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

2022-05-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美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

马克思理论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原因分析与启示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成因,当前有“触点论”、“政策论”和“桥梁论”三类。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本上是由生产过剩导致的剩余价值实现矛盾引发的。结合实际可以发现,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依靠信用过度扩张化解需求矛盾,从而加剧了金融风险、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和经济虚假繁荣。以此为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要注意坚持依靠创新刺激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以国家为主体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以及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马克思金融危机

2006年春,美国“次货危机”开始显现,最后发展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对其原因分析,成为理论界研究热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规律,对预测美国金融危机、解释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我国宏观调控要以此为鉴,主动作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美国金融危机形成和扩散的一般原因

1、次货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触点论”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市场内因论,认为没有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导致美国次贷市场运转失灵引发金融危机。次贷是美国房产贷款中面向信用纪录不佳或收入证明缺失的持“次级信用”的客户而产生的贷款。2001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美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价2004-2006年上涨了40%-70%。在房价上涨预期下,银行降低信用门槛,推出了“无本金贷款”、 “循环贷”等贷款品种,助长了投机,推动房价继续走高。美联储2005年开始将利率从1%提升到5.25%,促使经济降温,房价下滑。房价下降预期增大和还贷压力增大的双重约束,使次级贷款违约率在2006年底上升到13.3%。违约率持续上升,带来债务状况恶化,导致美国大型次级房贷公司纷纷破产,前者的破产和倒闭带来越来越多的金融集团和公司破产,造成整个金融市场动荡。

2、金融政策导致金融危机的“政策论”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政府外因论,认为次级贷款仅占美国房贷市场的7%-8%,次贷危机之所以形成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政策是根本原因。一是金融工具创新过度。次级贷款被房贷公司购买后,资产证券化成为债券在市场发售。经济繁荣期,它们被投行和对冲基金看好并购买,投资银行利用金融创新再出售,一元贷款被放大为数十元的金融衍生品。信用链条拉长,导致金融产品的基础价值被忽视,助长了极度短期投机。美国还依靠政府信用成立国家保险公司对债券违约进行保险,总额从2001年的9000多亿发展到2007年底的62万亿美元。这种情形下,总额不大的次级贷款危机产生了规模巨大的债务危机,政府已难以挽救。二是金融监管不力。美国鼓励自由的跨国金融活动。对新金融产品,政府主要依靠市场评级机构的评级、研究报告和资本抵押标准要求来化解金融风险,缺乏审查和监管以及对金融泡沫的预警。这样,当投机盛行时,投机主体和评级机构结成利益共同体,评级机构做出背离信用基础的评级行为,向市场释放错误信息,便会提升系统风险。

3、经济全球化形成全球经济危机的“桥梁论”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外部条件论,认为经济全球化活动使美国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一是金融活动全球自由化使美国金融危机向发达国家扩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商业银地普遍购买美国次级债券,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汇丰银行、德国工业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集团等相继暴出巨额坏帐,引发本国金融动荡。二是金融危机的财富效应和政策效应使危机延伸到实体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后,消费者个人财富缩水,银行紧缩银根,消费和投资下降,导致总需求减少。三是全球经济活动依赖性增强使金融危机向全球实体经济漫延。美国在全球几大经济体的出口市场中占据很高比例。美国国内经济衰退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大幅下滑,导致经济增速下降。

二、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1、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1)经济危机成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本上是生产过剩导致剩余价值无法实现引发的。生产过剩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消费者购买力不足;购买力不足在于私有制引发的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资本主义银行制度、信用制度、分配制度等制度结构的冲突把生产过剩矛盾推向不可调和地步时,潜在危机便转化为现实危机。

(2)克服经济危机的途径。一是根本性制度变革。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只有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变革,才能根本化解经济危机。二是政府宏观调节。通过调节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创造新的投资和消费机会、实行信用扩张、扩大政府公共支出等宏观政策,刺激需求,缓解生产过剩。

2、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1)依靠信用过度扩张化解需求矛盾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生产力越高,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量越大,在市场上实现的困难也越大。解决这一矛盾,一个途径就是依靠信用支持消费和投资创造需求。90年代末,伴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实体经济投资需求锐减,全球范围内出现大量资本过剩。2007年,全世界有8000多个对冲基金,总额2.8万亿美元,世界各国主权财富基金达7.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5%,全球储蓄的60%。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开始公开或非公开鼓励房贷公司、金融机构通过过度扩张信用支持消费。所谓信用过度扩张是指不顾信用风险、超过偿还能力的信用扩张,表现为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放松风险监管、放松交易监管等。信用的过度扩张在刺激消费同时,也拉动了投资,更重要的是由于信用被转化为证券出售,为全球巨额流动资金提供了短期投机机会。短期看,信用的过度扩张缓解了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但长期看,信用过度扩张把问题从“当前”转到了“未来”,当金融投机不再延续、债务链条无法维系时,危机便会显现。

(2)信用过度扩张的危害。一是增加了不良债权,加剧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对客户信用层级、偿还水平不加审查,会导致不良债务累积。2008年,美国住房贷款达14万亿美元,政府公共债务达10.3万亿美元,金融债务占GDP的比例从1980年的21%上升到116%。信用的本质是债权,如果大家都遵守信用,当然没有问题。但若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特别是信用质量较差时,债务风险就变得十分巨大。二是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虚拟经济背离服务经济职能。虚拟经济本质是使有能力的人利用有资本的人的闲资为社会和资本持有者创造财富,这对于分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信用的过度扩张,使虚拟经济背离了这种职能,产生一种“钱生钱”的错觉,自身迅速膨胀。在美国,企业盈利的44%来自金融服务业,制造业仅占10%。1996-2006年,美国金融公司盈利年增长13.8%,非金融公司盈利每年增长只有8.5%。2004年,美国金融业占据了GDP的20%-21%。金融机构对高管的激励措施也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促使他们利用金融创新技术把金融杠杆率提高到几十倍。房贷机构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金融机构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据统计,美国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就占全球的80%,2005年全球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交易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额为名义GDP的32倍,全球长期证券的总价值超过了100万亿美元。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使虚拟经济重心转向短期投机,在证券、楼市造成巨大泡沫,最终导致经济危机。三是引致虚假需求,造成虚拟繁荣。信用过度扩张刺激楼市,导致投资性资产价格和证券价格上升,为投资性基金和银行提供了短期投机机会。当生产过剩矛盾得到解决,各类资本竞相追逐高额投资回报时,所有人都受益,进而产生了螺旋式的信用扩张,如果哪一期资产价格开始缩水,消费者和投资人便成了最大受害者。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启示

市场经济国家经常存在结构性生产过剩矛盾,也就存在着依靠信用过度扩张来化解生产过剩的潜在风险。我国要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既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解决生产过剩矛盾,又要防止走上利用信用过度扩张化解生产过剩矛盾的不良路径。

1、坚持依靠创新刺激实体经济有效需求

一是通过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刺激消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欠缺,国民需要较高的储蓄率才能应对各种风险,导致总需求中消费所占比例一直不高。因此,国家要加快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制度改革,解决百姓后顾之忧。通过转移支付、救济等制度创新,防止贫富差距扩大,刺激消费。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吸引投资和消费。熊彼特指出,技术创新使资本主义在毁灭中重生。技术创新既可以创造新的投资机会,使多余的资本找到生利机会,又可使消费者产生新的换代需求。三是通过市场创新扩展投资机会。要实行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地区间经济均衡发展,特别是开发农村市场。实行优惠政策,鼓励资本到海外投资。积极开展贸易摩擦协调,促进出口稳步增长。

2、以国家为主体有效控制金融系统风险

一是政府承担起风险集中管理的责任。市场经济不可避免会产生信用过度扩张,产生金融泡沫。防止资本经济中的泡沫转化成危机,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协调和制约。由于金融产品很少受知识产权保护,任何金融机构都不愿意别人看到自己产品的交易情况。政府要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窗口,集中清算,统一监管,准确评估,避免各个金融机构各自为政。二是善用金融创新,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国内金融系统在危机中受到冲击较小,主要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没有投行、评级机构和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没有形成危机传递的链条。这种状态虽然安全,但却牺牲了效率。在未来,我国既要稳健地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又要有效控制和化解市场风险。对新推出的金融新产品,政府要认真审核,对产品的价值、价格要实时监控,避免过度放贷,努力做到多方共赢。三是积极培育理性投资。从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出发,加强对投资者教育,使投资者的投资趋向更加理性。严格杜绝非法市场操作行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政策透明度,使市场充分相信政府的决心,防止错误信号引发的错误导向。

3、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必须要连贯和平稳,这一点对整个金融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美国在2005年前后的货币政策大拐角就是造成经济危机的一个诱因。当前,我国货币信贷速度极快,一季度新增信贷完成全年的90%,这可能会对后期经济发展又造成通胀压力。应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调控重点和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比如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量等,并与财政政策、行政手段相结合,互相弥补,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参考文献】

[1] 蒋定之、郑学勤:美国次贷危机研究(两篇)[J].新华文摘,2009(1).

[2] 谢丽威: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1).

[3] 王国民:浅谈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启迪[J].知识经济,2009(2).

[4] 苏昊成:试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启示[J].华商,2008(16).

[5] 黄纪宪: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J].金融论坛,2008(6).

[6] 张宇、孟捷等:高级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李江磊

第2篇:美国农业信贷系统稳健运营的内在原因及启示

摘要:美国农业信贷系统经营长期稳健,即使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它依然经受住了考验。本文从自身特点及监管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农业信贷系统稳健运营的内在原因,并为完善我国农业信贷机构管理机制提供启示。

关键词:农业信贷系统 运营特色 美国

近年来,美国农业信贷系统(Farm Credit System,以下简称FCS)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营状况,即使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其影响也很有限。其良好的表现除与某些外部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内部因素,即与其成功的运营方式密不可分。

一、美国农业信贷系统概况

FCS由美国国会于1916年建立,是一个全国性的由借款人拥有的金融机构及相关服务机构所组成的网络。FCS是一个合作性组织,是美国最古老的由政府资助的金融企业,其运营情况受到美国农业信贷管理局的严格监管。到2010年12月31日止,FCS由5家FCS银行和84家协会所组成,服务于美国50个州及波多黎各的农业部门。每家银行都有自己专门负责的区域,负责向这些地区的FCS协会发放贷款,然后再由这些协会向其所辖区的符合标准的农民或农业企业发放贷款。FCS农业贷款量仅稍次于商业银行,约占美国农业贷款总量的40%。

与商业银行不同,美国农业信贷系统各机构不接受存款,而是通过其属下的联邦农业信贷银行基金公司向美国及世界各地的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发放贷款所需资金,这些债券是FCS各银行的连带债务,但美国政府不为这些债券担保。到目前为止,FCS只能向农村、农业从业者及农业相关产业提供贷款及相关金融服务,它的贷款对象也是其股东。FCS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与服务包括农业生产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租赁、与信贷相关的人寿保险、农作物保险及税务规划等各类金融服务。

近年来,FCS一直在稳健经营,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到总体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其个别机构的表现有所下滑,但总体而言它的净收益、资产及资本状况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流动性仍然良好,不良贷款率仍然较低,所发放的贷款总量仍然有所增加。

二、美国农业信贷系统稳健运营的内在原因

(一)美国农业信贷系统自身特点是基础

1、合作性的组织形式促使FCS特别关注其运行的稳健性

作为合作性组织,FCS的所有权及管理权都归借款人所拥有,董事会成员由借款人选出,FCS的借款人即是它的客户,也是它的股东及管理者。在这种组织结构中,作为FCS服务对象的借款人对FCS的经营与管理有着充分的发言权,从而确保了FCS能够专注于完成它的使命,即为美国农业领域及农村地区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显然,为了完成这一使命,FCS就必须特别关注整个体系运行的稳健性。因此,尽管近年来金融市场上有很多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诱惑,FCS却始终采取了较为保守的投资策略,从未有意进行高风险投资,贷款标准也一直较为严格。

2、专注于所熟悉的业务领域

很多金融机构涉足于自己并不熟悉的业务领域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与那些机构不同,FCS一直专注于自己非常熟悉的业务领域——农业及农村金融。自成立以来的近百年里,它始终致力于为美国农村地区及农业领域提供金融服务,与无数农民及农业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在农业及农村金融领域积累了大量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它信贷机构是无法与之相比的,这也为其实现稳健经营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资金来源有保障

稳定的资金来源、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动荡时期获取资金的能力是保障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重要因素。FCS主要通过发行债券来获取发放贷款所需资金。由于FCS债券的信用评级很高,因此能较容易地获得债券融资。此外,还有两个因素为其能较为顺利地获取资金提供了保障:

首先是政府资助企业的性质。尽管政府并不为FCS债券担保,但市场一般还是认为政府资助企业的债券风险较低,因此,即使在金融市场动荡时期FCS也能比非政府资助金融机构更易获得资金,本次金融危机对此进行了印证。虽然危机爆发后债券融资遇到困难,FCS债券利率也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它的融资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其次是FCS所建立的保险基金。FCS是唯一一家自己出资建立保险基金以保护债权人及时获得本息的政府资助企业。FCS各机构向该基金支付保险费,由美国政府控制的独立机构——农业信贷系统保险公司负责对基金进行管理。该基金的建立增强了FCS债券投资人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它在资本市场动荡时期获得资金。

4、FCS向借款人所提供的培训服务间接促进了FCS的稳健经营

除提供贷款,FCS还为借款人提供很多培训项目以增强他们在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方面的能力。2010年,有约71%的FCS协会提供了此类培训。FCS还经常联合大学或其它组织来共同完成培训。此外,作为政府资助企业,FCS除提供一般贷款外,还必须向处于劣势的农民(年轻农民、新农民、小型农户)提供贷款。为尽快提高他们在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技能,FCS专门针对该群体推出了很多培训项目,而且为了方便学习,还推出了网上培训,必要时还会为他们减免相关费用。

这些培训服务间接促进了FCS的稳健经营,因为借款者能否及时归还本息是影响FCS运转好坏的重要因素。提供相关培训服务有助于提高借款人、特别是处于劣势的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从而有利于FCS及时收回本息。此外,通过培训项目还可增进FCS与借款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这也有利于它顺利地开展业务活动。

(二)健全的信贷监管制度是保证

1、具有熟悉农业领域的专门监管机构

一是有专门的监管机构。美国双层多头的金融监管模式可能导致监管重叠和监管空白,这正是导致美国很多金融机构过度涉足高风险领域而未能及时得到制止,从而最终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与上述监管模式不同,对FCS的监管有着独立且专业的监管机构——美国农业信贷管理局(Farm Credit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FCA)。FCA创建于1933年,是美国联邦政府管辖下的独立行政机构,专门负责针对FCS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督其执行情况,以确保FCS的稳健运行。一旦发现FCS存在问题,FCA就会立即行使权力来更正所存在的问题。

二是监管机构熟悉农业领域。经过近80年的发展,FCA积累了很多经验,拥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对农业部门及相关领域的经营活动及其潜在风险非常熟悉。因此,一旦某个FCS机构违反了法律法规或运营安全性较差,FCA一般都能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

2、高效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

FCA已形成了一个严格的基于风险的监管体系,采用金融机构评级系统(简称FIRS)对FCS机构的风险进行分级。它不但评估每个机构的个体风险对该机构本身的影响,还要评估其对整个FCS体系将产生的影响。它至少每18个月对FCS各机构检查一次。此外,还会进行持续监督和临时检查,对高风险机构予以重点监管,一旦鉴别出某个FCS机构存在风险,FCA就会立即采取行动予以纠正,从而确保FCS的安全性。严格的监管使得FCS必须全面重视风险管理。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FCS各机构的风险有所上升,但总体而言它依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稳健性,是美国农业信贷可靠的资金来源。

除运用FIRS外,从2006年起,FCA还开始采用一套新的风险评估标准。新标准包括对信贷、利率、流动性、运营、遵守法律法规的程度、战略、声誉方面的风险评估,可用来衡量FCS风险的大小、风险管理的质量以及风险变化的方向(即增或减)。新标准与FIRS及其它信息一起来帮助FCA对FCS的稳健性进行尽可能准确的评估。

三、启示

FCS的经营管理活动已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稳健的经营模式使其增加经济实力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信赖,这为它获取资金,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获取资金提供了便利。而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又为它正常的经营活动提供了保障,使它在危机时期仍能较为稳健地运转。FCS的成功经验至少可为完善我国农业信贷管理机制提供以下启示。

(一)优化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就农业信贷机构而言,合作性金融有着独特的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和成本,因此,应完善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机制。在我国,直接向农户提供贷款的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与美国同样是合作性质的FCS不同,我国的农信社所有权归属模糊,成员没有真正的发言权。如果能像FCS那样,使农信社的参与者成为真正的主人,那么就会激发他们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促使合作社更好地控制风险和成本,真正专注于完成为农村及农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使命。

(二)信贷机构应专注于所熟悉的业务领域

金融危机中很多金融机构失败的教训及FCS的成功经验都说明了信贷机构专注于所熟悉业务领域的重要性,而农业的弱质性及高风险性决定了对农业信贷机构而言更应如此。因此,农业金融机构应专注于调查研究农业及农村领域发展状况,培养同时精通农业知识和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尽量与农户或农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关系以了解他们真实的情况和需要。

(三)建立保险基金

稳定的资金来源、特别是在危机时期获取资金的能力是保障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政府应在必要时提供资金援助,但是很多研究表明政府的保障会使金融机构产生道德风险。因此,政府应尽量少地介入,应要求信贷机构建立以保护债权人利益为目的的保险基金,从而增强债权人的信心,稳定资金来源。

(四)向借款人提供必要的培训服务

应鼓励我国农业信贷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向借款人提供必要的培训服务,以增强他们在生产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技能。借款者能否及时归还本息是影响信贷机构运转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农民和农村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还不高,尤其在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出现及市场不断变化的今天,提供必要的培训不但可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利用贷款、改善财务状况、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还有利于与他们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这些都对借款人能否及时归还本息有着重要影响。

(五)建立高效的专门监管机构

严格有效的监管可及时发现并纠正金融机构所存在的问题,防止风险蔓延。对农业信贷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十分复杂,监管部门必须同时具备金融领域及农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应建立专门监管农业信贷的监管机构,避免监管空白及监管重叠,培养同时精通金融知识及农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从事监管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严格、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对风险程度较高、特别是那些对系统风险有较大影响的信贷机构加大监管力度,从而提高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① Farm Credit Administration. FCA Examination Manual [DB/OL].[2012-01-08]. http://www.fca.gov/exam/exam_manual.html

② Farm Credit Administration. FCA 2010 Annual Report on the Farm Credit System [EB/OL]. [2011-11-10]. http://www.fca.gov/

reports/annual_reports.html

③ 李长健,徐丽峰.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监管制度与多元主体监管为落脚点[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2)

(刘芳,1972年生,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者:刘芳

第3篇:美国崛起与拓展国际空间战略的经验

编者按: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的发展普遍陷入瓶颈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国家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冲突和摩擦频频出现。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对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何处理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实现和平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借鉴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本刊约请专家撰写了系列文章,以美国为开篇,将陆续刊出。

美国崛起开始于19世纪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头号强国。美国之所以能够顺利崛起于列强之间,除了有利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国际环境外,美国采取了不同于老牌殖民国家的拓展国际空间战略,在处理与当时的霸主英国的竞合关系时,采用了巧妙的博弈技巧,以及对美国软实力的充分利用,这些都对美国崛起与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美国崛起的几个阶段

及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与大多数强国一样,美国的崛起也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期间逐渐实现了由经济强国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转变,以及由地区大国向世界大国的过渡。美国的崛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865—1897年,这是美国崛起的第一个阶段,在这30多年间,美国逐步奠定了自己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和区域政治大国地位。如果说在内战期间,欧洲列强如英法等国,还曾经尝试肢解美国,试图造成美国永久分裂的话,随着内战的终结和国家的统一,外部强权已经很难再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对此,英国《观察家》杂志分析说:“不再有人怀疑美国是一个一流强国了。这样一个国家,冒犯它会很危险,进攻它几乎不可能。”[1]在这30多年间,美国充分利用和平环境,实现了对南部的重建,将工业革命由东北部推向南部和西部,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在钢铁、化工、机械生产等领域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实现了美国的工业化。到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再加上美国在农业上的优势,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头号经济强国。这一时期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作是“镀金时代”。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美国的影响力还仅仅局限于美洲大陆,属于典型的区域大国。

1898—1921年,这是美国崛起的第二个阶段。1898年发生的美西戰争在美国崛起过程中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它是美国进入海外扩张历史时期的标志。在美西战争中,美国战胜了欧洲二流强国西班牙,确立了自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并且由于从西班牙手里夺取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菲律宾,美国在远东地区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美国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独立的对华政策——门户开放政策。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彻底取代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成为包括欧洲一些国家在内的重要商品供应商。一战爆发后,美国先是采取传统的孤立政策,隔岸观火,趁机敛财。随着战火的扩大,美国加入到英法一边。一战结束后,美国直接参与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缔造,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计划和国际联盟计划,体现了美国争取世界领导地位的欲望。一战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美国成为欧洲主要国家的债权国,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国的伦敦转移到了美国的纽约,这是20世纪美国奠定世界金融霸主地位非常关键的一步。

1922—1945年,这是美国崛起的第三个阶段。一战后,美国经济在“组合自由主义”政策指导下继续高速发展,这一势头直到192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才终止。为应对经济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推出了“新政”,逐步加强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调控,美国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起,德、意、日法西斯实力日益猖獗,美国与英法等欧洲大国一起,对法西斯势力实行绥靖政策,致使一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步瓦解。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加入到反法西斯阵营一边,并成为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主要领导和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与此同时,美国利用传统强国的削弱,竭力为掌握战后世界政治和经济的领导权奠定基础。布雷顿森林体系和联合国的建立,就是明显的标志。到二战结束时,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标志着传统的欧洲大国在政治、经济上被纳入以美国为龙头的世界体系之中。

纵观美国崛起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崛起具有得天独厚的国际环境,这种国际环境为美国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首先,美国拥有绝佳的地缘政治环境。美国地处美洲大陆,浩瀚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将新大陆与欧亚大陆隔开,两洋天险让美国远离欧洲传统强国间的政治纠纷甚至战争,这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而且,美国在新大陆一枝独秀,尤其是周边没有强大的国家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这也使得美国能够长期保持较小规模的武装力量,并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经济。

其次,欧洲大国间的矛盾和纷争为美国的崛起提供了机会。1865—1945美国崛起的80年间,正是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大变革时期。维也纳体系崩溃后,欧洲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国际关系格局一直处于不断地调整过程中,新兴强国如德意志、意大利通过战争手段实现国家的统一,并对传统强国不断发起挑战,这种挑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并未能解决欧洲国家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及对战败国的瓜分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欧洲列强间的内部矛盾使美国得以放手在美洲和亚太地区扩张,并从容地拿相对弱小的西班牙开刀;列强间的战争又为美国大发战争财、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提供了机会。我们从美国的崛起过程同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欧洲的灾难就是美国的利益。

当然,良好的国际环境只是为美国崛起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何利用这样的国际环境去拓展本国的发展空间,尚需美国外交决策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新帝国”与新的帝国扩展模式

传统列强的扩张模式,一般是以武力为手段,对具有政治、经济价值的地区实行直接的控制。欧洲列强大都曾经控制了广阔的殖民地,并为争夺殖民地进行了多次殖民战争。尤其是对于后起的强国而言,他们崛起的过程都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扩充军备,对原有的强国在军事上发起挑战,通过战争手段奠定自己的霸主地位,并将对手的殖民地作为战利品据为己有。英荷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均属于这类性质的战争。但美国则不同,它在对外扩张中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美国的扩张不以占领殖民地为手段,而是注重商业扩张,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扩张,壮大和发展美国经济,逐步取得经济霸权,并在经济霸权的基础上去争夺世界霸权。美国“新左派”外交史学家沃尔特•拉菲伯将这种不是通过在政治、经济上控制殖民地,而是通过贸易手段进行扩张而建立起来的帝国称为“新帝国”。

美国的这种扩张模式源于美国立国之初的商业精神。美国的前身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本身就是英国商业资本扩张的产物,在美国独立前形成了以新英格兰地区为中心的发达的商业体系。美国的独立战争,如果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就是要维护商业资本的独立发展。独立后美国对欧洲长期奉行孤立政策,也仅仅是将孤立局限于政治领域,任何一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美国的商业扩展,维护商业的独立发展也成为独立初期美国外交的主要线索。从内战结束到二战爆发,在海外寻找商品市场成为历届美国政府对外交往的中心内容。拉菲伯甚至将1865—1913年的美国外交称为“美国人对机会的寻求”,即:争夺海外市场,构成了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动因。

第一个对美利坚商业帝国构想进行系统阐述的是林肯政府的国务卿威廉•西沃德。西沃德外交思想的核心是发展商业,在他看来,商业是一个国家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文明进步和帝国扩展的主要力量,美国要想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必须控制世界的贸易,因为政治霸权随着商业优势而来。而发展商业又必须以控制海洋为前提,海上帝国才是“唯一真正的帝国”。西沃德被视为19世纪美国帝国主义的中心人物,奠定了19世纪后期美国对外扩张的基础和方向。通过商业扩张建立门户开放式的商业帝国,成为一战前美国海外扩张的主要模式,这一模式也决定了同一时期美国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的特点。

首先,美国海外商业扩张的主要方向是在亚太地区。在新帝国的设计师看来,未来商业帝国的中心是在亚洲和太平洋,“太平洋上的贸易和商业就是世界的贸易和商业”,“太平洋和它的海岸岛屿以及海外的广阔土地”,将成为“这个世界更伟大未来的主要舞台”,美国只有控制了亚洲市场,才能成为“现存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并且比已存在的国家都强大”。 [2] 美国企业界的看法也大同小异,铁路大王詹姆斯•希尔曾公开指出:“如果回顾世界商业史,你就可以发现,谁控制东方贸易,谁就掌握了世界的财富。”[3]对亚太市场的迷戀主导了内战后一系列的美国重大外交行动,购买阿拉斯加、逐鹿萨摩亚、攫取夏威夷、发动美西战争夺取关岛和菲律宾,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等等,目标只有一个——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商业霸权。

其次,商业扩张不仅仅是经济行为,它也需要必要的政治军事行动的配合,在亚太地区的商业扩张,更需要一支不断壮大的海军的保护,因而,发展海上实力,构成了这一时期美国拓展国际空间的重要手段。为因应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商业扩张,美国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实施“大海军计划”。1882年8月,美国国会批准建造两艘新型战舰,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如优质钢板、旋转炮塔等;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更是开始了大规模建立现代海军的历程,从1890年到1900年的10年间,美国共有15艘一流的战列舰下水,美国海军的实力也从1880年世界第12位跃升为第3位,仅次于英国和法国。经过一战的洗礼,美国的海上实力更为壮大,在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海军取得与英国拥有相同吨位主力舰的权利,终结了自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来大英帝国延续333年的海上霸主地位。可以说,海军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扩张的主要力量。

第三,与在亚太地区的扩张相对应的是,美国对欧洲采取了孤立主义外交战略。对欧洲的孤立主义外交,是自美国建国以来的基本国策,也可以视为美国特色的韬光养晦战略。孤立主义的历史“同英国在北美大陆首次殖民一样古老”。[4]地理上同旧大陆的隔绝是北美人产生孤立情结的初始因素,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压迫和掠夺,以及独立初期欧洲国家对新生美国的政治经济威胁是孤立主义情绪迅速高涨的重要原因。在华盛顿政府末期,孤立主义正式上升为美国外交的基本准则。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在宣布退出政坛时发表了致全国人民的《告别词》,系统阐述了孤立主义的基本原则。他分析说:“我们对待外国应循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在扩大我们贸易关系时,应尽可能避免政治上的联系⋯⋯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谲风雨,与欧洲进行友谊的联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我们真正的政策是避开与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联盟。”[5]这不仅是华盛顿为自己两届政府对欧洲外交所做的总结,也是为未来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所做的筹划,它成为二战前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一项主要原则。在二战前的美国外交史上,虽然也有包括总统在内的政治人物试图改变孤立主义外交传统,但往往会在国内遇到强大政治压力而被迫退回到孤立主义外交传统中。只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孤立主义外交才宣告终结。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正是美国登上世界霸主地位的最后一级台阶。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与同时期东方国家的闭关锁国政策完全不同,它从一开始就只是具有相对的含义:从孤立主义的内涵来说,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仅仅局限于不卷入欧洲的政治纠纷,但它鼓励与欧洲国家进行积极的经济和贸易往来,如国会内著名的孤立主义领袖威廉•博拉所言:“在贸易和商业方面,我们从来不是孤立主义者⋯⋯在金融问题上,我们从来和将永远不会是孤立主义者。”[6]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美国往往能利用欧洲国家间的纷争和战争,在“中立”的幌子下,同对立的双方做生意,大获其利。从这一角度看,孤立主义外交不仅使美国避免卷入欧洲的政治纷争甚至战争中,为美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且也为美国对欧洲的商业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政治上的韬光养晦带来了经济利益的扩展,而美国对欧洲经济优势的确立又必然会带来对欧洲的政治优势。

概括而言,所谓“新帝国”的拓展模式,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的道路。

同强权相处之道

与美国崛起之路

大凡后进国崛起,往往会受到原有强权的遏制,而后进国也往往会主动向原有强权发起挑战,双方矛盾与冲突必然会导致战争的爆发,其结果或是后进国被原有强权遏制,或是原有强权被后进国所取代。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属于前者,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属于后者。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尽管享有优越的国际环境,但如何与当时的强权相处,将当时强权对自己崛起的不利因素降到最小,却也是美国决策者必须考虑的。这犹如一个赌局,美国手中握有一把好牌,但要赢得赌局还要有漂亮的牌技。在这一问题上,美国走了一条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完全不同的道路,也取得了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完全不同的结局。

在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过程中,它所面临的最大对手无疑是大英帝国。在19、20世纪之交,英国已经成为亘古未有的最大帝国,拥有120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仅仅从1870—1900年的30年时间里,帝国的土地就增加了425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了6600万。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分析说,“如果确实有某个国家企图称霸世界,那就是英国。事实上,它不仅是企图称霸世界,而且是已经称霸世界。”[7]从这一角度看,英国是从19世纪后期到二战前可以给崛起中的美国造成最大危害的唯一强权,如何与这一强权相处,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国家利益,考验着这一时期美国的外交决策者。对此,美国则是根据英美双方的核心利益与共同利益,选择了合作与竞争的原则。

对于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而言,它的核心利益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保持欧洲的均势,避免欧洲大陆出现压倒性强权,从而威胁英国的安全;其次是海上权利,即维持一支超强的海上力量,避免任何海上强权挑战大英帝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再次,保证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庞大殖民地的安全。很显然,在美国的崛起过程中,它对英国的核心利益是采取了尊重和避免冲撞的态度。

在对欧洲政策上,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外交,避免卷入欧洲的纠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也是长期游离于战争之外。当德国发动潜水艇战后,美国则是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英国一边,共同对德作战。在战后如何处置德国这一问题上,美国与英国基本保持一致,均不赞成对德国进行严厉的处置,从而引起欧洲大陆力量对比的失衡。在法西斯势力兴起后,美国则是与英国一起执行“绥靖”政策,其出发点同样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在对待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这一问题上,尽管美国从19世纪后期开始加强自己的海军,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的海军仍然难以望英国的项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实力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但美国依然没有挑战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甚至在巴黎和会召开前,威尔逊总统还曾公开发表声明,称“基于英国地理位置的事实和由于它的历史传统,在所有海军问题上,必须承认它享受特殊利益”。[8]只是到了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才利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大英帝国在经济上的困境,取得了海上实力方面与英国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在对待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问题上,鉴于美国追求的是“门户开放”式的商业帝国,所以不存在对殖民地的追求;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所追求的多为战略要地,这些地区或保持独立如夏威夷,或为欧洲其他国家的殖民地如菲律宾和关岛,唯一引发英美矛盾的萨摩亚也以英国的让步而告终。不过,位于北美的英属加拿大是个例外,自独立战争开始直到内战结束,美国一直试图将加拿大纳入合众国,甚至内战结束后,一些美国政客还希望英国把加拿大交给美国,作为内战时期英国对美国所造成损害的补偿。不过,到1870年底,美国总统格兰特明确指示国务卿菲什,不再考虑通过谈判来实现兼并加拿大的目的。加拿大问题的解决,使得殖民地问题在二战之前的美英关系中没引起任何麻烦。

正是由于美国对英国核心利益的尊重,使得英国并未将崛起中的美国视为对手,也未对美国的崛起进行遏制。英国殖民地大臣约瑟夫•张伯伦甚至在演说中呼吁美国与英国结为同盟。

除了尊重和照顾大英帝国的核心利益外,美国还寻求与大英帝国的共同利益,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与英国合作的政策,突出表现在中国问题上的合作。实际上,从鸦片战争英国敲开中国门户开始,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就采取了与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的“合作政策”,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列强对华的“修约”外交,主导者即为美国。“修约”外交失败后,英法两国再度诉诸武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则是在中立的幌子下实行“渔人”外交,美国战舰甚至在英法舰队处于下风时以“血浓于水”的口号,直接加入英法海军对大沽炮台的炮击。美国与列强的合作政策一直维持到1899年,这一年,美国第一次提出了独立的对华政策——门户开放政策。但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同样具有浓厚的英国背景,美国著名外交史学家比米斯甚至认为,“中国门户开放与其说是一项美国的政策不如更加强调地说是一项英国政策。”[9]1899年3月,英国政府首先秘密邀请美国,在反对任何外國可能破坏中国门户开放的行动方面合作。此时,刚刚通过美西战争而成为远东强权的美国同样为列强瓜分的行为忧心,担心如果中国被瓜分,美国对华贸易的广阔前景将由于瓜分者的限制而烟消云散。英国的提议让美国国务卿约翰•海认识到,门户开放政策既符合美国利益,也符合英国利益,但由美国独立提出才更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自然,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也得到了英国的认可。发展与头号强权的共同利益,无疑会奠定双方合作的基础,并减少矛盾和对立的因素,从而为自身的崛起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尊重英国的核心利益、发展与英国的共同利益,并不意味着要牺牲美国的核心利益,相反,美国为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是不惜站在英国的对立面并与之发生冲突的。在拓展国际空间方面,美国的核心利益主要是在拉丁美洲。自门罗宣言发表,美国一直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强烈反对欧洲列强的染指。只是由于自身实力的原因,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而英国尽管只是在中南美洲保持几小块殖民地,但却在这一地区拥有巨大的商业利益。英国希望维持对拉丁美洲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并在中美地峡运河的开凿方面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这必然导致与美国的对立与冲突,双方冲突影响最大的一次是委内瑞拉危机。

委内瑞拉危机是美英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起因是英属圭亚那与委内瑞拉之间的领土争端,而委内瑞拉政府自1876年起一直请求美国斡旋,但美国的几次调停建议均遭到英国的拒绝。1895年4月,英国借索取赔款之机,强行占领了尼加拉瓜的科林托港和海关,这一事件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克利夫兰政府将科林托港事件和委内瑞拉事件作为加强门罗主义和争夺拉美市场的契机。1895年7月20日美国国务卿理查德•奥尔尼向英国递交了一份关于委内瑞拉问题的照会,要求英国尊重门罗主义并接受美国的调停,他声称:“美国在本大陆实际上拥有最高权力,对其干预范围之内的臣民而言,他的命令就是法律。”[10]这份照会被美国总统克利夫兰誉为当时威力最强的“20英寸口径的大炮”。英国并未意识到奥尔尼照会的严重性,在回复中拒绝承认门罗主义是国际法,也不承认与委内瑞拉的领土争端涉及到美国利益。对此,美国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措施,克利夫兰总统宣布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由美国独立调查英委领土争端并将调查结果付诸实施。与此同时,英国的傲慢在美国国内激起了战争狂热,英国驻美大使庞斯福特在给国内的报告中称“在国会和公众中有一种只能被称为歇斯底里的心理状态”。[11]此时,大英帝国在欧洲和非洲正面临全力“争夺阳光下地盘”的德国的挑战,显然没有必要为英国的非核心利益与美国交恶,遂接受了美国的调停建议。自委内瑞拉危机之后,在涉及拉丁美洲的问题上,英国对美外交基本上一直采取妥协政策。1901年,美国迫使英国以《海—庞斯福特条约》取代1850签署的《克莱顿—布尔沃条约》,取得了单独在中美地峡开凿运河的权利。到1900年前后,美国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最终得以确立,成为典型的区域大国。

美国在对英外交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体现了一个新兴大国与老牌强权的相处之道,在拓展国际空间的道路上,美国把手中的牌发挥得淋漓尽致,终于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会,一举取代英国,完成了由地区强权向世界强权的过渡。

软实力与美国战略空间的拓展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将国家实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硬实力”(hard power),指“一国进行购买和聚合的经济军事能力”,另一种是 “软实力”(soft power),指一国“通过文化意识形态感召而加以吸引的能力”[12],“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达己所愿的能力⋯⋯如果我国的政策在他人看来是合理的,我们的软力量就自然得以增强”[13]。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者就十分注重软实力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被注入了浓郁的理想主义和道德色彩,从而有别于老牌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传统强权外交政策。这类政策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罗斯福总统的睦邻政策及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非殖民化传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美国提出了重建世界新秩序的“十四点计划”。“十四点计划”是威尔逊总统关于战后世界秩序的总体构想,但基本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公开外交,反对任何秘密国际谅解;第二,自由贸易或门户开放,包括公海航行绝对自由和排除一切经济上的壁垒两方面内容;第三,民族自决,“对所有有关殖民地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在决定所有这样的主权问题时,有关居民的利益必须与通知权待定的政府的合理要求同等重视”;第四,建立国际和平与安全机制,包括控制军备和建立国际联盟两方面内容。[14]尽管“十四点计划”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而且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重建世界新秩序的计划,尤其是难以得到老牌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如英法等国的支持,但对于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被压迫民族以及在当时的国际体系中居于弱势的国家而言,“十四点计划”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不仅中东欧国家对威尔逊的建议反响强烈,当时中国的进步人士也多为之欢呼。如梁启超将威尔逊倡导建立的国际联盟说成是实现“将来理想之世界大同的最良之手段”;蔡元培把“十四点”视为“武断主义的末日、平民主义的新纪元”;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的“发刊词”则是代表了当时中国知识界对威尔逊外交的普遍看法:“美国大总统威尔逊屡次的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他说的话很多,其中顶要紧的是两主义;第一不许各国拿强权来侵害他国的平等自由。第二不许各国政府拿强权来侵害百姓的自由。这两个主义,不正是讲公理不讲强权吗?”[15]正因为如此,当时的中国人将美国视为中国真正的朋友,寄望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主持正义,帮助中国维护权益。“十四点计划”给美国外交带来了巨大影响,有助于美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交友化敌。

罗斯福的睦邻政策则是对传统上美国干涉拉美政策的反思和调整,他在就职演说中宣示:“在对待世界上其他国家方面,我将使我国奉行睦邻政策,决心尊重自己,从而也尊重邻国的权利;珍视自己的义务,也珍视与所有邻国和全世界各国协议中所规定的神圣义务。”[16]根据罗斯福总统本人总结,睦邻政策的核心有两个方面,第一,消除拉美国家对美国在领土和财政方面侵略和干涉的恐惧;第二,在西半球所有国家之间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尽管罗斯福政府在外交实践中并没有完全实现睦邻政策的初衷,但确实也减少了对拉丁美洲的军事干预,使得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睦邻政策不仅为美国外交在拉丁美洲赢得了好名声,也为美国赢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到1935年底,美国棉纺织品出口的54%,钢铁出口的55%,皮革、橡胶、电器和其他轻工业品出口的33%、汽车出口的22%都是输往拉美国家,1933—1938年美国对拉美的出口额从2.44亿美元增加到6.42亿美元。[17]

非殖民化实际上是美国对外政策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美国本身就是摆脱英国的殖民压迫才取得独立的,因而对殖民统治有着本能的厌恶心理。西属拉丁美洲国家掀起独立运动时,美国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当从欧洲传出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美独立运动的风声时,门罗总统适时地推出了门罗宣言,其主要原则之一便是“不再殖民”原则,即欧洲国家不得将已经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变为它们的殖民地,也不得再在新大陆进行新的殖民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推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尽管其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包含着改变传统殖民主义结构的内涵;而威尔逊总统在“十四点计划”中的民族自决理论,其出发点同样是改造旧的殖民主义体系,只是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担心英法等欧洲强国会妨碍国际联盟的成立,只好放弃了他所提倡的“民族自决权”。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老牌殖民国家均要指望来自美国帮助的大背景下,罗斯福总统再次将非殖民化与民族自决问题提出来。在罗斯福的主导下,“尊重各民族选择自己政府形式的权利”被写入了《大西洋宪章》。在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分别与蒋介石和斯大林讨论了殖民地问题,强调印度支那、缅甸、马来西亚和东印度群岛建立自治政府的重要性。而早在罗斯福第一届政府时期,美国就推出了菲律宾实行非殖民化的时间表,规定1946年7月4日为菲律宾独立的时间。

不可否认,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非殖民化传统并不是美国政府出于乐善好施的初衷,其出发点首先是利己主义,如门罗宣言所代表的是美国对欧洲势力的排斥,以及将拉丁美洲变为美国势力范围的企图;门户开放政策更多的是强调“机会均等”和“自由贸易”观念,目的是为美国商品和资本的输出创造一个更佳的环境;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政策同样包含着将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扩展到地球落后地区的想法;而罗斯福也承认,美国的商业和资本将从非殖民化中受益。将强烈的自我经济利益混杂其中,是美国外交史上非殖民化思想与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但同样不能否认,与欧洲老牌的殖民主义政策相比,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非殖民化传统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对处于殖民统治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而言,也更符合他们的利益和追求,这一传统和政策所体现的,正是美国外交中的理想主义一面。作为一种软性的力量,它每一次出击,往往会在欧洲列强的强烈反对下无果而终。但它对唤醒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独立意识,加速殖民体系的崩溃方面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美国政治领导人如威尔逊、罗斯福以及战后的肯尼迪总统等,在亚非殖民地和新独立的国家享有相当高的声誉,这也使得很多新兴国家在取得独立后热衷于同美国发展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使得美国的影响力在这些国家进一步扩大。

(作者系浙江大学世界史研究所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徐海娜)

[1] Bradford Perki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Vol.Ⅰ,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30.

[2] 刘国柱.西沃德、佩里与美利坚太平洋帝国[J].河北师院学报,1994, 4:67.

[3] Julius W. Pratt, Expansionists of 1898: the Acquisition of Hawaii and the Spanish Island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36, p.271.

[4] Donald F. Drummond, The Passing of American Neutrality, 1937-1941,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5, p.1.

[5] 华盛顿选集[C].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24-325.

[6] Manfred Jonas, Isolationism in America, 1935-1941,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6, p.149.

[7]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218.

[8] 王晓德.梦想与现实—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74.

[9] [美]S.F. 比米斯.美国外交史(第三分册)[M].叶笃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

[10] Dexter Perkins, A History of the Monroe Doctrine,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3, p.175.

[11] [美]托马斯•帕特森等著(下册).美国外交政策[M].李庆余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47.

[12] Joseph S. Nye, “Redef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Vol.78, July-August1999, pp.22-35.

[13]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前言).

[14] Woodrow Wilson, Address to a Joint Session of Congress on the Conditions of Peace,http://www.presidency.ucsb.edu/ws/index.php?pid=65405&st=&st1=#axzz1VBBd0Cb4

[15] 楊玉圣.中国人的美国观[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75.

[16] Franklin Roosevelt,Inaugural Address, http://www.presidency.ucsb.edu/ws/index.php?pid=14473&st=&st1=#axzz1VBBd0Cb4

[17] 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5.

作者:刘国柱

第4篇: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 夏克传 邮码:528100

一、英国的崛起

1、开始崛起: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因:(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2)资本原始积累;能够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霸权确立:18世纪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服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达到顶峰: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 之称,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头号霸主。

原因:(1)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重视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2)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3)自由主义的兴起,取代了重商主义。

二、美国的崛起

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4、20世纪60、70年代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原因:(1)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欧与日本,在经济领域上对美国发起挑战,在外交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2)第三世界兴起,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5、霸权地位进一步加强: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霸主地位加强,妄图建立单极世界,霸权主义倾向有所增强。

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战略地位相对提高。

三、德国和日本的崛起

(一)德国的崛起

1、第一次崛起:(1)1871年,结束了分裂割据状态,打败了欧洲两大传统强国法国和奥地利,完成了国家统一,成为欧洲的新兴强国。(2)19世纪末,德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3)一战前,组建了以它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1)国家实现了统一,有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在统一的过程中,得到了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以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经济的起飞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3)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重视科技和教育等。

2、第二次崛起:(1)20世纪20年代,经济复苏,并重新成为政治、经济大国。(2)

1 30年代,为解决经济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疯狂扩张,最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势力达到了鼎盛。

原因:(1)利用美国等国的经济援助,20年代经济复苏。(2)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镇压,对外疯狂扩张,势力急剧膨胀。

3、第三次崛起:(1)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2)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德国再度成为欧洲大国。

第三次崛起原因:(1)战后实行民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为经济的发展奠定政治基础。(2)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经济非军事化)。(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4)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5)两德统一,综合实力逐步提高。

(二)日本的崛起

1、第一次崛起:(1)明治维新后,成为亚洲新兴强国,打败中国。(2)一战中力量逐步增强,独霸中国。(3)30年代,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疯狂扩张,最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势力达到了鼎盛。

原因:(1)明治维新使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善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4)一战中大获其利。(5)在国家的扶植下,日本垄断组织建立并迅速发展。(6)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张,势力急剧膨胀。

2、第二次崛起: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努力想成为政治大国。

原因:(1)战后进行改革,清除了封建残余。(2)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国民经济非军事化。(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4)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5)利用朝鲜战争美国的订货,经济迅速发展。

(三)德国与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

1、第一次崛起的共同原因

(1)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革新了生产关系。(2)通过战争方式打败了强邻,强签不平等条约,获取巨额赔款,割地等特权,成为地区强国。(3)交叉运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4)走军国主义道路,积极推行殖民侵略扩张政策。

2、第二次崛起的共同原因

(1)推动政治改革,社会形势稳定。(2)实行非军事化。(3)美国的扶持。(4)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5)劳动者素质高和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3、德日两国两度崛起的启示

(1)侵略扩张道路最终必然失败。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德国和日本完全由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虽然带来了迅速的经济崛起,但缺乏民主自由传统导致这两个国家出现了法西斯政权,它们所选择的通过对外侵略实现大国梦想的道路不仅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灾难,而且也在同时毁灭了自己的国家。

(2)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真正的崛起,取决于它是否在经济上崛起,纯粹靠军事征服和领土扩张而实现的崛起,很难长久维系。而德日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是在二战后通过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与和平发展而实现的。

三、主要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

第一、大国崛起都经历了思想解放的历史过程,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英国的崛起经历了早期的新教运动,为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大国崛起都是以体制创新为条件的,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改造了传统的封建体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体制则是在英法资本主义体制上进行了新的创新。

2 第

三、大国崛起都是抓住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英国抓住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标志,美国则在电力为标志第二产业革命中占得先机。同样,在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美、日又居于先导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大国崛起往往是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

第四、大国崛起都是以经济的强盛为基础的,没有经济的支撑很难成为世界性的大国。 第

五、大国崛起与文化复兴和软实力的增强也是分不开的。

四、中国崛起道路的选择

1、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原因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有着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温和的民族;近代倍受列强的侵略,中国不会再去伤害别的世族;和平崛起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目前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大国非和平崛起及其衰落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从时代的需要来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经济的全球化,我们有可能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

2、目前制约中国崛起的因素

(1)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抑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2)地缘因素:周边强国的存在。美、日、俄、印等国势力存在。(3)人口、能源(资源)。(4)台湾问题。(5)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3、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1)锐意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2)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3)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

第5篇:美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在社会学课上,我们观看了两集《大国崛起》关于美国部分的纪录片。很早之前便听说过这部著名的纪录片,这次不仅见识到了美国迅速崛起的三百年历程,更加深刻地觉醒到美国崛起过程中政治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就像高中历史学的一样,影片介绍了五月花号上的英国人们踏上了美洲的土地,独立战争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他们带着从欧洲传来的先进科技,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虽经历了南北战争,但很快便迎接来了电气时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又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打下良好基础。之后由于自由竞争,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罗斯福总统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另一位罗斯福总统,他的罗斯福新政用著名的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再次拯救了美国经济。二战对美国的影响也不可忽略,使得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地位更加稳固。

美国的发展在于机遇,虽然美国有源自欧洲的工业基础,但是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美国的不菲的利益。而中国现在无疑是经济大国,却称不上是经济强国。中国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金融体制还不健全。并且,中国国内存在着相当大部分的低收入人群,收入差距大而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而环境污染严重也是困扰着我国的一个重大问题。

这就使我们联想到美国历史上的经济危机,贫富差距极大,大批失业人口,胡福总统以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政策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而使社会问题得以解决,但是这种放任政策却使问题更加严重。罗斯福总统的新政,用看不见的手进行了宏观调控,事实证明这种适当的调节比起放任不管政策有效。而对于我国存在的问题,政府加大宏观调控是必行之策。罗斯福新政从金融方面开始,挽救银行危机,改革与开始管理金融制度。我国国内如今的物价等问题都可以通过金融制度管理来得以控制,并且缩减政府开支,而不是在召开各种大会上肆意使用纸电等资源。其次对工业和农业进行调节,罗斯福进行了工业复兴法,而中国工业虽蒸蒸日上,但却面临着破坏环境等问题,这是需要发展工业的同时所注重的问题。至于农业,中国农业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出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不仅要注重农民工在城市的问题,也应该注意农民工外来务工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问题。再次罗斯福对失业进行救济,建设公共工程,对安抚社会的稳定有着积极作用。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此举毫无疑问地缓解了失业问题对社会的压力,于国于民皆利。最后罗斯福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也行之有效,我国在此方面做的很好,社会保障体系在城乡都日渐完善,连我们大学生也参加了医疗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社会的平衡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虽然只有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但却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占领者主导地位,中国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也迅速发展,在世界地位上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距离美国仍有遥不可及的距离。这与时间和机遇是分不开的,我们一定不要做不切实际的赶超行动,而是在借鉴美国经济发展的教训和经验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6篇:大国崛起原因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 葡萄牙和西班牙:十

五、六世纪的欧洲,见证了两个超级大国的诞生,它们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通过跨海航行,葡萄牙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哥伦布从西班牙抵达了美洲,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随着新航线的不断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也不断通过一路的殖民掠夺,瓜分着世界,分别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殖民帝国。然而,这两个在十六世纪上半叶发展至鼎盛的超级大国却没能得以长久地繁荣与兴盛,由于他们没有对工商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快走向了落末。由此可见工商业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对于我国同样适用,始终不要忽视工商业的重要性。

2、 荷兰:通过设计制造造价低廉的船只进行跨海贸易,并因为有利的地理位置,迅速占据了市场,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一半的贸易,并且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成为十七世纪的佼佼者。直至今天,他们开创的商业规则仍然产生着影响。由于我国在国土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的自然条件优于荷兰,如果能再加以对商业的发展,也许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对航海探险与贸易的支持、开明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鼓励发明创造,牛顿、瓦特的重大发现与发明,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但到后来,繁多的殖民地渐渐成为了英国的负担,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听党指挥,作风优良,我国通过采用适合的政治制度,开明开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不盲目肆意扩张领土范围,不断调整,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市场制度。

4、 法国:由于路易十四对文化艺术的喜爱,使启蒙思想在整个法国得以传播,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随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与公民权宣言》颁布。拿破仑的出现,使法国走向强大。但由武力取得的大势并不能得以长久地维持。二战后,在戴高乐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引导下,再次走向辉煌。我国应重视思想教育,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养,贯彻落实扫盲政策,坚持走独立和谐自主发展道路。

5、 德国:由于长期对统一的渴望,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由于长期对教育与科技的重视,使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站稳了脚跟。二战后,最终和平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对于我国的启示:保证领土统一与完整这一经济发展重要前提,并时刻将对教育与科技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6、 日本:随着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展,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并开始了工业化发展,大久保利通的拿来主义,开办大量官营工厂,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弃官经商。二战后,在美国的帮扶下,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并在明治维新运动百年之际,成为仅次于美国与苏联的经济强国。我国应以工业发展为基础,开展对经济的发展。应视日本帝国殖民侵略为警钟,不迷信动用军事力量进行侵略占有,始终将互利共赢作为国际合作发展方针。

7、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引进欧洲的启蒙思想,重视教育,并试图起草法律,使其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但因农奴制,逐渐落后于完成工业化的英法等国。随着列夫·托尔斯泰等一批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出现,俄国逐渐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走向了繁荣与辉煌。发现并始终贯彻落实适合自身的发展政策制度,不使其成为禁锢我国经济发展的枷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

8、 苏联:诞生于十月革命,在列宁的引导下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并吸引了外国的投资者。斯大林将国家重心放在工业化上,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其成为工业强国,并经受住了二战的考验。对于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我们,应在多学习借鉴苏联的发展道路与策略,给予工业发展足够大的重视的同时,充分利用发挥我国自有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9、 美国:最早由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开始自制管理生活,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使其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解决奴隶制,林肯总统带领北方赢得了内战的胜利。西进运动之后,在爱迪生的带领下,美国进入电气时代,不断的发明创新使美国不断发展。随着自由竞争,第一家托拉斯集团-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诞生,使社会两极化严重,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通过反垄断和立法保障工人权益等方式,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将美国带出经济危机的困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契机,美国逐渐走上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我们应注重发明与创造,并对于社会上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不断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及时调整经济发展进程,发挥政府的作用。

通过对以上九个国家崛起原因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发展方向或方式。我们要在借鉴他们兴盛经验的同时,找到属于我国自身的发展道路,扬长避短,综合发展,则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之日可计日而待也。

第7篇:形势与政策: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和启示

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和启示

(zzu) 从2010年底至今,西亚北非有关国家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度不安的阿拉伯世界。发端于突尼斯的动荡席卷了整个北非西亚地区,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相继陷入了社会动荡。其中,利比亚发生了以北约为代表的外部势力干预的内战,原卡扎菲政府被推翻,领导人卡扎菲死于战火之中;突尼斯领导人出逃、埃及领导人穆巴拉克沦为阶下囚;也门,叙利亚局势紧张,处于内战边缘。此外,还有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到底是什么原因打破了西亚北非维持了30年的平稳局势?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借鉴和启示呢?

西亚北非同属阿拉伯国家,地缘相近,国情相似。首先,在政治上,西亚北非国家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问题。这个问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世人皆知的强人政权即强人长期执政,比如突尼斯总统本·阿里执政了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了30多年,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更是执政长达42年;另一方面是政治世袭制度,典型的代表是沙特阿拉伯。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腐败问题严重,社会矛盾积重难返,人民群众利益得不到满足,对“政治独裁”严重不满,逐渐失去了耐心。其次是经济和民生问题。西亚北非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于世界市场,形成了以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可以说它们的经济就是石油。随着2007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国际石油市场需求疲软,石油出口受阻,对这些国家的经济产生了致命的打击。长期以来,上述国家由于政治腐败,漠视民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普通民众生活困苦。伴随着经济不景气而来的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尤其是青年人失业率更高,工资不涨但是物价却不断上涨等等问题,社会矛盾开始激化。第三是文化的相似性和互联网的发展。西亚北非国家同属阿拉伯世界,文化如出一脉,加上地缘邻近,以及互联网信息传递速度和影响范围,使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动荡得以迅速扩展。最后,不得不说的还有外部势力的介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打着“民族”和“革命”的旗号,通过经济制裁、扶植反政府势力、舆论影响、军事介入等方式,企图以自己的意愿改造阿拉伯世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局势更为复杂。

西亚北非国家的动荡不安,显示了国际社会局部地区冲突和矛盾加剧,西方国家企图染指改变他国政权和意识的企图是赤裸裸的。西亚北非国家的动荡和政权更迭的事实已经产生,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事件本身带给我国发展的启示。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十分关注西亚北非发生的政治动荡,但是我们人俄日,任何把中国同西亚北非发生政治动荡的国家相类比都是不正确的。我们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的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国力获得极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保持稳定。事实证明,我们选择的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从西亚北非的动荡中,可以看出,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减少对出口产品和进口资源的依赖。第二,在内政和外交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政策。坚决抵制外国势力插手国家的内部事务。第三,要不断政治体制改革,在确保局面稳定的情况下,推进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使人民群众体会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感。第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主自尊心、自信心,团结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第五,发展现代化军事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努力一刻也不能放松。保持我国军事实力的威慑力,是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防止外部势力干涉的重要保证。

西亚北非持续的社会动荡带来的影响是广泛的,教训是深刻的,值得大家关注。中国的社会坏境是安定的,这种安定来之不易,在目前国际社会局部动荡,国家利益交织的时候维持安定也是不易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加珍惜这种环境。

第8篇: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启示 估计不足酿苦果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启示 估计不足酿苦果 2008-09-22 12:22 东方网9月22日消息: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

事实上,早在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

加 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然而,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 融机构大面积亏损。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但接踵而来的是: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行雷曼兄 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前者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后者被美国银行收购;总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也难以为继;美国政府在 选择接管AIG以稳定市场的同时却对其他金融机构“爱莫能助”。

如果说上述种种现象只是矛盾的集中爆发,那么问题的根源则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内需萎靡不 振,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1970年,美国又设立了房地美,规模与房利美相当。“两房 ”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 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 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 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而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在这个过程 中,最初一元钱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这 就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但投机只是表象,贪婪才是本质。以雷曼兄弟为例,它的研究能力与金融创新能力堪称世界一流,没有人比他们更懂风险的含 义,然而自身却最终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其原因就在于雷曼兄弟管理层和员工持有公司大约1/3的股票,并且只知道疯狂地去投机赚钱,而较少地考虑其他股东 的利益。

第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 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 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 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不幸的是,我国也同样也存在若干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病因”,这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

首先,虽然我国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鉴于我国特殊国情,我们也许无法解决政府对大型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问题,但一定要继续加强国有金融机构运作的透明化程度,切实防止金融机构的过激行为,如过度放宽信贷标准和涉水国际投机活动等。

第二,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它能够发挥活跃交易、转移风险的功能,也能凭借杠杆效应掀起金融波澜。因此,金融衍生品一定要在监管能力的范围之内适时推出,切莫使其沦为投机客兴风作浪的工具。

第三,货币政策要兼顾资产价格波动。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央行往往为了稳定预期而表示坚决执行某项政策,如反通胀等,但是货币政策的“偏 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股市和房市价格的剧烈波动。上世纪末的日本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当下的美国金融危机,都是资产价格泡沫急剧破裂惹的祸。因此, 货币政策应兼顾资产价格波动,政府更要多管齐下消除不稳定产生的制度根源。(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导徐晓萍博士生李猛)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这是2008年9月14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第7大道上拍摄的雷曼兄弟公司总部大厦。9月14日,由于美国银行以及英国巴克莱银行相继放弃收购谈判,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将面临破产。 新华社记者 陈刚摄

中国经济网1月21日讯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金融危机本身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可能进一步加深。如何认识这场危机的表现、影响、成因及启示, 以便厘清认识、汲取教训。今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杨斌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同长期秉持“放任市场和让其自动调节 理论”的新自由主义有关。而金融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的严重不足也是正常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

杨斌表示,美国次贷危机是2007年下半年全面爆发的,它肇始于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并随房市继续向下探底而呈逐步升级和扩散之势。

杨 斌说,采取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房地产泡沫膨胀,对金融衍生品缺少必要的监管,使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轨,这是西方舆论公认的催生美国次贷危机的 重要原因。他强调,正是由于美国采用了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观念,才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杨斌说,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 自由主义理想,以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它突出强调“最少的政府干预,最大化的市场竞争”,一些学者称其为“完全不干预 主义”。冷战结束后,新自由主义成为美国经济政策的一个理论基础。由于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新自由主义思想对这个体系也形成了很大影响,从会 计制度、市场评级体系到风险控制程序等,都打上了“放任市场和让其自动调节理论”的烙印。过度放任也为金融部门出现不稳定埋下了伏笔。

他分析说,这场金融危机始于次贷危机,次贷危机说到底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信用危机,而房地产泡沫的催生,与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和长期维持的宽松货币环境、金融机构的非审慎经营和抵押贷款及其衍生品市场监管缺失等密不可分。

他 进一步解释,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相对于风险较低的优质贷款而言, 这类贷款人的还贷违约风险较大,因此被称为“次贷”。一般来说,放贷银行应该把贷款记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并相应地把信用风险留在银行内部,但是美国的 大批放贷机构却在一些所谓权威评级机构的协助下,把数量众多的次级住房贷款包装成优质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各类投资机构购买;而投资机构则利用金融创新 技术,再将其打包、分割、组合,派生出一系列脱离其基础价格的、结构异常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出售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这样一来,起初的贷款就被逐级放 大成为几倍甚至数十倍的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次贷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终于引发了源于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和最发达金融体 系的金融风暴,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影响。

杨斌认为,金融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严重不足,也是这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资本市场普遍 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如果金融衍生品真是为了避免风险而不是高杠杆投机套利,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向国内外投资者、债权人 和公众披露。从这个角度讲,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也都需要有效的政府干预和监管,以纠正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导致的一系列市场失灵。 2009年01月21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马志刚 裴珍珍

小资料: 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时间表

2007年02月13日:

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 2007年03月13日:

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 2007年04月24日:

美国3月份成屋销量下降8.4% 2007年06月22日:

美股高位回调,道指跌1.37%、标普跌1.29%、纳指跌1.07% 2007年07月10日:

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 2007年07月19日:

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濒临瓦解 2007年08月09日:

法巴黎银行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

2007年08月16日:

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面临破产 2007年09月18日:

美次级债危机波及英国北岩银行遭挤兑拟分拆出售。 2007年09月18日: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 2007年11月01日:

美联储再度降息0.25个百分点 2007年12月12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贴现率下调至4.75% 2008年01月15日:

花旗宣布,该行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 2008年01月30日:

瑞银宣布受次贷资产冲减拖累,去年第四季度预计出现约114亿美元亏损。 2008年03月17日:

摩根大通同意以2.4亿美元左右收购贝尔斯登。 2008年05月01日:

英国央行在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次贷亏损可能只有一千七百亿美元。 2008年09月07日:

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2008年09月15日: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2008年09月26日:

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倒闭营收约为农行七成半。 2008年10月02日:

美参议院的救市方案总额从7000亿美元提高到了8500亿美元。 2008年10月09日:

英国政府宣布新救市方案将动用五千亿英镑救市。 2008年10月16日:

欧盟联合出招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22日:

普京宣布俄罗斯应对危机补充计划。 2008年10月31日:

美联储周三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 2008年11月01日:

英国政府宣布新救市方案将动用五千亿英镑救市 2008年11月01日:

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倒闭营收约为农行七成半 2008年11月07日:

欧洲四大央行6日先后宣布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 2008年11月11日:

美公布救助AIG新方案将购400亿美元高级优先股 2008年11月12日:

第9篇:美国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较及其启示

关键词检索:农业合作社 比较

来源:农业实用新技术知识库(期刊版)

一、美国农业合作社与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同点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出现在十九世纪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的时期,农业危机使得农场主无力独自对抗中间商和大公司的控制和搜刮,自愿组织起来集体推销产品。而我国自1981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逐渐出现了农产品“卖难”,生产资料“买难”的两难境地,随着农业市场化、商品化的发展,农业小规模经营与国内、国际大市场的矛盾越发突发。为了突破这个难关,农民成立了各种专业合作组织。

从美国农业合作社与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起源可以看出,两者都是市场经济和农业商品化的产物,都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的联合。虽然美国的农场主对土地拥有所有权,但他们都采取独立的经营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的生产规模、能力都与市场经济要求的大规模生产、一体化发展等相矛盾,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都采取了联合的方式,都是为了提高竞争力、增加收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另外,从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来看两国也大致相同,都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统一采购,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向社员提供必要的信贷,向社员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提供相关信息等。

二、美国农业合作社与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较

(一)从合作社发展状况来看1810年美国第一个合作社——康涅狄洲牛奶合作社成立以后,农业合作社迅速地发展。1890年全国大约有1000多个合作社,1920年底就已经达到了14000个。1929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农业合作社开始减少,1955年降到1万个以下,1970年为7790个,到1981年就只有6211个,但社员数在1955年之前是增加的,1931年约300万左右,到了1955年已经达到773万,之后开始减少,1997年社员减少到了324万,2005年美国的合作社仅2896个,社员257.1万人,尽管如此,社员数也远远超过了美国农民数量(213万)。可见美国农民几乎全部参加了农业合作社,有的甚至参加了多个合作社。据统计1981年每个农民大约参加了2.6个供销合作社。而且,合作社交易量一直都是上升趋势,1940年的交易量为22.8亿美元,1970年达到190.8亿美元,1997年上升为1064.7亿美元,2007年已经达到1231亿美元。这充分说明了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面大,带动能力强。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30年来有一定的发展,据农业部统计,1990年,全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23.1万个,1993年143万,1996年底,农村的专业合作社组织已经发展到了150万个,但据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的统计,目前运作比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社仅15万多个,农户成员3468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8%,带动农户551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1.9%,两类农户合计只占了农户总数的35.7%。按中国科协的统计,目前参加农业协会的人数为620万,仅占全国农户的3.5%;按照供销社的统计,参加供销社合作社人数为858万,占农户的4.8%。不难发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覆盖面小,带动能力还不强。

(二)从合作社的领办主体来看美国于1922年通过卡帕-沃尔斯坦德法明确了合作社入社退社自由,民主管理,严格实行一人一票等制度,确保了美国农场主合作社坚持民主自治的原则并以为农民服务为宗旨,合作社严格地遵循了国际合作社联盟所修订的合作社原则,是实实在在的群众性服务组织,是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建立起来的群众性经济组织,真正实现了“民办、民管、民受益”,农民是真正的主体。而我国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合作社的认识有待加强,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动介入来发展合作社。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办主体有基层政府、农业部门、供销社、科协、农村能人、专业大户或企业等其他经济实体。其中大多数是由农村干部、技术能手、专业大户等“能人”发起组织的。农村能人和专业大户发起的比例比较大,分别占69.2%和12.7%。

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较晚,合作社发展还有待完善,农户传统的小农意思根深蒂固,许多农户加入合作社只是“搭便车”。而且农村干部和专业大户等“能人”往往较农民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在合

作社管理时会向“能人”倾斜,另外很多地方政府把握不好干预的“度”,过度的干预影响了合作社的自我管理,因此农民没有成为真正的主体。

(三)从合作社的组织结构来看20世纪80年代,美国农业合作社可分为供销合作社、信贷合作社和农业服务合作社。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合作社体系。其中供销社有最重要的地位,据美国农业部研究报告的估计,每6个美国农场主中就有5个参加了供销合作社。1981年,全美国共有供销合作社6211个,1933年美国建立了信贷合作社,1982年累计向各种农场主合作社提供贷款665.3亿美元,服务合作社主要包括农村电力合作社及农村电话合作社,奶牛改良协会等,1981年,美国有农村电力合作社925个。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以创造农产品附加值为主要战略的新型农业合作社,因为实际附加值战略需要对生产和销售进行大量投资,农民必须承购大额股金,这限制了很多农民成为会员的资格。这种合作社首先出现在北达科他洲,截止1999年,该洲已经建立这种新合作社超过50个。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报告,2001年全美3229个合作社中,1606个主要从事销售,1234个提供生产物资供应,389个提供各种服务,另外大约有1000个农村电力合作社。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分为技术服务型、采购型、销售型、加工型和综合型五种基本类型。根据农业部经管总站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在我国15万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为社员提供产加销综合服务的占44.5%,提供技术信息的占20.2%,运销服务的占8.8%,加工服务的占20.2%,仓储服务的占2.1%,其他服务占16.5%。可见,美国农业合作社的主要形式是供销,重在流通领域,逐步扩展到生产资料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领域;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流通领域并不发达,重在生产领域,最近时期才重视产前、产后部门合作社的发展。

(四)从合作社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农业合作社正朝着集中化、大型化、组织体系网络化、经营一体化综合化、国际化和服务合作社小型化专业化的趋势发展。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和市场占有率,美国将分散的农业合作社横向和纵向地合并与集中,实现了业务的集中和经营规模的扩大,目前许多农业合作社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合作社。随着规模的扩大,美国现在已经形成了很多集收购、运输、检验、分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于一身的涵盖了产前、产中及产后业务的综合的、一体化的合作社。另外还发展了合作社网络,1997年全国合作社联盟的报告称,美国47000个合作社组成的网络,直接服务于1亿人,接近美国人口的40%。目前美国已有一定数量的合作社发展成为了跨国集团,在北美洲乃至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有的巨型农场主合作社已被列入500家美国最大的工业公司名单,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正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业务活动由过去单一的生产技术服务向产加销综合服务转变。过去,由于我国农业中种职业和养殖业对市场的依赖程度高,合作社重点主要限于生产领域,当就现在的情形来看,我国的合作社开始像流通领域转移,向生产、流通、销售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三、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一)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制度,强化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美国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经出台,但这部法律的有关规定是原则性的,与现有的法律也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合作社法律法规,制定地方实施细则,因地制宜地推动合作社的发展。除了国家层面的立法,还要建立健全与合作社的组织章程、管理制度、风险调节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发展和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促进农村合作社健康发展。

(二)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始终坚持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多元化的特征,但是随着合作社的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更多地是给合作社提供指导,而不干预合作社的内部管理。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对合作社的认同、增加农民对合作社的相关知识,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确保他们的主体地位。

(三)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加强信贷服务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政府的扶持,信贷合作社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也加大了对合作社发展的支持,在财政、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均出台了优惠政策。但是总的来看,支持的内容比较狭窄,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没有得到

有效解决,政策支持有待加强。而且金融支持严重不足,是我国所有农村经济主体面临的共同难题,因此,应加强对合作社的信贷服务,充分发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互补作用,鼓励金融机构的发展,根据合作社的发展状况、信用程度等为合作社提供信贷服务。

(四)培养壮大合作社的实力,开展合作社之间的联合美国农业合作社规模大、实力强大,服务功能遍布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小散弱,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对于流通和市场销售等的服务才刚刚开始起步。规模不大,一般都只局限于一个村或一个乡范围内,跨村、乡、县甚至跨省的合作社还不多见。因此,应培养壮大合作社的实力,加强合作社之间的联合。

上一篇:换届选举动员讲话下一篇:安徽理工大学处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