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人的樱花观和中国人的梅花观看日中审美文化的差异

2022-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从冲绳至北海道, 它几乎遍布日本的每个角落, 每年的二月到五月, 日本人赏樱花的规模和阵容都可以说是一道景观, 赏樱花成为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樱花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不管是在普通生活层面还是在文学精神层面都是任何其他一种花卉所无法代替和比拟的。梅花虽然不是中国的国花, 但却是中国人情有独钟的花, 是万千文人墨客钟爱的对象, 中国人虽有观赏梅花的习俗却不曾达到日本人赏樱花的痴迷和规模。透过日本人的樱花观和中国人的梅花观可以折射出日本人和中国人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及判断美的标准的不同。

1 日本人的樱花观

1.1 春天的象征

对日本人而言, 樱花是春天的象征, 樱花和春天的象征联系到一起要追溯到古代日本人的原始崇拜。古代日本人认为, 樱花开花是来告知山神降临的, 他们祭拜来访的山神来祈祷这一年的丰收。樱花就成为古代日本人重要的农历载体, 樱花的开花预兆着这一年的凶吉, 这种朴素的樱花信仰一直保留至今。

2.3灭亡与再生的象征

世间无花不掉凋零, 却没有哪种花的掉落如樱花凋零这般如此牵动人心。樱花的花期极短, 瞬间开放瞬间凋零, 人们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情极其复杂。就如牧野和春在《樱花的精神史》中说的, “樱花最终还是会凋零, 但是虽说是要凋零却还是希望它不要凋零。在它盛开的时候, 是多么的美丽, 多么的希望时间就此停止啊!但不管你是如何的想挽留, 它还是凋零了, 在这一瞬间, 不管你如何的挣扎, 时间不会停止, 人类无法让这一瞬间占为己有。”人们对凋零的樱花无限的惋惜, 对花落的悲哀无限的伤感, 看着眼前飘零的花瓣, 让人感叹自身最终也要走向衰亡的命运。

1.3 日本的国花、大和魂的象征

樱花并非一开始就是日本的国花, 而是在历史长河中与特殊的历史时期, 特殊的历史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赏花, 从文化意义上说来也源自中国。当初观赏的是梅花, 据说是遣唐使带回来的,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在平安时代被贵族赏得如醉如痴。当贵族美意识由清雅转向华丽, 淡妆的梅逐渐让位给浓抹的樱。812年, 喜爱樱花的嵯峨天皇开筵赏樱, 开启宫廷传统。其子仁明天皇更将紫宸殿南阶下的“右橘左梅”改种为“左樱”。贵族间开始盛行在樱花下举行“樱会”。直到明治时期的富国强兵政策下, 樱花升华为国花的象征。而樱花成为日本的大和魂, 却是因为力主驱逐儒佛、回复古道的国学家本居宣长。而在太平洋战争的大熔炉里, 樱花观念被扭曲, 三军齐唱大和樱, 樱花终至变做军国之花、靖国之花, 三千宠爱集一身。

2 中国人的梅花观

2.1 春天的象征

我国民间历来有瓶插梅花迎新春的习俗。有“插了梅花便过年”之说。民间有数九的习俗, 数九即冬至起, 以数九计日, 每九日为一九, 三九是寒冷的日子, 九九数尽便表示寒冬已经过去。《九九消寒图》就是以梅花一枝, 不着色的白描花瓣共81瓣, 自冬至日起, 每日着色一花瓣。图成, 即“九九尽, 寒意已去”。每到新年, 中国都有贴对联的习俗。不管到哪儿都能看到贴在门两侧的祝词及对联, 以梅为主题的对联是数不胜数。人们借梅花来传送春天的气息。

红梅点点春意融融

春为岁首梅占花魁

香梅含苞怒放瑞雪吐絮迎春

红梅灿灿迎春到风飘绿柳岁翻新

清代的李方膺以《题画梅》为题作诗, 来咏叹梅与春天。

挥毫落纸墨痕新, 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 家家门巷尽成春。

2.2 幸福吉祥的象征

梅花是中国人尤其民间喜闻乐见, 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吉祥物。应用十分广泛, 代表着喜庆, 热烈, 美满和谐, 繁荣和幸福等祥瑞之意。“梅开五福”, 即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一枝梅花有10朵花插于瓶中, 桌上放置10枚古铜钱, 寓意十全十美。吉祥图案“竹梅双喜”, 用竹梅和两只喜鹊纹图, 竹寓夫, 梅寓妻, 用梅向新人祝贺新喜。以梅鹤竹作画, 则用作祝寿贺喜, 还有齐眉祝寿等。每逢新春佳节, 梅开五福, 喜梅报春的贺贴, 飞入无数人家, 有的地方还直接用写有吉祥祝福的红彩绸条, 拴于盛开的梅树上, 贺喜纳福。中国人喜欢梅花,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2.3 中华民族国魂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梅花是国魂的象征, 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首。梅花不惧严寒, 冰中孕蕾, 雪中绽放,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梅花象征着独立、向上、志高、不屈。中国诗词中咏梅的诗词数不甚数。

《咏梅》陈毅

隆冬到来时, 百花迹已绝。梅花不屈服, 树树立风雪。

南宋诗人陆游著有一首有名的咏梅词《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把梅花人格化, 梅花的美深入人心。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浪漫时, 她在丛中笑。

电影《江姐》中的主题曲《红梅赞》, 很好地反应了中国人的梅花观。

3 日中审美文化对比

叶渭渠在《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认识》中写的“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不同民族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政治经济条件和文化宗教形态的影响, 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和美意识, 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基本性格和特殊的审美情趣。同样的道理, 对于生活在同一自然地理环境, 政治经济条件和文化宗教形态下的同一民族来说, 这些相同诸要素的综合作用, 渗透到民族文化心理, 就会铸造出其共同的基本性格和心理素质, 育成其传统美的共同属性, 即同一民族的人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征。这种基本性格又成为决定其共同审美情趣的根本要素, 而且它具有相当长远的延续性, 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 一个民族的基本性格极其审美意识的形成, 不是从天而降的, 而不是先天具备, 自然决定的, 而是经过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环境、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的铸造, 与文化宗教形态的构造和发展同时构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 人们对自然的感受也就不同。日本人从樱花看到自己的人生, 希望自己与樱花融为一体, 希望自己短暂的一生能像樱花那样绚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希望自身与大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审美观。而中国人对自然的感受却不是融合而是征服, 重视忍受残酷的环境克服苦难的顽强精神美。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 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方面。由于每个国家的自然风土, 社会历史的不同, 形成了各个国家国民不同的国民心理。从日本人的心理构造上来讲, “情”占据着主导地位。这里的情指感情, 并非单方面的, 而是指主体与客体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关系。对日本人而言, 情从心出, 以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没有感动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 日本人对自然有很强的亲和力, 而且对自然的变化非常敏感, 感受也分外细致。从日本古代的神话来看, 日本人最初祭拜的不是神而是树, 他们认为神不是在天国而是依托在树上。所以到现在, 到了正月还有在门前挂门松, 家里放置盆景和插花的习俗, 来迎接众神的到来。日本古代的歌集就起源于对自然景观和四季的变化的描写。《万叶集》后期的作品, 有很多描写日本人因四季的变化而牵动人心的歌赋。日本文学一般都不会单纯地描写自然美, 通过自然的美和自然的变化来表现作者本身的情感, 使心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对日本人而言,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 相互依存的。

而中国人的心理构造中“意”发挥着主导作用。这里的意指意志, 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的, 来支配自己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首先在头脑中预先对目的、目标或者结果有个大致的轮廓。然后调整认知、情绪和自己的行动, 克服困难, 改变环境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在整个过程中, 伴随着计划性, 能动性和忍耐力。中国教育中从古代开始就很重视意志的培养。教科书中类似“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的教育很多。这对中国知识阶层人们的心理和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就是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铁杵磨针、悬梁刺股的道理, 在无意识中培养了中国人顽强的意志力。这种以意为主的心理构造也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带有很强的意志主义和道德色彩, 比如写诗要以诗言志, 小说要突出“大义名分”“劝善罚恶”的道德主题。中国人的审美观也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比如松树之美在于它坚强不屈, 傲骨峥嵘, 不怕困难;梅花之美在于它苍劲挺秀, 宁折不弯, 刚强不屈, 迎风斗雪;莲花之美在于它“出污泥而不染”, 高贵清白等等, 中国人对美的认识不是对象自身也不是对象与人的统一, 而是人们把主观的道德人格意识赋予审美对象。

通过日本人的樱花观和中国人的梅花观的对比, 了解到是由于日中心理构造上的不同引起审美意识形态上的不同, 日本人是在与自然的融合中寻求能触动人心的情感美, 而中国人是在强烈的主观意志指导下去赋予审美对象于美, 由此有助于我们理解到一些日中文化千差万别的深层原因。

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人的樱花观与中国人的梅花观的对比, 来看日中审美文化的差异, 从而帮助了解日本人与中国人在心理构造, 精神结构及行为意识上的不同。

关键词:樱花观,梅花观,审美文化

参考文献

[1] 田中秀明, 桜信仰と日本人[M], 青春出版社, 2003;

[2] 安藤, と日本人ノト[M], 株式会社文芸社, 2003;

[3] 王敏, <意>の文化と<情>の文化[M], 中公, 2004;

[4] 曹永, 现代日本大众文化[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5] 孝岳, 『梅与梅文化』[M], 中国出版社, 200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