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科学课教案

2022-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小学科学课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三年级小学科学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摘 要: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来说,三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是基础,所以,在小学生们刚接触写作的初期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写作兴趣,为学生们的语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该采取怎样的语文写作教学措施,提高小学生们对语文写作的兴趣,保障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为小学生们后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分析和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教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保障学生们取得不错的语文成绩,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为学生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加大对语文写作教学问题的分析,并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等方法来激发起学生们对语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为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们对语文写作兴趣不足

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三年级语文写作是小学语文写作的基础,但是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并不高,语文写作基础不够扎实。很多語文教师都是通过让学生们死记硬背一些经典文章和词句来积累写作素材,但是,因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心理和智力发展还不完善,没有办法掌握所有记忆的文章重点,更不要说进行正确的使用,很多学生把语文写作当做是一种负担,对语文写作并不感兴趣,甚至是在心理上出现了恐惧。

(二)语文作文写作内容不新颖

在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都是向学生们推荐参考模仿范文,之后让学生们进行模仿写作,这种方式虽然会提高学生们写作成绩,但是很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写作的内容也不够新颖,缺乏强烈的个人情感;此外,还有很多作文写作内容都是借鉴别人的,没有引导学生们对自身真情实感进行表达,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学生们语文写作能力的发展。

(三)语文写作教学模式不科学

第一,在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采用的写作方法都是固定的,无论是从教学形式上,还是从教学内容方面,采用了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也没有任何的创新,随波逐流,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限制学生们对语文写作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仍然占据着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处在被动的形势下。语文教师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来教,而学生们只能被动的、排斥性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们写作过程中通过沟通、交流、表达来获取写作素材和写作情感的积累,造成学生们写作情感的缺失,写作素材的匮乏,写作内容的千篇一律。

第三,语文教师的写作指导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写作前,很多教师只是进行写作作业的布置,之后由学生们进行写作;在写作之前并没有进行词语、句式、资料搜集、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和教学。在写作过程中,也不关心学生们写作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更不要说进行问题指导了。在写作后,教师的评语都比较模糊,学生们只知道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而具体该怎样修改,并不了解。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们的语文写作兴趣

第一,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引导学生,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写作之前想学生们介绍语文写作的用途,如向告诉学生们哪些工作需要写作,写作的用途和价值,公司产品销售要写广告语、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等等都需要具备写作能力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们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第二,要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材料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观察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并以这些为写作主题,让学生们的获得写作素材和写作题材,为后期的写作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参与到一些社会活动中,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活动来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们的情感,让学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获取写作素材和写作情感,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

(二)创新写作教学内容

首先,语文教师要以教学材料的内容为出发点,让学生们背诵了理解一些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并帮助学生们掌握这些文字和句式的表达方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学会读和写,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们从语文课本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和句式,掌握这些句子和词语的应用方法,并把这些和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形成完整的文章。

其次,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留白来激发起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趣味性很强的内容,也有很多童话故事,这些都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所以,语文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内教材中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从新组合和创新,引导学生们对这些内容中的留白进行填充,并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潜力,让学生们喜欢并学会写作。

(三)完善写作教学模式

首先,要丰富写作教学方法;三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所以,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形成一个积极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比如,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日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们学会用心去记人、记事、记景和想象,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定期进行练习,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课堂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们进行写作学习;小学三年级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们怎样把口头语转化成书面用于,并激发起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并让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感官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录能力,并引导学生们把这些能力进行积累和融合,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而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们的写作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们认识和改正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其次,还要重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兴趣情况为基础,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通过互动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限制题材、体裁和字数,逐渐的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语感,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情感。

参考文献

[1] 陈丽菡.三年级写作教学层递式教学策略的课堂志研究[J].现代交际,2020(14):164-165.

[2] 王建强.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J].华夏教师,2020(08):47-48.

[3] 中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06):82-111.

作者:陈雅楠

第2篇: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

小学科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掌握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

2,学会做澄清和过滤的实验

教学难点

学做过滤的实验

课前准备

混浊的水,明矾,铁架台,漏斗,烧杯,过滤纸,玻璃棒等

擦布

计划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大家都知道水有什么性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引用的水基本都能达到刚才大家所描述的水的样子,但自然界中所有的水都是这样吗 (不是)这就需要我们对一些不清洁的水进行净化.(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净化水的知识

2,提问:你们以前自己有过净化水的经历和经验吗 ?

二 学习新课

A..学习净化水的方法

1,出示一杯含各总杂质较多的混浊的水,提问: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杯很脏的水,要想把这样一杯水净化干净,应该怎么做呢 。

2,引出沉淀的概念。

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办法,其中最合适的方法应该是先将这杯水静止地放在一旁,让里面比较的大的,不容易溶解的物质沉下去,这样的方法叫做——沉淀,也叫澄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加入一种叫做明矾的物质,可以提高沉淀的速度,下面,大家分组试一试。

3,谈话:刚才,各种同学都对杯中的水进行了沉淀,现在请大家看看杯子里的水干净了吗 ?下面,老师再教大家一种净化方法,它可以将水中极细小的颗粒净化掉。 4,过滤实验。边示范,边讲解过滤实验的要领.

5,谈话:现在大家再看看杯子里的水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了? 再看看滤纸跟实验前有什么不一样,这说明什么?

6,谈话:经过了两道工序,我们这杯水看上去已经干净多了,那它能饮用了吗? 为什么?

7,讲解:大家说的办法都不错,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水煮沸,因为细菌在摄氏100度时就会死亡。有时工业上净化大量的水时也采用放入消毒剂的方法。

8,小结:谁能说说我们净化这杯水都用了哪些方法

B.了解自来水的来历。

今天我们了解了净化水的一些简单方法,你们谁知道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自来水是怎么来的?

C.对学生进行饮用水卫生教育.

1,现在一般自来水厂的水虽然经过消毒,仍然需要煮沸后饮用。

2,自来水不是纯净水,还含有溶解于水的杂质。

3,嘴对水龙头喝生水,相互借用水杯喝水等都是不卫生的。

三 总结

1,今天我们一共学习了几种净化水的方法 ?

2,自来水是怎么来的?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饮水卫生?

.

教学反思

从整体来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

1,学会用澄清和过滤两种方法净化水。

2,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构建知识体系。

3,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如教师演示,学生实验,观看录像等,使单调的化学实

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

4,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思路清晰,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本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学生对过滤知识缺乏,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花费时间较长等不足之处仍是本人需要调整。

第3篇: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第1课、观察蜗牛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 •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 知识与技能:

•知道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

能对蜗牛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

(1) 学生课前捉到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等。

(2) 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菜叶、面包、鸡蛋、苹果皮等。 (3) 供学生实验用的啤酒、醋、干布、湿布(或干纸、湿纸)、特制的纸盒(里边涂黑,盖子上开个长条孔)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平时大家都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让大家猜猜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板书:蜗牛)

2、检查学生捉到的蜗牛。说说你在哪里捉到的蜗牛?

二、 观察蜗牛

1、 发给学生放大镜,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放大镜)你能用它来干什么?(观察蜗牛)(板书:观察)

2、 现在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蜗牛,并把它画下来,你可以给你的蜗牛起个名字。

3、 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并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画的蜗牛。

三、 研究蜗牛

1、 你还想了解蜗牛的哪些方面?

2、 找到和你研究同样问题的伙伴,与他们组成一个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讨论:你们准备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研究你们想了解的问题?需要哪些实验用品?

3、 根据各小组所研究的问题,分别给学生提供切成小块的菜叶、面包、鸡蛋、苹果皮、啤酒、醋、干布、湿布(或干纸、湿纸)等实验用品。

4、 提出实验要求: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实验前能不能给你们的实验结果先做一个预测?各小组的记录员要做好实验研究记录。

5、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研究。(教师巡视,根据出现的情况进行点拨)

6、 汇报交流研究成果: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与你们预测的结果一致吗?

四、 拓展

今天我们通过对蜗牛的研究,对蜗牛的各个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家能不能根据你对蜗牛的了解,给你捉到的蜗牛设计一个家,饲养它,让它成为你的好朋友呢? 第2课、观察蚂蚁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2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 能对蚂蚁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探究蚂蚁秘密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干净的瓶子、筷子、糖水、放大镜、肉、苹果、米饭、奶糖、植物的种子、死昆虫、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一、指导捉蚂蚁。

1、准备几只干净的瓶子。

2、用筷子前端沾点糖水,靠近蚂蚁。

3、蚂蚁一上来,就把它甩进瓶子。

二、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1、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2、学生分组自己观察。

3、指导学生把观察结果写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三、研究不同蚁穴中的蚂蚁的相处情况。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① 把不同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反映。 ② 再多放几只试试,注意使数量不等。

2、学生分组研究。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活动结束,告诉学生把蚂蚁放回到捉它的地方)

四、研究蚂蚁的食性。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把苹果、米饭、奶糖、死昆虫等多种物品放在一群蚂蚁的周围,观察什么食物吸引过去的蚂蚁最多。

2、各小组实验。

3、各小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把各组的结果汇总板书。

4、全班统计结果。分析蚂蚁吃什么。

五、研究下雨时蚂蚁的反应。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用喷水壶模拟下小雨。观察蚂蚁在下雨时的反应。

2、分组研究观察。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

六、研究蚂蚁的其他行为和习性。

1、学生讨论自己研究的项目。

1、教师重点指导有难度的小组。

2、学生自主研究。

七、教师课堂小结。 第3课、观察鱼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文字和图画观察记录鱼。

2 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知识与技能:

知道鱼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探究鱼的特征方面的兴趣。 2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槽、回形针、直尺、记录纸 学生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罐、直尺、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并描述鱼的特征。

1、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观察要求、并描述观察到的鱼把观察到的鱼画下来。

2、学生自主观察。(注意提醒学生不要把鱼捞出水来)

3、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4、指导学生对他们的发现进行猜测、推测。

二、研讨感兴趣的问题并分组。

1、指导学生讨论:关于鱼,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2、师生讨论。(教师板书问题) 可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① 鱼听得见声音吗? ② 鱼知道饥饱吗? ③ 鱼怎样运动的?

④ 研究鱼鳞花纹的年轮。 ⑤ 鱼怎样睡觉? ⑥ 于是怎样呼吸的?

……

3、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问题,把学生按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

5、指导小组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方案。

6、全班讨论、研究、完善研究计划。

三、分组研究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分组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研究或者巡视各组研究的情况)

四、交流研究成果。

1、各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汇报展示成果的形式可以多样,如:描述、画、数据等) 小组汇报时有组长主要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请这个小组回答。这样共同研讨,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简要小结。

五、教师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2、观察鱼 鱼听得见声音吗? 鱼知道饥饱吗? 鱼怎样运动的?

研究鱼鳞花纹的年轮。

……

第4课、动物-人类的朋友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会搜集、阅读资料来提高对动物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认识保护动物特别是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稀动物是全人类的财富要保护它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珍爱动物朋友。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保护动物特别是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珍稀野生动物的录像带、挂图、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动物朋友。

1、指导学生阅读。

2、讨论:“为什么说动物使人类的朋友 ”。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开展竞赛:比一比,哪一小组结交的动物朋友多,认识了解的动物朋友多。)

4、讨论:你最喜欢的动物,并说一说理由。

二、指导学生认识一些珍稀的野生动物。

1、教师播放录像、学生阅读资料、看书。

2、研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感受、观点。

3、大家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三、认识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一些野生动物的方法。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所示内容是否正确,谈谈自己的想法。

2、请学生设想出保护野生动物的其他措施。

3、总结概括。

四、调查了解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

1、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

2、指导学生制作海报等形式汇报。

3、对学生进行评比。

五、教师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啄木鸟 人类的朋友——动物 牛 小白鼠„„ 第二单元

土壤与生命 第1课、土壤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 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 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 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 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第2课、落叶变成了什么

一、教学目标:

1、 过程与方法:

*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 *能够经历成肥的全过程。

*能够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 知识与技能:

*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变成的。 *知道在成肥过程中蚯蚓的作用。 *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准备:

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

2、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 自主学习

1、 观察有落叶的土地

(1) 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 (2) 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

2、 自主研究

(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 (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

3、 制作肥料袋

(1) 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 (2) 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 ① 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 ② 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③ 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 (3) 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4、 观察肥料袋

(1) 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5、 管理肥料袋

(1) 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2) 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三) 总结巩固

概述课文,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第3课、我们周围的土壤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能够独立地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

*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2、知识与技能:

*知道沙、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了解不同种类的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了解不同土壤里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自己感观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 *具有探究土壤的热情。 *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沙子、黏土和腐殖土若干,一堆新鲜的当地土壤。

学生准备:每两个学生一组,每组学生准备:沙子、黏土、腐殖土、3只塑料汤匙、3张白纸、木棒、研钵一套、报纸、抹布、一小桶水、搅拌棒、纸和盘子。3只塑料杯子、两只放大镜、两根木筷、一只硬纸板盘子、过滤装置一套、表格若干张。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我们周围的土壤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它们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不同?今天我们来研 究这个问题。

(二) 自主学习

1、 用沉淀法认识土壤中的三种成分

(1) 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你有什么发现? (2) 学生观察、记录。 (3) 小组交流、汇报。

(4) 小结: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可以看到水面上飘浮着一些东西,这是土壤中的腐殖质,再细看一下水中的土块,你会发现它在水中明显地分成两层:上面一层颗粒较细,是黏土;下面一层颗粒较粗,是沙。

2、 观察比较沙、黏土、腐殖质的特征 (1) 拿出准备的土壤放在桌上仔细观察:

① 摸:感觉土壤颗粒大小及土壤的潮湿程度。 ② 看:观察土壤颗粒大小及土壤的颜色深浅。 ③ 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及土壤的粗糙程度。 ④ 握、搓:感觉土壤的黏性。 ⑤ 嗅:感觉土壤的气味。

⑥ 摇:听听干土壤的发出的声音。 ⑦ 涂抹:感觉土壤在纸上留下的痕迹。 (2) 学生自主研究,小组交流。

(3) 小结:含沙多的土壤 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叫壤土。

3、 比较沙、黏土、腐殖土的渗水性

(1) 在渗水装置中放入同样多的这三种物质,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等它们停止渗水时观察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

(2) 学生观察,小组交流。

(3) 交流:它们为什么渗出的水不一样多?谁渗出的水多?谁保留的水多?说明什么问题?

(4) 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三) 总结巩固 概述课文。 课后研究:

1、 调查家乡的土壤

制定出计划,按计划实施并做好记录。

2、这些植物适合种植在哪种土壤中?我们家乡的土壤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 第4课、土壤和我们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够参与讨论。

*能够用《土壤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土壤知识表达出来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 *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 *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

*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壤和我们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 自主学习

1、 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 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 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 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 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 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 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 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 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 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 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 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 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第三单元

植物的一生 第1课、种子里面有什么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探究 科学知识

意识到坚持性和细心操作、认真观察是做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素养。

1、能够做种子前发实验。

2、会解剖种子,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

3、能够将观察到的种子画下来。 知道种子里有“胚” 教学重点:

1、知道种子的构造。 教学难点:

1、设计种子萌发的实验。

二、课前准备 教师:

放大镜、绿豆、培养皿或学生。3个分格的小盒子或三只同样的小器皿。(每组一套) 学生:

用水泡过的菜豆、花生、葵花子、蚕豆、黄豆种子和与之对应的干种子自带做绿豆发芽实验的器皿

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价

一、谈话

导入,回忆原有知识,引发研究内容

1、你已经知道那些植物的知识?

2、倾听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有知识。

3、了解种子吗? 发表自己的看法 填写活动记录

学生提出种子构造!

能参与讨论,并在小组中发表意见。较快的记录;对研究问题有兴趣

二、解剖观察种子,发现种子的共同点

1、提出:你认识那些植物的种子?

2、提出:只有解剖了种子,才能观察。

3、你觉得解剖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4、解剖观察其他植物种子,你发现什么?

1、说出常见植物种子的名字。

2、讨论发表注意点。

3、解剖、观察大豆的种子,并记录。

4、学生解剖其他种子,发现种子的构造相同点!讨论归纳

1、 讨论积极,认真倾听。

2、 实验、观察、记录合作好。

三、讨论种子的萌发

1、 猜一猜种子为何能长出一棵植物?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说吗?

2、 指导实验(讨论注意点)

1、 讨论,发表意见

2、 一起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填写活动记录

1、 积极发现问题

2、 能完成7天实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四、交流问题

关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共同讨论

第二课、种油菜

一、教材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探究 科学知识

体验种植油菜的乐趣

能够用图画和文字把油菜最初的生长状况记录下来。 了解油菜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

会用图画文字记录实验日记。 教学难点:

持之以恒种植与管理。

二、课前准备 教师:

大花盆l~2个。或校园内选一块种植地

学生:油菜种子(或别的短生长期草本植物种子)、小花盆。牙签、小铲、水、纸巾。学具袋里提供的油菜种子需要经过“春化处理”,教师可集中处理,

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价

一、延伸导入

种子里的胚,有何作用? 汇报 回答积极

二、观察油菜籽,种植油菜

油菜籽中有没有胚?你怎么认为? 我们来种油菜,研究?

1、 讨论回答

2、 看29页图学生讨论种植注意点;

3、 按步骤种植 讨论积极 小组和作好

三、种好我们的油菜

谈话:油菜籽我们一种到土壤中了!是不是万事大吉了?怎样才能种好油菜,使它也快乐的生长?

学生讨论、汇报,如何管理,观察、记录

汇报积极,有好的建议,并呈现对种植好油菜强烈的兴趣,并能持续的管理种植油菜。

四、深入研究

你能在种植油菜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一些科学研究吗?比如用对比实验,研究油菜对光、水、土壤、肥料不同的要求! 学生积极讨论; 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汇报

能有自己组的研究课题,会设计实验,并能去做。

四、教学后记(反思与重建) 第三课、油菜开花了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探究 科学知识

体会到种植的辛苦,意识到要爱惜油菜花。

1、会用镊子摘取油菜花,将它解剖并制成标本。

2、记录花蕾的形状和颜色。 认识油菜花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认识油菜花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会用镊子解剖油菜花,观察记录

二、课前准备 教师:

一朵油菜花、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台纸。(每人一套) 学生:

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价

一、谈谈我的油菜

请你根据你的种植记录,描述油菜的生长,到花开过程 学生汇报,并补充发表自己不同的发现 汇报积极,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发现。

二、解剖油菜花,观察

教师演示用镊子解剖油菜花

1、 学生提出疑问,共同解答;

2、 学生进行解剖油菜花的实验

认真观察演示实验,能提出疑问困难,实验认真细致

三、制作油菜花标本

1、 指导看图34页

2、 为什么要做标本?

3、 标本制作注意点讨论

1、 讨论怎样做;

2、 动手做一做;

3、 完成标本、保护方法 小组合作协调,互相帮助。

四、课后延伸

观察更多的花,了解它们的构造,或做标本, 鼓励学生好好做 注意保护花草树木!!

1、 说出自己想要观察的花

2、 说说自己打算怎么去做

对课后研究有热情,更有自己的研究打算

四、教学后记(反思与重建) 第4课、谁给花传粉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探究 科学知识

体验种油菜带给自己的乐趣,增强继续照料好它的信心。

1、观察干蜜蜂的身体,并能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2、能够对“棉签和干蜜蜂谁沾花粉的本领高”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

1、认识蜜蜂在传播花粉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蜜蜂与花的关系。

2、知道干蜜蜂的身体是什么样的,为“昆虫”概念的建立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教学重点:观察干蜜蜂的身体,并能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教学难点:能够对“棉签和干蜜蜂谁沾花粉的本领高”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

二、课前准备

教师:油菜花、棉签、干蜜蜂(没有计学具、工具箱的学校可以选择别的昆虫)、小塑料袋、放大镜。 学生:

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价

一、谈话导入

在解剖油菜花、制作油菜花标本的时候,我们不小心碰掉下来的花粉。也许只知道它是生长在雄蕊顶端的一种粉末状的东西。

学生汇报:没有想到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会与它有关。

二、观察花粉 找一找花粉在花的什么地方。(2)说说传粉是怎么回事。

1、 学生观察花粉;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指沾一点儿花粉捻一捻,说一说花粉是什么样的一种物体。说说花粉的形态

2、 讨论传粉的意义 认真观察,积极汇报

三、探究蜜蜂粘花粉本领的特点

1、 察蜜蜂的身上脚上,你发现什么?

2、有什么作用吗?

3、怎样证明蜜蜂的这种构造和传粉有关?

4、比实验设计意图、实验注意点

1、 学生观察汇报

2、讨论汇报蜜蜂特点可能的作用

3、学生设计实验

4、根据36页提示,实验分析,汇报 讨论热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敢于设计实验 观察认真细致

四、花和蜜蜂的关系, 讨论:蜜蜂与花的关系

探究传粉后与花那部分有关, 指导学生实验方法! 学生汇报,

说说实验的方法:

传粉后摘去:1花瓣,2花萼,花蕊,分别用塑料袋罩(可以选择做不同的实验) 敢于假设,设计实验

五、作业与延伸

1、 查阅资料或观察发现: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需要蜜蜂蝴蝶传粉,

2、 观察其他传粉昆虫的特点

3、了解植物其它传粉方式,记录在活动记录本中

1、 学生讨论

2、 选题研究

对课后研究兴趣浓,能简单说出自己研究的设想和方法

四、教学后记(反思与重建) 第5课、收获和播种 第四单元

固体和液体 第1课、认识固体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文具盒、石块、笔、鸡蛋等各种固体;水、饮料、胶水、酒精等液体;天平、量筒、量杯。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水、面粉、筷子、小勺、放大镜、筛子。

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锤子等。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认识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

(二)自主学习。

1、按固体和液体两类给物体分类。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物体,请学生按固体和液体分类。 (2)师生交流。

(3)还有哪些物体是固体或者是液体。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需要下定论,只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即可。 (5)教师演示“和面”的实验。

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边搅动边让学生描述当时是固体还是液体?从而让学生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2、研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1)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

(2)组内讲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3)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记录研究的情况。 (4)小组内交流,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

(5)小组间交流,描述固体的性质,还要比一比,哪个组研究的项目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认识固体的性质。 (6)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都有一定的形状。

(7)学生实践活动:用多种办法把P44上列举的固体弄碎,并按硬度的强弱排队。

3、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是否变化。 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来共同完成这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固体混合前后和重量不变。

(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

让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独立完成此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原来自己的猜想与实际情况有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工具的测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 (3)指导学生把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开。 A.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B.小组交流办法。

C.如果课内时间不够,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后完成。

(三)小结本课。 第2课把固体放到水里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知训与技能:

1、知道哪些物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

2、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作彩色树杈的乐趣。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会沉和会浮的物体、橡皮泥、高锰酸钾、装水烧杯、水槽、沉淀分离好的土壤、酒精灯、留有矿物痕迹的小勺或玻璃片、五颜六色的树杈、每组一份表格。

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食盐、纸盒、报纸、不同颜料、方塘、土壤、沙子、搅拌棒或筷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固体的性质,谁能说说各种固体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又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呢?

2、固体还有许多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

(二)自主学习。

1、认识固体在水中的的沉浮现象。

(1)师将几种固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 (2)请学生预测,老师带来的其它固体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3)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固体集中在小组内,预测它们放在水中善,把预测的结果记在P82的表格中。

(4)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并预修改。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师演示: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3)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呢?

(4)师生共同小结得出: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固体在水中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那说明固体在水中不溶解。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方塘、土壤、沙子放在水中并搅拌后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P82。

3、了解固体与水混合与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学生阅读P47的图。

(2)这些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与分离有什么科学道理吗?或说出为什么? (3)你还说出其他的例子吗?

4、结晶实验。

(1)在热水里加盐,充分搅拌,使盐完全溶解,一直到盐恰好不再溶解。 (2)在热水中加入绘画的颜料,使溶液着色。

(3)把各种颜色的热盐水放在纸盒内,周围塞好报纸,这样可以使热盐水慢慢冷却。 (4)把小树枝分别浸入各种颜色的热盐水中,就可得到彩色的树枝。

(四)小结本课。 第3课、认识液体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烧不、平底烧瓶、锥形瓶、天平。

(2)分组实验材料:装饰板、滴瓶、回形针、烧杯、双层玻璃版、几种不同液体(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三把勺子、表格。

2、学生准备:厚塑料袋、简易天平、蜡光纸、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瓶。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是谁?每位同学选一种液体,说出它的样子和作用,其他同学猜猜是哪种液体。

2、学生思考。

3、学生开始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前说液体的样子和作用,全班同学在纸上写出这种液体的名称。然后请这位同学公布答案,比一比,谁说的比较好。然后换其他同学继续游戏。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说说教师指定的几种液体的性质。 (1)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

(2)完成P49的表格,此表格可以加长,比一比,谁加得长。

(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液体在颜色、气味、味道上的性质,其实,液体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质。

2、认识液体在其他方面的性质。

(1)学生阅读P50的内容。请学生参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研究,你能发现哪些液体的其他性质。

(2)学生分组实验。

A.倒出同样多的液体,在天平上和水比比看。 B.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上。 C.把不同的液体用滴管滴在蜡光纸上。

……

(3)小组交流。

(4)师生小结: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发现了液体在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此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3、小结本课研究的一些科学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到了以下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比较、实验、分析、综合等研究了液体的性质。

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第4课、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可以溶解在水里。

2、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作果汁饮料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食用油、蜂蜜、果汁、洗涤剂、烧杯、搅拌棒、天平、凉开水。

2、学生准备:桃子或桔子,榨汁机、干净的矿泉水瓶、少量白糖或蜂蜜。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1)液体有哪些不同性质? (2)液体有哪些相同性质?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研究把水倒进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1)提出问题。

A.教师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前面我们研究了把固体放入水中的一些情况,我们发现有的固体在水中沉有的在水中浮,有的会溶解,有的不溶解。那么,把液体倒进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沉,有的浮呢?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有的沉有的浮? B.学生假设。 (2)设计实验。

A.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

B.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实验中应该要注意的一些现象。 C.请学生汇报设计的情况。 (3)进行实验。 (4)分析实验结果。

A.你们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同吗?你能找这其中的原因吗? B.在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填写P51的表格。 (5)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下。

2、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1)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请同学用刚才的研究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请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学生分组研究。

(3)师生共同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一样,有的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不溶解于水的深也可能溶解于水。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三)课后作业。

1、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液体混合与分离的例子。例如:榨取果汁、用洗涤剂洗碗等,你还知道哪些例子呢?课后榨取一份果汁,将你的果汁调制的美味一些。 第5课、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2、知道船的承载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研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橡皮泥,水杯、盐、小螺帽、铝片、牙膏皮、生鸡蛋

2、学生准备:橡皮泥、铝片、土豆

三、教学时间:一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激发探究欲望

1、出示本节课要研究的物体:橡皮泥、牙膏皮、土豆、铝片。 2、讲述:这些物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水里都是沉的。

3、提问:你能猜想一下可以用一些什么办法使它们在水中浮起来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A、探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

1、 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以上这些沉在水里的物体在水中浮起来。

2、 用实验验证猜想。 (1)明确实验注意点:

a、安全 b、卫生 c、认真研究 (2)学生实验,并填写表格。 物体

方 法(写或画)

1 2

3)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结:我们用(

)的方法可以使牙膏皮、橡皮泥、铝片、土豆这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到水面上来。。

B、探究小船能装载的重量与什么有关

1、讲述:我们让这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造船的过程,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就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小船,刚才每个同学都做了一回小小的造船工程师。 2、提问:船有什么作用?

3、开展用小船装载螺帽的比赛。 (1)明确实验要求

a、 在自己制作的小船中任选一艘小船参赛

b、可以对船再进行改进 (2)、学生比赛,用自己制作的小船装螺帽。 (3)、汇报比赛结果。

4、讨论:小船装的东西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5、小结:小船装的东西的多少与小船的材料、形状等许多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课后延伸:

1、提出课后活动目标: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艘船。

2、活动注意点:(1)安全 (2)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 第6课、认识船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船的发展历程、船的种类、船的用途等方面来认识船,并通过设计未来的船加强对船的认识,体验设计的艰辛和快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船的发展史。

2、知识与技能:通过网络浏览图片,认识各种各样的船,知道它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一艘船,体验设计的艰辛和快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过程中乐于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船并知道它们的用途,了解船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设计一艘船。 教学准备:网络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过程

一、激趣导入:2分

出示船的图片,认识它们吗?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船”。 问:你知道这些船的名称吗??

学生说出认识的船的名称(帆船、客船、货轮、水翼艇、航空母舰„„) 过程二:认识各种各样的船,了解船的发展史:20分 师:它们有什么特点?你还想认识更多的船吗?1分 打开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网站,点击“船的世界”,你将看到各种各样的船,看一看,说一说你认识船的名称并用简单的话说说它的特点。 学生浏览网页5分

利用教学网络向大家交流汇报。5分(7——8个同学)

(你真聪明,不仅知道船的名称,还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它的特点,真棒!) (恩,听了你的介绍,张老师也认识这种船了!) 出示图片:(一边指:)张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船的图片,(一边问:)你们认识这些船吗?让我们一起说出它的名字吧!

(潜水艇、航空母舰、客船、摩托艇、木筏、消防船、捕鲸船) (巡洋舰、护卫舰、中国福船、破冰船、挖泥船)2分

师:船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船相继问世,船的家族也越来越庞大,从古代的船发展到现在的船,中间经历了大约一万年呢!可以说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那么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

“船的发展史”这一专栏主要介绍了着一知识。点击“船的发展顺序”可以了解船的发展历程并能对图片上的船按照发展顺序进行排序。

同学们可以四人为一小组,进入“船的发展史”进行研究,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留言与讨论”和大家交流或向老师提问。 学生进行研究5分

请一生上来对船进行排序,问一问:为什么这么排?2分 过程

三、设计未来的船12分 在我们感叹船家族的庞大、船历史的悠久时,我们不禁要佩服船的设计者,他们在设计船时除了精心设计船的外形和构造,还要精心考虑船的材料、使用的动力以及船的用途!真是不简单!假如同学们长大后成为一名船舶设计师,你想怎样去设计一艘未来的船?注意考虑它的材料和用途。

学生设计未来的船8分

画笔中的通过教学网络进行展示并讲解4分(2——3个同学)

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师真的很高兴,你们构思的船新颖、独特、令人向往,相信你们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小船设计家! 过程四:谈感受。5分

今天我们认识了船,想一想,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你还想知道有关船的哪些知识?请大家将感受与问题写在“留言与讨论”上。 第五单元

太阳和月亮的移动 第1课、太阳和影子 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

*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 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3、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4、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5、 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一、自主学习

1、 这是谁的影子?

(1) 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 汇报。

(3)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 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汇报。

(3) 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 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 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 小组交流。汇报。

(4) 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二、巩固应用

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 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2课、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时刻。

*用太阳高度仪、温度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一天中影子和气温的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利用简单表格(或曲线图)整理有关数据。

知识与技能:

*认识太阳在天空的(视)运行模式。

*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气温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 *体会到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太阳高度仪(自制的)、指南针、温度计、手表、记录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为什么早晨影子在西边,傍晚影子在东边呢?

2、 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 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1) 学生室外活动,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2) 室内交流:怎样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3) 小结:太阳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高度来表示,先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位,再用拳头量一量太阳离地平线有多高。

2、 用仪器观测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1) 将太阳高度测量仪平置于地面,指针指向太阳的方向,使阳光通过指针前端的圆孔,光斑落在指针后端“十”字的中央,此时针尖所示的角度就是当时的太阳高度。

(2) 在阳光下,从物体顶端拉一根线到物体影子的顶端,用量角器量出地面和细线之间的夹角的度数,这也是当时太阳的高度。 (3) 学生室外活动。 (4) 室内交流。

三、总结应用

1、 怎样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2、如果同时记下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刻的太阳高度和气温情况,气温和太阳高度变 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把我们的发现记在活动记录卡上。

第3课、太阳钟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尝试做一个沙漏。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 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 学习新课

1、 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 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 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 看手掌日晷

(1) 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 做太阳钟

(1) 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 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 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 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第4课、看月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能够克服恐惧感。 *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 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 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 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 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 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 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 小结课文。

(2) 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4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混合身边的物质

(一)

一、教学目标

⒈指导学生学习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⒉指导学生学习几种混合与分离物质的操作方法;

⒊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⒋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质制造混合物

,并学习观察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⒌教育学生要学会和同伴合作,保证本组每个学生都有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

⒍了解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

⒎感受实验前的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做出判断才是科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混合与分离的动手操作,对混合现象仔细观察,并做出判断。

×难点:认识到混合后的沙豆、油水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三、材料准备

每组透明杯子两个、一次性塑料杯只、纱网块、筷子或玻璃棒根、黄豆与砂子各半杯、放大镜。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引入课题

×出示杯中的黄豆和沙子,谈话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观察的本领,这里有一些黄豆和沙子,比比谁发现得多?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尽可能从多方面进行观察。

学生从杯中取一些黄豆的沙子,分别放在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观察后放在一边待用)

学生综合观察结果,发表观察发现。

通过观察了解混合前的沙和黄豆是怎样的,为判断混合后是否发生变化做好准备。

混合沙和豆

实验

×谈话:把这些豆和沙混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

×

×设问:你打算怎样把它们混合到一起?

×谈话:仔细观察,混合后的东西是怎样的?

×谈话:想想,给杯中的这些东西取个名字?

综合学生的观点,引出“混合物”的概念。

×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理由。

×

×学生设计混合的方法,各组合作进行混合。

×观察、描述观察后的沙子和豆子。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说这样取名的理由。

依据已有经验进行思考与判断。

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观察认识混合后的物质的主要特征。

通过取名进一步对混合的物质进行观察与认识。

分离混合物

实验

×创设问题:你有办法再把这些豆和沙的混合物分离开来吗?

让学的方案。

×看看教师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动手将它们分离开。

让学生评价自己小组的分离结果是否理想。

×谈话:与纸上的沙与豆比一比,分离出来的豆与沙子有没有发生变化?

×

×设问认为变化的学生:你认为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

×这时还能叫作豆,叫作沙吗?

×各小组议一议,制定各小组的分离方案。

×各小组交流方案。

×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或自制装置分离。

小组观察、比较。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从多角度认识问题。

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恰当的评价。

促使学生认识,沙与豆并没有发生本质特征的变化。

油与水的混合

×出示一杯水,一杯油,设问,将它们倒在一起会怎样?

×先将水倒入试管再将油倒入试管。

×设问:有什么办法将它们充分混合在一起呢?

×将水和油充分混合在一起。设问水和油的混合物是怎样的?

×创设问题:你有办法将水与油的混合物分离开来吗?

×静止一定的时间,让油和水分离开来。

×让学生观察分离出来的油与水有没有变化?

学生猜测、判断。

观察试管中的水和油。说明见到的现象?(油和水明显地分为上下两层)

×说说自己的方法。

说明见到的现象?

小组讨论,说明自己的设想方案。

观察,发表意见。

小结

×设问:这节我们主要作了哪些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混合身边的物质》。

×设问:我们身边有这类混合物吗?

×设问:这些混合物你能将其分离吗?

第5篇:河北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亲历科学

1、亲历科学 认识自己

2、认识自己

1、亲历科学

一、 活动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

3、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二、教学过程

1、通过观察书上的“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厂、 “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妙产生好奇心。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机提出问题的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

2、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

3、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关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从而巩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的训练。

4、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训练,教学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上。很多问题的答案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

吹纸片

一、活动目标

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解释实验现象,交流、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过程

1、这个活动可以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

2、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由于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尚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只要能说出这个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即可。同时,允许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教师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

3、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思考、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大部分学生的猜测可能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不一致,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良好机会。

2、认识自己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㈠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 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

记下现在的我

一、活动目标

1、能找出一种办法描述现在的自己,并进行简单记录。

2、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3、能用勾画轮廓图的办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

4、遇到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时,能够请别人帮忙,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活动时间约30口35分钟。

2、教材中采取组织学生勾画轮廓图的办法。教室四周或教室外围的墙壁可供学生勾画轮廓图时站靠,可以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注意提示学生,在勾画轮廓图时,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最好用较粗的彩笔并与纸保持垂直的角度沿被画学生的身体轮廓勾画;观察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标在各自的轮廓图上。

3、当学生只凭眼睛进行观察得不到更多更准的信息时,可引导学生先 进行估算,再体验用秤、尺测量体重、身高、腰围以及其他感兴趣的部分的长度,如腿长、手长等。测量人体各个部分的数据时,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要启发学生思考没有卷尺时怎样量腰围(可用绳子量,之后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为下一单元中测量盘曲着的蚯蚓打基础);还可测一分钟心跳次数等,并将结果记录在各自的轮廓图上。

4、勾画轮廓图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一定的 困难;如果在课堂上勾画轮廓图需要时间太多或不易组织,可让学生请家长帮助在家中完成,再带到课堂上,完成其他内容。

5、学生可能会对身体的内部结构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此课只了解身体的外形特征。测量时,读数可以不很精确。记录外形轮廓时只要求勾画大致轮廓,衣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仔细观察找特征

一、活动目标

1、能借助尺子或放大镜观察用眼睛不能准确看出的物体。

2、能举例说明有些形态特征是会改变的,有些是不会改变的c

3、能较正确地用图和文字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找特征约10分钟,记录约10分钟,按照轮廓图猜人游戏约15分钟。思考约5—10分钟。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日已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用镜子、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外部形态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如有无酒窝、有无红记、指纹的差异、是否梳小辫等,并将这些特征标在自己的轮廓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3、引导学生猜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体的各种特征哪些会发生改变,哪些不会改变。

4、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轮廓图(图中不要写出姓名)。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将各自的轮廓图重新排列顺序后,从中任取一张,根据图中所具有的信息,猜一猜勾画的是谁?

二、教学过程

让学生填出所找到的特征,并在是否会改变的相应栏中打“/”。

留指纹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2、能举例说明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留指纹活动约25分钟,讨论约15分钟。

2、小组同学分别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小组每位同学的书上,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写下各自的名字,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

3、小组同学打乱刚才按指纹的顺序,再次将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另— 张半透明的白纸上(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所按的位置),不再写出名字。设法找出与前一次的指纹中哪个相同,判断是小组中谁的指纹。这是指纹识别的基本道理。

4、组织学生讨论指纹的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可从阅读“科学在线”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指纹识别技术在计算机、银行等领域的应用。

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

一、活动目标

1、能将观察记录的图表做长保存。

2、能关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

将自己的轮廓图保存好。当每学年开学时,在保存的轮廓图上再次勾画出身体的轮廓,并与旧图相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此活动为课下拓展活动。在学生找出的特征中,胎记、指纹、耳垂、有无酒窝、平舌卷舌、额头发际是否有“美人尖”、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是不易改变的。而有些特征如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是容易改变的。在知识上,教师要刻意强调,“不能改变”的特征仅仅是指在某个个体的一生中才成立,因为到了此个体的下一代,这些“不能改变”的特征也可能会改变。

教学后记: 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3、寻找动物和植物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做好初步记录。第

二课时汇总小组记录,进行汇报交流。第三课时进行拓展活动,训练综合运用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

寻找身边的动植物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

2、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

3、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

4、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

5、能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二、教学过程

1、建议本课活动分小组进行,一般可分为四人一组,这样便于学生合

作进行寻找、观察和记录活动。每组准备一套工具。

2、活动开始前要制定活动计划。小组内进行分工与协作。还要对寻找动植物的区域进行划分。另外,要鼓励学生在观察动植物时进行发散性的提问,同时把问题记录下来;回来后再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可进行探究的问题。

3、学生在进行寻找动植物的活动时,因为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学生可能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在开始寻找前,教师必须把注意事项交代清楚,以防止危险的事情发生。并强调,观察时不能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4、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要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记录、下来。在进行小组汇总、整理观察记录时,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记录、整理观察到的信息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应注意进行方法提示,引导学生做出比较规范的书面材料。另外,课文中给出了记录卡(文字可写在记录卡中,图可画在记录卡右侧的放大镜中)和观察报告的范例,学生可以参照范例填写空白的报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与书上形式不同的报告。教师一定不要限制学生的想法。 5.在进行汇报交流时,由每个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同时进行简单的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对于用哪种形式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课文也给出了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只是一种提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

6、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感官在观察中的作用很重要,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能准确、全面地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

猜一猜

一、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1—2种感官辨别事物。

2、能告诉其他同学自己是如何听对、摸对的经验。

二、教学过程

这是弹性的内容,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取舍。活动时间在15分钟和30分钟之间。分小组进行活动,教材的插图只是一种活动提示,教师根据学校条件自行设计活动,只要能达到活动目标的要求即可。例如,可以把要识别的物体放在布袋里,让学生通过摸、闻来识别。选择识别材料时,应注意选择那些当地便于寻找到的几种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便于用感官识别的物体。另外,不要选择那些容易伤害学生身体的动植物。例如,带刺或有毒的植物等。 教学后记:学生能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4、 蚯蚓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 观察蚯蚓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估测蚯蚓的长度、重量。

2、能设法测量出蚯蚓的实际长度。

3、能正确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微结构。

4、能与其他同学配合测量蚯蚓的长度。 ’

5、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

二、教学过程

1、在活动开始前,先选一种小动物,本课以蚯蚓为例。

2、先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蚯蚓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梳理,找出可以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例如,可以分为“研究蚯蚓如何运动组”、“研究如何测量蚯蚓身长组”、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结构组”等等。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小组进行实际研究之前,应先做一个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观察、怎样分工等)。

3、对于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师应注意提示,例如“怎样测量处于盘曲状态的蚯蚓的长度?”可以提示学生先用线绳比着蚯蚓身体盘一下,再量线绳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活动的重点不是要测量出蚯蚓的准确身长,而是让学生学习使用一些测量的方法。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学生用书的表格中。

5、将观察后的蚯蚓继续养在潮湿的土壤里,以备下一个活动继续观察。

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设计探究蚯蚓生活习性的方案。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观察报告。

3、能说出蚯蚓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

4、能将实验用的蚯蚓放回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此活动是活动1的延伸,活动开始前,对上节课的观察结果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在交流后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2、让学生对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进行预测,根据不同的预测进行分组。

3、实验时,教师只对方法进行提示,不做过多干涉。例如,在研究蚯蚓喜欢干燥的还是湿润的土壤时,要把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的分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要注意提示学生不能把一次实验现象就当作结论,要进行重复实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4、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预测,按教材的提示写出观察报告,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

5、课后组织学生把观察过的蚯蚓(或其他小动物)放回大自然,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的好机会。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 教学后记:通过观察学生了解到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由于环境问题有个别学生没有找到蚯蚓,导致活动出现一定的困难。

第5课

凤仙花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

观察凤仙花。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或借助观察工具观察植物的细微结构。

2、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

3、能与其他同学分工进行观测凤仙花的活动。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分组进行,一般四人一组为宜。小组内要进行分工,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记录。教师要注意提示安全事项,例如,“不能损害花草树木”,“不能破坏植物的生活环境”等。教师还应提示学生,观察时要注意植物的细微结构,指导学生认识组成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的名称。

2、建议在室外花园或温室中进行,农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鲜花较多的大自然中进行,课文第18页上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尽量多的选择余地,二是让学生对植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3、要让学生先对所观察的植物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课文中给出的凤仙花只是一个提示,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

4、把观察结果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记录图表中。值得一提的是,书中 要求的是画一株凤仙花的图。在实际活动中,应该让学生画出所观察植物的草图,没有必要都去画凤仙花。

5、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思考,学生会发现不仅自己观察的植物,而且其他植物也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课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记录、图文收集起来,以板报或文件夹的形式展示出来,促进学生进行交流。种子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不同种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

标出下列植物的各个器官

一、活动目标

1、能找出不同种类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能辨别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基本器官。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教学过程

1、通过标出教材中第20页上图中植物的器官,巩固活动1对植物的认识。同时,对几种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外形上的不同点。

2、进行交流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活动后使学生能意识到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爱护花草树木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学到的植物知识,对保护周围植物提出合理的建议

2、能在课后做一两件保护周围植物的事情。

3、能从植物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植物。

二、教学过程

1、欣赏植物给环境带来的美。

2、引导学生保护植物。

3、引导学生参照书中的实例,提出保护植物的建议。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植物;能模仿别人的计划指定本组的计划;能用图画记录所观察的植物;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六课、土 壤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先用两课时完成活动

1、活动2和拓展活动的学习,再在大约三周以后安排且课时讨论、分析拓展活动的结果。前面两课时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拓展活动,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2)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拓展活动。

观察土壤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能对土壤进行观察、记录。

2、能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3、能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土样。

4、能够分工合作进行活动。

5、在观察活动结束时,能主动将小动物放回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本活动在室外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分工合作。

2、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以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如果采集的土样中没有小动物,应把土壤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

3、把采集的土样放在教室窗台上晒干,让学生观察并与晒干前土壤的颜色、手感和气味相比较,分析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只要土壤晒干,学生课下右随时观察。

4、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及时填写在报告中,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总结和交流。

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一、活动目标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土壤成分的活动。

2、能利用筛子等工具把砂和粘土区分开。

3、能归纳总结出土壤的主要成分。

二、教学过程

1、先组织学生猜想土壤里还有什么?怎样将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2、启发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工具,设计实验操作的过程。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区分砂和粘土。

3、如果学生设计使用沉降的方法将砂和粘土分开,应让学生按顺序操作。由于这个实验当堂不能出结果,应适当要学生前一天准备好,沉淀8小时的实验结果,让学生自己观察。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区分开的砂和粘土有什么不同?沉降物大致分成几层?每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与用小筛子做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

5、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鼓励学行进一步研究,观察分析除了砂和粘土之外,土壤中还有什么。沉降杯中为什么有气泡向上冒?什么浮在水面上?土壤以上的水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用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撇出来,分散在纸巾上,用放大镜观察它们是什么?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这个活动与“埋垃圾”活动有联系,待埋垃圾的结果出来以后,教师最好把在土壤里能腐烂的东西和腐殖质的关系讲一下。

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砂和粘土的特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教师应启以学生从颗粒的大小、粘性等性质上进行比较实验。进一步认识土壤成分中的砂颗粒较大、粘性较大。

7、最后各小组汇报,与全班同学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此环节为归纳能力和表达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体验集体比个人的分析更全面。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腐殖质,可以在埋垃圾活动中再帮助学生理解。

8、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和材料,设计实验,利用多种方法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是本活动的重点。

埋垃圾

一、活动目标

1、能应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物体在土壤中的腐烂情况做出测。

2、体验到用证据说明问题的重要性。

3、能举例说出在土壤中能腐烂和不能腐烂的物体对土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生活垃圾中哪些物体在土壤里能腐烂,哪些不能腐烂,并把猜想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将一些生活垃圾放到装有一半土壤的塑料桶式铁桶中,底部和周边的孔会帮助加快腐烂的过程。

3、让学生再用比较多的土把这些垃圾埋起来,然且用小喷壶往土壤上喷水,直到土壤变得潮湿为止。

4、每隔几日,在上面再喷些水。

5、几个星期以后,将土挖开,观察几周前掩埋的垃圾哪些腐烂了?哪些不能腐烂?

6、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7、将实验结果与猜想对照。

8、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腐殖质。 教学后记: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事物的能力,了解土壤的成分和基本性质。

第七课 土壤的保护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实验,并通过分析资料找出黄河中下游河水发黄的原因;第二课时完成保护土壤的拓展活动。

水土流失实验

一、活动目标

1、能猜想出造成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4、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实验。

二、教学过程

1、本活动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中的图或有关黄河的影像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黄河中下游的水为什么是黄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开展水土流失的实验。

2、在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壤土,并拍实;在另一个盒子中放入种有草皮的壤土。分别在两个盒子一端的下面放一块砖,使其倾斜,在另一端的下面各放一个托盘式盆。

3、在盘上方同样的高度,同时用喷壶往两个盘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在向两个盒子喷水时,应使喷壶所处的高度、倾斜的角度、壶嘴孔直径、喷洒时间保持一样,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4、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个盒子中的壤土发生了什么变化,把结果实事求是地记录在表中,并讨论草对土壤的作用。

5、让学生看森林被砍伐的图,设想一下如果森林都像图中那样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会有什么影响呢?讨论水、土壤、植物之部的关系?

6、根据以上事实,引导学生分析黄河流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找出黄河中下游水发黄的砂因。

7、在本课结束时,布置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周围的土壤受破坏的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拓展活动做准备。

保护土壤

一、活动目标

1、能调查周围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做好记录。

2、意识到保护我国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3、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条保护土壤、防止水土壤流失的建议。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开展调查的实际情况,安排本课的教学方式和具体过程。

2、在课室开一个展示会,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和收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实,对学生搜集到的音像资料,可以有选择地播放给学生看。对学生的调查活动,要给与积极的评价,做得好的重点表扬,做得一般的也要鼓励。

3、在交流调查结果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并以书面形式展示,进行评选。对于那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教学后记: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认识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通过分析知道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的原因。通过调查土壤受到破坏的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

第八课 水

课时安排:

建议用3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第三课时完成拓展部分的教学。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用五种感官综合感知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2、能够把观察到的现象实事培育是地记录下来。

3、愿意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4、能具体说出水有哪些基本物理性质。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开始,教师可简单提一引些活动要求,如: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想的方法要多,记录要真实等。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尽可能用与其他人不同的方法观察,不要直接教具体方法。当学生无从下手时,可让学生参考教材中的插图。

2、教师指导学生往塑料袋内灌水,感知水会流动,无固定形状的性质;通过将水和牛奶、石头比较,引导学生感知水是无色的、会流动的;通过把手放到水槽中,一方面感知水是透明的,另一方面提示学生直接用手去抓水、捧水;尝味道时,要用舌的前部,注意提醒学生对不知道的东西不能随便尝。

3、教材中未涉及到的闻气味、听声音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给予启发和指导。

4、学生活动时,切忌由教师带着学生按一看、二闻、三尝的顺序一步一步操作。具体观察方法的指导,可在组织讨论时给学生一些启发。

5、活动1结束后,可安排学生课后围绕水与生命的关系开展调查。

水和生命

一、活动目标

1、能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2、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脉关系的不同看法。

3、大胆想像没有水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应先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如询问家长、查阅资料、搜集图片等。

2、一般分为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一课时。

3、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填写教材上的关系图。然后,通过交流将关系图填写得更充实,引导学生发现水与生命之间既有直接的关系,又有间接的关系。最且,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讨论“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和周围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4、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展示学生和教师搜集到的相关图片,如:干旱地区龟裂的土地、枯黄的庄稼,湿润地区繁茂的植被、优美的风光。如果的条件,还可以播放一些的关水与生命的影像资料片。

5、讨论结束后,可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的想像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榨果汁

一、活动目标

1、能完成解剖、挤汁等基七的操作活动。

2、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说明水与植物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过程

3、一般可四人一组,活动总时间为一课时,也可安排学生在家里完成。

4、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开展榨果汁的活动。

5、如有条件,可利用天平来分别比较几种不同的果实或茎叶在榨取前后水分和残渣的质量。质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植物含水量的多少。

教学后记: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水为探究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选择问题、搜集整理信息、设计实验及简单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水与生命的关系。

第九课 浮与沉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

物体的浮与沉

一、活动目标

1、能对由常风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沉浮进行预测。

2、能利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

3、能根据沉浮状态对物体进行分类。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可4人一组,合作进行。

2、在本课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说说“哪些物体会浮起来”,“哪些物体会沉下去”,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在学生回答正确或对答案产生争议时,可自然开始本次活动。

3、学生预测某物体的沉浮特点时,如棉花、海绵、小瓶(有盖与无盖)、废纸等,如果有争议,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预测的根据,再让学生根据预测将材料在实验桌上分门别类地摆开。

4、指导学生实验时,一定要强调操作方法,如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入水中,每次放一种材料,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等。

A)教师在巡视的时候,可根据各组实验情况,适时提出一些有关沉浮原理的问题,如:是不是所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都比沉下去的物体小?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水上,有的却要沉下去?

B)可以边实验边记录,也可以在实验结束后集中记录。如材料较多,可以给物体编号,记录时只记某物体的号码即可。

C)活动结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预测是否正确,并初步体会实验的重要性。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一、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一个恰当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订简单的究计划。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沉浮。

3、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

二、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选择问题,燕自由结组。教师要对学生选择的问题做个简单的统计,明确各组的任务。

2、实验前先要设计好实验方案,每次尝试都可作为一种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时,要指导学生说清过程和结果(即说清楚实验步骤和看到的现象),更要启发学生说清从失败到成功的实验过程。

4、可让学生用刚获得的经验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打捞沉船的方案、推测潜水艇的沉浮原理等。

感受浮力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方法感受到浮力的存在。

2、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3、能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1、分成4人一组。

2、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自然进行。例如,学生交流时可能会提到:“我把瓶子向下按,有顶手的感觉”;“橡皮泥在水里变轻了”等现象。教师可适时提示其他同学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从而开始本活动。

3、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按顺序认真体验1—2次,要轻轻往下按物体,再慢慢将手抬起。

4、活动后可引导学生具体谈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觉。如果学生始终没提到过浮力这个概念,此时要告诉学生,在水中感觉到的那种往上顶手的力,科学上称为浮力。

5、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学生在插图的启发下,举一些日常生产生活中和浮力有关的实例。如:船、游泳圈、救生衣、救生衣、淘米、煮饺子等。

教学后记:

学生以有的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判断“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学生认识浮沉现象,对浮力有一种切身的感受。

第十课 流动的水 课时安排:

建议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中的制作小水轮,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研究如何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并完成拓展活动。

感受流水和静水

一、活动目标:

1、能亲身体验到流水的力量。

2、能用文学语言描述自然界中不同水体的美丽。

二、活动过程:

1、4人一组开展活动。

2、首先组织学生观察教材引入部分的4幅插图。让学生发现在自然界的水体中,有的水平如镜,有的奔腾咆哮,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进而让学生实际去感受这种力量。

3、让学生通过控制烧杯的高低和水量,反复体验流水的力量。体验静水和流水可交*进行。 ,

4、鼓励学生利用现有材料模拟海浪、瀑布的状态,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让小水轮转起来

一、活动目标: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制作一个供实验用的小水轮。

2、能想出2种以上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1、4人一组开展活动。

2、制作小水轮是学生学习科学课以来的第一次较完整的制作活动,在教学中尽量帮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

3、怎样让水轮转得快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绝好机会,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尝试并判断方法的可行性,自己比较哪种方法更好些,教学中不要带着学生齐步走。

4、交流时,注意启发学生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虚心学习更好的方法。对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尝试让他们对想到的方法进行归纳。

制作小水轮的第一种方法:

1、把水轮图样放在塑料片上,在片上刻一个与水轮图样完全相同的圆圈。

2、沿着所画线往下剪。

3、老师帮忙在中心处打一孔。

4、把吸管插入轮中心。调整叶片,使轮的每一个叶片都能转动接水。

5、把竹扦插入吸管。

6、把插上了竹扦的轮子放在水流下面,看是否转动灵活。

制作小水轮的第二种方法:

1、模仿教材拓展部分的水轮插图。

2、切一段萝卜,周围插上几片较硬的材料(牙膏皮、剪开的塑料瓶壁),沿萝卜中心插一根自行车辐条。

3、将西瓜皮削成圆形,沿周边刻开几个缺口,中心插上自行车辐条。

评价建议

利用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

1、你会制作小水轮了吗?

2、你是怎样让小水轮转起来的?

3、水流很急时水轮转得怎样?

4、水流很慢时水轮转得怎样?

5、你知道哪些利用流水的例子?

流水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一、活动目标:

能举例说出水的力量对人既有有益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二、活动过程:

1、在活动2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利用流水的力量。

2、让学生结合图片说说“流水的力量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除生产方面的内容外,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哪些体育项目与流水有关,如:游泳、划船、冲浪、漂流、钓鱼等。

3、教师还可补充一些相关资料,能结合当前或当地的实际更好。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进展情况、各类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教学后记:通过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到流水是有力量。

第十一课 节约用水 课时安排:

活动安排:用2课时完成。

海水和淡水

一、活动目标:

1、能举例说出常见的信息资料的表现形式。

2、能尝试用填图和填表格的形式整理已知数据。

3、能概述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4、能提出一些合理使用水资源的建议。

二、活动过程:

1、 4人一组开展活动。

2、活动前先组织学生讨论:地球表面是水多还是陆地多,讨论时引导学牛对自己的看法尽可能说出自己的依据。

3、要求学生在读懂资料的基础上,用彩笔将海水、冰、可利用淡水的份数在坐标图上表示出来。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多一点”和“不足”应怎么表示。

4、告诉学生“科学在线”内的圆形统计图也是数据整理的一种方法。

5、在使用教材上资料的过程中,适时地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相关资料作补充。

6、学生对水资源的现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再让学生进行如何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的讨论,鼓励学生把本组的建议记录下来。

评价建议

关注学生用颜色填涂表格是否正确,提出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

议是否可行。

家庭用水调查

一、活动目标

I、能举例说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2、能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调查。

3、能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措施。

活动

1、调查活动由学生在课前分头进行,约需2——3天,可请家长帮忙。

2、学生讨论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不浪费水。如刷牙时关上水龙头等。

3、教师可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调查表的内容。 统计家庭用水量,并计算人均用水量

一、活动目标

1、能坚持6个月调查家庭用水量。

2、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实施建议

1、课上要用一定的时间教给学生怎样认读水表,简要介绍记录表中各栏目的内容。

2、教师要定期关注学生的调查情况,下一个学期要安排时间总结。

3、农村不用水表的地区,教师可灵活布置其他内容的长期调查活动,能达到活动目标即可。

调查周围浪费水的现象

一、活动目标

1、能从日常生活中选择要研究的问题。

2、体验数据在调查中的重要作用。

3、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实施建议

1、可在活动2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列举更多的浪费水的现象,提出若干可调查的专题,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调查专题,各组尽量不重复。

2、设计调查计划时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查。

3、完成调查后,要及时组织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将调查结果和建议送交有关部门。

可供调查的专题:(1)学校水龙头漏水情况;(2)农田

灌溉问题;(3)公厕冲水情况;(4)玩水游戏。 教学后记:学生能切合实际举例说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并能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措施。

第十二课 认识空气

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可分2课时进行。建议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的教学。

找空气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能独立用正确的方法收集空气。

3、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1、活动从问题开始,提出“哪里有空气?’’的问题导人本活动。学生可采用的找空气的方法有:用塑料袋装空气、直接觉察空气、将粉笔或土块放进水中观察粉笔或土块中冒出的空气。除此之外,还应导学生想出更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确实存在的,人是可以感觉到的。

比较空气和水

一、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从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点。

2、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二、活动过程:

1、空气与水具有许多相同的基本物理性质,在水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用感官认识水,了解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2、观察、比较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教师为各组准备一杯清洁的水、每人一根吸管。活动时要求学生按照研究水的方法,从颜色、气味、味道等几个方面观察空气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和水比较,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空气的流动是看不见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找空气的实验,或依据到处都有空气的事实推理,认识空气的流动。

3、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它和水都具有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性质。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注意:空气(气体)与水(液体)的不同,只要求学生凭生活经验能从感官上区分即可。教学时不要在“气体”、“液体”的定义上纠缠不放。

空气占据空间吗?

一、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正确的方法设计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二、活动过程:

1、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是进一步证明空气存在的探究活动。这一研究内容既有利于训练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探究能力。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学生经独立思考后再提出自己的假设。

2、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教学应从水占据空间的实验开始,实验中应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水占据了烧杯里的空间;钩码进入烧杯以后,水让出了一部分空间,让出空间的水流出了烧杯。

3、组织学生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对假设正确与否进行预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出两种不同的预测,并讨论。讨论过程还可以为设计实验打下基础。教材中实验设计提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从水的实验类推。

4、学生提出假设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时学生可依托教师提供的材料想自己的办法。设计实验的思维过程可提示学生首先考虑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用什么方法验证空气占据了容器的空间?

5、实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的结论。

6、实验后,应组织学生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填写实验报告打下基础。实验报告虽然文字量少,但内容和格式一定要规范。

7、对实验结果或现象的解释和交流过程,是探究学习的重要过程。但本课不做重点训练,如教学时间允许可做简单的交流。

8、实验报告书写之前,不妨先组织小组讨论,在学生口头修改了表述句子的基础上,再动笔填写。

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动手,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第十三课 风 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制作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实验,进行分析,不讨论人类对风的利用。

让我们来感受风的力量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感受到风有力量。

二、活动过程:

1、本活动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4人一组。

2、建议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感受空气的流动。

3、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想办法去感知空气的流动,不要约束学生仅仅按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活动。可以有两类方式使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一是通过皮肤直接感受空气的流动;二是通过观察被风吹动的物体来感知空气的流动。

做风车模型

一、活动目标

1、能按图示制作出可正常运转的风车模型。

2、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3、能用自制的模型证明风有力量。

4、能举例说出风有力量,以及人类能利用风的力量做事情。

5、能坚持较长时间地观察并记录风力的情况。

二、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风车提水图,初步了解人利用风力提水的基本原理和风车的基本构造。

2、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观察风车模型图、分析模型的构造,并提出自己制作风车的方案(画图、确定打孔位置)。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独立制作。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设计制作风车模型。

3、组织各组学生通过分工与合作制作风车。在每一小组内,先由每人完成一个部件,然后照图将各人制作的部件组装成风车模型,通过调试使风车转动灵活。在第一课时结束时,各小组应合作完成风车的制作,并对风车进行初步调试。

4、(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利用在前一节课制作的风车模型做实验,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看谁的风车提起的物体最重。

5、在比赛的基础上,引导各小组分析本组和其他组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6、关于人对风力的利用,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教材上的三幅图的启发下,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关于人利用风力的具体事例。

教学后记: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感受到风有力量。

第十四课 纸飞翼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放法控制条件进行实验。

2、能使用自己的方法进性定量

二、活动过程:

1、按图纸尺寸每组制作一个飞翼,教师指到要细,不要在制作上花费过多时间。

2、作好飞翼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实验,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3、提出影响飞翼再空中停留时间长短的因素。

4、按自己提出的因素逐个改造飞翼并做实验,记录结果并计算平均值。

5、实验时应指导学生注意把握:

(1) 每次只能改变纸飞翼的一个条件。

(2) 每次实验时,下降的起始高度都应一样。 (3)每次实验时,即使方法都应一样。计时可采用秒表、手表计时,也可以采用摆捶计时,还可以采用等计时。实验时,教室内可播放节拍较强的音乐,帮助学生准确计时。

(4)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计时的准确性和计时求平均数的实验过程,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习体验一种科学的方法。

三、活动目标:

对学生再这实验中的学习水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是否会做纸飞翼的对比实验。

(1) 知道对比实验,但如何控制对比实验的条件不太清楚。 (2) 知道如何控制对比实验的条件 (3) 实验操作较准确。

2、是否知道影响纸飞翼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 (4) 飞翼的翼面大小 (5) 飞翼的质量。

降落伞的研究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式控制实验的条件,进行实验。

2、能客观的看待实验现象。

3、能举例说明下降物体的下落速度与质量大小的关系。

二、活动过程:

1、制作一个降落伞。

2、测量降落伞再空中停留的时间。

3、模仿纸飞翼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按教材中的提示,选择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进行对立研究。学生还可以独立提出新的问题进行研究。

4、研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交流。 教学后记:能过活动学生了解到影响纸飞翼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和飞翼的翼面大小、飞翼的质量等因数有关。

第十五课 食物的营养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有关说明,收集食物营养的信息 。

2、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分析。

3、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能倾听家长的意见,共同制定营养合理的食谱。

5、能举例说明人类需要那些营养及其来源。

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 1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合理的营养需要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2、能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选择食物的理由。

活动过程:

1、由问题导入,让学生想象中吃了多少种不同的食物?让学生从四组食物中根据自己的理由选择一日三查的食物,并且填或画在对应的栏中。

2、与小组同学说说自己所选的理由。教师不必评价学生所选食物是否合理,但有必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吃的食物被分别归到四组食物中去。

3、教师可将图中的食物自制成食物卡片,共学生选择。

4、解食物中营养的成分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阅读表有营养成分的食物标签,并进行简单分析和记录。

2、能说出几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二、活动过程:

1、次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食物标签或包装纸上印制的内容,学习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阅读食品包装纸上应制的内容能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

2、教材中选取了利用分析食品标签了解营养成分的方法,鼓励学生想出更多办法来研究,并列出研究计划试一试。可组织学生对收集到标签进行分,找出标有营养成分的标签,仔细阅读,并进行记录。可先有个人完成,再小组讨论后共同完善记录表。

3、再填完记录表后,可引导学生对记录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围饶教材中的问题

4、将大家研究过的食品标签或包装汇集粘贴在一张大纸上或板报上,可下课完成。

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家长共同协商,结合所里解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合理饮食的知识,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2、能对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评议。

3、能举例说明“不调食: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1、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

2、可由问题引入,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再线中有关维生素及合理饮食的秘决,思考并回答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3、结合所了解的食物营养成分及合理饮食的秘决,参考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出对自己来说营养合理的食谱,并及可能落实在今后的生活中。

4、小组同学对各自的设计互相评价,看看谁的设计更合理;并与自己再活动1中选择的食物相比较,看看哪次更合理。

5、建议教师将科学再线及相关的内容制成课件,并让学生能够 通过计算机进行查阅。

6、学生每人选择一道菜或一种面食,回家看看家长是如何煮的,仔细观察加工步骤、用到的橱具等。

教学后记:

1、学生能正确的阅读表有营养成分的食物标签,并进行简单分析和记录。

2、能够说出几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第十六课 食品的加工

活动目标:

1、能将搜集到的同一种食品的各种包装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能设计一种新的食品,并能想别人介绍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

1、拓展活动1几拓展活动2的部分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帮助牛奶上餐桌

一、活动目标:

1、能描述牛奶加工、运输等过程,并说明再这些过程中用到了那些技术和设备。

2、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二、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我们每天吃到许多食物,多数食物是经过加工后使用的,那么食品是怎样被加工的,又是如何保鲜的?学生可能没有关注过,有的同学甚至认为牛奶是从楼下的牛奶箱中来的。

2、组织学生观察牛奶加工和运输过程 图或卡片,分析每副图的内容,并将这些图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3、可引导小组同学进行讨论,说说那些人在为我们能喝道纯净的牛奶而忙碌,以及牛奶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会用到那些技术和设备。 描述一道常吃的菜是怎样制作的

一、活动目标:

1、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2、观察并能记录一种食物的亨饪过程。

3、能具体说出一些橱具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二、活动过程:

1、上节课已经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长做饭的过程,并注意纪录加工步骤以及用到的橱具等,并能说出这些橱具给我们带来得便利。

2、建议播放一段食品亨饪的录象片,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进行讨论并完成记录表中。

3、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围绕记录结果开展交流。 a) 收集一种食品的包装

活动目标:

1、能说出食品包装也是食品加工过程的一个环节

2、感受食品包装技术包括材料选用在不断变化。

3、能自定标准,对各种包装进行简单分类。

活动过程:

1、可由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食品包装,启发学生模仿教师的办法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食品,收集他的各种包装。

2、鼓励学生自定标准对收集到的各种包装进行简单分类,如按袋装、简装、品装;按纸、朔料、玻璃等包装,并用旧像册或集邮册或厚书加以保存;可以选一两样贴在书上。 b) 设计新食品

活动目标:

1、关注科学家研制的新食品。

2、模仿科学家的工作,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自己设计新食品。

3、能用语言、图表等表述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4、能倾听和尊重同学对自己的设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强化食品、太空食品、转基因食品、速容食品、方便食品等录象片,或用彩色挂图的形式绘声绘色的介绍上述新食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2、鼓励学生按教材中的提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新食品,并完成设计表中的内容。这属于“头脑风暴”类的活动,学生可以创所预言,大胆设想,但要明确自己的设计目的、新食品的特点等。

3、以“我设计的新食品”为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班上组织一次小讲演,并征求同学门的意见,如有必要可改进自己的设计。

4、将全班的设计展示再楼道或壁报上。

5、转基因食品的原理不必要求学生理解,教师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教学后记:

1、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2、通过学习学生能用语言、图表等表述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第十七课 保持健康

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

2、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4、能举例说明那些饮食和起居习惯能影响人的健康。

5、能举例说明保持身心健康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好处。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怎样做更健康

活动目标

1、能有根据的提出有利于自己健康的标准。

2、能事实求是的对自己的健康行为作出科学的评价。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4、能举例说明那些饮食和起居习惯能影响人的健康,

5、能举例说明保持身心健康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好处。

活动过程:

1、可以由问题引入,如“吃的好,睡的足,长的胖,就算健康吗?”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回想前面单元所学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并进行自我评价。

3、引导小组同学继续讨论今后应该如何作才能更有利于健康。

4、评价学生的重点不在睡得的☆多,而在于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应注意表扬、鼓励那些现在得☆不多,但打算今后努力去做的同学。

我的作息时间表 活动目标

1、能实是求事地对自己不符合健康要求的生活习惯作出评价。

2、能结合如何做更健康的内容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3、能倾听和尊重同学及家长对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提出意见和建仪。 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强化食品、太空食品、转基因食品、速溶食品、方便食品、特殊食品等的录象片,或有彩色挂图的形式绘声绘色的介绍上述食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2、鼓励学生按教材中的提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新食品,并完成设计表中的内容。明确自己的设计目的、新食品的特点等。

3、以“我设计的新食品”为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班上组织一次小讲演,并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如有必要可改进自己的设计。

4、将全班的设计展示在壁报上。

5、转基因食品的原理不必要求学生理解,教师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还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第6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集

(2010-09-06 14:49:38) 转载 标签:

教育

第一单元:植物

课题:

1、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观察活动,体验看、听、摸、闻等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2、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妙、研究自然的乐趣,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研究活动。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交流、合作对学习的作用。

教学重点:开展科学观察活动,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橡皮泥,水杯、盐、细铁丝。

2、学生准备:橡皮泥、铝箔、潜水艇、筷子、塑料管、泡沫板、生鸡蛋或土豆、硬币、针线。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记录卡、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门新课——科学,谁能说一说,你认为科学课上我们会做些什么?”(学习科学知识,观察,做可实验,进行科学考察等活动)

“对,科学课上我们就是要记性一些观察、实验,要亲身经历一个个的认识周围环境,认识周围事物的探究活动,在研究、认识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可不要小看这一个个的活动,今天我们人类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科学家在观察、实验、研究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谁知道一些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看图上的树。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页,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棵大树,叶子,枝条,茎„„) 让学生把看到的记录在活动本上。

2、回忆曾经看到的树。

师:“你在大树前看到过什么?” (生说出记录) “想再去看一看吗?”

生在说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用记录的词语:嫩绿、绿叶、黄叶;大树、小树;绿皮、干皮等

3、观察一棵树。 (1)讨论观察方案。

师:“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2)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大树前开始活动。

(让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学生把看到的记录在活动本上。

4、比较三次的记录。 带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师:“以前的看和这次的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再去看会知道得更多?”

小结: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通过观察使我们感悟到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体,大树和其他生物之间、大树和它生活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三、课后研究。

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植物

课题:

2、我的大树 教学目标:

1、 能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2、会拓印树皮的图案;画出树叶的形状。

3、能搜集一些实物的标本。

教学重点: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描述树。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树皮的拓印、几张大树的照片。

2、学生准备:白纸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大家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观察的那棵树是什么样的?”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师:“请你用动作告诉别人你看到的树的树冠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学生进行交流。

2、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师:“你看到的树的树皮是什么样的?” (生说师板书:粗 细 干„) “你能拓下来给大家看一看吗?”

3、学生到教室外拓印树皮。 (1)指导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

师:“除了拓树皮,还有其他描述大树的方法吗?” (2)画画树叶的形状。

(3)展示从树上掉下来的果实。

师小结:用图画、拓印做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师:“我们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 学生到校园里寻找这课树。

三、课后研究。 试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植物

课题:

3、各种各样的叶

(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对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

2、会描述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

3、能对树叶进行比较观察和测量。 教学重点: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描述树叶。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落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秋天来了,树叶开始从树上落下来,你见过落叶吗?我们的校园里有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各种各样的叶。”

二、学生自主学习。

1、校内捡落叶。

师:“请分小组捡落叶,用袋子装好,注意不要乱摘树叶,不要踩坏花草,不要爬树采集。”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2、小组交流、统计。

师:“你一共捡了几片落叶?” “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你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 让学生写好统计记录。

3、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师:“请同学们把数量最多的那种树叶全拿出来。” “这些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吗?”

“你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树的叶?又根据什么,说另外的树叶不是同一种树的叶?”

4、小结:

三、课后研究。

到公园里捡一些树叶,统计一下共有几种树叶。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植物

课题:

3、各种各样的叶

(二) 教学准备:

1、捡回来的树叶。

2、描画叶片大小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当你去公园里捡树叶的时候,你面对这些树叶有什么体验和感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观察叶的颜色。

师:“如果有人问植物的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样回答?” “说一说你的树叶有哪些颜色?” “你能按颜色变化给树叶排列顺序吗?” “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板书:绿色、黄色„

2、观察叶的形状。

师:“叶子的颜色各不相同,那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1)学生根据叶子的形状进行分类。 (2)学生介绍自己的分类情况。

“说说你分的这几类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卵形、掌形、心形、披针形、扇形、针形、带形 (3)画一画树叶常见的几种形状。

3、观察叶的大小。

师:“在你所有的这些叶子中,最大的是哪片?最小的是哪片?” (1)指导学生把两片树叶描画在方格纸上。 (2)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 (3)量一量最长的叶与最短的叶的长度。

师小结:“除了用这些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叶的大小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描述叶的大小?”

三、课后研究。

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一些树叶拼贴一幅图画。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植物

课题:

4、一片完整的叶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数一数枝条上有几片叶,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叶的不同。

2、让学生在观察中寻找叶与枝条连接处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写。

教学准备:若干带有树叶的树忮,各种不同叶脉的树叶,各种不同叶缘的树叶,各种不同叶柄的树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观察植物的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叶的颜色、形状、大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你去仔细观察过一片完整的叶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观察一片完整的叶。 师:“观察带有叶片的树枝,数一数枝条上有几片叶。” “寻找叶与枝条的连接处,看看有什么特点?” “通过比较知道怎样才算一片完整的叶?” 选取几片有代表性的树叶进行观察。 讨论:叶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板书: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2、观察各种不同的叶片。

师:“我们知道了叶是由叶片和叶柄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叶片都长得一样呢?”

(1)学生分组观察讨论。 (2)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3)让学生用这些名称说说树叶的不同点。

3、观察各种不同的叶柄。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许多不起眼的事物实际上包含着许多秘密,叶片就是这样,那么你观察过叶柄吗?”

(1)学生观察不同叶的叶柄。 (2)交流观察结果。

4、叶的共同之处。

分组讨论:这些看起来各不相同的叶有什么共同之处? 汇报交流。

三、课后研究。

搜集不同叶脉、叶缘和叶柄的树叶。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植物

课题:

4、一片完整的叶

(二) 教学目的:

1、观察不同的叶脉、叶缘、叶尖、叶基,加深对叶片的了解。

2、能描述一片叶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树叶若干,白纸,颜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一棵大树,大家是不是还记得描述的方法?你会描述一片叶子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描述一片叶的特点。

师:“树叶的种类非常多,我们也对许多叶进行了观察,用什么方法把你观察到的树叶描述给大家听比较好呢?”

(1)学生分组讨论:描述哪些内容? 怎样进行描述?

(2)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3)学生自由选择一片叶子练习描述,说给同组同学听。

(4)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到讲台对叶子进行描述,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描述的是哪片叶。

(5)教师任选一片树叶让学生试着进行描述。

2、拓印一片美丽的叶。 师:“大自然是美的,树叶也是美的。树叶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研究的内容,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请你选择一片你认为最美的树叶。你想把美丽的树叶拓印下来吗?”(回忆以前拓印树皮的方法。)

(1)思考:拓印树叶用什么方法最好? (2)学生开始拓印树叶。

师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三、课后研究。

找一片美丽的叶,描述这片叶的特点,并把这片树叶拓印下来。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动物

课题:

1、寻访小动物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

2、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进行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 教学准备:

划定一个较小的范围,如一棵数、一个小花坛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① 研究动物的活动开始了。 做个游戏性测试: ·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动物? ·如果说“大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 ·如果说“小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 ②简要说说通常我们是怎样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

二、学生自主学习。

1、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师:① 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② 估计一下,或猜一猜,在那棵大家都熟悉的校园的树上(或花坛、草地等),老师观察到哪些小动物?猜猜会有多少种小动物?

(教师出示一棵数,让学生说出名称的展示写着名称的卡片。) ③ 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栖息和活动着小动物的地方? ④ 我们估计:我大概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动物? 我们小组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我们班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2、指导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①寻访活动的任务设置和寻访活动计划的讨论。

·主要任务:了解这个季节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计划:关于寻访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和小组内部的分工,调查记录的选择或设计等。

②观察调查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 ·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的记录问题。 ·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的观察问题。

·同学和老师提出的其他问题,如:雌蚂蚁和雄蚂蚁,应记录为一种还是两种小动物?„

3、寻访活动的要求。 ①寻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 ·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 ·哪些小动物有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

·从安全考虑,我们的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须作哪些规定? ②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假如我是只小蚂蚁„„

·我们的动物朋友,我们的动物邻居。

·我们所观察的是一个生命体。和我们人一样,所有的生命体只有一个生命。 ③保护观察调查地的环境。 ④从学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开始。

三、课后研究。

在一周内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动物

课题:

2、蜗牛(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身体。

2、让学生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描述他们的发现和进行一些猜测、推测。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观察过蜗牛吗?能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吗?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

① 观察蜗牛的准备。区分蜗牛的壳和蜗牛的身体,确定蜗牛的身体为本次观察的重点;确定“了解蜗牛的身体,回答‘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的问题”为观察目的。

② 提出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要求: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观察蜗牛的眼睛、触角和嘴。

③ 进行分组或个人的观察活动。

④ 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身体。尝试按一定顺序,有一定条理,有重点地描述蜗牛身体的特点。

2、蜗牛壳的观察。

①观察蜗牛壳的讨论。观察过蜗牛的壳是怎样的?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

②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 ·蜗牛壳螺线的观察的内容。 ·螺线形状的观察描述和螺线名称。 ·螺线旋了几圈?怎么数? ·螺线的展开方向,左旋和右旋。

③ 左旋蜗牛和右旋蜗牛;头发的旋涡;海螺、牵牛花等等自然界的左旋和右旋。 ④ 从一条螺线的观察内容到蜗牛壳的其他观察内容——提出观察蜗牛壳的新的问题,发现蜗牛壳的更多的观察内容。

3、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① 蜗牛怎样吃食物?。

·观察吃菜叶的蜗牛。观察吃黄瓜的蜗牛,观察蜗牛的齿舌。 ·描述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② 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

讨论:看看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观察活动:在蜗牛的周围放一些食物,观察蜗牛朝什么方向爬,去吃什么食物。

③蜗牛能在多远的地方发现食物?

4、小组交流与小结。 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说说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三、全课总结。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动物

课题:

3、蜗牛(2)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运动。

2、让学生观察蜗牛在各种物体上的爬行动作。 教学重点:观察蜗牛身体的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玻璃片,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塑料薄膜和画有同心圆的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已经比较仔细地观察过蜗牛了。那么,蜗牛有脚吗?蜗牛有脚的话,蜗牛的脚是怎样的呢?蜗牛没脚的话,蜗牛是用什么爬行的呢?”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爬行的部分。 ① 观察: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② 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蜗牛没有像人、兔、蟋蟀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是一种特殊的脚——腹足。

2、观察蜗牛的爬行。

·观察玻璃片上爬行的蜗牛,观察蜗牛的腹部是怎样使身体前进的。 ·蜗牛爬行的描述和模仿。

·观察蜗牛在小木棒、棉线等物体上的爬行动作。描述蜗牛在这些物体上的爬行。

3、蜗牛爬行的痕迹。

·说说蜗牛爬行观察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

·观察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发现痕迹是粘液变成的。 ·推测一下蜗牛分泌的粘液所起的作用。

4、蜗牛赛跑。

(1)哪只蜗牛爬得快?提出蜗牛赛跑的建议。

(2)讨论蜗牛赛跑的活动设计。

如:有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的方法吗? 吸引蜗牛向一个方向爬的方法。 让蜗牛只能朝一个方向爬行。 有其他的比赛方法吗? 不管朝哪个方向爬的方法。 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方法。

(3) 在小组里进行蜗牛赛跑的活动:在画有同心圆的纸上塑料薄膜,把蜗牛放在中心圆内,看哪只蜗牛最先爬出外圈。

5、小结

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

三、全课总结。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动物

课题:

4、蜗牛和蝗虫 教学目的:

1、能掌握比较观察蝗虫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2、能描述蝗虫和蜗牛的异同。

教学重点:观察蝗虫和蜗牛的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已经上两节课观察了蜗牛,那蝗虫和蜗牛相不相同呢?”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观察蝗虫。 ① 观察蝗虫。

观察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单眼与复眼)、触角、嘴(口器);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② 描述蝗虫的身体特点。

2、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

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比较蜗牛和蝗虫的不同点。

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3、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 周围环境中,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 周围环境中,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 ·周围环境中,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4、观察蝗虫的大小。

(1)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

(2)观察描述一只叫大的蝗虫和一只较小的蝗虫。

(3)测量蝗虫的身体长度。 (4)测量蝗虫的展翅长度。

5、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量出了数据也没多大用处。 (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

(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

6、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张蜂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师:知道这只鸟有多大吗?老师的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的大小,这只蜂鸟跟蜜蜂差不多大小。大小的观察和描述,有时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2)讨论:大象、长颈鹿、龟、蚯蚓、蝴蝶、乌龟、瓢虫,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这些动物身体的大小。

(3)说说自己在寻找小动物的调查活动中,是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大小的。

三、小结。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什么不同的观察方法。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动物

课题:

5、蚂蚁 教学目的:

1、能解决观察蚂蚁时碰到的问题。

2、会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蚂蚁的身体特征。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盒子、小瓶盖或小木块,塔“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对蚂蚁都很感兴趣,那你有认真地观察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我们今天这继续观察蚂蚁。”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观察哪一只蚂蚁。

① 选择观察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纸上的蚂蚁?

② 选择瓶里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选择白纸上爬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

2、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

(1)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既能看清楚,又不会到处乱爬? (2)用什么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蚂蚁不会乱爬? (3)在盆子里倒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或小木块,让一只蚂蚁爬到瓶盖上。蚂蚁只能停留在瓶盖上,不能到处乱爬了。

3、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1)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

(2)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注意控制观察蚂蚁的呼吸,别吹走了蚂蚁。

4、讨论:蚂蚁身体的特点。

(1)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

(2)和蜗牛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3)和蝗虫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5、试一试。

(1) 看看瓶盖上的蚂蚁的行动,试着解释蚂蚁怎么不到处乱爬了。 (2)如果再放一个瓶盖,在两个瓶盖上搭一座“桥”,猜猜蚂蚁会怎样? (3) 试一试。

(4)怎么解释蚂蚁的反应呢?蚂蚁想家了吧?如果把蚂蚁放在教室地面上,蚂蚁能找到回自己家吗?

6、送蚂蚁回家。 师:“ 这些蚂蚁原来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把它们送回什么地方吧。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在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观察发现呢!”

三、小结。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动物

课题:

6、我的观察研究 教学目的:

1、能收集观察小动物的活动记录。

2、会写一份观察研究记录。

教学重点:能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能解决自己在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三年级学生水平的观察小动物活动设计、观察记录、研究小论文以及一些研究性、活动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学习活动已经进行了3~4个星期,一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和成果向大家报告,要和大家分享。我们今天就来开个观察小动物的成果报告会,向大家报告‘我的观察研究’”

二、学生交流。

1、报告会的内容顺序安排。 ① 报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② 报告观察过程中碰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碰到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③ 展示已经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

2、把蚂蚁送回家。 (1)跟踪蚂蚁中的发现。 (2)蚂蚁路线的观察描述。 (3)蚂蚁窝的观察描述。 (4)关于蚂蚁的其他发现。

3、其他小动物的观察和发现。

4、报告观察过程中碰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碰到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5、动物单元的小结。

师:“ 关于课外的交流和展示,关于许多有趣的、有意义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动物单元的学习告一段落,动物的观察研究活动还将继续下去。”

教学后记:

第7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

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

1.分组研究土壤成分

1、让学生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不要太干燥),然后用手使劲握一握,观察餐巾纸的变化。如果观察不到水迹,说颜色变黄了等等,可让学生观察餐巾纸的背面,一般会有明显的潮湿斑迹。

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刚放进水里和过了一会儿的发现与变化。

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引导学生边搅拌边观察,停止搅拌,耐心观察3——5分钟。

4、学生分组实验,用文字或图示的方法记录实验现象。

5、交流实验现象。(搅拌之后,可能时间较短,难以进行沉淀,教师可以将自己事先做好的一杯拿出来提供给学生观察,让学生有个完整的认识。)

2. 演示研究土壤成分

1、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上面放上盛有土壤的蒸发皿(选用腐殖质较多的黑色土壤),下面用酒精灯点燃加热。

2、酒精灯使用:(1)使用前,酒精不超过瓶体的2/3。(2)打开灯帽,点燃火柴由下往右上方在灯芯上划过,使灯芯点燃。(3)用外焰加热。(4)熄灭酒精灯时,不要吹灭,用灯帽盖上灯芯,使火焰熄灭,如果是玻璃灯帽,还需提起灯帽再轻轻放下,以免会被吸紧。

3、持续加热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变化,等到有白烟冒出后,可以请学生代表上来闻一闻,闻的时候提醒学生不能直接去闻,应该用手扇一些白烟到旁边闻。

4、交流实验现象。

5、等土块冷却,请学生再捏一捏硬度和原来的泥土进行比较。

3.实验总结

对所观察、记录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整理出土壤中的主要成份。

4.整理器材

收拾使用过的实验器材,整理桌面,保持清洁。

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

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1、观察土壤样品

将三种土壤样品放置在桌面上,仔细观察。

2.放土

1、提供实验器材:过滤器。(工具箱中有)

2、在过滤器上端的底部各放上一块纱布,以防泥土漏到下面的塑料杯中。

3、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

4、用小勺轻轻将三种土壤微微压紧,使土壤中间没有明显空隙。但不能压得过于板实。

3.倒水

1、三个过滤器中加入的水应同样多,水量80毫升效果较好;

2、倒水时,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过滤器;

3、倒水的动作不能太猛,要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否则水把土壤冲散会影响渗水速度;

4、倒好水后千万别晃动过滤器或搅动土壤。

4.观察比较

1、仔细观察水分渗透到过滤器下层的情况;

2、将渗下来的水分别倒进量筒量出体积,进行比较记录。

5.实验总结

根据测量结果,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6.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

1、认识固体

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1. 质量的变化

1、出示材料、工具介绍:黄豆、大米、淀粉、天平。

2、指导天平的正确使用:①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②将游标放置于“0”刻度;③用左右调节螺旋校准左右平衡;④左盘放置要称的物品,右盘放置砝码;

5、⑤砝码放置应先小后大,最后调节游标,使两边平衡;

6、⑥物品质量应是右盘所有砝码总质量加上游标指示的质量,砝码不要用手直接拿,应用镊子取用。

3、将三种物品分别装入一次性杯子中,并用天平分别测量出它们的质量。

4、将它们倒入同一只杯子中混合,将其他两个一次性杯子重叠在这只杯子下面,用天平时称出总重量。

5、比较混合前、后重量的变化。

2. 体积变化

1、分别用量杯量出100ml的黄豆、大米、淀粉。

2、将他们一起倒入同一个量杯中,轻轻的摇晃,注意不要洒落在外面,读出读数。

3、比较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

3.分离混合物

1、可以用工具箱中的两层筛网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离操作,指导学生先用大孔的筛网过滤。

2、再用小孔的筛网二次过滤。

4.实验总结

比较两组数据,总结出混合后的规律。

5.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天平放回包装盒内。

实验结论: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

2、把固体放倒水里

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

1. 调制饱和盐水

1、在三个烧杯里倒上小半杯热水,所用的水尽量温度高一些。

2、分别在三个烧杯中加入食盐,不停搅拌,使加入的盐全部溶解,一直加到盐不能继续溶解为止。溶解食盐时搅拌要充分,使饱和度达到最高。

3、三杯水应该依次一杯一杯地完成,做完一杯再做第二杯。

2. 制作彩色结晶树枝

1、在热水里放入少许绘画颜料,搅拌均匀,对盐水进行着色。

2、将着过色的盐水分别倒入小碟子中,再放入事前选好的小树枝,小树枝最好浸入盐水中,让盐水慢慢蒸发。

3、不能将树枝直接放入烧杯中,应使用小碟子,这样冷却结晶容易依附树枝,而且时间短。(教师演示的可以放在班级中让学生持续观察)

4、几天后,让学生把制作的成品带回学校展示、评比。

3. 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将待冷却的溶液放置在不易接触的地方。 实验结论: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认识液体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

3、认识液体

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1. 认识液体性质

1、每组观察桌子上的一杯水、一杯油、一杯蜂蜜、一杯牛奶,用喜欢的方法观察,发现液体共同的特点,填写实验表格。

2、观察三种液体,重在发现虽然每种液体从颜色、透明度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有很多液体的共同特性。

3、交流,总结出液体的性质。

2. 比较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和流速

1、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滤纸,调节平衡。

2、在烧杯里倒上同样50ml的蜂蜜、水、牛奶和食用油,放到已校准的天平上比较。

3、在流速比较演示板的凹槽里,滴上几滴牛奶、蜂蜜、水和食用油,注意四种液体的量要差不多,然后慢慢将演示板提起,一定要让液体“自己”流下来,不能借助外力,观察、比较哪个流速快。

3. 实验总结

总结出液体既具有相同的性质,不同液体之间又有不同的性质。

4. 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天平放回包装盒内。 实验结论:

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 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

4、把液体倒进水里

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

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

1.观察液体沉浮 (教师演示实验)

1、出示三个装有不同液体(水、食用油、蜂蜜)的杯子,预测将蜂蜜和食用油分别倒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演示实验:将蜂蜜倒入装着水的杯子里,将食用油倒入装着水的杯子里。

3、学生观察实验。

4、交流观察的实验现象。

5、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面。

2.探究“鸡尾酒”的调制 (学生分组实验)

1、出示事先鸡尾酒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怎么调制出来的?

2、提供材料:染过色的红水(在清水里滴上几滴红墨水)、蜂蜜、食用油,分组尝试调制一杯“鸡尾酒”。

3、学生分组尝试调制“鸡尾酒”,边实验边记录液体倾倒的顺序和实验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4、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展示调制的作品。

1、观察将热水倒入冷水 (教师演示实验)

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的冷水。

2、将染过色的热水倒入一个密封的小玻璃瓶中。

3、瓶口用瓶塞塞住,如果没有瓶塞,可以用一块小塑料布遮盖,用橡皮筋扎进并打一个活结。

4、将小玻璃瓶置于水槽中,用手将瓶塞打开。

5、仔细观察水槽中所发生的现象。

6、交流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5. 实验总结

综合以上几个实验,总结将液体倒入水中所发生的现象。

6. 整理器材

玻璃器皿清洗干净,整理收回实验室。 实验结论:

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冷水会沉到下面,热水浮在上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

4、把液体倒进水里 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

实验类型:先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1.测量质量的变化

1、放上一只空烧杯,在右盘放置砝码调节天平使之平衡。

2、在右盘多放入100g的砝码,在左盘添加酒精使之正好平衡,这时烧杯内的酒精正好为100g。

3、用同样方法量取100g的水。

4、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质量。

5、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在一起。

6、用天平测量出总质量。可能会有少许误差,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酒精烧杯里可能有很少的残留,或者测量有一些正常误差。

2. 测量体积的变化

1、用量筒量出100ml水。在使用量筒测量酒精时要注意:量筒应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将酒精倒入量筒时,观察量筒中的凹液面,快要接近100ml时,可以用滴管取酒精加满至100ml。

2、再用量筒量出100ml酒精。酒精易挥发,建议先量出100ml的水。

3、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4、将酒精倒入水中,观察混合后的溶液总体积。

3、比较总结实验

观察比较两个实验的结果,发现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4. 整理器材

玻璃器皿清洗干净,整理收回实验室。 实验结论:

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上一篇:生命教育心得体会下一篇:教师专业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