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开国功臣结局

2023-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新中国开国功臣结局

乌鸦太郎中国结局

“乌鸦太郎”故事的中国式结局

—— 一次作文调查引发的思考

笔者以续写的形式进行了一次作文调查。调查对象为某农村高中全体学生。

写作要求:请根据下面故事的情节提示,设想“乌鸦太郎”今后的命运,为这则故事补写一个结尾,200字左右。

乌鸦太郎

一个农村孩子,每天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沉默寡言,独来独往。没人注意他,他也就安然躲在教室的角落里,一边发呆一边看看窗外的桃花、玻璃上的水汽、窗框的木纹,或者偶尔爬过白色墙面的一只小虫。

本来,日子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如果不是新来了一位年轻的老师。新老师常常带着孩子们在野外上课,种花种草,并和他们私下里闲谈。不久,学校里开大会,学生们纷纷上台表演节目。那个最不起眼的孩子也上台了,他给大家模仿乌鸦的叫声,清晨高飞的、黄昏离巢的、欢叫、悲啼。原来。乌鸦的叫法如此细腻丰富,各自不同。他发出的这些惟妙惟肖的叫声.让人想到这个孤单的孩子,是如何一天天一个人在旷野里奔跑,追着一群乌鸦,奋力地把自己的声音,融会到它们中间去。很多人听着流下了眼泪。

后来,《乌鸦太郎》是日本漫画书中的一则平淡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其实称不上严格意义的故事,因为它没有什么结局。后来,在人们给那个模仿乌鸦叫声的孩子取名“乌鸦太郎”后,他还是一个人来来去去,在刮风下雨的日子里,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小学毕业后,再也没有消息。老师不是伯乐,他也不是千里马。图画书里没有明确画出的一场对话,是一个热心的教师和一个内向孩子的心灵邂逅。如果说这也是种缘分,那么,并不是所有的缘分,都能让生活有所改变。

然而,中国学生对这则异国故事结局“合情合理”的想像与自说自话的设计却与原故事中“乌鸦太郎”的未来人生走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与断裂。沿着已有故事情节展开的各式各样的续写,在“后来”这一设定叉点分道扬镳,最终又殊途同归为耐人寻味的中国式结局,既显示了众声喧哗与集体失语的双重性,也呈现了一道颇为特别的中国式作文景观。 本文力图以对本次作文个案的描述、解析,获取对当前中学生写作现状、心理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某种角度和入口。

综观学生们对“乌鸦太郎”后来命运的种种设想与安排,不难发现某些共性的话语态度与价值取向。

一是放大“乌鸦太郎” 模仿乌鸦叫声这一拟声才能的效用。

以下是被调查学生设计的几种富有代表性的“才能效用”案例:

例①:后来,同学们开始关注这个孤单的孩子,和他一起学乌鸦的叫声,一起看窗外的桃花,一起在有水汽的玻璃上画脚丫。从此,他不再一个人躲在墙角,也不再孤单寂寞。 例②:后来,那默默无闻的小男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那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人们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向他投以羡慕的眼光,老师也对他特别关注。他找到了自信。 例③:后来,“乌鸦太郎”因为那次表演找到了他人生的价值,他开始慢慢学会与人交往,逐渐融入到集体中去。他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好。

例④:后来,旷野里奔跑着的不再是一个孤单的身影,而是在一个年轻阳光的老师身后,叽叽喳喳地跟随着一群“乌鸦”,一路欢歌笑语。旷野的天际下,不再有孤单、寂寞和悲伤。

例⑤:后来,那个默默无闻的小男孩变得活泼开朗。课上,回答最积极的便是“乌鸦太郎”;课后,他与同学们玩耍,开心地去做每件事。经过努力,最终成为班上的三好学生。

例⑥:后来,这个最不起眼的孩子用乌鸦的声音感染更多的人。他的声音诠释了斑斓的生活、丰富的情感,同时他的声音也不再孤单。人们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总是笑而不答。

例⑦:后来,“乌鸦太郎”不再独来独往,他向同学们讲述他观察到的大自然的奥秘,同学们都折服于他的见识,一下课,纷纷围在他的身边。

例⑧:后来,音乐老师让“乌鸦太郎”练习各种动物的叫声,老师让他代表学校去参加一次大型的文艺活动,他脱颖而出,被领导看中。领导让他练好口哨,推荐他参演春节联欢晚会。

例⑨:后来,“乌鸦太郎”不再独来独往,也停止了对乌鸦声音的模仿。终于在第二次表演时,让大家失望了,大家觉得他是个骄傲且不求上进的孩子。从此,他又成了孤独的人。

例⑩:后来,“乌鸦太郎”仍旧一个人独来独往,人们只是在他表演的那一刻感动过,事后都快将他忘记了。“乌鸦太郎”仍旧一个人看着世界发呆。

例①~例⑨中,尽管续写者对“乌鸦太郎”表演节目后的状况设想得不尽相同,但所有续写情节的指向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一次偶然的表演彻底改变了“乌鸦太郎”的现实遭际。例①~例④,以一个孤单且被人忽视的孩子的被关注、被羡慕、被认同,凸显了老师和集体怀抱的友善、温暖与感化效应的强大;例⑤~例⑨,则以“乌鸦太郎”脱胎换骨般的进步、一步登天或一败涂地的结局,强化了那场表演对“乌鸦太郎”后续命运决定性的影响力。

包括上述例①~例⑨在内的99.7%的续写故事表明,偶然表现出来的拟声才能似乎是“乌鸦太郎”价值的唯一体现,更是其命运转折的分水岭。对于一个原本暗淡无光的孩子而言,一种突然绽放出来的才能不仅立刻让他光彩夺目,还意味着从此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一路绿灯,飞黄腾达(例⑧);反之,丧失才能则意味着重新退回过去的灰暗世界(例⑨)。这里,被绝大多数续写者竭力夸大的“才能效用”,其实是现实校园普遍存在的成绩至上、智能至上观念的翻版。当今,在升学竞争压力日益沉重的背景下,学生只要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一俊遮百丑已经演化为校园潜规则,成绩等于成功,才能就是万能,成绩、智能的高低决定学生个体在校园生态中的优劣地位。如此扭曲的评价标准,使得学生们确信老师亲贤能远无能、重优生轻差生体现了一种正常的校园生态秩序。因此,续写者都善于根据原文描述,精准地考量“乌鸦太郎” 边缘化的地位和被漠视的合理性,然后顺理成章地设想了“乌鸦太郎”拟声才能被发现后种种优待——“关注”、“注意”、“羡慕”“折服”,堪称蔚为壮观。如此盛大其事,其实质是曲折表达了续写者自己在现实情境中饱受刺激折磨、爱之恨之的才能崇拜。天可怜见,那些放大的“乌鸦太郎”拨云见日般的幸福享受,掩藏了多少中国孩子破碎冷落的心,又寄寓着孩子们多少缠绵苦痛的希冀和热望啊。

众多学生对“才能效用” 的推崇还折射了一种值得警惕的价值扭曲倾向。

一方面,现实生活中不乏错位的成功故事:获得金牌的某运动员尽管文化水平低,但被某名牌大学破格录取;不向外国人下跪的某民工因读书心切,也被大学录取„„众多励志故事也一直喋喋不休地渲染着浪漫主义的成功迷梦:一个坚持给妈妈洗脚的小伙子因品格的力量打动了外国老板,被破格聘用;一个求职无果的女孩子在转身离去前,用鞋跟敲平了老板办公桌上一颗松动的钉子,结果被聘用„„破格录取、破例聘用成了一种搁置正常录取程序与公平竞争规则的超常奖赏。这样的故事经常被复制和高调宣传的结果是,与必备资质、专业素养、录用条件风马牛不相及的才能、品格的效用放大了,规则、程序的刚性柔化了。这就对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暗示:只要具备某种才能或良好品质,就能破例、破格,一切

人生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下面一则故事反而匪夷所思了。

美国奥巴马总统打算出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春季毕业典礼,这所百年名校却表示不授予总统荣誉学位。校方表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对奥巴马的到来“欣喜若狂”,但除了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出过两本畅销书外,奥巴马“没做任何应得荣誉学位的事”,学校有不给在任政界人士颁发荣誉学位的规定,即使奥巴马莅临,校方立场也不会改变。

另一方面,从作文的整体面貌看,中国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懂得把寻找意义、表现光明面作为写作的第一准则,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的应试作文标准。绕开生活苦难,回避社会难题,格调昂扬向上,习惯自我检讨,一味表现人生的美好、人性的光辉,几乎成了中小学生的写作共性。在如此的写作惯性下,生活收束为家庭、校园、自然景物的狭小场域,情感不越乎亲情、友情、师生情。沉重的社会问题与学习生活绝缘,烦恼、忧愁等一切问题都能在老师、家长、同学的关心帮助下轻松化解。学生习惯想当然地把现实难题用感人的故事作喜剧化粉饰。结果,在社会价值倾斜、应试作文标准诱导的双重压迫下,学生逐渐对规则失去了敬畏,对艰难不幸的命运和困窘不堪的生存状态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轻描淡写。对生活中那些难以复制的特例反而充满向往,向往一夜成名,一炮走红,一步登天。

所以,沿着例①~例⑨的续写方向,98%的续写者认定,“乌鸦太郎”最终命运是成为口技表演家、配音演员、儿童节目主持人、动物学家等等。至此,“才能效用”被演绎到极致。

二是美化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校园权力结构”。

福柯的权力理论告诉我们,知识在社会中要受到各种权力关系的控制。什么被允许,什么被禁止,都源于这个社会中的权威、规则、等级和学科系统,因此,一种文化必然产生出一种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正是这种认识方式导致相应的话语被生产出来。如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关于话语的真伪、正误、合理与不合理的准则,这些准则正是权力的产物。因此,任何话语,包括文学的话语,都不可能是完全自律或自治的,而是社会中权力关系的产物。话语乃是权力的话语。

权力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无孔不入,看似各不相同的有关校园生活的续写情节里也充满了各种权力符号。这里既有权力的表演,也有对权力的欣赏、崇拜与追逐。从例①~例④续写者的话语立场看,学生普遍将自己定位于温暖班集体中面目模糊的一员,自视为那个默默无闻的孩子的观察者、同情者与拯救者,以“集体”的视角,俯视着“乌鸦太郎” 的命运沉浮。显然,在当今校园教师中心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故事中的教师代表了校园权力的中心,集体代表了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权力网络,其中的个体与权力中心存在着亲疏远近的不同距离,而“乌鸦太郎”则明显处于权力网络的边缘与外围。续写者步调一致地融入“集体”的角色选择,是对自我身份的主动隐藏和对校园权力中心的有意靠拢。

“乌鸦太郎”沉默寡言,加之独来独往,“没有人注意他”。在绝大多数续写者看来,这种处境理所当然。“一无是处”的孩子自然是校园权力排斥、疏远的对象,因为他没有得到权力认同的条件和资本,他的边缘角色是物有所值,他的饱受冷落是咎由自取,所以,也就没有谁应对“乌鸦太郎”的孤单境遇负责。那位年轻的新老师给“乌鸦太郎”一展才华的机会,则彰显了权力中心的决策力和号召力。我们看到,一个原本似乎没有什么价值的孩子立即得到集体的百般呵护(例①~例⑧)。由续写者加盟的集体这种积极响应的姿态与先前无动于衷的表情转换如此快捷,不啻一场滑稽的权力变脸。漠视你心安理得,追捧你亦有道理。权力就这样翻云覆雨,掌控着“乌鸦太郎”的运命。续写者未必自觉的情节设计折射了校园权力结构的威仪与森严。

耐人寻味的是,“乌鸦太郎”“追着一群乌鸦,奋力地把自己的声音,融会到它们中间去”、“安然躲在教室的角落里”的“孤单”,在原有故事中具有一种别样的美丽与忧伤,可续写①

者对生命中的美,缺少善意的发现眼光,例④甚至编织了师生共同在旷野奔跑、一路欢歌笑语的盛况。在他们的眼里,“孤单”彻底沦为“乌鸦太郎”有待矫治的性格过错和品质缺陷。从独来独往到融入集体,从沉默寡言到能说会道,从悲观自闭到乐观开朗,“乌鸦太郎”的前后转变,被设计成在集体威权感召下、顺应权力控制与摆布的痛改前非、积极投诚。“乌鸦太郎”只有告别孤单,改“邪”归正,变得大胆、阳光,才能得到权力的认同,获得温暖,享受幸福,才能成为符合权力标准的好孩子(例⑤~例⑧);反之,将再次被权力放逐,重蹈覆辙,“又成了孤独的人”(例⑨)。而例⑧中,高居“校园权力结构”之上的领导,成为决定“乌鸦太郎”未来命运的主宰,散发着“贵人相助”观念的陈腐气息,可视为校园权力的延伸与放大,再一次表明了校园内外权力结构对中国学生行为和心态的格式化塑造。

应该看到,续写者在设计教师、集体关心“乌鸦太郎”故事时,强调以温暖感化一颗冰冷的心,教化一个沉寂的灵魂,其动机是真诚而善意的,但续写者的角色定位和话语态度却泄露了冰冷的权力底牌。校园权力效应“沿着一个渐进的细微渠道流通,抵达了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姿态、他们的全部日常行为”。99%的续写者(其中90%为农村孩子)根本就没有打算进入“乌鸦太郎”的世界,去体味这个“每天走很远的路”“ 一边发呆一边看看窗外的桃花、玻璃上的水汽、窗框的木纹,或者偶尔爬过白色墙面的一只小虫”的孩子的内心感受,去触摸他的艰难、孤独、忧伤与快乐。续写者们白天不懂夜的黑,有轻飘的感动与同情,却不懂得真正的慈悲,不思考儿童生活中的苦难因素,习惯廉价的感动与轻佻的救助。他们用关心弱小同学的方式来人为制造一个心理落差,自我培育一种可以关心他人的优越感,以此化解、转移自己在别处受到的屈辱。因此,其真诚的背后也不乏几分世故与逢迎。与直抵人心、痛彻肺腑的慈悲相比,感动实在浅薄而滥情。过多的感动,则未必不是对苦难刻意的无视与美化。而学会进入苦难,懂得慈悲,或许能让我们拥有一些反思与良知,拥有写作中普遍缺失的批判力和自省力。

三是向往传奇化、戏剧化人生,追慕成名成家的荣耀。

如上文所述,沿着“后来”被几乎所有续写者设计出的“乌鸦太郎”的幸福改变继续发展,“乌鸦太郎”的命运必然地乌鸡变凤凰,修成正果。因善于模仿乌鸦叫声,成为口技家、配音演员、儿童节目主持人;因善于研究乌鸦,成动物学家、驯鸟师、飞行员;因善于奔跑,成为长跑运动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有不足2%的学生认为“乌鸦太郎”没有拥有辉煌的未来(例⑩)。

在设计“乌鸦太郎”的未来时,续写者流露的其实是自我的人生憧憬,代表了个人对世界、社会,现在、将来的某种价值确认与期待。绝大多数续写者认为成功就是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习惯励志照亮人生,富于浪漫情怀,向往大喜大悲、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不懂得没有华彩乐章的生命,照样可以怀抱骄傲不流俗的寂寞,让别样的美景,在心中如花绽放。不认为平淡无奇是人生常态,不承认普通生活和平凡生命的价值,轻视甚至蔑视普通人波澜不惊的生存状态。

2006年年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学生最不甘于平淡,最不满足于过普通的生活。我们在讨论时一致认为,这不仅和升学压力有关,和我国的教育理念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日本,甘于过平凡生活的观念相当普遍。日本的中学,经常把社区里的普通人请来给孩子们讲课。学生们在吃饭之前,要向厨师鞠躬表示感谢。大家对普通的职业都怀有感激和尊敬的感情。中国的学校显然缺乏类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却不注意脚下该怎么走。能站在学校讲台上的,不是教授、专家就是学者、官员,虽然课本里也写着劳动无贵贱,但普通人的生活永远是低调的,不被关注或赞扬的,学生们也早已习惯了把科学家、学者、官员等社会知名人士作为偶像。”

对威权的膜拜、对寻常的鄙视,已经造就了一大批以“长大要当科学家”为人生理想的②

豪迈少年。他们是社会名人的狂热粉丝,是权力意志的忠实随从,轻视甚至无视日常生活的意趣与价值,日渐形成崇拜权力的奴才心态。他们把理想放在天上,建构着不切实际的人生捷径,企图轻而易举实现梦想。诚如阿富汗著名作家乌尔法特尖锐的感慨:“真的,我们真

③的不认得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们。可是,我们对于那些达官贵人却认识得那么清楚。”让学

生自甘臣服于权力和名利并为之孜孜以求,是写作的失败,更是教育的失败。

依托一则本来平淡无奇的异国小故事,中国学生完成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我手写我心”的续写行为艺术。由于横亘着文化的鸿沟,也横亘着价值的分歧,中国学生的集体性误读与符合中国逻辑的“正写”,使故事的外国元素彻底丧失,中国特征格外显著。续写和原先的故事结局产生差异乃至背离并不奇怪,无非是因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纵观续写作文那众口一词的话语腔调,千人一面的言说方式、雷同的人生设计、趋同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得不悲哀地承认,中国学生已形成日趋顽固僵化的写作“集体无意识”!作文众声喧哗的繁荣背后是集体失语的荒芜,激情昂扬的面具下面是苍白失血的面容,道貌岸然的矫饰难掩奴化思想的裸奔。换言之,中国学生作文不缺少语言的驭用,不缺少情节的创意,不缺少道德的表态,不缺少巧言令色,不缺少豪言壮语,不缺少理想美梦,唯独缺少戛戛独造的个性、抗拒媚俗的品性、批判自省的追问和使写作成为写作的灵魂!

若干年前的摇滚歌手崔健的一段正在老去的歌词颇让人寻味:“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被遮蔽的眼睛只能看到恩赐的幸福,被束缚的思想只能摇尾乞怜。何时,我们才能拉掉蒙住孩子们双眼的那块布,让他们用纯真的眼神去打量没遮拦的天空,去追寻属于他们的幸福?让思想真正站立?

作文,魂兮归来!

注释:

①引自2009年4月12日《扬子晚报》。

②参见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113页。

③引自阿富汗作家乌尔法特的散文《为人效劳的人》(参见《世界散文精华·亚洲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④引自崔健摇滚歌曲《一块红布》。 ④

第2篇:新中国的57位开国上将

姓 名 军 衔 授衔时 年龄

最高任职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委,军事学院政委,炮兵政委,武汉军区第一政委,总后勤部政委

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 海军第二政委

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济南军区代司令员兼第二政委,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政委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副总理,国家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副总参谋长,沈阳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福州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交通部长,海军司令员兼第一政委 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铁道部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铁道兵政委 北京军区政委

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

海军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副总参谋长 军委作战部部长,总参三部政委 广州军区代司令员,副总参谋长 王

平 上将 48 王

震 上将 47 王宏坤 王建安 海军上将 上将

46 49 王新亭 上将 47 韦国清 乌兰夫 上将 上将

42 49 邓

华 上将 45 叶

飞 甘泗淇 吕正操 朱良才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41 52 50 55 刘

震 空军上将 40 刘亚楼 上将 41 许世友 上将 49 苏振华 海军上将 43 李

达 李

涛 李天佑 上将 上将 上将

50 50 41 李志民

上将

49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委,高等军事学院政委,福州军区政委 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外家部副部长,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副总参谋长

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院长,政委,石油工业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北京军区司令员,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训练总监部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政委

总高级步校校长兼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 副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

副总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长 工程兵司令员

武汉军区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 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二十一兵团司令员

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炮兵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 沈阳军区政委

防空军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部长 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政委,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 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国防科工委长务副主任 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军事学院政委,军事科学院副政委 成都军区司令员 李克农 上将 56 李聚奎

上将

54

上将

43

杨至成

杨成武 上将

上将

52 41

杨得志

上将

42

上将

39

克 上将 47 宋时轮

张宗逊

张爱萍

陈士榘 陈再道 陈伯钧 陈明仁

陈奇涵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48 47 45 46 46 45 52 58

陈锡联

上将

40

周士第

周纯全

赵尔陆

洪学智

钟期光

贺炳炎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46 55 50 50 42 46 42 郭天民 唐

陶峙岳

阎红彦

董其武

彭绍辉

韩先楚 傅

傅秋涛

赖传珠

黄永胜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上将

50 45 63 46 56 49 42 55 48 45 45

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南京军区政委,军政大学政委,政治学院院长,政委 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第22兵团司令员 昆明军区第一政委 23兵团司令员

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副总参谋长 副总参谋长,福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 总政治部副主任

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总参队列部部长、动员部部长 北京军区政委

总参谋长兼军政大学校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办事组组长 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公安部部长,副总理,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第一政委,中央政治局委员 谢富治 上将 46

(责任编辑:苑国凯)

第3篇:中国57位开国上将名单及简历!

【历史镜头】中国57位开国上将名单及简历!

2011-10-06 18:54:53| 分类: 历史秘闻

中国57位开国上将名单及简历! 素材:网络

姓名 军衔 授衔时年龄 最高任职

王平 上将 48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委,军事学院政委,炮兵政委,武汉军区第一政委,总后勤部政委

王震 上将 47 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

王宏坤 海军上将 46 海军第二政委

王建安 上将 49 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王新亭 上将 47 济南军区代司令员兼第二政委,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政委

韦国清 上将 42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乌兰夫 上将 49 副总理,国家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

邓华 上将 45 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副总参谋长,沈阳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叶飞 上将 41 福州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交通部长,海军司令员兼第一政委

甘泗淇 上将 52 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吕正操 上将 50 铁道部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铁道兵政委

朱良才 上将 55 北京军区政委

刘震 空军上将 40 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刘亚楼 上将 41 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许世友 上将 49 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

苏振华 海军上将 43 海军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

李达 上将 50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副总参谋长

李涛 上将 50 军委作战部部长,总参三部政委

李天佑 上将 41 广州军区代司令员,副总参谋长

李志民 上将 49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委,高等军事学院政委,福州军区政委

李克农 上将 56 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外家部副部长,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副总参谋长 李聚奎 上将 54 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院长,政委,石油工业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

杨勇 上将 43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杨至成 上将 52 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杨成武 上将 41 北京军区司令员,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杨得志 上将 42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肖华 上将 39 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肖克 上将 47 训练总监部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政委

宋时轮 上将 48 总高级步校校长兼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

张宗逊 上将 47 副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

张爱萍 上将 45 副总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长

陈士榘 上将 46 工程兵司令员

陈再道 上将 46 武汉军区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

陈伯钧 上将 45 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陈明仁 上将 52 二十一兵团司令员

陈奇涵 上将 58 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陈锡联 上将 40 炮兵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

周桓 上将 46 沈阳军区政委

周士第 上将 55 防空军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部长

周纯全 上将 50 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政委,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

赵尔陆 上将 50 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国防科工委长务副主任

洪学智 上将 42 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钟期光 上将 46 军事学院政委,军事科学院副政委

贺炳炎 上将 42 成都军区司令员

郭天民 上将 50 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唐亮 上将 45 南京军区政委,军政大学政委,政治学院院长,政委

陶峙岳 上将 63 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第22兵团司令员

阎红彦 上将 46 昆明军区第一政委

董其武 上将 56 23兵团司令员

彭绍辉 上将 49 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副总参谋长

韩先楚 上将 42 副总参谋长,福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

傅钟 上将 55 总政治部副主任 傅秋涛 上将 48 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总参队列部部长、动员部部长

赖传珠 上将 45 北京军区政委

黄永胜 上将 45 总参谋长兼军政大学校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办事组组长

谢富治 上将 46 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公安部部长,副总理,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第一政委,中央政治局委员

注:表中王建安为1956年授衔、李聚奎为1958年授衔.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5年9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整整6年的建设、调整,已经由单一的步兵兵种,发展壮大成为由8大总部、4大军种、4大兵种、12大军区、志愿军和若干军事院校组成的革命化、正规化军队。

解放军作为一支全面发展的合成军队,如何走向正规化?实行军衔制就是其中的具体措施之一。所以,在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全面授衔,而且各军兵种在服装、服饰、军衔符号、军种符号、勤务符号等外在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分。

按规定,将官这一等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个级别,上将为将官中的第二个级别。如果说,大将是将军中的领军人物,那么上将就是将军中的骨干力量,中将可谓将军中的中坚力量,少将则是将军中的基础力量。

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共授予上将55名,1956年1月和1958年7月又各补授1名,他们是王建安和李聚奎。这样,全军共授予上将57名,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开国上将。

上将军衔的授予条件和标准很是严格,在《军衔指示》、《服役条例》、《编制军衔》里都有明确的表述。从级别上讲,规定“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从职务上讲,规定兵团司令员的基准职务军衔为上将,兵团副司令员的军衔亦可为上将。从其他条件讲,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的服务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是军官授衔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1955年首批授予的55名上将,主要是1952年评定的正兵团级干部,也有部分德才兼备的副兵团级和个别准兵团级干部,还有个别已转入地方工作的级别相当于正兵团级的干部。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的一名上将,都是正兵团级干部。具体名单和级别现录如下:

一、正兵团级上将35人:萧克、张宗逊、王震、许世友、邓华、杨成武、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陈锡联、陈士榘、宋时轮、叶飞、杨得志、黄永胜、谢富治、杨勇、李达、周士第、韦国清、朱良才、王新亭、周桓、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李聚奎、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

二、副兵团级上将19人:李克农、彭绍辉、张爱萍、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洪学智、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刘震、陈伯钧、钟期光、唐亮、李天佑。

三、准兵团级上将1人:贺炳炎。

四、未评军队级别而授上将的2人:乌兰夫、阎红彦。

勋章是综合记录将帅的革命资历、政治素质、战功、级别和职务的最好载体。57名开国上将中,有52名是老红军,乌兰夫是早年参加地方工作的老党员,吕正操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的老战士,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是解放战争中率部起义的原国民党军将领。1955年和1957年两次授勋的情况是:49人荣获一级八一勋章,51人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57人均荣获一级解放勋章。具体细节如下:

1955年9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35人:王宏坤、王新亭、王震、甘泗淇、朱良才、刘亚楼、李克农、李达、李聚奎、李涛、宋任穷、宋时轮、陈再道、陈伯钧、陈奇涵、陈锡联、周士第、周桓、洪学智、张宗逊、张爱萍、郭天民、许世友、彭绍辉、贺炳炎、傅秋涛、傅钟、叶飞、赵尔陆、阎红彦、赖传珠、谢富治、钟期光、萧克、萧华。

1955年9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2人:刘震、周纯全。

1955年9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2人:李天佑、杨至成。

1955年9月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6人:杨成武、王平、陈士榘、杨勇、杨得志、邓华。

1955年9月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授予二级八一勋章1人:苏振华。

1955年9月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人:吕正操。

1955年9月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3人:韩先楚、李志民、黄永胜。

1957年6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人:王建安。

1955年9月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人:唐亮、韦国清。

1955年9月授予一级解放勋章4人:乌兰夫、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

由于上将是军队建设中的骨干力量,所以,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7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重要部门均担任主要或重要职务,它们涵盖了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各重点院校:

萧克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李达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张宗逊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李克农任副总参谋长,王震任副总参谋长兼铁道兵司令员、政治委员,许世友任副总参谋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邓华任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彭绍辉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张爱萍任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任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兼防空军司令员,韩先楚任副总参谋长,李涛任总参谋部第三部部长,傅秋涛任总参谋部队列部部长,王平任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吕正操任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傅钟任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甘泗淇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任总干部部副部长,赖传珠任总干部部副部长,洪学智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周士第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部长,郭天民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部长,周纯全任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杨至成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陈再道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陈奇涵任军事法院院长,王宏坤任海军副司令员,苏振华任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亚楼任空军司令员,刘震任空军副司令员,陈锡联任炮兵司令员,韦国清任公安军副司令员和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陈士榘任工程兵司令员,朱良才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周桓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乌兰夫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唐亮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叶飞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王新亭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代司令员,黄永胜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李天佑任广西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任成都军区司令员,阎红彦任成都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谢富治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陶峙岳任新疆建设兵团司令员,杨勇任志愿军司令员,李志民任志愿军政治委员,陈伯钧任军事学院副院长,钟期光任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宋时轮任总高级步校校长,赵尔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陈明仁任陆军第五十五军军长,董其武任陆军第六十九军军长,1956年授予的王建安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58年授予的李聚奎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57人中,曾离职在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过的有杨得志、韩先楚、刘震、陈锡联、李天佑等5人,他们为今后再担任重要职务而进行了系统的知识更新和正规培训。

开国上将来自五湖四海,政治素质很高

57名开国上将中,除3名起义将领外,其余54名为中共党员。授衔前后,他们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里的职务如下:

1935年8月,在沙窝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增补为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有周纯全1人,增补为中央候补委员的有傅钟1人。这是最早进入中央委员会的开国上将。

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当选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的有王震、宋任穷、乌兰夫、吕正操、张宗逊等5人。

当选党的七大代表的有25人:王震、乌兰夫、邓华、甘泗淇、吕正操、萧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李涛、李天佑、李克农、李聚奎、陈再道、陈伯钧、陈奇涵、陈锡联、杨得志、周士第、黄永胜、阎红彦、韩先楚、彭绍辉、傅钟、傅秋涛。

1956年9月,在党的八大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有1人:乌兰夫。

在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开国将帅有31人,除十元帅、十大将全部当选外,还有乌兰夫、李克农、宋任穷、萧克、邓华、刘亚楼、王震、萧华、赵尔陆、谢富治、吕正操等11位开国上将当选。

在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开国上将有19人:杨得志、韦国清、叶飞、杨成武、甘泗淇、许世友、杨勇、陈锡联、张宗逊、李涛、陈奇涵、李志民、苏振华、黄永胜、阎红彦、洪学智、宋时轮、周桓、钟期光。

1958年党的八大第二次会议增选的军队中央候补委员5人,其中上将有:唐亮、刘震、韩先楚、张爱萍等4人。

军队当选党的八大正式代表的有129人,其中上将46人:杨至成、周纯全、李达、萧克、周士第、郭天民、李涛、张宗逊、张爱萍、彭绍辉、傅秋涛、甘泗淇、萧华、陈奇涵、傅钟、赖传珠、洪学智、邓华、周桓、朱良才、杨成武、王新亭、杨得志、许世友、唐亮、黄永胜、陈再道、贺炳炎、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陈锡联、陈士榘、王震、李志民、杨勇、陈伯钧、宋时轮、韦国清、乌兰夫、叶飞、吕正操、李克农、宋任穷、赵尔陆、谢富治。

党的七大在革命战争年代召开,党的八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召开,是中共历史上两次非常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七大上,一批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精英脱颖而出;到党的八大时,这批精英更趋于成熟。

1955年全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军队的一次大检阅,对英雄的一次大盘点,对将帅们的一种肯定和褒奖。从党的八大选出的军队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名单看,十元帅、十大将全部当选中央委员,开国上将占军队中央委员的35%,占军队中央候补委员的76%,占军队正式代表的35%。

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齐装满员、力量强盛的大会,比七大更上了一个台阶;英雄各有座次,将帅各得其所;各路精英会聚一堂,通过资历籍贯、战功战绩、人脉威望、岗位等环节的比较,最终评定出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名单,这是实实在在的比试。所以说,党的七大和八大选出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含金量是很高的。

在57名开国上将中,有10人在党和政府中担任职务:宋任穷兼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陈奇涵兼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赵尔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李克农兼任外交部副部长,吕正操兼任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叶飞兼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省长,阎红彦兼任四川省委书记、副省长,乌兰夫兼任内蒙古自治区委第一书记、区政府主席,谢富治兼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韦国清兼任广西省委书记、省长。

在57名开国上将中,有36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王宏坤、王新亭、王震、宋任穷、宋时轮、吕正操、周士第、周纯全、洪学智、唐亮、许世友、韦国清、乌兰夫、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奇涵、陈明仁、陈锡联、陶峙岳、彭绍辉、贺炳炎、黄永胜、杨成武、杨勇、杨得志、董其武、叶飞、赵尔陆、刘亚楼、邓华、萧克、阎红彦、韩先楚、苏振华。

在57人中,有3人在中央军委担任职务:1956年9月,萧华、刘亚楼、洪学智被补选为中央军委委员。

经过统计,全军57名上将,平均年龄只有47.4岁,年龄最大的是陶峙岳,年龄最小的是萧华。年龄大的前10位上将是:陶峙岳63岁、陈奇涵58岁、李克农56岁、董其武56岁、傅钟55岁、周士第55岁、朱良才55岁、郭天民53岁、陈明仁52岁、杨至成52岁。年龄小的后10位上将是:贺炳炎42岁、韩先楚42岁、韦国清42岁、杨勇42岁、李天佑41岁、叶飞41岁、杨成武41岁、陈锡联40岁、刘震40岁、萧华39岁。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17人,占29.8%,50岁以下的有40人,占70.2%。可以说,身经百战的共和国开国上将,年富力强,50岁以下是主流。

其中,上将最多的是湖南,共19名,其次是湖北,有14名。地域是南方多于北方:南方上将48名,北方上将9名。各县中,湖北红安县上将最多,有6名;湖南浏阳县上将第二,有5名。可以看出,从著名的黄麻起义和平江起义中走出来的上将很多。

红安县原名黄安县。在民主革命过程中,黄安人民对革命贡献很大,牺牲的烈士也很多。据统计,在1884年,黄安有人口49万,到1934年仅剩27万人。有名有姓、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万人。1955年被授予军衔的64名红安将军,应当说是成千上万名革命先烈中的幸存者。因此,在1952年,政务院正式将黄安改名为红安。

在红安周围的湖北黄陂、大悟、麻城,河南商城、新县,安徽金寨等县也涌现了不少将军。

江西兴国县是另一个将军县,位于江西的中南部,赣州地区的东北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模范县,人口23万。参军参战的约8万人,为革命牺牲的烈士2.3万人,约占江西全省烈士的十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各地工作的兴国籍红军老干部有400余人,有54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上将2名,中将5名,少将47名。在兴国周围的吉安、泰和、万安等县,也出了不少将军。

开国上将的革命历史渊源深厚,如群星璀璨

57名开国上将,在1927年底以前入党的有27人,其中最早的是傅钟,1921年入党。其次是乌兰夫、阎红彦,同为1925年入党。其余有王震、王建安、邓华、甘泗淇、朱良才、许世友、李涛、李志民、李克农、杨至成、萧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陈奇涵、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钟期光、郭天民、黄永胜、赖传珠等24人。

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的有27人。南昌起义:萧克、赵尔陆、杨至成、周士第4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宋任穷、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黄永胜5人;广州起义:郭天民1人;平江起义:苏振华、李聚奎、傅秋涛、彭绍辉4人;湘南起义:萧克、邓华、朱良才、赵尔陆、杨至成、杨得志6人;黄麻起义:王宏坤、王建安、许世友、陈再道、周纯全5人;百色起义:李天佑、韦国清2人;宁都起义:李达1人;商城起义:洪学智1人;清涧起义:阎红彦1人。

12岁参加革命的有萧华1人,14岁参加革命的有叶飞、杨勇、杨成武、陈锡联、韩先楚等5人。

入伍前参加赤卫队的有:王平、王震、王建安、朱良才、苏振华、李涛、李志民、周纯全、唐亮、傅秋涛、彭绍辉等11人。

入伍前参加党的秘密工作的有:叶飞、李克农2人。

在南昌起义前,参加过其他武装斗争的有:陶峙岳参加过武昌起义,萧克、张宗逊、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参加过北伐战争,陈明仁参加过东征战争、北伐战争。

在红军时期担任过正军职领导职务的开国上将有:王平、王震、王宏坤、甘泗淇、许世友、李达、杨至成、萧克、宋时轮、宋任穷、陈再道、陈伯钧、陈奇涵、周士第、周纯全、郭天民、阎红彦、彭绍辉、傅钟等19人。

开国上将中许多人既懂军事,又会做政治工作,可谓军政全能。其中,以早年做政治工作见长,后来军事功绩突出的有:王震、王建安、王新亭、邓华、叶飞、刘震、刘亚楼、杨勇、杨成武、张爱萍、陈锡联、洪学智、傅秋涛、谢富治等;还有做军事工作很长时间,以后主要当政治委员的,有韦国清、阎红彦、赖传珠等。

有些上将专做军事主官,如王宏坤、吕正操、许世友、李天佑、杨得志、萧克、宋时轮、陈再道、陈伯钧、贺炳炎、黄永胜、韩先楚、彭绍辉等。

有些上将早年当参谋长,以后转任军事主官,如李达、张宗逊、陈士榘、陈奇涵、周士第、郭天民、赖传珠等。

有些专做政治主官,如王平、苏振华、宋任穷等。

有些当政治部主任,以后转任政治主官,如甘泗淇、朱良才、李志民、萧华等。

有些专当政治部主任,如周桓、钟期光、唐亮、傅钟等。

有些在统帅部做高参工作,如李涛、李克农。

有少数上将早年是军事或政治主官,后来转任后勤主官,如李聚奎由纵队司令员转任,周纯全由军政治委员转任;杨至成、赵尔陆早年由营团军事主官转任,几乎做了一辈子后勤工作。

57名开国上将参加革命的历史渊源系统如下:

井冈山时期16人:

邓华、朱良才、李聚奎、杨至成、杨得志、萧克、宋任穷、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陈奇涵、赵尔陆、郭天民、黄永胜、彭绍辉、赖传珠。

红军时期52人:

红一方面军31人,其中红一军团20人:邓华、朱良才、刘亚楼、李涛、李克农、杨至成、杨成武、杨得志、萧华、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陈奇涵、周士第、赵尔陆、郭天民、黄永胜、赖传珠;红三军团11人:王平、韦国清、苏振华、李天佑、李志民、李聚奎、杨勇、张爱萍、周桓、唐亮、彭绍辉。

红二方面军5人,其中红二军团1人:贺炳炎;红六军团4人:王震、甘泗淇、李达、萧克。

红四方面军10人: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许世友、陈再道、陈锡联、周纯全、洪学智、傅钟、谢富治。

红二十五军2人:刘震、韩先楚。

湘鄂赣红军2人:钟期光、傅秋涛。

闽浙赣红军1人:叶飞。

陕北红军1人:阎红彦。

57名开国上将,有48人参加了长征,叶飞、钟期光、傅秋涛等3人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阎红彦坚持了陕北游击战争,乌兰夫在内蒙古进行地方革命工作,吕正操在东北军,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等3人在国民党军。

8年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将八路军3个师和新四军分散到敌人后方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初期52人:

八路军总部20人:王平、王建安、韦国清、朱良才、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涛、李志民、李克农、杨至成、张爱萍、陈奇涵、周桓、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郭天民、阎红彦、傅钟。

第一一五师11人:邓华、刘震、李天佑、杨勇、杨成武、杨得志、萧华、陈士榘、唐亮、黄永胜、韩先楚。

第一二○师9人:王震、甘泗淇、萧克、宋时轮、张宗逊、陈伯钧、周士第、贺炳炎、彭绍辉。

第一二九师8人:王宏坤、王新亭、李达、李聚奎、宋任穷、陈再道、陈锡联、谢富治。

新四军4人:叶飞、钟期光、傅秋涛、赖传珠。

抗日战争后期52人:

八路军总部15人:王震、甘泗淇、刘亚楼、李涛、李克农、李志民、杨至成、宋时轮、陈伯钧、陈奇涵、周桓、周纯全、傅钟、韩先楚、彭绍辉。

山东军区5人:王建安、许世友、杨勇、萧华、陈士榘。

晋绥军区3人:张宗逊、周士第、贺炳炎。

晋冀鲁豫军区11人:王新亭、苏振华、李达、李聚奎、杨得志、宋任穷、陈再道、陈锡联、唐亮、阎红彦、谢富治。

晋察冀军区10人:王平、邓华、吕正操、朱良才、李志民、杨成武、萧克、赵尔陆、郭天民、黄永胜。

新四军8人:叶飞、钟期光、韦国清、刘震、张爱萍、洪学智、傅秋涛、赖传珠。

另外,李克农于抗战初期担任过八路军和新四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主任,贺炳炎在抗战后期率部南下一年时间,担任过新四军江汉军区司令员,宋时轮、陈士榘、唐亮等在抗战结束至内战爆发前,在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担任过领导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57名上将分布如下:

解放军总部3人:傅钟、李涛、李克农。

第一野战军6人:张宗逊、甘泗淇、王震、贺炳炎、彭绍辉、陶峙岳。

第二野战军10人:李达、陈锡联、谢富治、阎红彦、郭天民、宋任穷、杨勇、苏振华、王宏坤、陈再道。

第三野战军10人:张爱萍、钟期光、唐亮、王建安、陈士榘、宋时轮、叶飞、韦国清、许世友、傅秋涛。

第四野战军20人:乌兰夫、吕正操、李聚奎、杨至成、萧华、萧克、陈奇涵、周桓、周纯全、赵尔陆、陈伯钧、韩先楚、黄永胜、李天佑、刘亚楼、刘震、邓华、赖传珠、洪学智、陈明仁。

华北军区8人:朱良才、周士第、王新亭、杨得志、李志民、杨成武、董其武、王平。

此外,王新亭、杨得志还参加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萧克、赵尔陆还参加了华北军区部队,周士第、王新亭、杨得志、李志民还参加了第一野战军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中,开国将帅共有622人赴朝参战,其中上将19人,他们是:王平、王建安、邓华、甘泗淇、刘震、许世友、杨勇、杨成武、杨得志、李达、李克农、李志民、李聚奎、宋时轮、周纯全、洪学智、黄永胜、韩先楚、董其武。

综上所述,57名开国上将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革命历史渊源深厚。资历老、职务高的萧克、张宗逊、周士第,铁血刚烈、勇猛异常的许世友、陈再道、彭绍辉、贺炳炎,不按常规出牌的韩先楚,敢于进攻、善打突击的杨得志、陈锡联、杨勇、杨成武、王新亭,坚若磐石、擅长防守的宋时轮,屯垦戍边的王震,后勤主官洪学智、周纯全、杨至成、赵尔陆,攻守兼备、文武双全的邓华、刘震、叶飞、李天佑、王建安、张爱萍、韦国清,全军著名参谋长刘亚楼、李达、陈士榘、赖传珠,全军优秀政治工作者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李志民、唐亮、王平、朱良才、周桓,等等,全方位地组成了群星璀璨的解放军开国上将的风云画卷。

上一篇:公务员个人简历空模板下一篇:爱党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