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欣赏教学反思

2022-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一美术欣赏教学反思

反思美术鉴赏教学,分析高一学生心理特点

【摘 要】目前,高中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优异成绩,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美术鉴赏依然得不到重视。因此,本文高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进行了浅析,并结合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改进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策略,为促进学生发展做出努力。

【关键词】美术鉴赏;高一学生;心理特点

引言

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虽然身体发育比较良好,但是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如果没有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就有可能造成不伦不类的结果。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突出自主、探究、合作的特点,将有效的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高中美术鉴赏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

一、高中美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资源不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鉴赏这一门课程只是作为一门辅修课出现在高中教育当中,由于对高中美术教育的忽视,所以,学校对于高中美术鉴赏教育投入甚少,教学资源严重的不足。这就造成了学生缺乏大量的鉴赏材料,即使有一些美术鉴赏材料,也不符合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这就会对学生的鉴赏能力起到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也会影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匮乏

当前,高中美术老师的师资队伍令人心忧。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各种滞后性观念的影响,高中美术在教育中一直得不到重视,因此,学校对美术老师的选择比较随意。很多学校选择老师的时候不是立足于老师的专业水平出发,而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没有专职美术老师的学校便以闲职老师来代替,但是这些老师对美术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的比较少,专业知识匮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在教学时只是以学生的随意画为主,无法传授美术文化的重点知识,对于美术鉴赏中的技巧方面的指导更显得薄弱。这种高中美术老师整体师资力量的匮乏,给学生的美术学习造成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链以及对美育知识等基本美术素养的欠缺。

(三)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高中美术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美术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化现象。很多老师认为美术不会出现在高考中,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美术教学中,缺乏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久而久之,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低下,对美术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的教会了学生学习美术,无法为美术的学习植入新鲜的东西,为美术鉴赏课堂创造新意,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美术结构的充分性认识和正确理解美术文化的精彩内涵。

二、改进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尊重学生心理发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都是无法避免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事实的,其实美学史逆反心理是高中学生在心里建立自我意识、自我保护的一种现象,形成自己独立自尊的人格。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学生过程中,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心理。所谓尊重,就是做到不强求,不进行压迫学生促使他们达到学习的目的。美术鉴赏这一门课程是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发展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价值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与观点。

例如,在学习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时,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让学生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去活动审美感受,从而使学生逐渐提高审美能力。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知道,很难独立完成鉴赏任务,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应该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语言地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进行思考、交流、讨论,否则就失去了美术作品鉴赏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民族文化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时,由于教材对青铜器纹饰介绍比较少,因此,教师应该查阅大量资料,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知识面,使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三)采取轻松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课不同于其他必修科目,如果按照其他科目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既然美术鉴赏课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轻松的教学方法,所谓轻松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放任学生而不管,而是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如何利用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美术鉴赏,提高学生的自主鉴赏能力。

例如,通过与时代以及社会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来开展对古典美术的鉴赏活动,以及如何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培养他们去热爱人生、热爱他人、热爱生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作文高中美术教师,应该起到足够的重视,积极寻找改进措施,为学生的鉴赏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少华.提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

[2]刘继红.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27)

作者:李娟

第2篇: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反思

【摘 要】中学美术欣赏课程是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由于美术欣赏课时较少,其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而作为整个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欣赏课教学关系到美术教学的重难点。本文就美术欣赏教学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反思与实践

高中美术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相应的美术作品,在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同时提高自身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然而在应试教育当道的今天,不可否认当前高中美术教学课程的跑偏,如何将高中美术教学端正到既定的教学轨道上来,这是每一个一线高中美术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从教学现状入手,阐述个人对欣赏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现状分析

很多教师对高中美术欣赏课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导致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只重视主观性感受,却忽略了作品形式与鉴赏等要素方面的探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容易产生茫然失措的感觉。具体说来,目前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美术作品选择和对学生有效引导的缺失。对于美术欣赏课中的美术作品,要尽量选择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因为教师对作品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决定美术欣赏教学的效果。所以,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不能向以前一样仅仅讲解作品,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欣赏的过程中来。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力的今天,美术教师对作品欣赏课的态度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多准备一些作品的背景材料来增强学生的兴趣点。

(2)学校对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影响。作为推动课程实施的核心力量,学校管理者对美术欣赏课程的走向有着重要作用。一些学校校长对美术教学的看法,直接决定着美术欣赏课的生死存亡。“我们开设美术课程已经是尽力而为了,其他一些学校基本是高一开设过后到高二直接就让位给其他文化课了。”不少学校都采取这样的做法,学校管理者的教学观念和态度直接降低了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3)家长对美术课程的认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一组家长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不少家长对对美术课不重视甚至建议取消,当家长都对美术欣赏课程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时,我们很难祈求学生能够在美术欣赏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和进步。

二、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探究

(1)关注美术作品情节,激发美术欣赏兴趣。美术教师应当从美术作品的“情节”入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如果教师单纯从构图、色彩、明暗、线条等因素去分析,而缺少了情节的故事性,学生是很难有兴趣听课的。只有从学生感兴趣的情节入手,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比如《春》这幅意大利著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作品,教师在引导欣赏的时候便可以从画的情节入手,让学生思考他们在做什么?通过学生的好奇心理吸引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教师再介绍画面的具体内容,从右边的西风神试图拥抱前面的克罗丽丝到克罗丽丝极力摆脱西风神的拥抱,还有维纳斯女神完美化身后忧郁和迷惘的表情。为什么维纳斯有着若隐若现的忧伤呢?通过这样的故事情节,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很多美术作品或艺术家背后都有或多或少的故事情节,这些情节的导引对强化美术欣赏教学大有裨益。

(2)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美术欣赏效率。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特点,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设计,科学选择并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其与传统教学手段组合一致,共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多种媒体技术将美术作品信息传递给学生,可以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逐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以它独特的技术迅速为课堂教学者所接受,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让现代美术课堂教学逐渐多样化与多元化。多媒体教学呈现出来的元素,可以将学生的生理感官和视觉听觉等神经唤醒到兴奋的状态,激发学生内心的各种积极因素,为审美活动的实现提供源动力。

(3)强化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美术欣赏。“自主学习”作为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为了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机械学习的局面。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任,只有当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这个过程中来,才能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美术的直观性较好地统一起来,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最真切的感受,尽快培养起欣赏的能力。必要的时候,对于在美术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和交流,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展示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是要学生依靠自己的判断,通过自己主动去认识和感受,长此以往才能提高他们的美术欣赏情趣。

参考文献:

[1] 卢瑾. 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思考[J]. 教师,2011,(18)

[2] 邬丽丽. 普通高中美术欣赏课现状研究及策略[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5)

[3] 马济天. 高中美术课堂赏析教学探讨[J]. 吉林教育,2011,(04)

作者:董双音

第3篇:高一美术欣赏课教学目标(下)

韩丽娟

第六章 皇权与世俗

(第 1—2 周)皇家气派

1.了解中外古代宫殿建筑、园林艺术特点

2.分析中外宫廷生活和民间世俗生活中所产生的这两类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艺术原理

(第 3—4 周)宛自天开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理念和艺术造境

2.引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比较中国民间园林与皇家园林的异同

3.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审美能力

第七章 移情自然 关注社会

1.

(第 5—6周)移情自然

1.通过教学,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花鸟画发展的塔体脉络及画风演变

2.认识艺术情感的作用和社会功能,体会艺术家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

(第 7—8周)时代的见证

1.了解西方风景画发展脉络及艺术风格演变过程

2.让学生认识艺术作品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可以成为时代的见证

(第9—10周)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

1.帮助学生了解、感受我国民间美术独特的审美趣味和造型意识

2.使学生了解年画和玩具的艺术特色和内在精神意蕴

3. 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成就

第八章 近现代的探索者

(第11—12周)挑战传统

1.分析近现代艺术对传统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体会创新是艺术的本质以及探

索的重要性

2.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风格演变

(第 13—14周)中国画的革新

1. 了解现代国画对传统国画的继承和发展,比较不同派别间的差异

2. 体会现代中国画整体的艺术风貌及作品中体会的时代精神

第九章 新视觉 新思维

(第 15—16 周)生活中的艺术

1.主张和提倡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体验和生活经验,从新的角度和新的试点来观看和欣赏艺术作品

2.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体会到更多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第 17—18 周)科学中的美

1.启发学生更多的从身边的事物、其它学科的知识里体会发现的乐趣,感受创造的快感

2. 启发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审美的能力

第4篇:最新高一美术欣赏课教学计划

新学期,新计划,结合暑假学习情况,现将下学期高一美术欣赏课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介绍与分析教材是将鉴赏的基础和鉴赏的内容两个模块合并为一册,共设了18个课题,其中前9课为课标规定的中国美术鉴赏,后9课作为外国美术鉴赏内容的模块,鉴赏基础以解决学生认知、理解、方法为宗旨。认知指的是以外在形式的艺术语言为切入点,对美术的面貌有概括的认识。理解是指使学生能够理解再现写实、意向表现、抽象表现及当代观念艺术的不同的创作理念,把握其不同的外在的形式特征。方法是指通过形式、感受、意图探究、意义分析、评价判断等过程使学生能够知道怎样去鉴赏。每个课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一些特点和当地的一些情况来自定课时。

二、教学目的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2.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开展对下同作品的比较和作品的评论。

第5篇: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自开学以来,我一直努力尝试各种教学方法,起初,虽然认真,但效果并不佳,比如:上一节欣赏课,整个教学过程大概就是这样:首先,让学生观察作品,包括内容、题材、 色调等。其次,是老师在讲解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还有个人背景,最后,就是学生体会作品内涵。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且是满堂灌,既浪费老师时间又使学生疲惫烦躁,可以说,教学极为失败,到最后,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课后,我也反思了很多,总结了这么几点。

一、导课简单乏味,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教师讲课时间太长,学生自己思考和探讨的时间太少;

三、没有抓住典型示例来讲。分析了教学失败的原因以后,我开始尝试其他的方法,同时,我积极的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并且,多争取时间去听评课,尤其是那些有经验,优秀的教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另一方面,我也通过了解调查学生。因为,我所面对的最终还是学生。现在,我会这样上一节欣赏课,首先,从导课开始,当今,多媒体技术早已应用于教学当中,它特有的直观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把以往的很多不足加以弥补,可谓让美术教学如虎添翼。效果可嘉。如:上《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导课时,可以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不同时代的画家表现劳动主题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交流,看完之后,再来看画面。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去思索,去学习,导课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其次,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的内容,有什么人物,都在做什么?什么样的表情?让学生自己分析,下来老师和学生共同结合视频分析作品内容。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自己是主体位置,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情境,而是共同探讨。互动效果较好。最后,共同体会理解作品内涵,重现历史。同时,简单的了解作者的生平。这样,一节比较难上的欣赏课,就很轻松的搞定了,既不浪费时间,也不枯燥。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而且, 上一节欣赏课,不一定非要把每一幅作品都欣赏了,我们教给学生这样的知识,不如我们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第6篇: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反思

七年级的第一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是初中阶段美术学习的第一课,从小学美术学习到初中美术的学习是一个台阶式的提升,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了解、学习内涵的阶段。本节课的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的起点。我改变了以往那种教师主动介绍,学生被动听的模式,进行了角色的转换。在引导阶段,首先让同学们交流了对风景的看法、认识,以及对书中画面的认识和体会,学生们的想像力和理解能力确实是很丰富的。例如分析《雪中猎人》这张画,他们在没有任何资料、任何参考建议的情况下,分析画面的人物、景色,从而引申到风景画的内涵。像《静物》从画面内容到某种象征意义,同学们都能

整堂课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等等。这种角色的转换,学习方法的变化,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在教学中我通过启发诱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一线教师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好时机,认真研究和探索新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改进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做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领路人。

第7篇: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宋海波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发展想象、 探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目。学中重视审美结果的获得,忽视审美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融入,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美理和审美能力,影响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

为了改变这—现状,对欣赏教学进行实践性的研究,立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欣赏教学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大量的优秀作品来丰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其中的关键是选择适合学生审美的美术作品。在传统欣赏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选择美术作品,无形中取代了学生,既存在师生审美观点的“落差”,学生在作品前表现出“难以接受”或“十分崇拜”的状态;又存在教师“剥夺”了学生的审美选择权,把所谓的美强行“投射”给学生,失去了学生主动感悟、主动发现的机会,被动的学习导致学生审美潜能难以发挥。面对存在个性差异的学生,教师绝不能要求学生“千人一面”,而是放手让他们自主选择、自行搜集美术作品,能够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共同选择的作品具有代表性,学生自行选择的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别是学生搜集的作品真是五花八门:有大师的、画家的、家长的,还有个人的得意之作。原本单调、贫乏的欣赏课变成生动活泼、资源丰富的欣赏课。这样做至少有三方面好处,首先是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让学生参与选择作品,就是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行搜集自己喜欢的作品,就是尊重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其次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当小学生受到尊重时,心理的积极因素能促使行为方式的主动,主人翁的姿态就会展现,很愿意在师生面前“露一手”,以获得满足、肯定和尊重。第三是能够凸现学生的审美个性。学生面对诸多的作品,能够做出自己的个性选择,他们会对喜爱作品存在的“魅力”之处做出自己的研究、判断,诠释,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第8篇:大班美术欣赏教案《花瓶》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花瓶》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运用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创作装饰画《花瓶》,通过欣赏,让幼儿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喜欢皱纹纸粘贴画,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初步养成耐心细致制作的良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花瓶》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皱纹纸粘贴"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美术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脑、眼、手的协调,锻炼手部小肌肉群,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而且,因为其制作过程比较细致,时间较长,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所以,皱纹纸粘贴画教学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展此项美工活动,正如《纲要》中所说的,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我们应充分发挥幼儿的艺术潜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本班级幼儿对绘画和手工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构图时线条流畅,画面布局合理,有一定的色彩感,能大胆用色,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班级幼儿在小、中班的时候已经学习过用皱纹纸团纸团、搓、捏的技能,为本次开展皱纹纸粘贴画活动打下了基础。班级幼儿从未尝试制作过皱纹纸粘贴画,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花瓶"作为素材,所表现的形象装饰性较强,能够产生浅浮雕的效果,活动中将引导幼儿用灵巧的小手与皱纹纸尽情地在卡纸上粘贴出自己的世界与可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特点,敢于大胆尝试,有创新意识和挑战意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2、学习、运用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创作装饰画《花瓶》。

3、喜欢皱纹纸粘贴画,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初步养成耐心细致制作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黑色卡纸16张(幼儿已画好底稿"花瓶"图案),范例4张(欣赏);

2、课件PPT、彩色皱纹纸、白乳胶、棉签、抹布、操作篮、固体胶、铅笔、剪刀人手一把;

3、各色纸团、纸绳若干(幼儿课前已经制作好)。

活动过程:

1、感知材料,欣赏导入:

(1)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幼儿分为4组,每组一张范例)--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漂亮的画,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是一幅粘贴画,画面是凸起的)--提问:"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来粘贴的?"(皱纹纸纸团、纸绳等)--教师向幼儿介绍皱纹纸的特性及皱纹纸粘贴画的特点。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皱纹纸粘贴画中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1)请幼儿观看图片,说出画面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2)请幼儿观察并讨论:

--"画面中物体各部分是用什么颜色的什么材料进行粘贴的?"--"材料粘贴的时候有什么规律?"(综合采用纸团、纸绳进行粘贴画时,应利用这些富于色彩和纹理变化的材料特点,根据画面中点、线、面的呈现方式,巧妙利用材料进行设计。)

3、探究制作方法并学习制作皱纹纸粘贴画。

(1)幼儿人手一份底稿,根据草图,讨论:

--"画面上哪里用什么颜色的纸团粘贴?哪里用什么颜色的纸绳粘贴?怎样粘贴?"

(2)引导幼儿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制作过程。

(3)幼儿观看课件,学习制作方法。

4、幼儿粘贴,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幼儿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粘贴顺序是先大后小,请幼儿注意纸团和纸绳排列的疏密、方向与画面的效果。

5、教师带幼儿评析作品,帮助幼儿将他们在创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

--"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构图、色彩和粘贴技能方面来说一说)--"怎样搭配会更好,这张画和其他画有不同的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可以学的?"6、作品展览。

7、活动延伸:请幼儿利用所学装饰一下自己的卧室。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由一个悬念紧紧吸引着幼儿,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很投入,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结束后,揭示谜底,幼儿通过比较、欣赏,通过老师的肯定,对自己树立了更大的自信,也积累了更多的泥塑经验。

在设置情境时,如果能结合时代特征,布置成有一定艺术品味的陶吧环境,更易激发幼儿的内在创造欲望。

本文扩展阅读:花瓶是一种器皿,多为陶瓷或玻璃制成,外表美观光滑;名贵者有水晶等昂贵材料制成用来盛放花枝的美丽植物,花瓶底部通常盛水,让植物保持生命与美丽。

上一篇:学校教师值班安排表下一篇:技校年级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