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题

2023-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题

03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卷A及答案

2003级英语专业(专升本)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 (请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Ⅰ.Directions: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and put the letter A,B,C or D in the brackets.(2%×15=30%) 1.The study of sound systems and patterns is called

(

) A. semantics B. phonetics

C. phonology

D syntax

2.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wels and consonants lies in

. A. the place of articulation

B. the obstruction of air stream C. the position of the tongue

D. the shape of the lips 3.The study of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is called

(

). A. syntax

B. morphology

C. phonetics D. semantics 4. “Sweets” and “candy” are used respectively in Britain in and America, but refer to the same thing. The words are

synonyms. (

) A. collocational

B. stylistic

C. complete

D. dialectal 5. The word “ smog” is formed through

.(

). A. backformation

B. blending C. clipping

D. derivation 6.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was introduced by

in 1957. (

) A. L. Bloomfield

B. F. Saussure C. M. A. K. Halliday

D. N. Chomsky 7.The words that contain only one morpheme are called

. (

) A. bound morphemes

B. affixes C. free morphemes

D. roots 8.Speech act theory was first proposed by

. (

) A. John Austin

B. John Searle C. Noam Chomsky

D. John Firth 9.

is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relation to the mind. (

) A. Psycholinguistics

B. Sociolinguistics C. Linguistics

D. Semantics 10.Which word can be analyzed as +HUMAN-ADULT-MALE (

) A.boy

B.girl C.man

D.woman 11.The pair of words "young" and "old" are_______() . A. gradable opposites

B. converse opposites C. co-hyponyms

D. synonyms

12.There are

deixis in the sentence she has sold it here yesterday.() A.3

B.4

C. 5

D.6 1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uit" and "apple" is

.

() A. polysemy

B.hyponymy

C. homonymy

D. synonymy 14.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

A. Phonetics

B. Morphology

C. Syntax D. Semantics 15.

.theories hold that experience is of more importance than innate contribution in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

)

A.nativist

B.environmentalist

C.functionalist

D.motivation II. Judge i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1%×10=10%) Linguistics may be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 ) A syllable is a phonological unit that is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phonemes.

( )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 of language is called allomorphs.

( ) There is only one morpheme in the word “went”.

( ) The sentence “ He is jogging” belongs to material processes.

( ) Flour/flower, pale/pail, whole/hole are homophones.

( ) The bachelor is unmarried. This sentence is contradiction.

( ) 8. Leech proposes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 ) 9. The positive role L1 plays is called interference.

( ) 10. A regional dialect is the form of a language us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dia, taught in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 ) Ⅲ.Paraphrase the following ambiguous sentences. (5%×3=15%)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s. Can you see the man with a pair of binoculars? Tom hates his boss and so do I. Ⅳ.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3%×5=15%) 1. language 2. stress 3. pragmatics 4. euphemism 5.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Ⅴ.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0%×3=30%) 1. Sentences are believed to be both linearand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Tree diagrams are often used to illustrate such structures. Draw a tree diagram for following statement: 1) The man in the red coat is my brother. 2)The boy lives in the old house by the road. 2. What are the Four Maxims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3.Discuss any FIVE of the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 2004级英语专业(专升本)语言学概论A卷答题纸 题号

总分 得分

教师签名

得分

阅卷教师

Ⅰ(40%) 得分

阅卷教师

II.. (15%) 1)

2)

3)Ⅲ. (5%×3=15%)

得分

阅卷教师

4)

5)6)

7)8)

9)10)

1.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1) 2)

2. Can you see the man with a pair of binoculars? 1) 2)

3.Tom hates his boss and so do I. 1) 2) Ⅳ.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3%×5=15%) 1. language 2. stress 3. pragmatics 4. euphemism 5.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Ⅴ.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0%×3=30%) 1. Draw a tree diagram for following statement: 1) The man in the red coat is my brother. 2)The boy lives in the old house by the road. 2. What are the Four Maxims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3.Discuss any FIVE of the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 2003级英语专业(专升本)语言学概论A卷参考答案 Ⅰ(30%)

1)C

2)B

3) A

4)

D

5)

B

6)D

7)C

8)A

9)A

10)B 11)A 12)B

13)C

14) D

15)B II.. (10%)

1) T

2)T

3)F

4) F

5)T

6)T 7)F

8)T

9)F

10)F Ⅲ. (5%×3=15%) 1 1)Planes that are flying can be dangerous.

2)It can be dangerous to fly planes. 2.1)Can you see the man who has a pair of binoculars?

2)Can you see the man with the help of a pair of binoculars? 3.1)Tom hates his boss, and I hate that person, too.

2)Tom hates his boss, and I hate mine. Ⅳ.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3%×5=15%) 1. Language can be defined a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2. Stress is defined as the perceived prominence of one or more syllabic elements over other in a word. 3. Pragma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analysis of meaning in context. 4. Euphemism is an expression that substitutes one which may be seen as offensive or disturbing to the addresse. 5.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ay be defined as the process by which a language other than the mother tongue is learnt in a natural setting or in a classroom. Ⅴ.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0%×3=30%) 1. Draw a tree diagram for following statements 1) The man in the red coat is my brother. 2)The boy lives in the old house by the road. 2.What are the Four Maxims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 Quantity Make your contribution as informative as is required (for the current purposes of the exchange). Do not make your contribution more informative than is required. B. Quality – Try to make your contribution one that is true.

Do not say what you believe to be false. Do not say that for which you lack adequate evidence. C. Relation – Be relevant. D. Manner – Be perspicuous. Avoid obscurity of expression. Avoid ambiguity.

Be brief (avoid unnecessary prolixity). Be orderly. 3. What are the Four Maxims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choose any 5 points) 1. Creativity (1) Languag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ending messages that have never been sent before and for understanding brand new messages. (2) The grammar rules and the words are finite, but the sentences are infinite. Every speaker uses language creatively. 2. Duality (1) Language contains two subsystems, one of sounds and the other of meanings. (2) Certain sounds or sequences of sounds stand for certain meanings. (3) Certain meanings are conveyed by certain speech sounds or sequences of speech sound 3. Arbitrariness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ubsystems of language is arbitrary. (2)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sound and meaning. 4. Displacement (1) There is no limit in time or space for language. (2)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things real or imagined, past, present or future. 5. Cultural transmission (1) Culture cannot be genetically transmitted. Instead, it must be learned. (2) Language is a way of transmitting culture. 6. Interchangeability All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can send and receive messages. 7. Reflexivity (1) Human languages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mselves. (2) The language used to talk about language is called meta-language.

第2篇: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言是符号系统]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符号

符号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事物或意义的标志(记号、标记)。它具有两个特点:

一、它由形式和意义两个要素组成,即每一个符号都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偏废;

二、符号与符号所指称的事物(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它共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和嗅觉符号四类。

征候就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它不是符号。如洪水和驼铃声分别代表下暴雨和骆驼走,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其本身就是事物的特征,不需要大家来规定它们。一般理解征候与符号的区别。

2.语言符号

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用来表示某种事物或意义。语言符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即它由语音和语义两个要素构成。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语义是语言符号的表现内容。只有音没有义,或者只有义而没有音的语言符号是不存在的。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约定俗成性和线条性特点,语言符号一旦形成又具有强制性特点。

3.语言符号与一般符号

第一,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它是一种以听、说、读等形式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的声音是有意义的声音,是信息量非常大的声音,是用最少的音符任意排列表达出最丰富、最复杂意思的声音,受距离、光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在表达思想时,语音非常便捷,基本不需要什么附加工具,可以用语音边交流边工作。其他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多是借助于色彩、线条、姿势等比较直观的媒介,使用上不如语音简捷;即使像军号这种通过声音来表达内容的符号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们的声音所表达的内容往往都是固定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表达的内容也比较枯燥,表达的效果还要受到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二,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是非常复杂的,它既是一个层级装置,又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单位最多,上层是音位层,下层是符号层,符号层又能够分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另外语言符号系统又可分为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又有自己的系统。而其他的符号则非常简单,例如马路上的红绿灯、海上的旗语等构成都是很简单的。(可以举例说明) 第三,一般符号基本是封闭型的,无法分析,生成能力很差,可以完全更新,可以突变;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强大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它的变化是渐进的螺旋式的,不能进行突变。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而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无穷无尽的意义内容,可以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以至无穷的单位,以少驭多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核心。比如有限的语素组成有限的词,有限的词组成无限的句子。一般符号可以根据需要重新约定,可以抛弃历史。比如人们可以规定“绿灯”为停,“红灯”为行。但是语言却不能割断历史,实行突变,因为语言承载着人类全部的文明和思想。

4.语言符号的特点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另外还有线条性、强制性、可变性及生成性特点。

(1)所谓任意性,从语言符号的音义的最初结合(联系)来看,与一般符号音义之间的联系一样,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也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也就是说,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来表示,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表示,这中间无法解释、不可论证,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与它所指称的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其实,荀子早在古代的名实之争中就已经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马克思也有对名物的说法:“物的名称,对于物的性质,全然是外在的。”总之,语言符号中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它对社会成员的约定俗成性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便改变音与义之间的约定俗成关系,除非整个社会都接受。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在: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的特点也各不相同;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也不对等;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具有任意性。

(2)所谓线条性,它是就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而言,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一个挨着一个随时间的推移形成线性链条。符号与符号的组合是非任意的、有条件的,即可以解释和论证,也就是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不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来。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在语言单位按线条排列时,语言中的各个单位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单位都要受前后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哪个单位先出现,哪个单位后出现,哪些位置哪些单位不能出现,都是有一定规则的,改变了它们的顺序,表达的意思不但变了,而且还可能说出有语病的句子来。比如“我、鸡、吃”三个词,只能排列为“我吃鸡”、“鸡,我吃”,却不能排列为“鸡吃我”。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语言符号一旦确立就相对固定,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具有强制性。同时,从语言又是社会的产物来说,社会是在不断变化与逐渐演化的,因此语言就会随之不断发展变化。

(4)语言符号的生成性。这是指语言符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可以用有限的语言模式生产无限的语言或言语成分。

5.语言的层级系统性

语言符号内部以及语言符号间都存在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在结构上层次分明、联系紧密,共同组成了一个严密的层级体系。语言的这种层级系统表现在组成规则与运转规则上。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1)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在语言结构的层次性上,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往上分出若干个层次,使得语音、语义以及由此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在语言的各个环节上正常工作。但每一种单位又不是孤立的、互不干涉的,而是相互依存、彼此制约,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层级系统。具体而言:音位处于语言系统的底层。一种语言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三四十个,这些有限的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就可以构成成百上千个音节,能够满足意义表达的需要,从而使音义紧密地结合起来。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级是由语素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组合构成的句子。其中,语素属于语言符号,词和句子都属于语言符号序列。

(2)语言系统的运转规则: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语言要想实现它的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人们就必须使用某种规则把语言符号和符号序列组合起来,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与思想,这种规则就是语言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其中,语言的组合规则可以按照语言的结构规则使符号与符号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使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从而进行思想的交流。为了表达交流的需要,人们可以使用聚合规则把功能相同的一群符号在同一结构中互相替换,从而生成无限的句子,达到丰富多彩的效果。正是语言系统中组合和聚合这样两种根本规则,语言才能正常运转,语言才成为一个严密有序的层级体系。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好比组成了一个坐标,使每个语言符号都能在这个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6.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组合关系就是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组成的言语链条关系。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间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要受到语法和语义的制约,从而形成语言的结构。实际上,组合关系指的是语言符号间在功能上的联系,在时间顺序上的延伸。聚合关系就是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具有相同作用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的语言符号聚积成类的纵向集合关系。具有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之间在功能上可以相互替换,但不能并用。可见,聚合关系是对语言符号在性质上的一种归类。

联系: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符号和前一个语言符号或后一个语言符号,或和前后两个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链条式的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在组合的某一个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所以能聚合归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故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而聚合则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的。

7.语言系统

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符号与符号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并形成了一个系统。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符号内部各要素的系统性,二是语言符号的层级性,三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其中语言符号内部各要素的系统性是说: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系统。语音是词汇和语法的形式,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就是语音形式表达的内容。因此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四大要素组成的系统,每一个因素又都有自己的小系统,每一个小系统又都可以分析出不同的结构单位。语言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不同结构单位的小系统组成的符号大系统。

第3篇:《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

1. ( 单选题 ) 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本题2.0分)

A、

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B、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征

D、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 ( 单选题 ) 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B)(本题2.0分)

A、

[u, ε]

B、

[α, Λ]

C、

[α,y]

D、

[o, a]

3. ( 单选题 ) 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B)(本题2.0分)

A、

[k, 1]

B、

[p, k]

C、

[p, n]

D、

[t, v]

4. ( 单选题 )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本题2.0分)

A、

音位

B、

音素

C、

音节

D、

音渡

5. ( 单选题 ) 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A)(本题2.0分)

A、

顺同化现象

B、

逆同化现象

C、

弱化现象

D、

异化现象

6. ( 单选题 )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C )(本题2.0分)

A、

物理属性

B、

生理属性

C、

社会属性

D、

心理属性

7. ( 单选题 ) 英语“students”中的“-s”是( C)(本题2.0分)

A、

虚词语素

B、

词根语素

C、

构形语素

D、

构词语素

8. ( 单选题 ) 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D)(本题2.0分)

A、

木头

B、

念头

C、

苦头

D、

山头

9. ( 单选题 ) 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 )(本题2.0分)

A、

分布标准

B、

意义标准

C、

形态标准

D、

逻辑标准

10. ( 单选题 ) 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 D)(本题2.0分)

A、

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

我们大家/首都北京

C、

铁路民航/工人农民

D、

贯彻执行/讨论研究

11. ( 单选题 ) 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 C)(本题2.0分)

A、

古埃及文字

B、

古希腊文字

C、

腓尼基文字

D、

中国的甲骨文

12. ( 单选题 ) 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 C)(本题2.0分)

A、

相互理解程度

B、

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

C、

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

D、

地域临近程度

13. ( 单选题 ) 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本题2.0分)

A、

音高变化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B、

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C、

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D、

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14. ( 单选题 ) 下列各项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D )(本题2.0分)

A、

[y, ?]

B、

[a, Λ ]

C、

[u, ε]

D、

[ Α α, ]

15. ( 单选题 ) 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 A)(本题2.0分)

A、

[k, η]

B、

[m, n]

C、

[n, η]

D、

[k,p]

16. ( 单选题 ) 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mi?n],但“面包”却读作[mi?m pα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 C)(本题2.0分)

A、

弱化

B、

增音

C、

同化

D、

异化

17. ( 单选题 ) 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 A)(本题2.0分)

A、

席卷 耳鸣 地震

B、

打倒 切断 推翻

C、

发光 散热 出气

D、

天地 欢乐 爱好

18. ( 单选题 ) 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 )(本题2.0分)

A、

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

B、

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C、

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

D、

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19. ( 单选题 ) 以下不属于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的是( B)(本题2.0分)

A、

中国

B、

埃及

C、

印度

D、

希腊-罗马

20. ( 单选题 ) 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B )(本题2.0分)

A、

基本词和非基本词

B、

实词和虚词

C、

典型词和兼类词

D、

体词和谓词

21. ( 单选题 ) “汽车”和“卡车”是( A)(本题2.0分)

A、

上下位词

B、

同义词

C、

等义词

D、

近义词

22. ( 单选题 ) 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 A)(本题2.0分A)

A、

词文字

B、

语素文字

C、

音节文字

D、

音位文字

23. ( 单选题 ) 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 C)(本题2.0分)

A、

语族

B、

语支

C、

语系

D、

语群

24. ( 单选题 )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B)(本题2.0分)

A、

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

B、

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C、

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给事物命名

D、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

25. ( 单选题 ) 下列语言学流派中集中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是( D)(本题2.0分)

A、

功能语言学

B、

社会语言学

C、

认知语言学

D、

结构语言学

26. ( 单选题 ) 英语动词“去”的原形是“go”,过去时的形式是“went”,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 C)(本题2.0分)

A、

附加

B、

屈折

C、

异根

D、

零形式

27. ( 多选题 ) 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正确的是( ABC)(本题3.0分)

A、

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

B、

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

C、

汉语中有词重音

D、

重音跟音强的增加有关

28. ( 多选题 ) 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BC )(本题3.0分)

A、

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

被动发音器官是不能自主运动的。

C、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

声带、舌头等是主动发音器官。

29. ( 多选题 ) 下列关于基本语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ABC)(本题3.0分)

A、

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B、

基本语汇使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

C、

基本语汇大部分是相当稳定的

D、

基本语汇也包括大部分新造词和古语词

30. ( 多选题 ) 下列关于虚词的表述,正确的是(ABC)(本题3.0分)

A、

虚词可以分为辅助词和功能词两个小类

B、

虚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等

C、

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D、

虚词不稳固,发展变化比较快

31. ( 多选题 ) 下列对“撞倒了他的自行车”这个歧义词组的分析,正确的是(ACD)(本题3.0分)

A、

偏正词组

B、

动补词组

C、

动宾词组

D、

连谓词组

32. ( 多选题 ) 下列对“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这个句子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ABD )(本题3.0分)

A、

主谓句

B、

把字句

C、

陈述句

D、

单句

33. ( 问答题 ) 举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本题10.0分)

答:孤立语也叫词根语,以汉语为突出的代表。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词序严格。由于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或者说词形变化极不丰富,一个词在句子中属于什么成分

没有形态上的标志,完全是根据语序来确定,因此词序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你看我”,改变词序成为“我看你”,意思就相反了。 第二,虚词十分重要。孤立语中词与词的关系,常常通

过虚词这一重要的语法手段来体现。比如“父亲和母亲”、“父亲的母亲”、“父亲或母亲”等,仅虚词不同,意义就大不相同。 第三,复合词多,派生词少。大部分合成词是由词根构成的

复合词,这些词不带有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帽子(前缀)和尾巴(后缀和词尾),词的结构比较简单,往往是一个孤立的词干。所谓孤立语的称呼就与这个特点有关。汉语就是孤立语的典型代表,

由于没有词形变化作为标志,词序和虚词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雷锋学习"是主谓结构,"学习雷锋"就成了述宾结构;"他们工作"是陈述句,"他们工作吗"就成了疑问句;汉语词汇中,合成词要占绝

大多数,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派生词只有很少一部分.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

34. ( 问答题 ) 汉字与汉语相适应,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本题10.0分)

答:汉字和汉语相适应,主要是汉字的单音节形式和汉语的语素的单音节形式比较一致,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往往有一种对应的关系。汉字和汉语基本上相适应,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

识领会:

第一,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语素基本是也是一个音节,因此汉字和语素是相对应的,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非常合适。

第二,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意义、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而不像印欧语那样要用音素表示形态变化,所以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它用汉字记录是合适的。

第三,汉字记录汉语可以非常有效地区别同音词。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声韵母配合只有400来个音节,声韵调配合只有1200多个音节,加之词形简短,以双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依然十分活跃

,可以说是汉语词汇的基础,这样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就非常多,很容易混同,而形态各异的汉字就起到了分化同音词的作用。

第四,现代汉语方言众多,语音上的差别很大,但是由于各个方言的语法系统和词汇系统一致性比较突出,用汉字记录汉语,书面上起到了沟通方言的作用,同样的词语,虽然各地发音不同

,但大都用同一个汉字记录,所以大家都看得明白清楚,所以汉字具有很好的沟通方言的作用,而拼音文字就难以适应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

35. ( 问答题 )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本题10.0分)

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语言符号语

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这种任意性联系,其根源就在于语言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社会决定的。如果我们把这个特点与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结合起来认识,理解

或许会更深刻一些。 表现:

第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世界上之所以有多达5500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

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当然,说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是就语言的主要方面说的,语言中有少部分词语的音义联系是可以解释的,不具有任意性,比如布谷鸟,汉语叫做“布谷”,英语是cuckoo,法语是

coucou,匈牙利语是kakuk,古希腊语是kokkuk,这里关于布谷鸟的语音形式,五种语言都十分相似,是根据自然界的布谷鸟鸣叫的声音仿拟的结果,这些词的音义结合就具有一种可以解释的

逻辑联系。章太炎在《国故论衡·言语缘起》一文中说,汉语的汉语的马、牛、鹊、雀、雁、鹅、鸠等,都是模拟自然事物的声音构成的。不过,这种模拟词语的存在并不能说明语言的音义

联系不具有任意性特点,因为纵观人类的语言,一方面,这种性质的模拟词语只占语言词汇系统中很少一部分,不具有系统性,客观世界中有声音可以模拟的事物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即

使具有声音的事物,人类记录这些现象时,其词语并不都采用模拟的方式,有些语言采用模拟方式,有些语言不采用模拟方式。例如“猫”,汉语念mao,与猫的叫声很接近,是模拟性的,但

英语是cat,法语是chat,德语是kater,俄语是KOT,没有采用模拟方式记录。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如:人、刀、树、水、路、妻子、太阳、月亮„„,汉语的语音形式和英语的语音形式不相同。像上面那些词语,汉语的读音是ren、dao、shu、shui、lu

、qizi、taiyang、yueliang,英语的读音是person、knife、tree、water、road、wife、sun、moon。(为便于查看,这里没有使用国际音标符号表示读音)

第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如long,汉语表示“龙”等意义,英

语表示“长”;又如英语uncle,等于汉语的叔、伯、舅、姨父、姑父,aunt等于婶婶、舅妈、姑姑、姨妈。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不同的读音。汉语有七大方言,各个方言区根据语音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次方言区。不同方言区

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了音义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不然,就不会存在什么方言差别了。

第4篇:语言学概论试题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 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线性

2.音高取决于(B)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D.共鸣器的形状 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D) A.音素B.音位C.音渡D.音节

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C)

A.自由重音B.移动重音C.固定重音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B) A.同化B.异化C.弱儿D.增音

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C) A.2个B.3个C.4个D.7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A)

A.构词语素B.构形语素C.虚词语素D.词根语素

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D) A.健儿B.女儿C.少儿D.花儿

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D)

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一般语汇D.基本语汇

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C) A.古语词B.方言词C.新造词D.外来词

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A)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 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D)

A.句子的句型类B.句子的句式类C.句子的功能类D.句子的简繁类 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C)

A.语气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 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C)

A.二者总是一致B.二者总是不一致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 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D)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 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

17.“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B) A.语汇意义B.语法意义C.语境意义D.蕴含意义

18.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D) A.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

1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B)

1 A.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意音文字D.全音位文字 20.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A)

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 21.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B)

A.行话B.黑话C.官腔D.贵族语言

22.以下对“思维”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A.思维既包括思维活动,也包括思维结果B.思维分为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 C.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D.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 23.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B) A.人类已经产生了语言B.人类已经产生了思维

C.人类已经同时产生了语言和思维D.人类既没有产生语言,也没有产生思维 24.患“失语症”是因为(B)

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 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 25.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D)

A.历史词典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D.百科词典

26.从翻译技术的平面看,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A) A.单词、句法、语义、语境B.单词、语义、语境、句法 C.单词、句法、语境、语义D.单词、语义、句法、语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发音方法上看,一个辅音的特征取决于(CDE)

A.音高的高低B.发音部位的前后C.送气不送气D.声带振动不振动E.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 28.下列关于语义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CD)

A.语义场与上下位词没有关系B.语义场是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义项的聚合体 C.语义场是一个层级体系D.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 E.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是均衡的

29.下列关于语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E)

A.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B.有些语素只有语音形式而没有意义 C.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大类D.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 E.词都是由语素形成或组成的

30.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D)

A.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B.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C.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D.汉字是一种词语文字 E.几千年来,汉字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1.“民族语言政策”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ADE)

A.关于民族语言教育的政策B.关于官方语言的选择问题

C.关于一个国家内部主体民族语言的政策D.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 E.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问题

39.下面都是“动词(着)+形容词”构成的词组,试从结构形式 (A)和语义指向关系(B)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 坐着挺好显着不高兴看着伤心透着轻浮躺着不合适

听着刺耳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

A1主谓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2动宾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3连动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1形容词陈述指向动词,或动词支配指向形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施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3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受事(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2、[参考答案]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

(1)形成关系指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功能性差别。即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选句功能就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但各级语法单位所含成分的数量不一定增加。

(2)汉语“好”,即是语素,也是词,还可能直接成为句子,就反映了这种关系。

33、[参考答案]义素

(1)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2)义项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

(3)例如,“哥哥”词义经过与同类的其他词(如“弟弟、组组、妹妹”等)对比,可以得出它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

34、[参考答案]音位文字

(1)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单位相联系的文字是音位文字。音位文字可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常常也简称音位文字。

(2)例如,古腓尼基文字就是只表示辅音音位的辅音音位文字;古希腊文字既有表示辅音的字符,又有表示元音的字符,是全音位文字。

35、[参考答案]语言的亲属关系

(1)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称作语言的亲属关系。 (2)语言的亲属关系是语言谱系分类的基础。具有亲属关系(历史同源关系)的各个语言就是亲属语言归属为同一语系。

(3)例如,汉语和藏语都来自原始汉藏语,它们之间有亲属关系,是亲属语言,归属汉藏语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参考答案]举例说明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多音节词的区别和联系。

(1)单纯词、合成词是根据词所包含语素的数量划分的;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是根据词所包含音节的数量划分的。

(2)合成词一定是多音节词,但单纯词不一定是单音节词。

(3)合成词是多单节词,如“飞机”。单纯词是单音节词的例子,如“书”。单纯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译音词“沙发”,拟声词“轰隆”,连绵词“逍遥”等。

37、[参考答案]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话语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例如:“我找他”这句话,可以分解为“我”、“找他”两个组成成分。“找他”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找”和“他”两个组成成分。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成线性排列,正是在这种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之间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可能线性排列为“我找”或“找我”,前者形成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顺序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信息和思想。

38、[参考答案]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是渐变的。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急剧变化会使社会的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这一性质要求语言必须有一定的稳因性。例如汉语中“山、水、日、月、人、手、笑、哭”这些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沿用于今。

3 (2)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社会交际活动的内容也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为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例如“网吧”、“网虫”就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出现的新词汇。

(3)稳固和发展这两个对立的要求决定了语言一方面不能不变,一方面又不能突变,因此,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只能以渐变的方式来进行。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参考答案] A1:坐着挺好,躺着不合适;

A2: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

A3:看着伤心,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听着刺耳。 B1: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坐着挺好,躺着不合适; B2:看着伤心,走着累;

B3:听着刺耳,闻着臭,吃着香。

40、[参考答案]说明“他说不好”有几种意义,并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 (1)至少有三种意义,

a他不能把某件事或某句话说得让人满意; b“不好”是他说出来的话;c由他来说不好。

(2)a和b是由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

“说”和“不好”若按动补关系来理解,则为a;若按动宾关系理解,则为b。

(3)c和a(或b)是由层次构造不同造成的。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a(或b);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为c。

六、论述题(本大题包括第

41、42小题,第41小题10分,第42小题8分,共18分)

41、[参考答案]谈谈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的区别和联系。

(1)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2)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更关注音节内部的结构层次,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韵母又分成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例如汉语普通话“挑”[t`iau55]里的[t`]是声母,[iau]是韵母,[55]是声调,在韵母[iau]里,是韵腹,[u]是韵尾。声韵调分析法能够比较好的揭示汉语音节内部的组合规律和整个语音系统的面貌,是汉语音节分析最基本的方法。

(3)声韵调分析法和元辅音分析法并不是对立的和互相排斥的,可以看作是音节结构分析的两个不同层面。如果从元音和辅音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仍要考虑它们处于音节结构的位置和层次,如果从声韵组合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也要考虑它们由哪些元音、辅音来具体实现。例如汉语普通话的声母都是由单个辅音构成的,韵母是由元音或元音和元音、元音和辅音的组合构成的。

42、[参考答案]举例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方面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永定了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又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

(2)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可以帮助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这方面的研究就是文化语言学。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上最明显。例如相同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示,相同词语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适当举例)

(3)从语言到文化这头看,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了解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这方面的研究就是否语言文化学。这对于了解没有历史文献资料的民族文化和早期历史及史前史,都很有用处。 (适当举例)

4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C) A.历史比较语言学B.心理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 3.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B) A.[u,ε]B.[α,Λ]C.D.[o,a]

4.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B)

A.[d,1]B.[b,k]C.[p,n]D.[t,v] 5.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 A.音位B.音素C.音节D.音渡

6.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C)

A.句首部分B.句中部分C.句终部分D.句首和句终部分

7.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这是语流音变中的(A)

A.顺同化现象B.逆同化现象C.弱化现象D.异化现象

8.语汇是词和语的集这是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A.“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B.“语”的意义是若干词的意义的加合 C.“语”是可以拆分的语言片段D.“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

9.下列关于汉语词双音节化倾向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区别多义词的不同义项B.减少同音词C.减少同义词D.调整词的韵律节奏 10.英语“students”中的“-s”是(C)

A.虚词语素B.词根语素C.构形语素D.构词语素

11.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D)

A.木头B.念头C.苦头D.山头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词法手段的是(A) A.虚词B.重叠C.轻重音D.词形变化

13.法语动词“是”的直陈式现在时有6种变化,比如“je(我)suis(是)”,“il(他)est(是)”,“nous(我们)sommes(是)”等,这反映了法语中什么样的谓词属性范畴(D A.时B.体C.态D.人称

14.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

A.分布标准B.意义标准C.形态标准D.逻辑标准 15.下列词类从大类到小类的归类,不正确的是(C)

A.实词—谓词—动词—及物动词B.实词—体词—名词—处所名词 C.实词—谓词—助词—时态助词D.实词—体词—量词—名量词

16.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B)

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C.铁路民航/工人农民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 17.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D) A.成功—失败B.合法—非法C.本地—外地D.勤劳—懒惰 18.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属于简单述谓结构的一项是(A) A.老王昨天买了一台彩电B.李辉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5 C.他觉得不应该这样做D.他没接住小李传过来的球 19.造成“北京人多”一句歧义的主要原因是(D)

A.一词多义B.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C.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D.不同的层次构造 20.下列关于音符来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音符是从笔画发展而来的B.音符是从记号发展而来的 C.音符是从声旁转化而来的D.音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 21.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C)

A.古埃及文字B.古希腊文字C.腓尼基文字D.中国的甲骨文

22.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B.语言产生于人们的相互约定 C.语言是人类有意识地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的 D.语言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23.有一类词,它们的词义和构词方式都来自外语,构词语素则是本民族语言的,这类词属于(B) A.借词B.仿译词C.意译词D.音译兼意译词

24.下列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感性思维不一定借助语言进行B.抽象思维有时与语言有脱节 C.发散思维完全不需要借助语言D.抽象思维以语言为主要工具

25.在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中,标志着儿童产生最早的语义能力的阶段是(A) A.单词句阶段B.双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 26.下列词典中,属于语言词典的是(B)

A.《永乐大典》B.《汉语成语小词典》C.《小学生作文词典》D.《北京地名词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发音机制上看,一个舌面元音的特征取决于(ABC)

A.舌位的高低B.舌位的前后C.嘴唇的圆展D.声带振动不振动E.送气不送气 28.下列汉语复合词在构词方式上属于支配式的有(BE) A.视力B.司机C.写作D.食物E.护膝

29.下列哪些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表示)属于“组合关系”(ACE)

A.语素→语素组B.语素/语素组→词C.词→词组D.词/词组→句子E.句子→句组 30.下列关于义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CD)

A.义项只包括词的理性意义B.义项不包括词的临时意义

C.义项是从词的具体用例中概括出来的D.分析词的意义和用法应以义项为基本单位 E.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并非总有关联

31.下列有关普通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CD)

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B.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C.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D.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E.以历代经典的文学作品为语法规范

40.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与同组的其他三个在语汇类聚关系上不同,请指出该词语,并说明有什么不同。

A.妈妈奶奶姐姐妹妹B.音位泉水纳米函数C.汽艇火车地铁飞机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12、[参考答案]韵律特征

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言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如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

6 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语调。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音素。

33、[参考答案]语系

(1)语系是按照“谱系分类”的方法,根据语言间亲属关系的有无,把世界上的语言所分成的不同的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反之则属于不同的语系。

(2)比如汉语、藏语、壮语、傣语、苗语等是亲属语言。它们都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的诸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毘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九大语系。

34、[参考答案]文化局限词语

文化局限词语: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往往都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词语。例如汉语里的“窝头”、“馒头”、“筷子”、“京剧”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在很多民族中没有相应的事物对应词,只得把“馒头”译成“Steamedbread(气蒸的面包)”把京剧叫做“PekingOpera(北京歌剧)”。而很多外来语如“hotdog(热狗)”、“沙拉(salad)”、“芭蕾(ballet)”等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词,只好采用直译或音译。这样的词语就是所谓的“文化局限词语”。

35、[参考答案]中介语

中介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而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中介语”,例如很多外语学习者在学到一定程度之后,虽然已经可以用外语与外国人交流,但外国人会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外语“不地道”,这是因为学习者所用的“外语”只不过是较为高级的中介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参考答案]说汉语的人可以用“苹果”这个词指称大小、形状、颜色、味道各不相同的苹果,而不必为每一个具体的苹果设立一个名称;另一方面,当人们听到“把盘子里的苹果给我”之类的话语时,又很容易确定话语中的“苹果”具体指的是哪个或哪些苹果。请根据语义的性质说明其中的道理

从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道理:

(1)词义具有概括性的重要属性。词义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可以使一类事的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苹果”这一词可以指称各不相同的苹果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2)同时,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概括的、一般的,而在平常的交际活动中人闪谈论的对象却往往是个别的、特殊的,表达概括意义的语言形式要同个别的对象联系在一起,就要依靠上下文和交际环境对语言形式所指的限定作用。当他听到“把盘子里的苹果给我”时,人们很容易确定“苹果”的具体所指,就反映了这个道理。

37、[参考答案]结合实例说明字符与一般图形符号的异同。

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如汉字的“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

字符不同于一般图形的地方在于字符眼一定的语言单位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不论是音位、音节,还是语素或词语。

字符与一般图形也有相同点,即字符本身是一种视觉图形,不论是由直线、折线,还是曲线组成的图形。

38、[参考答案]结合实例说明社会的地域分化对语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地域分化,在同一种语言内部形成不同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即地域方言。地域方言在语音、语汇和语法上都有所差异,比如北京人把“叫”字读做[t?iau51],广州人却读做[Kiu33],北京人说“客人”,广州人说“人客”;北京人说的“自行车”,广州人却叫做“单车”;北京人说“你先吃”,广州人却说“你食先”。

另外,在同一个方言区内,由于社会的地域分化,仍存在着分岐,产生次方言和土语。比如在“北方方言”内部,又可分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和“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参考答案]假设某一语言音位系统中的辅音音位只有/p,b,t,d,ts,t?/,请列出/t/的区别特征,并说明理由。

区别特征是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要知道/t/的音位特征,必先对这几个音位作一下比较分析: 音位语音特征

7 /p/双唇闭塞清不送气 /b/双唇闭塞浊不送气 /t/舌尖前闭塞清不送气 /d/舌尖前闭塞清不送气

/ts/舌尖前塞擦清不送气 /t?/舌面前塞擦清不送气 从图中我们可知,这几个音位都是不送气音,帮“不送气音”不能成为区别特征,而/t/以“舌尖前”与/p/、/b/、/t?/相区别,以“闭塞”与/ts/、/t?/相区别;以“清”与/d/、/b/相区别。故音位/t/的区别特征应该是“舌尖前、闭塞、浊”。 40、[参考答案] A组:“奶奶”一词不同于其他诸词。因为其他三个词都是重叠词,属于合成词;而“奶奶”一词则是叠音词,属于单纯词,故不同。

B组:“纳米”一词不同。其他三词都是由两个词根语素构成的复合词;而“纳米”一词,则是音译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故不同。

C组:“地铁”一词不同。其他三词都是表示偏正关系的复合词,而“地铁”一词则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六、论述题(本大题包括第

41、42小题,第41小题10分,第42小题8分,共18分)

41、[参考答案]试各举一例说明语法与语音、语汇、修辞、语境、逻辑等现象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语言现象是一个整体。语法和语音、语汇、语境、修辞、逻辑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语法与语音。

语音形式有时可能影响语法。

比如说:“想起来了”有两个意思(回想起/打算起床),也是两种结构(动补/动宾),这种区别在语音上就表现为“起来”要分别轻读和重读。 (2)语法和语汇。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往往影响到语法,因为某些特定词语会造成语法上的差异。

如“过意不去”的两个意思也会造成语法差异:在表示“不安、抱歉”时,只需要联系一个名词。

(如“我很过意不去”);但在表示“刁难、苛待”时,就必须引出另一个对象(如“他跟我过意不去”) (3)语法和修辞。

修辞也可能影响语法,即为了修辞需要有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比如在“别这么近视眼”、“太阿Q”、“很女性”这样的句子里,名词就话用为动词或形容词而作了谓语。 (4)语法和语境

语境对语法的影响也很大,即在特定条件下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

比如“一张动物园”,看起来是量词误用,其它是“我要买一张去动物园的票”这句话的特定场所(公共汽车上)的成分省略现象。 (5)语法与逻辑。

逻辑是语言表达内容的规律,语法是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因此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语言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一般人们说话既要符合语法,也要合逻辑。如“门把风吹开了”,虽合语法,却不合逻辑,所以就不是正确的句子。

42、[参考答案]举例说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两种语言变体。二者的区别在于: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日常交谈,也经常用于比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和一般文学作品的对话描写中;带有书面语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书面写作和比较庄重、正式的交际场合。

比如:“头”,在口语中,人们经常会用“脑袋”来表达,而在书面语中则常用“头颅”; 又如:“散步”一词,在口语中,人们会说“溜达”,而在书面语中,则常可能用“徜徉”。

8 口语和书面语也是紧密相联在一起的,它们都以我们所共用的语言为基础,在语言用法上没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往往会有不带任何语体色彩的通用词语与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词语相对应。如口语中的“好看”,书面语中的“美丽”其实都表达“漂亮”的意思,二者的意思是等同的。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B.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 C.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D.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 2.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C) A.相互理解程度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

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 3.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4.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音位是通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 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

5.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 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 6.下列各项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D) A.[y,æ]B.[a,]C.[u,]D.[] 7.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 A.[k,]B.[m,n]C.[n,]D.[k,p] 8.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miæn],但“面包”却读作[miæmp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C) A.弱化B.增音C.同化D.异化

9.关于现代汉语“洗”和“浴”两个语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洗”是成词语素,“浴”是不成词语素B.“洗”是自由语素,“浴”是黏着语素 C.“洗”是不定位语素,“浴”是定位语素D.“洗”和“浴”都是实义语素 10.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A)

A.席卷耳鸣地震B.打倒切断推翻C.发光散热出气D.天地欢乐爱好 11.下列各组词,吸收外来成分的手段存在不一致情况的一组是(D)

A.丹麦挪威法兰西B.沙拉咖啡麦当劳C.卡车啤酒立邦漆D.香波克隆好莱坞 12.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

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13.语法现象可以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D) A.词语搭配问题B.意义表达问题C.语音实现问题D.句法结构问题 14.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C)

A.语素和语素组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D.词组和句子

15.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B)

9 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B.实词和虚词C.典型词和兼类词D.体词和谓词

16.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B.从最小的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组合到词组为止 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意义” 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添枝叶” 17.“汽车”和“卡车”是(A)

A.上下位词B.同义词C.等义词D.近义词

18.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B)

A.这样做不值得B.他跑过去开门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 19.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C) 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 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 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 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 20.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B) A.笔画B.字符C.偏旁D.部首

21.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A) A.词语文字B.语素文字C.音节文字D.音位文字 22.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C)

A.语族B.语支C.语系D.语群

23.在儿童学会说话的过程中,“双词阶段”标志着儿童产生的语言能力是(C)

A.语音能力B.语汇能力C.语法能力D.语义能力

24.“萨丕尔(E.Sapir)-沃尔夫(B.L.Whorf)假说”之所以被称作“语言相关论”,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B)

A.思维决定语言B.语言决定思维C.语言和思维互不相干D.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 25.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越快B.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 C.人们的中介语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D.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存在中介语现象

26.从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本身来看,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主攻方向的是(D) A.文字编码B.语音识别C.文本检索D.机器翻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声音产生方面分析,音质的不同取决于(ADE)

A.发音体不同B.发音体振动频率不同C.发音体振动幅度不同D.发音的方法不同 E.共鸣器形状不同

28.关于“常用语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E)

A.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不是一回事B.常用语汇是和非常用语汇相对而言的 C.常用语汇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D.常用语汇是和一般语汇相对而言的 E.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 29.汉语“妈妈买的”这个词组属于(ADE)

A.体词词组B.谓词词组C.向心词组D.离心词组E.特殊词组 30.义素分析的作用和优点有(ACE)

A.可以简洁地说明词义结构B.有客观的分析标准

C.有助于语义描写的形式化D.几十个义素便可以描写整个词义系统

10 E.有助于描写和说明词语的组合条件

31.下列关于社会方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

A.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B.社会方言是在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形成的 C.社会方言是在不同语言相互接触中产生的D.社会方言有自己特殊的结构系统

E.社会方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2005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

32、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汉语普通话的电视,可以切分出d-i-a-n-sh-i五个单位,它们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

33、基础方言(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2)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

(3)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4、语言迁移

(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叫做“语言迁移”。 (2)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

(3)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35、语言获得(1)儿童会说话虽然不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但更深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也不可能在说出新的句子时先去学习规则,而完全可能说出许多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

(2)儿童说话能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叫做“语言获得”。

四、简答题36.《现代汉语词典》对“鸟”的释义是:“脊椎动物的一纲,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一般人对“鸟”的词义的理解并非如此科学、准确,但并不妨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和理解“鸟”这个词。请根据有关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说明。

36、(1)词的通俗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词的科学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是“鸟”的科学意义,而一般人对“鸟”的理解是“鸟”的通俗意义。 (2)尽管通俗意义不太科学、准确,但一组非本质特征的总和也可以起到使不同的事物相互区别的作用,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专业活动除外),只要掌握了词语的通俗意义,就足以使人们正确地使用词语来指称不同的事物。

(3)词语的科学意义一般只用于特定的学科领域,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都是按照通俗意义来理解和使用词语的。

37、文字改革有三种类型:文字改革有哪些类型,请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如我国在1956年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英文、法文在19世纪进行的正字法改革;俄文在十月革命以后取消了某些字母和对正字法的改革。

(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废弃了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改革前后两种文字类型没有变,都是表音文字,但字符类型变了。

(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种表音文字。越南的文字改革就是将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意音文字——字喃改成拉丁字母拼写的表音文字。

38、简要说明语言起源必须具备的三个方面的条件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以及现代科学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人们认为,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1)心理条件。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

11 (2)生理条件。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只有具备了这种生理条件,才可能产生有声语言。

(3)社会条件。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产生了相互交往的迫切需要,即“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须产生语言。

五、分析题汉语普通语中的元音[]和[e]可以看作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请根据下列语音材料,分析这两个元音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将它们归并在一个音位中的理由。 [mei35]煤[tuei55]堆 [mu35]谋[tun55]蹲

[mn35]门[tiu55]丢

39、(1)[e]只出现在韵尾[i]前。

(2)[]不出现在韵尾[i]前,而可以出现在韵尾[u]和[n]前。

(3)[e]和[]呈互补分布,发音又相近,因为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

40、下列A、B、C三组单位的两个成分之间都能插入其他成分进行扩展,但情况不同,请说明三组单位各自的扩展特点,并各举一个同类的例子。 A.大车 B.铜壶 C.唱歌

(1)“大车”: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意义就会改变。举例(略)。

(2)“铜壶”: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的意义没有明显改变。举例(略)。

(3)“唱歌”:两个成分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例如“一首”等,插入成分数量较多,扩展比较自由。举例(略)。

六、论述题“语言”和“言语”具有怎样的区别?区别“语言”和“言语”对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有什么意义?

41、(1)“语言”和“言语”是从言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中区分出来的,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2)“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抽象的均质的系统。“言语”则是个人的,是言语活动中具有个人特色的部分,不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因此是异质的。

(3)“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从属的和偶然的。语言学应该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而“言语”问题可以另行研究。

(4)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就纯化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限制在一个内部均质的系统范围内,这就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科学。区分“语言”和“言语”对现代汉语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要求研究者从相对均质的语料中去寻找具体语言的内部一致规律。

42、语法意义的类叫作“语法范畴”,其中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类是“词法范畴”。请参考下面的答题示例,试定义和举例说明语言中其他几种词法范畴(答出5种即可)

示例:“性”范畴是一种体词属性范畴,指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如俄语、德语名词都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俄语用词尾表示,德语用冠词表示。动物词语的性往往跟动物本身的雌雄有关,但其他词语可能与事故的性属性不一致。如德语“DasSofa(沙发)”是中性,法语“lefauteuil(沙发)”是阳性。“太阳”一词在德语、法语和俄语中分别是阴性、阳性、中性。

(1)“数”范畴:是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与词汇上表示事物具体数量的数量词不同,一些语言的数范畴只是把可数的名词分成单数和复数,大多用词缀表示。如英语“house/houses(房子)”,前者是单数名词,后者是复数名词。 (2)“格”范畴:是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如英语“我”主格形式“I”,宾格形式“me”,属格形式“my”等。

12 (3)“有定和无定”范畴:是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在印欧语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意义。如英语“thebook”是有定的,“abook”是无定的。汉语中要用“这本书”或“一本书”等形式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

(4)“是”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射时间和说话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如英语现在时“Heworks(他工作)”,过去时“Heworked(他工作过)”。

(5)“体”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状况的一组特征。如英语“Iamreadingthebook(我正在读这本书)”是进行体,“Ihavewrittenthebook(我写完了这本书)”是完成体。汉语在动词后面加“了、着、过”等助词表示相应的意义。

(6)“态”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主动态和被动态。如英语“ThecupwasbrokenbyMary(杯子被玛丽打碎了)是被动态。

(7)“人称”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如英语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加“-s”,将来时主语是第一人称用助动词“shall”,其他人称用“will”。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下载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 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C 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B 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

5.[p„]的发音特征是A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B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D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D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D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C 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

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C 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

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 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

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 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14 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 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

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C A.理性意义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

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C 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 B.你去请他比较好

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 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

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B 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

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

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 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 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 A.正字法改革 B.字符类型改革

C.文字类型改革

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

18.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B A.纯粹音译词 B.音译兼意译词 C.意译词 D.仿译词

19.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C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基本语汇 D.专用语汇

20.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 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 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 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

21.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 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 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 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

22.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 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

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 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

23.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B A.模仿说 B.天赋说 C.强化说 D.刺激反应说

24.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话,这种症状的失语症是B A.失读症 B.布洛卡失语症 C.失名症

D.维尔尼克失语症

25.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中介语”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

B.“中介语”是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 C.即使是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 D.“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就越慢 26.词典最常见的分类是D A.语言词典和历史词典 B.描写词典和历史词典 C.百科词典和历史词典 D.百科词典和语言词典

二、多项选择题

27.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弱化的表现有ABE A.脱落

B.清辅音变成浊辅音 C.浊辅音变成清辅音 D.单元音变成复元音 E.单元音向央元音靠拢

28.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A.逻辑 B.幽默 B3

五、分析题

其他词类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请结合实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所谓“抽象”即对具体的东西进行类的概括。语法规则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

(2)语法单位类别的抽象。如以从词的用法建立词类为例。

(3)语法关系类别的抽象。如以从结构形式建立语法结构为例。

(4)语法意义类别的抽象。如以从形态或格式建立时态意义、句式意义等为例。

38.以实例说明义素分析的方法和主要步骤。

(1)确定对比的范围。一般来说,义素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分析“男人”的义素,可以先从“男人”与“女人”、“男孩”的对比开始,因为它们同属于“人”这个最小类别。

(2)比较词义的异同。对比的范围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不同词义在语义成分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提取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比如要分析“男人、女人、男孩”的义素,可以首先比较这三个词的意义,从中提取出共同义素[人],然后将“男人”与“女人”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男性],再将“男人”和“男孩”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成年]。利用这些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不仅可以使这三个词的意义互相区别开来,而且也可以使它们同其他的词语相区别。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不同词语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这是义素分析最关键的一步。

39.试从词语构造方式(A)和词类(B)两个角度对下列重叠形式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 星星 猩猩 妈妈 刚刚 蝈蝈 个个 试试

大大方方 热闹热闹

A1叠音式单纯词猩猩 蝈蝈

A2重叠式合成词____星星 妈妈刚刚 大大方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3语法重叠形式_____个个 试试 热闹热闹_ B1名词性成分___________星星 猩猩 妈妈 蝈蝈________________ B2动词性成分__试试 热闹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3

刚刚 个个 大大方方

40.请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段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从语音影响语法的角度分析说明。 A想起来了

B我们三个人一组

(1)①A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 A1是动宾结构,意思是“打算起床”;

A2是动补结构,意思是“回想起”。

②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 A1中“起来”要重读,A2中“起来”要轻读。

17 (2)①B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

Bl“我们”是主语,“三个人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有很多人,每三个人是一组”。 B2“我们三个人”是主语,“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一共三个人,只有一个组”。 ②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 B1中在“我们”后停顿,

B2中在“我们三个人”后停顿。

六、论述题

41.举例说明为什么在描写句子的语义结构时,常常要从谓词入手,也就是把谓词看作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1)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比如“咳嗽”指一种生理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只有行为发出者,而不会有另外的涉及对象,因而在由“咳嗽”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只能有一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个变元只能是施事。“吃”的意思是“经咀嚼把食物咽下去”,在这种行为中,不仅要有一个行为发出者,而且一定还要有被“咽下去”

的东西,因而在由“吃”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可以有两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两个变元一个是施事,一个是受事。

(2)一个述谓结构是由谓词和变元组成的,既然变元的数量和性质都是由谓词决定的,因而也可以说整个述谓结构的框架是由谓词语义规定的。人们只要按照一个谓词对变元数量和性质的要求,在述谓结构的框架中填入适当的变元,就可以产生一个句子的命题意义。这可以从人们理解省略句的事实中得到证明,比如问某人“你去不去北京”,某人回答“去”,任何人都会知道这个“去”虽然是一词一句,但在语义上却等于“我去北京”,人们之所以能够在理解过程中将“去”的动作发出者和目的地补充出来,从而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就是因为“去”所规定的述谓结构框架起着引导的作用。

42.结合实例说明语言接触的具体表现形式。

(1)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影响一般总是从引进借词开始,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是语言接触最常见的现象。

例如,公元11世纪起,说法语的日尔曼人曾长期占领和统治英格兰,在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英语从法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语言成分。

(2)出现双语现象。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如果在同一个社会杂居,还可能产生双语现象。例如,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壮族人长期和汉族人生活在一起,大部分壮族人都是壮语和汉语使用者,

(3)出现语言转用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及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还会出现语言转用现象。例如,我国的回族、满族都基本上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语言而转用了汉语。

(4)出现语言的混合。①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会出现语言混合现象。不同语言混合会产生“洋泾浜语‟。例如,在旧上海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出现的混杂着汉语成份的“洋泾浜英语”。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洋泾浜语有可能转变为“克里奥耳语”,成为某一社会主要的交际工具,并被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例如,广泛使用于加勒比海地区的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

第5篇:语言学概论试题

语言学概论试题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B ] 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

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C ] 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

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 C] 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 [ B] 5.[p‘]的发音特征是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A ]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A. [i,u] B. [e,o] C. [A,y] D. [æ,a] [ D]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D ]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D ] 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 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 [C ] 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 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 [C ] 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 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 [ C] 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

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 A] 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 [ A] 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A.理性意义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 [ C] 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

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 B.你去请他比较好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 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 [ C] 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

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 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 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

B 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 A.正字法改革 B.字符类型改革C.文字类型改革 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 [ A] 18.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 A.纯粹音译词 B.音译兼意译词C.意译词 D.仿译词 [ B] 19.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基本语汇 D.专用语汇 [ C] 20.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 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 [ A] 21.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 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 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 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 [C ] 22.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

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 [ B] 23.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 A.模仿说 B.天赋说C.强化说 D.刺激反应说 [B ] 24.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话,这种症状的失语症是 A.失读症 B.布洛卡失语症C.失名症 D.维尔尼克失语症 [ B] 25.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介语”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B.“中介语”是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 C.即使是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D.“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就越慢 [C ] 26.词典最常见的分类是

A.语言词典和历史词典 B.描写词典和历史词典C.百科词典和历史词典 D.百科词典和语言词典 [D ]

一、选择

1.下列说法只有( )是错误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B.文字是辅助语言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

C. 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D. 语言不属于上层建筑,而是属于经济基础。 2.下列说法( )是正确的。

A.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B.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不同的音位 C. 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D.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 词尾具有构成新词的功能B. 后缀一般就是词尾,但词尾不都是后缀 C. 词尾和词缀也叫词干D.词根也可以转化为词缀 4.下列说法只有( )不正确。

A. “啊、吗。呢”这些词没有构词能力,不是基本词B. 凡是基本词,一定具有全民常用的特点 C. 并不是所有基本词都具有构词能力D.基本词用作构成新词的基础,这又强化了它的全民性特点 5.下列词语除了( )组外,其它几组词中都有借词。

A. 巴黎 卡通 比利时B. 黄油 电话 扩音机C. 卡片 沙发 法兰绒D. 吉它 卡车 巧克力

1.D 2.A 3.D 4.A 5.B

二、多项选择题

27.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弱化的表现有

A.脱落 B.清辅音变成浊辅音C.浊辅音变成清辅音 D.单元音变成复元音E.单元音向央元音靠拢 [ABE ] 28.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A.逻辑 B.幽默C.寂寞 D.忘记E.崎岖 [CD ] 29.语体色彩最基本的类型有

A.口语色彩 B.科技语体色彩C.公文语体色彩 D.政论语体色彩E.书面语色彩 [AE ] 30.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借代方式的有

A.“领航”本指一种行为,后引申指实施这一行为的人B.“脉络”本指动脉和静脉,后引申指条理或头绪 C.“谜”本指谜语,后引申指尚未弄明白的事物D.“面貌”本指相貌,后引申指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 E.“锯”本指一种工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工具的行为 [AE] 31.在“语言转用”现象中,哪种语言能够取代其他语言主要取决于 A.语言使用者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B.语言使用者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

C.语言使用者在文化发展水平上的优势地位D.语言使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优势地位 E.语言使用者在人口数量上的优势地位 [BCE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

32.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

这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i](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上述四种基本类型 33.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例如,补语位置上的成分,在语义上既可能指向主语,如“我吃饱了”中的“我”;也可能指向宾语,如“我吃光了碗里的饭”中的“碗里的饭”。 34.意音文字

意音文字指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如汉字就是意音文字,汉字中许多字符是直接表意的,而假借字则是假借意符直接表音、间接表意的音符。 35.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是指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例如,我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所作的推广普通话、文字改革、语言规范化、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等工作。

四、简答题

36.举例说明为什么说音位的辨义功能实际上是由区别特征负担的。

(1)具体语言中的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不同音位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因此音位的辨义功能实际上是由区别特征来负担的。

(2)例如,汉语普通话里/k//k‘/和/p/三个音位具有辨义功能,它们的语音特征分别是“舌根、闭塞、不送气”、 “舌根、闭塞、送气”和“双唇、闭塞、不送气,”/k/通过“不送气”和/k‘/相区别·,通过“舌根”和/p/相区别。因此,像“干”/kan51八“看”/k‘an51/和“办”/pan51/等三个词在语音形式上的区别可以归结为这三个音位在区别特征上的对立。 37.请结合实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所谓“抽象”即对具体的东西进行类的概括。语法规则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

(2)语法单位类别的抽象。如以从词的用法建立词类为例。 (3)语法关系类别的抽象。如以从结构形式建立语法结构为例。

(4)语法意义类别的抽象。如以从形态或格式建立时态意义、句式意义等为例。 38.以实例说明义素分析的方法和主要步骤。

(1)确定对比的范围。一般来说,义素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分析“男人”的义素,可以先从“男人”与“女人”、“男孩”的对比开始,因为它们同属于“人”这个最小类别。 (2)比较词义的异同。对比的范围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不同词义在语义成分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提取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比如要分析“男人、女人、男孩”的义素,可以首先比较这三个词的意义,从中提取出共同义素[人],然后将“男人”与“女人”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男性],再将“男人”和“男孩”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成年]。利用这些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不仅可以使这三个词的意义互相区别开来,而且也可以使它们同其他的词语相区别。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不同词语的

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这是义素分析最关键的一步..

三、问答题(共40分) 1.有人说语言是自然现象,有人说语言是社会现象.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6分) ①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不是自然现象。

②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③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可见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2。简要说明语盲符号和一般符号的异同。(6分) ①相同点:都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约定用甲代乙,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2分) ②不同点:第一,语言符号是音义的结合体,是“说”与“听”的;第二,一般符号的构成系统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的系统非常复杂,可分为不同的层级;第三,语盲符号系统含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

3。举例说明什么是形态,井举例说明形态变化有哪几种情况。(10分) ①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的变化。例如英语单词book表示单数,如果要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就要在词后附加s构成books表示。(4分) ②形态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附加词尾,主要是在词于后面附加成分,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动词后面加上ing、ed分别表示进行体和过去时,第二,内部屈折,即通过词的内部的词根中的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构成语法形式,如英语名词woman的复数形式,是把元音a变成e,词的读音变成了[wimin];第三,异根,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意义,例1的宾格是me,We的宾格是us。 4,什么是词义的概括性?举例简要说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①概括性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指词义是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3分) ②词义概括性具体表现在词义具有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这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5.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①语官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同,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发展速度最快,因为词汇与社会的联系最密切,语音和语法发展变化比较慢。(3分) ②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地区也不相同,一种语言现象,在有的地区变化,有的地区不变化,有的地区是另一种变化,从而形成地域方言。 6.什么是词语替换?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什么?(6分)

①词语的替换就是用一个词语代替另——个词语,而其所指称的现实现象不变。

②词语替换的原因是:第一,社会的因素,如把有歧视意味的“戏子”、“马弁”替换为“演员”、“勤务兵”,第二,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如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大多变成了双音节词,如“鹰一老鹰”、“龟一乌龟”等。

五、分析题

39.试从词语构造方式(A)和词类(B)两个角度对下列重叠形式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星星 猩猩 妈妈 刚刚 蝈蝈 个个 试试 大大方方 热闹热闹

A1叠音式单纯词___猩猩 蝈蝈A2重叠式合成词_星星 妈妈 刚刚 大大方方 A3语法重叠形式____个个 试试 热闹热闹

B1名词性成分__试试 热闹热闹B3其他词类成分_刚刚 个个 大大方方

40.下列两个语言片段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从语音影响语法的角度分析说明。 A 想起来了B 我们三个人一组

(1)①A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A1是动宾结构,意思是“打算起床”;A2是动补结构,意思是“回想起”。②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 A1中“起来”要重读,A2中“起来”要轻读。

(2)①B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Bl“我们”是主语, “三个人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有很多人,每三个人是一组”。B2“我们三个人”是主语, “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一共三个人,只有一个组”。②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B1中在“我们”后停顿,B2中在“我们三个人”后停顿。

六、论述题

41.举例说明为什么在描写句子的语义结构时,常常要从谓词入手,也就是把谓词看作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1)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比如“咳嗽”指一种生理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只有行为发出者,而不会有另外的涉及对象,因而在由“咳嗽”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只能有一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个变元只能是施事。“吃”的意思是“经咀嚼把食物咽下去”,在这种行为中,不仅要有一个行为发出者,而且一定还要有被“咽下去”的东西,因而在由“吃”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可以有两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两个变元一个是施事,一个是受事。

(2)一个述谓结构是由谓词和变元组成的,既然变元的数量和性质都是由谓词决定的,因而也可以说整个述谓结构的框架是由谓词语义规定的。人们只要按照一个谓词对变元数量和性质的要求,在述谓结构 的框架中填入适当的变元,就可以产生一个句子的命题意义。这可以从人们理解省略句的事实中得到证明,比如问某人“你去不去北京”,某人回答“去”,任何人都会知道这个“去”虽然是一词一句,但在语义上却等于“我去北京”,人们之所以能够在理解过程中将“去”的动作发出者和目的地补充出来,从而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就是因为“去”所规定的述谓结构框架起着引导的作用。 42.结合实例说明语言接触的具体表现形式。

(1)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影响一般总是从引进借词开始,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是语言接触最常见的现象。 例如,公元11世纪起,说法语的日尔曼人曾长期占领和统治英格兰,在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英语从法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语言成分。

(2)出现双语现象。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如果在同一个社会杂居,还可能产生双语现象。例如,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壮族人长期和汉族人生活在一起,大部分壮族人都是壮语和汉语使用者,

(3)出现语言转用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及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还会出现语言转用现象。例如,我国的回族、满族都基本上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语言而转用了汉语。

(4)出现语言的混合。①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会出现语言混合现象。不同语言混合会产生“洋泾浜语’。例如,在旧上海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出现的混杂着汉语成份的“洋泾浜英语”。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洋泾浜语有可能转变为“克里奥耳语”,成为某一社会主要的交际工具,并被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例如,广泛使用于加勒比海地区的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

二、综合分析题(共40分) 1.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8分) ①[o]:①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②[y]:②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③[ts]:③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④[k]: ④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第6篇:语言学概论试题

语言学概论 13.已有的自源文字,从字符跟变化现象

D.学别,国际音标在使用时通常在符号模拟试题 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习母语过程中语言水平提高或降外别上方括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的标准来归纳,都是( B )。 低的过程 第二,要注意将形体相似的音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A.音节文字 B.词语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标区别开来。国际音标中有些音标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文字

C.音位文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符号是对同一个字母进行不同的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6分) 字 D.语素文字 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变形而产生的,应加以区分。比如1.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14.在下列四种古老的自源文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z]、[ ]和[ ],[n]、[ ] 、[ ]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种是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和 [ ] , [h] 、[ ]和[

]。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 C )。 分) 第三,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 A.古埃及文字 B.苏美27.非音质音位包括(ABC)。 音有宽式与严式的区别。粗略地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尔文字

C.汉A.调位 B.重位

C.时说,“宽式音标”是一种比较概括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字 D.马雅文字 位 D.音段音位

E.语调 的音标,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的规律 15.在下列四种行为中,与文字28.下列研究属于应用语言学征和差别可不必反映,又可以叫做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起源直接有关的是( C )。 范围的是( BCD )。 “音位标音”。“严式标音”则是一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A.结绳 B.串贝

A. 对

本 理论的研究

种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

质的 C.图画 D.以上各种行为 B.第二语言教学

C.机器翻音,又可以叫做“音素标音”。比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16.现在公认的汉字的最早源译,自然语言理解 如汉语普通话的“党”和“电”,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头是( A )。 D.为语音合成服务的实验语按宽式标音分别记为[ta ]和[tian]2.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A.甲骨文、金文 B.甲骨音学

E.现代汉语的句法理就可以了;按严式标音则可分别记“语言”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文、篆书

C.金文、隶论研究 为[tα

]和[tiεn]。严式和宽式是德国学者( C )的《论人类语言结书 D.甲骨文、隶书 29.下列五个元音,( BCE )相对而言的,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17.下列各组汉字中都属于会都是后元音。 的界限。记录语音时采用宽式标影响》。 意字的是( B )。 A.[i] B.[o]

C.音,还是严式标音,要依需要而定。

A.黑格尔 B.康德 A.课桌 B.众兵

[u]

D.[a]

E.[γ] 38.划分文字类型有哪几种标C.洪堡特 D.歌德 C.新闻 D.电灯 30.基本语汇具有的特点有准? 3.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下18.语言的统一只能通过以下(ACD )。 答: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两种列( B )决定的。 ( C )方式来实现。 A.产生的历史长 B.民族性不完全相同的标准来分类:一种是A.发音B.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A.消灭现有方言

C.

使用的范围广

D.

根据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C.发音源 D.发音部位 B.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相互融合 构词能力强

E.概括性强 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双唇音C.推广民族共同语,逐步用它31.下列词组中,(ABC )来分类,另一种是根据字符跟语言的一组是( A )。 来取代方言

D.推广方都是主谓关系。 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A.[p][p„] B.[p][f] 言,使之取代共同语 A.饭没有了 B.火车开走了

准来分类。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

B.[p][n] D.[b][k] 19.从词义发展上看,下面C.我很累 D.教室里没有人了

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

5.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D )。 ( B )组词的词义指称范围扩大E.冰棍!(叫卖) 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词语文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了。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和C.心理属性 D.社会属性 A.江、河 B.闻、香

( AC

)。 “单位文字”,音位文字还可以细6.北京人把“分配”[f C.臭、脚 D.江、风 A.汉字是意音文字 B.汉字是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n55p„ei51]说成[f m55p„ei51],20.下列各组词中,都是借词的音节文字

C.汉字是音位文字 D.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这种语音变化形象是( A )。 是( B )。 汉字是词语文字

E.汉字是表意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是A.同化

B.异化 A.吉普、电脑 B.尼龙、文字 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只C.弱化 D.脱落 电视机

C.沙发、绷33.下列语言中来自拉丁语的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是语素文字。7.下列四组合成词中,( D )带 D.冰淇淋、冰棍 有(ADE )。 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含有不成词语素。 21.语法上,( C )是句子中最A.意大利语 B.土耳其语

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全部

A.火车 B.热爱 小的能独立活动的单位。 C.俄语 D.法语

E.西班牙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C.心疼 D.端详 A.语素 B.词组

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辅音8.一般说来,前缀在构词中通C.词 D.合成词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文字。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常( B )。 22.下列关于“概念”的说法中,12分) 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A.只改变词的具体意义、不改不正确的是( A )。 34.词形变化:是指通过词的形是全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音位文变词的词类

A.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字。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B.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B.概念是从千千万万的个体属性中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四种。 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变词的词类 抽象出来的 35.派生词: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C.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C.概念反映了客观事物一般的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的具体意义

本质属性

D.概念就是语成词又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 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是表意D.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汇 36.语言转用:是随着不同民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是的抽象意义 23.( B )受到损害后,患者会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重要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习惯上双称为9.“一张上海”这句话表面上看出现语言障碍,基本上不能说话,的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拼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起来是词语搭配不当,其实是“买但能听懂说话。 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部分是音符的文字是意音文字。 一张去上海的车票”这句话在特定A.大脑右半球前部 B.大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也39.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有什场所(售票处)对话省略。这种现象脑左半球前部

C.大脑右半球称之为语言替换。 么不同? 说明了( A )。 后部 D.大脑左半球后部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答: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A.语境对语法的作用 24.现在一般认为,人学习语言18分) 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B.修辞对语法的作用

的最迟临界点是在( C )左右,就37.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哪些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C.语汇对语法的作用

是说在这个年龄之前如果不接触问题? 赋予的意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D.语音对语法的作用 语言,此后就几乎无法学习语言答: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以下意义”。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不同,10.“学习外语”和“政治学习”了。 几点: 词汇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中的“学习”是( D)。 A.两岁 B.五岁

第一,要注意将国际音标与字

义,一个词语即使孤立存在,也会A.边缘类的词 C.十二岁 D.二十岁 母区分开来。一个字母可以有大写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而关系意义B.兼类词 25.“熟”语料库是指( D )。 和小写的区别,还可以有手写体和则是词语进入组合之中才会产生C.同音词 A.经常使用的语料库

印刷体的不同,国际音标则没有这

的意义,它只存在于一定的句法结 D.词性完全相同的词 B.经过批准发行的语料库

些区别。在国际音标中,一个字母构之中,孤立的词语是没有这种意11.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 C.经过使用证明较为成熟的的不同形体就是不同的音标,代表义的。 ( C )。 语料库

D.标注了一定附不同的音素。比如国际音标中的[N]

五、问答题(每小题9分,共A.扩展法 B.二分法

加信息的加工文本

和[n]、[Y]和[y]等都表示不同的音。18分) C.对比法 D.描写法 26.“语言迁移现象”指的是一个字母在具体语言中和借用到40.为什么说口语是第一性的,12.“她在喂孩子”这个句子中,( A )。 国际音标中,会代表不同的音素,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举例说明。 “她”是施事,“孩子”是受事。这种A.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切不可将它们混为一谈。比如汉语答:因为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施受关系属于( D )。 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现象

B.拼音方案中的b,p,d,t,g,k与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A.语汇意义 B.语境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国际音标中形体相同的[b]、[p]、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意义

C.附加意过程 [d]、[t]、[g]、[k]所代表的音素就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比如汉语、义 D.语法意义 C.随着人口迁移而带来的语言并不相同。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英语等世界通用语言,都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但是我国的部分

少数民族至今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比如我们的汉语,书面语产生后,随着口语的演变由古汉语发展演变成今天的汉语普通话。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模拟的书面语。比如现今世界上只有汉语、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等少数语言有书面语。

41.什么是共同语?什么是基础方言?汉民族共同语为什么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语音为标准音?

答: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就是民族共同语,简称“共同语”。而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的是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是来自基础方言的。在一种语言的诸方言中,究竟哪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是由客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决定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以北方言为基础方言,这主要是由政治上的原因决定的。北方方言区的代表点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一直是一个政治中心;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言几百年来被用作中央政府实施国家管理的工具,被称作官话;加之近千年来,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宋人话本、元曲和明清的白话小说等,大多是用北方方言或者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而且使用北方方言的人也最多,这些因素使北方方言在汉语众多方言中地位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因而它就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北京语音就成为共同语的标准语音。

六、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2.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词的异同:

看:〔+用眼 —视线凝聚

—用力〕

望:〔+用眼 +视线凝聚

—用力〕

盯:〔+用眼

+视线凝聚

+用力〕

43.分析下列歧义句属于哪种类型,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歧义的,每句表示哪几种不同意义。

昨天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

答:该句歧义属于组合歧义,是由不同的层次构造引起的歧义。层次构造可以是 “昨天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 ,意思是“昨天整个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都下了雨”。层次构造也可以是“昨天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意思是“昨天江苏和浙江两个省的部分地区都下了雨”。

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惯用语

D、格言 A、中介语只属于个人的语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13、正是因为什么样的特言系统

B、中介语是儿童学习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性,才是语法规则是一母语过程中的过渡语 分。 种简明的规则,只需重 C、中介语两个母语背景不

1、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复使用有限的几条规同的人使用的共知的第三种语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 则就能管住大量的现D、中介语是科技语言系统

A、复合符号原则上不是任意象(B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的,是有理据的

B、正是由于 A、抽象性

B、递归性 小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是可变的 C、系统性

D、稳定性 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

C、最基本的单纯初始符号都

14、下列关于“组合规则、聚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是任意的 合规则”的表 述不正确的是( D)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D、任意性是指一个符号先由 A、组合规则关注的是线性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某一个群体约定,继而向周围扩散搭配问题,聚合规则研究同功能的

1、一个元音的发音特征取决推广 替换问题 于(ACDE )

2、关于书面语,下列表述不 B、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 A、起主要作用的部位 正确的一项是(A ) 合规则是潜在的 B、声带是否振动

C、唇形的圆A、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 C、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展

D、舌位的前后 E、舌位的础上产生的,经过加结构主义语法学提出的

D、组高低 工和提炼,比较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自独立

2、基本词汇的特点是(DBE ) 范,所以,语言研究

15、英语的man—→men采用 A、数量最多

B、使用范应该首先研究书面的语法手段是 ( A ) 围广

C、理据性强

D、产生语

A、屈折变化

B、变换重历史长

E、构词能力强 B、书面具有相对的音的位置

C、变化中缀

D、

3、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独立性 异根 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 可以将

C、任何语言总是先有口语,

16、把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文字分为( CDE) 后有书面语

D、书面语和口写成“他”、“她” (D ) A、音节文字

B、音位文语的差异主要是风格上差异

A、表示性范畴

B、字

C、表意文字

D、意音文

3、产生与18世纪末叶19世表示格范畴

C、表示人称范字

E、表音文字 纪初叶的语言学被称为( B) 畴

D、什么语法范畴都不表示

4、来自原始印欧语的亲属语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

17、下面关于语义模糊性的表言有( ABC) 历史比较语言学

C、社会语言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拉丁语

B、日耳曼语 学

D、功能语言学

A、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C、古斯拉夫语

D、苗语

E、

4、组合关系现在一般称为(C ) 个大致的范围

B、词义的中心阿尔泰语

A、联想关系

B、类聚关是明确的

5、下面提到的研究内容,属系

C、句法功能

D、语义组

C、有不少词的词义是精确的

广

的 应用语言学范畴的是合 D、模糊性影响了人们的交际,所(ABDE )

5、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中,以要多造一些专有名词 A、外语教学的规律

B、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

18、“阿Q圆圆地画了一个圈母语教学规律

C、社交称谓语作用的是(D ) 儿”中的“圆圆地”语义指向(C ) 的演变规律

A、音高

B、音强

C、

A、阿Q

B、画

C、 D、语言规范化问题

E、音长

D、音色 圈儿

D、没有指向 语言信息处理

6、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 C)

19、“连老王都打了”是一个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 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义结构,歧义的原因是(D ) 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辅音不可以

B、元音发音响亮, A、词汇意义不同造成歧义 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辅音不响亮 B、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1、 发音方法: ① 狭义的发音 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C、句法结构层次不同造成方法只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辅音一定受阻D、发元音时发音器歧义

D、语义结构不同造成歧服阻碍的方式,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义 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然 20、关于自源文字,下列表述等。(2分)②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

7、[ε]的发音特征是(D ) 不正确的一项是(C ) 的方式有塞音、塞擦音、擦音、鼻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 A、都是意音文字

B、都音、边音五种,声带振动的是浊音,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是词语文字

C、都是语素文字 不振动的是清音。 (1分)③如[p]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D、都采用了假借字直接表音

发音方法是:塞音、不送气音、清唇

21、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音。(1分)

8、下面各项中,都是浊辅音字形,都是( A)

2、 语法单位的构成关系: ①的一组是(C )

A、象形的

B、会意的 语法单位共有三级,语素和语素组

A、[t§ ½]

B、[d §] C 、表音的

D、假借的 是一级,词和词组是一级,句子和C、[b z]

D、[p k]

22、语言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句组是一级,同级之间是量变关

9、“升帐”的“帐”和“热胀冷缩”的,变化最慢的是( C) 系,功能相同;不同级之间是质变的“胀”,其理据性体现在( B)

A、语音

B、词汇

C、关系,功能不同。(2分)②同级语 A、初始性

B、同源性 语法

D、修辞 法单位之间的量变关系叫做构成C、拟声性

D、复合性

23、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属关系。(1分)③如“花”都是词,“红

10、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于语言的( C) 花”是词组,“花”和“红花”功能相词的语素的类型是( B) A、语言的借用和吸收 同。 (1分)

A、都是成词语

B、都是B、语言的转用 C、语言的混合

3、 预设:①就话语本身的意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D、双语现象 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

24、关于语言能力,下列表述义乙,且句义乙是句子的背景信素 正确的一项是(D ) 息,那么甲以乙为预设。(2分)②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A、语言能力指语言表达能预设是不能否定的,否定了甲,乙素,“身”和“体”是成词语素 力

D、语言能力指人类的大脑依然成立。(1分)③如“他哥哥来

11、“伟大、美好、性急、霜降”为人类提供了掌握语言的先天基了”(甲)的预设是“他有个哥哥”等词的构造方式是( D) 础 (乙),否定了甲,“他哥哥没来”, A、都是陈述式

C

、语言能力指不同年龄段

预设仍是“他有个哥哥”。(1分) B、都是并列式

获 得语言的能力

B、语言能力

4、 字符:①“字符”也就是文

C、前两个是陈述式,后两指利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 字符号,是文字的基本单位,也就个是并列式

D、前两个是并列

25、普遍语法的提出者是(C ) 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式,后两个是陈述式

A、洪堡特

B、索绪尔 符号。 (2分)②如汉字的“字”,拼

12、结构形式大多相当于句子C、乔姆斯基

D、布洛卡 音文字的字母都是字符。(2分)。 的“语”是(A )

26、下面对中介语的表述正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 A、谚语

B、成语

C、的是( A ) 每小题6分,共18分)

1、 简述索绪尔对语言学

的主要贡献。

答:①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1分)②区分了言语活动中的“ 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社会的、抽象的、匀质的,言语是个人的、现实的、异质的。(2分)③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创制了专门术语----能指和所指(1分)④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20世纪的语言学对其它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分)

2、“修路”、“老人可以接待”都是歧义结构,试从语义角色的角度加以说明。

答:①“修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通过“修”这个动作,使之有了“路”,另一个是原本就有“路”,但“路”有问题,通过“修”使之好。“老人可以接待”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可以接待老人”,另一个是“老人可以接待别人”。(2分)②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就叫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结果、工具、处所等等。语义角色不同,常常造成歧义。(2分)③“修路”的第一个意思中, 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结果。第二个意思中,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受事。“老人可以接待”的两个意思中,变元“老人”的语义角色分别是受事和施事。(2分)

3、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规范花的原则是什么?

答:①语言规范化就是要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3分)②原则和标准是:语言规范化应该在认识了解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应该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去分析各种语言变化的利弊得失,即使是语言学家认为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现象,只要社会上普遍承认,也应该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予以承认。语言规范化必须跟上语言发展的步伐,保证规范化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3分)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分析下列语言事实,从词汇对语法的影响的角度说明其中的规律。

a、 差点考上了、差点没考上

b、 差点摔倒了、差点没摔倒

c、 差点中奖了、差点没中奖

d、 差点淹死了、差点没淹死

答:①这四组例子,a、c是一类,b、d是一类。a、c组的“考上、中奖”是积极意义的,b、d组的“摔倒、淹死”是消极意义的。(2分)②词汇对语法有影响,针对这些例子来说,当谓词的词汇意义是积极意义的时候,进入“差点儿----”句式后,肯定形式表达的是否定意义,“差点儿考上了”的意思是“没有考上”,“差点儿中奖了”的意思是“没有中奖”,否定形式表达的是肯定意义,“差点没考上”的意思是“考上了”,“差点儿没中奖”的意思是“中奖了”;当谓词的词汇意义是消极意义的时候,进入“差点儿 ----”句式后,不论是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表达的意义都是否定的。“差点儿没摔倒”和“差点儿摔倒了”的意思都是“没有摔倒”,“差点儿淹死了”和“差点儿没淹死”都是“没有淹死”的意思。(4分)

2、试从词语的构造方式 的角度对下列合成词进行分类,分别填入相应的各项中:

修辞 阿姨 瓜子 燕子 女儿 马儿 作者 司仪 刚刚 第三 作为 忘记 窗户 木头 开头 后现代 后年

词根和词根组合的合成词:修辞 女儿 司仪 刚刚 作为 忘记 窗户 开头 后年 瓜子

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阿姨 马儿 燕子 作者 第三 木头 后现代

前加式派生词:阿姨 第三 后现代

后加式派生词:燕子 作者 马儿 木头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8分,共18分)

1、 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语法手段。

答:

1、①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语法形式的类叫语法手段。(1分)②语法手段又可以分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1分)③词法手段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个小类。词形变化如:book—books是附加形式,foot-feet是内部屈折形式,go----went是异根形式,fish(单数)----fish(复数)是零形式。(2分)词的轻重音如:东西/东•西的意思不同,买卖/买•卖的意思也不同。(1分)词的重叠如:人人、年年、天天等都 有逐个的意思,看看、说说都有尝试的意思。(1分)④句法手段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四个小类。虚词手段如:a boy和the boy 的区别就是靠冠词来表达的,“看书”和“看了书”的区别就是靠时态助词来表达的。(1分)语类选择如:“读书”之所以是动宾结构,“好书”之所以是偏正结构,这和词类是有关系的。(1分)语序手段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的意义不同,是由于语序的不同,前者的“客人”是有定的,后者的“客人”是无定的。(1分)语调的手段如:“你去吧?”和“你去吧!”,前者是疑问,后者是祈使,语调的作用明显。(1分)

说明:语法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的学问,因此理解语法手段和语法意义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的表现非常复杂,不可能在一个简单的论述题中说的很清楚,这里的关键是考查学生是否对语法手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只要没有明显的错漏,举例和说明正确就可以得分。其中词形变化有四个方面,漏掉两个扣1分,不够两个的不扣分,不出现0.5分的情况。

2、 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

答: ①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可以包含若干个音色不同的音素。(2分)②归纳音位的原则有三个,第一个是对立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对立关系之中,都具有辨义功能,那么它们属于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对立性原则。(1分)如汉语普通话中,bǔ(补)和pǔ(普)中“b[p]”和p[p>]出现的语音环境相同,音节的对立实际上是“b[p]”和p[p>]的对立,区别了不同的意义,根据对立性原则,“b[p]”和p[p>]是汉语的两个音位。(1分)③第二个是互补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不在相同的环境中出现,不能区别意义,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一个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互补性原则。(1分)如:普通话的[Q] [a] [A] [A]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Q]出现于[i-]、[y-]与[-n]之间,[a]出现于[-i]、[-n]之前,[A]出现于无韵尾的韵母中,[A]出现于[-u]、[-N] 之前。它们不区别意义,根据互补性原则,这四个音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是一个音位。(1分)④第三个原则是相似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而且,它们音质之间的差异不能从各自出现的环境之中得到解释,音质之间的差异较大,那么我们把它们也归为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相似性原则。(1分)“[p]”和[N]普通话中是互补的,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但这两个音素的音质差别太大,所以我们仍将它们看作不同的音位。(1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