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常考近义词辨析

2022-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常见常考近义词辨析

常考近义词辨析

1) 放弃: abandon, desert, forsake, quit abandon : 指完全、永远地放弃,尤指对之负有责任或义务者,放弃一个项目或计划 ; desert : 强调故意违背自己的义务、责任或誓言等(擅离职守) ; forsake : 指遗弃以前所爱的人或事物,着重于断绝情感上的依恋 ; quit : 指突然或出其不意地放弃,现一般指"停止" ; 2) 装饰品:accessory, decoration accessory : [常作pl.]指(女性的)装饰品 (手提包,手套,项链等) ; decoration : 指为了装饰某物所使用的艳丽好看的装饰品 ; 3) 完成:accomplish, complete, end, finish accomplish 指成功地完成预期的计划或达到预期的目的或成果 ; complete 指完成一件指派或预定的任务,或完善、完整未完成的部分 ; end 指一个动作或一件事情的结束或终止 ; finish 指把一件事或一个动作做完,强调事情的了结、终止 ;

第 1 页 共 11 页

常考近义词辨析

4) 精确:accurate, exact, precise accurate : 指某人或某事不仅不出错,而且与事实无出入,强调准确性 ; exact : 语气较accurate强,指某人或某事数量或质量完全符合事实或标准,而且在细致末节上也丝毫不差 ; precise : 指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强调范围界限的鲜明性或细节的精密,有时略带"吹毛求疵"的贬义 ; 5) 指控,控告:accuse, charge accuse sb. of doing sth. 为…指责某人,控告某人 ; charge sb. with doing sth. 指控某人… ; 6) 获得,达到:achieve, acquire, gain, obtain achieve : 强调由于极大的努力,克服困难后达到目标或成果 ; acquire : 指经过不懈努力才获得的技术,知识等抽象的东西,也指养成习惯等 ; gain : 指需要做出比obtain更大的努力,往往指通过竞争获得某些

第 2 页 共 11 页

常考近义词辨析

有价值的东西 ; obtain : 指经过努力或付出代价或经过很长时间儿得到所需要的东西 ; 7) 承认:acknowledge, admit, confess, recognize acknowledge : 着重”公开承认”,常用来指过去曾隐瞒或否认的事 ; admit : 是指在压力下不得不承认已经证实或难以否认的事实,供认(事实,错误等) ; confess : 着重承认自己的过错或罪恶 ; recognize : 指正式承认主权、权利等 ; 8) 宣称,断言:affirm,assert,claim affirm : 指根据事实坚定不移地宣称,有无可争辩之意 ; assert : 指不管事实如何,主观自信地宣称 ; claim : 往往表示说话者反对或不同意某一观点 ; 9) 惊恐:alarm, dread, fear, fright, horror, panic, terror alarm : 指突然遇到危险产生的紧张,害怕,惊慌失措的心理状态,

第 3 页 共 11 页

常考近义词辨析

也可指一般的担心忧虑 (take/feel alarm at…因…而惊恐) ; dread : 多指因预料有危险和不愉快的事面临而产生的不安心情,比fear更为强烈的恐惧 ; fear : 表示恐惧最普通的用语,指遇到危险或灾难内心感到不安或发慌 ; fright : 指突然的惊恐 ; horror : 令人毛骨悚然,使人极其厌恶的恐怖(常用于强调表现出恐怖的现象或行为,而不强调引起恐怖的原因) ; panic : 指吃惊以后随之而来的不知所措,神经几乎失控的状态 ; terror : 指个人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所产生的巨大恐惧及惊骇 ; 10) 改变:alter, change, convert, modify, shift, transform, vary alter : 指衣服等表面或局部做部分变动,而没有变成另一种事物 ; change : 指位置、性质、外表、形式或是数量与质量等改变,常与into连用 ;

第 4 页 共 11 页

常考近义词辨析

convert : 一般只表示事物的外表及用途等方面发生的次要变化,而不是本质上的巨大变化,也可用于改变某人的政治观点、信仰,这个词义是其他词所没有的 ; modify : 较正式常用以表示意见、计划或形式、质量方面不大的变化 ; shift : 指位置或方向的移动,改变 ; transform : 指外形或面貌的改变,彻底改变性格、性质等 ; vary : 改变,不同,有区别,变化 ; 11) 选择:alternative, choose, pick, select alternative : adj. /n. 指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两者选一的 ; choose : 适用范围最广,指从众多的对象中挑选,这中挑选常取决于个人的意志与判断,不强调客观标准。它所选择的对象可以是不同种类的,可以是有形的或无形的。还常带有最终选定的含义,即表示选定候不再变化 ; pick : 口头用语,含有挑剔的意思。一般指挑选有形的东西 ;

第 5 页 共 11 页

常考近义词辨析

select : 语气比choose重,多用于正式场合。指仔细地,审慎地精选,强调客观性,而不是主观性。所挑选的对象可以是有形或无形的,但一定是同种类的 ; 12) 扩大,提高:amplify, enhance, enlarge,expand,magnify amplify : 指放大,增强(信号等) ; enhance : 指(价格、力量、吸引力、声望)等的增加,提高 ; enlarge : 指体积、大小、范围、能力等方面的增加 ; expand : 既可指数量上或体积上的增加,也可用来之前后左右上下任何方向的扩大,也指知识的增长,生意的扩大 ; magnify : 指放大,扩大(声音、照片等) ; 13) 器具: appliance, equipment, facility, instrument都含有一定的""之意

appliance : 通常指需要动力才能操作的家用电器和装置等 ; equipment : 指"设备,装备" ; facility : (pl.)指使工作生活便利的工具和环境 ;

第 6 页 共 11 页

常考近义词辨析

instrument : 指精密的或科学的和艺术上使用的器具等 ; 14) 回答:answer, reply, respond answer : 用的最广,几乎可指口头、书面乃至行动所表示的一切 ; reply : 指较为正式或经过考虑的答复,除了后面接直接宾语或以that开始的句子外,一般只用作不及物动词,后面连用to,表示回答旁人的问题(话语、信件、祝贺、攻击等) ; respond : 一般指对紧急问题或请求作出答复,或用行动对所说或所做的事情做出反应 ; 15) 明显: apparent, clear, evident, obvious, visible apparent : 常用来修饰容易看见或认识的事物 ; clear : 普通用语,凡听清、看清或易于理解的东西都可以用 ; evident : 指以事实为根据,加以推理就很明显,多用于抽象事物和推理,如事实、错误、成功等 ; obvious : 指极为明显,一目了然,不用多说就能清楚的东西 ; visible : 显著的,明显的,可看见的 ;

第 7 页 共 11 页

常考近义词辨析

16) 争论: argue, debate, discuss, dispute, quarrel argue : 指一方坚持自己的意见,立场和观点,通过争论企图说服对方(argue with sb. about/over sth.)示的一切 ; debate : 多指公开、正式场合进行的辩论或严肃的争论,双方各自陈述理由 ; discuss : 指为了解决问题或弄清对方的观点而进行的讨论 ; dispute : 指持续、激烈的争论,语气较强,有”相持不下,未得解决”的意思(in dispute在争论中) ; quarrel : 含与人发生口角的意思 ; 17) 估计assess,estimate,evaluate,value assess : 指对财产、收入、损失等做出评估(make an assessment) ; estimate : 对某物的性质、数量最大概的推断,指无法清算或数清时做出估计 ; value→evaluate : 指对物的价值给与评定 ; 18) 保证: assure, ensure, guarantee, insure, warrant

第 8 页 共 11 页

常考近义词辨析

assure : 表示向某人保证某事一定会发生(内含有让某人放心之意) assure sb. of sth /assure sb. that... ; ensure : 确保某种行为一定会发生 ensure sth. /ensure that... ; guarantee : 对某事物的品质或人的行为"提出担保",对事物、商品等无质量、性能等方面的欺诈行为做出保证 ; insure : "保险..."(纯粹经济意义) ; warrant : "担保,保证" ; 19) 惊讶: amaze, astonish, surprise amaze : 程度比surprise强(=surprise very much),一般指好事(be amazed at sth./to do sth.) ; astonish : 指使人大吃一惊(=surprise greatly),含有几乎使人无法相信之意,是个语气较强的词(sb. be astonished at(by) sth./to do sth./that..."被(因)...惊吓") ; surprise : 指由于突然的事情使人产生惊奇,有出乎意料的含义,普通用词,语气最弱 (sb. be surprised at/by sth./that.../to do

第 9 页 共 11 页

常考近义词辨析

sth.;feel surprised at..."对...感到惊讶";in surprise"吃惊地,在震惊中") ; 20) 奖励: award, reward award : 指正式或官方颁发,授予award sb. sth.=award sth. to sb. ; reward : 指因对方的工作、服务、帮助而给予的报酬,奖赏某人(in reward for”作为对…回报”;reward sb. for “因…而报答某人”) ; 21) 禁止:ban, forbid, prohibit ban n.vt. (=formal prohibition) : 指合法地或由于社会压力而禁止,含谴责或不赞成的态度,通常搭配形式:ban ...from sth./doing sth. ; forbid : vt.普通用语,比prohibit通俗,用于较小事物,或个人、上级、官方、长辈做出的禁止命令、规定,或客观条件不允许,通常搭配形式:forbid sb. to do sth. ; prohibit : vt. (=forbid by authority),指通过法律、法令、警告等作出禁止命令的正式规定或规则,通常搭配形式:prohibit sb.

第 10 页 共 11 页

常考近义词辨析

from sth/doing sth. ;

第2篇: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

三个一组:

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引出。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游思妄想:犹言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7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13.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指物。

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14.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形容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颠,跌。扑,敲。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坚不可摧:坚:坚固;摧:摧毁。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15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16.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亦作“了若指掌”。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17.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另起炉灶: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19.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②形容闹得很凶。亦作“覆地翻天”。

天翻地覆:覆,翻,翻过来。比喻急剧的变化。

沧海桑田沧海桑田

20.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亦比喻行踪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21.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亦作“云消雾散”。

风流云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亦作“风流雨散”。

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25..无所不为: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贬义。

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褒义。

为所欲为:为: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6.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

入。

27.醉生梦死:比喻象醉酒和做梦一样,糊涂地过日子。

金迷纸醉: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花天酒地: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28.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喜气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29.绘声绘色:描写、叙述生动逼真。

活龙活现: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有声有色:表现、描绘得非常生动。 “惟妙惟肖”强调的是形似,意思是模仿得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 如郭先生画技高超,能惟妙惟肖地临摹出大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说明模仿得与原作十分接近,真假难辨。再如: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惟妙惟肖。这说明弟弟模仿得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区别的办法就是前面能用“模仿”来修饰的,就用“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强调的是神似,意思是描写、刻画、创作得像活的一样,好像在动。

31.饥寒交迫:饥饿与寒冷交相逼迫。形容无衣无食,生活困苦不堪。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

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啼饥号寒:因为缺乏衣食而啼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32.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

命在旦夕: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岌岌可危:岌岌,危险貌。形容极其危险。

34.家常便饭:①家庭日常的饭食。②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司空见惯: 强调经常看见 习以为常:强调习惯 40.坚如磐石:象大石头一样坚固,常比喻意志不可动摇。

固若金汤:金,“金城”的简称,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的简称,指

防守严密的护城河。形容工事非常坚固。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可指工事,也可指决心意志。 42.海市蜃楼: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②比

虚幻的事物。

虚无缥缈: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45.齐心协力:犹言“同心合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强调合力。

同心同德:心:思想;德:信念。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侧重齐心。 47.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接不断。

川流不息:川,河流。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多用于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

船只很多。

纷至沓来:纷,众多。沓,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49.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

理睬。

两个一组:

52.目不斜视: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

目不转睛:凝神注视,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54.背道而驰:道,道路。驰,车马疾行。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南辕北辙:本要向南行走,却驾车往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57.排山倒海:排,推开。倒,翻倒。形容来势凶猛。

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用来比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58.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比喻不自量力。又作“蚍蜉撼大树”。

螳臂当车:当(dāng),阻挡。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60. 见机行事:机,时机,机会。看到适当的时机立即行动。

见风使舵:看风向改变帆篷方向。比喻相机行事,随机应变。多含贬义。 62.撼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大,力量强。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63.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形容词性短语。

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形容词性短语。 推诚相见:用真心相待。动词性短语。

64.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贬义。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正直,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 67.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69.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

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语。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又作“流言飞语”。

71.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名词性短语。

迫在眉睫:睫,眼毛。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形容词性短语。 72.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忙乱,动作不一。

73.进退维谷:谷,比喻困境。进退都处于困难境地。比喻进退两难。书面用语。

进退两难: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形容处境困难。口头用语。 进退无门:前进后退均无路,形容处境困难,无处容身。

74.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动词性短语。亦作“杞人之忧”,名词性短语。

庸人自扰: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75.气吞山河:气势能吞没高山大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势磅礴: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极其雄伟。 82.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机,想尽办法。多含贬义。

83.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86.生气勃勃: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生命力强,富有朝气。多用于指人。

生机勃勃: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多用于指事物。 87.龙腾虎跃: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

生龙活虎: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94.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96.悠然自得: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97. 忐忑不安:心虚不定

七上八下:心情不安

98. 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

天花乱坠: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的)。 99 .天经地义:经,常规,原则。义,正理。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103.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同样的事物。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112.无穷无尽:没有止境。

无边无际:谓开阔得望不到边缘。 113 五颜六色:多种颜色,引申指各色各样。

五彩缤纷:形容颜色繁多复杂,非常好看。 114.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品种繁多。

五花八门: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118.笑容可掬:掬,两手捧起。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喜形于色:形,表现。色,脸色。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119.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贬义。

异想天开:天开,天门打开,比喻荒诞的事。形容想法离奇而完全不切实际。一般用于贬义,有时也可作中性词用。如,科学家要敢于异想天开。

成语辨析300例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

12、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3、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4、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5、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43、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本词只用于自谦。

45、炙手可热:炙,烧,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7、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48、捉襟见肘:见,同“现”。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9、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0、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51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构,堵塞;渐,事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52、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54、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5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56、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57、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多用作贬义词。

58、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注意使用的对象)

59、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60、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6

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多用作贬义。 6

2、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褒义词) 6

3、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注意形容的对象) A.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B. 6

5、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多用作贬义。

66、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6

7、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6

8、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6

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褒义词)

70、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褒义词) 7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7

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7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7

4、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 7

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词)

76、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7

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7

8、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多用于贬义的语境中)

79、见异思迁:一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80、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81、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8

2、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8

3、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

84、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词) 8

5、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多用作贬义)

86、曲高和寡:曲调高深,通跟着唱的人很少,现比喻议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

87、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88、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贬义词)

89、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90、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9

1、拒谏饰非: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贬义词)

92、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不能理解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 93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9

4、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 9

5、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96、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不要望文生义)

97、自怨自艾:本义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已改正。现在只指自己悔恨,不包括改正的意思。(艾:治理,惩治)

98、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贬义词) 9

9、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100、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褒义词) 10

1、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现也用来形容引起较大的反响。 10

2、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贬义词)

10

3、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用在贬义的语境中)。

10

4、口诵心惟:一面读着,一面想它的意义和道理。(惟,思考)。 10

5、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褒义词) 10

6、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褒义词) 10

7、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贬义词)

10

8、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补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0

9、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贬义词)

110、满目疮痍: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受到了严重破坏的景况。(只能用来形容国土家园。)

1

11、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1

1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1

13、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1

14、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多用贬义词) 1

15、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1

16、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1

17、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1

18、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话。(贬义词)稽:考查。 1

19、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120、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对待事物) 1

21、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褒义词)、 122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1

23、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论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不要望文生义)1

24、连篇累牍:表示用过多篇幅叙述。(多作贬义) 1

25、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已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1

2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

27、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也。

1

28、奇文共赏: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1

29、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130、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阳秋’即‘春秋’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避讳‘春’字,改称。这里用来代表‘批评’,因为相传孔子修《春秋》,意含褒贬。1

31、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容风气。(注意不要重复)

1

32、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1

33、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注意不要望文生义)

1

34、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要严格。(注意不要望文生义)

1

35、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毫,细毛;头发;爽,差错,失误。 1

36、乐不思蜀: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东魏国的都城洛阳。一天,司马昭问他想不想念西蜀,他说“此间乐,不思蜀“。后来泛指乐而忘返(贬义词) 1

37、蓬荜生辉: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增辉。

1

38、敝帚自珍: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1

39、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140、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

41、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1

42、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很大,久闻大名。

1

4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要按字面意思来理解) 1

44、轻诺寡信:随便答应人,很少能守信用。(贬义词) 1

45、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1

46、盲人瞎马:《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比喻境况极端危险。

1

47、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贬义词) 1

48、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1

49、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含贬义) 150、惨淡经营:形容费心力。(不要误认为是贬义词)

1

51、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认为了不起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了。

1

52、欲盖弥彰: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多指坏事) 1

53、箪食壶浆: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1

54、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

55、大方之家: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1

56、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1

57、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1

5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来的技能。(多用作贬义词) 1

59、娓娓动听: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160、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6

1、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16

2、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注意形容的对象是“做”,而不是“说”。)

16

3、如履薄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不要认为形容形势危急。 16

4、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贬义词) 16

5、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16

6、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贬义词)

16

7、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指的对象是说的那个人)。

16

8、养痈遗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 16

9、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贬义词) 170、名噪一时:名声广为传扬。(中性词)

17

1、借箸代筹:引申为代人策划。箸:筷子;筹:筹码,引申为筹划。 17

2、苦心孤诣:指煞费心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褒义词) 17

3、叹为观止:赞叹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

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17

5、独辟蹊径:比喻处事有独创性。 17

6、莫须有:形容故意捏造的罪名。

17

7、条分缕析:形容剖析得深入细致,有条有理。

17

8、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词,汪要望文生义) 17

9、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

180、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贬义词) 18

1、沐猴而冠: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但本质不好。(贬义词)

18

2、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竟然还有一个可以跟他配对。多用于贬义

18

3、教猱升木:教猴子爬树,比喻教唆坏人做坏事。(贬义词)

18

4、耸人听闻:指歪曲担待无中生有的事实,或是夸大事实、歪曲事实的言词。 18

5、骇人听闻:指程度惊人的残暴、惨毒、卑劣的事实(指坏人坏事) 18

6、相提并论:侧重不分彼此,不分上下,重在“并”。

18

7、同日而语: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重在“日”。多用于否定语气。 18

8、不可理喻:只用于人,贬义词。

18

9、不可思议:只用于事情或道理,中性词。

190、一挥而就:多用于文学艺术(写字、画画、作文等)方面。 19

1、一蹴而就:多用于巨大工程,艰巨的任务,伟大的事业方面。 19

2、无可非议:指没有过错,完美。 19

3、无可厚非:指略有过错,较完美。 19

4、等量齐观:多用于对待事物。 19

5、一视同仁:多用于看待事物。 19

6、不翼而飞:指具体的东西而言。 19

7、不胫而走:指一般消息而言。

19

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19

9、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怀。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于心”。 200、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20

1、对簿公堂:指公堂上所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20

2、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雅,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于不及之处。 20

3、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不悲号的农民。

20

4、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20

5、爱屋及乌:因为爱国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20

6、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20

7、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20

8、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顾意。 20

9、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210、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多指男女不正常行径)。

211、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212、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213、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214、白驹过隙: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海游》)。

215、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216、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21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日:,‘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百不僵” ’)。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己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218、班荆道故:班,辅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219、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也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

220、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2

21、暴戾恣睢:暴庚,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 2

22、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2

23、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2

2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2

25、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九一样。

2

2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辟,读bì(四声)

2

27、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2

28、毕其功于一役:毕,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2

29、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多含贬义。

230、敝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注意"敝"的写法。

2

31、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2

32、别出机抒:机抒,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2

33、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黄河。比喻地势险要。

2

34、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2

35、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2

36、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2

37、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2

38、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2

39、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240、不虞之事:虞,预料。没有料想到的事。

24、不容置喙:置,安放; 喙,嘴。不许插嘴。

2

42、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2

43、不易之论:易,更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2

44、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2

45、不稂不莠:根,狠尾草;萎,狗尾草。根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

2

46、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2

47、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2

48、草菅人命:草营,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2

49、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250、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2

51、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苹,草丛生的样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2

52、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2

53、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2

54、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2

55、赡宫折桂:瞻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 2

56、膛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2

5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2

58、良莠不齐:良 善良,指好人; 莠,恶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2

59、诚惶诚恐:惶,害怕。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用来形容 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带有贬义。 260、魑魅魍魉(魑魅魍魉):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26

1、充耳不闻: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26

2、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 (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26

3、出水鞭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26

4、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有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26

5、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26

6、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26

7、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26

8、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26

9、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270、错彩镂金:错,涂饰;搂,刻。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

27

1、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27

2、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一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27

3、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发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泪一样。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27

4、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27

5、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忘恩负义,背弃根本。

27

6、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27

7、大相径庭:径庭,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27

8、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读音zhuol 27

9、待价而沽:沽,出卖。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280、戴月披星:形容早出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28

1、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28

2、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样。

28

3、大快人心:使人们的心里非常痛快。常用以指坏人坏事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打击。

28

4、弹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竭,用尽;虑,思索。 28

5、多事之秋:秋,年岁,时候。事变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 28

6、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惧的声音。原来形容说话伤人,令人难受。现在形容气垫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287: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28

8、豆寇年华:旧时指女子十

三、四岁为豆寇年华。 28

9、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现多用贬义

290: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形容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贬义。 29

1、断鹤续凫: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292:道路以目:旧形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暴虐。

29

3、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29

4、耳鬃斯磨:鬃,面颊两边的头发;斯,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指小儿女的相爱。295: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29

6、发愤图强:发愤,下定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29

7、发聋振聩: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失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也作振聋发聩。

29

8、发指毗裂:发指,头发向上直竖;毗裂,眼眶睁得开裂 。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29

9、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300、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第3篇:常见近义词辨析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1 安分守已 循规蹈距: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异: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素:平日,往常)

3、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异: 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 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部、班:门类,次序;就:遵照.)

4、暗箭伤人 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 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5、八面玲珑 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6、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前者重在远行艰辛; “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后者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7、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级。

8、半斤八两 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9、半途而废 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异:前者偏重在 “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10、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异: “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 “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 取; “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11、 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 比比皆是 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异:“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 “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 “俯拾皆是”的对象只能是物.

13、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14、 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15、 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后者偏重在“救药” ,强调无法挽救.

16、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异:前者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在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17、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异: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刊: 消除,删改.)。

18、不识好歹 不识抬举:都表示自己的好意不被别人理解,用于指责人。异:前者表示不珍视别人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的好意。前者还可以表示分不清好坏,后者不能。

19、 惨绝人寰 惨无人道:都有狠毒残暴之意。异:前者语意重,强调人世间从没见过的惨痛,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 常用来形容人,强调没有人性。

20、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异:“畅所欲言”偏重在说话尽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

21、陈词滥调 老生常谈:都指讲惯了、听厌了的话。异: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滥:空泛,不合实际),含贬义; 后者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成语。

22、乘人之危 落井下石:都表示趁人危难时去侵害人家。异:前者重在别人遭危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害别人; 后者重在要置遭难者于死地。

23、出尔反尔 反复无常:都表示经常变卦。异:前者偏重于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偏重于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24、出神入化 炉火纯青:都指达到的境界很高。异:前者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后者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25、穿凿附会 牵强附会:都表示生拉硬扯。(附会:把没有关联的事物比附在一起.) 前者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后者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26、大发雷霆 怒不可遏:都表示十分愤怒。异:前者偏重于发怒时的高声斥责;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遏:止住.)。

27、大庭广众 众目睽睽:都可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异: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 (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的样子)。

28、低三下四 低声下气:都形容卑恭、无骨气。异:前者偏重于卑恭下贱;后者偏重于恭顺小心。

29、顶礼膜拜 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拜之意。异:前者偏重于崇拜;后者偏重于敬佩。 30、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都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异: “专横跋扈”含有蛮横、霸道的意思,语义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 “独断专行”和“—意孤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般人也可用,“独断专行”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的意思,“—意孤行”有不接受别人的劝告的意思。

31、咄咄逼人 盛气凌人: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异: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仅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 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32、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异:前者重在预防;后者重在准备.(绸缪:用绳索紧密缠捆,引申为修补)。

33、风言风语 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异: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34、锋芒毕露 崭露头角: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异:“中”指全部;“崭”指突出的才能,前者还可比喻骄傲自负,但后者不能。

35、改过自新 痛改前非:都有改正错误的意思。异:前者偏重于未来,强调在重新做人上;后者偏重于过去,强调在改正错误的彻底性上。

36、改邪归正 弃暗投明:都指从坏的方面转到好的方面来。异:前者偏重指不再做坏事;后者偏重指在政治上脱离反动势力,投向进步势力。

37、苟且愉安 得过且过: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异:前者偏重于贪图眼前安逸;后者偏重于胸无大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苟且:敷衍马虎,得过且过; 偷安:只求眼下过得去.)。

38、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的一次冒险,多含贬义; 后者偏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注:赌注,赌博时押上的钱.)。

39、含糊其辞 闪烁其辞: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的意思。异:前者着重于说得含混不清;后者着重于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40、 厚颜无耻 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异: 前者偏重在“脸皮厚” 后者偏重在做丁坏事仍满不在乎.(恬:安然,无动于衷.)。

41、花天酒地 醉生梦死:都形容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异:前者偏重在迷恋酒色;后者偏重在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42、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通用。异:前者有“画饼”的行动;后者只表示空等、空望。

43、荒诞不经 荒诞无稽 荒谬绝伦: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异:不经,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无法考查;绝伦,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44、挥金如土 一掷千全:都形容极度挥霍。异:前者偏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偏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45、回味无穷 耐人寻味:都形容意味深长。异: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从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46、魂不守舍 失魂落魄: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异: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意较重。

47、 浑然一体 水乳交融:都有很难分开的意思,都是形容词。异:“浑然一体” 指的是构成事物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缝隙,像是一个接体;“水乳交融”指的是混合的各部分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48、 疾恶如仇 深恶痛绝:都含厌恶、憎恨之意。异:如仇,如同仇敌;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后者语意较重。

49、洁白无瑕 完美无缺:两个词都指没有一丁点儿缺点和错误。异:“洁白无瑕”适用于人和物,不适用于事情; “完美无缺”多指人和事。

50、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都指在接受新事物中有较强的类比能力。不同点是: “举一反三”侧重于理解知识,如“这样精读博览,举一反三,收效很大”,“触类旁通”侧重于掌握知识和技能。

51、口蜜腹剑 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异:前者偏重嘴甜;后者偏重脸笑。

52、 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都表示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应当如此,适用范围要比“天经地义”宽得多;后者偏重在合乎情理,语气庄重,还可指非常正确的、不能改变的道理。

53、 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都可表示清楚地记得往事。异:前者偏重在过去情景的再现;后者偏重在记忆像新的一样。

54、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异:前者语意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等;后者偏重指对景物的留恋。

55、六神无主 心惊肉跳:都形容惊惧不安。异:前者偏重在心情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后者偏重在心神不宁,害怕不好的事临头。

56、满不在乎 漫不经心:都表示不把事情放在心上。异:“满不在乎”是将应该考虑、应该关心、应该处理的事不放在心上;“漫不经心”侧重把正在做的事不放在心上,强调不认真,不专心。

57、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异:前者偏重在来不及看或一一欣赏;后者偏重在满眼都是.(胜:能 承担或承受)。

58、每况愈下 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后者偏重在一天天坏下去.(愈: 越发,更加)。

59、 秣马厉兵 严阵以待:都有做好战斗准备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人员的行动;后者偏重在整个军队排好阵势,等待敌人的来临.(秣:喂牲口.厉:同“砺”,磨)。

60、目光如豆 鼠目寸光:都比喻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异:前者偏重在“小” ,强调看不到全局;后者偏重在 “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61、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都可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异:“应接不暇”还形容头绪多、事情忙,来不及应付; “目不暇接”则无此义。

62、 骑虎难下 进退维谷 进退两难:都有“进也难,退也难”的意思。异:“骑虎难下”有比喻性,用了这个成语,其前后就不能再用比喻; “进退维谷”与“进退两难”是直陈性的,如有必要,其前后可以加比喻性的词语。上下文强调“上”“下”,表示“上了以后下不来”的意思时,只能用“骑虎难下”,不能用“进退维谷”或“进退两难”;上下文明确表示前后方向的,只能用“进退维谷”或“进退两难” ,不能用“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与“进退两难”的语体风格不同, “进退维谷”多用于书面语, “进退两难”多用于口语。 6

3、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异:前者偏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正合分寸。

64、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都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有时通用。异:前者偏重在感情的流露,只用来形容整个人,表现热情奔放,无比兴奋和激动;后者主要形容由于某种外界因素而由不得自己。

65、 日新月异 突飞猛进:都表示进步发展很快。异: “日新月异”侧重表示进步快; “突飞猛进”侧重表示进展迅速.在只强调进步快的语句中,这两个成语可以互换;但在强调变化快时,只用“日新月异”而不用“突飞猛进”。 6

6、煞费苦心 挖空心思:都有“用尽心思”的意思。区别是: “煞费苦心”是中性词,可以指在坏事上用尽心思.也可以指在好事上用尽心思; “挖空心思”是贬义词,多指在坏事上用尽心思。

67、丧尽天良 丧心病狂:都含有心肠坏、做事凶狠的意思。异: 前者偏重于心肠坏; 后者偏重于言行荒谬,凶狠残忍.(天良:善良的心.狂:疯狂)。

68、深恶痛绝 咬牙切齿:都指厌恶,愤恨到了极点。异:“深恶痛绝”侧重形容痛恨的思想感情; “咬牙切齿”侧重指痛恨的表情。

69、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都有“深入、周密考虑”的意思。异: “深谋远虑”偏重在“深远” ,指考虑得周密长远,它除了“考虑、思考”这一层意思外,还有策划、计划的意思; “深思熟虑”偏重在“深思” ,指考虑得深入透彻。

70、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的意思。异:前者偏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面;后者仅指自己做出榜样(则:准则)。

71、死气沉沉 万马齐喑:都有形容无一点儿生气的意思。异:前者偏重指气氛压抑,用于人时有不愿讲话的意思;后者偏重于不敢讲话.(喑:哑.)。

72、舍本逐末 本末倒置:都有“轻重倒置、主次不分”的意思。区别是:“舍本逐末”多指处理事情而言,用作定语时, 一般都用“办法、措施、做法”等为中心词; “本末倒置”多指评论事理而言,一般都用“说法、结论、提法”等作中心词。

73、 顺水推舟 因势利导:都有“顺应趋势办事”的意思。异:“顺水推舟”含有“针对当时的情势而灵活地变通原来的想法,应付事态”的意思,多指处理人与人之间一些事情时无原则的态度; “因势利导”含 有“引向适当的道路”的意思,多指人对客观规律、形势等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

74、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都有听到使人吃惊的意思。异: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其“事实’并非真的事实;“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其事实是客观实际。

75、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异:风生,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在乎时说话; 自若,表示不变常态,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的谈笑。 7

6、 忐忑不安 惴惴不安:都指心神不定,都是形容词。异: “忐忑不安”侧重指心神不定,表示心理状态;惴惴不安” 侧重指因害怕或发愁而神情不安定.“忐忑不安”通常只表心理状态; “惴惴不安”既指内心 活动,又指外在表现,如“看上去惴惴不安/惴惴不安的神情”。 7

7、同心协力 同舟共济:都指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异:“同心协力”侧重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做好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不一定在困难中; “同舟共济”侧重指在困境中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78、望风而逃 闻风丧胆:都含有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害怕的意思。异:“而逃”偏重在吓得连忙逃跑; “丧胆”偏重在吓破了胆,丧失了勇气。

79、文过饰非 讳疾忌医:这两个成语都属联合结构,都有“隐藏缺点”的意思,都用于贬义。异:“讳疾忌医”用的是比喻义; “文过饰非”没有比喻义.另一方面, “讳疾”的原因是“忌医”“讳”是“隐瞒、不肯说”,“文过饰非”的“文”“饰”有掩盖并找借口为自己辩解的意思。

80、无精打采 委靡不振:都表示精神不振作。异:“委靡不振”多形容较长时间的精神状态,表示意志消沉、暮气沉沉的意思,除形容人外,有时可形容事物; “无精打采”多形容一时的精神状态,不含意志消沉的意思,只能用于形容人的神态。

81、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区别是: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到,体贴人微,含褒义; 后者多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至:到.)。 8

2、洗心革面 脱胎换骨:都用来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异: “脱胎换骨”可以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其改造是深入彻底的,适用范围较大; “洗心革面”一般指“罪人”的改造,它除了思想上的深入彻底改造以外,还含有改变旧的所作所为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

83、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异:前者有缺点遮不住优点的意思;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主次之分。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84、小心翼翼 谨小慎微:都有小心谨慎、不马虎、不疏忽的意思。异: “小心翼翼”多形容十分小心,一点也不疏忽的样子,是一种情态,一般用来形容动作、行为; “谨小慎微”虽有“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意思,但主要指对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以致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它是一种态度; 有时也指作风和性格,常作贬义用。

85、心不在焉 漫不经心:都表示随随便便、不用心思、思想不集中的意思。异: “心不在焉”侧重表示不专心,可以指对事情的一时的、短暂的不专心的态度,也可以指比较长期的精神恍惚、心思不定的表现, 在句中可作谓语; “漫不经心”侧重表示不在意,多指对事情轻率的态度,一般不单独作谓语,可作状语。

86、心照不宣 心领神会:都含有心里已领会、不用说出来的意思。异: “心照不宣”多指双方,有时指较多的人; “心领神会”着重于领会,一般指一方。 8

7、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都有“随口乱说,不负责任”的意思。异: “信口雌黄”多指随便批评、诬蔑,含有掩盖真相、抹煞事实、恶意陷害的意思;“信口开河”多指随便乱说,有时用来形容谈话海阔天空、漫无边际。

88、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都有“兴致非常高”的意思。异: “兴致勃勃”偏重在“兴奋” ,还含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喜爱的情绪”和“感兴趣、积极从事”等意思; “兴高采烈”偏重在“高兴” ,含有“精神饱满” 的意思,后面能加趋向动词“起来”。 8

9、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都指为私利而玩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异:前者指曲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舞弊;后者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舞弊.(徇:曲从)。

90、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都用来形容绘画或描写生动、逼真,有时可以相通。异: “栩栩如生”既能形容书面的、笔头的描写或绘画的生动、逼真,也能形容说话或雕塑的生动、逼真; “跃然纸上”只能形容书面的、笔头的描写或绘画的生动、逼真,不能用于说话或雕塑的生动、逼真。

91、休戚与共 休戚相关:前者指祸患、利害、忧乐彼此共同承受,有同甘共苦的意思;后者指祸患、利害、忧乐相互关联,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但无“同甘共苦”的意思。 9

2、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这两个成语都具有欺人也自欺的意思,均为贬义。异:掩耳盗铃”常用于以欺骗自己为主的情况,具有形象性; “自欺欺人“常用于以欺骗别人为主的情况,具有概括性。

93、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这三个词都表示自身言行的重要, 对他人产生好的影响作用, 都带褒义色彩。异:“以身作则” 着重于自身作出榜样; “身体力行”着重于亲自实践,努力去做; “身先士卒”原指作战时将帅冲在士兵前面,多引申为职位高的人首先干在前面,带头去做。

94、一笔勾销 一笔抹杀:都含有全部除去的意思。异:勾销,全部取消,不再计较;抹杀:涂抹掉,表示全盘否定。

95、义不客辞 责无旁贷: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在责任上不可推卸(贷:推卸)。

96、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这两个成语表示一个过程不断地重复进行。异: “周而复始” 一般表示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不停地重复; “循环往复”可以表示不停地重复进行,也可以表示有变化有发展地一次又一次进行。

97、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这两个成语都具有非常勤奋、努力的意思。异: “孜孜不倦”更侧重表示非常勤勉,一般用于工作、学习等方面; “废寝忘食”侧重表示十分专注,除用于工作、学习外,还可用于其他感兴趣的方面。

第4篇:小学英语常见近义词辨析

简明易懂,帮助小学生记忆:

1. a , an

这是两个不定冠词。A用于辅音因素开头的单词前,表示“一个”;an 用在以元音因素开头的单词前,表示“一个”。

Eg:

Is this a pencil?这是一支铅笔吗?

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table.桌子上有一个苹果。

★ a university特殊

2. day , date

这两个单词都与“日子”有关。Day表示“日子,天”时,通常是指“某一天”的意思,它还含有“节日,假日,生日”的意思。而date通常用来指“日期,时日,年代”等,它不仅包含一般的年、月中的“日期”,而且还可以指历史上的某一“年代”或“日期”。 Eg:

He works eight hours a day. 他一天工作八个小时。

I don’t remember the date of the food. 我没有记住食物的具体日期。

3. clothes , cloth

clothes统指各种衣服,谓语动词永远是复数;cloth指“布”,为不可数名词。 Eg:

Welcome come to M&G Clothes Store!欢迎来到M&G服装店!

I want some colorful cloth.我想要一些色彩鲜艳的布。

4. home , house , family

home指“家”包括住处和家人;house指“房子,住宅”;family 指“家庭,家庭成员”。 Eg:

I have a big/happy family.

This house is big and beautiful.

I have to stay at home on Sunday.5. voice , noise

voice指“人的嗓音”;noise 指“噪音”。

Eg:

I hate the loud noise outside.我讨厌外面的噪音。

I raise my voice.我提高我的嗓音。

6. photo , picture

photo 指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片;picture可指相片,图片或电影片。

Eg:

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这是我的全家福。

I draw a picture for my English teacher. 我为我的英语老师画了一幅画。

7. work , job

二者均指“工作”。Work 不可数,job可数。

My work is interesting. 我的工作很有趣。

Policeman is a good job. 警察是个好工作。

8. chick , chicken

二者均指“小鸡”, chicken 还可指“鸡肉”。

Eg:

The chicken is very delicious.

There are four chicks in the yard.

9. beautiful , handsome , pretty

beautiful 是“漂亮”的意思,多用于女性;handsome是“英俊”的意思,主主要指男性; pretty 是“讨人喜欢”的意思,但外表不一定漂亮,多指女孩,孩子。

Eg:

She is a beautiful nurse.

My brother is tall and handsome.

Lucy is a pretty girl.

10. leave , forget

二者都有“忘掉”的意思。有具体的地点应该用leave, 在没有具体的地点的情况下,要用forget.

Eg:

Don’t forget to bring your dictionary.

She leaves English book at home.

11. other , another

other是“其他的,另外的”的意思;another 是“另一个,又一个”的意思。Other后接名词复数,another 后接名词单数。

Eg:

What other animals do you like?

This T-shirt is too large, please show me another.

12. many , much , a lot of

many 和可数名词连用,much和不可数名词连用; alot of 既可以和可数名词连用又可以和不可数名词连用。

Eg:

I have many story books.

You eat too much this night..

There are a lot of apples on the table.

There are a lot of water in the pool.

13. tall , high

tall 指人或动物;high常指物体。

Eg:

The building is very high.

He is tall.

14. fast , quickly

fast 侧重于指人或物体具有运动速度快的特点;quickly 侧重指某事完成或发生的快。 Eg:

My P.E. teacher runs fast.

Please remember the words quickly.

15. good , well

good是形容词;well是副词,但指身体状况好时是形容词。两者都是“好”的意思。 Eg:

No news is good news.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How are you?

--I’m well.

16. almost , nearly

两者均为“几乎,差不多”的意思,和否定词连用用almost.

Eg:

I almost don’t do anything. 我几乎什么也没做。

I nearly lost my school bag. 我差点丢了我的书包。

17. excited , exciting

excited 意为“兴奋的“,一般指人; exciting 意为“令人兴奋的”,一般指物。 Eg:

I’m excited.我很兴奋。

The news is exciting.这个消息令人兴奋。

18. a few ,a little

两者都表示“少许,一点”的意思。a few 修饰可数名词;a 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 Eg:

There is a little coffee in the glass.杯子里有点咖啡。

He has a few bananas.他有几根香蕉。

19. turn on , open

两者都是“打开”的意思。Turn on 指“打开电源、电源、水、气体等”,他的反义短语是turn off; open 则是指“打开门,窗或带盖得东西“,其反义词是close.

Eg:

The room is too dark. Turn on the lights please.房间里太黑了,请打开灯。

It’s hot in the bedroom. Let’s open the windows.卧室里很热,让我们打开窗子吧。

20. put on , wear

它们都是“穿“的意思。Put on 强调穿的动作;wear 强调穿的状态。

Eg:

It’s snowing outside. You should put on your coat.外面下雪了,你最好穿上你的外套。 My father wears a yellow T-shirt today.我爸爸穿了一件黄色的t血衫。

21. would like , want

would like 和 want 都是“想要”的意思。Would like 多用于口语,语气委婉;want 则用于书面语,比较正式。

Eg:

Would you like some milk?你想要一些牛奶吗?

I want to be an actor?我想成为一名演员。

22. too…to , enough

too…to 表示“太……而不能”, too 和to 的中间用形容词或副词的原形; enough 要放在名词前,形容词或副词之后。

The child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这个孩子太小,还不能上学。

The child is not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这个小孩还没到上学的年纪。

23. hope , miss

hope 表示“希望,盼望,期待”, 后常常接不定式短语或that引导的从同;miss 表示“想念,惦念,错过”等含义。

Eg:

I hope that you’ll have a lovely vacation. 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快乐的假期。

His mother misses him very much.他母亲很惦记他。

24. must , need

must 表示“必须,应该”, 属于情态动词; need作为情态动词,则表示“需要,必须”, 多用于疑问句和否定句。

Eg:

I must go home now.我现在得回家了。

Do you need some sugar?你需要一些糖吗?

25. how much , how many

how much 和how many 都是“多少”的意思。How much 用于修饰不可数名词,它还可以询问价格;how many 用于修饰可数名词。

Eg:

How much is this pen?这只钢笔多少前?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你们班有多少个学生?

26. talk , speak

talk 的意思是“谈话,交谈”, 后面可以跟to, with, about 等介词;speak 的意思是“说,演讲”,如果是说某种语言,要用speak.

Eg:

I can speak English.我会说英语。

He is talking with his father.他正在和他的爸爸交谈。

27. some , any

两者都是“一些”的意思,都可以用来修饰可数名词的复数和不可数名词。两者在用法上也有区别; some 用在可定句中,any一般用于疑问和否定句中。

Eg:

He wants some water.他想要一些水。

Are there any teachers in the office?办公室里有老师在吗?

28. cup , glass

两者都有“杯子”的意思。Cup 一般指有把儿的陶瓷杯子,用来装茶、咖啡等;glass 是指用玻璃制成的杯子,用来装水、牛奶、果汁等。

Eg: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你要来一杯茶吗?

She give me a glass of water.他给了我一杯水。

29. look at , see

look at 和 see 都是“看”的意思。Look at 强调看的过程、动作; see 强调看的结果。 Eg:

I see a bird in the tree.我看到一只鸟在树上。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请看黑板。

30. look for , find

look for 和find 都有“寻找“的意思。Look for 侧重于寻找的过程,而find 强调寻找的结果。

Eg:

I’m looking for my pet dog, but I could not find it. 我在寻找我的宠物狗,但是没有找到它。

31. class , lesson

作“课”解时,两者可以替换。指“课文”用lesson; 指“班级”和“全体学生”用class. Eg:

We learn the Lesson 5 in Chinese class today.在今天的语文课文上我们上了第五课。

32. listen to , hear

listen to 和 hear 都有“听”的意思。Listen to 侧重听的过程;hear 侧重听的结果。 Eg:

I can listen to music outside.我可以在外面听音乐。

He doesn’t hear you , because he wears earphones.他听不到你讲话,因为他戴着耳机。

33. smile , laugh

smile 和laugh 即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都表示“笑”的意思,但在含义上有区别。Smile 通常指不出声的“微笑”; laugh通常指笑出声的“大笑”。Smile 表示“朝……微笑;laugh at 则表示“嘲笑”的意思。

Eg:

Mr. Li smiles at us every day.李老师每天都对着我们微笑。

We don’t laugh at him.我们不要嘲笑他。

34. desk , table

都是“桌子”的意思。Desk主要是指学习、办公用的桌子。一般有抽屉;table 主要指就餐用的桌子,一般没有抽屉。

Eg:

Can you see the teacher’s desk?

There are some dishes on the table.

第5篇:1.2、常见近义词辨析大全

凋敝:生活事业衰败。如:民生凋敝 凋零:(1)草木凋谢零落。如:秋风扫过。万木~。(2)衰落。如:家道~

激励:激发勉励,使振作。(一般指精神)如:雷锋精神~着几代人。 鼓励:鼓动激励,使人向上。(由人发出这个动作)如:是他~我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徘徊:来回走动(一般有心事)。如:他长时间地在公园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如:在月光下~

妨害:有害于(强调结果)。如:吸烟~健康

妨碍: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如:随意摆摊设点会~交通。

点染:点缀、修饰。如:几笔~便使画增色不少。 渲染:(1)用色彩、语言的烘托描写加强艺术效果。如:诗中~了一种安乐祥和的景象。(2)夸大。如:这部作品过分~了战争的恐怖。

界限:(1)不分界,同“界线”。如:划清~(2)尽头处,限度。殖民者的野心是没有~的。 界线:两个地区划分边界的线。如:球场~。

间隙:指空隙。如:她利用开会的~,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间歇:动作、变化等有规律的停止。如:这是一处~性喷泉。

尖锐:认识事物灵敏、深刻。如:无论别人的批评多么刺耳,多么让人难以接受,都应当洗耳恭听,殊不知这些忠言往往是正确的、~的。

尖刻:尖酸刻薄的态度。如:她为人非常~,真让人接受不了。

误解:错误地理解。如:这种奖赏不要~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曲解:错误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的)。如:你这样分析课文,实际上是~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捉摸:猜测,预料。如:这位老人精神很好,但脾气越来越古怪,令人难以~。 琢磨:思索,考虑。如:仔细~一下应对措施。

整顿:使紊乱变为整齐,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如:为了净化整个音像市场,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最近~了一批音像批发集散地。 整治:(1)整理,修理。如:利用农闲,县里发起了~河道的活动。(2)惩罚,打击。如:~不法之徒。

行迹:意为行动的踪迹;

形迹:公务员考试秘籍绝密资料谢绝转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复制到浏览器打开)指举动和神色,如:“形迹可疑”,也可指痕迹、迹象,如“不留~”。 做客:指当客人,如:昨天我在亲戚家~。

作客:是客居的意思,如:那两年他在广州~,作客他乡等。

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的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如:山谷~、人心~。

振荡: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狡辩:狡猾地强辩。如:虽然人证物证俱在,但是他还在为自己~。 诡辩:主要指一种论证方法,貌似合理。如:“白马非马论”是一种~的论调。

国事:指国家大事

国是:指国家大计。用后者的地方一般可以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后者,如: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处不能用“国是”。

甄别:通过考核来辨别真伪。(非常认真细致)如: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鉴别:一般用来指判别事物的好坏。如:在选择读书时,我们首先要~书的好坏。

铲除:也可以用于抽象的对象。如:要想彻底解决足球比赛中的“黑哨”问题,必须~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

根除:连根拔除,对象一般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等。如:要~这种丑恶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如:变换写作方式。 变幻:不规则的改变,强调不固定。如:国际形势风云~。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如:日本~教科书的行为,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愤怒。 窜改:改动文字。如:不要随意~古人的诗句。

沟通:使双方能通连,一般指情感或物质等。如:~两国的文化。 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如:他与不法分子~大肆侵吞国家财产。

检查:(1)为发现问题用心察看。如:~作业。(2)检讨。如:写份~交到办公室。 检察: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如:设臵~机关。

交代:有三个意思:

1、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如“交代工作”;

2、嘱咐,如“他一再交代我们要注意工程质量”。

3、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说明,也指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如“~政策”、“~问题”。 交待:意思同“交代”第三个意思,也就是说两者在这个意思上可通用。另外,“交待”还作完结(指结局不如意,含诙谐意),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了。

及时:(1)正赶上时候。如:来了一场及时雨。(2)不拖延。如有问题要及时解决。 即时:立即。如:接到上级的指示,他~向下作了传达。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非常~。

编辑: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纂:编辑(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爆发:多用于大的抽象事物。(战争、火山) 暴发:常用来指洪水、疾病流行;突然发家。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妨害:有害于事物的发展。(程度重)

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 浮浅:浅薄。

扶养: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抚养:爱护并养育。

贯穿:穿过、联通。(较具体的事物) 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精练:文章、讲话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简练:说话、写文章简洁,精当。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为、动作)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的观察。

聆听:(书)听。 倾听:细心的听取。 谛听:仔细听。

消失: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消释:疑虑、嫌隙、痛哭、恐惧等消失解除。

申明:郑重说明。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典雅:优美而不粗俗。 高雅:高尚而不粗俗。

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常与空白、亏空、缺额搭配。

细心:用心细密。

悉心: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威信: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 威望: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法程)

违拗: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规)。

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

调停:调解,多指重大事件,不带宾语。 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斡旋:(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允许:许可。

容许:许可。(书面语,语义重)

推托:借故拒绝。

推脱:推卸(责任等)。

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

缺点: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

缺陷: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作客:寄居在异地。(书)

做客:访问别人。

清净:没有打扰。/水清澈。

清静:环境安静。

关照:关心照顾。

关注:关心重视。

公然: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

公开:(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开辟: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

开拓:开辟矿展(从小到大)。

传诵:多用于美名

传颂:多用于事迹。

沉重:分量大,程度重。

繁重:(工作、任务)多而重。

把戏: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应付:对人对事采取措施/敷衍、将就(带宾语)

周旋:交际应酬/与敌较量,相机而动(否)

赔偿: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

补偿: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废除: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

解除: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

取消: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颁布: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

公布:(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哺育:喂养/比喻培育。

抚育:照料、教育儿童/照管动植物。

偶尔: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

偶然: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

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流言: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污蔑或挑拨的话)

筹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

惠顾: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陈设:(动词)摆设。

摆设:(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

专诚:特地(心意诚恳)。

查访:调查打听案情。

察访: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专长:专门的学问技能;特长。

特长: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风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和习惯。

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指责:责问。(可褒可贬)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十足:(物品)成色纯/十分充足。

实足:数量足数的。

吞食:用于食物、药品等。

吞噬:形容侵吞。(贬义)

伪造:模仿真的东西。

捏造:无中生有。

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主要指消息、故事、传说、事物等)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如秘方、技艺等)

恰巧:凑巧。(往往不如意)

恰好:正好。(合乎心意)

按照:行动的凭借和依据。

依照:同上,常见于法律条文。

日趋:走向,强调趋势。

日益:一天胜过一天。

日渐:渐渐地。

大约: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估计。

大概:表示对情况的估计。

进而:表递进关系。

从而:因果关系。

一律:限用于人。

一概: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一起:同时同地。

一齐: 同时,不一定同地。

给予:(书)给。也做“给与”。如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

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

各个:每个,所有的那些个;逐个。(各个方面、各个击破)

个个:个个是把好手、个个奋勇争先。

【安静〃宁静】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

例如:1、请大家安静一下!2、上课铃响了,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例如:清晨,公园里十分宁静。“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例如:在那里,他过着十分宁静的生活。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例如,“病人需要安静”一般不说“病人需要宁静”;而“游人散后,湖边十分宁静”却可以说“游人散后,湖边十分安静”,两句话意思上差异不大。

【毕竟〃究竟】

“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

“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不能。

【不但……而且〃不但……反而】

前者的后边均为肯定格式。

后者一类句子里的“不但”后边一定是否定格式,“反而”后边是肯定格式;

【嘲笑〃讥笑】

“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大抵〃大概】

“大抵”能表示数量范围,有“大半”“大部分”之意

“大概”却只是表示约数。 在表示估计语气的时候,“大抵”重在肯定,“大概”重在猜测。

【订金〃定金】

“订金”,不具备担保的性质,如果收取订金的一方不能履行约定,交付订金的一方只可要求返还订金而不能要求双倍返还。

“定金”则具备担保的性质,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时,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取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而后〃尔后】

“而后”,表示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 “尔后”,从此以后。

【格外〃分外】

“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能修饰一般动词。

“格外”不受这些限制。

【何况〃况且】

“何况”还有以下用法,即它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与前分句构成对比,用甲烘托乙,表示甲如此,乙更是如此。

【鉴于〃由于】

“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 “鉴于”,感觉到,考虑到,有借鉴或吸取教训的意味。

【径直〃径自〃竟自】

“径直”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

“径自”表示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单独做某事,多含贬意; “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现人们对某人做事的结果感到意外。

【琅琅上口〃朗朗上口】

“琅琅上口”有“诵读熟练、顺口”;“文辞通俗,便于口诵”之意。

“朗朗上口”只能形容:诵读通畅、语气连贯、铿锵有力,有时还伴有抑扬顿挫。

【偶尔〃偶然】 “偶尔”:频率、次数。 “偶然”:概率、可能性。可以受“很”、“非常”等程度副词修饰,充当定语时常与“现象”、“原因”、“因素”、“事件”、“事情”、“情况”等名词搭配。

【缺乏〃缺少】

“缺乏”有三类:⑴ 抽象名词,如“经验、信心、勇气、积极性、上进心”等;⑵ 行为动词,如“锻炼、研究、观察、调查”等;⑶ 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词,如“人员、书籍、车辆、弹药、雨水”等。另外,“缺乏”的对象前面,一般不用数量词指出具体数量,也不容易指出具体数量。

“缺少”:多用于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人或物,跟它搭配的词,常见的是具体名词,如“人、钱、图书、机器”等;有时也用于抽象事物“信心、经验、文化”等,这时的“缺少”可与“缺乏”通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以计数而又需要具体说出缺多少的时候,应当用“缺少”,不用“缺乏”。

【容易〃轻易】

“容易”一般指事物内容的深浅和办事难易的程度,

“轻易”除指简单容易外,常指对事情态度不慎重,随便,甚至轻率。

【消失〃消逝〃消释】

“逝”的意思为“过去”,多指时间、水流等。

“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例如:“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消逝”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例如:“火车的隆隆声慢慢消逝了。” “消释”,它有两个义项:①<书>消融,溶化。②(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如“误会消释”。

【严重〃严峻】

“严重”指程度深,影响大,也指情况紧急,使用范围较广。 “严峻”着重表示“严肃、严厉”,多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表情。

【幽静〃寂静】

“寂静”的意思是没有声音。给人一种寂寞,冷清的感觉

“幽静”一词是幽静寂静的意思,在静的基础上给人一种很雅致的感觉。

【约略〃大约】

“大约”可指数量或时间。

“约略”多指心理活动,有“稍微”“稍稍”的意思,表示某种感觉隐约粗略,如“对于那篇文章的意思,我已经约略知道一些”。

【制定〃制订】

“定”指决定、使确定,有完成了的意思,多强调行为的结果,可见和“了”连用。

“订”则有“拟”的意思,未必形成最终结果,多强调行为的过程,一般不能和“了”连用。

“摸索”意为试探着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 “探索”指尝试、试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扶助”是帮助的意思,即给予他人在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 “抚养”指抚育、教养,多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养。 “赡养”指成年子女对年老父母或长辈的照料。

“协助”指从旁帮助,强调“辅助”的意味。根据句意,正确答案为A。

“惨淡”指凄惨悲凉; “凄楚”指凄惨可怜;

“富有”多形容某人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 “富足”形容人们的生活情况。

“单一”指只有一种;

“单调”指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铺通”是铺设完成;

“开通”是指交通、通讯等线路开始使用。

贯注:精神、精力集中;语意、语气连贯;贯穿。 灌注:浇进;流入。

侵吞:暗中非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或公共的财物、土地等;用武力吞并别国领土。 鲸吞:多用来比喻吞并土地。

树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 竖立:多用于具体的事物。

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词。

原型: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质疑:提出疑问。

臵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如:不容臵疑。

姑息:无原则地宽容。 迁就:将就别人。

辛酸:比喻痛苦、悲伤。 心酸:心里悲痛。

督促:监督催促。 敦促:催促。

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 折桂:强调实现。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取向:选择的方向。

幻景:虚幻的景象或幻想中的景物; 幻境:虚幻奇特的境界。

实足:确实足数的。

十足:①成色纯;②十分充足 捐赠:多与“财产、物品”搭配 捐献:多与“器官”搭配

苍莽:用来形容草木等植物, 苍茫:与“大地、暮色”等搭配。

典型: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

典范:指可以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 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

误解:1.理解得不正确。2.不正确的理解;

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别故意曲解我的话。

违反:政策|违反纪律。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等)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推断:推测重在测度和捉摸,据理推论结果;推断重在通过推测断定后得出结论。

选择:可用于人,也用于事物,使用非常普遍;

抉择:指二者选一,对象多为重大而严肃的事物,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只用于书面语。

剔除:把不合适的去掉:剔除糟粕。 排除:除掉,消除。

第6篇: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二组)40个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

41. 履行、执行

【同】都是动词,都有按规定去做的意思。

【异】“履行”侧重指按事先约定的或规定的去实行,表示“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的做的事)”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搭配对象较少,对象常是带约束性的事物,或双方或多方约定的,如条约、契约、协定、协议、合同、诺言、义务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多用于书面语。

“执行”侧重指按规定去实行,带有强制性,表示“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大,适用对象萧广,常是上级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如命令、任务、法令、判决、纲领、政策、路线、方针、计划、决议、原则、纪律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42. 嘲笑、讥笑、讪笑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因看不起而取笑别人”的意思,都含贬义。近义词有“嘲讽”“嗤笑”“讥讽”“讥刺”等。

【异】“嘲笑”意思是“用言辞笑话对方”,有“戏弄”的意味,侧重于“对对方言行的否定”,语意较轻,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别人,也可用于自己。常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讥笑”有“讥讽和嘲笑”之意,侧重于“讽刺、挖苦”,在感情色彩上更带有轻蔑意味,语意比“嘲笑”更为尖刻,适用范围比“嘲笑”窄些,它只能用于对方,常见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讪笑”就是“讥笑”之意,侧重于“戏弄”,适用范围比“嘲笑”“讥笑”窄,仅用于书面语。 43. 美丽、漂亮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表示“人或物好看,令人赏心悦目”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多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近义词有“好看”“俊俏”“潇洒”“秀丽”“美观”等。

【异】“美丽”着重指“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之意,修辞的对象常常是女性、风光、景物等。

“漂亮”着重指“好看、美观;出色”的意思,修辞的对象男女均可,还可用于动物、

第 1 页 共 1 页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服饰、用具、建筑物等。另外,“美丽”有“美好、高尚”的意思,而“漂亮”没有;“漂亮”有“表面好看但不能兑现的东西”之意,而“美丽”没有。 44. 原因、缘故、缘由

【同】都是名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事情发生的条件”的意思。这三个词有时可以通用,既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异】“原因”着重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运用范围广,常用于重大的事物,也可用于一般的事物;可用于具体因由的前面,也可用在具体因由的后面。常与“结果”配合使用,运用的场合较郑重。

“缘故”着重指“引起事情发生的因素”,使用范围较“原因”窄,常用于一般事物,并多用在具体的原由之后,常与“因为”配合使用,还可构成“无缘无故”等词组。

“缘由”着重于“发生事情的条件、因素”,一般用在具体结果之后,使用范围比“原因”“缘故”窄。 45. 事情、事件、事故

【同】都是名词,都可以表示人类生活中所遇到的或发生的社会现象。

【异】“事情”的意义范围最大,使用范围最广,适用对象最多。它可以泛指一切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不论是大的还是小的,也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口语和书面语都经常使用的词汇。

“事件”主要指历史上或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大事,这些事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它的意义范围和适用对象比“事情”小得多,窄得多;“事件”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但一般是指已经发生的。

“事故”指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是造成损失的以外的事情。它的意义范围和适用对象比“事情”小,一般也比“事件”小,它只适用于坏的事情。 46. 剧烈、激烈、猛烈

【同】都是形容词,都能用来表示“厉害、势盛”的意思,但意义和适用对象有差别。 【异】“剧烈”着重指急剧、厉害,强调力量和作用很强,刺激性强,变动大。多用来形容社会进程中的巨大变革、事物的急剧变动、物体的强烈变震动、肉体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等。书面语色彩较浓。

“激烈”着重指激昂、尖锐,常用来形容有斗争性和对抗性的言论行动,一般与“斗争”、“冲突”、“战斗”、“竞争”“辩论”、“竞赛”等词语搭配。

“猛烈”着重指迅疾、凶猛,强调气势汹猛,来势急迫,力量巨大。通常用于书面语和

第 2 页 共 2 页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口语中。常与“炮火、进攻、搏斗、暴风雨” 等词语搭配。 47. 专心、用心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支配式的合成词,都含有“多用心力、用功”的意思,都是中性词,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近义词有“专注、潜心”。

【异】“专心”侧重指“心意集中,全神贯注”;而“用心”则指“多用心力,用功”。“专心”的意思比“用心”的语意重些,但没有“用心”的使用范围广。

“用心”可作名词用,指“怀着某种念头;居心;存心”之意。而“专心”没有这个用法。

48. 观察、视察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察”表示“有目的地、仔细地审视,看出对象的特点或问题”的意思。近义词有“考察、检查、巡视、察看、观测”等。 【异】“观察”含有“一边看,一边进行估量、分析”的意思,使用范围较广,既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对象,如人、地、形等,也可用于抽象的东西,如问题、矛盾等,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视察”多指“检查”,是“负有责任地、有指导地察看”之意,适用范围比观察窄,多用于上级对下级,也可用于平级之间,对象是比较具体的,包括工厂、农村、部队、学校及其他各单位的工作情况等,仅用于书面语。 49. 希望、愿望

【同】都是动词,所指物都是未来的美好图画。

【异】“希望”指一种急切改变现状的心理期待,侧重指常处于急待改变的现状。所希望的事物具有更迫切、更现实的性质。

“愿望”是指对一种兴趣或理想的追求,“愿望者”所处的现状相对要好一些,他所期盼的东西仅是一种理想的选择,除了这种选择,还有其他的道路可走,不具有“希望”的迫切性、现实性。 50. 平凡、平常

【同】都是形容词,都能用来指人或事物。

【异】“平常”的意思有两种:一是指普通,不特别的人和物;一是指平时,一般情况。“平常”跟“特殊”相对。

“平凡”是“普通,不稀奇”的意思,跟“伟大”相对。“平常”和“平凡”用于人和事物时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如“不平常的人”可能指好人,也可能是坏人;“不平凡的人”

第 3 页 共 3 页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一般指较杰出的人。 51. 坚决、坚定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改变的意思。

【异】“坚决”指确定不改变,不犹豫;常用于态度、行动;还可以当动词用。

“坚定”指稳定坚强,毫不动摇;常用于立场、观点。 52. 贡献、奉献

【同】都可作动词,都有“献出”的意思;也都可以作名词,指“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情”。

【异】“贡献”作动词时,表示“拿出物质、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作名词时,表示“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情”。“贡献”动词、名词都常用。

“奉献”作动词时,比“贡献”更强调恭敬地献出,书面语的色彩更浓,表示“恭敬地交付;呈现”;作名词时,表示“奉献出的东西,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情”。“奉献”常用作动词。 “贡献”比“奉献”更常用。 53. 自豪、骄傲、高傲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感到光荣”的意思。

【异】“自豪”是单义词,指“因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是褒义词。“骄傲”和“高傲”是多义词,中性词。

“骄傲”用在好的方面,表示“光荣”的意思,与“自豪”同义;用在不好的方面时,表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意思,与“高傲”同义。

“高傲”表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或“极其骄傲”的意思。常用于贬义,如“高傲自大”“神态高傲”;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又不可侮”,如“他高傲地昂着都,怒视着敌人”。 54. 永恒、永久、永远

【同】都有“长久、长远”的意思。

【异】“永恒”“永久”是形容词,“永恒”侧重在恒定不变,表示“永远不变”的意思;

“永久”侧重在时间长久,表示“永远、长久”的意思。 “永远”是副词,侧重在长久而没有终止,表示“时间长久,没有终止”的意思。

“永恒”“永久”常作定语,“永恒”可单独作谓语,也可作状语;“永久”常作状语,一般不单独作谓语;“永远”只能作状语。“永恒”是书面语;“永久”和“永远”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第 4 页 共 4 页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55. 赞美、赞赏、赞扬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对人或事物表示称颂、夸奖”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常充当谓语,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赞美”支配式合成词,侧重于“对美好的人或事物的颂扬、赞叹”,具有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多用于抒情性文字,适用范围广,其对象既可是好人好事,又可是美好的风物人情等。

“赞赏”支配式合成词,着重指“赏识、欣赏”之意,语意、语气比“赞美”轻些,适用范围较广,对象多指人或事物特别出色,让人刮目相看。

“赞扬”支配式合成词,着重指“称赞、表扬,把好的评价说出来,传开去,让大家知道”。重在公开肯定,更具理性色彩。适用范围窄,对象常是人的行为、思想、精神等。 56. 艰苦、艰辛、辛苦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困难多、条件差,身体、精神受苦受累”的意思,都是中性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近义词有“艰难”、“困难”、“辛劳”、“劳苦”等。

【异】“艰苦”着重指“艰难困苦”之意,使用范围很广,既可以形容客观上的各种艰难困苦,也可以形容主观上的坚韧刻苦等。“艰辛”意思重在“艰苦”,语意较轻,使用范围较窄。常说“艰辛的劳动”、“多么艰辛”等,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见。

“辛苦”着重指“身心劳苦”之意,使用范围很广,凡使人劳苦的活动,都可以用“辛苦”来形容。“辛苦”可重叠为“辛辛苦苦”,而“艰辛”和“艰苦”不能重叠;“艰辛”和“艰苦”多用于书面语,“辛苦”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57. 厌恶、厌烦、讨厌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不喜欢、很反感”的意思。

【异】“厌恶”侧重对人和事物抱有很大的反感,语意较重,表示“(对人或事物)产生很大的反感”的意思,是书面语。

“厌烦”侧重在不耐烦,语意较轻,表示“嫌麻烦而讨厌”的意思。

“讨厌”侧重在不喜欢,语意较轻,表示“厌恶、不喜欢”的意思,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58. 呈现、显现、浮现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显露出来”的意思。

【异】“呈现”表示“显出、露出”的意思,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且多用于积极的方

第 5 页 共 5 页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面。如: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那是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显现”指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变为看得见了,表示“呈现、显露”的意思,其对象常为眼睛看得见的事物。如:雾气逐渐消失,重叠的山峦一层一层地显现出来。

“浮现”指原来没有的显露出来,表示“呈现、显露”的意思,其对象可以是看得见的事物,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事物,还有“(过去经历的事情)再次在脑海里显现”的意思。如: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59. 简便、简单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复杂”的意思。

【异】“简便”侧重在不繁琐,指“简单方便”的意思,多用于抽象的办法、方法、手续等,其反义词是“繁琐”。

“简单”侧重在不复杂,指“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解、使用和处理”,可广泛地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简单”还有“平凡”的意思,常用来形容经历、能力等,多用于否定句式,如:这个人真不简单;还可以指“草率、不细致”的意思,如:简单从事。“简便”没有这样的意思。另外,“简单”可重叠成“简简单单”,“简便”不能。围比“简便”大,其反义词是“复杂”。 60. 国事、国是

“国事”古指国家的政事,今统指国家大事。这个词最早见于《战国策·燕

(三)》:“(鞠武)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

“国是”是指国家大计,最早见于西汉刘向(公元前77——前6)的《新序·杂事

(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biǎn国骄士民哉!”“国是”是专指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而“国事”除包含“国是”(国家大计)外,还包括其他与国家有关的大事,如国家领导人的变更、重要会议的召开、重大灾祸等具体的国家事物。 61. 动作、举措

【同】“动作”和“举措”用法相同,都作“有”字的宾语,是个名词。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早有不少这样的词语,如“措施”、“办法”、“点子”、“招数”等。人们使用“动作”和“举措”这些新词语,并不是说原来的“措施”、“方法”等词语已不适用要被淘汰,而只是求个时髦而已。 62. 棘手、辣手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比喻事情难办”的意思。

【异】“棘手”的“棘”指“酸枣树”,其枝有刺,比喻事情难办,如荆棘刺手,故曰“棘

第 6 页 共 6 页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手”。

“辣手”除了有“比喻事情难办”的意思外,还指“手段凶狠恶毒”的意思:一般作贬义,如:宋代的《京本通俗小说·错折崔宁》:“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棘手。”(“狠心棘手”现在常用作“心狠手辣”。)但有时也可以作褒义,如元代王义山在《送按察王佥qiān事除行台察院》诗:“只为外台要精采,更烦辣手大支撑。”这里的“辣手”是指“手段厉害,执法公正无私。” “棘手”比“辣手”用得更多一些,特别在口语中。 63. 依稀、模糊、飘渺、朦胧

【同】都表示“不分明、不清楚,摸模糊糊”的意思。

【异】“依稀”多指由于距离远或因在虚幻想象的环境中而看不清楚,如: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鲁迅诗)

“模糊”一方面可指事物本身不分明,让人无法看清,如:字迹模糊。还指由于人神志、认识等造成的判断不清楚、不正确,如:认识模糊。此外,还可表示“混淆”的意思,如:模糊了是非界限。

“飘渺”现常写作“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常用于仙境或海市蜃楼等似有实无的东西,如: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朦胧”指由于月光不明而造成的看不清楚,如:月色朦胧。此外,还有:①曚昽,指日光不明,多用于书面语中。②蒙眬,也写作“矇眬”,指快睡着或睡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如:睡眼朦胧。

①空中楼阁,虚无________ 。 ②暮色_________ ,月影婆娑。

③认识__________,混淆概念。 ④远处楼台,_________可见。 64.诚然、固然、委实

【同】“委实”和“诚然”都能作副词,表示“确实、实在”的意思;“诚然”和“固然”又都可作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异】“诚然”常见有三种用法:①由两个词“诚”和“然”构成,表示“确实这样”这种用法多见于文言文中。②副词,表示“确实”的意思,如:王羲之很爱鹅,鹅也诚然可爱。③作连词,引起下文转折,如:文章结构巧妙诚然不错,但内容更重要。

“固然”作连词时,除了和“诚然”用法③相同外,还可表示既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如:意见对,固然应该接受,就是不对,也可作为参考。

“委实”一词现在不常见,多以“事实”和“实在”代替。

第 7 页 共 7 页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65. 担当、担负、承担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承受下来”的意思。

【异】“担当”表示“接受并负起责任”的意思,常用于重大的责任、任务、职务、风险等。如:再艰巨的任务,他也勇于担当。

“担负”表示“承担”的意思,常用于一般的责任、工作、任务、费用等。如: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寻找水源的任务。

“承担”表示“担负、担当”的意思,常用于义务、责任等抽象事物。如:这起事故是因厂方随意排放污水造成的,厂方当然应该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66. 使命、任务

【同】都是名词,都指“所负担的责任”。

【异】“使命”侧重指重大的或特殊的任务,表示“派人办事的命令,多表示重大的责任”,是书面语。

“任务”可指重大的责任,也可指一般的责任,即“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的意思,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任务”常与“布置”、“分配”、“调整”、“交代”等动词搭配,“使命”不能与这些词语搭配。 67. 缭绕、围绕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环绕”的意思。

【异】“缭绕”表示“回环旋转”的意思,只能用于烟、云雾和声音等具体事物,适用范围小,是书面语。

“围绕”表示“围着转动”的意思,如:月亮围绕着地球转;还可表示“以某个问题或事情为中心”,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如:大家围绕如何开展演讲比赛提出了很多建议。适用范围较大,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68. 抛弃、放弃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丢掉不要”的意思。

【异】“抛弃”侧重在扔掉、丢掉,语意较重,表示“扔掉不要”的意思,可引申为遗弃,其对象可以是人,多含贬义,如:这个孩子被他的后妈狠心抛弃了;也可以是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如: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的负担,他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抛弃”的适用范围比“放弃”大。

“放弃”侧重在不再要、不再保留,语意较轻,表示“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的意思,其对象常是意见、原则、机会等抽象事物, 也可以是财产、阵地等具体事物。

第 8 页 共 8 页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69. 细腻、细致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精细”的意思。

【异】“细腻”侧重在光滑、不粗糙,表示“精细光滑”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具体事物的光滑,如:婴儿的皮肤很细腻。也可以表示“(表演、描写等)细致入微”的意思,常用于描写、刻画、表演等行为的周密。

“细致”侧重在周密,不疏漏,表示“精细周密”的意思,常用于做事、思考认真、周全,如:老师经常耐心细致地教育那些调皮的学生。也可以表示“细蜜精致”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器物做工精巧,如:这件瓷器上还雕刻着精细的花纹。 70. 绚丽、秀丽、壮丽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改变的意思。

【异】“绚丽”侧重在灿烂,多形容富于光彩的美,表示“灿烂美丽”的意思,多用于景物、服装、人生等事物,常与“多彩”、“缤纷”、“过目”等词语连用。

“秀丽”侧重在清秀,多形容清新自然的美,表示“清秀美丽”的意思,多用于人的容貌和景色。

“壮丽”侧重在雄壮,多形容富于气势的美,表示“雄壮而美丽”的意思,可用于山河、建筑、诗文、事业等,常与“雄伟”、“辉煌”、“巍峨”等连用。 71. 赞美、赞叹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称赞”的意思,都是褒义词。

【异】“赞美”侧重在夸奖,表示“称赞、颂扬”的意思,多用于美好的事物。

“赞叹”侧重在赞美,表示“称赞”的意思,多用于高超技艺、本领等。 72. 充分、充足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足够、不缺乏”的意思。

【异】“充分”侧重于多,指足够的意思,还可以表示“尽量”的意思,搭配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可作谓语,如:“条件充分”,也可作定语,如:“我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这个问题。”还可作状语,如:“我们要充分利用这里的水源。”

“充足”侧重于数量多,能满足需要,表示“多到能满足需要”的意思,其搭配对象可以是具体和抽象事物,可作谓语,如:“阳光充足”,也可作定语,如:“充足的水源”,但不能作状语。 73. 必需、必须

【同】都可以表示“必要、一定要”的意思。

第 9 页 共 9 页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异】“必需”侧重表示一定得有某物,必不可少,即指“不可少的、一定要”的意思。“必需”是动词,能作谓语,也能做定语。

“必须”侧重表示一定得这样做,舍此不行,即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只能作状语。“必须”还可以用来加强命令语气,如:“对这个问题,你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必需”则不能。 74. 缺少、缺乏

【同】都能作动词,都可表示“没有或不足、不够”的意思,都可带名词性和非名词性的宾语,如“缺少零件”、“缺少理解和爱”、“缺乏经验”、“缺乏了解”等。

【异】“缺少”侧重不够用,语意较轻,多指人或物数量不够,可用于人和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较大,用于否定句式式时,常与“不可”“不能”连用,“缺少”后面常可带具体的数目词,多用于书面语。

“缺乏”侧重在非常少或没有,语意较重,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一般不用于具体的人,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缺乏经验”,也可用于具体事物,适用范围较小,“缺乏”后面一般不跟具体的数目词,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75. 忧愁、忧虑、忧郁

【同】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苦闷、发愁”的意思,共同的语素“忧”,即“发愁、担心”之意,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

【异】“忧愁”:形容词,是“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心情苦闷”的意思,语意较轻,适用范围广,常用于口语。

“忧虑”:动词,着重指“因担心而思虑很多”,还可指“担心”之意,但语意较“忧愁”重些,适用范围较广,多用于书面语,偶尔用于口语。

“忧郁”:形容词,意思是“忧伤、愁闷”,语意比“忧愁、忧虑”都轻,适用范围最窄,仅适用于书面语。 76. 情况、情形

【同】都是名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事情的状态、样子”的意思,都是中性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情况”:泛指“事情的各种状态、样子”,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常跟“思想、经济、家庭、身体、天气、调查、发现、反映、复杂、紧急、新”等词搭配,还指“事情变化”,有时特指“军事上或敌情的变化”,常跟“有、没有”搭配,适用范围很广。如:①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作主语)②一有情况,我们部队就

第 10 页 共 10 页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立即行动。(作“动宾短语”的宾语)

“情形”:意思是“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着重指具体的情况,特别是有形可见的,一般不能跟上述“情况”所列举的词语搭配,适用范围比“情况”窄得多。如:我现在可是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把我每一天的经历一一用笔记录下来。 77. 疲劳、疲乏、疲惫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精力消耗过多”的意思,共同的语素“疲”,即“疲乏、疲劳”之意,都是中性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状语等成分。

【异】“疲劳”有三个义项:①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而需要休息;②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或反映能力减弱,常用作生理学术语;③因外力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不能继续起正常反应,常用作物理学术语。通常情况下,“疲劳”泛指一般的“劳累”,语意较轻,使用范围广,多用于口语。如:①他因为疲劳过度,体力已经非常衰弱了。(作谓语)②长时间高分贝噪音的刺激,使我的听觉十分疲惫。(作“偏正短语”的谓语)③磁铁使用的年代长了,它的磁性早就疲劳了。(作谓语)

“疲乏”着重于形容“感到精神或体力缺乏”,语意比“疲劳”重,使用范围比“疲劳”窄些,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如:摇船的人都说很疲乏。(作宾语)

“疲惫”指“非常疲乏”之意,语意比“疲劳”“疲乏”都重,但使用范围最窄,可构成成语“疲惫不堪”,常见于书面语。如:她疲惫地闭着眼睛喘了几口气休息了一会。(作状语)

78. 感谢、感激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在得到好处后向,对方表示感谢”的意思,共同的语素“感”,即“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多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

【异】“感谢”着重于“回敬对方的酬谢、报答”,多指语言、行动上的,也可指实物、情意方面的。适用范围广,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感激”着重指“因内心的激动而向对方表示好意和谢意”,多是语言上的、情感上的。适用范围比“感谢”窄些,多用于书面语。另外,“感激”可作状语,还可作谓语。“感激”作谓语时后面可带情态补语,而“感谢”没有这个功能。如:①我十分感激地紧紧握住他的手。(作状语)②老人感激得说不出话来。(作谓语,后面可带情态补语) 79. 安静、宁静、清净、静谧

【同】都是形容词,共同的语素“静”,即“没有声音、安定不动的”意思,这四个词都含

第 11 页 共 11 页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有“没有喧哗吵闹等声响”之意,都可形容环境、心情。

【异】“安静”有两个义项:①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②安稳平静(形容环境、心情、事物或人的状态)。“安静”适用范围广,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宁静”意思是“(环境、心情)安静”,多用于形容自然环境和夜晚,适用范围比“安静”窄些,是书面语用词。

“清净”着重指“(环境)安静、不嘈杂”,多形容环境,使用范围较窄,多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静谧”即“安静”之意,强调的是“无声响的情状或境界”,常用于文艺作品的描写中,使用范围最窄,仅用于书面语。 80. 表示、表现

【同】都能作动词和名词,共同的语素“表”,即“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的意思。这两个词都可解释为“表示出来”,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表示”用作动词时,有两个义项:①用语言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②事物本身显出某种意义或凭借某种事物显出某种意义。“表示”着重于“外在的特征”。“表示”用作名词时,意思是“显出思想感情的语言、动作或神情”。

“表现”用作动词时,有两个义项:①表示出来的;②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表现”着重指“把某种内在的本质特点显露出来”,其对象多为事情的性质、变化或人的思想、精神、品质等。“表现”用作名词时,意思是“表示出来的行为或作风”。

第 12 页 共 12 页

上一篇:农业经济学作业题答案下一篇:大众创业万众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