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汉英交替传译错误分析及反思报告 ——以线上课程《中国建筑史》模拟口译实践为例

摘要:口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口头翻译。口译的标准一般为快、准、顺,即在一定时间内准确、流畅地表达出讲者的意图。但是在口译过程中,译者难免会出现表达不准确和不流畅等错误,导致讲者的意图不能准确地传达给受众。因此,研究分析口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将有助于译者了解错误频率、错误形式以及错误原因,进而通过改正错误提升口译质量,提高信息传达的有效性。笔者的汉英交替传译实践材料为清华大学在MOOC和ed X平台推出的线上课程《中国建筑史》,其主要内容为先秦至两宋明清时代的中国建筑发展历程。本次模拟交替传译选取的是课程第三讲,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建筑历史。基于错误分析理论的错误分析步骤以及梅德明教授“准确、流利”的口译标准,笔者通过自我评价和口译专业老师对任务的译后评估发现,本次汉英交替传译实践中的错误主要体现在漏译、误译以及表达不流畅三方面。具体的错误形式包括部分信息漏译、句子漏译、语法错误、词汇选用不当以及表达卡顿和折返修正等。错误原因主要归结为笔记记录及解读失误和语言外知识缺失。笔者希望通过本次口译实践一方面提高自身能力,扩展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吸引更多国内外人士对中国古建筑的关注;另一方面经由错误分析和反思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不足,降低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出错频率,提高口译质量,同时给其他译者在翻译此类材料时提供参考借鉴,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汉英交替传译;错误分析;口译质量评价;《中国建筑史》

学科专业:英语口译(专业学位)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内容

1.3 任务意义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译中实践

2.3 质量监控与译后反思

第三章 口译质量分析方法及标准

3.1 错误分析

3.2 口译质量评估标准

第四章 错误统计及案例分析

4.1 错误统计

4.2 错误案例分析

4.2.1 准确度缺失

4.2.1.1 漏译

4.2.1.2 误译

4.2.2 流畅度缺失

4.2.2.1 卡顿

4.2.2.2 重复

4.2.2.3 折返修正

第五章 实践总结

5.1 错误原因分析

5.2 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上一篇:购买行为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想象作文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