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2023-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案中构建各部分、各环节的练习次数、练习组数、预计练习密度、预计心率和心率曲线图等,严格把握、调控运动负荷,形成适宜的运动负荷,真正提升课堂的实效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高中历史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金田起义的原因和爆发;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资政新篇》;天京的沦陷;太平天国的意义;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作用。 通过阅读历史材料,能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过程与方法

结合材料,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中的主张不能实行的原因。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指导思想的积极性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教学重点:金田起义、《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片头主题歌《浩浩乾坤》,韩磊主唱。

19世纪中叶,中国农民阶级的先进分子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抛头颅,洒热血,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怪神的悲壮史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追寻、体味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吧!

讲授新课:

一、金田起义

1.天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它们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在外国大量倾销商品的过程中,中国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大量农民和家庭加工业破产,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逐渐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2)财政危机。鸦片战争后,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和鸦片贸易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人民负担加重,加剧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3)吏治腐败。鸦片战争产生的战费和巨额赔款被分摊到相关各省,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清朝各级官吏层层加税,借机搜刮,导致吏治极端腐败,清政府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4)自然灾害。鸦片战争后中国水、旱、蝗灾不断,加剧了人民的困苦,贫苦百姓到了无法生活下去的程度,激化了原已非常尖锐的阶级矛盾,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广西地区地瘠民穷,自然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再加上广西地处边陲,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加上有天地会多年的斗争传统,清政府统治比较薄弱,因此广西成为太平天国革命的发源地。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不久后,与冯云山到广西传教,得到人民广泛响应,广西地区的拜上帝会组织迅速壮大。

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他的宗教理论同西方基督教有所不同,西方基督教主张忍受苦难,放弃斗争;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号召人们进行反封建斗争,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清朝统治者。西方基督教主张幸福的生活在来世,信教者死后进入天国;“拜上帝会”主张建立人间理想天

国,在现世。洪秀全创立的宗教理论,对动员人民群众进行反清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1850年7月由于广西又遇饥荒,参加拜上帝会的民众日益增多,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通知各地会众到金田村集中编练队伍,并采用军事编制。12月,清政府派兵前往镇压。1851年1月拜上帝会会众击败来犯之敌,解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

二、天国兴衰

1.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时期。

起义爆发后,太平军冲破地主武装和清军的围堵,1851年3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东乡称王)。

1851年8月,太平天国在永安建立封王,初步建立了政权(永安建制)。

关于永安封王建制,可用歌诀进行记忆:“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东西南北翼,西王以下人,皆受东王制。”

永安封王后,太平军相继攻克广西的全州,湖南的道州、岳州,在岳州组建水营,不久攻克武汉。1853年初太平军从武汉出发,浩浩荡荡,水陆并进,顺长江东进,先后占领九江、安庆、芜湖等重要城市,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与清王朝分庭抗礼。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定都天京)

2.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军事全盛。①北伐:(结合教材插图掌握)a.当时形势: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南北对峙,要推翻清朝统治,必须北伐。b.过程:1853年5月到1855年5月,北伐军从扬州出发,横扫六省,紧逼天津。被迫南撤,最终失败。c.北伐意义:北伐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中心,引起清王朝的动荡,同时也牵制了清军,有利于南方太平军的发展。d.失败的原因:孤军深入,没有援军。战争环境不利,清军倾全力反扑。

②西征。a.当时形势:清政府为扑灭太平天国而加强了对天京的围困,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扩大长江中下游控制地区,必须西征。b.西征区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的部分地区。 c.结果:取得辉煌胜利。

③同时,太平军击溃清军江北、江南两大营,解除了对天京的威胁。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2)政权建设。

经过几年征战,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在军事发展的同时,太平天国还进行了政权建设,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它不仅涉及土地制度,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制度为核心,所以称之为《天朝田亩制度》,但这一制度并未全面实施,1854年太平天国即实施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 ① 目的与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② 内容:a.土地分配方法: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b.提高妇女地位:如可分得土地、参加考试、参军任职等。

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设计的是怎样的社会?有实施的可能吗?

提示:《天朝田亩制度》设计的是农民的理想社会的蓝图,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革命思想的结晶,但其试图在小农经济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经济主张是一个空想。加之当时正处于战争状态,缺少必要的条件,根本无法实行。《天朝田亩制度》第一次颁布后,第二年太平天国即实施“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就证明了这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

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落后性:把封建自然经济作为理想化的追求目标,排斥商品经济,与工业化、近代化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空想性:平分土地无法实施,绝对平分产品更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

《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施的原因:

从客观上说,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从主观上说,平均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3.太平天国的衰落时期。

(1)太平天国的强大外敌的出现。

随着太平天国的日益强大,满清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已经不足以对抗太平天国革命,清朝统治者迫不得已放松了对汉族武装的控制。1853年咸丰皇帝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武装。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相继发展起来,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地主势力的壮大,表明满洲贵族和八旗军队的腐化堕落已经无法对抗太平天国运动,清王朝正在走向衰亡。

(2)天京变乱。

1856年8月,杨秀清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的事件。洪秀全感到事态发展下去会对自己不利,表面上答应了杨秀清的要求,暗地里却密召在前线的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回敬救驾。韦昌辉立即率3000精兵赶回天京。9月2日凌晨,在秦日纲的配合下,包围了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和他的全家及部下2万多人。天京城内一片恐慌。石达开从湖北赶回,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想杀死石达开,石达开只好半夜坠城逃出天京,石达开的全家都被韦昌辉杀害。韦昌辉的行为,引起太平军全体官兵和百姓的愤慨。11月2日,洪秀全诛杀了韦昌辉及其心腹200余人,平息了这场自相残杀的内乱。翼王石达开在天京变乱后,因不满洪秀全的猜忌,自率10万大军离开天京,虽然多次击溃清军,但终在大渡河畔被清军全歼,这实际上是天京变乱的一个继续,从此,太平天国局势更加危险。

太平天国内讧、滥杀、石达开出走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提示:建都天京后,太平军的上层领导集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生活奢侈,等级森严,诸王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导致太平军发生内讧。翼王石达开在天京内讧后回朝主政,因不满洪秀全的猜忌,率10万太平军离开天京。

太平天国内讧、滥杀、石达开出走带来了严重后果,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它破坏了太平天国内部的团结,动摇了太平军将士的宗教信仰和对太平天国理想的坚定信念,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丧失了乘胜歼灭清军的有利时机。太平天国运动中发生的仇杀、分裂,是农民政权封建化的必然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革命不可能完成社会革命的任务。

从天京事变这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贪污腐败;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3)重建领导核心。

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原有领导集团的成员或死或走。清军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威胁天京。为了挽救危局,洪秀全在军事方面,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组成了新的军事领导核心,扭转了战局。太平军连挫清军,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士气重新高涨。内政方面,任用洪仁玕主持朝政。洪仁玕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针《资政新篇》。

阅读小体字,总结:①目的:重振天国声威,挽救天国危局。②主要内容:效法西方,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银行,推广保险;兴办医院和学校,进行文化交流等。③评价和认识:它是中国最早的,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

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是它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有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并未真正实行。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就一直面临着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的严峻局面。1863年,在英法军队的支援下,曾国藩兵分三路,围困天京。英法军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主要是1862年英法联军从天津调往上海,此后多次在苏泸杭地区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直至太平天国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课文从社会影响、农民的传统理想和思想进步三方面分析了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影响之深刻超过了过去的农民战争,达到了农民革命运动的顶峰。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太平天国所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平均主义的愿望和获得土地的理想。《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资政新篇》提出了效法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措施,在许多方面体现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即将出现的先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缺乏科学的理论武器,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掀起了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新的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以新的特点,太平天国后期,其领袖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板书设计:

一、金田起义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2.概况

二、天国兴衰

1.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时期。

2.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军事全盛。

(2)政权建设: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3.太平天国的衰落时期。

(1)太平天国的强大外敌的出现。(2)天京变乱。(3)重建领导核心。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资政新篇》(2)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2篇:【河东教育】高中历史教案岳麓版选修2 第13课《国际工人运动》

国际工人运动

课标要求:

说出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和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认识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一、共产主义同盟

1、共产主义同盟建立的背景

(1)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2)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需要革命政党的领导; (3) 马克思、恩格斯的积极投入;

(4)正义者同盟领导信服马、恩的观点,决定改组。

2、共产主义同盟的建立

1947年6月,恩格斯参加伦敦会议内容: 1)改组

2)通过了新章程和新纲领草案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宣告了一个用先进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并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工人运动。

3、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

48、2 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主要内容:

1)全面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

第一章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同时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

第二章集中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

第三章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

第四章阐明了共产党的原则和策略,即: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主要敌人,同时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原则。 2)把眼前斗争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 3)坚决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标志着无产阶级的斗争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

4、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后的革命实践

问题: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后,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活动? 共产主义同盟与1848年革命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创建并公布纲领的同时,恰好迎来了波澜壮阔的1848年欧洲革命。这次革命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尽管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但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参与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这场革命投入了极大热情和精力。

1)成立新的同盟中央委员会指导革命,并组织德国流亡者回国参加战斗; 2)创办民主派的机关报——《新莱茵报》; 3)恩格斯亲自参加三次战役。

- 1 1871年2月,梯也尔当选为政府首脑。3月17日梯也尔决定调动军队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梯也尔政府的行动激起了国民自卫军以及巴黎人民的反抗,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了起义。3月26日,巴黎举行了公社选举。在选出的64名委员中,有37人是第一国际的会员。公社委员包括工人、教师、新闻记者、医生等,其中工人占了30名,因而巴黎公社被公认为“工人政府”。

3、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

1)反对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建立没有压迫的新国家 2)公社内部实行民主

①公社委员和主要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在任期间,接受选民的监督,如不称职,可随时撤换。这项措施充分反映了公社的民主性,使政府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②废除国家机关的高薪制。规定凡国家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年薪都不得超过6000法郎(当时法国熟练工人的年工资水平)。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它防止了一些人把工作职位变成升官发财的阶梯,防止国家公职人员成为高薪官僚阶层。 3)公社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保护妇女的利益

这些措施都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 4)公社还高举国际主义旗帜。

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公社的国际主义精神。

4、保卫巴黎公社的武装斗争 问题:

1、巴黎公社成立后面临的处境怎样?

2、简述巴黎人民保卫巴黎公社的武装斗争情况。 探讨:

3、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 客观原因: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的革命运动的发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到来,是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由盛转衰、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的标志。因为巴黎无产阶级利用革命的暴力手段砸碎了旧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器,成立了公社委员会作为政权的领导机构,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四、第二国际的活动

阅读教材,归纳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一)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1、第一国际的解散,需要新的国际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2、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各国工人政党成立,工人运动重新高涨。

(二)第二国际的活动

1、第二国际的成立 188

9、

7、14 巴黎

2、第二国际通过有关决议、方针政策,指导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 ①领导欧美工人斗争。

②采取新的斗争策略,引导各国工人及社会主义者积极开展合法的政治斗争。

- 3

第3篇:部编教材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第4篇: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阶级矛盾)战费和赔款负担沉重,吏治腐败,人民困苦;

(2) (外国侵略)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人民灾难更重;

(3)(自然灾害)广西地瘠民穷,自然灾害严重。

(4)理论来源:西方宗教

二、天国兴衰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 金田起义爆发:1851年 ,建号:太平天国运动

(2) 走向兴盛:

① ② 全盛时期:1856年

③ 巩固政权的措施: 军事上:北伐和西征

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2、《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内容: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和

方法

评价:

(1)、革命性: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空想性

○1平分土地是当时的社会无法实现的,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1854年太平军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

○2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

(3)、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废除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经济和国内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结果:没有真正实行过。在局部地区实行。

3、天京变乱

(1)定都天京以后统治阶级生活奢侈表现(建筑宫殿、大兴土木、生活奢侈、妻妾成群、等级森严,原因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有天国的上层领导洪秀全、杨秀清深居简出。除了被胜利冲昏头脑,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就是这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天京变乱产生了什么影响?

(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清军新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包围太平天国政权。

(3)、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洪秀全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1重建新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

洪仁玕

2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资政○

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

4《资政新篇有哪些进步性?是否有实现的可能?

此方案本身是具有进步性的,但在客观上限于当时的战争环境和农民作为小生产者自身落后的条件;主观上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并没有实行

5太平天国失败

(1)、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主观方面: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方面:统治阶级的镇压)

(2)、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它有何历史意义及启示?(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意义:课本56页)

(3)、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有哪些时代新特点?(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性;利用外来宗教发动起义)

第5篇: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滚动播放音乐背景下的校园风光。 【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情境导入】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因为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虽然我们来到这里不过两个月,但我想你一定已经爱上了这里的美丽。而我们的家乡济南同样是一座秀美的城市。

播放图片,教师同时进行解说:这里有见证济南解放的解放阁;南部山区的漫山红叶在诉说着秋的美好;这便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千佛山大佛的笑容代表了济南人的好客;奥体中心的建成为济南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气息。我们对济南或许情有独钟,但我国幅员辽阔,江山多娇,美景无处不在。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南京总统府的图片)你判断一下这是哪里? 学生:苏州园林 学生:江南 „„

教师:大家的判断方向大体是对的,这的确是一座江南风格的院落。它就是位于古城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这座充满东方园林优雅之美的院落它完整地经历了从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到终端的百年荣辱沧桑。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天王府。这座院落因而感受了太平天国“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的悲壮。今天我们学习一段和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的历史。 【讲授新课】

一、紫荆潮——世间不太平

教师:本节课我们将从三个环节去体味、感受那曾经的激荡岁月。首先让我们通过一组材料去看看当时的中国究竟有哪些不平事? 利用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加紧搜刮人民…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设问: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有哪些不太平的现象?体现了哪些社会矛盾? 学生:材料一,洋布排挤了土布,家庭手工业开始破产。体现了民族矛盾

学生:材料二,政府加紧搜刮,百姓负担沉重,群众暴动频繁,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学生:两广地区灾害不断,民不聊生。激化了各种矛盾。

出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的示意图,教师同时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再加上天灾人祸使得人民陷入饥饿死亡的困境。

过渡:面对如此状况,苟且偷生不过是累死于沟壑,起来造反也只是掉脑袋而已,所以此时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当然是群起一搏。而乱世从不缺少英雄。横空出世的洪秀全便是时代的产物——时势造英雄。 利用PPT出示图片、材料一:

出身农家,四次科考失败。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

1 基督教小册子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洪秀全受其启发,创立拜上帝教,假说自己是上帝次子,特下凡除妖魔,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 ,这也是农民阶级几千年的梦想。 教师边展示边叙述:洪秀全多年应试不第,一次次击碎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梦想,于是走上了斗争之路。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洪秀全为起义的发生做了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 学生:创立了拜上帝教,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教师:拜上帝教主张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是农民几千年的梦想,为太平天国已经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洪秀全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利用PPT出示材料二

材料二 冯云山预先为拜上帝教的转型埋下伏笔,他在“披着宗教外衣的里面慢慢地灌输着一些简单的概念和政治意识,使他们对现存的制度发生憎恨”。冯云山定教规,严格管理教徒,使拜上帝教成为一个有组织有效率的高动员力的准军事团体。

教师: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传教对后来太平天国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就这样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爆发的时机日渐成熟了。

教师过渡:也许当一个国家不能满足其黎民百姓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时,太平是梦,天国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太平军的勇士们就走在追求天国梦的路上。

二、金陵梦——创太平世界

(一)为太平而战

展示图片:利用PPT出示太平天国运动重大事件的图片。学生结合预习学案,自主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然后将排列混乱的图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学生:正确排序是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孤军北伐——天京事变——东南战役——天京陷落。 教师总结:非常准确,接下来我们一起利用PPT图示重走太平天国的兴衰历程。 学生:按发展历程齐声说出太平天国的主要历史节点和事件。

教师:就在太平军浴血奋战的同时,他们也在编织着天国的蓝图,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二)太平的构想 1.《天朝田亩制度》 利用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二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设问:结合材料,体会《天朝田亩制度》构想了一个怎样的人间“天国”? 学生: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平分土地;人人不受私,圣库制度。

过渡: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设问: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探究二)

2 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学生回答:不能实现,原因是在小农经济下实现绝对平均主义带有空想性,也就是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学生补充:除此以外当时军事斗争形势很严峻,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也不能保障其真正实行。 „„

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另外,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过渡:天京变乱后,由于国势日衰,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整顿朝纲的方案《资政新篇》。洪秀全认为甚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资政新篇》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利用PPT出示材料:

《资政新篇》认为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所谓设法,就是制定法律制度;主张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发展金融事业;主张设学馆;(外国)谨守天规之人皆可来访。 设问:读材料,回答《资政新篇》涉及到几方面内容。说明其特点。 学生:涉及到了法治;发展工商业;设立新学馆;平等外交等。

学生:内容体现了近代化的要求,所以具有资本主义色彩,体现了它的进步性。

教师:进步性(最大特点):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资政新篇》在当时来说是很现代很进步了,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先声,但却没有实施,为什么? 利用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设问:根据材料,完成学案探究三。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进行方法指导,注意从时代背景考查。

学生回答:太平天国政权是农民政权,而《资政新篇》中提到的法治、工商业等内容,农民不感兴趣,所以不会真正实行。当然也有社会环境不稳定的因素。

教师:《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过渡:至此,太平的构想因其自身的空想和落后而无法实施,似乎预示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三)天国殇——太平之反思 1.反思一—偶然与必然

3 过渡:天京变乱后的所有努力都没有挽留太平天国,1864年天京陷落就宣告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太平天国“亡其也忽焉”呢?还是让历史告诉我们吧。 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对此有一定了解。

提问:结合微视频和前面所学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学生讨论,合作完成探究四) 学生:我们小组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它的失败是必然的。主要是从阶级和时代两个方面的局限性来考查。阶级局限性指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他和小农经济相联系,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落后性等,所以农民阶级的斗争不会提出科学的进步的思想理论,同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领导集团,革命小有成就后就滋生了腐败,脱离群众。时代局限是指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样的时代注定农民抗争要遭受来自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学生: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很多方面,究其根源是农民和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 „„

教师总结:可见,太平大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这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过渡:农民阶级也因此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任。但它为中国的近代历史涂上了浓重的一笔。后人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2.反思二——推进与阻滞 利用PPT出示材料,有配音:

1.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毛泽东

2.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3.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4.这次变革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说不定就会看到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马克思《国际评述》

5.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付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马克思《中国纪事》

过渡:总上述观点,大体有两种类型,学生齐答:一为肯定,二为否定。你认为呢?让我们用科学、公正的态度去审视、评说太平天国运动。考查某一重大历史事件,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中。洪秀全不是什么天王,真实的洪秀全只是个普通凡人。人有的一切弱点,他都有。后人只有以凡人之心去考量洪秀全,才不会过分颂扬和拔高,也不至于感到受到了欺骗而愤懑地辱骂和指责了。

设问:完成学案中的探究五——你说我说太平天国的功与过。学生结合所学和材料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各抒己见。

学生:结合所给材料,写写你对太平天国的认识。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略。注意提示学生要全面地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4 教师总结过渡:太平天国运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与当时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悖,又由于自身的和时代的局限不能成功,但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反封建反侵略要求及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提出反映了时代的韵律。不仅如此,它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利用PPT出示材料:

洪仁玕被俘后严词拒绝了清廷的诱降,他在自己的遗言里说,“今予亦只法文丞相(文天祥)已”,“我鞠躬尽瘁,唯求速死”。他实现了自己“宁捐躯以殉国,不隐忍以偷生”的誓言。 设问:材料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学生: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结语:这样的悲壮场景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并不是个案,北伐将领林凤祥“刀锋所及之处,目光直视之,至死未发一声”;石达开“临刑之际,神气怡然”„„。这无畏的斗争精神,或许就是太平天国给后世留下的永不褪色的印记。

四、课堂练习

完成学案上的相关题目

教师:请大家在5分钟之内完成8个选择题。 学生:独立完成

师生共同订正答案,重点讲解第

4、5两题。

第4题答案是B,其中①错在太平天国运动并不是要反封建专制,实现民主,农民阶级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不会提出民主的主张。

第5题答案是B,《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的圣库制度,天下的绝对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教师:请大家在课下完成材料题,明天上交学案。

教师:今天的课上到这里,注意课后复习巩固本节所学内容,下节课提问。

第6篇:第13课《风雨》教案

主备教师:陈劲松

一、内容及其分析

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风雨》

分析:本文的核心是理解文章描写风雨,全文却无风雨二字。仔细体味,又觉得无处不在描写风雨,无处不在体现风姿雨态,的写作特色。本课所学的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3篇课文,要让学生认识一篇优秀的散文。从《风雨》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并大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一幅幅生动画面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解决的关键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思考。

二、目标及其分析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雨场景。 2. 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来表现风雨的高明手法。

3. 能结合课文,运用自己的语言,赏析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并真切描写景物的细节及其变化的。 目标分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为了感受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雨场景。

(2)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来表现风雨的高明手法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侧面衬托这种写作手法的存在,并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深入认识侧面衬托的写法。以便学生能在写作的实践过程中应用这种侧面衬托的写作方法。

(3)赏析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并真切描写景物的细节及其变化就是要求学生去认真细致的阅读文章学会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就是难以理解侧面衬托来表现风雨的高明手法,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没有阅读过类似的用侧面衬托来表现主题的文章。因此老师在教学课本内容之时要细致讲解,尤其是这种侧面衬托的写作手法要重点讲解反复讲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条件支持分析

在本节课《风雨》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录音机放朗读磁带,因为使用录音机播放磁带,有利于指导学生朗读。除此之外,还要涉及到幻灯片,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说到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

同学们过去你们写过一些写景的文章,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写景的文章《风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风雨》和你平时写景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风雨》这篇课文吧。 资料助读

1.走近作家作品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 2 .题目解读

汉乐府《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贾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写于宝鸡的这篇《风雨》,正是秋风秋雨瑟瑟而来的精彩写照。 问题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问题

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逐段朗读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 提示:

第1段:树林全貌;

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 第3段:断绳羊、女孩; 第4段:葡萄蔓、苍蝇; 第5段:鸟巢、鸟儿; 第6段:废纸、猫、瓦; 第7段:浮萍、鱼儿; 第8段:老头、孩子。

问题

2、作者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

提示:作者写出了风雨之大之猛烈的特点。

问题二:研习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 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法? 提示: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问题

2、“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提示:比喻,将树林子比喻为一块面团,并着一个“鼓”字、一个“陷”字,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树林地狂风中飘摇的情景。

问题

3、“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提示:夸张。只有“两步远”却“长时间走不上去”,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浮想联翩,可 见风之大。

问题

4、“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你认为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提示:“跑”、“撑”、“撞”、“跌”、“失去”,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断了绳的羊”的一连 串表现,从侧面烘托了风之狂。 六:目标检测

1、 给加点注音。

偌大( ruò ) 刹那( chà ) 蜷曲( quán ) 屋檐( yán ) ....疏忽( shū ) 锥形( zhuī ) ..

2、解释词语

偌大:这么大,或那么大。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疏忽: 忽然,很快。

3、自读课文,把阅读的感想或疑问写在下面。

答案:略

七:课堂小结

《王几何》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二十几年如一日的几何老师的教学态度。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一个人想要成功靠的就是对自己事业的坚持。所以无论你遇到怎样的困境都必须坚持自己的事业。王几何能够反手画圆做到常人所做不到的事就是因为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专研几何教学。

上一篇:关于上班时间的通知下一篇:百分百负责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