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设置

2023-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pda设置

PDA

一、定义:位于左肺动脉起始部与左锁骨下动脉的远端降主动脉之间的胎儿循环管道,一般出生后2-3周自动闭合,若持续不闭合称为PDA。

二、分型:

1、管型:长度多在1cm以内,直径精细不一。

2、窗型:导管极短,几乎无长度,肺动脉与主动脉紧贴在一起呈窗状,一般直径较大。

3、漏斗型:长度与导管相似,但其近主动脉处粗大,近肺动脉处狭小,呈漏头状。

最长可达2cm,最短仅2-3mm,直径5-10mm不等,窗型者几乎没有长度。PDA是最常见的先心病之一,发病率为27%。男女比为3:1

三、病理生理:正常时主动脉压力大于肺动脉压力,不论心脏在收缩或舒张期,血液通过导管均自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达体循环的2-4倍,使肺动脉及其分支扩大,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室肥厚,向流至左心房,左心室的血液相应增加,左心室负担加重,左室肥大,由于在心脏舒张期主动脉血液仍流入肺动脉,导致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出现脉压增加,右心负荷 随肺动脉压力增高而加重,肺动脉血增加导致体循环下降,一旦肺动脉压力大于主动脉压力,出现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紫绀,即艾桑曼格。

四、临床表表:1症状:取决于导管粗细,较细者可无症状,公在体检时发现杂音,导管大者分流量大,由于肺部充血,易患呼吸道感染,乏力,心悸,胸闷,发育不良。2体征:最突出的为左锁骨下或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有响亮的连续粗糙样机械性杂音。导音向北部或劲部传导,分流量大者心尖部还听到舒张期杂间,由于动脉舒张压下降,可有周围血管征,如水冲脉,枪击音等。

五、辅助检查:1X线检查:肺充血,肺动脉影增粗,升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亦大。2ECG检查:分流量小者正常,分流量中等者左心肥厚,电轴左偏,分流量大伴肺动脉高压时,左右心室,左心房大。3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内径增大,胸骨上窝矢状面有时可直接显示未闭的动脉导管。

六、预后及治疗:预后较好,分流量小的寿命如常,如导管粗大,分流量大,不行手术则常在30-40岁之前死亡,死亡原因为肺动脉高压,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衰。手术治疗是根治本病方法,最适当年龄在5-14岁。

七、鉴别诊断:1主—肺动脉瘘 2VSD伴AI 3肺动静脉瘘 4冠状动静脉瘘 5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室 6脉存动脉干 7静脉杂时

八、手术治疗:1结扎法 2切断缝合法 3钳闭法 4经肺动脉切口直视缝闭动脉导管开口(适用于成人肺动脉明显高压或劝脉壁有钙化或瘤样改变者) 5塑料塞子堵闭动脉导管(非开胸方法)

九、术后护理:1术后患儿清醒后,可脱呼吸机,但合并重度肺高压,术后压力下降不满意者,要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同时应用PGE。2监测HR,心律,BP变化,引起BP升高的原因:a.血流动力学改变 b疼痛 c入量。处理:a扩管 b利尿 c镇静 d控制入量 若发生高血压脑病要迅速利尿,脱水,降低颅内压。3观察术后出血情况,保持引流管道通畅,如出血量连续三小时大于4ml/kg/h,应积极二开止血。4喉返神经观察:注意有无声音嘶哑,呛咳等喉返神经损伤的症状,如出现常规用激素三天,维生素B1,B12等神经营养药一周,术后早期禁水,禁食,防止误吸。5若术中损伤胸导管,术后2-3天可出现乳糜胸,应给低脂,高蛋白饮食,并防止感染导致的脓胸,拔胸管后拍X片,注意有无乳糜液,如果七天后仍无好转或乳糜液减少,应开胸结扎胸导管,6如出现导管再通,应二次手术。7注意呼吸道管理,定时翻身,拍背,肺部体疗。3术后早期有血压升高的趋势,应用硝普钠等血管扩张剂,拔管后可口服开搏通。

十、并发症:1左喉返神经麻痹,大约2%-5%,术后过分牵拉或挫伤所致。2出血:与肺动脉高丈夫,思索管内膜炎症及手术操作不当有关。3动脉导管再通:约2%-3%,与病例选择及手术方法有关,感染是导致再通的另一重要原因,再通者可在体外循环下经主动脉修补导管开口。4术后高血压:术后体循环血容量增加,或与神经反射有关。一般术后1-2周可恢复。5乳糜胸 6晶状体纤维组织损伤(失明)。

第2篇:PDA

目前很多医院采用移动网络技术通过移动护士站(EDA)与医院信息系统,医嘱处理系统等,无线连接集成在移动护士工作站中,建立临床护理信息化平台,使部分功能前移,实现了护理治疗的标识、核对、记录的自动化,现将移动护士站与腕带标识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1设备

移动护士站(EDA)护士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登录EDA,随时了解病人的护理级别、病情、诊断、医嘱、费用等。

护理治疗各种口服及静脉治疗用药都有专用的标识,具有二维条码的专用标签贴在口服治疗袋及静脉输液用带上,标签上有病人的姓名、性别、住院号、药物名称、计量、方法等相关信息。

标识腕带腕带提供确切的病人身份标识,从病人住院或接受治疗的开始,病人标识的使用范围涵盖医院的各个相关部门。它将病人与其医疗档案和各种治疗活动建立明确的对应关系。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可随时扫描腕带条形码,避免差错的发生。

腕带采用打印型腕带,格式统一,避免手写信息不清晰,腕带材质良好,不会引起病人皮肤过敏,制作工艺好,使用过程不会损伤病人,而且不易拉断,防水(冷、热),防酒精,适合不同年龄、腕带粗细不同的病人使用。

2方法

腕带佩戴住院时由住院处统一打印腕带,并有首诊护士将腕带系于病人手腕部,松紧适宜,嘱咐病人配戴的注意事项,告知病人腕带的作用以及整个住院期间始终佩戴腕带,腕带条形码是病人确认的标识,不可随意调换或除下。一旦遗失,腕带作废,并重新打印,出院时由护士拆除腕带。

扫描治疗用药登录EDA,应用EDA上的扫描按钮进行扫描,扫描时左手握住EDA,距离控制在6-10cm,将光标定位在标签条形码的正中,可将EDA轻轻移动扫描距离。

如果扫描成功,EDA屏幕上会出现所扫描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药物名称、计量、用法、时间等相关信息,并产生蜂鸣声。

扫描腕带在上述界面上进行病人腕带的扫描,同样方法扫描正确病人的腕带后,EDA界面会出现“执行成功”字样并产生蜂鸣声。如果药物与病人不匹配,那么界面上会出现提示“病人与药物不匹配,请核对”并发出报警声。EDA自动识别和核对病人信息和药物信息,只要没有报警,就意味着正确的药物执行到正确的病人身上。

网络传输通过网络的实时传输功能,将EDA上执行的医嘱进行处理,系统会记录执行的时间,并进行自动签名,同时生成执行单。系统默认谁登录谁签名的原则,从而免去了手工书写执行单和签名过程。

3体会

简化环节,提高效率按照以往用药流程,办公班护士打印用药单(输液、注射、口服药单),经第二人核对,移交给下一班护士。下一班护士再次核对药物与标签,到床边核对病人床号、姓名,经反复核对无误再执行。通过EDA扫描与腕带标识的临床应用,护士携带EDA和药物至病人床前,扫描腕带后即可执行,减少了查对环节过程,简化环节,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简化流程,减少差错的发生应用EDA扫描腕带,可以对病人的身份进行快速确认,确保标识对象的正确性及安全性。避免仅仅依靠口头称谓或以床号进行病人识别的做法,因为病人有时会疏忽或不在意随口误答,有时则是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回答。解决了多年来护士工作多班重复,反复查对,还难免出现差错的状况。杜绝了护士看错、写错、输错药物而发生的差错事故。

第3篇:PDA使用

如何使用PDA执行输液医嘱

PDA的使用能够更好的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更准确的执行医嘱。让护士把更多的时间还给病人,让病人得到更优质、安全的照顾。那么我们如何使用PDA才能使医嘱得到更准确、有效、及时的执行呢?

我们的输液医嘱分为两大类: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 一 长期输液医嘱的执行

1 长期医嘱由于是医生提前就开好的,比较有计划性,可以在8:30左右配置好。所以第一组液体的执行,应在病人输注液体时查对扫描,如有疑问及时核实。

2 由于我科病员输液量大,药物种类多,所以其他病人第一组液体还未完,前面的病人要开始输注第二组液体了。为了病人第二组液体准时、安全的输入,我们不能待所有病人的第一组液体静脉通道建立完成后才执行第二组液体。

3 之后的液体应按照输入的时间准时扫描执行医嘱。 注意事项:(1)由于病人输液组数多,执行的过程中难免有扫描不及时的时候,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在电脑上修改时间执行,要求100ml普通液体执行时间至少间隔15分钟以上,250ml及500ml液体以此类推。(2)由于我科病员要做到计划出院难度较大,易出现出院当天病人液体已准备好,但医生临时停止的情况,这种除与医生及时沟通外,应提醒医生补开临时有药医嘱。(3)同样是出院的病人,如果病人液体未输完但已经结账,这样就出现了医嘱未执行完的情

况。所以出院病人应注意在结账前执行完所有的医嘱。 二 临时输液医嘱的执行

1 当医生通知我们有临时输液医嘱时,及时打印输液条码,以保证准时执行医嘱。

2 其他与长期输液医嘱的执行相差无几。

注意事项:临时医嘱由于开医嘱时间的灵活性,与长期医嘱相比更容易执行掉,所以建议使用医嘱通知单。

PDA的使用是医嘱的一种新型执行方式,任何新的方式的诞生都需要大家一个适应的过程,一开始使用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希望在使用的过程中各位老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探讨,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们会体会到它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第4篇:PDA使用协议

NO.1

PDA、POS机设备使用协议

甲方: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有效提高取派速度,推广信息化设备应用,经决定,由甲方购买PDA、租赁POS机,乙方负责推广使用,为保证设备有效使用,特拟定协议如下,甲、乙双方需共同遵守:

一、甲方负责PDA(含所有备件)采购,POS机租赁、程序安装、拟定操作手册及对乙方使用前业务操作培训;

二、甲方负责设备新增功能的测试工作,乙方须配合使用;

三、甲方负责制定设备使用管理相关规定,明确设备使用、维修、保养等相关工作要求及使用流程;

四、乙方负责设备取派端应用,以提高取派信息反馈及时率与准确率;

五、乙方接受甲方关于PDA、POS机使用过程中组织的一切学习及培训活动;

六、非乙方人员人为违规操作PDA、POS机设备造成的损失由甲方承担;

七、乙方对甲方提供的设备负有妥善保管的责任,做到不摔、不拆、不淋、不敲、防尘、防湿、防腐蚀、防鼠咬,设备如因遗失或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坏由乙方赔偿,乙方需要在三个工作日内缴纳相关赔付款项,否则甲方有权在最近一个月需支付乙方的费用中予以扣除;

八、乙方人员在不能按公司规定要求使用PDA、POS机及由于乙方自身原因无法正常使用的,由甲方对设备进行回收,同时对于前期造成的磨损要进行责任追究;

九、乙方对设备中的所有信息有保密义务,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如有违背,自愿接受甲方的相关处罚工作;

十、PDA、POS机设备需缴纳5000元“贵重设备安全保障金”,配发到小件员、递送员的,使用管理责任人为小件员、速递员;配发到厅点使用的,使用管理责任人为厅点经理,协议签署后,每台需缴纳“贵重设备安全保障金”2000元,不足部分每月以400元的标准进行支付。设备使用人员/管理人员离开设备使用岗位,退还或交接完整设备及配件时,凭设备交接表签字,退还全额“贵重设备安全保障金”。

十一、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共同遵守。

甲方:乙方:

二○一一年月日二○一一年月日

第5篇:PDA技术目录

PDA技术报告总目录(2015年官网更新)

目录:

1.湿热灭菌工艺验证:循环设计、研发、确认和持续控制,修订2007 3.用于除热源和灭菌的干热工艺验证,修订2013 4.注射用水系统验证的设计概念,1983 5.无菌制剂包装:相容性和稳定性,1984 7.除热源,1985

9.商业可采购的颗粒物检测系统审核,1988

10.蛋白质和多肽注射制剂:稳定性和稳定剂,1988 11. 静脉注射伽马辐射灭菌,1988

12.静脉注射剂药品包装组分硅化处理,1988 13.环境监测计划原则,修订2014

14.蛋白纯化用柱色谱工艺验证,修订2008 15.生物制药用正切流过滤验证,修订2009 16.人造橡胶塞伽马辐射效应,1992

17.无菌工艺验证现行规范,1992,1993 18.计算机相关系统验证报告,1995 19.快速/自动ID方法调查,1990

20.行业现行更衣规范调查报告,1990 21.生物负载回收率验证,1990

22.无菌药品模拟工艺灌装,修订2011 23.现行无菌过滤实践行业调查,1996 24.无菌工艺验证现行规范,1996

25.混合均一性分析:验证和中控测试,1997 26.液体无菌过滤,修订2008 27.药品包装完整性,1998

28.无菌API模拟工艺灌装,修订2006 29.清洁验证的考虑要点,修订2012

30.最终湿热灭菌的药物和医疗器械参数放行,修订2012 31.计算机化实验室数据获取系统验证和确认,1999

32.提供受法规管理的药物操作用计算机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审计,修订2004 33.替代性和快速微生物方法的评估、验证和实施,修订2013 34.保健药品的生产和检测分离系统的设计和验证,2001 35.制药行业微生物功能培训模式建议,2001 36.无菌工艺验证现行规范--2001,2002

38.批准后生产用色谱系统:研发、生产和控制文件,2006

39.温度受控药物指南:通过运输环境来维护对温度敏感的药物的质量,2007 40.气体的无菌过滤,2005 41.病毒过滤,2008

42. 蛋白质生产的工艺验证,2005

43. 药物生产用模型制备和管式玻璃容器的识别和分类,修订2013 44.无菌工艺的质量风险管理,2008 45.使用纤维素基础深层过滤器的液体过滤,2008

46.最终里程:给最终用户的药物优良销售规范指南,2009 47.用于病毒清除研究的病毒加标样制备,2010

48.湿热灭菌系统:设计、调试、运行、确认和维护,2010 49.生物制品清洁验证考虑要点,2010 50.支原体测试替代性方法,2010

51.气体和蒸汽相除污染工艺生物指示剂:质量标准、生产、控制和使用,2010 52.药品供应链优良销售规范指南,2011

53.行业指南:支持新药销售的稳定性测试,2011

54.药品和生物制品生产操作的质量风险管理实施,2012

54-2.药品和生物制品生产操作的质量风险管理实施,附录1:包装和标识中的质量风险管理案例研究,2013

54-3.药品和生物制品生产操作的质量风险管理实施,附录2:药品生产中的质量风险管理案例研究,2013

54-4.药品和生物制品生产操作的质量风险管理实施,附录3:生物散装药用物质生产中的质量风险管理案例研究,2013 55.药物和保健行业中2,4,6-三溴苯甲醚和2,4,6-三氯苯甲醚污染和气味的检测和移除,2012

56.治疗用蛋白质药用物质研发中与阶段相适当的质量体系和CGMP应用,2012 57.生物制品的分析方法验证和转移,2012 58.温度受控销售风险管理,2012 59.生产监测用统计学方法使用,2012 60.工艺验证:生命周期方法,2013 61.在线蒸汽,2013

62.人工无菌工艺规范建议,2013

63.临床试验临时制备药物的质量要求,2013 64.在用温度控制系统:确认指南,2013 65.技术转移,2014

66.药物生产中单次使用系统的应用,2014

67.非无菌药物、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中致病菌排除,2014 68.基于风险的药品存贮预防和管理,2014 69.制药生产操作中的生物负载与生物膜 2015 70.无菌生产设施的清洁与消毒基本原理 2015 71.病毒检测新方法 2015

72.全球销售控温药品的防热保护系统:确认与操作指南 2015 73 . 预灌封注射器用户要求对生物技术的应用 2015 74.生物制药再加工 2016

第6篇:PDA市场调查

掌上电子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价格战、概念战、广告战、技术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拨开层层战火硝烟,不难发现,掌上电子市场领域内的每一个动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新产品展开的。新机型销售贡献大pDA竞争是速度战

各品牌差距在拉开

制胜关键是创新力

而对于pDA产品来说,技术的模仿和跟进较快,为了在激烈竞争下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所有的企业都希望在技术上寻找更多的卖点,一方面推出具有独特技术卖点的机型,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品牌的成功技术卖点迅速跟进,推出机型,进行市场拦截。

对于pDA企业而言,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发展;没有研发能力,企业就举步维艰;没有新产品,市场就裹足不前。然而,新产品开发的另一个严酷问题就在于新产品开发成功率极低,一个成功的新产品需要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因此,pDA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技术竞争、营销竞争或资金实力的竞争,而是各方面综合实力的一个较量。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