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鱼尾巴──拨水

牛尾巴──赶蝇子

燕子尾巴──掌握方向

壁虎尾巴──自我保护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主动识字的意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 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 (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 (出示:难过。) 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作业:与同学交流在生活中认识的词语,并试一试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 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三、共同阅读,感悟道理——和大人一起读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 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 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一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六、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第5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29 孔子学琴

教学目标:

1、认识“痴、抑、纯”3个生字,会写“倦、谱、溢、浸、抑、纯”6个字,掌握“厌倦、曲谱、洋溢、沉浸、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3、学习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难点: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网络、课外书籍等收集孔子的资料。

2、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这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答:孔子 师板书:孔子)

2、这就是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课前大家都搜集了相关的资料,你愿意把你眼中的孔子介绍给其他同学吗?

[让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孔子的资料与大家进行交流,不但做到了资源共享,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孔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孔子学琴》(板书:孔子学琴)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对他会有更深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词,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生字。 (提醒学生注意:“痴”字是半包围结构,翘舌音。“抑”字读第四声,与“迎”字形相近。“纯”字读“chún”,与“吨”字形相近。) (2)理解词语: 琴

(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毕恭毕敬:十分恭敬 戛然: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学生读文,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讨论交流。

5、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课文主要讲了讲述了孔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还不满足,50岁那年还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习弹琴。孔子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 (2)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记叙的。 (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过了多少天”) (3)孔子是个做事认真、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人

三、课堂小结,置留问题

同学们读书真的很仔细,不但了解了文章的记叙顺序,而且对孔子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文中是如何具体描写孔子学琴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9 孔子学琴

不断进取

精益求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还记得上节课的内容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呢?

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继续体会这位伟人的优秀的学习品质。

二、细读课文,理解品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从哪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做事认真、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人?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的?他在相关的语句下划上线,并想一想为什么?

2、学生先自学,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

3、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描写孔子言行的语句,体会孔子在学琴时是如何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同时指导学生读好相关语句。] (1)„„他样样都会,尤其是弹得一手好琴。但孔子从不满足。50岁那年,他还特意向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

("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五十岁那年"还特意向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可以看出孔子从不自满、谦逊好学。) (2)„„只见孔子毕恭毕敬地盘坐着弹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地样子。„„ (从"毕恭毕敬”、 "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可以看出孔子做事很踏实,"弹完一遍又弹一遍"说明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对话) (3)„„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从"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但孔子仍不满足,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回答自己应该认真体会曲子的思想内容,只有这样,弹奏起来才能感人。)

(4)„„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境地。„„

(从"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可以看出孔子的弹奏已经能够很好地表现乐曲的思想感情,但是,孔子仍然不满足,因为他要研究、发现更深层的东西,即从乐曲的内容与风格中体会乐曲的作者,这是音乐鉴赏的更高境界。这部分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孔子的弹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了) (5)„„突然,琴声戛然而止,孔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 „„” (从孔子“激动地站起来,由琴音感受到曲子的作者”体会到经过孔子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了。师襄评价孔子已达到了炉火纯青。

三、教师小结, 拓展延伸

1、孔子学琴共经历了四个层次,由师襄四看孔子弹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学曲谱;二是练技巧;三是领会内容;四是体会作者,最终达到"炉火纯青"。

2、孔子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小小的一件学琴的事就让后人们如此赞叹不已。那么,从今天孔子学琴这件事来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做事时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你是如何对待学琴这件事儿的?

[与孔子的品质进行比较,这样孔子的精神更突出。]

四、课堂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通过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提高提高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9 孔子学琴 学曲谱

不断进取

练技巧 精益求精

领会内容 体会作者

炉火纯青 练习设计:

1、联系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毕恭毕敬:

炉火纯青:

2、摘抄孔子练琴和师襄听琴的句子。

30 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目标:

1、认识“粽、檐、囊、辅、措、诬、颂”7个字,会写“佩、戴、措、诬、颂、驾、尸、俗”8个字,掌握“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尸体、习俗”等词语。

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复述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或访问家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2、自制的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生字。

(可以在文中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记一记。不理解的词语也可以提出来。)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1)读词语: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驾船、尸体、习俗 提醒学生注意:“施”和“尸”是翘舌音。“颂”和“俗”是平舌音。 (2)理解词语: 辅佐:协助

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流放:将罪犯驱逐到边远的地方去生活或劳动的刑罚。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祈祷:宗教仪式之一。本文中包含有“恳求”的意思。

3、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4、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汇报: (1)端午节的由来。 (2)爱国诗人屈原。

(学生说出大概的内容既可,不做更细的要求。只是大致的了解。)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是由何而来的呢?课文的中的哪部分作了简要的说明呢?

2、学生自由读文1——2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

3、学生汇报。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叶等。 由来:纪念屈原,至今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节,置留问题 为了纪念屈原,这些习俗以有两千多年,那么课文是如何细致的来记叙端午节的由来的呢?相信在下节课的学习中,你就会找到答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0 端午节的由来

传统节日——屈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 驾船、尸体、习俗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端午节的由来你了解了多少呢?谁愿意说一说。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投江后人们是怎样做的?人们为什么要向江里投粽子?想一想、画一画,并做好批注。

2、围绕上面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3、组织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时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和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怀念之情。]

4、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点拨。 ●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

(引导学生通过3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下,楚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百姓对他十分爱戴。

(从这句话中不但要体会到屈原的才干,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他爱国爱民,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最后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但是,屈原依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人们的疾苦。他写了很多爱国诗歌,并被人们广泛传颂。

(此处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补充一些屈原的爱国诗歌,进一步体会出屈原的忧国忧民。)

●投江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4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因秦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悲愤万分,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 (这部分内容写出了投江原因,也更突出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插图,想象屈原投江时的情景,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屈原的爱国之情。) ●人们的做法:

(引导学生通过5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想去就他。 (通过“放声大哭”“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十分爱戴屈原,来就他的人很多。) (2)他们把船上的大米„„想药昏江中的蛟龙,使它们无法张口。 (这些也都体现了对屈原的爱戴,指导学生读出百姓的悲痛之情。) ●投粽子的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6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因有人梦见“屈原的容颜十分消瘦”,大家想出了往江中投粽子的办法,让屈原能够吃到。

(2)„„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一句说出了人们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想找出一个办法让屈原能吃到食物。“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一个好办法。要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出这一点。)

小结:从此,每年五月初五祭奠屈原的时候,人们都往水中投粽子。这一天也逐渐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

5、全班有感情地齐读7自然段。

三、课堂小结,拓展练习。

1、通过同学们的理解与分析,我们认识了一个忧国忧民诗人——屈原,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收获真是不小。那么你能把端午节的由来复述出来吗?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复述。

3、指名在全班复述。

四、总结全文,置留作业。

1、师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2、把端午节的由来说给家长、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

30 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忧国忧民——投江自尽 百姓——爱戴——纪念屈原 练习设计:

1、选词填空。 悲痛

悲愤

(1)秦国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万分(

),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

(2)百姓在万分(

)之下,他们把船上的大米、鸡蛋等食物投到水里祭奠屈原。

2、造句。

爱戴

传颂

3、读读比比,说说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1)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2)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4、我国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这些节日又是怎样由来的呢?能简要地复述吗? 试一试,去讲给你的好朋听吧!

31 西门豹

教学目标:

1、会认“巫、乙、娶、歹、诲”5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课本剧。

3、默读课文,弄清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一步一步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一步一步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 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可以预习课文并根据人物的身份制作头饰,以方便表演。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激起兴趣

1、板书“西门豹”,谁知道这三个字怎样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自由说。 [关于复姓,现已不多见。所以研究一下西门豹的姓名是有必要的。]

2、其实,西门豹只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小小的县官,可历史上曾有“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的记载。课文讲的就是他管理邺县时的一些事,他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后来民不敢欺他?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字词。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学生可以动笔把课文中的生字圈画出来。借助注音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忆字形。同桌间可以互读互认。不理解的词语互相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巫婆 娶媳妇 为非作歹

教诲

乙 提醒学生注意;“乙、娶、歹”都是第三声,要把声调读准。“诲”字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三声,而且,字形要与“悔”字进行区分。 2)理解词语:

巫婆:旧社会以装神弄鬼、骗钱害人为职业的女人。 为非作歹:做各种坏事。 教诲:教训;教导。

2、认识新文体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交流汇报。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3)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出新的文体——剧本。

[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特别之处,使学生对剧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读后交流。

(主要讲了西门豹将计就计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坏人的故事。)

三、课堂小结,置留问题

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读书,我们不但认识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还知道了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故事。那么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的呢?下节课,你就会明白。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1

西门豹

破除迷信

惩治坏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呢?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你就会体会到西门豹所用方法的巧妙。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探究: 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他是怎么说的,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其他人又有什么表现呢?

2、学生读文,交流讨论。

3、汇报学习所得,教师引导点拨。

(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物的特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方法的巧妙。) 西门豹: ●语言:

“听说„„我特地过来看看。” “哦,„„让我瞧瞧。”

(看姑娘是假,破除迷信、惩治坏人是真。) “这个姑娘太丑了,怎么可以献给河神呢?”

(为惩治巫婆以姑娘不“漂亮”为由,不能献给河神)

“我看这么办吧,麻烦您老人家去向河神通报一声,„„ 送巫婆见河神” (把巫婆投进了河里,救了那位姑娘。)

“去了这么久,„„这点小事都办不成,麻烦你们去催一催。” (把官员投进河里,惩治了官员) “要不,你去催催。”

“你们一定„„你俩去帮帮他们吧!”

“这些年来,你们为非作歹„„我怎么能饶你呢?” (使官员说出了真相)

“今天先留下„„就别怪我手下无情” “大家看到了„„问题就能解决了” (使老百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除迷信。) ●动作:“看了一眼”“来回走了几步” ●神情:“假装相信”“生气”“高声对百姓”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朗读。学生通过富有个性的朗读,与文本角色进行一次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人物。] 其他人物: 巫婆: ●语言:“天灵灵„„保太平„„”“河神„„ 要发大水的”“可是„„可不是闹着玩的” “啊!„„救命啊1” ●神情:惊慌

(从巫婆的语言及神情,体会出这也是个骗局。) 地方官: ●语言:“大热的天,大人辛苦了。”“我们?大人„„”“不,不„„救命啊!” “大人,饶命啊!”“这些都是„„被巫婆骗了。”“我们都被巫婆骗了。” ●神情:惊慌 ●动作:跪在地上

(从地方官的表现,百姓看得清清楚楚,“河伯娶媳妇”的迷信也就彻底地破除了。)

4、西门豹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破除了迷信,惩治了坏人,让百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此时,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其他的人呢?如果是你,还可以想出什么办法来破除迷信?

(1)学生再次通览全文,仔细研究。 (2)学生汇报。

西门豹:主持正义 为民作主 疾恶如仇 有计谋 巫婆和地方官员:贪图利益 坑害百姓 面目丑恶

[在评价和交流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想其他的办法,不但可以发散思维,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拓展练习

同们想不想根据剧本的内容来演一演西门豹惩治坏人的这一幕呢?如果想演好,你应该怎样去做呢?

(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物的特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1、自己伴组小组练习表演,师巡视发现表演好的。

2、选小组表演。

五、总结全文,置留作业

1、同学们,你们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了吧。

2、学了课文,演了课剧本,你有什么感受,学到了什么?想不想把这些记下来? 拿出你的笔,写出你心中的真实体验吧。 板书设计: 31 西门豹 破除迷信 为民作主 惩治坏人 练习设计: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疏通——

漂亮——

谎言——

2、剧本中,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坏人时的语言很巧妙,你最喜欢他说的哪句话?为什么喜欢?

3、在这个剧本中,有许多人物,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4、想象一下,西门豹在破除迷信、惩治了坏人之后,又会做些什么呢?请你续写剧本。

5、把这个剧本的内容当做一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或朋友听。

32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1、认识“怖、吱、誓、蔑、津、蔚、谓、凄”8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

3、体会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收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资料。

2、教师自制简单的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冒险吗?你有过冒险的经历吗?试着讲一讲。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同名长篇小说中的节选内容,(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板书: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

3、课前,同学们收集了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介绍。 [简介作者,缩短了孩子与作者的距离,也缩短了与文本的距离。]

4、(出示汤姆•索亚的插图)这个小男孩叫汤姆•索亚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今天,我们一同来认识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或工具书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1)读词语:恐怖

吱声

发誓

轻蔑

津津有味

蔚蓝本

无所谓

凄惨 (提示 学生注意:读准“吱、蔑、津”3个字的读音。“怖、吱、蔚、凄”等字,可以让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津”字要与形近字“律”比较。“蔑”字比较复杂,书写是要写正确。) 2)理解词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 轻蔑:轻视,看不起。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凄惨:凄凉,悲惨。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坟场探险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汤姆勇敢地站出来指出真正的凶手。还了讲同学蓓姬过生日时,汤姆又和大家一起去山洞探险,汤姆和蓓姬迷了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山洞里发现了凶犯乔。脱险后,汤姆告诉人们乔在山洞里,应把他救出来,接受审判。当人们打开山洞时,发现乔已经饿死了。)

(2)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文中哪部分内容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

(汤姆•索亚是个聪明、调皮而又富有正义感的男孩,而且喜欢冒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

(3)你又是通过哪些事情体会到的呢? (汤姆•索亚的调皮、喜欢冒险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一是他和哈克贝利半夜到坟场去练胆,二是他不顾同学的劝阻,到山洞探险。)

(汤姆•索亚的正义感主要体现在他勇敢地站出来,在法庭上指证杀死大夫的不是波特,而是乔。当知道人们已用大铁门把山洞锁死时,又告诉人们乔还在山洞里,他犯了罪应判刑,但不能让他憋死在山洞里。)

[回答以上四个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三、课堂小结,置留问题

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我们知道了汤姆•索亚这个男孩的特点,那么他的聪明、调皮、正义感、冒险,课文又是如何具体来写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仔细研究。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2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

调皮、冒险 汤姆•索亚

有正义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那个小男孩吗?他有什么特点呢?说一说。

2、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地学习课文,相信这位小男孩就会留在你的记忆里。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汤姆•索亚的聪明、调皮、正义感、冒险,在文中又是如何具体的描述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你认为哪些情节写得精彩或者哪个地方最能打动你,多读几遍,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1)生自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3)汇报小组学习所得,教师点拨指导。 调皮、冒险:

(1)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半夜到坟场去练胆,目睹了一起凶杀案。 (2)山洞“谁也不知道里面有多深”,通道“黑乎乎的”说明山洞很危险。但汤姆•索亚和蓓姬“走在最前面”“津津有味地欣赏洞里的景观”“不顾同学们的劝阻,一直往前走”,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汤姆•索亚喜欢冒险。 正义感:

(1)汤姆•索亚开始出庭时,看到乔铁青的脸,“心里害怕得要命”,说话“有点吞吞吐吐”后来他“话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自然了”,他讲出了事情的经过。汤姆•索亚觉得不去作证,波特就会受到冤枉,他良心不安。最后他打定主意决定出庭作证。从这里可以看出汤姆•索亚富有正义感。

(2)当汤姆•索亚从山洞中脱险后,他告诉撒切尔法官,乔还在山洞里,应该把他救出来审判他。这进一步说明了汤姆•索亚是一个有爱心、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坚强:

汤姆•索亚和蓓姬在迷路后,没有找到回去的路,带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蜡烛也快用光了,两人又累又恶,蓓姬越来越觉得没有希望了,但汤姆•索亚知道不能泄气,安慰蓓姬一定会找到出口回到父母的身边,这些说明了汤姆•索亚是个坚强、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

(以上内容不是教学环节,学生的体会也不仅限于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交流,学生可能认为事件精彩,可能认为语言精彩,只要有所体会就可。教师根据学生的感悟,相机引导,对于表现人物特点的重要情节,要让学生多读几遍,来进一步体会,并增强记忆,为复述打下基础。]

三、练习复述课文

1、说说你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2、简要复述课文 先自己简要说说汤姆•索亚的故事,再在小组里说说,最后面向全班说。教师在学生复述前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把汤姆•索亚历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板书设计:

32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

调皮、冒险——坟场练胆山洞探险 汤姆•索亚

有正义感——出庭作证

救乔出来

第6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导 学 案 设 计

第八单元

主备人:李吉祥

单元说明:

本组共有四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带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教学本组课文要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还要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是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

29 寓言两则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寓言中受到教育。

3.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学习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学习难点: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目标引路

1.认识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

二、自学指导

1

导 学 案 设 计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合作探究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精讲点拨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五、训练提升

1.重点指导读课文的

2、3自然段。

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2.识字、写字、写词

第二课时

2

导 学 案 设 计

一、 导入新课、目标引路

1.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二、自学指导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合作探究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语和第6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精讲点拨

1.交流学生的疑问。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①扁鹊是有名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③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恒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

3

导 学 案 设 计

2.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点拨:蔡桓公本为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讳疾忌医,固执已见等道理。

3.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五、训练提升

1.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2.课堂总结 板书:

纪昌学射

睁大眼睛注视 认真刻苦

练眼力 聚精会神地盯 坚持不懈

课后反思:

30 文成公主进藏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学习重难点: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目标引路(见上)

二、自学指导

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那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4

导 学 案 设 计

三、合作探究

请快速浏览课文这一部分,你能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中发生了几件事吗?(四件事。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头房子纪念他;把乃巴山背走;遇见神鸟天鹅这件事。)

四、精讲点拨

1.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件事仅仅是对西藏有好处吗?再读读第一句话。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贡献。)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进藏前 考验智慧

文成公主进藏

进藏时 搭桥、撒羊毛、遇恶乌鸦

和神鸟天鹅、背山

进藏后 贡献

教后反思:

31 普罗米修斯

学习目标

1.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 理解“气急败坏”、“饶恕”、“惩罚”、“驱寒取暖”等新词,积累“忍受、遭受、承受”、“决不会-更不会”、既不能——也不能“”尽管-就是“等词语和句式。

5

导 学 案 设 计

3.体会普罗米修斯的英雄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词语;体会普罗米修斯的英雄精神。 学习难点: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一课时

一.谈神话导入课文、目标引路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

1、2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二、自学指导

1.指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强调生字书写。

三、合作探究

1.轻声朗读第

1、2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归纳。

四、精讲点拨

1.谁来说说有关人类没有火的神话传说?

2.指导朗读第

1、2自然段,要求读出人们无火时的无奈,普罗米修斯想为人类拿取火种的慷慨激昂,人类有火后的幸福的语气。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目标引路

1.在浏览、复读和绘声绘色的朗读中,记住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构建“为人类造福,誓死不变”的英雄形象。

2.体会普罗米修斯的英雄精神。

二、自学指导

仔细读读课文

6、

7、8三个段落。翻来覆去想,直到

6

导 学 案 设 计

能把这“最严厉的惩罚”一点一点地说清楚了,你就停下来。(提醒:把能够反映这是最“严厉的惩罚”的句子用浪线画下来。)

三、合作探究

1.谁用一句话谈谈你对“最严厉的惩罚”的感受?

2.这些句子让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3.哪些词语让你对“最严厉的惩罚”的感受更加真切?(有四个层次,特别要体会

3、4两个层次。A“锁”;B“啄”;C“不是一次,而是天天啄”;D、“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许多年”。让学生加上自己的联想,具体说说这“最严厉的惩罚”。)

4.面对最严厉的惩罚,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的态度?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读读

四、精讲点拨

读课文最后一段。假如你是一位编剧,你会让普罗米修斯怎样对大力神说?

小结:(看板书)普罗米修斯为了给人类带来火种,在宙斯最严厉的惩罚面前,决不屈服,当火神劝他归还火种的时候,他表示决不——————,当他的好朋友河神要去向宙斯求情的时候,他还是——————,即是宙斯的心腹前来劝他的时候,他仍然是决不————。普罗米修斯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英雄,现在人们习惯叫他“取火英雄”。

五、训练提升

普罗米修斯是大家都应该记住的故事。当然,我们今天学习普罗米修斯也是为了打开一扇门,打开一扇通往古希腊神话世界的门,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给我们列举了几个故事,大家都去读一读。 板书设计:

31 普罗米修斯 人类 失去火种

普罗米修斯 同情 帮助盗取火种 英雄 面对惩罚 毫不屈服

教后反思:

7

导 学 案 设 计

32 渔夫的故事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教育学生懂得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2.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目标引路(见上)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齐读课题

二、自学指导

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三、合作探究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音形及词义。

2.读小黑板生字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读)。 3.读多音字。

撒sā 撒网

塞 sāi 塞车

sǎ 撒种

sài 塞北

四、精讲点拨

1.自读课文,分意义段,并把段意写在书上。(给一

8

导 学 案 设 计

定时间读书。教师巡视与生探讨。)

2.生小声简述故事。

3.出示阅读要求: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渔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渔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将仇报反而要杀渔夫。渔夫对魔鬼说:“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魔鬼要让渔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钻进瓶里,渔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渔夫战胜了魔鬼,救了自己。

渔夫设计引诱魔鬼进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渔夫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说:“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相信。”激将魔鬼,魔鬼要让渔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钻入了瓶里。

渔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战胜了魔鬼。(板书)

五、训练提升

1.读《东郭先生和狼》,认识魔鬼的本性

2.读资料表。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32 渔夫的故事

渔夫

捕鱼捞到黄铜胆瓶

放出魔鬼

魔鬼

要杀渔夫

恩将仇报

渔夫

引诱魔鬼入瓶

用智慧战胜魔鬼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八

学习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 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9

导 学 案 设 计

并交流自己的发现。3. 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4. 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出示: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说说书名,可不提及内容)

二、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1)请1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2)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读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师生评价,概括出介绍、推荐一本好书的方法:一是要把书名、内容说清楚明白;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介绍──比如有趣的部分、书给人的启示、快乐等;三是要把握听的同学的疑问简要解答。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可以介绍自己最想向大家介绍的一本书,也可以根据小组同学的兴趣,应他们要求,介绍一本自己读过大家又感兴趣的书。小组之间评价谁介绍得清楚,选出大家都感

10

导 学 案 设 计

兴趣的一本或两本书。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的读书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交流,体会好书的作用)

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是指好书。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都是“好书”。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三、生活拓展

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互相纠错。

二、我的发现

1.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1)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2)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3)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练习用自己能掌握的方法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在前几个单元中任选两篇概括)

11

导 学 案 设 计

三、歇后语

1.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熟读歇后语。

3.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4.背歇后语。

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

5.练习: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3)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四、总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趣味语文

1.自读两个小故事,读熟练。 2.你觉得趣在哪?说一说。 3.读对子,反复吟诵,感悟趣。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4.拓展作业: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二、阅读延伸

三、课外作业:读选读课文。

教学反思: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