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苹果树

2023-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是课堂活动内容、步骤设计的蓝图,是最重要的教学文件,也是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改进的重要材料。教案就如同编剧写的剧本、建筑用的图纸,不仅有备忘的作用,而且是重要的资料积累。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苹果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小班美术教案苹果树

浅谈小班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  要: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现在的幼儿绘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该文以河东区第十幼儿园为例,分析幼儿绘画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绘画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内容概念化和教学观念滞后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美术教学;创新意识

美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包括在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对于幼儿来讲,美术课程是其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学习项目。如今大部分幼儿园都设有美术课程,而在这些幼儿园的美术课程教学中,绘画占据了一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而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极其有限,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更加有限,对作品的模仿效果水平较低。

一、我国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绘画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不具备科学性

经相关人员调查显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对绘画课程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现象。教师教学内容设计方案并没有很好的结合不同阶段的幼儿的各方面基础素养,其课程设计没有遵循幼儿发展的正常规律。这样针对性不强的教学方案设计,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适应其教学规律,使得幼儿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并对其加以吸收。小班幼儿还不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其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尚且有限,小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还处于具象化的初级阶段,无法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充分结合小班幼儿的整体特点,为其设计出更有利于其吸收的课程方案。

另外,在幼儿绘画课程活动中,缺乏教师的有效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幼儿教师对幼儿美术课程不够重视,而这种不重视导致幼儿对自己的绘画作品缺乏更加客观的认知,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绘画调整,使得幼儿的美术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绘画教学内容过于概念化

在绘画教学中,绘画活动对于幼儿来讲,就是游戏的一种,其手中的画笔就是玩具的一种。幼儿能在这种绘画“游戏”中进行大胆的创作,本身对其来讲就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游戏活动。而现实中的大部分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时,总是将绘画课程设计得过于概念化,这使得幼儿的想象能力被严重限制,使得幼儿的创造力也相应的被限制。例如,在对大自然中的动物进行绘画时,教师一般会先为幼儿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并直接教给幼儿对相应的绘画对象的具体画法,而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其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只能照搬教师的绘画方法进行作画。久而久之,幼儿对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的事物没有足够的认知,其观察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因此,教师应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更多的考虑到幼儿在各方面能力的有限性,从而制定出适合其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让幼儿的美术素养得以有效提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小班幼儿美术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在绘画教学环节的有效策略

在幼儿的绘画教学活动中,幼儿在进行作画的过程是一个将心理活动进行外化表现的过程,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心理活动,并根据其心理活动的规律制定更适合其吸收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案。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从幼儿的整体经验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更好的理解美术教学中的内容。第二,要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使幼儿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更多的了解,以便于更好的做出调整,提升其学习效率。

(二)让教学内容更加具象化

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内容中,主要分为清洁画、物体画、装饰画等几种类型。而教师在制定其教学方案时,应充分区分这几种绘画的主要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在进行物体画教学时,通常培养的是幼儿在造型方面的能力。应引导幼儿通过作画表达一定的主题。而教师在进行具体的绘画教学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兴趣性、本体性、以及多样化原则。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幼儿为中心,进行一定的课程构建。并在课程中加入一定的写生教学,使幼儿的现实生活能与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联系,这样才能让幼儿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加投入到绘画课程中。而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进行具体的实践,而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进行適当的观察能力的训练,使得幼儿在进行绘画学习时,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很好的塑造,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的开始。不能对幼儿进行单方面的理论教育,其实践能力一样要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在小班幼儿的绘画课程中,教师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课堂实践课程的塑造,使幼儿将脑与手进行充分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雨.利用废旧材料培养小班幼儿美工创造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9(08):112.

[2]李晶.浅谈小班美术活动游戏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30.

[3]崔勇利,邱意之.幼儿绘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61-64.

作者简介

张红润,女,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作者:张红润

第2篇:小班语言活动《母鸡与苹果树》教案

执教人:宋美晴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线索,学习角色对话,能大胆展开想象和推测。

2、初步掌握分析判断方法,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并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引导语:今天宋老师和小朋友来到一个漂亮的农场,农场里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看看是谁的家?你怎么看出来的。咦,怎么多了一棵苹果树,昨天这还没有呢? 提问:哪来的苹果树? 别人送的---谁送的呢? 自己长得---那可长得真快,昨天还没有呢。

二、故事讲述,大胆猜测。

1、一阵风吹来,几片树叶落下来。 提问: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 提问:会是谁的耳朵呢?---- 提问:生活中,你见过长耳朵的苹果树吗?

真奇怪,母鸡也觉得很奇怪。所以母鸡奇怪的问:“苹果树呀,你怎么长耳朵呢?”

我们也来问一问:“苹果树呀,你怎么长耳朵呢?” 苹果树说(道具录音):“我们苹果树有时候是这样的。”

苹果树说的太快了,我都没听清,哪个小朋友听清了?悄悄的告诉我好吗。---“我们苹果树有时候是这样的。”(趴在我的耳朵上) 奥,他说:“我们苹果树有时候是这样的。” 呀,苹果树说话了,确实是一棵奇怪的苹果树。

2、又是一阵风吹来,几片树叶掉下来。

提问:快看看又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尾巴 提问:这条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提问: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尾巴? 这就奇怪了,没有长在苹果树上的尾巴。 提问:要不我们问问苹果树?

谁敢去勇敢的问一问?---“苹果树呀,你怎么长尾巴呢?” 谁来做下一个小勇士?---“苹果树呀,你怎么长尾巴呢?” 苹果树说(录音):“我们苹果树有时候是这样的。”

3、母鸡决定仔细去看看,刚刚走进忽然———— 好锋利的爪子。

怎么会有爪子,会是谁呢?

这时候聪明的母鸡应该怎么办?---母鸡不动声色的悄悄的离开了,回到了房子里继续观察。

4、秋风起来了,好多树叶落下来。

提问:小朋友你们来看看又多了什么?现在的苹果树是什么样子了? 真正的苹果树是这样吗? 母鸡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她还是决定问一问:“苹果树呀,你怎么长嘴巴了。”

苹果树(录音):“我们苹果树有时候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相信苹果树的话吗?请你来判断一下。 他有可能是大灰狼,这可怎么办母鸡还不知道呢?

再告诉她之前,我们得想好办法来让大灰狼现出原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前几天宋老师带你们去看了秋天的树木,树上的叶子是什么样的?这棵苹果树叶子是什么样的?所以秋天的树叶是要落光的,这一定是一棵假树!快把这个方法告诉母鸡“苹果树秋天是要落叶的。”

三、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母鸡也是这么想的,“苹果树,秋天是要落叶的!” “奥,我们苹果树是要落叶的”

(苹果树抖动起来,剧烈抖动-嘭 大灰狼出现) 母鸡“嘭”的一声关上门,并且上了锁。吃不到母鸡的大灰狼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小朋友们,这真是一次惊险之旅。幸亏小朋友和母鸡一起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才让母鸡脱离了危险,你们表现的太棒了。

四、活动小结,情感提升。

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了怎么办?遇到奇怪的事情一定要动脑筋,千万别上当!

第3篇:小班教案:《大苹果》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更新:2009-3-13 阅读: 收藏到:

小班教案:《大苹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苹果》

活动目标:

1、仔细地观察画面,大胆的想象帮小老鼠过河的办法。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大苹果》,洗净切好的苹果一盘。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一:“瞧,这是什么?”“你吃过苹果吗?”

幼儿将平时的经验予以讲述:“谁看到那只苹果?小老鼠会怎么想?”

幼儿大胆想象。

2、自主阅读: 幼儿阅读故事的前半段。

3、分析理解

教师出示挂图二: “你从哪里看出来小老鼠推不动苹果?”“咱们帮小老鼠一起推。”

幼儿可以用非语言的形式表现。

教师出示挂图三: “小老鼠过不了河怎么办?”

幼儿讨论想办法。

教师出示挂图四: “小老鼠想了什么好办法?”

幼儿可表演小老鼠与大河马的对话。

教师出示挂图五: “小老鼠的苹果呢?”

完整欣赏

4、教师完整讲述一遍,幼儿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现。

5、教师将准备好的苹果与幼儿共同分享。

活动二: 活动名称:我喜欢吃的水果

活动目标:

1、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介绍自己收集的水果。

2、说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名称和理由。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2、已经削好的水果切片。

活动过程:

1、小组交流:“今天我们每人都带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和好朋友说说自己带来的水果的名称。”

2、集体交流:“谁愿意声音响亮地告诉大家你带的水果叫什么名称?”

3、品尝交流:教师将水果削成块状放在盘子里(若干份)。幼儿自由挑选品尝水果,相互交流各是什么水果。

活动三:科学发现室

组织幼儿进科学发现室,幼儿自由选择玩,并学会整理。

第4篇:小班苹果涂色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涂色《苹果》

制作人:宋博怡

授课班级:小班1班

活动目标

1、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用品摆放常规和大胆动手绘画的能力。

3、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活动准备

1、涂色—苹果

2、图片—苹果

3、每个幼儿一盒油画棒,涂色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变变变,老师拿出实物苹果,这是什么?(苹果)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来给苹果穿衣服好吗?

二、展开

1.感知苹果的颜色

出示图片-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这些苹果都是什么颜色的? 2.学习给苹果涂色 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红色的油画棒问: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用红色的油画棒帮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用品摆放整齐, 右手拇指食指拿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眼睛离纸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是涂色小能手。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

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画上小五星表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带领幼儿夸奖自己树立信心,激起下次绘画的欲望。

分析:

以往的美术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对树的颜色、形状和布局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照着教师的范画来涂色、布局,根本没有自己的想象和个性,而且评价的纬度是单一,更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夏天,幼儿园内的树种类多,树叶茂密,大小高低应有尽有,是进行此绘画活动的好条件。

第5篇:小班英语教案 苹果和橘子

运动目的:

1、造就幼儿对付英语的爱好,让幼儿愿意到场英语运动。

2、在西席的领导下,让幼儿相识几种生果的英文名称。

3、勉励幼儿能模拟西席说英语。 运动内容:熟悉生果apple、orange。因为该内容是幼儿一样平常生存中比力熟习的,是以,进修的难度不是很大。在这个运动之前,西席可先温习 “Head and shoulders”这首歌,边唱边做行动,从而让幼儿对五官有进一步的熟悉和牢固。然后经由过程西席的引诱,熟悉apple和orange,而且开端明白Yes/No/I like „的寄义。此中穿插摘果及品尝生果的游戏运动,让幼儿在快活中进修。 运动预备:盒子或小袋子一个,苹果、橘子什物及图片各多少,一幅画有一棵大树的画,刀、碟子、餐纸,磁带、灌音机。

运动历程:

1、热身活动。西席与幼儿一路观赏“Head and shoulders”,边听边做行动,以到达课前的运动预备。

2、输入单词。A、apple。西席把已装有苹果的盒子或袋子秘密的拿到幼儿眼前,让幼儿有摸索的愿望.T: Look!what’s this?C:盒子T: Yes.A box西席与幼儿一路边唱边做行动,以活泼讲堂气氛.What’s in the box?what’s in the box?Do you know,do you knowWho want to try,let me tryDing ding dong (敲盒子),let me tryT: Ok,do you want to know?(引诱幼儿说出Yes或No)T: Who want to try(作举手状,幼儿园教育随笔并引诱幼儿说出Let me try)当幼儿拿出苹果之后,西席用英文输入:Oh(惊喜的),What’s this?C:苹果T: Yes,apple!(西席要顿挫抑扬的重复输入).B、orange西席用餐纸把橘子包起来,然后做树模闻一闻,在拿到幼儿眼前给他们也闻一闻,并让他们猜出是什么工具。T: Hmm!(作闻的行动)The smell is good.然后拿到幼儿眼前:Smell it!接着问幼儿:What’s this?

C:橘子T: Yes.Orange(西席也要用顿挫抑扬的音调重复输入)。

3、幼儿识别生果。西席把生果放在桌面。T: I’m hungry now.I want to eat some fruits,Who want to help me?(作举手状)接着当幼儿上来时,西席说:I like apple/orange。看幼儿是否拿到准确的生果。要是拿错,可说:No,I don’t like orange.I like apple(手指apple).无论何种环境,记得说Thank you.第二种要领:西席把两种生果放在死后藏起来,忽然拿出,跟幼儿一路说出其名称,让幼儿有高兴感。

4、摘果游戏。

先把生果图片贴到大树上,让幼儿去 摘本身想要的生果(可先请配班先生做树模。西席说I like orange,配班西席摘橘子;西席说I like apple,配班西席摘苹果,然后请个体幼儿上来摘,幼儿手工制作摘到的就送给他作为嘉奖。并说:Oh,yes,this is apple/orange.Very good,thank you!第二步:西席再贴一些图片,让全部幼儿到场运动去摘生果,然后坐到位子上。接着西席引诱幼儿识别。T: Apple,stand up.Jump!(拿apple 的小朋侪站起来跳一下)Orange,stand up!Jump!(拿 orange的小朋侪站起来跳一下)

5、品尝生果:西席可先做树模:拿一片橘子放进口中:Hmm!Sweet!T: Do you want to eat(继承引诱二说出 Yes)C: YesT: OK,follow me!I like apples/oranges.接着西席发生果让幼儿品尝。(拿到幼儿眼前时肯定要勉励幼儿高声说出“I like apples/oranges”,方可给他。人数太多可请配班先生帮助。)

6、唱英文歌 “I like apple”.当幼儿在品尝时,可放此音乐,可让幼儿观赏,也可做行动,活泼讲堂氛围。Apple is red,apple is round,apple’s juicy,apple is sweet,

Apple apple I like you,apple’s juicy,I like to eat.

7、竣事。〈1〉温习牢固西席再出示一次生果让幼儿温习一遍〈2〉T: OK!We are so tired.Let’s have a rest.Let’s say good bye to the apple.C: Bye-bye,apple!T: Say good bye to the orange.C: Bye-bye,orange. 运动反思:(1)在小班的英语运动中,实验全英文教诲照旧有肯定的难度,在某种水平上还需中英相连系。(2)在讲授运动中,西席的心情、行动肯定要夸大,

语音语调要顿挫抑扬,从而才气吸引幼儿。(3)在运动中,万万不要疏忽恐惧、内向的幼儿,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和勉励。

第6篇:小班英语教案:苹果和桔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于英语的兴趣,让幼儿乐意参与英语活动。

2、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了解几种水果的英文名称。

3、鼓励幼儿能模仿教师说英语。

活动内容:

认识水果apple、orange。由于该内容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因此,学习的难度不是很大。在这个活动之前,教师可先复习 “Head and shoulders”这首歌,边唱边做动作,从而让幼儿对五官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巩固。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apple和orange,并且初步理解Yes/No/I like …的含义。其中穿插摘果及品尝水果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活动准备:

盒子或小袋子一个,苹果、橘子实物及图片各若干,一幅画有一棵大树的画,刀、碟子、餐纸,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 热身运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Head and shoulders”,边听边做动作,以达到课前的活动准备。

2、输入单词。

A、apple。

教师把已装有苹果的盒子或袋子神秘的拿到幼儿面前,让幼儿有探索的欲望.

T: Look! what’s this?

C:盒子

T: Yes. A box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边做动作,以活跃课堂氛围.

What’s in the box? what’s in the box?

Do you know ,do you know

Who want to try ,let me try

Ding ding dong (敲盒子),let me try

T: Ok, do you want to know?(引导幼儿说出Yes或No)

T: Who want to try(作举手状,并引导幼儿说出Let me try)

当幼儿拿出苹果之后,教师用英文输入:Oh(惊喜的),What’s this?

C:苹果

T: Yes, apple!(教师要抑扬顿挫的反复输入).

B、orange

教师用餐纸把橘子包起来,然后做示范闻一闻,在拿到幼儿面前给他们也闻一闻,并让他们猜出是什么东西。

T: Hmm!(作闻的动作)The smell is good.

然后拿到幼儿面前:Smell it!

接着问幼儿:What’s this?

C:橘子

T: Yes. Orange(教师也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反复输入)。

3、幼儿辨认水果。

教师把水果放在桌面。

T: I’m hungry now. I want to eat some fruits, Who want to help me?(作举手状)

接着当幼儿上来时,教师说:I like apple/orange。看幼儿是否拿到正确的水果。如果拿错,可说:No, I don’t like orange. I like apple(手指apple).无论何种情况,记得说Thank you .

第二种方法:

教师把两种水果放在身后藏起来,突然拿出,跟幼儿一起说出其名称,让幼儿有兴奋感。

4、 摘果游戏。

先把水果图片贴到大树上,让幼儿去 摘自己想要的水果(可先请配班老师做示范。教师说I like orange,配班教师摘橘子;教师说I like apple ,配班教师摘苹果,然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摘,摘到的就送给他作为奖励。并说:Oh,yes, this is apple/orange.Very good,thank you !

第二步:教师再贴一些图片,让全体幼儿参与活动去摘水果,然后坐到位子上。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辨认。

T: Apple, stand up. Jump!(拿apple 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

Orange, stand up! Jump! (拿 orange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

5、品尝水果:

教师可先做示范:拿一片橘子放入口中:Hmm!Sweet!

T: Do you want to eat(继续引导二说出 Yes)

C: Yes

T: OK, follow me! I like apples/oranges.

接着教师发水果让幼儿品尝。(拿到幼儿面前时一定要鼓励幼儿大声说出“I like apples/oranges”,方可给他。人数太多可请配班老师帮忙。)

6、唱英文歌 “I like apple”.

当幼儿在品尝时,可放此音乐,可让幼儿欣赏,也可做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Apple is red, apple is round, apple’s juicy, apple is sweet,

Apple apple I like you ,apple’s juicy, I like to eat.

7、 结束。

〈1〉复习巩固

教师再出示一次水果让幼儿复习一遍

〈2〉T: OK! We are so tired. Let’s have a rest.Let’s say good bye to the apple.

C: Bye-bye, apple!

T: Say good bye to the orange.

C: Bye-bye, orange.

活动反思:

(1)在小班的英语活动中,实行全英文教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还需中英相结合。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动作一定要夸张,语音语调要抑扬顿挫,从而才能吸引幼儿。

(3)在活动中,千万不要忽略胆怯、内向的幼儿,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和鼓励。

指导教师评点:

该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小班年龄段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发展的特征,以各种培养儿童听的能力和模仿能力为主的游戏活动为主,同时又以真实的情景教学刺激儿童模仿或主动说英语。该设计运用了TPR教学法、直接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各教学法运用得当。

第7篇:小班教案:分苹果(科学、健康)

小班教案:分苹果(科学、健康) 小班教案:分苹果(科学、健康) 活动目标:

1、学着仔细观察图片,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2、体验关心家人的愉悦,初步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分苹果》。

2、一盆切好的苹果片,一些小叉子。 活动重点:

通过故事,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活动难点:

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活动过程:

1、出示布娃娃——小红,引起活动兴趣。

——“这个小朋友叫小红(鼓励幼儿与“小红”打招呼,今天们一起去小红家玩。”

2、出示背景图,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边操作插入教具,边引导幼儿看看、讲讲:

——“小红妈妈端来一盆什么?小红看见了说什么?”

(教师可以以小红的口吻说:妈妈,来帮你分苹果。然后请幼儿学说小红的话) “小红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奶奶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小红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爷爷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教师设疑,引导幼儿讨论:

——“小红为什么要先分给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高兴地怎么说?” “接下来,小红把苹果分给谁?”(个别幼儿学讲对话) “盆里还剩下一个苹果给谁吃?”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讲述。

3、联想迁移,愿意学做有礼貌的孩子: ——“你们喜欢小红吗?为什么?”

“你们在家里是怎么关心爷爷、奶奶的?”

4、品尝水果,体验谦让。

上一篇:英语社团教学计划下一篇:如何打造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