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师评语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指导教师评语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作为语文教师,为学生作文写评语是与学生心灵直接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评语关系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尊敬,关系到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成绩。可以说,语文教师往往是通过这些评语实现其育才的目标的。本文把作文评语与学生素质发展联系起来论述,以供大家探讨。

第一篇:指导教师评语论文

小学作文评语改革浅析

作文评语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综合性评价与指导,它不仅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催化剂,更是促进师生心灵沟通的无形之桥。本文针对当下小学作文评语的若干不足与现状,从“三准”原则、语言艺术、批阅形式与人文关怀四个维度进行的实践探究,以期通过对作文评语的重新审视与创新,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稳步提升。

作文评语现状剖析

作文评语,学生作文后面一片豆腐块大小的红色阵地,它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综合性评价与指导,它不仅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催化剂,更是促进师生心灵沟通的无形之桥。优秀的评语,无论是真诚的赞赏还是精到的点评,不仅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作文的整体情况与改进方向,即便是顺口读之,都是一种美的享受。然而,从现在的小学作文评语现状来看,作文评语似乎陷入到了种种尴尬的情形。

套话迭出,苍白无力 这似乎已经成为小学作文评语中的通病。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使语文教师合理调配的时间极其有限。“改作文”,这仨字对于不少语文教师来说,无异于沉重的负担。如何应付?只能走马观花,速速浏览,甚至放弃首批与旁批,在文章结尾处留下“字迹工整,行文流畅,中心明确”等放之群文皆可用的“僵尸式评语”,使人读之不痛不痒,思之一无所获。

重文轻人,关怀缺失 何为“重文轻人”?意为片面侧重对文章本身的刻板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本身的鼓励与人文性关怀。有些老师,在实际的评语拟写中,不免会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审视”与“批阅”学生的文章,而一旦成为了铁面无私的判官,评语的口气必然会有失偏颇。毫不留情地,甚至刻薄地、戏谑地指出学生习作的缺点与不足,而缺失了“慈父”或“慈母”般的鼓励与关怀,对学生积极性的打击可想而知,甚至直接造成了部分学生“未翻文,已先惧”的“畏批”心理。

表达错位,无的放矢 评语,归根到底,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有着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能力。而在日常的作文批改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评语的表达,与学生的文字认知能力不相称,说白点就是学生看不懂,不理解老师想表达的意思。如“太片面化,流于形式,且没有什么逻辑性”这样的评语,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完全是不知所云。

作文评语改进探讨

以上种种小学作文评语存在的痼疾,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可持续提高无疑是一种桎梏。针对如此现状,笔者通过“三准”原则、语言艺术、批阅形式与人文关怀四个维度进行了初浅的实践探究,以为作文评语的改革应坚持如下。

“准”字当头奠基础 每一栋摩天大楼都需坚如磐石的地基做保障。笔者认为,一则合格的作文评语,抛开形式与内容不谈,首先需满足“三准”。这“三准”,就是每一则评语的地基。

第一,对象准。这里的对象,指的是拟写作文的学生群体。对象“准”,要求批阅作文的教师,对待所有学生的作文,都能暂时摒弃对其所有的固有印象与评价,标准统一,一视同仁地“就作文,话作文”。

第二,用词准。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普遍都有向师性。他们积累的语文素材,除了课本,除了家庭、社会生活与个体阅读,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来源——教师,而语文教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潜移默化,落在口头,也落在笔头。因此,作文评语中的遣词造句,一定要做到不出语病,深思熟虑,无懈可击,给学生做一个准确的、积极的表率。

第三,内容准。每次要面对四五十篇作文,工作量之大,对于本就繁忙的语文教师来说,可想而知。如何平衡评语质量与批改的效率?內容的“精准”很关键。一则评语,字数洋洋洒洒是绝对不切实际的,因此在内容的把握上,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抓住关键、实质的东西进行评述,而不要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语言艺术燃热情 语文教师之所以为语文教师,必备条件是其驾驭语言文字的水平之优异。而一则对学生影响深远的评语,必然要在语文艺术层面有所呈现,借此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第一,恰当修辞。一篇佳作,没有任何形式上的修辞是不多见的。而这个道理运用在作文评语上也同样适用。教师平日要求学生在拟写习作的时候要恰当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以盘活全文、画龙点睛,那么作为教师,也理所应当起到示范的作用。如在一则评语中,笔者写到:“读完你的文章,感觉它似乎化成一抹春风,吹在老师的脸上……”事后,小作者在办公室前遇到笔者,灿烂一笑:“老师,你的评语,也似一抹春风,吹在我的心上。”笔者也笑了。这,就是修辞的魅力。

第二,适度幽默。幽默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形式。“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应具有哪些特质?”曾经看过许多版本的类似调查,“幽默”这项特质,永远列在其中。照本宣科、刻板僵化,绝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教师形象。在评语中,加入一些适度的幽默,既能让人忍俊不禁,又能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中得到启迪和感悟,何乐而不为?如在一则评语中,笔者在最后一句中写到:“此刻老师已经昏昏欲睡,拜读完你的佳作,顿时神清气爽,腰也不疼手也不酸了,真是神奇!希望你的每一篇习作,都有此疗效!”当然,此乃夸张幽默之语,但笔者相信,此句的威力,肯定比“你写得太好了”此类空洞的评价要大得多。

第三,引经据典。当然,这里的“引经据典”法,要在学生能够理解与体会的前提下方能使用,试问如何把握?其实语文书作为学生直接感知语文的有形载体,其中的经典句、段、诗、章,正是组成评语的上等素材!如笔者某次批阅习作,小作者刻画的是其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学会骑自行车的经过。于是评语的第一句,笔者就引用了课本日积月累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来赞誉他。当然,这绝不是浮夸,而是在夸赞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如何鉴赏与运用书中的经典佳句。

形式创新促乐写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他们还保有童真,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比成人更高的敏感性与更为浓厚的兴趣。创新批阅形式,是诱使学生“乐写”“趣写”的催化剂,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交换与互评。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孩子,对于同伴评价的重视程度胜过教师评价。因此,在每篇作文初稿拟定后,笔者都会腾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交换作文进行互评。互评坚持两条原则: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保持他人作文的卷面整洁;自由交换,但每次互评交换的对象不得重复。

第二,简笔画与盖章。这两个小花招,是从学生相互间的互评得到启发的。我们总以为中高年级的孩子长大了,几句评语打发他们就足够了,其实不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对于可爱的简笔画、款式多样的印章兴趣依旧。因此,在批阅习作的同时,笔者也会适时地在评语的最后,随笔画上一只挥舞双钳的小螃蟹、一只俏皮的小企鹅,或印上“进步神速”“刮目相看”等有字印章,作为对他们的鼓励。下发作文的那一刻,孩子们都会四处打听谁的本子上有简笔画,谁的本子上有印章,并以此为荣。

第三,填空与问答。这也是一种全新的评语批阅形式。其实这是把阅读教学中的点评、提问等策略嫁接到作文评语中。通过填空和“师问生答”的形式,在书面上与学生就本篇作文的内容做一个理性的交流。如“你对这只乌龟的第一印象是 ?在饲养了一周过后,你对它的印象有什么转变 ?(以上为填空)你觉得再次修改这篇作文,你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只乌龟,以使它的形象更鲜活?(此处为问答)”两空一答,为什么要设置这三个问题?因为这正是小作者文章中缺失的,却又必不可少的细节。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较直接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其实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做法。

关怀鼓励培情感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作文批改,绝不应是冷冰冰的信息传递和被动接受,“评”中留“情”,渗透着人文精神的评语,字字对于学生来说,也许都是莫大的关怀与鼓励。

第一,交心为本。其实每个老师都是从学生一步步走过来的。“喜欢哪个老师,我就会很用心去学这门学科。”这种“爱屋及乌”的心理,或多或少每个人都会有。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喜欢自己、信任自己,绝不是坏事。因此,笔者在拟写作文评语的过程中,绝对不会放过每一个可以和学生交心的机会。如班级里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倾诉了自己对于平日过于拖拉与精力不能集中的的烦恼。针对他的情况,笔者在评语里写到:“其实老师小时候也有这些毛病,你能意识到自身的缺点,说明你有克服的决心,真棒!课后你有空可以来找老师,老师可以教你几招摆脱它们!”没过几天,该生就怯生生地找上门来了。笔者也把制定阶段目标、定期奖励自身等小妙方耐心教给了他,并承诺会持续监督他,一段时间后,该生的表现与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而这些神奇的改变,那条评语功不可没。

第二,鼓励为上。布鲁姆把学生受到激勵而去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称作“先决情感特点”。叶圣陶先生也在谈到批改作文的几项原则时,曾经说过:“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从中不难看出鼓励在作文批改层面起到的作用。恰当的,适度的鼓励,之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台推进器。当然,把握好鼓励的技巧是很重要的,这里的鼓励,并不是盲目的吹嘘与夸赞,它主要讲究两个原则。一是纵向比较原则。对该生相较之先前的水平进行纵向的比较,对于进步的地方进行鼓励。二是“善挖金矿”原则。即视角多落脚于闪光点中,并有针对性地给予鼓励。

结束语

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写道:“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而这文后小小的一块“豆腐块”,质量是否优良,烹煮是否得当,已然也操纵着、左右着学生对自身作文水平的审视、对作文兴趣与热情的培养,甚至于师生情感的相互交融。笔者相信,以“三准”为锅底,以语言艺术为主菜,以形式创新为佐料,并以人文关怀浇卤之,烹饪出的评语“豆腐块”,应该之于学生的作文水平,之于学生的身心成长,都是一道小巧精致、别样可口的菜肴。

参考文献

[1]张玲花.浅谈作文评语的艺术性[J].教育科学,2014,(10):185.

[2]余庆华,金大宝.新课程视野下的作文评语探究[N].鸡西大学学报,2013,(8):14-15.

[3]孙小云,刘艳春,黄立平.作文评语追求的应是“准、精、美、和”[N].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51-53.

[4]于芳.小学作文评语调查现状及分析[J].语文建设,2010,(2):29-31.

[5]费昀.让作文评语点燃写作激情[J].习作讲评,2015,(2):83-84.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作者:杨英杰

第二篇:告别千篇一律,教师评语应育人更育心

评语A:

你认真踏实,自觉遵守纪律,在本学期整体表现良好,有礼貌且爱护环境卫生。同时,希望你可以更积极地在音乐、美术课堂上表现自己,相信你的未来不是梦!用行动证明给老师看!

评语B:

增一鸣同学:

我写呀写,

怎么也写不完,

你的聪明机灵。

评语C:

学期关键词:拥有“小弟”的“大哥”。老师怎么也没想到才一个学期,汪同学在班上已经有了粉丝,魅力实在是太大啦!希望你能够作为团队核心力量,为班级争取荣誉。精彩回顾:高高的个子,擦黑板很干净。

在网络资源丰富的信息化时代,有些班主任写评语就是在网上随便一搜,各种模板一套,班上几乎人人都是一样的开头和结尾——“你是一个……期待你更棒”。还有些班主任利用班级管理软件,直接生成AI智能评语,内容大同小异、空洞单调。这些评语似乎可以用来评价这个学生,也可以用来评价另一个学生,比如“你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较好,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那么,什么样的评语既有新意又富有育人效果呢?

发挥评语的育人价值和激励作用

教师评语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沟通方式,是教师对学生某个阶段发展情况的反馈,是对学生的在校表现、人际关系、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进行的阶段性和诊断性评价。教师在评语中以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某一阶段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进行概括与总结,反馈出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势和不足,并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和家长。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从而达到教师评语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的激励和教育作用。一则评语好不好,关键看其有没有发挥两大作用:一是教师评语的育人价值,二是教师评语的激励作用。

以上三则评语中,第一则评语的作者是一位年轻班主任,她结合了智能模板和自己的观察,融入了对孩子的鼓励,认真地完成了评语任务。但看似详细、充实的评语内容,依然略显千篇一律。

第二则评语的作者是一位语文教师,平时喜欢写诗歌,因此她的评语采用了诗歌的形式,短小精致,具有很强的文艺性,展现了语文教师的强大文字功底和个人阅读积累。她摘录了一些儿歌、诗歌中的片段,同时结合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具有一定的创新特色,给人留下了清新、美好、深刻的印象。

第三则评语的作者是一位骨干班主任,她阳光、积极,对工作满怀热情。在她的评语中,“学期关键词”和“精彩回顾”的使用富有创意且十分精准。她还用彩色铅笔涂背景色,突出了评语的重点,实现了每一名学生的评语个性化。从评语中能够看出,这位班主任平时对每名学生方方面面的表现都保持了高度关注,并用真诚、亲切、积极和符合学生年龄段的语言指出了学生可以改进之处,真正体现了“以评促成长”。

虽然不同教师的风格不同,但是优秀的教师评语都有共同特点:彰显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色。比如从第三则评语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语言习惯,也看到了他的成长与变化,这就是用评语为孩子“画像”。

教师写评语,应遵循哪些原则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某个阶段教育过程的一次总结,写评语的过程也是教师发现、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它展现了学生真实的、不断完善的自我形象,既是上一阶段教育的终点,又是下个阶段教育的起点。只有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出优点,激励闪光点,同时指明努力方向,针对每个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内容,评语才能被学生所接纳,从而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效果。综上所述,教师写评语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细心、用心、信心、创新。

细心观察,把握特点。首先是细心,即教师細心观察,把握学生特点。评语源于学生平时的表现与状态,每当迎来新一届学生,教师需要走入他们的生活,随时记录孩子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定格他们表现最精彩的瞬间,形成班主任观察日记。有了日常观察与收集所得,教师每次写起评语便能信手拈来。比如“1分钟跳绳181个的小依”“经常为同学们排忧解难的添添”,这些都可以成为最生动、美好的画面定格下来,融入评语,传递给孩子满满的温暖回忆。教育的美好往往在细微处体现。研究结果证明,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被充分肯定时,便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当教师给予积极、富有感染力的评语时,有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保持积极、适度的兴奋,而这种兴奋又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

用爱呵护,贴近心灵。其次是用心,即教师用爱呵护,贴近学生心灵。俗话说“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的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更需要被肯定、鼓励与表扬。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的教师评语能够让学生成功的信念倍增。例如,某教师班上有一名比较内向的女生,瘦瘦小小、成绩中等、缺乏自信,教师应充分挖掘她的优点、寻找机会表扬她。该教师的评语这样写道:“‘深藏不露’的小静,你是一个文静而懂事的女孩,你见到老师总是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对待同学,你很热情、真诚,我一直坚信,你是一个小才女,这从你惊人的阅读量中可以看出。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加油!”面对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孩子,教师唯一不变的是师爱。唯有用心的评语才最真诚,最能打动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

信任期望,关心引导。再次是信心,即教师对学生满怀信任与期望,时时关心,积极引导。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的信任、期望会滋润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行为。学生把教师的期望看作是肯定和重视,由此获得心理满足,从而激发奋发向上的力量。因此,充满信任和期望的教师评语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情感力量。每一学期结束,孩子们总有值得表扬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做到既保护他们幼小的心灵,又让他们看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写评语时表露出信心与期望。如:“阳光帅气的洋洋同学,本学期你很活跃哦!你一直在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如果在学习上再多下点功夫,就更完美啦!”在评语中,教师不仅要具体指出“优点在哪儿”,还要告诉孩子们“怎样做”,让他们积极努力做出改进,同时也给予家长们信心。如:“事实证明,小远一直在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哦!语文课上,老师最喜欢请你回答问题,因为你的声音最响亮;数学课上,你注意力非常集中,总能轻轻松松得满分;绿茵场上,你矫健的身影吸引了无数目光。如果跟同学们说话时,能做到轻声细语,就更好啦!”

创新改变,共同成长。最后是创新。时代在变,孩子们在变,用一成不变的模板去完成评语的“任务”已成为过去式。教师可以多运用时下新鲜、好玩的元素(如热点词、关键词等),与孩子们共同成长。教师平时也应多读书、多写作,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专业、精准、真实的评价。有时,教师的一个小小创意,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迹。如第三则评语中,该教师将企业总结大会中的“年度关键词”化用为“学期关键词”,并运用“精彩回顾”这样符合儿童大脑思维模式的方式,创新评语写作。还有教师运用儿歌、打油诗、颁奖词等形式写评语,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如:“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你认真听讲的样子,也十分美好!——《上课要认真听讲哦!》”

总之,教师要写好学生评语,必须在充分观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过硬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读学生的行为,用描述性的、专业的语言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希望教师们能够多一份细心,多一份用心,多一份信心,也多一份创新,为孩子们做好每一阶段的成长记录,让评语成为滋养孩子们的“心灵鸡汤”。

【本文系余娟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在线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21GAO58)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王梦茜

作者:胡辉祥 王秋莉 余娟

第三篇:作文评语与学生素质发展

作为语文教师,为学生作文写评语是与学生心灵直接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评语关系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尊敬,关系到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成绩。可以说,语文教师往往是通过这些评语实现其育才的目标的。本文把作文评语与学生素质发展联系起来论述,以供大家探讨。

 

一、身为人师,热情对生

 

作为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还在于通过教育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有用之才。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恰当的帮助,才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育才的任务。“教书育人”是两位一体的,教师必须善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善待他们每一点滴的进步。

有时候,教师对后进生所写的作文感到头痛,认为这些文理不通的作文。有无从下笔之意,因而产生怕麻烦、不愿意教的思想,往往写了“不通”、“重做”、“你在说些什么呀”等等评语。这是一种绝对错误的做法。这样既有失于“诲人不倦”之宗旨,又有损于学生人格,甚至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孔子有句名言,叫做“有教无类。”这就是说不管学生如何无知、愚昧,只要他能学习,就要认真教育。

 

二、评语中肯,思想第一

 

写作文评语,思想性是第一条原则。因此,我们对学生要采取肯定的态度,不论学生写作情况及平时表现如何,我们都要找到他们积极向上、有益于个性发展及有利于社会前进的一方面。有的老师,在思想上带有“怨气”。以为这几个差生,拖了整个班级的后腿,就有意无意地写出不很得体的评语。这样做不仅大大地挫伤学生的上进心,甚至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负担,这是不妥当的。

例如,一年级有个学生开始用拼音与查字典的方法写了一则日记。那是她的第一则日记,她写道:“我已经当了一学期的一年级小学生了,今天在学校里参加了休学式,休学式开始了,仪式一项一项地进行着。虽然我听不太懂,但最后得一张奖状,心里乐开了花。说真的,我认为自己的表现还不够好。我在下学期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得到最好成绩。这是我的一些小想法,也算是我的第一则日记吧!”我看了这之后,写下了几句中肯的评语:你能写日记了,而且没有错别字,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你的一点小想法很好,只要你继续努力。你的“想法”会实现的。

类似这样的评语,就能很好地激励学生幼小的心灵,他们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茁壮成长。总之,中肯的评语贯穿着思想性,对学生的进步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因人而异,掌握特点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人才,并能结合实践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人才。因此,一个好的老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作文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评语写作,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然后按照统一的教材施加不同的引导。

例如,一个一年级的学生这样写雪景:

下雪了,大树和小树都穿上了一件银装;

下雪了,小草和禾苗都盖上了一层棉被;

下雪了,小朋友们可高兴啦!跳呀、玩呀,个个都满脸通红。雪花姐姐,我要给你留一封信:希望你下次再陪我玩。

我写下这样的评语:下雪是最好玩的了,相信你的“希望”准能实现。你不仅爱在雪天玩,而且还列举出了“雪”的特点,说“小草和禾苗都盖上了一层棉被”,真是富有创造性,这是你观察得来的,希望继续保持这个特点。

总之,因人而评,即使同一题材的写作,也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写评语,这对培养个性、发挥创造力是有重大意义的。

 

四、善于观察、区别对待

 

为了更好地写评语,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学生的各种动态,了解他们的一些特点、爱好、主要的优缺点,同时还要分析这些特点产生及形成的原因,所以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譬如一个学生以《学校》为题,写了篇简单的日记.他只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爱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因为这是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他能这样写、这样说,实在属于不简单的了,因而我为他打了一个“√”。表示了肯定,再加上一句批语:“你真有爱心。”后来这个学生十分努力,日记大有进步。

区别对待学生的作文,十分重要。我们不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养成“为成绩”而学习的观念,应通过不同评语鼓励他们不断进步,才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通过评语,沟通心灵

 

学生是天真的,所以教师的评语也应该是恳切真诚的。真正面向学生的评语,无论是语气还是行为都应该使学生意识到,评语是老师对自己的评语,是为自己而写的评语。

例如,有个学生在一篇题为《春天来了吗》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春天来了吗?你看大树上的小鸟欢快地唱着歌,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小青蛙在田里捉虫忙。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吗?你看大树、小树都抽出了绿绿的小芽。小草伸出了小脑袋,给大地穿上了绿衣裳。春天来了。”在这篇日记后,我的评语是:题目妙极了,明明是个“疑问”,然而经过你的笔,用两个事例(一个动物、一个植物)回答了“来了”;而且你还能用形象化的说法说“穿了绿衣裳”,真是好样的,老师佩服你。这个评语。震动孩子的心,她回家对父母说:“老师佩服我呢!”

的确,只有通过评语,沟通师生双方心灵,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由上所述,教师只有耐心诱导,运用本身的人格魅力及教学艺术,从一点一滴的具体事情开始,逐渐地在提高语文知识的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思维力,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陈夏君

第四篇:作文评语:师生交流的窗口

摘 要: 作文评语是师生交流的窗口,为了写好作文评语,要使学生感到是“行家”的教诲,使学生感到是朋友的交谈,使学生感到美的信息传递。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作文评语 师生交流

写作文评语、作文批改录是教师必做的工作,作文评语是否有用,主要不在于是否要写评语这个形式,而在于写什么、怎样写,即评语的内容。作文评语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窗口。好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笔上交谈的有力工具。教师把要对学生说的话写在本上,使学生有时间去回味去咀嚼,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交流的难得机会。如果只是把诸如“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之类程式化概念化的评语进行排列组合写给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既不会引起情感的波动,又不会引起重视。

多年来,我对如何写好作文评语做了一些尝试,现不避浅陋,将点滴体会写出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一、使学生感到是“行家”的教诲

得到别人公正的评价和赞许,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青少年的这种心理需求就更强烈。“行家”的评价和赞许具有权威性,所以就更会令人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这种满足带来的是极佳的状态、强烈的自信和向上的力量,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敬佩的“行家”。教师应努力加强自己的实力,设法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自己“行家”的形象,这样才会获得学生较高层次的尊重,使学生产生向你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在实践中,首先我注意对学生文章的认真分析,理清学生的思路,探索他们的构思过程。特别是对内容丰富、思想性强、构思新颖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剖析,使我有分析作家作品的感觉。评语的关键是要中肯、准确。其次我注意专业术语与学生口语的结合,深入浅出。不少学生喜欢读书,在作文中从选材到布局谋篇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但深究一步,这样写究竟有什么道理却不甚了了。老师中肯的评价往往使他们茅塞顿开,这时他们就很容易把平时分析课文学到的知识与作文联系起来,形成理性知识,深刻地记忆在脑海中,下次作文就会自觉运用这些知识,同时也提高对课文的分析能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读—写—读”的良性循环。当学生看到平时教师分析课文的语言,也出现在他自己的作文评语中,自己作文的得意之处被老师无一遗漏地发现并加以赞赏时,往往会产生较强的成就感和对教师“慧眼”的认可。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很容易升华为学习的动力。

此外,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范围扩大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非常欢迎兴趣广泛、见多识广的教师。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就作文而言,往往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注定了语文教师应该是杂家,对各类知识都应略知一二,否则就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感到问道于盲,挫伤学习积极性。学生对许多事物感到新奇有趣,想探其究竟,也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教师能给予响应,表现出对这些事物的兴趣,甚至有高他一筹的见识时,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就会油然而生。

一位爱好体育的男同学在作文中不太准确地引用了一则听来的趣闻:“裁判哨音的产生是由于足球赛中一次意外情况和偶然巧合。”我在眉批中补上了这次足球赛的地点“伦敦”和时间“1875年”,并指出裁判是一名警察。学生看后大出意料,一位老教师会对这些知识如此了解,是他始料不及的。以后他不仅写作文积极,而且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也经常来向我请教,我也向他请教过绘画的一些常识。想不到这些评语提高了教师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在一次作文中他写道:“我的语文老师至少在我看来是杰出的。”对老师的尊敬使他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每次作文他都交上两篇。

二、使学生感到是朋友的交谈

我觉得学生的作文不论优劣,只要不抄袭,总是费时费力得来的,都是心血的结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不批则已,批就要认真。只要认真发现,学生的习作中总有一些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是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所在。教师应善于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懂得欣赏他们的个性。对个性中的闪光之处要满腔热情地进行鼓励。如果他们的意见能得到教师的支持和赞许,便会感到很大的满足和愉悦。教师的一次表扬、一次对作文的肯定,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进而飞跃的例子是很多的。

我曾经有一位从八岁起就喜爱养鸽的学生,以前作文一般。一次他写了一篇《养鸽的乐趣》,由于对题材了如指掌,又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文章写得非常充实切题,把养鸽的乐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看了他的作文,非常兴奋地写下:“没有想到鸽子是如此可爱的动物,养鸽会有这么多的乐趣,而你的课余生活是这样的丰富多彩,实在令人羡慕……”他看了以后非常高兴,并拿给他母亲看,说:“妈妈,我养鸽子,您总是说这说那,你看我们老师多理解我!”从此他开始喜欢作文,每次总是千方百计写好些,渐渐地,他的写作水平在同学中出类拔萃。

我不仅注意及时鼓励学生,而且努力深入学生的内心,参与他们的心灵漫游。现在的青少年在认识事物时常常不满足于成年人或书本中的解释,他们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的原因和规律,力求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有限,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很不完善,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反映在生活中就常常出现对长辈的不理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我有一位学生一次在作文中真实地谈了他对父母的种种不满,并且有怨恨他们的意思。看了作文,我有些着急,在评语中写道:“血浓于水,世上没有什么比父母对我们的爱更真诚。老师多么希望你能理解这种爱,并因为这种爱而原谅父母恨铁不成钢式的急躁。你可以从几个方面做一下努力……”

还有一位女同学在作文中大胆而细腻地描写了她对一位男同学的神秘的崇拜,并且说:“老师,我只对你一个人说,不要给别人看。”我在评语中写道:“感谢你对老师的信任,你谈到的事关键是要正确对待,我相信理智会使你正确处理的,如有困难,请相信我一定会帮助你的……”

由于付出了许多努力,我得到了学生的信任,他们能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学生习作选材多样、情感真实,而我则以平等的身份把一片真诚浓缩在评语中。作文评语成了我与学生交流的桥梁。

三、使学生感到美的信息传递

“美是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存在。如果说学生在作文中应努力表现生活中的美,那么教师就要努力在学生习作中寻求美的因素,这样整个写作过程将不再是单调枯燥的劳动,而是在美的春风沐浴下,发现美、欣赏美的一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师生性情受到陶冶,精神得到净化,情感得到交流。

我在批改作文时,就始终牵着这根弦,利用眉批和总评,指出作文中美的所在。如美的景物、美的环境、美的色彩、美的形象、美的言行、美的心灵、美的氛围、美的情感……学生拿回作文,对照评语再揣摩自己的作文,这又是一次反思写作经过领受美的新过程,这时他们喜悦的心情就会在脸上自然地流露出来。

有一次,我把一个同学作文中的一个情节设想成一幅油画:一个小女孩静静地坐在那里想心事,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孩子样的哀愁。粉红色的花瓣落在她洁白的衣裙上,她却一无所知……作文发回后,她高兴地对我说:“老师,看了你的评语,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挺可爱的。”

评语虽是寥寥数语,但遣词造句却要讲究,因为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直接楷模。我觉得评语首要的是中肯,还要有美感,有激情,使学生被教师的一片真诚深深打动。写评语的难点是怎样指出文章的不足,因为弄不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摒弃那些硬梆梆的语言,而注意语言的委婉和人情味,有一点幽默也未尝不可。

有一位同学文章写得很好,但书写潦草,我就给了他这样的评语:“这样优质的作文,只有整齐的文字书写方可与之相配,你认为呢?”他看后感到惭愧,以后就注意了。对学生习作中小小的不足,我常用这样的眉批:“这里再有几句过渡该多好!”“没料到结尾落了俗套,美中不足,可惜!”这样的批语就比“过渡生硬”,“结尾失败”要委婉得多。学生透过评语得到了老师中肯的批评,看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一片真诚,他们是心悦诚服的,不少学生主动将改过的作文再拿给老师看。

为了避免评语的呆板,我还尝试过用对偶句的形式写评语,把对文章内容形式的评价用对联概括出来,从七言到十几字不等,言简意赅,又讲求词语的对称和抑扬顿挫。学生在懂得作文优劣的同时,又在评语中体会了语言的节奏和多彩。这种评语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评语的书写,我从来一丝不苟,工工整整,一字一格,标点占格,抄在作文本上,为的是给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对这样的评语是喜爱的,每次发作文时学生总是翻到后面先睹为快。一学期结束,学生把作文本订在一起收藏起来。作文评语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深的,有的学生过了多年仍对教师的某条评语记忆犹新。

多年来,我致力于作文评改的探索,付出的精力是很大的,有时一篇作文的评语要推敲很长时间,何况学生又多,作文次数又多。虽然苦一些,但乐在其中。在展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在推敲评语的过程中,在观察学生展读评语的过程中,我感到愉快和满足。有了付出,就有收获。作文评语成了师生交流的窗口,使师生加深了了解,沟通了心灵。多年来,我与学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学生喜欢语文,愿意作文,越写越好。我的心血没有白费。教学相长,我也在与学生的作文活动中丰富和提高了自己。

作者:邹喜云

第五篇:作文评语

【摘要】“做人—作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作文评语必须改革,朝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方向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边作文边做人。也就是说作文评语不仅要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习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通过长期的作文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炼意志品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评语激励交流批评期待

话题引导、自主表达、批改撰写评语、讲评修改是作文教学的四大环节,而在这四个过程中,教师的评语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地写上“条理清晰、语句通顺、用词优美、层次分明、中心突出”这样框架式、模糊式的评语。或者是“优、良、中、差”或一个简单的“阅”字等。而学生最反感教师这样的评语。学生看到这样的作文评语时,常常是随便把作文本扔到书桌上,不认真阅读老师的评语。与此同时,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也深知作文的评语对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

“做人—作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作文评语必须改革,朝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方向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边作文边做人。也就是说作文评语不仅要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习作者进行心灵的上交流和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通过长期的作文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炼意志品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那么,究竟应该怎样为学生的作文写评语呢?

一 摒弃抽象的、程式化的套话、废话,注重运用激励性语言

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中留下了老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富鼓舞性的评语,无疑给了少年茅盾以极大的启示和鼓励,成了他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可见,有时老师在学生作文中写下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作文是学生劳动的成果,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

一些学生在写作中总能出现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语句,如:一位同学在写《家乡巨变》时,开头就写道:时间如一双魔术师的手,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它就能令美酒更加醇香,令钻石更加夺目,令璞玉更有价值……而我的家乡就是一壶未发酵的酒、一颗未加工的钻石、一块未雕琢的璞玉,是时间,是时间的魔法使我的家乡日新月异地变化着。而我在时间的长河中见证了家乡的变化。我给他的评语是:“你有惊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寥寥几笔就使人对你的家乡充满了遐想……”我想,这一定会比写上“语言优美,流畅”更能让学生欣喜。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能迸发出如此能量,他们心中那种习作的潜能便会再次迸发出来,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写上具有交流、探讨意味的语言,给予心灵的回应

诗人何其芳曾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作文的源泉来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在学生的作文里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怪异、扭曲的东西,对学生写在作文里的不好的东西,教师也不能置若罔闻,视而不见。我认为,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意向、兴趣、爱好等,教师都应在评语中给予回应;不应把学生作文里的内容仅看成是为文造情,而应视为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寻求理解、抚慰、交流、引导。对学生救助的信号予以回应,不仅是对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一种肯定与提倡,且能给作文教学营造一种温暖的人文情怀。

给学生写评语时,不妨直呼其名,或加上亲切的“小”字,或采用第二人称“你”字,让学生感觉是面对面的、朋友间的对话。这样,学生阅读了老师的评语后,会感到老师是在用心关注自己,是在用心发现他的优点,不仅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会使师生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极大地提高了评语的功用。

如:一学生写《快乐的春游》时写道:“小河边,柳树长出了嫩芽,一串串的,像满树的小眼睛,还一眨一眨的。小路边,小草从睡梦中醒来,悄悄钻出了地面。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了,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丛,一簇簇,多美啊!”她对周围景物观察得很细致,但没有写上自己的心情。教师写评语时,不妨说:“你春游时观察得真仔细!你眼中的景色,美得像一幅画!如果你把当时愉快的心情也写上,那该多好啊!”

这种商讨式的评语,既指出了不当之处,又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显得亲切、平和,容易让人接受。

三 保留对作文形式、技巧方面问题的批评,让学生有章可循

对刚学写记叙文的学生,我们的第一个要求便是,把事情交代完整。但这就会出现有部分学生记流水账,或文章东拼西凑,所言不得要领;甲乙丙丁,平均用笔,没有重点;不加选择、使用方言俚语,生造词语,所说不合规范……诸如此类的问题,评语中必须指明,但又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给予希望、鼓励。

此时,我们便可以写上:“相信下一次作文你能把事情一件一件说清楚”;“如果你能把××长话短说,效果将倍增”;“你的文章很漂亮,如果字也漂亮,定能锦上添花”……尽管我指出了学生文中的不足,但学生看了不仅不会烦心,反而很舒心,他们从内心里接受了我的意见,下次会用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去写作文,会尽量避免类似的不足。

不指出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就无法明白起码的写作常识,就不可能写出高品位的文章,给一个低分了事极易导致破罐子破摔。我想,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不愿看到的。

如有个学生写《中秋的田野》:“一片金黄,好像铺上了金灿灿的大地毯。”粗略地一看,写得挺不错,比喻还挺形象!仔细一分析,这不是中秋田野的实情,这是学生根据头脑里的词语胡编乱造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找不准观察点,不会观测景物。为了启发学生观察,笔者在这句话旁边写了眉评:“建议你先到堤岸上观察一下田野全貌,再到田野中间看一看。”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点,重新进行观察,文章形象逼真:“从堤岸上看去,中秋的田野像老和尚的百衲衣,淡黄色的,还有深褐色的、翠绿色的……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粗心的人还以为是画家画出的风景画。走近一看,淡黄色的是没有成熟的糯稻,深褐色的是成熟的高粱,翠绿色的是菜地,白花花的是棉花地……”

微妙的交流过程,是一次个性化的指导与评价,每一次评语都会让学生充满期待,这是教师智慧的显现,是学生成长的雨露,真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 评语要有针对性,表现出对进步的期待

针对性首先指的是个体性。同一档次的作文,张三该表扬,李四就不该表扬,因为张三平时的写作文水平不如李四,这次张三能写出如此水平的作文实属不易。一个班级的学生写作水平总会有优有劣,如果不加区别,则会挫伤差生的写作积极性,也会导致优生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笔者在作文评语中对于不同水平的作文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优等生感情抒发,谋篇布局要有全面要求;对中等生则着重要求围绕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对后进生只要求把话说明白,意思说清楚,句子写通顺。特别是后进生,更需要鼓励,只要写出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都要予以充分肯定:“这个句子写得很有水平”“这个词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调动其积极性。实践证明,后进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爱上了作文,并迅速提高了写作水平。

其次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而言,应该突出重点。已有优点的不再老生常谈,评语不能什么都评,要突出重点。一篇作文着重评一个方面,切实解决一个问题。对语言基础扎实、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结构完整,语句通顺”就不必写,对高材生这是起码的要求,评语要极力表扬那些跳起来摘到了果子的学生,语意要中肯,褒贬要实事求是。应注意的是,上几次写过、重复的不写,学生已熟练掌握的技巧不写,只写新颖的、有实际意义的。反之,不足之处也一样,只写主要的,如果上次指出,这次又重犯,则注明“又犯上次同样的错误”,并进行个别辅导,限期改正。评语要少而精,才能引起学生注意,企图在一篇作文评语中要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针对不同情况,再恰如其分地写评语,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分层教学,个个精彩”。

五 应有讲究文采、张扬个性、形式多样的评语

作文评语其实也是教师的作品,那种文字精美而富有个性的评语,那种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的评语,则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种文学的熏陶,一种精神愉悦的审美享受,令学生长久铭记,永志不忘。因此,语文教师要通过评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老师也是一个文章高手,因为“示范是最好的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试想,教师要求学生作文的语言要仔细推敲,内容丰富、实在、新颖,而自己的评语却语言干瘪、内容空洞、形式古板,那是多么的可笑。

如评改一篇题为《我的父亲》的习作时,我写了如下评语:“父爱是人生命深处的根,而这根上的花、果乃至心情无疑是最美丽的,它不但吐露着奋进者青春年华的光与影,更流溢着人世间纯净美丽的人伦情感美。有谁能忘记这人世间的真爱呢?”好的评语,对学生而言,既是示范,更是有形的教育和无形的鞭策。

对那些从形式到内容都很优美的作文,评语要尽量精美,并可在评语的形式和体式上尝试进行改进。诗词、格言、歇后语、寓言故事、精妙的比喻都可用来品评学生作文,以增添作文评语的活泼性、新颖性,这是对学生作文讲究形式美、创新美的一种示范。例如:关于观察的重要性,三次五次总是写“要观察”“要仔细观察”“观察要仔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吸引力。如果这次写“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下次写:“如果一面观察一面思考,尽可能地让多种器官参加活动,多看、多听、多想、多触摸,那么观察得会更全面准确。”除了有新的语言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

教师的评语有时直抒胸臆,让人荡气回肠;有时含蓄委婉,意味深长,让人百读不厌;有时娓娓道来,让学生体会到了朋友般的温暖;有时言简意赅,让学生似乎听到了一位长者点到而止的教导。

真正文质兼美的作文评语应该体现人文性和艺术性,让老师用良好的语言去熏陶学生。因为,老师几句赞美的话,真挚的话,会沟通两代人的心声,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欣慰和欢乐。而那些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诚挚的希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话,也将伴随着学生度过一生。

泰戈尔曾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好的评语,犹如春水滋润大地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从批语中所感受到的发自教师心底的关怀、理解、宽容与体恤,不仅使学生当时获得精神舒展与心灵滋润的愉悦感,而且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情感与意志的驱动力,使其逐步形成关心、理解、体恤他人的意志与品格,进而对他一生的社会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人的意志与品格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人年轻时多收获一份热忱,长大后就会减少一份冷漠;年轻时多收获一份关照,长大后就会减少一份疏淡;年轻时多收获一份宽容,长大后就会减少一份排斥。从这个角度而言,语文教师的看似微不足道的作文批语,对青少年的发展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着长远的、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这是因为,我们关注今日年轻生命的培育,正是为他们将来善做灵魂雕塑者而奠基。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陈婷

上一篇:与时俱进论文下一篇:中外教育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