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生涯特点分析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022-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特点

(一) 大学生生涯的不确定性

所谓生涯不确定是指个人尚未选出或决定未来从事何种职业活动, 并为之做出准备的不确定状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尚未完全确定, 而职业的选择也是一个复杂的历程, 因此许多青年学子在进入大学的院系进行专业学习、训练后, 缺乏清楚、明确的生涯及发展方向, 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感到茫然、陌生和困难。

(二) 生涯发展对自我认定的影响

生涯不确定状态不但形成生涯发展迟滞, 甚至进而导致自我认定的危机。多数实证研究结果发现, 生涯不确定的学生经常出现焦虑、目标与兴趣模糊不定、缺乏求学动机、对学生角色投入不足、学业成绩偏低等现象。

有些大学生虽明确了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但是这个方向是由外界因素影响决定的。这种已经确定的状态在面对生涯抉择时, 会产生听天由命的想法, 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这对于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 形成一个正面的自我认定是非常不利的。

(三) 生涯发展的认知阶段

1. 二元论阶段。

思维水平处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 思维形态是单纯的、二元的, 常常以对或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 对问题和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 认为适合自己的“正确”职业只有一个, 因而转向老师、父母、咨询员或者利用兴趣量表等方式, 寻求答案和方向, 这种思维方式是外部导向的, 欠缺自主性, 也常常因为无法找到那个“正确答案”而焦虑。

2. 多元论阶段。

在这阶段中, 学生能考虑到多种生涯选择, 认识到做生涯决定后的结果, 但仍无法整合决策过程中的多个重要因素。

3. 相对论阶段。

在这阶段中, 外部控制的决策方式, 转变为内部控制。学生不再毫无区分地接受外在的影响, 他们开始知道自己才是做决定的重要因素。他能够在做生涯决策时, 比较不同职业及其不同的内涵与责任, 从而能够更为现实地考虑职业选择。

4. 承诺阶段。

在这阶段中, 大学生在分析职业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对各种职业都能持客观的态度, 由于已经基本明确自己的个人特质, 因此, 他们形成了对职业目标的明确承诺, 愿意为此努力、承担责任, 同时, 还能够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四) 大学生的生涯发展任务

舒伯等职业指导大师将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退出期五个阶段。从这个观点来看, 大学生在经历成长期的基础教育后, 其生涯发展正处于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转换阶段, 需要完成“特定化”与“实践”两个职业发展任务即由试验性职业偏好转向特定性职业偏好, 并完成职业性偏好的训练, 进入就业的时期。要实现这个任务大学生需要积极进行生涯探索活动, 即通过一系列实地工作或者对工作世界信息、数据的了解, 促使个人对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工作角色等特征以及以能够符合个人这些特征的职业, 有清晰肯定的了解。也就是对自我特质、各种不同的职业或工作内涵, 以及个人的环境与资源进行探索, 以便建立未来的生涯发展目标的各种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探索, 促进生涯意识的唤醒, 逐渐理清生涯发展方向, 并为之做出必要的准备。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

(一) 完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掌握自我认知和探索工作世界的方法, 从而在职业生涯决策中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具体的工作, 从而不断提高职业决策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校应该从大学生的生涯特点入手, 将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全程, 分层教育和指导, 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 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每名大学生能够从发展的角度积极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指导水平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指导是一项涉及很多学科和领域的、专业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同时这门课程目前在我国没有作为一门专业来系统学习和研究, 但是这部分工作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业务精湛、能力水平过硬的专职教师队伍, 同时配备兼职教师为辅助的相对稳定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教师队伍。在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 不断提高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的能力, 提升满足每个个体学生职业需求的指导能力。

(三) 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教育的服务体系

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教育的服务体系建设, 是职业指导工作全方位、可持续性开展的有力保障。高校应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应做到专业化、专门化、平台信息化, 根据不同年级明确教学目标、分步实施, 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教学内容和指导体系, 使不同阶段的教育既体现出不同层次的特点又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积极引导毕业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实现顺利就业的目的, 高校的职业指导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的生涯发展特点入手, 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针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生涯特点和现状, 从完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教育的服务体系等方面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特点,规划,策略

参考文献

[1] 肖述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10

[2] 兰亚明.大学生职业生规划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 2010.9

上一篇: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下一篇:早期反映高脂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