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组织汇报材料

2022-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必然要与组织成员,或者组织外部进行交流,而汇报则是与组织内外部进行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如何写好汇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团组织汇报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团组织汇报材料

组织观察 积累材料 拓宽想象

一、学生的美术才能与自身素质

一般来说,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特征。幼儿时,美术才能表现:①爱涂涂抹抹、求知欲望强、兴趣广泛;②视觉感受和辨别能力较强、能分辨各种颜色、线条曲直、方圆等;③观察事物较全面、细致、准确;④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发现这一苗头时,家长和学校就应紧紧抓住这关键期,加以培养。 研究发现,3-4岁时是儿童视觉感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促进儿童的视觉感官的发展,首先,要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如分辨物体的大小、方圆、厚薄、曲直、颜色等。其次,给孩子提供机会,参加各种活动,鼓励他们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画等,使孩子善于从比较中区别事物,找出特点变化规律。最后,还应帮助孩子掌握观察方法,按正确顺序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充分发展孩子的感知功能,使孩子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二、小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在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并影响和决定了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由此可见,良好地、有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可以促使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美术才能,家长一开始就应为孩子找一位好教师:有丰富的美术教育经验和方法、美术知识及传授这些知识的能力、循循善诱的态度的教师。

通过以上因素的分析,我认为在儿童美术才能形成的全部过程中,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我希望更多的家长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努力去寻求发展,并点燃孩子们美术才能的那盏灯,使之放热发光。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探索出一條新的教改方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粉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杯内,再拿三个空杯子,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带有颜色的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玻璃杯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里一摇,立刻变成间色,学生学习兴趣一下高了。这种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孩子们看得很投入,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蓝色+黄色=〖绿〗色,看看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了调色。

四、教学方法是美术教学的前提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其有它特有的优势,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然而,如何发挥或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只传授知识,而要把开发智力放在重要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每一方面都不可偏废,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几方面的任务呢?这确实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教者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教者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五、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1.尊重学生的童趣

由于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学生往往会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也不受固定程式的束缚,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表现童趣稚拙,他们习惯用线条去绘画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我们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顺其自然,培养其创造能力。

2.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

儿童在美术表现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画自己最亲近的人、最喜欢的玩具、最喜爱的食品,总之喜欢画自己的所思所好。虽然有时画得不像、不美,但却具有他们独特的个性,成人不要限制他们画什么或画成什么样子,更不要轻易给出否定评价。要积极地对儿童的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如果对儿童给出种种限制,就容易抑制其美术兴趣,说不定一个美术天才在无形中就被成人的要求和限制所扼杀。美术教育者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的天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特别爱好,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六、美术活动拓展学生想象

美术作品中呈现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充分发挥其想象,对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教师要提高儿童的创造性,启发式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挖掘和发展,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使其创造力得以诱发和培养。由于儿童的控制力弱,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喜欢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想象世界,有着天生的探索欲,我们应启发他们,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儿童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表现才能,使儿童多思,多想,多问,自觉养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习惯,同时让学生夸张想象,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从生活中学习,要把瞬息变化,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是重要的前提,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直接认识和理解,再描绘想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对物体的质感、形状构造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造型能力,因此我们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儿童观察周围的一切,了解所要表现的物体的形状、质感、颜色等,训练他们的眼睛,调动他们的观察兴趣,让自然界来陶冶其情操。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察和写生,积累表象材料,从而拓宽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顺河中心小学 江苏】

作者:王丽丽

第2篇:浅谈电视汇报片

内容提要:电视汇报片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已逐渐成为人们汇报工作时必用的手段。本文从电视汇报片的定义、作用、适用场合等方面展开介绍,着重点出了电视汇报片在命题、结构、任务链条、资料积累、市场价值等版块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电视汇报片的研究和探索对于电视表现形式的发展和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电视汇报片;作用;特点;问题;思考

在电视理论研究中,对“专题片”和“纪录片”的探讨由来已久。电视汇报片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之中,大到各级党委、政府,小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果要总结某项工作、申报某项荣誉、展示某项成就、向上级汇报某种情况等,大家都会想到电视汇报片这样一种形式,而且从数量上来说,大有蓬勃发展之势。由于电视汇报片有别与传统的“专题片”和“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具有其特殊的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电视汇报片进行探索、研究与思考。

一、电视汇报片的作用和意义

当前,为什么电视汇报片会被广泛应用,究其原因:一是电视汇报片具有可视性,是对汇报内容的真实再现;二是汇报片可以将表述的问题视频化,将语言无法描述的问题通过汇报片让观看者一目了然,增强现场感;三是汇报片可以表达汇报者的意图和目的;四是电视汇报片是文字材料的补充,传递的是文字汇报材料中看不到的东西;五是汇报片承担着总结成绩汇报经验的功能。

二、电视汇报片的特点

(一)命题作“文”受制于人。对电视工作者而言,如果说纪录片或者一般的专题片都是一种自发的创作,那么,汇报片就只是一项被动的任务。因为,电视汇报片是向上级汇报工作的单位或部门有这个需求,主动要求电视台为其量身订制的。那对方的思路和想法对整个片子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方要在片子中反映什么、怎么反映,制作方只能“遵命”行事,无奈之余,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和对方沟通,让命题作“文”能依照电视摄制的一些自身规律去运作。

(二)制作时间紧迫,责任重大。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这是编写电视汇报片的人最深的感受之一。

时间紧。一部汇报片从领导决定动手做,到最终出成片投入使用,间隔时间往往很短,除去撰稿时间外,留给电视工作者的摄制时间很紧迫,有的从撰稿、拍摄、制作前后只有不到2天的时间,因此,争分夺秒、加班加点是汇报片摄制者的家常便饭。

任务重。每一部汇报片涉及面都很广,汇报片的需求方总是希望上级领导能在一部汇报片中就看到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例如,我台制作的《直击瓦马地质灾害》的汇报片,除了讲述隆阳区的区情以及瓦马村发生的地质灾害外,还涉及近几年来隆阳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状况以及采取的措施、存在的困境等等,要在短短12分钟的时间内将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拍摄完成并制作进汇报片内,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责任大。电视汇报片一般选取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具有普遍性、现实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重大事件为汇报内容,有的汇报片说大点是关系到一个地方的荣辱,说小点可能就关乎到地方官员在上级领导中的形象了。如我台摄制的“两基”工作汇报片《为希望奠基》就承担了直接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的责任,《中国十佳宜居城市——隆阳》承担着向外商推介隆阳的责任,《改善城市环境 提升城市品位》则承担着申报国家级卫生城市的责任,《众志成城抗旱灾》则承担着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灾情、争取救济的责任。所以,对于汇报片,千万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纰漏,确保万无一失是对电视汇报片最基本的要求。

三、電视汇报片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一)电视汇报片存在的问题。用电视汇报片的方式来汇报工作好处不言而喻,然而,汇报片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离电视自身规律倾向以及制作成本高、价值低等问题。

1.内容偏离电视自身规律。电视汇报片由于其“为别人作嫁衣”的身份,大有偏离电视自身规律的倾向,这是作为电视工作者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2.内容上容易出现看图识字的“小人书”的现象。由于电视汇报片是以电视片的形式,对某一工作、事件、活动进行深入详尽的总结汇报的,汇报片中会出现大量的图片和数字,稍不注意就会做成看图识字的“小人书”,这是最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3.制作价值较小。目前,我台所摄制的电视汇报片,十之八九都是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一般都没有摄制经费的投入,即便有,也是微乎其微,但说到底电视汇报片也是一种商品,只不过有一些特殊、不常见、需要现生产而已。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同样需要为它的生产者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二)做好电视汇报片的几点思考。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付出多、收获少,这就是目前所做汇报片的现状。但牢骚可发,工作依然要做,没有一点吃苦耐劳、奉献敬业的精神,电视汇报片就会成为一项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

1.解说先行,结构第一。汇报片绝不是会场上文字汇报材料的翻版,撰写一篇好的解说词,不但利于工作汇报,也利于视频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

汇报片的解说词应该主题明确。片中究竟该反映什么,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是全面介绍,还是以点带面介绍,全在于解说词怎么写。汇报片和文字汇报材料的关系应该是互为补充,不能照抄文字汇报材料。此外,汇报片的解说词更加注重条理的清晰。一部15分钟左右的电视汇报片,要让与会人员专心看完,并记住其中的内容和留下深刻的印象,完全取决于条理是否清晰。

制作电视汇报片,解说词在开始拍摄制作之前就必须确定下来,并成为后面的拍摄、制作工作的指导,但实际工作中,解说词在制作后发生变化甚至反复变化的情况十之八九,有的是数据、提法发生了改变,有的是结构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连主题都发生了改变,每一项改动都可能使前期的很多工作变成无用功。所以,撰稿人与最终审片领导的沟通尤为重要,最好是解说词的初稿一出来,就能送给审片领导进行定夺,这样后面反复的可能就小多了,汇报片的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作为电视专题片的一种,真实性依然是汇报片的最大特点。虽然汇报片的目的是为了使汇报工作更加形象生动,但决不意味着汇报片的解说词能够夸大其词,它追求的是朴实、简单、真实、客观的语言。

2.重视视频资料积累。电视汇报片最艰苦的工作莫过于后期制作。比如汇报片《为希望奠基》,我们查阅了近两年的新闻视频资料;隆阳旅游汇报片《如诗 隆阳》,我们收集了大部分同事拍摄的相关镜头,而在摄制《美丽高黎贡》、《牵龙入坝润山乡》等片时,动用了我台多年来精心拍摄的大量视频资料,包括航拍镜头。这些资料的运用,不仅很好地反映了所汇报的工作,也向外宣传推介了隆阳。由此可见资料积累的重要性。目前,我台建起了非编网络,资料实现了数字化存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更好积累资料的硬件条件。但我们还缺少一些必要的条件,比如应该有专项的经费、责任具体到人、有规范的操作方法等,以便于使这项工作上升为全台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建立起真正的视频资料库。只有这样,才能在接到各种汇报片任务时,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3.提高制作和编辑技术。要把汇报片作得有血有肉有灵性,能否采用纪录片、专题片或者其它一些电视制作手法进行,是我们目前正在探索和尝试的一个方向。在制作和编辑这类汇报片的时候,要尽量回避使用图片作镜头,在不得不运用大量图片进行說明的时候,应用特技软件将呆板的图片变成灵活多变的动态画面,这样不仅丰富了片子的内容,增强了汇报片的可视性,提高画面冲击力,同时也体现制作者的制作水平和质量。在汇报片中还会涉及大量枯燥无味的数字,这时对关键的数字可以采取屏闪的手段,或采取游走字幕、动态图表、标题式总结等形式,不仅加大了汇报片的信息量,还保证了汇报片用现实和数字说话的根本。

4.敬业奉献完成任务。由于汇报片承担着特殊的责任,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有的汇报片根据领导的要求,需要反复修改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的付出也很多。比如制作《抗旱救灾在隆阳》时,由于种种原因,解说词和片子被连续否定3次,每次都得连夜写稿,连夜制作,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制作一个新版本出来,然后等待审片,光这一个片子,就连续熬夜加班一个星期才得以完工。另一个反映隆阳新农村建设的片子《为了大地的丰收》,工作人员也破了连续3天只睡几个小时的纪录。长期摄制电视汇报片,工作人员付出精力无数,经济上并不相称的回报暂且不说,就连业务上也很难得以提高。

结束语

随着观众对电视了解的深入,以及电视汇报片的普遍使用,对汇报片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电视汇报片的制作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作为电视工作者,只有探索出更好的运作机制,从创新上下工夫,在细节和故事上做文章,才会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晓红.电视画面编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2]李永健.电视片专题创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温向军.论电视专题片制作与技巧[J].山西科技,2011年04期.

(作者单位:保山市隆阳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

作者:邹丽

第3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 细胞支架材料作为组织工程组织再生的框架,其特性直接影响细胞的粘附、生长和代谢功能,因此它是组织工程的关键要素之一。目前应用于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可分三大类:人工合成高分子可降解聚合物,天然材料提取物和细胞外基质,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 支架材料;组织工程;细胞外基质

[

Research progress of scaffold material in tissue engineering

WANG Haijiang CHEN Qifu

Department of Chest Surgery, Affiliated Hospote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Shenzhen 518112, China

[

[Key words] Scaffold material; Tissue engineering; Extracellular matrix

组织工程研究已有近30年的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Yannas IV等[1]采用可降解胶原多孔材料作为模板进行皮肤再生的研究。Wolter与Meyer于1984年报道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醋(PMMA)表面构建内皮细胞层用于眼科治疗,并首次应用“组织工程”这个词来描述其实验。其中细胞支架材料是组织再生的框架,其功能影响细胞的代谢、生长和粘附等,是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用于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材料本身有生物活性,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可以诱导组织细胞再生;②材料可以降解,材料降解速度与细胞的生长相匹配;③无抗原作用;④组织生物相容性好;⑤有一定空隙率;⑥有一定力学强度,可塑形。根据来源不同,应用于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可分三大类:人工合成高分子可降解聚合物,天然材料提取物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现将细胞支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人工合成聚合物

人工合成聚合物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有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和两者的共聚物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2]。聚乳酸降解速度慢,可达2年,聚羟基乙酸降解速度较快,约4~8周,可根据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构成比例控制支架的降解速度制成PLGA,实验研究PLGA组织相容性好,在体内可以降解为CO2和H2O,机械性能、降解可控性、微结构等符合支架材料的要求,PLGA形成的孔隙率可达95%以上[3],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大规模生产三维支架材料,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Eberli.D等[4]构建空腔组织工程复合支架,将尿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种植到PGA聚合物一侧,移植到小鼠皮下,1个月后发现支架上有这两种细胞生长,形成像活体的膀胱组织结构。Woo等[5]用多孔静电纺丝PLGA修复皮肤损伤,发现该材料能促进创伤愈合,无明显不良反应。Ren 等[6]将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GA复合培养,修复家兔的下颌骨缺损,术后12周下颌骨缺损修复良好。

可降解聚合物优点是可标准化生产,可降解,组织兼容性好,其强度、结构和降解可调控。其缺点是价格昂贵,降解产物可诱发炎症反应,无细胞因子,不利种子细胞的黏附。

2 天然材料提取物

天然材料提取物包括胶原、糖蛋白、蛋白多糖、壳聚糖、藻酸盐等,它们是正常组织的细胞外高分子物质,对细胞的黏附具有优势,但物理强度差,不易成形。

胶原是一种天然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韧带、骨骼、皮肤等组织中。胶原生物相容性好,可以完全降解,常常用于骨等组织工程支架材料[7,8]。Rocha 等[9]用含碱和碱土金属的盐溶液处理牛心包膜,制作海绵状胶原基质支架材料,修复Wistar大鼠胫骨骨折,结果该种支架材料显示很好的骨传导性能和较低的免疫原性,但因其降解速率快和机械强度差等缺点, 不利于单独用作骨细胞支架。

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是一种从蚕丝中提取出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材料,主要以β折叠链、α螺旋的构象形式存在,力学性能取决于β折叠及其沿纤维轴方向高度聚集态结构[10],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研究。Charu 等[11]在实验中发现SF有很好的机械性能,被加工修饰后可以改变表面特性、固定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可以在SF支架很好的生长。Rao 等[12]对混合有不同含量丝胶的SF 支架研究,发现SF支架孔隙率、机械特性与丝胶含量成正比,即丝胶蛋白越高,支架机械特性越强,孔隙率越高,并且细胞培养后支架细胞粘附良好,降解率低,不良反应是有轻微炎症。SF支架具有很好的细胞粘附性、生物相容性和较好的机械性能,缺点是降解速率缓慢,且亲水性差。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它有独特分子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来源广泛并且价格比较便宜,也容易塑形,是较为理想的细胞外基质材料,在生物医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应用多。Yamane 等[13]的实验证实软骨细胞在壳聚糖/透明质酸混合支架材料上能够粘附生长并维持其正常形态,并且见Ⅱ型胶原的表达。Ragetly 等[14]实验中发现在结合Ⅱ型胶原的壳聚糖支架上细胞容易粘附,而在乙酰化的壳聚糖支架上细胞粘附率低,认为壳聚糖经脱乙酰化处理后才能用于组织工程,

3 细胞外基质移植物(extracellular matrix graft, ECMG)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是一种天然生物材料,经过脱细胞处理生物体原型组织后,保留了抗原性较低的蛋白多糖、胶原蛋白、糖蛋白等外,还含有多种调节细胞的生物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活性因子有利于细胞在材料上的粘附、生长和增殖[15]。其中生长因子是一种水溶性蛋白质,有利于组织再生和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够诱导和刺激细胞的增殖分化、维持细胞存活等生物效应。生长因子种类较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等是组织工程研究中相当活跃的生长因子。Akihiro等[16],发现膀胱细胞外基质中含有FGF、TGF-p和VEGF等多种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都有利于促进组织修复和重构过程。对于SIS研究发现支架中包含有糖蛋白、纤维连接素、核心蛋白多糖等成分,作为生长因子的活性调节剂,在组织重建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于SIS中的生长因子主要包括酸性 aFGF、VECF、bFGF、和TGFp,这些生长因子以激活或潜伏状态存在[17]。

与前述两类材料相比,ECM具有种属差异小,抗原性弱,不易引发宿主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好的生物降解性等优点[18],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otariu等[19]用猪SIS修复兔2.5cm长尿道缺损,尿道层完全再生,与天然尿道几乎无区别。Siever 等[20]用同种异体UECM修复兔尿道缺损,术后可见尿路上皮细胞长入基质,基质管腔可以被上皮细胞覆盖,并且在基质中看见平滑肌细胞,6~8个月时基质支架的三分之一有平滑肌细胞束覆盖,尿道动力学和尿道造影证实达到尿道重建修复功能。孙新君等[21]用异种的脱细胞骨基质( Acellular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ABECM)ABECM 在动物体内实验,组织周围可见软骨生成、纤维细胞生长以及有新生血管。对照组用酒精浸泡后移植到动物体内,发现骨小梁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无软骨生成,排斥反应明显,而ABECM 组外周血T 淋巴细胞无表明改变,实验表明ABECM对受体细胞免疫影响不大。Badylak 等[22]将来自猪小肠黏膜下层(SIS)或膀胱黏膜去除上皮细胞和肌层,制成天然支架,用于犬的食管修复,发现食管的黏膜上皮在35天左右覆盖整个供体,50天后新生血管和肌束形成,2个月内支架材料被吸收,补片供体未出现狭窄,但管状供体出现狭窄,管径缩小约50%。黄桂林等[23]用家兔、SD大鼠的气管细胞外基质植入SD 大鼠面颊部,发现术后3个月气管细胞外基质支架与周围组织相容较好,无明显炎性反应和气管腔塌陷。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具有下述优点:①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当的生物可降解性;② 支架能维持细胞形态和表型,有一定机械强度;③ 免疫原性低、细胞的亲和性好;④ 含有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细胞粘附与增殖,诱导组织再生。但是由于目前脱细胞技术的限制,细胞外基质研究还要进一步的深入才能更好的应用于组织工程实验与临床研究。

4 支架材料的表面修饰和性状改善

由于大多数支架材料在促进组织重建中存在一些缺陷,也限制了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例如人工合成材料亲水性差,细胞不易于吸附,天然支架材料降解过快,不易于塑形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对细胞支架的性状进行改善及表面的修饰等。Baman 等[24]为了使细胞与支架更易于黏附,在聚乳酸生物支架材料中用三氟乙醇建立通道。Park等[25]用过氧等离子及亲水性聚丙烯酸处理PLGA后,发现其亲水性及细胞增殖能力明显提高。Wang 等[26]用超声瞬间腔化作用打通聚乳酸生物支架材料原有泡沫样空间结构中多孔,改善了支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促进了细胞与支架的黏附作用。Sato等[27]为了提高对成纤维生长因子22、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细胞因子的结合力,在对端胶原多孔支架表面覆盖肝素化的聚苯乙烯膜,然后在支架上种植软骨细胞,结果很大程度提高了细胞分化增殖能力。

Jeong等[28]研究明胶/PLCL共聚纳米纤维支架,细胞能很好的在支架上粘附增殖、生长,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将VEGF包裹于PLGA/海藻酸钠纳米微粒中,体外持续释放超过21天,与空白组及VEGF单次注射组对照,显示体外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优势明显,显示纳米微粒作为一种VEGF缓释系统载体,在组织工程血管化中前景光明。大量的实验证实通过对支架材料的表面修饰和性状改善及可以解决其性能上的缺陷,更利于种子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增殖与生长。

5 小结

目前应用于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有人工合成高分子可降解聚合物,天然材料提取物和细胞外基质三大类,由于支架的材料来源及制备方法不同,性能差别也比较大,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材料能够完全符合细胞生长的要求,因此探索制备更加接近体内细胞生存环境的支架材料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主要包括材料降解吸收率与组织器官的再生速率相一致,加强材料的表面修饰、生物活性因子及纳米技术等促进细胞在支架上粘附、识别、诱导分化,通过对支架材料的表面改性来增强其对细胞的粘附能力及力学强度,并且加入各种活性因子调控细胞的生长,以获得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参考文献]

[1] Yannas IV,Burke JF,Orgill D et al. Wound tissue can utilize aploymeric template to synthesize a functional extension of skin[J]. Seienee,1982, 215:174-176.

[2] Martin I,Quarto R,Dozin B,et al. Producing prefabricated tissues and organs via tissue engineering[J]. IEEE Eng MedBiol Mag,1997,16(2):73-80.

[3] Shum-T im D,Stock U,Hrkach J,et al. Tissue engineering of autologous aorta using a new biodegradable polymer[J]. Ann Thorac Surg,1999,68(6):2298 -2304.

[4] Eberli D,Freitas Filho L,Atala A et al. Composite scaffolds for the engineering of hollow organs and tissues[J]. Methods,2009,47(2):109-115.

[5] Woo YI,Park BJ,Kim HL,et al.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1,3)-(1,6)-beta-d-glucan and porous electrospun PLGA membranes containing beta-glucan in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 and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J]. Biomed Mater, 2010,5(4):104-109.

[6] Ren T,Ren J,Jia X,et al. The bone formation in vitro and mandbular defect repair using PLGA porous scaffolds[J]. J Biomed Mater Res A,2005,74(4):564.

[7] Xiong X,Ghosh R,Hiller E,et al. A new procedure for rapid,high yield purification of type Ⅰcollagen for tissue engineering[J]. Process Biochem,2009,44(11):1201.

[8] Catherine D,Andr es J,et al. Alphar2 betar1 integr inspecific collagen mimetic surfaces supporting osteo blastic differentiation[J]. J Biomed Mater Res A,2004,69(4):591.

[9] Rocha L B,Goissis G,Rossi MA. Biocompatibility of anionic collagen matrix as scaffold for bone healing[J]. Biomaterials,2002,23(2):449.

[10] Chen X, Shao ZZ, Knight DP,et al. Conformation Transition Kinetics of Bombyx mori Silk Protein[J]. Proteins:Structure,Function,and Bioinformatics,2007,68(1):223-231.

[11] Charu Vepari,David L,Kaplan. Silk as a Biomaterial[J]. Prog Polym Sci,2007,32(8-9):991-1007.

[12] Rao J,Shen J,Quan D,et al. Property studies on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blended silk scaffolds[J]. Zhongguo Xiu Fu Chong Jian WaiKe Za Zhi,2009,23(10):1264-1270.

[13] Shintaro Y,Norimasa I,Tokifumi M,et al. Feasibility of chitosan-based hyaluronic acid hybrid biomaterial for a novel scaffold in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J]. Biomaterials,2005,26:611-619.

[14] Ragetly GR,Griffon DJ,Lee HB,et al. Effect of collagen II coating on mesenchymal stem cell adhesion on chitosan and on reacetylated chitosan fibrous scaffolds[J]. J Mater Sci Mater Med,2010,21(8):2479-2490.

[15] Kanematsu A,Yamamoto S,0zeki M,et al. Collagenous matrices as release carriers of exogenous growth facters[J]. Biomaterials,2004,25(18):4513-4520.

[16] Akihiro K,Shingo Y,Makoto O,et al. Collagenous matrices as release carriers of exogenous growth factors[J]. Biomaterials,2004,25:4513-4520.

[17] Jankowski R,Pruchnic R,HileS M,et al. Advances toward tissue engineer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 Rev Urol,2004, 6(2):51-57.

[18] Shinoka T,Shum-Tim D,Ma PX,et al. Creation of viable pulmonary artery autografts through tissue engineering[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8,115(3):536-545.

[19] Rotariu P,Yohannes P,Alexianu M,et al. Reconstruction of rabbit urethra with surgisis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J]. J Endourol,2002,16(8):617-620.

[20] Sievert K,Bakircioglu M,Nunes L,et al. Homologous acellular matrix graft for urethr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rabbit: histological and functional evaluation[J]. The Journal of Urology,2000,163(6):1958-1965.

[21] 孙新君,王正国,朱佩芳,等. 脱细胞异种骨基质植入后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的变化[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19(4):322-325.

[22] Badylak S,Meurling S,Chen M,et al. Resorbable bioscaffold for esophageal repair in a dog model[J]. J Pediatr Surg,2000,35(7):1097-1103.

[23] 黄桂林,李龙江,罗静聪,等. 脱细胞气管基质制备及组织相容性初步研究[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16(4):296-299.

[24] Baman NK,Schneider GB,Terry TL. Spatial control over cell attachment by partial solvent entrapment of poly lysine in microfuidic channels[J]. Int J Nanomedicine,2006,1(2):213-217.

[25] Park K,Ju YM,Son JS,et al.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biodegradable electrospun nanofiber scaffold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fibroblasts.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J]. Polymer Edition. 2007,18(4):369-382.

[26] Wang X,Li W,Kumar V. A method for solvent-free fabrication of porous polymer using solid-state foaming and ultrasound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J]. Biomaterials,2006,27(9):1924-1929.

[27] Sato M,Ishihara M. Effects of growth factors on heparin-carrying polystyrene-coated atelocollagen scaffold for articular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J]. J Biomed Mater Res B App l Biomater,2007,83(1): 181-188.

[28] Jeong SI,Lee AY,Lee YM,et al. Electrospun gelatin/poly(L-lactide-co-ε-caprolactone) nanofibers formechanically functional tissue-engineering scaffolds[J].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2008,19(3):339-357.

(收稿日期:2011-10-26)

作者:王海江 陈启富

第4篇:迎接上级团组织检查汇报材料

尊敬的*书记、各兄弟单位的书记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集团公司全体青年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接下来,我将就近年来集团公司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进行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集团公司团组织概况

截至2013年6月,集团公司现有35周岁以下青年职工7159人,占职工总数的42%.其中生产一线青年职工6689人,占一线职工总数的48%。28周岁以下团员2397人,其中保留团籍的党员604人。集团公司团委下辖团委机关部门3个,分团委(总支)18个,9个直属团支部,4个青年小组。现有专职团干部15人(其中团委机关3人),兼职团干部356人。

二、近年团工作开展情况

集团公司团委近年来在上级团组织和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秉承“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宗旨,组织引导青年投身公司科研生产任务,发挥团组织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公司发展,为把共青团工作打造成公司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促进青年在公司“市场效益年”改革发展目标实现中激情拼搏,再立新功。

(一)、夯实团建基础,加强思想引领

近年来,集团公司团委结合中航飞机公司的成立和组织机构变革的不断推进,及时同步做好了各级团组织机构设置和委员会组建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部分青年小组及联合团支部,保证共青团工作的延续性和覆盖面。先后修订了《基层团组织建设管理办法》、《公司团委主要会议制度》、《集团公司共青团干部管理办法》等基础性方针,完善了《集团公司“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管理办法》《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公司团干部转岗交接规范》、《十大杰出青年评比办法》等文件制度,逐步完善制度建设。

集团公司团委结合青年特点及企业实际,通过座谈会、知识竞赛、报告会等方式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先后组织开展了“青年思想状况”、“近两年新近厂大学生”、“杰出青年发展状况”等专项青年工作调研,掌握了青年工作、青年人力资源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为公司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近年来,先后邀请职工、十八大代表薛莹、万胜强、西安市团校李伯均校长等人为团干部和青年进行了授课。团的十七大召开以后,团委于6月份及时组织全体专职团干部和部分杰出青年代表,集中学习了秦宜智书记所做的题为《高举团旗跟党走,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报告和中央领导讲话。并通过公司内部信箱、园区网青年园地等媒介将团十七大报告和中央领导讲话等材料发至各基层团组织,激发基层团支部开展自主学习交流活动的热潮。

开展“奋斗铸就新航空,青春建功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团干部及基层部分青年代表集中学习了总书记在五四期间的重要讲话,集团公司杰出青年代表方文墨参加五四表彰大会学习心得、“青春勇担当,筑梦新航空”等交流座谈会,并在全体团员青年中举办了“我的航空梦”主题征文比赛,帮助青年进一步明确“航空报国”的方向和道路,将个人成才融入公司的发展,助推“航空梦”以及“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二)、融入中心工作,助推青年岗位建功

重点型号的研制、*系列飞机产业化发展、航空合作业务的拓展及管理创新实践等为广大青年职工经受锻炼、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途径。集团公司团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发挥青年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组织青年骨干积极承担关键或主要工作任务。先后开展了以“青春建功,飞上蓝天”、“搏击市场创效益,岗位成才立新功”、“青年身边无违章”等为主题的青年立功竞赛、青年突击队等青字品牌活动。通过在生产现场举行授旗仪式、设立可视化看板公示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等方式,加强团员青年关注、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各基层单位团组织,结合各自单位重点任务,分别从设计、物料采购、工装及零件制造、飞机装配、试飞等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竞赛突击,为重点型号研制生产的推进保驾护航。

2012年初至2013年6月,集团公司各级团组织先后成立青年突击队366支,完成各类急难项目685项,“晚上挑灯干、假日加班干、迎难而上主动干”成为了突击队员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三)、聚焦技术提升,拓宽青年成才途径

按照集团公司“龙腾计划”实施方案,集团公司于2013年初全面启动了“青”字品牌青年建功立业活动。在集团公司团委组织开展的“智慧杯”青工“五小”科技竞赛活动中,各级团组织共上报涉及科研、生产、管理、服务等多个领域的青年创新创效项目209项,累计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近300万元。在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同时,各级团组织自主开展的“群策群力提升设备全寿命使用效益”青工主题学习、青工技术比武、技术交流等活动,也为青年职工提供了学习先进技术,交流工作经验的成长平台。

(四)、丰富活动载体,增强团组织活力

在每年开展常规各项文体活动的同时,团委也在不断尝试探索,丰富青年活动载体和平台,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团组织的活动中来,增强组织活力。

目前,集团公司的特色青年服务平台——“青年联系卡”从2010年创立至今,已经拥有5300余名持卡会员,以及包括肯德基、唐恩都乐等知名商家在内的8家特惠服务商。“青年联系卡”由公司团委统一规划制作,向35周岁以下青年免费发放,使青年职工在餐饮、健身、娱乐等多方面获得更加便捷、优惠的服务。

在集团公司团委“爱祖国、爱航空、共筑航空报国梦”主题系列活动的统一部署下,吴大观志愿者服务队的年轻人们走进阎良区第四小学,为同学们进行了科普知识讲座及航模表演,并配合集团公司公司“美在一日游”活动,向青少年普及航空知识,提升集团公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此外,集团公司共成立吴大观志愿者服务分队26支,参与公司各类庆典及大型活动240余人次,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46次,救助失学儿童27名,帮扶贫困孤寡老人49人,

7月22至24日,集团公司在由中科协和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梦翔苍穹”青少年航空科学营活动中,承担了在阎良期间的多项工作,带领12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亲身感受祖国航空工业在60年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今年3月,集团公司团委联合广东李阳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共同举办了李阳疯狂英语全国巡讲(西安站)专场报告会,本次活动得到了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和公司工会的大力支持。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划和广泛宣传,活动当天现场座无虚席、反响强烈、秩序井然,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报告会为广大集团公司职工及子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英语教育平台,使大家近距离目睹了英语大师的风采,进一步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感恩心和责任感。演讲结束后,李阳老师还亲自为到会职工签发他的最新巅峰之作《我疯狂我成功》一书。

三、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下一阶段,团委将继续以党的十八大和团十七大精神为指引,紧扣“一个主线”(融入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创新“两个载体”(关爱青年成长平台和新媒体团建工作),拓宽青年成长成才渠道,打造“四个一流”(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青年职工队伍。

重点将围绕搭建关爱青年成长平台以及新媒体团建平台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关注青年岗位成长。试点创建青年人才信息库,对往年获得公司及上级各类先进、有一定专业特长、综合素质较好的优秀青年的职业发展生涯进行跟踪。并依托这一群体,建立青年技术服务站,开展绝活演示,技术交流等活动,在青年职工中营造学习先进技术的氛围,搭建学习的平台,为青年成长、发挥、晋升开创广阔途径。

2、关爱青年业余文化生活。团委针对单身青年较多,业余生活单调的情况,近期刚刚成立了单身青年联系点,后续将在解决单身职工宿舍住宿条件、丰富单身青年业余生活、交友婚恋等方面开展工作。

3、针对共青团干部岗位普遍流动较快,工作延续性有待加强的现象,编制《集团公司团务规范化手册》,指导基层单位团组织更加便捷的开展工作保证团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4、灵活运用新媒体团建平台等途径,确保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目前已经试点开通了集团公司团委微信平台,后续将开通微博平台。并要求基层团组织结合本单位特点,灵活开通相应的新媒体平台,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多途径了解青年职工心声。

四、建议及意见

1、加强对基层专兼职团干部的培训。从团务知识、人文素养等方面,加强团干部综合素质。

2、增加不同单位团组织之间的交流学习

关注青年就是关注发展,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集团公司团委将抓住机遇,再接再厉,不断开创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新局面,着力打造一批职业素养高、业务技能强、工作作风硬、岗位业绩好的青年人才队伍,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职工在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和振兴民族航空工业的伟大实践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第5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镇团委关于开展团组织格局创新自检自查工作的

情 况 报 告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抓好创先争优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着力提升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水平,根据共青团××省委关于开展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自检自查工作的有关要求,××镇团委在团县委的指导下,按照镇党委安排部署,以“五化”(组织强健化、队伍模范化、制度科学化、活动品牌化、保障基本化)建设为目标要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依托,以创建“星级团组织”为抓手,深入开展全镇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始终立足地区特点,准确把握青年群体需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团建工作的有效载体,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变革和青年群体变化带来的挑战,重点解决长期制约团组织发展和青年成长问题,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阶段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统一协调。××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团建工作。

1、建立了明确的领导机制,主要包括:镇党委、政府交付镇团委工作任务制度;定期听取团的工作汇报;研究团的工作的制度;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规划的制度;对乡镇团委工作进行考核的制度等。

2、建立了明确的支持机制,主要包括:镇党委、政府对镇团委开展工作所需经费、资源的支持制度等。

(二)创新形式,强化基础工作。自基层团建工作开展以来,镇团委按照镇党委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方向、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及时召开了全镇团干部工作会议,认真、准确、及时地做好团的基本信息采录工作,全面掌握团员青年的基本情况;着重做好辖区内团员基本情况的调查,建立详实的花名册,全面掌握辖区内28岁以下青年的基本情况并形成档案。截止目前,共青团××镇委员会下辖团组织共计×个,其中团委×个,村(社区)团支部×个,学校团支部×个,“两新”组织团支部×个,共有团员青年×名。

(三)优化选拔,着力提高团干部队伍质量。抓好干部的建设也就抓住了基层团建的核心和根本。根据本镇实际,突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将组织推荐与青年广泛参与相结合,保证选准用优。镇团委按照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要求,结合镇经济文化产业及社会行业领域特色,经过组织推荐、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按照“巩固一批,整顿一批,发展一批,提高一批”的工作思路优化团干部队伍。目前,镇团委共×名团委委员,辖团干部×个,团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加强了镇团委工作力量。

(四)坚持规范运作,建立镇团委自身的运转机制。

1、建立团委成员的分工责任制度。根据团委成员的自身特长和优势,分别承担相应工作职责。

2、建立团委成员的定期述职制度。每年开展1—2次述职工

作,一般在年中或年末进行。

3、建立团委成员的轮值工作制度。一般由团委书记定期轮流主持团委工作,在轮值期间为主负责乡镇团委工作和活动的策划、安排和组织实施。

4、建立团委成员的定期考核制度。镇团委定期对团委成员的工作业绩进行量化考核。

(五)围绕中心,丰富活动内容。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镇团委紧紧围绕共青团的四项基本职能并结合本镇工作实际,明确了工作任务,推动辖区内团的工作走向活跃。

1、紧跟党建步伐,全面推进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不断扩大团的组织覆盖。

2、抓住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因地制宜地设计工作项目,做深做实服务青年工作,同时也要注意做好服务团员的工作。要紧紧围绕本地区青年的实际需求,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设计实施丰富多彩的工作项目,在就业创业、学习成才、文体娱乐等方面扎实开展服务青年的工作。

3、及时掌握本地区青年思想的基本状况,准确把握青年思想认识中的重大问题,找准本地区青年思想认识形成的关键点,及时向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汇报本地区青年的思想动态,努力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

4、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日常了解,准确把握本地青年的普

遍诉求并及时向上级团组织反映,为上级团组织开展青年维权等工作提供依据。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团干部对基层团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不能很好的贯彻落实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或者是不能全面的贯彻,只是部分的应付了事;

(三)部分非公企业对团的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团工作没有实质意义,在镇团委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配合和支持;

(四)团的经费保障不够,虽然镇团委大力争取镇党委、政府的资金支持,但还满足不了团工作的费用需求。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强化培训,建立激励措施,提高团干部工作积极性。以提高业务能力、改进工作方法为重点,加强对基层团干部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团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带领青年致富的能力。

(二)广泛动员,创新团建模式,发挥青年带头人作用。建立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库,加强联系,帮助他们在实现创业就业的同时,大胆尝试在他们的产业中建团,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

(三)有效利用网络媒体等,加强团组织的工作能力。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团员,管理和引导青年,并建立团组织、团员青

年的电子档案等。

(四)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团组织考核激励机制。巩固原来工作成绩突出、有活力的非公企业团组织的工作成果;对原来“松、散、软、瘫”的非公企业团组织进行集中整顿,进行量化考核,制定考核激励机制,对完成工作较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完成不好的进行通报批评,从而实现团组织的良性发展;同时,创新团的组织设置模式,在“两新”组织中加大建团工作力度,扩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

××镇团委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第6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汇报材料

内江市市中区****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

工 作 汇 报

尊敬的****领导:

我代表****街道办事处,热烈欢迎***领导一行莅临我街道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团省、市委具体工作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了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下面就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街道基本情况

市中区****街道位于内江市城区西北面,东与沱江河毗邻,南临玉溪街道,西与交通乡交界,北连四合乡。辖内棉、内锻、内铁、****路、苏家桥、松山等6个社区,总人口3.4万余人,14-35岁青少年约为1.1万人。由于我辖区范围系内江市的老工业区,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转型,呈现出下岗职工多、留守人员多、流动团员多的特点。

二、主要措施

我们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经过调查摸底、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为切实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在市中区团区委的指导下,街道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党工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团工委书记为成员的****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街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联络服务和经验总结工作。

- 1 -

(二)加强学习,合理优化格局。

****街道团工委认真按照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和上级团委的指导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出发,采取“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选配了一批优秀团干部,于9月7日完成了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吸纳一批优秀青年充实了团干队伍。****街道团工委组成人员在组织格局创新前为1名团委书记、6名团委委员。均由街道社区干部兼任,团组织力量相对较薄弱、成员单一。目前,****街道团工委组成人员格局如下:团委书记1名,副书记4名,委员7人。成员平均年龄26岁,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其中副书记有3位编制外人员。蔡琼英为内江市六人民医院工作人员,黄传宝为铁路中学老师,而张燕馨为****派出所民警,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和参与的广泛性。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健全街道共青团组织结构,拓宽了对社区青年的联系与服务渠道,切实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

(三)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我街道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充分发挥居委会对辖区情况熟悉了解的优势作用,以社区为平台联合辖区单位,积极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一是依托快乐学校,关爱留守学生。1月22日上午,****街道团工委承办的留守学生家庭亲子教育“快乐学校”在我街内锻社区正式开课。在为期4天得活动里,青年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开展了快乐汉字课、绘画、羽毛球、声乐等互动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激励和扩展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课外兴趣知识面。二是依托社- 2 -

区建设,加强阵地建设。街道借助区委宣传部捐赠的10台电脑,在内锻社区建立了绿色网吧;借助内江锻压机床厂改制,建立了内锻社区幼儿园;借助区总工会、区计生局资助部分资金建立了内锻社区青少年阅览室。三是依托部门项目,开展结队帮扶。依托计生项目,并联合市六医院开展亲情牵手,早期教育,志愿者服务。同时对贫困儿童开展帮扶求助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求助贫困儿童22名。依托工会项目,针对内江铁路中学贫困学生开展金秋助学资助贫困家庭活动,已求助贫困学生3名。内铁社区长期与内江师范学院合作开展青少年教育,内江师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期在内铁社区举办英语、书法、绘画、文体等各种特色培训班,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四是依托节日活动,开展温暖活动。广泛开展了“庆六一,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许多青年志愿者为辖区内留守儿童共15人赠送了书包、文具盒、书籍等共计价值1000余元的慰问品。7月6日,利用建党节之际,来自****派出所的张燕馨,为来自六个社区的50多名青少年学生代表和社区青年志愿者们,上了一堂以“继承好传统当好接班人”为主题的思想教育课。

三、主要成果

通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进一步优化了街道团组织格局,切实增强了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

一是完善了团组织工作制度。明确团工委领导班子的职责分工。根据街道团工委班子成员的特点和专长,街道对编制外团干部进行初步分工,除在本单位、本系统团组织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 3 -

外,还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分别确定个性内容、独立分工。

二是完善了团组织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联系青年制度。根据编制外团干部的个人分工和各自所熟悉的领域,分片、定点联系相关领域,充分发挥协调、沟通、联络等方面的作用,拓宽对区域内青年群体的联系渠道。加强与体制外组织和青年能人的沟通、联络,扩大对体制外青年及流动青年的有效联系和覆盖。街道还建立“团组织格局创新”的QQ群方便随时交流工作情况。

三是加强了团组织机构建设。通过编制外团干部联系更为广泛的企业和团员青年。街道将在今年依托现有的驻区团干部联系会的平台,进一步扩大影响,通过编制外副书记宣传发动,协调整合,建立街道团干部联谊会,可通过开展联建共建活动,争取包括编制外团干部所在单位在内的辖区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充分发挥编制外团干部在青年群体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他们在区域团工作中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在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中,我街道共开展各类关爱活动110余场、结对留守儿童230名,整合资源为辖区留守儿童、贫困大学生捐赠物资价值5万余元,通过团组织格局创新活动,我街道团工委配强了班子,健全了制度,拓宽了渠道,团组织“服务基层,服务青年、服务大局”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领导批评指正。

****街道团工委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 4 -

第7篇:材料争创材料争创局2005_五四红旗团组织_汇报

争创局2005“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小支部 大舞台 新发展

—争创局2005“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2005年四福院团支部在上级团委的领导下,在院党支部的支持和关心下,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理论指导,以“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为契机,以争创局“五四红旗团组织”为奋斗目标,以“提高团员青年综合素质,提升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工作理念,按照“班子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阵地建设好”的要求,紧紧围绕单位党政中心工作和团员青年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各项团工作,努力把团支部建设成为一支有富有战斗力、有号召力、有凝聚力、有影响力的组织,成为团员青年的思想、学习阵地、相互交流的平台、服务社会的舞台和展示自我的空间。

一、以打造团结、务实、高效班子为目标,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一)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2004年12月,团支部经过换届改选,产生了新一届班子,共3名成员。根据各自特长和优势,设立书记一名,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一名。新班子围绕团建工作目标,根据现有的工作制度,明确各自工作职责,采用分工协作的方法,取长补短,发挥每一位委员的作用,共同推进团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发扬民主,加强沟通

坚持定期召开支委会,分享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共同探讨和交流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实现重大问题的民主化、决策化,并充分运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网络BBS等信息化手段,切实加强支委之间的及时联系和信息沟通,形成了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1、理论学习。本届支部3名委员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党员一名,两名委员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其中一名已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班

争创局2005“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子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2、能力建设。在新一届班子当天,团支部就发给两名新当选的委员一本《共青团干部实用工作技能指导手册》,通过自主学习、集中讨论、参加局团委举办的团训班等方式,加强团务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战斗力和工作方法,增强为团员青年服务的本领和才智。

二、以开展主题鲜明活动为载体,凸现团员青年有效作为

不断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团组织生机与活力的体现,也是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团支部紧紧围绕单位中心工作,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选好载体,结合单位自身特点,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凸现了团员青年的有效作为,展示了团员青年的良好风采。

(一)深入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

根据争创局“五四红旗团组织”申报一个调研课题的要求,结合单位团员青年实际情况,团支部申报了“团员意识教育”课题。围绕课题要求,团支部制定了活动方案,在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团员意识得到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巩固,为贯彻落实局团委《关于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通知》精神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实施团员意识课题计划。组织团员开展“学团章、戴团徽、唱团歌、交团费、知团情”主题教育,并结合“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团员青年讨论“当代优秀团员、优秀青年”标准,学先进,树典型,走好成长成才之路。

2、龙华烈士陵园祭缅。5月14日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冒雨来到龙华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在龙华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缅怀先烈。在绿荫环绕的无名烈士雕像和熊熊燃烧的长明火前,团员们重温了入团誓词。团员青年通过此次革命精神的洗礼,更加坚定了做好养老工作,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信念和发挥青年先锋作用、学在前、干在前的团员意识。

3、观看北大激情演讲。组织团员青年于7月28日观看北大激情演讲《团队建设》录像。通过专家生动而深刻地讲解剖析,让团员青年了解一个有效的团队

争创局2005“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是如何建设的。

4、团员青年基本状况调查报告。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全院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工作取向、生活态度等基本状况,以有力推动团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于7月初组织设计了“团员青年基本状况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7份,回收17份,回收率100%,并撰写了调查报告,从中了解和掌握到了更多详细情况,以有针对性和建设性地开展团工作。

5、杭州之行。为了促进团员青年深入交流和有效沟通,增强团员青年间的团结协作,在党支部、院部的支持下,团支部于6月4日组织团员青年前往杭州开展团组织生活,并在参观学习过程之中进一步加强了互动,提升了感情。

6、主题团日活动。10月9日,四福院团支部与松江西区污水厂团支部在松江思贤公园联合组织开展了“提升凝聚力建设”主题团日活动,此次活动以做好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发动动员工作为结点,通过各种户外游戏,增加团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达到培养协作精神与增强团队意识的目的。

(二)开展青年志愿者系列服务

1、“学雷锋志愿服务周”

(1)打扫老人浴室。今年“3·5”是毛泽东同志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2周年,团支部积极响应局团委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周”号召,于3月5日组织团员青年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市农业学校大学生义工合力打扫老人健身房、浴室,为老人们提供了清洁的养老环境。

(2)携手民工子女游园。为充分发挥团支部与大学生义工志愿者资源优势,组织团员青年与大学生义工一起携手与20位来自松秀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于3月12日以一对一的方式游览了松江醉白池公园。并在活动结束时赠送给每位小学生书籍、笔记本等纪念品。通过朋友般的深入交谈,良好的互动,团员青年增加了对民工子女这一城市里的特殊群体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孩子们也向大朋友讨教了如何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经验。

(3)完成一福院老人心愿。根据局团委布置完成一福院老人和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心愿,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团支部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完成一福院老人的心愿。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并于3月19日陪同一福院两位老人逛南京东路步行街,亲身体会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争创局2005“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2、社区志愿者服务。团支部坚持与松江区永丰街道秀南居委会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定期向特困老人举行义诊。在春节、重阳节前夕两次自费购买了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组织团员青年到两户特困老人家中进行节日慰问,受到了老人和社区居民的充分肯定。通过为社区内弱势群体服务,使团员青年真正进入到社区服务的角色中去,促进单位的社区文明共建活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3、文明使者行动。我院团支部积极响应局团委和文明办“文明使者”行动,4名团员青年积极报名参加文明行业监督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前往民政服务窗口进行明查暗访工作,为文明行业建设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并提前完成查访要求,得到了局文明办领导充分肯定。

(三)开展“从关心周围的人做起,从服务身边的事做起”系列活动

1、与孤老签订“结对”责任书。为了保证“手拉手·爱心助老”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规范“结对”工作,团支部根据几个月来的开展情况,在党支部的指导下,制定了以下两项措施:一是编制了“结对”联系手册,记录每一次与孤老接触的情况,以掌握孤老身体状况、思想动态等基本情况;二是制定“结对”责任书,让每位团员青年与“结对”孤老签订助老责任书,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把这份责任书作为自己关爱孤老的承诺。这一系列的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关怀社会孤老志愿者服务的有序开展。

2、缝制被单。为了从关心周围的人做起,切实为我院发展办实事,团支部积极配合各部门开展工作,从细微入手、从小事做起。当女护理区提出“变废为宝”,把即将丢弃的旧床单缝制为中单继续使用的建议后,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利用业余时间承担下了此项工作,推进了我院“节约化”工作的开展。

3、打扫老人网吧。在老人网吧开设后,团支部主动承担了打扫网吧的工作,组织团员青年定期打扫老人网吧,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学习娱乐环境。

(四)开展“服务四福,服务青年”活动

1、征集“金点子”活动。团支部积极参加今年本院开展的“以四福职业精神塑造四福新形象” 主题活动,鼓励团员青年积极为单位发展出谋划策,在“金点子”征集活动中,全院共征得91条“金点子”,其中团员青年提出的有40条,不少“金点子”已被单位采纳进行了落实。

2、搭建成长成才舞台。为充分发挥每一名团员青年的特长和能力,提高工

争创局2005“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作效能,团支部积极挖掘团员青年的潜能,搭建展示的平台。团支部让有计算特长的团员青年负责论坛创建和维护工作,推荐有写作特长的团员青年担当信息、宣传工作,有艺术特长的团员青年负责老人兴趣小组工作,而医务岗位的团员青年则承担了社区志愿服务中的医疗咨询工作等。目前团支部8名团员中有6位主动承担了本职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他们的工作表现都得到了全院上下的充分肯定。这不仅提升了团员青年在全院工作中的作用,而且充分展示了团员青年身上的朝气,同时更激发了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

3、参与本院宣传工作。为推进本院宣传工作、增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本支部积极配合政工部门,由团员青年承担了黑板报出版、画廓布置等宣传工作,并推荐6名团员青年作为我院的信息员。今年,他们的投稿量已占到了全院投稿数的一半以上,成为本院信息工作的一支生力军。

(五)共建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基地。

为拓展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和内容,共同探索住养老人的康复工作,团支部与松江大学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立信会计学院等多所高校共建大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团员青年与大学生义工们开展唱歌、教育指导课程、小组游戏、欢乐英语、电影欣赏、作业治疗、手工制作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并结合重阳节、中秋佳节、春节等大型节日组织开展联欢庆祝活动,以丰富在院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为庆祝今年第22个重阳节,四福院团支部还与松江辅读学校共同搭台“夕阳无限好”重阳节联欢会,联欢会由老人和智障儿童唱主角,团员青年帮助老人排练了独唱、小组唱、京剧、口琴独奏等节目,使老人在重阳节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三、以夯实团建基础为前提,扎实推进支部建设

团的每一项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在支部,见效在支部,只有搞好了支部的基础建设,才能增强团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紧抓团员青年的思想工作

1、制定党建带团建制度。党支部历来重视团建工作,为了切实加强对团支部的领导、关心和支持,制定了《党建带团建制度》,即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围绕单位党政中心工作,坚持党、团配套联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争创局2005“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使“党建带团建”成为推动新时期新形势下团支部建设的重要途径。

2、离休干部上团课。于5月27日邀请离休干部姚梅影同志上了一堂题为《青春年华献给党》的团课。此次团课真实地呈现了一名离休干部的烽火青春,让团员青年深切体会到无论身处何种时代,无私奉献与团结协作都是成就每项事业的基础,同时也体会到了作为新时期民政青年所肩负的重任。

3、加大 “推优”工作力度。今年7月上旬本支部向党组织推荐了诸群瑛同志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经党组织考察,诸群瑛于9月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同时党支部积极为要求入党的团员青年提供学习机会,有2名团员青年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4、与党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党支部非常重视积极要求上进的团员青年成长, 在七一前夕,组织“迎七一,赴甪直教育学习”活动,和党员一起接受“红色教育”。与此同时,团员青年与党员、特别是与离休干部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为老同志了解本院当前情况,也为“小”同志从老同志身上汲取经验和习得优良传统打开一扇互动的窗口,进行了一次“老”与“新”的交流。

5、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结对。为帮助团员青年快速成长,党支部在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之间开展了结对活动,团支部16名团员青年中(1名党员、1名预备党员)有13名团员青年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成为了党支部结对对象。结对后,党员经常关心和指导团员青年的思想、工作、生活、学习情况,使团员青年的精神面貌更加饱满,努力方向更加明确。

(二)完善日常基础管理工作。

基础工作是支部建设的前提,团支部不断总结和梳理历年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团建基础。

1、落实三会一课

本支部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利用三会一课建立了三个沟通层次,推进了支部工作的民主管理,形成了思想、工作、学习三交流的氛围,使团支部真正成为了“团员青年之家”。

2、完善团员花名册。针对今年退团入数多的情况,团支部及时更新团员青年花名册,并建立了详细的档案资料,掌握团员青年基本情况。同时针对团员青年休息时间不统一,建立了团员青年休息时间表,以便更好的安排和开展各项团

争创局2005“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工作。

3、退团仪式。今年为10月初,团支部在主题团日为3名适龄团员举行了退团仪式,赠送了纪念品,并要求继续支持、配合团支部的工作。

4、规范台帐。根据以往建立的台帐进一步规范化,根据团工作考核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日常工作记录等。如特色活动有记录、有报道,加强了对团支部工作的宣传和影响力等。

基础工作的不断完善,使团支部的工作脉络更加清晰,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团支部的良好工作状态。

(三)完成上级团委工作

今年,团支部积极参加上级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在竞技类活动中屡创佳绩。

1、“五四传统与时代精神”征文比赛。为了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团市委“五四传统与时代精神”征文活动,团员黄宁洁撰写的《青年,时代的新鲜活泼之细胞》获得了此次征文比赛的优胜奖。

2、社工技能操作比赛。为了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展示社会工作实践成果,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福利中心团工委于5月16日举办的“社会工作者技能操作比赛”。通过精心地组织策划和编排案例,以及参赛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我院团支部分别取得了集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单位赢得了荣誉。

3、“如果我是„„”征文和演讲比赛。为了展现团员青年创作智慧和演讲才能,鼓励团员青年踊跃参加福利中心团工委于6月24日举办的“如果我是„„”征文和演讲比赛。通过精心准备,姜学勤分别获得了演讲比赛二等奖和征文比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4、“回顾历史、了解现状、展望未来”调研活动。根据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团工委关于开展“回顾历史、了解现状、展望未来”专题调研活动要求,四福院团支部根据本单位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围绕单位发展历程和远景规划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采用了文献回顾、抽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从多方位采集了单位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瓶颈问题。调查中并充分发挥了团员青年热情与智慧,并集思广益,为单位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最终形成了题为《回望古院流岚 预览明日星图》的调研报告,参加了中心团工委组织的调研交

争创局2005“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流会进行了交流。

四、以活跃“三文明”建设为抓手,巩固和拓展阵地建设

团支部以活跃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三文明”建设为抓手,巩固和拓展阵地建设,为团员青年的学习、交流、团支部的宣传提供了多彩舞台。

(一)学习阵地

(1)依托“双学小组”,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团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切实提高团员青年政治理论素质。

(2)开展“两小时学习计划”,并积极响应中心团工委“今天我读书”号召,将赠予的四本书籍在7~9月份期间以团小组为单位轮流传阅,每位团员青年分发一本笔记本撰写读书笔记,在团课上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二)交流阵地-建立网络论坛

为进一步加强支部内部沟通,今年9月本支部建立了网络论坛,为团员青年的思想沟通和技术交流提供了平台。随着下半年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开展,网上学习和讨论已成为本支部主题教育的一个特色载体。两个多月来,浏览量已超过了1000,发表主题31个,回贴277个,其中 “团员与团支部发展需求征集”、“如今团工作需要加强什么?”等主题最受团员青年的关注,同时还吸引了其他单位团支部团员青年的参与讨论。

(三)宣传阵地

为推进本院和团支部宣传工作、增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本支部积极配合政工部门,由团员青年承担了黑板报出版、画廓布置等宣传工作,并推荐6名团员青年作为我院的信息员,今年,他们的投稿数已占到了全院投稿数的一半,所投稿件除被本院的《四福通讯》采用外,有多篇在《上海社工》、《民政团讯》、《社福通讯》等上级刊物上刊登发表,成为本院信息工作的一支生力军。

在局团委和中心团工委的正确指导下,在本院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团

争创局2005“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支部全体团员青年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团支部迸发出了耀眼的青春光芒和蓬勃的青春朝气。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在有些问题和困难还需要继续努力解决和克服,有的方面还需要继续共同探索,比如如何在团员人数日渐减少的情况下,增加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开展好团员青年喜爱、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活动;如何把长期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做且做出彩等等。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团支部将与每位团员青年一起成长,春青将在这里闪耀!

共青团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支部委员会

二○○五年十一月

第8篇:材料争创材料争创局2005年度_五四红旗团组织_汇报

争创局2005年度“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小支部 大舞台 新发展

—争创局2005年度“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2005年四福院团支部在上级团委的领导下,在院党支部的支持和关心下,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理论指导,以“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争创局“五四红旗团组织”为奋斗目标,以“提高团员青年综合素质,提升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工作理念,按照“班子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阵地建设好”的要求,紧紧围绕单位党政中心工作和团员青年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各项团工作,努力把团支部建设成为一支有富有战斗力、有号召力、有凝聚力、有影响力的组织,成为团员青年的思想、学习阵地、相互交流的平台、服务社会的舞台和展示自我的空间。

一、以打造团结、务实、高效班子为目标,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一)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2004年12月,团支部经过换届改选,产生了新一届班子,共3名成员。根据各自特长和优势,设立书记一名,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一名。新班子围绕团建工作目标,根据现有的工作制度,明确各自工作职责,采用分工协作的方法,取长补短,发挥每一位委员的作用,共同推进团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发扬民主,加强沟通

坚持定期召开支委会,分享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共同探讨和交流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实现重大问题的民主化、决策化,并充分运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网络BBS等信息化手段,切实加强支委之间的及时联系和信息沟通,形成了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1、理论学习。本届支部3名委员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党员一名,两名委员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其中一名已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班

争创局2005年度“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子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2、能力建设。在新一届班子当天,团支部就发给两名新当选的委员一本《共青团干部实用工作技能指导手册》,通过自主学习、集中讨论、参加局团委举办的团训班等方式,加强团务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战斗力和工作方法,增强为团员青年服务的本领和才智。

二、以开展主题鲜明活动为载体,凸现团员青年有效作为

不断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团组织生机与活力的体现,也是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团支部紧紧围绕单位中心工作,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选好载体,结合单位自身特点,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凸现了团员青年的有效作为,展示了团员青年的良好风采。

(一)深入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争创局“五四红旗团组织”申报一个调研课题的要求,结合单位团员青年实际情况,团支部申报了“团员意识教育”课题。围绕课题要求,团支部制定了活动方案,在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团员意识得到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巩固,为贯彻落实局团委《关于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实施团员意识课题计划。组织团员开展“学团章、戴团徽、唱团歌、交团费、知团情”主题教育活动,并结合“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团员青年讨论“当代优秀团员、优秀青年”标准,学先进,树典型,走好成长成才之路。

2、龙华烈士陵园祭缅。5月14日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冒雨来到龙华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在龙华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缅怀先烈。在绿荫环绕的无名烈士雕像和熊熊燃烧的长明火前,团员们重温了入团誓词。团员青年通过此次革命精神的洗礼,更加坚定了做好养老工作,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信念和发挥青年先锋作用、学在前、干在前的团员意识。

3、观看北大激情演讲。组织团员青年于7月28日观看北大激情演讲《团队建设》录像。通过专家生动而深刻地讲解剖析,让团员青年了解一个有效的团队

争创局2005年度“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是如何建设的。

4、团员青年基本状况调查报告。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全院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工作取向、生活态度等基本状况,以有力推动团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于7月初组织设计了“团员青年基本状况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7份,回收17份,回收率100%,并撰写了调查报告,从中了解和掌握到了更多详细情况,以有针对性和建设性地开展团工作。

5、杭州之行。为了促进团员青年深入交流和有效沟通,增强团员青年间的团结协作,在党支部、院部的支持下,团支部于6月4日组织团员青年前往杭州开展团组织生活,并在参观学习过程之中进一步加强了互动,提升了感情。

6、主题团日活动。10月9日,四福院团支部与松江西区污水厂团支部在松江思贤公园联合组织开展了“提升凝聚力建设”主题团日活动,此次活动以做好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发动动员工作为结点,通过各种户外游戏,增加团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达到培养协作精神与增强团队意识的目的。

(二)开展青年志愿者系列服务

1、“学雷锋志愿服务周”

(1)打扫老人浴室。今年“3·5”是毛泽东同志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2周年,团支部积极响应局团委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周”号召,于3月5日组织团员青年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市农业学校大学生义工合力打扫老人健身房、浴室,为老人们提供了清洁的养老环境。

(2)携手民工子女游园。为充分发挥团支部与大学生义工志愿者资源优势,组织团员青年与大学生义工一起携手与20位来自松秀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于3月12日以一对一的方式游览了松江醉白池公园。并在活动结束时赠送给每位小学生书籍、笔记本等纪念品。通过朋友般的深入交谈,良好的互动,团员青年增加了对民工子女这一城市里的特殊群体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孩子们也向大朋友讨教了如何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经验。

(3)完成一福院老人心愿。根据局团委布置完成一福院老人和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心愿,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团支部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完成一福院老人的心愿。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并于3月19日陪同一福院两位老人逛南京东路步行街,亲身体会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争创局2005年度“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2、社区志愿者服务。团支部坚持与松江区永丰街道秀南居委会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定期向特困老人举行义诊。在春节、重阳节前夕两次自费购买了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组织团员青年到两户特困老人家中进行节日慰问,受到了老人和社区居民的充分肯定。通过为社区内弱势群体服务,使团员青年真正进入到社区服务的角色中去,促进单位的社区文明共建活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3、文明使者行动。我院团支部积极响应局团委和文明办“文明使者”行动,4名团员青年积极报名参加文明行业监督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前往民政服务窗口进行明查暗访工作,为文明行业建设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并提前完成查访要求,得到了局文明办领导充分肯定。

(三)开展“从关心周围的人做起,从服务身边的事做起”系列活动

1、与孤老签订“结对”责任书。为了保证“手拉手·爱心助老”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规范“结对”工作,团支部根据几个月来的开展情况,在党支部的指导下,制定了以下两项措施:一是编制了“结对”联系手册,记录每一次与孤老接触的情况,以掌握孤老身体状况、思想动态等基本情况;二是制定“结对”责任书,让每位团员青年与“结对”孤老签订助老责任书,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把这份责任书作为自己关爱孤老的承诺。这一系列的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关怀社会孤老志愿者服务的有序开展。

2、缝制被单。为了从关心周围的人做起,切实为我院发展办实事,团支部积极配合各部门开展工作,从细微入手、从小事做起。当女护理区提出“变废为宝”,把即将丢弃的旧床单缝制为中单继续使用的建议后,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利用业余时间承担下了此项工作,推进了我院“节约化”工作的开展。

3、打扫老人网吧。在老人网吧开设后,团支部主动承担了打扫网吧的工作,组织团员青年定期打扫老人网吧,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学习娱乐环境。

(四)开展“服务四福,服务青年”活动

1、征集“金点子”活动。团支部积极参加今年本院开展的“以四福职业精神塑造四福新形象” 主题活动,鼓励团员青年积极为单位发展出谋划策,在“金点子”征集活动中,全院共征得91条“金点子”,其中团员青年提出的有40条,不少“金点子”已被单位采纳进行了落实。

2、搭建成长成才舞台。为充分发挥每一名团员青年的特长和能力,提高工

争创局2005年度“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作效能,团支部积极挖掘团员青年的潜能,搭建展示的平台。团支部让有计算特长的团员青年负责论坛创建和维护工作,推荐有写作特长的团员青年担当信息、宣传工作,有艺术特长的团员青年负责老人兴趣小组工作,而医务岗位的团员青年则承担了社区志愿服务中的医疗咨询工作等。目前团支部8名团员中有6位主动承担了本职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他们的工作表现都得到了全院上下的充分肯定。这不仅提升了团员青年在全院工作中的作用,而且充分展示了团员青年身上的朝气,同时更激发了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

3、参与本院宣传工作。为推进本院宣传工作、增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本支部积极配合政工部门,由团员青年承担了黑板报出版、画廓布置等宣传工作,并推荐6名团员青年作为我院的信息员。今年,他们的投稿量已占到了全院投稿数的一半以上,成为本院信息工作的一支生力军。

(五)共建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基地。

为拓展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和内容,共同探索住养老人的康复工作,团支部与松江大学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立信会计学院等多所高校共建大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团员青年与大学生义工们开展唱歌、教育指导课程、小组游戏、欢乐英语、电影欣赏、作业治疗、手工制作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并结合重阳节、中秋佳节、春节等大型节日组织开展联欢庆祝活动,以丰富在院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为庆祝今年第22个重阳节,四福院团支部还与松江辅读学校共同搭台“夕阳无限好”重阳节联欢会,联欢会由老人和智障儿童唱主角,团员青年帮助老人排练了独唱、小组唱、京剧、口琴独奏等节目,使老人在重阳节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三、以夯实团建基础为前提,扎实推进支部建设

团的每一项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在支部,见效在支部,只有搞好了支部的基础建设,才能增强团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紧抓团员青年的思想工作

1、制定党建带团建制度。党支部历来重视团建工作,为了切实加强对团支部的领导、关心和支持,制定了《党建带团建制度》,即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围绕单位党政中心工作,坚持党、团配套联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争创局2005年度“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使“党建带团建”成为推动新时期新形势下团支部建设的重要途径。

2、离休干部上团课。于5月27日邀请离休干部姚梅影同志上了一堂题为《青春年华献给党》的团课。此次团课真实地呈现了一名离休干部的烽火青春,让团员青年深切体会到无论身处何种时代,无私奉献与团结协作都是成就每项事业的基础,同时也体会到了作为新时期民政青年所肩负的重任。

3、加大 “推优”工作力度。今年7月上旬本支部向党组织推荐了诸群瑛同志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经党组织考察,诸群瑛于9月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同时党支部积极为要求入党的团员青年提供学习机会,有2名团员青年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4、与党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党支部非常重视积极要求上进的团员青年成长, 在七一前夕,组织“迎七一,赴甪直教育学习”活动,和党员一起接受“红色教育”。与此同时,团员青年与党员、特别是与离休干部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为老同志了解本院当前情况,也为“小”同志从老同志身上汲取经验和习得优良传统打开一扇互动的窗口,进行了一次“老”与“新”的交流。

5、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结对。为帮助团员青年快速成长,党支部在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之间开展了结对活动,团支部16名团员青年中(1名党员、1名预备党员)有13名团员青年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成为了党支部结对对象。结对后,党员经常关心和指导团员青年的思想、工作、生活、学习情况,使团员青年的精神面貌更加饱满,努力方向更加明确。

(二)完善日常基础管理工作。

基础工作是支部建设的前提,团支部不断总结和梳理历年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团建基础。

1、落实三会一课

本支部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利用三会一课建立了三个沟通层次,推进了支部工作的民主管理,形成了思想、工作、学习三交流的氛围,使团支部真正成为了“团员青年之家”。

2、完善团员花名册。针对今年退团入数多的情况,团支部及时更新团员青年花名册,并建立了详细的档案资料,掌握团员青年基本情况。同时针对团员青年休息时间不统一,建立了团员青年休息时间表,以便更好的安排和开展各项团

争创局2005年度“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工作。

3、退团仪式。今年为10月初,团支部在主题团日为3名适龄团员举行了退团仪式,赠送了纪念品,并要求继续支持、配合团支部的工作。

4、规范台帐。根据以往建立的台帐进一步规范化,根据团工作考核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日常工作记录等。如特色活动有记录、有报道,加强了对团支部工作的宣传和影响力等。

基础工作的不断完善,使团支部的工作脉络更加清晰,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团支部的良好工作状态。

(三)完成上级团委工作

今年,团支部积极参加上级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在竞技类活动中屡创佳绩。

1、“五四传统与时代精神”征文比赛。为了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团市委“五四传统与时代精神”征文活动,团员黄宁洁撰写的《青年,时代的新鲜活泼之细胞》获得了此次征文比赛的优胜奖。

2、社工技能操作比赛。为了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展示社会工作实践成果,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福利中心团工委于5月16日举办的“社会工作者技能操作比赛”。通过精心地组织策划和编排案例,以及参赛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我院团支部分别取得了集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单位赢得了荣誉。

3、“如果我是„„”征文和演讲比赛。为了展现团员青年创作智慧和演讲才能,鼓励团员青年踊跃参加福利中心团工委于6月24日举办的“如果我是„„”征文和演讲比赛。通过精心准备,姜学勤分别获得了演讲比赛二等奖和征文比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4、“回顾历史、了解现状、展望未来”调研活动。根据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团工委关于开展“回顾历史、了解现状、展望未来”专题调研活动要求,四福院团支部根据本单位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围绕单位发展历程和远景规划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采用了文献回顾、抽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从多方位采集了单位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瓶颈问题。调查中并充分发挥了团员青年热情与智慧,并集思广益,为单位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最终形成了题为《回望古院流岚 预览明日星图》的调研报告,参加了中心团工委组织的调研交

争创局2005年度“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流会进行了交流。

四、以活跃“三文明”建设为抓手,巩固和拓展阵地建设

团支部以活跃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三文明”建设为抓手,巩固和拓展阵地建设,为团员青年的学习、交流、团支部的宣传提供了多彩舞台。

(一)学习阵地

(1)依托“双学小组”,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团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切实提高团员青年政治理论素质。

(2)开展“两小时学习计划”,并积极响应中心团工委“今天我读书”号召,将赠予的四本书籍在7~9月份期间以团小组为单位轮流传阅,每位团员青年分发一本笔记本撰写读书笔记,在团课上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二)交流阵地-建立网络论坛

为进一步加强支部内部沟通,今年9月本支部建立了网络论坛,为团员青年的思想沟通和技术交流提供了平台。随着下半年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网上学习和讨论已成为本支部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特色载体。两个多月来,浏览量已超过了1000,发表主题31个,回贴277个,其中 “团员与团支部发展需求征集”、“如今团工作需要加强什么?”等主题最受团员青年的关注,同时还吸引了其他单位团支部团员青年的参与讨论。

(三)宣传阵地

为推进本院和团支部宣传工作、增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本支部积极配合政工部门,由团员青年承担了黑板报出版、画廓布置等宣传工作,并推荐6名团员青年作为我院的信息员,今年,他们的投稿数已占到了全院投稿数的一半,所投稿件除被本院的《四福通讯》采用外,有多篇在《上海社工》、《民政团讯》、《社福通讯》等上级刊物上刊登发表,成为本院信息工作的一支生力军。

在局团委和中心团工委的正确指导下,在本院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团

争创局2005年度“五四红旗团组织”汇报材料

支部全体团员青年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团支部迸发出了耀眼的青春光芒和蓬勃的青春朝气。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在有些问题和困难还需要继续努力解决和克服,有的方面还需要继续共同探索,比如如何在团员人数日渐减少的情况下,增加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开展好团员青年喜爱、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活动;如何把长期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做且做出彩等等。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团支部将与每位团员青年一起成长,春青将在这里闪耀!

共青团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支部委员会

二○○五年十一月

第9篇:基层组织整顿汇报材料

奎巴格镇基层组织整顿调研报告

2011年9月1日

今年以来,我镇坚持以创先争优为统领,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八个主题日”和“六民六型”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基层组织班子建设、增强为民服务本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扎实推进全镇基层组织整顿建设工作。现将我镇基层组织整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基层组织整顿建设为跨越式发展夯实组织基础 (一)整顿突出问题,增强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基层组织整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镇党委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坚持一类社区树标杆、二类社区争先进、三类社区促转化,着力打造一批示范社区、样板社区,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摸清底数,明确思路。及时组织人员分别对全镇4个社区党组织在维护稳定、发展经济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社区务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根源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同时结合上年度各社区四大块工作好、中、差进行定性分析、综合评价,按照先进社区带后进社区,中间社区赶先进社区的方式,逐社区制定社区党组织转化方案,建立整顿台账,明确转化措施、时间及目标,通过客观公正评价,筛选出班子弱、经济发展滞后、有矛盾隐患的后进社区1个。二是因社区施策,分类指导。镇党委及时召开党委会议,研究部署基层组织整顿工作,按照摸底情况,根据各社区党组织在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现状及工作成效,把全镇4个行政社区划分为三个类型,按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要求,提出一类社区争做标杆、二类社区争当先进、三类社区整顿转化的目标,对较好的社区党支部继续进行定目标、加任务,务必保持

原状。对中间社区党支部由较好社区党支部进行结对自行学习互助,通过现场观摩、帮助指导等形式带动中间社区党支部进行学习提升。对后进社区党支部镇党委及时成立整治工作队驻社区开展整治工作,由工作队员采取“走、看、问、座谈、民主测评”、召开群众大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的方式,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对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的意见、建议。帮助查找社区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和宣传服务群众能力不强的原因。三是以整顿促创建,以示范带全局。为使软弱涣散的社区级党组织切实得到转化,镇党委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换届选举工作有利时机,通过“两推一选”、“镇机关干部下派”等方式,选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建设。同时按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目标要求,落实镇片区领导、驻社区镇干部、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三位一体”抓转化工作机制,确定镇党建办领导干部、驻社区工作队员负责加大后进社区帮扶力度,帮助社区两委班子确定发展思路、培植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创业致富,助推后进社区的转化,做到整顿一个、见效一个、转化一个、验收一个,不断提升全镇社区级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深化落实社区“六有一化”工作机制,提高服务群众能力

推进了有人干事。社区共有工作人员13名,其中公务员2名,事业编制人员3名,社区聘用干部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4名,有居民小组长3名,切实做到有人管事。落实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办公经费由镇财务统一管理、核算。镇级财务不得挪用、不得平调,保证了各社区工作经费的专款专用,让每分钱花在钢刃上,扎实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扎实改善社区办公服务条件。现社区在原老镇政府楼三楼办公。现社区有办公室5间会议室1间,档案柜6个,办公桌9张及各类办公用品若干。健全完善社区建

设、管理和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理事。给合社区实际,不断完善、废改各相关制度,在党支部建设上,建立健全了党支部议事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居民议事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落实考核制度。根据《镇社区国家干部考核办法》、《社区聘用干部考核管理暂行办法》、《社区公益性岗位干部考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明确社区干部工作标准和要求,细化分工,强化考核,把干部考察、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定等的重要依据,营造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推进社区班子有能力办事。社区加大干部作风落实,使干部有能力办事。社区支部书记明确强调以“四知四清四掌握”为介入点以身作则带头改变工作作风,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调动干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加强班子建设、改变干部工作作风,切实做到有人管事,能管好事,让居民群众满意。推动社区党建区域化格局向深层次发展。逐步探索社区与驻社区单位“党建联创、服务联做、设施联建、文化联办、维稳联控、环境联管”的具体措施,区域化党建格局正在逐步深化,各类规章制度正在进一步规范,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社区、奉献社区的思想意识在进一步提高,维稳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有效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建立健全居民工作站18个.

(三)强化干部“双语”培训,提高干部工作能力 集中授课学。充分发挥镇党校作用,坚持每天下午开办“双语”夜校,利用2小时集中全镇干部职工统一进行双语授课,采取熟记单词、现场提问、造句、课后安排作业等方式巩固双语学习效果。明确要求镇干部必须人手一本双语笔记本,每天课后必须掌握10个以上的单词,阅读一篇维语文章,并认真做好双语夜校培训学习笔记,对不按时参加学习和迟到、早退人员,按《奎

巴格镇干部考勤制度》相关内容进行处理,同时镇党建办每周对干部双语学习成绩与干部效能考核相挂钩。

帮扶结对相互学。镇党建办通过双语摸底考试,及时了解全镇领导、干部双语掌握情况,结合每月干部双语测试成绩,对“双语”较差的干部(每月双语考核成绩后10名的),确定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学习计划和个人双语提高措施。分别由汉语较好的民族干部与一名汉族干部结对子,由汉语水平较高的民族干部帮助双语较差的汉族干部,全镇民汉干部共结对帮扶 对,有利地促进了干部间相互进行双语学习的效果。

远程教育强化学。在强化干部日常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每周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县远程办远程双语教学,并积极下载双语学习资料,以mp4的格式存放于每名干部手机多媒体卡中,为干部日常学习双语提供有效的双语学习平台。

以考促学。镇党委本着着力提升干部“双语”学习效果的原则,坚持每周对全镇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双语口试和书面测试,每月进行一次双语学习评议,以书面(占40%)和口语对话(占60%)等形式,检验干部职工一个月来双语学习情况,考核成绩与当月学习分挂钩,通过坚持“一天一学”、“一周一考”、“一月一评”的方式,使干部职工双语水平明显得到提高。

(四)创新理念,推进基层组织工作迈上新台阶

社区党组织通过规范“六站一室”运行,积极向社区干部灌输“关爱就是服务,关爱凝聚人心,关爱促进和谐”的工作理念,自觉将关爱融入社区各类服务和管理之中,通过优质服务,使广大居民切身感受到关爱所带来的干部作风转变、服务水平提升,办事效率提高的新变化。年初,社区通过制作服务指南,将“六站一室”服务职能、办理事项、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工作目标等一一向居民进行公示,较好地为办事群众提供了方便,节省了时

间。同时,社区还通过发放“干群连心卡”,将社区干部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联系方式告知居民群众,并通过进一步深化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前移服务平台,做到“居民动嘴,干部跑腿”,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 “零距离”服务;双休日或八小时以外,居民可按照“干群连心卡”上提供的信息,根据自己办事的内容,将电话打给所要找的社区干部。只要没有特殊情况社区干部都会在第一时间为居民提供帮助。同时,社区还在居民群众中积极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关爱是福,谁参与谁幸福”等主题活动,以温馨感人的活动内容,使广大居民在相互关爱中彼此感受幸福和快乐。在关爱活动中,镇劳动保障站为“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岗位48个;社区服务站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老年人优待证》17个,开展帮扶活动9次,向贫困户发放救助物品11人58件套,折合人民币870多元;计生服务站为孕龄妇女出具婚育证明33人,发放准生证16人。

二、创新载体,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紧紧围绕“推进发展、维护稳定、服务群众”,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一是领导点、群众评,确保推进高标准。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找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镇党委按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的标准,坚持每季度对各社区党支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点评,本着部室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的原则,采取召开现场会、组织观摩、日常督查等方式,分别对各党支部是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否注重突出实践特色、是否注重作风建设;是否注重贯彻服务群众路线,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是否注重分类指导,切实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进行点评,在全镇形成“比优秀、争先进”的浓厚氛围。二是选典型、重教育,确保宣传高质量。深入开展向优秀党支部书记刘国忠、杨善洲同志先进模范事迹学习,

广泛宣传身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对照先进找差距、学习先进见行动”的创先争优意识,使党员干部时刻以模范人物坚守一线实干、真心服务群众先进思想为榜样,激发了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增强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积极采取会议宣传、观看电教片等形式多样、党员易于接受、群众积极参与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为民公仆的服务意识。上半年来,先后开展各类大型科普宣传活动3次,组织宣讲6场次,宣传群众26470余人次。三是创载体、求实效,确保推进高标准。及时成立镇维稳中心“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推行干部坐班代办服务群众制度,由各办坐班领导干部对驻社区干部走访情况进行检查,再由党建办对驻社区干部责任区掌握熟悉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干部走访是否真实。建立干部业绩效能考核办法、信息奖励制度等竞争激励机制,严格按照各项考核制度,对干部工作业绩、组织纪律、理论学习等方面严格落实三个考核(即镇党委统筹考核,办公室考核社区和办公室考核干部),实行一月一汇总、一季一评议,做到周有考核,月有总结,季有奖罚。严格落实“月评月奖和季评季奖”制度,坚持每月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并张榜公示督查结果。通过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不断提高了党员干部推进跨越式发展和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激发了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依法选举,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及时部署到位。为保证对镇人大换届选举的领导,镇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村(社区)、站(所)社负责人为成员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换届选举日常工作。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依法设立了选举委员会,各选区相应成

立了以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为组长的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镇选举委员会按照县委、县人大部署要求,结合本镇实际,认真制定选举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方法步骤,分阶段召开选举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以会代训培训选举工作骨干。各村(社区)、选区分别召开领导小组、两委、选民组长会议传达贯彻镇选举方案,分解任务,安排工作,形成了纵横有序、责任明确的工作网络和运作机制。由于选举机构健全,确保了全镇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是领导分工包片,责任落实到人。为使选举工作取得圆满成功,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积极做好分工安排,建立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社区)责任制,确保了责任到人,负责具体的协调工作,及时掌握情况,反馈信息。实现“人员、精力、时间”三到位。

三是加强检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镇党委、镇换届选举办公室成员在选举的各个阶段,多次深入全镇各选区指导换届选举工作,了解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选举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指导面上工作。如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别选区公告公布的代表候选人没有按姓名笔划书写,及时要求他们做出更正,保证公告的严肃性。由于加强了监督指导,使换届选举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做到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

四是认真组织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县人大换届选举动员大会后,我镇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分阶段进行业务培训,各选区通过村民(社区居民)代表会、村两委会等形式,广泛组织工作骨干和选民学习有关选举程序,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会14期。通过以会代训,进一步提高了选举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了选民参加投票选举的积极性,为各选区顺利完成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是搞好宣传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各选区按照镇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分别制定宣传计划,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针对性

和实效性较强的宣传活动,营造了浓烈的舆论氛围,使选民明确了此次选举的意义、内容、基本要求、方法步骤、时间安排、选民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了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选举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四、存在的问题

半年多来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还抓得不够细致,党员队伍争创意识还不强,理论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创先争优活动争创氛围不够浓厚,党员服务承诺落实不到位。三是办公场所暂用原政府办公大楼,办公设施、服务功能不全。四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扬长避短,扎实工作,争取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五、今后工作计划

(一)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继续开展岗位大练兵。实行每天一抽考、每周一小考、每月一汇考、每季度一评议的“三考一评议”办法和日点评、周例会、月公示、季评比、年考核“五步工作法”。镇党建办做到每周对社区干部 “一口清”和“知人知面”情况进行小考,每月进行汇总,将考核结果及时公示,并纳入干部百分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干部绩效工资、奖励工资及评先选优相挂钩

进一步加强社区干部的能力建设。通过送出培训、党校培训、岗位锻炼、轮岗等形式,不断提高社区干部掌控社会、维护稳定、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就业、推动发展、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

深入开展“六民”活动,创建“六型”社区。我们将结合社区的特点,在创建“一区一品”的基础上,创建“一区两品”或“一区多品”。

(二)创先争优

认真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后续整改工作。在创先争优活动之前我镇在各级党组织中开展了学习实践活动回头看,镇、社区对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前未及时整改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

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在认真梳理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立足实际,进一步建立了周报制、督查制、例会制、承诺制、整改销号制等工作制度,并按照制度抓好工作落实,促进争先创优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认真落实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公开承诺制。实行每月一承诺、一公示、一兑现,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镇、社区党组织对照“五个好”的标准、各级党员干部按照“五个带头”的要求认真制定承诺事项,并严格审诺、公开向群众承诺、及时兑现承诺。

(三)双语学习

镇党委实行每周

三、周五下午4:30分至6点30分2小时进行集中分开学习,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提升干部双语能力,,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制定奖惩制度,并与年底考核挂钩。

上一篇:美国多元文化根源下一篇:上学路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