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十大荒唐事件

2022-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高校十大荒唐事件

2015中国十大绿色事件

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面对逝去的2015年,回顾和盘点其间所发生的重大绿色事件,能深刻感受到中国社会发展的主线与矛盾。

这一年,我国经济增长继续居于世界前列,改革全面发力,“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年内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主旋律;这一年,我国隆重纪念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这一年,北京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屠呦呦成为我国大陆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2015年,我们有欣喜,也有悲伤。“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深圳滑坡等事故造成不少同胞失去了生命,令人深感痛心。我们怀念他们,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当我们梳理2015年发生的重大绿色事件时,我们深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必须为子孙后代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不是我们的悲悯和同情,而是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责任和行动。

——本刊编辑部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召开,

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时期主旋律

事件: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全会在高度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公报》首次明确提出“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建六大建设”,“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既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也标志着绿色发展在我国国策中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点评:

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只有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所提出的“绿色发展”,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在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之下,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召之下,与时俱进提出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论断。绿色发展理念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动力,“协调”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开放”为绿色发展提供机遇,“共享”促进绿色发展成果转化。

《公报》从“绿色发展”所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出发,围绕人与自然和谐、主体功能区建设、低碳循环发展、资源节约与利用、环境整治、生态屏障构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从生态文明和“绿色化”发展的高度进行了新的理论阐述,这不仅赋予了“绿色发展”这一模式崭新的面貌,也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政府举行盛大阅兵式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事件:

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的9月3日,中国政府决定开展纪念活动,其中,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要组成部分,阅兵在天安门地区组织实施。本次抗战胜利日阅兵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5次大阅兵,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2次大阅兵,同时也是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的大阅兵。

人民军队整齐铿锵的步伐由远及近,犹如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正义战胜邪恶的荣光、肩负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昂扬迈向未来,使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愈发信心百倍,对人类维护和平推动发展的美好愿景充满期待。

点评:

只有在历史的回望中,才能更加坚定前进的脚步;只有在胜利的纪念中,才会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中国,遭遇了西方列强的屡次侵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屡战屡败,从未赢得过一场完全胜利的战争。曾经创造了世界先进文明的中国,沦落到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地步。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抗战胜利也是一场惨烈的胜利,值得我们铭记和缅怀。据不完全统计,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抗战,到1945年9月2日抗战胜利,这14年间,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多万。

历史不能被遗忘。因为惟有张扬先烈的不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惟有传承先烈的遗志,才能开拓国家光明的未来;惟有尊重那些为国捐躯者,才能激励更多的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勇于为国牺牲。

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撑起生态、民生的双桅船

事件:

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以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确保森林资源总量增加、着力解决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职工就业与社会保障为主要目标的这项改革,像春风一样吹遍了中国大地。

点评:

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发挥着为生态安全守底线、为民生福祉作保障、为经济发展拓空间、为科技进步作示范的重要作用,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在发展中也付出了沉重代价,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严重。深化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势在必行。

尤其是国有林场,虽然为事业单位,却长期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费自收自支,得不到公共财政的支持。“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大多数国有林场苦于“找饭吃”,无法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上来。

本次国有林场改革,就是要彻底明确国有林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功能定位,按照公益事业单位要求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使政府切实承担起生态建设保护的主体责任,该政府办的就要政府办,保护和培育好我国珍贵的国有森林资源,有效增强国有森林资源生态功能,为留住蓝天绿水青山发挥骨干作用。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事件:

12月2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自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10年保持“双缩减”。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212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902平方公里。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于2013年启动,历时两年多,共有50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综合运用了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和地面调查技术,获得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的最新数据。

第五次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0%;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30.0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12%。实际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20.37万平方公里,占沙化土地面积的11.8%。第五次监测结果与2009年的第四次监测相比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

点评:

荒漠化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难题。就我国而言,肆虐的风沙一直是高悬北方的心头大患,是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曾几何时,沙漠南下东侵,摧毁草场、农田、房舍,持续挤压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危及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治沙止漠,刻不容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瞻远瞩,制定《防沙治沙法》,严格保护沙区植被,严肃责任考核与追究;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封禁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改善修复沙区生态状况;积极发展沙产业,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全民参与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一系列保护和治理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施,加上沙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终于扼住了风沙灾害的咽喉,人进沙退,逐步修复绿色家园。第五次监测结果,再一次用事实验证了我国防沙治沙道路的正确性。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再次表明,在与风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们又一次凭借着坚韧的毅力、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给国人以惊喜、世人以惊奇,可以说创造了又一个绿色奇迹。

重特大事故频出 安全生产形势令人担忧

事件:

12月20日,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此次灾害滑坡覆盖面积约38万平方米,造成33栋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受损,截至12月26日上午11时40分,滑坡事故已造成7人死亡,仍有75人失联。

回望过去一年,重大事故频发:4月6日,福建漳州PX石化爆炸;4月21日,江苏南京化工厂爆炸;5月25日,江西赣州泰普化工厂爆炸;6月1日,一艘载有456人的“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7月16日,山东日照石大科技石化公司爆炸;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爆炸。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这些重特大事故中,把安全生产这句话被挂在口上,写在纸上,成为了一句空话。

点评:

分析这些重特大事故,其事故原因十分复杂。为什么安全问题我们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还有这么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呢?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各种安全事故,无外乎有两种原因:安全隐患没能及时发现排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

安全是生命之源,安全是生产之本。在工作和生活中,只有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筑牢安全底线,落实安全责任,严格安全操作规程,才能长治久安,防患于未然。我们在痛定思痛,长寄哀思的同时,一定要把安全做为生产工作中的第一要务,从严、从细、从实来抓,不要当事后诸葛亮!要牢记血的教训,树立风险意识,发挥“洪水来前先筑堤,豺狼来前先磨刀”的精神,把事故隐患挡在门外,让安全与我们同行。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为了大家,让我们珍惜生命,远离风险,筑牢安全底线,不再为事故买单,过好现在的每一天。

多难兴邦。在多难的基础上,我们要统一认识,接受教训,获得智慧,最终将灾难变成未来安全的动力。也只有这样,事故带给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才不会白白付出。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落地

事件:

10月29日,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公告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点评:

全面放开“二孩”,是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最新状况,审时度势作出的决策。“二孩”政策放开之后,尽管短期内社会管理许多方面将迎来巨大压力,但可能出现的婴儿潮同样能刺激消费拉动经济。而就中长期来看,对解决计生政策30年来造成的历史欠账,以及缓解未来老龄化社会的压力,新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无疑是积极而深远的。

从经济层面来说,“全面二孩”短期来看,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教育等的发展。中长期来看,会改变人口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据测算,如果全面放开二孩,到2050年,20?44岁的人口比例将比不放开二孩时增加4%,增加规模达1.28亿人,这部分新增人口将使房地产行业直接受益。长期来看,放开二孩后,新一轮人口红利的形成和中国潜在经济增速的提高,使各类行业都将最终

受益。

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还要看实际执行情况。

雾霾来袭 北京首次启动红色预警

事件:

12月7日晚,北京市应急办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全市从12月8日7时至10日12时启动最高预警等级。这是北京第一次启动雾霾红色预警,全市500多万辆机动车执行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红警”之下,这座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都市进入应对空气重污染的紧急状态。12月19日7时至12月22日0时,北京市应急办再次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以应对即将来袭的雾霾。

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2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灰霾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重霾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截至22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48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点评:

今年11月份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差。再加上进入采暖期后,华北地区燃煤污染排放明显升高,特别是城乡结合部与农村原煤散烧较普遍,加上机动车和工业源污染大量排放,区域性污染负荷仍很大,导致北京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频次、天数明显增多。

应对雾霾,北京首次红色预警,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弹性工作制等各项配套措施,应该给予肯定。但面对来势汹汹的雾霾,仅拉起红色警报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从如何消除雾霾入手,去考虑应对之策。我们需要将“临时减排”变成“永远不排”,把“临时抱佛脚”变成“自觉”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

粗放式增长模式下,雾霾不会减少,只能增多。惟有推进绿色发展,并在环境执法中恪守“违法必究”原则,我们才能最终祛除“会呼吸的痛”。

最严环保法实施一周年

事件:

新修订的《环保法》于2015年元旦正式实施。人们对这部号称“史上最严环保法”反响强烈,对今后生态环境保护充满新期待。

新环保法正式实施11个多月以来,污染问题上“上边禁令、下边排污”的做法,并不鲜见。公益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虽然新环保法在正式实施前有8个多月让企业适应,但不得不承认,企业在实施后大半年里仍然有大量超标排污,新环保法还处在过渡期中。”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保护费改税等工作推进迅速。我国逐步走向环境法治轨道,用法律手段处理环境问题日渐成为常态。10月下旬,环保部公布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范围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共400多件,罚款数额达3亿多元。前7个月,全国范围内实施查封、扣押共2065件,实施限产、停产共1347件,移送行政拘留共927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共863件。

点评:

近四十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环保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三十余部,再加上《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九十余部行政法规,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多达一百二十余部。环境立法居各部门法之首。但令人遗憾的是,如此多的法律并没有遏制住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法律的执行力低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在媒体的调查中发现,有些地方环保部门用按日计罚等新手段硬措施查处了一批污染企业,但也有环保部门觉得受到的“夹板气”更多了,在公众高要求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硬任务之间的空间更促狭。与此同时,关乎新环保法“落地”的信息公开,仍有地方无法及时做到甚至有企业故意数据造假等问题,有待引起关注重视。

为使新环保法亮出“牙齿”,环保专家建议,首先要大力促进环境信息公开,让舆论成为环保执法者“坚强后盾”。形成“烟囱冒烟、人人喊打”的高压态势,能有效震慑各类污染排放。更重要的是,切实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这是对环保工作推动最大的一项措施。随着考核比重的加大,只有当环保对地方官的“乌纱帽”影响越来越大时,新环保法才能真正起到壮士断腕般的效果。

最严控烟令执行仍是关注焦点

事件:

6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开始实施。今后北京市所有“带顶、带盖”的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一律禁烟,违反禁令的个人最高将罚款200元,违规设立吸烟区的单位和机构最高可罚款3万元。此次控烟条例的主要焦点便是史无前例地严格限制室内吸烟,像电梯、走廊、楼梯间、卫生间等也在禁烟之列。这就意味着除了家以外的室内环境几乎没有可以吸烟的地方。

我国早在1979年就开始颁布各种禁烟令,在30多年的公共场所禁烟历史中,公共场所的禁烟范围逐步扩大,一些特殊公共场所的禁烟要求也逐渐细化。据统计,我国近一半的城市出台了公共场所禁烟的地方法规,然而执行效果却都不尽如人意。因此,控烟令无论是对烟民、还是对禁烟的执法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点评:

公共场所能否有效禁烟,立法、执法、守法一个环节也不能少。无烟立法本是公共场所禁烟的一记“重拳”,但过去由于立法与执法上的双重缺陷,结果往往变成“空拳”:在立法上,法律规定刚性不足,原则性与宣传性内容较多,实际可操作性不足;在执法上,执法主体不明确,无法有效执行,执法手段太软,最后的结果就是“十几个部门掐不灭一支烟”。

北京此次控烟,实行“政府管理、单位负责、个人守法、社会监督”的原则。其中“单位负责”有望成为一大利器,从监督流动的烟民改为监督固定的单位,强化法人的主体责任地位,控烟不力的单位将被惩戒。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全国性无烟法规实施探路。希望这次北京控烟能突破现实尴尬,从而加快我国控烟的整体步伐。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事件:

2月28日,国家林业局公布了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增加到67处。

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野生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比第三次调查增加268只,达到1864只,平均种群密度0.072只/平方公里。二是栖息地范围明显扩大。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共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县数量比第三次调查增加4个,栖息地面积增长11.8%,潜在栖息地面积增长6.3%。三是圈养种群规模快速发展。与第三次调查相比,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加211只,增加了128.66%。四是保护管理能力逐步增强。与第三次调查相比,大熊猫分布区新建保护区27处,新增面积118万公顷,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已达67处,总面积达到336万公顷。已有66.8%的野生大熊猫和53.8%的大熊猫栖息地纳入了自然保护区网络,种群和栖息地保护率不断提高。

点评:

从调查结果上看,我国大熊猫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林业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开展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对大熊猫保护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同时,部分大熊猫局域种群面临生存风险,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圈养大熊猫种群间遗传交流不足,保护管理能力仍需加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十分突出,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需要全国上下更加重视和支持大熊猫保护工作。

国家林业局将积极推进大熊猫保护法制建设,划定大熊猫保护红线,开展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监测体系,促进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与恢复,改善保护基础设施和圈养繁育条件,加快野化放归自然步伐,强化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第2篇:中国曾经十大荒唐禁令

中国曾经十大荒唐禁令 : 1.严禁中小学教师猥亵女生; 2.女公务员双乳要对称 3.严禁用公款嫖娼; 4.不准为男领导配女秘书; 5.严禁用公款打麻将; 6.严禁酒后驾驶公务车; 7.领导找异性下属禁关门窗; 8.海关官员不得庇护走私;

9.腰围超过2尺7的在编民警将全部下岗; 10.青海省:性格内向不能当公务员。

第3篇:中国银行业十大荒唐事盘点

1. 从信用卡取回5万元要25天25次

10月11日,武汉市民刘小姐误将5万元的汇款存到某银行信用卡账户中,想要取回钱时,却被告知需要交500元手续费。受该行信用卡每日取现2000元的上限,刘小姐若想取出这笔钱,需分25天25次取。

2. 付不起邮资的银行

据某网友爆料,他一直在等香港一家银行的资料办事,对方称前几天就寄出了。但他迟迟没有收到,便打电话过去询问,对方回复:“寄的资料由于邮资不够被退回了,今天重新寄出!”网友戏侃:“话说你是银行哎,居然也会连邮资都付不起!”

3. 把钱当煤烧的国家

“烧钱”,通常用来形容大把大把的花钱,就像烧一样。殊不知,这个世界上还真有把钱当成煤烧的国家——匈牙利。每年,匈牙利大约回收价值10亿美元的磨损纸币,然后将这些纸币送进锅炉房,用做取暖燃料,还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取暖费用。

4. 5万钞票碎片银行6小时仅恢复1张

妻子突然发病,将5万元救命钱撕成碎片。5 万元“渣渣钱”咋个拼?能挽回多少损失?5月3日,林兆强抱着“碎钱”赶到银行求助。面对数千块钞票碎片,12名银行工作人员分拣、拼接了6小时,才艰难拼出一张百元钞票。剩下的钱一旦拼接不出来,就面临作废的无奈。

5. 1.5万汇款变成15万主动还钱遭拒

10月8日,武汉一名“90后”女店主的客户给她打了1.5万元货款,可当她去银行查询的时候,却发现账户里打进的是15万元。面对飞来横财,女店主找银行退钱,可银行却说并没有发现短款,拒绝女店主归还这多了的13 .5万元钱。无奈之下,女店主只能报警求助。

6. 180万理财亏成1万

青岛的王女士用于投资的180万元亏成1万元,一怒之下,她将投资所在银行告上法庭。王女士是原深圳发展银行客户,去年她在该行理财经理建议下,拿出18 0万元购买了一款“聚金宝”产品。怎奈今年9月金价暴跌,她账户的金额仅余1万元。

7. 上市公司老板娘乐当银行副行长

丈夫创立的企业成功上市,妻子摇身一变,成为银行支行副行长,这一幕正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最近出席深圳某商业活动时,湖北某市的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长表示,企业成功上市只是手段,至于最终的目的,除了套现改善生活之外,让夫人成为银行支行的副行长也是一件乐事。

8. 透支2000元欠46个月后滚成2万多

10月9日,工行信用卡的持卡人张某收到巨额催款单时吓呆了!4年前,他申请了一张可透支2000元的信用卡,由于忘记还款,46个月后,这2000元加上滞纳金和罚息,已经滚成了2万多元,翻了10倍!

9. 4500元转悠了一个春节未到账

每逢长假,网上银行转账延期情况屡屡发生。有市民投诉称,其在春节前通过招行网银向农行异地转账了4500元,但这笔钱转悠了一个春节,前后10多天仍未到账。

10. 一天的千万富翁

9月17日,郑州王先生的手机突然接到394条进账提醒短信,显示共进账170 0多万元,一下子他从默默无闻的小店老板,瞬间变身“千万富翁”,立即去银行报告。一天后,又是400条账户转出提醒短信,这1700万元“飞”走了,没有人向他告知。1700万元的“一日游”,最后留下垃圾短信800条

第4篇:落马贪官们的十大荒唐笑话!

十八大以来,反腐显然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关键词。随着一大批老虎、苍蝇的纷纷落马,他们曾经所留下的荒唐与笑话,也一一呈现,从中引出的权力、信仰、道德、制度等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体,都令人深思。 一:高论:反腐那股子狠劲!

1、苏荣:“狠、善”的绝妙讽刺。一个是“狠”。2009年12月6日人民网《看苏荣反腐那股子狠劲》的文章,“江西从重、从严、从密、从深的反腐,充分地显示了以苏荣为班长的江西省领导班子,对腐败充满了极端的仇恨,与腐败不共戴天。”另一个是“善”。2010年8月5日光明观察《省委书记苏荣做的“第一等好事”》:“苏荣书记为江西做的‘第一等好事’,就是‘扬善’”,体现在唱‘红’打黑、倡德反腐、真抓实干、雷厉风行。”

2、万庆良:铿锵有声的反腐语录。“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别人也看看自己,给自己敲响警钟,别把自己毁了。不要因为个人贪腐,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影响家庭生活,破坏家庭幸福。”“请大家首先从监督我开始,绝不插手任何土地、工程、项目、国有资产、招投标,绝不利用自己的权力为亲友、为他人谋取私利,绝不追求特权、追求享受。”“有没有插手工程、土地项目、城市容积率等方面?有没有在选人用人上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有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谋私利?这三个方面,请大家监督我,发现问题,立即检举。” 二:露面:我是安全的!

1、活动:徐才厚在2014年1月20日参加了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但终究于一个多月后被调查。原山西省副省长杜善学和原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都是6月17日还公开出席活动,6月19日即名登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也是在被抓前出席过调研活动。

2、文章:原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落马当天,江西日报媒体还发表了他的署名文章《加强河湖管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3、会议: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更是当天被抓、当天宣布,当天的晨报和晚报还有他此前一天“自我批评要‘怕不辣’,相互批评要‘不怕辣’”的讲话。 三:微笑:笑与哭的滋味!

此人物当属近日落马的海南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谭力。当年汶川地震时,谭力因在迎接到川视察灾情的领导时面带微笑,被讥为“谭笑笑”。当时谭力回应说,总书记和总理来了,我心里当然是高兴的。

而且就在今年5月,谭力还曾回到四川成都,在饭桌上依然是谈笑风生。一贯笑笑的谭力,此番落马,面对组织的调查,不知道是笑还是哭? 四:比赛:领导的体育神话!

万庆良当属最典型者。在其领导的生涯中,曾经在体育比赛中表现出全能的体育天才。从2011年起每年举办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万庆良带领的市领导队“连续三年夺得第一名”,2014年则不敌国际友人队,“首次屈居第二”。成为城中笑谈。

万庆良仁任副省长后,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和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开展了一场足球友谊赛。据参赛者事后回忆说,“副省长万庆良在场上带球冲锋,无人敢挡,终于,省政府罕有地大胜市政府。”

万庆良任广州市长的时候,参加广州市“横渡珠江”活动,书记张广宁第一个到达对岸,万庆良第二个到达对岸。在此之前,万庆良不会游泳,但是据媒体报道,“连续12天从晚8时苦练游泳到凌晨1时,前后共15天”,就横渡了800米水深浪急的珠江。于是有官员说:“进步如此迅速让人惊讶!这得益于万市长的运动天赋,也归因于万市长的坚强意志。” 五:拆迁大佐:大大地好、大大地坏!

在土地和建设中落马,是不少贪官的主要特点。而在土地征拆和城市建设方面,表现得最为荒唐的当属沈培平、季建业。

最具争议的是2010年沈培平强势推行旧城改造工程,涉及1812户居民的拆迁项目,百余居民状告市政府。针对此事沈培平讲话称“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好,不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坏”,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有老干部说,“此后民间流传沈培平是‘拆迁大佐’”。

而季建业更是豪不逊色。他在扬州那几年,大搞城市建设,当地百姓关于他有一句顺口溜,“脚一跺(扬州话音同‘得’),拆拆拆;手一挥,推推推。”在南京更是得到了“季挖挖”、“满城挖”、“推土机市长”的称号,可见一斑。 六:情妇:可共享,可同侍!

现如今的贪官,不仅要包二奶、养情妇,还非得搞公共情妇,实在狗血得很。 据媒体人赵世龙在微博爆料,万庆良与陈弘平落马背后,藏着一段“比重庆赵红霞与雷政富等官员还要狗血的故事”,指万和陈共用一名情妇,“那公共情妇乃盖世神女,竟为万书记和陈书记各生下一个儿子”。“一妇多夫”当成笑柄。 而姐妹花同侍一贪官的故事也同样上演。原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就被多家媒体指与胡昕、胡磊两姐妹是情人关系。

七:点钞机与自行车:贪官的贪婪与伪装,机器也受不了!

一方面是对现金的无比贪婪,一方面却又百般伪装装简朴。这样的贪官,岂止是人受不了,机器也受不了了。 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魏家中发现上亿现金,重1.15吨,执法人员从银行调去的16台点钞机当场烧坏了4台。魏鹏远却平日穿衣朴素,骑自行车上下班,让人不可思议。

魏鹏远贪腐一事被媒体报道后,微信上有一个段子很火:“16台点钞机,竟然点坏四台!看后真是令人气愤!难道这样的假冒伪劣产品,就没人管吗?对于伪劣点钞机生产企业,一定要严查到底!”如此调侃,调侃的是谁呢? 八:否认:义正辞严声明的背后!

面对记者的微博爆料与举报,有两位老虎曾经表现出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极力否认,并发表义正辞严的声明。一个是刘铁男,一个是宋林。

当时,刘铁男还是由所在的国家能源局予以回应,称记者举报的消息“纯属污蔑造谣”。并称,“我们正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法律意识之强,却不知道自己的屁股已经多么不干净。

宋林同样上演了这一幕:4月15日下午,王文志再次通过微博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包养情妇,并涉嫌贪腐。对此,宋林在华润集团官网紧急发布个人声明称对此极为愤慨,举报内容纯属捏造和恶意中伤。称希望有关上级机构及相关部门尽快进行调查,亦将通过法律途径对一切造谣诽谤人士及机构追究民事及刑事责任。

可谁都没有料到,这些否认声明的背后,却早以布下了一张大网。 九:大师情结:一笑成谶!

不少贪官信奉迷信、信奉大师,把自己的前程、身家性命都交给了大师。 不过,当年,江西原人大副主任陈安众曾被王林当面称贪官。时任萍乡市委书记陈安众宴请王林“大师”,席间,王林出言不逊,“公然攻击在座的市委领导,说在座的都是贪官,是腐败分子。”但即便如此,陈安众还打哈哈,说“大师这是开玩笑”。

原铁道部长刘志军为求“平安”,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还在办公室里布置了“靠山石”。一些项目的开工竣工,刘志军都会请“大师”选择黄道吉日。 官员迷信的一个著名案例是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有“大师”预测其可当副总理,但命里缺桥,因此他下令将已按计划施工的国道改道,使其穿越一座水库,并顺理成章地在水库上修起一座大桥,帮助其“飞黄腾达”。 河北省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也是人尽皆知的“信佛”。他遍访名山,周游名刹,同时在住宅内设佛堂、供佛像,还专设供道台、供神台,每月初

一、十五烧香、念经、拜佛。 这样的一些贪官,还能把多少百姓放在心里,又岂能不做出更多的荒唐之事、腐败之事。

十:一部戏:能不能找准自己的角色。

申维辰的落马,曾经任职的山西太原,当地人用3句话概括他:“卖了许多地, 拍了一部戏,睡了一群女人。”所谓一部戏,就是曾在内地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申任总策划。

据报道,申与某女歌手的关系不少人都知道,山西前首富张新明为巴结申,曾一次斥资500万元赞助该女歌手的演唱会。

纵观一生,如此三句,当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而对于已经落马的贪官,以及仍在台上的贪官而言,当此三句,恐怕也是如此。因为这些贪官污吏们,已经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已经看不清理想的方向,已经没有了道德法律的束缚,只识得权力的嚣张、金钱的诱惑、美色的堕落。

第5篇:2010中国媒体十大事件

2010 中国媒体十大事件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岁末时分。回望 2010 年,在新媒体闪烁迷离的光环之下, 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人们并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相反,他们更迅速地与新媒体融合在 一起,随时发现线索,及时发布信息,两者的完美结合,不仅使得新媒体的影响力更大, 也令传统媒体更具有及时性和贴近性。 只是,在一年一度记录中国媒体事件的这篇文字上,或许你看到的依然是不那么令 人愉快的消息。因为我想,对中国媒体来说,坏消息往往更能折射成长的历程,艰辛, 和跋涉。同样,在坏消息十年如一日的累积之下,也可以让我们在日后回望时清晰感受 到这个国家成长的脉搏。尽管也不那么令人愉快,但历史的、车轮依旧在滚滚向前。

1、13 家报纸联合社论 这无疑是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一笔。3 月 1 日,2010 年全国两会前夕,来自 11 个 省份的 13 家媒体同步发表题为《提请两会代表委员敦促加速户籍改革》的共同社论,敦 促有关部委尽快废除 1958 年颁布的《户口登记条例》,呼吁两会代表和委员善用手中 权力,希望能提出户籍改革的明确时间表。参与联合社论的媒体包括《云南信息报》、 《重庆时报》、《南方都市报》、《城市晚报》、《辽沈晚报》、《新安晚报》、《大 河报》、《都市时报》、《华商报》、《经济观察报》、《东南快报》、《安徽上报》、 《内蒙古晨报》。 在中国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事上演前,这份大多来自都市类报纸参与的联合社论,表 现出的责任和担当的勇气无疑值得我们钦敬。社论强调:“我们希望,我亿万国民,地无 分南北,人不分城乡,都拥有同样的就业、医疗、养老、受教育、自由迁徙的权利。我 们希望,一项为患数十年的弊政,能终止于我们这一代人,让下一代人真正享有自由、 民主、平等的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 尽管,联合社论发出后遭遇了可想而知的波折,但中国媒体的 2010 却因此而显得 更加令人难忘。

2、省长与录音笔事件 “你是哪个单位的?”这句耳熟能详的发问,却因为提问者的身份之高而在 2010 年 成为一道不能被遗忘的风景。两会期间,《京华时报》女记者因就邓玉娇事件向湖北省 长李鸿忠发问,而遭遇了对方的上述反问,并导致录音笔被抢夺。

事后,李鸿忠在接受《新快报》独家采访时表示,自己“担心她不是记者,就把录音 笔拿去看看了”。而在接受《新快报》将近 10 分钟的采访过程中,据报道,李省长语调 温和,对记者的每个问题都耐心倾听。他一再强调自己对媒体的态度是开放的。“我认为 新闻舆论的监督和人大法律监督、人民政协监督、

人民群众的监督一样,都是必须的。”

3、敏感的小丫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王小丫”不见了。 事情发生在今年 4 月,“王小丫”消失于中国各大搜索引擎上。有好事者分别用谷歌、 百度、搜狗等搜索上述三个字,居然都无法显示页面。搜狗的结果是:搜索结果可能不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未予显示。因此,王小丫“被封杀”的传闻扑朔迷离地在各个 论坛传播,有人说,这次的事到底能有多大呢?陈冠希的艳照门、瓮安事件都没有封杀 这么严重啊!也有人开始猜测小丫的婚事以及寻找当时曾在风口浪尖上的新闻和小丫是 否存在因果关系。 在当事人没有出面澄清之前,猜测总是无端的,也缺少技术含量的。我只是觉得,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的“封杀说”,都会让人想起阿桑奇和美国政府掰手腕的过程,后者虽 然也想方设法整治阿桑奇,但也没到封杀的程度吧,至少我没看到。

4、成渝大报头版向作协道歉 作协出手,报纸低头。 3 月 30 日至 4 月 2 日,中国作协七届五次全委会在重庆召开。作协的会议内容没 多少人记住,倒是“住总统套房、坐奥迪”等新闻成了事后久久还在发酵的大事件。《重 庆时报》以及《华西都市报》因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作协认为“遭受无端的指责,严 重损害了中国作协和与会作家的名誉”——上述两份报纸不得不在头版刊发道歉启事。 事实上,其中的是非曲直,直到今天也依然存有争议。值得玩味的有二,一是《重 庆时报》的道歉信开头如是写:“3 月 30 日,本报 28 版刊登的《作家团:先订了总统 套房张信哲:只好住普通套房》一稿严重失实,使中国作协和与会作家受到无端指责, 给中国作协造成了极大伤害,也严重影响了重庆形象和我市媒体声誉。在此,我们向中 国作协和与会作家郑重道歉!” 而有意思的是重庆索菲特大酒店 4 月 2 日的“兹证明”,第二段如是澄清:“会议期间 未入住总统套房,未吃过几千元一桌大餐,自始之(原文如此)终都是吃的一般标准自 助餐。”

5、王克勤揭发“山西疫苗乱象” 经过半年时间完成的调查性报道,一问世就引发巨大震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克勤,3 月披露“山西疫苗乱象”报道,将自己和这份报纸的总编辑推到风口浪尖。面对 有人称报道不实的质疑,王克勤和他所在的《中国经济时报》勇敢回应山西官方指责, 并呼吁中央介入调查。而据《新京报》报道,3 月 25 日,卫生部称疫苗异常反应不可避 免,而针对近年报道的多起“接种事件”,均无证据表明与疫苗质量有关,“因此对受种者 予以一定经济补偿,不是赔偿”。 耐人寻味的

的是, 山西疫苗事件以一种诡异的方式走出了大众的视线: 月 28 日下午, 3 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这一同样发生在山西的矿难,因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救援而迅 速转移了公众的关注度。 6 月,签发“疫苗报道”的《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被调离本职工作。

6、舆论监督之路依然凶险 除了王克勤引爆的山西疫苗问题报道外,这一年的舆论监督遭遇的挫折依旧比比皆 是。其中,《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报道上市公司问题遭遇浙江警方通缉尤其引人 关注。事件随着各大媒体的密集跟进,警方最后撤销了通缉令,仇子明本人也重新活跃 在诸如上海大火等新闻报道第一线现场。而该事件还带来一个副产品,就是在微博上引 发媒体人内部关于行业自律的反思。 类似的舆论监督案例还有:8 月 6 日,在报道吉林洪灾时,南方周末记者朝格图和 了望东方周刊记者王立三被吉林省桦甸市常山镇派出所和市委宣传部跟踪、扭送、扣押。 8 月 28 日,在报道伊春空难事故期间,连续发生四起记者被扣留事件,《华商晨报》记 者王瞬天、《法制晚报》记者王南、《第一财经周刊》一名男记者和《法制晚报》另一 名女记者相继成为警方扣留。其中伊春事件后,有媒体人聚集在伊春市惠群酒店附近, 打出了“警察不能随便抓记者”的口号抗议。 东北之所以发展得如此慢,看看警方对记者的态度,或许就可得出答案了。

7、南方报业收购《新闻周刊》遭拒 中国的传媒集团首次向西方杂志抛出橄榄枝就被一口回绝。 这是国内一家媒体在报道南方报业尝试收购美国《新闻周刊》计划宣告失败后的引 言。2010 年 5 月,后者宣布出售。而最终接掌《新闻周刊》的美国哈曼国际工业集团, 据美国媒体报道称,可能只是象征性支付 1 美元现金。由此可见,《新闻周刊》拒绝南

方报业,价格并不是问题。 而尽管收购失败,但南方报业的向熹表示,这次收购“是有理想的中国传媒人、有理 想的中国传媒机构的一次自发的举动”, “拥有全球传播的平台, 是大家一直以来的追求”。 对于失败原因, 向的解释是, “卖方不真正了解中国有理想的媒体人、 媒体、 机构的愿望”。

8、古鸽南迁与“爱朝廷”之辩 同样是来自都市报、晚报的行列,却依然在尝试着发出另外一种不同的声音。2010 年中国都市报人,让我们记住的不只是“联合社论”,还有贯穿在日常报道中的点点滴滴。 3 月 27 日,《重庆晚报》刊发网络文章,题为《网络神兽古鸽迁移记》,称“古鸽” 是一种原生于北美洲的“搜索隐禽”,但因不适应气候变化,于是“2010 年 3 月 23 日”南 迁往中

国南部的“一个港口”,“从此在中国内地绝迹”。在谷歌撤离中国的背景下,文章的 敏感和意有所指都不言而喻。 同样,4 月 11 日, 《南方都市报》在历史评论版发表《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一文, 引述梁启超的说法,“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人不能正确区分国家与朝廷的 概念”。评论发表后,就有网络点评认为“言论出格”“南都等着被修理”。随后有消息称,、 负责编辑遭停职处理。

9、《独唱团》一出生就死亡 有的媒体倡言“一出生就风华正茂”,而对于韩寒的《独唱团》来说,“风华正茂”之后 却是死亡。 12 月 26 日,《独唱团》主编马一木宣布,《独唱团》第二期中止,团队解散。他 说:“岁月长,衣衫薄,同学们,就此别过,我爱你们。”两天后,韩寒发表博文《后会 有期》,证实《独唱团》的确已经无限期的停止。“本来想用精力有限等原因搪塞过去, 但总觉得为了避免各种猜测,应该向大家有个交代,事实是由于我能力有限,《独唱团》 的第二期乃至未来各期在均无法出版,所以特此宣布独唱团之团队解散。” 一本杂志,出了第一期后,不知道下一期将在何时面世,这就是《独唱团》。与他 首期即迅速畅销卖出 150 万册相比,很多人都曾对这份似书似报的杂志前景充满担忧。 如今尘埃落定,或许也不必垂头丧气,因为、“后会”终将“有期”,也因为,它至少曾经“风 华正茂”。

10、大火中的上海媒体

这是《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标题,却可以形象地看出 11—15 大火过后,上海媒 体的表现之可圈可点。《东方早报》《新闻晨报》《青年报》《新民周刊》、东方卫视, 一连串的媒体,在大火报道中,都给予了相当多的篇幅和容量,全方位立体式呈现火灾 及火灾背后的种种。尤其是 11 月 17 日,《东方早报》和《新闻晨报》分别大篇幅刊发 部分遇难者名单和尚未联系到的人员名单,这份来自民间的名单,先于官方发布(官方 貌似至今也未发布)。 对生命的尊重和负责态度,上海媒体在大火过后的报道表现中赢得了多方的肯定。 尤其是在中国当下,各地媒体对本地突发灾难性报道避之不及的时候,上海媒体的表现 就更显难能可贵。 其实,这一年需要记住的媒体大事还有很多,比如《南方都市报》香港试发行,比 如 《人民日报》 2010 年在舆论监督上的给力表现, 比如新疆记者孙虹杰不明不白的故去, 比如《中国新闻周刊》因微博上的“金庸逝世”假新闻而引发管理层地震副主编辞职,比 如在面对富士康“十二连跳”时媒体人对如何报道的反思,比如《时代周报》因将赵连海 评为“年

度民间人士”后遭整顿, 比如 《南方周末》 “年度传媒致敬”因故取消 (有网友评价: 只准感动中国,不准年度致敬),《SOHO 小报》停刊后复出,等等。 突然发现,2010 年居然有如此多的“比如”,如果每一个都详细写出,应该可以堪称 “二十大事件”,甚至更多了吧。而这其中,少见欣喜,更多的也都是“坏消息”。坏消息的 增多,又是在意味着什么呢?有人说,和谐社会就是允许更多不和谐的东西存在。那么 对媒体来说,和谐的环境是不是也要承受更多不和谐事件的存在为代价呢?只是,这种 不和谐,真的让人心寒。 需要说明的是,本年度的中国媒体十大事件,没有将新媒体表现收入其中,至于微 博在 2010 年的突然发力也就没有过多涉及。

标签: 标签:媒体 事件 广告传媒

第6篇:中国十大水污染事件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

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 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 —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一. 淮河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

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在经过10年一共投入600亿人民币治污后,到2004年,淮河水质竟又回到10年前的水平,这两年来,淮河水质又进一步加速恶化,整个淮河六成水体已经完全丧失水功能,有的河段取得连蚊绳都绝迹了。

二 2004 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

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内的四条河流。它们丰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可是2004年2月到3月,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 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内的四条河流。它们丰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可是2004年2月到3月,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当时,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这起事件,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难。当时,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这起事件,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造成此次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原因,是川化股份公司在对其日产1000吨合成氨及氨加工装置进行增产技术改造时,违规在未报经省环保局试生产批复的情况下,擅自于2004年2月11日至3月3日对该技改工程投料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致使含大量氨氮的工艺冷凝液(氨氮含量在每升1000毫克以上)外排出厂流入沱江。此外,川化股份公司在日常生产中忽视环保安全,在同年2月至3月期间,一化尿素车间、三胺一车间、三胺二车间的环保设备未正常运转,导致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含量在每升1000毫克以上)外排出厂。而川化公司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含量应执行的国家标准为每升60毫克以内,其进入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的进水指标中氨氮含量要小于每升75毫克。因此,川化股份公司排放水氨氮指标严重超过强制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且持续时间长,造成沱江干流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三 河南濮阳多年喝不上“放心水”

。自2004年10月以来,河南省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发生持续4个多月的水污染事件,城区4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濮阳市被迫启用备用地下水源。据了解,自1997年以来,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已连续多年遭受污染,城市饮用水源每年约有4-5个月受污染影响。

四 2005 北江镉污染事故

北江是珠江三大支流之一,也是广东各市的重要饮用水源。2005年12月15日北江韶关段出现严重镉污染,高桥断面检测到镉浓度超标12倍多。韶关地处北江上游,一旦发生污染将直接影响下游城市数千万群众的饮水安全。经调查发现,此次北江韶关段镉污染事故,是由韶关冶炼厂在设备检修期间超标排放含镉废水所致,是一次由企业违法超标排污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事故。

五 2005 重庆綦河水污染

因取水点被污染导致水厂停止供水,重庆綦江古南街道桥河片区近3万居民,从2005年1月3日起连续两天没有自来水喝,綦江齿轮厂也因此暂停生产。经卫生和环保部门勘测,河水是被綦河上游重庆华强化肥有限公司排除的废水所污染。綦江县有关部门立即在綦河水域的桥河段上游和下游开闸放水,加速稀释受污染水体,并责成华强化肥有限公司硫酸厂停止生产并整改。

六 2005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约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由于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因而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政府随即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哈尔滨市的各大超市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抢购饮用水的场面。

七 2006 白洋淀死鱼事件

2006年2月和3月份,素有“华北明珠”美誉的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白洋淀,相继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调查结果显示,水体污染较重,水中溶解氧过低,造成鱼类窒息是此次死鱼事件的主要原因。这次事件造成任丘市所属9.6万亩水域全部污染,水色发黑,有臭味,网箱中养殖鱼类全部死亡,淀中漂浮着大量死亡的野生鱼类,部分水草发黑枯死。

八 2006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 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岳阳县城饮用水源地新墙河发生水污染事件,砷超标10倍左右,8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和影响。最终经核查发现,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河流上游3家化工厂的工业污水日常性排放,致使大量高浓度含砷废水流入新墙河。

九 2007太湖水污染事件

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无锡市民饮用水水源来自太湖,造成这次水质突然变化的原因是: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从而引发了太湖蓝藻的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水质。无锡市民纷纷抢购超市内的纯净水,街头零售的桶装纯净水也出现了较大的价格波动。

十 2007江苏沭阳水污染

2007年7月2日下午3时,江苏省沭阳县地面水厂监测发现,短时间、大流量的污水侵入到位于淮沭河的自来水厂取水口,城区生活供水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水流出现明显异味。经过水质检测,取水口的水氨氮含量为每升28毫克左右,远远超出国家取水口水质标准。由于水质经处理后仍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城区供水系统被迫关闭,城区20万人口吃水、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直至7月4日上午,因饮用水源污染而关闭的自来水厂取水口重新开启,沭阳城区全面恢复正常供水,整个沭阳县城停水超过40小时。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这里,提出一些措施与建议。

1. 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

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 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市水环境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

3. 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4. 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目的,所以我们要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第7篇: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1、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电信(0728.HK)以55.6亿美元收购六省市电信资产。

2、花旗集团从中国银行购入了面值18亿美元的不良资产。

3、纽约上市公司中海油以6.15亿美元收购里海油田8.33%股权。

4、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成立净资产超过4.5亿欧元的新公司:新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基地。

5、恒生银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GIC)、国际金融公司(IFC)以27亿元人民币共同持有兴业银行略低于25%的股份。

6、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金额最大的一宗高科技产业海外收购。

7、上海东方控股出资19亿元人民币收购高速公路经营权。

8、雅虎香港以1.2亿美元收购中国3721网络公司。

9、南钢联合要约收购南钢股份:南钢联合有限公司对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1.44亿股流通股和240万股法人股发出要约收购,总涉案金额达8.5亿多元人民币。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第一例要约收购案例。

10、美国柯达收购中国乐凯股权:乐凯集团分两次将其持有的乐凯胶片20%国有法人股转让给柯达。柯达将向乐凯胶片投入约1亿美元现金及其他资产,并提供各项技术的支持。

点评:

2003年的非典事件和持续的证券市场低迷未能抑制中国并购市场的巨大活力,在国内民营经济高速增长和全球公司在中国的强力扩张的压力下,中国大型国营企业改变了按部就班地在自身改制的圈子踟躇不前的状态,在年末突然发力宣告以重组并购为主要手段进行产业整合和建立核心竞争力。中国的资本市场主体--并购市场正在摆脱证券市场长期的钳制破土而出,寻求在主流经济的突破。而且,中国企业在并购领域、交易方式和定价基础等市场导向的并购操作层面上正在与全球并购的格局趋同,甚至影响全球并购的周期与走向。2003年的中国十大并购事件从几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潮流。

构筑国家经济安全底线

入世后,全球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竞争已经不仅是对市场资源、核心商品、制造能力的争夺,而是对一国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发展能力的掌握。中国经济20多年的市场化改造使得国计民生获得极大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与全球经济同步而形成的脆弱性。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在面向市场化的过程中不得不同时担当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使命。今年,中国电信收购六省市电信资产使中国电信的经营地域将扩大至10个省(区、市),本地电话用户超过1亿户。此前中国电信先后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多家公司通过多轮谈判,最终以低廉价格收购了多条国际海缆,从而控制海底光缆总数达到20条。中国电信利用垄断权力和独特的资本市场资源加速并购的步伐,至少在表面上构筑了一道抵御全球公司争夺中国市场的防线。在同样重要的能源产业,中海油继收购里海油田股权之后又在5月斥资5.43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公司天然气项目5.3%的股份,成为第一个被允许购买澳大利亚天然气资源的中国公司。就在中海油收购了里海油田8.33%股权一周后,中石化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剩下的8.33%股权,而中石油目标是2005年海外原油3000万吨。近年来中国的三大巨头大力收购国际能源资源正是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走出去、多途径、多元化的具体步骤,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正在建立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产业整合正在各个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渐次展开,大型国企的重组与并购动作紧密维系着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我们关注国资委的指导原则与操作细则,希望能在中小企业重组并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重新认识全球竞争的环境和大型企业的功能,别开生面,在改制的同时,建立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国家经济的主力军。

跨国并购交易的升级

无论在数额、影响力,还是在交易方式上,2003年的跨国并购交易都有显著的升级,而且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同样是大手笔动作。TCL与法国汤姆逊合并重组而形成的TCL汤姆逊公司资产净值将超过4.5亿欧元,彩电年量达18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基地。 TCL利用汤姆逊的技术和产品资源,又可以通过它绕开贸易壁垒的限制;而汤姆逊公司与TCL合作有望使其中国业务实现突破。 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是迄今为止我国金额最大的一宗高科技产业海外收购,京东方将通过此次收购获得HYDIS的厂房和相关建筑、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再加上专利、技术以及全球市场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并可以直接进入国内显示器高端领域,同时进入全球市场。在中国企业大步走向海外的同时,全球公司也向中国市场深入疾行。在经历了漫长的七年谈判后,美国柯达收购中国乐凯股权终于步入了红地毯。乐凯曾经背负了太多的民族责任,而柯达这一最早进入中国的世界感光材料巨头也表现了太多的固执,但是中国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节节进逼,迫使双方下了最后的决心。资本金不足和巨额不良资产是中国银行界路人皆知的两大顽症,继去年多家国际银行纷纷注资中国地方商业银行后,今年12月,恒生银行、GIC、IFC 宣布将联合收购兴业银行股权,这是迄今为止外资在中国银行业最大的一笔投资,也是国内银行业一次引进外资股东数最多、入股比例最高的一宗交易。花旗集团收购中国银行不良资产体现了国际金融资本曲径通幽进入中国新的赌注。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中国并购的十大事件中,八项事件都涉及跨境并购交易。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并购交易已经成为本土并购市场的驱动力量。

资源控制及收购主体民营化

南钢联合要约收购南钢股份、北大方正收购苏钢集团、位列世界钢铁业前两位的钢铁巨头卢森堡Arcelor钢铁公司和新日本制铁近期联手国内最大钢铁企业宝钢集团、刘永行领导的东方希望集团对于铝业资源的投资整合等等。并购成为旨在控制资源的新一轮投资的基本模式。而民营企业牵头的多元并购投资主体的出现,更是改变了我国资源产业投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上游产业的投资并非如同政府期待的那样是以收购重组国有企业为条件的。当国有企业的收购和管理成本大于重置投资成本时,真正市场导向的企业家是不会考虑重组并购模式的。在企业获益与政府减负之间的竞争博弈中,所谓"国有资产流失"的判断看来必须从动态的角度理解。束缚在帐面净资产的游戏中,忽视投资市场的机会成本,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的态度,有可能是导致资产流失的真正根源。

上海东方控股收购高速公路经营权、荣海领导海星集团在陕西地区修路、宁波大桥的集资建设等也是由民营企业担纲进入过去只有外资和国有垄断企业才能运做的领域。过去,这些资源产业动辄几十亿或上百亿的投资,长达几年的审批过程,无休止的专家论证,往往劳民伤财,而且不合商业周期。管理功能上避免了重复建设,市场功能上造就了资源浪费。如今,民营企业一马当先,以市场机制调动资源并承担风险,应是急国家之所急的好事,何乐不为!

我们更期盼更多的核心产业如电信、公用设施、能源、金融等都能近早地向民营企业开放。想当年大清帝国办银行还要实施"官有民营",何以我们今天还要"民有官营"呢。

新经济卷土重来

在沉寂多年后,伴随中国网络股在华尔街的急剧升值,新经济力量再次成为今年的并购焦点。接近年末,几家网络股票都先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使得老牌网络公司苏醒过来做"沙场秋点兵"之势。雅虎香港收购中国3721网络公司、张朝阳的搜狐也接二连三地并购扩张,在年末的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上久违多时的网络领袖也重新粉墨登场,富豪榜上又是扶摇直上。相对于在改制中蹒跚前行的国有企业,在积怨中勉力成长的民营企业,新经济领袖们的确是轻装上阵可以无所顾忌的骑士。依靠着如此广大的市场和相对宽松的经营环境,中国的新经济企业与国际同类企业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还要更为优越。我们希冀着他们的成功并更为有力地推动中国并购市场的活跃与成熟。

2003年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大事是11月中旬国资委举办的近千人参加的"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和12月中旬发表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与以往的风格不同,这个意见对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交易管理、定价管理、转让价款管理、依法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管理层收购等10个主要环节和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要求。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对管理者收购的限制、产权交易的竞价要求、阻止政府不负责任地"砸锅卖铁"、加强大型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明确思路,无疑是符合国情民意的举措。这些措施的及时、清晰、到位,应是历年类似政策中少有的,也体现了政府的专业化水准。笔者相信,2004年中国国有企业的大重组和产业整合将为中国并购市场带来结构性的变化。

上一篇: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下一篇:年产万吨项目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