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N-专家级胫骨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胫骨骨折是常见的四肢骨折, 其发生率最高, 髓内固定是治疗下肢胫骨骨折首选方法, 但以往的髓内固定系统设计上的缺点, 使胫骨远近端骨折无法有效固定, 而针对胫骨远近段骨折, 不涉及或轻微涉及关节的胫骨远近段骨折常用的内固定选择是解剖型支撑钢板[1], 但钢板固定存在创伤大, 切口长, 骨折区内部干扰过多, 使骨折愈合时间过长, 不愈合率高的缺点。该院从2009年1月—2011年10月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1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10例, 男性6例, 女性4例。年龄23~59岁, 平均年龄3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 扭伤1例, 高处坠落伤2例, 重物砸伤2例。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7例, 开放性骨折3例, 合并腓骨骨折4例, 均未累及关节面。AO分型:41-A2 2例, 41-A3 2例, 43-A1 3例, 43-A2 2例, 43-A3 1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联合麻醉或全麻, 患者平卧位, 患膝屈膝至少90~100°, 牵引下闭合复位骨折, 取胫骨髓腔纵向中轴直切口, 入针点在胫骨髓腔和髁间隆起外侧结节的连线上, 开口, 扩随, 插入合适主钉, C型臂X线透视下监视髓内钉通过断端, 注意控制, 以免对线不佳, 注意主钉避免插入过深, 控制髓内钉远端距踝穴关节面3~5 cm, 骨折端锁入3~4枚锁钉, 骨折另一端锁入2枚螺钉, 保证胫骨远近骨折端无成角畸形, 再次透视下见骨折复位良好, 缝合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常规预防感染、消肿、止痛对症治疗, 术后切口2 d换药, 术后3~5 d开始指导踝关节、膝关节功能锻炼, 指导股四头肌肌肉收缩功能锻炼, 术后14 d拆线, 术后2~3周扶拐下地不负重行走, 术后8~10周指导部分负重功能锻炼, 术后6~12个月随访X线检查骨折线消失, 骨折愈合, 患肢功能恢复正常, 膝关节、踝关节活动良好。

2 结果

10例患者术后6~18个月均获得随访, 平均11个月, 均无伤口感染、不愈合, 无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情况发生, 无断钉、螺钉滑脱等情况发生。10例患者9例无膝、踝关节屈伸活动障碍, 1例患者踝关节背伸轻度受限。按Johner-Wruhs标准评估:优:9例, 良:1例。

3讨论

下肢髓内固定是治疗长骨骨干骨折常规技术, 但髓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由于复位困难、骨折向远端扩展、内固定物失效、远端固定稳定性不够导致畸形愈合, 延缓了髓内钉用于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步伐[2], 传统髓内钉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一直有质疑[3], 而且钢板内固定术后下地负重功能锻炼时间要远远长于髓内钉内固定, 术后的功能恢复也随之减缓[4]。钢板固定虽可以获得比较精确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 但对邻近软组织完好情况要求很高, 而且对软组织、血运情况破坏较大, 即使现在大部分开始使用微创钢板接骨技术 (MIPO) 也不可避免造成血运的破坏, 另外钢板固定增加局部皮肤张力, 可能造成皮肤缝合困难, 甚至皮肤坏死、感染。而髓内钉技术是治疗胫骨骨折安全有效方法, 采用ETN微创技术不仅能治疗胫骨干骨折, 还可以解决以往干骺端骨折、胫骨近端骨折和胫骨穹窿部的关节内骨折不能髓内固定的缺点, 使病人避免了大切口的手术创伤, 切口小、保护血供、出血少、软组织干扰少, 手术时间短, 操作简单, 骨折易于复位;扩大了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适应症;具有更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减少皮肤坏死, 感染;固定牢固, 可早期离床患肢部分负重功能练习, 功能恢复快, 从而减少了因长期卧床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

ENT是由瑞士AO组织学派研发的专家级髓内固定系统, 包括主钉、远端锁钉及尾帽3个部分, 近端3~4个独特创新的松质骨锁定孔为近端骨折块提供理想稳定性, 2个横向孔可以进行一期术术中加压或二期动力。主钉设计全新的髓内解剖型弧度设计, 方便主钉插入取出。钛合金提高机械性能抗疲劳周期。锁定锁钉双线螺纹设计增大与骨接触面积, 提高稳定性。延伸至螺钉头部的螺纹提供更好的把持力。

ETN-专家级胫骨髓内钉操作中应注意: (1) 精确选择髓内钉长度, 选择长度时应考虑出现的加压或动力化, 在选择动力化交锁方案时, 髓内钉的动力孔锁定螺钉向远端可有7 mm的移动范围。 (2) 插入主钉时只有在胫骨髓内钉完全插入后才可使用近端瞄准臂, 否则近端瞄准臂在插钉时可能会松脱。 (3) 髓内钉的胫骨远端锁钉必须保证3个不同方向固定3枚锁钉, 达到三维标准, 稳定固定的目的[5]。 (4) 对于43型远端骨折通常建议使用最远端交锁。因此交锁并不是在正位或侧位方向的交锁, 而是与矢状面成30°的斜向交锁。 (5) 对于胫骨近端C型骨折, 在插入髓内钉之前应该复位胫骨近端关节面, 最好在胫骨平台下方使用两枚平行的空心螺钉固定。 (6) 当进行近端斜行交锁孔钻孔时需小心, 避免损伤动脉、胫神经、腓总神经及近端胫腓关节。当钻头穿过对侧皮质时应立即停止, 避免钻头穿过对侧皮质。 (7) 建议患肢尽可能的伸展位置以利于在交锁时放松作用于胫骨近端肌肉的力量。 (8) 注意松质骨螺钉与松质骨锁定螺钉之间不能相互干扰, 同时松质骨锁定螺钉也不能破坏胫骨平台表面。

总之, ETN-专家级胫骨髓内钉微创治疗胫骨远近段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给骨外科医生应用髓内钉技术提供了广泛前景, 值得广大医生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总结专家级胫骨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0月采用专家级胫骨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10例, 男性, 6例, 女性4例。结果 术后618个月随访, 均骨性愈合, 无感染、不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ETN-专家级胫骨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操作简单, 固定可靠, 创伤小, 骨折愈合率高, 是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法。

关键词:ETN,专家级胫骨髓内钉,微创技术,胫骨远近端骨折

参考文献

[1] Ruedi TP, Murphy WM.骨折治疗的AO原则[M].王满宜, 杨庆铭, 曾炳芳, 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49-539.

[2] Nork SE, Schwartz AK, Agel J, et al.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distal meta-physeal tibial fractures[J].J Bone Joint Surg (Am) , 2005, 87 (6) :1213-1221.

[3] 荣国威, 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37-162.

[4] Terjesen T, Nordby A, Amulf V.Bone atrophy after plate fixation.Comput-ed tomography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s[J].Acta Orthop Scand, 1985, 56 (5) :416-418.

[5] 林成寿, 刘寿坤, 吴锦清, 等.AO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 2010, 12 (6) :520-522.

上一篇: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下一篇:50岁以上城乡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及特征分析