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后

2022-05-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汶川大地震后

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5·12汶川大地震;心理援助;心理援助体系;应激障碍;心理干预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对地震中的受灾者进行心理援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灾后心理援助过程中出现了专业心理援助人员严重匮乏、心理援助工作呈无序状态、对心理援助对象的认定有局限、对灾区群众的心理援助缺乏系统和长期的规划、媒体宣传带来心理伤害、心理援助带有盲目性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灾后心理援助的制度支撑和统一领导,建立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机制,进一步培育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发展心理援助的民间力量,把心理重建与思想重建和文化重建结合起来,对受灾者及其他人群进行多种形式和科学有序的心理援助。

5·12汶川大地震在震区制造了两场空前的大灾难:一场看得见,在地表——断壁残垣、人员伤亡;一场看不见,在人的心灵——惊恐、失去亲友的悲痛。创伤心理学认为,灾难一般都会使个体因心理失衡而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如果这种心理危机得不到及时的疏导、矫正,持续时间过长,轻者将导致身心功能的失调或部分丧失,不能正常地学习、生活与工作;重者则可能导致精神疾病,产生一种严重的心理反应——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会使人极度脆弱,脑海里不断重现灾难发生时的可怕情景,听到突然的声音会惊吓得跳起来,对个人前途悲观失望……正如心理学家肖水澜教授所说:“灾难会在人身上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折磨人一生,改变个人的性格,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如自杀和暴力。”因此,巨大灾难后不仅要对受灾人民进行物质的救援和躯体的治疗,对其心理的援助尤为重要。灾后心理援助不仅能给灾民以精神上的支持与抚慰,而且能缩短其灾后心理创伤的恢复期,使他们充满信心地面对今后的人生。

但是,由于我国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心理危机干预制度不健全,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欠缺等诸多原因,使得我们在这场灾难后的心理援助工作出现了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干扰了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的还引起一些人为的二次伤害。深入探讨这次心理援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有利于我们后续心理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促进我国心理援助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地震后一个多月的心理援助工作中,全国广大心理工作者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团结奋斗,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是,由于这次灾难发生突然,涉及地区广、人口多,心理援助事起仓促,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做保障,在救援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专业心理援助人员严重匮乏

创伤治疗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援助人员仅仅学过心理学,或者只是接受过心理咨询训练是不够的。现在大家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心理专家等于心理治疗专家,心理治疗专家也等于心理创伤治疗专家。其实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心理专家包括各种基础心理学的专家和应用领域的心理专家;而心理创伤治疗属于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范畴。即使是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家,也需要接受必要的心理创伤学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才可以进入灾区进行科学的心理援助工作。就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真正能够进行心理创伤治疗的专业人员极其有限,真正能够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临床心理工作者也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震后的需要,心理援助队伍的发展严重滞后。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动用了1000个心理干预专家团;而汶川地震后到灾区的心理援助队不到100个,其中成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必然使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处于尴尬境地——巨大的需求和供给的不足。

同时,这项工作对心理援助人员专业、道德、心理、身体等各方面的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需要有临床实践经验。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对被干预者和干预者自身都可能有不良影响。著名危机干预心理学家Everly等认为危机干预存在着危险,不成熟的干预不仅浪费宝贵的资源,还会干扰某些受害者创伤的自然恢复过程,甚至会者造成二次创伤。有事实表明,在灾区的心理救援中就出现了心理救助者因不专业的做法而导致当事者心灵再次受伤的情况。如对儿童使用“崩溃疗法”,心理援助志愿者的T恤衫上写着红色的“5·12心理救援”字样(对受灾的人来说,那几个数字是他们最痛苦的记忆,这样强烈的负面刺激,怎么可能有利于他们创伤心理的康复?),等等。

另外,一些心理援助者对受灾者的身心反应存在着认知上的错误。经历了大灾之后,受灾群众很恐惧,情绪波动极大,过度悲伤;有些人晚上做噩梦,睡不着,看到有顶的建筑就害怕,等等。一些心理援助者觉得这些都是心理问题,需要立刻治疗。实际上,以上这些都是人对非正常事件(大地震)的正常反应。人的心理创伤和生理创伤一样,都有一定的伤后自愈能力,大约70%的人几个月后就能慢慢地恢复正常,这些人完全不需要心理干预。一些不具有专业素养的心理援助者出于好心急着去进行心理干预,不仅不能帮助他们,反而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挫败感。

(二)心理援助工作无序

地震发生后,不少心理援助者相继进入灾区或灾民安置点进行心理援助,应该说这次灾后心理救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但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救助体系,没有统一的领导和协调,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和相关的救助规范,混乱也随之而来,出现“各有各的道,各吹各的号”,从而导致心理援助工作的无序。比如,走到哪里你都可以看到各种心理援助组织,有政府的、民间的、本地的、外地的,有太多的人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救助。这就引发了许多的问题,比如有些心理援助者不能坚持,来一两天就离开了,致使心理援助工作不能持续,一个对象接受多个心理援助者反复的辅导等。这样杂乱无章的心理救助不仅不能解决受助者的问题,反而给他们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同时,心理专家、心理援助志愿者、心理救援队之间都没有沟通,更谈不上资源整合,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受灾群众的心理造成干扰和伤害。所以,在灾后进行心理援助时,我们既需要热情,也需要理性思考和有效管理。5月26日,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的方案》。其中明确指出:灾区省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心理援助队伍的组织协调,统一管理,加强对进入灾区从事心理援助的组织和人员从业资质的核准,杜绝对同一学生进行多次采访、心理咨询等活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心理救援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三)对心理援助对象的认定有局限

很多人认为,只有灾区的灾民才是受伤者。很多人都要求去“一线”,也就是去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然而,需要帮助的地方不仅仅是受灾最严重的

地方,没有人员伤亡而只是房毁屋塌的地方也需要帮助,心理援助也是一样。同时,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灾区的各种悲惨景象与苦难场景,尤其是各种血腥的画面与镜头,都完整彻底地呈现在全社会的观众面前。在长时间大量接触这种画面之后,往往也会让观众体验到焦虑、痛苦、无助等各种负面情绪,对于某些本身就存在着心理障碍的人群来说,更是会造成强烈的刺激,并引发深层次危机事件的发生。这种事件其实已屡见不鲜,例如有一位在美国因撰写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籍而出名的华裔女作家,因为接触了太多的负面资料,最后竟然也自杀身亡。所以,除了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外,对其他进入灾区的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参与救援的军人、医疗人员、记者、志愿者中,也会有人产生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比如替代性创伤和无能为力的内疚感,等等。另外,间接接触灾难场景的全社会的民众,也都需要得到心理支持与安慰。

(四)对灾区群众心理援助缺乏系统、长期的规划

大灾后人们心理创伤的恢复是需要时间的,因此灾后的心理援助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灾后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更重要的是后续的干预工作,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因为在灾难的不同发展时期,人们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既需要急救,也需要长时间的疗伤,所以在干预初期就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政府与心理学界应统一步调,迅速作出反应,制定出长期的比较完整的心理干预计划。因为灾后的心理救援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智的分析和持续有效的耐心工作。然而,此次的心理救援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不少心理救援队伍是为应急而自发组织的,他们对自己所做的心理援助工作只有短期考虑,缺乏长期的计划和整体规划。

(五)媒体宣传带来心理伤害

高度的信息化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但有的媒体只顾尽快地获取灾区的第一手资料,忽略了受灾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承受力,使得一些不当的信息传播给受灾者,对其造成了二次心理伤害。比如,被埋在废墟下获救的幸存者,多次被迫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讲述自己的不幸与坚强;有些记者一次次强迫幸存者去回忆自己的恐怖经历;有的被作为典范人物被媒体宣传。不可否认,这些没有“底线”的“爱心”与称颂,构成了对这些幸存者的“二次伤害”。因为这些采访对象一般被作为英雄、坚强者宣传,他们在镜头面前必须表现出勇敢的一面,而把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压在心底。心理学认为,人在受伤后的情绪宣泄十分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内心的焦虑、压力与痛苦。这些情绪如果不经过疏导与处理,被迫压抑,持续时间过长,便有可能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而不少新闻人物却被剥夺了这样的情绪宣泄机会,这实际上不利于他们心灵创伤的康复。

(六)心理援助带有盲目性

这一次大灾难,使人们的助人热情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现。心理专家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帮助灾民时每个人也在帮助自己。比如,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在内心获得某种安宁与幸福感。这一点本无可厚非。然而必须警惕的是,当人们沉浸在一种利他主义的激情中时,有意无意间也往往会越俎代庖。比如很多人在助人的时候没有过多考虑受助群体的真实需求,而是带着自己对他人需要的猜想前往灾区。在灾难发生初期,灾民更需要的是生命的安全、生活的保障,一时还难以顾及自己受伤的心灵。而不少心理援助者进入灾区后急于给灾民作危机干预或心理创伤辅导,其结果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灾区人民当下迫切的需要,当然就会遭到拒绝或不被理解。

二、灾区重建阶段心理援助对策

针对这次灾后心理援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以期对后续心理援助工作以及心理援助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一)加强灾后心理援助制度支撑和统一领导

只有强有力的规章制度,才能够保障心理援助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们建议由中央宣传、文化、教育和卫生部门牵头,在抗震救灾指挥部下建立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领导机构,省、市、县和各个单位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机构,由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负责灾区心理援助工作,把心理救援作为灾后重建的一部分,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指出:“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受灾群众和企业开展生产自救,积极恢复生产,并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工作。”可见国家已经把心理援助工作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中。我们就是要在严格的制度规范下,用专业的方法把具体工作进一步落实下去。

(二)建立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机制,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干预

灾后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建议制定一个长远而有效的灾后心理援助机制或体系。“政府可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来培育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参与到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中去;鼓励民间成立更多的心理辅导专业组织,以弥补国家心理援助力量的种种不足。”这样,一旦灾难降临,我们就可以避免忙乱。还应建立比较完整的心理创伤评估诊断标准和干预方案,开通以专业人员为主,心理志愿者、社区心理辅导者为辅的心理援助网络,以定点、对口援助方式进行心理援助,以保证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持续性、有效性和可评估性。

(三)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

1.进行科普宣传

除了进入灾区进行心理援助之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学知识科普宣传对广大群众进行心理支持与引导同样重要。由于民众对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知之甚少,尤其是在川西欠发达地区,民众对其了解和重视程度显然不够。有专家在进行心理援助时,曾被问及:“你们是来做思想工作的?”这就需要在相关主管部门和媒体的帮助支持下,以宣讲心理学科普知识、开展心理援助活动和发科普传单等方式向广大民众传播心理危机干预和灾后自我心理调适知识。

2.开展培训工作

应组织创伤心理学专家在灾区对当地心理专业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通过广泛举办讲座,对广大志愿者和义工进行大规模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并大力发展当地心理援助的民间力量。这样不仅有利于弥补心理援助专业人员的不足,也有利于心理援助工作快速、全面展开。

3.开通心理救助热线和网络救助平台

由于专业心理援助队伍的匮乏,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受灾者进行面对面的心理辅导与干预,心理救助热线和网络救助平台的参与就显得非常重要。教育部副部长陈小雅就提出要建立热线电话和网络系统,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安抚。应组织各地的心理专家在网络平台上(www.xinlil20.org.cn,bar.h863.com)进行全天在线公益轮值,以声音、视频、文字三种形式对广大民众进行灾后心理安抚。

4.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不仅可以推动心理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能让受助者感受到心理的温暖和改变现状的力量,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恢复的重要促进因素。许多研究都证明,创伤事件发生后受到良好社会支持的受害者都有较佳的预后。因此对受灾者来说,从家庭亲友的关心与帮助、心理工作者的早期介入、社会各界的热心援助到政府全面推动灾后重建工作,都能成为有力的社会支持。全面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积极作用,会更有利于受助者治疗心理创伤,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此外,还可让受助者建立“互助组”,增加对彼此的关注,建立团队中成员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改变无助感和被动状态,增强自信心。

5.在灾区建立心理援助站

此次地震受灾规模大,组织心理救助队深入到每一个灾区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在地震区孤儿或者老人聚集的重点区域内建立心理援助站,并告诉大家,如果感觉有心理问题,可以随时到援助站求助。

(四)把心理重建与思想重建、文化重建结合起来

大地震带来了大灾难,大灾难激起了大抗争。无论是在生死关头舍身救人的英雄人物,还是在废墟中顽强站起的共产党人;无论是亲临一线、情系群众的中央领导,还是星夜驰援、冲锋在前、连续作战的人民军队;无论是奉献爱心、勇担责任的志愿者,还是感同身受、献血捐款的广大群众:13亿中国人在世界人民面前显示出了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质、善良纯洁的人道主义禀性。这成为我们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强大精神武器。2008年6月13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振作奋斗意志抚平精神创伤》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心理安抚结合起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心理干预,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地震灾害带来的忧郁感、孤独感和恐惧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所以,灾后心理援助还需结合思想教育、人文关怀,以激发受灾民众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这对其心理的康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心理援助要科学有序

任何工作只有做到科学有序,才能顺利、持续发展。我国的灾后心理救援系统还很不健全,更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运用和完善。心理援助工作要做到科学有序,就要求我们一是要遵守严格的职业规范,科学、冷静、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心理援助工作,杜绝鲁莽的心理援助行为。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一定要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遵循科学规律,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要积极参加有关灾难心理援助的相关培训或继续教育,做到在职业伦理和科学知识指引下有准备地做好援助工作,不盲目,有头脑,不逞一时之勇。当今,不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比较普遍,在救助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心理创伤。因此,在灾区工作的心理援助专业人员一定要在接受必要的培训后才能展开工作,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三是在进行心理援助时要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相互援助,科学地避免和减少替代性创伤。要做好长期援助的准备,并做好救灾人员(如军人、医疗人员、记者、志愿者等)的心理训练与干预。四是心理援助工作者必须身心健康,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心理恢复能力。因为在灾后的心理救援过程中,救援者接受的负面影响太大,如果没有较强的心理恢复能力,救援者自己也会受到间接的心理伤害,即“替代性创伤”,会给心理援助工作以及灾区增加负担。

责任编辑 刘永淑

作者:陈 华 杨兴鹏

第2篇:汶川大地震致残人员康复研究

[摘要]现代康复突破了传统的医疗康复,涵盖至社区康复、职业康复和心理康复等诸多领域。近年来现代康复理念逐渐在全世界流行,而在我国却起步很晚,汶川地震发生地的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更是一片空白。汶川大地震共造成7000余人残疾,在医疗紧急救治期之后,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康复工作,以便将地震对人体的伤害降至最低程度。课题组广泛而深入地调研灾区残疾人相关地区和部门,结合国家及四川省康复工作的现状与未来规划,对灾区残疾人的社会工作提出了全面而详尽的建议。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残疾人;现代康复

[

[文献标识码]A

[

现代康复源于一战结束,发展于二战之后,快速进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成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现代康复的含义除了传统的医疗康复外,还包括患者的心理康复、职业康复、社区康复等。现代康复更加关注残疾人的社会康复。

四川省本来就是残疾人大省,全省原有残疾人603万人。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2009年5月7日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汶川大地震四川新增7000余残疾人。这些伤残者在经过细心、全面的康复治疗以后多半都能重返劳动力市场。地震中的伤残者属于幸存者中最为不幸的弱势群体,康复后对其进行伤残评级,并据此给予他们适当的补偿,解决其基本的生活保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顺应国际康复科学发展的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该重大现实课题产生了以下初步研究成果:

(1)Don Lee在美国的主流媒体上撰文Disabled earth-quake victims face tough road in China,对地震灾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残疾人康复持极为悲观的态度。

(2)在医疗康复方面,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江苏医科大学康复科主任励建安教授,阐述了地震伤(骨折、截肢、脑外伤、脊髓损伤、挤压综合症、创伤后应激障碍)面临的挑战和处理方法;中山大学康复医学系卓大宏教授认为,应按照灵活性、可靠性、可及性的要求,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建设起现代化的康复机构及社区康复体系,为伤残人士的全面康复提供可持续的、有效的服务;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骨伤研究所荣风芹总结了骨伤病员通过康复护理达到功能恢复的15例报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针灸中心姜花等人通过24例临床疗效观察,证明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汶川地震伤员周围神经损伤所取得的效果。

(3)心理康复方面,苏州大学教师张凌晨根据湖南娄底市残疾人志愿者自发赶赴地震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报道,总结分析了残疾人心理互助的援助模式;湖北大学李可可等人探讨体育活动在心理康复中的作用与原理,并论述了运用交际类、对抗类、养心类不同的体育活动方式调整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北京博爱医院心理科刘松怀等人则摸索出心理放松疗法在地震伤残中的运用;曲阜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李春迪等人探析了灾后伤残儿童心理危机及干预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梁雪梅等人探讨汶川大地震伤残住院儿童的个别心理危机干预方法。

(4)职业康复领域,北京博爱医院社会职业康复科朱平等人分析了社会康复工作服务对象和三个阶段(恢复、预防、发展)中的服务功能,提出灾后伤残者职业康复的初步设想。

归纳起来,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极其粗略,许多问题仍处于空白:仅有的成果多是临床医疗康复的方法和经验之谈;心理康复研究混杂,职业康复、教育康复尤其是社区康复无人问津;残疾人社会康复和融入研究任重道远;残疾人康复与保障的组织管理与运作系统研究无人触及。残疾人康复与保障工作浩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当前亟需深入灾区残疾人及其相关部门,结合当地经济社会与人文宗教,做好基于深入调研和评估的实证研究。本文则旨在基于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汶川大地震致残人员的康复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提出康复工作的原则和措施。

二、残疾人康复:社会发展的呼唤与必然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从三方面界定“残疾人”:(1)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缺点或限制,通常以“损害”(Impairment)来表示;(2)这些损害必定会导致身体功能丧失或减少,以“失能”(Disability)来表示;(3)这些失能者倘若遭受到社会的歧视或环境的限制,就会形成障碍,使其无法发展潜能或独立生活,称为“残障”(Handicap)。而依据身体功能障碍的不同,将残疾人分为智障、肢障、听障或平衡机能障碍、视障、语言障碍、其他各类残障者共六类。在每一类功能障碍中又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康复的狭义内涵,是指残疾者的功能和能力的改善或恢复。其外延包括肢残康复、体残康复、视残康复、智残康复,以及听力和语言残疾者的听觉和语言康复等。康复的广义内涵是指通过充分发挥残疾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使他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经济上,尽可能地获得最大限度的改善或恢复,即协调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和其他一切的措施,通过治疗和补偿、训练教育和提供最小限制环境等方面的帮助,以减轻致残因素对残疾者所造成的自身和社会的不良后果,使其最大限度地改善其功能状态,克服残疾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与工作能力,尽可能充分地、平等地参与社会。根据这一内涵,康复的外延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即全面康复。康复不仅要克服残疾者自身障碍,还包括克服社会给他们造成的障碍,残疾康复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上述各康复领域工作的协同努力。

从1993年起联合国开始实施《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2006年12月,联合国第六十一届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公约旨在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尊重残疾人的固有尊严。2005年5月,第五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残疾,包括预防、管理和康复》的决议。决议要求各会员国加强执行联合国关于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促进残疾人在社会中享有完整的权利和尊严,促进和加强社区康复规划,在卫生政策和规划中纳入有关残疾的内容。同年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卫生署损伤与暴力预防部残疾与康复组制定了世界卫生组织2006—2011年行动计划,规划了5年内世界卫生组织残疾与康复主要发展目标和相关的活动产出。计划规定康复的主要任务包括:提高有关残疾发生范围和残疾造成结果的认识;促进有关残疾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或发布,支持、促进和加强为残疾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卫生和康复服务;

推进社区康复;促进辅助技术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支持有关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和监测,用以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均等的机会;加强对卫生和康复服务政策制定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能力建设;鼓励不同行业和网络之间的协作。

2006年4月1日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末全国人口数,推算出本次调查时点的我国总人口数为130948万人,据此得到2006年4月1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各类残疾人人数及其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比较,由于人口增长与结构变动、社会与环境变化、残疾标准修订等因素,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残疾人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变动。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提出,康复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通过实施重点工程,使83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主要措施包括: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健全聋儿康复网络;完善精神病防治工作机制;发挥社区和家庭的作用,以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社区服务机构、工疗养护机构为依托,开展智力残疾康复综合服务;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室建设,推动基层卫生机构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完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和省、市(地)级康复中心的功能与条件等。

汶川大地震新增残疾人康复区别于一般残疾人康复的特点在于,残疾人数突然剧增,康复任务繁重而艰巨;伤残种类集中,以骨折、截瘫、挤压伤、脑外伤、神经损伤等肢体残疾为主,一部分人伴有精神残疾;残疾者中很大部分为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康复的后续治疗、假肢安装和更换须适应其成长过程;地震灾区的重建应将残疾人的康复纳入其中。

汶川大地震新增残疾人的康复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地震中的许多受灾地区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藏族和羌族分布其问。残疾人又是灾民中最为困难的群体,因此残疾人问题的妥善处理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内局势的稳定;现代康复技术充分挖掘残疾人的潜力,残疾人的康复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同时他们亦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

三、汶川大地震中伤残者康复工作评述

在海内外震惊的大地震发生后,伤残者的康复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人类抗击灾难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一)康复工作的巨大成绩

地震发生突然,情况危急而复杂。经过各方的协同努力,伤残者的康复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地震周年之际,需要进行后续医疗康复的已有6318人完成医疗康复,尚有1109人仍在康复中。为伤残人员提供轮椅等辅助器具1万余件,为435人安装了假肢。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筹集专门康复后续治疗专项资金,通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报销,对需个人负担部分实行救助等措施,保证所有伤残人员都能完成医疗康复。汶川大地震康复工作的成绩无疑为人类抗击地震灾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早介入、早治疗对康复效果至关重要。

2008年5月27日,卫生部和中国残联共同出台了《四川汶川地震伤员康复工作方案》,提出了康复工作的目标、对象、原则和要求。同年5月28日,卫生部和中国残联又制定了《地震伤员康复指导规范》,对地震中伤员的康复下达了指导性意见。5月31日,卫生部和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四川汶川地震转送伤员医疗救治和康复工作的通知》。6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地震残疾伤员康复工作的通知》(川府办发电[2008]82号),要求建立以省级为龙头、市(州)为依托、县级为重点、社区(乡镇)残疾人康复站为基础的四级残疾康复网络体系。地震残疾伤员康复工作由政府牵头,各级残疾人康复办公室具体负责。6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医疗卫生防疫工作的意见》,对地震伤员医疗保障原则作出规定。四川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地震灾区精神疾病患者收治工作的通知》,加强灾后精神疾病收治和心理卫生工作。7月,在四川全省建立9个地震伤员康复中心。这些及时的政策措施为全面开展医疗康复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确定了地震伤员医疗康复全覆盖和医疗康复技术全覆盖目标。

建立省、市(州)、县、社区(乡镇)四级医疗康复网络,实行地震伤员相对集中收治。对需要康复的地震伤员造册建档,实施医疗康复全覆盖。发挥国内外康复专家作用,实施医疗康复技术全覆盖。加强灾后精神疾病收治和心理卫生服务工作。通过专家指导、办班培训和送出学习等方式,全面开展四川省医疗康复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以解决本省康复人才短缺问题。

3.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地震伤员康复服务和假肢安装等工作。

明确民政、残联和省、市(州)康复机构的职责,保证省外转回地震康复伤员按照轻重和区域实行分类收治。卫生与民政部门配合,互通地震伤员信息,筛查需要医疗康复的地震伤员。积极配合四川省残联、假肢厂做好假肢安装和辅助器具提供工作。

4.落实资金,购置设备。

为解决医疗康复设备严重不足的问题,由四川省民政、残联、慈善总会、红十字会、财政厅共同筹集康复设备购置经费,由四川省政府采购中心采取竞争性谈判紧急采购方式采购。

5.NGO组织在残疾人康复工作中初露端倪。

香港福幼基金会在江油出资招募康复人才,对寻找回来的地震伤员进行康复治疗。香港复康会派出专门的康复人才到绵竹市,对康复工作进行指导。中国红十字会出资200万元,引进鹤童养老院进行管理,在绵竹市剑南镇建立红十字鹤童绵竹市紫岩护理中心,专门收养孤残老人。香港红十字会出资5000万元,支持德阳市残联创建康复及假肢中心。香港彭年光明行动在绵竹实施免费2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这些境内外的NGO组织在地震伤员康复工作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见证了NGO组织积极参与我国救灾的新纪元。

6.较短时间内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省康复基础设施、无障碍设施建设,带动了全省残疾人福利事业的提升。

在地震伤员的康复过程中,少数原有非地震伤残人员借此机会得到康复治疗与训练。中国残联、解放军、香港特区政府在四川省分别援建的三个康复中心(四川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川港康复中心)都已

破土动工。在兄弟省市的援助下,6个重灾市(州)康复分中心的建设都业已落实。县级医疗机构康复设施亦大大增加。地震发生后不久灾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后建设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通知,要求建设和建筑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建设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规定进行无障碍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设计方案或施工图不予批准,不得核发《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严把工程验收关,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后期管理和监督。城市已建的市政无障碍设施未设置或设置不全的,应纳入年度计划进行整改。原来康复条件十分简陋、无障碍设施严重缺失的地震灾区在灾后两年左右得到极大的改善,加快了四川省残疾人“十一五”规划建设,必将惠及四川全省乃至整个我国西部残疾人福利事业。

7.探索重大灾难发生后残疾人的心理康复与职业康复之路。

地震发生后残疾人心理互助模式在成都灾区得到成功验证。成都市残联联合新加坡触爱社会服务机构组建了成都市残疾人危机心理干预志愿者服务队,在都江堰、彭州和崇州的极重灾区23个乡镇各临时聘用一名素质较高的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担任志愿者服务队员,深入到致残群众中,帮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尽力解决其困难。湖南娄底市20名残疾人志愿者自发赶赴成都地震灾区进行心理援助。他们用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向世人讲述了一个个身残志坚的真实故事,也为残疾人心理互助模式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样本。

在职业康复方面,成都市开展残疾人就业扶持及产业扶持、定向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的方式。产业扶持即政府出资扶持重灾区残疾人建立残疾人产业发展基地,采取公司加农户或专门协会、产业大户加农户,股份制入股两种模式,推动地震灾区残疾人产业基地的规模化发展,确保地震灾区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德阳市的经验是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力度,征缴基金金额大幅提高。绵阳市地震伤员康复中心则与香港职业治疗学院合作,开展作业康复,培训地震伤员及亲戚。

(二)康复工作的不足

由于现代康复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水平不高,加之地震灾区一般都较为落后,在大地震突袭之后,伤残者的康复工作暴露出一些无奈。医疗康复已步入后续期,其他康复的矛盾逐渐显露。

1.医疗康复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康复设备采购迟缓。

即使在四川省条件较好、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地震伤员康复中心,医疗人员中仅康复科医师和治疗师较固定,其他医师流动性较大且专科医师、治疗师匮乏。四川省卫生厅从下属单位组织起来从事康复工作的主要是中医针灸人才,并非真正的康复专业出身。基层单位(社区、农村康复站)康复人才更显奇缺。通过竞争性谈判紧急采购的医疗康复设备2008年11月底才到位,影响部分地震伤员康复中心医疗效果。此前各种辅具、矫形器具等仍不能及时满足,如截瘫等特殊类型的伤员出院后日常生活中仍需使用一些康复护理耗材,致使患者情绪躁动。

2.心理康复专业人才奇缺。

地震后残疾人心理创伤远高于其他人。由于失去亲人,灾后恢复重建中又面临一些新的具体困难,生活发生根本变化,残疾人走上绝路的现象时有发生。成都地震伤员康复中心就有一位女性脊髓损伤病员因家人重病,自杀未遂;另一位女性残疾伤员因与丈夫感情不和从12层楼跳下身亡。地震发生后,尽管有许多人参加到心理咨询与救助的行列,但其专业性往往不够。除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目前四川省的专业医疗机构尚且缺乏心理康复人才,市、县、社区康复机构更显急需。

3.职业康复重就业援助,轻功能训练和体系设计。

就业援助对轻度残疾人而言是有效的,而对重度残疾人和智残人士,则需专门的机构和设备进行功能训练,庇护工厂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都需适应残疾人不同类型和当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特点,并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没有深入而专业的研究和论证,灾区重建没有高瞻远瞩而严密的视角,都是无法办好的。

4.社区康复的困境。

社区康复是指以社区为基地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它是一种全新的康复方式和制度,与过去一向实行的医院康复完全不同。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了一份关于社区康复的意见书,对社区康复工作作了如下解释:“社区康复是属于社区发展范畴内的一项战略性计划,它的目的是促进所有残疾人得到康复,享受均等的机会,成为社会的平等一员。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自己和他们的家属、所在社区,经及相应的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劳动就业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等的共同努力。”

在省市县社区四级医疗康复网络中,康复伤员(轻度)数量最大而条件最差的是社区一级。灾区一般社区(农村)既无设备,又无专业人员。地震发生之初,基层仍需康复的伤员数量庞大,且较为分散。在医疗总费用按照每人2.8万元包干的情况下,不少到省外救治的伤病员并未得到完全康复就被送回省内,而初期伤员家乡所在地地震伤员康复中心仍未建立,这部分伤员有的仍需康复治疗。除医疗康复外,如何让残疾人融入社区生活更是各级政府、NGO组织、社会各界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5.康复相关主管部门的协调有待加强。

康复工作涉及残联、卫生、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财政等多个政府部门,部门间的协调至关重要。在地震伤员的康复工作中,部门间的协调总体上是不错的,这也是地震伤员康复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保证之一。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如康复中心归谁领导,由于卫生部门掌握医疗人才而缺乏资金,残联主管残疾人工作并筹集有资金但缺少专业人才,双方难免发生分歧。结果是有的地区康复中心归残联主管,有的则隶属卫生部门。前者的专业资质常被后者质疑。这种局面造成很大的浪费。

四、地震致残者康复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汶川大地震中因伤致残人士数量大,伤残特点明显,其康复工作时间紧张,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四川地震伤员的康复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残疾人康复工作须结合我国残疾人康复的“十一五”规划、四川省残疾人康复的现有条件和我国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规划。

(一)康复工作的基本原则

1.汶川大地震既是一场空前的灾难,给灾区人民尤其是残疾人带来巨大的痛苦,而对四川残疾人来说却又是一次机遇,使四川残疾人康复事业站到全新的起点,利用大地震在国内外影响广泛的契机,取得各方援助,引进世界先进的康复技术、人才、设备和理念等。

2.汶川大地震是一次突发事件,从宏观和长远的视角出发,应将其纳入四川尤其是全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安排中。残疾人康复和保障体系的构建,都应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和《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

例》的精神和部署,协调相关各方,使这次大地震中的伤残者得到最佳效果的全面康复,同时以此促进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3.现代康复科学涉及面广,从临床医疗康复、心理康复到职业康复和社区康复,从残疾人外部居住环境的无障碍设施到室内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与改造,从物质的无障碍到交流和信息的无障碍,从康复训练场地和福利机构的选址、康复器材的来源到医疗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培养等,均需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并将其融入灾区整个重建计划。

(二)康复工作的措施

1.建立并加强康复工作的体系建设。首先是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应整合相关资源,加强部门合作与交流。部门分割或造成政出多门,或导致效率低下。在现行政府的框架下,由主要领导统一牵头,卫生、残联、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财政、团委、妇联、教育、宣传、慈善会、红十字会等明确分工与密切配合。卫生、残联、民政三部门的合作尤为重要。同时应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加紧建设省市县乡(社区)四级康复网络体系、康复治疗数字化管理系统、应急康复技术培训体系、应急专家体系、护理管理体系等。

2.医疗康复总共持续时间为2—3年。当前仍应抓紧时间,将地震伤员的康复医疗放在首位,而不是把心思都放在几年后建成的康复中心。截至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时,仍有1109人处在康复中。如果现在不能及时进行康复医疗,这些人将真正进入残疾人的行列。

3.加快社区康复建设的力度和步伐。当前大量的地震伤员居住在社区,然而灾区一般社区既无康复设备,又元康复专业人员,急需紧急支援与建设。灾区重建时应在每个社区建立康复场地,场地的位置、面积和康复器材都应明确规定。社区康复医师应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培训力度,确保社区康复医师的专业水平。

4.通过多种途径壮大康复专业技术队伍。卫生部应继续有计划地、持续地组织全国康复领域的专家援助地震灾区;通过团委招募专业康复方面的志愿者到灾区服务;通过网络建立康复会诊制度,解决康复治疗中心的疑难问题;政府制定特殊制度,鼓励康复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各级康复中心工作;有计划地在各级医疗机构中选派人员学习康复治疗知识。

5.做好重残人员的后续治疗和安置工作,将其集中安置更为妥当。对于康复治疗后仍丧失劳动能力(包括全部丧失和大部分丧失)的伤残者应纳入社会救助的范围,给予其从基本生活到医疗、子女教育、住房、法律、就业、心理等全面的救助。对于残疾人中孤残人员特别是孤残老人、孤残儿童和智残中的精神病患者应给予特别的社会保护,制定专门的保障政策。重残人员一般都终身需要护理,分散安置成本高,并会拖累整个家庭。据初步估计,该类重残人士数量有限,仅有二三百人左右,集中安置和护理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也易于管理,同时可吸引更多的社会关爱与捐赠。经费来源可采取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相结合的形式。

6.灾区重建中除严格实施建设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外,还应吸收国内(如北京、上海)、国外2001年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的最新发展。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加强板房区附近(尤其是学校所在地)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以方便残疾人。

7.将残疾人纳入重点心理干预的特殊人群。除大地震中一部分人因脑外伤直接造成精神损伤外,地震中的恐怖和惊慌还导致不少人变成精神病人。应配合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协调残联、民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诸多部门,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康复和救助。汶川大地震中伤残者的心理康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针对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心理援助手法。现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太少,不能满足需要。根据唐山大地震中伤残者心理康复的经验,社会比较心理的运用会取得较好的心理治疗效果,同时一些地方(如成都市)也摸索出残疾人志愿者帮助残疾人即残疾人心理互助的成功模式,政府应对此加以支持和组织。

8.促进残疾人就业。在医疗康复后,随即需要对符合条件的伤员进行作业康复。针对智残人士和精神障碍者设立庇护工厂,针对肢残者和盲人、聋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总结全国残疾人就业的成功经验,灾后重建时应鼓励有爱心、适合残疾人就业特点的企业到地震灾区投资,在产业规划布局时将残疾人就业需求考虑其中。利用从市级一区级一社区各级残疾人职业训练网络的平台,开发适合残疾者特点、因地制宜的一些产品(如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蜀锦等)。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支持的力度,严格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并提高基金全国的统筹层次,以调剂给经济较落后地区,扶助其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

9.推动全国元障碍条例、康复条例和四川省精神卫生条例尽早出台。目前这三部法律文件都正处在制定之中,为适应汶川大地震后的新形势并借此重大契机,争取尽快颁布,使残疾人的权益得到更好更严格的保护。

(责任编辑:何频)

作者:胡 务

第3篇:汶川大地震:凸显中小学生安全问题

【摘要】汶川大地震不仅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同时也警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关 键 词】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万人鲜活的生命,也让活着的人们经历了一场对生命无上价值的深刻体验。特别是地震中垮塌的校园里斑斑血迹,激发起人们对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强震之后,应当如何弘扬灾区乃至人民用生命和力量写成的抗震救灾精神?怎样继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这是汶川大地震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严峻问题。

一、汶川大地震是一堂沉痛的安全教育课

1. 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薪火相传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席卷了巴蜀大地,也震撼了中国、震动了亚洲、震惊了世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做出救灾工作指示,温家宝总理立即飞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灾区军民立即就地开展自救互救,全军和武警部队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驰援灾区,全国各地立即调拨救灾物资、派出专业人员奔赴灾区抢险,全国人民乃至港澳台及海外侨胞以各种方式捐献爱心、支援抗震救灾。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展现,也是中华民族饱经苦难而坚忍不拔的光辉写照。这一切被凝聚成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不仅坚定了灾区人民互助友爱、自强不息的决心,也鼓舞了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信念,同时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同情、支援和尊重,已经汇聚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失时机地用抗震救灾精神鼓舞广大青少年学生奋发向上,鼓励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唤起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人类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部与各种灾难包括自然灾害抗争的奋斗史。自然灾害是自然力造成的灾害现象,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其中,地震造成的损失最大、死亡人数最多。为在全世界扩大减灾共识,第42届联大曾通过第169号决议,将20世纪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第44届联大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我国也是各种自然灾害的高发区域,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最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对自然灾害应急体系的建设,国民的科学素养和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在汶川大地震的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学是培育国民科学素养、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基地,必须从灾难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做到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3. 重新审视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

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小学校园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垮塌的校舍无情地夺去了无数含苞欲放的鲜活生命,让多少人为此心痛而长久难于释怀。大地震毁坏校园,灾区学校被迫长期停课,并且严重影响到了2008年普通高考。据通告,四川的成都市、德阳市、广元市、雅安市、阿坝州等地40个县(市、区),甘肃的陇南市、甘南州17个县(市、区)2008年普通高考已被迫延期举行。强震之后,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灾区的复课情况,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有些人还对灾区校舍的建筑质量提出了质疑。实际上,近年来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各种中小学生伤害事件,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火险、溺水、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毒品危害、楼梯拥挤伤亡、校园暴力等呈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几个方面的特征:

(1)农村成为校园安全事故的多发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这里的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多数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2)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都比较欠缺,自我防护能力比较差,很容易招致伤害事故。(3)校园内伤害事故增多。这些事件主要包括绑架、爆炸、持刀伤害、放火、性侵犯等,一些不法分子出入校园,个别教师道德沦丧,经常酿成校园伤害惨案。(4)在时间上,节假日是溺水、自杀等事件的多发期,白天多发交通、溺水、踩踏和学生斗殴等事故,晚上则易发煤气中毒、少数犯罪分子入室侵害等事故。(5)上下学路上、江河水库和学校及周边正在成为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地点。(6)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多数事故的重要根源。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增强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

二、强化管理是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关键

1. 增强对于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应急能力是各国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后,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国务院减灾部门紧急启动国家Ⅰ级救灾应急响应,随即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卫生部、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商务部以及农业部、水利部、安监总局等相关部门相继宣布启动Ⅰ级专项应急预案,使得抗震救灾工作在第一时间井然有序地开展起来。中国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受到了汶川大地震的严格考验,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06年1月,我国已经制定并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与总体预案相配套的,还有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时由主办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等。2005年10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已在国务院备案并向全国发布施行。这项预案除国务院统一要求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外,还根据教育系统的特点补充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和考试安全两项应急预案,形成了六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体系。当前,各级中小学校都要以抗震救灾为契机,加紧完善本单位的安全应急工作机制,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学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充分依靠广大师生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不断增强学校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 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教育部于2006年正式颁布实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号)。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学生安全管理的法规,也是第一个以10位部长令的形式发布的学生安全管理类文件。其主要内容是:

(1)规定了中小学安全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责和要求。《办法》既有关于校内安全管理的制度与要求,也有对校园周边安全管理的职责与要求;既规定了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安全管理职责,也规定了其他相关部门的责任。(2)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办法》设专章规定了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校长负责制、门卫制度、校外人员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危房报告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宿舍安全管理制度、校车管理制度等,内容十分全面。(3)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安全工作规范。比如,针对一些地方频发学生溺水死亡情况,要求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戏水、游泳的安全卫生教育;针对集中上下楼梯时易造成学生踩踏事故的问题,要求学校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并安排人员巡查;针对校外体育运动易发生危险的情况,要求学校组织学生跑操要避开主要街路和交通要道;针对当前校车良莠不齐、管理混乱状况,对校车安全管理做出了统一规定;针对住宿生安全问题,特别要求学校针对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点加强管理等。教育部第23号令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各级学校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学校校长要担当起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各级教育行政和督导部门也要加强对于中小学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督促学校把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3. 明确学校对中小学生负有的安全责任

近年来,随着学校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如何界定学校在学生安全伤害事故中的责任,成为困扰不少学校管理者的难题。对此,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8月颁发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2号),对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划分、事故处理的程序、事故损害的赔偿及事故责任者的处理等重要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12号令明确界定了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应当负有责任的12种情形。包括:

(1)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2)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3)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有关标准、要求的;(4)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安全措施的;(5)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6)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7)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注意的;(8)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9)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10)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11)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保护而发生伤害的;(12)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上述规定十分具体而明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们在保护受伤害学生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了学校和事故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当然,从强化安全管理的角度看,学校领导不仅要关注12号令中的那些免责条款,更要熟知其中的问责条款,以增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针对性。

三、加强教育是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核心

1. 安全教育是现阶段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有力抓手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公共安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安全教育内容及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此,200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从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机制等方面搭建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框架。其重要意义在于:(1)落实《纲要》是完善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陆续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对中小学安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要求。另外,在国务院关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及《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均提出要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不断增强公众应对突发事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当前,积极落实《纲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救护能力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落实《纲要》是促进中小学安全教育规范化的需要。血的教训多次告诫我们,只要安全教育到位,只要学生有了基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许多灾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纲要》针对我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中的一些漏洞,从国家层面规划和明确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实施过程,这有助于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对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指导。(3)落实《纲要》是构建中小学安全教育保障机制的需要。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中小学安全教育文件,对处理相关具体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文件大多针对某一方面或者某些突出问题而出台的,不能形成对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全面系统的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机制等做出了系统、全面的规范和要求,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政策保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为建立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2. 实施模块化教学是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基本形式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分类,公共安全事件包括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和其他等六个类型。如何做到这些内容在学校安全教育中常年不断线,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而有所侧重,是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课程设置的关键。《纲要》根据上述分类,相应地确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六大模块。即: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同时,《纲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中,小学低年级学生侧重了解危险的存在,知道躲避危险和求生、求助的简单方法与技能;小学高年级学生侧重认识危险及危害,形成躲避危险的意识,掌握躲避危险的基本方法;初中生侧重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确保安全的基本方法;高中生侧重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方法,形成自觉抵制可能引发安全事件的意识,确知应当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救助别人。

3. 构建保障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学校是各种灾害的多发区,也是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2006年第17个国际减灾日就把主题确定为“减少灾害从学校抓起”。深入开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常识,养成正确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良好习惯。这对于预防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必须继续完善学校安全教育的有关规章制度,抓紧构建保障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这些工作包括:一是安排足够的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确保完成《纲要》所规定的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并适时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的实践演练。二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网络资源、图文资料,加强学校公用图书馆建设,促进安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安全教育列入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教师公共安全教育水平。四是推进校本安全教育研究,增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加强对安全教育的评价与督导,重点评价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安全习惯的养成状况,以及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安排、安全教育资源配置、安全教育实际效果等内容,并把考核评价结果多做教师和校长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袁海军

第4篇:日本大地震后有感

大家好,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在3.11日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可是就是在那一天在日本的人们就十分的悲痛„„在日本于当地时间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8.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美国地质勘探局将日本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从里氏8.9级修正为里氏8.8级。北京小部分区域有震感,对中国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不过,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啸将影响太平洋大部分地区。北京时间3月13日,日本气象厅再次将震级修改为9.0级。

这是一个多么悲痛的消息,日本遇到了由此以来最厉害的地震„„受伤人数及多!如此美丽繁华的国家就这样活生生地被海水吞没了这是如此的悲哀啊!我们是否用自己的怜悯之心去可怜他们呢?是的!但是就是有那么些人就是那么小气,据统计全国3分支一的人写了“热烈庆祝日本大地震”那些人就怎么不知廉耻?在512大地震中,我们四川受伤了,不但日本的Gogle网上没有“热烈庆祝四川大地震”,而且日本还马上派救援队伍到我们中国协助我们,有的学校还自发进行默哀。我们呢?在日本地震过后,没有几件学校是为日本默哀。发“热烈庆祝日本大地震”帖子的大家有没有想过,日本人看了这个帖子后是否开心呢?

日本的同胞对不起,到现在再发„„

菩提路小学六年级:谢颖茵

第5篇: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老师保护学生的最后姿势!

她们用行为诠释了老师-这个最神圣的名称!

班主任推女生出教室

王周明是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

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张文说,他从外面赶回学校时,这个女孩一见他就哭了:“王老师为了救我,被砸死了。”

舞蹈老师身体护学生

汤鸿今年20多岁,是名年轻漂亮的舞蹈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为学生排练迎“六一”儿童节的舞蹈节目。发现险情后,她把学生推向墙角,把她们抱在自己怀中,垮塌的楼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尸体被找到时,她俯身趴在那面墙的角落里。她的怀里,3个女孩活了下来。

英语老师身体成两截

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这位老师叫向倩,07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向倩的父亲向忠海是什邡南泉小学副校长,他悲痛欲绝:“我可以理解,作为教师,应该这样!应该这样!”

为汶川地震中死去的老师写墓志铭

老师啊,您张开了爱的翅膀,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您走了,但留在我们心中的是一座巍峨的丰碑!

第6篇:汶川大地震

一场突袭巴蜀的7.8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这些天,我们无不为抗灾一线奋不顾身的干部群众子弟兵所感动,我们无不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踊跃捐助而欣慰,我们无不为深处困境积极自救互助的灾区人民所震撼。在强震中,灾区人民虽然有失去家园、亲人的痛苦和泪水,但他们更有与无情天灾抗衡拼搏、与苦难同胞共度难关的坚毅和真情。在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关切慰问、行使救援义举时,让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所谓震灾无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身体力行涌现出的一幕幕镜头,让我们深受感动,充满敬意,热泪盈眶。

——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5月12日的成都之夜却是个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夜晚。街面上十分安静,没有人大声喧哗,更没有人吵闹。当晚深夜,前来武侯区林荫街献血屋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我们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路通了,党和政府各种救灾物资才能到来。”元茨头村,是甘肃重灾区文县境内受破坏最严重的村庄之一。震灾后,村民相互帮助搭起各种临时避难棚;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10多岁的孩子,都扛着铁锹镢头到村口抢修山路。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我还是会在政府的帮助下自救,开展生产。”13日中午,面对被巨石砸烂、房顶坍塌的民房,水富县复兴村村民老杨如是说。水富县是云南省受震灾最为严重的县城,乡村道路路基塌方、墙体断裂、涵洞受损、泥石流频发。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平稳有序、从容乐观的精神状态,也看到了他们积极主动自救抗灾、为国分忧为政府解难的拼搏热情。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沉浸于丧亲之痛难以自拔,怕的是饱受苦难之后无法振作(来自公文有约),怕的是迷茫于惊吓之中慌乱以对。面对严重的灾情,灾区人民没有被吓跨倒下,没有失去美好的信念,他们正擦干泪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明天。中华民族自强不惜、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升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向这些纯朴、勤劳、勇敢的灾区人民表达敬意呢?

——“以后你要好好报答你爸爸哦,没有他你可能就完了。”12日晚10时左右,都江堰聚源中学学生王克出现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王克父亲当日不顾自己安危,双腿跪地,经过4小时的努力,用双手狠命地从夷为平地的教学楼里挖出了儿子。

——“我不行了,你快离开这里!照顾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老公,不要放弃,马上就会有人来救你!”13日上午,都江堰金凤乡政府家属区里,朱芙蓉流着泪朝废墟里呼喊,鼓励丈夫谭刚义坚持下去。地震发生20小时后,谭刚义被武警官兵从废墟中刨了出来。

——“我们会不会死?”“不会。”“我们要尽量活下去。肯定有人来救我们的。”12日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中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黄月,在黑暗中拉住了同学张杨的手,互相鼓励,两只手紧握在一起,直到下午6点左右被救出来。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让我们深深体会了灾区人民身边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温暖和巨大力量,因为有“情”,我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因为有“情”,我们真心依靠,共度难关;因为有“情”,我们互相勉励,生死相连。毫无华丽辞藻的话语,毫无惊天动地的壮举,一个“情”字却让我们潸然泪下,

让我们由衷地敬佩众多灾区人民展现出的人性光辉。“不抛弃、不放弃”,这句曾在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被亿万中国人熟知的经典语录,我们在此刻是否有更深的体会和感触呢?

——“我意识到可能是地震,准备出门看看。”12日下午,家住重庆合川南津街书园的21岁木工刘世伟,在地震发生的

七、八分钟之内,主动将楼内近10名退休老职工背下楼逃生。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

13日22时12分,四川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的遗体从废墟中扒出来,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

——“病人在,我们在!”12日下午2时36分左右,第一波震感过去,川大华西医院第一住院部11楼重症监护室(icu)病房恢复安宁,该科30多名护士、10多名医生立下誓言。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则让我们看到了灾区内邻里、师生、医患之间关系的和谐,没有邻里间的小肚鸡肠,有的是尊老爱老救人危难的热心扶助;没有对无良师德的拷问,有的是大爱无声的永恒记忆;没有医患关系的紧张,有的是以病患安危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强震突袭,灾区人民用行动让和谐的真谛更加完美真实,用行动让善良品德和职业操守熠熠生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患难之中见真情的和谐,有什么理由不为灾区人民危难之中显现出的人格魅力而倾倒呢?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众多的灾区人民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实举,书写一部展现中华民族人性光芒、与灾害斗争的抗争史。“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温总理在都江堰灾区现场的话语,依旧回荡在我们耳边。让我们真诚地为灾区人民祈祷,向灾区人民致敬!

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党的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历史把重大责任赋予了我们的党,人民对党寄予了厚望,在党的带领下,是党拯救人民于灾难之中。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祖国不断繁荣富强,人民也更加充满信心。尽管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遭受不幸的打击,但我们深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任何困难面前我们都能克服,中华民族21世纪的宏伟目标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所能阻截的。要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在不断的曲折中得到成长和完美的,大地震是提前对中华民族的一场考验,只要我们挻过去了,一切都会更好,一切都会更加强大。

人定胜天,我们不怕灾难的到来,因为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党和政府,我们有13万万人民作后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所以,不因落叶而悲秋,不因受挫而放弃努力,。

我们相信:多难兴邦!任何民族的强大都灌满了血和泪。所以,我们不要他人的怜悯,我们需要的是坚定,我们需要的是自强。

在思想上,这次大地震给予了我太多永远也挥之不去的记忆,那一幕幕令人流泪的救灾场面将永远伴随着我的生命直到永远,那一个个可爱的救灾英雄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工作上,我不能亲临灾区第一线,但我想,最大的爱国也许就是做好我的本职工作,那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奋斗,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按原则办事,树立为同学办实事、办好事的原则。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服从组织安排,谨记党的教诲,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入党申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带头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接受党和同学对我的考验,争取在党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这就是这段时间以来我的思想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党组织给予批评指正!

第7篇:汶川大地震诗歌

在那一瞬间,惊心动魄的一瞬间,地震---这把的恶毒的魔剑在巴蜀大地上的多少母子的情缘斩断!

我诅咒,我痛骂,“恶魔,快滚开,永远不要再降临到这美好的人间。

————题记

妈妈:

宝贝,宝贝呀!你在哪?在哪呀?求求你告诉妈妈!

儿子:

妈妈,妈妈,我在这,在这、、、、、、您别哭,别哭呀~~~

妈妈,你为何听不到我的回答?为何您的眼总是充满泪水?哦!妈妈,原来你我已经阴阳两隔,我已被深深地埋在了废墟下,您在也听不到儿子亲切的叫你:“妈妈,妈妈,我的好妈妈!”

妈妈:

宝贝,宝贝,别怕,别怕,不管你在哪!请你记住妈妈的话‘妈妈已为你点燃了一支红蜡烛,一支坚强不息,永不放弃的烛光等你回家’。”

儿子:

谢谢妈妈,虽然已有无数同胞为我们点亮了天堂的烛光,但我知道那最明最亮的是妈妈,妈妈请你合一合那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双眼,把那几天几夜守在废墟前疲惫瘦弱的身体在床上靠一靠,哪怕就一会、、、一小会、、、、、、

妈妈:

宝贝,别担心,妈妈不会倒下,妈妈会留下精力把你牵挂,让你不孤独,不害怕!

儿子:

妈妈您不必担心,不必牵挂,我不孤独,不害怕,我快乐的生活在天使的羽翼下,您看我身边友太多,太多的同学,朋友,他们都是我的姐妹,兄弟,有太多,太多的老师,叔叔,阿姨,他们都是我的爸爸妈妈,热了他们会轻轻地为我把扇儿摇动,冷了他们会悄悄地为我把被掖好,尤其是想妈妈的时候,他们会温柔地把我拥入怀抱,唱着您曾为我唱的歌谣~~~~~~~

妈妈:

宝贝,我的乖宝贝呀!妈妈会像你一样坚强,把痛苦的种子深深的埋下,让它发出爱的绿芽,开出爱的鲜花,把它送给那些失去爸爸妈妈的娃娃,无论在海之角,还是天之涯,你们都是宝贝,是我们永远的宝贝。

我没有华丽的词汇,不会精美的诗篇,但我有一颗真成的心,一颗遍天下母亲一样真爱孩子的心,我也是一为母亲,深深地感受到母亲失去孩子的那种疼痛,那是一种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已写此文来抚慰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让那颗支离破碎的心得到一丝安慰,我尽量少描写那些凄惨的画面,少写生离死别的语言,就想让母亲们少一滴眼泪,多一丝安慰。

——————后记

徐文花

第8篇:汶川大地震发生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地震来临时,一幢幢高楼倒下,人们像受惊的马群,慌慌张张地从高楼走到空地上。在一刹那间,多少孩子成为孤儿,多少父母失去了他们的孩子:“团结就是力量!”虽然,有的被压群众已超过七十二个小时的最这一幕幕都撕裂着我们的心。

天灾无情,人有情。全国人民自发捐款捐物,投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我们的战士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畏艰险,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来到了灾区为人民服务。武警战士们都会时不时唱上一句佳救援时间,但是,战士们并没放弃,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相信奇迹会再次降临人间。当一个个生命被解救出来时,我们的内心都满怀着感激。

汶川大地震发生、过去两年了,零八年的汶川已经消失,现在的汶川经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已经变成一座美丽、繁华的城市;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着。祝愿:汶川人民幸福安康!

一小四年级:***

第9篇:汶川大地震有感

5.12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突发的灾难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老年人年纪大了,不能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出力,但时时关心着灾区的救灾情况,唯能天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救灾的现场报导,看到被埋在废墟下受难的居民,我像亲人一样揪心地痛;看到救出了被埋的居民,救援者高兴地欢呼,我也激动得掉泪,我为有这样一支众志成城的群体而欢欣鼓舞。这次汶川大地震也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1965年的河北邢台地震与197

6、

7、28的唐山大地震。1965年的河北邢台地震,济南也受牵连,那天我正好在家休息,地震时只见院内的影壁墙左右摇晃,大地颤动,我马上从屋内跑出站在院中空地处,几分钟后,大地恢复了平静。济南除个别的危房有损外,没有遭受什么损伤。周恩来总理在邢台地震后的第一时间便赶到震区,亲临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在周总理的出色指挥下,邢台的损失降到最低,灾区很快重建了家园,恢复了生产。

1976年的

7、28发生在唐山凌晨3:40分的大地震,顷刻间,24万正在酣睡的唐山子民坠入了地狱,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被毁于一旦,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成了一片废墟。当时的济南也有震感,感觉到了大地的晃动,房屋的摇摆,但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坏和人员的伤亡。第二天上午得知是唐山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正好是夏天,领导怕有余震波及,通知各家各户夜间都在院子中、或在街上露宿,不能进屋睡觉,以防余震时发生不测,这情况持续了一周。76年还是

四人帮掌权的时代,对唐山地震的灾情报导甚少,真实的情况国民知之不多;当时,我国对国际上实行封锁,拒绝外援,中央军委得知唐山地震,当即下达命令由十万解放军和部队医务人员组成的抢险队开进灾区进行营救,而唐山活着的居民自觉地开展了自救工作。在震后的第八天,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征得毛主席的同意,才来到唐山震区向灾民进行慰问。后来为了安置唐山抢救出来的几万名伤员的医治,做为一项政治任务,有外省市各医院单位派出

一、两位出身好的共产党员,到机场去接送伤员。我院也有接收任务,为了收容唐山来的伤员,院领导把开大会用的教室临时改为病房,收住了近二十位伤员,领导指定了医护人员在内工作,其他人不得进入此病房,我们与唐山来的伤员近在咫尺却不能前去慰问他们。因我院是个内科医院,没有外科手术和换药设施,那些伤员住了不长时间就转去其它医院治疗。直到这次发生汶川大地震,由济南台的“泉水人家“节目栏主持的“唐山1976”节目,首次详细披露了唐山地震的真实惨状,唐山地震的幸存者讲述了当时所身受的可怕经历,他(她)们的讲述感人肺腑;节目中还展示了唐山地震所拍摄下的珍贵资料,只见天边射出一道耀眼光芒,接着大地下出现了异样而可怕的、由远而近滚滚而来的吼叫声,唐山便瞬间成为一片漆黑,它已被强烈的地震夷为平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唐山已成一片废墟的景象,让人恐怖和震惊。直到32年后的今天我们才真正地看到了当时唐山顷刻间被大自然毁灭的真实面貌;画面展示了不屈的唐山人的团结与自救精神;唐山地震后的唯一通道是机场,部队通过空投给灾区人民送去了大批的干粮和

26省市的救灾物资,几万名重伤员也由机场陆续地送往其他省市医院进行医治;解放军和军医疗队在灾区抗震救人的动人画面,依然催人泪下。

0

8、

5、12下午2: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与那两次地震相比,它的波及范围之广、破坏面积之大、余震时间之长、余震强度之强,在震后的二十天内仍不断有余震发生,堰塞湖、山体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都是前所未有的,山区地形之复杂,给救援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亲临指挥抢救被埋群众;数万名解放军的各军种指战员们也在第一时间赶赴震区抢救伤员;民间自发组成的救援团也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参加救援工作;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赶赴救灾现场,第一时间向国民报导了震区的灾情,并随时随地报导,使国民随时了解到灾区的情形;全国各地组成的几百支医疗队很快奔赴第一线忙碌地救护伤员,为了挽救伤者的生命,他(她)们在简陋的帐篷里进行手术;国家领导人对汶川实况报导透明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不仅赢得了国民的高度信任,同时也赢得了国际上的高度赞誉。许多国家都在第一时间发来慰问电,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人力和资金援助,并派遣搜救队和医疗队来灾区帮助救援和医治伤员;还有许多外国志愿者也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赶往灾区主动参与各项救助工作,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在抢救第一线的人员,不畏艰险、忘我地抢救每一个有希望的幸存者,一次次地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每天都有

许多可歌可泣的事绩展现在民众的眼前,真是震撼人心。在这二十天里,温总理一直亲自指挥抢险,胡锦涛主席也多次来到灾区视察抢险情况及鼓励受灾民众有信心建立新的家园。

汶川大地震不但震惊了全国人民,也震惊了全世界的民众,触动着每个人的心,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人人都时刻的关注着灾区的情景,全国民众与世界民众都自觉地拥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民,真正做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都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在采血车前人们排起了长龙争先恐后地献血、在捐款箱前排着队有序地往箱内投款,儿童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残疾的乞丐、下岗的工人都尽其所能地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钱。运送的救援物资车,源源不断地开往灾区,这些感人的报导使人感到灾区的人们受到这么大的自然灾害是不幸的,但同样又是幸运的,有国家的坚强后盾,有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全力援助,有中国人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现在,全国各地对灾区实行了对口支援,并且是一包到底,各对口地区除了往灾区运送生活物质外,又源源不断地把建筑物资运往灾区,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一个比前更美更繁荣的新汶川很快就能在大地上重新崛起。

上一篇:圣诞促销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建团90周年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