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2022-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调频同步广播技术是一项能覆盖一大范围, 使多个发射台站的发射机采用同一节目源、同一频率来进行“同步”工作的单频广播覆盖技术, 最早是在1989年在欧洲和美国开始发展起来的, 它可以有效地节约广播频率资源、提高广播收听质量、解决广播移动收听、加快广播专业化发展, 大幅度降低信号交迭区干扰。

1 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特点

调频同频广播技术首先能够有效地消除阴影区, 提高频谱利用率, 改善场强不均匀度, 易于规划, 节约能源, 不会对航空频段造成干扰, 同时大幅度减小根部近场辐射和对空辐射。由于其使用的天线是垂直、低高度的极化天线, 能够有效地满足电磁环境的卫生标准。其次, 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投资回收快、建网费用低、建网容易、听众无需更换接收设备, 不会造成重复投资浪费。最后, 调频同频广播技术可以用于小功率同步布点, 解决小功率、大面积的覆盖。

但调频同步广播技术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点, 维护和管理不集中, 不能有效保障设备安全运行;与此同时, 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存在着技术缺陷, 难以处理相干区的技术难题。

2 调频同步广播的覆盖设计

(1) 相干区也就是干扰区, 在相干区内很容易出现重复覆盖, 为了减小或者避免相干区, 可以通过地形条件、站点选择、天线场型来进行控制, 然后再同步调整来消除或者缩小相干区。应该尽量用单发射台站来覆盖城市区域, 相干区应该控制在人口密集地区以外。

(2) 调频同步广播应该首先覆盖人口密集的城市, 在城市里, 一定要有效确保信号质量;然后应该“以线带面”带动公路沿线地区, 最后就是覆盖偏僻地区。在规划调频同步网站点时, 应该尽可能地多考虑大功率、中功率覆盖, 少考虑小功率覆盖, 只有这样, 才能够确保系统性价比和无线覆盖效率。

(3) 改进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性能, 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来做到减少相干区。第一, 选用方向性强的定向天线;第二, 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 来选择合适的建站地点;第三, 做到有缝覆盖规划。

3 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应用

有路就有车, 有车就有收音机。交通的发展, 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汽车消费和广播受众市场。汽车的增加, 使开车的人越来越多, 坐车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不断增加着的移动人群对路况信息非常需求。因此, 在移动中受听广播的人群正在急剧增加, 因此, 迫切需要大范围应用调频同步广播技术。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已经成功应用了调频同步广播技术, 诸如贵阳、淄博、上海、成都、重庆、深圳、北京等。北京城市广播调频同步网目前已经, 覆盖北京市区和绝大部分北京郊县。淄博地形条件为山区和平原, 淄博广播电台采用调频同步广播技术, 目前采用E链路传输的方式已经淄博市所辖的所有区县, 到目前为止, 一共建设了3个站点, 每个站点播出4套节目。而四川交通广播采用调频同步广播技术, 通过调频101.7MHz播出, 实行无缝覆盖。首期覆盖成都市区及周边市、区、县, 接着覆盖成渝、成绵、成乐、成雅、成南、成灌等高速公路沿线和中心城市。四川交通广播, 走“信息立台:之路, 服务百姓, 融入市场;围绕交通办节目, 围绕移动人群做文章, 把最新、最生动、最真实、听众最渴求的资讯, 及时地传播给听众。四川交通广播与权威部门合作, 与现场第一时间人士联系, 与交通当事人交流。大板块的《交广资讯》汇集天下姿讯, 网络人间万象, 满足听众多方面的需求。整点、半点、高峰时段随时插播的《路况信息》和《交通气象》是移动人群的行车指南。《空中车友会》、《101.7服务直通车》是移动人群的良师益友。四川交通广播节目采用网络采集、电脑编排、音频制作。路况信息是交通广播的生命线。为收集及时、准确的路况信息, 四川交通广播在全国交通广播中率先运用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IS (地理通讯系统) 、GSM (移动通讯系统) 等高科技手段搭建信息平台。依靠数字化打造西部交通第一台。

而以调频同步广播系统实现高速公路等线状区域覆盖, 是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应用模式。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公路建设也突飞猛进。交通干线沿线的无线调频广播作为一种信息发布媒体, 对交通的应急、抗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 交通干线的通行车辆也为广播提供了庞大的听众群体和市场。交通与广播在功能上的互相需求和补充促使了二者间的紧密合作, 而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则进一步为这种合作提供了技术源动力。贵州省高等级公路调频同步广播覆盖项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覆盖里程最长的交通道路沿线调频同步广播覆盖项目。其共建有63个沿线基站, 覆盖里程达1200余公里。该系统的落成打破了业内多项纪录, 是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创新实践。

此外, 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大的数字调频同步广播网—交通部长江信息广播电台 (重庆至上海段) 于2010年1月28日全线开通。该工程采用最先进的采用数字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在长江沿线架设了41套同步广播发射设备, 使长江信息广播电台同频同步覆盖整条长江航运主干道, 为长江主航道船只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安全信息广播, 为长航管理部门和船员建立一个沟通平台。

该系统在整个长江航线建立5个区播中心,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对其中的航运区段进行区域广播, 可快速、有效地报道突发事件;在汉口长江信息中心建立全网远程监控平台, 可实时查看系统内每个发射机的工作状态, 并可对发射机的各种运行参数进行远程设定。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 以上应用效果都远远超过了规定的国家标准。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调频同步网广播网技术难度相对较大, 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系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靠性。

4 结语

总之, 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将会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 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值得大力探讨。

摘要: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广播频率资源、提高广播收听质量、解决广播移动收听、加快广播专业化发展, 大幅度降低信号交迭区干扰。本文首先阐述了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特点, 其次, 分析了调频同步广播的覆盖设计。同时, 就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静, 褚国祯.调频同步广播的难点与改进[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1 (12) :114-118.

[2] 李为丰, 何根生.关于调频同步广播的共识[J].中国传媒科技, 2001 (9) :123-126.

上一篇:《办公室业务》杂志征订启事下一篇: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