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水泥行业在2010年前由于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民营资本企业较多, 导致产能过程, 于是在近几年市场逐渐掀起兼并重组浪潮。“zgjc集团”是国内水泥行业并购的主要参与者, 其通过并购上百家国内水泥企业一举成为中国水泥产业的龙头企业, 其水泥产能由2005年底的1100万吨逐渐增加至2013年初3.5万亿吨, 跃居世界第一。从2006年开始, “zgjc集团”采用战略性并购的方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水泥行业大规模并购的过程中, 会计师事务所对并购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审计服务。

一、水泥企业并购过程的审计风险概述

水泥企业“zgjc集团”的并购不同于一般行业的企业的并购, 对并购的审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和分析, 必须考虑整个水泥行业的状况和该集团在整个行业的战略定位以及该企业集团的市场和产能战略布局。因此, 会计师要对整个该企业集团的战略并购系统进行审计风险评估, 以达到将并购风险与财务报表有效地联系起来的并购审计目标。水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被审计企业的并购经营环境风险、被审计企业性质风险、被审计企业并购时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风险、被审计企业经营活动改变风险。

(一) 被审计企业的并购经营环境风险

水泥行业属于建材类, 全国各地都有, 且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因此受政策保护和扶持较多;同时其产能建设与投资的滞后性与高投入型, 使其经营环境的周期性非常明显, 政策和经济大环境催生建立和并购热潮。水泥行业的景气程度整体按照“刺激性政策-需求大幅回升-行业景气-固定资产投资大量增加-产能过剩-紧缩性政策-防止行业过热-行业投资大幅缩减-产能不足-刺激性政策”的循环。因此, 在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并购审计时, 被并购企业在当地的市场格局中处于该循环周期的哪一个环节, 直接影响到其审计价值的认定。比如, 如某地因水泥产能过剩, 税收、政府采购、环境影响等支持政策正大幅收紧, 将是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成本大幅升高、产能不能充分释放、加速折旧的比例地位, 将直接促使该企业的审计评估价值的降低。审计过程中若不能充分考虑经营环境风险, 可能造成审计结果错误, 并购失败, 迫使主并购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二) 被审计企业性质风险

目前。我国水泥行业的并购目标企业大多为小规模、高能耗、非上市的企业, 行业集中度特别低, 规模经济不显著、行业竞争激烈且无序、民营资本多, 被审计企业的上述性质决定的其审计风险会大幅提高。审计过程中尤其要关注:被审计企业近3年的会计师审计报告以及其审计质量的真实性;被审计企业近3年的盈利水平的稳定程度, 盈利能力是否有异常;被审计企业的销售价格是否合理、销售对象是否主要为企业关联方;水泥行业为高耗能产业, 二氧化碳排放大户, 面对减排政策调控时, 被审计企业的环保费用支出是否异常等等。

(三) 被审计企业并购时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风险

水泥行业作为严重依赖原材料资源 (主要是石灰石原料) 的产业, 不同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会使原料资源在被审计企业资产价值中的比重大不相同, 从而直接影响审计的企业价值高低。不同会计政策会对被审计企业资源储量的估计不准确, 给主并购公司将带来并购资金和所并购资源价值损失的审计风险。比如对于被并购企业所有的无形资产如采矿权, 被并购企业对其的价值确认是否合理, 是否已合理摊销, 在并购期间是否变更或错用摊销政策, 上述方面存在审计风险。会计师在审计时要充分主义上述问题并采用相关的审计会计方法如加速折旧、调整价值构成等调整会计政策对上述问题予以规避。

(四) 被审计企业经营活动改变风险

水泥企业的投入资本很高, 建设周期一般较长, 这就造成被审计企业的重资产、投资回收期限长特征。因此, 注册会计师在并购审计时需要特别关注被并购企业的固定资产质量的状态是否良好, 企业采用的折旧政策合理与否, 在并购过程中是否存在折旧政策变更以调节利润状况;存货质量是否优良, 价值是否合理等经营业务活动的变化。同时, 受经济政策环境影响, 在某一年或某几年水泥的市场需求旺盛, 产品价格上升, 其产品价值较高, 但某些时段尤其在节能减排时期全国大范围拉闸限产限电, 行业供给和企业产能短期内严重受限, 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现金变化会有极大影响。因此, 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要注重水泥企业的销售多采用预收款制或现金销售制, 应收账款信用状况的会计政策不特别关注;但需特别注意企业现金和收入流的稳定状况和财务的平衡情况。同时, 企业并购后会与其他被并购企业一起参与市场竞争, 其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地位和市场辐射面的变化也会影响其经营状况。另外, 在并购审计中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企业商誉的确认等要注意其经营状况的改变, 其会计处理将是审计的难点和重点。

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在结合水泥行业大规模联合重组的背景, 全面分析水泥行业并购的特点的基础上, 指出并购审计中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 结合水泥行业企业特征, 归纳具备水泥行业特征的审计风险的可能分布, 并提出改进审计流程的方法。

摘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为, “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 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对被并购企业本身信息的所掌握是不完全对称的。被并购企业对自身资产价值情况、财务经营情况、企业文化理念信息的掌握远大于主并购企业。主并购企业一般要聘请注册会计师等专业咨询、审计机构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并购审计, 来帮助控制交易风险, 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对并购的危害, 保护其并购利益。本文以水泥行业的zgjc集团的并购为例, 说明水泥企业并购审计过程中的审计风险。

关键词:水泥企业,企业并购,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2011.

[2] 赵瑾.现代风险导向的企业战略性并购审计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08)

上一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下一篇:探究江西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形态的传承与保护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