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校园书屋技术方案

2023-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美校园书屋技术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最美校园书屋技术方案

最美校园书屋材料2

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 促进校园书屋新发展

——申报2015最美乡村校园书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庆 阳 市 正 宁 县 山 河 小 学

一、学 校 概 况

山河小学位于正宁县城东街,原名中山小学,创建于1954年。现有教职工107人,学生1760人,设33个教学班。学校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整洁、花木繁茂、绿草如茵,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配置协调,科学精神与育人氛围相得益彰,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特有的“爱达教育”校园文化。

近年来,校长任有运同志以“教育是一种真爱行为的坚持”为教育的核心理念,带领全体教师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连续五年来在全县、全市各项读书竞 1 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庆阳市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庆阳市读书竞赛团体一等奖、二等奖,正宁县读书竞赛活动团体一等奖等荣誉,而且还被评为“甘肃省科技创新实验示范学校”、“甘肃省绿色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级绿色学校”、“全市家长示范学校”、“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少年军校”、“全市课改示范校”和“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学校”;被正宁县委、县政府连年评为先进集体。有2名教师获甘肃省骨干教师;有11名教师获省级“青年教学能手”;28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荣誉;有3项科研课题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奖;39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省、市级刊物上。2014年5月,成功举办新教育开放周活动,接待市内同行400多人,开启了山河小学新的征程。2012年以来,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

二、校园书屋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立足现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图书室于1954年建立,图书室面积( )m,目前藏有纸质图书( )册,电子图书( )册,每年订购期刊杂志( )多种,报纸( )种,年购书经费平均为( )余元,大型学生阅览室( )m,教师阅览室( )m,藏书室( )m,电子阅览室( )m ,资料档案室( )m。近年来学校重视加强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了完备的图书柜架、阅览桌椅等配套设施及必要的采编、修复设备。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观念新、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目前设管理员( )人,工作人员( )人,其中管理员具备专科学历、高级职称。

3 222222——建章立制,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要求,制订完善了《山河小学图书采编制度》、《山河小学图书检索主菜单一览表》、《山河小学图书借阅流程》、《山河小学图书借阅须知》、《山河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职责》、《山河小学阅览室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在显著位置悬挂。建立了阅览室工作日志;在图书馆、阅览室布置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书法作品,给读者营造浓厚的读书文化氛围。

——超前谋划,建设数字化校园网。

2012年学校在正宁县率先建成现代化数字校园网,千兆到楼宇,百兆到室内,为教师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截止2014年年底为每个班级安装了班班通设备,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及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4 ——创新理念,构建班级书屋。 2012年后季,我校为每个班级建成拥有至少1000册图书的班级书屋并投入使用。不仅实现了校园图书共享,也实现了家庭图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班级师生可以通过班级书屋,将学校,家庭,个人的图书资源在班内互通有无,相互传阅,达到了图书资源的最优化。

——人气旺盛,图书室作用发挥好。我校规模大、班级多、学生人数多,根据实际情况,教职工实行一人一卡借阅证管理制度,学生实行班级图书管理员制度,每班推选五名同学担任班级 5 图书管理员(每班办理五卡),负责班级借、还书工作,每次借阅数量不超班级人数,在班内进行“图书漂流”,减小工作量,增强流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学校图书室借阅流量( )册,班级图书室收藏借阅流量( )册。无论是学校图书室还是班级书屋都已成为全校师生业余时间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图书馆的环境和服务质量。

三、我校图书室工作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领导重视。“一所好的学校未必有一所好的图书室,一所拥有一流图书室的学校必定是一所名校。”作为一所以书香校园特色而闻名的学校,我校历届领导都能够从实施素质教育、扩充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高度去认识学校图书室建设的重要性,把图书室建设和师资、实验室建设并列为学校建设的三大支柱,重视图书室建设、设施添置、资金保障、人员配备、管理考核等问题,使图书室充分发挥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强化建设。我校图书室与县新华书店建立了经常性的良好的业务往来关系,每学年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及师生意见建议有计划采购增添新书;图书管理人员积极主动 6 走出去,经常到市县其他兄弟学校请教,并参观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

2012年10月学校决定建设图书室计算机借阅管理系统,组建了以20名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工作团队,邀请其他兄弟学校及新华书店图书管理专业人员进行多次培训、现场指导,利用周

六、周日、寒暑假及每天空余时间对室藏2万余册纸质图书进行了整理(剔旧万余册八十年代的练习集、练习册),经过分类、盖章、照相、简介、编目、制作条码、打印裁剪、电脑录入、贴条形码等十多项流程,对( )余册图书进行编录进入电子管理系统。工作浩大、繁杂,历时近一学期,于2013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

——活动丰富。在教职工中开展“读书沙龙”及“世界咖啡”等读书教研活动,寒暑假向教师购买发 7 放中外著名教育家经典著作及课改资料,如《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教师健康人格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学习,反思感悟,撰写读书心得、学术论文,使读书活动做到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写结合,读用结合。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师读书工程”活动,每年结集读书心得、教育论文两本300多篇,并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读书竞赛活动,先后有30多名老师获得全市全县读书演讲比赛一二三等奖。制定读书活动要求及考核方案,并在学生中开展“好书伴我行”读书演讲及竞赛活动,并根据全市读书活动要求及目标,在学生中长期开展“晨诵经典”活动,每学期开学初确定每级学生必背的 8 经典内容,每天清晨,孩子们都手持《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读本,沐浴着阳光,大声朗诵,与黎明共舞,使校园处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每天中午为“午读美文”时间,学生根据规定的午读书目,手捧书香,坐在安静优雅的环境中品读着美文,接受着精神文化的洗礼,使他们越来越聪颖,健美,智慧,阳光,并使学生的思想感知与时代的步伐紧紧相随; 每周五下午有40分钟的师生共读时间,也就是“周五读书沙龙”,老师和同学将自己一周来的读书心得、体会、见解进行分享,交流,在师生的交流中,孩子们的读书感悟更加深刻,读书品位也相继提高,师生共读更让老师和学生的心在书香中心贴得更近,打开了学生心灵教育的大门;为坚持“立德树人,奠基幸福”的办学思想,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营造书香校园,传承中华经典,我校还推出了“阳光大课间 快乐诵经典”活动,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以舞蹈、体操、韵律、 9 武术等形式表现出来,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经典的兴趣,也增加了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可谓是寓教于乐,多措并举。

——机制科学。对于学生的读书活动,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激励,每月都会进行评比奖励

“博学优雅月度小明星”,到目前有近500多名学生获得此称号,为孩子送去了真挚的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搭建了家校共读的桥梁;并在每个班级悬挂了“七色柱”学生读书评价表,张贴学生喜欢的图案,记录学生的读书成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兴趣;将学生所读的书目以“日积月累”读书卡的形式记录,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在看到自己读书成长的脚印,增强学生的读书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每期还进行经典古诗文展演,翩然的舞姿,动听的吟诵,更将我校的读书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总之,通过形形色色的读书活动,我校学生变得文雅上进,彬彬有礼。见到客人能主动问好,遇到垃圾能及时捡拾,校园里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文明,是读书陶冶了孩子性情,是经典增添了校园活力。

——优质服务。建立了各班图书管理员网络。图书管理员是班级学生与学校图书室交流的桥梁,是班级图书借还管理者。学校图书室定期召开图书管理员会议,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作为图书购书的重要意见和改进服务的主要方向。图书管理员还 10 适时参加一些图书整理、归位上架、卫生打扫、修复实践等工作,在促进图书室工作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观念。目前,学校阅览室每周星期五下午四点——五点对学生开放,让学生心情徜徉于书海。

四、我们的体会和思考

——办好学校图书馆的关键是要有一位远见卓识的校长。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对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决定了学校图书馆在学校素质教育中乃至于长远发展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图书馆人在校长以及教师心目中的地位。

——搞好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有一位相对稳定的有较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的管理员。

——在信息化、数字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小学图书馆要进一步做好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互补,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日益浮躁和功利的现代社会,在享受数字阅读的快感、便捷的同时,在传统阅读追寻读书的淡然和恬静。

——学校学图书馆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推进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素质教育的大舞台。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校图书室成为学校工作的亮点之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我们期待着,若干年以后,当山河小学的学子学成之日回到母校,故地重游走进他那熟悉的图书馆、校园、操场的时候,能够抚今追昔,感怀那曾经给 11 予他精神的岁月,那么,我们在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到欣慰的同时,还有什么遗憾的呢?

尽管我校在校园图书馆的建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许多工作正等着我们,如:楼道读书吧的开办、读书沙龙交流的深化,班级读书屋的扩建,读书活动检测考核等这几项工作,是我们目前正在努力的重点。

正宁县山河小学

2015.3.6 12

第2篇:最美书屋发言稿2

与经典同行

做终身读者

——“最美书屋”发言材料

天长市金集初级中学 苏明珍

天长市金集镇,古有清代学者工部尚书王引之、吏部尚书王永吉,康熙年间邵武将军杨捷,这是历史给金集这块土地特殊的恩赐;如今金集有山水井亭、幸福益民、乡韵头墩的美丽新乡村,这是改革给金集带来的风采,也是今天金集教育的沃土。

天长市金集初中是1968年创建的一所农村初中。曾获得“天长市首届文明校园”、“天长市花园学校”、“滁州市德育示范学校”、“滁州市书香校园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我们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乡村校园书香气氛浓郁,书香活动纷呈,今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授予“最美书屋”的荣誉称号。金集初中图书室面积150多平米,现有纸质图书23926册,采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智能化管理。图书室有专职管理员教师1人,负责图书的编目、登记、借阅等日常管理工作。校内另设有50多平米阅览室,70多平米的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总量54000册,数字图书13500种。图书室图书设备齐全,图书品种多样化,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能够满足全校师生阅读需求。图书室每周都对师生开放,保证师生能及时借到需要的书籍。省市县各级领导也非常关注农村学校图书室的建设,2016年安徽省“福彩爱心”为金集初中捐赠大量图书。

2007年以来,金集初中开始确立“欧式风格,书香特色”的教育理念,寓建筑以教育氛围,化景观为无声语言。30000多平米的校园内,最突出的白墙红瓦的欧式教学楼风姿亮丽,分布主干道两侧的教辅楼、实验楼等与教学楼遥相呼应,绿草如茵的塑胶操场和一块块书香特色的园地相映成趣,更增添了校园文化的底蕴。错落有致的思齐山、古典脱俗的悦读亭、芬芳厚重的书香苑、庄重深沉的名人角、悠长独特的读书廊娴静典雅、分布和谐,一山一水一亭一苑一角一廊孕育着丰富的人文气息。走进教室、办公室、学生寝室、食堂,墙壁

也多装饰读书名言或读书名家画像。教室的走廊、每一座楼的山形墙壁也赋予浓厚的文化气息,“礼”“孝”“仁”“德”等凝聚儒家文化,熏陶、浸润着每一位同学。近瞻远望,园景深深,草木葳蕤,夜静书香,有“闲倚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之意境。这是一个读书的场所,育人的摇篮。

现代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2007年,孕育并形成金集初中特色创建新目标——建设“书香校园”,经过多年的耕耘,金集初中在校园环境布置上注重突出书香特色,赋予每一块园地,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以文化氛围,在广大师生引导、宣传、推广下,培养每一个师生和家长的读书习惯。校园内洋溢着氤氲的书香气氛,家庭中充溢着浓厚的读书情趣。2013年金集初中被滁州市授予“书香校园”特色学校。

“与经典同行,做终身读者”是金集初中“书香校园”的创建宗旨。阅读经典,更是金集初中最富价值最有意义的追求。经典是什么?林语堂说,读经典,可以“开茅塞,除陋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金集初中倡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读经典作品写读书笔记,每学期开展读书征文评比。到2018年,金集初中“与经典同行”读书征文活动持续开展了20多次,收集征文1万余篇,评选优秀征文近千篇,结集编印《与经典同行》读书文集9册。2012年开始,金集初中统一印制学生专用读书笔记,每学期每人一册,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每学期都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并展示。从金集初中毕业的学生,都收获着属于自己的读书成果:读了近400万字的经典作品,拥有6本图文并茂的读书笔记本,提高了写作水平。彭慧、张家照、徐淼等同学就是这几年我校涌现出的优秀读者,他们的作品被《初中生必读》《滁州日报》等省市刊物录用,我校毕业的鲍生娟同学的《门外与窗前》在2016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2013年,学校语文教研组申请了滁州市综合课题《营造书香校园,促进特色学校创建的研究》,课题组成员走出去聆听名师畅谈阅读,观摩名校书香建设特色,每一个成员通过阅读相关的作品撰写心得,开

展大量的问卷调查总结经验,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宣传等形式,经过三年的研究探索顺利结题,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金集初中书香校园特色。

近些年金集初中又对各个教室进行读书环境改造,每个班两面墙壁配置了四块白磁板读书园地让学生自由驰骋,添置一个书橱和200多本图书,丰富了班级图书角,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有书可读,班级书香氛围更加浓郁。我校还统一开设每天中午13:00--13:30自由读书课,每周开设一节的阅读指导课,久而久之,学生想读书,会读书,阅读让乡村的孩子脱离了俗气,气质变高雅了,言行更文明了。金集初中还倡议每个学生争当“书香少年”,各个班级争创“书香班级”,8年来有近200个学生、50个班级分别被授予“书香少年”和“书香班级”。大课间5分钟经典齐诵响彻云霄,已成为金集初中独特的风景线。《弟子规》《少年中国说》《论语》《孟子》等经典作品都是金集初中一届届学生吟诵熟读过的。特别是“共享阅读”家长班的成立,“书香家庭”的评选,让阅读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深入千家万户。分管领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每学期进行一次“书香家庭”走访、评比,并给家长提出“六个一”的计划和要求,利用家长会鼓励宣传“小手拉大手”,家长们都能热情主动地参与此项活动。我们欣慰的是家庭读书氛围变浓了,家长生活习惯改变了,地方文化环境也改善了,我校张云成家庭2014年就荣获安徽省“书香之家”的称号。今年金集镇正在打造“古典文化”新型小镇,实现了学校教育对社会教育的辐射。阅读是一个人最美的姿势,阅读是每个人最美的精神追求。人的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阅读能改变生命的宽度,能增加生命的厚度,“可以让你获得几个一辈子”(池莉语)。

图书馆收藏的不仅仅是书本,更多的是文化,不仅有物质的文化,更多的是精神的文化,不仅有看得见的文化,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文化。一个边远的乡村初中,经过多年的努力,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探索书香校园文化的发展和提升,正使校园人人凸显出一份儒雅,处处飘逸着缕缕书香。“书香”已经成为金集初中的标志与品牌,它彰显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与和谐发展。穿越时代的风尘,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更便捷的书屋都

在规划之中。当然,我们还有一个更高的追求,在中国人都低头忙手机刷屏的时候,让“书香校园”之火,燎“书香社会”之原,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愿景——处处有可读之书,时时有读书之人。

上一篇:入户走访解民情记录表下一篇:大学之道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