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化学药品

2022-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化验室化学药品

建设绿色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化学毒性试剂处理

摘 要: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中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验,但是目前高校实验室存在很多问题。“三废”的处理没有系统的管理和规范,随意的丢弃和排放对师生的安全和校园的环境保护构成了威胁,化学毒性试剂更是进一步加重了实验室的污染。提高环保意识,构建绿色实验室的任务更是刻不容缓。

关键词:绿色实验室 三废 化学毒性试剂 现状分析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基础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化学实验项目多、内容丰富,从而导致了化学试剂高消耗,有些化学毒性试剂毒性大,这都使建设绿色化学实验室的计划加快步伐。绿色化学概念是美国学者最早提出来的。绿色化学主要是研究在化学反应中到底有多少原料的原子进入产品中,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不可再生的原料资源的使用,在废物排放上也要求最大可能的减少排放。绿色化学和传统化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生产不产生污染的化学产品,研究绿色环保的新化学反应。这样,即利于环境保护,又使资源得到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概念的新颖之处,在于它不再是被动的去治理环境的污染,而是主动的地去防止。绿色化学实验使用化学药品的基本原则是“5R”原则,即减量(Reduce)、重复使用(Reuse)、拒用(Rejec-tion)、回收(Recycling)、再生(Regeneration)。随着绿色化学日益深入人心,高校的化学实验室作为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成为了环境威胁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建设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迫在眉睫。[1]

1 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现状分析

如今,高校化学实验室开设的实验项目和学生人数较多,实验所需的试剂、化学溶剂种类多、量大,大多实验都会产生废液、废气、废弃物,如果不进行妥善和科学的处理,对实验室及校园的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可能危害全校师生的健康。长期的实验教学,使老师和学生养成了一种实验—污染—再实验的思维模式,大家都认为化学实验理所当然会产生污染。虽然每次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并不多,但化学实验是基础实验,高校学生的人口基数庞大,每一个实验室都是一个污染源,以少积多,产生了很大的污染效应。探讨如何加强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把化学实验室建设成绿色化学实验室具有重要意义[1]。

2 构建绿色化学实验室

2.1 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基本理念

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培养创新、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建设绿色化学实验室首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要将绿色化学的思想渗透到实验室的整体规划和具体运行中。绿色化学的研究就是以系统的科学方法为基础,以预防化学污染为基本思想,综合考虑化学实验与环境的关系。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应该源于这一理念,全年建设一个绿色化模式(从原料到产品,再到产品的终结,即一种化学物品在环境中存在所有的形态,包括环境在内的大得封闭系统)。它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从源头防止污染的产生,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试剂、溶剂、产物等应最大可能的减少使用和生产,或者研究一种相应的处理方法消除这种污染。绿色化学实验室应体现出节约资源的原则,废弃物的无害化与最小量化原则[1]。在绿色化学实验建设过程中,要培养师生的绿色化学的理念,从而制定绿色实验假设的体系或模式。

2.2 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

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上,应加大资金投入,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安全及设备要求来配备安全设施(如:通风、防火、电源)和购置先进的实验仪器,并且改进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2]。(2)在教学中要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绿色化学的理念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节约资源、循环使用、减少三废排放,并运用相关化学原理来治理环境污染。(3)教师要重点讲授有毒性的化学试剂和实验产物,以及排放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还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的原理和方法。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能节约实验试剂药品,降低实验成本,并且能提高师生的科研水平及创新思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及师生的身心健康[1]。绿色化学的研究原则:一是化学实验设计项目应尽量选择无毒无害的试剂。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二是实验应选择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溶剂)下进行,即尽量选择水作溶剂,或者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尽量采用无毒无害的物质作为催化剂,减少任一能够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环节;三是产品应是对环境友好的,即在化学实验设计应尽量选择生成物无害的实验;四是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产生极少的副产物,争取实现“零排放”[2]。

3 实验室的“三废”问题

3.1 实验室处理“三废”现状

长期以来,实验室“三废”问题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大多高校对于“废气、废液、废物”的处理都没有一个统一制定的规章制度,只有简单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室操作规则。由于每次实验产生的废液并不多,大都是采用自来水稀释或直接排放的方法,排进了下水道。实验中生成的固体产物即废渣也都是按照普通的校园垃圾处理,放入学校的垃圾桶。长此以往,大家对这种处理方法对环境的危害视而不见[3]。

3.2 加强“三废”处理

废气的处理:实验室所用的各种气体钢瓶一定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和使用规则,要有专人看管,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并且气体钢瓶存放的位置在阴凉通风、空气流通的地方,应远离热源、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实验过程中试剂的挥发和生成的废气,如果不经常有效地处理,会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污染实验室环境、减少实验仪器的寿命。实验室应配制通风橱或通风管道,有毒的气体可经这些通风设备稀释排出,避免师生在实验过程中吸收。实验室的卫生要求应严格遵守,避免室内过多的粉尘污染实验的环境[4]。

废液的处理:实验室的有机溶剂应分类存放,并且选择合适的存放容器和存放地点,容器应标明种类、时间等。废液包括清洗容器用的洗涤水、多余的样品、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等。几乎所有的化学实验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而废液中大多含有有机物、金属离子甚至有毒的成分,若不加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绿色实验室的构建其中一条就是可以研究新的实验设计来使生成的废液进行中和反应,减少污染。有些乙醇、酸碱废液可以经水稀释排出。有毒有害溶液实验室应配置废液瓶或废液桶,封闭桶口,放在阴凉处,远离热源、火源。这些废液桶应统一交给相关部门集体处理[5]。

废渣的处理:实验室中应对现存的试剂、溶剂、药品定时进行清点,一些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应标明,避免因处理不慎而污染环境。实验室中的剩余样品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实验人员的一次性制品如工作服、帽子、手套、口罩等都不能随意丢弃在垃圾桶内,应放入指定的袋子里,送到上级废物处理中心焚烧。可以循环使用的玻璃器材可以洗涤后继续使用,还有一些耐高温的容器如搪瓷、塑料等可煮沸或高压灭菌。

4 化学毒性试剂的处理

剧毒的化学试剂氰化物、砷、磷、硒、铊等,应单放在剧毒药品柜,标明试剂名称写上剧毒标志,标签要贴在醒目处。不得与其他样品混放,并交给专人看管和负责使用登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穿大衣、带帽子、口罩、手套,缺一不可,对有毒试剂操作时还应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睛,以及在适合的操作台上操作。有毒的化学试剂必须有专用的量器和容器,使用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避免破损造成毒性试剂流出,操作完毕应清洗使用所用器材,且把有毒试剂的残留或生成物都应放在专有的废液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5]。

5 结语

把绿色化学的思想融入到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以减少化学试剂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师生们的身体健康和校园环境保护。加强“三废”的处理是绿色实验室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合理地制定绿色化学实验室体系,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余训爽.浅谈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学,2010,8(3):162-165.

[2] 郝玉兰,张荣明.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2,4(3):146-147.

[3] 刘艳.刍议基础化学实验的绿色化[J].大学教育,2013(9):50-51.

[4] 洪丽雅.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61-164.

[5] 闰彦芳,张壮,王硕仁.生物医药实验室有害试剂使用的防护及废弃物的处理[J].分析仪器,2009(5):102-105.

作者:牛丽伟 曹艳莎 李宁

第2篇:浅谈高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现状与对策

摘要:高校实验室既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摇篮,同时又是新知识与新技术重要的创造基地,但是近年来多发的实验室安全事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高校实验室化学药品使用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化学品存放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化学品管理;现状与对策

随着教育事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实验室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摇篮,同时又是新知识与新技术重要的创造基地。但是,随着各高校实验室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随之而来的各种安全事故与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2]。因此,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掌握高校实验室中存在的重大危险隐患及危险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才能推动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一、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现状

1.药品种类繁多,管理人员分散。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存在种类繁多、管理分散的特点。由于高校中涉及各种专业,研究领域涉及的化学实验也不相同,因此各专业实验室中进行教学与科学研究所需的化学试剂存在种类繁多、品种繁杂等特征,每个实验室存储的化学试剂品种多达几十甚至上百种,甚至涉及公安部门重点管制的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易制爆类化学药品。而且由于高校内不同教师项目不同,因此存在教师个人购置储存大量化学试剂的情况,甚至购买药品后仅交予使用药品的学生自行管理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化学试剂管理分散、管理人员混杂的现象。

2.药品存储保障条件不足。根据化学品管理相关规定,高校实验室中普通化学试剂一般储存于药品架或普通药品柜中;具有挥发性的化学试剂应存放于通风橱或具有排气通风装置的药品柜中;而易制毒、易制爆等危险化学试剂则应储存于特制的符合特定标准的药品柜内,并实行双人双锁、专人管理。但是,目前由于实验室基础设施有限,化学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大部分的药品存储都不能符合规定的存放标准,尤其是一些经常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如乙醇、盐酸、硫酸等,经常存在药品混放、存储管理不规范的现象。

3.历史遗留药品问题突出。对于大部分高校实验室来说,造成化学试剂管理混乱问题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实验室实验人员流动性大,这些人员主要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课题研究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等,这些人员的流动造成了各实验室中存留下大量的历史遗留药品无人监管。这种历史遗留药品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实验室工作人员退休或调动后药品交接工作不完全造成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后造成的药品遗留;各课题教师在研究项目结束后,遗留的药品不能用于其他的研究项目。这些遗留下来的药品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多,而当前的实验人员往往对这些性质、保质期等无法确定的遗留药品无法再利用,因此選择购置新的药品,如此循环导致实验室遗留药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3]。

4.药品采购管理控制不严。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采取集中统一的管理方式,个人只有通过正规渠道才能购买到此类化学药品,但是在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外的大量化学药品,由于不受管制,个人仍能从多种渠道购得,甚至通过网购即可获得。因此,大量由教师甚至是学生自购的化学药品流入各实验室,造成了实验室药品管理工作混乱。同时,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易制爆与剧毒等危险化学药品的销售与采购需到公安部门进行备案登记,采购时必须选择获得危险化学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采购,个人不得购买危险化学药品。但是,目前在高校实验室中仍然存在危险化学药品由教师甚至学生自行采购,且采购前无审批,采购后无备案的现象[4]。这些行为给实验室形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5.药品使用过程监管不足。依据危险化学药品相关管理规定,危险化学药品从购买到使用这一过程中应建立化学品使用台账,对危险化学品的购买、领用、剩余库存量进行严密监管。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对化学药品的使用管理并不规范[4]。实验室内各化学药品购买领用过程随意,没有清晰明确的台账登记与使用记录,甚至化学品台账随意编制。尤其是危险化学品购买领用过程经常由使用人单人操作,不符合危化品双人监管的规定。同时,化学药品在使用中还经常出现化学药品随意摆放在台面,使用后不及时归还等问题。

二、化学试剂使用与管理措施

1.建立完善的药品责任制。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化学药品购买使用随意、管理混乱的现象,各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化学药品责任制度。实行由药品使用人提出使用申请,所在单位负责人负责审批(针对危险化学药品还要经学校保卫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审批备案),最后由学校指定的部门人员统一购买或者由化学药品库中领取;药品领出后至使用完归还剩余部分的过程中,由药品使用人承担化学药品的管理责任,当药品使用人为学生时,责任人则为该学生所执行项目的负责教师。

2.完善化学药品管理规定。除了加强化学药品购买使用流程的监管外,各高校还应该建立并修订完善的各项化学药品管理相关规定,包括实验室化学药品申购制度、化学药品领取与使用登记制度、化学药品存放制度、化学药品废液管理制度等。其中针对危险化学药品,如易制毒、易制爆、剧毒等药品,应该分别建立有针对性的相关管理办法。

3.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制度管理与物理防护设施是实验室化学药品使用与存放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需要使用或存放危险化学药品的实验室,应该配备专用的符合安全存放标准的药品柜,并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实行“五双”的管理办法;对于普通化学药品各实验室应配备药品柜并明确各药品柜的责任人,建立完善的药品领用登记台账;对于存放化学药品的库房应配备监控系统与符合标准的消防安全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提高实验教师与学生药品使用安全意识。提高实验教师与学生在化学药品使用时的安全意识是从根本上杜绝实验室化学药品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平台构建自主学习网站,促使师生自主学习安全知识;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并制定有效的考核机制;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将实验安全培训渗透到实验操作规范中,这些方法都能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师与学生在化学药品使用中的安全意识。只有实验教师与学生从思想上注意化学药品使用安全,才能在化学药品使用与存放中规范操作,减少化学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高校实验室是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基地,而化学药品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高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只有从主观上加强安全意识,客观上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与管理体系并配备符合标准的基础设施,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化学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宇科,杨开明.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04-207.

[2]凌辉,张媛.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实验室作为支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3):217-219.

[3]徐旭冉,李羽让,李勤华.高校化学试剂使用阶段管理问题的研究和探索[J].科教文汇,2013,8(252):55-56.

[4]李勤华,石磊,孙欣,等.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3):264-267.

作者:洪培培

第3篇:高校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学管理探讨

摘要: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本文从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学意识、微型化、低值易耗品管理、注重有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绿色化学管理教育。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废弃物;绿色化学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防止工业污染特别是化学污染,从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更是绿色化学的根本任务。绿色化学给化学工作者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化学实验室在学生的化学学科知识以及实验技能方面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室的科学利用,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有很大的提高。化学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创新性,特别是绿色化管理程度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有机化学实验在四大基础化学中又不同于其他化学实验,这就要求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有机化学实验室承担着化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以及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室使用频率高,难于管理。作为从事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者,将环保与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中,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本文试图从我院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学意识、微型化、低值易耗品管理、注重有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方面,探索实验室的绿色化管理。

一、加强绿色化学意识

学生环保意识、绿色化学管理意识的提高贯穿于整个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机实验教学中常用到或产生一些污染环境的药品和试剂,要减少环境污染,必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因此,在新学期的第一堂有机化学实验课中,我们用现代化多媒体工具,通过一些教学事故案例、化工类产业事故等图片或视频,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环保教育,每次实验前让学生分析该实验的安全隐患,做到实验前心中有数,实验过程认真负责,实验结束后及时总结,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实验室绿色化管理的重要性。其次,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出发,对有机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改变以现有教材为标准的教学方法,逐步实施绿色化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自觉养成绿色化学的环保意识。

二、实验微型化

为了加强实验室的绿色化学管理,我们采取半微量实验装置,从实验源头上减少药品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污染。近年来,在保证实验教学的前提下,对多数有机实验进行了微型化实践。如溴乙烷的制备、己二酸的制备、乙酰苯胺的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制备等。将试剂用量由常规用量减至原来的1/2~1/5后,通过对比实验可知,微型化后同样能达到教学要求。同时,改变传统的合成方法,例如,在肉桂酸的制备、乙酰水杨酸的合成中引进现代有机合成实验新技术与新方法,分别采用微波辐射法和超声波合成法,在节约药品用量、减少“三废”排放、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微型化实验合成方法中感受绿色化学的重要性。而实验微型化的实施、药品用量的减少,也让实验室药品的库存降低,从而提高实验室的绿色化管理。

三、低值易耗品管理

有机实验室中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主要涉及有机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因化学试剂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当而引起教学事故或意外的案件常有发生。针对有机化学试剂品的特殊性,即品种多,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腐蚀,毒害性,在管理上,采取专人管理制度。玻璃仪器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极易打碎,学生操作不规范,极易造成玻璃仪器的破损。针对上述情况,在化学实验室管理中对化学试剂、玻璃仪器进行规范化管理。

1.化学试剂的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化学试剂的管理工作。有机化学试剂的特殊性,要求管理工作者必须是化学专业的管理人员。化学试剂的绿色化管理可从药品的存放和保管两方面进行。药品存放库房通风设施必须良好,所有试剂标签清楚明了,密封合格;易挥发、易燃、易爆试剂按教学计划购买,保证实验教学,控制库存,分类存放在药品房中。一般試剂的存放要注意酸、碱性物质以及氧化剂、还原剂分开,以免发生意外反应。管理人员应该做到熟悉各种试剂的名称、数量、存放位置等详细信息,采用专用的账本记录,并借用电子化管理;药品的领用情况做好记录,期末清点库存,按实验教学项目进行相应的采购计划,避免多余库存。对于易挥发的有毒药品,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以防污染环境;对于强腐蚀性药品,必须戴乳胶手套,必要时还要戴护目镜或面罩进行操作,以防灼烧,造成伤害;对于危险品和贵重类药品,按实验项目和学生实验用品量控制实验用量,要求学生严格按量称取,不得超量,实验结束后,认真检查验收,及时归位,以防危险品外流,发生意外事故。常规性药品可放置在普通药品柜中。用量比较大或较小的药品,由管理人员提前准备,放到实验室公用桌面或小组试剂架上供学生公用,避免学生称量过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验结束后,实验员及时整理归位。通过实验室中各类药品的使用、存放等注意事项,加强学生绿色化管理意识。

2.玻璃仪器的管理。完成有机化学实验的器材多数是易碎的玻璃仪器,管理的不当或者学生操作不规范,极易造成玻璃仪器的损坏。在玻璃仪器的管理上,实验常用玻璃仪器,每组分发一套《少量半微量有机制备仪》玻璃仪器,如半微量三颈圆底烧瓶、单颈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直型冷凝管等,以及一些常用的烧杯、漏斗、量筒等存放在各小组的实验柜中,实行管理责任制。开学初期,要求学生对照仪器清单清点仪器,实行“多还少补”制度。实验结束后,进行学生检查、教师监督,做好仪器损坏登记,损坏仪器的学生及时领用补充完整,适当实施赔偿。重复使用的小组成员实验前须检查玻璃仪器的完整性。不常用的玻璃仪器,如滴液漏斗、分液漏斗、恒压滴液漏斗、油水分离器等,实验结束后清洗干净,在磨口旋塞上垫上小纸片以防旋塞打不开,并用橡皮筋固定,贴上实验小组编号,单独存放,需要时再按编号发放给学生。特别是水银温度计,使用过程中极易打坏,造成水银脱落掉出来,严重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每次实验结束后,学生必须清洗玻璃仪器,有机实验玻璃仪器比较难清洗,很多学生用完后用水冲一下,或干脆不洗,实验管理人员可配制一些特殊的洗涤剂做清洗仪器使用,同时实验教学老师应加强监督管理。

四、注重有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机化学试剂的使用,必然会产生一定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若处理不当,学生或教师不够重视,对我们的人体、实验室环境甚至周边的环境有非常大的危害。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实验室环境污染,可以增强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和环保意识。因此在实验中的废酸、废碱,我们采用集中收集的方式,尽量回收,如“熔点的测定”实验用过的浓硫酸,回收后可以用作洗涤剂或配制50%的硫酸,备“正丁醚的制备”实验中用,不能回收的倒弃前将其中和到规定的pH值。回收的废碱液,可以和95%乙醇配成洗液,用于洗涤油脂、焦油、树脂等残留物。有机实验中常用的一些有机溶剂如苯、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直接倒弃严重污染环境,造成药品的浪费。如实验中用过的萃取剂苯,精制后可作“乙酰苯胺”实验的原料,该实验产物可掺入一些杂质,在“重结晶与提纯”实验中利用;其他废弃液如乙醇、丙酮、四氯化碳等,因实验中用量较少,回收后可用做有机洗涤剂。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苯乙酮的制备”过程中产生的HCI气体,将吸收液由碱液改为水吸收,既有效地吸收了HCI气体,又可将吸收液与废碱作用,从而减少废碱液,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實验教学过程中,可以组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一些基本操作实验和重要的性质实验可结合合成实验,做到节省时间和化学试剂,也有利于学生对相关有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原子经济性,又减少有毒试剂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实验教学中产生的废弃物的环保处理,培养学生实验室绿色化管理意识。因此,在实验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只要用心去研究、探索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观念,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为实验环境、社会环境的“绿色化”尽一份力量。

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繁琐但却重要。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使得其管理在实验室管理要求更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对其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实验室的每一个主体都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实验室的管理。实验技术人员在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自我学习和交流,教育、感染学生,在实验室的管理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确保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深化实验室绿色化理念,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高占先.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曾昭琼.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苏桂发.有机化学实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赵永丽.浅谈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室管理[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24).

[5]杨国玉,徐翠莲.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4).

[6]商红岩,姜翠玉,吕志凤.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

[7]韦文珍.谈有机化学实验中的环保教育[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15(6).

作者:陶萍芳 覃利琴 罗旭健 罗志辉

第4篇:化验室化学药品管理制度

化学试剂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公司计量理化室、涂装化验室的化学药品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在储存、使用、废弃等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人员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计量理化室、涂装化验室对化学品的管理。 3 引用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4 定义

4.1化学品:是指天然和人造的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和混合物。 4.2一般化学品:指除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以外的所有化学品。

4.3危险化学品:爆炸性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几大类。 5 职责

5.1质量保证部

5.1.1计量理化室负责化学品的管理,并监督制度的执行。

5.1.2计量理化室负责计量理化室的化学品购买计划的申报及化学品出、入库的登记台账。 5.2涂装车间

5.2.1涂装车间化验室负责涂装化验室的化学品购买计划的申报及化学品出、入库的登记台账。 5.3行政部

5.3.1行政部安全环保科安全员负责对化学品保管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化学品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 5.4采购部

5.4.1采购部负责对化学品的购买。 6 管理规定

6.1化学品计划的申报

6.1.1一般化学品的申报根据使用实际情况及安全库存量(满足使用1月的量),于每月的1号、15号填报购货计划单,注明化学品的名称、规格、数量。

6.1.2危险化学品的申报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之规定,计划要报送当地公安部门批准并备案,计量理化室、涂装化验室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每年分两次报半年计划,注明化学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6.2化学品的储存

6.2.1化学品购回经验收合格后由计量理化室、涂装化验室他别管理各自的化学品,并做好相应记录。

6.2.2化学药品存放要阴凉、通风、干燥,有防火、防盗设施。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6.2.3化学药品应按性质分类存放,酸、碱、盐及危险化学品要分开放,并采用科学的保管方法。如受光易变质的应装在避光容器内;易挥发、溶解的,要密封;长期不用的,应蜡封;装碱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等。 6.2.4对危险化学品要严加管理

a)危险品按《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根据其化学性质严格按照规定分区、分类储存,并且不得超量贮存。

b)禁忌类危险品必须隔开贮存:如氧化剂、还原剂、有机物等理化性质相忌的物质禁同区储存。

c)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不得在同库储存。 d)对有易碎、易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不能二层堆放。

e)对爆炸、剧毒、易制毒、放射等化学品须设置专柜储存。

6.3化学品的出、入库

6.3.1保管人员每月对化学品进行点检,并将结果记录在“化学品物料盘点表”上,对化学品的发放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并做好详细记录。

6.3.2员在使用化学品时,先登记,注明用途、使用数量后,由统计人员开库门拿出所用物品并做好库存台帐记录。 6.4化学品的使用

6.4.1人员在使用时应先详细阅读物质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然后按照防护要求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口罩、手套、眼罩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6.4.2使用时,距离明火10m以上,各气瓶的减压器上应有安全阀,严防沾染油脂,不得暴晒、倒置。

6.4化学品的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进食、喝水和喝饮料。工作结束后沐浴更衣。

第5篇:化验室化学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镍铁事业部化验室化学药品

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对化验室化学药品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在储存、使用、废弃等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人员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对化学品的管理。

三、引用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四、定义

1.化学品:是指天然和人造的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和混合物。

2.一般化学品:指除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以外的所有化学品。

3.危险化学品:爆炸性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几大类。

五、职责

1.化验室主任负责化学品的管理,并监督制度的执行。 2.化验室统计负责化学品购买计划的申报及化学品出、入库的登记台账。

3.化验室安全员负责对本部门化学品保管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化学品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

六、管理规定

1.化学品计划的申报

①一般化学品的申报根据使用实际情况及安全库存量(满足使用半年的量),进行申报,注明化学品的名称、规格、数量。

②危险化学品的申报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之规定,计划要报送当地刑警部门批准并备案,化验室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每年分两次报半年计划,注明化学品的名称、规格、数量。 2.化学品的储存

①化学品采购后经验收合格一律入化验室统一管理,统一放入化验室药品库并登记。

②化学药品库要阴凉、通风、干燥,有防火、防盗设施。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有火源(如电炉通电)时,必须有人看守。

③化学药品应按性质分类存放,酸、碱、盐及危险化学品要分开放,并采用科学的保管方法。如受光易变质的应装在避光容器内;易挥发、溶解的,要密封;长期不用的,应蜡封;装碱的玻璃瓶不能

用玻璃塞等。

④对危险化学品品要严加管理

a) 危险品按《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根据其化学性质严格按照

规定分区、分类储存,并且不得超量贮存。

b) 禁忌类危险品必须隔开贮存:如氧化剂、还原剂、有机物等理化性质相忌的物质禁同区储存。

c) 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不得在同库储存。 d) 对有易碎、易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不能二层堆放。 e) 对爆炸、剧毒、易制毒、放射等化学品须设置专柜储存,采取双人收发、双人双锁。 3.化学品的出、入库

①化验室统计人员应每周对化学品进行点检,并将结果记录在“化学药品管理台账”,对化学品的取用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并做好详细记录。

②各分析室人员在使用化学品时,先登记,注明用途、使用数量后,由统计人员开库门拿出所用物品并做好库存台帐记录。 4.化学品的使用

①化学品使用人员在使用时应先详细阅读物质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然后按照防护要求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口罩、手套、眼罩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见附件1]。

②各种气瓶在使用时,距离明火10m以上,各气瓶的减压器上应有安全阀,严防沾染油脂,不得暴晒、倒置。

③对从事化学品的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进食、喝水和喝饮料,工作结束后沐浴更衣。

七、考核

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如违反此规定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100-500元镍铁事业部化验室

2015年8月20日

附件1

化验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安全操作规定 1. 往橡皮塞上装玻璃管或折断玻璃管时必须包以毛巾,并着力于靠近橡皮塞或需折断处。

2. 对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的试样分析操作(如:处理试样、滴定等),必须在良好通风厨内进行。

3. 剧毒物品(氰化物、砷化物、铍化合物等)应专人统一保管,发放时按最低量发给并进行登记。

4. 浓硫酸与水混合时,须边搅拌边将浓硫酸缓缓注入存有冷水的耐热玻璃器皿中,否则将引起爆炸或酸喷溅引起烧伤事故。凡在稀释时能放出大量热的酸或碱都应按此规定操作。

5. 氢氟酸烧伤较其他酸碱烧伤更危险,如不及时处理,将使骨骼组织坏死。使用氢氟酸时应在通风顶厨内操作,需特别小心,防止皮肤受到侵蚀。最好戴医用手套,操作后必须立即洗手,以防造成意外烧伤。

6. 热的浓高氯酸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如:乙醇等)或还原剂(如:甘油等)接触时会产生剧烈爆炸,使用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a. 浓高氯酸(p1.67g/ml)应存放在远离有机物(如:乙醇、甘油、次磷酸盐等)的地方,以防高氯酸与有机物或还原物质接触,发生爆炸。应用金属夹取拿正在冒高氯酸烟的三角瓶、烧杯等。严禁用抹布、纸壳和戴线、布手套取拿,使用后的高氯酸应拧紧瓶盖于火源1m外存放。

b. 高氯酸烟与木材长期接触易引起木材着火或爆炸,通风厨内应定期用水冲洗。在使用高氯酸的通风厨内不得同时蒸发有机溶剂或灼烧有机物。

c. 热的浓高氯酸与某些粉状金属作用时会产生氢气,可能引起剧烈爆炸,因而溶样时应先用其他酸溶解或同时加入其他酸低温加热直到试样全部溶解。防止高氯酸单独直接与金属粉末接触发生反应。

7. 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起研磨。不能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擦拭使用过氧化钠器具的滤纸,必须用水冲湿后方能扔入垃圾箱。报废的过氧化钠只能倒入水槽冲湿后排放,不能丢入垃圾箱内。 8. 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沾落有氧化剂溶液的衣服、纸张、抹布等应立即清洗干净,以防着火。

9. 药品不得直接放在烘箱隔板上烘烤,需将药品盛入玻璃器皿或瓷盘内放入烘箱隔板上加温烘烤。着火点低、挥发性、腐蚀性的药品及非生产实验物品未经技术许可禁止放入烘箱内烘烤。

10.药品用完应盖好盖子放回原处。搬运液体药品瓶,应用一只手拖住瓶底,严禁只提瓶颈托运。

11.化学分析及高温室作业不得穿尼龙、化学纤维的腿袜。 12.高温室禁止晾、烤衣物及堆放易燃易爆物。

13.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性物质的试样(如:电石)在称量、储存时应保证盛装物的干燥。

14.已经损坏的玻璃器皿应妥善处理,不能在分析中再行使用。

镍铁事业部化验室

2015年8月20日

第6篇:化验室化学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化验室主任负责化学品的管理,并监督制度的执行。

2、化验室统计负责化学品购买计划的申报及化学品出、入库的登记台账。

3、化验室安全员负责对本部门化学品保管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化学品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

4、化学品计划的申报

①一般化学品的申报根据使用实际情况及安全库存量(满足使用1月的量),于每月的1号、15号填报购货计划单,注明化学品的名称、规格、数量。

②危险化学品的申报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之规定,计划要报送当地刑警部门批准并备案,化验室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每年分两次报半年计划,注明化学品的名称、规格、数量。

5、化学品的储存

①化学品采购后经验收合格一律入公司仓库统一管理,化验室只领取本部门一周的用量,统一放入化验室药品库并登记。

②化学药品库要阴凉、通风、干燥,有防火、防盗设施。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有火源(如电炉通电)时,必须有人看守。

③化学药品应按性质分类存放,酸、碱、盐及危险化学品要分开放,并采用科学的保管方法。如受光易变质的应装在避光容器内;易挥发、溶解的,要密封;长期不用的,应蜡封;装碱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

等。

④对危险化学品品要严加管理

a) 危险品按《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根据其化学性质严格按照

规定分区、分类储存,并且不得超量贮存。

b) 禁忌类危险品必须隔开贮存:如氧化剂、还原剂、有机物等理

化性质相忌的物质禁同区储存。

c) 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不得在同库储存。

d) 对有易碎、易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不能二层堆放。

e) 对爆炸、剧毒、易制毒、放射等化学品须设置专柜储存,采取双

人收发、双人记帐、双人双锁、双人使用和双人运输的“五双制”。

6、化学品的出、入库

①化验室统计人员应每月对化学品进行点检,并将结果记录在“化学品物料盘点表”上,对化学品的发放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并做好详细记录。

②各分析室人员在使用化学品时,先登记,注明用途、使用数量后,由统计人员开库门拿出所用物品并做好库存台帐记录。

第7篇:化验室药品管理制度

化验室药品、玻璃仪器管理制度

一、药品管理制度

1、腐蚀性物品不能在电烘箱内烘烤;

2、钠、钾、过氧化物及其他规定的药剂应放在阴凉地方;

3、潮解性药品应当用毕就立即用石蜡或火漆封好,挥发性及易燃性物品用毕,应立即用石蜡或适当封料封好,须防止在可能着火的情况下不进行封口;

4、强酸(如发烟HNO

3、浓H2SO

4、浓HCl)应当专门放置处理;

5、对于剧毒药品(Ag SO

4、HgI

2、HgSO4)应由专人负责保管;

6、开启浓氨水,盐酸,硝酸,乙醚等药品前,必须预先放在冰箱内冷却,或先盖上湿布,用冷水冷却后,再在露天场所开动瓶盖,操作者应戴上防风镜,以免发生喷溅;

7、水银如洒在地上,应尽量清除干净,然后在残迹或隙缝处撒上硫磺粉,以免日后水银蒸汽中毒。

二、玻璃仪器管理制度

1、在使用玻璃仪器前,要详细检查仪器本身有无裂纹,联接部位是否牢固,紧密;

2、截开玻璃管必须用火将末端烧圆,以免划破手指;

3、量瓶与普通玻璃瓶不可直接加热,溶解或放热反应都能使之碎裂。

第8篇:化验室药品管理制度

一、化学药品保管室要阴凉、通风、干燥、有防火、防盗设施,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二、药品及药品柜均应避免阳光直射及靠近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三、药品应摆放整齐,酸、碱药品 应分开存放,易燃药品 应单独存放。化学危险品两人监督领用。

四、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化验员必须对库存试剂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有变质或有异常。现象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贮存条件和保护措施。

五、试剂瓶上必须有完整的标签,发现标签模糊或掉落时应立即更换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六、化学试剂应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剩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

七、化验药品领取应有领用人、时间、数量、用途等明细的记录。化验人员根据自己分管的工作,领用药品,严格按照药品的配制方法配制药品。检验人员应对各自使用药品试剂按规范做好标识。

包括注明配制日期 、有效期、配制人,按规定存放,不得使用失效、 过期药品 。

八、危险品的发放,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化学危险品的由领用必须是双人领取,双人签字。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并一次配制成使用试剂,若有剩余须立即退库。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第9篇:化验室药品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对化验室化学药品(即化学试剂)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在储存、使用、废弃等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人员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对化学品的管理。

三、引用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四、定义

1、化学品:是指天然和人造的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和混合物。

2、一般化学品:指除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以外的所有化学品。

3、危险化学品:爆炸性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几大类。

五、职责

1、化验室主任负责化学品的管理,并监督制度的执行。

2、化验室统计负责化学品购买计划的申报及化学品出、入库的登记台账。

3、化验室安全员负责对本部门化学品保管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化学

品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

六、管理规定

1、化学品计划的申报

①一般化学品的申报根据使用实际情况及安全库存量,按实际情况填报购货计划单,注明化学品的名称、规格、数量。

2、化学品的储存

①化学品采购后经验收合格一律入公司仓库统一管理,化验室只领取本部门一周的用量,统一放入化验室药品库并登记。

②化学药品库要阴凉、通风、干燥,有防火、防盗设施。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有火源(如电炉通电)时,必须有人看守。

③化学药品应按性质分类存放,酸、碱、盐及危险化学品要分开放,并采用科学的保管方法。如受光易变质的应装在避光容器内;易挥发、溶解的,要密封;长期不用的,应蜡封;装碱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等。

④对危险化学品品要严加管理

a) 危险品按《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根据其化学性质严格按照规定分区、分类储存,并且不得超量贮存。

b) 禁忌类危险品必须隔开贮存:如氧化剂、还原剂、有机物等理化性质相忌的物质禁同区储存。

3、化学品的出、入库

①化验室统计人员应每月对化学品进行点检,并将结果记录在“化学品物料统计表”上,对化学品的发放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并做

好详细记录。

②各分析室人员在使用化学品时,先登记,注明用途、使用数量,

4、化学品的使用

①化学品使用人员在使用时应先详细阅读物质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然后按照防护要求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口罩、手套、眼罩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②各种气瓶在使用时,距离明火10m以上,各气瓶的减压器上应有安全阀,严防沾染油脂,不得暴晒、倒置。

③对从事化学品的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进食、喝水和喝饮料,工作结束后沐浴更衣。

七、考核

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如违反此规定视情节严重处以20~100元的罚款。

化验室

2014-02-25

上一篇:中学数学一级述职报告下一篇:消防竞赛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