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

2023-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秀的方案要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安排,包括实施细节、步骤等,也许你已经写过不少方案,但你真的懂得方案撰写的精髓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

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案及相关技术研究

摘要:现阶段,国家电网得到了飞速发展,以往的变电站已无法适应智能电网自动化、互助化的发展要求,具有资源共享与运行安全等优势的智能变电站,在该种形势下应运而生。本文简要介绍了220Vk智能变电站的设计方式,接着系统阐述了22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方案及相关技术,最后对该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做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案;效益

一、智能变电站设计的概述

根据IEC61850标准现阶段智能变电站设计案例,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参与者基本一致。如能重新定位传统变电站的角色,变电站中的诸多问题也能得到有效解决。智能变电站工程相对较为复杂,以设计为中心的实施方案,能不能完全取代以制造厂商为中心的设计模式,还需接受更深入的实践检验。智能变电站在设计方式上,还涉及到了二次施工图及其表达方式等问题。在智能变电站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二次装置所采用的信息交互方式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传统的接线端子概念逐步被数字信号所替代,电缆连接方式也被全面转换为网络化光纤。在该种背景下,如智能变电站外回路不在设计方法上做出创新,那么设计图纸中便不能体现出设备间的配合状况,而是只能反应出智能装置及二次设备的光缆连线。为更好的解决智能化变电站中存在的这一问题,在实际的工程中还提及了装置GOOSE虚端子、GOOSE配置表等等诸多概念。现阶段,变电站在对待虚端子时,通常还会采用CAD、EXCE等软件,以缓解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回路设计问题。

二、220kV 智能变电站工程设计方案

(一)系统网络

变电站系统网络的核心部件在于由高速以太网,其通信规约标准为IEC 61850。变电站系统则包含间隔层、站控层及过程层三大网络,介绍如下:站控层一般采用双星型冗余以太网方式,以MMS与GOOSE报文为主要传输内容。逻辑功能方面,站控层间的数据、站控层与间隔层间均设立了交换接口。间隔层多以太网方式(双星型冗余)出现,其传输对象往往是MMS或GOOSE报文。过程层一般为星型以太网方式,GOOSE报文等为主要传输内容。因采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合一装置,在过程层采样值网与GOOSE网将并同为一个网络。220kV 过程层则通常采用冗余网络配置。

(二)二次设备配置

1.保护配置方案

1)220kV母线保护。根据本站实际的远景规模,对220kV母线配置双向的微机型母线差动保护。为促进母线保护的双重化,各线路、母联的智能汇控柜内,均应安装终端一体化装置。开入量(如启动失灵)都应该选择相对独立的 GOOSE方式进行传输。2)220kV 母联与分段保护。220kV母联与分段应分别配置2套微机型解列保护,且改装置应拥有测控功能,并将其安装在智能汇控柜上。母联(分段)间隔内,最好选择直踩直跳方式来对待保护装置等。跨间隔信息,可适当采用GOOSE网络传输方式。7)主变压器保护。变压器保护(非电量保护不包含在内)根据双重化配置,每套保护都必须拥有其相应的主、后备保护功能。变压器保护最好能直接采样,经GOOSE网络可接收到失灵保护跳闸之命令,继而执行该跳变动作。

2.测控配置方案

根据IEC61850标准及要求来对测控装置进行建模,其自描述功能较为完善,且能直接和站控层设备实现通信,并经GOOSE报文来使间隔层实现“五防”联闭锁功能。1)220kV 电压等级均可选择测控一体化装置,并分别与主变压器、母线连接;2)220kV 母线的测控装置应予以单独配置;3)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应适应下列几项要求:一次设备应体现出两套装置的运行信息,并各自接入2套保护测控装置,使设备状态信息能得到实时监控;2套保护测控装置都应采用隔离开关予以控制;4)失电报警信号应配置以独立的保护装置,其他告警信号则可选择网络方式进行输出。

3.交换机配置方案

1)站控层网络交换机。该层冗余应安装中心交换机共4台;2)间隔层网络交换机。根据设备室及电压等级的不同,可一次对间隔层进行配置2继电器室间隔层交换机,6台220kV间隔层交换机,4台110kV 间隔层交换机,6台35kV 开关柜室间隔层交换机;3)过程层网络交换机。过程层采样值网应与GOOSE网相同,220kV电压等级应根据间隔组网近冗余配置,并经220kV过程层转移至中心交换机。本文所列举的上海电网,220kV变电站均以采用无人值班运行模式,在不同的区域设置集控站,用以集中管理多个受控站,并对变电站现场运行状况进行巡视。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照明自动控制功能大多也考虑在内,变电站现场运行人员通常不需要长时间工作,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整体利用率并不算高。在实际过程中,只需在配电装置室及监控室内安装监控系统,便可对空调、风机等设备实行在线监控,并根据环境温度及湿度等参数,使运行人员能更迅速地发现和找出集控站中存在各类运行故障。

三、经济效益分析

现阶段,上海电网220kV变电站,均已采用综合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遥信、遥控及遥测等诸多功能,且变电站内均能做到无人值班。然而,针对某些设备的操作及信息量上传等,还是有较大的局限性。譬如,该电站目前正使用VQC自动无功装置进行投切,尽管其拥有动态调节功能,不过只可满足变电站自身的无功补偿需求,而不能对区域电网周边区域实现无功补偿系统;该电站只能通过有限的信息来判断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的运行状况及存在故障,而无法明确故障出在哪个设备上、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等,预警功能无法真正实现;另外,站内的空调、风机等设备,仍需通过人工检查,全面地无人值班模式还有待逐步完善。而采用智能变电站技术后,通信载体也从原来的电缆转变为通信线,弥补了电缆传输信号在数量方面的约束性,信息量也有了逐步增加,调度端和集控站的操作人员只需借助远程监控系统,便可全面把握站内设备的运行情况。此外,变电站通过引进智能变电站技术,有效缩减了寻找故障的时间,减少了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使其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论

通过上述对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应用探讨,我们对220kV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的设计方式有了初步了解,并依此提出了智能变电站工程的一种基本实施方案及其经济效益。在智能电网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对智能电网建设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智能变电站只有适时在技术应用、管理模式层面上做出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的电网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高翔.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电力用互感器和电能计量装置设计选型与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唐宗顺. 在高密度负荷区中压配电网使用 20kV 电压层级供电的技术经济性浅析[J].四川水力发电,2011,30(1):137-139.

作者:龙洪宇

第2篇: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方案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对供电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作为电力输送的重要手段,变电站的设计尤为重要,它是联系发电场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可行性设计,文章主要探讨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方案,正文主体首先介绍了其各项准备工作以及在变电站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分析和探讨了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各个模块的技术特点,并对各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说明,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方案进行了更加直观的分析

关键词: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分析

220kV变电站作为国家电网中的枢纽变电站,主要是由于其电压的特殊性,一般大型发电厂生产的电流绝大部分是通过220kV大截面架空线路,输送到220kV的中心变电站,用户再通过下一级的中间变电站或终端变电站获得电力供给。为了提高220kV变电站设计水平,本文对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方案及其实际案例进行探讨,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电网建设提供实际的指导作用。

1 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

220kV变电站是电力传送过程中重要的中转站,那么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各项基础资料,做好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需要的的各项准备工作,准确细致的分析确定变电站设置的位置,以及当地的地质与环境情况。另外还要严格的遵循国家电力设计的相关规范,考虑到不同线路的输变电工程设计特点进行合理化的变电站电气设计。以上基本工作都是达到220kV变电站工程的各项设计标准,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根据国家的总体规划的需要,对变电站的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供电近期的设计目标以及长远的设计需求。

2 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般绝大多数变电站的电气设计都遵循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设计原则,充分分析和考虑到各个方案、各个模块的设计选择的合理性。本文主要探讨的220kV变电站工程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往往在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除此之外的设计基本原则:其一是保持个主接线设计方案的可靠性,使得各个模块能实现无缝对接;其二是统一设计标准,使得变电站在实际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遵照标准的不一致的情况;其三是最大化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变电站工程项目进行统筹分析,对长远和近期的效益有比较优化的实现方案;其四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设计方案,提高设计的对于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外部条件变电站项目的适用性;其五是变电站必须整体的融入其周边人文地理环境,与环境相互协调。

3 关于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探究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加速,我国已经能够比较成熟的设计和建立220kV变电站,拥有非常标准化的设计技术和施工设备。而220kV变电站的设计基本思路是实现变电站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思路即是将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工程,合理的划分为相对功能独立的几个模块,最后依据变电站的实际建设环境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组合连接各模块,最优化变电站的设计需求。

3.1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是变电站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气主接线和电气总平面布置方式则是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重点模块,两者布置和设计的准确性会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电气主接线设计中,除了要保证电气主接线设计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还有最大化其经济效益。电气主接线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即可靠性,需要保证变电站运行状态的稳定性以及能在不同电力运行方式间进行自由的转换。

3.2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用

我们在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对土地的占有量,一般选用占地较小的组合电气设备。其中主变可以选用技术较成熟的高阻抗产品,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电气运行的稳定性,虽然其初始投资成本较高,但其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相对比较低,另外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度高,在提高技术先进性的同时,最大化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气设备的选用还受到主接线设计和变电站的负荷大小的影响。基于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有效的通过计算机系统程序的设计实现主要电气设备的合理配置,这种方式在保证设备选择的合理性的基础上,还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

3.3 接地设计

一般情况下,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接地设计主要有两种设计模式,一种是直接连接地体,另一种是通过连接地线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变电站电气接地设计主要是为了确保电气设备正常、稳定的运行,以及避免人发生触电事故或引起火灾而导致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3.4 防雷保护设计以及照明设计

在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方案中,我们一般采用避雷针对变电站做到直击雷的保护,另外对其附属设施设置避雷带接地保护设计,起到避免受到直击雷破坏的作用。另外为了保证变电站维护的便捷性,需要进行照明设计,除了保证正常的工作照明外,还要设计事故照明。根据不同工作面标准,对工作照明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保证日常电气设备维护工作的正常照明需要,另外为了保证在出现电力故障时,电力维护人员可以继续工作,必须在个应急通道内增设事故照明系统。

综上所述,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现状,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了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方案,期望能够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找到合理有效的设计方式,不断提高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质量,从而使得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为各类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最大化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

4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另外还通过分析变电站的电气设计基本设计原则,以及我们需要提前做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衡量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质量的好坏主要是基于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值。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作为电力系统设计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就要求设计者在对方案与设备的选择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的运行条件,进行合理化的电气配置,满足经济性的要求以及设备维护的便捷性,保证用户的用电需求。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对于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论述对今后其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为我国电力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孙阳.220kV雍园变电站电气一次初步设计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 2013(6).

[2] 邱丰隆,李华.浅谈某220kV变电站的一次设计[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3] 张剑锋.试论220kV变电站设计研究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4] 吴红卫.关于高压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应注意问题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3(11).

作者:覃芳玲

第3篇: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方案

摘要:文章针对220kV某变电站的现状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网络结构、硬件配置、直流系统、对时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完善,有利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对时系统;直流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了变电站内除一次设备和交直流电源以外的全部二次设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对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以实现对全站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

在变电站综自系统出现之前,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管理十分复杂、设计繁琐、智能化程度低、运行维护人员工作量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出现,将站内二次设备高度集合、集中管理,大大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两部分:站控层和间隔层。站控层为全所设备监视、测量、控制、管理的中心,也是用户和二次设备进行沟通的平台。间隔层通过通讯介质与间隔层相连。

站控层主要包括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设备、GPS对时装置、网络通信设备、智能通信接口设备等设备。

间隔层主要设备包括测控单元、保护装置、通讯接口单元、网络通信设备等。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

分散分层分布式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选择一个可靠、高效的网络结构,是解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问题关键。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可分为异步串行网络、现场总线网络、工业以太网。

1.异步串行网络。异步串行网络的工作方式为点对点方式,在小规模的35kV变电站和110kV终端变电站可考虑使用RS422和RC485组成的网络。RS422和RS485网络的缺陷在于接点数目比较少,存在瓶颈问题,且对于变电站的扩容不方便。早期的变电站综自系统采用异步串行网络方式组网。

2.现场总线网络。现场总线网络可适用于变电站规模较大,站内节点数较多的请客。现场总线网采用挂灯笼的方式将所有节点连接在一起,每个节点可方便地从系统中增加或者退出。

相对于早期的异步串行网络,现场总线网络具有抗干扰性强、效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

(1)采用总线方式,带宽有限。有限的带宽传输较大数据时会有延迟,且总线方式的总体性能将随节点数的增长迅速下降,所以总线方式不能满足大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要求。

(2)过于强调专用性,通用性不强,由于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网络设备的硬件和软件需专门设计,导致产品更新换代困难,因此,总线方式不能满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标准化的要求。

(3)总线型拓扑结构存在较大的隐患,网络的任一处故障均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影响到整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3.工业以太网。以太网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技术上日臻成熟。随着嵌入式以太网微处理器的发展,以太网已十分便利地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太网具有高速、可靠、安全、灵活的特点,使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瞻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大力推行智能电网,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变电站内光电电流、电压互感器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网络结构分成3层,即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变电站建设采用IEC-61850标准,系统结构更趋合理。过程层完成I/O、模拟量采集和控制命令的发送等,并完成与一次设备有关的功能,间隔层利用本间隔数据作用于本间隔的一次设备,更多的间隔层功能下放到过程层;替代模拟传统保护原理的自适应保护将出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涵盖设备在线监测、顺控、一体化电源等更多的功能。

二、变电站现状

(一)变电站一次系统现状及扩建方案

220kV某变电站目前基本结构为单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为满足用户“十一五”末“十二五”初期高速发展对负荷增长的需求,同时提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需对220kV某变电站进行扩建,将原单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改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新增一回220kV线路,扩建一台220kV变压器,并增加相应的中低压侧间隔设备。

(二)变电站二次系统现状

220kV某变电站前期已配置一套综合自动化系统,投产于2002年。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远动等功能均由综合自动化系统完成,间隔层设备上传数据至通讯管理机T6,后台及中调、地调均从通讯管理机T6取数据。保护装置通过保护管理机后与通讯管理机T6通讯,其他智能设备也是通过串口与通讯管理机T6通讯。

原有系统的拓扑图如图1所示:

由拓扑图可以看出,由于某变电站投产时间较早,限于当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站内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为异步串行网络,单机单网方式,如果通讯管理机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就会陷入瘫痪。

根据现场收资,目前综自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后台监控系统版本低,容量不能满足本期扩建新设备接入的要求。

2.前期综自系统采用RS485异步串行网络,网络存在多处瓶颈,且扩展性不强;前期通讯控制器及保护控制器容量不能满足本期扩建新增设备接入的要求。

3.同步时钟系统采用传统秒脉冲方式对时,不能满足新增设备IRIG-B码对时要求。

4.前期直流系统为一电一充,单母线接线,分为控制母线和合闸母线,共有馈线开关25回。直流系统不满足规范要求的两电两充要求,同时馈线开关数量不能满足扩建后二次系统要求。

5.五防监控主机运行时间已达十年,老化严重,主机已不能正常工作。

6.远动设备运行时间已达十年,老化严重,运行风险高。

7.二次系统没有配置防雷系统,运行风险高。

8.变电站内无火灾报警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9.前期未配置保护信息管理子站系统、故障录波装置等设备,故障信息无法上传调度。

(三)变电站二次系统改造方案

根据目前变电站的运行中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结合本期扩建工程的要求,我们考虑对综自系统进行改造。

1.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将站控层升级为双网结构,采用以太网组网方式,配置两台操作员工作站、两台远动装置,改造后系统的拓扑图如图2所示:

通过对网络结构的改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构架由原来的异步串行网络串口通讯改为以太网通讯方式的开放的网络通讯方式。站控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之间通过网络交互数据。网络中任一个设备出现问题,只需要退出对应设备即可,不会对其他设备的造成影响,更不会影响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远动主机改造为双主机运行方式,可满足安全稳定的向调度端传送数据的需求。

同时,改造后的变电站综自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网络拓扑结构采用交换型。站控层监控网络按双网配置,可满足工程远期要求。网络具有足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对网络的工作状态能自动选择、协调、以及自动监测。间隔层采用双以太网连接方式,本期新增间隔层设备采用以太网直接与站控层设备通讯。考虑到前期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以及无法直接与以太网联接的其他智能设备如直流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同时配置两台通讯管理机,前期及部分智能二次设备可通过本期通讯管理机与站控层设备交互信息。以后对前期的保护及测控装置改造升级后,可直接采用以太网方式与综自系统联接。

2.直流系统改造。直流系统应具有自动恢复、交流电源自动切换、过流过压保护、定期恒流补充充电、绝缘在线监测等功能。

220kV某变电站目前运行的直流系统为单充电单蓄电池方式,直流系统的主接线为单母线接线方式,全站二次设备均由这一段直流母线供电。若直流系统发生故障,将影响到整个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工作,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根据新的规范要求,本期新增一电一充,完善直流系统为两电两充。并增加分段开关,改为单母线分段方式接线。

本期新增或改建的双重化保护设备分别接入两段直流母线,单套配置的保护控制设备则接入本期新增的二段直流母线。

改造后的直流系统具备两段母线,双套配置的保护装置分别从两段直流母线取电,任一段直流母线发生故障时,仍可以保证有一套保护正常带电运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为变电站可靠供电提供保障。

3.其他改造内容。根据220kV某变电站运行的情况,本期还考虑对五防系统、对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二次防雷系统等进行建设或改造。

4.改造工作的实施。由于220kV某变电站为运行变电站,担负着向用户日常生产生活供电的任务,不可能将整个变电站长时间停下来,等全部工作改好了再送电,需制定细致可行的措施,保证将停电时间压缩至最短,降低停电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施工方案

如下:

(1)根据本期要求对新上站控层设备进行系统组网配置:包括本期新增设备和原有设备。

(2)接入并调试完成本期新增设备,在原来系统退出之前保持两个后台系统并联运行。

(3)停电时将原有设备逐步改接至新的系统,待所有设备均转至新的系统后,退出原后台系统。

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对变电站扩建工程至关重要,因为改扩建的对象一般都是正处于运行状态的变电站,停电时间过长,将极大影响到变电站辐射范围内的用户的生产生活。因此,如何缩短停电时间,采用最优的施工停电方案也是衡量变电站改扩建工程重要指标。

三、结语

通过对220kV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的改造,极大的改善了变电站综自系统的网络构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了日后大量的维护工作,为用户节省了人力、物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随着国内90年代末期以来投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作时间超过十年,变电站扩容,元器件老化等因素引起越来越多的变电站综自系统需进行升级改造。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异步串行网络结构的变电站综自系统改为以太网结构的变电站综自系统的方案,解决了网络瓶颈,系统容量不够,软硬件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并为将来系统进一步改扩建打下了基础,对变电站的综自系统改造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400-91)[S].能源部,1991.

[2] 杨冠城.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第2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3] 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4] 石树平,马运荣.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要求

[J].继电器,2000,(10).

(责任编辑:文森)

作者:李磊

第4篇:阿盟贺兰山220KV变电站等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1、 编制依据„„„„„„„„„„„„„„„„„„2

2、 冬季施工简介„„„„„„„„„„„„„„„„2

3、 施工准备„„„„„„„„„„„„„„„„„„4

4、冬季施工措施及技术要求„„„„„„„„„„„ 3

5、冬季施工方法„„„„„„„„„„„„„„„„ 7

6、施工质量控制„„„„„„„„„„„„„„„„10

7、施工现场分工及职责„„„„„„„„„„„„„11

8、冬季施工安全措施„„„„„„„„„„„„„„13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阿盟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2.1内蒙古电力设计院施工图和设计说明书。

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 104-97 2.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GB 50204-2002 2.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2.5《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2.6《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84

2、 冬季施工简介

阿盟贺兰山220KV变电站,占地面积为21400 M2 ,要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3月施工,此时阿盟地区平均气温低于5℃,所用进入冬季施工,施工项目如下: 2.1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2.1.1主控楼工程 2.1.2 10KV配电室工程 2.1.3 架构基础混凝土工程 2.1.4 设备基础混凝土工程 2.1.5 所区电缆沟混凝土工程 2.1.6 所区附属设施工程

共十五页 第二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2.1.7 电气设备安装

3、 施工准备

3.1 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冬季施工方案和冬季施工规范。 3.2 有技术人员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冬季方案中的 技术措施,质量要求和 施工规范的 要求,各施工人员必须充分掌握。

3.3 搭设搅拌站保温房、水泥库、炒砂子盘、水箱加热平台等,对供水管道提前做好防冻工作。

3.4 对拟定的测温人员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5 所有冬施材料、机具要及时提前到位。

3.6 技术人员提前做好冬季施工方案,对主要项目要做好具体施工措施,做好砼及掺用外加剂的试配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并及时报请甲方、监理,审核、批准。

4、 冬季施工措施及技术要求

4.1土方

4.1.1基础土方开挖

(1) 必须周密计划,组织强有力的施工力量,必要时应留出预备力量,以便进行连续不断施工。

(2) 土方开挖完毕,可在未冻土上覆盖一层保温材料,如间隙时间较长,则应在地基上留一层土暂不挖除,或覆盖较厚保温材料。

4.1.2较长土方回填

共十五页 第三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1) 将挖出不冻土,应堆积一处加以保温,留作回填之用。 (2) 回填处的冻雪一定要打扫干净,方可进行回填。

(3) 回填土不应有冰雪,回填土中冻土体积不得超过回填土的体积15%。

4.2砖石基础

(1) 砖和石材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冰霜﹑积雪﹑浮土。 (2) 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应未遭冻结,不可使用无熟料水泥。

(3) 冬季砌筑砂浆的稠度宜比常温施工适当增加。

(4) 砂浆在运输中进行保温,使用时温度不应低于5℃,根据热工计算和规程规定,砂浆出机温度,当室外温度为0~-10℃时,砂浆温度为10℃,室外温度为-10~-20℃时,砂浆温度为15℃。

(5) 为了拌和热砂浆,将水、砂加热,但水的 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宜超过40℃。当水温超过规定时,应将水、砂先进行搅拌,再加水泥。 (6) 搅拌砂浆时间应适当延长0.5-1倍。

(7) 砖砌体的水平和垂直灰缝的平均厚度不可大于10㎜,施工时要经常检查灰缝的厚度和均匀性。

(8) 砌毛石基础时,砌体应近靠槽壁,或在砌筑过程中随时用未冻土等填塞沟槽空隙。

(9) 砂浆防冻剂FX-120掺入量根据气温增减,0~-5℃时为2%,

共十五页 第四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5~-10℃时为3%~4%,-10~-15℃时为4%~5%,-15~-20℃时为6%~7%。

(10)当日气温等于或低于-15℃时,对砌筑承重砌体提高一级。 4.3冬季钢筋混凝土 4.3.1混凝土

4.3.1.1混凝土材料要求

(1) 冬季施工水泥,标号不得低于125#,最小用量不得少于

300kg/m³,水灰比不得大于0.6。 (2) 水泥不应有结块、过期的现象。

(3) 混凝土中,不应有冻块,应选用清洁含水率低,级配良好骨料。

(4) 骨料储存应选择地势高无积水的地方。 (5) 混凝土配合比应减少砂率以提高混凝土强度。

(6) 混凝土应选用不同粒径的卵石或碎石,不宜采用单一粒径的 卵石或碎石以满足级配要求。

(7) 混凝土用水,不应含有冰块,水温应保持在60℃以上,但不宜超过80℃,当水温超过80℃时,应水与砂、石先搅拌,防止水泥假凝。

4.3.1.2混凝土外加剂要求

(1) 根据混凝土冬季施工规程外加剂使用方法,本站建筑选用无氯盐FX-120防冻剂。

(2) 防冻剂掺量因气温高低而定,0~-5℃时为2%,-5~-10℃时

共十五页 第五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为3%~4%,-10~-15℃时为4%~5%,-15~-20℃时为6%~7%. 4.3.1.3混凝土搅拌及运输要求

(1) 混凝土外加剂掺和应设专人负责调制。 (2) 混凝土冬季施工标高提高一级使用。 (3) 混凝土减少投料量,以缩短搅拌时间。

(4) 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在0.6以下,减少塌落度,塌落度应保持在10~30㎜之间。

(5) 水箱下面砖砌筑地灶生火加热,加热水保持在60~80℃。 (6) 水箱应在搅拌机旁边设置,以免水的温度下降。

(7) 砂采用10㎜钢板下砌筑地灶生火加热,加热砂、石温度应保持在40℃左右

(8) 砂、石料场应距离搅拌站较近的地方设置,以免骨料的温度下降。

(9) 混凝土运输选用运输路线短以减少运输时间,并采取覆苫布保温防冻。

4.3.1.4混凝土浇筑要求

(1) 浇筑时的混凝土应保证有较好的均匀性和较强的密实性。 (2) 浇筑前应清理模板内冻土块,冰块和其它杂物。 (3) 浇筑时基础周围设置苫布保温防冻、防风。 (4) 基础浇筑施工应连续,尽量不留施工缝。 (5) 浇筑振捣要快插慢拔,连续均匀。

(6)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应不低于10℃,间歇时间不超过15min.

共十五页 第六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4.3.1.5混凝土养护要求

(1) 架构及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用塑料布、草袋子各一层覆盖保温防冻、防风、防失水;外加苫布、架管搭棚,内设吊炉生火保温;

(2) 电缆沟混凝土浇筑以40m为限,用苫布、架管搭棚,内设吊炉生火保温,外加草袋子一层覆盖保温防冻、防风、防失水; (3) 变电站主控楼楼板养护,上面用塑料布、电热毯等加热保温,下面用不小于3CM木末,室内设火炉加热保温; (4) 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控制在10℃左右; (5) 混凝土养护7天后及时回填,自然养护;

(6) 混凝土应留置温度在5℃以上标养和7天、28天同条件试块各一组。 4.4 抹灰要求:

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525#型水泥,水泥要先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要用草袋子、苫布覆盖。水加热温度不得超过80℃,砂子炒热温度不得超过40℃。拌合物不得有冻结块或冰块,砂浆稠度要适当增大,砂浆严格技术投放防冻剂。灰运输中要用聚本板覆盖,运到现场及时使用。

5、冬季施工方法

5.1搅拌站

当日平均气温在5℃~-5℃之间时,搅拌站要搭设加热水箱,水加热到60~80℃,搅拌站内设外加剂投料员各一名,测温员各一名,加

共十五页 第七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热工各一名(6人),当室外气温低于-10℃时,搅拌站需再加设炒砂平台,各设炒砂工5名(10人),炒砂平台用砖砌出炕道,炕道高80㎝,上铺10㎡钢板。炕道内生炭火加热。

5.2垫层工程

土方开挖后,迅速组织验槽,并及时浇灌垫层,浇筑后先盖塑料布一层,在塑料布上覆盖草袋子一层保温。

5.3电缆沟工程

电缆沟计划每工作段长度为40m,砼浇筑后,随浇随苫,先覆盖草袋子一层,上面用苫布整体覆盖,当室外气温低于-10℃时,在电缆沟空间内加吊炉保温,保证养护温度连续七天10℃。设保温、覆盖及防火监护人员共2人,进行砼的覆盖、保温及防火监护工作。

具体如下:(1)苫布:40m通长覆盖,封闭严密(2)支撑架管:通长搭设,横向管间距2m(3)吊炉:通长吊设,间距5m(4)草袋子:通长搭设

5.4架构与设备基础工程

架构与设备基础土方开挖只能采取局部大开挖,保温做法同电缆沟,基础上满铺草袋子一层,用脚手架搭设支撑,铿顶用苫布封闭,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10℃时,坑内加设吊炉,保证坑内养护温度连续七天不低于10℃。

5.5主控楼及10KV配电室内外抹灰、地面工程

主控楼内抹灰、地面采用暖法施工,抹灰房间或走廊的门洞、洞口应用塑料布封闭严密,防止热量流失,但为了及时排出潮气,应有适当

共十五页 第八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的通风措施。取暖方法采用火炉保温。当室外温度在5℃——-5℃之间时,砂浆拌合用水的温度控制在70℃左右,不得超过80℃;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10℃时,除水加热外,还需要炒砂,砂的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不得超过40℃。

抹灰前,提前封闭预热墙体,使用墙体冻结现象荣华。严格控制砂浆温度,使其抹灰时温度不得低于10℃时,抹灰完毕后,15天室内温度要控制在10℃以上。在保温过程中,设封闭、保温、测温及安全监护人员共5人,昼夜执勤。做地面时,在进出口处和预留洞口处应再加盖塑料布和草袋子覆盖。

主控楼外抹灰采取做冷抹灰施工,即:抹灰砂浆中掺入复防冻剂,使砂浆不致遭受浆结,室外抹灰只能在气温不低于-5℃时进行。当遇到刮风天气时,要有适当的挡风措施(用架管和彩条布搭设挡风墙)。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选用中粗砂,不得用细砂。

5.6 屋面工程

松散保温找坡材料应具有吸水率低,密度和导热系数小且有一定的强度,铺设时要求其干燥,不含杂物、冰、雪残渣等。要分层铺设并且适当压实,压实后不得在其上直接行车或堆放重物。找平层水泥砂浆中必须掺防冻剂,防冻剂掺量为3%,控制砂浆的稠度在6-9cm之间,抹灰时,水泥砂浆利用后台加热和运输过程的覆盖保温,把温度控制在5℃以上。水泥砂浆找平层抹平压光后,其上满铺塑料布一层,再在塑料布上覆盖一层或几层(视气温高低而定)草袋子养护。

5.7 变电工程

共十五页 第九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设电缆敷设加热棚一座,滤油保温棚一座。

6、 施工质量控制

6.1水泥质量控制

6.1.1检查水泥出场提供的质量报告单应付和技术要求; 6.1.2检查出厂日期、有效期、包装及材料组成应付和技术要求; 6.1.3检查水泥是否有结块、受潮变质现象; 6.1.4检查水泥复检报告,是否达到技术要求。

6.1.5水泥存放时间控制在3个月以内,严禁使用过期水泥。 6.2 外加剂使用及质量控制

6.2.1检查外加剂质量报告单应符合技术及规范要求。

6.2.2检查外加剂出厂日期、有效期、包装及材料组成应符合技术要求。

6.2.3检查每罐外加剂掺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6.2.4检查水泥复检报告,是否达到技术要求。 6.3 混凝土骨料质量控制

6.3.1设专人检查砂、石中含泥量、含水量。 6 .3.2砂、石、水中不得有冰块和冻结现象。

6.3.3降低水灰比,使之不得大于0.6,且提高水泥用量。 6.3.4选用级配性能合格的砂、石。

6.3.5砂、石、水的计量按时检查,不得超标。 6.4 混凝土搅拌温度控制

6.4.1砂、石、水的入罐温度,设专人每隔4小时检查测量一次。

共十五页 第十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6.4.2混凝土投料应相应减少,以缩短搅拌时间。 6.5 混凝土运输、浇筑质量控制

6.5.1混凝土运输中缩短运输距离,并覆盖苫布保温防冻、防风、防失水。

6.5.2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设专人检测 6.5.3混凝土振捣应符合施工技术要求。

6.5.4混凝土浇筑过程应设苫布保温防冻、防风、防失水。 6.6 混凝土养护及拆模温度控制

6.6.1混凝土养护采用架管搭设暖棚,装设吊炉,覆盖苫布保暖材料的方法。

6.6.2混凝土养护设专人每昼夜分

2、

8、

14、20点钟在所留测温孔内测量4次,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如养护温度不够,要及时采取加热保暖措施。

6.6.3混凝土养护期间测量应选择温度最低的地方测量。 6.6.4混凝土拆模时间根据气温、强度、结构特点选择拆模时间。 6.6.5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回填并测量回填当时的温度。 6.7 混凝土试块留置控制

6.7.1混凝土试块设专人留置。

6.7.2试块留置保养和同条件7天、28天各一组。

7、施工现场分工及职责 7.1施工班长

7.1.1负责班组内部质量目标的制定、实施、考核工作。

共十五页 第十一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7.1.2负责组织本班工人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及工艺要求,对违反工艺规程,忽视质量而造成的质量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7.1.3负责组织本班的质量日活动,负责组织质量自检、互检和严把质量关,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坚决不得使用。

7.1.4保证不合格品不转入下道工序,及时组织对不合格品进行关键控制及返修或更换工作。

7.1.5有权监督本队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对不按操作规程和验收规范要求施工者可勒令其停工。 7.2施工组长

7.2.1负责施工部门的工序质量。

7.2.2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工序施工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执行。

7.3施工班技术员

7.3.1负责编制施工技术质量措施,主持完成班内的技术交底工作。 7.3.2负责本班组的施工技术质量工作。

7.3.3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序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

7.3.4负责整理汇总本班施工技术质量记录和移交资料。 7.4 操作人员

7.4.1熟悉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工艺要求、施工图纸及作业指导书。 7.4.2搞好自检、互检,认真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7.4.3熟悉本工种机具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方法,不违章操作。

共十五页 第十二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7.5质检员

7.5.1负责督促队组人员搞好自检、互检工作。

7.5.2负责编制队组施工工序质量检查计划,严把工程质量关。 7.5.3负责收集整理原始记录,上报有关质量报表。 7.6安全员

7.6.1负责施工安全的检查工作

7.6.2负责编制队组施工工序安全计划,严把工程安全关。 7.6.3有权制止违章作业。

8、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8.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令和上级及公司的有关规定,协助领导组织和推动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坚决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施工方针。。

8.2按规定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进行安全检查,参加安全隐患整改措施的制定,并监督落实。

8.3开展安全事故教育工作,做好对安全危险点的监控。

8.4冬季施工要注意火灾发生,火源由专人负责,不得在现场乱点火取暖,并经常检查,同时防止煤气中毒。 8.5做好危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8.6负责安全工器具的供应、保管和检查,确保所购物品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8.7 上下层交叉作业、临时用电必须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必须尽职尽责,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共十五页 第十三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8.8施工人员进场施工绝对服从安全监察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

8.9现场施工安全措施

8.9.1施工前,应检查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的安全可靠性,施工人员应佩带安全合格的施工防护用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和安全作业命令票的签发工作。现场人员分工必须明确,务使人人明白施工任务、方法。

8.9.2钢筋切断机、钢筋隈弯机、无齿锯、发电机、砼搅拌机连接电源应由专人安装连接,并设监护人。使用人应熟练掌握机具性能及使用方法后方可上机操作。

8.9.3人工平直、切剁钢筋时,打锤人应站在扶剁人的侧面,锤柄应楔塞牢固。

8.9.4弯曲钢筋的工作台应设置稳固,扳扣与钢筋配套。 8.9.5模板应用绳索和木杠滑入坑内。 8.9.6模板的支撑应使用槽钢或方木。

8.9.7模板的支撑应牢固,并应对称布置。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做承力支柱的,不应多块叠迭。

8.9.8拆除模板应至上而下进行;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堆放;木模板外露的铁钉应及时拔掉或打弯。

8.9.9捣固人员不得在模板或撑木上走动。

8.9.10施工场地应采取防滑措施,用车运送砼时,倒料平台口应设挡车措施;倒料时严禁撒把。倒料车所走的路径应平整,坑口的架子

共十五页 第十四页

贺兰山220KV变电站工程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板及撑木必须搁置稳固,若坑口土质松软,必须用长支撑。车在坑口部分的通道必须支撑牢固,严防车路径下方无受力支撑而导致的翻车或车掉入基础坑内。

8.9.11基础养护人员不得在模板或撑木上或在易塌落坑边走动。 8.9.12机电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确认机电装置完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8.9.13搅拌机应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地基上。装设好后应由前后支架承力,不得以轮胎代替支架。

8.9.14搅拌机在运转时,严禁将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加料斗升起时,料斗下方不得有人。

8.9.15暖棚必须设置专人看护,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8.9.16夜间施工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和明显的施工警戒标示。 8.9.17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共十五页 第十五页

第5篇:攀枝花马上坪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南充潆溪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绿

四川和源电力有限公司

第一篇工程概况南充潆溪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位于南充市潆溪镇潆华工业园,绿色施工管理规范,为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规范绿色施工管理,特编制本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第二篇绿色施工标准化管理

一、绿色施工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1、建立潆溪11

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绿色施工施工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担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 为副组长,施工管理员明确岗位责任,奖罚兑现。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公司要求,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制定工地绿色施工、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奖罚办法。

3、项目部和施工管理办公室必须按统一的规格标准,制作绿色施工施工标准化管理责任制度,悬挂于办公室内,明确绿色施工管理目标,分解和细化后各自的责任,责任的考核目标,做到责任明确,奖罚鲜明,切实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4、凡绿色施工措施不齐备,存在严重隐患,或管理人员违规指挥,违背绿色施工有关条例时,绿色施工管理小组成员有权令其停工,坚持一票否决制。

(二)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高效利用资源,推进现代化、标准化建设。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合格率100%,优良率50%以上。

绿色施工全面达到“攀枝花市绿色施工施工标准化工地”标准,争创“攀枝花市绿色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绿色施工目标年、月都要控制达标计划,目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考核到人。

(三)绿色施工基本要求

1、贯彻绿色施工新标准和规范,管生产必须管绿色施工,做到绿色施工工作与生产任务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绿色施工措施提前施工,经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2、加强绿色施工的宣传教育,工人报到后,按在册人数开会宣传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全民重视绿色施工,全民参与绿色施工。

3、每月绿色施工领导小组作一次工地的绿色施工检查,平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开会教育,令其整改。

4、每天进行绿色环保施工检查,紧跟生产制度,进行监护,对违章作业,及时纠正,对违规作业,坚决制止。其教育或均需记录签字,以示慎重敲响警钟。

(四)绿色施工管理基础资料

绿色施工档案资料是绿色施工基础工作之一,也是检查考核落实绿色施工责任制资料和反映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同时是为绿色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分析、研究、掌握绿色施工动态,以便改进工作,达到预测、预报、预防事故的目的,必须及时作好作全,真实反映情况。要作好的资料主要有:

1、工地的绿色施工组织机构及岗位责任制;

2、绿色施工、文明施工的各项制度;

3、绿色施工宣传教育、培训情况;

4、绿色施工技术资料(计划、措施)、交底、检查验收;

5、奖罚资料;

6、有关文件、会议记录。

(五)绿色施工检查

1、按《南充市建筑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检查评分表》中的项目,逐一检查。

2、对绿色施工管理基础资料逐一核实,审查。

3、作出评定、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意见。

4、复查整改情况。

二、绿色施工基本要求

1、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总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

3、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

4、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5、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6、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志。

7、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8、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施工单位应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

第三篇绿色施工具体措施

一、施工场地及工地大门

围墙按照建设单位设计的统一围墙,采用环保的页岩砖砌筑,水泥砂浆抹灰,贴宣传标语。

工地大门上方用钢结构做成拱形,上设“四川省和源电力有限公司马上坪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标志,钢柱上书“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工地围墙周边的落实专人每天进行清洁卫生的清扫,实行“三包”责任制,保持施工现场与周边结合部位的整洁环境,绿色施工领导小组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进入施工场地道路设置清洗槽,帮助清洗出厂汽车车胎, 清洗槽与沉淀池相连。 在工地大门左侧布置门卫室,水池边上放置一清洁水管,接通清洗管道用以冲洗进出工地的车辆的泥土,禁止工地内的土和垃圾带出工地污染街道,随时保持工地走出通道的干净整洁。

二、施工场地内环境卫生管理

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比较狭窄,办公区、生活区全部安排在施工区域外搭设,施工现场按总平面规划布置塔吊、施工机具、材料库、门卫及值班室。

施工场地设置南北通道,C20商品混凝土浇筑20㎝厚,模板堆放区、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全部商品混凝土硬化,零星材料堆放区采用满铺卵石,其余堆土区全部采用绿网覆盖。

工地现场垃圾站按要求砖砌全封闭,垃圾按三种分类分别堆放。

结构施工期间常用的聚苯板、脱模剂、养护剂等搭设封闭的材料棚,密闭封存,并配备充足的防火器材。

工地厕所每日派人清扫,每月定期清理。

工地现场安全通道和上下梯每日派人洒水清扫干净,防止扬尘,保持环境卫生。 设3名专职的文明施工管理员,负责对主要通道和办公区的清洁卫生打扫和绿化花草的日常维护。

三、施工标牌管理

进入施工现场,右侧安全警示牌,提醒戴好安全帽,左侧消防器具和宣传标语,值班室前一排不锈钢宣传栏,分别挂好工程标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标牌和现场平面布置图,并公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图、节能保温公告栏。

在进入工地的主要通道及施工区域上悬挂红,黄,蓝,绿的绿色施工警示标牌,用标志色区分施工场地的绿色施工环境,在塔机上悬挂绿色施工标语,在配电设施处设置禁入标识等等。

每月在外架上张挂消防、安全、质量、节能保温等宣传横幅,随时提醒职工。

四、噪音污染和光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控制作业时间;

2、在临周边居民一侧外架立面和平面均满铺竹胶板隔离噪音;

3、夜间施工严禁喧哗;

4、车辆进入工地严禁鸣笛;

5、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

6、与周边居民联系,取得谅解,并发放噪音补偿费;

7、了解周边居民住房位置,塔吊、塔灯上的施工照明灯严禁长时间停留在居民住房;

8、如果不能避免灯光会照射到周边居民,必须在灯光前采取挡光措施;

9、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五、资源节约措施

1、施工现场物料堆放按照总平面布置图紧凑堆放,施工道路商品混凝土浇筑,按照标准设置成环形通道;

2、基坑开挖后的土方按照肥槽回填需要在现场外就近存放,密目网覆盖严实;

3、室外照明宜采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办公室等场所宜采用细管荧光灯,生活区其采用紧凑型荧光灯。在满足照度的前提下,办公室节能型照明器具功率密度值不得大于8W/㎡,宿舍不得大于6W/㎡,仓库照明不得大于5W/㎡。

4、建设工程施工用水必须装设水表,生活区和施工区应分别计量。施工现场应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帐,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水率。

5、施工现场用水器具必须符合GJ164《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中的规定及GB/T18870《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的要求。

6、施工现场的污、废水等非传统水源进行综合处理,努力提高循环利用率,减少废、污水排放量。

7、建设工艺及模板支护等专项方案应予会审,优化,合理安排工期,加快周转材料周转使用频率,降低非实体材料的投入和消耗;推广先进工艺、技术、降低材料剪裁浪费;合理确定商品混凝掺和料,降低水泥消耗。

8、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消耗量,有针对地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建筑钢筋损耗率不宜高于预算量的2.5%,混凝土实

际使用量不宜高于图纸预算量。

9、在施工期间,应充分利用场地及周边现有或拟建道路、给水、排水、供暖、供电、燃气、电信等市政设施、场地内现有建筑物或拟建建筑物的功能,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再利用率,节约材料与资源。

10、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建筑塔吊基础等临时性重型构件、基坑支护结构中设置有侵入坑外土层中的预应力锚杆,优先采用可拆式,回收利用。

六、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采用商品混凝土C15浇筑,由东向西,消防通道利用周边现有道路形成环路。

2、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3、对施工现场、施工周边环境,应进行适当的绿化和美化工作,改善施工现场环境。

4、施工现场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对工程剩余的混凝土事前准备需要的场地,杜绝随意丢弃。

5、施工现场禁止使用现场搅拌砂浆,所有工程需要的砂浆全部采用成品袋装砂浆。

6、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等定期做好维护保养,保证其运行正常。

7、所有装饰装修材料全部采用经过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的建筑材料,并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进行有害物质评定检查。

8、施工现场厕所采取酸碱综合处理,定期委托清运单位及时清理。

9、采取增加格挡板、封闭等措施减少施工噪音污染,同时做好与周边居民关系协调工作。

10、现场残留的塔吊、人货电梯基础在施工交工完毕后全部自行拆除,减少地下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11、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保温板、石灰、陶粒等搭设专用库房密闭存放。

12、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13、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全部硬化处理。

14、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15、施工现场进行机械踢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用水淋等降尘措施。

16、施工现场在西南角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17、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18、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

19、建筑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对含有害物质的材料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0、施工中所使用的助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21、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径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可进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22、食堂设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

23、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24、食堂、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25、施工中应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全部清除。

26、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建施工程竣工一个月内,临建设施应全部坼除。

七、综合治理

对参加本项目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的学习,增强绿色施工技术技能,落实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制度,建立职工绿色施工教育档案,施工人员年度绿色施工考核记录,制定绿色施工隐患调查处理制度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

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专业所需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开设置,保持安全距离。

职工宿舍和食堂设置按标准的要求进行管理。宿舍要制定轮流值日表,宿舍内保持卫生、整洁、通风、被褥、床铺整齐,有纱门纱窗,并有卫生人员负责宿舍的卫生清理与监督,夏季有防蝇措施,冬季有防寒措施;宿舍内应抹水泥地面或铺贴瓷砖,配置单人床或上下双人床,禁止职工睡通铺,在施工的建筑物内严禁安排工人住宿,宿舍内不得超员,人均住宿面积不得低于2.5平方米,宿舍住宿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日常用品要放置整齐有序;宿舍内墙面应刷白,并保持室内整洁,不得在墙面乱涂乱画,不得在室内随意拉接电线,不得在宿舍使用未经许可的电器,不得破坏公用设施,严禁随地涂痰,大小便;宿舍内必须配备保温瓶、碗筷柜,被褥要叠放整齐,衣物、鞋袜、脸盆、餐具、茶杯及工具等个人物品要放置整齐有序;应创造条件,设置工人文化娱乐室、淋浴间及更衣室等公共设施;严禁在宿舍内参与赌博活动,严禁男女混住,按时息灯睡觉,不影响他人的休息。

设置开水供应房,在夏季高温季节施工,由专人负责泡制苦丁茶水到施工现场,准备常用的外伤用药、十滴水、仁丹等用于应急使用。

施工现场厕所,每天派卫生员冲洗干净,每周委托清洁单位负责厕所清理,保证厕所干净、整洁无臭味。

第6篇:合肥北城220kV牵引变电所施工小结

一、 工程概况

合肥北城牵引变电所为新建合肥北城至合肥铁路枢纽电气化工程牵引供电而设。其整体设计是由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由我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西安电化公司承建。自2011年3月开工,于2011年12月竣工。

主要设备:单相牵引变压器4台,27.5KV自用变1台,GIS开关柜18台,三极六氟化硫断路器2台,户外隔离开关4台,监控盘8面,交直流屏6面。

二、 技术标准

牵引供电系统子系统采用单相工频50Hz、交流25kV供电。正线采用AT供电方式,三线电化采用直供方式。

牵引变电所采用两路220kV进线电源,互为热备用。主接线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方式。设置四台单相牵引变压器,没两台外部组合成V,x接线,两台运行,两台备用。

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5kV,长期最高电压为27.5kV,短时最高电压为29kV,最低工作电压为20kV。

主变低压侧设置2×27.5kV断路器;牵引变压器2×27.5kV侧接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型式。

牵引变电所馈线通过电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向接触网供电,并在上下行馈线间设联络电动隔离开关,实现上下行断路器的互相备用。

牵引变电所220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均按户外布置,2×27.5kV/27.5kV配电装置采用GIS室内布置。牵引变电所220kV侧端母线为软母线。

220kV进线架构采用H型架构,其中支柱采用格构式钢支柱,横梁采用鱼腹式钢横梁;室外设备支架均采用H型钢支柱。

牵引变电所设有防雷接地装置。主变高、低压侧、2×27.5kV/1×27.5kV馈线负荷侧设置避雷器以防止雷电波幅值,在交直流电源及保护测控单元等处,设SPD浪涌保护设备进行过电压防护。接地装置采用铜棒。接地下引线采用双根双点接地。

27.5kV供电专用电缆金属保护层接地方式应符合如下规定:当线路不长时宜采用单点直接接地方式;当线路较长时宜划分适当区段,且在每个区段实施电缆金属保护层的绝缘分隔,实现线路采用单点接线方式。

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及监控装置采用综合自动化装置。设有一套交流自用电系统和一套免维护直流系统,交、直流检测单元均纳入综合自动化系统。

三、变更设计原因情况及次数

合肥北城牵引变电所工程无变更设计。

四、施工方法

本工程成立了以项目部经理为主的质量保证组织结构,负责本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执行质量方针,落实质量保证措施,实现质量目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总进度计划,编制具体的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计划和相应的质量计划,对材料、机具设备、施工工艺、操作人员、生产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以保证各专业工程总体质量处于稳定状态。做好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艺技术标准”的交底,对关键环节的质量、工序、材料、和环境进行验证,使施工工艺的质量符合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对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因素(人、材料、机具、方法、环境)进行控制,使工序质量数据波动处于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工序检验等方式,对工序质量进行评定。

我单位采用各种施工管理制度,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以确保工程安全、高效、优质的完成。隐蔽工程检查和签认制度、定期工程质量检查制度、日常工程质量检查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制度。首件工程示范制度,工程质量档案制度等。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和部局及上级下达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和通知,严格遵守《铁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道部铁办[2001]14号《关于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加强对全体职工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定期进行安全考核,‘培训、教育考核’不合格者严禁上岗操作。施工人员必须熟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熟悉施工要求和作业环境,认真执行安全交底,严禁酒后操作,对没有安全交底的生产任务,有权拒绝接受,有权抵制违章指令。发扬团结友爱精神,相互关照,制止他人违章操作。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高处作业挂好安全带。熟悉所使用工具的性能、操作方法,作业前和作业中注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经修复后再用。施工现场的防护措施、安全标志和警示牌等,不得任意拆动,若必须改动时,须经有关人员批准。在施工中,遇有动力设备、高压电线路、地下管道、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品、有毒有害等情况,需要特殊防护时,必须按设计要求采取可靠安全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设计未考虑,在施工中又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时,及时报告甲方,经甲方批准后实施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时候指定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如冬季施工安全措施、雨季施工安全措施等。

在施工过程中,以“推广应用新技术、强化施工技术管理”为技术保障,以“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为创优质工程的指导思想,以“奖优罚劣”为奖罚机制,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和上海铁路局在工程质量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通过正常、有效、连续地质量和安全过程控制,确保全部工程在安全的情况下,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

五、施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处理结果

合肥北城牵引变电所工程施工进展顺利,施工过程中没有遇到各类重大问题。

六、工程质量评价、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养护维护注意项目

合肥北城牵引变电所工程经过静态验收、动态测试及综合验收等,工程质量均符合《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功能设计标准。在今后的维护时,GIS开关柜严格按照厂家指导进行维护。

第7篇:220kV中路变电站启动试运行方案

(220kV部分)

批准:

调试审核:

运行单位审核:

编写单位审核:

编写:

邮箱:.com

编写单位:广西电力工程建设公司

日期:

一、工程概况

220kV中路变电站:

1. 220kV中路变电站为新建变电站,本期工程安装一台180MVA主变一台,电压等级为220/110/10kV 。

2. 电气主接线为:终期220kV为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方式,本期为双母线,建设母线分段隔离开关。终期110kV为双母线接线方式,本期一次建成。终期10kV为单母线双分段三段母线,本期为单母线接线方式。

3. 本期工程安装间隔有:220kV 金源XX间隔、220kV中新Ⅰ线2051间隔、220kV中新Ⅱ线2052间隔、220kV中光线2053间隔、220kV备用线2056间隔、220kV备用线2057间隔、220kV中潭Ⅰ线2058间隔、220kV中潭Ⅱ线2059间隔、1号主变进线2001间隔、220kV母联2012间隔、220kV 1M母线PT间隔、220kV 2M母线PT间隔、220kV1M、2M、3M、4M母线。

4. 本期工程的二次部分监控系统为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产品,采用计算机监控模式。220kV 金源XX线、220kV中新Ⅰ、Ⅱ线,220kV中潭Ⅰ、Ⅱ线和220kV中光线配置两套保护,主一保护为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采用RCS-931AMV保护装置。主二保护为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采用RCS-931AMV保护装置、断路器失灵及辅助保护采用RCS-923A保护装置。220kV备用Ⅰ、Ⅱ线配置两套保护,主一保护为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采用RCS-931AMV保护装置。主二保护为光纤纵联距离保护(RCS-902C)、断路器失灵及辅助保护采用(RCS-923A)。母线保护配有两套RCS-915AS-HB保护。

二、启动试运行前准备

1. 运行单位应准备好操作用品,用具,消防器材配备齐全并到位。

2. 所有启动试运行范围内的设备均按有关施工规程、规定要求进行安装调试,且经启动委员会工程验收组验收合格,并向启动委员会呈交验收结果报告,启动委员会认可已具备试运行条件。

3. 变电站与中调、地调的通信开通。变电站和中调、地调的远动信号核对准确无误。 4. 启动试运行范围内的设备图纸及厂家资料齐全,有关图纸资料报广西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5. 启动试运行范围内的设备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审批完成并报生技、安监部备案。 6. 施工单位和运行单位双方协商安排操作、监护及值班人员和班次,各值班长和试、运行负责人的名单报中调和地调备案。 7. 与启动试运行设备相关的厂家代表已到位。

三、启动试运行范围

1. 220kV线路: 220kV中新Ⅰ线、220kV中新Ⅱ线。

2.220kV新兴变电站: 220kV中新Ⅱ线2053间隔

一、二次设备。

3.220kV中路站:220kV 金源XX间隔、220kV中新Ⅰ线2051间隔、220kV中新Ⅱ线2052间隔、220kV中光线2053间隔、220kV备用线20

56、220kV备用线2057间隔、220kV中潭Ⅰ线20

58、220kV中潭Ⅱ线20

59、#1主变220kV 侧2001间隔、220kV母联2012间隔、220kV 1M母线PT 219间隔、220kV 2M母线PT 229间隔

一、二次设备,220kV 1M、2M、3M、4M母线的

一、二次设备。

四、启动试运行项目

1. 220kV新兴站:220kV中新Ⅰ线2057开关对220kV中新Ⅰ线充电。 2. 220kV中路站:220kV 1M、3M母线受电。 3. 220kV中路站:220kV 2M、4M母线受电。 4. 220kV中路站:220kV1M、2M母线PT二次核相。

5. 220kV中路站: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对220kV中新Ⅱ线线路进行两次充电。 6. 220kV新兴站:220kV中新Ⅱ线2053开关对220kV中新Ⅱ线线路进行第三次充电。 7. 220kV中路站:220kV中新Ⅰ、Ⅱ线二次核相。

8. 220kV中路站:220kV中新Ⅰ线2051开关、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同期试验。 9. 220kV新兴站:220kV中新Ⅰ线2057开关、中新Ⅱ线2053开关同期试验。 10. 220kV中路站:#1主变、220kV中新Ⅰ线带负荷后,进行负荷判方向。 11. 220kV中路站:220kV中新Ⅱ线带负荷判方向。

12.220kV中路站:220kV 金源XX、220kV中光线20

53、220kV备用线20

56、220kV备用线20

57、220kV中潭Ⅰ线20

58、220kV中潭Ⅱ线2059间隔带电试运行。 13.220kV中路站:220kV 金源XX 、220kV中新Ⅰ线20

51、220kV中新Ⅱ线20

52、220kV中光线20

53、220kV中潭Ⅰ线20

58、220kV中潭Ⅱ线20

59、220kV备用线20

56、220kV备用线2057间隔刀闸等电位切换试验,并腾空#1M母线。 14.220kV新兴站:220kV中新Ⅱ线2053间隔等电位切换试验。 15.防城港地调负责220kV中路站1号主变和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启动试运行,启动方案另写。

16. 相关保护检查由运行方式安排。

五、启动试运行电网风险分析及措施

1、设备操作较多,有发生误操作的可能。对策:严格 “两票”制度,防止误操作。

2、防止带接地线(地刀)合闸送电。对策:按送电方案,核查一次设备方式,所有设备均无地线或地刀后方可送电。

3、防止漏投保护压板。对策:按送电方案,核查二次设备方式,检查所有保护定值已按要求核对、保护压板投入正确。

4、防止误入带电间隔。对策:使用微机五防系统开出操作票。增加操作监护人(施工方)加强监护,核对现场设备编号牌,防止走错间隔。

5、在在进行二次核相时有可能出现相序不正确,若出现此情况解决方案如下:

若二次核相不对,汇报试运行指挥组长后,先核实是二次相别错误还是一次相别错误,二次错误更改相关二次回路,一次错误对相关线路及母线停电解决。

6、在进行线路冲击受电时,冲击合闸有可能出现故障跳闸,解决方案如下: 向试运行指挥组长汇报异常情况,根据故障报告分析原因,由线路施工单位派有关技术人员巡线处理。

7、在进行二次电压异常,解决方案如下:

向试运行指挥组长汇报异常情况,检查导致异常原因,或申请一次停电处理。

8、在此试运行过程中,请220kV新兴站值班员做好与投产线路相关母线故障跳闸的事故处理预案。

六、启动试运行时间安排

计划 2013 年 月 日 ~ 日

七、启动试运行指挥成员名单和电话

启动试运指挥组长:卢庆保 手机:13978690201 启动试运指挥副组长: 联系电话: 手机:

八、启动试运行应具备的条件

1. 新启动的变电站与中调、地调之间的通信能满足调度运行要求,启动设备相关的远动信息能正常传送到广西中调和地调。

2. 所有启动范围的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完毕并已按调度机构下达的定值单整定正确并经运行值班人员签字验收。

3. 所有启动范围的通信设备调试完毕并已按调度机构下达的电路开通单开通电路并经通信调度确认和设备运行人员签字验收。

4. 所有现场有关本次启动设备的基建工作完工,已验收合格,临时安全措施拆除,与带电设备之间的隔离措施已做好,所有施工人员已全部撤离现场,现场具备送电条件。

5. 线路参数均已测试完成,结果正确,且实测参数已提交广西中调继电保护科。 6. 线路纵联保护通道试验工作结束,通道正常。

7. 运行单位已在中调的OMS系统中向中调报送启动申请单。

8. 启动调试开始前,参加启动调试有关人员应熟悉厂站设备、启动方案及相关的运行规程规定。与启动有关的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启委会批准的启动方案,提前准备操作票。

9. 启动前现场应与相关调度核对新设备启动试运行方案,以保证启动试运行方案一致。

10.线路施工单位已在220kV新兴站分别测量220kV中新Ⅰ线、220kV中新Ⅱ线线路核相正确及绝缘合格, 220kV光岭变测量220kV中光线线路核相正确及绝缘合格,并向试运行小组组长和中调汇报。

九、启动试运行前系统运行方式要求、调度操作配合

220kV新兴站

新兴站220kV中新Ⅰ线2057开关、中新Ⅱ线2053开关在冷备用状态。该操作在启动试运行前完成。

十、启动前现场准备和设备检查

由启动试运指挥组长或中调下令,现场值班人员和试运行人员将设备操作至以下状态,启动前完成。

一次设备状态要求

1. 220kV中新Ⅰ线、220kV中新Ⅱ线在冷备用状态,线路两侧地刀均在分闸位置,启动范围内有关接地线全部拆除。 220kV新兴站:(中调下令)

2. 220kV新兴站:220kV中新Ⅰ线2057开关、中新Ⅱ线2053开关在冷备用状态,启动范围内有关接地线全部拆除。 220kV中路站:(试运行指挥组长下令)

3. 220kV中路站 1M、3M、2M、4M母线及母线上所有设备都在冷备用状态。 4. 220kV 金源XX 、220kV中新Ⅰ线2051间隔、220kV中新Ⅱ线2052间隔、220kV中光线2053间隔、220kV备用线2056间隔、220kV备用线2057间隔、220kV中潭Ⅰ线2058间隔、220kV中潭Ⅱ线2059间隔、220kV 1号主变2001间隔、220kV母联2012间隔、220kV 1M母线PT、220kV 2M母线PT 、220kV分段间隔均在冷备用状态。

5. 检查确认启动范围内所有地刀均在分闸位置,有关接地线全部拆除。

二次设备检查和保护投退

6. 所有待启动的保护、安自、测控、录波装置已按正式定值单执行并投入。 220kV新兴站:(中调下令)

7. 检查新兴站220kV 母差、失灵保护出口跳220kV中新Ⅰ线2057开关、220kV中新Ⅱ线2053开关压板在投入。

8. 检查已按定值单投入新兴站220kV中新Ⅰ线全部保护(包括启动失灵、两套纵联保护),停用新兴站220kV中新Ⅰ线2057开关重合闸。

9. 检查已按定值单投入新兴站220kV中新Ⅱ线全部保护(包括启动失灵、两套纵联保护),停用新兴站220kV中新Ⅱ线2053开关重合闸。

10.按编号为“新兴站XXXX临时”的临时定值单对新兴站220kV中新Ⅱ线2053开关RCS-923A保护过流保护定值进行整定,并投入过流保护。 11.检查220kV新兴站220kV中新Ⅱ线线路PT二次空开在合上位置。 220kV中路站:

12.检查220kV 母差、失灵保护在投入。

13.检查220kV 母差、失灵保护出口跳220kV 金源XX开关 、220kV中新Ⅰ线2051开关、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220kV 中光线2053开关、220kV备用线2056开关、220kV备用线2057开关、220kV中潭Ⅰ线2058开关、220kV中潭Ⅱ线2059开关、1号主变220kV 侧2001开关、220kV母联2012开关压板在投入。 14.检查已按正式定值单投入220kV中路站220kV中新Ⅰ线全部保护(包括启动失灵、两套纵联保护),停用220kV中新Ⅰ线2051开关重合闸。

15.按编号为“中路站XXXX临时”的临时定值单对220kV中新Ⅰ线2051开关RCS-923A保护的过流保护定值进行整定,并投入过流保护。

16.检查已按正式定值单投入220kV中路站220kV中新Ⅱ线全部保护(包括启动失灵、两套纵联保护),停用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重合闸。

17.按编号为“中路站XXXX临时”的临时定值单对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RCS-923A保护的过流保护定值进行整定,并投入过流保护。

18.检查已按正式定值单投入220kV中路站220kV 金源线XX、220kV 中光线20

53、220kV备用线20

56、220kV备用线20

57、220kV中潭Ⅰ线20

58、220kV中潭Ⅱ线2059全部保护,并停用以上线路的重合闸。

19.检查220kV中路站220kV#1M母线PT二次空开在断开位置。 20.检查220kV中路站220kV#2M母线PT二次空开在断开位置。

十一、启动试运行

220kV新兴站220kV中路Ⅰ线2057开关对220kV中路Ⅰ线充电 1. 220kV新兴站:合上220kV中新Ⅰ线2057

2、20576刀闸。 2. 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新Ⅰ线20

511、20516刀闸。

3. 220kV新兴站:合上220kV中新Ⅰ线2057开关,对220kV中新Ⅰ线线路进行第一次充电,线路充电正常后不断开新兴站220kV中路Ⅰ线2057开关。

4. 220kV中路站:测量220kV中新Ⅰ线线路 PT的二次电压,电压正常后合上线路PT二次电压空开。

220kV中路站220kV 1M、3M母线受电

5. 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 #1M母线PT 219刀闸。

6. 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分段间隔20131刀闸、20133刀闸。

7. 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新Ⅰ线2051开关对220kV #1M、#3M母线进行充电。 8. 220kV中路站:测量220kV #1M母线PT的二次电压和开口三角不平衡电压、相序,正常后投入220kV #1M母线PT二次空开。检查220kV中新Ⅰ线线路保护装置的电压及相序正确,各计量、测量电压及相序正确,用220kV中新Ⅰ线线路PT二次与220kV #1M母线PT二次电压核相正确,并把结果汇报启动试运行组组长。 220kV中路站220kV #2M、#4M母线受电 9. 220kV中路站:投入220kV母联充电保护。

10.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母联20121刀闸、220kV母联20122刀闸、220kV 金源线XX、220kV中新Ⅱ线20522刀闸、220kV中光线20532刀闸、220kV备用线20562刀闸、220kV备用线20574刀闸、220kV中潭Ⅰ线20584刀闸、220kV中潭Ⅱ线20594刀闸、1号主变220kV侧20012刀闸。

11.220kV中路站:合上分段间隔220kV 20242刀闸、20244刀闸 12.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 #2M母线PT 229刀闸。

13.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母联2012开关对220kV #2M、#4M充电,充电正常后退出220kV母联充电保护。

220kV中路站220kV #1M、#2M PT二次核相

14.220kV中路站:测量220kV #2M母线PT的二次电压和开口三角不平衡电压、相序,正确后投入220kV #2M母线PT二次空开,并用220kV #1M、#2M母线PT二次电压进行核相,正确后进行二次电压并列、解列试验,试验完成后向中调汇报结果。 220kV中路站中新Ⅱ线2052开关对中新Ⅱ线线路充电 15.中路站:合上中新Ⅱ线20526刀闸。

16.中路站:合上中新Ⅱ线2052开关,对中新Ⅱ线线路充电两次,每次带电5分钟,间隔5分钟。第一次充电的同时220kV中路站和220kV新兴站及时测量220kV中新Ⅱ线线路PT二次电压正常。中路站合上中新Ⅱ线2052线路PT二次空开,并与220kV母线PT二次电压核相正确。220kV新兴站中新Ⅱ线2052线路PT二次电压与220kV母线PT二次电压核相正确。第二次充电正常后断开中路站中新Ⅱ线2052开关。

17.220kV中路站:断开220kV母联2012开关。 18.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母联201

21、20122刀闸。

220kV新兴站220kV中新Ⅱ线2053开关对220kV中新Ⅱ线进行第三次充电 19.220kV新兴站:合上220kV中新Ⅱ线20

532、20536刀闸。

20.220kV新兴站:合上220kV中新Ⅱ线2053开关,对中新Ⅱ线第三次充电,充电正常后不再断开220kV中新Ⅱ线2053开关。 220kV中路站用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对220kV #2M、#4M母线充电及二次电压核相

21.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对220kV中路站220kV #2M母线充电。

22.220kV中路站:用220kV #1M母线PT与220kV #2M母线PT进行核相,核相正确后向中调汇报。

23.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母联201

21、20122刀闸。 24.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母联2012开关。

220kV中路站220kV中新Ⅰ线2051开关、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同期试验 25.220kV中路站:断开220kV中新Ⅰ线2051开关。 26.220kV中路站:同期合上220kV中新Ⅰ线2051开关。 27.220kV中路站:断开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

28.220kV中路站:拉开2220kV中新Ⅱ线20522刀闸,合上220kV中新Ⅱ线20521刀闸。

29.220kV中路站:同期合上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

220kV新兴站220kV中新Ⅰ线2057开关、220kV中新Ⅱ线2053开关同期试验 30.220kV新兴站:断开220kV中新Ⅰ线2057开关。 31.220kV新兴站:同期合上220kV中新Ⅰ线2057开关。 32.220kV新兴站:断开220kV中新线2053开关。 33.220kV新兴站:同期合上220kV中新Ⅱ线2053开关。

220kV中路站:220kV 金源线、220kV中光线20

53、220kV中潭Ⅰ线20

58、220kV中潭Ⅱ线20

59、220kV备用线20

56、220kV备用线2057间隔带电试运行。 34.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金源线XX刀闸

35.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金源线XX,带电试运行24小时。 36.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光线2053开关,带电试运行24小时。 37.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潭Ⅱ线20596刀闸。

38.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潭Ⅱ线2059开关,带电试运行24小时。 39.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备用线20566刀闸。

40.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备用线2056开关,带电试运行24小时。 41.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潭Ⅰ线20586刀闸。

42.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潭Ⅰ线2058开关,带电试运行24小时。 43.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备用线20576刀闸。

44.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备用线2057开关,带电试运行24小时。

220kV中路站#1主变及10kV母线充电试运行(220kV中路站#1主变、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启动试运行方案另写,由防城港供电局负责投运)。 220kV中新Ⅰ线2051带负荷判方向

45.220kV中路站:在#1主变带负荷前,向中调申请#1主变带负荷,中调许可后执行以下操作。

46.220kV中路站:断开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

47.退出220kV中新Ⅰ线两侧主一保护的纵联保护投入功能压板。 220kV中路站:#1主变、220kV中新Ⅰ线带负荷后,进行负荷判方向

48. 220kV中路站:220kV中新Ⅰ线带负荷后,对220kV中新Ⅰ线保护及测量、计量、录波器等带负荷判方向工作,对中路站220kV母差保护带负荷判极性。 49.220kV中新Ⅰ线保护方向正确后,投入220kV中新Ⅰ线两侧主一保护的纵联保护投入功能压板。

50.220kV中路站:将220kV中新Ⅰ线2051开关RCS-923A保护定值恢复为正常运行定值,退出220kV中新Ⅰ线2051开关RCS-923A保护的过流保护。 220kV中路站:中新Ⅱ线进行负荷判方向

51.退出220kV中新Ⅱ线两侧主一保护的纵联保护投入功能压板。 52.220kV中路站:同期合上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 53.220kV中路站:断开220kV中新I线2051开关。

54.220kV中路站:对220kV中新Ⅱ线保护及测量、计量、录波器等带负荷判方向工作,对中路站220kV母差保护带负荷判极性。

55.220kV中新Ⅱ线保护方向正确后,投入220kV中新Ⅱ线两侧主一保护的纵联保护投入功能压板。

56.220kV中路站:将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RCS-923A保护定值恢复为正常运行定值,退出220kV中新Ⅱ线2052开关RCS-923A保护的过流保护。

57.220kV新兴站:将220kV中新Ⅱ线2053开关RCS-923A保护定值恢复为正常运行定值,退出220kV中新Ⅱ线2053开关RCS-923A保护的过流保护。

220kV中路站:220kV金源线XX 、220kV中新Ⅰ线20

51、220kV中新Ⅱ线20

52、220kV中光线20

53、220kV中潭Ⅰ线20

58、220kV中潭Ⅱ线20

59、220kV备用线20

56、220kV备用线2057刀闸等电位切换试验。

58.220kV中路站:同期合上220kV中新I线2051开关。

59.220kV中路站:投入220kV母线保护投单母运行压板,断开220kV母联2012开关控制电源。

60.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金源线XX刀闸 61.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金源线XX刀闸 62.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新Ⅰ线20512刀闸。 63.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中新Ⅰ线20511刀闸。 64.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新Ⅰ线20511刀闸。 65.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中新Ⅰ线20512刀闸。 66.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新Ⅰ线20512刀闸。 67.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中新Ⅰ线20511刀闸。 68.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新Ⅱ线20521刀闸。 69.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中新Ⅱ线20522刀闸。 70.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新Ⅱ线20522刀闸。 71.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中新Ⅱ线20521刀闸。 72.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光线20531刀闸。 73.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中光线20532刀闸。 74.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光线20532刀闸。 75.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中光线20531刀闸。 76.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备用线20561刀闸。 77.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备用线20562刀闸。 78.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备用线20562刀闸。 79.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备用线20561刀闸。 80.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备用线20573刀闸。 81.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备用线20574刀闸。 82.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备用线20574刀闸。 83.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备用线20573刀闸。 84.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潭I线20583刀闸。 85.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中潭I线20584刀闸。 86.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潭I线20584刀闸。 87.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中潭I线20583刀闸。 88.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潭Ⅱ线20593刀闸。 89.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中潭Ⅱ线20594刀闸。 90.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中潭Ⅱ线20594刀闸。 91.220kV中路站:拉开220kV中潭Ⅱ线20593刀闸。

92.220kV中路站:合上220kV母联2012开关控制电源,退出220kV母线保护投单母运行压板。

220kV新兴站220kV中新Ⅱ线2053间隔刀闸等电位切换试验。

93.220kV新兴站:投入220kV母线保护投单母运行压板,断开220kV母联2002开关控制电源。

94.220kV新兴站:合上220kV中新Ⅱ线20531刀闸。 95.220kV新兴站:断开220kV中新Ⅱ线20532刀闸。 96.220kV新兴站:合上220kV中新Ⅱ线20532刀闸。 97.220kV新兴站:断开220kV中新Ⅱ线20531刀闸。

98.220kV新兴站:退出220kV母线保护投单母运行压板,合上220kV母联2002开关控制电源。

220kV新兴站调整为正常运行方式(由中调下令)

220kV中路站#1主变和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启动结束后,220kV中路站调整为正常运行方式(由中调下令)

99.220kV中新Ⅰ线、220kV中新Ⅱ线、220kV中光线进行24小时试运行结束后,继续保持运行。

100. 24小时运行结束后, 220kV中潭Ⅰ线20

58、220kV中潭Ⅱ线20

59、220kV备用线20

56、220kV备用线2057开关由运行状态转为冷备用状态。 保护检查及有关运行方式安排 1. 220kV中路站:检查220kV中新Ⅰ线、220kV中新Ⅱ线两侧保护、220kV母线保护已按正常方式投入运行。

2. 新设备24小时试运行期间应有供电局值班员在场,试运行结束后,现场值班员必须汇报中调值班调度员。

3. 线路24小时试运行结束后,投入220kV中新Ⅰ线、220kV中新Ⅱ线、两侧开关综重。

十二、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 所有参加启动试运行的人员必须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2. 各项操作及试验须提前向调度部门申请,同意后方可实施,试验和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试运行指挥系统的命令进行工作。

3. 所有操作均应填写操作票,操作票的填写及操作由运行单位负责,操作过程由施工单位监护,施工单位负安全责任。

4. 试验人员需要在一次设备及相关控制保护设备上装、拆接线时,应在停电状态下、在工作监护人监护下进行。

5. 每个项目完成后,应得到各方的报告,确认运行系统及试验正常后方能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工作。

6. 试运行期间发生的设备故障处理及试验工作,须经启动委员会同意后方可实施;试运行过程中如果正在运行设备发生事故或出现故障,应暂停试运行并向启动委员会汇报。

7. 试运行期间,非指挥、调度、运行当值及操作监护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试运行设备区域,任何人不得乱动设备,以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十三、启动试验全部工作完成,经24小时试运行正常后,220kV中路站本次启动范围设备分别交由运行单位维护。 十

四、有关厂站的电气主接线图

1:220kV中路变电站 2:220kV新兴变电站 3:220kV光岭变电站

第8篇: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

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讲义一:220kv变电站直流母线基本要求:

1、2006年全公司无人值班改造即将启动,了解直流母线改造方案可帮助大家更好的对大修工作进行监督和验收,防止在各个环节出现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出现,必须按照省公司技术方案进行。 2.

蓄电池组、充电机和直流母线

2.1设立两组蓄电池,每组蓄电池容量均按单组电池可为整个变电站直流系统供电考虑。 2.2设两个工作整流装置和一个备用整流装置,供充电及浮充之用,备用整流装置可在任一台工作整流装置故障退出工作时,切换替代其工作。

2.3直流屏上设两段直流母线,两段直流母线之间有分段开关。正常情况下,两段直流母线分列运行,两组蓄电池和两个整流装置分别接于一段直流母线上。 2.4具有电磁合闸机构断路器的变电站,直流屏上还应设置两段合闸母线。

2.5 220kV系统设两面直流分电屏。分电屏Ⅰ内设1组控制小母线(KMⅠ)、1组保护小母线(BMⅠ);分电屏Ⅱ内设1组控制小母线(KMⅡ)、1组保护小母线(BMⅡ)。 2.6 110kV系统设1面直流分电屏,屏内设1组控制小母线(KM)、1组保护小母线(BM)。 2.7 10kV/35kV系统的继电保护屏集中安装在控制室或保护小间的情况下,在控制室或保护小间设1面直流分电屏。

2.8 信号系统用电源从直流馈线屏独立引出。

2.9 中央信号系统的事故信号系统、预告信号系统直流电源分开设置

2.10 每组信号系统直流电源经独立的两组馈线、可由两组直流系统的两段直流母线任意一段供电。

2.11 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信号、事故信号系统失电信号接入预告信号系统;预告信号系统失电信号接入控制系统的有关监视回路。

2.12 事故音响小母线的各分路启动电源应取自事故信号系统电源;预告信号小母线的各分路启动电源应取自预告信号系统电源。

2.13 公用测控、网络柜、远动柜、保护故障信息管理柜、调度数据网和UPS的直流电源从直流馈线屏直接馈出。

二、直流系统现状:

2005年,国电公司在总计6217套直流充电装置中,高频开关电源型充电装置3476套,占55.91%。相控性2631套,占2.32%,磁放大型110套,占1.77%。在总计6897套蓄电池中阀控型5536组占80.27%,防酸型710组占10.37%,隔镍621组占9%。

据统计,2002年至2004年110-500Kv站用直流系统故障共14次,全部是直流电源系统自身故障,110站12次,占85.7%,220站2次站14.3%。14次故障中,蓄电池故障5次,占35.7%,其中由于充电装的监控模块损坏,长时间过充电造成整组蓄电池全部鼓肚损坏一次;

蓄电池爆炸起火,造成全站直流失压在220和110变电站各一次;蓄电池极柱烧毁一次;蓄电池内部短路,造成全站直流失压一次。充电装置故障9次,占64.3%,其中硅整流装置烧坏,造成全站直流失压一次;直流回路短路越级到总保险熔断,造成全站直流失压一次;直流回路熔断器与空气短路器混用且级差不配合,在直流回路发生短路时,支路空气断路器未动作,越级到蓄电池总保险熔断一次;充电装置控制插件等6次。

直流系统缺陷主要原因有:一是高频开关模块缺陷率高,影响设备运行。二是蓄电池缺陷严重,包括电池开路、容量崩溃、端电压低、漏液等。三是监控装置缺陷频繁,包括控制失灵、控制精度差等,严重影响蓄电池质量和寿命。四是充电装置自身缺陷多,包括硅整流损坏造成直流失压、阀控蓄电池配相控充电机其稳压稳流精度满足不了要求、充电装置死机、防雷抗干扰能力差、降压单元或其它元件损坏等。五是绝缘检查装置运行可靠性差,包括死机、选线不正确、报警失灵、装置损坏等。 三:直流母线接线方式:

1、直流系统运行一般规定:

(1)、220Kv变电站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10Kv变电站一般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直流成环回路两个供电开关只允许合一个,因为母联开关在断开时,若两个开关全在合位就充当母联开关,其开关容量小,线型面积小,又不符合分段运行的规定。直流成环回路分段开关的物理位置要清楚,需要成环时应先合上母联开关再断开直流屏上的另一个馈线开关。

(2)、每段直流馈线母线不能没有蓄电池供电。 (3)、充电机不能并列运行。

(4)、正常情况下,母联开关应在断开位置。 (5)、绝缘检查装置、电压检查装置始终在运行状态。 (6)、投入充电机时先从交流再到直流。停电时顺序相反。

(7)、母线并列时首先断开一台充电机,投入母联开关,在断开检修蓄电池。 (8)、母线由并列转入分段时首先合上检修蓄电池,断开母联开关,再投入充电机。

2、直流母线接线方式举例1(王段):

(1)、本接线方式绝缘检查装置、电压检查装置、闪光装置各两套。

(2)、正常运行方式:1#充电机经QK1供直流母线代蓄电池1运行,直流母线经QK2和降压硅堆供1段直流馈线母线运行(同理2#充电机),QK

5、QK6在断开位置。此接线方式属于负调压。

(3)、1#充电机短时间检修:断开QK1,蓄电池1处于放电状态。送电时合上QK1。 (4)、1#充电机长时间检修:断开QK1,合上QK5或QK6;送电时断开QK5和QK6,合上QK1。

(5)、蓄电池1检修:断开QK1,合上QK5或QK6,断开蓄电池1保险。合上开蓄电池1保险,断开QK5和QK6,合上QK1。

(6)、单独对蓄电池1进行充放电试验:断开QK1,合上QK6,断开QK2,蓄电池按照规定电流放电,放电完毕由充电机自动充电至浮充状态。实验完毕后恢复正常运行方式:断开QK1(此时正在充电方式),合上QK2,断开QK6,合上QK1。

3、直流母线接线方式举例2(南宫):

提示:图中从左到右四个硅堆分别为:DN

5、DN

7、DN

8、DN9。

(1)、正常时Q

7、Q

8、Q

11、Q

12、Q13在断开位置。

(2)、1#充电机短时间检修:断开Q

3、Q1,Q7应在断开位置,1#蓄电池组处于放电状态。恢复时合上Q

1、Q3。

(3)、1#充电机长时间检修:断开Q

3、Q1,Q7应在断开位置,合上Q

12、Q13(或Q11)。恢复时断开Q

12、Q13(或Q11),合上Q

1、Q3。

(4)、蓄电池1检修:断开Q

3、Q1,Q7应在断开位置,合上Q

12、Q13(或Q11),断开Q5。恢复时合上Q5,断开Q

12、Q13(或Q11),合上Q

1、Q3。

(5)、单独对蓄电池1进行充放电试验:断开Q

3、Q1,Q7应在断开位置,合上Q

12、Q13(或Q11),断开Q5,合上Q

1、Q7。恢复时合上Q5,断开Q

12、Q13(或Q11),合上Q

1、Q3。断开Q7。

(6)、正常情况下DN

5、DN

6、Q9加DN

8、Q10加DN7保证直流馈线正母线不失电。 (7)、正常情况下Q

12、Q13作为母联开关,Q11作为备用母联开关,Q12也可以作为Q

9、Q10的备用。

4、直流母线接线方式举例3(金店):

(1)、正常运行中,ZK

7、ZK8在断开位置,ZK6在合位(因为二极管的隔离作用,理论上认为母线是分段的)

(2)、ZK

1、ZK2在母线位置,ZK5在断开位置,ZK

3、ZK3在合位。 (3)、1#充电机检修:断开ZK1。 (4)、1#蓄电池检修:断开ZK

1、ZK3。

(5)、单独对蓄电池1进行充放电试验:ZK1在电池位置,断开ZK3。

5、直流母线接线方式举例3(隆尧):

(1)、ZK

3、ZK4是两个会为备用的母联开关。

(2)、3#机可对1#电池单独充放电,2#电池则不能。

四、蓄电池运行状态及注意事项

(1)、蓄电池组正常运行再浮充状态,电池亏电或在厂家规定的周期进行均充。 (2)、蓄电池浮充电压25℃时2.23伏,均充2.35伏。

(3)、充电机运行在自动程序中,但必须监视蓄电池的单体电压、外观(爬碱、鼓肚),控制蓄电池室温度(25℃)。

(4)、蓄电池保险熔断发出信号后,应将母联开管立即合上(此时充电机短时并列),然后断开为本蓄电池组充电的充电机,然后对电池检查。 (5)、虽然有蓄电池巡检装置,但每天要测量单体电压。 (6)、蓄电池短路会出现电压下降,甚至出现零值瓶。

(7)、蓄电池断路时其端电压高于正常值,电压值视断路程度而不同。 (8)、蓄电池过充危害较大,鼓肚爆炸。 (9)、极柱接触不良易烧断。

五、充电机运行状态及注意事项

(1)、直流系统主回路开关应当在正常位置,各站有所不同。 (2)、所有监控器应在开启状态。

(3)、主辅硅链正常在自动状态,当其不能满足直流母线要求时可将其置于合适的手动挡位,双硅链只调整一个即可。

(4)、微机监控器内有一套绝缘检查装置,但不能选线,每段母线各有一套绝缘检查装置可选线,大部分站每段母线各有一套绝缘检查继电器但不可选线。

(5)、隆尧站绝缘检查开关0位时微机监控器内绝缘检查装置起作用,每段母线绝缘检查装置起作用。1位1#绝缘检查装置起作用。2位微机监控器内绝缘检查装置不起作用。3位2#绝缘检查装置起作用。绝缘检查继电器永远起作用。 (6)、充电机受温度影响,518产品尤其突出。

(7)、监控器有时误报信息,可短时关掉其电源,但不能频繁关停机,否则易烧显示屏。 (8)、每段直流馈线母线保证一个备用模块。

六、直流系统接地查找

1、直流系统接地查找一般原则

(1)、“直流接地”信号发出后,可通过直流屏监控器和绝缘检查装置找出接地支路号及接地状态,支路号的排列大都是按直流馈线屏馈线开关从上至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绝缘检查装置还可以显示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小于15-20千欧时报警),判断接地程度,可通过绝缘检查开关判断正对地、负对地电压,判断接地程度。有时绝缘检查装置判断不出支路只报“直流母线接地”,此时有可能直流母线接地,也可能是支路接地。

(2)、直流接地信号发出后,必须停止二次回路上的工作,值班员应详细询问情况,及时纠正修试人员的不规范行为。

(3)、利用万用表测量正对地、负对地电压,核对绝缘检查装置的准确性。万用表必须是高内阻的,2000欧/伏,否则会造成另一点接地。 (4)、试拉变电站事故照明回路。 (5)、试拉检修间直流电源回路。 (6)、试拉380伏配电直流电源回路。 (7)、试拉通讯远动电源回路。 (8)、解列蓄电池。 (9)、解列充电机。

(10)、1段母线负荷倒至2段母线,判断1段母线是否接地。 (11)、使用接地查找仪对控制、保护、信号回路逐一查找。

2、查找接地举例1(金店)

(1)、本站事故照明正常有交流供电,G

1、G

2、G3合位 (2)、交流失电后启动2C、3C继电器事故照明回路有直流供电。 (3)、断开110保护小间。 (4)、断开220保护小间。 (5)、断开G3。 (6)断开G2。

(7)断开直流馈线屏事故照明开关。

(8)、直流接地查找必须清楚回路,从末级断电逐级排除判断。

3、查找接地举例2(金店110直流储能回路)

(1)、ZK

1、ZK2在合位。

(2)、整个回路的解环开关在断开位置。

(3)、逐个断开开关的直流储能开关,判断端子箱到机构箱的回路是否正常。 (4)、上述无问题后,从分段开关向前逐个断开主回路开关判断主回路是否正常。

七、直流设备验收注意事项

(1)、值班员验收不细留下责任不好处理。 (2)、索取竣工图纸。 (3)、索取装置说明书。 (4)、索取专用工具、备品备件。

(5)、蓄电池编号是否正确,螺丝是否紧固,防止松动造成放电放不出来,酿成更大的事故。 (6)、就地光子牌及监控器声光报警是否正常。各种故障信号应当模拟发信号,并传到后台

机。

(7)、直流接地信号要一一核对,防止所报支路号与实际不符。

八、名词解释

直流母线:直流电源屏内的正、负极主母线。

合闸母线:直流电源屏内供断路器电磁合闸机构等动力负荷的直流母线。 直流分电屏:为实现分类供电而在各类直流负荷中心设置的直流供电屏。 直流小母线:直流屏以外的,如控制或保护屏顶、直流分电屏内的各类直流母线。 直流馈线屏:由直流母线向直流小母线和直流分电屏供电的过渡屏体。 直流馈线:直流馈线屏至直流小母线和直流分电屏的直流电源电缆。

核对性放电:在正常运行中的蓄电池,为了检验其实际容量,将蓄电池组脱离运行,以规定的放电电流进行恒流放电,只要其中一个单体蓄电池放到了规定的终止电压,应停止放电。 浮充:充电机以恒压对蓄电池进行自放电的补充,又对变电站正常直流负荷进行供电,充电机瞬时放电能力差。

均充:充电机以蓄电池厂家规定的时间(3个月)、规定的电压(2.35N)对蓄电池进行稳压充电,拉动“打盹”的电池,均充完毕转为浮充。

定充:老式相控充电机、磁饱和充电机没有自动识别蓄电池状态的能力,只有用人工的方法,以适当的电流对电池充电(电流恒定、电压变化,0.01Q/12A),电压达到规定值后停止定充。

第9篇:220KV变电站实习报告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据悉1974年建成了第一条330kv输电线路,由甘肃刘家峡水电站厂到陕西关中地区。1981年建成了第一条500kv输电线路,由河南姚孟火电厂到武汉。电力系统输电电压等级,除西北电网为330/220/110kv外,其他电网都采用500/220/110kv。国内各省电网都已形成 220kv网架,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南方等电网都已建成500kv大容量输电线路和跨省联络线,并将逐步形成跨大区域互联的骨干网络。正在建设中的西北750kv输电工程,标志着我国电网输电电压等级由目前最高的500kv即将升级为750kv,实现历史性跨越。除超高压输电外,1988年建成了从葛州坝到上海南桥的 500kv直流输电线路,全长 1080km,输电容量120* kw,使华中和华东两大电力系统互联,形成了跨大区的联合电力系统。在这些电力建设工程中,超高电压等级(220kv/330kv/500kv /75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实习目的

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本次实习在学生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① 搜集整理变电站主要

一、二次设备以及变电站运行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② 搜集整理500kv变电站特点方面资料。

③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云田站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④实地考察云田500kv变电站的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主要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进出线情况等)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变电站主要运行控制方式、变电站的通讯方式等,参观考察过程中要求作好笔记。

⑤。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实习过程

云田变电站介绍

云田变电站属于国家电网株洲电业局下设的站点。而株洲电业局是湖南省电力公司直属大二型供电企业,担负着株洲市及所辖四县(市)的供电任务,供电区域面积11420平方公里,供电区域人口357.05万人。株洲电业局下设株洲县、醴陵、攸县、茶陵四个县级电力局,变电管理所、线路管理所、用电管理所、调度管理所、计量管理所五个专业管理所,云田500千伏变电站以及高新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子)公司。全局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5座,合计容量353.875千伏安,所辖云田500千伏变电站容量达150万千伏安,已进入全国特大型变电站行列,是湖南省菱形超高压环网的核心构成之一。目前,全局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297.57公里,配电线路5127.58公里,共有高低压用户4万余户。全局固定资产原值10.47亿元,净值 6.84亿元。年供电量36.82亿千瓦时,最高负荷54万千瓦,年售电量34.37万千瓦时。全局现有职工154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87人。全局职工勤奋创业,锐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生产经营业绩和良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销售收入达10.92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7792元/人·年。在深化改革和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下,株洲电业局以创造两个效益、培养一流人才为战略目标,遵循发展、改革、管理、效益、服务十字方针,为株洲地区电网建设谱写新篇。

上一篇:看中国合伙人有感下一篇:关联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