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村镇布局规划

2023-0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镇域村镇布局规划

湘西北地区小城镇村镇布局规划研究

【摘要】湘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城镇建设风貌凌乱落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于西北地区发展建设特征,通过对近年来湘西北小城镇规划的反思,探析西北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镇布局规划对策。

【关键词】湘西北地区小城镇;新型城镇化;村镇布局规划;对策

【Key words】The northwestern region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Urbanization;Town planning;Countermeasures

1. 官亭乡区位概况与分析

官亭乡位于临澧县北端,居澧县、石门、临澧三县交界处,东与九里乡接壤,南接合口镇、新安镇,西连澧县码头铺乡、石门县新铺乡,北邻澧县王家厂镇。官亭乡交通条件便利,枝柳铁路穿境而过,距石门火车站仅15公里,公路网络四通八达,距省道S304线8公里。全乡辖17个村、237个村民小组、6305户,总人口22606人。全乡总面积79.35平方公里,农用地5744.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91%。林地2540.6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4.23%;其他农用地504.02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77%。乡域主产粮、棉、油,盛产柑桔、桃、花生、西瓜等农产品,有万亩桃园和万亩桔园基地,是临澧县优质水果基地之一,并享有“脆蜜桃之乡”的美誉。

2. 官亭乡村镇布局规划建设现状

2.1公共设施建设现状。

2.1.1教育设施。 官亭乡的教育事业已初具规模,形成幼教、普教等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保留并改扩建现状已有的官亭中学(集镇区)、彭市中心小学(集镇区)、刻木小学(天星社区)、樟树小学(樟树村),完善镇村中小学校规模及设施结合实际情况,按“普九”标准进行设计。

2.1.2文娱设施。 现有文化娱乐设施主要为官亭乡综合文化站和一些村活动室等。

2.1.3行政管理设施。 行政管理机构现有官亭乡乡政府、派出所、邮政所、电信支局局等各职能单位。

2.1.4商业金融。 官亭乡老市场基本形成大市场,以彭市大道、官亭大道为格局的商业街已成雏形。

2.1.5医疗卫生。 全乡现有医疗卫生设施主要有官亭乡卫生院、以及村卫生所。其中官亭乡卫生院服务半径为全乡,现状医疗卫生设施基本满足需求,但随着官亭乡快速城镇化,现状饱和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会突显。

2.2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2.1综合交通。 官亭乡乡域内枝柳铁路贯穿其中,有县道X110、X104、X105、X106、X107等,境内共有乡道44.15公里。

2.2.2给水排水。 现状水源主要为官亭乡自来水厂,水源为官亭水库,为集镇区和大部分村供应自来水。官亭乡现状已有自来水供应,目前有1座大型自来水厂即官亭水库自来水厂,现状日供水能力为9000吨/日,主要全乡用水以及供应东边九里集镇及附加村供水;另外在天星村和俄井村有2座小型自来水厂,天星村自来水厂主要负责天星村供水;俄井村自来水厂主要负责俄井村供水,以水库为水源。但这两个村水厂水源蓄水量不稳定,供水能力有限,乡域内暂。污水处理厂。各村排水目前均属于无组织排水,基本上是利用自然沟、农田灌溉系统进行排水,从而导致对环境的污染。

2.2.3电力电信。 官亭乡乡域范围内现有13处变电站,功率分别为350KW、380KW、565KW、350KW、410KW、505KW、270KW、210KW、260KW、160KW、580KW、330KW、410KW 。官亭乡有多座移动基站、电信基站、联通基站,均匀分布在周边各村,实现乡域电信、电话、网络信号全覆盖,已建成较为完善的电信电话网络,并主要以架空线路为主。

2.2.4交通设施。 官亭乡现状对外交通道路县道X018经过彭市村、枣木村,现状有两所加油站,位于俄井村和彭市村。

2.2.5环境卫生设施。 乡域内有一处垃圾填埋场,位于马路村。集镇主要道路两旁设置垃圾桶,相应距离设置一个垃圾站。

2.2.6历史文化资源。 官亭乡境内风景秀丽,风景名胜主要有楚墓群遗址、高台式木楼遗址、溶洞等历史文化资源。

3. 官亭乡村镇布局规划现状存在的问题

3.1村庄布局过于分散。官亭乡乡域范围内17个行政村,共计237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行政村约14个自然村,自然村密度达到3个/平方公里,且大部分自然村庄布局分散。

3.2存在一定空心村现象。民居建筑布局混乱,宅基和住宅建设面积占地大,村民在外地务工,宅基地闲置,存在一定空心村现象。

3.3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官亭乡没有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公司进驻,农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以简单农产品加工为主,未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

3.4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乡域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结构单一、配套不齐全,社会共享性差,道路网系统不完善,无完善的给排水体系及污水处理设施。

4. 针对官亭乡村镇布局现状存在问题的对策

4.1空间布局策略。

4.1.1扶持中心村庄。 选择现状区位和基础条件较好,且有一定的集聚规模的村庄,将其发展成为乡域的中心村庄,担当乡域副中心的作用,与镇区共同带动农村区域的发展。规划应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标准、建设审批、社会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扶持中心村庄。

4.1.2改扩建“优势村庄”。 对于现状交通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建设条件优良且空间上已连接成片的村庄聚落,应引导其进一步提升整合,发展扩大。

4.1.3保留“一般村庄”。 对于现状人口规模不大,相对孤立且交通区位一般,发展潜力一般的村庄,在规划期内又难以搬迁的村庄,应限制其发展,使其保留现状,并鼓励该类村庄内的村民向邻近的引导发展的改扩建村庄集聚。

4.1.4搬迁“零星村庄”、“不便村庄”。 对于现状规模较小、交通不便、发展潜力不大、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落后、受水利工程或地质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村庄,以及因自然环境恶化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规划建议搬迁。

4.1.5整理“空心村庄”。 对于现状聚居面积较大、区位较好,规模较大的“空心村庄”,应逐步缩村,进行整治,或采取将周边的“零星村庄”搬迁进来。整理“空心村庄”时先梳理出农村居民点内的空宅、副宅,在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改造计划和规划。通过梳理、改造、再利用,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占而未用、农村住宅闲而未用的问题,以提高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程度。

4.2基础设施规划。

4.2.1改善乡域道路。 对经过集镇区的县级公路改道、拓宽,官亭乡集镇区的县道拓宽至24米,乡道扩宽到10米,各村的村组路进行全面硬化,实现村村通路。加强官亭乡与其它村庄的联系,带动整个官亭乡的发展。鉴于对原有道路系统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居民点存在交通不便的问题。在总体规划中设计的诸多道路做了截弯取直和拓宽的处理。

4.2.2改进给水工程。 结合镇区现状,合理布局,统筹安排,使给水规划既符合近期建设,又适应远期镇区发展的要求;在满足用户水量水压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设计管道,镇区给水管网规划应以环状网布置为主,确保供水安全。采用集中供水方式,有效的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2.3完善排水工程。排水系统需逐步进行改造与完善。考虑造价因素及工程实施的阶段性,各自然村可按照截流合流制建设,重力自流排水,污水集中收集进入人工湿地或化粪池排放,雨水分散排放附近自然水体。

4.2.4增加公共服务设施。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有效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实行集中投入,重点扶持农村中的公共卫生和文化事业问题。在管理财务方面,建议各职能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专项实施。从公共基础设施这一着眼点出发,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朴永吉.2009.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

[2]庄大方,江东,徐新良.2012. 中国城镇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科学出版社

[3]高文杰,邢天河,王海乾.2004.新世纪小城镇发展与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项目基金]2013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3年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

[作者简介] 李启锚(1991-),男,籍贯:湖南张家界人,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覃永晖(1978-),男,籍贯:湖南怀化人,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作者:李启锚等

第2篇:论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十分迅速,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土地资源的紧缺,要求从事城市、村镇规划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对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进行合理的布局。本文提出了村镇总体规划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步骤步骤。

关键词:小城镇;镇域村镇;规划;原则;方法

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是在乡(镇)域范围内,解决村庄和集镇的合理布点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和各个具体村镇的数量、性质、规模及其具体位置,确定哪些村庄要发展,哪些要适当合并,哪些要逐步淘汰等。

镇域村镇体系是指在镇域范围内,由不同层次的村庄与村庄、村庄与集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彼此联系而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系统。集镇和规模大小不等的村庄,从表面看起来是分散、独立的个体,但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以集镇为中心,吸引附近的大小村庄组成了一个群体网络组织。它们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在生产和生活上保持了密切的内在联系。客观地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主要表现在生活联系、生产联系、行政组织联系、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

1.镇域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村镇体系由基层村、中心村、乡镇3个层次组成。

①基层村 基层村一般是村民小组所在地,设有仅为本村服务的简单的生活服务设施。

②中心村 中心村一般是村民委员会所在地,设有为本村和附近基层村服务的基本的生话服务设施。

③乡镇 乡镇是县辖的一个基层政权组织(乡或镇)所辖地域的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一般集镇具有组织本乡(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职能,设有比较齐全的服务设施;中心集镇除具有一般集镇的职能外,还具有推动附近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设有配套的服务设施。

这种多层次的村镇体系,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水平所决定的。便于生产管理和经营,决定了我国乡村居民点的人口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的特点。这个特点将在一定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只是基层村、中心村和乡镇的规模和数量随农村经济的发展会逐步有所调整。基层村的规模或数量会适当减少,集镇的规模或数量会适当增加。这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而带有普遍性的发展趋势。

2.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原则

2.1工农业生产

村镇的布点要同乡(镇)域的田、渠、路、林等各专项规划同时考虑,使之相互协调。布点应尽可能位于所经营土地的中心,以便于相互间的联系和组织管理;还要考虑村镇工业的布局,使之有利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于广大村庄,尤其应考虑耕作的方便,一般以耕作距离作为衡量村庄与饼地之间是否适应的一项数据指标。耕作距离也称耕作半径,是指从村镇到耕作地尽头的距离。其数值同村镇规模和人均耕地有关,村镇规模大或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多的地区,耕作半径就大;反之,耕作半径就小。耕作半径的大小要适当,半径太大,农民下地往返消耗时间较多,对生产不利;半径过小,不仅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且会使村庄规模相应变小,布局分散,不宜配置生活福利设施,影响村民生活。随着生产和交通工具的发展,耕作半径的概念将会发生变化,它不应仅指空间距离,而主要应以时间来衡量,即农民下地需花多少时间。如果在人少地多的地区,农民下地以自行车、摩托车甚至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时,耕作的空间距离就可大大增加,与此相适应,村镇的规模也可增大。在做远景发展规划时,应该考虑这一因素。

2.2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对村镇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有了方便的运输条件,才能有利于村镇之间、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促进其生产的发展。靠近公路干线、河流、车站、码头的村镇,一般都有发展前途,布点时其规模可以大些;在公路夯或河流交汇处的村镇,可作为集镇或中心集镇来考虑;而对一些交通闭塞的村镇,切不可任意扩大其规模,应该维持现状,或者逐步淘汰。考虑交通条件时,当然应考虑远景,虽然目前交通不便,若干年后会有交通干线通过的村镇仍可发展,但更重要的还是立足现状,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公路、铁路、河流、码头,这样更现实,也有利于节约农村的工程投资。具体布局时,应注意避免铁路或过境公路穿越村镇内部。

2.3建设条件

在进行村镇位置的定点时,要认真地进行用地选择,考虑是否具备有利的建设条件。除了要有足够的同村镇人口规模相适应的用地面积以外,还要考虑地势、地形、土壤承载力等方面是否适宜于建筑房屋。在山区或丘陵地带,要考虑滑坡、断层、山洪冲均等对建设用地的影响,并尽量利用背风向阳坡地作为村址。在平原地区受地形约束要少些,但应注意不占良田,少占耕地,并应考虑水

3.小城镇银城村镇体系规划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3.1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应依据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中心镇、一般镇的性质、职能和发展规模制定。

①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

一、

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

②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③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

④确定镇城内主要道路交通,公用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系统。

3.2 村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3.2.1搜集资料

搜集所在县的县域规划、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资料镇分布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拟订村镇体系规划提供依据。

3.2.2确定村镇居民点分级

在规划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村镇分布形式是三级(集镇、中心村、基层村)还是二级(集镇、中心村)布置等。

3.2.3拟订村镇体系规划方案

在当地农业现代化远景规划指导下,结合自然资源分布情况,村镇道路网分布现状,当地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乡镇工业、牧业、副业等,进行各级村镇的分布规划,确定村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并在地形图上确定各村镇的具体方位。该项工作通常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同时完成,做到山、水、田、路、电、村镇通盘考虑,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 袁中金、王勇.小城镇发展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阳建强、王海卉.最佳人居小城镇空间发展与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黄建清.浅谈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5

【文章编号】1006-2688(2016)03-0061-02

【作者简介】李康阳(1982-),男,研究方向:城镇规划。

第3篇:景村镇中小学发展目标和布局结构调整方案

景村镇中小学基础教育

发展目标和布局结构调整方案

景村镇将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将逐步使农村中学集中布局到县城、寄宿制小学集中布局到乡镇,以此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随着洛南县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量人口向城镇集中,学龄人口流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适应新的形势,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洛南县教育厅提出四项目标任务:提倡小学初中独立办学。在乡镇中心小学和部分人口较多的社区小学建设寄宿制学校,逐步减少现有村小和教学点,形成以一定比例的寄宿制小学和必要的村小、教学点为补充的农村小学新格局;适度扩大初中学校办学规模。初中学校学生一般应达到500人左右。原则上人口在2万人以下

或学生规模达不到300人的乡镇不独立设立初中学校,人口在2万人至5万人的乡镇可举办1所初中学校,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乡镇可举办2所初中学校;支持各地集中举办普通高级中学,适度扩大高中办学规模,逐步撤销设在乡镇的普通高中学校,在县城新建一批规模一般在3000人左右的普通高中,满足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就读的需要;在市(州)政府所在地以及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的县城逐步建设(以改扩建为主)一批学校,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就读问题,逐步满足城镇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较好地解决县城及城市学校“大班额”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

为确保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任务完成,洛南县将统筹学校布局与经济发展,各级教育部门主动与当地发展改革、财政、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沟通协调,准确把握城镇化布局、产业发展、人口密度,尤其是学龄人口变

化的趋势与特征,将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与工业化、城镇化统筹考虑,促进基础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紧密结合布局调整实施教育项目;在安排有关项目和资金时,优先向洛南县属景村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优先向布局调整较快、结构相对合理的村组和布局调整后办学规模较大的新建、改建学校倾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4篇: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2008—2010年,是中江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乡镇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镇域经济在中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地跨越式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依据《平邑县第十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全乡镇域经济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提高。镇域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活跃乡场、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全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五个基本形成”:第一,发展基础基本形成。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总量和速度两个指标上:2007年全乡镇域经济总量达到15亿元,增长速度连续几年保持在22%以上,为今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领导体制基本形成。发展领导小组,配备了工作人员,形成了统一领导、横向协作、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第三,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镇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第四,镇域企业队伍基本形成。涌现出了一批骨干企业,全乡镇域企业在数量与规模上也不断增加;第五,发展氛围基本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府表彰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积极支持、广泛参与镇域经济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镇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乡实现GDP4.2亿元,是2002年的2.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是2002年的2.6倍;实现财政地方收入320万元,是2002年的1.2倍;农民纯收入4620万元,是2002年的1.8倍;招商引资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3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152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1倍和4.5倍。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五区一园一市场”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完成了道路硬化和美化,架设了一条10千伏的工业电力专线。不断提升小城镇档次,使其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建设的平台和载体。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2008—2010年镇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镇域经济发展全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邦、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先进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加快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建设惠及全乡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推进产业富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1.定性目标

2008—2010年,进一步改善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舆论环

境、融资环境,大力拓展镇域经济的产业空间,全面提升镇域企业的发展质量。在产业集群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镇域经济成为中江经济增量的重要支撑,在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2.定量目标

镇域经济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力争完成增加值5.2亿元,占全乡经济比重达到68%。

重点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15户以上,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户以上。

增强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优势和特色集聚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到2010年,全乡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培育2个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集群。

镇域经济财政贡献能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乡税收比重达到80%。

镇域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镇域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三、主要任务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大力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促进沼气产业化发展,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使全乡民营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实施战略性调整,推动镇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努力把中江建设成为先进工业化基地。。一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拜尔、金太阳、高明科技、等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推进瑞丰、阳光木业的规模化建设。二是巩固传统产业。木材加工业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21%。

(三)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能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镇域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

金支持镇域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引导产业集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镇域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体系完整科学的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的聚集度,加快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加强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合作和产品研发、品种配套、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横向联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块状经济。到2010年,力争形成石膏开采、石膏加工、木材加工、花岗石开采和加工、纸业、新型饲料、规模养殖等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五)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产品展览等方式,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贸易,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收外商投资,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把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加快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由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快镇域企业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开始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的输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向利用国外资源转变。积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强我乡镇域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力度,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收购、兼并、重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

(六)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企业要全面掌握国内外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多触角收集和发布各种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政策导向;推进各企业实现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手段,构建全社会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民营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技术、市场、融资信息以及法律政策咨询;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镇域企业举办信息化培训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水平,在企业内部实现商务信息的快速、安全传输与共享。积极探索和尝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在镇域企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发展。要充分运用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金融机构、商业性公司等社会服务资源,围绕镇域企业的需求,构建市、县、乡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建立以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市场营销、产权交易、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今后发展镇域经济的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一切影响镇域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思想的解放程度直接影响到镇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成效。领导干部要敢于解决、善于解决镇域经济发展中思想观念不适应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着眼于“创”,要

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创新发展工作方法。坚持自力更生,着眼于“干”,要坚决摈弃过去依赖实际扶持的思想,充分发挥主动性,立足自身谋发展,依据资源求突破。坚持舍得付出,着眼于“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要打破常规,大胆闯、大胆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转”,从过去主要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市场,从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转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总之,要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镇域经济的大发展。

2、以工业化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总量。一是把做好工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规划,实现从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作为发展工业主要方式,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按照“产业聚集发展”的原则,强力打造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落实好已签约或在建的工业项目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引导工业有序向园区聚集,构筑产业链,推动企业集群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增长亮点。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以改革和创新为切入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逐步走上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品牌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要在工业发展认识上要有新提高、新境界,发展有新思路、新举措,借鉴先进乡镇工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以形成后发优势,走出工业立镇之路。

3、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招商引资,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动力。镇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项目建成是要领。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乡实际,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子,努力做到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要树立乡外以外都是外的思想,把乡外资金都当作外资引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经济能发展、农民能增收、乡财政收入能增加的原则,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全力加快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4、努力营造镇域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镇域经济。镇域经济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因此,发展镇域经济关键要鼓励发展镇域经济,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要进一步清理和废止一切歧视和限制镇域经济发展的规定,尽可能降低镇域经济投资创业成本。二要进一步规范镇域企业的税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三要引导私营业主相信诚信敬业、守法经营观念,通过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改变作坊式、家族式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要增强镇域农行、信用社信贷功能,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镇域经济信贷支持。

5、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把小城镇建设好。一是要突出重点、科学布局,高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小城镇,当前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上。二是要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引导集体、个体、私营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三是政府要着力在教育、卫生、文化、商业服务、居住小区等配套建设上,要有新的突破。

6、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发展镇域经济的过程就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非农产业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要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优势。通过开展“科普村村通”、“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举办电视讲

座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等信息的传播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努力使全乡适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

第5篇:口腔科室规划布局

关于口腔科室规划布局的初步设想

综合医院口腔科相当于口腔各个二级学科的综合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口腔科室有其特殊性,主要以门诊牙科疾病患者为主,患者的口腔检查、诊断、治疗操作基本上均在门诊完成,口腔治疗所需材料和器械琐碎繁多,感染控制要求严格,因此,口腔门诊的医护配合也较其他科室更为重要和密切,从院感控制要求、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等各方面而言,现代口腔医疗服务强调临床“四手操作”和对患者进行预约分诊,“四手操作”即1名医生至少需要1名护理助手(类似于手术室的器械护士兼巡回护士)。

综上所述,与其他科室相比,口腔科的空间设计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 功能分区

根据现代口腔医疗理念的要求,口腔科室的空间布局按照不同的功能设计进行区域划分,根据科室发展要求,我院口腔科应至少包括以下功能分区:候诊室,诊疗室,种植门诊手术室,模型室, 物品存储室,更衣室,会议(谈话)室,医生办公室。

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疗需要,可设置x线室,消毒室。

二、 各主要功能区设置要求

1.候诊室

(1)导医台:主要负责导医、分诊叫号、预约、咨询、

病历管理等。

(2)布局:设有候诊椅位,绿化盆景;展示区(口腔模型、医生介绍、开展技术项目);供病人阅读的书刊架以及有关口腔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影视设备可播放口腔健康教育知识片等。面积大约20㎡。

2.诊疗室

(1) 单独口腔诊室(专家诊室/VIP室)1-2间,口腔诊室的房间大小尺寸应该为3000mm*5000mm(开间*进深),整个房间的净使用面积15平方米左右,每间诊室配备综合治疗牙医1台,洗手池,固定边柜,移动边柜1个,电脑1台,根管长度测量仪1台,镍钛机用根扩系统1套,地面铺地胶。如为VIP室还需加上内部候诊区分隔面积,服务对象为高端人群和政府官员。

(2)公共大诊室1间,诊室配备综合治疗牙椅8台,每台牙椅均为半开放隔断区间,每台牙椅隔断区间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m2,建筑面积至少25m2,每个隔断区配备洗手池1个,固定边柜(边台内要留出放置废物桶),移动边柜1个,电脑1台,根管长度测量仪1台,镍钛机用根扩系统2套,地面铺地胶。除牙椅隔断诊间外,公共大诊室还应有护士工作区,包括清洁区和污染区,净使用面积大概6 m2。

(3)种植门诊手术室1间,包括手术间(配备综合牙椅1台,无影灯,强吸设备,种植机1台,边柜,电脑1台,

读片灯,空气消毒设施,急救用品等),洗手区,更衣区,净使用面积20 m2左右。

3.模型室

主要用于灌注石膏模型,面积大约6~8㎡。应设置带水池的石料台面的台边。下水道应粗而直,以防石膏堵塞。进入地下排水管之前应设石膏沉淀地,以沉淀石膏。室内应设壁柜,以存放石膏。边台上放置石膏模型修整机、震荡器,抛光机等。

4.物品存储室

面积大约6~8㎡。

5.更衣室

分男、女,面积大约8~10㎡。

6. 会议(谈话)室

面积大约15~20㎡。

7.医生办公室

面积大约6~8㎡。

8.x线室,消毒室

因口腔诊疗需要频繁拍摄小牙片(如每牙的根管治疗至少需要拍摄3次根尖片以确保医疗质量),为减少患者来回奔波、提高诊疗效率,最好在科室内设置数字化牙科x线片室,消毒室可根据院感控制要求设置,以方便临床需求为原则。

第6篇:园规划结构布局

摘要:大学校园要充分体现自身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及地域文化特点,建筑设计要体现出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

关键字:校园基础规划、结构布局、绿化与美化

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为建设环境优美、具有文化品位、适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生态校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制定本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一、 建设目标与原则

1. 校园建设规划目标

把校区建成具有生态园林城市风采、体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利于多学科交叉渗透、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校园;据此,提出以下建设任务:

(1)建设数字化校园。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建设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数字化校园。

(2)建设文化型校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功能要求,在物质环境处理上强调对文化的暗示、隐喻和诠释,力求使传道者和求知者在此环境中能够得到文化的熏陶,激发对文化的探索与研究欲望。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风格多样的建筑群,建设建筑艺术与校园文化融合统一的校园;通过绿地、水体、步行道的连接,形成校园的公共交流空间组织体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

(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和配套设施,要设计超前、功能先进、使用灵活、扩展方便,适应未来高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方法、科研手段的更新。

2. 校园建设规划基本原则

大学校园要充分体现自身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及地域文化特点,建筑设计要体现出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因此,海南大学校园建设规划要紧密结合上述规划理念,合理确定规划原则,建设人文校园和生态校园,打造具有特色的舒适、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1)整体性和空间共享原则。校园规划应当将校区视为一个整体,在校园总体环境和谐发展与有机统一的原则指导下,对建筑、空间、景观等要素进行推敲,使校园在总体布局上既体现出方便实用的特点,又表现出陶冶情操的审美功能,具备全方位的环境育人功效。在保证教学、科研工作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注重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贯通,适当突出共享空间,有利于相互开放,促进交流。

(2)自然为本原则。校园总体设计应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对自然景观、自然地貌、地物的分析为基础,充分体现南方热带地区的环境特色,合理营造水体、绿地和花草树木等多层次的生态群落,构建生态网络,使校园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在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突出建设一些有标志性、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成大学独有的建筑风格。

(3)人文关怀原则。校园的整体布局、功能结构要充分体现现代大学教育的特色,赋予广大师生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校园规划中,要以人的活动为设计的本原,强调人与校园环境的融合,以行为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为依据,合理设计空间系统,创造宜人的交往空间。 (4)融入信息技术原则。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规划具有先进技术设施的校园,在建筑物设计和新修道路时,要考虑预留齐全、完整的信息传导系统空间,注重信息技术在校园广泛有效的运用。

二、结构布局和功能要求

规划根据各功能区的相互关系进行用地布局和安排,以教学科研区为核心,将新校区分成八大功能区:教学科研区、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休闲娱乐区、教工生活区、产业发展区和教育附属设施区。

(1)教学科研区(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作为公共课程的教学平台,实验、实习的教研基地,将教室、实验室集中布置,以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和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

(2)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位置,是重要的人文建筑,重点搞好立面设计,强调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适应未来图书馆功能的发展变化。

(3)学生生活区(学生宿舍、食堂、浴池、超市等服务用房)。以便于生活、便于交流、便于管理、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学生需要为目标,按后勤社会化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行。

(4)教师生活区(宿舍楼、服务娱乐中心等)。建设生态化、高品位、康居型的教工生活园区,逐步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

三、 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给水水源从城市给水管网接入学校,校园内配水干管基本上采用环状管网,然后枝状通至每一建筑。

2、排水。排水规划结合道路及竖向规划,在排水(污水和雨水)系统上进行综合考虑,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3、供电。校内供电根据用电容量计算和校区的地块划分,设置变配电房和开关站,电源进线来自于校园周围的城市道路上10KV城市电网。

4、通信。校园通讯工程包括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外接的城市通信管道和线路,专门设置校园信息管理中心统一负责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业务和建设。

5、消防。按规范开辟消防应急通道,便于救火和疏散。按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完善建筑消防设备的配置,加强保2010年基本完成新校区建设任务。

四、校区建设规划

(一)建设理念及功能布局

1、建设理念

(1)建设生态化、环保型校园。校园规划因循山水、植被等自然环境之特点,延续自然山水之脉络,充分利用自然水面、自然树林,以生态手法和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构建天然景色,形成绿树成荫、风景秀丽,融山、水、城、绿于一体,环境宜人,充满活力的现代养与维修。

(二)道路与交通组织

新校园规划采用道路分级的方式安排道路与交通组织,道路分主路、次路、支路和景观性道路以及步行小路五个等级。

规划校内交通方式主要有机动车客货运交通、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机动车客货运交通主要通过主路解决;自行车交通可由交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共同承担,直接连接至每一建筑单元;步行交通可通过景观性道路和步行道到达校内各处,与步行广场和休闲绿地结合在一起,构成校园内完整的步行系统。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在规划中有所安排,每一建筑单元按一定比例配备自己的机动车停车位,自行车停车基本上采用划定区域或半地下室停车的方式。

五、校园的绿化与美化

以建设现代化、高品位的大学校园为目标,强调景观的现代感与文化品味。绿化、场地、艺术小品相互结合,灵活布局,使校园内随处都可以见到富有情趣的空间和构思新颖的校园文化。通过对建筑外观、环境绿化、人文小品等的设计和建造,体现理工人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追求,突出独具学校特色的精神内涵,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大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统一。

(一)校园绿化

校园的绿化系统由绿带、绿园、绿道和绿点组成。

1、校园景观沿道路两侧设林荫道以及多条绿化休闲带,形成绿化系统的基本框架。绿化为庭院绿化,以装饰性的景观树、花卉、草坪为主,绿化和绿带为公园式的自由绿化,以疏林草地和景观植物群为主,与绿化步行通道接合在一起,形成校内联系的主动脉。

2、绿园是校内大型的集中绿化区,其中广场以景观与生态功能为主,以集会、休闲功能为辅。

3、绿道是指校内的景观林荫道,校园内所有的道路种植具有豫南特色的行道树,形成绿化走廊,增强视觉效果。

4、绿点是指分布在校园各处布局自由的小块绿化。为提高校园的绿地率,在所有可能绿化的空地上都安排绿化,使校园内没有裸露的空地。营造绿树参天、碧草如茵、鸟语花香、一步一景、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优美环境。

(二)校园美化

1、建设一批能够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文化内涵丰富、造型别致、做工精美的人文小品和雕塑。新校区的道路和各个功能区要以不同的文化主题命名,体现校园文化内涵。

2、将学校的绿篱围墙、学生宿舍安全围栏、灯柱、人行地砖、车棚、宣传栏、指示牌、室外音箱、垃圾箱等都视为校园文化的物化组件,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力求新颖独特,富于文化韵味。

3、在校园内分散布置各种庭院座椅、交往平台,安排一些集自习、交友、会客、快餐、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内或室外活动场所,形成多层次交往空间,提供一个便于师生交往、阅读、休闲的良好互动环境。

六、 结语

坚持“以人为本”的校园建设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校园建设的相关规范性要求,紧密围绕大学中长期发展目标,在现有校园布局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土地的使用性质,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地方特色和满足师生学习生活需求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在校园建设发展规划上,要注重校园的环境建设同时,强化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校园人文氛围,促进大学师生生态意识与文明修养的提高,努力营造优良育人氛围,不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布局更加合理、教学生活设施更加完善,把本校建成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校园。

第7篇:网站布局规划设计

网站布局规划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练习用布局模式和表格布局网页

【教学参考】

《 Dreamweaver 精彩设计百例》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DreamweaverCS3商业应用篇》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学设备】

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

【教学目的】

1、 掌握用表格布局网页基本操作

2、 掌握用布局模式布局网页基本操作

3、 比较表格和布局模式的优劣

【教学重点】

1、 用表格布局网页

2.、用布局模式布局网页

【教学难点】

布局模式布局网页

【教学方法】

1 、项目工程互动式教学法

2 、“讲、学、练”相结合:大量采用演示、讲解和练习等方式

【教学设计】

向学生讲解表格和布局模式的基本概念,演示 2 个项目的制作过程和效果图,分析这 2 个网页中表格的设计及相关属性的设置,布局表格及布局单元格的设计及相关属性的设置。讲解、示范操作完毕后布置课后作业。

第一步:表格概说及示范操作

第二步:用表格布局网页元素

第三步:教师示范操作范例 1 、答疑

第四步:布局模式概说

第五步:展示项目 2 效果图,并分析布局单元格属性

第六步:教师示范操作、答疑

第七步:比较表格和布局模式的异同

第八步: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见讲义 【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解用表格布局网页和用布局模式布局网页的方法。

【作业】

思考题:用表格布局和用布局模式布局网页有何优劣?

上一篇:体艺教研组工作总结下一篇:诗歌散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