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技改方案

2022-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35kv变电站技改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35kv变电站技改方案

35kV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摘 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量急剧攀升,带动了电力建设的高速发展。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变电、输电和配电的作用。35kv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在用电负荷小、面积大的地方具有高的性价比,因此做好其施工组织设计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对35kV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35kV新建变电站;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议

引言:35kV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正确的设计方案,对于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尤为重要。

1 35kV新建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1 变电站站址选择

选择变电站站址时要尽可能的靠近主要用户,接近负荷中心,按照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总布置,尽量不占用耕地,最大程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查明站址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以确保站址基础的稳定性,给电缆进线、电缆出线提供足够的进出线走廊,站区布置要安全、经济、合理,确保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1.2 变电站选型及设计

变电站选型时,要对占用土地面积及土建造价进行比较,要对建设施工周期、运行可靠性、扩展性、移动性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变电站类型。

1.3 變电站安装地理条件确定

确定变电站安装地理条件时,要对海拔、环境温度、最大风速、覆冰厚度、最大相对湿度、日照强度、污秽等级、耐震能力做好分析,保证地理条件能符合变电站的安装要求,确保后期能正常施工。

2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1 布线位置的选择

对35kv输电线路经过的区域进行全面考察在进行布线勘察时,既要考虑到线路所经地区可能会遭遇的气温、大风和雷电等气候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走线会不会破坏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或者建筑物周围敷设的各种管线。

2.2 输电线路定位桩位置选择

在选择定位桩位置时,一定要考察地形环境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地质条件好的地区。同时要在与通讯线之间的距离超过20米,与公路边的距离超过15米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超过10米的位置安置定位桩。只有这样才能从各方面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2.3 导线和避雷线的防雷设计塔杆的选择

考察线路经过地区雷电的活动情况,活动较为频繁和不经常出现的地区避雷线的数量是不同的,根据雷电活动的基本情况,进一步确定避雷线保护角的大小以及档距中央导线与其距离。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接地避雷线,保护角则建议越小越好最少要<20°,这样能达到较好的遮蔽效果。此外还应该考虑到一个问题,即35kV输电线路系统是中性点,在线路设计的时候要对无避雷线部分的线路进行特殊处理,比如可以采用导线三角形的排列方式。

2.4 塔杆的选择

塔杆的选择要根据输电线路的不同来确定,农村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且范围较大,混凝土杆的低造价和标准自立塔的防腐蚀性能非常适合此区域,城市地区的人口密度大,用电量集中,且建筑物较高,因此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节省空间和减少对交通或高层筑的影响,一般选用多拔梢单杆,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塔杆搭配方式,满足各地区的需要。

3 35kV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议

3.1 做好主要设备选型

主变压器,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的选择应根据地区供电方案、电网规划、电压情况、预增负荷、现有用电容量等综合考虑确定。变压器台数的选择: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连续性,避免发生对重要机关单位、重要企业的停电,避免过负荷运行,变电站应装设两台主变压器。远期为满足电网发展需要,可装设三台主变压器;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三相变压器,考虑 5—20 年的负荷发展变化,变压器容量可满足预期负荷要求。两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每台变压器均能带起最大负荷的 80%,一台变压器出现问题无法供电时,单独一台变压器能否保障重要客户、重要單位、政府机关的供电。

3.2 做好继电保护配置

装置应具备足够操作的主变各侧断路器及分段断路器,装置内保护回路与控制回路的电源应分开,保护范围内发生任何故障时,保护装置应能正确动作。保护范围外部发生任何故障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护装置在电压互感器次级断线时不应误动作,这时应闭锁有电压输入的保护,并发出告警信号,保护装置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一相或两相开路时,不应误保护动作,保护装置应发电流互感器断线告警信号,满足变电站内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接口所提要求。

3.3 优化设计方案

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方便进出线的架设,变电站 35kV进出线要和架空线路终端引线配合好,要对变电站防雷保护范围和架空线的防雷保护范围进行连接,设计人员要到现场进行放线测量,要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地形地貌的实际情况,选择杆型。要详细的了解输电线路的水文情况、地貌情况和地质情况,合理的选择卡盘、电杆埋深、底盘的规格,做好电杆底部的防腐和防碱处理。T 接的输电线路,要将该接点使用杆型设计出来,并将连接的方法说明,要标明钢芯铝绞线的截面大小,输电线路的路径要符合逻辑性,简明准确,简单易懂。

3.4 严格审查设计方案

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核,对设计方案上的设计进行复议,对设计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和修改,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施工单位应该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完全按照要求进行方案的设计。

3.5 加强技术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的控制、输电线路工程逐渐走向智能化方向,通过智能化的信息监控和采集运行参数,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最终把整合的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相关人员根据其提供的信息结合实际经验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调控,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供电可靠性。

结语

在35kv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做好变电站中的站址选择、变电站选型及设计、变电站安装地理条件确定,做好输电线路工程的布线位置的选择、定位桩位置、导线和避雷线的防雷设计、塔杆的选择,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保证后期能正常、高效施工,确保变电站以及输电线路的安全和安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郭海涛.浅谈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及施工方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6):54.

[2]彭凯莉.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方案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3,(12):106+108.

[3]高兆勇,李学斌,张立德,周大明.35kV变电站的设计与施工[J].小氮肥,2000,(02):8-9.

作者:苏震 王佳男 张宇 刘嘉琦

第2篇:浅谈煤矿35kV变电站运行管理

摘要:目前,许多煤矿使用35kV变电站,其安全运行的实现对煤矿生产和采矿工人的正常生产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注意煤矿35kV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了煤矿35kV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希望业内同事能够参考并从中学习。

关键词:煤矿;35kV变电站;运行管理

引言

有关变电站专业管理人员清楚的知道,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一般是分为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以及事故处理机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应当切实保证电网能够安全运行、稳定运行以及更加经济化的运行。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无论是何种不规范的行为,都会直接的导致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受到影响,这对于社会、企业以及家庭来说,都是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将会上升到政治层面。因此,必须要坚持科学规范的运行规则,这样才能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下去。

1、综合自动化35kV变电站的发展特点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35kV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有人值班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在变电站内设置专门的值班人员,通过倒班的形式对变电站进行操控。在该模式下,不仅要求值班人员可以熟练的掌握变电站内设备仪器的操作流程,减少失误的发生,还要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降低运行风险。

(2)无人值班,有人值守模式。该模式只是在变电站中预留少部分人实施相关操作,不会设置专门的人员轮班制度。在该模式下,变电站的工作被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变电站的安保和清洁工作;二是设备的检查和巡检工作;三是事故处理。这些工作会安排专门的组员分别实行管理。

(3)无人值守模式。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成为导致变电站运行事故的主要因素,因为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变电站事故屡见不鲜,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区域内,变电站内的工作人员会受到环境、情绪等多方面的影响出现操作失误,进而导致变电站运行出现问题。基于此,无人值守模式应运而生,其通过自动化管理有效的规避了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发生,保证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同时无人留守模式还降低了变电站运行管理中人员成本的支出,为煤矿企业节省了更多的资金。

2、煤矿中35kV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为煤矿供电的变电站,通常在相对偏远的地区设置特殊维护目标,这些目标可能会造成干扰并影响运营管理中的某些因素。此外,变电站运营经理可能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不时发生变电站事故,造成煤矿企业生产经营安全隐患。因此,煤矿应更加注重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及时更新和升级相关設备,建立可靠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35 kV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对于一些有条件的煤炭企业,必须积极推进自动化维护模式,尽量减少管理变电站运行的剩余人员数量,实施换挡系统。如果煤矿变电站采用自动运行控制方式,则必须结合工厂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条件,接受与实际工作相对应的变电站辅助设施。无人值守模式确实是变电站控制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同时必须进行远程监控工作,必须实时监控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现有原型模型调查,煤矿企业35 kV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3、煤矿中35kV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方法和措施

3.1、树立安全管理意识

在煤矿运行和管理35 kV变电站时,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意识,这也是后续实施其他安全管理措施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煤矿可以通过增加培训来提高他们的安全和控制意识。同时,要建立工业安全责任制,严格落实工业安全责任制,作为确保变电站稳定的重要依据。特别是煤矿企业应根据35 kV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目标和目标划分运行控制职责,履行各环节的安全职责,形成明确的每个岗位安全标准和安全任务。谁负责管理,谁负责系统。与此同时,煤矿必须不断完善评估机制。在实现公正,公平原则的基础上,有必要从科学的角度评估相关安保管理人员的能力,督促他们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

3.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首先,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只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加大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落实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因此在煤矿企业中,可以定期的举办一些关于安全管理的讲座或者培训活动,并加强安全管理重要性的宣传,优化员工认识水平,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建立考核机制。考核机制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评价员工的综合水平,另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安全管理的效果,保证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在考核机制建立过程中,需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强考核机制的实用性。最后,提升安全管理的有序性。有序性是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其对于煤矿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着显著效果。而管理有序性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对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了解,另一方面需要定期实行设备维修和保养,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3.3、防止变电运行电气设备的误操事故出现

根据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长期工作经验观察看来,变电站出现事故的原因无非来自两个方面的问题,总结出来就是人员问题或者设备问题。首先讨论人员问题,人员问题也就是操作不当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对操作不当的部分展开具体的分析,将更加科学的防范对策制定出来,重要的操作步骤应当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以供广大工作人员遵循。其次就是要对变电运行管理的相关设备进行科学的巡视和检查,目的在于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这是当前变电运行管理工作需要重点处理的一个问题。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首先需要强化变电设备在基础建设时期的治理问题,变电运行基础建设时期做好了电力设备的强化工作,可以极为有效的降低变电运行管理设备问题发生的概率。其次还要加强对变电运行管理设备的巡视、检查以及维护工作,定期的展开变电设备的测温,有季节性的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了变电设备存在问题,应当立即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有效的处理,并把处理的结果上报给领导管理层。

3.4、落实变电站设备组件的定期维修

调控一体化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管理中,涉及了较多的智能化组件、通讯模块、基础变电模块,在实际发展中有效提升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强智能变电站设备组件的定期维护检修,则为主要的注意事项。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关于智能变电站设备组件的维护检修,应以制订维护检修制度,加强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实施。以此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中设备组件维护检修质量的合格性,并且达到提升智能变电站在调控一体化实施中可靠性的目的。

结束语

在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改进变电站运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有效减少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在电网顺利运行的基础上,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林龙,张文康.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及技术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8,20(24):212.

[2] 陈荣杰.变电站倒闸操作模式及安全运行管理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8(22):104-105.

[3] 雷崔蓉.煤矿35kV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几点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8,25(10):195-196.

[4] 韩威.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7):182.

[5] 王由甲,钱学鹏,张云,史岩.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管理的优化[J].科技风,2018(22):172.

(作者单位: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电分公司)

作者:李天霞

第3篇:PowerSCADA在35 kV变电站的应用

摘 要:Powerscada系统集中了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的所有功能。通过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数字化信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相互有关联的各部分连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成变电站继电保护、远程控制、测量、通讯、资料存储和处理等全部功能。进入Powerscada系统遥控界面向遥控主机发出遥控监护的请求时,遥控监护主机将自动弹出遥控监护界面,实现远程控制。Powerscada变电站综合控制系统主要由调度工作站、网络交换机、通信服务器、微机自动保护装置、小电流接地装置及电能表等监控装置构成。

关键词:微机监控 数据采集 保护 通讯 SCADA RTU

传统的保护装置中,继电保护存在着元件数量多、连线较复杂等缺陷。该文以Power scada在35 kV变电站的应用为例来介绍变电站监控系统,该系统将监控装置作为核心,结合了国内外当前最新的变配电自动化技术,最后构成一套安全性高、技术先进、性能优越、拥有灵活购电方式的技术方案,其特点是结构简洁,功能全面,更可靠。

1 Powerscada微机监控系统

Power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监视并且控制线程运行的设备,进行采集数据,控制设备,测量,调节参数,利用各种信号报警等功能操作。能够准确可靠的实时监控变电站所有高压电气设备,在事件记录上能更加准确及时,在进行图表的汇总、分类、输送、上报上也有体现,同时可以进行打印、存盘、刻录光盘等存储操作。

1.1 数据采集

系统能够对所有的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进行实时和定时数据采集,所有的电量均采用交流直接采样,保证测量的高精度和同时性。定时数据自动转存于硬盘,并可以定期刻录光盘存档。

1.2 数据处理

能对模拟量进行合理性校验、上下限比较等。对开关量进行实时扫描,对开关变位作事件记录输出并告警,对重要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并存盘。

1.3 事件记录与报警

当出现开关事故变位,遥测越限、保护动作和其它报警信号时,系统能发出音响提示,并自动推出报警画面。报警确认后手动复位,报警音响能根据报警等级发出不同的音响提示,并记录入监控系统数据库。

1.4 显示、查询及打印功能

系统监控软件包含:主接线图和报表编辑软件包。操作者可以根据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随时建立、编辑修改主接线图和报表格式,图、表制作灵活、易于修改并与监控软件自然接口。监控系统自动存储历史数据和历史事件,用户可按照设备、数据类型、时间段等项目自定义查询。

1.5 安全保护

为了使实时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整个系统提供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所有的系统操作员能够根据权限大小赋予某些特性,这些特性规定了各个操作员对系统及各种活动的使用范围,如:用户名、口令字、操作权及操作范围等特性,对重要的控制使用双口令密码,对操作员的重要操作给予记录。如:对主变抽头和断路器及电动隔离开关控制操作的内容、时间、结果及人员姓名记录下来备查。

1.6 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之问的切换依靠问隔层上的就地/远方选择开关进行。集中控制通过监控主机的键盘和鼠标对断路器等进行遥控操作,以上键盘操作可设置操作级别和密码,有操作过程预演并作操作步骤提示,以确保操作合法性、合理性、安全性和正确性。系统均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及操作类型进行记录,自动生成遥控操作记录,并将记录存盘,此记录可随时调用显示、打印,但不能修改。

1.7 远方通讯功能

系统能够提供标准的通讯规约和协议与其它监控系统通信,如:Modus、以太网Tcp/1P协议等。将采集到的设备运行状态和电气参数远传。并接受上级调度遥控遥调命令。具有与直流系统、GPs、消弧线圈接地补偿自动装置、电度计量和其他智能装置的通讯功能(包括规约转换)。

2 系统构成

35 kV变电站监控系统由前置机(通信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工作站)、保护装置及监控装置构成,系统拓扑结构图如图1所示。

前置机系统采用的是DSS-PRTU通信服务器,DSS-PRTU通信服务器是具有综合通信功能的网络规约转换装置,提供包含以太网、标准RS232、标准RS485等不同通信接口的综合数据通信处理功能;其主要功能是完成与变电站RTU或综自系统、后台服务器的通讯,RTU为远程终端单元,RTU与主站采用以太网方式通信,用来监视和测量安装在远程现场的传感器和设备。RTU将测得的状态或信号转换成可在通信媒体上发送的数据格式。它还将从中央计算机发送来得数据转换成命令,实现对设备的功能控制;完成不同的转发,实现不同系统的应用软件通信的透明传输。DSS-PRTU全面集散了系统的信息数据,可实现实时数据的综合处理功能。

工作站主要完成SCADA系统画面显示和报表等功能,工作站通过局域网与通讯服务器交换数据、命令等信息,完成各种人机联系功能。如在CRT上显示画面、控制开关、打印报表等,供值班人员专用。后台服务器由实时数据服务器与历史数据服务器两部分组成。实时数据服务器主要负责接收前置机预处理过的RTU数据,经过对遥测、遥信、电度和计算量等进行处理后产生数据和可能的报警、事件和历史数据。同时响应SCADA系统中工作站的画面/报表数据请求及其他各种操作,并向WEB服务器、前置机和历史数据服务器等各子系统提供数据和服务。历史数据服务器主要完成各类历史数据和记录的存储、维护和统计等功能。

3 结语

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实现了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数字变电站管理模式前进。

参考文献

[1] 于书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 杨新民.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 为群,陶然.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M].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 卓乐友.电气工程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

[5] 贺家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4.

作者:张融海

第4篇:35kV变电站投运方案

一、 投运范围:

1、 **35kV变电站35kV1M、附属设备及其站用变;

2、 **35kV变电站1号主变及其附属设备;

3、 **35kV变电站10kV1M及其附属设备。

二、 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

1、 投入运行范围内的设备及各项检测数据具备投运条件;

2、 投入运行设备核相正确;

3、 投运范围内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校验结果满足投运条件;

4、 根据定值通知单正确录入继电保护整定值及投退保护、自动装置;

5、 主变分接开关档位在3档(额定档);

6、 办理“新设备投运申请单”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7、 所有启动范围内设备均处于冷备用。

三、投运注意事项

1、全面检查所有人员清场。

2、所有爬梯含避雷针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3、所有设备应处于冷备用、全面检查所有地刀确在断开位置,五防锁具安装到位。检查完成后,开关室门窗关好。

4、投运前,检查警铃、喇叭、电脑音响是否开启。

5、在投运前应征得调度值班员的同意并按调度指令执行;

6、启动操作过程中,如果启动投运设备发生异常或事故,应按现场规程处理,同时汇报调度值班员;

7、启动操作过程中,如果系统发生事故,应停止启动操作,待系统事故处理告一段落,经当班调度同意可继续启动操作。

四、核对保护定值:

1、核对35kV新帆线保护定值;

2、核对1号主变保护定值;

3、核对10kV电容器保护定值;

4、核对10kV出线保护定值。

五、投运

1.投入35kV新帆线351断路器所有保护;

2.合上35kV1MpT避雷器318刀闸;

3.35kV**线351由冷备用转运行;

4.检查35kV1MpT二次电压是否正常,相序是否正确定;

5.8B站用变由准备用转运行;

6.检查8B站用变各项运行数据正常;

7.投入1号主变压器所有保护;

8.1号主变压器301断路器由冷备用转热备用;

9.用1号主变压器301断路器对1号主变压器冲击合闸5次(第一次10分钟,第二次5分钟,第三次3分钟,第四次1分钟,第五次合上后不拉开);

10.10kV1MpT避雷器918手车由冷备用转运行;

11.1号主变压器901断路器由冷备用转热备用;

12.检查10kV1MpT二次电压是否正常,相序是否正确定;

13.1号主变压器进入试运行阶段。

----启动完毕

第5篇:35kV变电站设计方案探讨

摘要:本文结合我地区35kV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和勘测设计,就优化35kV变电站设计方案问题做些探讨,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应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35kV变电站设计、设计方案、探讨

1.前言

由于农村用电负荷小,面积广。根据有关资料推荐,当负荷密度在10―20kw/km2范围时,35kV/10kV供电方式的经济供电半径为l0―15km,相配套的35kV线路输送容量为2000―10000kw,输送距离为20―50km,10kV线路输送容量20―2000kw。输送距离为6―20km。因此,35kV变电站适合于农村电力网建设,尽管现在在用电量大的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已不再新建35kV变电站,甚至旧的35kV变电站也升压改造成110kV变电站或10kV开关站,然而,35kV/10kV供电方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将长期存在,35kV变电站将长期使用。

一般在农网35kV变电站的设计时不仅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还必须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加以优化。这对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投用后安全、可靠,降低运行费用,降低电价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常见的常规35kv变电站设计

35kV高压配电装置,采用户外装置,断路器选用DWI2―35户外多油断路器,10kV高压配电装置采用户内装置,选用GG―1A(F)高压开关柜,配SN10―10少油断路器或ZN一10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继电保护屏和控制屏均选用PK型,继电保护采用电磁式继电器。这种设计方案最突出的问题是设备落后,结构不够合理,占地多,投资大,损耗高,效率低,尤其是在一次开关和二次设备选型问题上,基本停留在5O一60年代的水平,现在正在逐步被新的设计方案所代替,但是,由于其运行可靠,安装、运行、维护、检修技术力量较容易解决,一般在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偏远山区的县、乡镇35kV变电站仍将长期采用。

3.按负荷的重要性和防尘防污特殊要求选择设计方案

此种变电站一般都是专门为大型工矿企业提供电力的专用变电站。变电站的负荷均为重要负荷,因此对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要求户外装置都要有一定的防尘防污的性能。

这种设计方案也属于常规35kV变电站。与前者相比,土地占用相对减少。但对设备要求较高。使得设备投资费用相对增加。

4.从节省投资、减轻用户经济负担、减少运行费用的角度考虑设计方案

这种变电站一般为35kV简易变电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投资少、见效快、建设周期短的简易应急变电站。这种设计型式的变电站在我地区近两年的农网改造工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例如一新建变电站,该站所在的乡位于山区,此乡人口稀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中药加工业和养殖业,用电负荷不是很大,且基本上都是民用负荷,同时该地区供电最大距离有上百公里,供电电压不能满足要求,且线损较大。为了降低损耗必须采用35kV线路送电,考虑以上因素,就决定采取这种简易设计方案:主变容量3150kVA一台,35kV进线一回,主变压器用高压熔断器保护,10kV出线三回,用柱上真空开关作为线路保护,整个站采用户外敞开式布置,无人值班,这样只投入了很少的资金就解决了当地农民的用电问题。这种方案,适用于经济比较落后、资金筹集困难的偏远、贫困山区的乡镇小容量35kV简易小型变电站,我地区农网中有多数乡镇简易变电站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此类变电站应在设计、布置、征地问题上为今后的扩容计改留有余地。

5.从技术进步的角度选择设计方案

5.1微机控制、集成电路保护35kV小型变电站

此类变电站的高压设备与一般变电站的配置情况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设备的控制与保护方面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技术,保护和控制部分都有微机来实现。微机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参数,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通过显示屏反馈给运行人员,运行人员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决策后,通过小键盘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CPU根据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一定的保护功能,若配备打印机就可利用微机的记忆功能。打印出故障种类及短路故障前后的故障参数.便于分析和处理事故,同时对微机保护装置来说,几乎不用调试,这就大大减少了运行维护量,也减少了由于维护人员维护不良而造成的事故。此外计算机在程序的指挥下,有很强的自诊断能力,不断检查、诊断保护本身故障,并能自动识别和排除干扰,以防止由于干扰而造成的误动作.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再次。各类型微机保护所使用的计算机硬件和外围设备都可通用,不同原理、特性和功能的微机保护主要取决于软件,计算机还有自适应能力。它可根据系统接线和运行情况的变化而自动改变定值。

从而可灵活适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除了保护采用微机实现外。远动技术也实现了微机化,采用劈数变换技术,遥测精度大为提高,采用了分时多路复用技术,遥测的路数也增多了,采用了抗干扰编码技术,使传输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

近几年在县所建的几个变电站都采用了这种设计形式。设计方案为:35kV进线一回,10kV出线六回,35kV、10kV均采用户外装置,保护屏选用的是微机保护屏,保护配置为:主变保护采用微机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三段式复压闭锁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还有重瓦斯保护、轻瓦斯保护作为本体保护,10kV线路保护采用二段式相间过流保护。且有三相一次重合闸、过负荷报警等功能。上述所有保护功能都有微机来实现。

这种设计方案与通常同容量的35kV变电站相比。减少了占地面积。减少了投资,也便于安装和运行维护,其控制、测量、保护、信号及电源装置都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保护功能完善、通用性强、整定精度高、动作离散值小、动作速度快,同时远动也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信息传输更加可靠和准确。微机控制、集成电路保护35kV小型变电站还可以按全户内式设计。

第6篇:35KV变电站应急处置方案

35KV变电站事故应急处臵预方案

1.事故特征

矿井的主通风机、主排水泵、升降人员的立井提升机等设备均为第一类负荷,矿井发生停电事故,会造成矿井停风、排水中断、正在提升人员的提升机突然停止运行,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重要设备损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根据危险源评估,35KV停电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有:

1.1 地面变电站35KV供电电源----上级110KV变电站发生停电事故或两路电源线路上的“T”接负荷发生事故,都会造成全矿井停电事故。

1.2变压器事故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改变电压和传递能量的主要设备,运行一般比较稳定,但有时其各部件接线头发热,变压器油面下降变质,使变压器引线暴露在空气中,绝缘降低,引起内部闪络,过电压等原因,致使变压器发生故障或损坏,会造成矿井全部或部分停电。

1.3供电系统设施事故

35KV系统的供电设施由于线路设施老化,关键设备、系统故障或接地速断导致高压供电设施线路存在不安全隐患,会造成矿井全部或部分停电。

1.4雷电的形成与危害

当不同的电荷雷云对架空线路及地面供电设施放电接触一定程

第 1 页 共 6 页 度时,会产生激烈放电闪络。由于放电温度高达2万度以上时空气受热剧烈膨胀,产生雷击电流,可达数百千安,雷电放电时间短,电压高,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会造成矿井全部停电。

1.5电缆着火事故

动力电缆积尘过厚、长期高温过负荷、绝缘老化。击穿引燃,电缆在运行中受到机械损伤,运行中的电缆接头氧化,电缆接头绝缘物质灌注存有空隙,裂纹侵入空气,使绝缘击穿,爆炸起火,电缆接头瓷套管破裂及引出线相间距离小导致闪络起火,会造成系统停电。

1.6人为误操作造成事故

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操作思路不清造成误操作,未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及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造成弧光短路等事故。

1.7可能发生的季节:雷雨季节是供电系统停电的高发季节。 1.8严重程度:矿井发生停电事故,其后果相当严重,根据停电范围不同,会造成主扇停风,井下瓦斯积聚,井下空气成分恶化,含氧量降低;随着矿井水的不断涌出而不能将矿井水排至地面,会造成淹井;提人设备因无电而无法正常运转,致使井下工作人员无法快速上井,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机电部成立35KV变电站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组 长:机电部长

副组长:副部长、35KV变电站站长 成 员:技术员、变电站职守人员

第 2 页 共 6 页 2.2供电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职责

2.2.1当值班长应在生产安全事故出现的第一时间将事故的情况、性质及危害程度上报调度、机电部及35KV站长。并在事故抢险救灾整个过程中与调度、机电部保持联系,听候上级指挥或汇报处理情况。

2.2.2组织当值人员按照应急处理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2.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2.2.4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做好人员和物质的疏散工作。

2.2.5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3.应急处臵

3.1事故应急处臵程序

全站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站内事故现场,协助事故抢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及时向本单位值班人员及调度室汇报,并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臵措施。

3.2.1 35KV供电系统发生停电事故时,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3.2.1.1 当35KV运行回路供电中断时,地面变电站失电,变电站值班人员迅速验证备用电源是否有电。如备用电源有电,作如下操作即可恢复供电:

第 3 页 共 6 页

A断开运行的35KV断路器、隔离刀闸;

B合上35KV备用电源隔离刀闸、断路器;

C合上备用主变进线刀闸和断路器;

D合上6KV进线隔离刀闸、断路器;

E合上6KV母线联络开关;

F按负荷重要程度(主通风机、副井绞车、井下水泵)依次恢复各分盘的供电。

3.2.1.2 35KV两回路停电时,变电站站长立即向机电部、调度室、公司领导汇报,同时与介休供电局,由介休供电局组织抢修并恢复供电。在因停电发生生产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迅速有秩序处理事故,及时地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地面变电站值班人员全面检查变电站内的设备,并做好记录。

3.3.3 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电话

内部联系电话 :

总 经 理 9688 7580888 机电副总 9634 7580891 生产副总 9633 7580889 安全副总 9718 7580900 总工程师 9600 7580998 机 电 部 9632 7580985 调 度 室 9618 7580908 变 电 站 9649 7580956

第 4 页 共 6 页

3.3.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C事故的简要经过;

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

E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

F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4.1.1首先检查防护器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特别是验电、放电设备。

4.1.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防护器具。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4.2.1首先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4.2.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

4.2.3使用中抢险救援器材损坏及时更换。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事故处理应严格按本应急预案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改动,如确需改动,必须经专业领导同意后方可。

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保护好现场伤员,防止伤员二次受伤,现场有条件的立即现场进

第 5 页 共 6 页 行抢救,条件不具备的立即组织救护上井工作。了解现场情况,防止事故扩大。

4.5现场应急处臵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医疗保障组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临床急救经验并取得国家专业资格证书医护人员参加救助,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防毒设备的穿戴和灭火器材及其他设备的使用方法;消防设备配备齐全;所有工作人员应爱护和保护消防设施和器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维修。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由组长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撤除所有伤员、救护人员,清点人员后,留有专人组织巡视事故现场遗留隐患问题。

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各级人员严格服从指挥人员的调配,积极做好救援工作。

第 6 页 共 6 页

第7篇:110kV变电站35kV高压室、开关柜整体除湿方案

110kV变电站35kV高压室、开关柜整体全自动监控除

湿方案

一、方案目的

1.解决35kV高压室、开关柜、母线桥整体潮湿等问题提出方案。 2.除湿设备为一体化控制设计,全自动监控。

二、勘察情况

1.气候环境

永城市位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交界处,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大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这里常年平均气温在14℃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2400小时,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无霜期在207-214天之间。

2.现场勘查

35kV高压室照片

开关柜顶部照片

母线桥因为潮湿空气严重爆炸痕迹照片

图4.室外环境湿度为42.5%

图5.室内环境湿度为69% 较高

开关柜顶部湿度为65% 较高

三、35kV高压室、开关柜、母线桥内部潮湿原因分析 根据勘察情况和现场照片,室外湿度最低42.5%、室内湿度为69%、开关柜顶部湿度最大为65%。现场工作人员反映在夏秋季节,一天温差可以达到15℃。

该变电站为相对封闭式设计,在夏秋季节中环境温差较大,容易在开关柜、母线桥架内部封闭部分产生潮湿空气,由于长时间的潮气聚集,会导致开关柜内部或顶部盖板产生凝结的水份或者开关柜局部放电。

在下雨天或环境湿度较大时潮湿现象更为严重,容易引发开关柜或母线桥架局部产生放电现场对开关柜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当地环境温差可以达到15℃,该变电站为相对封闭式设计,在下雨天或变电站地理结构等问题,容易在开关柜、母线桥架内部封闭部分产生潮湿空气,长时间的运行会引起潮气聚集;对开关柜、母线桥架及整个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环境存在影响,所以开关柜和母线桥架顶部必须安装除湿装臵,并且对高压室内部进行设计除湿装臵。

四、方案实施

1.除湿方案

依据对宝塔110 kV变电站35kV高压室勘察情况分析,针对高压室、开关柜内部潮湿空气过高,我公司提出以下方案,采用治理、预防等多级配套除湿设计理念来保证变电站对环境温湿度的安全运行要求。

(1)开关柜和母线桥架内部潮湿空气的治理:

在开关柜顶部和母线桥架盖板安装SHK-SEPRI电力设备环境监控系统解决潮湿问题。HK-SEPRI电力设备环境监控系统对开关柜内部运行环境改善并预防凝露现象而专门研制的高新技术产品。其原理潮湿空气经风扇吸入后,通过特殊风道流动,先经除湿系统除湿,使空气含湿量减少,然后通过对除湿后的空气加热升温,使其相对湿度降低。经过充分循环,使柜内空气湿度降至凝露点以下,完成整个除湿过程。凝露水份采用雾化技术强制蒸发,安全排出柜外再通过工业除湿机将潮湿空气凝露成水分排出室外。

SEPRI-CS-DC顶臵除湿单元安装示例

(2)35kV高压室内部潮湿空气的预防。

在35kV高压室安装室内自动除湿系统。室内将布臵1台SEPRI-CS-L工业除湿机和2台工业风扇、1组湿度传感器。当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超过55%时,1台工业除湿机工作,将室内的潮湿空气臵换成干燥空气,再通过内部2台风扇循环到整个高压室内部,保证了35kV高压室内的干燥环境,为开关柜等运行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条件。

SEPRI-CS-L工业除湿机安装示例

2.除湿设备为一体化控制设计

本设备采用微处理器控制技术,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可精确、高效的监控环境温湿度设备。采用自动投入运行。

室内设备布臵示意图

35 kV开关柜和母线桥架除湿装臵安装示意图

35 kV高压室内除湿装臵安装示意图

五、产品介绍

1 、HK-SEPRI电力设备环境监控系统用于电力设备如母线桥架、高低压控制柜、高低压开关柜、环网柜、仪表箱等需要除潮湿、防凝露的场合。

该装臵采用微处理器控制技术,针对于母线桥架、开关柜设备内部空间紧凑、环境湿度高、安全距离等因素而研制的产品。大功率快速除湿,凝露水份采用雾化隔离排出。并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体积小、安装方便、维护简单。

除湿装臵示意图 桥架内部潮湿空气经进风口吸入后,先经环境传感器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检测,湿度超标,再经特殊风道流动,进入热交换单元处理,把空气中的水份凝露成水珠并且与设备完全隔离后排出,排出的水经雾化单元强制挥发,然后对处理后的空气加热升温,通过风扇把干热空气经出风口吹入桥架内部。经过热交换单元对桥架内部空气强制循环,使桥架内的空气相对环境改善,完成整个热交换过程。

当桥架内部湿度在启动值以下时,每30分钟风扇启动2分钟,循环空气,使采样值更准确,实时监控桥架内部湿度变化。若湿度变化可及时启动热交换单元工作,避免事故发生。

该装臵由智能控制单元、强制循环单元、除湿单元、雾化单元、自检单元、故障告警单元组成。

顶臵式除湿装臵工作原理图

顶臵式除湿装臵结构示意图

◎主要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电压:AC/DC220V±15% □额定功率:≤160W(专门针对开关柜量身订制,功率增强型) □湿度显示方式:整数2位数显示

□除湿启动值:湿度RH=55%(默认),可设定 □工作湿度范围:RH =40%~95% □风扇风量:3m3/min □除湿量:700ml/天(35℃,RH=85%工况下) □工作温度范围:5℃~50℃ □环境温度范围:-20℃~70℃ □排水方式:超声波雾化

□外形尺寸:600mm×138mm×265mm ◎产品特点

□专为电力行业设计。

□适合空间不是太狭窄、能够提供电源的场合使用。 □迅速降低电气控制柜内湿度,水份经雾化隔离排出。 □顶臵式设计,便于安装。 □一体化结构,电源内臵。

□带湿度显示,工作阀值可调,全自动运行。 □高湿预警功能,及时监测柜内湿度情况。

环境监控系统控制柜

除湿单元

优点:本系统的环境控制单元采用外部安装,不影响绝缘距离,且针对开关柜、母线桥架内环境进行控制,凝露出的水份经雾化单元隔离蒸发。因为没有铺设排水管道,所以不会影响母线及其他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方案采用全自动智能控制,方便操作,可实现无人值守、实时在线监测,同时配备了RS485通迅接口,可进行系统升级。 技术参数:

2.SEPRI-CS-L工业除湿机

SEPRI-CS-L工业除湿机是针对电气室除湿并预防凝露现象而专门研制的高新技术产品。本装臵安装在电气室内部,通过局部制造凝露条件使电气室潮湿空气凝露成水并直接排出柜外,可快速有效地降低电气室空气湿度及抑制凝露现象的产生,对因潮湿、凝露引起的电气控制柜及电子装臵配电短路、绝缘或接触不良、机器老化、光学机器长霉、原料潮解固化等故障的预防具有明显的作用。本设备是保障智能电网高效、安全运行的首选除湿设备。 技术参数:

 工作电源电压:AC:380V±10% 50Hz  额定功率:≤5kW  显示方式:LCD蓝色液晶显示

 除湿启动值:当设定值小于当前湿度值3%时启动(默认)  除湿量:240L/天(30℃,RH=80%工况下)  工作湿度范围:RH=30%~90%  除湿温度范围:5℃~40℃

 环境温度:不低于-20℃,不高于70℃  外形尺寸: 1630×770×470mm  重量:150kg

除湿机安装示意图

设备安装示意图

3.防腐型除湿风扇介绍

防腐轴流风扇采用防腐材料外涂环氧漆加工而成的通风扇,电机采用特种防腐电机,由叶轮组,主体风筒部、集风器三大部分组成。材质选用优质玻璃钢材质制作,选用高质量防腐电机(防爆电机)。

工作电源: 220V/50 Hz 功率:≤0.3kw 尺寸:400x500mm

除湿风扇示意图

六、引用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GB/T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T 4797.1-2005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温度和湿度 GB/T 5832.2-2008 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 第一部分:露点法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6999-2006 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

GB 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equISO5149:1993) GB 17625.1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 61000-3-2:2001,IDT) GB/T 20109-2006 全新风除湿机

第8篇:35KV变电所送电方案资料

35KV天能变电站增容项目

送电方案

起草人:

校审人:

批准人:

日期:2016年6月12日

一、 概述

35KV天能变电所增容项目是为制造一部、制造二部F区生产、办公供电。包括35KV开关柜3面,35KV12500KVA变压器1台,10KV开关柜7面。电气设备已经安装完毕,经试验合格,保护定值已经输入,继电保护调试传动合格,具备送电条件。

二、受电范围:

35kv侧:3314专线35kvⅠ、Ⅱ母线、35kv 4#主变压器。 10kv侧:10kvIV母线

三、送电前的检查

1、 PT的检查:

1)PT不应有短路现象, 2)熔断器导通应完好, 3)开口三角接线正确, 4)试验用的短接线以拆除, 5)设备接地良好。

2、 CT的检查:CT不应有开路现象 1)检查电流端子连接良好,累丝紧固, 2)凡不使用的二次绕组短接并接地,

3、 接地的检查:

1)接地刀闸均在断开位置, 2)所有临时接地线均拆除,

4、 保护的检查: 1)校核输入定值 2)备自投在退出状态,

5、 变压器的检查: 1)瓦斯继电器检查 2)调压装置的检查

3)油位、油色、温度、压力(压力片取出)是否正常, 4)散热片及瓦斯继电器连接阀门是否打开,

6、 位置信号的检查:

1)指示灯信号与开关各位置相符, 2)检查后台机显示与实际开关位置相符.

四、送电程序

(一)、送电线路送电

线路送电前,变电所35kv进线刀闸、断路器等一次设备必须在开位。与地方电力部门沟通,外线路通过冲击送电后,外线路带电运行。检查外电相位与变电所相位是否对应,对应进行变电所送电。

(二)、变电所送电程序

送电操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到设备本体就地操作,一种是利用站控机遥控操作。因为是新投运设备,现场操作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因此采取就地操作。

1、变电所35KVⅠ段母线受电

1)检查35KV天能2#专线进线隔离刀闸3314线301B01 、301B04在分开位置,Ⅰ段隔离及计量柜柜内计量在工作位置(301B02在工作位置)

2)合Ⅰ段PT3506刀闸,后台机显示正确

3)合上110KV田营变电站35KVI段3314开关,观察35kv柜电压显示器是否带电,正常后进行下一步(后台机显示正确)

4)合35KVⅠ段隔离及计量隔离刀闸311-2,检查计量PT电压是否正常(用万用表检查,包括开口三角)后台机显示正确

5)合35KVⅠ段311-1,312-6刀闸(后台机显示正确) 6)合35KVⅠ段311断路器,位置信号显示正确,观察35KV进线柜电压显示器,查看35KVⅠ段PT电压是否正常,查看相应的保护模块电压是否正常,后台机显示正确,在35KVⅠ段PT二次侧检查电压相序,相序为正序即可(检查相序时用相序表)

7)35KVⅠ段母线冲击:正常情况下运行5分钟,随后冲击2次,间隔5分1次

2、变电所35KVⅡ段母线受电(通过母联断路器)

1)检查35KV2#进线隔离刀闸312-1D 、312-6D在分开位置,Ⅱ段隔离及计量柜柜内计量在分开位置

2)合Ⅱ段PT刀闸,后台机显示正确

3)合上35KV母联隔离刀闸310-1,310-2,,正常后进行下一步(后台机显示正确)

4)合35KV母联断路器310,查看35KVⅡ段PT电压是否正常,查看相应的保护模块电压是否正常,后台机显示正确,在35KVⅡ段PT二次侧检查电压相序,相序为正序即可(检查相序时用相序表)

5)35KVⅡ段母线冲击:正常情况下运行5分钟,随后冲击2次,间隔5分1次。

3、两段35KV母线电压核相

用万用表核两段PT二次侧电压,两段A-A,B-B,C-C分别为0,说明相线正确;如果两段A-A,B-B,C-C不为0,为100V,则说明相别不对,需要检查接线情况。

4、35KV 1#主变冲击

1)检查1#主变器身及母线正常,检查10kv室进线断路器和各出线断路器均在断开位置. 2)将主变各种保护均投入,合上1#主变351-6隔离刀。(后台机的显示正确)

3)合1#主变断路器351开关,对1#主变进行第一次冲击,运行五分钟,并观察有无异常现象,保护是否能躲过合闸冲击电流而不误动作。

4)断开1#主变断路器351,间隔5分钟。

5)合1#主变断路器351,对1#主变进行第二次冲击,运行五分钟,并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6)对变压器进行5次冲击,每次间隔均为5分钟。

7)5次冲击后,变压器进入72小时空载试运行状态。(后台机的显示正确)

5、35KV 2#主变冲击

1)检查2#主变器身及母线正常,检查10kv室进线断路器和各出线断路器均在断开位置。

2)合上2#号主变352-6隔离刀,将主变各种保护均投入。(后台机的显示正确)

3)合1#主变断路器352,对2#主变进行第一次冲击,运行五分钟,并观察有无异常现象,保护是否能躲过合闸冲击电流而不误动作。

4)断开2#主变断路器352,间隔5分钟。

5)合2#主变断路器352,对2#主变进行第二次冲击,运行五分钟,并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6)对变压器进行5次冲击,每次间隔均为5分钟。

7)5次冲击后,变压器进入72小时试运行状态。(后台机的显示正确)

6、10kv母线受电 10kvⅠ段受电

1)检查10kvⅠ段各开关柜手车均在试验位,各开关柜接地刀均在断开位,各断路器均在断开位置。查看10kvⅠ段进线柜带电显示器是否带电,若带电则进行下步工作。

2)将10kvⅠ段PT手车,981推至工作位置。

3)将10kvⅠ段进线911断路器手车摇至工作位置,(后台机的显示正确)

4)合10kv 1#进线911断路器,对10kvⅠ段母线进行冲击。 5)从后台微机检查10kvⅠ段电压是否正常,

6) 检查Ⅰ段PT电压是否正常,并在Ⅰ段PT二次侧检查电压相序(相序为正,则进行下步工作)

7)冲击母线正常情况下运行5分钟,随后冲击2次,间隔5分钟。

7、10KV母联备投实验,电压核相

1)检查10kvKVⅠ段、Ⅱ段母线电压及Ⅰ段、Ⅱ段PT正常,相序正确。

2)将10kv母联隔离柜910-1隔离小车、10kv母联柜910断路器小车推至工作位置.将10KV备自投投入。

3)将10kv母联柜9

10、10KV 2#进线柜912操作位置远方位置 4)断开1#主变35KV351断路器,10KV母联隔离柜备自投保护动作,10KVⅠ段进线911断路器低电压动作跳闸,母联柜910断路器自动合闸,10KVⅡ段母线通过母联向Ⅰ段供电,从后台微机检查10kv Ⅰ段、Ⅱ段母线电压是否正常,

5)电压核相:Ⅰ段PT二次每相和Ⅱ段二次对应的每相是否有电压,如Ⅰ段A相和Ⅱ段A相之间没有电压,Ⅰ段B相和Ⅱ段B相之间没有电压,Ⅰ段C相和Ⅱ段C相之间没有电压,说明接线正确,核相没问题,若有电压说明接线错误,应检查接线。 6)将10KV备自投退出,断开10KV母联柜910断路器,合1#主变351断路器,合10KVⅠ段进线柜911断路器。恢复Ⅰ段供电,10KVⅠ段、Ⅱ段分列运行, 7)将10kv母联备自投投入

8)断开2#主变352断路器,10KV母联隔离柜备自投保护动作,10KVⅡ段进线912断路器低电压动作跳闸,母联柜910断路器自动合闸,10KVⅠ段母线通过母联向Ⅱ段供电,从后台微机检查10kv Ⅰ段、Ⅱ段母线电压是否正常,退出10kv母联备自投

9)断开10KV母联柜9105断路器,将10KV母联柜910小车退至试验位置,断开10kv母联隔离柜910-1隔离小车,合2#主变352断路器,合10KVⅡ段进线柜912断路器。恢复Ⅱ段供电,10KVⅠ段、Ⅱ段分列运行,10kv母联备自投测试结束。

五、HSE管理

1、HSE管理体系

1)设HSE管理组,负责送电期间HSE管理的全面工作。 2)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牌。

3)组织HSE管理教育,开展安全活动,举办消防演习及事故演练。

2、安全措施

1)严格人员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站场和阀室。现场操作人员一律穿着工服、工鞋,戴安全帽,配戴胸卡。严禁将火种带入现场。

2)严格车辆管理,禁止无关车辆进入站场。必须进站的车辆要经安全总监批准,并配戴安全防火帽。

3)消防器材必须到位,可燃气/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必须投入运行;消防道路必须畅通。消防人员包括义务消防组织必须落实,并经过消防演练,有一定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4)配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工器具。

3、医疗救护措施

1)任何事故发生都必须以保护人员安全为第一出发点,科学从事,严防事态的扩大。处理事故要有个人防护。

2)发生燃气泄漏要迅速切断气源,严防火种。同时要疏散无关人员到安全地点。

3)发生人员伤害,当事人或第一发现者要立即报告现场安全负责人或领导,并尽快通知急救中心或最近的医院实施救护。

4)加强自救技能的培训,配备必要的自救器具和医疗急救药品。 5)加强地方医疗合作关系,落实周边医疗点的联系方法。

4、事故预案

1)人员触电 ①触电原因: 由于不慎等原因,接触到了带电设备;接触到了平常不带电,由于绝缘破损而带电的设备外壳。

②预防措施

检查电器设备的绝缘保护层,确保绝缘状况良好;安装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③触电处理措施

触电必须急救,但又要顾及救护者的自身安全;现场人员应以最快的速度、正确的方法,使触电者首先脱离电源;伤员脱离电源后要急救;触电者如神志清醒,使其平躺,严密观察;如果触电者处于昏迷状态,应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未经医疗人员允许,不得给伤员喂药,不得随意摆弄伤者患处;救助触电者切忌慌乱,既要尽快救助触电者,同时又必须顾及自身安全。

2)六氟化硫引起中毒的预防和急救 ①危害

六氟化硫气体中存在的有毒气体和设备内产生的粉尘对人体呼吸系统计粘膜等有一定的危害,中毒后会出现流泪、打喷嚏、流涕、鼻腔咽喉热辣、发音嘶哑、头晕、恶心、胸闷、颈部不适等症状。

②预防措施

在六氟化硫设备运行过程中,无关人员不准随意进入设备安装室。工作人员进入设备安装室前应先通风20分钟。不准单独一人进入设备安装室。不准在设备防爆膜附近停留。设备安装室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抽风口应设在室内下部。工作人员在进入电缆沟或低位区域前,应检测该区域的含氧量,如发现含氧量低于18%,不能进入该区域。设备运行及检修人员要进行专业安全防护教育和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训练。紧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开启全部通风系统。事故处理后,应将所有防护用品清洗干净,工作人员要洗澡。

③急救措施

及时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流通处;立即通知医院来救护车送医院抢救。

第9篇:35kV白沙坡变电站6月4日投运方案

35kV白沙坡变电站35kV 1号主变10kV侧出线间隔

及10kV I段母线出线间隔

投产方案

一、本次投产范围

1、35kV1号主变001 断路器间隔

一、二次设备,10kV水泥厂I回线18

8、水泥厂II线190、水泥厂III回线18

6、云洞电站线18

7、补其线18

9、花园线19

3、大丫口线19

2、五七电站线183断路器间隔

一、二次设备,10kV I段母线TV

一、二次设备,10kV 2号站用

一、二次设备。

二、投产前的运行方式

1、35kV白沙坡变2号主变运行供10kVII段母线各出线间隔,1号主变冷备用,10kV水泥厂I、II、III回线、云洞电站线、补其线、花园线、大丫口线、五七电站线、10kV电容器、10kV 2号站用变由临供供电。

三、投运操作顺序

1、核实所有安措已全部拆除。

2、核实10kV分段012断路器在断开位置,10kV分段0121隔离开关在分闸位置。

3、核实35kV白沙坡变电站35kV 1号主变001断路器处于冷备用状态,35kV侧301断路器在冷备用状态;10kV水泥厂I回线188断路器、水泥厂II线190断路器、水泥厂III回线186断路器在断开位置、云洞电站线187断路器、补其线189断路器、花园线193断路器、大丫口线

192断路器、五七电站线183断路器在冷备用状态。

4、核实水泥厂I回线1884隔离开关、水泥厂II线1904隔离开关、水泥厂III回线1864隔离开关、云洞电站线1876隔离开关、补其线1896隔离开关、花园线1936隔离开关、大丫口线1926隔离开关、五七电站线1836隔离开关、2#站用变1971隔离开关在分闸位置。

5、合上35kV 1 号主变保护装置及主测控装置电源及10kV分段保护装置电源。

6、检查各个指示灯均正常指示、各个遥测量均在正常范围;

7、退出1号主变差动保护出口连片;

8、合上2#站用变1971隔离开关;

9、将35kV 1号主变301断路器转为运行;

10、将35kV 1号主变001断路器转为运行,对10kV I段母线及2#站用变第一次充电15分钟,检查1号主变差动、后备保护、测量遥测量正常,保护装置无动作,检查2#站用变本体正常。

11、将35kV 1号主变001断路器转为热备用5分钟。

12、将35kV 1号主变001断路器转为运行,对10kVI段母线及2#站用变第二次充电10分钟,检查有无异常。

13、将35kV 1号主变001断路器转为热备用5分钟。

14、合上10kVI段母线TV 0901隔离开关,将35kV 1号主变001断路器转为运行,对10kV I段母线、2#站用变及I段母线TV进行充电10分钟,检查无异常。

15、合上2号站用变低压侧开关,检查2#站用变低压侧电压、电流、

相序正确。

16、检查10kV I段母线TV二次电压正常后合上二次电压空气开关。

17、合上10kV水泥厂I回线、水泥厂II线、水泥厂III回线、云洞电站线、补其线、花园线、大丫口线、五七电站线保护测控装置装置电源、操作电源;

18、检查35kV 1 号主变保护测控装置,10kV水泥厂I回线、水泥厂II线、水泥厂III回线、云洞电站线、补其线、花园线、大丫口线、五七电站线保护测控装置上10kV保护、测量电压正常;

19、检查35kV 1号主变低压侧、10kV水泥厂I回线、水泥厂II线、水泥厂III回线、云洞电站线、补其线、花园线、大丫口线、五七电站线电度表计量电压正常;

20、合上10kV水泥厂I回线1881隔离开关;

21、合上10kV水泥厂I回线188断路器,对188断路器、1881隔离开关进行充电两次,间隔5分钟(1881隔离开关在合位,1884隔离开关在分位),检查无异常后断开188断路器。

22、合上10kV水泥厂II回线1901隔离开关;

23、合上10kV水泥厂II线190断路器,对190断路器、1901隔离开关进行充电两次,间隔5分钟(1901隔离开关在合位,1904隔离开关在分位),检查无异常后断开190断路器;

24、合上10kV水泥厂III回线1861隔离开关;

25、合上10kV水泥厂III回线186断路器,对186断路器、1861隔离开关进行充电两次,间隔5分钟(1861隔离开关在合位,1864隔离开关

在分位),检查无异常后断开186断路器。

26、将10kV云洞电站线187断路器转运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出线电缆进行充电两次,间隔5分钟(187

1、1874隔离开关在合位,1876隔离开关在分位),检查无异常后转为热备用。

27、将10kV补其线189断路器转运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出线电缆进行充电两次,间隔5分钟(189

1、1894隔离开关在合位,1896隔离开关在分位),检查无异常后转为热备用。

28、将10kV花园线193断路器转运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出线电缆进行充电两次,间隔5分钟(19

31、1844隔离开关在合位,1936隔离开关在分位),检查无异常后转为热备用。

29、将10kV大丫口线192断路器转运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出线电缆进行充电两次,间隔5分钟(19

21、1824隔离开关在合位,1926隔离开关在分位),检查无异常后转为热备用。

30、将10kV五七电站线183断路器转运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出线电缆进行充电两次,间隔5分钟(18

31、1834隔离开关在合位,1836隔离开关在分位),检查无异常后转为热备用。

31、合上水泥厂I回线1884隔离开关、水泥厂II线1904隔离开关、水泥厂III回线1864隔离开关、云洞电站线1876隔离开关、补其线1896隔离开关、花园线1936隔离开关、大丫口线1926隔离开关、五七电站线1836隔离开关。

32、投线路时现场投运人员根据线路负荷情况,负荷足够时检查35kV 1号主变差动保护无差流后投入差动保护出口连片。

33、将10kV水泥厂I回线188断路器转运行,带负荷检查10kV水泥厂I回线保护、测量遥测量、信号位置正确,保护装置无动作后投入运行。

34、将10kV水泥厂II线190断路器转运行,带负荷检查10kV水泥厂II线保护、测量遥测量、信号位置正确,保护装置无动作后投入运行。

35、将10kV水泥厂III回线186断路器转运行,带负荷检查10kV水泥厂III回线保护、测量遥测量、信号位置正确,保护装置无动作后投入运行。

36、将10kV云洞电站线187断路器转运行,带负荷检查10kV云洞电站线保护、测量遥测量、信号位置正确,保护装置无动作后投入运行。

37、将10kV补其线189断路器转运行, 带负荷检查10kV补其线保护、测量遥测量、信号位置正确,保护装置无动作后投入运行。

38、将10kV花园线193断路器转运行,带负荷检查10kV花园线保护、测量遥测量、信号位置正确,保护装置无动作后投入运行。

39、将10kV大丫口线192断路器转运行,带负荷检查10kV大丫口线保护、测量遥测量、信号位置正确,保护装置无动作后投入运行。

40、将10kV五七电站线183断路器转运行, 带负荷检查10kV五七电站线保护、测量遥测量、信号位置正确,保护装置无动作后投入运行。

41、本期投运设备全部投运完毕。

上一篇:合肥市法律援助工作下一篇:书声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