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童趣,满足童心、放飞想象——谈小学数学童趣、意趣与知识的整合

2022-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认知心理学认为,童趣与学习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虽然童趣是内在的心理活动, 但却通过学习兴趣的外在表现出来,因此,以童趣为基础,构建趣味性小学数学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童真是一种自然性的外在表现,他们的内在需要,是富有童趣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把握住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构建激发童趣、满足童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将小学生的童趣和意趣与知识进行整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此,本文围绕如何以童趣为媒介来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索。

1 构建富有“童趣”的小学数学课堂

1.1 用趣味故事丰富课堂内容

在数学世界里有很多极具趣味性的数学故事,这些故事既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又是启发小学生心智的重要媒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这些趣味故事来丰富课堂内容,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如“认识小数”一课,对于小学生们来说,他们初次接触小数知识,假如教师一味根据教材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那么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势必会打折扣。因此,在这一课中,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笔者在组织课堂时导入了这样一个趣味小故事:猪八戒去花果山寻找师兄孙大圣,恰巧孙大圣没在家,山上的小猴们热情的款待了他。小猴们摘了100个仙桃请他吃,猪八戒说:“我怎么好意思都吃掉,这样吧,我们把仙桃平均分,每人吃一份”。然后他数了数,发现一共有29个小猴,随后就在地上列算式:100÷30=3.33……,四舍五入,平均每人吃3个。小猴们很高兴,认为猪八戒很公平。孙大圣回来后,小猴们把猪八戒分桃的事告诉了他, 孙大圣哈哈大笑, 说:“你们都被猪八戒骗了”。那么,孙大圣为什么会这么说? 猪八戒一共吃了多少个仙桃?

这是一道典型的混合运算题,引导学生们用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则列式为:100-30x3=10,即猪八戒吃掉了10个桃子。有趣的是,运算结果是将小数“整合”起来,即:0.33……x30,如此,则把小数从四则混合运算中提取了出来,配合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则更加突出了“小数”的概念。如此,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1.2 用趣味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组织课堂活动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在组织课堂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认识,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如此,则也能够激发童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找规律”一课,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活动情境:首先将学生们分成四个小组,随即利用多媒体播放几组规则排列图形的图片,最后以“比一比”为题,组织各小组每观察一组图片,即说出这组图片的特点,并说出理由。比赛完毕后进行评分,得分最高的一组获得奖励。

这种趣味活动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客观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在“找规律”中收获知识,提升他们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此外,一些简单的课堂小活动,往往能蕴含“大道理”,更能够有效突出新知识。例如“认识比”一课,课堂活动设计为“模拟拔河”活动,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拔河比赛中,A组10人,B组20人,想一想,这样公平吗? 不公平的理由是什么? 当学生们提出“20人比10人多”这一概念时,教师立即抓住主题,提出“比”的概念 :为什么B组会赢 ,因为B组与A组的人数比例是20比10。如此 ,通过这种简单的活动设计 , 则能够有效突出主题,既节约课堂时间,又让学生认识了“比”的概念。

2 开发“童趣”课外活动,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也是打造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趣味课外活动,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童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放飞他们童真的心灵。

在实践中,课外活动的设计应兼顾“趣味性”与“知识性”两项重点内容,让学生在欢乐的嬉戏中获取知识。例如,举办“用智慧创造速度”课外活动,活动设计为: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派出一人,并排站在起跑线上;在“跑道”上设置各种障碍,如小河(1.5米宽的红布)、独木桥(红布上方的长板凳)、山梁(平衡木)、山洞(拱形门)、枯木(低矮的跨栏)等等,在终点的大树上设置5道计算题,让四名学生跨越各种障碍,到达目的地(大树下),计算完数学题后迅速从一侧的“快速通道”上返回起点,交换位置,让小组内的第二名成员再次重复越障和解题。比赛结束后,给予获胜的一方相应的奖励,如将获胜方名单公布在校园宣传栏,以资鼓励。

这种比赛型课外活动的设置,旨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迎合小学生的童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放飞想象的翅膀,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

3 结语

综上所述,童趣是小学生的天性,但即便是天性,也需要教师的开发。只有迎合学生的童趣,才能让小学生在富有童趣的环境里健康的成长[1],进而 ,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奠定扎实的基础,以良好的状态来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摘要:探讨了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旨在构建符合小学生心智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打造有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故事,课外活动

上一篇:口腔修复膜在牙周手术中的再生效果下一篇:浅谈油田修井作业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