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督反腐倡廉建设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论网络监督在反腐败中的应用

摘要: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导致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在科学预测未来的国家时,提出构建廉价政府的设想,即用尽可能少的行政成本实现最优化的行政管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态度坚定、领导有力、旗帜鲜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断加大办案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着力清除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振奋了党心民心,纯洁了党的队伍。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监督反腐败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存在,成为新时期民众表达诉求的新方式,成为揭露腐败行为的新利器,更成为新时期国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完善,公民网络话语权的表达诉求日益增强,移动互联网以其特有的交互性、及时性、平等性、灵活性等特点,为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搭建了话语平台。以网络为监督平台进行的反腐败斗争已经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巨大力量。但是,对待网络监督反腐败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在关注网络监督反腐败促进社会群体平等参与、激发公民参政意识、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同时,更应该看到网络监督的约束机制不健全、网络监督的方式运用不恰当、网络虚假信息泛滥、部分网民滥用网络舆论干扰司法公正的现象。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铺垫,从加强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角度对网络监督在反腐败中的应用进行论述。通过分析网络监督在反腐败中所具有的特征,结合当前国家反腐败的新形势、反腐方式的多样性,从多方面提出网络监督在反腐败中的有效应用措施。采用对比分析法,把网络监督反腐和传统监督反腐进行比较分析;运用案例研究法,结合现有网络反腐的案例,对其归纳总结,得出网络反腐的优势并对其现实中存在的负面问题进行规避;通过文献研究法,获取反腐败的相关资料,对如何加强网络监督及其在反腐败中的应用进行归纳;从个别到一般,从而分析网络监督的一些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以及网络监督反腐败作为一个近几年来新出现的事物,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更好地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达到进一步完善网络监督在反腐败中的秩序,使之成为一种更加规范的、更行之有效的反腐新方式。

关键词:监督;网络监督;反腐败;对策;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平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3.2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

1.4 论文的重点和创新点

2 网络监督与反腐败相关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解读

2.1.1 监督的内涵

2.1.2 网络监督的内涵

2.1.3 反腐败的内涵

2.2 网络监督对传统监督的挑战

2.2.1 传统监督的内涵

2.2.2 传统监督的特点

2.2.3 网络监督与传统监督比较分析

2.3 网络监督的主要特征

2.3.1 网络监督的及时性

2.3.2 网络监督的隐蔽性

2.3.3 网络监督的灵活性

2.3.4 网络监督的无序性

2.3.5 网络监督的交互性

3 网络监督对反腐败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3.1 网络监督反腐败典型案例

3.1.1 罗昌平微博实名举报事件——刘铁男案

3.1.2 离婚承诺书事件——单增德案

3.1.3 上海法官嫖娼事件——陈雪明案

3.2 网络监督为民众参与反腐拓宽了渠道

3.2.1 降低民众反腐的成本

3.2.2 促进社会群体平等参与

3.2.3 激发公民的参政意识

3.3 网络监督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

3.3.1 有效防止行政权力失范

3.3.2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3.3.3 促使网络反腐从民间向官方的转变

4 网络监督自身存在的问题

4.1 网络虚假信息泛滥

4.2 存在干扰司法公正的现象

4.3 网络监督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4.4 网络暴力事件频发

4.5 “人肉搜索”造成侵犯个人隐私

5 网络监督在反腐败中有效应用的对策

5.1 重视法治和制度建设工作

5.1.1 加快网络监督的立法进程

5.1.2 强化网络监督的制度保障

5.1.3 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相衔接

5.1.4 确保网络监督反腐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5.2 政府应主动搭建与网民的互动平台

5.2.1 发挥政府正确引导作用

5.2.2 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5.2.3 畅通监督渠道

5.2.4 建立舆论监测制度

5.3 加强网络个体自身建设

5.3.1 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修养

5.3.2 强化个体的自律意识

5.3.3 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正确引导作用

5.3.4 促进网络监督反腐良性循环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企业员工柔性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三维物体的重建方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