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法制工作要点

2022-04-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国企法制工作要点

2020年国企党建工作要点

2020年,XX企业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认真落实“中央企业党建巩固深化年”工作部署,深入落实集团X党建工作要求,强化红色引擎作用,深挖政治资源优势,以“党建一流”为目标,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实现2020年各项任务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1.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各项工作要求,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企业发展。

2.强化理论武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龙头作用,加强中心组学习。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政治学习、集中培训等,加强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理论武装。党委理论中心组每两个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学习研讨,全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0天。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32学时,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党支部书记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56学时。全体党员“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每日不低于25分。

3.强化培训教育。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坚持集中轮训制度,各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轮训,新任党务工作者半年内完成任职培训,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和转正后1年内要各参加1次集中培训。

4.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抓好整改落实“回头看”,对“问题清单”中的各项任务进行逐一梳理,对整治不彻底、成效不好、职工群众不满意的及时补课,推动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形成主题教育长效机制。

5.强化“两学一做”平台管理及应用。及时、准确录入组织生活信息,适时维护组织机构、换届选举、发展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信息,月度党建平台学习、履责、组织生活等任务完成率和党建信息录入率达到100%,实现100分,全面提高党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应用质量。

二、强化组织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

1.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立完善选拔任用体系,落实国企领导人员“二十字”要求,把政治过硬作为硬标准,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坚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领导权和重要干部管理权,严格干部选拔考核流程,培养素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完善竞聘上岗机制,真正把优秀人才放到合适岗位上,激励各级干部巧干实干敢干,努力建设一个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

2.着力培育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青年员工竞升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力度,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全面激发人才活力。深入开展素质提升工程,重视班组长、团员青年、女职工的素质提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员工感恩企业、扎根企业、干事创业。

3.以加强党的建设激发实干精神。面对十分繁重的2020年工作任务,必须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构建“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旗帜鲜明地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对不担当、不干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干部,坚决采取组织措施调下去。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向诬告者“亮剑”,推动形成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党的建设引领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1.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国有企业党建会精神,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党的领导融入X企业治理各环节。完善X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实施重大决策事项清单化管理,严格规范议事内容和程序。

2.建立健全党建制度体系,筑牢基层党建基石。指导各党支部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形成以议事决策、积分管理、组织生活、党员教育、党内关怀帮扶等为重点的党建制度体系。加大制度宣贯力度,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坚决维护制度权威。以制度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在思想引领、系统谋划、体制机制、载体建设、考核评价上的全方位、立体化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汇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3.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攻坚克难,推动完成重点工程、重大任务。以“中央企业党建巩固深化年”为契机,以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促进为重点,坚持抓党建从生产经营入手,抓生产经营从党建出发,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确保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以党建引领带动价值创造,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先锋队等创先争优活动,为企业发展解难题、保安全、提产量、增效益,努力完成2020年X的奋斗目标,坚决打赢“扭亏增盈提质增效”攻坚战。

4.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执行工作汇报制度,党组织负责人述职考核评议制度,党委委员“一岗双责”抓党建责任制,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等,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X企业党委每年至少向公司党委作1次党建工作情况报告,每半年向公司党委专题汇报1次意识形态工作,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X企业党委负责人每年向公司党委进行述职,每年组织1次基层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评议;X企业党委委员每半年向党委汇报1次履行“一岗双责”抓党建情况,每半年至少听取1次分管部门党建工作汇报,每年至少为分管部门讲1次党课,每年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不少于2次,并开展谈心谈话,至少讲1次党课。

四、遵循五项原则,发挥党组织三大作用。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X企业党委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遵循五项原则,贯彻党章要求,对党组织工作做出全面规范。

五项原则:一是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二是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三是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和人才队伍;四是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突出党支部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五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体现企业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1.充分发挥党委引领作用。以压实责任为根本,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完善细化责任清单。提升党建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加强支部党建考核评价,加大追责问责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2.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四同步、四对接”,持续规范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确保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制度,确保应换必换。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坚持“抓党建从工作入手、抓工作从党建出发”,持续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建设“一个支部一个品牌”的标准化党支部为抓手,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经常、档案齐备、作用突出“六条标准”,深化品牌支部创建工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有生机活力,锻造真正坚强的战斗堡垒。

3.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管理为对象,以《党员积分管理办法》为抓手,完善工作机制,从党的纪律、党员义务、岗位建功、组织生活、政治学习等多个维度深抓党员日常管理,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推进党的各项工作从有形向有效转变。

五、增强政治定力,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1.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抓好“两个责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集团党组、纪检监察组和公司党委、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要求,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两个责任”同向发力,支持纪委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职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加强纪律建设。坚持把纪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X企业经营发展等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每年召开研究关于纪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党委会议不少于2次。X企业党委及主要领导每半年听取一次纪委的工作汇报,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经常与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开展党风廉政谈话。X企业党委要督促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经常性、针对性到分管部门调研,对党风廉政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约谈。要加强选人用人廉洁情况的考察,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前书面征求纪委意见,廉政意见回复率100%。

3.加强作风建设。持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两级集团“四十六条”要求和“四个一律不得”要求。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营造崇廉、尚廉的氛围。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讲一次廉政党课,中层以上干部受教育面达100%。每年组织1-2次廉政文化建设主题活动,活动要有组织、有措施、有成效。紧盯“四风”新动向,对评先树优奖金、职工福利等发放情况及时跟踪落实,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持续深化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为X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1.把握舆论导向,持续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X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方向正确、导向鲜明、基调昂扬。围绕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持续提升新闻宣传质量,每月确定一个宣传主题,确定一个宣传重点,推进新闻宣传工作进入集团公司前列,进一步讲述X企业好故事,传播X企业好声音,展示X企业好形象,切切实实做好“外树良好形象、内寓良好文化”的工作。

2.加强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宣传贯彻两级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规范应用集团视觉识别系统。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道德讲堂等,树立和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七、发挥统战和群团组织的作用,服务企业改革发展。

1.切实抓好统战和群团工作。X企业每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统战、工会、团青工作,每半年听取一次专题汇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积极建言献策。

2.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构建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开展员工素质提升活动,加强民主管理,了解职工诉求,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让员工事业有成就、权益有保障;深入实施惠民工程,健全完善困难职工精准帮扶机制,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让员工辛劳有收获、生活有尊严;组织劳动技能竞赛和群众性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让员工有归属感、幸福感,共享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3.坚持党建带团建。健全共青团组织体系和制度保障,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搭建青年成长成才平台,推进落实青年人才培养工程,持续开展青年营、青年大讲堂活动,深入开展青年安全示范岗、青年安全责任区、质量监督岗的创建,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凝聚和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建功新时代。

第二篇:国企党建工作要点1

20xx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公司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确保党的组织健全完善,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规范,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为做强做优做大公司提供坚强保证。

一、抓好理论武装,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公司党组《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方案》,推进中央精神和上级党组新要求、新部署落实落地。

2.发挥两级中心组学习引领作用。严格执行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计划。把“两学一做”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学、带头做,当好表率。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公司实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创新学习方式,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建立研讨式学习模式,重视学前调研,提高发言质量,增强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3.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性工程,履行主体责任,抓常抓细抓长。把思想教育作为第一的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改造自己,高思想政治觉悟。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把“两学一做”纳入“三会一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巩固“两学一做”成果,制定实施公司“三会一课”规范性指导意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深化“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党组织生活创新优秀案例评比”活动,宣传推广优秀成果案例,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

4.加强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公司党校和各级培训机构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落实公司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培训,分层分级开展党员轮训。通过微信、微博、微视频、手机APP等载体和平台,扩大公司党员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核心作用

5.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基层党委工作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研究讨论党建和改革发展等重大事项,对议定事项分解责任、严格监督、推进落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结合党建调研、考核,检查各单位《党委议事规则》、各级党组织参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严格落实《公司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清单》,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坚持党的领导,从严从实加强党的建设。

6.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公司和各单位党建工作领导机构,完善组织领导体系。通过党建工作例会等载体,健全大党建工作机制,增强党群各部门工作协调配合能力,推进公司党组加强党的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加强对日常工作落实情况的考核和检查力度,确保党建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持续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落实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制度,修订完善公司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开展党建工作综合考评,推进党建工作考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具有公司特色的党建工作研究机制,做好典型经验的推广应用。

7.健全党内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党委工作规则》、《基层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管理办法》、《党支部工作规则》、《党建工作责任制》、《研究制定党建工作责任书制度》、《党委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年度党建工作制度》、《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党建工作分析例会制度》、《党建工作对标考评制度》等9项制度,清理规范公司党内“十项”工作制度,印发公司党建工作制度,加强制度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举办党支部书记和政工干部培训班,开展党建制度培训。制定公司关于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党费管理工作。汇编十九大以来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和文件,深入学习宣贯各项工作要求。

三、突出组织建设,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

8.做好公司党组改党委工作。落实《公司成立党委、纪委暨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方案》,做好党员代表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组织开好公司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确保公司党组改设党委工作圆满完成。党组改设党委完成后及时理顺公司系统党组织关系。各单位要认真做好代表选举和“两委”委员候选人的酝酿推荐等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公司第X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

9.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深入开展“XX先锋党支部”达标创优工作,按照“五个一”标准,定期开展支部达标创优检查,进一步增强党支部战斗力。加强党小组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工作要求,确保党小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10.加强党员队伍管理。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合格党员标准,探索开展“党员量化评价”工作,纳入党员民主评议,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肃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加强一线分散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流动党员、聘用员工党员管理,确保每名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和各项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结合“七一”等重大节日活动,关怀慰问困难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及时了解基层困难党员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工作生活困难,让党员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国企党建工作要点2

2020年,XX企业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认真落实“中央企业党建巩固深化年”工作部署,深入落实集团X党建工作要求,强化红色引擎作用,深挖政治资源优势,以“党建一流”为目标,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实现2020年各项任务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1.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各项工作要求,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企业发展。

2.强化理论武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龙头作用,加强中心组学习。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政治学习、集中培训等,加强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理论武装。党委理论中心组每两个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学习研讨,全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0天。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32学时,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党支部书记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56学时。全体党员“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每日不低于25分。

3.强化培训教育。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坚持集中轮训制度,各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轮训,新任党务工作者半年内完成任职培训,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和转正后1年内要各参加1次集中培训。

4.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建立“XX、XX”制度,抓好整改落实“回头看”,对“问题清单”中的各项任务进行逐一梳理,对整治不彻底、成效不好、职工群众不满意的及时补课,推动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形成主题教育长效机制。

5.强化“两学一做”平台管理及应用。及时、准确录入组织生活信息,适时维护组织机构、换届选举、发展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信息,月度党建平台学习、履责、组织生活等任务完成率和党建信息录入率达到100%,实现100分,全面提高党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应用质量。

二、强化组织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

1.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立完善选拔任用体系,落实国企领导人员“二十字”要求,把政治过硬作为硬标准,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坚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领导权和重要干部管理权,严格干部选拔考核流程,培养素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完善竞聘上岗机制,真正把优秀人才放到合适岗位上,激励各级干部巧干实干敢干,努力建设一个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

2.着力培育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青年员工竞升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力度,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全面激发人才活力。深入开展素质提升工程,重视班组长、团员青年、女职工的素质提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员工感恩企业、扎根企业、干事创业。

3.以加强党的建设激发实干精神。面对十分繁重的2020年工作任务,必须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构建“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旗帜鲜明地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对不担当、不干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干部,坚决采取组织措施调下去。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向诬告者“亮剑”,推动形成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党的建设引领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1.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国有企业党建会精神,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党的领导融入X企业治理各环节。完善X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实施重大决策事项清单化管理,严格规范议事内容和程序。

国企党建工作要点3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现阶段企业改革新形势之下,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企业党组织究竟以何种方式来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出党组织在企业生产与经营之中的政治作用,为当前党组织所应着重考虑的话题。对此,就应积极研究与思考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方式,努力肩负起这个责任,从而推动企业获得长远健康发展。

一、前言

在新任务下,若想做好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那么则应精准把握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内容,坚持党的领导,以求真务实,努力创新的态度,严谨开展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确保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质量,这样才能够在根源上强化国有企业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水平,最终使企业能够获得壮大发展。本文以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原则分析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与思考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策略。

二、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原则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实施原则主要包括服务经营原则,实事求是原则以及创新发展原则。在开展企业党建工作时,务必要始终坚持上述原则,这样才利于增强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成效,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原则,主要内容体现如下:

其一,服务经营原则。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应服务于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企业应及时转变思想,科学处理好业务和政治这两种工作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认知到业务工作为衡量政治工作开展优或劣的重要标准,也为政治工作开展的最终归宿,所以说,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务必要以企业的相关工作为重点,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并找到切入点,融合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从而满足新形势下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迫切要求。

其二,实事求是原则。企业在生产与经营期间,极易产生思想问题,而若想良好解决思想问题,那么则应善于解决实际所存在的问题。对此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解决企业经营发展期间所存在的问题。再者还应善于指导,重视探究事物所存在的一般规律,主动去解除矛盾,并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期间,多加去总结经验与规律,以增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成效。

第三篇:法制工作要点

关于印发《2011年交通系统普法 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

现将《2011年交通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你 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1 交通系统201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启动年,2011年我县交通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精神,着眼于强化我县交通系统法制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完善法制,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执法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执法队伍的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 建设。

一、全面启动“十二五”依法治理和“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根据中、省、市、县“六五”普法规划制定本单位“六五”普法规划。各单位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制定切实推进依法治交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使依法治交创建活动有目的、有标准、有步骤、可操作地开展,全面提升各级交通干部群众和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治交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六五”普法启动工作。各单位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切实可行的“六五”普法规划,召开“六五”普法动员会议,使普法工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3、加强“六五”普法的社会宣传。通过广播、宣传展

2 板、宣传标语、宣传手册等多种传媒,运用多种宣传方式,使“六五”普法的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深入交通系统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角落,为“六五”普法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继续挂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深入开展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广大交通人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2、突出宣传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公路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维权、信访、投诉、调解、诉讼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依法治交,深入开展“法治交通”创建活动

1、根据中、省、市、县“六五”普法规划要求,积极探索党组依法执政的有效实现方式,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依法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2、深入推进依法治交,全面贯彻学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

3 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宣传教育,全面开展“法制交通”创建活动。各单位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制定能切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各级交通干部和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3、开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寻求新的载体,创新普法形势,结合交通法制工作,开展有声势、有影响和丰富多彩的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并组织好“

12、4”法制宣传日活动。

4、要落实好依法行政情况统计制度。每月对本单位依法决策、规范性文件审核制定、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应诉进行统计上报,动态掌握依法行政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对执法统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逐级上报,研究解决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和共性的问题,各单位依法行政工作的新动态、新举措、新经验,依法行政示范点创进和个人典型材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以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等要及时报告。

5、组织开展“法治交通”创建“六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交通执法比武活动,开展一次执法文书评比活动,开展一期交通执法培训,开展一次依法行政知识竞赛,开展一次集中交通法规宣传,评比表彰一批文明执法示范单位和文明执法标兵”。各单位要积极参与,组织好练兵活动。

4

6、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执法人员培训和“六五”普法工作,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法制政府部门建设的意见》,做好制度建设、规范执法、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

四、制定并启动实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

1、研究制定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以提高素质、完善保障入手,提出执法队伍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2、贯彻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实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升计划,对全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分类培训。进一步推进统一交通运输执法形象工作,加大力度推广文明执法、礼貌执法。实行执法人员信息动态管理。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交通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实行执法人员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库,坚持一年一审,及时对持证人员进行清理和调整,将不在执法岗位的人员证件注销或收回,适时掌握人员动态。建立健全在岗培训制度,开展灵活多样的岗位培训;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执法证年审法律知识考核;确保在岗执法人员更新执法知识培训达到规定要求。

4、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进一步深化

5 执法作风整顿工作,彻底整顿在行政执法中少数人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恶劣作风和“冷、横、硬”的工作态度,切实解决行政执法中不公正、不文明、不规范、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对粗暴执法、野蛮执法的一律先停止执法,再严肃处理,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坚决调离执法岗位。积极开展文明执法活动,结合便民利民和公正公平的主题,各单位要有针对性推出本单位的文明措施。

5、推进政务公开,实现阳光政务。各单位要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宣传,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建立健全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指定机构负责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理顺内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权限,做好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的编制、修订工作。要健全本单位信息公开的发布机制,加快本单位岗站信息的维护和更新,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载体。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定期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要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信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6、加强制度约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贯彻执行《行政许可证》,认真履行行政审批职责,做到审批主体合法、审批程序合法、审批制度完善、审批结果公开。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和该取消的一

6 律取消、该调整的必须调整的要求,对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及设立依据进一步进行清理。对已取消、调整的审批项目要加大落实力度,防止出现以备案、核准等名义进行变相审批;对保留项目要明确实施条件、审批程序和时限要求,完善各环节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要积极推进行政许可网上审批,方便当事人,努力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完善“一门受理、统筹协调、规范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方式,加快推进行政审批综合办公。

7、加强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执行交通运输部《交通行政执法风纪》、《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交通行政执法检查行为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等5个交通行政执法规范,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执法用语和执法文书。全面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着力解决执法随意性大的问题,全面规范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全面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核把关和备案审查工作,落实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定期清理。健全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通过上级管理机关、行政相关人以及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加大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监督力度,重点监督检查许可的不许可、乱许可、许可后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以及乱用自由裁量权、不规范执法、野蛮粗暴执法等问题,促进执法队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7

8、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职能,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把争议化解在系统内部。完善行政复议告知、调查、听证、统计、定期报告、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等制度。推进公开办案、“阳光复议”,保障申请人行政复议参与权。提升复议效果,做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结合行政复议工作实施,着力规范信访案件复查(复核)审核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四、加强基础建设,推进依法治理工作

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机构建设。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领导小组及法建办的工作职能职责和机制,完善工作职责。加强依法治理工作,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建立和完善依法治理工作横向联合、上下联动的工作网络,整合资源。要加大专兼职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力度,积极倡导和推进法制宣传志愿者活动,稳步拓展法制宣传教育阵地。

附:梨树县法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主题词:普法 交通 依法治理 2011年 工作要点

抄送:市交运局,县委办,县府办,县人大法工委,县法建办,县法制办;存档。

梨树县交通运输局 2011年5月26日印制

第四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一、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认识

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搞好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非常意义。做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校园为重要目标;是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确保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发展教育民主,推进依法治教和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我们要站在法制和发展的高度,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结合实际,切实开展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不断推进校务公开,进一步提高教育执法水平

随着教育民主化、法制化的发展,必须加强校务公开制度的建设,推行校务公开,不断增强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重大事项的透明度,实施教育阳光行政。《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如何处理与社会、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应对教育管理中的事件,需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执法水平。

2、不断提高法制教育活动效果,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法制教育

青少年是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我们要把法制教育放到重要的工作位置,全面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保证学校法制教育的时空和效果。不断提高法制教育课的教育效果,发挥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等,大力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规范日常行为。进一步发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作用,每学期安排一到二次法制讲座,切实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确保无在校生违法犯罪事件。要加强法制课的教育研究和指导,定期组织研讨交流。

3、加强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干部教师依法施教水平

教师是依法施教的主体,必须不断提高法制教育水平,要通过培训、学习、参观、交流、考核、检查等多种形式,促使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主要学习《普法读本》,重点宣传《民法》、《刑法》、《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突出宣传民主宪政理念,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关于民主法律建设理论和新颁布法律、法规,要组织师生学习全国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好领导干部、教师的学法,建立和完善学法制度,努力形成领导干部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与专题法制讲座相结合的学法机制。

4、抓好有利时机,组织好法制宣传月和各种法制宣传日活动。

要不断巩固现有法制宣传阵地,努力开辟新的法制宣传项目。建立专门的宣传阵地,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的社会影响力。要利用法制宣传月、法制宣传日和农村传统节日,组织教育宣传下社区、下乡村活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三、加强领导,为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要不断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做到校级领导分管,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直接抓,党支部宣传委员、教导处等具体抓,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学校努力为法制教育开展提高条件,不断提高广大法制宣传教育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指导和督促考核,确保我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成效。

第五篇:国企审计注意要点

近年来,随着企业转改制工作的全面实施,我市国有企业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工业制造领域,国有资本基本退出,民营及外资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也呈现国退民进的局面。与此同时,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而相继组建了一批国有控股公司,这些公司的经营业务包括:投资、融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作为城市公共事业出资者的身份对相关企业进行管理。

一、审计对象

随着国有资本结构的战略调整,我们的审计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性企业,包括一般竞争性行业和公共事业或基础行业。前者目前所占比重已很低,且仍有下降趋势;后者则包括水电气公共交通、市政建设等,目前以国有资本为主。另一类是非经营性企业,主要为国有资本全资公司,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和宏观性,业务以投、融资为主,鉴于它们在全市国有资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此类国有企业作为审计对象,对审计内容及方法做一探讨。

(一)财务基本面的审计

财务基本面的审计包括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方面的总体审计,主要目标是掌握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也是审计的最基本目标。

1.对企业资产方面的审计。资产审计的重点是应收款项、各类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内容。对于国有资本投入形成的各项资产,应与政府有关批文核对,核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并重点关注其用途;

加强对销货款的审计,防止呆坏账;针对少数企业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加大对实物资产审计的力度。

2.对企业负债方面的审计。首先应将主要重点放在应付账款及预付账款上,通过对有关单位相互核对,查明是否是真正的负债。其次,审核融资形成的长短期借款或其他债务,并与有关合同,文件核对,重点关注还款来源,评价其偿债能力。最后,还要关注有无担保或诉讼形成的或有负债及其他潜在损失。

3.对企业损益方面的审计。主要审核损益计算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在审计过程中,应根据企业经营的特点,重点审查企业各项收入是否据实及时入账,有无隐匿截留收入等,是否乱摊成本费用或人为调节成本费用,造成虚盈或虚亏等问题。特别是各项租赁、转让收入是否依照合同及时足额确认,相关税金是否及时足额计缴。

通过以上对财务基本面的审计,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点:

1.企业至审计日净资产状况及其构成,即企业有多少“家底”;

2.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并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长短期偿债能力作出评价;

3.企业收入构成及比重,重点是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4.企业基本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查明是否存在重大违规事项或不规范的财务处理。

(二)重点内容的审计

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内容的不断深化,审计不能仅仅拘泥

于财政财务核算流程的框架内,而要向业务流程、制度执行审计和决策管理审计转变,因此审计要以制度健全化、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责任明确化为基准点,打破“就账看账”的传统做法,向管理、制度追踪问效。

1.企业内部控制情况。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措施及程序。内部控制涉及到一个单位的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购销业务管理、重大投资和资产处理等各个方面,鉴于我们审计对象的特点,本文重点关注企业治理结构,授权审批程序,会计控制,风险控制等内容。

主要思路:一是了解企业治理结构,是否存在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关注企业从上而下对企业制度和规则的遵循程度,防止管理决策中的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二是关注授权审批程序,对办理常规性的经济业务和非常规性交易事项(比如,重大的投资决策、筹资行为、资本支出、股票或债券发行等)的授权状况。三是关注企业的财务制度,会计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会计人员职务分离和岗位责任制。四是了解企业是否在重要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尤其对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信用风险、合同风险等是否予以充分估计。

主要做法:一是充分了解企业组织体系和管理架构,企业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是否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是否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其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是否推行高层领导职位不相容

制度,杜绝高层人员交叉任职;查看企业章程、董事会会议记录,企业经营会议纪要等了解企业各层是否各司其职,重大经营决策是否经集体讨论,是否上报董事会批准或经股东会议审议。二是关注企业业务流程,是否层层授权,且每一层在办理经济业务时的权限、条件和有关责任是否明文规定并严格执行,防止下级人员越权办理导致重大事项不上报,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三是查看企业财务制度,关注在制度层面是否存在重大缺陷,重大经济业务是否经财务审核监督;财务收支是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审核财务支出有无虚报冒领,有无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等问题。四是关注风险预警与识别机制,查看风险评估、分析报告,重点关注企业财务结构、筹资结构、筹资金额及期限、筹资成本、偿还计划,判断负债水平是否适当及偿债能力是否有保障;无论是债权股权投资还是长短期投资,企业是否都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根据项目和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是否制定应对风险的措施;是否制定客户信用评估体系,确定信用授权标准,规定信用审批程序,进行信用实时跟踪;是否建立合同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监督和违约措施的控制程序,防止因发生法律纠纷而导致的企业诉讼。

2.长期投资及收益情况

对外长期投资在本市几大国有企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投资领域涉及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风险投资、创业担保、高新技术产业等,其收益情况与国有企业自身经济利益息息相关。我们的审计思路如下:一是关注企业投资决策形成机制,在提议、论证、批准、资金筹集和

投入等各个环节上是否存在个别领导“拍脑门”决策的情况,防止投资决策在一开始就“做功课”不扎实,隐患重重;二是关注企业对外投资的日常管理、监督状况,如何对不同的被投资企业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对持续亏损企业有何应对措施;三是关注投资企业的损益情况,其账面盈亏是否真实准确,关注投资企业的分红政策,以及按照不同方法核算的投资收益的确认情况等,防止少确认或不确认收益来转移资产,多确认或提前确认后期收益来虚增效益。

主要做法:一是审核投资策划书是否细致、完整,该投资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地方发展规划,是否有专家参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经集体讨论,是否依法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是否有财务部门从财务核算、企业整体资本结构、资金筹措、产权界定等方面进行论证,是否对年收益情况、投资回报率和投资回收期进行预估,对潜在风险是否有足够认识并有应对措施。二是查看投资明细帐,分析投资资金到位情况;观察管理部门及人员是否专业,对被投资企业是否恰当分类并采取对应的投资管理办法;对全资或控股企业是否参与其重大经营决策,尤其是大额投资的高风险企业是否获得一定的财政支持、技术支持与政策支持,对此类企业的成长性与高风险性是否有充分的调研,防止向不具备发展前景的高风险企业投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检查是否定期提供对长期投资项目的投资情况分析报告,对追加投资资金是否有严格的审批程序,特别注意有无向亏损项目继续投资的情况。三是查看历年投资收益情况,可根据被投资企业损益情况计算出应确认收益数,分析其稳定性、一致性;了解企业对长期未分配

利润的投资项目所作的原因分析及制定的措施,必要时可函证被投资企业或进行实地调查,注意核查是否有故意隐瞒、转移投资收入的情况。

3.企业创造效益情况

企业创造效益包括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经济效益主要指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社会效益是指企业的经济活动在社会领域的效益,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去考察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及产生的效益。经济效益一般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用一些具体指标来衡量,但过多强调经济效益,很容易导致企业的短视行为,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和利润刺激。通过大力推进社会效益审计,提示并报告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可以把企业纳入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督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得到调整,克服企业行为短期化和掠夺式经营。国有企业作为主导国家或地方发展命脉的经济实体,在努力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实现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的协调一致。

主要审计思路:分析企业性质,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对营利性企业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核并重,对非营利性企业则更偏重对其社会效益的考核;

主要做法:在考核经济效益方面,一是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二是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三是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

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社会效益可通过以下几方面综合考量:一是是否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并能使消费者满意;二是是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或者有效地帮助人民就业、创业;三是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并执行地方政策条例,在承担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家和地方实力或影响方面有哪些贡献。也可参照国资部门确定的指标,与企业达成情况做对比。

三、国有企业审计的几点体会

(一)审计前全面收集信息,制定恰当的审计方案

开展审前调查时,注重全面收集与审计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一是从国资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了解本市国有资产整体布局,了解被审单位职责,生产经营概况,考核指标等。二是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组织结构、控制制度(监管体系)、经济运营以及重大经营或投资决策执行情况、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三是通过查阅以前的审计档案及其他资料,了解以前年度对该企业审计情况以及对问题的整改情况等,进一步确定本次审计重点。四是在此基础上,细化审计方案,明确分工,协调相关工作,做到控制审计质量于审计方案之中。

(二)审计时注重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开展审计工作时,首先要改变以往“坐下来看账”的习惯做法,向

管理、制度、决策等领域延伸审计触角。不仅审核财务数据,更要注重对非财务资料的审计,加强综合分析,挖掘审计深度。二是要从整体把握企业的运作模式,检查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及遵循情况,关注资产负债的来源和增减变化,掌握资产保值增值和管理运作情况,关注偿债能力和债务风险。三是要突出重点,对占比较大的资产、负债和损益项目作重点分析,对重大的经营事项追根究底。四是根据所属下级企业资产规模、产品以及效益对上级企业贡献度,选取部分下级企业进行调查,多层次地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注重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充分利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采集转换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收集整理被审计单位业务数据,根据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间的联系,通过对关键字段的查询、筛选和审计分析,从中发现问题线索和疑点,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篇:国企员工持股操作要点

员工持股操作要点 | 国企改革放大镜

员工持股最早起源于美国财政部长阿尔伯特·盖莱丁,他认为“国家的民主,不仅应包括政治民主,还要包括经济民主。”因此在1797年卸任之后,他在自己的玻璃厂推行员工持股制度,促进了公司经济效益。1956年,美国的政治经济学家路易斯·凯尔索正式提出“二元经济学”理论,认为“员工持股代表民主的资本主义”,从理论上界定了员工持股的概念,标志着员工持股正式成型。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司法部门予以政策支持,员工持股开始盛行。

学者们普遍认为员工持股通过使员工获得企业增值收益,激发其股东意识,进而促进员工以“主人”的身份在企业内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员工持股又被称为“金手铐”,能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员工持股还意味着股权的适度开放和分散,这些持有股份的员工基于股东身份,产生股权意识和股东责任,对公司的发展和管理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促进企业优化经营,避免“一人责任制”的风险。

通过观察我国部分上市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前后的净利润增速,正略咨询认为员工持股对企业效益有正向促进作用,与国企混改目标高度一致。

图1:部分上市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前后效益对比

数据来源:民生证券,正略咨询分析

然而,员工持股涉及到企业内部许多重要人员的利益,过程复杂、风险系数高,操作不当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企业内部不公平甚至引发股权纷争。在混改的大背景下,员工持股关系到国企能不能获得内部人员的支持,决定了国企混改的成败。正略咨询结合相关政策要求和大量国企员工持股案例的基础上,认为国企应综合考虑九个要素,包括激励对象、激励额度、授予价格、时间周期、股份来源、出资方式、持股方式、管理模式和退出机制。在九个要素全部处理得当的情况下,员工持股才能激励员工、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图2:员工持股“九要素”操作模型

图2:员工持股“九要素”操作模型

01

要素一:激励对象

选择激励对象的重点在于设置筛选条件。筛选条件要做到:有甄别度;公平公正;合理流动。有甄别度指设置的条件要能筛选出来企业内少部分人,避免出现股权过于集中或全员持股、平均持股、大锅饭等现象;公平公正指持股员工身份应符合政策中要求的“在关键岗位工作并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合理流动指持股人身份不能固定在某一部分人身上,要通过设置股份交易方案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保证人员的轮换。

需要考虑到的政策包括但不限于:

1、企业中特定人员不允许持股。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允许持股;外部董事(包含独立董事)、监事(含职工代表监事)不允许持股;直系亲属多人在同一企业时,只能一人持股;

2、不允许上持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及其各级子企业改制,经国资监管机构或集团公司批准,职工可投资参与本企业改制,确有必要的,也可持有上一级改制企业股权,但不得直接或间接持有本企业所出资各级子企业、参股企业及本集团公司所出资其他企业股权;

3、不允许左持右。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鼓励辅业企业的职工持有改制企业股权,但国有企业主业企业的职工不得持有辅业企业股权;

4、参与持股人员应为在关键岗位工作并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且与本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5、未上市的国有企业,股东大会人数不得超过200人。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照历史贡献、未来贡献、职务重要性三个角度建立模型,分别选择司龄、以往业绩、能力、经验、态度、岗位重要度差异系数等参数进行岗位评估,股随岗动,进而确定公司重要人员作为激励对象。

案例分析:

某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员工持股进行混改

挑战:国有科学院经营多年,员工活性降低且流失严重,效率低下。

方案:制定“核心骨干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模式进行混改。将员工股分为岗位股(管理者强制购买)、职级股(自愿购买)、司龄股(自愿购买);通过建立岗位矩阵,同时辅以身份、职级、司龄等多项条件筛选持股员工,最终确定104名持股人员,共同拥有企业的15%股权;员工可以自筹资金购买、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持股,其中技术入股需要有规定的证书和估值;管理者持股是普通员工的8倍;持股3年内不得转让。同时,还制定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为后续新进符合条件的人员持股预留空间。改制后,员工人数上涨,工作积极性大增,于2017年上市。

经验总结:通过员工持股的方式进行混改,引导团队建立一致的价值观,为混改成功奠定群众基础;同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绩效模式,形成清晰的岗位矩阵确立持股人员,避免争议。

02

要素二:激励额度

设置员工持股激励额度需要考虑总量和各量。按照政策规定“员工持股比例应结合企业规模、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确定。员工持股总量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单一员工持股比例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1%。”虽然设置了上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企依然面临设置具体持股比例的问题。

正略咨询建议,在考虑持股总量时结合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决定。一般来说,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企业在最初发展阶段,企业资产价格不高,为了留住人才会设置较大的持股比例,一般在25%左右;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则相对较少在5%左右;上市公司相比于非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比例较低,一般不超过3%,主要因为其股权结构丰富,股民持有了相当一部分股权。

图3:部分非上市国企员工持股数据整理

数据来源:《国企改革探索与实践》系列丛书,网络公开资料,正略咨询分析

图4:2015年-2017年上市国企员工持股数据整理

数据来源:民生证券,正略咨询分析

考虑个体量时,采取“以岗定股”的策略,结合企业战略目标,构建岗位矩阵,参照岗位重要程度分配不同额度的股份;同时也要考虑薪酬系数、人才价值系数、考核系数、司龄系数等等;最后征求员工意见,适量调节。员工持股各量影响因素较多,建议一企一策,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03

要素三:授予价格

确定员工入股价格要考虑员工持股总量、员工薪酬水平、员工知识产权申请情况、与战略投资者入股价格的关系等诸多因素。按照政策要求,“在员工入股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对试点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员工入股价格不得低于经核准或备案的每股净资产评估值。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员工入股价格按证券监管有关规定确定。”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防止股权投机交易,上市国企经常以股票市值、非上市国企经常以市场评估价值为基准确定员工持股授予价格,并与战略投资者“同股同价”、“同股同权”。

案例分析:

杭州新天地核心管理团队在前海人寿进行增资扩股的同时增资持股,即员工持股定价也为在产交所挂牌的股权成交单价。

根据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并经杭州市国资委核准的《杭州杭州新天地有限公司拟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坤元评报(2015)519号),杭州新天地评估净资产价值为191,868万元,实收注册资本为50,000万元,因此挂牌转让的73.90%股权计36,950万元对应净资产评估价值为141,790.45万元,故股权转让挂牌起价人民币141,800万元,最终前海人寿以141900万元成功竞得,所以前海人寿对杭州新天地进行增资扩股的价格为3.84元/计价单位(141900万元—36950万元),员工持股定价亦为3.84元/计价单位。

04

要素四:时间周期

设置封锁期首先是为了切实达到员工激励和“金手铐”的作用,连接员工与企业组成命运共同体;其次是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避免员工与其它投资者进行非正常交易,造成股权失控的后果。

按照政策规定:

1、员工持股应设定不少于36个月的锁定期;

2、企业上市前持股的员工,不得在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时转让股份,并应承诺自上市之日起不少于36个月的锁定期,锁定期满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可转让股份不得高于所持股份总数的25%。

05

要素五:股份来源

政策规定,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应以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的方式进行,遵循“存量不动、只动增量”的原则,在避免转让存量国有资本的前提下,丰富持股结构。

图5:员工持股股份来源

06

要素六:出资方式

持股员工必须保证出资真实性,实现个人与企业风险共担,否则起不到激励员工的效用。按照政策规定:

试点企业、国有股东不得向员工无偿赠与股份,不得提供垫资、担保、借贷等财务资助;

持股员工不得接受与试点企业有生产经营业务往来的其他企业的借款或融资帮助;

持股员工可以现金出资(自筹)、科技成果出资两种方式持股。 实际操作过程中现金(自筹)出资的可以按照一次性出资或分次缴纳的方式;以科技成果出资的应提供所有权属证明并办理转移手续,一般常用于国有科研院所等单位。

07

要素七:持股方式

政策规定:“持股员工可以个人名义直接持股,也可通过公司制企业、合伙制企业、资产管理计划等持股平台持有股权。通过资产管理计划方式持股的,不得使用杠杆融资。持股平台不得从事除持股以外的任何经营活动。”

实际操作中非上市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多采用成立有限合伙企业间接持股,避免承担无限连带风险;也减少了股东人数,满足“非上市企业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的限制”,同时便于持股人管理。上市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多采用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持股,通过在二级市场购股或参与增发,统一委托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案例分析:

2017年5月中国电器院完成员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骨干员工持股比例22%。操作时,450名持股员工并不直接持有企业股份而是通过成立合伙公司,再以合伙公司的名义去持有中国电器院22%的股份,每年薪酬绩效评定后进行股份调整只在合伙公司内进行,这样既保证中国电器院持股结构稳定,也能保证员工之间合理的股份流动,使员工与企业的“绑定”既灵活又稳定。

参与持股计划后,中国电器院的员工年流失率从10%下降到4%左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利润总额同口径增长50%。

08

要素八: 管理模型

员工持股完成后需要建立机制和部门进行股东、收益、股权流通的管理,根据政策规定“通过持股人会议等形式选出代表或设立相应机构进行管理公司各方股东应就员工股权的日常管理、动态调整和退出等问题协商一致,并通过公司章程或股东协议等予以明确”。

实际操作时,如果持股人数较少,则选出员工股权代表进入董事会代为行使股东权力;如果持股人数较多,则设立持股人会议和员工股权日常管理机构代为行使股东权力。在后者的情况下,持股人会议是最高权利机构,负责选举、罢免管理委员、运功持股计划变更等重大事项;管理委员会则负责与资产管理机构对接、召开会以等日常管理事务。

案例分析: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是国内知名发光二极管外延及芯片生产商,2014年、2016年先后以筹集资金购买公司上市股票的方式开展员工持股。两批共2,077人参与持股,筹集资金9亿元左右,共持有公司2%的股权。为了对持股人、收益分红等事项进行管理设立持有人会议和管理委员会。 其中,持有人会议负责:

选举、罢免管理委员会委员;

员工持股计划的变更、提前终止、存续期的延长;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内,是否参与公司配股、增发、可转债等方式融资活动; 授权管理委员会监督员工持股计划的日常管理;

授权管理委员会行使股东权利或者授权资产管理机构行使股东权利; 授权管理委员会负责与资产管理机构的对接工作; 其他管理委员会认为需要召开持有人会议审议的事项等事项。

管理委员会负责:

召集持有人会议,执行持有人会议的决议; 代表全体持有人监督员工持股计划的日常管理;

代表全体持有人行使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股份的股东权利或者授权; 资产管理机构行使股东权利; 负责与资产管理机构的对接工作; 管理员工持股计划利益分配;

决策员工持股计划弃购份额、强制转让份额的归属; 办理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继承登记; 负责员工持股计划的减持安排; 持有人会议授权的其他职责等事项。

09

要素九:退出机制

退出机制应能使持股员工合理流动、同时涵盖持股人员发生特殊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等问题。政策中规定:“持股员工因辞职、调离、退休、死亡或被解雇等原因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在离开企业12个月内将所持股权进行内部转让。转让给符合条件的员工、持股平台或非公有资本股东的,转让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转让给国有股东的,转让价格不得高于企业上一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

实际操作中,封锁期满或者公司发生中重大变更时,员工可将持有股份内部转让或由大股东以N倍价格回购。

10 后记

本文介绍了正略“员工持股九要素操作模型”,协助国有企业开展员工持股。根据正略咨询多年来协助国有企业设计混改方案的经验,员工持股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筛选骨干、分配股份,这一改革涉及企业内部重大人事利益,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甚至会影响其他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需要进行全方位协调。此外,员工持股后,如何让人员合理流动起来,做到股随岗动、内部公平是国有企业应该关注的问题。设计相匹配的薪酬、绩效和员工发展体系是必不可少后续环节。可以说,员工持股并非是混改终点而是起点。

上一篇:行政每周工作计划下一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