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网络文化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网络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网络文化一直呈现着新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受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有效促使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进行。

第一篇:网络文化论文

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文化安全管理创新研究

本文是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名称: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文化安全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102074的最终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在对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网络文化安全的构成进行厘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网络文化面临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构建网络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一体化主动安全防范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网络政治文化交流平台、网络文化安全教育平台、网络文化安全网上举报中心、网络文化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平台。该防范体系为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文化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一体化的实际应用方案。

[关键词]网络文化 安全 平台 预警 防范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文化,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网络文化为我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广阔的领域、途径和手段,但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同时西方国家的一些腐朽文化也通过网络文化途径侵入和传播,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我国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网络文化发展。网络文化安全不仅涉及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体系,而且还广泛地牵涉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网络文化进行关注,对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文化安全管理进行研究无论对网络文化本身还是对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网络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中国迅速发展壮大,随之网络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得到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和学者对维护我国的网络文化安全提出了各自的对策和建议。徐龙福等对当前我国网络文化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了分析;王燕等对中国网络文化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姚伟钧等提出网络文化安全需要三大保障:即物质技术、法律制度、网民素质;陈伊哲等对完善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制度管理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杨义先等对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来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和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行了研究。当前对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保障、防范、网络文化包含的内容和技术层面,没有将网络文化本身的建设、提高网络文化主体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以及网络文化安全管理相融合,建立一体化解决方案。

一、网络文化安全

1.网络文化安全概念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由于互联网于全世界流通,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网络予人认识之外,也同时在网上被同化、融合、产生,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文化,有些网上文化又会因已经存在的同类演变出来,故此变化和传播的速度很快。网络文化一词总括了一切在网络上发展的行为、风格、方法等集合,网络文化是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单纯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妥当的。文化安全问题是中国学者提出来的一个如何克服和消除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对中国文化主权、生存、发展等方面的威胁的概念和命题,是许多人因为担心“文化全球化”的“同化”或“西方化”危险而提出的新问题,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而网络文化安全是指网络文化系统正常运转并免受不良内容侵害,能够为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为国家文化利益提供正向作用的状态。

2.网络文化安全构成

网络文化安全构成分为三部分:网络物质文化安全、网络制度文化安全和网络精神文化安全。网络物质文化安全是网络安全文化的外显部分,也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主要指包括像防火墙、入侵检测之类的各种网络安全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网络制度文化安全是更深一层次的文化,包括各种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网络精神文化安全是网络文化安全的核心,包括人们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心理、理论等。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图1表示。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及信息海量性的特点,使网络把关人不可能对所有信息进行传统媒体式的审读与控制,导致精英文化、前卫文化、现实文化、大众文化、宗教文化、消极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邪教文化等等多元文化共存共融。我们在享受空前的自由与民主的同时,网络虚假新闻及信息、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上低俗恶搞等现象屡禁不止,网络文化负面影响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1.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

由于清理和整治网络海量信息存在的困难,网上不良信息泛滥,西方的价值观念、社会落后意识和文化垃圾,正成为主宰网络文化的重要因素,造成社会文化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所谓不良信息是指危害国家安全、人民切身利益及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信息。不良信息主要包括政治性不良信息、民族宗教类不良信息、虚假欺骗性不良信息、健康性不良信息、法律性不良信息、隐私性不良信息、知识产权性不良信息和病毒及软件类不良信息。不良信息的具体内容见下表所示。

2.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全球传播使得全球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在近距离传播与交融,发达国家利用网络科技优势进行文化渗透和政治渗透的可能性和破环性日益增大,并形成一种网络文化的侵略与控制现象。由于网络文化背景之后,渗透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利益的影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利用其经济、军事和网络大国的地位,借助网络上强大的语言文化优势、信息技术和资源优势、网络传播优势,通过所谓的全球文化经验,将西方的文化价值强加于别国,以文化上的一致性压制文化上的差异性,削弱了单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凝聚力,造成了全球文化趋同现象,这种文化趋同带有浓厚的泯灭文化多样性的文化殖民主义色彩,同样,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3.网络文化对政治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网络文化传播中,从政府到主管机构到网络服务提供商再到各个具体的参与机构和个人,他们自始至终按照各自的标准筛选和推出符合其价值观的内容,以及表述、传播方式。网络时代过度强调自由与个性,弱化了权威观念和主流政治思想意识,使互联网大大突破了党和政府的控制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4.网络文化对道德观、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络道德监督管理,网络道德规范缺失,网民们自由地放任自我,各种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不良欲望开始显现,大量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网络文化极赋商业性和娱乐性,迎合的是文化公民“最低的大众素养”,这种网络文化极强的娱乐性消解了传统价值观。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信息交换更具吸引力,使得网民下意识地疏离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冷漠。

三、网络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一体化主动安全防范体系

1.网络文化建设

(1)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创造生产平台、文化产品传播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在网络时代的新形势下,我们除了加强教育外,更要积极主动去引导广大网民,利用网络优势,创新中国特色文化宣传形式,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平台。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现有的一些相关网络平台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的功能模块,此平台可包括红色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生活文化、娱乐文化、网络公共文化馆、心理辅导、文化建设论坛等模块。红色文化主要包括红歌、红书、红色诗词、红色影视、红色旅游、红色精神等;地方文化包括民风民俗、民歌、地方戏剧、地域文化等;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包括名人古迹、饮食文化、地方特产等;娱乐文化包括城市文化、地方社会公益文化、影视歌曲等;网络公共文化馆主要包括动漫、电子游戏、免费电子版图书、文化讲座视频、各种培训视频等。网络文化的发展重在建设,通过该网络平台,加强了对网民的引导,传播健康先进文化、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努力建设符合网络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

(2)构建网络政治文化交流平台

网络文化发展要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及社会应用结合起来。网络政治文化交流平台是在网络时代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一方面,网民可以借助网络方式参与政治表达、政治决策、政治监督,促进和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可通过网络了解、理解和改善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再一方面,政府机构可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就社会公共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政府相关机构开办各种网络文化宣传听证会,利用网络资源将报名、资料发放及代表的遴选放到网上,提高听证会的效率和质量。

2.网络文化安全管理

(1)构建网络文化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平台

网络文化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平台是指利用搜索引擎技术、Web数据挖掘技术、信息过滤技术、语言翻译及理解等技术,在对网络文化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化背景下涉及文化安全的各种“文化陷阱”、不良信息、文化入侵、文化渗透等现象做出及时而准确的预告性和警示性反应的系统。通过对网络文化内容进行内容识别和过滤,在网络文化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依据等级划分标准进行预警和控制,必要时进行网络文化安全应急处置。政府部门可根据需要依托公安部门建立专门的网络文件安全监管机构,对网络文化有关问题进行监管,对网络空间内全天候的进行监控分析与应急处置。

(2)构建网络文化安全教育平台

对网民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而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加强信息安全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教育,以及识别信息安全威胁,规避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可通过网络视频等多方面的教育手段普及伦理道德、社会主义价值观、信息安全意识等内容,在对网民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常见网络安全问题和必备的网络文化素养发布到网上,形成行业自律标准,成为网民的行为准则。

(3)网络文化安全网上举报中心

利用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开办网络文化安全网上举报中心,实施全民社会监督。网上举报中心的建立有利于网民自律,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互联网的监督管理中来。政府相关部门应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等多方面的教育普及活动,比如开展群众性的讨论、网络文化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建立网络文化安全意见领袖,对一些不良的网络文化现象及网络文化安全事件进行积极的评论、分析,引领网络舆论,对大众网民实施导向。

(4)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体系

一方面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制定和健全互联网法律法规,对网上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另一方面执法机关依法对网上行为进行监控,对违法违规行为给予及时有力的打击和规范。在立法方面,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网络言论和行为进行界定,明确什么是保护的,什么是禁止的;二是明确政府、网络运营商、网络内容提供商、网民等在网络各个环节中的各自权利义务。

3.网络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一体化主动安全防范体系

网络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一体化主动安全防范体系是将网络文化自身建设、提高网络文化主体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网络文化法规和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相互融合,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体现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一体机解决方案。网络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网络政治文化交流平台;网络文化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建设网络文化安全教育平台、网络文化安全网上举报中心,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安全法律法规,构建网络文化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平台。该一体化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

四、结论

本文在对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网络文化安全的构成进行厘定的基础上,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网络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一体化主动安全防范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网络政治文化交流平台、网络文化安全教育平台、网络文化安全网上举报中心、网络文化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平台。该防范体系将技术、法律、网络文化自身的建设、网络文化环境的管理、提高网络文化主体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等多个方面相互融合,进行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文化安全管理,为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文化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一体化的实际应用方案,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和持续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 徐龙福,邓永发.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网络文化安全[J].江汉论坛,2010(11):18-21.

[2] 王燕,杨文阳,张屹.中国网络文化安全推荐信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8(5): 64-66.

[3] 姚伟钧,彭桂芳.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71-76.

[4] 陈伊哲.网络文化安全制度管理[J].管理观察,2009(9):183-184.

[5] 杨义先.网络文化安全综论[DB/OL],http://www.cnhubei.com/200503/ca765740.htm.

[6] 百度百科.网络文化[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1061.htm.

[7] 丁烈云,赵刚.网络文化安全及其监管关键技术研究[J].理论探讨,2007(10):28-30.

[8] 谷志远,张屹,杨文阳.构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2):39-46.

作者:马国富 王子贤 王贺玉 王晓朴

第二篇:透过网络文化特性分析大学网络文化构建

摘要:当前,网络文化的构建已经成为大学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大学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破题之道。本文在分析网络文化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大学网络文化的思路:重视大学网络文化参与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强化大学网络文化的服务性功能,在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中重视并善于利用技术,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大学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特征;构建

在信息技术爆发出人类社会变革力量的时代中,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社会文化产生着深刻和长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处在剧烈社会变迁中的我国。面对当代文化发展态势,如何做好网络文化建设,通过网络文化促进社会文化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者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是受网络文化影响的主体人群,他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接纳和传承必然将标定一代人的整体文化高度。因此合理利用网络,提升青年群体的精神文明层次,构建优质先进的大学网络文化,从而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当是大学教育者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的课题。

大学网络文化是大学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是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为主体参与者,以网络为载体和平台,以数字化信息的为主体内容,以大学校园为聚合点,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内涵的文化。它是参与者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在通过网络进行的大学文化行为中形成的文化。同时,大学网络文化亦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的价值需要通过网络得以传递和放大,要做好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必须要首先认清网络文化的特性。

网络文化的特性

从构成网络文化的几个基本要素:人、技术、经济、社会来看,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如下几点。首先,网络文化具有大众性。网络上的活动者为数众多、身份迥异,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将自己融入或脱离于网络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参与中,任何人都具有通过合法的方式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权利,同时也具有通过合法方式传播信息的权利。网络文化的衍生依赖于无数的参与者,没有“人”的因素,“文化”自然无从谈起。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的无限性,少数人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难以为继,网络的参与者可以不再接受单一渠道的信息,而是获得更多更广的信息,并将从他人那里所获的信息与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在网络文化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是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的网络行为,当某种公众思想和集体行为可以通过网络左右社会文化风潮时,网络文化就很可能衍生出了新变化。其次,网络文化具有技术性。从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Web 1.0到社会化网络盛行的Web2.0,时间只有10年。互联网自身的进化速度是惊人的,当今的社会化网络正是由不断成熟和创新的网络技术催生出的。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物质或精神文明快速进阶的时代,都会伴有相应的社会文化产生,而文化的传承,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特别是在人类科技飞跃的年代中,科技进步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解决了人类的很多社会问题,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变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愈发紧密。网络文化产生于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也只有信息时代才能为网络文化的衍生提供物理基础和时空环境。再次,网络文化具有商业性。这一特性与前两个特性不可割裂,相生相伴。一方面,众多的参与者使网络文化具有商业价值的基础条件——信息消费者。同时,网络技术为商业活动的网络化提供了可行性;反之,新的商业理念的不断出现给予了网络技术应用不断进步的动力,而具有文化性质的商业活动,又吸引和聚合着网络文化参与者,特别是那些想通过网络文化实现商业目标的参与者。没有商业性质的网络文化,难有创新性的技术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公众参与的热情。最后,网络文化具有制度性。网络文化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与其身处的文化制度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网络文化的衍生受制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制度;同时,只有合理的文化制度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网络文化健康持续的发展,优质的网络文化在发展到一定广度和深度后,会对文化制度和社会环境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

从网络文化特性透视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

大学网络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具备网络文化的一般性质,同时又具有一定差异。最显著的是,大学网络文化被赋予了教育意义,需要实现的是学生思政教育、大学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以及社会主流文化的深化和再造,其商业性被很大地削弱。构建优质的大学网络文化,实践者须立足于大学文化的本质,深刻理解网络文化的特性,在实践中紧跟时代和社会变化,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技术,不断优化制度,提高信息化校园的管理效能。以下几点思考在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中具有一定意义。

(一)重视大学网络文化参与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社会化网络是一个信息开放而繁杂的环境,各种现象、各种声音裹挟着不同的价值观,冲击着每一个网络参与者的思想。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免受其影响。就我国来说,每一代青年学子都有其特有的思想特征和思维方式。60、70年代的大学生艰苦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80、90年代的大学生身处改革开放的初期,信仰知识改变命运,坚信集体的力量;而新世纪后的学生,更注重自我内心的感受和个性的释放,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社会价值伦理体系的多元使很多学生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面临的是多元文化环境,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海量信息通过网络传播,这些信息集知识性、政治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造成一定冲击。在外围文化和自身文化的碰撞中,学生的内心很容易产生冲突,迷失自我,失去对文化追求的正确导向。

在当前的网络文化环境下,居高临下式的单边性的信息传输已经不易令被教育者接收,要让思政教育起到切实的作用,教育者应当学会通过网络聆听并与被教育者深入对话,这样才能让网络信息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力量。大学生在同龄人中虽然文化水平比较高,但毕竟会在成长中遭遇很多困惑,如果这些困惑不能及时地向外倾诉,往往容易使学生在对待问题时产生偏激、错误的心态;而作为校园内利益相关者的一方,被教育者一定会有各种利益诉求,需要教育者及时准确的回应。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和非面谈性,学生通常都倾向于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观点,分享真实观点。因此,教育者应当借助网络,建立多种有效的沟通渠道,如博客、论坛、贴吧、QQ群、SNS社区等,由专门的教师团队辅以优秀的学生团队负责管理,定期查看学生在这些渠道中表达出的对校内活动和焦点事件的看法,关注学生心理变化,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惑,此类渠道最好能以辅导员老师为带头人,以班级、团学组织为单位。这种良好的网络沟通机制一旦形成,教育者就能及时地、深入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然后通过策略性的沟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的疑惑和诉求获得较为满意的反馈。学生的内心需求获得了满足,校园内的网络聚合力就会不断增加,优质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也就有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对于校园外部的网络渠道,教育者也应当高度重视,并由专人负责聆听学生声音并与之对话,整合内外部网络资源,确保网络舆情危机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

(二)强化大学网络文化在校园中的服务性功能

“大学就是受教育者知识消费服务的提供方。为了向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大学必须融合社会办学资源;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中心,大学有义务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主要指提供优秀毕业生和科技服务。”这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普遍接受的理念。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认为,大学一直是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不断调整自身以回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宏观上,服务社会应当是大学文化及科研建设中始终坚持的理念;而微观上,通过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实现高校内部的服务,才是实现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前提。高校内部的服务对象容易被简单地认为只有被教育者,其实不然,校内服务的主体应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可以既是服务的需求者,也是服务的提供者;教育者为被教育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从被教育者那里获得服务;教育者也应当注重在服务于被教育者的同时,鼓励和帮助被教育者自我服务。

高校网络文化构建的成功与否,关键之一是能否满足高校师生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对于高品质文化的需求,能否提供相应的学习生活服务和信息文化服务。传统的大学文化往往是在大学中提供一些固定的场所,师生在里面进行一定形式的文化活动;而在网络文化中,文化活动更多的可以在虚拟载体中进行,而且在时间上更为灵活,形式也可以更多样,这正是网络文化的优势所在。高校师生对文化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教师的文化需求往往是贴近于科研学术、行政管理、家庭生活、个人职涯发展等方面;而学生的文化需求更多偏重于交流学习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展示自我青春风采,参加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心理辅导、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

要构建好大学网络文化,实践者应当坚持服务理念,努力为师生提供文化活动的网络平台,并提供服务功能。比如,数字图书馆、期刊数据库、读书类网站、学术类网站由于载入并集合了大量的科研动态、古今典籍、前沿观点等文化成果,为师生查阅学习资料提供了极大地便利;门户网站、综合信息网站、新闻网站、电子期刊满足了师生获取各类信息的需求;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社区网站、交互式网站、FTP等,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思想互动的网上家园;就业创业网站、心理咨询网站、勤工助学网站,对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以服务功能满足主体参与者的文化需求,再通过上文中所述的主体参与者之间的有效沟通,结合教育者自身的智慧,将不难在高校内发掘出更多潜在的文化需求,若能把握好需求的趋势并加以实现,必将因为内聚人心的文化引力而有助于促进大学网络文化的繁荣。

(三)在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中重视并善于利用技术

现代高校在自身的运作和实现服务的过程中愈加依赖于信息技术,而数字化校园正是构建大学网络文化、改善信息服务的基础。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又随之迅速涌入人类社会。大学文化是要通过长久的积淀才能形成的,但网络文化的构建和活力的保持,也需要建设者在技术应用上跟得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果不懂得尊重技术,不去持续学习新技术,不敢大胆尝试应用新技术,即便是大学文化有着很深的内涵,但由于技术应用的陈旧乏新,网络功能差强人意,不能给使用者带来很好的用户体验和文化体验,大学文化的网络载体一定会逐渐失去对主体参与者的吸引力。

对新技术的跟进和学习,应该交由专门的团队,最好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去做,让学生和教师一起研究新技术,然后将新技术应用到校园网络中,为校园文化的构建提供更丰富的形式和更稳固的平台。比如,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应用愈加成熟,使用者数量也不断增加。然而在国内,高校的应用似乎极少。高校能否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精准便捷的校内信息服务,以及优质网络文化的传播,是很值得探究的。对此,具有信息技术科研优势的理工科高校可以大胆尝试,在校园中应用前沿的、适用的、实用的物联网技术,若能更早地将新技术融入到校园网络文化中,就可以构建出更具特色的数字化大学文化。

(四)在大学网络文化构建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大学的社会功能上讲,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普适性,但同时不应当过分追求普遍化、同质化,用过于固定的模式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学生,否则将有悖于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大学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共性需求和个性发展,学生既是大学网络文化的营造者,又是大学网络文化的受益者,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要以学生为本,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创造大学网络文化的空间和融入大学网络文化的条件。

首要地,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要与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大学之于学生,首先是“育人”。育人应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其个人道德品质往往会成为学生认知、接受并促进自身多方面素质提升的基础和导向。缺乏个性的学生群体势必缺乏创造力。大学网络文化的建设要紧紧围绕着学生个体独立性、个体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进行,应以学生个体的能力培养为主旨,而不是完全按照教育者的意志组织实施。其次,教育者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必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给予适当的引导,确保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会歪曲或走向极端。在引导的过程中,切不可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说教或是强制性的管理等旧有方法,而应该秉持尊重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与学生有效地沟通,用人文关怀促使学生心灵健康成长,通过改革使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最后,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教育者的行政管理干预。教育者通常情况下适当引导大学文化走向正确的方向,规范网络文化构建中学生的个体行为,激励学生主动投身于网络文化的建设中。教育者还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学生社团,承担起部分大学网络文化的建设工作。发挥被教育者在大学网络文化中的主体作用,将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成为现实,极大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朝夕可成。我们在构建优质大学文化的过程中,网络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革有时也会使传统的经验和方法陷入困境,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开放和创新的思维,在实践中适时反思,不断找到适宜的路径。国内的大学为何鲜有国际级的名校,我们的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为何难以创造出世界级的科技和人文成果,大学文化的弱势是关键因素之一。如何结合每所大学自身的定位和优势,以开放的心态、先进的理念、长远的目光,构建出既秉承传统文化精髓,又具有创新求异特色的大学文化,应当是我们大胆思考和深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杨振斌,冯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275~307.

作者:李世宁 吴建宁

第三篇:论网络文化与网络安全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网络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网络文化一直呈现着新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受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有效促使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进行。对此,在今后不仅仅要注重发展网络文化,更应该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满意度。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层出不穷,网络安全管理也成为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由于使用网络的人群是相对较多的,各个人群的教育素质也存在着千差万别,互联网环境是相对复杂的,想要真正有效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今后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则应该不断加强对新型处理方法的引入力度,真正有效促使网络安全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进行。

1 网络文化概述

经过研究和调查可以得知,在人类文化传播的不同时期,各个时代的文化也是不同的。在进入电子传播时代之后,信息数据逐渐呈现共享的趋势,互联网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文化之一,由于其传播方便和快捷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互联网用户的喜爱。但是由于信息具有的透明性是相对较强的,互联网文化环境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相对普遍的信息,互联网也是人们共享的平台。此外,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有一部分人民群众缺乏正确人生价值观点的引导,经常在互联网上发表不健康的言行,这样则不能有效促使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进行,反而会对人民群众的思想价值观点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今后我国互联网发展建设时,不仅仅要注重提高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效率,更应该不断加强对网络环境工作的重视力度,为人们营造一个相对较好的网络环境,促使人民群众感受到网络文化的最大积极和促进作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思想认知观点。

2 网络安全管理

在传统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网络安全管理相对混乱的情况,不能真正有效发挥互联网的最大积极和促进作用。对此,在今后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则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思想认知观点,及时引进先进的网络安全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有效促使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进行,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安全环境。

2.1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自觉性

在政治方面,广大互联网用户应该在遵守国家基本法律的基础下,防止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的攻击和污蔑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例如,在人民群众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和工作时,人们应该逐渐转变传统单一化的思想价值观点,能够积极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自觉批判和打击一切不合法势力,这也是互联网面前下每个公民的基本任务,对互联网后期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2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环境的重视力度

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在如今我国互联网发展时,有一部分工作人員只是一味注重提高互联网的整体发展进度,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不足,这样则不能真正有效阻止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进行。因此,在今后网络文化实际发展时,应该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相关交流培训会。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对网络安全管理的相关流程和标准有更加清晰化的认知和理解并制定合理有效化的管理模式,有效防止在后期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相对混乱的情况。第二,不断加强对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引入力度。在传统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一部分工作人员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是相对较低的,不能真正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对此,在今后我国互联网事业实际发展时,应该定期向社会和高校招聘专业技术性人才,这一类的人才可以根据传统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真正有效促使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进行。

2.3传播积极正能量的文化内容

在网络安全管理时,由于其涉及到的内容是相对较多的,经常会出现色情、暴力内容,这样则不能给网络用户带来积极正能量的价值观点影响。同时,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互联网用户的数量也是相对较多的,有一部分青少年经常会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如果这部分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看到色情、暴力等内容,便不能有效促使这部分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对此,在今后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则应该不断加强对色情和暴力内容的打击力度,积极传播正能量的文化内容,为互联网用户带来积极正能量的价值观,真正有效发挥网络安全管理的最大积极和促进作用。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今后我国互联网发展时,不仅仅要注重提高互联网的整体发展进度,更应该不断加强对网络文化和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向用户传播正能量的思想价值观点,这样才能有效促使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进行,也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思想认知。

参考文献

[1]陆宏彬. 浅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 南京人口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0(3): 52-54.

[2]谢文模.浅析国际互联网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及其对策[J].湖北 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2):48-52.

[3]马国富,王子贤,王贺玉,等.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文化安全管理 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 (23):129-131.

作者:李立栋 曾逸彬 岳凌风 吴巍

第四篇: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嬗变初论

摘 要:网络文化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主流文化是统治社会意识形态并为公众所接受的文化。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博弈将引起二者的嬗变,网络文化最终必然上升为主流文化。这是网络文化“凤凰涅禁”的最终结局。

关键词:主流文化 网络文化 冲突和依存 嬗变

中圈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末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滋生了新的文化载体——网络文化,它与信息技术一样几乎在一夜之间成长为世人皆知的新兴产业。网络文化的崛起,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又极大地冲击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模式,并很快与主流文化分庭抗礼,欲取而代之。纵观21世纪人类文化的发展大潮,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博弈并非只是平分秋色,其结局正是网络文化成长为人类文化的主流,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汇、兼容,将构成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嬗变,这必然是网络文化的凤凰涅槃。

 一、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界定

虽然人们对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耳熟能详,但二者之间的界定却奠衷一是。笔者对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分析研究。认知如下——

所谓“主流文化”是在社会的一定历史阶段为统治阶级所主宰并为这个时代所尊崇所倡导的,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起着主要影响力的并为公众所接受的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其主流文化,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其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起直至清末乃至民国,几乎历代帝王都崇尚儒学。在西方,中世纪以后则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无疑是主流文化。这是我们执政党和政府所主张并向全社会倡导,早已成为公众接受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基本构成。

所谓“网络文化”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形成的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网络环境”中产生的,广义的网络文化包括一切与信息网络技术有关的物质、制度、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涵人的心理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有人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非主流文化(有时也称为亚文化),其离散性远高于主流文化,而主流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它的核心是传统价值观念;有人甚至认为网络文化是充斥网络的非主流文化,是80后90后的“脑残文化”,有人则把它贬低为“草根文化”,其实质是把网络文化放在主流文化的对立面;也有人认为网络文化异军突起,将主流文化边缘化。总之,社会主流意识都在排斥网络文化,这是对网络文化的误解。因为网络文化是基于网络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生命力恰如“新生事物”。人们的偏见正是由于对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界定的误区应运而生。

二、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和依存

任何文化都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既要传承社会历史文化,又要在新的历史阶段有所创新有所追求。我们不能因为网络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而否认网络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网络文化是伴随网络的产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网络,就不可能有网络文化。网络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它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通讯手段,而且已经形成了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网络环境”,因此网络也具有了文化的意义。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年增加1.2亿,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3070万,占整体网民的8%。手机上网成互联网用户新的增长点。2010年4月2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为1.95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2009年中国新增青少年网民2800万。2010年4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681万人,其中,农村手机上网用户约为7189万人,农村网民中30岁以下群体所占比例高达69.2%,其中19岁以下年轻网民所占比重达41.1%;农村网民平均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52.1%,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网民比例达到39.5%,与2008年相比,农村初中文化程度的网民所占比例增长了2.7%,互联网在中国农村地区正在向低学历人口渗透。

如此众多的网民,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网络文化,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网民,他们所接受的首选就是网络文化。农村网民结构偏向年轻化、低学历和学生群体,他们所看到的世界,所认识的事物。必然认同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最大特点表现为非主流、平民化、多元化、个性化、随意性、互动性和即时性,强调体验分享,具有生机勃勃的前卫、另类、反叛和颠覆气质。网络文化使我们意识到一种与传统文化存在明显差异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评判标准,一个巨大的文化断裂和社会代沟,一个完全不同于常态的虚拟世界、一个把传统主流文化驱逐并取而代之的未来道路。尤其重要的是网络时代的社会主体是青年人,而社会的未来是青年人的天下,未来的主流文化必将是网络文化,这正是我们所看到所忧虑的核心问题。

阿络文化是一个“新生事物”,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网络文化在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体验之时,也带来了许多与传统主流文化节相悖的内容:各种道听途说甚至谣言,浮躁、媚俗。低级趣味、封建迷信、色情图文等,在网上一不小心就会目睹到让人触目惊心的东西。“网络文化自由化”客观上存在的各种反1人类文化的现象,将会威胁“文化生态”的平衡,将严重阻碍网络文化的健康成长,也必将破坏网络产业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壮大。

面对网络文化的挑战,主流文化必须积极应对。必须看到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除了冲突,还有相互依存的一面。

首先,主流文化必须借助网络而进行全面传播。主流文化离开了网络将寸步难行。网络正在取代传统的文化传媒成为统治世界的最好传媒工具。以高速宽带和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依托。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潮流为主流文化发展开辟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从信息产业的高端人手,以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改造传统的文化生产流通方式,完成文化产业的全面改革,实现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开发和推广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主题、科技含量高、有益网民健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主流文化产品,造就具有中华民族光荣传统和灿烂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感的文化精品,并走出国门,从“中国制造”走

向“中国创造”,从而使主流文化在网络环境中适应和发展,这是主流文化的唯一选择。

其次,网络文化的成长必须与主流文化“联姻”,实现网络文化的“凤凰涅槃”。网络文化虽然来势汹汹,但毕竟是“新生事物”,太年轻和不成熟造就了网络文化的致命弱点:推崇时尚但过分浮躁,追求时代却盲目超前,虽有好客更招惹是非。如果不与主流文化同道,网络文化将可能走向歧途甚至于夭折。网络文化的消费群体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这个群体本身也有许多的诟病,必然造成网络文化的“异端”和不稳定性,使其无法正常运转。只有与主流文化合作并接受其指导,网络文化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长并逐步走向成熟,逐步成为广大网民所认同所喜欢的新文化。

三、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嬗变趋势

文化源自于人类自身的诉求,文化是人作为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效的创造。人是自然的最终目的,文化则是这一最终目的存在于人身上的一种形式上的、主观的条件。“在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里面,产生了一种达到任何自行抉择其目的的能力,从而也就是产生一种使一个存在者自由地抉择其目的之能力的就是文化。因之我们关于人类有理由来以之归于自然的最终目的只能是文化。”文化的本质在于使人不断地获得确立一切目的的能力。促进人们更加自由地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也就是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力量的表现。人的社会价值表现必然要通过一定的具体形式,在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化无疑是人们的最自然的选择。

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嬗变是合乎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在其嬗变模式和发展趋势上作科学的探讨。

其一,相互兼容。主流文化有必要改变态度,放弃过去那种高高在上“天下第一”的王者地位,主动进人网络并与网络文化联合,从而更大地拓展发展空间,从过去的“对抗”走向合作。这必将有利于主流文化的地位巩固并有效对外扩充。网络文化也要改变“草根”的身价标签,逐步进入大雅之堂,关键要与主流文化融合并接受其指导,携手共创2l世纪新文化。

其二,相互替代。这是一个博弈的结局,也许在中国根本不会发生。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是否要演变为激烈交锋,关键取决于社会的自由开放程度。主流文化如果将网络文化完全收容,就网络的自由选择本质而言。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并且也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如果网络文化热浪滚滚之时,公开挑战主流文化并企图一夜之问取而代之,这本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唯一可能是在社会变革出现“突变”,主流文化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可能性很小,人们并不想看到这种事件发生。

其三,自行其道。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自从网络文化产生以来,二者之间“井水不犯河水”。是否还将继续下去直到“永远”,从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来看,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不可能永远“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它们迟早要走向融合。

最后,笔者认为:网络文化最终必然上升为主流文化,只是二者的“融合模式”问题。网络文化嬗变为主流文化。并非等同于网络文化“取代”(或打败、颠覆、吞并)主流文化,而是网络文化从“草根”走向成熟,“凤凰涅槃”修成正果。主流文化与网络文化相互融合,并非主流文化的地位丢失。而是适应时代潮流,通过社会变革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我们要改变观念,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嬗变而造就的新文化,必将带来人类文化的更加繁荣,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沟通。改善人类的生存观念,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张远灯

第五篇:数学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

摘要:数学文化是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将数学文化融入网络文化,特别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问题,从而深化校园网络文化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抛砖引玉地讨论了如何通过网络技术结合大学教学改革及精品课程的建设构建较完善的网络数学文化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数学文化;网络文化;教学改革

一、引言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一方面从互联网的诞生、迅速普及到网络文化的逐步形成,网络文化的触角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延伸,由于网络和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自由性、自主性及互动性满足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摆脱束缚,驰骋思想,发展自己个性的重要空间,因而网络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语言方式、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学习方式。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已经被提高到专业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度,受到极大的重视。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文化的内涵包罗万象,其中科学技术和知识是当代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数学科学作为科技文化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工具,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彰显出其重要地位。而伴随着数学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数学文化就构成了现代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现代的数学就没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因此在各类院校中普及深化数学文化,不仅可以普遍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修养,也是全体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那么如何在校园中普及深化数学文化,就值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与思考。借助网络这种现代信息的重要传播工具,结合各院校正在建设的网络文化及多年成熟的网络教育经验,使数学文化融入网络文化中,成为网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二、数学文化在网络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般来讲,数学文化狭义上指的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层面上的数学文化更多的通过数学具体的知识而体现,如数与数系、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具体学科。因此要认识和普及数学文化首先就要学习数学知识,通过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即数学文化的内涵;而数学文化广义上则指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即数学文化的外延,这个层面上的数学文化从宏观上揭示数学的意义,数学不仅是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一种认识自然揭示自然规律的特殊语言,它的内容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深入了解和学习数学文化这两方面内容,可以使大学生获得一种思维的力量,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掌握从数量角度研究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能力,同时又能够体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培养既有人文素养又有科学精神、既懂得人文价值又掌握科学方法的高素质群体。而数学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数学文化是网络文化在技术上的坚固根基。网络文化产生于网络,即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是网络,所以网络文化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层面,另一个是文化层面。从技术层面上,网络技术是网络文化存在、发展和创新的物质后盾,网络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依赖于网络技术的支持,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持和发展,就没有网络文化的发展,更不可能有任何一项网络文化的创新能够实现。因此要发展网络文化,本质上必须进行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手段的完善和创新,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核心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只有这种技术的进步才能充分拓展网络文化的发展空间,丰富网络文化的内容,开发出更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例如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基于Internet网络多媒体课件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生不仅使教育技术实现了一次根本的飞跃,也改变了全民的教育观念,在时间和空间上开拓了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引导了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同时在这种虚拟的校园环境下,使得校园网络文化迅速成长,学生们迫切需要对校园网络文化的正确引导和高层次的网络文化产品,这种需求极大促进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使得网络教育迅速成为网络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此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网络文化发展的技术安全保障,例如有了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才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我国优秀文化的自主知识产权,并抵制部分不良群体和不良信息的侵蚀破坏。而这些技术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现代数学这一根本工具。因此提高对网络文化的认识,就必须意识到数学文化本身蕴含于网络文化中,网络文化根本的技术发展平台是数学和数学文化,发展网络文化更深层的内容是学习、认识和普及数学文化。其次数学文化是网络文化在文化意义上的深入和完善。从网络文化的文化层面上,网络文化要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就要提供充足的、高层次的承载这些内容的文化产品。而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最深刻的形式,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其精神产品能够极大地深化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数学文化不仅可以从专业上给所有学生提供其工具价值和应用价值,还可以给人文学科的学生通过相对简单的数学内容体现数学在思想、精神及人文方面的作用,提供他们科学、理性的思维方法。例如通过深入研究数学与哲学、数学与经济、数学与文学、数学与史学、数学与语言的关系及数学与这些学科成功结合的案例,掌握数学思想的精髓,体会马克思的“一种学科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完善的程度”的意义,从而满足各个层次上不同发展方向的大学生的需求。因此,网络文化中的数学文化可以深化网络文化的内容,避免网络文化结构的浅层化,娱乐化倾向,引导学生对信息作出充分的分析、思考、筛选、创新、思辨等科学理性认知的习惯。同时,网络文化中承载的数学文化为数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径。数学文化的普及根本在于数学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学习方式。而网络文化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功能提供了更广泛传播数学文化的有效途径。网络对精力充沛、渴求知识的大学生来讲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知识及获取、交流信息的重要来源,网络改变了传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网络学习已经充分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而且各种知识,思想的碰撞,使得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知识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更容易形成个性的思想,有利于他们创造性的发挥与发展。因此通过网络更有利于在各个层面上传播数学文化。

三、数学文化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具体实现的一些想法

数学文化融入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是利用网络技术提供足够的承载数学文化的信息并提供充分交流这些信息的平台。随着近几年网络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引导,以及网络学院的建立,高校中一般已经具有了相当多的关于数学课程的资源,初步建立了较完善的各门数学学科的网络学习系统,例如教学系统、数学实验系统、自测答疑系统等,这些资源的建设使得大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和学习数学,特别是在系统资源中普遍提供了相关学科的历史发展背景资料、趣味问题、最新学科研究进展等,这些优质的教学内容和资料事实上极大地推动了数学文化的普及和深入,丰富了网络文化的内容,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数学文化活动的兴趣,促进了网络文化内容的深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同时我们看到,对这些资源的认识基本上是从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及提高学习兴趣的角度而建立的,还没有提高到数学文化的层面来认识,因此进一步改革网络数学资源的内容,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来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各个数学学科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可以起到开拓、引导网络文化技术基础内容深入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在数学文化的文化层面上,其本身的内容和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目前网络上涉及不多,因此应该加快数学文化理论的建设,并加强数学文化网站、网络课程的建设,引导大学生在数学文化的学科观、社会观、哲学观、美学观、方法论上进行多层次的学习和讨论,发挥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理解数学文化、数学思想及其作用,使理工科的学生具备足够的人文精神,使文科的学生具备科学素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角度,对于基础课和公共课的数学网络资源应加强开放性,特别是高校间应加强协作,扬长避短,实现优秀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共同构成一个高层次的高校网络文化氛围。此外,通过前期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生与讨论,引发了人们对微博、博客强大信息传播能力的认识,因此,期待有更多有影响力的数学科研以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数学大家、教育家建立微博与博客,及时发表他们对数学的感悟,从不同层面上潜移默化地传播数学文化的理念。在网络平台上,除提供给大学生数学文化的广博信息外,还应该提供足够的、新颖的数学文化互动活动,目前这种活动仅限于小部分院校开展的数学文化节活动,能否有更多的院校联合起来,开展这方面以致全国性的网络数学文化互动活动值得尝试,亦可以借鉴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网上社团并开展丰富的网上社团活动。例如结合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数学文化等课程组织网络学习型社团、学术科技型社团,在网络文化中注入新的科技的内容,同时引导和支持校园其它类型社团的网络化。

总之,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史和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进步,它更是构成现代文化及其重要的因素,数学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两个层面恰相辅相承,可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并且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化中一种年轻的文化形式,只有融入了数学文化才能够反映当代最优秀的文化,才能够成为一种深刻的、理性的文化。因此将数学文化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深化和丰富网络文化的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方延明.数学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南基洙.大学数学文化[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史悦

上一篇:五年级教学论文下一篇:外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