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如何引导学生修改作文

摘 要:重视学生的作文修改,探寻切实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作文修改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关键词:修改过程;作文阅读;作文评价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说:“写作除了写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修改过程。修改作品时,不能把作品当成自己的,而是从外人的角度客观冷静地思考,以一种挑毛病的眼光去审视。”作为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作文修改,探寻切实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作文修改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并且扎实有效地坚持下去。

一、作文修改工程系统化,循序渐进

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独立思考的一个过程,教师不能仅是笼统地教给学生从字、词、句、立意、结构等方面进行修改,因为每个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不一致,他们修改文章的起点就不可能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教师应先为每次作文确立一个训练目标,然后将作文修改与作文训练的目标紧紧结合起来。因此,作文训练系统化的第一步,就是确立目标的系统化。

学生是成长的,也是发展变化的,他们的心理发展、认识水平,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确立目标,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过程特点,着眼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梯级上升,按照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应考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作文阅读工程具体化,升格示例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要认真阅读每一篇作文,然后找出典型病例和病灶,与学生一起探讨,共同完成作文修改。我们以“追求幸福”为话题训练学生作文修改。先设定本期目标——让作文更有文采。可是,当教师看到学生作文时,发现很多学生的作品是缺乏文采的。这时我们就选取两到三篇病得较严重的作文,印出几十份,使学生人手一份,先让学生自行诊断,并在班上进行讨论,然后由学生发言,指出哪些地方可以升级,哪些地方可以更换。然后,拿出药方,具体修改。

三、作文评价工程情感化,激励为主

写作是精神的旅行、思想的探险,修改作文同样如此,也是极其艰苦的劳动。可是,学生又是不愿吃苦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慢慢喜欢修改作文,形成习惯,那就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评价工程情感化。首先,作文评价多元化,以激励为主。其次,重视对作文的过程管理。以鼓励为主,并注重严密的写作过程的管理,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与修改习惯,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平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參考文献:

吴米儿.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丰城市丰城中学)

作者:邹爱斌

第2篇: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的实践使我认识到,置学生于一旁,老师单纯地搞书面批改,即使是红笔满篇的所谓“精批细改”,对于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修改作文的能力,也是事倍而功半的。同时,学生作文往往依赖于老师,但是老师批改后,他们往往只看分数和评语,至于修改了哪些地方,为什么修改,却很少仔细研究,为了提高作文的批改效益,我注意从辅导他们自己动手修改文章,从小养成他们严谨的写作态度和认真修改文章的习惯。

一、从思想上着眼,把握“三变”

(1)变着眼于簿本的批改为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2)变按照老师的好恶批改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着学生的思路修改。

(3)变不分对象平均用力的一作一批改为因人因文而异采用多种形式的辅导修改。

二、从作风上着手,把握“四勤”

1.“腿勤”

遇到批改中的问题,不呆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而且迈开双脚到学生中走走、看看、听听、问问,在小作者那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手勤”

勤作批改记录,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摘记下来,归纳整理,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3.“脑勤”

对学生作文中各种问题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哪些应该集体辅导修改,哪些要个别辅导修改,以及怎样辅导修改,都要深入思考,周密安排。

4.“嘴勤”

对学生作文中所出现的通病,要多讲,使学生对出现的毛病有个认识。

三、从方法上注重“示范”和“三改”

1.示范

有些学生写作文很马虎,打完草稿,不经修改,就急于抄进作文本里,针对这一情况,我以许多著名作家为例子来教育大家。有一次,我把一位老师的一篇六易其稿的文章,一份一份地张贴出来让学生翻阅、对比,学生看过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一篇内容充实、层次分明、文句通顺的文章,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出来的。

2.举例子,清根源——自改

示范之后,我进一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有一次,我发现本来作文基础不很好的一位同学,作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过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写作过程中征求过姐姐的意见,反复修改。于是,我请这位同学在班上介绍了修改体会,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我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要注意句子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写清楚;接着,再查一查是否用错别字、词和标点,段与段之间有没有承上启下等等;再接着,让学生按两人一组,根据评讲提出的要求,共同评改一篇作文。改毕,我逐本翻阅,好的给予鼓励,不妥之处,打个记号,让他们再思考修改,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讲讲自己是如何修改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了。

3.教方法、练基础——面改

指导学生修改文章,同医生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我除了通过书面了解情况、分析病因外,还采用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方法,个别交谈,当面辅导修改。

采用这种办法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一次只宜解决一个重点问题。如:有个学生的作文《暑假记事》,从做了哪些暑假作业,阅读了哪些课外书,写到看电影以及游玩,写了几百字,却没有写清楚一件具体的事,不弄清这个问题就无从下手辅导修改。于是我找他当面交谈。原来,这个学生对“事”的概念模糊不清。他暑假中学会了游泳、骑车,而文章中,这些事只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辅导这样的学生修改这样的作文,既不能在个别字句上纠缠,也不能在简单批上“重写”两字,而是要把辅导修改作为写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我以“学游泳”一事为例给他讲词的六要素,帮助他理出学游泳一事的头绪,指导他着重写具体学游泳一事。经过这样的辅导以后,这个学生写的《暑假记事》就比较生动具体了。

4.对比评、创氛围——齐改

通过作文讲评,我选择各种类型的作文,组织学生分析、讲评,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共同把文章修改好,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水平。一次习作中,只要将班内上、中、下三种水平学生的文章各先阅读几篇,就能从中找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对学生习作中所犯的相同的毛病,我一般不作逐一批改,而是把错误的情况摘记下来,集体辅导修改,让学生从病因分析中懂得错在哪里,怎样修改。然后,各自找出文章中的同类错误,练习修改。

为了便于整理,“批改记录”可按篇次分列错别字、病句、审题、取材、结构、思想内容等项,批改时,发现问题随时分记在各个栏目里,并归类后印发给全班。

辅导学生集体修改,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学生动脑筋发现错误,想办法纠正错误。如有一次,我选抄了一篇中等水平的文章《弟弟学写字》张贴了出来,在课堂上我要求大家认真地细读这篇作文,先看看哪些字、词、句或标点符号用错了,想想应该怎样修改,让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弟弟‘使劲出力’地握着笔,‘使劲’和‘出力’重复,再说‘使劲’和‘出力’形容握笔也不恰当,还是改为‘弟弟认真地握着笔’来得好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显得非常活跃。

接着,我要大家评评文章的优缺点。我的话语刚落,建梓同学第一个举手发言:“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真实,他把弟弟学写字的过程有次序地写出来,只是个别词语用得不恰当。”小燕同学接着:“《弟弟学写字》有真情实感,语言出符合本人的身份,这是作者平时认真观察的结果。但是有的句子写得不够精练。”……

在集体批改中,要突出重点,教给学生修改符号,注意找出有普遍性的问题,让大家来议,提高讲评的效果。

综上所述,学生在作文中能重视修改时,他们脑、口、手并用,积极思维,那么,分析能力和作文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作者:郭莉丽

第3篇:讲究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由老师进行批改、同学互相修改和自己进行修改,但主要是自己进行修改。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进行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再反复多次修改,才能把自己写的文章中的语句、段落、情节修改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念,认真引导学生修改作文,从而提高作文质量。那么,当前在作文修改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呢?今后有什么解决对策呢?下面我谈谈肤浅看法。

一、存在问题

1.重“写”轻“改”。多数教师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靠“多练”、“多写”,忽视“多改”。于是,让学生大量地进行练习写作,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片断作文,大篇命题作文。但是,教师腾不出时间与精力加以批、评、改,只好简单地浏览一下;或是让学习好的学生代为批改;也有的干脆不给予批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因没得到老师的及时指导,便不断重复出现于习作,训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沉重的练习任务大大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

2.批语简单、笼统。在学生的习作中常出现鲜红、醒目的诸如此类的批语:“条理不清”、“内容不具体”、“语言太啰唆”、“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病句太多了”、“重写”、“?”等。暂且不说这些批语是否中肯,学生根本无法从中得知该从何处下手进行修改,更谈不上提高作文水平。

3.讲评课单一。习作讲评课上,多数教师干脆唱“独角戏”:哪些学生写得好,好在哪里?部分学生哪里写得不够详尽突出?错别字出现最多的是哪些……这样的“我评你听,我教你学”,教师可谓用心良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缺乏参与评改的积极性。而且,由于教师只是抓住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讲评,学生很难结合习作的个别问题进行分析、理解,从而做好修改。因此,这样的讲评对学生的写作帮助不大。

4.评后修改要求不足。习作经教师批、评后,学生是否按批评意见修改,结果如何,教師并没有做必要的跟踪检查、督促;部分教师虽然有做,但只面向少数“重点培养对象”。这样学生认为“评后再做修改”做与不做一个样,削弱评后自改的积极性。

5.二次批、评做得不够。对于学生按老师的批改要求所作的第二次习作,只有很少数教师有进行“二次批、评”,原因可能很多,但不管原因何在,都会挫伤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影响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二、改变对策

1.激发学生互改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互改作文的能力,关键是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要引起学生互改作文的兴趣,我认为:

首先,注重引导,让学生有修改的意识。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如“春风又过江南岸”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完美,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因此,每次布置作文,我都坚持与学生一道写作,把作文贴在宣传栏里,注上批语,让学生品评。这样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燃起学生对作文批改的兴趣。

最后,要让学生有成就感。结合课文教学,我在班上开展了品评好的和差的作文活动,在活动中以好带差,以点带面,看谁的作文进步快,评谁的作文改得好。开展这样的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学生在愉快的写作环境中学习作文、学习改文,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感到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和压力。“成就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诱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教师应给学生互改作文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当小老师的成就感,让学生反复品读比较,感受互改作文带来的喜悦。

2.讲究方法。(1)冷改法。冷,即冷处理。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放置三四天后再发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并着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学生作文后“私于自是,不忍割截”(白居易语)的心理,又可使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维火花。长期进行这种作文修改训练,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2)换改法。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此法可以在一个或两个班的学生中采用。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以鉴赏者的姿态,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长处,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换改法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3)集体评改法。先印发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举一反三,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

在学生互改自改的基础上,教师认真批改,是指导学生写作的重要环节,教师批改作文,尊重习作者、小老师的劳动成果,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要把学生的作文批得一无是处,尽量以批为主,尽量少修改,坚持以鼓励为主,不要求过高,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作者:黄国强

第4篇: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许昌县灵井镇灵井一中 郑淑娟

我们辛勤耕耘在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发展主要靠改革。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是当前形势的需要,教育者承担着庄严的职责.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小学语言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作文教学是小学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长远看,对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需要下功夫的训练,写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对文章进行修改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让学生学会并运用修改作文的方法,是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章的修改首要的是思想内容的修改,学生的习作是学生写作时自己对事物、对问题是怎么认识的,是怎么想的,唯有自己最清楚。写出来的文章跟原来想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表达出了几分,也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自己的文章自己改,这是顺理成章的。过去学生作文老师改,由于教师不能对每个学生的思想都了解得非常透彻,改上去的也还是老师的思想,老师的认识,不一定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也就不一定对学生有多少切实的帮助。而且这样一做,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上去的也还是老师的思想,老师的认识,不一定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也就不一定对学生有多少切实的帮助。而且这样一做,学生

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文水平是极为不利的。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既要教会学生的写作文水平是极为不利的。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既要教会学生写文章,又要教会学生修改文章。作文批改要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上。

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呢?作文教学是我一直探讨的教研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并尝试出一套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经验,即“带、导、放”的教学方法。

一带、即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带动学生修改作文。老师从学生的作文中挑选一到二篇带有共性问题的文章,用大家抄出张贴在教室墙壁上或抄写在教室内的学习园地上,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反复阅读,评讲课上师生共同讨论,共同修改。哪儿该改,该怎么改,让学生各抒己见,自己动手利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文章上进行修改。学生对老师的此举颇感新鲜,兴致勃勃,看看有哪些地方还没有说清楚,然后逐词、逐句、逐段地推敲修改,把用得不准确的字、词、标点改准确;把写得不够通顺的句子改得通顺连贯,删去罗嗦的词和句;在有的地方加上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具体。人人动手,个个献策,半小时过后作文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简直像一个刚从战场上抬下来缠满了绷带浸透了鲜血淋漓的重伤员。修改后的文章让每一个学生重抄下来,体会修改后文章的妙处与乐趣。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又使学生认识到作文的不足之处如何

补救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同时又开发了智力,同学之间做到了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导、即教师利用现行教材中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修改作文。小学语文课本的第九册读写例话《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明确指出,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不仅可以使文章写得更好,而且能够养成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课本中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详细写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学过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女孩比童年,乘机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如此诱导,学生在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再通过修改文章去实践,由段到篇,循序渐进。一方面是修改文章有据可依,有法可行;另一方面是学有所用,学到的知识有用武之地。

另外,还可采取老师在学生的作文上标上符号,让学生自己改。具体做法是:教师把学生的作文仔细看一遍,标上各种修改符号,发给学生自己修改,然后教师再收上来检查修改的情况。因为学生已学过并掌握了常用的修改符号,学生拿到作文后看到老师所示符号,很快地就能领会老师标号的意图,作出正确的修改。

三放、即教师放手由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具体做法有三,其一是不打草稿。作文前请学生认真思考,列出简单的提纲,然后就直接写到作文本上,什么地方需要修改,就改在作文本上。教师看学生的作文不仅可以看到学生原来是怎么写的,还可以看到他后来是怎么改的,从中可以分析学生的思想是怎样逐步严密起来的,在遣词造句上是怎样斟酌推敲的。

其二是一题多做。在写作课上教师对此次作文的写作进行针对性的讲评之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较大的修改,修改后作为第二次作文。课堂上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同学对此次作文的目的不明确,立意,选材等方面欠佳,那么可让他们弃掉原作,重新再写。如果是个别学生在写作时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笔,就启发他们从实际出发,在原作的基础上,还想告诉读者什么,所想、所写的哪些地方没有说清楚,进行再补充,再更正、再抄写。经过数次的写作,反复的修改,虽然是一篇作文写了多遍,但是学生在反复中受益非浅。

其三是举行集体讲评课。作文的讲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已尼完成的作文是一个小结,对一次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作文又是一个指导,尤其是讲评课对学生的作文同样起到修改的用途。讲评课上老师有目的抽出三分之一的同学,当众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文,再从他们中间选出优、中、差三种不同程度的作文,接着让全班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对三篇习作评头论足。好作文好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可取之处;中等作文该怎样修改完善;差的表现在哪里,如何修改。最后让全班同学针对三类作文,检查自己的作文有什么不妥之处进行修改,如此由点到面地开展讲评,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起到了取长补短,锦上添花之功效。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辛勤劳动的。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授之以“鱼”,最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教学方法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更新,乃至达到完美的境界。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努力调动他们学习的

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和刻苦学习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着力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无数部杰作的诞生,无不是渗透文学家辛勤的汗水,千辛万苦的笔耕,才结出的丰硕成果。

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可从繁重的批改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培养学生发展的各种能力上。当然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不管不问,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加强自身修养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材。在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对学生因势利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教师都应该有要求,有检查,不能流于形式。对每一次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要求,要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相应地逐步提高,这样才能一步一个台阶,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此外,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每次作文都认真地进行修改,持之以恒,必见成效。

第5篇: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学生

七里汤中学曲文梅

托尔斯泰说:“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的、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作文是学生思维外现和思想表达的一种书面形式。任何一篇作文,它的初稿无论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分文章七分改”。这就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写作训练不仅仅要注重写,而且要注重改。以往小学生作文修改大多是教师越俎代庖,学生隔岸观火,结果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呢?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自改。

一、训练学生自改能力可分四步走

第一步,示例范改。即教师批教师改。教师先浏览学生作文,发现并归纳出几个与这次训练目标和作文基本要求不相符的共性问题,然后选择一两篇较典型的文章为“病例”,边总结边修改。修改时,讲清每一个问题“怎样改”、“为什么改”,修改后将“病文”与“范文”进行对照,让学生领悟修改程序及方法,即“三读三改”。一读改内容,看看文章是否离题,中心是否明确,详略安排是否妥当,哪些内容需要增删。二读改词句,放声逐字逐句地读,以有声的语言支持思考活动,指出错漏的字词或标点,改正拗口的词句,删除重复的词语,补充合理的内容。三读促提高,如朗读课文般复读,能朗朗上口了,才算完成了任务。读时可以自己读自己听,自己读别人听,请别人读自己听。第二步,点拨修改。即教师批学生改。首先,教师在通读学生作文时,紧扣训练重点,把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符号画出来,并以商量、提醒、指点、希望的口吻把出现的问题归纳成几点,作为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参照修改意见,逐条逐项地检查自己的作文,有针对性地删,添,调,换,断。第三步,互批互改。即同学批同学改。小学阶段,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一般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他们往往能正确地分析别人的行为,却不善于全面确切地分析自己的举止。因此,学生互批互改时,把基础好、基础差的学生搭配编组,鼓励基础差的学生敢于挑出别人作文中的毛病,还要鼓励学生对看法不统一的问题进行争论。

第四步,独立修改。即自己批自己改“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习作文的最终目的,是在走上社会以后,能够随时根据社会需要独立写作。独立写作和独立修改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学生缺乏这种独立性,而仍然保留初学时的那种依赖性,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此,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的能力。学生独立修改前,重温训练目标、修改程序及方法;修改时,按照作文训练目标检查不足,进行针对性修改;修改后,教师分享学生的修改,进行总结。

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要注意“四性”

1.针对性。作和改的要求统一。自改作文能力最终目标是要求把自己作文中的所有毛病修改好,但在培养过程中,应分项进行,不要把所有要求都在一次中进行,可根据每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提出不同侧重的修改目标。当然,在重点之外,应全面考虑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考虑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既有重点,兼顾全篇,但在批阅评分时,只依据该次训练的修改要求,其他的问题允许存在,可以指出,但不作为自改评分标准。

2.层次性。小学生能力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注意三个过渡:从教师的示范改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修改,从教师指导下的修改过渡到互批互改,从修改别人的文章过渡到修改自己的文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根据不同年级段的目标要求因材施教。如指导低年级学生修改自己写的话时,重点宜放在“语言通顺”、“前后连贯”方面;指导中年级修改,重点宜放在“条理清楚”方面;指导高年级修改,宜以“中心明确”为重点。

3.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运用风趣的语言讲述古今中外名人名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当语病医生”,做“攻堡垒”游戏,看物改稿。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描写一种实物(动物,植物,景物)的作文很多,可是有的学生观察不到这种实物(如桃,草莓,蜡烛等),因而可以把学生带到具体场所,让学生用手摸,用鼻闻,用眼看,用嘴尝,然后再指导学生作文。这样,学生的兴趣会倍增,认识会加深,改文也会得心应手。

4.赏识性。教师在浏览学生作文自改情况后,对于那些在自改中改得好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或经老师宣读,或让学生传阅,或请本人上台讲述修改感受,或编辑出版,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兴趣大增。另外,随着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看前一时期修改的作文,学生一定会发现当初的修改存在有没发现的问题,会想出新的修改意见,于是学生在不断发现与反省中提高了作文自改能力,养成了自改习惯。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学生自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得失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只有通过自己反复修改,才能把作文中的语句、段落、情节、思想、感情改好改美,才能使自己的作文生动感人。让我们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学生吧,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写作文,而且会改作文。

第6篇:怎样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了事。教师发下作文后,大多数学生仅是看看分数,并不重视教师的评语,学生缺乏积极性,忽视自己在学习上的主体性。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是写作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不是减轻教师修改作文的负担,而是为了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有人说:“三分文章七分改”。“改”有别人改,也有自己改。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改。 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批改这一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作文活动中,树立批改意识,培养写作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现将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共享。

一、示例修改

这种方法是根据某次习作训练的重点要求,选择一两篇含有共性问题的例文,引导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例如:在修改学生的习作《美丽的铁西公园》时,我准备了一篇写景的

例文《三娘湾》,让学生阅读,找出例文中主要写了三娘湾的哪些景,学生一一能例举出来,这些景中,作者重点写了哪几处 ,学生也能找出来,我又问:这几处为何是重点,说出理由,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找有铁西公园 的几处景?在你们所写的景中有哪些是重点写的,找出来批到习作下面 ,并且自己认为满意的打个优,不满意的打个良。学生开始找,很快完成了。

我巡视了一圈发现大部分同学打的良,他们的理由很充足:有的说他们写出了公园的几处景,但没有一处是详写的,有的说他们没有抓住公园的重点景来写,还有的说,老师我作文中的景实际公园里没有……我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一笑,然后问:有美文吗?让我们大家欣赏一下,同学们抿嘴一笑,谁也不肯拿出自己的作文。那好,谁想要一次机会,给20分钟修改,全班举手,而后…….。20分钟后,同学们都争着让我看作文,争着读作文。而且同学手中的作文都比上一篇好多了。对例文进行合作式的修改,让全体学生在共同修改例文的实践中,获得修改习作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能。

二、讨论修改

当学生了解一般的修改习作的步骤和方法以后,就更需要安排他们各自模仿示例尝试修改习作。在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启发,以努力领悟的知识方法逐步转化为修改习作的能

力。如:上学期在修改学生习作<小足球赛>时,我们运用了这种方法,我让学生小组四人轮着修改,完后归纳,一起讨论:问题出在哪里,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自己作文中的缺陷自己看不出,而别人却容易发现。所以,我让学生经常把自己写好的文章拿给同学看,读给朋友听,发现问题互相研究,意见一致后动笔修改;一时不能统一的问题还可向老师请教。

古人说:“三分貌七分扮。”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引导学生“三分文章七分改”, 就一定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交流。讨论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学生把自己修改的结果、原因告诉同学及老师。老师、同学评议他的修改是否恰当,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信息反馈、信息接收的网络,共同影响,使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有明显的进步。

三、点拔修改

这种方法是把学生习作中 所存在的问题,归纳成几点,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读读、查查自己的习作。 自己动脑筋修改。刚开始,要求不要过高,有两三点要求就可以了,比如:学生在中段或每一学期的第一篇作文,我是这样要求的1.格式是否正确2.卷面是否整洁,

字写的是否美观。3.错别字几个,有几处病句。因为难度不大,学生喜欢这样修改自己的或其他同学的习作。进入了高段后,可以加大一些难度,如:

1、.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2、.看文章的选材比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当然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习作的点拨修改,来自于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兴趣、批改兴趣。适应他们的心理。组织得好了,才有实效,学生的批改能力才会提高。

四、反复修改

这种方法就是把学生以前写的习作、已经修改过的习作,引导学生再读读,在修改。比如我们五年级第二学期修改的《我的校园》是学生在五年级第一学期写的< 美丽的七小>。修改后的习作 ,语言简练、通顺、准确,层次段落清晰 ,过渡自然 ,几乎篇篇是美文佳作。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能力的提高,回过头来 看前一时期的习作,一定会发现新的问题,相出新的修改意见。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学生也很感兴趣。

那么,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有什么好处呢?十几年的实践,使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

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学生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第四我们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我们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我们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初步具备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了解作者谋篇布局、谴字造句等多种方法,能及时地、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 ,并且重点帮助了有困难的学生;对 他们已写好的作文,允许保留几天后再上交,鼓励他们隔几天再改;最后,我再根据学生修改作文的修改

的效果,综合评定成绩。学生通过每次修改前后的对比,实实在在领悟到了认真修改的好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学生学会了修改,对老师的评改则相应提高了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在评改中得以体现。把作文修改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并非为了减轻教师的批改负担,更非放任自流,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起始的自改示范,改后讲评,两次评分,都须精心设计,耐心启发,悉心指导。在评改练习中让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修改的习惯,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中。

第7篇: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尝试

“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一贯如此,似乎天经地义。于是乎,学生写作往往消极应付,教师则批得苦不堪言。有时教师即便精批细改,由于批阅时间过长(短则一星期,长则半个月),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后,最多瞥一下后面的批语和分数,就丢到一边去了,效果何在?难怪教师们要哀叹做“无用功”了。语文教师如何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同时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又能起到实际的效果?这是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人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对改进作文批改方式作了大胆的尝试,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而且一篇作文往往要经过反复修改,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引导学生从观念上认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写作能力的培养,多写只是一个方面,还要重视多改。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的确是改出来的。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是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也是写作活动由初级阶段通向高级阶段的阶梯,好的作品都是反复修改、多次加工的结果。”(《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古今中外不少文学大师,如托尔斯泰、海明威、白居易等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是经过反复的修改才写成的。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意义,同时明确自己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习作,而不是代替他们来改文章。只有师生双方达成了共识,才有可

能形成“老师敢于放手,学生乐意修改”的良好局面,这就等于迈出了作文修改的第一步。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要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了,而是要做好学生修改作文的领路人。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就曾明确指出:“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智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语文教育书简•三二》)从作文教学的目的来看,叶老在《书简•二》中指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教师在其中担任的应是“扶”、“导”的角色,唯有这样,才能打消学生的依赖性,从而由“扶”到“放”,使学生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本人在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中一般分三步走。

第一步,指导学生运用“抄读法”修改自己的作文。每个单元的大作文按要求布置下去后,我让学生先打好草稿。然后集中时间让他们各自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反复读几遍,或查阅工具书,或问同学和老师,初步改正自己作文中的字、词、句、标点等方面的错误,达到基本通顺的要求后,再认真誊写到作文本上。实践证明,“抄读”确是指导学生修改文章的有效方法,它可以精练词句,突出主题,听取意见,加工修改。同时通过誊写作文又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为第二步的批改作好了准备。

第二步,启发学生参加作文批改、评讲的过程,教给他们写作知识。作文教学,若只让学生写而不评讲,为写而写,盲目地实践,收效固然不大。虽是批改评讲了,譬如教师批完后挑几篇佳作在班上念一下(本人也曾经这么傻干过),那就等于教师唱独角戏,收效也不会大。作文评改,应该对学生采取“扶”的方针,即通过启发学生参加批改评讲的过程,教给他们写作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这样才能逐步达到“教为不教,改为不改”的目的,也才能由“扶”到“放”了。因此,走好作文修改的第二步至关重要。我一改以往逐本详批的方法,大胆放手,把批改作文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当然,根据具体作文的文体和要求的不同,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这里着重介绍两种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各位同行切磋:

1、集体“面批”法。所谓集体“面批”就是将一篇中等水平的学生作文,誊印出来,人手一份,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作文要求参加评论,提出修改意见,并让学生讲述为什么要这样改,分析产生毛病的原因。这里必须注意评改要突出重点,所选作文要典型。这样不但许多带有共同性的毛病,会很快得到解决,而且也使学生学到修改文章的方法。如初中

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大作文,要求学生仿照《北京铁路新客站》及学生习作,写一篇按空间顺序介绍某一物品或建筑物的作文。学习范文之后,大部分同学选了《我们的校园》作为练笔的题材。我就让他们事先实地考察一下自己的学校,并画出学校平面草图,作文草稿经自改誊写后,交到我这里。我很快地浏览了一遍学生的作文,发现这次说明文的问题倒不是观察路线不清楚(学生在观察时我就指导他们走一条便捷的路线),而主要是出在语言不够简洁上,教学楼每一层的各年级教室、办公室较复杂,学生罗哩罗嗦,还是介绍不清楚。针对这一现象,我挑选了一篇在这一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的作文,拿到班上让大家评论。学生积极性很高,起初比较关注对该同学作文中出现的字、词、句的语病,纷纷提出修改意见,我一一加以肯定之后,引导学生从关键问题着手,让学生讨论如何把各楼层的布局用简明、准确的语言介绍出来。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的修改意见纷纷集中在说明文的语言表达上,依靠集体的智慧,这篇习作中最大的语言繁琐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里列出这个学生的前后两段介绍我校教学楼的有关文字,通过比较,其效果可见一斑。修改前:走上前厅,便都是寄宿制班的教室。中间还有一个音体美劳和英语教研组。最东面是行政办公室;二楼是初三教室,中间还有语文、数学教研组;最东面是德育室和教导处;三楼是初二教室和社会、自然教研组,最东面是会议室和校长室。四楼是初一教室,最东面是总务处和电教中心。

修改后:来到前厅,拾级而上,眼前便是主楼梯。主楼梯的东侧一间,自下而上是各科教研组的办公室。教室分列办公室两旁。一层是寄宿班的教室;

二、

三、四层分别是初

三、初

二、初一普通班的教室。沿走廊往东走,便到了比主楼梯略窄的副楼梯,副楼梯的东侧一至三层分别是教导处、校长室、总务处等行政办公室。

2、小组“互批”法。所谓小组“互批”法,就是把学生编成4人或6人小组,注意作文水平高低、差异的均衡搭配,然后针对不同文体的作文拟出评分标准,批改的同学在帮助作者修改或提出修改意见的基础上,给作者写出具体评语,打出分数并署名以示负责。这里,我借鉴魏书生老师的作文互批法,作了一些修改后提出十个标准,当然具体内容可根据不同文体稍作调整。每个标准10分,总计100分。每篇作文的评分标准在学生打草稿前就让他们明确,加强针对性训练。前四个标准各种文体都适用,主要是:“卷面是否整洁”(酌情扣分);“有无错别字”(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标点符号有无错误”(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有无病句”(错一句扣一分,扣完为止)。这四个方面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之所以列入评分标准之中,是为了让学生明确作文的基本要求,同时督促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其余六条则应根据不同的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和每个单元的具体作文训练要求来确定。以记叙文为例,大致可以从“中心是否集中”;“选材是否典型”;“详略安排是否得当”;“条理是否清楚”;“是否以记叙为主”;“构思有无新意”等方面拟出标准,学生酌情扣分。通过标准的拟定,使学生一开始就减少了写作中的盲目性,互相批改又能进一步加深对作文要求的了解,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这里老师们可能会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样放手让他们批改,能批得好吗?确实,起初不能完全放手,可让学生先批前面比较简单的几方面,而且强调每一个标准通过小组“流水作业”进行批改,目的是提高准确性,也可以通过讨论取长补短。譬如“错别字”修改,如果单人批阅,难免会出现查找不全或修改错误等情况,导致评分不准,失去意义。学生学会基本的文句修改以后,教师再逐渐增加批改项目,但要加强指导,也可先作些示范,便于学生学到批改的方法。或将学生批改后的作文当堂点评,与学生共同探讨评分尺度的把握。

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首先,学生对批改同学的作文很感兴趣,积极性高。他们自己写作时常有粗心大意、马虎潦草的毛病,看别人的作文却相当认真、仔细,眼睛尖,会挑剔。更重要的是他们或多或少都能从这种互相批阅、讨论、修改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特别注意让那些平时写作较差的同学批改那些写作较好的同学的作文,

使之在批阅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方法,譬如一学期保证每个同学一次面批,或拿出两篇针对性不同的作文进行比较批改等等。总而言之,教师首先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有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其次,作文评改要从实际出发,联系学生习作中的倾向性问题,引导学生领悟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有讲有练,有批有改,教师的点拨与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引导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只有这样,作文批改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第三步,作文评改后,让学生再次抄改自己的作文。集体“面批”也好,小组“互批”也好,学生接触的都是别人的作文,目的是通过这种批改方式让学生获得启发,学会如何评价一篇好作文应具备的标准,然后回过头来参考同学们对自己的作文的修改和评语,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认识上肯定会比第一步用“抄读法”自改作文时更进一步了。学生通过前几次的修改后把作文最后交给老师批改,我批改的原则是“多批少改”,批,也只提示提示。学生若仍需修改,须按老师批改意见或讲评进行(经过前几次修改,绝大部分学生应该能达到要求了,只有极少数可能需要老师面批后再行修改)。我认为,作文批改或讲评后,如果不要求学生再行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的互批、互改或老师的批阅、讲评就没有落到实处,要想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仍是一句空话。

三、加强作文批改后的信息反馈,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学评价的反馈有助于教学对象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了解自己的努力与标准的要求以及上级的要求是否相符,还存在着多大差距等等。作文教学也是一样。但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大部分教师每次作文亲自批阅达上百本,或更多,全部批完至少一个星期时间,那么,作文的讲评就很难做到及时有效了。而让学生自己批阅或修改作文,就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学生通过自改、互改等多次反复的训练,强化了本次单元作文的目标意识,使学生经常处在作文修改的氛围中,教师在组织学生互批互改后,还可当堂让小组推荐出优秀的同学习作或具有典型问题的作文,便于课堂上及时交流及时反馈,也对学生下一步的修改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另外,学生对批改的结果也很感兴趣,可将每次作文的得分记录下来,到期末来一个总评。修改后的学生佳作或片段可通过各种途径(或张贴交流、或推荐到文学社刊、或投稿等)展示,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写作。初中语文新课程即将实施,语文教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迫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中强调:“要重视考察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完善主旨、丰富材料、调整结构、润色语言、检查文字等具体内容和方法,这是评价写作修改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写作态度和自觉的过程意识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由此看来,训练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利多弊少,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所述是本人在学习前辈的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实践和体会,难免挂一漏万,不足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行和方家批评指正。

第8篇:如何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邢台市沙河桥西学区张敏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常常发现学生作文有不少错误;有的中心不明确,不突出;有的没把内容写具体,空洞无物;有的用词造句不准确,词不达意……负责任的教师往往费尽心机,用红笔圈圈点点、划划批批。但作文本发还学生后,学生只是好奇地看看分数而己,至多也就漫不经心地看看老现的批语便塞进书包罢了。于此,老师花费的辛勤汗水及用心良苦便付之东流。老师的精心批改,学生马虎地看,甚至不看。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学生作文能力岂能提高?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有待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待丰富等因素外,学生自我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和加强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让学生认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有人说,一篇发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反复琢磨改出来的。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便是我们的典范。大家所熟知的北宋王安石写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据有关资料记载,作者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最初作“到”,后改作“过”、“进”,又改作“入”,再改作“满”,最后才选定“绿”字。“到”、“过”、“入”、“进”都是动词,只表示一个具体的动作行为,而“满”只能说明 1

春天到 ,江南充满春色,“绿”虽是形容词,但在诗里可作动词用,包含有春风又一次染绿了江南的意思。“绿”在诗里,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使全诗更富于色彩美、形象美,更易引起读者对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江南春天的种种美好联想,真可谓一字传神,作者用心良苦。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长篇小说《复活》,初稿时对主人公卡秋莎的肖像描写,竟修改了二十多次才最后定稿。鲁迅先生民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三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足惜”。著名作家和诗人尚且如此,难道我们刚开始习作的小学生不该学会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吗?

二、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要求

学生认识 修改习作的生要性后,我们便可向学生提出修改要求。总的要求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修改就是在原稿上再仔细考虑,全局和枝节全部考虑到,目的在尽可能做到充分确切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具体的要求是:作文所选的材料是否与中心有关;是否按一定的顺序写;是否把重点的内容写具体了;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开头、结尾是否扣题、自然;文章是否表达出真性实感等等。

三、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

这是至关生要的。叶圣陶先生认为:读,对于修改文章,是“最为方便而且有效的”。他还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在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

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如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后一段跟前一段连和不紧密、词跟词搭配照应不对头、句子的修饰语多点或少点等,诸如此类的毛病均可以发现。同时也很容易发现该怎样说才接气、才紧密、才对头、才不多不少,而这些发现正是修改的所在。面对刚步入习作的小学生,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小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总体上着眼——大改。要使学生懂得修改作文时,首先应统观全篇,总体上考虑,自己写的作文中心是什么?符合题意吗?所写材料是否表现中心,是否把突出中心的地方(重点的地方)写具体了等等,然后对症下药。如一位同学写《我的老师》时,把“我”发现同桌上课玩玩具后,“我”怎样想、怎样教育同桌、又怎样做、后来怎样吵架、进老量的办公室等写得很具体、生动,而写老师则轻描淡写,我们被叫到办公室,老师先批评我,接着又批评我的同桌,我不服气,老师又耐心跟我谈了半个多钟头,我服气了。看了这样的习作,我就问这位学生:“根据题目,这篇文章重点应写谁?写他什么?”他说:“应重点写老师怎样教育我们。”我又问:“那么,老师怎样教育的?”这位同学经这一点拔,知道自己写的文章是把次要的不能突出中心的地方——吵架过程写得太具体了,而把主要的与中心密切相关的人容,老师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写和太简单了。这样轻重倒置、

不合题意的文章我让学生自己去作改,教给他修改方法。结果,这位学生把前面吵架的过架略写,而把老师教育学生时的方法以及神态、语言、动作等写和具体实在,如临其境、如见其人。通过这次实践,学生尝到了修改自己作文的甜头。

(二)细微处用心改。一篇习作,倘若立意明确,所写材料符合立意的话,还必须想想前后连续否、层次清楚否、结构完整否等问题,也就是说要在细微处改,如看看段与段之产过渡是否自然、事前的前因后果叙述是否清楚,有无不合逻辑、不合条理的地方。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两个片断:

①除夕的晚上,一轮明月冉冉地从山头升起,我和邻居小朋友高兴地在院子里放鞭炮。

②我家的阳台上种有各种各样的花,我是爱花人,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总喜欢在阳台上看那些花,而最令我陶醉的是爬到竹竿上的大朵大朵的牵牛花。

片断①说除夕的晚上有一轮明月升起,其实除夕晚上是看不到月亮的,错把中秋节月亮当除夕写。片断②说的时间是下午,而牵牛花是在早晨开改,不到中午就谢了,下午怎能看到大朵大朵的牵牛花呢?这两外委会片断写的都不符合事实,是小作者主观臆想的。小作者虽然费了一番工夫,句子写得很美,但不真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学时,我不直接改,而是提示学生自己去改,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词句上推敲——小改。学生习作后,如果自认为立意和选材没问题了,结构民完整了。这时应提示学生要在用词、造句上进行推敲,努力使语言更加准确、鲜明、生动。看看句子是否通顺连贯、有无错词、错字、错标点。比如有位同学写自己家满院子的花开了,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香味。我提示他能否用更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他马上想到用“花开满园,行飘十里”来形容,通过夸张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又如一位学生写自己知道错了后说:“心情繁重”。我便让其去理解“繁重”的意思,比较“繁重”与“沉重”的异同,说明应注意词语搭配。后来他自然明白自己常犯张冠李戴、用词不当的毛病。

此外,还要让学生掌据修改文间的常用符号,以便节省时间,提高修改效率。

事实证明: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除了可减轻老师修改作文的工作量外,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写作实践说明,会写的人不一定会改;会改的人一般会写。作文教学,灵活多样、方法良多,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它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9篇:“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调查报告

一、调查缘由

我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每年感到头痛的就是学生的作文,是学生怕上作文课,老师难上作文课。在多次的作文教学中都感到作文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班级人数度多的时候,作文批改就成了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一次批阅所花时间长达一个星期,费力、费神、费时而不讨好。批改完后,学生一扫而过,对学生一点作用都不起,老师还累得半死,怎么办?怎样才能在短的时间内,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又使老师教的轻松?因而,我申报该课题,给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我做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调查。

二、目的和意义

1.中高年级教师的作文批改情况。

2.理资料,探究原因,进行反思。

3.探究出如何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调查时间

2009年12月

四、调查对象

五---六年级老师及学生

五、调查方法

谈话调查法

六、调查内容

有多少老师注重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学生是否爱上作文课。

上一篇:物权法司法解释全文下一篇:铝加工厂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