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体育课教学计划

2022-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会面临一定的任务,而要更好的完成任务,拟定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书写工作计划有哪些要求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期体育课教学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学期体育课教学计划

高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受到了传统两学期制的约束,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在时间安排上更有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展。文章论述了实施“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的意义及改革原则,并对“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办学规模已达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为了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方法,实施更为灵活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本文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一、高职实施“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的意义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还是执行传统的两学期教学组织模式,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受到两学期教学组织模式的制约,影响了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开展。而实施“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可较好地解决这些不足,更有效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1.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从表面看,是教学时间和教学周期的调整,实际上已影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资源的调配、教师队伍的安排、教材内容的更新、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将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转变,促进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2.有利于工学结合的开展。校企合作、工學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也是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重要途径。由于高职院校实训条件有限,比较难满足工学结合的需要,往往把“工”这一部分放到企业进行,而企业的生产受季节或订单的影响,很难满足学校教学计划固定的时间安排,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相对比较灵活,可根据企业工作的安排,适当调整每个学期的时间段,方便工学结合的开展。

3.有利于开展项目实训。项目实训是高职院校突出“职业”特点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受到高职院校的广泛重视,而综合性的项目实训,如金工实训、电子产品制作、机械设备的安装、汽车发动机的维修等大型项目实训,则需要安排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实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可以将这些大型的综合性实训安排在一个“短学期”,这样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到项目实训中,从而提高项目实训的效果。

4.有利于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职业岗位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很多职业岗位具有准入制,即要进入这些职业岗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很多职业资格证书必须通过专门培训,才能达到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才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提供了便利条件。

5.有利于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为学生展现技能水平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是促进学生强化实践操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都组织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高职院校则开展相应的选拔赛,以往这些竞赛的训练与比赛都是课余时间进行,学生的时间及精力投入不足,影响了整个比赛的水平,如果实执“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用一个短的学期专门组织技能竞赛,不仅提高比赛的水平,最主要是通过强化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二、高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改革的原则与依据

高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的改革,要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利于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同时,要有利于教学的管理,因此,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循序渐进,逐步推行。高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改革直接影响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进行学期制改革,都是循序渐进,逐步推行,让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同时,也让学校逐步完善适应“多学期”教学组织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高职院校“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也应循序渐进,逐步推行,先实行“两长一短”三学期制,长学期教学周数只是在原来两学期制的基础上缩短3周左右,对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冲击不大。

2.灵活设置,促进工学结合的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同专业工学结合的方法、方式不同,而且受企业生产的因素约束比较大,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多学期”的时段,不一定一成不变的分成三个学期,可以因专业而异,关键要把握怎么分才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有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展。

3.科学设置,方便教学管理。目前高职院校规模越来越大,专业设置越来越多,而且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工学结合都不统一,给教学管理带来很大挑战,而实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灵活的学期设置无形中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因此,要充分调研,科学设置,同时要把管理重心下移,实行院系二级管理,让“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能够有效实施。

三、推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转变观念,锐意改革。高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不是简单的学期重新划分,而是高职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深层次改革。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锐意改革,通过实施“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让师生逐步摆脱一成不变的两学期制的思维定势。

2.发挥短学期的优势,强化实践教学。实行“两长一短”三学期制,最大的问题是短学期的利用率问题,从目前本科院校实施“两长一短”三学期制的情况来看,短学期能否充分利用,是三学期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进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必须重视短学期的合理安排,将学生参加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大型实训项目、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等安排在短学期进行,使短学期成为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实现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重要阶段。

3.落实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高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冲击非常大,如果没有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势必影响“多学期”的有效实施,也会大量增加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要尽可能将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充分发挥系部作为教学管理第一线的作用,让“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剂,使高职教育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邝小梅.高校推行三学期制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9,(34).

[2]张玉福,左秀丽.高职教育实行“三学期”教学管理改革实践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6,10(5).

[3]李湘祁.学分制条件下推行学期改革的思考[J].世纪桥,2010,(3).

作者:黄锦祝

第2篇:文科类小学期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摘要】 近年来,高校学期制改革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也是高校教育体制的一种创新。本文以云南云南农业大学文科类小学期教改实践为例,对文科小学期教改中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教改课程设置僵化、部分师生观念未转化、教改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提出完善课程改革、整合校企资源、建立评价机制等建议和意见,以期对学期制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期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以传统的两学期制为主,即春秋两个学期。两学期制是根据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和实际办学需要制定出来的,经实践检验并沿袭多年,其教学设计和配套的管理制度都比较完善。但在当前社会需求下,急需更多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两学制弊端也日益明显。主要体现在:其一,教师多采用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式接受;其二,象牙塔式教育,实践教学少;其三,部分课本理论知识更新慢,而当前科技极快,一些新的科研成果、理论信息未能及时反馈到教学里。这使得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轨。许多教育管理者认为三学期制比二学期制更有优势,认为通过三学期制,改革课程体系,培养能够无师自通的人,能够独立地到一个未知领域里工作的人。通过学期制改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和趋势,因此,我校也开展了小学期教学改革。但效果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不足?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小学期改革的现状,本项目组以文科学院为例,发放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了研究。

二、小学期研究现状

小学期是舶来品,是向西方高校教学制度学习的产物。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源于哈佛大学在1871年开设的暑期学校。小学期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又一次尝试,具体指在不影响春秋两季学期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在暑假开展教学活动,课程时间不限,教学内容不固定,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增加实践教学,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等目标。高等教育管理者认为小学期可以为师生提供互动与实践和科研训练两个重要的平台,能够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宗旨是改善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实现学校的国际化。小学期应该开设灵活多样的课程,并且在内容上要突出短、平、快的特点。

在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就试办过暑期学校,但因为当时办学目标不明确、机制没有理顺等原因而没有坚持下来。2004年,北大参照美国一些大学的学期制度,空出12周时间进行暑期学校模式试点。北大自开办暑期学校以来,除了本校名教授开设课程外,还邀请了一批知名学者到校授课,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各学科前沿的知识。开放性、国际化、服务性,是北大暑期学校的三大特点。

复旦大学的学期安排,是两个为时20周左右的长学期,3周左右的寒假与8周左右的暑假。在8周的暑假中,有6周用于暑期教学活动安排。复旦大学暑期学校的主要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制度变革性质,其安排暑期教学活动、开办暑期学校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进一步推行以文理教育为特色的全面学分制。二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多样化课程,包括在正常学期中与教学时间有冲突的课程安排、第二专业课程等安排在暑期。三是引进国际一流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合作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社会化服务。

厦门大学于2004年再度推行三学期制。厦门大学更注重学期制改背后的东两,认为学期制改只是一种制度形式的转变,其核心应该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变。厦门大学对三学期制的定位是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平台;实施三学期制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大学新三大职能在培养对象方面的体现。

中国科技大学在开办暑期学校过程中,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科大的人才培养定位是“科技英才”,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科学前沿、开展科研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空间。

而非研究型大学,如江西理工大学也有其自己的特点,在其推行的三学期制改革中,春秋两个长学期与现行两学期制差别不大,大多数为理论课的教学,同时也包括部分随课程的实验课程。短学期安排集中性的实习、实验、实训、社会调查等,包括军训、金工、单独设课的实验和一些能在短学期内完成的理论课(主要是综合素质任选课程)。少量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可以安排在长学期里进行。具体而言,短学期主要解决大面积的集中实习问题,同时,合理安排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四部分实践教学内容。

三、云南农业大学文科类小学期教学现状分析

1、研究对象

对于云南农业大学的三个小学期,分别划归大一、大二和大三。大一小学期主要是军训,因此,研究对象主要是大二、大三的学生。

2、研究方法和过程

小学期教学改革是一个涉及因素多、实施难度大、跨度时间长的工程,为了更好地了解现状,本次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收集、鉴别、整理学期制改革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来全面的了解小学期的历史,国内外高校的发展情况等;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此次调查共向大二、大三的本科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45份,回收率达86.25%。

3、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对当前云南农业大学的小学教改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发现其当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1)小学期的课程设置创新不够。课程设置是是学期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学生们也很关注自己在小学期能够学到什么。对于我校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本校学生小学期后普遍认为课程设置创新不够,多是些枯燥无味的讲座和理论教学活动。学校文科小学期的课程设置实践课程较少,完全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等。此外,在实际运作中,部分小学期的课程和两个长学期的内容关联甚少,小学期内容与春秋两学期的内容没有相呼应形成完整的教学计划。小学期实践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质量的提升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的综合应用的过程。

(2)部分教师思想观念没有转变。部分教师上了一学期的课后,还没有从疲劳中缓过来,加上小学期的开设对教师的科研时间造成了冲击等等方面,导致部分教师对第三学期持消极态度。有的小学期授课教师沿用陈旧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甚至引起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学生的不配合,又反过来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上课情绪,降低了上课质量。学校应加强引导,建立健全小学期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期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小学期教改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探寻符合当前需要、又力所能及的教学课程。

(3)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小学期被安排在暑假,部分学生忙着打工、培训等各种策划和行动,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来上课的人积极性也不高,有时是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要么玩手机,要么睡觉,和老师几乎没有互动。此外,因学期调整而出现的理论课程教学“缩水”,而实践类教学又因安排组织不当流于形式。增加短学期后,本来教学内容应更丰富,教学方式更为灵活,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高,出勤率很低。

(4)资源整合不充分。小学期改革,在资源使用率上,并没有注入多少新的活力因素,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县合作等很多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小学期的一些课程资源、专题讲座及学术报告,类别不够丰富且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不够频繁,范围不够广。对于成功的改革方法以及改革误区等经验交流不够,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弯路,阻碍了改革的速度。

四、小学期教学改革对策和建议

结合上述的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改进第三学期运行效果上,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小学期课程体系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县合作,完善小学期课程体系。引入优胜劣汰的课程机制,推广学生们爱选、爱听的课程,淘汰一些学生反映较差的课程。同时,在课程设置上积极以拓展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充分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对第三学期课程学习的兴趣。

2、注重学生实践,加强动手能力培养

对于学生对所开设的课程,问卷调查的结果如图2所示。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最认可实践类课程和实用型课程。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和保障。在实践中将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检验理论知识,可以发现理论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弥补和修正。在整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学习方法,破除之前被动式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批判性思维方式。这样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对新知识和信息,灵活地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信息分析、归纳,从而适应变化多样的社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实际上,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希望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提高就业能力。但是由于自身资源和信息有限,部分学生都无法参与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践中去。而小学期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现实需要,使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使学生走出去,企业引进来,学生在实践教学计划中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专业实习都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也为尽快融入社会做前期准备,另外降低了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成本,为企业找到合适的工作人员提供人才资源。

3、完善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考核

在成绩考核方面,调查结果如下图3所示。

通过问卷调查也可以发现,同学更倾向于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而非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或者实践的方式考察,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这也符合小学期教改的最初目的。

4、合理规划师资力量

高校推行三学期,应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统筹规划校内外师资资源。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要充分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挖掘出教师的最大潜力。不但要鼓励教师开设出灵活、多元的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积极性,还要综合考虑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以便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同时也能有更多机会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小学期,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开设一些短期课程,使学生可以了解学科最为前沿的动态,丰富课程内容。

5、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学期制的改革,使得传统的二学期制考核评价制度不再适应于小学期。因此,学校必须根据其自身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套适合小学期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学校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时刻起着有效的调节和激励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小学期的优势。若缺乏对小学期评价可能导致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教学混乱、小学期实施遇阻、师生积极性不高等各种问题。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成功实施小学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秦学智、刘晓华:小学期应有“大作为”[J].教育与职业,2009(34).

[2] 杨晓纯:“暑期学校”催热高校学期制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08-30.

[3] 姜澎:海外名校接踵来沪找伙伴——上海各高校不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对外合作办学规模扩大、层次提高、模式多样化[N].文汇报,2003-11-17.

[4] 安艳霞: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研究——以山西大学为例[D].山西大学,2012.

[5] 宋亮:三学期可做些什么?[J].教育旬刊,2011(26).

[6] 钟义红、王洁、林元璋:国内外高校学期制的简述及启示[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2).

作者:刘苗苗 张仙 田东林

第3篇: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摘要]文章阐述了学期教学计划的作用与学期教学计划制订的内容及要求,叙述了建立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分析了学期教学计划评估体系的内容,并对学期教学计划制订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关键词]学期 教学 计划 评估 指标 体系

[作者简介]何南(1974- ),女,湖南江华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何新凤(1961- ),女,广西富川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评价。(广西桂林541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批准立项的教改课题“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LSZ200813)

[

学期教学计划是为了完成该学期教学任务而制订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是一学期课程教学的战略性准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一学期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它的编制水平将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所以,如何制订好学期教学计划和评估学期教学计划编写的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

1.制订学期教学计划的前提。熟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所选用的高职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情况;清楚课程的讲授时数;了解学校的实验和实训条件、设备拥有量、学校整体安排及校历等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全方位的安排,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并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

2.学期教学计划制订的要求。学期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对所选教材——理论教学教材、实验实训教材的介绍与分析;授课对象——学生的情况;学期教学总目标和要求;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的手段与措施;理论教学内容、实验实训课的课时分配及进度。

3.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其内容包括封面、课时分配表、封里、拟定及审批。第一,学期教学计划的封面。包括的内容为教研室(填写教师所在教研室的名称)、教师姓名(填写实际授课教师的姓名,多名教师采用同一教学计划时,填写所有使用本教学计划教师的姓名)、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应写全称)、授课班级(填写使用本教学计划授课的所有班级,班级前面应冠以专业名称)、采用教材(填写主要依据的教科书名称、主编单位或个人、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及第几版)。

第二,课时分配表。包括总时数、理论教学时数、实验实习时数、测验时数及机动等五项。总时数即教务处下达的学期授课任务计划表中相应课程的课时数。理论教学时数指理论教学的总课时数,包括教师讲课时数、课堂练习时数、课堂作业时数、讨论课时数、电化教学时数等。实验实习时数指实验实习教学的总时数,包括课堂实验时数、室外实习时数、课程设计时数等。测验时数指平时教学中教师安排的各次阶段性测验时数。机动指为避免因不可预见性因素影响教学而留出的机动时间,机动时间总时数不得超过4节。机动时间还可用于讲授新知识、新技术。

第三,学期教学计划的封里。教学进度按学期教学周数顺序填写周次,一直安排到课程结束时的那一周为止。在填写周次时,要考虑军训、入学教育、教学实习、劳动课、运动会及节假等学校校历中有安排的活动和节假日的影响。学期教学计划的封里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一是章节。章节按教材章节顺序填写。二是授课内容。为能明显反映教学进度,便于检查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应以2课时为一个单元编写。每章开头的第一次课,应从章名一直写至节名和节下的一级标题。第二次课可不写章名,从节名开始写至节下的一级标题。若一节内容需两次或两次以上课才能完成,第一次要写出节名,第二次或第三次课可只写节下的一级标题。一次课讲多节,而且每节的一级标题又比较多时,可只写每节名。对于不分章、节的课程,教学内容摘要除写出课名外,还要写出本次课要讲的内容。讨论课、课堂练习课、课堂作业课、测验课等按以下要求填写:讨论课要写出讨论题目,不能只写讨论课三个字。课堂练习课和课堂作业要写出第几章课堂练习或第几章课堂作业。若一节安排两次习题时,要写出第几章课堂练习(1)或第几章课堂练习(2)。课程设计或大型作业要写出课程设计或大型作业内容的标题,不能只写课程设计或大型作业。测验课要写出从某章至某章测验,不能只写测验。复习辅导课要写出某章至某章复习。若是期末总复习,只写期末复习即可。如期末总复习安排两次课的话,则写期末复习(1)、期末复习(2)。三是备注栏。备注栏填写每一章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实践课的安排。

第四,拟定及审批。学期教学计划须交教师所在系(部)教研室主任审核,并报专业所在系(部)主任审定。

4.制订及执行学期教学计划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整个学期教学计划应内容全面、环节完整、具体明确、层次清楚,各部分的过渡衔接应自然顺畅,以确保学期教学计划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二是编写学期教学计划的重点应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写得过于简单,只写成提纲形式,这样不利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另一种是写得烦琐,造成执行困难,不利于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三是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学期教学计划也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可根据教学进度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四是不能忽视学期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记录的资料。执行情况记录是学期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认真填写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原因是什么、应如何调整等。

二、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1.建立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建立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目的是通过评估系统总结学期教学计划制订工作,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并实施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备课的功能,规范教学准备工作之一的学期教学计划评定标准,总结优秀教师学期教学计划制订的先进经验,发挥教学评估对学校工作的规范、导向作用。

2.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是通过评估的实践活动发挥出来的,它有助于促进教学准备工作,学期教学计划评估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交流和激励功能以及鉴定功能。

导向功能是指学期教学计划评估可以为评估对象指明前进的方向,引导评估对象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通过学期教学计划评估,建立以评估目标、评估指标和内容体系为核心的导向机制,从而为学教学准备工作指明方向。

诊断功能是指学期教学计划评估能帮助评估对象发现自身的缺点和问题,为评估对象调整行为、克服缺点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教学评估的诊断客体是教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通过评估,可以获取教学活动的各类信息,从而发现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交流和激励功能是指学期教学计划评估能够促使参与评估的评估者之间互换信息,同时鼓舞评估对象树立更高的目标,并为实现更高目标积极奋斗。

鉴定功能是指学期教学计划评估能够为评估对象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估。

3.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由两个层次组成,即指标体系和各指标量化标准(权重),指标权重就是不同的评估指标在指标体系中关系和联系的体现,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指标权重同时也是评估指标量化的重要措施,对重要程度不相同的评估指标应赋予不同的权重,就可以把本来重要程度不相同的评估指标视为基本相同,把不等值的评估结果变为基本等值。这就为评估指标的量化,为评估结果的综合运算创造了条件。评估指标权重采用比较法把教学涉及的、与教学质量相关度较高的因素作为评估指标的内涵初步确定权重,然后向一些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再进行初评、研讨后到综合确定权重。指标体系中设有A,B,C,D,E五级评分等级的,其分值为:A=1.0,B=0.8,C=0.6,D=0.4,E=0.2。评分等级是根据定量评分的结果,进行定性评估。90分及其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4.学期教学计划评估体系的应用。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后,先组织教师学习评估体系,掌握体系的内容和要求,引导教师按照体系的要求执行学期教学计划。一是向教师发放学期教学计划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由同行教师间相互进行评估;二是由教师所在的教研室、系的领导对教师编写的学期教学计划进行评估;三是由学院督导员或领导对教师编写的学期教学计划进行评估。再回收评估表进行统计,最后把信息反馈给教师,以利于改进和提高教学。

对学期教学计划的评估可采取查、听、议、评的方法。“查”就是检查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对应的教案、教学日志、检查部分学生作业、学生考试试卷及成绩;“听”就是听教师上一堂课,检查教师按照学期教学计划组织教学的情况;“议”就是召集部分教师和学生开座谈会,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议;“评”就是评比教师编写的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评估的实践。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教研室于2005年对学期教学计划进行评估,其后依据反馈信息进行多次修改,2008年评估体系得到基本完善,最后形成“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2005~2008年,“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运用于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各门课程学期教学计划编写,并侧重进行了2007~2008学年度两个学期和2008~2009学年度两个学期的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对每门课程教研室教师、系领导进行评估,并按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进行赋分,并运用“查、听、议、评”方法,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应用情况的反馈。我们收集并整理了参与该表评估的学校督导员、系领导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评议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学校督导员的评议意见:学期教学计划是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院系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审核本课程考试命题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我们每个任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期教学计划填写工作。教师应认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周密安排、认真填写。“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是对学期教学计划填写进行公正、科学评价的教学评价表。

物理与信息技术系主任评议意见:“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主要在于为学期教学树立了符合教育要求的指标和标准,评价结果有利于为评价对象及管理人员提供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决策依据,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不断提高,是对评价对象的计划进行鉴定的依据。

教师的评议意见:学期教学计划是由任课教师填写的,并经院、系教学管理负责人审核批准的,用于指导教师个人日常教学工作的行动计划。而“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是指导教师进行学期教学计划编写和科学、合理、有步骤进行学期教学的指挥棒。

[参考文献]

[1]刘海英,何新凤.“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课程教学设计及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2).

[2]莫春姣,何新凤.教案编写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J].教育与职业,2007(8).

作者:何南 何新凤

第4篇:高中体育课学期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体育课学期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体育课学期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本学期我将通过教学实践,确实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田径及篮球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确实完成教学任务,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高一新生,由于他们来自各间校风不同、师资要求有异、体育风气有别、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感情丰富而强烈,表现为情绪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较好的同学能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对于体质较差的“困难户”能在新的环境下树立自信,发挥长处,

三、教材与教辅分析

高一上学期主要进行田径运动的必修课教学。田径是其他体育项目的基础。高一年段进行田径运动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田径运动,作为基础运动项目的功能,为学生进入后期的选项学习打好运动技能和体能等多方面的基础。田径模块教学内容为:短跑和跳远。

高二年段选项教学班的教学内容为篮球运球三步上篮。上篮一般称三步上篮或三步跨篮,是一项基本的投篮技术,上篮按出手时手与肩的相对高度,分为高手上篮和低手上篮;上篮包括单手和双手两种手部动作,同时又还包括行进间和跳起两种身体姿态。手部动作有正手、反手、勾手的区别。本学期以行进间单手肩上上篮为主要学习内容。

四、教学目标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措施

强调运动爱好与习惯的养成,强调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学习的运动技能内容少而精,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个体发展和需要的联系;以目标统领内容的选择,地方、学校和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增加了健康教育专题的学习内容。高中体育课学期教学计划2

一、学术条件分析

高一每个班大约有40名学生。每个班的素质差别很大。男生好动,敢挑战,女生安静,不愿意动。虽然他们很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传统的教学课。他们害怕困难和危险的运动,他们对运动的兴趣需要加强。此外,根据上学期身体健康标准的结果,学生体质普遍较差,运动水平亟待提高。在此期间,学校教学场地尚未完全建成,遇雨无法正常进行户外活动,对体育课的正常教学造成了很大影响。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锻炼、参与锻炼、终身锻炼势在必行,不断加强体育教学,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内容

要正确处理教材,必须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运动技能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系统地进行,循序渐进地提高,才能掌握一门技能。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创新,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上,要注意改造传统体育,引进新体育。选择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尝试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和示范的教学形式,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

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度,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我们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1、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学情,确定好教学内容。

2、广泛阅读教学资料,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增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培养骨干,互帮互学,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4、同组、同案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及时总结,不断开发探索教学方法。

5、恰当的教学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紧密结合,富有启发性,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6、优美的动作示范以及精练的语言讲解。动作示范是一种非常好的直观教学,优美的示范能激情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精炼的语言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练习密度,加强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四、教学措施

1、严抓课堂常规,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常规要求和措施,确保45分钟上课质量。

2、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多渠道、多层次、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紧密结合,富有启发性,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4、要注重理论课教学,让学生对体育有更全面更深度的了解、认识,不断提高运动能力、运动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多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实现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高中体育课学期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坚持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启发思维、观察体验、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练结合为主旨,充分体现兴趣性、师生互动性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背景。本课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勇于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

二、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

跑的这个教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体育活动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自然活动能力。高一年级跑得教材内容主要以跑得专门性练习和跑的技术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教学活动,改进跑的技术,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同时还是培养学生自信、果断等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手段。

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22)班学生,该班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一般,参与跑等项目的活动兴趣不高,以前虽接触过快速跑教材但对快速跑的技术动作掌握情况不够理想,尤其是对摆臂技术的掌握缺憾较大,从而对跑速和跑成直线造成了直接影响。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运用了各种方法安排了各种跑的练习,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倾向。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与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

2.运动技能与目标: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会30米快速跑的正确方法,提高奔跑能力,并了解跑的知识、对身体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跑和游戏发展学生跑的能力,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培养顽强的精神。

4.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

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游戏活动,体现合作交往,团结合作的拼搏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及身体灵敏性、协调性。

教学难点:体验、观察、合作探究的锻炼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从观察体验入手,创设适合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的情景,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展现自我和体现团队精神。

五、教学方法:

通过体验观察、启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运动的参与性。在教学设计和教材处理上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1.导入与热身

课前预设知识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不同的认识进入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思维,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主动地融入课堂之中,自然的走向过渡。采用蛇形移位跑,徒手操和专项练习,起到热身运动,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练习情趣,并逐渐导入新课,进入教材。

2.合作与探究

合作与探究是本次课的重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练方式。贯彻于课的始终,并在教学中得以突现。以掌握合作跑技术和接力跑技术为难点,以“体验观察——思考比较——感知——寻找问题,选择方法——学会解决问题”为教学流程,在教学中将重难点分为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一层:体验与观察: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体验与实践为主,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有针对性的练,以演示、激励、指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体验法、观察法、尝试法、讨论法、合作法、互助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过程,达成目标。

第二层:巩固与加强:把合作跑作为重点,让学生在快速跑的基础上,以小组竞赛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竞赛中建立正确的合作跑,并蕴含规则要求,进一步巩固、提高合作跑的能力。

第三层:自主锻炼: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结合,发挥想象,选创动作,进行柔韧灵敏练习,使学生学会柔韧、灵敏的练习方法,安全措施,突出学生的组织能力,再次展现师生互动、合作锻炼的课堂情景。

3.放松与小结

在教师的带领下做自上而下的放松活动,力求生理和心理彻底放松。课后小结,对同学们的体会和练习进行讲评。高中体育课学期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在高中学习中,文化课固然重要,可是身体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的问题了,所以说在高中的时候,体育和健康教学必须要实行下去。

二、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高二上期,身体素质较初中有了明显提高,各方面能力也在提高,而同时学习任务较重,这个时期的教学要注意教学的艺术,要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全员参与,提高身体素质,减轻学习压力。

三、本期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高中体育第一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体操、球类等内容。学生虽然进入了高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自觉性、主动性仍较差。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四、学习目的

1、深入了解体育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手段,懂得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增长体育知识,并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

2、学习一些基本体操,加强协调性练习。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跑、跳、投的能力。进一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

3、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上期所学的内容。使之学为所用,提高体育达标成绩。

4、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时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力求基础知识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

2、上课讲解时,做到声音要宏亮、吐词清晰,组织得端,示范准确。教法要因地制宜,灵活多变。

3、抓好两操及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4、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1周开学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器材准备等

第2—5周复习并纯熟掌握第三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

第6—9周球类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和排球正面双手传接球

第10—14周跑:耐久跑200米全程计时跑、弯道跑

跳跃:跳长绳、短绳

投掷:双手从体前后抛实心球

游戏:猜猜谁是领头羊、听数抱团、开火车

第15—18周力量、柔韧性训练、俯卧撑、坐位体前屈

跳跃训练单双腿连续跳

第19周温习预备体育测验

第20周报送成绩

第5篇:体育课学期教学计划3篇

(1248字)

一、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各班学生基本都在70人左右,各班素质差别较大,男生性情好动,敢于挑战,女生好静,不愿活动,虽然很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常规传统的教学课堂,对有难度,有危险的运动项目有畏惧心理,运动兴趣运动能力还需加强,另外根据上学期体质健康达标成绩得知,学生的体质普遍较差,运动水平急待提高,本期学校教学场地尚未全部完工,遇到下雨还无法正常进行室外活动,这对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冲击很大,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锻炼、参与锻炼、终身锻炼势在必行,不断加强体育教学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内容

正确处理教材,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体育技能不同于其它科目,是需要系统进行,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才能掌握一项技术,我们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要重视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分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要根据高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

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我们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1、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学情,确定好教学内容。

2、广泛阅读教学资料,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增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培养骨干,互帮互学,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4同组、同案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及时总结,不断开发探索最佳教学方法。

5恰当的教学方法。 多渠道、多层次、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紧密结合,富有启发性,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6优美的动作示范以及精练的语言讲解。

动作示范是一种非常好的直观教学,优美的示范能激情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精炼的语言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练习密度,加强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四、教学措施

1、严抓课堂常规,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常规要求和措施,确保45分钟上课质量。

2、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多渠道、多层次、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紧密结合,富有启发性,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4、要注重理论课教学,让学生对体育有更全面更深度的了解、认识,不断提高运动能力、运动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526字)

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结和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所任教的709—714班学生,年龄在12——14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与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因此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三、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

2.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级选择项目中规定动作,了解所学运动项目的简单规则。结合游戏和降低规则的比赛,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

3.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练习继续发展灵敏、速度和有氧耐力,知道营养需求及选择对健康的影响。根据自己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4.正确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了解身心之间的关系,逐步掌握设置合适的体育学习目标方法,增强自尊与自信,在克服困难的学习中,体验成功和活动的乐趣。

5.增进同学间的交往,建立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结合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多渠道搜集信息,并能评说比赛和表演。

四、运动参与

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

2.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

3.根据自己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五、教学内容

田径 跑(50米;耐久跑800米1000米;往返跑25米)

跳(立定跳远)

掷(投实心球)

运动技能 教学重点:以各项目技术为载体,发展跑的能力和有氧耐力、弹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能力和抗疲劳的能力。

球类足球(变向运球射门;脚法不限)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排球(垫球)

教学重点:以篮球的基本技术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培养运动兴趣。 单杠(.跳上成正撑慢翻下;单(双)脚蹬地翻身上成正撑.)

双杠(支撑拍动;“男”臂屈伸.)

趣味健身项目

垫子(前滚翻接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屈腿起;“女”仰卧起坐.)

跳绳(1分钟跳绳)

六、身体健康

1.发展位移速度

2.发展有氧耐力

3.发展反应速度与灵敏、协调

(1443字)

本学期是九年级很重要的阶段。既要完成初中阶段体育基本技术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又要学习和提高中考项目成绩,因此制定合理教学计划尤其重要,考虑学生实际及各方面因素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所任教的4个班学生年龄在15——16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因此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分析教材:

1、体育升学考试的项目(必考: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男女生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即强调身体素质。有重视培养学生思想意志品质的教育,同时,也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必考: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都不是很乐于接受的,都觉得苦、累、难,是考验学生思想意志品质的运动项目,学生练习时的积极性不是很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手段上一定要进行创新,设计出让学生喜闻乐见或以游戏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觉得在练习的过程中充满乐趣,这样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毅力和耐力方面肯定会有所提高的,这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他们的体育升学考试来说是一种福音。

3、立定跳远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爆发力和腿部力量,是动作协调性的展示,同时也强调动作的技巧,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该项目有很高的锻炼价值,但从提高运动成绩来讲,该项目若想提高成绩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短期内的效果是不明显的。教师需要从多种方法去给予训练,促进学生技术动作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

4、难点是男生引体向上,制定一个渐进练习计划不急于求成。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完成和基本掌握体育升学考试项目中规定技术动作要领,进一步巩固立定跳远、耐久跑的技术,了解所学运动项目的简单规则。

2、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爆发力、柔韧性、耐力、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3、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爱班级的集体主义以及学生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增进同学间的交往,建立合作意识,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

4、为体育升学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打好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身体锻炼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 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动成绩。

教学难点:让学生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创造性。重视体育中考,为体育中考取得好成绩而努力拼搏。

五、教学措施:

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育的特点以及中考任务,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应采用灵活多便的教学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创造合作学习的气氛,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通过实践、尝试探索来学会学习方法。此外应加强教学民主和学生一起研究改进学习方法,来增强学生的体能。根据体育的中考的测试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最终能让学生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

六、教学设想:

初三学生面临中考,所以在本学期应以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中考测试内容为主,多给学生运动空间,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在课堂应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课堂气氛,使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去锻炼。

第6篇:初中九年级体育课学期教学计划

2011-2012九年级上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结和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二、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

2.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级选择项目中规定动作,了解所学运动项目的简单规则。结合游戏和降低规则的比赛,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 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

3.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练习继续发展灵敏、速度和有氧耐力,知道营养需求及选择对健康的影响。根据自己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4.正确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了解身心之间的关系,逐步掌握设置合适的体育学习目标方法,增强自尊与自信,在克服困难的学习中,体验成功和活动的乐趣。

5.增进同学间的交往,建立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结合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多渠道搜集信息,并能评说比赛和表演。

三、运动参与

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

2.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 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

3.根据自己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四、教学内容

米)

田径 跳(立定跳远)跑(50米;耐久跑800米1000米;往返跑25掷(投实心球)

运动技能 教学重点:以各项目技术为载体,发展跑的能力和有氧耐

力、弹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

能力和抗疲劳的能力。

2足球(变向运球射门;脚法不限)

球类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排球(垫球)

教学重点:以篮球的基本技术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提高心肺功能,培养运动兴趣。

单杠(.跳上成正撑慢翻下;单(双)脚蹬地翻身上成正撑.)

双杠(支撑拍动;“男”臂屈伸.)

趣味健身项目垫子(前滚翻接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屈腿起;“女”仰卧起坐.)

跳绳(1分钟跳绳)

支撑跳跃(分腿腾跃山羊)

五、身体健康1.发展位移速度有

六、心理健康

信。

七、教学总结

2.发展有氧耐力3.发展反应速度与灵敏、协调4.发展力量5.发展柔韧6.了解活动中的安全与注意问题是 节节①了解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②学会用呼吸调节法调节情绪。 ③了解实现目标可能遇到的困难。 ③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逐步增强自尊与自④比赛时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 ⑤知道并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 ⑥简单评价体育与健康信息及媒体信息。 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4(分析反思)

①.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单元教学内容对

学生的技术目标、体能目标和思想教育

目标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②..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单元教学内容

对学生的技术目标、体能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的

相互协调与统一。

③.教学内容的排列顺序应充分考虑单元教学内容

与学校场地、本地气候的特点相适应。

④.在设计实际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

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力争做到一个内容

渗透多个目标,一个目标用多个内容来完成。

⑤.单元教学方式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根据学生实际设计

出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的教学方式。

第7篇:“下学期体育教研计划”体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足课时,通过一些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每个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促进学生的体育,促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奠定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我校现有体育教师4人,全为兼职,没有一人是专业素质,同时每年课程在不断的变动,每个教师对这门学科的教学没有一定的研究,加上其他工作任务的繁重、事情多,难免在体育教学中投入的时间有限,造成了一些教学任务不能顺利进行,影响着教学质量。

全校共有学生400余人,9个教学班。由于我校多年来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前提下,加大了体育课教学的开设,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学生学到了不少的不基本技术和技能,具有一定的体育素质,为上好这门学科打下了基础。另外学生活动场地宽敞,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设施,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

三、任务和目标

1、培养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发展他们的体育特长,开发他们的体育潜力。

范文网【】

2、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教师对体育课的认识,知道体育教学在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4、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让学生初步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四、方法与措施

1、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互相学习,经验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督促每位教师按课表上课,反对重主课,轻副课的现象。

3、严把备课关,上课关,杜绝打无准备之仗的现象,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按时进行常规月查,促使每位教师更好地去完成教学任务。

五、时间安排二月份制定计划

三月份常规月查

四月份

1、筹备春运会

2、常规月查五月份

1、召开春运会,

2、常规月查六月份常规月查

七月份体育检测

第8篇:小学体育二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基础比较薄弱,对动作事物结构的思考较为肤浅,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但是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也能从容面对。出现了竞争意识。针对这些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和纪律性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诱导,提高其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每节课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对其进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3、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

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1、由于运动会有队列比赛,所以每节课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

2、二年级的体育教学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投掷和跳跃,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进行投掷方面和跳跃项目的练习,譬如投准投远练习和跳上跳下练习。

教学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理解动作比较慢,在进行一些协调性的练习时,可能接受比较慢,所以韵律舞蹈和儿童的一些基本舞步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

三、教材分析

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改变了从开始就以运动技术体系为目标,每个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写法,而是以学生为本,选择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内容强调学生的兴趣,并能有效地落实小学体育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分为基本活动和游戏。在基本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大都以游戏作为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包括:基本活动:排队活动、基本体操(徒手的和使用轻器械的)、走、跑、跳跃、投掷、攀爬、跳绳、踢毽子、滚翻、韵律活动(包括简易舞蹈)、自我表现活动等。游戏:奔跑游戏(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游戏(各种跳跃等)、投掷游戏(各种挥动、抛掷等)和小球类游戏等。这些内容强调“活动”,所有教材内容均以示例性为主,教师都可以自行选择和组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四:课时安排

每课2课时,共30节课

五:教学措施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学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多采用情景法主题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乐于其中。

注意事项:

1:年龄普遍较小,多采用游戏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第9篇:初中体育学期教学计划

2012 年9月---2013年1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上学期教学计划

体育教师:

这学期我担任初二两个班体育教学工作,为了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特拟定本学期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本学期所教班级为初二年级,通过初二上学年的学习与锻炼,使学生充分的进行身体活动,在不断的身体活动过程中是自己的运动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就养成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学习技术的基础上,掌握了锻炼身体的本领。提高了同学们上体育课的兴趣,我所教班级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有利于体育课上实施新体育教学理念。

2、技能情况通过初一学年的引导与培养,每个学生都有一两个锻炼身体的项目。初二年级女学生喜欢跑、跳、投掷、追逐、跳绳、踢毽子等大肌肉活动,但动作则显得僵硬呆板,需在今后的体育活动中进一步锻炼。初二年级的男同学大部分活动积极性较高,喜欢球类运动,本学期在活动球类技能动作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简单的竞赛规则有所了解。

二、指导思想

依据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指思想。在设计过程中,以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为前提,遵循运动规律;教师选择有锻炼价值和教

育意义的教材内容,以促进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养成;在教学方法上,力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运用各种锻炼方法,全面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去实现体育健康目标。同时,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在体能、技能、行为、态度、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技能目标:学习田径、跳跃、力量、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

3、

四、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有:体育基础知识(篮、排、足球的基础知识)田径类、球类、体操及民族传统体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发展学生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协调等素质为前提,把跑步、跳跃、投掷、素质训练、体质测试作为必修教材,将各种球类运动或体操内容作为选修教材,同时,增加选修教材的时数,给学生较大自由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为完成中学生体质健康成绩测试,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把身高体重、握力体重、肺活量体重、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测试内

容安排到教学中去完成。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多种方法与手段去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的意识。

五、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田径的短跑(包括蹲距式越跑)实心球与立定跳远教学成绩的提高。

2、难点:快速跑的起跑、立定跳远的挺身收腹、实心球的最后用力、篮球运动的协调能力、排球垫球全身用力击球的动作等。

六、教学措施与改革思路

1、常规落实,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受益。在体育课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组织纪律教育,防止各种伤害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第一。

2、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体育可是重中之重,本学期,我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3、通过全面系统的身体素质练习使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并能适应活动的要求。随着学生身体和年龄的增长,可多采用一些对抗性的游戏。

4、初中生对抗性强,可适当安排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5、为了适应体育加试的要求进一步的明确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身体素质练习。

6、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男女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7、把兴趣小组开到课上来,让学生在课上能有自己喜欢的项目,并能得到提高,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本学期考核项目

100米、800米(女)、1000米(男)、立定跳远(选两项进行考核)。

上一篇:医院医保工作思路下一篇:诗歌中的意象分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