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哲学原理

2023-0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浅谈马克思哲学原理

关于“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思考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近一百年的当今中国,重新审视什么是马克思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三个基本问题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梳理与探讨,结合当今中国的实际发展,反思并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中所起到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两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和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只有在正确地理解它们的前提下,才可以运用其正确地指导实践工作。在当代世界的学术界,马克思主义已经不仅指一种学说,它已经发展为具有地域、文化和不同专业背景下的一个大的思想潮流。从地理位置上划分,马克思主义可分为东欧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自东欧,更确切地说是来自前苏联,但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進一步发展,国内有些学者也对东欧其他国家和西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研究来充实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从专业背景的角度划分,随着现代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又和西方各现在哲学思想融合,产生了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性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思想,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所以在现代思想大融合的大环境下,如何定义马克思主义则更加困难。然而,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提起马克思主义,人们首先会想到马克思哲学,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首先搞清什么是马克思哲学,会对我们界定马克思主义起到很大的帮助。

一、马克思哲学是由马克思本人所开创的哲学

从形式上来看,马克思哲学就是马克思本人所开创的哲学思想,但我们通常对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并不做出具体区分,不过恩格斯说过:“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创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哲学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哲学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1](P.248)这段虽然是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主义诞生所做的阐释,但同样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主要是由马克思本人所开创。可以说,马克思的其他诸如政治思想、经济思想、人类社会思想等等在逻辑上都来自于他的哲学思想。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核心位置的一定是他的哲学思想,只是有些人把其理论化独立化出来,有些只是把其蕴涵在他们的其他各种思想中罢了。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的思想可谓是空前的庞杂,但其政治、文化、艺术、伦理等思想都以他的“形而上学”为前提,它既是亚氏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又是他思想体系的方法论。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思想同样是建立在他所特有的“辩证法”基础上。并且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大部分是来自于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改造。列宁曾指出:“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2] (P.309-310) 在哲学方面,马克思直接继承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并开创性地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也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中最具特色的是他的总体性思想。弘扬人的地位是从启蒙运动开始的,人是世界的中心,人所具有的创造力是巨大的,德国古典哲学正是对启蒙运动在哲学上的总结和概括,康德已经看到人作为人的本质就是世界,但真正把人融于国家、融于社会的是黑格尔。黑格尔在“客观精神”中把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到社会、国家的高度,认为只有在社会和国家中,人的本质才能真正的实现。然而黑格尔所说的社会、国家还是抽象的,没有实践的动力,马克思正是看到了黑格尔这方面的局限,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总体性思想,只有人才能创造世界,但首先要解放束缚人本质的东西,所以就需要革命,把现实世界中阻碍人发展的一切纠绊全都剔除掉。可以说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既是他理论的出发点,也是他革命思想的最高目标。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并未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他在确立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后,直接转向了实践领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尝试把他的哲学思想运用于对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中,我们说这种尝试是成功的,在当今世界经济千变万化的时代,他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同样可以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胡乐明老师在转引佩里·安德森的话中曾指出,“马克思本人的研究工作相继从哲学转到政治学再转到经济学,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颠倒了他的路线。大萧条之后,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之中对于资本主义大量的经济分析大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益兴起的哲学分析、文化艺术和意识形态研究。”[3] (P. 24)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吸收各种新思想、文化,所以由开始到结束不是一个终结,而是向着另一个高度的迈进。政治与经济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思想在现实中的表象,其本质存在于文化、哲学等形而上的领域中,所以一个成熟的思想中的核心一定是哲学。但马克思本人所关注的不是在如何改进理论方面的问题,而是现实问题,是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解放的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哲学家是在解释世界,而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改变世界,[4] (P. 133-140) 这后一个问题才是根本问题,马克思在时代精神中抓住了本质的方面,他的理论和实践的洞见是敏锐且犀利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的如“新黑格尔主义”“新康德主义”等纯粹的理论式主义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强的实践色彩。

二、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普遍性、真理性的学说

赖特·米尔斯在《马克思主义者》一书中说过,“正如大多数复杂的思想家一样,马克思并沒有得到人们统一的认识。我们根据他在不同发展阶段写出的书籍,小册子,论文和书信对他的著述做出什么样的说明,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观点,因此,这些说明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代表‘真正的马克思’。”[5] (P. 39) 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真理性的学说,每一种界定只能是对它的一个证明,而理论本身却是自明的。这么说当然有些古典哲学的特点,然而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应那些想把马克思主义界定为一个特殊学说的人。国内学者陈先达曾指出过:“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学说的名词,而是一种学说的本质。”[6] (P. 35) 本质是相对于现象来说的,上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判断对于它的本质来说只是现象,两者是一与多的关系,本质是一,现象是多。另一位国内学者孙正聿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进行‘界说’,从而形成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是,存在各种不同的‘界说’并不意味着存在多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界说’可以是‘多’,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却是‘一’。”[7] (P. 4)

哲学不走出自身,它仅是潜在的真理,马克思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由潜在到现实就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辩证道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另一种解读即:实践是真理的完成,实践是理论的现实。所以,只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哲学是很片面的。第二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就不在于它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无产阶级实践的最终目标的认识,而在于发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之一的卢卡奇曾在《历史与阶段意识》一书中对何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做了如下理解:“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所有这些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8] (P. 47-48) 用求同存异来形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很恰当的,开放的体系是可以接受一切异与自己的思想的,这也是为什么在黑格尔去世后,多数人都是在批评他的哲学体系的原因之一,封闭的体系是经受不住时代的考验的,同时也阻碍了时代的发展。马克思本人常谈人要有批判意识,所以对于他的思想,后人同样要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每位伟人都有超出他所在时代的伟大思想,同时也有受他所在时代的局限,只有正确地分清其思想中哪些是具有普遍性的,哪些是具有时代性的,才能算得上是批判地接受了他的思想,才能算得上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卢卡奇在书中指出只有方法才是普遍的,内容在每个时代、每个问题中所显示的是各不相同的。

马克思所谓的批判意识同时也是指真理具有的时代局限性。最早提出“批判”概念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康德,但在康德那里批判是指对于思想自身的考察,而在其另一部带有批判性的著作《实践理性批判》中,批判也仅指道德领域,在康德那里,实践与批判还仅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相比之下,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所讲的批判则是对于真理的实践考察。马克思在分析研究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后认为真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每个时代的真理只能反映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例如封建时代的真理就是“分封建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真理则是一切以资本为基础与目的,这些是指特殊真理。马克思在研究德国古典哲学时也看到了黑格尔所谓的具有普遍性的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全体”,[9] (P.12) 马克思看到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体系。因此,只有站在全体的高度,才能辩证地审视真理,才不会片面地抓住过时的、不能指导实践的真理。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和“坚实内核”

斯宾诺莎曾说过“一切规定就是否定”,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上。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大的思潮,那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则是这个思潮的指导思想,但是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当我们规定一个事情时,就否定了它作为其他事物的可能,所以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什么的时候,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其他特质。本质还要由本质自己证明,由其应用所做出的只能是旁证。上文我们曾说过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那么现在要说的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哲学的直接本质,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间接本质。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特征。一方面,基本原理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它是区别于其他学说、主义的标志,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核。另一方面,基本原理则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发展阶段内具有普遍性的原理,如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原理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是一种学说,既然是学说,就要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独特之处。马克思主义学说来源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学说,但又与之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其重点在于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唯物主义的,其继承的部分是辨证法的合理内核,改造的部分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最终开创的是“辨证唯物主义”,这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特征之一。其二是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改造,开创了“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论。国内现在通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沿用苏联由斯大林主编的政治教科书的体系,这个体系虽然有很多缺点,但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划分上还是正确的,对于唯物主义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这一论断对于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来说仍然具有借鉴价值。“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辨证法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三大组成部分,它们贯穿于马克思的全部思想之中。马克思最具体表性的著作《资本论》中处处可见三大方法论的身影。唯物辨证法是研究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方法,但它们不是人主观思想的产生,而是先天寓于事物之中的,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地生产实践才认识到它们。唯心主义辨证法则认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是存在于意识之中的,先验哲学认为事物的规律先天存在于主观的意识中,而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事物的规律存在于一个客观的意识中,如存在于上帝的意识中。这些观点在历史中的存在自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对于研究世界、物质的根本特征却仍然是外在的、不具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这方面则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唯物主义辨证法避免了上述唯心主义辨证法的不足,这对于人类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来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唯物辨证法的另一内核——唯物史观,给人们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这种规律总结为: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上述总结的四点可以称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要素,四者存在着辨证关系,生产力是动力,生产关系是经济基本,两者共同构成物质条件,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思想、文化等,它们与意识形态共同构成精神条件,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精神是物质的完成,在没有人类时物质自在存在,但经过人类改造过的物质具有了人类精神的特征,成为了精神的产物,成为了自为的存在。物质与精神的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基本特征,即所谓的党性,是区分唯心与唯物的根本标志。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著作中不断重复出现的,它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武器,只有真正理解、抓住这些特征,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在实践的检验下才能放出永恒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胡乐明.当代西文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取 向[J].当代经济研究,2011,(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5]赖特·米尔斯. 马克思主义者[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64.

[6]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7]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究[M].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集团,2011.

[8]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 杜章智译. 北京:商务 印书馆, 1992.

[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 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79.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薛刚

第2篇: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原理: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这个秘密可以概括为“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主客体的对立同一”有别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理解的“不同性质的东西的对立同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键步骤是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 客体”范式用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既相当于又不同于传统理解的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马克思哲学中的三组基本关系及其相应的矛盾运动都可以用主客体的对立和同一来描述: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对象化意味着主客同一,异化意味着主客对立;在人对物的关系中,私有财产意味着主客对立,共产主义意味着主客同一;在人对人的关系中,主奴关系意味着主客对立,自由个性意味着主客同一。因此,该原理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重要建构作用。

[关键词]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主客体的对立和同一;对象化和自我异化;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主奴关系和自由个性

[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有一著名论断,认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第97页)。该论断很容易引起进一步的追问:那么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在国内外众多马克思哲学研究者中果然不时被提出,而且其答案竟是惊人的一致·都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笔者通过对《手稿》连续十年的教学和研究,也深有同感。至于蕴藏在这篇《手稿》中的秘密到底是什么,研究者们见仁见智,各有各的看法。依我们的看法,这个秘密可以概括为“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本文的主要动机就是想通过对《手稿》的深入解读把马克思哲学的这个核心秘密揭示出来。

一、“主客体的对立同一”有别于“不同性质的东西的对立同一”

我们之所以把“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称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原理”,是为了把它同列宁的一个重要论断关联起来。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的摘要》中,研读到黑格尔《逻辑学》的最后一章“绝对理念”时,试图对辩证法的核心或实质做出某种概括,于是就有了他的那个著名论断:“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无独有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性分析,也是针对着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最后一章“绝对理念”而来的。这意味着马克思和列宁都是从黑格尔的“绝对理论”中发现了辩证法的秘密,区别在于列宁从黑格尔《逻辑学》的“绝对理念”中发现了辩证法的核心规律是“对立同一”,马克思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绝对理念”中发现了辩证法的核心原理是“主客体的对立同一”。

这两个发现都指向辩证法的核心之处,但它们在思想史上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首先,意味着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的意蕴不一样;其次,表明马克思和列宁批判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路径不一样;最后,如果我们把这种差别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来理解,还会发现它们正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辩证法的不同理解。在传统理解中,我们都知道辩证法的核心规律是“对立同一”,为什么一定要在“对立同一”前面加上“主体和客体”的限制,强调它是主客体的对立同一而不是随便什么东西的对立同一?因为“对立同一”这个公式事实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像毛泽东那样理解成“不同性质的东西的对立统一”;其二是像马克思和黑格尔那样理解成“主客体的对立同一”。这两种不同的理解涉及到辩证法的本质。因为按照马克思和黑格尔等辩证法大师的观点,只有主客体的关系才可能是对立同一的关系。如果不是主体和客体,而是两个不同的客体,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虽然也能讲出对立同一,但这种对立同一只是形似辩证矛盾,实则只是知性层次上的差异或对立。

关于差异、对立、矛盾的关系,黑格尔在《逻辑学》第二部分“本质论”中讲得很清楚,当然也很专业,所以我们这里不便引用。好在马克思的《手稿》本身即已提供了这方面的论证。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节手稿的最前面,马克思特意插入了一段重要文字:“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一种没有从它的能动关系上、它的内在关系上来理解的对立,还没有作为矛盾来理解的对立。”这句话看起来是区分两种不同的对立,其实是区分“矛盾”和“对立”;简言之,矛盾是能动的内在的关系,对立则是外在的被动的关系。实际上,这就是辩证法和非辩证法的区别。因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具体地说,辩证法是研究自在之物、本质、基质、实体跟现象、‘为他存在’之间的对立的。”这表明辩证矛盾所谓的对立同一实际上是指本体与现象的对立同一;联系思维和表述结构,那就是主词和宾词的对立同一;再联系思维和表述的内容,就是某物自身和它自己的他物的对立同一;如果某物具有意识功能,自身与他物的关系就成了自我与对象的关系。因此,总的来说,辩证矛盾的规范含义应该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同一。用马克思的实例来说:私有财产自身固有的矛盾是“作为财产之排除的劳动,即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和作为劳动之排除的资本,即客体化的劳动”。在此,劳动和资本的关系被明确表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就这种关系本身来说,正是对立同一的关系。换言之,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同一(矛盾)提到纯哲学层面上来说,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同一(矛盾)。

马克思毕生研究的另一重要矛盾,所谓商品内部的两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也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体自身具有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则表现在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关系中。因此,要问一件商品值多少,必须由它的交换对象说了算。用纯哲学语言说,商品的价值不在其自身,而在其自身的他物即交换对象上;这个对象或者是另一个与之等价的商品,或者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因此,商品自身价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和对立同一的过程:它的所值即自我肯定,意味着它的自我否定,即不是自身,而是自身的他物,而这种自我否定,恰恰又是它的自我肯定——它在不是者(对立面)身上是其所是(对立同一)。马克思分析“20码麻布一(值)1件上衣”的价值关系:“麻布通过上衣表现自己的价值,上衣则成为这种价值表现的材料。前一个商品起主动作用,后一个商品起被动作用。”在此,麻布和上衣作为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马克思把这种关系阐释为典型的辩证矛盾:“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不可分离的两个要素,同时又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两端即两极,这两种形式总是分配在通过价值表现互相发生关系的不同的商品上。马克思还说:“这种反思规定是十分奇特的。例如,这个人所以是国王,只因为其他人作为臣民同他发生关系。反过来,他们所以认为自己是臣民,是因为他是国王。”“反思规定”是黑格尔在《逻辑学》的“本质论”中

讲对立同一规律的用语。意思是每一方的本质都反映在自己的对方之中。马克思在此更用实例说明了所谓反思规定就是矛盾双方(国王与臣民)的相互规定和相互映现,通常表现为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关系。

马克思进而由商品的内在矛盾谈到人的社会存在:“在某种意义上,人很像商品。因为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做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做是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说来,这整个保罗就以他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这说明人之为人或人的自我确证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首先是自我肯定,想把自己当做一个人;结果却是自我否定,发现这个人不是自身,而是自身的他物,即另一个人——他人、别人;最后从他人回到(即反思、反观)自身,确证自己也是同别人一样的人。所谓以他人来反映自己。意味着他人即是我的所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他人和自我(矛盾双方)是对立同一关系。这种关系显然只有在主体和客体或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中才能出现。我们说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必须是主客体的对立同一,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只有主客体的关系才可能是对立同一的关系,若是两个不同的客体对象,其间就不可能出现这种对立同一关系。试想彼得和保罗两个人,如果不是作为主体和客体,而是作为两个不同的客体对象,我们说两者具有同一性,彼得即是保罗,保罗即是彼得,那是什么意思?不是混乱,就是诡辩。

在《手稿》中,马克思讲得较多的是“对象性关系”,而不是“主客体关系”。《手稿》中关于对象性关系的基本思想是:凡对象性存在物,不仅自身必须是对象,而且在自身之外要有对象,这样它对于第三者来说才是一个对象,才获得对象性的即客观的规定。简言之,有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必定是互为对象的,即黑格尔说的“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也只有这样,双方才是对立同一的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这种对象性构成关系不仅存在于人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而且遍存于万物之间。所以马克思说:“太阳是植物的对象,是植物所不可缺少的、确证它的生命的对象,正像植物是太刚的对象,是太阳的唤醒生命的力量的表现,是太阳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一样。”这里的太阳与植物或植物与太阳的关系,显然都是作为本体与现象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用说这种关系也是对立同一的。足见马克思在《手稿》中大量使用的“对象性关系”其实就是本文所谓的“主客体关系”。

二、“主体一客体”范式从抽象思维领域进入到感性实践领域

所谓主客体关系其实并不神秘,它源于人的意识活动结构。人的意识具有意向性结构,因为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关于某物的意识首先是一种对象意识,在对象意识中本来就有对象与自我的关系,但是这个关系在单纯的对象意识中是潜在的,不为人所意识到,只有到自我意识的层次上才变为自觉的,为人所意识到。这意味着主客体关系只出现在自我意识中。事实上我们只要体验一下,就会发现人的每一个自我意识都是一个主体一客体的格局:客体是被意识到的自我,主体是意识到这个自我的自我。据此可以说,所谓主客体关系其实就是自我意识的结构。

因此,在高扬主体性或自我意识的德国古典哲学中,主客体关系简直就是其万变不离其宗的基本范式。康德哲学的主题不用说是主客体的关系问题。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费希特讲的是“主观的主体一客体”,谢林讲的是“客观的主体一客体”。其实黑格尔自己的哲学,如马克思所说,也是由斯宾诺莎的“实体”和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再加上他本人的“绝对精神”构成的主客统一体。马克思在《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这种主客关系论作了评述:“这就是神秘的主体客体,或笼罩在客体上的主体性,作为过程的绝对主体,作为使自身外化并且从这种外化返回到自身的、但同时又把外化收回自身的主体,以及作为这一过程的主体;这就是在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圆圈。”

由马克思的评述可知黑格尔的主客体关系只是纯概念纯思维的辩证法。其他几位德国古典哲学家讲的主客体关系也都是发生在理性思维和思想意识内部的。马克思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和实行哲学革命的关键步骤,并不是如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把精神第一性简单地颠倒为物质第一性,而是把德国古典哲学中这种“主体一客体”的思想范式,从纯思想纯意识领域中解放出来,推广到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中去。这种改造工作正是在《手稿》中完成的。在《手稿》中,马克思针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外化论,提出了他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自我对象化理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的、具备并赋有对象性的即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既拥有它的本质的现实的、自然的对象,而它的自我外化又设定一个现实的、却以外在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不属于它的本质的、极其强大的对象世界,这是十分自然的。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可捉摸的和神秘莫测的东西。”

正因为主客体关系有以上两种不同形式,所以马克思在《手稿》中讲到了两种不同的自我二重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两种自我二重化都是主客体关系,区别在于前者仅发生在思想意识中,后者则是既在意识中、同时又在现实中同步发生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有意识的、知行合一的活动。马克思论证:“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该论证足以表明:在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中,就像在自我意识中一样,也有自我与对象的区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事实上只要我们承认人的实践是有意识的,并且采取知行合一的实践论思维方式看问题,就不得不承认在实践中也有自我和对象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结构。

由此我们看到,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原理“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与黑格尔哲学的核心原理“思维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是一种批判、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其中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主客体的对立同一,到底是抽象思维中的,还是感性实践中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本文着意强调马克思讲的主客体对立同一是感性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对立同一。

至此,“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范式与传统理解的仅仅作为辩证思维方法的“对立同一”规律共显示出两层区别。第一层区别表现在:这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同一,而不是随便什么东西的对立同一;这实际上是辩证法和非辩证法的区别。第二层区别表现在:这种主客体的对立同一是发生在感性实践活动中的,而不是发生在纯粹思想纯粹意识中的;这实际上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区别。这种解释方式与传统理解的“两个对子”是不一样的。

三、“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既相当于又不同于矛盾的两重性

再看主客体间的那个关系是怎么回事。主客体关系还原到命题结构上,就是主词和谓词的关系;而主词和谓词的关系就是联系动词“是”。关于这个逻辑系词的哲学意义,黑格尔在《逻辑学》第二篇“本质

论”第一部分的“反思规定”中有过系统阐释,简略地说,“是”表示主词和谓词是同一的,“不是”表示主谓之间是有差别的,而本质的差别即是“对立”,内在的对立即是“矛盾”。

理解逻辑系词的哲学意义需要一定的限制:“是”的意义不是“属于”而是“等于”,其含义不是“具有某某性质”而是“是某某东西”,而且主词和谓词的位置可以互换,这时它的意义才是主词和谓词的同一性。但这还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同一,需要联系到主词和谓词的内容,所表示的才是主体和客体的同一关系。这时,命题“A是B”意味着“A是其所是”,而谓词B即是主词A的本质所是。“是其所是”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A成为B”。这时“是”(to be)的意义等于“生成”(becoming)。马克思在《手稿》中讲的“生成”、“产生”、“创造”、“诞生”都是这个意义。这可以说是“是”的存在论(ontological)意义。二是“A显现为B”。这可以说是“是”的现象学(phenomenological)意义。“是其所是”的基本含义是“显现”,派生有“映现”、“呈现”、“表现”、“体现”、“实现”等近似含义。例如马克思说的“商品B的物体成了反映商品A的价值的镜子”、“这整个保罗就以他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就是取的这种意义。

但是A和B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所以,当我们说“A是B”时,意味着A不是自身(A),而是自身的他物(B)。这意味着在“是其所是”中含有其否定即“是其所不是”,因而出现“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其实真正的矛盾就是这个“是”与“不是”紧紧纠结在一起的情况。如果仅就其中的“不是”这一面来说,其含义就是主体和客体相对立。这个“主客对立”也有两种情况:其一仅仅是“相对而立”的意思,即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而存在,一方的本质反映在另一方中,因而一方存在于另一方之中。马克思说的彼得和保罗相互反映、太阳与植物相互映现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种对立本身就包含着同一,或者说这种对立与同一本身是同一的。“主客对立”的另一种情况,是客体对象不反映、不表现主体的本质和所是,或者只是其歪曲的颠倒的反映。马克思说的“异化……表现为每个事物都是不同于它本身的另一个东西”就是这个意思。在这种主客对立中,对立与同一本身是对立的,因此需要克服对立才能达到同一。

上述两范畴“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实际上是从“主客体的对立同一”中分解出来的两个规定。这使我们想到传统理解中所谓矛盾的两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也是从“对立同一”这个公式中分解出来的。这两个话题——矛盾两重性和主客体关系——都是我们曾经讲得很多的东西,但是很少有人把它们贯通起来理解。讲矛盾两重性的时候鲜有人把矛盾两重性解释成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一段时间人们大讲主客体关系,也鲜有人把主客体关系理解成典型的辩证矛盾和对立同一关系,更未见人把主客体的对立同一分解为主客对立和主客同一两重规定,进而把这两个规定同矛盾的两重性问题相关联。现在我们通过对马克思《手稿》的解读,发现这两组原本不相干的概念,却有着相同的指向,而奇迹般地相遇了。通过这种相遇,我们发现本文所讲的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其实就是我们原来所讲的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可是另一方面,通过我们对马克思《手稿》的解读,又发现用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所理解的东西与我们原来用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所理解的东西是很不一样的。原来理解的矛盾同一性,包括矛盾双方的共同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在力量、趋势、作用上的相同和一致;还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等含义;唯独没有我们在“主客同一”中看到的“自我生成”和“自身显现”的含义。原来理解的矛盾斗争性,包括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甚至相互冲突等含义,却没有我们在“主客对立”中看到的“相对而立、相互依存”的含义。这种差别进一步表现为“对立”和“同一”的关系在两种解释模式中不一样:在“主客体关系”中,对立和同一是相互包含的内在关系,同一中包含着对立,对立中包含着同一,同一和对立本身是同一的。在“矛盾两重性”中,“同一”和“斗争”却是两种不同的性质,二者可以分别存在,分别表述,是外在分立的关系,不是内在包含的关系。

这一比较使我们发现主客体的对立同一比原来讲的矛盾两重性更接近于本来意义的辩证法。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前者看作是对后者的一种重新解释。这样它的普遍性和解释力也就不会亚于矛盾的两重性。下面我们试用马克思《手稿》中的思想来证明这两个规定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普遍性和解释力。由于篇幅原因,我们采取相对简略的方法,只证明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两范式可以广泛用于解释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由于这三大关系正好构成人的存在和本质的整体结构,涉及到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所以如果我们证明了上述原理普遍存在于这三大关系中,也就等于证明了它普遍存在于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四、人对自身的关系:对象化意味着主客同一,自我异化意味着主客对立

只要我们把主客体对立同一的辩证法运用到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之中,并采取物我合一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就会发现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讲的“对象化”和“自我异化”两大范畴,其本质结构就是“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的关系。

对象化和异化是连在一起的,堪称“成对范畴”。从理论逻辑上说,对象化应该是异化的前提或基础。所以马克思在揭示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产品异化时,不得不先行提出对象化的概念:“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Ⅲ(第52页)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要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因为人本身就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而对象性存在物的根本特点,是它不仅自身是一个对象,而且在自身之外要有对象。这些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因为“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所以马克思说:“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

人把自己对象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劳动活动、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所以马克思说:“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我们的产品都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这样的自我对象化,意味着我就是我的对象;反过来说,我的对象不过是我的生命或我的本质的对象化或现实化。在此,自我与它的对象的关系,是潜能与现实、本体与现象的关系。这正说明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其本质要表现为对象,而这个对象正反映出他的本质。因此,人不仅“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而且要“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当人在对象中看到了自己,就说明他的个性在对象中得到了表现,他的本质在对象中得到了实现,他的存在在对象中得到了肯定,他的自我在对象中得到了确证。这种自我确证或自我实现,对自我本身来说,意味着对象即是他的本质所是。所以马克思说:“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

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对象成为他自身,意味着对象和自我是同一个东西,简言之就是主客同一。主客同一是自我在对象中得到实现、肯定、确证的标志。

自我对象化后,对象与自我的关系实际上有两种可能:一是主客同一,这是正常的对象化;二是主客对立,那就是所谓异化。以人在产品中的异化来说:“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即对象化劳动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敌对的、强有力的、不依赖于他的对象的关系”。马克思在此用“异己”、“敌对”、“对立”等措辞来刻画对象与自我的关系是对立性质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对象不再是他的自我实现,而是他的自我丧失。“人变成了对自己来说是对象性的,同时,确切地说,变成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马克思指出,工人在劳动对象和生存资料“这两个方面成为自己的对象的奴隶”,并以“肉体的主体”来标明“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所谓肉体的主体恰恰就是被动的客体。马克思还详细分析了异化劳动如何把反映人的本质的类生活即自由活动变成维持个人肉体生存的手段。“结果是,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人与物的相互颠倒是主客颠倒的极端形式,而主客颠倒又是主客对立的极端形式,所以说自我异化的实质是主客对立。

马克思《手稿》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对象化和自我异化,像这样用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的思想范式来进行理解和规范,显得顺理成章、恰到好处、自成体系。如果换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则根本看不出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事实上从未有人把矛盾的同一性与人的对象化和自我实现联系在一起理解,把矛盾的斗争性与人的自我异化和自我否定联系在一起思考。也许正因为如此,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把对立同一奉为辩证法的核心规律,但却见不到对象化和异化等范畴的影子,许多人甚至认为后者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宗内容,不能进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体系之中。现在,我们通过对马克思《手稿》的解读,发现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对立同一和否定之否定,如果放到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中来理解,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对象化、异化和异化的扬弃那一套道理。或者反过来说,马克思在人的感性实践领域中所讲的对象化、异化和异化的扬弃那套道理,纯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实践中主客体对立同一的辩证法。如果说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无非是:原来讲的对立同一和否定之否定只是一种“理论辩证法”,马克思在《手稿》中讲的对象化和自我异化以及异化的扬弃则是一种“实践辩证法”。这更说明对象化和异化范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要求我们对其加以重新认识和定位,使其作为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核心范畴,进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心位置。这样做,我们的哲学理念会有一系列变化。首先会使辩证法获得了实践意义,由单纯的思想方法变为人的存在方式。与此同时,实践概念也有了辩证识度,其自由精神和批判功能会得到彰显。而随着实践论和辩证法的相互融通,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大解释体系的统一问题也会得到顺利解决。这些崭新的收获都应归功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五、人对物的关系:私有财产意味着主客对立,共产主义意味着主客同一

现在我们进一步说明,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共产主义的两个基本范畴,即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从哲学上把握也是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的关系。这种一致性不过是马克思将哲学的原则和方法同政治经济学的实证材料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结果。

《手稿》中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是基于私有财产的内部矛盾即劳动和资本的辩证法。国民经济学看不到私有财产和人的劳动的能动的内在的关系:“人们谈到私有财产时,认为他们谈的是人之外的东西。而人们谈到劳动时,则认为是直接谈到了人本身。”马克思对问题采取全新的提法,即从主客关系角度来看待人的私有财产,认为物质财富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其意义“就在于本质的对象——既作为享受的对象,又作为活动的对象——对人的存在”。因此私有财产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只不过它采取了异化的形式:“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J,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马克思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称“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这种异化表现在:原本是人的对象性本质,却与人的本质需要相分离,包括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两个方面的分离。

马克思进一步揭示造成这种分离的根源是私有财产中人与物的主客对立关系。“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这里说的“成为我的对象”也就是成为“我的财产”即“私有财产”,但其方法和标志却是:作为资本为我们所拥有(通过法律关系而间接占有),或者作为有用物被我们所使用(通过吃喝穿住等行为而直接占有)。人对物的这种占有、拥有、使用、支配关系,就是典型的主客对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把物作为可利用可计算的客体对象来对待,看起来人是够主体的,但是由于主客关系固有的辩证法,人以这样的方式对待物,反过来导致物对人的统治,把人贬低为客体和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对物的占有或拥有,反而意味着人的自我丧失,自我异化。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异化既然是主客对立,异化的扬弃就意味着由主客对立走向主客同一。因此,共产主义和私有财产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财产的有无和多少,而在于人对物的占有方式即主客体关系的性质如何。马克思阐述:“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段话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刻画了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对于物质财产的两种不同占有方式。私有财产的占有方式是抽象的片面的占有,也就是把对象仅仅作为对我有用的外物来占有。这样,人占有对象只是占有外物,而不是占有自己的生命和本质;因此人与其被占有对象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关系,也就是主客对立的关系。关于共产主义的占有方式,马克思从主体、客体和关系三个方面强调了它的全面性,认为“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马克思认为人以这种全面的方式“对对象的占有”,就是”对人的现实的占有”,就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为在这种全面占有方式中,人所

占有的东西实际上是人的对象性本质,所以这时人对物的占有就等于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等于是人对他自身的占有,因此这种占有方式是一种主客同一关系。

马克思还把私有财产的异化归结为人的感觉的异化,即“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的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这是一种狭隘的“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也只具有有限的意义”,而不是那种“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所以马克思认为,“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解放的目标是“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例如眼睛成为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对象成为人的对象一样;“人的眼睛”和“人的对象”自然是主客同一的。马克思说:“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而所谓“人的对象”就是“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这样的对象与人的本质和需要自然是一致的。人的对象本身无疑也是物,但是在真正人的感觉中,“物本身是对自身和对人的一种对象性的、人的关系”。所谓对象性的关系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马克思加上“人的关系”这一规定,就说明这种关系是主客同一的。正是在这种主客同一关系中,人对物的享用才变成了“人的一种自我享受”。自我享受和占有自身都是主客同一的重要表现。

六、人对人的关系:主奴关系意味着主客对立,自由个性意味着主客同一

主客关系的逻辑不仅适用于人与物的关系,而且适用于人与人的关系。因为他人和产品一样,都是反映自我的镜子。马克思既说“我们的产品都是反映我们的本质的镜子”,又说在某种意义上人和商品一样“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据此即可以说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也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种主客关系也有两个基本模式: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马克思说的“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所描述的就是这两种关系。

“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所描述的是市民社会中私有者与私有者之间的关系。市民社会中私有者之间的关系是由交换来规定的,而交换的前提是人们相互需要对方的产品:“我的产品是你自己的本质即你的需要的对象化。你的产品对我来说也是一样,“在我看来,它是补足我的存在和实现我的本质所必需的。”于是人与人之间需要通过相互交换产品而达到相互满足和相互补充。为交换进行的生产,本质上是为他人进行的生产。但是由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每个人都只为自己(获利一交换价值)生产,而不是为他人(需要一使用价值)生产。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当然也有为他人的成分,但是他人在这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马克思分析说:“当然,你作为人同我的产品有一种人的关系;你需要我的产品;因此,我的产品对你来说是作为你的愿望和你的意志的对象而存在的。但是,你的需要、你的愿望、你的意志对我的产品来说是软弱无力的需要、愿望和意志。……相反,它们使你依赖于我的产品。它们根本不是一种赋予你支配我的产品的权力的手段,倒是一种赋予我支配你的权力的手段!人对人的支配和控制,就实例来说是典型的主奴关系,从理论上说是典型的主客对立关系。因为每一方都把对方当作客体和物来对待,所以马克思说:“进行交换活动的人不是作为人来互相对待。”

进行商品交换的人,其交换媒介不再是他们之间的人的关系,而是一种异己的中介即货币。“由于这种异己的中介”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本身不再是人的中介”。换言之,人与人的关系完全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马克思揭示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互为工具、手段”,并且有三个环节:首先是把他人当作手段,结果自己也成了手段,最后大家都是手段。因而人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换言之,人不是主体,只是客体。这表现为物对人的全面统治。马克思分析说:“手段是支配物品的真正的权力。因此,我们彼此把自己的产品看作一个人支配另一个人而且也支配自己的权力,这就是说,我们自己的产品顽强地不服从我们自己,它似乎是我们的财产,但事实上我们是它的财产。”这就是所谓“物的依赖关系”,其特点是人成为物的奴隶。马克思还指出了这种奴役模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即分工导致交换,而交换产生货币,最后在“货币中,表现出异化的物对人的全面统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财富社会所有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所描述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中真正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首先因素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存在。而人的全面发展又基于人对自己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在论述人对自己的对象性本质的全面占有时,马克思一共列出11种对象性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这些对象性关系若能全面自由地发挥作用,那就意味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就个人来说,那就意味着他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协调一致的。而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协调一致,意味着一个人是他自己的主人,或者说他的主体是他自己。他既是自己的主体,又是自己的客体,意味着他自身是一个主客统一体。事实上只有当一个人的精神和肉体、主体和客体处于协调一致的状态,他才是一个自由个体,才具有自由的个性。

但是,在分工和交换的条件下,个人是不能独善其身的;个人必须同他人发生关系,才有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可是如前所述,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在商品交换条件下,是以他人为手段,自己为目的的。结果就是一些人的自由发展要以另一些人被奴役作为前提条件。消除这个前提条件的办法是扬弃私有财产,让人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也就是成为人们共同发展的条件。这样,一些人的自由发展就不需要以另一些人丧失自由作为前提条件,相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说的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主客同一关系。人与人主客同一意味着作为客体的他人也是一个主体,因此人与人的关系就变成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也就是真正人的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就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所谓双重地肯定自己和另一个人,就是把自己和他人都作为人、作为主体生产出来。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也就是主客同一的关系。

以上梳理简要论证了马克思学说中的三对重要范畴——对象化和自我异化、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物的依赖和自由个性,其深层学理都是主客对立和主客同一关系。当然,这只是一一对应的简化分析。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完整地看,则每个范畴中都含有三个环节,例如对象化、异化和异化的扬弃。第四节的分析已显示,对象化是主客同一,异化是主客对立,异化的扬弃则是从主客对立走向主客同一。第五节中讲人与物的关系从私有财产到共产主义的发展,第六节中讲人与人的关系从物的依赖到自由个性的发展,这两个发展过程所遵循的规律也都是从主客同一到主客对立再到主客体的对立同一的历史过程,而且与马克思著名的历史发展三段论是一致的。这里展现出来的逻辑结构意味着我们原来所讲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马克思这里其实是同一个规律,或者说两者有内在联系。由于有这种内在联系,马克思的辩证法和历史观是相互贯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在马克思那里也是融为一体的。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i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俄]列 宁:《哲学笔记》,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 [德]黑格尔:《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宋祖良、程志民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 994年版。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萧诗美 刘锦山

第3篇:高校“马克思主义原理·哲学”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习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哲学教学应联系自然科学实际,应联系文史知识实际,应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联系学生身边实际。

[关键词] 哲学;教学方法;自然科学;文史知识;路线;方针;政策;学生实际

Study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Marx doctrine philosophy "," teaching method

Li Ke-q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of Tongren University Guizhou Guizhou Tongren 554300)

2007年版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原理》)已正式开始使用。本教材根据深入改革开放的实际,经过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四次修订,突出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教育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整体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而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学生对哲学理论的把握、对知识点的运用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一、哲学教学应联系自然科学实际

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一方面,它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可以由各门具体科学加以证明;另一方面,它又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指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有助于无可辩驳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从而大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可信度。例如,在解释量变质变原理时,量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数量的变化引起质变;另一种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秩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质变。因此,我们可以用化学中的“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来说明。所谓同分异构体,就是指化学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进而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也不相同的事物。例如,甲醚和乙醇(酒精),它们每个分子中所包含的都是两个碳(C)原子、六个氢(H)原子和一个氧(o)原子,分子式都是“C2H6o”,但是由于这些原子之间排列秩序不同,即结构方式不同,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化合物(见下图),在常温标准大气压下,甲醚是气体,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是液体,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这就说明事物在空间排列秩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会引起质变,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意事物数量的变化,还要注意事物在空间排列秩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

二、哲学教学应联系文史知识实际

哲学教学,不但要联系自然科学实际,还要联系文史知识实际,例如,在解释唯物辩证法辩证否定原理时,即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就可以用到历史课上学过的“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了三次武装起义、四次革命与反革命的曲折斗争,才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国民自卫军。(2)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 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 君主立宪派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 路易十六批准立宪派制定的宪法(1791宪法),建立了立宪派统治;1792年4月,法国抗击外来武装干涉的战争开始,路易十六的反革命面目暴露,立宪派的保守妥协态度愈加不得人心;于是,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宪派的统治,建立了吉伦特派政权,并于1793年1月21日,处死了路易十六。(3)1793年2-3月,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武装干涉法国;同时,法国国内发生大规模王党叛乱,在革命处于危急的时刻,巴黎人民于5月31日至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统治,建立雅各宾派专政。(4)雅各宾新政权面临严峻局面,被推翻的吉伦特派在许多地区煽起武装叛乱,于是雅各宾派实行“恐怖”统治;1794年6月,国内反对“恐怖”统治的势力得到加强,并于1794年7月发生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专政,从此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这中间经过革命和反革命、复辟和反复辟的长期复杂的斗争,才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由此可见,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尚且如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即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三、哲学教学应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党的每一个路线、方针、政策无不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例,它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事物是普遍联系、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以及抓主要矛盾、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等一系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又如,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又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要反左,又要防右,但主要是反左”的思想等。也都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因此,哲学教学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可以教育学生用哲学观点更高层次地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四、哲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的身边实际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学习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把理论当做锐利武器,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就会失去其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就在于它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例如,由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那么启发同学们分析:“现实生活中是否有些时候没有矛盾?是否有些地方没有矛盾?”同学们经过一会的思考,回答说“没有!”于是就进而得出了“在现实生活中必须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全面分析事物,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一结论。同时,生活中的这些矛盾是否都是均衡的呢?当然不是,有些主要、有些次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诸多矛盾,但主要还是教与学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顺理成章地得出矛盾有主次之分这一哲学命题,进而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通过分析,大家不仅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提高了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哲学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使抽象的哲学理论变得具体生动,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大大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何虎生.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进展.教学与研究,2005(4).

[2]刘新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初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6).

[3]王学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案例分析教学法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4]王学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图解式教学法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5]刘泽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研究生教育研究,2001(3).

基金项目:铜仁学院校级特色重点学科(教育学)资助。

作者简介:李克强,男,汉族,本科,1963年7月出生,铜仁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政治副教授;研究方向:人类变迁。

作者:李克强

第4篇: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克哲学原理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问题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物质是人类未出现就有的,物质先于人类而产生。世界的一切来源于物质,人和动物都来源于物质,所以世界万物都可以称之为物质。而客观物质世界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部分,这也是物质世界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自然界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各种想象,从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到生物运动,都是以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方式存在着的,而人类社会则是一定的主观目的、理想、情感和意志,其活动都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可见,自然界的自在形式与人类社会的自为形式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但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这都的客观物质世界自身的形式,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再一次部分。人类社会也是统一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发展也是自然的历史过程。由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和有力的证明,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从古至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对“物质”认识的不同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

1.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用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源,如水、火、气等。它坚持了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结合,但具有直观性和天才的猜测成分,缺乏科学的抽象和论证。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为依据,对唯物主义的论证比朴素唯物主义有许多进步。形而上徐唯物主义在坚持按世界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方面作出过一定贡献,在反对以宗教神学为精神支柱的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过重大作用。它的主要缺陷是机械性、非历史性和不彻底性。其根本缺陷在于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意义和作用,只是直观地看待世界,抹煞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特别是以实践为基础,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最完备形态。

2.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唯物辩证法。

④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 从人类的产生来看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这个世界上先有物质然后才有人类,人类是物资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如果要追溯人类的起源,最早的是原始食虫类,古猴,古猿,猿人,新人,现代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时候的产物。而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劳动,我们人才有了手脚分工,才产生了语言和意识,才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了人类社会。所以我们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看到,劳动在这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是劳动把人类从动物当中区分开来。

2. 从人类的存在来看

人类社会本身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他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指人口的数量、质量、发展和分布都是客观的。而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跟你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两者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如果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两者就像人的脚和鞋子,鞋子如果不适应你的脚,你就走不快。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中国人可是吃过大亏的,大跃进的时候,说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下,中国人做了很多不切实际的事情。有一个顺口溜:一颗芝麻光溜溜,炸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到河里头。这是严重脱离实际,所以大跃进不仅没有使我们超英赶美,反而使中国倒退了好几年。所以生产方式是客观的,是物质的。因此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客观的物质体系,每一代人都是在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存在,没有选择的余地。

3.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客观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曾说:“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经济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马克思这句话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或社会形态的演变也像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辩证的过程,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确,对于马克思的这句话我还是比较赞同的,我们同样也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的演化的过程,这是因为从大的方面来讲人类本身就是物质世界的产物,物质具体形态的一种,它的运动发展当然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的过程。而具体的讲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人类的利益构成是物质的;第二,实现人类利益的方式是物质的。

①人类的利益构成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我们已经说过,人们的利益来自于人们的身体结构,我们的身体结构决定了我们的利益需求,因为我们的身体会饥饿、会寒冷、会疲倦、且懒得走路等等,所以我们的根本利益就是以衣食住行为基础的整个的物质利益体系。而我们的身体的产生则是大自然的长期演化的产物,不是有我们来决定的,因为在我们的身体出现之前我们不可能决定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那时还没有出现。而大自然我们都知道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产生于自然。

②人类的实现利益的方式取决于物质的结构方式、运动方式。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的利益需求主要的或全部都是从我们周围的物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而我们从相关物质环境中创造物质利益的方法也是物质的,这个该怎么理解呢?总的来讲,我们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和方法无非就是利用已经存在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或我们根据物质的结构规律新创造的物质形态和根据已经存在的物质的运动规律形成的。简单的讲就是物质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决定了我们的使用方式,我们的使用方式是根据物质本身固有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确立的。例如:我们都知道更牛和铁犁造就了比奴隶制时代多得多的物质财富,而人们能够以这种方式创造财富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相关物质环境中存在耕牛和铁犁等等这些具体的物质结构,其次是因为铁的结构导致的轻便、坚硬、耐用等特性和牛的结构导致的的力气大,脾气好、易于驯养等运动特性,然后我们才能够组织起这样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方式是由相关物质环境中的具体的物质的结构和运动决定的。当然了农业生产当然不止这一种方式,现代化的机械化作业也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但即便是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也是物质性的,因为机械化的生产工具是用具体的物质制造的,它的工作原理也是根据物质的运动原理制造出来的,例如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就是根据石油的相关的化学性质,钢铁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制造出来的,人们唯一可以做的事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进行生产。还有现在人们用核电站进行发电,人们只所以能够这样做,还是因为物质世界中存在核燃料及相关的运动方式。总而言之,人们实现物质利益的方式是根据相关物质环境中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结构及运动方式建立起来的,人们的实现利益的方式来自于相关的物质环境。而且社会结构作为一种方式也同样如此,因为既然生产力来自于相关的物质环境,而且生产力决定了主要的社会结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社会的演变也是物质性的。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从产生、存在、发展来看都具有物质性。

(三)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以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和认识,和对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的认识,构成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世界有统一的基础;其二,这个基础是物质的。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世界的统一性和世界的物质性是紧密联系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肯定世界统一性的一元论,是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2.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二元论都是根本对立的。一切唯心主义哲学都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对于物质来说是本原的,因而断言世界统一于精神。也有一些人采取折衷主义的手法,提出“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而“存在”是既可以归结为物质也可以归结为精神的含糊不清的概念。

3.现代西方哲学家中的 存在主义也把世界的 统一性归结 为“ 存在”,进而把“存在”归结为人的存在,并由此推导出整个世界的存在。存在主义所说的人的存在,既不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也不是有血有肉的自然的人,而是人的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是超出感觉和理性的一种心理本能活动,即非理性的意志,它创造了人的本质,也创造了世界的一切。

第5篇:读马克思哲学原理有感

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感

专业:XXXXX年级:XXXX级姓名:XX

通过老师精彩的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人和没有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迥然不同的,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人,他所感受到的是马克思著作里的鲜活的思想和充满激情的文字,不至于象马列主义教程一样令人恹恹欲睡,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使人能够深入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而不读原著的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充其量是走马观花、管中一窥而已,所以,不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人对马克思主义误解居多,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人大都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捍卫者!就我个人而言,在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前,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说实在的,这些死的结论常常令我提不起兴趣来,抽象而空洞,学过之后,我对于马克思主义也仅仅是一些抽象的结论和字句,不仅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而且很快就遗忘了,所以,课堂上的马克思主义往往使人走向它的反面,就是有意无意地要让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反感,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需要在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去领会。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世界观的问题。哲学就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人不能脱离世界,人既然生活在世界上,就不能脱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能使我树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维方法,办事想事既能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又敢想敢闯具有创新意识。这对我今后一生的事业发展都是至关重的。

其次是人生观的问题。人生观是个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首先都要学会做人。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知识越多办坏事的能量也可能越大。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了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然后是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核心是对人生和事物的评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能使我正确从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正确理解价值观念的更新,是价值观念的更新同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相一致。

最后是思维方法的问题。恩格斯说过:“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连两个简单的事实都无法联系在一起。”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头脑变为塞满知识的仓库,而是要有一个善于获取知识、运动知识、更新知识的头脑。学习这门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通过学习这门课,使我学会了唯物辩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对我们在今后实际工作和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马克思著作分为哲学著作、经济学著作、政论性著作、时事评论以及往来书信,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社会问题等多个领域,思想极其严整,博大精深,文章语言奔放有力,时而诙谐风趣,时而辛辣讽刺,经典引述信手拈来,表明他知识非常渊博,论证思维缜密,思想深邃,反映了马克思对他所研究问题从来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阅读马克思著作,不仅仅是思想的洗礼,认识上的升华,更是精神上的享受,作为现代人不可以不读马克思、恩格斯

著作,他既是现代生活的体现者,更是了解现代社会,具有博大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现代公民。

第6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以前就有唯物主义、有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为人名服务、与时俱进、共产主义

所谓原理是指:①概念的含义

②概念之间的关系

③理论意义或方法论意义

在答题时有两个答法: 【① ② ③】或【① ③】 物质 = 客观 = 客观实在 = 客观存在 辩证法:全面、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恩格斯的物质定义: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意识的含义: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 先有物质后产生意识且物质生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 意识是人独有的 =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否认物质犯唯心主义错误 否认运动犯形而上学错误 运动 = 变化 = 过程

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化起直到思维。 否认相对静止犯相对主义诡辩论错误 实践最大的特点是创造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 意识在内容上客观在形式上主观 本原:世界万物有他产生最后复归于他。

唯心主义的错误有:否认客观、实践 第二章

(一)唯物论总结

五观:物质观(4)、意识观(5+15)、运动观(6.1+6.2)、时空观(6.3)、规律观(14) 五系:物质和意识的的辩证关系(8)

实践与人的辩证关系(10)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11-12)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16)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关系(18) 两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7)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13) 一原理:世界物质统一原理(9)

第二章

(二)唯物辩证法总结

一个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实质与核心(25)

两个特征:普遍联系(的特征19-20)与永恒发展(的特征21-22-23)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26--30)

质量互变规律(31-32)

否定之否定规律(33-34-35)

辩证思维(认识)四对方法(39):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五队范畴(24【1--5】):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六个环节:5对范畴 + 整体与部分(事务联系和发展的6个环基本节) 主客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主客观辩证法的统一 增强能力:学习辩证法的目的是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第三章 认识论总结

认识论的前提:区分主客体(1-2-3)

认识论的基础:实践(4-5)

认识论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6-7-8)

认识论的过程:两次飞跃,无限反复(9-10-11-12-13-14)

认识论的结果:真理与谬误(15-16)

认识论的标准:实践(17-18)

认识论的好坏:价值(19-20-21-22)

认识论的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自由(23-28)

第四章 唯物史观总结(1-2-3-4-5)

一个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4)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运动规律(5---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运动规律(9---12) 三对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特性(13---16)

统一性和多样性(14)

必然性和选择性(15)

并进性和曲折性(16) 四个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28---37)

社会历史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29)

人的本质 = 劳动 + 社会关系(3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1-32-33)

杰出人物或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特殊作用(34---37) 五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7-18)

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9-20-21)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22-23)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24)

科技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5-26-27)

第五章、第六章合起来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懂得四个一,学会三个二。手中就有钱, 有钱就投资。资本十三论,政经就搞懂。 懂得四个一:

一个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决定(5)

一个规律:价值规律(8)

一个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9) 一个理论: 学会三个二:

二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1-2) 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3) 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 手中就有钱:货币(6-7) 资本十三论:

劳动商品论(15-16)

生产两重性论(18-19)

不变可变资本论(22)

资本积累论(27-28-31)

资本循环论(32)

资本周转论

(33)

资本主义工资论(35)

平均利润论(36)

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论(40---44)

剩余价值论(20---26)有机构成论(28-30) 社会再生产论(34)

矛盾危机论(38-39)

第7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感

近日研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本书,颇有小感,使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在学业上给了我很好的帮助,同时对我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定位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马克思没有创立一个完整的辩证法学说,马克思的辩证法很大程度上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论述辩证法的书,或许马克思认为,有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没有必要再去创立一个新的独立的辩证法学说。然而诚如黑格尔辩证法所言,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作了“扬弃”,作了修正。正如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说的:“我的辩证方法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他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人脑的活动过程,即他以‘理念’的名义而且甚至把它转化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世界的创造主,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的外部的现象形式。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人的头脑所反映的并变成思维形式的物质世界。”也就是说,马克思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根本不同的一点是: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的辩证法是从属于精神的普遍中介的;而在马克思那里,任何对自然界的辩证知觉是服从于历史实践的辩证法,即人和自然之间的辩证法的。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

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 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 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在高中哲学部分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于辩证法的概念就是从那里得到的,但我一直有疑问,这个疑问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黑格尔,逻辑学,精神现象学,什么的,得到一个发展的概念,或者说概念的运动,但在逻辑学里,其体系又否定了个人的自由活动,而表现出,似乎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那里,一切都研究完了,你只能照着他的做,就是这么一种感觉。到这个时候再回过头了看马克思所谓的人的感性活动,才理解了马克思所谓的辩证法不是别的,就是这个实践,这个人的对象性活动。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统一,是虚假的幻影,对立是虚假的对立,那么意识和物质的统一又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人”这个孤零零的

概念。自笛卡尔以来的理性主义,到黑格尔是个高地,也是个结束,它永远不能解决自身这个矛盾。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是人为的、现今尚无法完全突破的对立,但是因为人具有意识和认知能力,某种程度上,二者又可以统一;因为意识,从来都是人的意识,而不是石头、泥块的意识;物质从来就是人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说白了,就是讲人和人之外的东西的关系!

人的感性活动,它是人和他的活动对象的统一,这个统一除了人的活动,没有别的联系能把人和自然界联系起来。并且在这个统一体里,人和他的对象以及这个统一体都一刻不停地同时处在变动中,人的活动作用于对象,使对象发生变动,同时人的活动也随着对象的改变而变化,人、对象以及人的活动都处在一种变动的关系中,因此人和对象就不是准确地一致关系,而是只能在一个范围里大体相符,但这个范围随着这个统一体的发展,也是不断变化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两句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什么前面要加上“现实性”三个字?“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什么是人的现实性的活动?其实这是人对自然界的活动。这个社会关系必须有这个现实性,才是马克思说的是人的本质。否则就会倒退到意识和精神的抽象上去。”

举一个例子,从《国富论》里的货币说起。交换脱离了物质直接交换的阶段以后,开始以媒介物做中介进行交换。媒介物的选择,刚

开始是笨重的其他日用品,但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金属因其不易磨损和可分性使用方便,因而选择金属作为货币;金属在日常使用中,称量麻烦,因而铸币,铸币使用过程中因为磨损或故意减少分量,因而法币。在这一个历史过程中,因人和货币这个对象始终处在一个变动的关系中,并因为人的活动而互相作用和影响,两个方面都不断在变化。

感知,或认识,其对象不是别的,就是体现在自然那里的人自己的活动,所谓的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行动。感知,就是人的活动的理论化,可描述,从而可遵守执行,从而可不断完善。所谓的真理,就是不断完善人自己的行动,因为辩证法就是真理,而辩证法就是人的这个感性活动。

以上只是自己的从书中体会到的一点心得,让我理解了马克思辩证法的一些皮毛,感到马克思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更不是一些空洞虚无的“哲学”,它确实是从我们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真正的真理,真正能让我们理解我们自身存在价值的值得挖掘的一座宝藏。

第8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考核知识点

哲学(定义: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为研究内容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哲学具有下列特点

(1)最高的抽象概括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2)最大的普遍性,具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和智慧的启迪作用,但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作出具体结论。

(3)哲学属于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哲学派别(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论与唯心论 )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从三点来看:

1.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①资本主义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②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

2.实践基础:无产阶级的斗争已经有了实践的源头(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思想根源: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马克思注意创立: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集成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①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实践的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②其后,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发展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具体结合,先后产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体系

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识记与理解

(1)哲学的概念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也就是说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第一,意识依赖于物质。

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就是唯心主义。也就是说意识是世界的本源,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一、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四个方面,

1.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一分歧从根本上决定了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决定了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蕴含于其理论内容体系之中,而其内容体系的基本点有三点:精髓——实事求是精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发展规律学说);精蕴——群众史观。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意义1.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人类正确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探索出科学的方法

2.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共产主义由空想变为具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崇高理想

(8)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鲜明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以之引领中国人民进行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不能完全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而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萌生初始思想到明晰科学概念,由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到认识升华形成理论形态,由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到领导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是一个艰辛探索的历史过程。

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逐渐有了深刻、完整的认识。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之后,1939年—1940年,毛泽东同志接连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精辟地阐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重要基础。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转折。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在这场伟大变革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总结历史的和现实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许多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以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指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作出新的阐述,强调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初步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作了进一步论述,将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同时,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

第9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

1.诡辩家欧布里德向邻居借了一笔钱,过了很长时间仍不归还,邻人只好前去讨账。欧布里德洋洋自得地说:“不错,我是向您借过钱。不过,您应知道,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你凭什么叫现在的我替过去的我还账呢”?邻人一听,火冒三丈,操起棍子把他狠狠打了一顿。欧布里德恼羞成怒,要告官。邻人笑道:“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不是此时的我,因此我并没有打你呀。”试用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的原理予以分析。

答: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然而宇宙中同时存在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其一,事物在绝对运动状态之中,相对于某种特定的参照系而言,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其二,事物处于量变状态的时候,保持着质的稳定性。相对静止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有合理之处,表明“过去”不同于“现在”,“我”已发生变化,体现着运动的绝对性;但是,“我”仍然是“我”,依然处于相对静止之中,保持着质的稳定。既然“我”仍然是“我”,那就有还账的义务,毕竟,人的历史不能彻底割断,不能绝对否定。借口“我”已变化而彻底割断、绝对否定过去,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相对主义必然导致诡辩论。显然,欧布里德就是一位相对主义者,而邻人痛打欧布里德之后予以否认的理由,也是相对主义的,这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2.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2)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做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1.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答: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和,其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最根本的,这个矛盾只能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不断解决。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实际状况,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广度和深度。第二,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2. (分析题)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把它摆成两摞五十的,也可以把它摆成四摞二十五的,还可以把它摆成十摞十个的。

答: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决定历史发展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使历史的发展进程呈现出一种必然的趋势。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历史的发展过程是起作用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左右历史,改变历史的进程。人的意识能否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符合规律,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本命题用一种比喻鼓吹唯意志论。唯意志论夸大了个人的作用,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唯意志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1.(分析题)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答: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迫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凭借国家的力量来加以缓解。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主要是为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非直接为获取丰厚的利润。

2. 下列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材料: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动更加广泛和迅速,这一切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拉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跨国犯罪严重,这一切又增加了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紧迫性。在这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前进。——摘自胡锦涛《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03年6月2日)请回答:(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什么影响?(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点。现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生产布局、投资走向、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乃至环境保护,都跨越了国界。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大环境有利于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第一,有利于我国从外部获得短缺的资金;第二,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有利于我国继续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第四,有利于我国更多地获得国际分工利益,逐步形成核心技术开发能力。一句话,有利于我国在未来20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全球化在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首先,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经济和一些主要国家经济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传导到我国,引起国内经济的波动。其次,在开放型经济中,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需要权衡的因素增加。第三,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一是跨国公司垄断市场的可能性,二是战略性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与竞争,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对风险要充分估计并做好应对。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和辩证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有体制中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十多年来,经过从农村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 (分析题)“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答:这一命题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是合理的,但它把人的理性、意志和心归结为人的本质是错误的。它把人看成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反映了抽象人性论的观点。从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去解释历史,必然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c、既可能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能是唯心主义观点 2 认识的客体是指 d、进入实践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 3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4 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 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 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5 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方法 6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7 表象 d、属于感性认识,是对知觉的再现

8 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b、主张世界是可知的哲学家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

9 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标志着 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10 激变论在哲学上属于 c、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11 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

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a、政治文明的进步 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12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 a、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c、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3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14 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c、抹煞了意识与物质的区别 d、把意识等同于物质

1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本质内容 e、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16 “三角形之内角和等于一百八十度”是 c、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的真理 17 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命题的有 b、物是感觉的组合 c、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18 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19 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 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 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 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真理是一元的

20 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 c、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当物质的运动接近光速时,时间、空间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1 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 a、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要求 2 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b、生产关系

3 政治经济学最直接、最主要的理论来源是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4 可能性是指 c、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5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6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7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8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 明 a、价值的存在要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10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 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 a、不变资本 c、固定资本 e、生产资本

12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a、价值是由人们劳动的,物不创造价值 b、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13 “自私是人的本性”这一观点 a、把剥削阶级的本性普遍化了 d、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则 14 在阶级社会中体现着阶级关系的概念有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15 所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 a、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 b、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c、都反映经济基础,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16 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人类解放是 a、摆脱自然界的奴役状态 c、摆脱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 d、摆脱传统旧思想的束缚 17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是因为 a、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b、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 c、商品中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 d、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量、最普遍的关系

18 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 c、是指人们摆脱了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d、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人的解放而获得的自由

19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 b、最集中最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 c、社会意识诸形态的核心 d、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

20 社会心理之所以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因为 c、它是直接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不系统的、自发的社会意识 d、它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

上一篇: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下一篇:法律援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