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上课用

2022-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多想去看看上课用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过程

播放升旗仪式的视频,小朋友起立,跟唱国歌。

孩子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里的人们在举行什么活动么?

不错,那是升旗仪式。谁能给大家说说,你刚才在看视频,唱国歌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或者说说视频里面的人们,都在怎样的观看这个仪式?

升旗仪式是非常庄严、严肃的一件事。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随着音乐停止,国旗也升到了旗杆的顶端,在微风中飞扬。那你们知道,哪里的升旗仪式最壮观?最能吸引大家去观看吗?

北京!

天安门广场!

对了,(板书北京,认读)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在天安门广场每天都要举行非常庄严的升旗仪式,在那里,国旗会和太阳同时升起。每天,都会有好多人去那里观看,一起祝福祖国会越来越好。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下面我们在来看几张照片。这是国旗班的叔叔们护卫着国旗走到旗杆下面。你们看他们的步子,整齐不整齐?

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好不好看?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啊?有一个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也非常想去北京看升旗,他是听他的妈妈说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所以不停的和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通过这首诗歌来认识一下这个小男孩,诗歌的题目就是 我多想去看看

下面的时间,老师交给你们,认真的读这首诗歌,一会来告诉大家,读完之后,你认识了哪些字。

七八分钟之后

认识了××字,拼音,组词,教师板书生字。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字,拼音,组词。 再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摘苹果的游戏

四个人一个小组,仔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 小男孩住在哪里?他的家离北京远吗?

2 他为什么想去天安门广场上看升旗仪式?

3 他的愿望容易实现吗?(远,没有钱,没有电脑。)

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课件出示大山,北京,告诉他们要走出大山,坐车就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再坐车到北京就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到。(理解遥远,课件展示)

他那么想去北京看升旗,可是又那么难实现,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歌呢?谁来试着读一下?

指名读

我们来听听这位阿姨是怎么读的。

指导朗读。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真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大家放松一下好不好?

我们来一起看一些北京其他的美景.

咱们这节课一直在说国旗国旗,那你们知道哪些歌唱国旗的歌曲,咱们一起来唱一下。 齐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下课。

第2篇: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语文网

作者:匿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会写“足、走”两个生字。

3、感知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并背诵读课文。

【学习难点】

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课前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句子(爬山)

1、导语:

师:小朋友们,今天丁老师带大家去玩好吗?(好)大家可不要怕困难哦,因为我们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并且在路上还会遇到很多阻碍,怕不怕?(不怕)那好,我们出发吧!(课件出现一个小孩在走山路,边走路边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排,学生需读对上头的词语才能通过)告诉、广场、升旗、北京城、天安门、小路、弯弯、多想。

2、开火车读词语

师: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扫除了障碍,让我们把这些障碍再读一读,好吗?(生读)

3、读句子:

师:真好!丁老师这里还有更难的,你们敢不敢挑战?(敢)出发!(分小组读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走了这么远的路,大家累吗?(累)可你们知道吗?文中的小朋友可不怕累呢!只要能走出大山,走再远的路他都不怕。走出大山,小男孩最想去哪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 1句话,知道妈妈先告诉我什么?(妈妈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后来,妈妈又告诉我什么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的第

二、三句话。请大家把第二句话读一读,边读的时候边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生自由读

3、生交流

⑴ 理解“遥远”。

解释“遥远”的含义(很远很远的意思)──造句──读句子。

⑵ 理解“壮观”

观看升旗仪式。──说说从图上或录像上哪里可以看出“壮观”?──读句子。

⑶ 展示资料,练习说话。

⑷ 老师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北京城。

过渡:小朋友们,北京城美吗?(美)北京不单单是美,更重要的是她是祖国妈妈的首都,谁都想去看看。那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想)是呀,文中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看看小朋友和妈妈说了什么?(生读)

4、学习最后一句话。

⑴ 学生读。

⑵ 比较句子

⑶ 看图

⑷ 自由朗读

⑸ 学生展示朗读

⑹ 全班朗读

5、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⑴ 分句背诵。

⑵ 全班背诵。

四、指导写字

导语:小朋友刚才与文中的小朋友一去看了看我们美丽的北京城,《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大家也已经会背了,真好!这课还有两个生字要认记书写,我们共同来学习,好吗?

1、出示本课的两个生字(走、足)让学生对比一下,找找它们的异同点。(他们都是平舌音,字的下半部分相同,上半部分土一样,“走”的上半部分是“土”,“足”的上半部分是“口”。

2、火眼金睛(说说这两字应怎么写才漂亮)

3、老师范写

4、学生书写

5、展示──评价

五、唱歌《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学反思】

1、在一年级的孩子眼中,上课是快乐和神奇的色彩。为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在他们心田种下爱语文的种子,我用自己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多种的手段,千方百计地“哄骗”、“鼓动”学生学习,如排除障碍;开火车朗读词语;看录像找“壮观”,唱歌等,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2、在热热闹闹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生字”教学作为重点,充分体现年级教学的特点。学生杂杂实实地读拼音、读词语、读句子。

3、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如何拿书、如何发言,如何写字都进行严格的规范。就拿语文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一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还有表达的自信。只要他们有说的意愿,我都让他们说,并注意在其间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锤炼、雕啄、训练。

4、学生要发展,应起始于教师教色的转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不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有血有肉的课堂主人。他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开发进取。因此,在课文的朗读感悟中,我倡导个性化阅读。我让学生自由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并想一想,说一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对小诗的词句的自我感悟,只要思维合理我都给予肯定。此时,课堂上众说纷纭,书声朗朗。学生想说就说,想读就读,没有整齐化一,没有“一个标准”的束缚,自由人读自由文。我口说我心,我口读我情,无拘无束,轻松活泼。学生对小诗多样化的解读,集中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和可发展的态势。

第3篇:我多想去看看

预设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天安门图片和升旗仪式录象片。

预设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学校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那场面,你见过吗?你想去看看吗?有一个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于是,他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呢?读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交流:指名读喜欢的句子,检查字音。

3、你读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别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2)理解"遥远"(从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几天的火车,与"远"比较);

(3)理解"壮观",通过观看录象理解(人多、解放军叔叔的威武„„)难怪这个小朋友要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读这句话。(提倡个性朗读)

三、再读课文,指导背诵。

1、小朋友们很会学习,读懂了课文,你认为怎样能把这篇课文读好,你就怎样读?能背诵的就背诵。(自由尝试)

2、指名朗读,评价交流。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课文。

四、练习读"我会读"中的句子。

刚才课文读得这么好,这些句子你会读吗?(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五、写一写。

指导学生写四个生字。

六、课外延伸。

1、你对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门广场上隆重的升旗仪式,还想看什么?

2、课件展示北京的图片,更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齐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预设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会写“广、升”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等。 【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1、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自由叫叫他们的名字。

出示三个笑脸,猜猜每个笑脸后面藏着哪个字。要求讲清是第几排第几个什么字。

2、复习词语:多想、告诉、小路、不能、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 指名读、带读──齐读。

二、学习

一、二两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女孩子一起读一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学生回答:

⑴ 理解“遥远”

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是呀,北京城离大山很远很远,从大山那边坐火车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北京,北京城实在太遥远了。

出示词语:(遥远)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

⑵ 山里的孩子即使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了大山,坐火车去北京还要很长时间。

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名读──齐读。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⑶ 理解“壮观”

出示词语,读词语。

北京虽然非常遥远,但它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都很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参加这个升旗仪式吧!

播放录象:升旗仪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是呀!看到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听到嘹亮的国歌声,你还想到了什么?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和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比有什么不一样? F、每天早晨,当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工人、农民、学生都注视着红旗,向我们的国旗致敬,广场上人是那么多,解放军是那么威武,这场面是多么壮观呀!你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

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我们小朋友和这位山里的孩子一样是多么渴望能亲眼看看天安门广场上那壮观的升旗仪式啊!

1、指名多生说,你想去看看吗?

2、我们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出示课题齐读: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我们小朋友真到了北京,除了去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你还想去看什么?

4、北京值得去看的地方确实很多,老师收集了一些北京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逐一出示图片,配以教师的讲解:

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万里长城、故宫、天坛、香山公园、北海公园、中央电视台

5、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⑴ 先和同桌相互读读这句话,比一比谁更能把心里的渴望读出来。

⑵ 指名读

⑶ 想读的站起来读

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齐读。

四、配乐诵读全文

多么强烈的渴望啊!让我们拿起书,把全文深情地读一读。

五、总结

过渡:我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与向往,又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片此时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

1、出示句式:北京,我想对你说。

自由说──指名说。

2、是呀,北京你真美啊。我们爱北京。

出示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风景如画,每年都吸引着数千万国内外的游客。

2008年,北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到时北京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让我们共同期盼,共同等待。让我们再一次道出我们的心声:

出示课题,读题:

⑴ 让我们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⑵ 女孩子甜甜地对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⑶ 我们一起怀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无限向往,一齐说。

六、写字

指导书写“广、升”。

第4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2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诉”等12个生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会写“会、走、北”等6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2.对,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刚才看了这么多图片,又听老师说了这么多,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有这个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

二、明确目标

1.认识“想、告、诉”等12个生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会写“会、走、北”等6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自主探究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对照生字表圈出生字读一读。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四、点拨指导

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配图,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小男孩的家在哪里?小朋友想去哪里看看?那里可以看到什么?

2.理解“弯弯的”“遥远”。

(1)读读词组:“弯弯的小路”和“遥远的北京城”。

(2)想一想:山里的孩子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走多少路才能到“遥远的北京城”?(理解“遥远”) (3)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地方也离我们很遥远。 3.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出示妈妈的话)课件出示: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4.理解“我多想去看看”。

(1)这句话连续说了两遍,抒发了小男孩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朗读时语气要坚定,读出小男孩的迫切心情,重读“多”,表达强烈愿望。

(2)“我多想去看看”为什么要说两遍呢?(说明小男孩非常想去)

5.想一想,“我”为什么想去看看。

小男孩想去北京的原因是想去看看壮观的升旗仪式,其实,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的文化古城,像北京、西安、南京等等,还有许多奇山秀水、异域风情。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看看另一个小男孩想去哪里看看。 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新疆风貌图、天山图、雪莲图等。说一说图片上的景物都是哪里的。

2.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全班齐读。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描写新疆的句子。

(1)教师提问:这段话是谁与谁的对话?“我”想去哪儿?为什么想去?

(2)新疆有这么美好的事物,同学们都想去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也想去看一看。那句话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想去看看?(课件出示文段最后一句话)

3.开火车读文段最后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迫切想去看看祖国边疆的愿望,体会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知识运用

1、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并学习填写叠词。 2.照样子,写一写。 例:(弯弯的)小路 ( )公路 ( )苹果( )雪花

六、回顾总结

1.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两个小朋友分别想去祖国的北京、天山看一看的愿望,知道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2.同学们,你们想去祖国的哪里看一看呢?和爸爸妈妈计划一次旅行,去感受祖国的美吧! 3.照样子,写一写。

我多想去北京天安门看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我多想

板书设计

2、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 天安门 升旗仪式 新疆 天山 雪莲

第5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11.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 4 个生字。

2.指导学生认识“心字底、方字旁”2 个偏旁。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4.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声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请看!课件播放“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视频。激发孩子兴趣。

师:这就是今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那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完整话来表达?

生:升旗仪式太壮观了,部队叔叔都走得太整齐了,我们国家的武器真是太先进了。

师:是呀,老师还记得你们当天看完阅兵式后是这样的。。。这样的。。。还有这样的(出示图片)太让我感动了。在家里你们就这

么激动了,更何况是在现场呢?老师真想带着你们也去北京看一看,你想吗?你想吗?你想吗?

生:想。。。想。。。想。。。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有一位山区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我多想去看看。(揭示课题)请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这里正音“看看”要读轻声)

师:同学们看这个“想”它是一个形声字,怎么能记住它呢?,(出示课件)和声音有关的是“相”,和意思有关的是“心”这个字读xiǎng,上下结构,偏旁是“心”字底。而“多想”我们要读出非常想的感觉,听老师读:我多想去看看,请同学们再把课题齐读一遍。

生:11我多想去看看(齐读课题)

二、导入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那这个大山里的小男孩为什么想去看看?他要看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102页,思考一下这首诗歌共有几句话,自已读,不跟着别人读,开始! 生:。。。。

师:这首诗歌共有几句话? 生:三句。

师:我请三位同学来分别读读这三句话?(出示课件) 生123:。。。。。

师:读得大声,响亮,真不错,文中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出示

课件)

生:妈妈和我

师:是啊,那请同学们拿出铅笔,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妈妈对我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我对妈妈说的话。

师:请一二组读妈妈读的话,三四组读“我”说的话。 生:生读。。。。 2.认读生字词

师:读得正确,通顺,非常好,同学们老师想知道你们生字新词预习得怎么样?快,自己请拼音朋友帮帮忙,拼一拼,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师:好,我请一组同学开火车来读一读,他如果读对了,大家跟着读二遍。

生:。。。。。。(正音:告诉读成轻声,这个诉是第四声,但在这个词里面我们要读轻声“告诉”请大家跟着我读告诉。请同桌相互读“告诉”。请跟身后的听课老师们读一读“告诉”)

师:现在我们去掉拼音把所有的词语响亮的都读两遍。齐! 生:。。。。。。。

师:呀,这还难不倒你们,看,我偷偷给他们挪了个地儿,你还认得吗?齐读一下吧。

生:。。。。。。

师:都读对了,真是太棒了,但是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认,你们是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它们的,让我们分享一下吧。

师:刚才我们用形声字的记忆方法学习了“想”这个字,你们来看看,还有哪个字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记住他呢?

生:旗,他是左右结构,方字旁。方表示他的形旁,其表示他的声旁。

师:你说得很完整,他能组什么词呢? 生:国旗,军旗。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字(出示“告 诉”)用什么办法来记住他们呢?

生:告字就是可以用一个迷语来记住它:一口咬掉牛尾巴。 师:啊,你是从书上看到的吗?你真是爱看书的好孩子。那个这“诉”呢?

生: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表示说话所以是言字旁+“斥”,可以组词:告诉 诉说

师:哇,你说得太好了,这样我还能整个词一起记住他读“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和告组成词这个诉字就要读成轻声,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

生:告诉

师:老师听到了,读得真好,同样是加一加的办法,这里还有哪个字能用这个好方法呢?

生:路,它是一个足+各。

师:你观察能力真强,一下就找到了,还组了这么多个好词,真不错。

师:除了这三种识字的方法,我们的老祖仙还创造了非常多的象形字,如:(出示课件“能”)最早时候的甲骨文是这样的,表示大型的动物,再看发展到后面的金文,这个字像熊字,再到我们现在的汉字,其实就是熊字去掉偏旁四点底,就是我们现在认识的这

个“能”字了,看老师给他组了几个词,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

师:从这些生字词里,老师发现了几个即要会认,又要会写的生字,他们是(出示课件)走

广

请同学们拿出小手在桌面上书空一下。

师:(边书空边讲解)走字是个象形字,演变到现在上面是个土,下面竖横撇捺。而广字我们只要记住它是点,横,竖撇。而这个升,我们要注意和“开”做比较,开的第一笔是横,而升的第一笔是短撇,注意不封口。

师:真好,生字新词藏进课文里,我们也能把它读好来。全班同学请坐好读书姿势,齐读课文。

生:。。。。。 3.课文内容指导 a.第一句

师:读得真好听,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妈妈说的话吧。请一个同学来读妈妈读的第一句话。

生读。

师:读得有模有样真好,妈妈告诉我,请把轻声读准来,告诉这个词的意思是:把话说给别人听。所以请把这个词读给同桌听听。请全班读给我听听。读给所有的听课老师们听听?

生读。

师:啊,我们听到了,你们都读对了。那这句话妈妈告诉我什么呢?

生: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师:是啊,那什么是弯弯的小路呢?你们见过吗?(出示课件)弯弯的,还能弯弯的什么呢?

生:弯弯的月牙。。。弯弯的小船。

师:你们都是一群有着丰富想像力的好孩子像这样弯弯曲曲又窄又难走的路,说明了这个小朋友要走出大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但又很向往能够走出去。来,老师来读读看。

师读。指名读,引读

师:换你们来读一读,妈妈告诉我。。。。 生读。 b.第二句

师:是啊,历尽千辛走出大山后,还要坐汽车,坐动车坐飞机才能到答北京城。这么远的路程,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生:遥远的。

师:遥远到底有多远呢?请同学们看看这张中国地图(出示地图)如果从我们福建到北京大约2000公里 驾驶汽车大约24小时飞机大约2小时25分钟,如果从云南出发要3212公里,西藏出发也要四千多公里,而新疆坐飞机至少也要四个小里。这又是汽车又是飞机的这么远到底是要去哪里呢?

生:北京城。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他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1,生2,

师:播放图得。是啊,千里迢迢来到这北京城是为了什么呢? 生:天安门广场上看升旗仪式。

师:是的,同学们,我们每周一的早上会都在操场上举行升旗

仪式,那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有什么不同呢?天安门广场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么大的广场上举行升旗仪式是什么样的?(播放升旗仪式)

师:看完了之后,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它? 生:壮观。非常壮观

师:壮观是表示场面大,景象雄伟,没错,刚才我感受到了这种非常壮观的场景。你们能来读好这句话吗?(出示课件)

生: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指名读,你来。 生:。。。。。。非常壮观。

师:谁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遍。 生:遥远的。。。。。。非常壮观。 c.第三句

师:同学们都读得有模有样,真是太棒了,同学们发现没有,我对妈妈说的话出现了两次“我多想去看看”这是想说明什么?

生:说明小男孩非常想去北京。 生:说明这件事对小男孩很重要。

师:你们说的都对,这里用了两次多想,是采用了反复的手法,表达了小男孩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急切心情。

师:北京有庄严肃立的天安门, 生:我多想去看看。。。。。 师:有古老又神秘的故宫, 生:我多想去看看。。。。。

师:有绵延上万华里的长城,有的香山红叶,还有闻名中外的颐和园。。。。。。

师:瞧个个摇头晃脑的,看来是感受到这诗歌的味道了。 师:读诗歌啊,就像唱歌一样,有轻,重,快,慢的节奏变化,这样读起来才好听,周老师还要告诉大家,读诗歌还有个讲究,是什么呢?(出示课件)看,把这个红色的字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山,观,看都是韵母an。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对的,这就是诗歌的特点,诗歌都有压韵,这首诗是压“an ”韵。那朗读的时候呀,就要把压韵字读得清楚一些,这样才有诗歌的味道呢?那我们就一起来吧。

生:。。。。。。

四.课后巩固,提升爱国精神 1.出示课件(四句话) 2.四句话在告诉我们什么? 生:。。。。 师:你们爱祖吗? 生:爱

师:那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把这四句话大声的读出来。 生读。 五.指导写字

师:刚才老师说这篇课文即要求会认,又要会写的生字有三个,刚才我们记住了它的字型,那现在我们要学着写好它。(出示课件)老师挑了其中一个字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升”独体字结果,怎么写要它呢?请一个同学来说说。

生:。。。。。 师播放课件演示。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摆好写字姿势,注意三个一,公公整整的在你语文书上这个“升”字上描一个字,写一个字。

展示学生作业,纠正笔画。 六.小结

师:学了这篇课文,老师有几个作业要留给大家,一,美美的把课文读给家长听,如果能背诵就试着背一背。二,今天教的生字,在你的生字本里公公整整的写两个。好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踏着欢快的歌声下课吧!

第6篇:11、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安溪六小刘美英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广、升”。

2、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过程:

(课前欣赏:《北京欢迎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在那优美的旋律中,我们浏览了了北京,那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还想看看北京吗?(播放课件)教师解说:这是历史悠久的万里长城;故宫又称紫禁城,以前皇帝住的地方;这是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这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这是人民大会堂;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2、激情: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北京,你们现在最想说什么? 3、导入新课:

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大山里,他也和大家一样,非常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翻开第11课,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生字先拼一拼音节,然后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读后评议。

1 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呢?

3、认读生字

同学们预习得真不错!(课件出示生字)这些是课文中的生字,请同学们用笔在诗歌中圈出这些生字,并大声练读。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 教师抽查卡片。(四人小组读一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4、识记生字 喜欢猜谜语吗?(出示:“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宝盖头下一个女”(安)。) 猜字谜让我们记住了“告、安”,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其他字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

4、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我们来比比看,谁最聪明,读得最快。

(出示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自由练读词语。

比一比:小组开小火车比赛,比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同学来挑战,谁最棒。──教师随机抽读词语。──全班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倾听课文范读(出示多媒体课件:根据两幅插图制作的课件,配有分角色朗读。)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3、回答。

出示:妈妈的话。练习读。 出示:“我”的话。练读 我多想去看看,看什么呢?

4、我们来读几句话。

出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都在北京办公、生活、处理国家大事、接见外宾。(出示地图)

出示:我国的首都是____________。 出示: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你们见过五星红旗吗?它是什么样的?(出示国旗) 出示:我国的国旗是____________。 出示: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5、只有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是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一边是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边是在国歌声中飘扬的国旗,那种庄严的场面多么激动人心啊!

2 谁能把这个山村小朋友特别想看升旗仪式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

5、同桌对读,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读读看。等会儿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最好。

6、朗读比赛。(同桌分角色读,师生评议;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全班读。)

四、写字“广、升”

1、会读书的孩子,也一定是会写字的孩子。 读一读,我们今天要写的两个字。 谁来组词?

2、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怎么写。 升,像开,但第一笔是撇,平撇。 广的横,写在横中线上面。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3、学生书写

五、课外作业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得非常棒,下节课我们继续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写其余的生字。最后,让我们再来齐读课题。

上一篇: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一篇:教育局2013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