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课总结

2022-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奥尔夫音乐课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奥尔夫音乐课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育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世界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鉴于它的广泛影响,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早期引进介绍阶段、深入学习阶段、本土化研究阶段三个阶段对有关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概述。以期对我们的音乐教育有所帮助、提高,并为将来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学法;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全世界音乐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它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改进我们音乐教育的质量,而且对于我们学习一项新的教育模式有经验借鉴价值。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文献综述,我采用的是按照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学习的程度来划分的方法,分为早期的引进介绍阶段,中期的教学法模仿阶段和现在的本土化研究三个阶段。

一、早期的引进、初步介绍阶段

廖乃雄先生(西方音乐史研究专家、上海研究所所长)是第一位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介绍到中国的学者,最早见于他发表于《人民音乐》上的《卡尔奥尔夫及其儿童音乐教育体系》,1983年第一期。文章介绍了卡尔奥尔夫的生平及创办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一系列经过,对奥尔夫本人的研究领域和内容也做了阐述。并从五个方面归纳出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基本特点:(1)节奏第一(2)精制乐器,不用钢琴、小提琴而用特制的打击乐器(3)采用体系简单的多声及和声(4)即兴演奏(5)饶有兴趣。接着廖先生对奥尔夫为军特音乐舞蹈学校编写的教材《儿童音乐教材》也做了分析和说明,这套教材共五卷,总的结构顺序是按照音乐写作(调式、和声)顺序来编排的,内容上循序渐进。

这一时期还有很多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著作和论文相继出世,出版的专著有廖乃雄先生译,古尼特凯特曼著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秦德祥著的《元素性音乐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版。还有一些是著作中的专题介绍和文章索引:《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1984年4月出版;《中外音乐教学法简介》1987年9月出版;《音乐教育学》刘云翔、魏煌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曹理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等等。

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有:林大春发表在《人民音乐》的《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比较》,基于奥尔夫体系和柯达伊体系已在我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文章对这两种体系各自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这两种体系之间相互影响,在国外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常被结合起来运用,于是区别他们之间的教育思想的异同,对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外国经验很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秦德祥的《论奥尔夫体系与柯达伊体系》(也是发表于《人民音乐》),文章认为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音乐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奥尔夫体系与柯达伊体系,因此对这两大体系进行比较,对于我们借鉴国外先进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建立我国新的基础音乐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别从两个体系自身的理论完整性;两个理论产生的不同国家背景;两个创建人的专业背景、音乐教育思想;教材进行了比较。最后比较得出两大体系虽然表现形式上有差别,旦仍有内在的共同之处。二者都要求儿童参与音乐活动,都重视民歌和优秀音乐创作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重视多声部音乐的教学,但采用的方法不同,一个是通过合奏的方式,一个是运用合唱的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奥尔夫”体系以器乐教学为特色,柯达伊体系以声乐教学为特色,一个重“唱”,一个重“奏”。

二、第二阶段 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深入学习、与儿童音乐教育相结合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主要也是关于教学法的论述,而对奥尔夫教学法中有侧重节奏教学,多是结合实例来分析,如卢姗姗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练习》归纳出几种节奏练习方法,1、语音节奏练习2、声势练习3、多声部及和声的节奏练习等,并分别列举一个实例。张秀清载于《父母必读》的《音乐节奏训练——奥尔夫元素音乐(一)》中的节奏训练也是分为1、语言练习节奏2、声势练习节奏3、动作练习节奏。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儿童音乐教育相联系的文章有李亚秋发表于《赤峰学院学报》的《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芦静发表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运用》,这些文章都是在研究如何把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运用到幼儿的音乐教育中,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所以可以改进幼儿音乐教育课堂效率,提高音乐教育质量,使儿童乐于参与,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近十年的研究情况暨本土化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的研究开始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本土的发展情况。开始意识到外来音乐教育体系与我国本土音乐教育思想的融合。主要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推广阻力与对策分析》作者分两个部分进行阐述,即阻力分析和对策分析,阻力方面有乐器、师资、教材、教室与人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普及实施中遇到的阻力,对策方面作者从教材、乐器、师资培养和对于奥尔夫和奥尔夫教理念的理解方面着手进行了论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制约因素》文章从我国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教学模式构建》作者提出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构建的四个教学模式,分别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和社会化教学模式,并从各自的内涵和操作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这一段时间学者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基础教育、学前幼儿教育联系,出现了《奥尔夫教育体系与音乐基础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作者从我国基础教育的理念、传统的基础音乐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提出要向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学习和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兼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的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音乐新课标的契合性解读》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深入了一步,与我国的新音乐课程标准比较,从中发现许多契合点。作者从音乐新课标的中心内容所体现出的理念和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许多方面存在的一致性,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从而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我国的音乐教育理论建设正在一步步发展,有待形成我们自己的音乐教育理论体系。

小结 憧憬和展望

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世界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因为它的受用性似乎传播得更为广泛,影响更加深远,所以我们来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很有意义和必要性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要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启发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不要“为音乐而音乐”,要增加音乐的趣味性,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音乐,不然再好的音乐学生也欣赏感受不到。音乐和动作、语言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令学生全身心的玩音乐、体验音乐,当然老师也要在快乐的学习中穿插些乐理、音乐常识等知识,这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既得到了快乐又学到了知识,这样的音乐课有哪个学生不喜欢、不向往呢?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还倡导人们不要作为听众,要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这就对我们的音乐教育现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音乐是要学生玩进来、参与进来的,而不是在旁边袖手旁观。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吴梅花,浅述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8)

[3]刘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5).

作者:王尚

第2篇: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思考

[摘 要]本文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认识,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目前中国音乐教育的特色,对中国的音乐教学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奥尔夫 音乐教育 创造型 实践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教育体系,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我国后,受到音乐教育界广泛欢迎。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具体回答了如下问题:怎样使孩子们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怎样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强调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学生能以最自然最简单的方法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发展。其中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核心是即兴创造,这就特别适用于音乐教学之中。

对比我国的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从目标上更加突出人的创造精神的培养。从内容和方法上,更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与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致的。其最突出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1.体现了创造性的核心地位。奥尔夫的每一个课例都有即兴创作或创编的活动,小至一些动作,大至创编音乐剧,在所有的创编活动中,要求不能雷同或大家共同合作完成,所有的人都会全身心投入,而后又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小发展起来的,音乐最能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而奥尔夫教学法正是抓住了这大好时机使一个人从小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并使创造性能力逐渐得到发展。

2.将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奥尔夫每节课没有太多的讲述,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排练与即兴创作,大家似乎觉得每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了合作的意识。

3.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教学思想。奥尔夫教学中,课例的内容和形式是十分丰富的,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表演于一体,所有的内容又紧紧与音乐文化相联系,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全面提高了他们的音乐修养。奥尔夫的教学理论贯穿在所有的课例中,老师在每一节课例后要引导大家去做总结,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发表个人的看法,这时大家就会把自己的切身体验提高到科学理论上认识,并很自信的、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但提高了个人的归纳总结能力,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多元文化的培养意义重大。

通过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学习,我认为中国的教学方法面临的任务艰巨,改革势在必行。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必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这种改革要从小学做起。

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征,教学上必须重视直观化和形象化。在教学上,充分运用投影、幻灯、挂图、磁性卡片、实物、电视、录像等形象直观的教具和教学手段去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同时,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富于表情的眼神、手势、体态去解释音乐作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儿童“好动”的特点,教学上必须重视律动性。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做生动形象的模仿动作,把“动”引导到音乐课堂上来,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坐着不动上音乐课的单一方式,使课堂气氛能够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诸种创造性地培养外,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之中,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任课教师应很注意对歌曲主题的分析,并用最饱满的感情去教唱,用艺术的形象去感染学生。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的真谛是以音乐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换言之,在整体化的音乐教育中,以音乐为主体,智育为脉络,德育为灵魂,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为一体,并有机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美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情感上、性情上、道德情操上的感化作用。

这里我们强调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因为音乐不具有语义性,它是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完全超出了语言所表达的感情。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道德的升华,它以崇高醇美的音乐语言唤起人们来分辨善恶,充实着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责任重大,把德育教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不可忽视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李妲娜等译编.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2] 多哥·古德金.刘沛译.新千年的奥尔夫音乐教育[M].

[3] 乔淑珍.素质教育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M]

作者:殷 婕

第3篇: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启示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是一个具有活力和独具特色的整合教育课程体系,凸显了现代大课程观,蕴含了整合教育课程的内涵。其音乐教学的理念,课程设计的理念及模式,赋予教学以全新的反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在幼儿园深入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研究的园本教研活动中,结合“园本课程‘再开发’的园本研究”的课题研究宗旨,有利于理解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设计和实施,创建园本化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课程模式,树立整合教育理念;有利于制定园本化整合课程教育方案;有利于探讨和思考“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整合课程教育;“一杠子式”;“三段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20世纪80年代曾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新颖性、独特性而激起学习和探讨其音乐教学方法的热潮。目前,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研讨是综合的,宏观的,主要是从课程观的角度来探讨和思考“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理念及其课程设计模式的潜在价值及其启示作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是一个具有活力和独具特色的整合教育课程体系,凸显了现代大课程观,蕴含了整合教育课程的内涵。其音乐教学方法的理念、课程设计的理念及模式,赋予我们全新的、反传统的理念和方法,特别对激活幼儿园“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创园本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具有指导的启示。并对创园本化整合教育课程模式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具有借鉴的启示。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全新性的启示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论的全新性,对激活幼儿园“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优化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模式,促使幼儿园音乐教育回归自然,创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具有指导的启示。

1.“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全新性的体现

(1)宗旨:通过音乐以求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培养健全人格。

(2)方法: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每个人都有音乐的本能,每个人天生都是喜欢音乐的)、以节奏为基础、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剧相结合进行综合教学

(3)原则:综合性、即兴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化文化教育、适于开端(适于孩子)、为所有人(为全体学生)。

(4)态度:不要求每个孩子一模一样地模仿,而是引导孩子和教师共同创造;不注重结果,注重过程。具体为:①“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全新性,以其明确的宗旨、新颖的方法、实用的原则、科学的态度,突出其鲜明的观点:音乐的原本性、综合性、即兴性和实践性,音乐活动的动态性、开放性和自然性。其中,让音乐教育回归自然是“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核心思想,也是当今幼儿园音乐教学致力改革和追求的理念。所谓“让幼儿园音乐教育回归自然”,就是让幼儿在自然中发现音乐,在自然中感受音乐,在自然中表现音乐,在自然中创造音乐,在自然中学习音乐。②这种回归自然的音乐教学表现为:——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让幼儿的所学和所获是真实的、本能的、愉快的、自然的。——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让幼儿的所学和所获是全面的、整体的、和谐的、自然的。——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让幼儿的所学和所获是轻松的、活泼的、动态的、自然的。——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让幼儿的所学和所获是主动的、积极的、创新的、自然的。——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让幼儿的所学和所获是开放的、自由的、丰富的、自然的。

的确,“音乐是一种动态的音乐活动,因为在活动中孩子不需要懂得任何乐理知识,而是通过自己亲自参与、从亲身的体验中感受音乐;音乐是一种开放的音乐活动,它允许任何答案的出现,只要孩子做了就是好的”,“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这是奥尔夫对孩子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自然流露和自然表现的描述,也是我们形象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全新性的重要启示。

2.创建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

从“一杠子式”和“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中寻找与“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共鸣点,创建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幼儿园自然音乐教育课程模式。

所谓“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就是以主题音乐旋律为活动背景、以主题音乐旋律为一杠子贯穿活动始终。教师带领幼儿在主题音乐旋律的背景中自然导入,从而引导幼儿在自然、开放、轻松、流畅、整体的活动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学习音乐。其活动流程一般为:自然愉快导入(在主题音乐旋律背景中引领幼儿任意即兴做动作)→自然倾听和感受音乐(由导入自然引导幼儿倾听和感受音乐)→自然理解和体验音乐(引导幼儿在自然开放中学习音乐作品)→自然创造和表现音乐(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和表现音乐作品)→自然延伸结束(随着所学音乐旋律在创造中任意做动作自由表现,延伸到区角中)。

以上活动流程,即是受“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启示而致力于创新的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幼儿园自然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变教师的‘传授’教学为幼儿的‘自然’学习”。从纵向看,以所学音乐作品导入并贯穿始终,音乐作品贯穿始终的多次出现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形象性和整体性,音乐作品的多次刺激能有效帮助幼儿形象而整体地理解音乐作品,使他们轻松、自然、有效地学会音乐;从横向看,在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能有效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效丰富学习内容,有效引导幼儿理解和表现音乐。这种“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没有传统“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的明显界限。所谓“三段式”音乐教学,即指教学过程可分为界限分明的三个部分:“导入——学习——复习”。这种传统的音乐教学结构,教师习惯用成规约束幼儿,按部就班,幼儿的音乐学习是块状的,幼儿自由、参与、体验、发现、创造的时间和空间非常有限甚至没有,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只给他们单一的模仿和学习,抑制了其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与传统“三段式”的音乐教学模式是两种不同理念的教学模式。“一杠子式”的创新突破了“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的传统观念,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有共鸣之处,即让幼儿在自然、即兴、开放中学习音乐,体现了幼儿园音乐教学回归自然的思想。

综观“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全新性及“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的理念,对如何改革和优化幼儿园音乐教育模式,让幼儿园音乐教育真正回归自然,创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幼儿园自然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具有独到的启示作用。“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追求幼儿园音乐教育回归自然的理念,蕴含了“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原本性”、“综合性”、“即兴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念,并以这一理念为指导,让“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元素与“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元素有机结合,创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幼儿园自然音乐教学课程模式,这正是“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指导性启示。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综合性的启示

“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设计的“综合性”与当前幼儿园提倡的“整合教育”理念有相通之处,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整合教育理念和手段,拓展幼儿园整合教育模式的设计思路,优化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模式,创园本化的整合课程教育方案,具有借鉴性的启示。

“整合教育”是当前幼儿园提倡的教育理念,更是幼儿园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不仅对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的模式有创新优化的指导性启示,而且对幼儿园整合课程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性启示。特别是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对进一步理解运用整合教育的理念和手段具有潜在的借鉴价值。“综合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最具有特色的原则,体现了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的综合,集故事、唱歌、识谱、演奏、朗诵、舞蹈、游戏、人文、科学等多方面内容为一体。所综合的内容不仅仅与音乐文化相联系,而且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科学常识、自然常识、生活常识的渗透。“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综合性,源于它的原始音乐的认识,即追求“原始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它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原始性的音乐蕴含了原本的综合,即原本性的音乐就是音乐、舞蹈、语言连在一起的一个原本整体。儿童进行音乐学习行为实际上就是人类原始音乐活动的一种再现。“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综合设计就是在原始性音乐综合观的指导下,呈现一个具有独具特色的综合音乐活动,充分发挥艺术活动的综合效应,与幼儿园整合课程教育的设计思路异曲同工。本文在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设计模式和幼儿园整合教育课程设计思路的对比中求取借鉴和启示:

1.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设计模式

以“故事主题”为引领,以音乐为主线,以“歌曲儿谣音乐认知情感社会等”为综合,以游戏为形式,集故事、诗歌、认知、舞蹈、音乐、戏剧、人文、科学、社会、游戏等内容为一体,音乐贯穿始终。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整体的音乐学习和整体的认知发展,体现了整合性原则。其课程设计构架为:活动主题;活动内容(系列活动);资源整合:根据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整合相关的资源。其活动过程(整个主题的活动流程)为:故事导入——引出音乐内容——自然学习音乐——综合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整合和渗透学习——交流和分享。

2.幼儿园“整合教育”的设计思路

以主题为主线,以“生活活动学科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为整合,集生活、环境、学科、区域、游戏等内容为一体,主题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整体而全面的学习,突出了整合教育的理念。其课程设计构架为:主题名称;主题目标;活动内容:生活活动、领域活动(学科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自由或随机活动);资源整合(根据主题扩展和整合相关的资源,包括生活、环境、领域、师幼、家园合作等资源)。其活动过程(一日整合教育活动流程)为:学科活动(导入、探索学习)——区域活动(扩展运用)——生活活动、环境活动(渗透学习)——交流和分享——总结延伸。

以上两种设计模式和设计思路突出了共同理念——“整合性”。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集“歌舞儿谣音乐认知情感社会人文科学游戏”为一体,给幼儿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音乐体验和认知学习的机会,区别于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吻合了幼儿园教育课程整合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幼儿园“一日整合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整合教育的理念,将学科领域内容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内容、环境内容等有机整合,创设寓教学(活动)于一日生活、环境、游戏之中的整合教学模式。改革以往单一学科课程的形式,注重课程学习的整合性,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的资源利用和整合学习,两者的设计思路和结构要素有相通之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突出“整合教育”理念,有利于我们理解幼儿园“一日整合教育”设计思路,创新园本化的整合教育模式——“一日整合教育方案”,具有借鉴性的启示。

3.“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所赋予的启示值得借鉴和思考

要树立让音乐教育回归自然的理念,进而整合教育理念。运用音乐的“原本性、综合性、实践性、即兴性、艺术性、自然性、生活性”等理念,指导音乐教育活动,整合教育课程的设计及实施的教育行为。

在教学内容上,则要追求丰富性、整合性、灵活性、生活性。集故事、朗诵、声势、音乐(节奏、歌唱、形体、读谱、作曲、乐器、欣赏、戏剧)、人文、科学、社会等诸方面内容为一体,充分体现整合教育目标、整合教育内容、整合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方法、整合教育形式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模式上,还要追求多样性、灵活性。以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拓展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思路,激活幼儿园“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优化幼儿园音乐教育模式,创园本化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幼儿园自然音乐教学课程模式。进而,拓展整合教育课程的思路,优化幼儿园教育活动模式,创园本化整合教育课程模式——“一日整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浅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认识[EB/OL].中国儿童教育网:www.cnfirst.net.

[2]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一)[EB/OL].金城堡艺术幼儿园网页:jcbyey.520wawa.com.

★编后语★

师范院校教育中,多学习一些权威的、风行的教育理论和课程体系,对学生毕业后的教学实践不无好处。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真谛在于其原本性,从“原本性”到“园本化”,作者进行了一些理论思考。

作者:唐 燕

第4篇:奥尔夫早教音乐游戏“奥尔夫音乐”

早教知识之一--奥尔夫音乐 57分钟前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音乐教育之一。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的音乐是指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原本的音乐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

它形式简洁,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即兴性;

2、综合性;

3、参与性;

4、自然性;

5、民族性

6、大众性。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奥尔夫音乐最适合儿童的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是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不断创新,世世代代发展下去。

5、从儿童出发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可以通过艺术渠道对人进行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这就大错特错了。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

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果让孩子唱一个长音,他还唱不下来,有时出现唱歌唱不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是成熟的,因此奥尔夫最适于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节奏、韵律,了解音乐语言。

奥尔夫音乐的局限性

奥尔夫音乐不是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它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奥尔夫是关于音乐的启蒙,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步。

总之,奥尔夫打破了科学的系统性,摆脱了科学对音乐的桎梏,更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用奥尔夫音乐培养多才宝宝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不愿受到拘束。如果你让宝宝坐在钢琴边,严格地要求他按部就班地弹,宝宝大多是没有耐性的,往往虎头蛇尾,让爸爸妈妈失望。尝试用奥尔夫音乐引导宝宝认识音乐,或许非常有效。因为奥尔夫音乐非常适合孩子的特性,而且注重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1、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比如老师教一首歌谣“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底下。”前两句老师从低音唱到高音,后两句从高音唱到低音,动作则是人坐在地板上,腿屈膝脚掌平放在地,双手从脚下随着歌声向上做爬的动作,当唱到爬到头顶上时,手正好到达头顶,唱下两句时,手又从头顶爬到脚下。这种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让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高音、低音。在教学中,还配合了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操作,比如鼓、木琴、响板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宝宝就可有节奏地敲击,奏出音乐,使宝宝很容易喜欢音乐。

2、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

由于在上课时,宝宝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宝宝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宝宝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宝宝的听力和创造力

0-3岁的宝宝,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节奏,有助于听力的发展。由于宝宝社会经验较少,创造力的发展还不明显。

4岁的宝宝,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充分运用宝宝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比如老师启发宝宝:老师唱的是爬到头顶上,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爬到哪儿?有的小朋友说爬到鼻子上、有的说脖子上、有的说屁股上,老师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鼓励,并带着宝宝们唱一遍。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宝宝:可以是爬,还可以是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飞、有的说飘、有的说走,总之让宝宝开动脑筋,自己编创歌词。

4、培养宝宝的情感

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宝宝一学就会,不给宝宝带来压力,因此宝宝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宝宝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5、培养宝宝其它艺术天分

在学习奥尔夫的过程中,配合了演奏乐器、舞蹈、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图画来表示音乐,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宝宝可能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当宝宝听到海浪的声音时,可能画一条此起彼伏的线,表现海浪。这就培养了宝宝领悟其它艺术形式的能力。

总之,奥尔夫音乐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基本特色

(一) 在课程思想上,奥尔夫追求“原始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

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儿童的”。从其原始性儿童音乐教育观出发,奥尔夫指出,“原素性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对于处在个体发展原始或者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从艺术的本原来看,音乐、语言、舞蹈本身就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儿童从事音乐学习行为实际上就是人类原始艺术活动的一种再现,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于音乐范围内。

在这种综合性艺术观指导下,奥尔夫不仅教儿童唱歌识谱,而且也教儿童演奏乐器。在教儿童演唱、演奏的同时,还结合自由朗诵、即兴舞蹈、歌唱和奏乐来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并鼓励儿童在活动中身心投入地进行创作、表演、欣赏、交流与评价。奥尔夫认为:这种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

(二) 在课程内容上,奥尔夫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中

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对象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因此,在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与确定上,奥尔夫都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的。例如,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三度(sol—mi)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孩子们的名字、熟悉的童谣、儿歌以及色彩、花、树木、一周的每一天、地名等。

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声音造型三方面。其中嗓音造型包括歌唱活动和节奏朗诵活动。动作造型包括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活动(所谓声势活动是一种用儿童的身体作乐器以此进行节奏训练的极简单又有趣的活动。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声音造型即指乐器演奏活动。奥尔夫认为:这种集诗、舞、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不仅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原本性,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特点和他们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

奥尔夫体系的教材也充分考虑了儿童音乐学习的特点。这点可用奥尔夫本人写的5卷学校音乐教材作为代表。它的内容主要是来自德国儿童熟悉并喜爱的民歌、谚语、童谣和儿童游戏。因为奥尔夫认为只有来自儿童生活的教材,才可能是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最自然的、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三) 在课程方法上,奥尔夫体系推崇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从原始性音乐教育观出发,奥尔夫推崇儿童主动学习音乐。他说:“我追求的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来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乐器,和肌体相近的乐器”。奥尔夫的这种乐器不是高度精确性或高度科技化的乐器(如钢琴、电子合成器等),而是人的肌体(如拍手、跺脚、捻指等)、原始的发声器(如铃鼓、手鼓、木鱼等)和奥尔夫自己设计发明的“奥尔夫乐器”(一种音条可以灵活拆装的敲击乐器包括木琴、钟琴等)。

在教儿童音乐欣赏时,奥尔夫不是让孩子们被动的听,而是借助一些辅助性符号,随着乐器的进行,分声步演奏打击乐器,这样儿童不仅体验到音乐的美妙,而且了解了乐曲的节奏、结构和风格。奥尔夫认为,让儿童主动学习音乐还应包括在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奥尔夫常常强***师在课堂上不是作为导演而存在,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人,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通过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正如一切原始形态的艺术活动都带有自发性、创造性一样,奥尔夫倡导的原始性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创造。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创造有简单复杂之分,但从创造的本质意义上说,儿童音乐的创造和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意义,同等价值”。引导创作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主要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幼儿提供一些原始性的材料(如最基本的音调、最基本的节奏、最基本的动作方法等),教师被要求站在儿童的角度来主持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儿童则主要是通过在范例和教师启发引导下进行集体创作的音乐学习,儿童被要求即兴编创歌词或吟诵韵文;儿童被要求用自己创造的音响和图形来记录自己的音乐,创造自己的“乐谱”等等。通过儿童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节奏训练

敲击节拍

方法:在背诵儿歌和有韵律的唐诗时,成人和孩子都会不约而同的拍手或做一些动作来打节拍。在宝宝唱歌时成人也会同他一起按节拍拍手和做动作。节拍是学习音乐、文学、艺术的必修课,宝宝在刚接触时就不自觉地喜欢上了。家长不妨再进一步让宝宝学习敲击来应和音乐中的节拍。如果家中有一些打击乐器也可以随时应用。家庭中的日用品,如筷子、盘子、金属器皿、盒子等都可以作为敲击乐器。例如用筷子来鼓击一个纸盒,在四三拍子的音乐中,先击盒子中央一拍作为强拍,再击盒子边上两拍作为弱拍。在四二拍子的音乐中,先击盒子中央一下,再击盒子边上一下。在四四拍子的音乐中,先击盒子中央一下,盒子边上三下;或者在盒子中央一下,边上一下,中央轻轻击一下,边上更轻击一下,以表达强、弱、次强、最弱的节拍。

在宝宝学会击节拍之后,家庭可以组织音乐会。如果有一位家长会演奏某种乐器可以作主题演奏,另一位家长和宝宝各用不同的器皿敲击节拍。也可以让录音机播放主题音乐,家庭成员各取不同的器皿,轻轻敲击,使主题突出,节拍鲜明。在敲击节拍的基础上,宝宝可以用手指挥,家庭成员敲击,让宝宝练习当个小指挥。

目的: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学会简单的节拍。

韵律活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韵律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课堂上常采用的一个教学内容,在整个音乐教学中起了重要作用。

有人形象的比喻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有人说:“如果旋律是音乐生命的血液,节奏则是心脏的跳动或是脉搏,它推动着血液的运转。”可见节奏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就是“体态律动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对音乐的感受不仅仅反映在心理上,同时也反映在身体上”。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建立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中提出了“节奏第一”。他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应当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韵律活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体会到了韵律活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活动,是增强节奏感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是认识节奏型进行读的练习,让学生分别按节奏型和节奏长短时值进行读。并让学生边划拍边读,边击拍边读。通过读掌握基本结构,增强节奏感。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加强节奏感的训练,还采用出示固定的结构,让学生填词。如:××|×××|、老师 ,辛苦了,还可以先说一句话然后再写出节奏。如我在一次示范课上做此项练习时,有个同学说:老师好!老师好!欢迎老师来指导!节奏是:×××|×××|×× ×× |×××|,学生边拍节奏边读,形成多样的韵律活动,逐步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

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节奏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如:启发同学听钟摆声。嘀答、嘀答节奏型是×× ××。敲鼓声。教师敲鼓,学生边听边念咚嗒嗒、咚嗒嗒,节奏型是××× ×××。还有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 ××××。汽车喇叭××× ×××嘀嘀嘀、嘀嘀嘀。马蹄声×× ××嗒嗒、嗒嗒让学生充分地想象随时都会发现生动有趣的节奏。不但要发现节奏还要培养学生去创造节奏。我在教学中采用了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拍照掌、拍腿、跺脚、捻指一类的节奏教育方法。将语言的节奏与动作的节奏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老师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编配“声势”练习,出示编配的节奏图,学生边唱边做。而且动作又进一步扩展弹指、弹舌等。如在“我心爱的小马车”这首歌曲中加入弹舌,效果特别好。就像马蹄声,形象生动。学生非常喜欢声势训练。由教师编配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创编的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编配,学生是跃跃欲试,想象力极其丰富。如歌曲“过新年”学会后,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编配歌曲的一部分,大家编好后,一组选出一位同学组成一个完整“声势”带领全班同学边唱边做。教学效果非常好,同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奏是一个最有力的音乐源泉,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利于动手、动脑、动脚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节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最直观、最能激起兴趣的活动。我常在教学中穿插节奏游戏。如:游戏走、跑、跳就是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四分音符是走、八分音符是跑 、十六分音符是跳。通过听乐曲走、跑、跳掌握音符的时值,还有节奏回声的游戏更是孩子们喜欢的。教师先拍节奏,开始二小节逐步过渡到四小节。速度先慢后快不断变化,从简单逐步增加难度,训练了同学们的听觉、反应能力及记忆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把韵律活动贯穿在音乐教学中,还注意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音乐的长短、强弱、速度等。培养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恰当的把握节奏。综上所述,韵律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音乐启蒙备忘录

对于幼小的宝宝而言,没有比艺术教育更适合他们了,而在艺术的殿堂上,进行音乐启蒙及开发当属最佳。因为,0-3岁的小宝宝尚没发育完全,学习舞蹈或画画有可能伤及四肢及手指的筋骨。而惟有音乐接触得越早,对宝宝则越有益处。这样,不仅可增进宝宝的乐感,更重要的是多听高雅的古典音乐,还能开发宝宝的右脑,从而使左右脑功能平衡。

音乐启蒙和开发,犹如给宝宝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记忆力安上了一副展翅飞翔的翅膀,使宝宝的智能发展更卓越——

备忘录No.1 多让宝宝聆听周围美妙的声音

宝宝出生后,便应该逐渐引导聆听周围的声音及音乐:

* 听能发出悦耳声音的玩具,或在房间里挂一个能发出清脆悦耳声音的风铃。

* 听厨房中的切菜声,听锅碗瓢盆碰撞时发出的音响。

* 听自然界的刮风声、雷雨声及雨滴声、流水声;各种昆虫、鸟类、家禽发出的鸣叫声。

* 听各种交通工具,如火车的隆隆轰鸣声、飞机的嗡嗡声;汽车、火车及轮船发出的鸣笛声。

* 让宝宝辨别家中亲人,如爸爸、妈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邻居的说话声音;辨别人们表达不同情感的声音,如高兴、生气、着急等。

* 让宝宝闭眼听三种声音,即小铃、小鼓及木鱼。然后,请宝宝说出声音的发出顺序。

* 唱不同的歌曲给宝宝听,给宝宝听不同乐器的声音,如口琴、笛子、小提琴、钢琴、手风琴等;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或交响曲(适合大一些的宝宝)。

备忘录No.2 玩制造悦耳声音的游戏

当宝宝一旦能坐立时,就可以让他“演奏”各种“乐器”:

* 用小木棒敲击翻过来的桶、锅、盆、陶器以及各种能敲击出悦耳声音的用具。

* 在气球内装进几粒豆子,然后将它吹起。这样,宝宝就得到一个能发出嘎嘎声响的“乐器”,气球会将声音放大。也可将沙子、小石头装入废弃的纸盒或不透明的小瓶中,让宝宝摇摇,听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 把多个装有不同体积水的瓶子,让宝宝用汤匙轻轻敲打,每个瓶子会发出不同的音高。

* 摩擦不同材质的东西,如搓玻璃纸、纸袋、塑料袋;把橡皮筋抻长后放开,就能够发出弦声。

* 有条件时,妈咪可敲打真正不同的乐器,然后,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排列出***的节奏。如先敲定音鼓“咚咚”两下,随后敲三角铁“叮”一下。这样,即可有序地排列出“咚咚叮——咚咚叮……的音乐节奏”。经常这样训练,能增强宝宝的节奏感。

备忘录No.3 多做有节奏感的游戏

* 用拨浪鼓、铃鼓打出有节奏的声音让宝宝听,然后,让宝宝自己拿着敲打。

* 让宝宝骑在妈咪的腿上,一边给念有节奏的儿歌,一边使宝宝身体上下颤动。

* 与宝宝一同做拉锯、扯锯的游戏,并且一边做一边唱歌;或有节奏地念儿歌。

* 用两块竹板(可用积木代替),敲打出快慢、长短不同的声音,以表示不同的动作。让宝宝听一听,哪个声音像马儿在奔跑?哪个声音像大熊走来了?

* 让宝宝做各种模仿动作,如打鼓、吹喇叭及学小兔跳、小鸟飞。

备忘录No.4 随时随地播放音乐或唱摇篮曲

* 宝宝在3岁前听觉最为敏锐,是训练音感的最佳时机。因此,从宝宝一出生起,妈咪每次喂完奶,一边轻轻拍动宝宝的背,或轻轻推动摇篮,一边哼唱摇篮曲。

* 妈咪给宝宝唱摇篮曲,或是经常播放一些旋律优美的世界经典名曲,如莫扎特、肖邦、舒伯特、伯拉姆斯、李斯特等伟大音乐家的作品。不要总是听一两首曲子,听熟后就要进行更换。这样,可使宝宝从多次反复的听唱中,产生熟悉的感觉,从而体会到乐曲中的节拍、音调及强弱。由此,听力将会有所提高,有助于宝宝学习语言,增进记忆力、模仿力和专注力。更为可贵的是,能够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第5篇: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探究:奥尔夫音乐培养优秀宝宝

奥尔夫音乐培养多才多艺出众的宝宝,有以下几点:

1、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比如老师教一首歌谣“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底下。”前两句老师从低音唱到高音,后两句从高音唱到低音,动作则是人坐在地板上,腿屈膝脚掌平放在地,双手从脚下随着歌声向上做爬的动作,当唱到爬到头顶上时,手正好到达头顶,唱下两句时,手又从头顶爬到脚下。这种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让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高音、低音。在教学中,还配合了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操作,比如鼓、木琴、响板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宝宝就可有节奏地敲击,奏出音乐,使宝宝很容易喜欢音乐。

2、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 由于在上课时,宝宝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宝宝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宝宝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宝宝的听力和创造力 0-3岁的宝宝,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节奏,有助于听力的发展。由于宝宝社会经验较少,创造力的发展还不明显。 4岁的宝宝,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充分运用宝宝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比如老师启发宝宝:老师唱的是爬到头顶上,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爬到哪儿?有的小朋友说爬到鼻子上、有的说脖子上、有的说屁股上,老师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鼓励,并带着宝宝们唱一遍。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宝宝:可以是爬,还可以是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飞、有的说飘、有的说走,总之让宝宝开动脑筋,自己编创歌词。

4、培养宝宝的情感 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宝宝一学就会,不给宝宝带来压力,因此宝宝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宝宝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5、培养宝宝其它艺术天分 在学习奥尔夫的过程中,配合了演奏乐器、舞蹈、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图画来表示音乐,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宝宝可能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当宝宝听到海浪的声音时,可能画一条此起彼伏的线,表现海浪。这就培养了宝宝领悟其它艺术形式的能力。 总之,奥尔夫音乐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妈妈谈感受 郭女士 宝宝3岁半 我女儿2岁半的时候,我让她去学钢琴,但女儿不听话,根本不注意老师的讲课。去了两次后,就死活再也不去了。后来我给他报了奥尔夫音乐班,女儿很喜欢。这里的乐器很简单,音色却很美,比如响板,颜色是红的,形状像贝壳,女儿一捏一捏的,就能发出音乐节奏。学习某些音乐时,还能配合上舞蹈,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课上学的东西挺多的。 孙女士 宝宝3岁 我和宝宝一起上过奥尔夫的课,那次老师让妈妈们坐在地板上,抱着宝宝。然后老师放一段音乐并启发妈妈和宝宝:这是海浪的声音,是小的海浪,妈妈抱着宝宝左右轻轻地摇啊摇,一个大浪来了,船翻了,妈妈和宝宝倒向左边或右边。我和孩子都觉得挺有趣,我相信孩子通过这种课程,会逐渐理解音乐。

第6篇:奥尔夫音乐课

奥尔夫音乐课——《握手舞》教案

活动目标:1根据音乐做造型及长音的数目;

2、通过音乐增强小朋友对长音和短音的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1 歌曲《握手舞》的光碟。

2 乐器木鱼,手摇铃

活动过程:1 开《握手舞》音乐带小朋友们进场。(小朋友们的家长坐 成两排位置)

2 教师导入:小朋友们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它的名字叫《握手舞》,音乐里有长音有短音,小朋友

们知道哪些是长音哪些是短音吗?现在先竖起你们的 小耳朵听听,曹老师发的是什么音(教师示范发长 音和短音,并让幼儿理解)

A开音乐拍小腿

师:今天曹老师要带你们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就是听着音乐拍小腿,现在小朋友们和妈妈面对面坐好。听着音乐拍节拍,短音拍小腿,长音就举手,拍节拍时不要出声音,要慢慢的感受音乐的长音和短音。(开音乐拍节拍,分为九组动作分别有,举手,握手,拉手,顶头)最后的音乐手拉手围成圆圈坐 下。

B开音乐拍乐器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跟着音乐做动作,那现在我们要来学习跟着音乐拍乐器。(教师出示乐

器木鱼,手摇铃引导幼儿认识乐器,小朋友拿木鱼,爸爸妈妈拿手摇铃)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来拍乐器,短音敲木鱼,长 音摇手铃,音乐响起的时候是短音,拿木棒的小朋友就先敲木鱼,拿手摇铃的小朋友要安静,到长音 出现在的时候,手摇铃要摇起来,而拿木棒的小朋友就要停止。(最后音乐收乐器)

C开音乐跳舞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掌握了用乐器拍节拍,现在曹老师要教你们跟音乐学跳舞,全体小朋友和家长起立。(开音乐加动作分就九组,分别有小跳,拍手,转圈,跪地,扒

下)最后一节音乐手牵手坐成半圆。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是《握手舞》,小朋友们知道长音和短音了吗?( 让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长音和短音),现在播放音乐,小朋友们通过听音乐做游戏的方式排队上厕所。

第7篇: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培养全人格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宗旨,及生动活泼、丰富 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广泛流传。自八十年代初,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被介绍进我国,使我们在音乐教育改革之初,就迅速与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接轨,起点高、发展迅速,对促进我过音乐教育改革起了巨大的作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本着奥尔夫教育的指导思想,十几年来,一直学习和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参于年月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莫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我就是本着这种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高低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让孩子都参于到音乐中去。

1.游戏教学: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爱动,做不住的特点,选择的内容以游戏为主。如:一年级教材中有一课《小袋鼠》,歌曲描写了小袋鼠去摘果子,把果子装进大袋子里,挺着一个大肚子的可爱形象。在教学过程,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那位小朋友知道小袋鼠是什么样的?”“那位小朋友上来模仿小袋鼠呢?”。启发其他小朋友也上来模仿小袋鼠走路,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动起来。接下来老师把提前准备好的气球当果子,小朋友过来摘。教师可以象变魔术一样让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摘果子。小朋友把摘到的果子装进大袋子里(可以用书包代替袋子),然后模仿小袋鼠挺着大肚子走路的形象。这时老师可以先用打击乐伴奏,强音步子重,轻音步子轻。然后老师弹旋律,小朋友们可以踏着琴的旋律和节奏来进行表演,在小朋友们表演兴奋时老师把歌词朗读出来,同学们很快就可以记住。老师加上旋律,这样一首歌就在同学们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了。同学们在游戏的快乐中学习了音乐,加强了对音乐的兴趣。

2.节奏教学: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来呢?那就是节奏。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在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中,我是这样进行节奏教学的。在低年级的节奏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小同学刚入学互相还不熟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的特点在第一节课时,老师首先让他们进行自我介绍。如:[我 叫 郑世 红]按节奏:[走 走 跑跑 走],让小朋友也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 走 走 走 走] 和[ 走 走 跑跑 走]。然后在每个同学按节奏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在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例如:[我 叫 王 鹏]、[你 叫 张小 宁]。这时老师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在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两个节奏型加深印象,(1)让他们用手,脚做动作练习。(2)用小动物的名字作游戏来巩固练习。如:小猫,小猫,大老虎,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用声音的强弱,来让小朋友们体会节奏有强弱。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这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声势训练:高年级的教学和低年级的教学有所不同,高年级不爱动,有时表演起来也会难为情,根据这些特点,我选择一些活动范围小,动一点脑筋的活动,目的是提高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在声势训练中,高年级同学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一节课之前或中间,选一些声势训练让高年级的同学做,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就会高起来。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如:让学生左手匀速的拍,右手比左手快一倍或左手画圈,右手上下直线拍,便会感觉两手程度不等的互有牵制和干扰。这说明各自独立活动,互相协调的双手活动平衡能力的获得也要经过一定的锻炼,也使学生们懂得双手活动平衡的练习,在音乐中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无论是演奏,合唱还是合奏,重唱等活动,常会遇到声部间多种不同比值的节奏关系。个人双手操作方式与他人合作都需要具备这种既能各自独立,又能互相协调的能力。通过这个教学内容使同学们不仅学会音乐也懂得了集体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宗旨。“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

在这十几年的音乐教学中,我对奥尔夫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使同学们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学采用奥尔夫教学法是十分适用的。坚持此种音乐教学方法,学生们的音乐素质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奥尔夫教学法内容及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

1、听力训练。

2、节奏训练:打击乐器奏法及应用。

3、律动训练: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

4、语言学习:作为音乐语言教学训练及应用。

5、创造性能力培养。

6、奥尔夫器乐的练习:节奏、音条乐器、竖笛、键盘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与成果

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等音乐舞蹈艺术形式;专心于音乐或戏剧,表演的进程,正确地担当自已的角色,养成专心致志的良好品格;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快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人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全人格发展。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习,内向的宝宝开朗了;胆怯的宝宝勇敢了;孤僻的宝宝合群了;腼腆的宝宝大方了;

当他们听到音乐时,那怕是在陌生人面前,也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而且是那样地合拍;

当他们听完歌曲前奏时,会准确无误地唱起这首学过的儿歌,并伴有即兴歌表演;

当他们听到不同节奏的鼓点时,会合着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进行演奏,并且是那么的和谐;

当他们听到不同风格的音乐时,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扭秧歌或跳迪斯科;

他们能很顺利地融合到集体生活中,而且是班上学习进步最快的孩子;

有些宝宝开始学习钢琴和电子琴等乐器,专业老师对他们良好的节奏感、音乐感和接受能力表示惊奇;

有些的宝宝加入了各级幼儿艺术团,其音乐感受能力、情感表现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完成排演能力都比较突出。 奥尔夫音乐,最适合儿童的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是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不断创新,世世代代发展下去。

从儿童出发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可以通过艺术渠道对人进行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这就大错特错了。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

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让孩子唱一个长音,他还唱不下来,有时出现唱歌唱不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是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是成熟的,因此奥尔夫最适于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节奏、韵律,了解音乐语言。

奥尔夫音乐的局限性

奥尔夫音乐不是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它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奥尔夫是关于音乐的启蒙,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步。

总之,奥尔夫打破了科学的系统性,摆脱了科学对音乐的桎梏,更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8篇: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音乐起源

奥尔夫音乐教学起源于德国,它的创始人是德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奥尔夫先生。

他所创立的这套儿童艺术基础教学体系已打破了音乐范畴,广泛地采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为孩子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

他以一个艺术家高瞻远瞩的眼光看到艺术各种表现形式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都有着他们的共同的元素-节奏。并利用这些因素去编设教材,起到互相推移的作用,学习变得容易快捷。运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教学,能使孩子的视野开阔,学习兴趣倍增,久而久之便能给他们建立起宏观的艺术概念。

奥尔夫先生更看到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兴趣,所以选择了游戏作为孩子授课的主要手段,将知识与训练编设在游戏中,让孩子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得到训练。 奥尔夫音乐解决了许多音乐基础教学中的难题,还极其强调与本土艺术文化的结合,自创始以来取得巨大成功,并在世界50多个国家广泛地传播。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三个主要且密切相关的原则: 1."元素性"的音乐教育思想

2.从儿童出发,让儿童亲自动手支奏乐、去创造 3.直接诉诸于感性,强调音乐教育中的感知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

以节奏为基础,从游戏入手、进行乐器、能力训练、即兴创作等。

运用噪音造型(歌唱、朗诵)、动作造型(游戏、律动、舞蹈、戏剧表演)、声音造型(身体器乐活动的声势活动)及奥尔夫乐器演奏。

以上各种艺术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运用,一方面唤醒感觉、引起兴趣,让孩子参与以共同游戏中去;另一方面让艺术结构知识逻辑性地导入,如拍子时值、基本节奏小节、拍号、强弱规律、力度对比、图形变化和舞台画面等等,这些艺术的基本要素给 孩子们建立起概念,而这一切都在游戏中进行。实践证明,孩子们学得开心,记得牢固,用得灵活。这种学习还大大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他们变得开朗,好动脑筋,好提问题,敢于创作,敢于敞开心胸大胆地表现自己。 奥尔夫教学的真谛:

以节奏作为连接各艺术表演形式的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美术等各科目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艺术教学手段,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领悟和表现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此同时,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树立自信心 培养与他人和谐合作的意识。着眼于育人这个根本,既能为学习艺术专业打下良好基础,输送人才,更重要的是能挖掘和发展孩子们的各种潜能素质,培养造就适合当今世界需求的人。 奥尔夫音乐课

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带领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带出学习方法,使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奥尔夫音乐课一反以往那种学唱一些歌曲、学习一些节奏或加入一些简单的律动的做法。它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并能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逐步调整教学形式和手段,始终让孩子在完全放松、心情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学龄前的儿童正处于创造力萌芽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利用艺术作为手段支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奥尔夫教学法中一环也是世界所有先进国家在儿童教育中极为重视与推广的做法。 师联幼师学校奥尔夫音乐课的教学特点

奥尔夫教学重要特点就是打击乐器。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等这种乐器,而采用精制的打击乐器。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如三角铁,木质音条琴,鼓等等。利用打击乐器有一些目的性.因为打击乐器最易奏出节奏,这迎合奥尔夫以节奏为第一的目的。其次打击乐器音色鲜明,富于幻想性,这很适合小孩子的好奇心,再者打击乐器容易掌握,避免演奏者的技术负担。尤其对于孩子可以使它们尽心的演奏。 打击乐器的运用非常广泛,他可以排练已经编好的歌曲和器乐曲,在排练过程中,可让孩子们交换乐器,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在打击乐器的运用中常与朗诵,表演,舞蹈相结合起来运用。

师联幼师学校奥尔夫教学法中注重即兴演奏。由于打击乐器的演奏技术简易,和声思维单纯,而且伴奏的各个声部均以固定的节奏型为基础,这样的教学培养了我校学员奏乐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合作能力,同时即兴演奏可以让儿童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正好符合奥尔夫要求孩子“动” 、“注重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求孩子自己创造音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精神。 师联幼师学校的奥尔夫教学法正在以其独特、新颖,富于创造性的特点存在。也为幼儿早期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材和方法,也让我校学员受到很大的启发,开阔了学员的视野,为学员今后的工作开辟了新天地。

第9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凉州区“百名教学能手”参赛教案

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快乐的时间》

凉 州 区 和 平 爱 弥 儿 幼 儿 园

授课教师:支二OO八年五

媛 月

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快 乐 的 时 间

目: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名

称:《快乐的时间》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节奏。

2、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

3、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4、用肢体表现乐曲,并快乐的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实物闹钟一个;大摆钟图片;能拨动的模拟钟一个;音乐《快乐的时间》;双响筒(个数和幼儿人数相同);相关课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孩子们跟随音乐走进教室。

二、课前律动。

三、讲述生活中的节奏。

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讨论生活里的各种声响节奏,例如:行走、跑步、敲门声等。

出示节奏型卡,请小朋友们把节奏型运用到自己所听到的声音里,例如:汽车的喇叭声:滴滴滴滴或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请小朋友用动作表示节奏型。

出示实物小闹钟,请小朋友们回答问题。 出示大钟课件,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四、欣赏音乐《快乐的时间》。

听一听音乐里,哪里有“滴答”声,哪里有“当当”声,数一数拍子,音乐里的钟声敲的是几点?

五、提问:听到了什么?它们各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六、试一试用哪种乐器演奏它们最合适,学会使用双响筒。

七、用双响筒把音乐里秒针的声音找出来。

八、出示模拟钟,请小朋友拨动音乐里告诉我们的时间并用动作表示时间。

九、游戏

老师先示范一遍,用怎样的动作表示秒针。

请小朋友自由想象,用自己的动作表示秒针和大钟。

十、唱《再见歌》结束。

上一篇:模电知识点总结整理版下一篇:年麻醉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