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实效性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的实效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构建规范优化的教学内容, 通过建立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功能, 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西方音乐史学科比较偏重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涉及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各个方面, 信息量广而多, 是一门系统性很强课程。由于教学时长的限制, 不可能对要西方音乐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进行详细的讲授。在当前多元文化交融、学生认知水平提升的背景下, 如何提升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教学内容的规范性与针对性

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西方音乐的整体发展脉络以及对各个历史阶段的分析、讨论。西方音乐的整体发展脉络是此门教学课程的基础内容, 对于这部分应从理论上系统地进行讲授, 让学生了解每个历史阶段概况、音乐思想、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内容。每一个历史阶段一般包涵历史文化背景、作曲家生平、代表作品、创作风格等几大版块, 在对这部分进行分析、讨论时, 应坚持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教学理念, 从文学、时代发展、艺术导向等多角度切入, 提取与西方音乐发展的共性, 以一种更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分析探讨, 让音乐史知识以一种更加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1]。

西方音乐史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 拓展音乐教育的视野,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音乐学科内部各类音乐知识的联系。提倡根据学生发展的特征来组织课程内容, 要使学生具有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能力, 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实现从“学科中心”“教师中心”的课程观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西方音乐史是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 对于不同的音乐专业, 要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对于音乐教育专业来说, 应将西方音乐的整体发展脉络清晰地规划出来, 使学生能够对各个历史环节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艺术风格、音乐家、代表作品等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对于作曲技术理论和作曲以及音乐学专业来说, 应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上, 进行更深一层的把握, 细化到对主要乐派的艺术特色、各个时代代表音乐家的创作风格等的研究。对于音乐表演专业来说, 应依据表演专业发展方向的不同, 对西方音乐史有所侧重的进行教学[2]。

二、增强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西方音乐史的内容大多属于理论性的知识,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相对无限, 大多数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为了弥补讲授法的缺点, 避免教学的枯燥乏味, 教师应在传统教授法的基础上灵活性教学, 科学转换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时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对某个阶段多种乐派的教学, 教师可边教授边播放幻灯片, 绘制该阶段的构图;在对代表作进行分析时, 可播放相关的音视频资料等。

西方音乐史不仅强调知识的接受性, 还与学生已掌握的乐理知识、声乐技能或演奏技能密切相关。因此, 在进行西方音乐史教学时, 音乐教师还要采用演示法、练习法等引导学生进行歌唱实践, 以增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还要采用器乐辅助的教学法, 运用器乐进行演示与解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3]。

西方音乐史的知识量大, 时间跨度长, 需要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 系统而全面地介绍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时, 要考虑教学目标的类型, 注意媒体与学生交互时产生的各类问题。例如, 在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解决课堂问题时, 有可能会产生“迷航”现象, 这时教师就要给予及时的提醒与指导。在课下, 还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平台, 复习、扩展课堂所学内容,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与作品赏析的融合

发展到今天, 西方音乐充斥着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 处于某一阶段的音乐家及其创作的经典作品, 彰显着这一时代的音乐艺术风格与发展方向, 在音乐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 以往西方音乐史教学对这些经典作品往往是一代而过, 忽略了这些经典作品在讲授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作用[4]。

因此, 必须充分发挥这些代表作品在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重要功能, 在教学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创作技法、美学观念等内容时, 以点到面概括这一阶段音乐发展的规律。西方音乐史教学应通过理论知识体系辅助音乐作品赏析, 或先总概括某一阶段音乐发展规律再根据代表作详细分析;或先通过分析该历史阶段代表性作品的艺术风格、创作技法等内容, 再概括该阶段音乐的发展走向等, 让学生通过主观的音乐体验, 探讨作品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提高对西方音乐的美学认识。

摘要:西方音乐史是我国音乐专业院校、普通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它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提高心理素质, 提升内在涵养和气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对西方音乐史重视程度较低, 未能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善这一状况, 提高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效能,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融合作品赏析三个层面深入分析, 以提高西方音乐史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侯燕.西方音乐史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1) :132.

[2] 张成香.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实效性探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 :123-126.

[3] 赵庆华.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优化思考[J].黄河之声, 2017 (18) :41.

[4] 车新春.关于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音乐, 2015 (31) :30-31.

上一篇:守望乡愁——评《留住传统:特色小镇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下一篇:高职院校创立读者协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