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案例学生版修改

2023-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课改案例学生版修改

学生党建工作案例汇报(修改)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个案征集材料

突出身份,增强党性,展现先进

——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党支部质量建设工程

一、背景与起因

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重名义轻实质,这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的一个重大弊病。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下,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纪律、先进性难以得到保证,当作为领导核心的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多样化、党性意识减弱化、精神价值边缘化、领导与服务能力倒退化。如何才能消除这一重大弊病,这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泸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党支部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学生党建工作途径,即开展学生党支部质量建设工程。通过学生党支部质量建设工程的开展,确保了学生党组织的纯洁与先进性、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堡垒作用,巩固了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让学生党员感受了党员的身份价值,增强了党性意识,提高了科研与实践能力,展现出了青年党员的先进性,大力提升了党员综合素质,也促进了党组织的健康良性发展。学生党支部质量建设工程成效显著,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好评,值得借鉴和推广。

二、活动的主题和思路

主题和思路是“突出身份、增强党性、展现先进”。

三、活动的实施方法与过程

⒈党员亮身份,突出身份意识和精神价值

2011年3月以来,党支部经过精心策划,开展了常态化的党员亮身份活动,凡本支部师生党员均须佩戴党员身份标志,身

第 1 页 共 6 页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个案征集材料

份标志为统一制作的标牌,标牌中央为“有困难,请找我”主题语,左上角为党员照片,照片下注明学习或工作部门,右下角为公共卫生学院党支部鲜章。党员佩戴身份标识,既能通过身份标识时刻提醒自己是党员,时刻要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群众同学也能感受到党员身份的光荣与自豪,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群众同学也能根据身份牌去寻求党员同学的帮助,还能及时监督党员同学的行为。

图1 党员身份牌展示 图2 从小事做起,党员清洗多媒体

⒉党员先锋论坛,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2011年5月以来,党支部借鉴“百家讲坛”有益做法,启动了党支部特色活动——党员先锋论坛。每月组织党员师生自拟题目开坛讲座,时间为15分钟,围绕党建主题,主讲者就热点问题、身边小事提出见解或策略,群众评委、支部委员以及党总支领导进行综合评价。优秀者全院公开宣传和表彰,推荐参加校级微型党课比赛。活动开展两年以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党员,极大地激励师生党员关心国家集体,热爱党组织的先进人物。支部受到学校和院系表彰,学生党员王点参加学校微型党课比赛学生组勇夺冠军,马俊老师获得教师组二等奖。

第 2 页 共 6 页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个案征集材料

图3 党员先锋论坛启动仪式 图4 激扬文字,弘扬党的政策

⒊共产党员示范周,奉献中实践“三个代表”

2010年4月以来,党支部创新性开展泸州医学院首个共产党员示范周,每周抽取2~3名学生党员作为示范对象,示范对象要在值周期间为师生义务服务。示范周在校园多处地点设宣传栏,公布示范党员照片、服务电话、监督电话、QQ群和邮箱,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和建议。

图5 共产党示范岗宣传栏 图6 共产党员为同学讲解时事

4.党员下基层,在服务中提高实践能力

自2009年以来,党支部启动了大学生党员走基层活动,组

第 3 页 共 6 页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个案征集材料

织学生党员和贫困生下基层,结合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两个专业学生的特色和未来社会职责,为学校、企业、街道等基层部门义务奉献,以培养党员的奉献精神和感恩思想。本活动得到泸州市城区部分社区街道的大力支持,社区居民给予高度评价。

图7 党员深入基层,关注群众需求 图8 党员下社区,宣传疾病预防知识

5. 普瑞科研实践协会,倡导党员崇尚科研意识

为了增强党员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帮助党员在学术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更好引领群众学生向组织靠拢、向科技进军。2008年由党员同学曹家松发起了公共卫生学院普瑞科研小组,2012年更名为普瑞科研实践协会,协会成立至今,共计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38项,组织学生申报并获准大学生自然科学科研项目32项,党支部成员主持各级社科类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2012年学生学术论文包揽了校级科技文化节调查报告类

一、

二、三等奖,大学生健康——消费类一等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第 4 页 共 6 页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个案征集材料

图9 普瑞协会成员开展科研调查

图10 普瑞协会开展科研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活动主要成效

1、党员亮身份,帮助大学生感受党员身份的光荣与自豪,体验党员身份的精神价值对自身进步的激励作用,鼓励他们勇敢地肩负起历史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宗旨;党员亮身份,方便普通同学向党员寻求帮助,强化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同时还能加强党内外对大学生党员的监督和批评力度。

2、党员先锋论坛,学生党员有话愿讲,有事能说,说则有益,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感受主人翁地位,听众也提高了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培育了优良的党风和学风。

3、共产党员示范周,通过学生党员的服务与奉献,营造了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去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党员下基层服务,理论转化为实践,学以致用,用青春誓言和聪明才智展现了青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 5 页 共 6 页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个案征集材料

5、党员建设普瑞科研协会,激发了专业学习兴趣,培养了良好科研素养,占领科技时代的制高点,实践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五、经验与启示

建设优秀的学生基层党组织,需要革新理念、创新方式、追求实效。务实求真应该成为党建工作的基本准则,坚决杜绝学生党建工作出现“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重名义轻实质”的弊端,为党组织遴选好、培育好、发展好青年大学生党员,为党组织建设注入新鲜和优秀的新生力量。

六、活动点评

学生党建质量工程因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弊病而生,端正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把握党员教育质量过程,追求党建工作实际成效,增强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本活动的特点是内容务实、形式创新、方法可行、成绩突出。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推进、务实创新、追求卓越,建立、健全长效和规范化学生党建工作机制,为建设好党组织这座宏伟大厦作出新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领导保证与组织基础。

第 6 页 共 6 页

第2篇:课改总结修改

“十一五”教科研总结

黄石市广场路英才学校

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喧闹走向冷静之时,广场路英才学校也走过了课改的第七个年头。在盘点收获的今天,我们欣喜地感受到十一五课改路上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盎然春意,分享了金秋时节的累累硕果。

一创建办学模式,成立领导小组

十一五课改以来,学校创立了“‘自主、合作、发展’小学生主体性素质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科学严格的《黄石市广场路学校教学管理若干意见》、《教学质量评估细则》、《教师发展性评价细则》、《广场路英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叶旭初校长为组长、以教务处主任、教科处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为我校课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回眸课改历程,靓点彰显教育发展

课改伊始,我们首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知识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2007年暑期,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分批到江苏扬州实验学校参观学习,回来后,积极筹备我校承办的市级新课程教学观摩现场会,此次大会我们邀请了湖师教授到我校做新课程学科知识辅导讲座,指导课堂教学。会上我校有张青等4位教师上了观摩课,课后与专家和听课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有效推进了我校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十一五期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 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专业化的基础理论。

学习“儿童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学习“脑科学”学会运用大脑的心理机能,学习“生理知识”,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状态。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学生潜能的挖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校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需求,开展了电子琴表演、大课间阳光体育运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语文课本剧表演、英语沙龙、读书知识竞赛、查字典比赛、亲近母语、经典诵读比赛等一些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为了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要求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目光,观察和捕捉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值得反思的、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教学故事,及时地记录在课改日记上。通过撰写课改日记,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学论文、案例等使教师有意识地留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教师们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大大地改善了教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如此,学校还给每位教师购买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等书籍,切实帮助了教师们在新课改之路上稳步前进。

启动"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广场路英才学校名师培养方案》,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输送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让骨干教师上研究课、示范课,鼓励其参加各级各类评优课,为培养具有特色的名师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开展集体备课和 “学科教研日”活动。

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周二下午放学后开展。备课时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语数学科在集体备课时首先由组长组织回顾本阶段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大家互相质疑问难,然后再由中心发言人按要求对下单元内容进行主备,最后大家进行二次备课,理清本节、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备课时做到把讲什么知识,练哪些技能,达到什么程度,怎样训练,当堂检测等内容写清楚,真正做到“质量在案上”,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好充足的准备。

英语教师就如何认识外语教学,结合现实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开展了讨论活动。每位教师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当场写出自己对外语教学的认识和建议,制定出外语教研工作计划。大家一致认为自身学识与能力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因此我们把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放在了首位。如每月一次的教师口语训练、每学期一节好课的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等。当这些培训工作如期运行后对教师的成长有了很大的推动。

此外,每月一次的学科教研日活动按时开展,如:语文学科的教学论坛、数学的跨学科教学交流学习等等,都开展的有声有色。

(三)创新教研活动,“请进来”、“走出去”的特殊教研方式从此与我们结缘。

我校先后多次聘请湖师教授、省教科所叶平所长、姜瑛俐研究员、市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并外出与省内外兄弟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研讨。通过上教学示范课、与教师进行互动研讨、带徒弟„„使教师不仅在理论上得到新的提升,更在教法应用方面得到启示。

(四)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突出“讲知识、练技能,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改下的课堂是自主的课堂,是合作的课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全体,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在十一五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涌现出“送教下乡”典型课、推门上课优质课、总结推广公开课、实验研究汇报课等精品课例。为了满足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需要,我校建立促进师生成长的新的评价体系,实行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我们学校先后制定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即《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广场路英才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用创新理念探索评价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为课堂教学做好服务。

(五) 系列课展活动与课改同行

以“深化素质教育、实践课改理念、落实课程标准、发展综合素质”为主题的大型系列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是我校十一五课改期间的系列活动,它伴随课改的成长。先后开展了教师基本功培训、编写教案比赛、下水文比赛、“同课异构”活动,一年一度的“英才杯”教学竞赛、英语“我型我show”大赛、古诗诵读比赛、数学“二十四点”比赛、口算比赛、航空航模科技大赛;成功举办了英语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均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举行教学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走进课堂听课,是宣传新课改的重要手段,了解现在课堂的教学方式,知道现在的课堂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在轻松愉快的开放式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这些活动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三 成绩与收获

(一 )完成校本课程开发,凸显素质教育

十一五期间,我校致力于校本课程的研究并完成了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校本课程,有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在开齐开足文体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广泛建立艺术教育活动队,学校现已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鼓号队、科技队、美术队、信息队、体育队、书法队、摄影队、英语沙龙(学生)等等,全校一千多名同学可以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队”,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活动队里尽情歌唱,纵情舞蹈,开心绘画,自由飞翔在艺术的舞台上„„随着信息量的日益增大,交流的日益频繁,为了使教师能够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我校开设了“教师培训学校”。学校开设了电脑操作班、英语沙龙(老师)、普通话培训班、书画艺术班等,采取了定期与不定期、集中与分散、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每期培训结束后,都要对教师进行考查、评价,并载入教师业务档案,同时,学校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现代化教学技能的发展。我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均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的佳绩。

(二)靓点回顾

1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课改增色添彩

一些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传统活动,如春季动会,四月读书节;,6月艺术节,秋季趣味动会,10月英语文化节,元旦长跑,新年师生素质展示会等,师生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多年来,多次开展大型艺术教育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2 科研与课改

“十一五”期间,我校的 “‘自主、合作、发展’小学生主体性素质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校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小学数学发展性课堂教学策略实施研究》、《如何利用魔力英语扑克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市重点课题《课堂效率评价》、《探究性学习》、德育课题《爱心教育》等多项课题实验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激活教师的思维,激发教师的创新欲望。运作与实施的几年来,与课改竞相比美,相得益彰,效果显著。

3 收获

由于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开展得扎实而有特色,教师的角色观念得到有效的更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近几年,我校老师公开发表论文、课例68篇;教师论文、课例、案例获国家级奖11篇(一等奖4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3篇),省级奖46篇(一等奖8篇,二等奖22篇,三等奖16篇),市级奖46篇(一等奖28篇,二等奖13篇,三等奖5篇),区级奖61篇;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获国家级一等奖1节;省级一等奖3节,市级一等奖5节,区级一等奖15节;教师承担对新加坡华文教师观摩课4节,全国范围的观摩课2节,省级4节;教师制作《青铜文化》光盘获全国一等奖,被省“九通电子音影出版社”出版;教师录制的《看图说话学拼音5》课堂教学实录即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学校结集三本:《教师论文、课例》2本,《学生论文》1本。

学生发表的作品有:两张摄影作品发表在《中国少年文摘》2003年第二期上,两幅“科学想象画”发表在《小哥白尼》杂志上;学生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获一等奖2名,并参加全国竞赛,现已通过初审;参加全国“双龙杯书画大赛”获钻石奖16名,金奖25名,银奖86名,铜奖180名;学生获得的其他奖项有:国家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省级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市级奖112名;区级奖441名。

四 展望

总之,我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地努力,为我校课改工作的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1年7月

第3篇:修改后课改总结

课改经验总结

在改革中发展。回首走过的课改之路,有过迷惑,有过曲折,但我们也收获了希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为课改开辟绿色通道

新课改是基础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就要在深入学习新课标、新理念上下功夫。新课程刚刚开始,学校就成立了新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主任、备课组长分工负责,全面规划、组织、指导及评价学校新课改工作的全过程,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建章立制,形成制约机制

结合实际,学校建立健全课程改革运行机制,做到管理科学,制度合理,方法多样。学校研究制定并修改了《教学研究制度》、《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反思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等20多项教育教学制度。制度的完善,使教师的工作有了标准,学校的管理有了章法。

2、有效开发利用校本课程,完善教材体系

为了完善教材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 让教师尝试专家探索之趣。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根据我校学生的需求,在校内开展教师自主的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展示教师的创造才能,使校本课程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科学性、实用性。史地组在案例教学、校本课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编写了75600字的校本教材《我知家乡有多少》;语文组在经典诵读研究方面也有创新,他们分年级编写了70000多字《经典诗文赏析》一书;再如政治组的学科资源建设、生化组的探究性教学研究、体育组的阳光体育运动研究、音体美微组的通过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等都深受学生欢迎。

二、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每周大教研一次,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研工作计划,以教研组为单位,上公开课、评课并总结、交流、反思本周的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和教科研内容。从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使教师在观念上达成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必须写好教学随笔,不定期提供典型个案、上研讨课、提供研究的问题等。规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纳入教师量化考核。并且,我们还实行了以年级为单位的高效课堂集智备课,教研时确定中心发言,再集体讨论,并将教研记录集册。在这些工作制度长期有效地实施下,校本教研现在已经成了我校教师们的工作习惯,将持续保持并发扬。

学校建立校级骨干教师档案,并以此作为岗位聘任和评优选先的条件,扩大对骨干教师宣传力度,提高骨干教师知名度,增强教师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我校实行“师徒结对、捆绑承包”帮带制度。学期初,年轻教师与优秀教师结成帮带对子,签订帮带协议,学期末对效果突出的师徒共同奖励。要求新教师与帮带教师每周互听2节课,新教师满一个月要作全校公开课,满一学期要做达标课,满一年要做汇报课。在“高效培青”政策的实施和带领下,我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2010年有10位老师获得县级评优课一等奖,10位老师获得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名老师获得市级评优课一等奖,4名老师获得市级二等奖。他们中有14人承担了对全县老师的暑期培训。近期,朱彦娟老师的论文《让化学实验因探究而精彩》被推荐参加国家级论文的评选。

三、致力于课堂模式的探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学校成长在课堂,教师成长在课堂”。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理念,而是课堂操作的方法、途径。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高效的。很显然,关键在学生 “乐学”“愿学”“会学”。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是看学生的学,不是老师的教。几年来,在我校大课改浪潮下,我们积极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先后到杜郎口中学、清河等参观学习,请山东昌乐二中教师亲临指导。根据我校实际,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五步三查”课堂模式。自学、展示、交流、提升、达标测评为基本环节。自学环节要求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自主解决、独立完成,教师查学生掌握情况,了解易错点、难点,展示环节主要在小组内进行属于小展示,共性问题才进行大展示。小组展示主要由组长负责、协调。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内对子之间交流,实行“兵教兵”共同提高。最后达标测评巩固知识。在整个过程中,“导学案”是路线图,指南针。我们已形成了“个备(主备人先备)--共备—修改—共案—个案—反思”等编写导学案的流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四、 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聚焦课堂教学,要想增强实效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过于复杂的方式—表面热闹,流于形式而恰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优选”教学方式呢?首先,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此 教学不是“空中楼阁”,教学活动要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使学习与生活相连。同时教学不能从知识到知识,不能教教材,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其次,学习是学生在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中完成的。教学中的交流不是师—生的单向交流,而是师—生、生—生、生—学习资源等多向交流;交流不是简单的问题对答,而是对话、碰撞、争鸣等多种实质性交流。再次,学习过程中要有高层次思维活动。教学活动不是单纯的给予,不是简单的你打我通的过程;教学只有引发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最后,学习结果要达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个观点或方法;而是要学以致用,教学要联系实际,在实际的情境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之,教学方式改革就是使学生从他主、单

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多样、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现在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单一教师满堂灌现象,注重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性,采用体验、探究、合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课堂改革的探索实践中,教师不是“苦行僧”,而是乐观的进取者,幸福生活的缔造者,真善美的播种者,在创造性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生命的升华和人生价值的永存。

五、改革评价制度 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使课堂教学卓有成效,我们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教师基本功的评价以及特色亮点、缺点不足、综合评价六个方面。六个方面依次是一是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二是亲和度: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三是自由度:课堂气氛自由轻松,学生能独立思考,自动提出新问题并尝试合作解决,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学习和互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小组交流中,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展现生命的价值灵动。四是整合度:教学目标整合,资源整合,科学地处理教材,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来和学生需要的学习形式和方式解读课程。五是练习度: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达成基本技能,练习正确率高。习题设计具有开放性,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六是延伸度: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向社会生活延伸。

新课程改革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师生共同成长搭建了绚丽的舞台。在我校开展的多种社团、科技创新及演讲、书法、主持人大赛等活动中,学生们积极报名踊跃参与。这些活动沟通了师生情感,扩大了学生的眼界,放飞了师生的思维,培养并发展了师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这些活动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的常态和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各级举办的风采大赛、合唱节、体育节等活动比赛中,学生们杰出的表现都得益于新课改、新理念的推进。在2008年青春中国—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活动中有15名学生获奖。2010年获得石家庄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优秀奖„„我校将继续发扬优点,再多一份思考、一份创新,相信五中的明天将更加绚丽多彩。

六、加强科研工作的引领,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我校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我们抓住课改契机,准确把握课改脉搏,不断加强教学实践,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求发展,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我们紧紧的把科研课题抓在手上,走科研兴校之路。我们积极在省市县各级教科研部门申请立项,让骨干教师承担县级以上课题,一般教师承担学校的课题,采取“人人改一点,科科试一点,课课做一点”的办法,尝试教育科研的魅力。如校长吉秀霞亲自主持了市级课题《构建初中学生学习动力机制评价体系的研究》,副校长王志清主持了省级课题《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与研究》。在校领导带动下,教师们踊跃参与,共分担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与策略》、《如何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学生学习动力机制评价策略》、《小组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18个小课题,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

2006-2009年获县委县政府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获河北省一级图书馆称号,2008年获得石家庄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示范学校、获得青春中国—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活动优秀组织奖、 2009年被河北省教育学会评为河北省家长教育研究实验学校、2010年获得石家庄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优秀奖、石家庄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实验学校、石家庄市语言文字先进单位„„

新课程实验是一个探索、创新的教育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持久的、持续的发展过程。我们决心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积极、稳妥、领先、创优”的课程实验指导思想,引领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克服困难、周密计划、真抓实干,务求落实到位,努力研究和探索,争取创出成绩,创出经验,为新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4篇:莲花塘学校课改成果汇报修改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创建高效愉悦课堂

———莲花塘学校课改成果汇报

自2011年莲花塘学校被定为课改的实验点校以来,我们严格按照新课改精神的要求,在市局“学教练评”四合一教学模式的大框架下,带着一种责任和使命,透着一种激情,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抓实际、求实效,促创新,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由我代表学校进行课改工作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高效愉悦课堂的提出

我们认为,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能照搬照抄外地经验,必须结合自身实际走校本特色的课改之路。因此课改前我们深入课堂、调查走访了解了到我校教师在课堂讲授时间明显多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间,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搞、参与率低,大多数学生依赖于老师教,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合作学习意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缺乏活力和生气。要改变课堂教学现状,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优化。“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课堂教学改革都是为学生未来发展着想,课堂教学应在愉悦、和谐、高效、民主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基于我校课堂现状和认识我们提出了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愉悦的课堂。

二、高效愉悦课堂的内涵

课堂是学生的,一定程度上说,学生喜欢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愉悦的。课堂上教师以平等、真诚之心对待学生,以民主、尊重的方式接纳学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学生在愉悦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能力,还能使自身的素质得到应有的提高,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中的高效愉悦课堂。

三、课改实验目的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带动学校教科研工作,构建适应学科特点、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实现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课改实验的对象、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 四至六年级学生 2.研究内容

⑴探寻高效愉悦课堂的基本途径。 ⑵探寻高效愉悦课堂的教学模式。 3.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实验法、文献法及经验总结法。

五、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别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软件工具、网络信息等),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为学生创设意义构建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2.现代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才真正是获取信息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自主的获取知识,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 3.新课程纲要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材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过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这一理论和改革,不仅有利于教育理念、手段、方法的更新和改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六、研究过程:

(一)统一思想,营造课改良好氛围

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李淼校长在行政会、教师会上传达了市局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通知精神,明确要求把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稳步有序地推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改革。在积极贯彻执行《沅江市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制定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后在学校橱窗向全校师生和家长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氛围。

(二)健全制度,完善课改实施机制

1.为使课改实验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我们严格执行《莲花塘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确立“校级领导—教导处—实验组—教师”四级工作制度,制定了《课改实验组工作制度》、《实验组备课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

2.为促进课改的落实,学校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一是健全集体备课、学案、作业辅导等检查评价制度,教研组评比制度。二是完善课堂的监控评价制度。三是完善《质量奖励、分析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改教师考评细则》,将课改工作与教师考核、评先、奖励紧密结合,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与兴趣。

(三)理清思路,把握课改发展方向

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领导的认识、谋划、和执行决心。毫不隐讳地讲,刚开始实验时,我们心理也是一片迷茫,不知如何着手。2011年4月14日我校十二位老师到了南县南州实验小学参观学习。为了使我校课改少走弯路,顺利实施,利用这次机会,我与孟琳校长、课改实验教师交流课改体会,仔细询问了南州实验小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步骤,遇到的困难,取得的成果。根据学校实际,借鉴他们成功经验,确定以五年级语文、数学学科为实验课程。组织实验教师集体学习,召开实验教师会,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喜欢的课堂”,寻找到“教师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有趣”“师生有效配合”,“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是高效愉悦课堂的关键要素,提炼适合学生的高效、愉悦课堂的特征,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整理影响课堂高效的主要原因,修改完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11年下学期,我校通过一期的课改实验,虽已初步构建了“二四六”课堂教学模式。但我认为想要顺利推广课改,保证课改健康发展,必须依据学校的特点,站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寻求适合于我校和我校教师的方式、方法。因此期初,我就在思考:实验所构建的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具有推广性?师生是否接受、喜欢这种模式?中年级是否可以推广等等?因此,我们有一次开展问卷调查。“二四六”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和分析证明我校初步构建的这一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可以推广。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师生问卷调查的统计和分析让我们充分了解了我校师生对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持支持态度,掌握了我校教师自身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以及实施课改的困难。所有问卷结果表明

四、五年级具备开展课改实验的基本条件,因此确定以

四、

五、六年级语文、数学学科为实验课程。根据这三个年级的中年教师占大多数,实验推广难度大,不能急于求成,决定改变同时研究所有课型的现状,确定分课型展开研究并尝试在英语学科开展课改实验。

(四)立足校本,确保课改有效实施

为确保课改质量,我校努力做到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使课改溶入到日常的教学教研中。

1.抓教师培训,使教师教学观念得到转变。

课堂教学要发生根本性地、质地变化,关键是教师更新观念。课改实施初我校大多数实验老师认识模糊,认为导学稿的编写既费时又耗材,座位摆放使课堂闹烘烘的,学生不好管理,老师讲得太少,担心学生未弄懂,还不知是否影响考试成绩等等。因此我们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进行课改理论学习,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改培训,力图首先从思想上转变全体教师观念。

2.抓小组建设,使合作学习小组彰显特色。

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我们制定了《莲花塘学校合作学习小组组建与实施办法》,指导教师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但我们发现我校班级学生人数多、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都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实验教师就对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到学科、纪律、卫生组长与记录员等,分别进行培训,做到人人明确自己的职责。

为形成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我们制定了《合作学习小组考核细则》与《合作学习小组评价制度》,每周学生组内自评,每月评一次星级组,每学期综合评价。特别是每个小组都发放了资料袋,组长将小组成员资料装袋,不限形式,但资料袋学校定期检查。从资料袋看各班小组命名是积极上进的,合作学习小组已彰显特色。六年级设计班级周评表,小组每周一评。249班小组档案卡资料健全,设计新颖。小组评价记录本记录全面,工作认真扎实。255班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用“星”记录评价,有月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反馈意见,有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248班的资料袋既讲究工作的实效性,又讲究美观。这些可以看出我们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员分工明确,组长在履行职责,评价及时多样。

3.抓集体备课,使导学稿的编写日趋规范。

导学稿的编写是推行先学后教的关键,应该说课改初期,实验教师编写导学稿大多是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我校每周三都扎实开展集体教研,推行“分工主备——集体研备——个人改备——教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每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定发言人。教导处坚持检查,强化过程管理。经过教研室专家的不断指导,经过教师的积极探索,不同课型教学环节的确定,我校导学稿的编写也越来越规范。

4.抓课例研究,使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可行。

我校实验年级开展以“编写导学稿——上课实践——集体评课、修改——再上课实践——再集体评课、修改——再实践”的“一课多轮”课例研究,特别是听课时要求从教师讲授、学生参与、教学环节时间把握三个方面观课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对照高效愉悦课堂评价标准打出等级。为保证课改实效,我校教学线行政分工负责。张朝晖六年级,曾晓英五年级、梁梅四年级,全程参与导学稿的编写、听课、评课,力求编写操作性、实用性强的导学稿,确定这几种课型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正因为我们带头参与研究,我们每个年级的课例研究资料丰富,每个年级都能上出观摩课。

5.抓课后研讨,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完善。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执教者上课时出现的问题,课后就以这些问题为专题教师合作进行研讨,每位教师要以检查、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为手段,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监控、诊断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看成功之处,记下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载和积累课堂教学改革的体会、经验和资料。

6.抓课题研究,使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把课改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我校申报了湖南省“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规划课题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数学科教学模式转变研究”在今年3月顺利通过课题论证。我们分学段要求教研组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入手,确定一个小课题展开研究,每期都开展小课题研究计划与研究成果汇报,督促老师们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把取得的经验记录下来,整理成文。

7.抓课堂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活动和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评价,特别是在合作学习活动结束时,要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和学习小组对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用多样的评价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表示欣赏,让他们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尊重和赞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在每一小组汇报后,引导学生用肯定、赞赏的语言自评、互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长处,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课改实验成果

1.总结出了构建高效愉悦课堂的基本途径。

⑴思路明确,循序渐进。课堂教学改革也必须按照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办事,不能全校一刀切或一边倒。在我校教师观念更新及行为跟进的相对不同步,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不是所有年级都同时开展课改,而是先确定五年级进行课改实验,其他年级教师学习、观摩,再在调查、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由六年级带动

四、五年级实施课改。这种由“点上试行,面上渗透”到“以点带面,点面互动”稳步推进的课改工作思路是可行且具有实效的。

⑵模式构建,立足实际。我校在2011年上学期虽初步构建“二四六”课堂教学模式。但通过一期的课例研究,我们发现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不同课型有不同课型的特点,而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环节又是不同的,所有课型同时展开研究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改为了分学科、分课型展开研究。 2011年下学期语文学科研究讲读课、数学学科研究新授课,确定了这两种课型的六个教学环节。2012年上学期六年级开始研究阅读课,复习课,

四、五年级就运用构建的模式上语文讲读课,数学新授课,以进一步验证、完善教学模式。这样真正做到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经过反复实践、验证的课堂教学模式更科学、更具操作性。

⑶教师培训,以人为本。课改实验中对教师的培训不能是盲目的,更不能是拿来主义。我校对教师的培训做到了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实验教师的差异,做到分层次、有重点。年轻骨干教师学校对她们进行重点培训,成为实验组领头人。中年教师多组织她们学习,给予个别指导,以跟上课改步伐。二是关注实验教师在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针对教师编写导学稿格式不够规范,内容不够简练,不能抓住重点的问题探讨,特邀请朱光军来校进行《导学稿的设计与使用》的专题讲座。针对教师导学稿导学形式单一,特别是中年教师电脑水平较低,文档处理感困难的,无法完成纸质稿等问题,向教研室李建华主任请教,李主任通过网络上传了不同形式、不同年级的导学稿供老师学习、参考。针对导学稿教学环节不清晰的问题,多次请王云、陈友春老师听课和修改导学稿。这样培训就做到以人为本,帮助实验老师解决了课改中的难题,为教师开展课改实验扫清障碍。

⑷小组建设,遵循原则。合作学习在小班化教学中容易展开,而我校现在的班级大部分都在60人以上,这么大容量任意改变桌子的摆放是不可能的。在课改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教室小组座位的编排不断进行尝试,总结出班级人数60人以下的座位可摆放成棋盘式、座谈式,而60人以上的班级以前后两、三桌的学生为小组,学习时下位讨论,调座位时小组整体调动效果更好。 由于人数多,学生差异较大,为确保学习效果,我们把重点研究放在小组合作的质量上,总结出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编排的小组合作能力与效率更高。1.保证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混合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2.保证将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小组的活动效率,更能有助于每个组员的全面发展。3.保证性别混合,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而多视觉的产生则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4.保证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混合。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这种真实的社会生活,为将来的与多种人交往打下基础。小组资料袋的发放便于各小组将本组成员的评价表、导学稿、优秀作品、测试卷等资料装袋整理,这样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促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在实处。

⑷学稿导学,创新形式。导学稿的设计必须遵循三个宗旨:一是精讲多学,安排足够时间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合作学习;二是创设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愉快学习;三是优化练习,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导学稿的呈现形式必须因学科而异、因人而异。小学英语学习以口语为主,根据这一学科特点,我校英语学科的课改实验不编写导学稿,而是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注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口语训练。语数学科的导学稿可以打印,可以手写后印制,也可以用投影仪与小黑板呈现,甚至可以让学生用作业本抄写精心设计的少量预学题,回家自主学习。这一期我校电视机全部更换,许多老师用U盘下载在电视上呈现,效果更好。这种做法既降低了成本,也把握了课改的实质。

⑹课改评价,激励为主。学校对课改教师的评价必须纳入制度并与绩效工资挂钩。教导处对深入课堂督查情况要进行认真记录,作为每期的优秀教研组、实验教师评比重要依据。对优秀课改教师要大力宣传,扩大影响。本期我校把

四、

五、六年级的优秀课改实验教师在宣传橱窗进行宣传、表扬,激励教师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课改工作。

2. 构建了“二四六”高效愉悦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通过课例研究构建了 “二四六”课堂教学模式。即两种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四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愉悦为主旨,思维为主攻。六个环节“学稿导学—自主学习—合作研讨—评议释疑—运用延伸—检测评价”。2011年下学期,语文讲读课文和数学新授课的六个教学环节已经完善。语文讲读课文六环节为“学稿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评议释疑—拓展延伸—训练检测”。数学新授课为“学稿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整理—达标检测—运用延伸”。2012年上学期语文阅读课文和数学复习课的六个教学环节也基本确定。语文阅读课文六环节为“学稿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释疑—拓展延伸—训练检测”。数学复习课为“学稿导学——知识梳理——汇报交流—巩固训练——自我总结—达标检测”。这四种课型的教学环节已通过验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课堂明显变化,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上教师讲的少了,学生发言、表现的机会多了;课堂上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展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形成共识,学生学会了倾听、思考、表达与实践。学生越来越变得想说、敢说、会说,许多实验教师反映他们看到了优等生对组员的耐心辅导,潜能生的慢慢进步,感受到小组的团结、上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加,逐渐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校C2

48、C2

49、C2

46、C254班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培养已经有明显进步,C2

48、C249班学生所写的小组总结、考后反思非常精彩。在近三期的调研考试中我校四年级学生的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六年级名列全市第

二、第三。这些都可以看出我们课堂悄然变化,效率明显提高,学生不断发展。

4.通过 “实践+反思”,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涌现一批优秀课改教师。

我校实通过三个二十分钟的学习制度,专题讲座、外出培训等多种方法学习课改理念。通过每周校本教研日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将理论用于实践,又通过每月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每期开展一到两次小课题研究汇报等多种活动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正是通过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不但不排斥、观望,而是积极参与,他们在一起所探讨的已不再是好不好、行不行的问题,而是怎样做更好的问题,研究能力明显提高,涌现一批研究性、学者型教师。

2011年11月我校开展第十八届“莲花杯”教学比武,罗卫军、戴红萍等实验教师的课堂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的转变。李娅、黄丽琼、段晖、黄映娇、曾卫花、罗卫军、郭艳春等实验教师撰写的课改论文分别在省获

一、二等奖。郭晓玲、黄映娇老师参与教研室数学小学毕业复习指导丛书白皮书的编写。罗卫军、李静、田纲、彭沁被评为沅江市优秀课改教师,罗卫军参加省小语会组织的说课比赛获二等奖。我校五个小课题顺利结题,课题研究成果评比分别获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而田纲、郭晓玲老师主持的高年级组语、数两个小课题双双获一等奖。

6. 交流课改经验,共享课改成果。

2011年12月,我校承办了《践行课堂教学新模式 促进教学方式大转变》教学论坛。本次活动有市局领导、全市各中心校教学线领导与教师代表一百多人参加。田纲、袁志奇、李静、彭沁四位老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上课,让孩子们品尝到了一种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所沉淀的成功体验和被赏识的幸福,受到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郭晓玲、田纲、肖烨、李静的精彩发言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专辑》里面真实记录了老师们上课和专题研讨的收获,作为课改经验发放到全市各中心校。2012年4月12日,我校为市局特岗教师培训提供观摩现场。实验教师彭沁、李静上出了数学示范课,邓宙、徐琴老师上出了英语示范课,当天听课的除特岗教师外,还有兄弟学校教师近100人听课,整个活动圆满成功。

(八)几点思考

1.联备共研,提高导学稿编写的效率与实用性。

一所学校一个年级的班级不多,要想把教材的每篇课文、每个知识点都编写出好的导学稿是不可能的,各实验点校可以加强联备共研,同年级教师联手,分单元或课型研究,编写导学稿后上传网络,资源共享。

2.勤练内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教师的课改还停留在观念层表面上。课堂教学形似而神不似,一个表现是以为搞了合作交流就是课改,表演成份多,不该合作时也合作,片面追求形式,讨论的有效性不高,合作学习效度不高、实效性不强。第二个表现是以为用了导学稿上课就是课改,合作交流不够,讨论时间过短,学生自主学习走过场,感觉教师就是带领学生完成导学稿的习题。

(2)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因人数过多,课堂得不到有效监控,课堂生成关注不够,特别是课堂师生评价还需加强有效性。

(3)教师不能科学灵活地使用教材。有的教师运用“二四六”教学模式教学,在一节课内不能完成所有模块,达成学习目标,容易出现内容和时间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是时间满足不了内容的需要。有的教师不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安排模块,对六个环节作出恰当取舍,达成教学目标。

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特别要根据学生学情做好“二次备课”,不断学习研究和总结,以处理好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3.创新形式,提高小组评价体系实效性。

通过一年多的摸索,我们发现我们的评价虽然在某些方面注重了学生的发展,但由于评价的内容太多,造成了学生和老师的一些负担。今年,我们把落脚点放在如何使这种评价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如精选资料袋里的内容,袋里的内容应做到少、精、全,课堂评价可以尝试家长教师互动。

各位尊敬的领导、专家,一年多来,我想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一线参与课改的实验教师,都曾有过太多的困惑,太多的彷徨,课改面临的且急需解决探讨的问题还将很多,课改的路途肯定还将很长,很曲折。我们只要抛开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工作思想,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课改工作,并不容置疑,坚持不懈地推进课改。我深信,我校的课改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5篇:新课改心得体会.doc(修改后)

对于新课改的探索和实践

昌南中学

钟祥会

一. 对于新课改的认识

我认为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尽可能地创设环境,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积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共同提高。

2011年重庆市已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沐浴在新课改春风之中的昌南中学,积极借鉴,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指导推行新课改工作。从去年开始,我校高一年级进行了新课改的探索,采用了三启案的教学模式;今年高二也进行了新课改。于是,为了贯彻执行学校的要求,我针对高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期高二上课时我也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 二.课前准备

1.开学初,我就给学生讲明了上课方式的一些新要求新变化,重点对各组地理学科小组长进行了培训。开学后的第一个月,每周一下午让各学科小组长到办公室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要求,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这样,让学生真正适应了新的教学方式,上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或让学生走上讲台给大家展示讲解等方式来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更轻松、对学习更有兴趣。

2.教师针对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启学案》;并提前发给学生,把重要的几个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作业情况,制定了启训案中重点探究的几个问题。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更明确。比如这次讲《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点》的一节中,我就根据新课标及教材,制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给学生先独立完成: ①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②三江源和三江并流分布在哪里,它们所指的河流是相同的吗?“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有哪些?如何治理?

③为什么青藏高原上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④青藏地区太阳能和地热能为什么丰富?

但从学生反馈的作业来看,河流方面试题学生做的较好,因为多数学生可以从教材、资料或地图中可以找到。所以后来我在制定《启训案》时,就没有设计河流这方面的问题了。 三.课堂实施

1.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堂课中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有了目的性,有选择地掌握知识点;方向更明确。 2.自主学习总结、深化

其次,学生还应对本节课的基本内容熟悉。所以还有必要让学生回顾教材,并理清教学思路,为后面的教学做一个铺垫和准备。 3.分组合作,讨论释疑

根据平时上课的情况来看,如果大家都一起讨论一个问题,用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由于在《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点》中有三个问题学生

做得比较差,都需要探讨;且相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自然地理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把学生分成了三个大组,分别讨论一个题;这样从时间上来讲,就比较充分,而且还可以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在讨论时,也给各位学生明确了要求。先自己独立思考两分钟,再组内交流讨论。边讨论边让一位同学做记录,注意总结本组好的答题方法,学科组长反馈未解决问题;每位同学要积极参与。组长宏观调控,做好展示、点评的准备。讨论完毕坐下整理完善启训案或按自己的计划学习。

4.展示和点评

从开学来的情况看,以往在展示环节中,是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都是成绩相对好的,而且每次都是那么几个。因此 为了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我针对该班的实际情况,参考班主任分的层次及地理学科成绩,大致分成了三个等级。但从小组长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是不大赞成分等级的,所以我分的等级只有每组的小组长知道。在展示环节中,为了激励学生,我尽量采用B或C层次的学生,而在点评中,用的是成绩好点的A层学生。由于以前要求不是很明确,所以在展示及点评环节时,其他同学就不知道做什么,在下面干坐着;点评的同学由于目标不大明确,有时也不是很到位。因此,我在学生展示和点评环节时,给他们分别提出了要求;展示同学:B层板书 ,展示人及时到位,写清几组几号题;规范快速,序号化,言简意赅,突出重点。非展示同学:讨论完毕坐下整理完善启训案或按计划学习,不浪费一分钟,力争全部过关。小组长搞好安排、检查、落实。点评同学:面向全体同学、体态自然大方。点评组先对展示的条理性、准确性、书写认真程度进行评价,再总结答题要点和规律。这样,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事情做,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学习。

5.教师点评

首先展示正确答案,然后从条理性、正确性等方面对参与展示同学的答案和参与点评同学的点评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分别进行点评。其次,针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适当点拨和拓展延伸,让学生真正掌握,对知识理解得更有深度和广度。最后,还对每个小组的答案及点评的同学给以公平的打分。

6.课堂反馈

教师根据相关内容,制定课堂检测试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课后反思

1. 加强集体备课很重要

新课改我还处于探索过程,如果说这次上课有一点收获的话,还得感谢我们组的全体同仁的大力支持,他们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字斟句酌,给出每个题的答案。

2.多相互听课,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的,每个人都有她的长处和优势。真正做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3.这节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胡主任和各位同仁也提出来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我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位同仁的努力和团结下,昌南中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第6篇:作文修改案例

【摘要】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凡教师都会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写、乐写。可写出来的文章词不达意,没有条理,更无中心可言,修改的必要性就毋庸置疑了。

【关键词】 作文自主修改方法能力

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方可脱稿。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写,教师改”,细看学生的习作本,上面老师有眉批、有旁批、有总批,可谓用心良苦。然而教师费时、伤脑筋的工作却收效甚微,往往学生只看分数了事。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凡教师都会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写、乐写。可写出来的文章词不达意,没有条理,更无中心可言,修改的必要性就毋庸置疑了。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修改的训练提出明确要求: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因此,到了高年级段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便成了刻不容缓的工作。苏教版教材还在第十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课文中,专门安排了题为《拔河》的修改作文练习,将修改作文作为一次习惯培养的实践来进行。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所收获呢?让学生不光愿意写作文,还能写出好的作文呢?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综合多位教师的做法,根据学生情况,从以下三方面寻求解决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策略:

一、明确意义、激发兴趣

多数学生对写作文总有畏难情绪,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地好不容易才写完了,只想着上交了事。老师再三要求写完后要修改,可是真正能认真修改的学生没有几个。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修改作文的兴趣呢?首先可以就地取材:出示学生没经过修改的作文,让学生边读边挑毛病,集体修改过后再读,前后进行比较,让学生明了修改的重要。其次,教师还可借课文范例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意义,小学教材中的《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前后用过“吹”“过”“到”等字眼,经过反复比较后才决定用“绿”字。我国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典故,学生也已读过,他们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使学生懂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从而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二、授之以渔、掌握方法

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首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范文示例,共同修改

学生不会修改作文,主要是不知从何下手,找不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急功近利。要明确学生修改作文是从修改句子入手的,修改的要求逐步提高。将学生已有知识,修改病句的符号用到修改作文当中来,教师要做好示范,由易到难,手把手地教给他们方法,这可以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先出示有问题的一段话,一同修改,用上修改符号。学生掌握方法后,再做同样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学生都掌握后,再来学习修改一篇文章。同样,先出示教师修改过的范文(五年级第二单元的习作有现成的修改范文),让学生一起边读边改。从大处着手,大到文章中心、内容、结构安排,小到错别字、标点符号的运用,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什么地方有什么问题,该如何修改。改后再读,发现问题,再做修改。如此反复,可亲身体会“文章不厌百回改”,前后对比,及时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主修改作文的信心。

(二)归纳方法,分步修改

在共同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在通过朗读,认真推敲,揣摩文章中的段落、句、词、字、标点等的同时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接下来便可水到渠成地一起来小结修改方法,依据师生动手实践,可归纳出以下几点:

1、审清作文题目要求,再通读全文,判断文章内容是否符合题意;

2、再读全文,看看各段落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作文在结构上常见的毛病有条理不清、层次不明、不分段或分段不恰当、情节不完整等。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开头与结尾照应、适当的时候用上过渡句,使文章结构更趋完整。

3、逐段细读,认真揣摩文章中的句、词、字、标点。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作文语言需要准确、简洁、生动,必须反复推敲、修改。主要方法是写好后反复阅读,看句子是否通顺、连贯,词语用得是否

恰当,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恰当。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范文中的好词佳句,使自己的文章生动、具体。

修改作文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读出声音来,边读边修改,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以读促改。凡是读起来绕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仔细查找问题,进行修改。使习作达到文从字顺,语句连贯,条理清楚。学生掌握方法,自己修改过后,老师进行修改,效果会明显提高。

三、反复实践、提高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不仅以“改”促进“写”,培养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不仅能促进“写”,还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发展智力,增强写作能力。

学生掌握修改方法后,接下来的作文训练重点是修改,可分三步进行:自主修改、相互修改、展示交流。让学生在起好草稿后,自己先反复阅读,逐步修改。接着是同桌或同组互挑毛病,互相修改或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利用实物展台展示有修改痕迹的草稿本,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互评优缺点,共同扬长避短。作文经过学生充分充分修改后认真誊抄,再交由老师批阅,接着将习作点评课上成习作欣赏课,这时要重点表扬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区别对待。个别学困生哪怕只是学会了修改错别字,学会运用了一种修改符号,只要有进步就及时发现,及时鼓励,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喜爱作文且写得不错的学生,除了让他们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文外,我还鼓励他们将优秀作文发表到校园博客上,或鼓励他们参加竞赛,发表在杂志上。毕业时还做成一本本精美的作文集。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中养成勤于动笔、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最终形成能力,提高作文素质。

在高年级段的作文教学中,我不断尝试在学生完成作文草稿后,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让学生通过自改作文、自我实践、自我欣赏、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师只给些引点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改,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改能力,这是终身受用。”这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有异曲同工之效,也应当是我们教师不断追求、不停探索的目标。

参考资料:

1《把习作点评课上成习作欣赏课更有效》马晓红发布于 2007-04

2《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指导》泸县福集镇青龙中心校徐辉 2008-10-22 3《课堂打磨 蒋军晶小学语文典型课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蒋军晶 2009-3 4《新课程 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主编 彭昕 5《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 主编吕炳君 何兰芝

6《如何提高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国专第二中心小学李炎堂 2008-06-1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