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

2022-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引言:在城市规划建设中, 园林绿地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的建设城市园林绿地, 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美观的环境空间, 还可以保障城市生态功能的发挥, 使城市整体的美观性得到大幅提高。不过就目前来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水资源浪费以及内涝灾害等一系列问题愈发严重。海绵城市理论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理念, 通过对该理论的应用, 不仅可以使城市内涝灾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还能够使雨水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为城市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

海绵城市这一理论来源于海绵, 指的就是让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具有较强的吸水以及蓄水能力, 这一理念的出现, 转变了传统的“以导水和排水为主”的城市理念, 充分利用了树林、草地以及湿地等具备较强吸水能力的地方, 来实现雨水的吸收与储存,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城市出现严重的积水问题, 还可以将吸收到的水资源保存起来并予以充分利用。此外, 这样的建设理念还能够有效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与稳定, 为人们营造更加舒适、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2 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园林设计原则

2.1 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原则

区域的不同, 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也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 我们在开展海绵城市理念城市园林设计的时候, 必须要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相较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 我国对海绵城市这一理论的应用时间比较晚, 还没有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 这就导致了我国很多设计人员在开展城市园林设计的时候依赖于外国的一些成功案例, 没有充分意识到因地制宜设计原则的重要性, 从而导致城市园林设计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大幅下降。

2.2 生态优先的原则

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园林在开展设计过程中, 必须要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将园林设计的生态性放在首位。在设计中, 我们需要对当地的环境条件进行考察, 并根据当地的环境情况, 来采取相应的设计方式, 确保城市园林设计的生态性, 使园林与生态环境能够充分融合, 从而实现园林景观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 整体性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 指的就是将城市环境当作为一个整体, 在对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 必须要保证园林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需要将原有的环境特征充分融入到城市园林设计中, 不仅要保证其具备较强的吸水以及蓄水能力, 还需要确保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3 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 城市园林的雨水储蓄系统设计

在开展城市园林雨水储蓄系统设计的时候, 应充分考虑园林的实际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 来选择合适的雨水储蓄系统, 常见的雨水储蓄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集雨型绿地以及人工湖。集雨型绿地的蓄水能力较强, 且湿涝不会给绿地植物的正常生长带来影响;人工湖在建设过程中应合理配置植物,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收纳, 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净化, 使水质得到有效提高。

3.2 园林建筑物的构建和设计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 园林建筑物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 为了保证城市园林整体的吸水以及蓄水性能, 在对园林建筑物进行构建与设计的时候, 也必须要严格按照海绵城市理论, 建筑物本身必须有具备较强的海绵特性。在开展园林建筑设计之前, 设计人员应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地势地貌进行深入的勘察, 并根据勘察结果, 来对建筑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 然后再对雨水收集系统进行构建。通过雨水收集系统的构建, 可以使落到建筑上的雨水引入到蓄水池中, 从而实现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这些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植被灌溉, 能够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3.3 城市园林道路设计

(1) 选择渗透性好的沥青, 在设计道路构造时要确保雨水能渗下去, 对表面径流量加以控制; (2) 联合地形特点, 把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修成与地形走势一致的线型, 这样能够使道路两边的绿化面积得到有效扩大, 从而使实现道路绿化吸水能力的提升, 使公路上的雨水可以被绿地吸收并储存; (3) 在对道路两侧绿化带进行设计的时候, 可以设计为“低洼绿地”, 从而使道路上的雨水可以有效流入到低洼的绿地中, 从而实现雨水的吸收与储蓄; (4) 严格遵循海绵城市理论来进行设计, 在对铺装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 应尽可能的选择吸水能力较强的材料。

3.4 城市园林的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首先, 应根据坡度效应在充分结合园林绿地坡度的前提下, 在园林中建设道路渗滤沟。如果水泥地面还没有铺装的话, 那么则可以在道路上建设道路渗滤沟, 每间隔20米设置一个, 这样能够使道路的雨水收集能力大大增强。此外, 在对园林进行铺装的时候, 应选择透水性较强的材料, 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透水性, 还需要保障材料整体的稳定性, 从而实现铺装部位透水性以及稳定性的提高。

4 结束语

目前“海绵城市”理论虽然已经提了出来, 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 我国对该理论的应用时间还不是很长, 在海面城市理论城市园林设计与实施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 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园林设计的控制, 并建立起健全的设计标准, 为今后的城市园林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城市园林设计中, 通过对“海绵城市”这一理论的应用, 可以有效提高园林整体的吸水以及蓄水能力, 可以防止水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 同时, 还能够有效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所以, 该理论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海绵城市的建造正吻合了我国可长远稳定发展的要求, 还将城市、人与自然这三者紧密的融合在一起, 可较大程度的处理好城市排水难、排水污、排水浪费的问题, 实现最大化的利用自然降水与节省水资源, 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园林建造中, 在展开设计时要联合每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最大程度的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论, 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 从而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 确保其特点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进一步促进城市园林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园林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建新, 杨雅晴.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分析[J].现代园艺, 2019 (02) :165-166.

[2] 陈蒙.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 2018 (24) :126-128.

[3] 杨德良.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 2017 (10) :184.

[4] 岳绍磊, 程亚星.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6 (36) :151-153.

[5] 刘华彬, 邵晓娜.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6 (22) :17-18.

上一篇:浅议煤矿政工人员作用的发挥下一篇:探究新时期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